学校运动会总结报告

2024-05-07

学校运动会总结报告(精选9篇)

篇1:学校运动会总结报告

一、学院行政重视、组织健全

在运动会筹备阶段,学校行政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运动会之前,大家做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召开多次会议,落实、布置、检查筹备情况。同时还根据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而合理的分工,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工作机构体系,使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落实,从而成为本届运动会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准备充分、分工落实

运动会前期准备工作事项繁多、内容繁杂,我们始终贯彻“早安、早布置、早落实”的精神,对筹备工作有充分的估计和计划,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特别是为每个部门规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职责,同时随时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从而使各项筹备工作有一个较系统与严密的组织体系,

三、组织严密、协调配合

比赛中的组织工作是赛前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运动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有工作相互联系、互相协调、缺一不可。我们体育部负责互相之间的协调、沟通联系,既分工又协作,使运动员与组委会能及时沟通。裁判员工作时认真仔细,场地器材及时准确到位,学生会部分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及传递信息、后勤工作及时提供保障,从而保证了各项比赛的顺利进行。

四、全员参与、屡创佳绩

此次运动会得到了各个班同学们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运动员奋勇拼搏,为集体而战,屡创佳绩。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五的好成绩

五、不足之处

回顾本届运动会,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此提几点建议:

1、对裁判员的组织与培训工作尚欠加强,裁判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由于发.令枪故障,使比赛稍显混乱;

3、决赛及短距离跑比赛终点组较难判,建议增加人员辅助判名次;

4、通过此次校运会,我们也发现了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有待加强,在今后尚须加强体能锻炼。对于新规则还需适应。

六、工作总结

大家各司其职、分头落实,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了大量工作,各项细致的准备工作成为本届运动会成功的前奏。

篇2:学校运动会总结报告

为丰富教工的课余生活等,我校工会开展各类活动,急需经费,共270100元,请学校予以资金支持,谢谢!

此致

新桥中学工会

20XX-4-8

附:详单

1、教工独生子女费4700.00元

2、教工献血慰问金2100.00元

3、教工体检费27600.00元

4、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38700.00元+6200元

5、建设“教工之家”(歌舞厅兼休闲茶吧和室、健身房、乒乓球台球室)预算0.00元

6、五四青年节专题庆祝活动预算6000.00元

7、聘请专业舞蹈老师教健美操、交谊舞预算10000.00元

8、职工球类活动、比赛预算12000.00元

9、组织教工暑假疗休养活动预算预算8000.00元

10、建党90周年教工诗歌朗诵比赛预算1000.00元

11、庆祝教师节活动预算20000.00元

12、第六届教工趣味运动会预算27000.00元

13、庆祝元旦活动预算30桌50000.00元+30%教工的奖品10000.00元

14、召开一年一度的全教会预算10000.00元

篇3:学校运动会总结报告

一、筹备会议

1、史无前例的报送热潮。

本届科报会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论文2956篇,论文数量与上一届(2011年)相比增加了485篇。其中,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云南、陕西12个省(自治区、市)按规定各报送120篇论文,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报送论文各达到或超过100篇,河北、安徽、福建、广西、青海各报送论文不足100篇,黑龙江、海南、贵州、新疆各报送论文不足50篇。本届收到的论文中,学校体育理论171篇,占5.78%;课外体育活动499篇,占16.88%;学生体质健康361篇,占12.21%;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148篇,占5.01%;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960篇,占32.48%;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61篇,占5.45%;体育教师队伍176篇,占5.95%;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285篇,占9.64%;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50篇,占1.69%;其它145篇,占4.91%。从论文主题分布情况看,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是研究的重点,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2. 深思熟虑的遴选专家。

本届科报会评审专家由教育部体卫艺司推荐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和各省份推荐的专家组成,共57人。根据参评论文总数及各个专题的分布情况,遵循“本省专家回避”的原则,将所有评审专家分为19个评审组,每组3名专家。每组负责某一个专题论文的评选。

3. 严格周密的评审过程。

本届科报会专门制订了“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评审会议指南”。评审专家在评审会议指南的指导下,保证了整个评审会议公平、公正和公开地进行,被部分专家誉为“史上最规范、最高效”的评审工作之一。2014年5月27日—29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论文评审工作。整个科报会论文评审工作共分为准备会议、分组评议、组长会评、终审4个环节。

