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观后感

2024-05-03

《曼德拉》观后感(共10篇)

篇1:《曼德拉》观后感

《曼德拉》观后感

在电影领域,拍一部人物自传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因为它不同于常规电影那般简单,而需要对人物、历史把握之精准,包括一些制度的限制,都极大影响着人物传记叙述的原本性和真实性,也使得导演们在拍摄时面临种种阻碍,不能给予观众更直接的表述。然而,电影《曼德拉》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在征得本人同意后,根据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的自传改编,真实还原了曼德拉的孩提时代到他的总统就职演说的整个过程,故事内容饱满且充满戏剧性,再现其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要说曼德拉的这一生,想必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甚至像8090年代生的人,对这位传奇总统并不熟悉,除了在历史课本上稍有了解外,不乏大多数朋友跟我一样,是因为香港乐坛摇滚教父黄家驹的歌曲《光辉岁月》得以了解。他不仅表达出一位中国音乐人对当时南非的状况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还通过这首歌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南非的真实社会现状是何等不堪,留给我们很多当年的历史信息,就连曼德拉在听完这首歌曲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这首歌就是以南非当时的社会现状带来的创作灵感,非常贴近现实和接地气。

在这部电影中,影片前半部分不仅让我们得知曼德拉孩提时代是如此萌的可爱,还让我们了解到这位伟人也曾是位追妞高手,懂得和女孩甜言蜜语;他酷爱拳击、会舞蹈;会和所有南非人在一起,为抵制公车涨价和解放黑种人自由游行;展现出一个冲动、热血、充满愤怒的年轻时期的曼德拉。而影片后半部分讲述曼德拉经过二十多年监狱历练,逐渐成长为冷静、理性和包容的一代伟人,尤其是他在狱中通过个人魅力和坚毅的个性影响狱卒,让他们渐渐懂得尊重黑人,使整个故事发生了巨大转折。

如果说青年时期的曼德拉吃尽了不少苦头,让他为“年轻”付出了巨大代价,而监狱时期的生活则给曼德拉的人生算是一笔重要财富,以至于出狱后的曼德拉在处理事务上显得冷静和成熟,理性和包容的一面。在我看来。要不是这二十多年的监狱历练,历史上可能不会有曼德拉这样传奇的人物,而这样的成长也验证着这样一个真理:“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

且抛开电影的制作手法不说,其实这部电影除了融入曼德拉的个人成长生活轨迹外,还有一部分在讲他的政治生涯,最令人震撼的.是他如何谈判要求出狱和出狱之后对几近瓦解的南非拯救的片段,直到他出狱和成功组建南非政府,并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登上就职演讲台的那一刻,真真被他的励志故事深受鼓舞和感动着。

总的来说,看这部电影对我们了解这位传奇领袖曼德拉和非洲的前世今生都有着新的认知,对于这部即将于7月18日“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上映的影片,可见其意义非凡,而这位自由神的传奇一生的光芒必定会永远照射在每个人的心中。

篇2:《曼德拉》观后感

郭苏一

震撼人心的自然风光,神秘的好望角,辽阔的野生动物园,南非是一个多彩缤纷的国度;早期的种族隔离政策、以及一直存在的种族歧视,让南非也成为了一个黑白分明的国度。

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南非白人小说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MaxwellCoetzee),也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直用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南非漫长的种族隔离史所遗留下来的创伤记忆。他将殖民、反殖民的历史主题与后现代的自由言说精神有机链接,将其融入到文字中,谱写出了一系列镶嵌在历史与当下创伤和悲剧的故事。

同为南非人(现已入籍加拿大)的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NeillBlomkamp),其作品《第九区》的内容构思源自他年幼时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经历,故事也影射了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依然存在的强制拆迁与种族驱逐等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南非的何种人群,都无法避免地在这片璀璨的土地上,随着历史的车轮与种族斗争的主题抗争着,而随着很多人一起的、长期的努力,这片地域已不再是黑白分明,开始趋于融和。在这其中,“自由斗士”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a),这位最着名的南非之子,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抗争。

影片《曼德拉》根据1995年发表的曼德拉同名自传改编,影片回忆了他的成长历程,记录了曼德拉由一名革命战士变成了一名和平斗士,把一个严重种族分裂的国家变成平等和谐国度的全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影片清楚地看到偏见是怎样一步一步演变、扩大为仇恨乃至杀戮,而人类至今仍未根除的人种歧视。

影片所呈现的曼德拉首先是个平凡的黑人。对于他的政绩没有拔高地赞美,对于他的牢狱之苦也没有过度煽情。作为公认的世界上具有杰出政治与民族调解才能的标志性人物,曼德拉因由长期不懈地与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政府进行斗争而闻名,但他并非一个好战者。实际上,生性温良、优雅坚定的他和他所做的战斗,都是首先被当时政治环境逼迫极致所产生的反应。与此同时,为了民主事业的成功他同样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如家人的生活少了他作为丈夫和儿子需要承担的责任,孩子的成长缺失了他作为父亲的陪伴,当然还包括27年的自由。

