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示范观摩课证明

2024-04-12

承担示范观摩课证明(精选5篇)

篇1:承担示范观摩课证明

承担示范观摩课证明

孙宗明 同志示范课《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在2010年全校教学观摩现场会上公开展示,并取得显著成效。

特此证明

太白县太白中学 二0一0 年十月二十日

篇2:承担示范观摩课证明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适合我校学生的优质高效课堂,我校教务科于12月11日至12月15日举行了示范课观摩活动,其中,我组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语文课和英语课授课,回顾活动历程,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地方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授课教师精心谋化,悉心准备。

两位授课教师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她们积极准备,精心选择课题,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翻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设计的准备上,各位老师既详细又认真,既不忘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又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听课教师。

二.课堂构思新颖,激情洋溢。

本次观摩课,两位老师或采用优质音频,或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为课堂营造了较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精彩的影音图片使知识的讲授变得生动客观,不仅如此,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愉快会成为学习兴趣得以保持的重要途径。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生生互动活泼严肃,既有趣味性,也有有效性。两位老师都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注重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来设计问题,整个的教学过程清晰流畅而完整。

三.评课精彩,注重反思

牛校长和丁科长参加了我组评课,在评课过程中,各位老师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发挥了评课的最大功能;两位上课老师认真对

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与同学科的老师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听取老师们的批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课的得与失,将不足改进,将长处守住。在这次评课中,牛校长对崔荣荣老师的课做了全面的、详细的、中肯的点评,他认为一堂好课不在乎课容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扎实地传授给学生有效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丁科长提出在观摩课上也不能放松对教学秩序的管理,好的课堂秩序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让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本次观摩课活动也存在一些亟待提高的方面,如:因材施教,更加合理的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处理教材内容和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每一项要求都要具体明确;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力求做到学以致用,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篇3:论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

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控方承担, 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这是两大法系遵循的一个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但应当注意到, 两大法系国家对此均作了若干例外性的规定。比如英国证据法规定, 对于一些不构成犯罪的抗辩事由, 如正当防卫事由, 规定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即便在声称刑事诉讼中不存在证明责任分配问题的日本, 也规定在极其例外的情形下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 如是否存在诽谤事实即由被告人承担。

我国刑事证据法理论遵循同样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根据刑诉法四十九条规定,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即被告人有罪的证明责任由控方承担。事实上, 对于被告人是否应承担证明责任, 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搁置争议,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 在我国刑事法上, 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规定并不罕见, 兹举三例。

(一) 刑诉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予以排除, 但“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刑诉解释》第九十六条、《高检规则 (试行) 》第六十八条均规定, 当事人应当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材料。这表明, 即便立法规定由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是否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加以证明, 也需以被告人提供“初步证明”为前提。

(二) 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 差额巨大的, 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 不能说明来源的, 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 处…

”由此可见, 被告人对于巨额财产的差额, 负有“说明来源”的义务。

(三) 在刑法关于非法持有型的犯罪中, 为了达到事实清楚, 并从有利于挖掘未知犯罪的角度出发, 被告人也需要对所持有的非法物品负担说明来源的义务。

由此可见, 无论学界态度如何, 实际上对于被告人应当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 在我国是有实在法上根源的。

二、被告人承担一定证明责任的合理性

(一) 历史渊源

从证明责任的历史沿革看, 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自有诉讼以来就一直存在, 只是地位有所不同。在弹劾式诉讼中, 法律不对证明责任予以规范, 被告人与控方承担着同样的证明责任, “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在民刑领域同样适用。在纠问式诉讼中, 被告人的证明责任被用到极限, 往往成为法官发现真相的主要途径, 甚至发展到被告人的供述成为“证据之王”的程度, 没有被告人的有罪供述就不能结案。在现代诉讼中, 被告人人权逐渐受到重视, 其诉讼地位逐步得以提升, 为了使被告人不至于在诉讼中过于弱势, 法律专门规定了无罪推定等原则。

(二) 现实困境

刑事司法上采取的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的规则, 给司法带来许多难以逾越的藩篱, 典型的例证就是“幽灵抗辩”。

幽灵抗辩起源于一起走私案件, 被告人辩称办案机关所查获的走私物品是在海上遭遇不明劫匪抢劫渔货之后, 劫匪丢下来用以交换的物品。因为难以证明遭遇不明劫匪的抗辩是否存在, 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 从而引发社会舆论。此后类似情形为许多被告人仿效, 这种司法困境被称为“幽灵抗辩”。[1]因而在被告人提出一些难以查证的抗辩理由时, 如果不能对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有所突破的话, 极易造成侦查机关疲于奔命, 还往往难以达到追诉犯罪的效果因而放纵犯罪。