4. 曲终奏雅的评审结果。

经过专家评审,本届科报会从2956篇论文中遴选出1036篇优秀论文,录用率为35.05%。其中入选分会报告即一等奖论文79篇,占报送总数的2.67%;入选分会讨论即二等奖论文425篇,占报送总数的14.38%;入选书面交流即三等奖论文536篇,占报送总数的18.13%,内容涉及学校体育理论、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教师队伍、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和其他十个领域。报送论文的30个省市均有文章录用,但对不同省市录用率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东部省市的录用率为53.75%,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录用率为20.67%,这表明东部地区论文质量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录用的论文中,第一作者的分布情况为:小学教师185人,占17.79%;中学教师494人,占47.5%;大学教师215人,占20.67%;教研、科研人员38人,占3.65%;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6人,占3.46%;卫生保健人员15人,占1.44%;其它人员57人,占5.48%。由此可以看出本届科报会的主力军仍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占比例高达65.29%。

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共收到国内外投稿论文642篇。2014年5月一6月,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指导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委会邀请15名国际学者对所有论文进行了严格地匿名评审。最后,共有230篇论文入选,其中包括口头报告48篇,墙报交流126篇,圆桌讨论56篇。论文内容涉及学校体育政策、体育文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学生体质健康和青少年健康促进、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等方面。

二、会议举办期间的特点

1. 高端大气的会议内容。

本次科报会组委会邀请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密歇根大学、乔治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等著名大学的9名教授,分别从体育政策、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等多个方面开展主题报告。在4天时间里共安排了7场主题报告、10场实践培训、27篇论文的圆桌交流、108场口头报告、600多个墙报交流,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极大地拓展了参会代表的国际视野。

2. 平易近人的指导专家。

本次科报会,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体育专家近50名,这些专家为参会代表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进行了实践培训活动,活动之余对于一线教师的问题是有问必答,给代表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3. 充实易查的会议材料。

本届科报会组委会将本次会议的日程安排、会议须知、论文信息以及组织机构和相关通知、评审标准、综述报告等所有相关材料汇总成一本会议指南发给与会代表,为了方便查询,还在会议指南中设计了按论文题目和作者姓名两种快速检索的工具。这本会议指南是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举办以来,设计最精致、内容最全面、检索最方便的一本会议手册,获得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4. 满足需求的多元平台。

本次科报会第一次在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的这个平台上又同时引进学校体育国际论坛和学校体育博览会两个活动,在提升我国运动会科报会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将体育产业拉进了一线体育教师的视野中,突破了原来科报会纯学术活动的禁区,将学术活动与商业、产业结合起来,为科报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解决了一线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器材和活动设计的需求难题。

5. 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

本次科报会第一次将会议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课件资料整理汇总后上传至云服务器,供所有感兴趣的参会代表下载使用,方便所有参会代表后续的学习与交流共享,这也拓展了本次科报会的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本次科报会的志愿者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书面评价上写道,“志愿者工作尽心尽力,接待热情,服务人性化;他们的服务和笑容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小结

从本届科报会暨国际研讨会录用的论文以及邀请的主题报告内容可以看出,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已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交流实践经验、分享优质资源的平台和载体。总体而言,会议的论文内容呈现出如下态势:一是学校体育理论研究质量明显提升,研究深度有所突破,部分研究在哲学层面对学校体育的理论和机制进行了探讨,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一些研究借助其它学科如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研究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体育研究的视角;二是在对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组成要素,如目标、内容、评价、效果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逐渐从前期理念的争论转向对理念的应用与创新,且研究了基于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说明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效果逐渐显现;三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大量使用行动研究方法,重点转移到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特色和模式的实践,研究领域从一般的体育运动拓展到融合体育、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从课堂拓展到课后和假期,从学校拓展到家庭与社会,进一步关注课外、校外活动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促进作用,探索相应的影响因素;四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主要结合国家教育政策,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组等上位层面提出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模式与方法;同时还关注与体育教师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教师评价、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满意度、免费师范生、文化课教师参与体育活动指导等,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范围;五是学生健康研究主要关注体质和心理两大方面。其中体质健康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对象更加多元化,测试指标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有所突破。在心理健康方面,能够结合“立德树人”等背景,积极探索运动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六是在学校体育研究的其它方面,聚焦于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等。提出的一些政策性建议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总体而言数量有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深度与范围急需拓展。