试图在一部长约一百五十分钟的电影里来展现曼德拉这个人、他的遭遇和他如何看待世界和仇敌,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影运用了犹如意识流一般的叙事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赤脚通山走的乡村男孩开始讲起,看他成为高呼自由万岁的热血青年律师;然后从反政府的武装革命领袖,到落难被监禁、放逐及劳役,最终获释后促成了民主选举的成功。影片在讲述人物的成长、磨难坎坷的生命转折之时,颇具意识流的风格,即便人物的成长是跳跃性的片段,但曼德拉的思想和精神特质始终如流水一般“流动”,没有停滞和空白,也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和客观现实的制约,强调了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

所以,贯彻此片的是曼德拉的精神所在,在这种精神上附着的,是面对人生种种境遇的坚忍、积极、优雅稳健的态度。在很多个镜头里,曼德拉的身体四周都有圈微弱的光。虽然这只是在拍摄的时候,演员背后也放置了照明设备而已。但这样的人为设置并不突兀,因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来,曼德拉的的确确是一位充满了光芒的伟人,他所拥有的智慧之光、和平之光,和那坚如磐石的信念之光。

篇二:《曼德拉》观后感

文/战台烽

“南非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曼德拉就是那金山上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明亮,把翻身黑奴的心儿照亮……”这首小改的歌用在电影《曼德拉》中再贴切不过,电影《曼德拉》就是一部如实记载了曼德拉从年轻时代一直到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的传奇一生的电影。电影在今天(7月18日)上映,其实是有深意的,7月18日是南非国父曼德拉的诞辰,在南非共和国被称之为“曼德拉日”。

《曼德拉》说是传奇,其实并没有我们所谓天生异象、如有神助等等神话了的传说,就其一生,都是为了让黑人获得公平权利的斗争过程,无论是街头抗议、暴力示威,还是奔走呼号、运筹帷幄,曼德拉虽然不是一位超能英雄,但他无论是性格,还是毅力,都堪称一位勇猛的斗士,所以蜘蛛侠一句“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用在这里毫不违和,他确实也在一路践行着有多大力量,出多大力量的全身心全情的投入,即使牺牲了家庭,牺牲了战友,牺牲了自由,也从未退缩。

当然,本片改编自曼德拉在1994年出版的同名自传,所以全片角度,基本都以主人公主观视觉为主要方向,这也令整个故事更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一些生活细节的还原,无论是面对军警的枪声,还是狱警的呵斥,都足够细节化和真实化。毕竟,曼德拉最长的一次在监狱,呆了整整27年,27年一定让他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无论是对人生,还是对为止不懈奋斗的解放事业。

《曼德拉》不是一部高大上的人物纪录片,貌似国外还不太时兴给伟人进行去恶存善的树碑立传,所以,我们能看到曼德拉一路的成长,是在跌跌撞撞中渐渐变得沉稳,虽然从影片开始,他就以一个律师的身份,出现在一起庭审中,当然,那个场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在有种族隔离政策的旧南非,白种人对黑种人的强烈蔑视,而曼德拉的革命起源,或许也是从这个时候默默滋生,令他成为一个走上街头,同黑人同胞们紧密在一起高呼自由万岁的热血青年。

其实曼德拉的斗争过程,有着很具对抗性的变化,前期的他目睹种族隔离政策所带来的无边压迫,怒发冲冠,成为反政府武装的革命领袖。但是暴力的对抗,迎来的暴力的围剿,此时的曼德拉,并没有通过武装对抗,帮助黑人们踏上自由的王国,反倒因此让自己成为被通缉的目标,四处躲藏,屡次被抓,直至最后一次,直接坐牢27年,当然,这27年并非虚度的光阴,监狱外的斗争在继续进行着,监狱内的曼德拉也在反思前进之路,所以当他出狱后,很快成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并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其实本片并没有把所有的笔墨都用在了曼德拉的斗争上,而是对他的私生活也进行了诸多的呈现,包括几任的妻子都给了较多的戏份进行展开。其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和妻子温妮的结合与情比金坚的27年。只可惜,爱情也是脆弱的动物,远观可以,近看总会有些瑕疵。当一个牢内一个牢外,能夫唱妇随共同熬过27年之后,却是需要迎接改变的时刻,那时节,成长起来的曼德拉与妻子,无论是各自一方,还是两人之间,都已经有了太多的理念冲突,反倒团聚后,很快决裂。

电影《曼德拉》很容易让人想起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当然,彼在欧美,斯在南非,但都是为了黑人的利益而奋斗,并最终达成了胜利的目标。而当年Byoung一曲《光辉岁月》又让国人从全民的角度了解到这样一位伟大的自由与和平斗士。那句“风中自有残留的躯壳,迎着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确实充满了力量。而此时的曼德拉,无疑是在南非的高山上的金色太阳,照耀着四方。

篇三:《曼德拉》观后感

文/鱼为

从以武力扞卫争取权益,到铁窗面壁27年,从阶下囚徒,到南非国父,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的“漫漫自由路”,其实是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累积转换。于影片开始,儿童在辽阔草原上的奔跑,那种理想化的自由精神具象,才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

并非任何时代,都会有人为“自由”振臂高呼,教科书里自古至今听到最多,无非是改旗易帜的口号,却无关自由,所以历遍更迭,今日仍旧如昨,即使日常生活,亦频频受限受制。

然而被指定为王朝继任者的曼德拉却开始了自己的反抗之路。在这部据其自传改编的影片中,全景式的展现了曼德拉终其一生为之斗争的过程,从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非国大,到转入地下武装斗争,曼德拉的每一步,在影片中,都有着异常清晰的轨迹。随处可见的暴力侵袭与暴力反抗,到监狱生活中坦然承受各种虐待,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每一步拒不改变初心——对权益的积极争取。

