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员十项应急权

2024-05-09

调度员十项应急权(通用5篇)

篇1:调度员十项应急权

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实施细则及赋于井下现场负责人停产撤人决策权和指挥权的通知: 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调度工作,切实提高煤矿安全应急处置水平,最大限度的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财产安全,瑞德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煤矿矿长(***)根据我矿实际,特授予值班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如下:

调度人员在值班期间,在接到安全检测监控系统报警或井下带班领导、基层区队、安全员、瓦斯检查员和汛期地面巡视员等报告时,凡涉及下列险情之一的,不需请示,有权下达某个生产区域或整个矿井立即停止生产、撤离作业人员的调度指令,然后再按规定向值班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部门汇报。授 权 人(签字): 被授权人(签字):

**煤矿

年 月 日

一、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实施细则:

1、汛期本地区连续降雨达到大雨以上或气象预报为降雨橙色预警天气或受上游水库、河流等泄洪威胁时;或汛期本地24小时以内连续降雨达到50mm以上;或发现地面向井下溃水的。

(1)雨季期间“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必须指定专人24小时巡视检查,对地面、井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人员处理;若问题较大,可能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值班调度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启动公司停产撤人预案。

(2)对井田范围内和周边的废弃老窖,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河流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暴雨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调度值班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2、井下发生突水,危及矿井安全;或井下涌水量出现突增、有异常情况的。

井下采掘工作面出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增大、顶板来压、地板鼓起或产生裂缝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特征,立即下达受灾区域停产撤人命令;采区发现采掘工作面出现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沿裂缝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缝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边浑浊、底板稳定时水变清;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量涌出,水色成乳白色或黄色等任何一种突水征兆。当调度值班人员接到现场人员及单位值班人员汇报以上情况时,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3、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的。

掘进巷道突然发现瓦斯异常涌出的,井下工作地点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一氧化碳超限或有明火的以及出现冲击地压特征的,当调度值班人员接到现场人员及瓦检员汇报以上情况时,应立即下达撤人命令;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超限报警的,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4、供电线路发生故障,不能保证安全供电的。

线路的绝缘老化,电缆或设备的长期过负荷而使耐压降低,引起漏电和短路跳闸停电;在雨季,线路落雷会造成线路击穿短路跳闸;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检修不当也可以造成设备或开关的绝缘损坏、不按规程挂接地线,三项短路接地、小动物进入开关柜等都可以引起开关跳闸停电;司机不正规操作,也会引起短路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因飓风、台风、地震或暴风、暴雨、冰凌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线路遭雷击接地、倒架、断线、短路引起跳闸而造成矿井停电、停风,调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发生地点现场人员及单位值班人员汇报后,应立即启动公司应急处置预案,若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恢复矿井供电时,启动矿井停产撤人预案,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5、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不能保证正常供风;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系统紊乱的,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矿内降压站35kv线路跳闸,引起全矿停电,使主(辅)风机停止运转;主要通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转,另一台通风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启动;以及主要通风联络风门损坏造成采区通风系统混乱的,调度值班人员接到汇报后,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6、发现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出现障碍或出现报警的。

发现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出现障碍或出现有害气体超限报警的,或井下监测人员汇报有害气体超限的,接到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7、煤层自燃发火指标气体超限或发现明火的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煤层自燃发火指标气体达到0.0024%并有上升趋势以及发现明火的,当接到通防工区检测人员及现场人员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8、井下工作地点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的。

井下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不能立即处理的。工作地点瓦斯超过1%,二氧化碳超过1.5%,不能立即处理,并有浓度升高趋势,当接到施工现场人员或瓦检员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9、采掘工作面冒顶,压力明显,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冒顶;

采掘工作面冒顶,压力明显,顶板离层量突然增大,巷道支护应力骤然增加,有连续大范围崩盘、断锚杆、断钢带等现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冒顶;当接到现场施工人员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10、有其他危及井下人员安全险情的。

除以上9条问题,凡是发生对人身安全及矿井财产威胁的,值班调度人员都有权下达撤人命令。

当发生以上情况时,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对不及时下达撤人命令值班调度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如险情未达到预想情况时,按要求撤人的不追究值班调度人员责任。

二、赋于井下现场负责人停产撤人决策权和指挥权,具体内容如下:

(1)当井下工作地点或周围发生险情危及人身安全时,跟班区长及安质员、班组长成立应急小组不用向任何人请示,立即行使撤人决策权下达撤人命令,承担起保护和挽救现场人员生命安全的责任。沉着、冷静、快速、积极的组织人员撤离,不得有任何推托、退缩或逃离,撤至安全地点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如因组织不利造成现场人员生命及财产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现场人员接到撤人命令后,由跟班区长及安质员、班组长成立应急小组共同组织、指挥现场施工人员的撤离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所有出勤人员,必须保证一人不漏,快速有序的按照撤离路线进行撤离,并向调度室汇报。

**煤矿 年月 日

篇2:调度员十项应急权

《矿长授权书》

乌海市海融矿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一、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实施细则