篇4:学校运动会总结报告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学校体育组科学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科报会)于2015年8月1日至2日在湛江市第二中学举行。本届科报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促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基本要求,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铸强健体魄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动力,突出强调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我省学校体育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全面探索。科报会论文成果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仅为广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等提供借鉴,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信息。

一、论文报送情况

本届科报会共收到21个市、顺德区、省直属学校以及部分高校报送的论文共685篇。

在收到的685篇论文中,有关学校体育理论的论文26篇,占3.79%;阳光体育活动38篇,占5.54%;“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59篇,占8.61%;学生体质健康53 篇,占7.73%;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机制30篇,占4.38%;体育课程改革38篇,占5.54%;体育教学教法、学法117篇,占17.08%;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篇,占5.54%;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57篇,占8.32%;校园运动训练与竞赛45篇,占6.56%;校园足球55篇,占8.02%;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46篇,占6.71%;校园体育法制建设32篇,占4.67%;其他50篇,占7.29%。从论文研究的视角分布情况来看,体育教学教法、学法仍然是我省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校园足球发展、体育考试成为了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二、评审结果

本届科报会评选出优秀论文431篇,占所报送论文数量的62.91%。其中,一等奖论文86篇,占12.55%;二等奖论文143篇,占20.87%;三等奖论文202篇,占30.36%。各市及顺德区均有论文入选一、二、三等奖,获奖率最高的为广州市,其中一等奖16篇;其次为湛江市,有2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8篇;东莞、中山和深圳有超过24篇获奖,其中东莞、中山有8篇论文获一等奖,深圳有6篇获一等奖;而佛山、珠海以及汕头市分别也有20篇以上获奖。获奖论文中第一作者为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论文有323篇,占74.94%,反映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作者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体。

三、主要研究成果

本届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研究领域广泛,研究视角多元,研究内容深刻,研究手段、方法多样。研究成果对深化我省学校体育改革,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主要成果有:

(一)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重要一环。本次科报会论文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运用多学科理论等方法,从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1.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引入现代教育理论,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次科报会论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如,“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研究”一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得出: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引入高中选项教学,能较好地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高中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篮球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高中篮球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尤其是提高学生篮球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中,不管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分层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次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对拓宽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 体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探索是本次报告会论文的一个热点。如,“微课在构建学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初探”一文,对基于信息化的“微课”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微课在构建高中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表明:“莱格尔跑”能够提升学生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长跑项目的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高中篮球选项课补偿性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体质弱势学生影响的实践研究”一文认为:“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对激发体质弱势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具有良好效果。本届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法的研究,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运用多学科理论提升体育教学实效研究。

本次报告会论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小学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策略研究”提出,小学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可以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自闭症学生青春期问题行为的运动干预研究”认为,通过多种运动干预对自闭症学生青春期问题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见,本次科报会论文成果对丰富体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开展校园足球探索,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本届科报会论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校园足球的研究。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将发展足球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至2025年,国内将建成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在校生达到5000万人。为了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达成国家提出的校园发展目标,本次科报会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对如何发展校园足球进行了探索,从发展足球校园的环境、影响因素、训练与竞赛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如,“新课程背景下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中学学段案例分析”,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角度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环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校园足球在学校开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一文对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提出发展校园足球要加强制度、资金、社会环境氛围等的建设。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校园足球起到了理论引领的作用。