当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影片,将一个人从茅屋出生到登上总统之位,确实需要填充庞杂的历史资料,更需要确立影片对人物的解读立场,毕竟,这不是一段虚构的历史。而影片从历史中汲取片段,让这个世界上堪称“伟人”的着名人物走进大众视线,依然需要完成其“成长”历程,只为一人歌唱的《光辉岁月》,需要经过无数铺垫。

尽管影片并未过多展现曼德拉早年创立物装抗争组织进行反抗,但是影片的发展,或者说曼德拉终其一生抗争的过程,就是其放下武器的过程,放下手里的武器,以及心中的暴戾。这个转变,发生在被判终身监禁时,法律给了被判“叛国罪”的曼德拉一条生路,他则用此换来更多人的自由。有时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有时候,放下枪反而成就更伟大功绩。

影片以三段式的结构,将曼德拉一生分为三个部分——年轻时热血奋进的阶段;面对牢狱之灾,遭受虐待却自我成长的阶段;以及出狱之后,放下仇恨,用“真相与和解”拯救南非的阶段。而串联起他这一生的除了“自由”的伟大愿景,更有令人唏嘘感叹的爱情。枪炮和玫瑰,热血和爱情,都是让“伟人”更具人性化的元素。

现实生活中,曼德拉的生命中留下了三个女人的痕迹。她们分别是:初恋情人伊夫琳、“黑人母亲”温妮和“晚年知己”格拉萨。影片尽管未涉及到格拉萨,但并不避讳曼德拉前两段爱情婚姻的坎坷和变化,被劈腿或不得不无奈选择分手,都一一呈现,让人有更真实的理解和记忆。

篇3:曼德拉的领导魅力

94岁高龄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罹患重病住院以来, 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曼德拉漫长的政治生涯里, 他凭借坚忍的毅力、宽厚包容的性格、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卓越的领导艺术, 赢得了包括其政治对手和竞争对手在内的广大南非民众的爱戴和支持。

美国《时代》周刊编辑理查德·施坦格尔于上世纪90年代, 因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而与这位传奇人物结下不解之缘。他总结出八条曼德拉的领导艺术:

1.勇气并不是不知道害怕———它是要激励他人超越恐惧;2.站在前方领导———但别丢下你的后方;3.从后方发挥作用———让别人相信你站在前方;4.了解你的敌人———了解他最喜欢的运动;5.与朋友保持紧密的关系———与对手保持更加紧密的关系;6.外形很重要———记得要微笑;7.任何事都不是非黑即白;8.激流勇退也是一种领导艺术。

让我们在几个故事中来体会和学习曼德拉的领导艺术吧。

宽容的魅力

古人言:“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一位当代伟人, 曼德拉博大宽广的胸怀备受世人敬仰。2000年, 南非全国警察总署发生了一件严重的种族歧视事件:在总部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 当工作人员开启电脑时, 电脑屏幕上的曼德拉头像竟逐渐变成了“大猩猩”, 全国警察总监和公安部长闻之勃然大怒, 南非人民也因之义愤填膺。消息传到曼德拉的耳朵里, 他反而非常平静, 对这件事并不“过分在意”, “我的尊严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并表示警察总署出现这类问题, 看来需要整肃纪律了。

几天后, 在参加南非地方选举投票时, 当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地将曼德拉身份证上的照片与其本人对照时, 曼德拉慈祥地一笑:“你看我像大猩猩吗?”逗得在场的人笑得合不拢嘴。不久, 在南非东部农村地区一所新建学校的竣工典礼上, 曼德拉无不幽默地对孩子们说:“看到你们有这样的好学校, 连大猩猩都十分高兴。”话音刚落, 数百名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曼德拉也会心地笑了。巧用别人对自己的恶作剧, 反用幽默活跃气氛。幽默成为曼德拉博大胸怀的自然写照, 书写着坦荡而豁达的胸襟, 体现着包容万事万物的海量。

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 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举动震惊了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 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 他说令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 以便能将他们介绍给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 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 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 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 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 都静下来了。

曼德拉后来向朋友们解释说, 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 脾气暴躁, 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 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 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 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曼德拉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 我已经清楚, 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 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在生活当中, 我们很多人总是觉得烦恼缠身, 总是怨天尤人, 是因为我们缺少像曼德拉那样宽容和感恩的胸怀。宽容和感恩的力量无可替代。

放牛与团队精神

曼德拉十分热衷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是他也始终清醒地认识到, 自己必须与他人分享镁光灯。他知道, 领导工作范畴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于象征意义, 而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显著的象征。他没有忘记, 自己不可能永远冲在队伍的最前列, 如果不能赋予他人足够的权力与空间, 再伟大的理想也难以实现。

曼德拉非常推崇团队合作精神。他了解, 如果希望团队成员们全力以赴, 争取最好的成绩, 就必须确保大家分享成功与荣誉。更为重要的是, 要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对领导的决定产生影响力。

一次, 理查德·施坦格尔与曼德拉一起于某天清晨在特兰斯凯住宅后的山间散步, 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后, 轻薄的晨雾逐渐散去。那是一处布满大小石块的土地, 生长着干枯低矮的小草和一些树木。曼德拉停下脚步, 抬起头向四周望去。他说, 这里曾经是一片玉米田。