1、汛期本地区连续降雨达到大雨以上或气象预报为降雨橙色预警天气;或汛期本地24小时以内连续降雨达到50mm以上;或发现地面向井下溃水的(1)雨季期间“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必须指定专人24小时巡视检查,对地面、井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人员处理;若问题较大,可能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值班调度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启动公司停产撤人预案(2)对井田范围内和周边的废弃老窖,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河流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暴雨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调度值班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2、井下发生突水,危及矿井安全;或井下涌水量出现突增、有异常情况的。

井下采掘工作面出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增大、顶板来压、地板鼓起或产生裂缝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特征,立即下达受灾区域停产撤人命令;采区发现采掘工作面出现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沿裂缝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缝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边浑浊、底板稳定时水变清;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量涌出,水色成乳白色或黄色等任何一种突水征兆。当调度值班人员接到现场人员及单位值班人员汇报以上情况时,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3、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的。掘进巷道突然发现瓦斯异常涌出的,井下工作地点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一氧化碳超限或有明火的以及出现冲击地压特征的,当调度值班人员接到现场人员及瓦检员汇报以上情况时,应立即下达撤人命令;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超限报警的,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4、供电线路发生故障,不能保证安全供电的。线路的绝缘老化,电缆或设备的长期过负荷而使耐压降低,引起漏电和短路跳闸停电;在雨季,线路落雷会造成线路击穿短路跳闸;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检修不当也可以造成设备或开关的绝缘损坏、不按规程挂接地线,三项短路接地、小动物进入开关柜等都可以引起开关跳闸停电;司机不正规操作,也会引起短路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因飓风、台风、地震或暴风、暴雨、冰凌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线路遭雷击接地、倒架、断线、短路引起跳闸而造成矿井停电、停风,调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发生地点现场人员及单位值班人员汇报后,应立即启动公司应急处置预案,若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恢复矿井供电时,启动矿井停产撤人预案,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5、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不能保证正常供风;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系统紊乱的,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矿内配电室主线路跳闸,引起全矿停电,使主(辅)风机停止运转;主要通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转,另一台通风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启动;以及主要通风联络风门损坏造成采区通风系统混乱的,调度值班人员接到汇报后,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6、发现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出现障碍或出现报警的。出现有害气体超限报警的,或井下监测人员汇报有害气体超限的,接到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主机、系统电缆或电网发生故障,2h内不能处理完毕或传感器失效时,应按瓦斯超限处理,立即停电撤人。调度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7、煤层自燃发火指标气体超限或发现明火的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煤层自燃发火指标气体达到0.0024%并有上升趋势以及发现明火的,当接到通防工区检测人员及现场人员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8、井下工作地点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的。井下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不能立即处理的。工作地点瓦斯超过1%,二氧化碳超过1.5%,不能立即处理,并有浓度升高趋势,当接到施工现场人员或瓦检员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采区回风巷、采掘回风巷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的;采掘工作面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5%的;风机或其开关附近20米以内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5%的;调度员应立即通知受灾害影响范围内的人员立即停产撤人。

9、采掘工作面冒顶,压力明显,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冒顶;

采掘工作面冒顶,压力明显,顶板离层量突然增大,巷道支护应力骤然增加,有连续大范围崩盘、断锚杆、断钢带等现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冒顶;当接到现场施工人员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矿井针对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地区(孤岛)、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和遗留煤柱开采时,采取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后,已发现发生冲击地压征兆的,当接到现场施工人员汇报后,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10、有其他危及井下人员安全险情的;专业部门发现存在重大隐患,指令立即停产撤人时,或上级政府部门要求必须立即停产撤人的;调度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凡是发生对人身安全及矿井财产威胁的,值班调度人员都有权下达撤人命令。

当发生以上情况时,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对不及时下达撤人命令造成事故的对值班调度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如险情未达到预想情况时,按要求撤人的不追究值班调度人员责任。

二、赋予井下现场负责人停产撤人决策权和指挥权,具体内容如下:

1、当井下工作地点或周围发生险情危及人身安全时,跟班区长及安质员、班组长成立应急小组不用向任何人请示,立即行使撤人决策权下达撤人命令,承担起保护和挽救现场人员生命安全的责任。沉着、冷静、快速、积极的组织人员撤离,不得有任何推托、退缩或逃离,撤至安全地点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如因组织不利造成现场人员生命及财产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现场人员接到撤人命令后,由跟班区长及安检员、班组长成立应急小组共同组织、指挥现场施工人员的撤离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所有出勤人员,必须保证一人不漏,快速有序的按照撤离路线进行撤离,并向调度室汇报。

三、有关要求

1、值班人员和调度员必须熟练掌握《突发情况井下停产撤人实施细则》,明确启动标准以及停产撤人的程序;