(三)加强对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研究,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决定,几年来,广大中小学校均在探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路径。如,“2014年广州市荔湾区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表明,该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好,但是男生的引体向上、女生的立定跳远不容乐观,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在测试项目权重设计与标准制定上及时进行微调,以实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有效指引作用。再如,“湛江市近10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分析”认为,湛江市学生的肺活量与素质指标有下降趋势,这主要与健康意识差、运动缺乏、营养失衡有关,提出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密切观察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趋势,关注并减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长期发展的消极因素等建议。显然,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本次科报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聚焦阳光体育运动。许多论文围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特色与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管理的研究”一文开展了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的尝试,研究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有利于大课间的常态化;把大课间和学生体质健康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在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方面,“佛山市构建‘学校化竞技体育模式的创新性”一文认为:通过政策导向引领学校竞技体育模式的发展,去适应当前背景下的学校竞技体育的风向标和大趋势。关于体育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建设的思考,“基于课程观的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一文对怎样建设体育特色学校进行了探讨,指出当前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着跟风、短视、表面、形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要从大课程的观点出发,针对全面育人的目标,选定特色项目,挖掘项目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学科融和,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师生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建设成有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学校。这些研究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新思路。

(五)关注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抓好“牛鼻子工程”。

体育教师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本届科报会关于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职业倦怠、心理特点与健康方面的探索。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分析了本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认为该地区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很多学校都是由其他科任老师兼职上体育课,导致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严重偏低;体育教师自主学习意识不够,特别是利用书籍和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意识淡薄,影响其专业化的发展;上级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将体育列入“边缘学科”,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表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属于中等程度,只要社会支持良好、有积极应对方式的体育教师,其职业倦怠程度都会相对较低。此外,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锻炼情况等也受到关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这些研究对促进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专业成长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四、特色与创新

(一)研究手段与对象多元化。

纵观本届科报会的论文,除了沿用传统的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之外,也有许多作者运用了统计分析法、特尔斐法、移植研究法等新颖研究方法和教育行动研究的范式,说明广大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也说明科报会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本届科报会论文研究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除了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之外,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甚至教研室建设等都成为了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关注点也不断拓宽。

(二)研究内容实践性强。

本届科报会入选论文的一个较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用性增强。大部分论文为实证性论文,研究内容往往是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一个教学问题,一个法律问题,所解决的大多是“接地气”的问题。

(三)研究视野不断拓宽。

针对当前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运动不足、体育教师缺乏等问题,许多论文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将视野拓宽到整个社会、家庭。阳光体育研究也不仅仅限于校内,而是拓宽到社区。研究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手段与方法,信息化等现代手段也被广泛使用。学校体育的理论突破了原来体育学、教育学范畴,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也被运用。论文研究视野的拓宽,说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拓展了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科报会改变了以往论文入选作者的交流方式,取消了墙报交流,一、二等奖获得者均需参会进行论文陈述和答疑。这不但使参会者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扩大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

五、主要问题与不足

从报送的论文来看,本次科报会论文整体水平较往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很多创新之处与特色,亮点纷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倾向于具体操作层面,理论深度不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体育在内的教育怎样去践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是目前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遗憾的是本次科报会论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本次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对体育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二)个别论文作者存在学术不端的现象。

从报送的论文来看,部分论文存在着标注不规范现象,甚至个别论文出现抄袭行为。本次科报会委托相关机构对拟录一等奖的论文进行了查重,对学术不端较为严重者,取消了评奖资格。此次查重取消评奖资格的论文作者约占10%,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严肃法纪,应充分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三)学校卫生方面的论文偏少。

与学校体育相比,各地对学校卫生领域的关注度明显不高,相关的研究成果偏少。

(四)个别地区对科报会重视不够。

大部分地市能够重视本次科报会,层层发动体育教师撰写论文,层层选拔优秀的论文报送,但是还存在着个别重视不够的地市,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到位,所报送的论文质量不高等。建议各地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做到早发动、早宣传,多引领、勤指导,争取在下届科报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篇5:学校运动会总结

这次运动会虽然没有校领导对实习生具体安排,也没有文老师对自己也没有具体工作内容要求,但自己还是秉着我们班的实习班主任的责任,努力为我们班集尽一份自己的力。但是由于自己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有很多没有做好,不过这也是自己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次总结,是对自己这次总结,也是对自己以后的提醒。