接着, 他转过身来说:“你从来没放过牛, 对吧, 理查德?”理查德回答说没有。他点点头。曼德拉说自己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时, 常常整个下午都在山间放牛。他的母亲自己养着几头牛, 此外, 他和村子里的其他孩子还要一起照看村民共有的牛。于是, 他开始向理查德讲起放牛的基本技巧。

“你知道, 要想让牛群向某个方向移动, 应该先拿着棍子站在牛群后面, 然后挑选几头比较聪明的牛, 把它们驱赶到牛群前方, 让它们朝着你预定的方向前进。这样, 其余的牛都会跟着这几头比较活泼的牛走。但是, 其实你才是站在后面真正引导它们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 又说道:“这也是一种领袖应当掌握的领导艺术。”

这个故事是一则寓言, 其中蕴涵的道理在于:领导力最根本的内容正是引导人们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前进———往往是通过转变他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实现的。这种领导方法并不需要一马当先, 冲到众人之前高喊“跟我来”, 而是凭借激励与驱策他人, 使他们走到自己的前面。

居于幕后的领导

有一次, 曼德拉和他的顾问们围成一圈坐在树荫下的折椅上, 全神贯注地讨论问题。在座的人们都在以激昂的情绪高谈阔论, 其中有人正在批评曼德拉, 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某些错误立场。

而曼德拉挺直身体坐在那里, 几乎一动不动, 喜怒不形于色, 全心专注于大家的发言。当会议接近尾声, 人们准备散去的时候, 曼德拉才开始讲话, 他以中立的姿态总结了各位的观点, 而没有表明任何倾向性的立场。

后来, 有人曾与他谈起这次讨论以及他的领导风格。他说:“我们是一个民主的组织。有些时候, 我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国家行政委员会, 如果他们不同意, 就会推翻我的观点。我会服从他们的决议———即使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这就是民主!”

曼德拉当选总统之后, 更将此种领导方式引入内阁会议的主持过程。即便不是每次都能办到, 他仍竭尽所能地使对立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陈述。

曼德拉曾多次提起亚伯拉罕·林肯, 视其为领袖中的典范。他在学童时期就已对林肯其人有所了解。他知道, 林肯曾使一些激烈的对手成为其内阁成员。与此相同, 在曼德拉的第一届任期中, 他也选择了若干反对者担任政府职务。他非常欣赏林肯善用说服的方式而非强制命令来管理政府。

对于曼德拉来说, 从某些方面而言, 这种居于幕后的领导方式只是掩饰带头领导的手段。不过他也明白, 任何领导者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他本人也不例外。孩提时代的曼德拉便已经能够了解, 集体领导思想涉及两个重要元素:其一, 团队智慧远胜于个人智慧;其二, 形成合意能够使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身居幕后的领导方式具有与此相同的原理, 并使曼德拉得以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自身追求的目标, 这是一种既利人又利己的领导艺术。

功成身退的潇洒

曼德拉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刚刚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时, 曼德拉一度被支持者颂扬为“继耶稣基督之后最重要的人”。但当选总统并执政三年后, 不少南非人开始因为住房长期不足、失业率急剧上升、犯罪激增、学校匮乏等失去耐心, 称他为独裁的族长, 利用对自己的个人崇拜而像独裁者一样有效地压制政敌;抱怨他没有履行竞选时许下的诺言, 称他“是一个白人国家的黑人领导人”。

知道如何放弃一个失败的想法、任务或关系, 通常是一个领袖最难决定的事。曼德拉作为南非总统最大的政治遗产就是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位置。1994年当选总统时, 他完全可以成为终身总统———许多人觉得这是对他牢狱生涯的一个回报。

曼德拉五年总统任期届满时, 路透社这样评论:五年里, 曼德拉“经常由于明显的过错而受到责备, 这些批评包括过分忠于衰老的盟友、态度孤高、性情暴躁、傲慢自大、竭力讨好可畏的白人少数、满足于既得荣誉、许下政府履行不了的诺言”。

曼德拉的反应很另类:人民不再把他视为永无过失的神明, “这使他自己感到极大的宽慰”。

他自视平凡, 亦有无人能够动摇的自信。回顾一生, 他说:“毫无疑问, 当人们把我带到永远安息的地方, 我将含着微笑, 因为我认为, 不管我们有什么问题, 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下, 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1999年2月, 5年总统任期届满前夕, 曼德拉在南非议会的开幕讲话中这样自我总结:“在很多方面南非还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因为种族因素在南非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仍会长期起作用。但是, 包容与分享已经成为国民意识的主流, 通过民主与法制的途径争取各自的利益正在成为公众的实践。”

国际社会亦有公论:“在他的领导下, 新南非避免了族群仇杀和社会动荡, 实现了政治、经济的平稳过渡, 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社会变革的奇迹, 其中他的个人凝聚力与感召力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对白人保守势力的争取和安抚, 使南非白人从抵触到逐渐接受新制度。”

此后, 曼德拉还积极参与调解地区和国际冲突。到1997年, 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干预了莱索托、斯威士兰、安哥拉、莫桑比克、苏丹、阿尔及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利比亚、东帝汶、泰国、北爱尔兰乃至中东等地的冲突。毋庸讳言, 他的调解大都没有成功, 甚至有时遭到嘲笑, 但是, 正如半个多世纪前的反种族隔离运动在世人眼中成功希望渺茫一样:“在事情未成功之前, 一切总看似不可能。”