2、值班人员及井下各级管理干部在接到危险报告或发现可能出现的灾害时,必须采取先撤人再汇报处置的措施;通知撤人的原则:以人为本、避让为主;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由远及近,先里后外;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要先撤受突发情况井下停产撤人直接威胁人员或由远而近、有深到浅的原则进行;

3、停产撤人后,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并经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4、值班期间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利用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掌握可能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等灾害信息,掌握汛情、水情,及时主动采取措施。

5、及时与周边相邻矿井加强信息沟通,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矿长签字:

乌海市海融矿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篇3:调度员十项应急权

关键词:节能降耗,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发电机组出力调整

0 引言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由于机组强迫停运或输电容量约束等原因,发电公司存在不能完全履行发电合同的风险,由此可能出现的电力供需不平衡会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水电机组而言,由于来水情况存在不确定性,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为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文献[1]借鉴普通商品的二级市场交易,提出了发电权交易的概念和交易机制。

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在中国已引起普遍重视。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国万元GDP能源要降低20%。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电力行业,理应在全社会节能降耗中发挥重要作用[2]。发电权交易为推进电力行业节能降耗的市场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实行的发电权交易主要有2种:“上大压小”和水电与火电之间的置换。前者主要针对小火电机组,通过发电权交易,小机组可以关停并获得安置职工的费用。而水火置换则可通过发电权交易保证水电在丰水期多发电,而火电企业则可停机检修,这样火电企业可获得发电权交易的收益,整个系统的煤耗也可以降低[3]。

由于存在输电容量限制等安全约束,一些发电权交易可能因此而无法执行。在发电权方面,目前多数文献着重于交易模式方面的研究[1,4,5,6,7],提出了撮合交易[1,4,5]、合同交易[4]、期权交易[6]和委托代理交易[7]等模式。对于系统安全问题,只指出了发电权交易后需要进行安全校核,但并未开展相关研究。针对目前采用较多的撮合交易模式,文献[8]将输电约束引入发电权交易模型中,建立了最大化社会效用、最大化成交量和考虑能耗约束的最大化社会效用3种发电权阻塞调度模型。在这3种阻塞调度模型中,当系统发生阻塞时,都是简单地通过减少发电权交易的规模来消除阻塞。是否存在其他缓解发电权交易阻塞的途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联营体电力市场中,常常利用发电再调度来消除或缓解阻塞。借鉴这种思想,在发电权交易市场中也可以通过调整发电机组参与发电权交易之外的出力,这里称为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即一种特殊形式的发电再调度。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引入了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发电权交易市场的规则和特点进行了概述,阐述了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可能会给发电权交易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结算方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

1 发电权交易市场

1.1 市场交易模式

发电权交易是指发电公司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和约定,相互之间进行发电权转让交易,由发电权受让方替代发电权出让方完成转让的电力生产[1]。需要指出:发电权与一般标的物不同,其出让方是卖出发电权利而获得买方的发电出力,它相当于一般标的物的买方;相反,发电权的受让方则相当于一般标的物的卖方。

在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发电权撮合交易市场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引入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机制,以构建一种复合的发电权交易市场。

所有发电机组包括参与发电权交易的机组可以自行确定是否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而且也可以选择只参与增发或者减发。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发电公司需要向负责发电权交易的机构(如系统调度中心)提交增发和(或)减发报价。增发报价表示单位时间内增加单位出力时要求补偿的费用;减发报价则表示单位时间内减发单位出力时愿意支付的费用,即在获得该单位出力的原购电费后,愿意返还给结算机构的费用,两者之差即为其获得的补偿。

因此,按发电机组是否参与发电权交易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情况可分为以下4类:

1)参与发电权出让交易机组,用集合Gs表示;

2)参与发电权受让交易机组,用集合Gb表示;

3)不参与发电权交易,但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机组,用集合Greg,only表示;

4)既不参与发电权交易,也不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机组,用集合Gnon表示。

另外,用Greg表示所有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机组集合。由于允许机组只参与出力增发或减发调整,可将Greg分为增发机组Ginc和减发机组Gdec两个子集。这样,存在如下关系:

{Greg,onlyGreg(Greg,onlyGbGs)GincGdec=Greg

1.2 简单例子

以附录A图A1所示的简单6节点系统为例,就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对发电权交易的影响进行说明。该系统包括3个发电机节点和3个负荷节点。机组G1和G2为发电权受让机组; G3为出让机组,其愿意出让全部85 MW的发电权。G1和G2受让报价分别为0.362美元/(kW·h)和0.210美元/(kW·h),而G3的出让报价则为0.348美元/(kW·h)。受价格因素的限制,G1与G3之间显然无法进行发电权交易。

分别对不计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即采用文献[8]中最大化社会效用的阻塞调度模型)和计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进行发电权交易调度,其结果见表1。其中,整体经济效益为发电权交易后整个市场所获得的总社会效用与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补偿费用之差。当不考虑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时,其等于总社会效用。

通过上面的简单例子可以看出,构建一个计及发电机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发电权交易市场,既可能增加发电权交易的成交量,也可能给整个交易市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引发的新问题