在开幕式时,其他班集已经开始整队了,但是我们班还却在到处乱逛,开始自己以为只是昨天晚上彩排的班集参加开幕式,没有管,可是越到后面心里越不安,不会只有我们班不参加吧!我们班没有什么大问题为什么会连这都参加了?这个问题一直纠结在自己心里。最后自己觉得还是应该向其他老师确认一下比较好!结果一问每个班都要参加的!这时自己慌了,其他班都站好队,我们班还没列队了,更糟糕还没位子!而文老师在安排彩旗队,我们班没人安排。最后自己在里面进行安排,先让班干把散在各处的学生汇聚过来,自己让其他班把位子让出来,到后来差不多的时候文老师过来。这次我们班出现这种况状很不好,对班集影响很坏,给其他班留下我们班很没规矩,很懒散印象!原因总结:一是文老师具体工作没安排周全。文老师有其它责任可以理解,但是对班里事不可置之不理;二是文老师对自己不信认。或许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许自己是不值得信认的人,文老师没将班里事情对我进行交代;三是自己经验不足。对入场整体工作不清,没有应有胆量和魄力,以及自己意识的太晚,以致别班已安排好,我们班却还没进行。

在比赛之前,我对学生的比赛的项目进行了确认,顺便想对他们提醒比赛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比赛项目以及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当时很诧异,想这是本该知道,而是必须知道,这是参加运动会的前提,但却不知道。了解后觉得或许是班主任工作未做到位,或是学生在班主任通知时未注意没有仔细听,才会导致这一失误。后面针对这一问题,自己对比赛学生进行逐依确认后,心里方才踏实。其实,这也是提醒自己以后若自己班级有类似活动,应该如何通知,才能保证通知到位。办法:对班级运动项目进行系统总结后,详细写于黑板上。不过,想这里出现这一问题也可能是文老师想发挥学生的自己安排能力,让他们自己学习解决自己的事情。侧面也可以看到其实自己是一个很不放心学生或对学生是否会自主安排的不信认的老师。以后,应该更加学会了解学生,让自己能够更加清楚学生目前能力到底如何,方可解决自己目前这种心理,不然可能就此成为一个“保姆”式老师。

在比赛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参加多个比赛项目,而且时间上可能会有冲突,寻问老师怎么办?这时一般就需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其实取舍就是两个依据一个是学生自身况状及他们具体要求,另一个就是比赛项目时间的具体估计,是哪个先,哪个后。

其中运动会中自己最不满的是对重要运动项目,没有具体安排,如“加油队”的安排,“安慰队”的安排,“陪跑队”的安排。在整个运动会中,我们班这些方面组织不到位。自己认为,像跑步如长跑这类项目,不仅看学生的体力,还要看学生心理素质,而在体力上一般是跑道拐角处最难支撑;在心理素质最能反映的一般是加油人员稀少或跑道拐角处等地,在这些地方最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针对“特别”位置上要安排“加油队”、“安慰队”,让他们在心里上不恐惧,在情感上得到安慰,并从斗志上得到鼓励,这样我们学生才会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完成整个比赛过程。但是实际没有做到的。因此,这也是对自己以后安排提醒,在运动会开始之前(运动会后学生易走散,不集中,不易组织通知),对并未参加任何项目或在项目上不发生冲突的学生进行具体安排。

在运动会过程中自己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喜欢用哭来渲泄自己如不满、委屈、害怕、内疚、自责等情绪。不知道是他们太过天真还是心理素质不好。不过般哭过后,又是乐嘿嘿,可见其自愈能力也超强。提到哭就不得说说对学生安慰的事了。现在发现自己真的不是一个很安慰人的人。面对学生难过,自己真得不知所措,不知从哪里安慰。原因可能是自己不能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从他们角度感受这件事,自己总觉得这些事还不至于此——或许这就是常说的人老心也硬吧。

篇6:学校运动会总结

运动会即将开始,抓紧时间训练成了当务之急。而训练,必然是很辛苦。我们参加的是“时代列车”这个项目。所以,默契与协调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面对着一个个陌生的新同学,我们都在努力诠释自己,了解他人。