篇4:曼德拉的中国和中国的曼德拉

第一阶段:落花真有意?流水总无情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很早就开始经营非洲,并成为非洲反殖民运动最热心的支持者之一。对于南非这个特殊的非洲大国,中国的关注是极早的。目前能找到的中国领导人关于南非的最早一则互动文献,是1952年1月1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致南非印度人大会会议联合书记加查里亚和密丝特里的,关于“代表中国人民完全支持南非的非白色人民反对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与争取基本权利的正义斗争”的信函,此时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过两年多。

此时曼德拉已开始积极投身反种族隔离运动和泛非主义运动,并阅读了一些“有关共产主义的书”。他唯一的自传《漫漫自由路》称他阅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并从中“看到了毛泽东的决心,和他非传统思想方法所取得的胜利”。

从这点上看,曼德拉汲取了毛泽东著作中的某些元素,但仅限于《红星照耀中国》等粗浅、有限的版本,今天国内某些人,将曼德拉称为“资深毛粉”,显系夸大其词。

而在中国方面,尽管和南非反种族歧视团体接触和交往很早,但很长时间内非国大都远不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当年汗牛充栋的《读报手册》、《各国概况》,前者对非国大只字不提,仅谈及“南非广大黑人的英勇斗争”,后者也仅将非国大混在一系列“群众斗争组织”中一笔带过,二者均未提及曼德拉的名字。

从目前寻找到的资料看,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非洲人较熟悉的中国老一代领导人,也绝少提及曼德拉,这和当时动辄上《人民日报》和《新闻简报》的黑非洲各国领导人、斗争领袖名字相比,着实“关系太一般”。

究其原因,恐与南非和中国在这一时期官方联系几乎为零,而曼德拉又于1962年早早入狱有关。与此同时,反殖独立运动却在非洲其它角落如火如荼,许多国家纷纷独立,不少独立后的国家政局又动荡不已,这些无疑都更为中国关注。此外,曼德拉的“剥削家庭”出身,以及他未明确表现出“背叛出身阶级”的“革命觉悟”,恐也未必合当时中国官方的胃口。

第二阶段:逐渐熟悉的名字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视野逐渐拓展,南非非国大的斗争逐渐成为《新闻联播》和各报刊国际版时常出现的话题,“释放曼德拉”这一“斗争主线”自然也顺理成章地被屡屡提及。曼德拉也就逐渐成了中国传媒常常挂念的外国名人。当时有此待遇的,还有西哈努克亲王、阿拉法特、铁托等几位。相比起来中国人对曼德拉的印象,恐怕是最模糊的。

然而这一阶段,国内传媒所塑造的曼德拉,还是勇于和种族隔离政权斗争的战士形象,并辅以黑人斗争、遇害和葬礼场面,给人的感觉,是曼德拉仍然奉行暴力斗争的路线。事实上此时的曼德拉在狱中经过反思,已和同在狱中的战友们重新制订了以和平、自由为主要诉求,追求各种族在“新南非”同一片天空下共存的“彩虹国”理念,并逐渐为世人所了解。

第三阶段:光辉岁月的彷徨

1985年以后,南非白人当局对曼德拉的管制逐步放松,国人逐渐了解了更多曼德拉的最新思想和斗争目标,此时娱乐文化的兴盛,也帮了曼德拉的大忙。

1987年,荷兰球星古力特获得世界足球先生,这位曼德拉的拥护者在金球上刻上了曼德拉的名字;1990年,Beyond乐队发行了献给曼德拉的歌曲《光辉岁月》,轰动整个华人乐坛,原本苍白的曼德拉形象,也在歌声中逐渐变得血肉丰满。“老革命”的“旧版”形象,也就此让位于“和平、非暴力、种族大和谐”的崭新“彩虹”形象,也让他在很短时间内,从“老朋友”中的边缘分子,一跃而成中国人中最知名的南非人。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获释,3年后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5月9日,他当选“新南非”第一任总统,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有色人种总统......这一系列事件完美成就了曼德拉新形象的塑造。

2010年7月,当世界杯闭幕式在南非举行,久违的曼德拉出现在体育场看台上之际,在场和全球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此刻,曼德拉的公众形象,已悄然升华到新的高度。

然而在这一阶段,中国官方的“曼德拉声音”一度陷入彷徨,时而热烈亲切,时而顾左右而言他。这和曼德拉在台海两岸间的摇摆有关。

或许是由于闭塞了27年之久,曼德拉对当时台海两岸的“外交战”完全不能理解,执着于“双承认”。1992年10月他访问了北京,获得中方1000万美元援助,次年7月却又去了台北,台北方面给出的援助,是耐人寻味的1100万美元。

已是古稀老人的曼德拉恪守“道德原则”,认为“刚拿了人家的钱就断交不仗义”,且仍对“双重建交”抱有一线幻想,这显然对中国官方对曼德拉的“定性”构成了很大难题。

僵局一直持续到1996年底才打破:由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中国,届时倘中国和南非仍未建交,地位重要的南非驻香港总领馆就不得不关闭,曼德拉经过“长考”,宣布“不晚于1998年1月1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双方的相互谅解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南非驻港总领馆并未关闭,当年12月28日,中国外长钱其琛访问南非,12月30日双方共同签署了建交联合公报和谅解备忘录。