1.3.1 与发电权交易的协调问题

发电权交易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不会引发交易费用缺口问题。然而,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需要额外的经济补偿,这样,就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支付该费用的缺口。因此,调度时应尽可能减少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的调整量。

1.3.2 机组同时参与发电权交易和出力调整

参与发电权交易的机组也可以选择调整非发电权容量出力。对这些机组,特别说明如下:

1)发电权出让机组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时,由于其能耗水平一般较高,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说,应该限制其增发。然而,从市场自由竞争的角度来说,则应允许这些机组的剩余容量(最大允许出力与原有发电权出力之间的差值)参与增发竞价,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情况。此外,由于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交易竞价空间较小,这些机组的减发报价一般不高于其出让报价,从而才可能使机组获得更大的利益,并激励其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

2)发电权受让机组通过发电权交易获得的出力不得重复参与非发电权容量出力减发调整,其增发报价一般不低于其受让报价。

1.3.3 结算问题

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会产生额外的补偿费用,这部分费用由谁支付是本文所研究的发电权交易市场结算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1.4 结算方式

在撮合交易中,一般以交易双方报价的平均值作为成交价格,即将交易产生的社会效用平均分配到交易双方[1,4,5]。文献[8]对这种结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考虑输电约束的阻塞调度中,当以社会效用最大为调度目标时,该结算方法能较好地促进市场的有序进行;对于以成交量最大为调度目标的市场,这种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报价较高的出让方和报价较低的受让方的利益,不利于市场的有序竞争。

撮合交易成交的前提条件是发电权出让方的报价不低于受让方的报价。因而,以各自报价进行结算仍是发电权交易双方能接受的一种结算方案。这样结算过后,将会产生交易剩余,称之为社会效用。

调整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的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发电权成交量或发电权交易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这些调整可给整个发电权交易市场带来好处,因此,由此而引起的补偿费用可由发电权交易的社会效用来支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照文献[8]中提出的统一协调结算方式,即

1)将去掉与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相关的补偿费用后剩余的社会效用平均分成2份,发电权出让机组和受让机组各分摊一半。

2)对于发电权的出让方,社会效用的分配应向报价较高机组倾斜。可按下式分配:

Ui=Utotal-Creg2bijGbΡijlGs(bljGbΡlj)(1)

式中:Utotal和Creg分别为发电权交易的社会效用和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补偿费用,其具体计算公式见第2节;Ui为机组i获得的社会效用分量; bibl分别为机组il的发电权出让报价;Pij为发电权出让机组i与受让机组j之间的发电权交易功率。

3)对发电权受让方,社会效用的分配应向报价较低机组倾斜。可按下式分配:

Uj=Utotal-Creg2iGsΡijbjmGbiGsΡimbm(2)

式中:Uj为机组j获得的社会效用分量;bjbm分别为机组jm的发电权受让报价。

2 阻塞调度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

2.1 数学模型

2.1.1 目标函数

撮合市场通常以所有交易的社会效用之和最大化为目标。在节能降耗的要求下,最大化发电权成交量也是一个较为合适的目标。此时,当多个成交方式的成交量相等这种罕见的情况出现时,需要进一步评估这些方式的社会效用,进而确定最优解。前已述及,如果允许发电机组调整非发电权容量出力,发电权交易的成交量有可能进一步改善,但这会带来额外的补偿费用。系统调度时应考虑使这些补偿费用总值最小。

因此,若以成交量最大为目标时,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max{k1ΔbmaxiGsjGbΡij+Utotal-Creg}(3)

式中:Δbmax=max(bi-bj),表示所有机组的发电权出让报价与受让报价差的最大值。

Utotal和Creg的计算公式为:

Utotal=iGsjGb(bi-bj)Ρij(4)Creg=iG+(bi+ΔΡi+)-iG-(bi-ΔΡi-)(5)

式中:b+ib-i分别为机组的增发和减发报价;ΔP+i和ΔP-i分别为机组的增发和减发出力;G+和G-分别为在阻塞调度结果中增发和减发的机组集合,且G+⊆Ginc,G-⊆Gdec;k1为目标权重系数,其应远远大于1,例如可取105。

若以发电权交易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大为调度目标,则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max{iGsjGb[(bi-bj+ε)Ρij]-Creg}(6)

式中:ε为一很小正实数,其作用是促使出让报价和受让报价相等的交易成交。

2.1.2 约束条件

1)直流潮流约束

θ=B-1Ρ(7)

式中:θ为节点电压相角列向量;B为节点导纳矩阵的虚部;P为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列向量,其中的每个节点注入功率可按下式计算:

Ρk=ik(Ρi,g0-jGbΡij+jGsΡij+ΔΡi)-Ρk,D(8)

式中:ik为节点k上的机组集合;Pk,D为节点k上的总有功负荷;P0i,g 和ΔPi分别为机组i的原有发电权有功出力和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量,ΔPi可进一步表示为:

ΔΡi={ΔΡi+iG+-ΔΡi-iG-0(9)