至此,每日的清晨,在15栋教学楼下,多了一群少男少女不知疲倦的身影。高抬腿、跳台阶、跑圈…一点一滴,一颦一笑,我们在与时间赛跑。而下午,我们的训练地点是北区篮球场。看着别人打篮球时那欣喜的笑容,抢断、过人、起跳、球进了…我们亦不甘落后,大家都在疲惫中站起,继续训练。虽然有点辛苦,但我们坚持不懈。我们都牢记团委书记申老师的话语,这个时候,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而是整个学院。所以我们面朝前方,起跑、调整步伐、加速、再加速…汗水顺着我们的发丝滑落,在心里甜甜的微笑…

半个月很短,一下子就过去了;但这半个月也很长,岁月会冲淡我们训练时的身影,但那份情谊,那个共同进步的过程,我们将永远铭记。半个月,我们失去了很多休息玩乐的时间,但我们获得了很多。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我们渐渐熟悉;在这个陌生的大学校园,我们体会到了点点真情!家长评语和期望

第二章幕中比赛开始

伴随着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各学院方阵队的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彩旗飘飘,依次走过主席台。国旗在微风中飘然升起,国歌奏响。运动会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的比赛是在下午举行,午饭过后,队员们早早的来到场地,先做场地适应训练。一趟,两趟…比赛即将开始,我们内心火热,血液沸腾,我们拥有足够的动力去参加每一项比赛。爆笑谷

接下来,比赛正式开始,随着一声哨声,我们冲出了起跑线,但好像不太适应哨声,反应稍慢了一点。伴随着“121、121…”的口号,我们都努力加速,马上就到了第一的位置;但或许是因为紧张,平常的水平没发挥半成,我们步伐不是很协调。而就在离终点还有10米的距离,我们的后面断了。断了,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记成绩…

学姐哭了,队员们都很伤心,训练时的辛酸涌上心头…这该是运动会期间唯一的遗憾吧,我们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但我想,鲜花与掌声固然很好,泪珠与汗水愈加珍贵。犹记得训练时的努力付出,我们是好样的!只要过程精彩,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我们,虽败犹荣!

或者,我们应该庆幸,这是我们大学的第一课。人生之路,漫长又坎坷,充满了成功与失败,布满了玫瑰与荆棘。在艰难的跋涉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很多磨难,但只要坚持不懈,我想,定然勇者无敌!

第三章幕落学生会工作

随着比赛的结束,我们开始了学生会的工作。其实工作很简单:运动员检录、联系,然后帮助运动员领服装、跑鞋,领其进场。刚开始,我们都不懂。而在我们部长的带领下,大家渐渐了解,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充分体现了一个团体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还有团队精神。工作之余,我们还有很多空闲时间,大家都坐在草坪上聊天,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此时,你会觉得:这喧嚣的世界终于归于宁静,心的宁静。我们畅所欲言,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笑。这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这么美!

篇7:学校运动会总结

1. 前期准备

具体的组织由体育组负责,体育组在第一时间拿出了总体计划和筹备方案,在主管领导刘校长的带领下,充分调动各种力量,积极协调各种资源,并自始至终参与到具体的协调、训练和比赛组织中去。使运动会的准备和召开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体育组吴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比赛项目训练、报名统计、秩序册编制、器材整理准备、比赛组织等工作,且工作认真,效果极为出色。学生们画的体育画报和手抄报更是为本次运动会添光添彩。

2. 和谐比赛

本次比赛的裁判员虽然由各位老师担任,但是却表现出了工作认真、敬业负责的态度。没有听到一个人的抱怨,没有一个人离开场地,所有比赛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用自己默默的实际行动在验证着肩头的责任。组织好比赛,使整个比赛在安全、公正、和谐的氛围内进行。所有班级的学生在班主任和场地监督的组织下,秩序良好,文明比赛,未发现带跑和随意穿越场地的现象,这都是和我校各位老师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3. 全员参与,屡创佳绩

此次运动会得到了各个班主任和同学们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运动员奋勇拼搏,为集体而战,屡创佳绩。运动会期间,全体运动员和观众体现了高素质,高境界,在比赛中始终保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团结,和谐的一面。