1997年对曼德拉是个意义重大的年份,这一年他开始交权,并宣布不再谋求连任,南非开始逐渐进入“后曼德拉时代”。但卸任后的曼德拉却在中国官方外交舞台上“密集演出”,留下了宽广的人脉:1999年2月,胡锦涛副主席访问南非并拜会曼德拉;同年5月,曼德拉访华并会见江泽民主席;2000年4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南非,并会见了前一年卸任的曼德拉。此后,尽管隐居的曼德拉扬言“不喜欢接电话”,却仍多次和中国领导人通话、交谈。

如今,曼德拉波澜壮阔的一生行将掩卷,他和中国的渊源却仍引人入胜:在非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他是为数不多的得到官方与民间,以及不同派别的中国人普遍认同、赞赏的政治家,并拥有文体明星般的号召力和知名度——而这一切,却是在“起跑落后”的背景下,仅用了20多年时间便悄然完成的。

篇5:电影《曼德拉》观后感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曼德拉》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并未如流水账一般将主人公人生中的每一个亮点都给予呈现,而是将其少年时期一带而过之后,便将重点放在了他的青中年时期,而这个时期又大致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最终投身到反种族隔离运动时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第二部分是被捕之后27年的牢狱生活,第三部分则是他出狱后至当总统前为终结种族隔离制度所做的种.种调解及协商的努力再现。

三段式的剧情犹如讲述了三个相对独立成篇但彼此又互有联系的故事,分别展现了曼德拉不同时间段内的不同状态和心态。

第一部分的他热血、冲动,且满怀愤懑,“平等”是他当时最大所求,面对激烈的种族矛盾,他最终选择了武力作为他捍卫及争取权益的方式。暂且不谈这样做法是对是错,单就他的表现而言,如此富有激情而且为了信念奋勇向前、坚贞不屈的精神着实会带给人很大的触动。

第二部分的他因为身陷囹圄,且遭遇非人待遇,换做旁人,只怕早已自暴自弃,但他不仅坚持活了下来,而且还开始利用这段时间去思考和规划。与其说这是为了打发狱中单调孤寂的漫长时光,倒不如是借此机会净化自己的心灵并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与认知。

第三部分的他出狱后变得更加平和、睿智,且难得能放下仇恨,胸怀大爱,用“真相与和解”拯救了南非。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27年的牢狱生活对他有了深远的影响,让他有了新的领悟,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远见卓识让他意识到暴力与仇恨无法解决种族矛盾,唯有尝试和解才能带来和平的唯一出路。

片中除了生动展现曼德拉的心路觉醒历程外,亦难得的涉及到了他的情感生活。原来,再怎么伟大高尚的男人也有其普通平常的一面——换言之,无论是婚姻生活还是感情经历,他其实都不是完美的。年轻时的劈腿让第一任妻子离他而去,之后的第二段婚姻本该是琴瑟和鸣,但因为他的入狱而导致的分离及伤害,让他与第二任妻子温妮逐渐貌合神离、渐行渐远……

非凡的经历让曼德拉最终完成了个人涅槃,成功走上神坛,受世人敬仰,但无限风光的背后,想必其心中终究有些落寞吧——

为了理想与信仰,他半生奔走,最后却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

篇6:《曼德拉》读后感

这几天来,我又看了新的一本书,《曼德拉:在风雨中抱紧自由》,作者采文。这是一本写南非国父的曼德拉,。对于他,其实我了解的并不多,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再中学,新闻报道这位伟大的领袖的逝世。他曾经也是诺贝尔奖得主,她没了南非甚至非洲人民的自由而奋斗。

这本书写的其实是曼德拉的过往,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思想的成熟。他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而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他原本可以安逸的生活,他流着贵族的血液。但他没有选择安逸,他选择了内心,选择了自由。

“如果我没有逃跑而是待在家里的话,现在我可就是一名受人尊敬的酋长了。”纳尔逊・曼德拉曾说。

他整整承受了27年的牢狱之灾!曼德拉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进行了长达50余年的斗争。这是一个常人无法做到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他的人格写照。他便是圣人般的存在。黄家驹曾为他写了《光辉岁月》这首歌。