2)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有功功率平衡约束

iG+ΔΡi+-iG-ΔΡi-=0(10)

3)机组有功出力约束

ΡiminΡi,g0-jGbΡij+jGsΡij+ΔΡiΡimax

Ρi,g0-jGbΡij+jGsΡij+ΔΡi=0iG(11)

式中:PminiPmaxi分别为机组i允许出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G为所有可能改变出力的机组集合,即G=Gs∪Gb∪Greg,only。

4)支路潮流约束

|Ρl|Ρlmax(12)

式中:Pmaxl为支路允许的最大有功潮流向量。

5)发电权单个交易约束

{Ρij0bibjΡij=0(13)

式中:iGs;jGb。

6)发电权出让机组的出让总有功功率约束

jGbΡijΡi,smaxiGs(14)

式中:Pmaxi,s为机组i提交的最大发电权出让值,其值应不超过其原有发电权出力,即Pmaxi,s≤P0i,g。

7)发电权受让机组的受让总有功功率约束

iGsΡijΡj,bmaxjGb(15)

式中:Pmaxj,b为机组j提交的最大发电权受让值,其值应不超过其最大出力和原有发电权出力的差值,即Pmaxj,b≤Pmaxj-P0j,g。

8)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范围

{0ΔΡi+Ρimax-Ρi,g0-jGsΡijiG+0ΔΡi-Ρi,g0-jGbΡijiG-(16)

9)费用约束

在极端境况下,当被调度的增发机组与减发机组的报价差别过大,且调度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总量较大,就可能出现整个市场中发电权交易的Utotal少于补偿费用Creg。此时,整个市场就会出现费用缺口。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考虑增加一个费用约束,即

Utotal-Creg0(17)

在上述优化模型中,需要求解的决策变量包括PijP+iP-i。这是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起来比较困难。幸运的是,该问题经过下述处理后可以简化为混合整数规划(MIP)问题:①在式(9)中,由于事先无法确定各机组是增发还是减发,可通过引入一个整数优化变量来表示其状态;②式(11)为一非连续函数,可以通过为各机组引入一个0-1整数优化变量来表示机组是否被调度。

2.2 求解方法

对于MIP问题,因篇幅所限这里不赘述。本文采用了荷兰Paragon公司的AIMMS优化软件来求解。

3 算例分析

以IEEE单区域RTS-96系统[9]为例,来说明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该系统包括34条支路(其中4条为双回线路),10个发电机节点,17个负荷节点,总有功负荷值为2 850 MW。为便于说明问题,对系统的发电机数据进行了适当改动:首先,合并了同节点同型号的发电机组,以简化计算;其次,增加了2台没有发电权的机组参与发电权市场;最后,增加了模型中所需要的发电权交易报价和交易量数据以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报价数据。具体数据见附录B表B1。

对最大化整体经济效益模型(式(6)~式(17))和最大化成交量模型(式(3)~式(5)与式(7)~式(17))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分别称为场景1和场景2。为了说明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对发电权交易的影响,同时也对相应的不考虑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2种发电权阻塞调度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即文献[8]中的最大化社会效用模型和最大化成交量模型,分别称为场景3和场景4。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的结果见附录B表B2,各场景的特性参数结果见表2。

比较场景1与场景3的调度结果可以发现:当以发电权交易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时,是否计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对调度结果并没有影响。这是因为这些出力的调整会带来额外的补偿费用,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未必总能改善发电权交易。这与系统参数和发电公司的报价数据密切相关。

比较场景2与场景4的调度结果,可以发现:在计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后,发电权交易成交量有了很大提高,从原有的1 125.481 MW增至1 244 MW,增长率达10.53%;但其经济收益有所下降,由原有的46 710美元/h减至44 132美元/h,下降率为5.52%。如果对费用约束(式17)进行改进,可以更好地协调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对发电权交易成交量和经济收益的影响。例如,当限制Creg不超过Utotal的10%时,调度结果为:发电权交易成交量为1 193.640 MW,Utotal和Creg分别为53 766美元/h和5 377美元/h。这样,相对于不考虑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情况,成交量的增长率为6.06%,这比原模型有所下降,但交易的整体经济效益由原来下降5.52%变成增长3.59%,得到了较大改善。限于篇幅,这里省略了各机组的具体交易结果。

总之,在发电权交易市场中引入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一般有利于发电权交易,特别是在以成交量最大化为目标的情况下。

4 结语

本文以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前期研究工作为基础,在发电权交易市场中引入了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机制,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都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提出了计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调整的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模型,其目标函数可为最大化发电权交易成交量或者最大化交易的经济效益。机组非发电权容量出力的调整引入了补偿费用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结算方法。最后利用算例分析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说明。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aeps-info.com/aeps/ch/index.aspx)。

参考文献

[1]黎灿兵,康重庆,夏清,等.发电权交易及其机理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6):13-18.LI Canbin,KANG Chongqing,XI A Qing,et al.Generationrights trade and its mechanism.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Systems,2003,27(6):13-18.