篇8:学校运动会总结报告

通过教学与管理改革,

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时间条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不仅仅是需要动员和宣传,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环境、设施条件, 需要进行系统的教育及管理改革和校园建设活动。时间不足、设施不足、空间不足是造成高等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大部分大学生认识到: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找到谋生的工作, 需要通过刻苦学习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及对自我完善的觉醒, 使得他们沉浸在书海中, 而顾不上体育锻炼。另外, 也有一部分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等虚拟世界。不论忙于学习, 还是沉迷于虚拟世界, 都造成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严重不足。休息时间尚且不足, 更谈不上给锻炼留出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 使作息规律化是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时间条件的前提。在学生尚不能清醒认识或不重视作息规律的重要性时, 学校采取统一的调控措施是必要的。调控学生作息规律的重点应放在在调控学生的就寝时间与起床时间上面。调控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如可以采用统一熄灯或开灯法, 打铃法, 广播法, 军号法等。

通过体育教学改革,

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兴趣和知识条件

体育课是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形式, 要让学生参与充足的“阳光体育运动”, 首先应该让他们在体育课上积极的“动”起来。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与兴趣有很大关系。为了增加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 并且可以允许学生进行自由选择。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上体育课, 没有教材是一大制约点。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可行性、简洁性较高的小册子发给同学们, 或建造大型电子显示屏, 给同学们提示技术要点。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应该教会同学们一些适应大课间的, 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 使得他们在体育课外, 学习间隙可以进行因地制宜的锻炼。

通过校园建设, 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空间条件

校园环境与设施建设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必要空间条件。与其让“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流于口号, 不如扎扎实实地从现在开始, 一点一滴地进行环境与设施建设的积累工作, 或下狠心一下子把适合于“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设施建设好, 让明天的发展无后顾之忧。新区建设是中国大学建设中的一个潮流, 也是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空间和设施的机会。在校园新区建设时, 构建休闲运动区是体现学校发展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重要举措。为了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 并实现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的作用, 九江学院投巨资修建了校园休闲文化新区, 清新的空气, 清脆的山, 碧绿的湖, 弯弯的小河, 曲折的小径, 飘逸秀气的拱桥, 宽阔的纵横交织的马路, 连成一片的塑胶运动场, 专门运动场, 沙滩运动场, 为学生从事各种“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实现了交通、休闲、读书等多功能化用途。

利用地区资源优势, 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体系

高等学校一般都具有人数多, 运动资源少的特点, 尤其是地处大城市的学校,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 建设占地广阔的新校园阻力较大。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 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应当将眼界放开, 积极利用地区山、江、湖、河、滩、林、村等资源, 开展以郊游、野营、野外生存训练、登山、自行车旅行、拉练、马拉松等为内容的多样化的休闲运动方式, 通过这些运动方式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 又放松了心情, 还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学校应当对校外“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充分的引导, 尤其是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做到既利用了地区资源, 同时又做到了安全、积极、有效。

除了积极利用地区自然、社会资源之外, 高等学校还应该积极利用地区其他高校或单位的相关资源, 建立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联盟, 通过资源共享,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共同提高。

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体系

首先, 为了督促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应当构建由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不同级别的、不同种类的、不同正式程度的运动会组成的网络化运动会体系。

其次, 为了引导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应当构建由各种运动性社团、运动性协会、运动性联合会、运动性俱乐部组成的学生运动性团体体系。

第三, 为了提高同学们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应当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宣传舆论体系。

摘要:在高等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九江学院实施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推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一系列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大学生,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杨玉伟.丁艺.大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9.21 (3) :93-95.

[2]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34 (2) :177-180.

[3]于联志.张亚东.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 (4) :91-94.

篇9:我们学校的快乐运动会

最激动人心的是短跑。跑道上并排蹲着七八个同学,一个个紧张得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可就是听不到枪声。那裁判似乎在故意磨炼运动员的性子,半天才慢悠悠地飘出一声:“预备——”Z君精神高度紧张,连枪声人声都分不清了,一听见响声便立马撒丫子飞奔,跑出好远见大家还在原地,才不好意思地像只丧家犬一样跑回来。

再次起跑,大家又一次等得急火攻心,恨不得掐死裁判自己打一枪就飞奔。冷不防“啪”的一声,Z君还沉浸在夺得冠军的狂喜的幻想中,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同伴早已如同放开了缰绳的野马一般狂奔而去,这才悔恨不已:自己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嘛!要知道全程也就一百米,人家跑出去半天才反应过来,就算你长着兔子腿也别想赢,所以我们的Z君算完了。