篇7:毛概作业-《曼德拉传》读后感

感受伟人风采之《曼德拉传》读后感

2013年12月5日,南非国父曼德拉溘然长逝。“钟声响起归家的信号....”BEYOND为曼德拉唱响的《光辉岁月》在耳边响起,南非总统祖玛说:“我们的国家失去了其最伟大的儿子,我们的人民失去了一位父亲。”南非大主教图图说:“过去二十四年,曼德拉教会我们如何团结,如何信任,自从走出监狱的那一刻,他就开始致力于团结,我们对他结束痛苦感到欣慰,但又被悲伤淹没,愿他安息。”在南非和世界各地,汇成了悲伤和悼念的河流。曼德拉是一位世界级的伟人,在西方人眼中,他如圣徒一般完美,而在南非人眼中,他是国父。但其实他也是和我们一样,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有着鲁莽冲动的青年时代。年轻有为,春风得意的时候,他也曾像其他人一样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甚至是长矛在手,杀气腾腾,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生活的磨难和长达二十多年的铁窗生涯,磨平了他身上的棱角,消解了他胸中的戾气,让他变得宽容,平和,睿智,目光长远,胸怀宽广。正是凭借这一点,曼德拉在一个黑人和白人积怨几百年的地方实现了种族和解,建立了种族平等和民主自由的新南非。当局的迫害让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蒸蒸日上的律师事务所被迫关门,经纪上陷入困境,逮捕,软禁,审判,坐牢,对曼德拉来说是家常便饭。在狱中,他遭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不能参加母亲和儿子的葬礼,年轻漂亮的妻子和女儿被警察骚扰和迫害„.可是,当曼德拉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他说:“若不能把痛苦金额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入狱前的曼德拉血气方刚,执意用暴力手段推翻种族隔离制度,二十七年的牢狱生活完全可能扭曲一个人的灵魂,让他成为冷血和变态的杀手,可是,曼德拉却选择了宽恕和谅解。旷日持久的牢狱经历事实上塑造了他的性格,也塑造了他出狱之后我们所看到的诸多领袖特质。他的威严,他的宽恕,他的平凡等等,他在狱中所学到的一切都和他的性格天赋结合在一起。

无论是《毛泽东传》,《马克思传》,还是这本《曼德拉传》,这些伟人的传记都提到了他们的一些不足之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人,曼德拉自己也说:“我崇敬的英雄是那些有血有肉的男人和女人。”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欢乐有愤怒,有欲望有缺点的人。读完了这本传记,我觉得曼德拉的形象就那样生动的出现在我眼前。曼德拉创造了自己人生的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个几千万的国家里,让不同的种族放下恐惧和仇恨,把武器丢进大海,与敌人携手共进,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他给我们上的一堂珍贵的人生课。曼德拉接纳了自己,掌控了自己,从而创造奇迹,创造历史。而在和平国家的我们,当我们被生活中紧张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胸中充满了敌意和愤怒,渴望解脱又无能为力时,是否想过像曼德拉一样创造人生的奇迹,让自己,也让他人在安宁与快乐中度过一去不复返的生命时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像曼德拉一样,适应自己的愤怒和无力感,接纳自己,掌控自己。“别担心,放轻松,要快乐。”曼德拉的箴言将伴我左右,助我进步!

篇8:曼德拉自传《漫漫自由路》读后感

长期以来,或者确切地说是在新的南非诞生以前,在我的意识中,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乃是一片不毛之地,荒漠、丛林、长矛、毒箭、驼鸟、大象、半裸的妇女、饥饿的儿童,充斥着杀戮、战乱、死亡与血腥……

但是,随着一个史诗般人物的出现及其随之创造的奇迹,这幅完整的画面完全虚化了,继而凝聚为一幅质地厚重、色彩鲜明的油画。

这个人就是纳尔逊·曼德拉。

在20世纪,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终结和新南非的诞生无疑是现代国际社会最富传奇色彩的政治事件之一,标志着以国家制度的形式实施种族统治的根除。广大的中文读者对于曼德拉近乎传奇的经历也并不陌生,但是,作为一个凡人特别是一个黑人,曼德拉的童年生活、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传奇经历和政治辉煌的背后,是一个平凡的、孤独的、疲惫的行者,一个顽皮的孩童、追梦的少年、激昂的学生、忧虑的家长和繁忙的领袖。书中的曼德拉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凡人。

从一个黑人孩子成长为一个自由战士,曼德拉经历了一个普通人的所有感情和思想变化。他是平凡的,但正是这种平凡铸造了一种真正的伟大。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就是机遇面前的普通人。对于曼德拉来说,只有到了大城市特别是进了大学之后,竞争的舞台才锻炼了他那种不服输的性格,知识的积累才使他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正义的力量才把他推到了斗争的第一线。对于全世界来说,曼德拉的真正奇特之处在于,他是在监狱的烈火中熔炼出来的真金,新南非的诞生可以说是一部由一系列悲剧情节演化出来的喜剧。曼德拉又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一位坚持和谈、推进和解的非暴力主义者,一位热爱人民、热爱土地的自然主义者。西方把新南非称为“和平的新生”,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改变一个国家的制度,的确是现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曼德拉是奇特的,而这本书就更为奇特——它是在监狱里写成的,并且因此而演绎出更为不凡的书写与保护的故事。

一般说来,除非是背叛自己信仰的“自白书”,“政治犯”所写的传记在他被剥夺自由时很少有发表的机会。这一方面是因为传记本身是一种表白,更是一种揭露,同时也因为其内容多数都代表着反对党的“攻击性”言论,本身就是狱中又一种“文字狱”的口实。也正因为这一点,“秘密”自然成为这种传记的特征。曼德拉的自传当然也是在秘密之中进行的,但写作的环境还是较为正常的。对于曼德拉来说,这是一项组织交给的任务,意在为非洲人国民大会乃至整个南非树立一个自由战士的形象,以鼓舞民主和自由运动的士气。就个人而言,曼德拉却是想总结一下自己走过的道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自己的进步脉络和政治主张作一番全面的审视和阐述。自传写得很顺利,并且在组织内部作了反复的校订,但是,这份“重要文件”如何发表,却经历了意想不到的艰难。书中用大量的文字记述了这自传手稿的奇特经历:

我们的安排是,当书稿被安全转移到国外的时候,麦克会秘密通知我们,只有接到书稿已经被安全转到国外的消息后,我们才能把原稿销毁。同时,我们需要先把这部500页的书稿进行妥善处理。我们认为,能够采取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书稿埋在院子的花园里。

……在大家就要排队去石料场的时候,我们已经及时地把书稿掩埋好了。那天上午我走在路上,一直为书稿的安全藏匿而感到莫大的安慰。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书稿的事担心了。

当我那天从石料厂回到牢房的时候,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洗澡,而是直接走到院子的南头。我尽量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我被我所见到的情景吓了一大跳。那些囚犯已经沿平行着隔离关押区的墙挖好了地基沟,并真的把排水管给挖了出来。毫无疑问,他们已经发现了书稿。

……

麦克于12月份被释放后,他把记录本(书稿)寄到了英格兰。在南非被软禁了6个月后,他逃出了南非,首先去了卢萨卡,到那里去找奥利佛·塔博,然后又去了伦敦。他在伦敦住了6个月,并同一个打字员一起,重新对书稿进行了整理,最后形成了一份打印稿。……尽管我在监狱里的时候,这个书稿并没有出版,但是,却为这本回忆录打下了基础。

这就是这本书在出版之前的历险,几乎“胎死腹中”!

对于一个自由战士来讲,监狱生活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财富。在长期的监狱生活中,曼德拉一直力争过一种相对正常的生活,并为此进行了坚定而又十分策略的斗争。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铸就了一代伟人应具备的全部素质。他坚持锻炼身体,热衷于亲近自然的体力劳动;他坚持学习,在恶劣的环境下阅读了大量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学著作,包括中国领导人的一些论著;他积极思考,注重行动,在监狱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写下了这部不朽的自传。

正是由于这本自传是在艰难的条件和非常的环境下写成的,这种“非凡”的经历使得它在文学和政治方面均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分量。

篇9:德拉库拉读后感

作者的写作手法十分特别,他以信件,日记,剪报等看似零散的东西拼凑着讲了一个恐怖故事。采用信件,日记的方式,一方面方便一部小说自由地转换视角和叙述者,另一方面也很好的渲染了西欧风情,而且更将离奇的故事叙述成一个足够让人相信起真实存在的故事。

小说的主角是德拉库拉伯爵,一个欧洲乃至世界闻名的吸血鬼是恶魔的化身,代表着死亡或者邪恶。永恒的生命让他成为了黑暗的王者,统治所有的黑暗的力量。但是在小说中,伯爵却总是那么高贵、华丽而神秘,他有野心有谋略却骄傲自负。很多血腥场景因为第三人称的写作手法而被隐去了,虽然恐怖气氛依然,但此时他的身上更多的是透露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小说对伯爵的描写并不多,只在开头乔纳森才见过,很多描写朦朦胧胧,被虚化了,可以说他是一个出场不多的人,但是正是透过前台的主角种种经历以及善良美好精神形象的对比,伯爵形象丰满了,与整个的故事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藏在幕后的主角。

其实小说的画面感也极强,阅读时总是被作者细致的描写带入好像电影一般的画面,身临其境,震撼效果极强。“苍白的皮肤,棱角分明的脸上有鹰钩一样的鼻子,线条刚硬的嘴,散发着珍珠一般皎洁白光的尖牙,以及像火焰般明亮的眼睛。带一顶宽大的黑帽,帽檐压的极低,几乎要遮盖了他的脸。”这是伯爵的外貌描写,读时另人不寒而栗。

而场景的描写注重多感官的体验,像开头男主角乔纳森坐上伯爵安排好的马车一路飞奔,驰骋在陡峭弯曲的山路上,穿过寂静无声的夜色中的森林,穿越坟墓,在12点敲响的钟声中奔向黑暗的尽头。那个时候我感觉好像就是我坐在那辆马车上一直在向上攀行,爬坡,再爬坡,时不时有忽然的大转弯,是我来到了伯爵古老而又阴森的住处。()

而小说不得不提的就是侦探推理的成分,由于推理,整个故事才有了起始,才能将各种零散记录系统全面地联系在一起,而正是这样的写作手法让读者有机会去思考,而不只是简单的感受低层次的恐怖感,当然他的推理显然将恐怖小说的恐怖阴森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我相信这也是这篇小说为什么耐人寻味,引人思考,甚至被人奉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吧!

篇10:《曼德拉》观后感

布拉格恋人的影评可以吗

布拉格之恋--爱比死更冷《影评》・戴・路易斯的电影从不让人失望。-

尤其是菲利浦・考夫曼编导。-

这次他们两个要震撼并且侵占我们的.主题是爱情,发生在战争年代的布拉格,原著出自一个颇具争议但是同时才华横溢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

城市差异日益缩小的时代,小资盛行,于是几乎人人都知道米兰・昆德拉,几乎人人都听闻那个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就提出一个问题:面对生活,我们选择什么呢,是沉重,还是轻松。并把看到的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而且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另一半是消极的。那一方是沉重,还是轻松呢?-

巴门德尼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米兰・昆德拉无疑很聪明,他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开篇便说“一个作者企图让读者相信他的主人公们都曾经实有其人,是毫无意义的。”那么看来菲利浦・考夫曼深深领悟了这句话,他让影迷们相信,如果《布拉格之恋》这部电影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完全相符合,那是毫无意义的。-

上一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比武活动总结下一篇:根叔2011讲话诗词全面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