[2]中国节能技术与产品网.节能降耗电力当先行[EB/OL].[2009-01-02].http://www.espt.cn/ypnew_view.asp?id=1592.

[3]中国电力新闻网.发电权交易将推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进程[EB/OL].[2009-01-04].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8/59942/59952/6087364.ht ml.

[4]张森林.水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若干问题的研究:(二).水电能源科学,2006,24(3):62-65,78.ZHANG Senlin.Research on how hydropower participates inelectricity market:Part II.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06,24(3):62-65,78.

[5]严亚男,束洪春,吴水军.引入发电权交易市场解决水电来水不确定性的问题.云南电力技术,2006,34(4):18-20.YAN Yanan,SHU Hongchun,WUShuijun.Generation-rightstrade market used to solve the uncertainties in water source ofhydropower.Yunnan Electric Power,2006,34(4):18-20.

[6]姚建刚,周启亮,张佳启,等.基于期权理论的发电权交易模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21):76-81.YAO Jiangang,ZHOU Qiliang,ZHANG Jiaqi,et al.Generation rights trade model based on option theory.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5,25(21):76-81.

[7]莫莉,周建中,李清清,等.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发电权交易模式.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2):30-34.MO Li,ZHOU Jianzhong,LI Qingqing,et al.Mechanism ofgeneration-rights trades based on principal-agent model.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8,32(2):30-34.

[8]肖健,文福拴.发电权交易的阻塞调度.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8):24-29.XI AOJian,WEN Fushuan.Congestion dispatchfor generation-rights trade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8,32(18):24-29.

篇4: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

0引言

在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中,经常出现因干扰因素影响而临时改变生产计划的情况。一些罕见的突发事件,如超强台风等,可能迫使码头暂时关闭;船舶推迟到港、交通管制、安全检查、设备故障和生产事故等因素也会干扰码头生产的正常运行。实践中,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已成为常态化工作,应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目前,有关集装箱码头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特定目标的应急管理方面,如危险品场地的应急管理、针对某次台风的应急调度方案等,对常态和整体状态下的应急管理涉及较少。本文从现有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应急管理的优化目标和优化方法,给出相应对策。

1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现状

1.1应急管理的内容

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是针对频发、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它以码头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涵盖制定生产计划到执行计划的整个过程。

从内容上来说,码头生产计划主要分为船舶计划和堆场计划,其中:船舶计划是指根据船期表及相关信息确定船舶靠泊位置、靠泊时间,配备岸桥数量等;堆场计划包括集装箱的堆放和场桥的配备,对特定船舶装卸作业过程而言,堆场计划则是指该船舶出口箱的堆存计划。船舶计划是整个码头生产计划的核心部分,船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影响着堆场计划。由于船舶计划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的生产计划特指船舶计划。

按时间顺序,码头生产计划可分为制定和执行2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码头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策略筹划阶段和现场应急调度阶段。应急策略筹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突发事件不确定性的研究分析,筹划应对策略,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为应对突发事件预留空间和备份资源;现场应急调度阶段则是在执行计划时,根据码头生产应急调度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及时采取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尽快返回原计划。

1.2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尚处于现场应急调度阶段,主要与生产计划执行相对应。应急管理的工作范围限定于码头现场调度人员,采取的措施以较为被动的事后管理为主,包括编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程序、明确保障工作原则和优先顺序等,总体来说大多为原则性的定性措施,缺乏对应急方案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因此,目前应急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调度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责任心,缺乏对生产恢复策略的系统性、科学性分析。

2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2.1应急管理目标

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指针对随机突发事件而采取的事前筹划、事中调度和事后恢复处置等一系列活动。应急管理的目标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

2.1.1减少船舶在港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集装箱船通常采用班轮运输方式,即船舶到港时间需按照预定的船期表。在出现压港问题时,在港船舶希望尽早完成作业,以便加速赶往下一挂靠港,抢回失去的时间。因此,码头应尽量减少船舶在港时间,以满足船公司的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2.1.2降低生产成本

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调整装卸计划,这种调整通常会产生额外的装卸成本(例如集卡运距增加或加快装卸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因此,码头在制定应急装卸计划时应尽量降低此类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2.1.3恢复正常生产计划

对码头的生产作业秩序而言,突发事件必然打乱原有的生产节奏,导致诸多意外事件发生,如摔箱、错箱、交通事故等。因此,码头调度会临时加快生产速度,尽快恢复执行原定的靠泊装卸作业计划。

以上3个目标从不同方面反映码头生产应急调度的决策需求,3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在满足泊位、岸桥资源及船舶离港要求等复杂限制条件的情况下,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尽快恢复到原来的生产计划,这是涉及多个决策目标、 多重决策变量、多种选择方案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2.2应急管理方法