再说选手们一路狂奔,跑道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眼看冠军就要产生了。最前头三班那厮勇猛彪悍,跑得飞快,夺冠也是众望所归。但问题就出在此人一心求胜,两眼直勾勾盯着目的地那根绳子,一不小心踩在一块石头上,在空中几个扭动,轰然倒地。惨的是此人一只脚在石头上崴了一下的同时,另一只脚还在向前迈进,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于是跌倒前还来了个劈叉——末了还不忘摆Pose,直让他痛苦得捶胸顿足。

长跑稍缓和一点,不像百米赛跑那么刺激,反应迟钝一点也不要紧。最长的是八千米,绝对是对生命极限的一个大挑战。学校操场一圈四百米,运动员们绕着操场转圈,一开始还你争我夺,但跑着跑着都意识到前途渺茫,过早拼命会大伤元气,渐渐放松下来。

十多圈后,只见选手们个个双手叉腰,猛地看上去,像是一群身穿背心短裤的模特儿。其实这帮家伙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又不能像变形金刚那样把胳膊拧下来跑完后再接上,只好叉着腰跑。

好不容易挨到了最后关头,大家觉得是献身的时候了,便连那最后用来支持呼吸的力气都用上了,准备一口气憋到终点。这时班里的“智多星”(无用)献计,让班花站在终点招招手、打打气,班长立马就瞪他一眼:“小子,如果你跑完八千米还能分辨出男生女生,我就把班长让给你做!”

跳远不需要消耗多少体力,但也要有相当的技巧。看另人助跑、起跳、落地似乎很简单,但到了自己却笑料百出,结果出了三个典型。

A 君似乎很紧张,从他的助跑就可以看出来。本来,助跑是为人体提供向前动力的,但A君一开始便将力量全集中到脚上,而且越跑越快,仿佛他参加的是短跑而不是跳远。结果他一时忘形,收脚不住……惊天一跳之后一看,哇!比最高记录多出五厘米,再往后一看,起跳时脚印超了起跳线二十厘米,A君及其啦啦队顿时大失所望。

B 君更紧张,有了A君的失败,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看准起跳线。似乎人人都觉得助跑越快就会跳得越远,从而把俩脚丫子当汽车轮子使。但A君给他的印象的确太深,导致他刚一看到起跳线便紧张得起跳,结果提前了二十厘米。到了空中B君才意识到自己太性急了点,又本能地收了收脚。旁边记录员如实记录:B君,一点五米。

C 君败得更冤。此人助跑、起跳都很顺利,却鬼使神差地斜跳了出去,倾斜角接近三十度。按跳程计算,的确够叫人拍案叫绝的,但人家却是按垂直距离测量的,差不多缩短了一半。C君悔得肠子都绿了。

依我看,跳高主要考验人的胆子。地上的防护垫覆盖的面积小得可怜,如果跳得太过卖力,越过垫子之外,还不得落个四分五裂的下场?因此选手们起跳时都会下意识地有所保留,以免横尸当场。

D 君便是受害者。此人初次试跳只差一点,将横杠打落下来。第二次有点紧张,直接骑在了横杆之上。第三次牙一咬,奋力跃起,终于越过了横杆,然而在身体安全降落的同时一只手越过垫子边缘,重重摔在地上,他痛得龇牙咧嘴——看来自由落体运动所转化的动能非同小可。

投掷主要锻炼臂力、腰力。看那选手们的胳膊,简直和我的大腿不相伯仲。轮到E君上场,此人活脱脱一再世李逵,全身肌肉黝黑,壮得绝对抵得上一头蛮牛。只见此君眉头一皱,一手紧握铅球向上推出,同时花了比投球更大的力气发出一声:“嗨!” 气势是有了,可一看成绩,我的血压噌地就上去了:怎么才五米?原来此君只顾使足力气却没调好角度,那球简直是竖直向上的,差点没把飞机给打下来。其实这种投法有五米的成绩已经很幸运了,起码没有被自己扔的球当场砸死。

上一篇:六年级双语上册第五课下一篇:企业财务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