(三) 证明的难易程度

在司法实践中, 一些特殊犯罪中的事实只有被告人掌握, 而侦查人员是难以证明的, 因而将这些问题的证明责任置于被告方是合理的。为了达到事实清楚, 并从有利于挖掘上下游未知犯罪的角度出发, 对嫌疑人所持有的毒品说明来源是极为必要的, 而这一工作让嫌疑人证明就比控方证明要容易很多, 因此法律将证明责任置于被告方是合理的。反之, 在被告人易于取得证据的前提下, 仍要控方承担证明责任不免强人所难, 更有损诉讼公平。[2]

三、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限制

被告人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有其合理性, 但无罪推定原则和控方承担证明责任原则不容突破。因而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

(一) 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情形应当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

不管是被告人主张排除指控行为违法性的事实, 还是被告人主张侦查人员通过非法方式收集证据的事实, 抑或申请司法人员回避的原因事实。

(二) 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标准须与控方承担证明责任的标准有所区别。

侦查终结和提起公诉要以“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为条件, 而有罪判决更是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如果像刑讯逼供, 刑诉法规定只需要提供“相关的线索或材料”, 但司法解释却要求被告人提供涉嫌刑讯逼供的人员、时间、地点、方法和内容等, 这无疑加重了被告人的证明负担, 因而其公平性和合理性值得怀疑。

摘要:证明责任是诉讼法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证明责任的分配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刑事诉讼中控方是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 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但由此造成不少的问题, 不利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双重目的的实现。因此, 笔者赞成由被告人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

关键词:证明责任,幽灵抗辩,立法限制

参考文献

[1]程捷.论刑事证明责任分配之迷思——兼谈二元分配方法论的提出[J].法学评论, 2012 (4) .

篇4:给人写证明是否要承担付款责任?

在建大棚时,我招聘了员工李老汉,约定每月工资二千元。李老汉除建设大棚外,还提供大棚所需的塑料布等原料,所以让我给其写个证明,我向他说明,不应该我来写证明,我并不清楚他提供了多少原料给王立民。但李老汉说:“我是你招聘过来的,你不写我不让你走,我就向你要钱。”无奈之下我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写,李老汉提供了他自己写的范本。于是,我照着范本抄了一遍,内容是:证明,李老汉于2011年5月份至2011年8月份在此处干活,每月工资二千元,为大棚提供塑料布等原料计12,300元,共计20,300元。如果王立民不支付此笔款项,刘军负责向王立民讨要。

写完证明后,因王立民公司业务上的需要,我被调到另一公司负责管理。但没想到,事后不久我收到了人民法院的传票,原来,李老汉将我告到了法院,要求我支付上述款项。请问:我将承担怎样的责任·李老汉起诉我对吗·

北京海淀区市民 刘军

律师点评:

在民事诉讼中,有诉讼当事人,也有诉讼参与人。诉讼当事人就是指原告人和被告人。诉讼参加人既包括当事人,还包括诉讼代理人。诉讼参与人既包括诉讼参加人,还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这些人在诉讼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按刘军所述,他在李老汉的要求下,抄写了一遍证明的内容,刘军在这个诉讼中所起的作用应是证明人,也就是诉讼参与人证人的作用。因此,李老汉作为原告,起诉刘军偿还工资及货款是不正确的。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 有明确的被告 ;

(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依据该条规定,只要原告起诉状列有明确的被告,指明被告是谁,就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条件,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起诉,结果会是如何呢·

人民法院对案件予以立案后,在立案阶段,法院会审查此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原告是否具有起诉的资格,被告是否正确,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原告不具备起诉资格,不是适格的原告,法院会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那么,为什么说李老汉起诉被告是不正确的呢·因为从民事诉讼程序上来讲,李老汉起诉刘军,只要李老汉写明了谁是被告,法院就会受理,法院受理后案件进入实体审理程序,针对本案的事实与法律进行实体审理。那么本案中,刘军只是给李老汉写一个证明,证明的内容是李老汉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给王立民提供多少塑料布等原料。因此刘军在本案中,只是证明人的作用,证明李老汉在此工作、为王立民提供塑料布、王立民未支付李老汉工资及货款的事实,刘军并不是本案适格被告,也就是说刘军并不是向李老汉支付工资及货款的主体,李老汉应向王立民讨要上述款项。因此,李老汉此次起诉并不能解决问题,达到其诉讼目的,法院会依据本案的事实与法律判决驳回李老汉的诉讼请求。

但李老汉仍享有诉权,可以再次起诉,以王立民为被告,要求其支付工资及货款,是会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

在此,也提醒广大读者,在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一定要依据事实起诉,不要错列被告,减少诉累,减少时间,及早实现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5:教师承担专题培训证明

主讲教师:陈纯森

主讲时间:2011年8月25日

承担课题:教师“过教材关”教学技能培训——教师如何说好课地

点:燎原镇中心学校远教室主办单位:燎原镇中心学校办公室

上一篇:题崇庆寺壁,题崇庆寺壁温宪,题崇庆寺壁的意思,题崇庆寺壁赏析下一篇:石涛话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