目前,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2.2.1预案管理

预案管理是以可能发生的情况为前提,依据可用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的管理方式。几乎所有码头都针对船舶大面积延误制定了应急预案,由于一般的应急预案只针对可明确预知的、常见的突发事件,对实际生产中大量出现的种类繁多、特征不同的罕见突发事件,无法逐一制定应急预案,因此预案管理的作用非常有限。

2.2.2随机模型

随机模型是指运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随机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的管理方法。在理想状态下,如果能准确模拟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就能制定出各种优化应对方案,但实际做到这点却非常困难,因为必须准确预知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布,这不仅几乎不可能,还将使模型变得非常复杂,而为了方便运算简化模型,反过来又会影响分析效果。事实上,任何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未来做出的推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基于过去突发事件统计规律的随机模型,对于应对当前突发事件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2.2.3鲁棒优化

鲁棒优化是在计划制定阶段就考虑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的方法。鲁棒优化的总体思路是,在计划中留有足够的余地,甚至准备备份资源,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最糟糕的情况,因为留有充分的余地,系统也有一定的容错能力,能吸收损害和干扰。鲁棒优化的特点是不需要准确预知各种突发事件的概率,但为了确定应对方案的标准或底线,预防最不利情况的出现,也要逐一列出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鲁棒优化的缺陷是较为保守,预留的备份资源可能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由于具体突发事件各不相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经常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2.2.4实时应急管理

理论上,用随机模型或鲁棒优化方法都能制定出很好的计划,但从计划的实际制定过程来看,不存在完美无缺的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难以做到对随机突发事件规律的深入分析,因此,任何事前制定好的计划,在执行阶段都要作动态调整。实时应急管理就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当时的情况动态地调整运行计划,这种调整既是对原计划的优化,也是对现实情况的及时反应。

3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对策

从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现实问题出发,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是加强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加强预案管理,夯实决策基础

预案管理是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主要方法。集装箱码头的预案体系主要包括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码头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等。通过预案管理,码头能建立反应及时的组织指挥体系,制定针对典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和运行程序,构建人员、资金、设备、信息等核心要素的保障机制,为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打下良好基础。

良好的预案管理要以信息系统为基础,以科学适用的应急措施为手段。从已有的应急预案来看,码头预案措施针对性不强,应急措施缺乏信息系统支持。因此,建设具有数据收集、决策支持和用户使用等功能模块的计算机信息平台是码头公司的当务之急。这不仅是增强预案管理有效性、完善预案体系的需要,也为提高应急调度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创造了条件。

3.2引入科学方法,构建决策核心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对码头生产正常运行影响的关键是,对随机影响因素规律性的准确分析和把握,对应急调度管理策略的科学评价和选择,对生产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和调整。为此,需要以数理统计、系统仿真、运筹学和决策学等理论方法为支撑,加强对干扰生产正常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规律性的研究和分析,在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中适时引入随机模型、鲁棒优化、动态优化等决策方法和手段。通过随机模型,加强对码头生产运行稳定性的模拟和分析;运用鲁棒优化,增强生产计划的抗干扰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借助动态优化,形成现有资源利用的最佳组合。应该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统筹、优化应急筹划及应急恢复全过程的应对措施,减少应急调度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促进生产调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赢利能力。

3.3建立信息系统,提供决策保障

为保证安全运营,码头生产调度的应急管理应朝多目标的方向发展,包括高诚信度、低成本、快速反应、稳定系统等,而在这众多的目标之间实现有

效权衡和集成优化则成为码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关键。为寻找优化决策方案,要对反映决策者意愿的各项目标、各项决策约束条件、各项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成本支出等予以量化;应建立码头生产调度的数学规划模型,明确决策目标与约束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决策阶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简化模型算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使系统恢复常态的最优应急措施。

要实现码头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目标,必须建立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将政府规章要求、船公司要求、海事管理、航线和码头生产资源等相关信息有机融为一体,运用预置的生产规划和调度量化模型,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可能方案的计算、评价和选择,及时为现场调度人员提供备选优化方案,从而保障现场调度决策的科学化和快速反应。

3.4实施动态管理,优化决策效果

机械故障、恶劣气候条件、交通事故等常见干扰因素以及超强台风等超出预期的突发事件以难以预料的方式干扰着生产,无论是预案管理,还是事前的生产运行稳健性资源备份或鲁棒性生产计划,都难以提前做出应对现实中大量内外部因素干扰码头生产的解决预案,因此,根据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和可调配的应急资源,借助预置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的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提出可供现场调度人员选择应用的优化调度方案,才是使现场应急决策既科学有效、又现实可行的唯一途径。譬如,2008年8月,台风“鹦鹉”登陆盐田,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联合区应急指挥中心制定专门预案、提前进入戒备状态、保持通信畅通、增派保安员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等,由于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得力,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除几个空箱被台风吹倒外,其他一切正常,未出现人员伤亡或货物损害等情况。

4结束语

码头企业应转变观念,将生产调度应急管理视为包含生产计划制定、实施、调整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制定鲁棒性生产计划,动态实时监测码头生产的执行,实时备份生产动态优化调整方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篇5:调度员权多责更重(大全)

李彩琴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8名矿工遇难。事后,有媒体报道称从最初发现瓦斯超限到爆炸发生有数十分钟的时间,于是有人质疑当时调度员是否及时发出撤人命令,或者其指令能否被立刻执行,调度员的应急权限因而引发关注。而就在日前,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下发《关于授予煤矿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的通知》,将“给调度员赋权”变成舆论关注焦点。那么,通知对于山东以及其他省区煤矿来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应急处置保障矿工安全

记者注意到,此项通知改变的重点在于:以往,调度员发现危险情况,必须先向值班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后,得到批准才能采取应急措施;而如今,安全生产调度员在值班期间,接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报警或基层区队、安监员、瓦斯检查员和汛期地面巡视员等汇报时,凡涉及“突水、瓦斯事故、供电故障”等10项险情时,有权下达立即停产、撤人的调度指令,然后再根据规定向值班矿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这就意味着可以让职工第一时间获知危险信息,从而提高矿井安全应急处理水平,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拿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卜昌森的话来说,此举对于出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为职工赢得更多逃生机会,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降低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尚未全面施行

出现事故征兆或发生事故后,让职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信息可以减少伤亡人数,降低事故损失。那么,通知对山东省内的煤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几个煤矿。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翟镇煤矿张君告诉记者,《关于授予煤矿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的通知》跟他们之前的规定差距不是很大。事实上,以前调度员也有很大权力,但是必须是在请示相关矿领导并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而这个通知则改变了这一点。目前,此通知已经在该矿开始执行,在调度员和广大职工中都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对职工来说,如果出现不安全因素,调度员就可以避免走弯路,直接下达指令,推后向领导汇报和解释情况的程序,从而缩短应急处置的时间,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

而山东华丰煤矿组干科王连鹏和山东兖矿东滩煤矿工会的王建均表示对此通知还不是很清楚。王建说,目前兖矿依然执行老制度,就是在遇到突发险情时逐级上报,然后再下达命令。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通知从下发到煤矿“消化”还有一段过程,而调度员也需要时间来学习通知内容,领悟角色转变——从“传递危险信息”到“分析险情自主下达指令”。这些工作都不能一蹴而就。

外省:“权力比‘十项’多”

这个通知对其他省市煤矿的调度员工作有什么影响,记者又采访了安徽和四川的煤矿职工。

安徽淮北岱河矿宣传部黄世鹏说,他们矿目前的制度是发现险情后,先向值班领导汇报,第一时间汇报到调度所,再向矿领导汇报,但是如果是一些危急情况,调度员可以直接处理再向上汇报。比如当井下瓦斯超限达到一定时间后,调度所可直接下令撤人、断电,灵活处置危机。

黄世鹏说,他们矿已经建立并完善了应急预警机制,不同工作环境下按级别划分预警,一旦发生险情便严格按照机制采取防范措施,调度员也是按应急预警机制来应对险情的。

记者致电岱河矿调度台咨询相关情况,调度台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根据不同险情采取措施,全集团矿区都一样。主要依据集团的《调度员工作流程》,而此流程是基于《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

四川小河嘴矿的杨涛则表示,他们矿的调度员有很大权力。矿长多次明确表示,危险情况下,调度员下达的指令是“代表矿长权威”的。如果发生危险情况,该矿调度员便是应急指挥部的成员,可代表矿长发出指令,比如下令马上撤人、断电。这就是他们矿所谓的赋予调度员“临危处断”权,也是他们宣称的要“绝对树立调度权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矿调度员所拥有的应急处置权比“山东十项”更广泛。

至于会如此操作的原因,杨涛解释说,达竹煤电集团公司下属六大矿井,每个矿井情况不同,他们小河嘴矿属于高瓦斯矿井。而有关调度员的工作规程是基于国家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本矿特点特色制定的。

赋权同时是责任的加重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山东省内还是外省市的煤矿,其调度员的应急处置权限都略有不同,这是基于各煤矿自身特点和安全水平差异等。但是总体来说,调度员在煤矿安全工作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他们接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报警或安监员、瓦检员等汇报时,倘若能第一时间下达准确指令,可以赢取逃生时间。但是,这种程序最根本的要求在于调度员提高自身素质,能正确分析情况,果断下达指令。

2005年12月7日,河北刘官屯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08矿工死亡,29人受伤。经查,身为调度员兼安全员的周炳义没有按照国家有关矿井安全规定下井进行安全检查,只是在井上调度室值班,后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2009年5月30日,重庆松藻煤电有限公司同华煤矿发生了一起致30人死亡、77人受伤的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经查,事故发生当日该项目部调度室调度员胡亚东当班时接到放炮报告后,未报告领导,没有通知本单位井下人员撤离,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目前已被批捕。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调度员所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在赋予他们更多权力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责任的加重。

十种情况可直接下令

上一篇:企业的安全自评报告范文下一篇:创新思路保稳定突出中心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