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

2024-04-15

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精选8篇)

篇1: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

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

今天在和一位贫困户的交谈中是我感触很深,突发奇想总结了近年来在基层工作中对于扶贫的认识和作为贫困户对于扶贫的认识,两者结合发现了脱贫中的一些问题,作为十四亿的人口大国,党中央对全世界承诺2020年全面脱贫,这是一项伟大的决定,可在实施过程中,在基层扶贫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突出在政府和贫困户对于扶贫的认识不同,造成了贫困户对于政策的依赖心理,虽然贫困户在扶贫期间确实能够按照贫困线的划分达到脱贫,可是在一后的生活还是令人担忧。

下面就从我和一位贫困户的交流中谈谈我的看法,今天早上我接到了我村一位贫困户孟某某的一个电话,说姑娘在江苏打工急需要用钱,我作为以前村里扶贫的主要负责人,也经常借钱给他,可在今天的电话交流中我发现他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我给他说明了我近期经济也比较紧张后,他竟然说去问镇领导借钱,我就约他见面谈了谈,在交谈中我发现,我们对于贫困户的想法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孟某某作为我村因残致贫,生活比较困难的一户贫困户有我镇党委书记亲自包户,在政策上也给予了一定的倾斜,个人也经常自掏腰包对其进行照顾,我们也对于照顾贫困家庭在一起做过研判,制定了切实有效的脱贫措施,孟某某和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在政策上做到了能享受的政策都得到了享受,其女儿和女婿也在外地打工,从基本的生活应该是达到了脱贫的要求,可在和他的交谈中发现,按照各项政策给予的补助他们夫妻在家基本生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在家省吃俭用有时候还要补贴他们在外地打工的女儿,包括这次借钱也是给他女儿的,我感到很吃惊,问其详细情况,他说是女婿在外地上当了,在网上代了款还不上,法院要起诉,他觉得作为父亲要帮助女儿度过难关,他这种行为确实让我很敢动,为此我们做了深入的交谈。我给他说现在女儿已经长大,要担负起一切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像你这样的生活,本来要靠社会救济,可是你这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是要依靠子女。即使在外边受到挫折,也应该自己去面对,在说现在他们已经结婚,还有你女婿的亲属可以帮助他们,你有帮助子女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还是要量力而行,即便是有人借给你钱,你考虑过怎么还吗,同时我也给他指出了自从2016年基准扶贫以来,作为贫困户你有一种依赖心理,凡事都靠政府,这样等脱贫以后很容易再次反贫,建议你对子女多教育,自力更生,对家庭做一个规划,为这个家庭以后的生活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他对我的建议表示赞同,同时也表示不再找领导,不给领导添麻烦。

在谈话中我了解了贫困户对于精准扶贫的认识和看法,并进行了交流,作为贫困户的孟某某,提起扶贫政策看起来是非常了解,提出某某村的贫困户得到了这样那样的好处,某某会告状的贫困户得到了怎么怎么的特殊照顾,不但没有对自己得到政策上的帮扶表示感激之情,却对扶贫表现出了极大的意见,由此可见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到位,造成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误解,经过我对于扶贫政策,和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政策区别,扶贫资金使用导向,和脱贫的一些要求,和政府的一些想法给他解释,是他对于扶贫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并表示自己会自力更生,积极配合政府,做到早日脱贫,精准扶贫已经开展3年了,确实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有时候对贫困户了解不够,对一些贫困户的行为很无奈,对与我镇某村的一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帮扶责任组,和帮扶责任人经过多方努力争取了项目,房子盖起了,可是出现了质量问题,现在弄的帮扶责任人都无法面对,解决这个质量问题也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贫困户要信访,帮扶干部也很无奈,这也反映出了在有些政策落实中,各方面的协调交流不够,好事办成了麻烦事,由此我想,政府要加大各项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只要贫困户能够有一个自力更生的思想,应该会比好政策更有效,这只是我和贫困户的一次交流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希望贫困户能够在各方面的帮扶下早日脱贫,也希望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够得到贫困户的认可和支持。

集思广益

2018.10.20

篇2: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

各位领导和亲爱的同志们:

你们好!

感谢国家教育部实行的这次轮岗交流政策,给了我这个平台,来到固鲁小学这里学习交流两年,也是为了来照顾家庭和孩子,而这里的文兴敏老师和李贵生老师也是服从的安排和上级的指示,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抛夫弃子去遥远的西江贡献,她俩除了到那里工作比这里多一倍以外,还加上一周两次的颠簸劳累,在这里我向她俩说一声:“对不起,你俩辛苦了!”。

自我踏进固鲁小学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流水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平凡的日子里付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回顾两年来的工作和表现,得到大部分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和肯定,也得到学校的关爱和帮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安慰,而我在固鲁小学轮岗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无论在思想上和业务上都受益匪浅。我佩服这里的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可我这一位平凡得再平凡不过的老师,到这里除了不作出什么贡献以外,还增加了学校的负担,本人按时上下班,完成本职工作,但还缺少工作艺术,与学生的沟通很少,缺少教师的威信,造成工作上的切缺和不足,在此我向学校领导表示深感歉意,并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人们常说:“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我到这里结实了您们20多位老师,就意味着多20多条路,以后我的生活之路就会更加宽广了,更好走了。何乐而不为呢?我并不认为这两年的轮岗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她将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重彩一笔,你们是我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你们是我的最大缘分。我希望在我回到本单位后,你们不管有什么事情,要通知我一声,多走动走动。

篇3: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

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资助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使之早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功能

扶贫济困的经济功能。国家贫困生资助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向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各种有偿和无偿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缓解因其家庭经济困难而给求学者可能产生的经济威胁,这是资助政策的主要功能。在现行的各项资助方式的规定中,都把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摆在首位,把经济状况作为能否享受资助的首要条件。

激励上进的教育功能。资助除了发挥扶贫济困的经济功能外,又可发挥其作为经济手段的激励教化作用。合理的资助可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的精神。如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青年学生凭自己的个人信用申请助学贷款,自己借钱上学,参加工作后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归还贷款,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有利于普及金融知识,增强他们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有利于诚实守信等良好道德风尚的树立,有助于改变学生把承担大学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由家庭负担的观念,而树立起“用明天的钱支付自己今天的教育成本”,树立起自己个人也是教育成本分担主体之一的观念。使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直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动机,树立学习责任感。又如奖学金资助制度,其申请条件与资格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激励,通过奖优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给贫困生提供工作岗位,参与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常中学习,可以弥补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领域与学术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交公关能力等。勤工助学活动还可以起到锤炼思想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观劳动、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以感性认识体验社会的丰富性、生动性,感受时代的健康精神与脉搏,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加深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从而提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自觉加强思想的锤炼。

促进教育公平的政治功能。教育公平是指青年儿童不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背景等后天因素的差异而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其实质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尽管形式上人人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目前人们实际上不可能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有限的机会还需要经过激烈竞争才能获取的背景下,免费上学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上学之后,学生作为成本分担主体之一,要求承担部分教育成本,这意味着对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经济要求。这种经济要求可能把那些出身贫寒的学生挡在大学校门之外,使他们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因外在经济原因而被剥夺受教育机会显然是不公平的。学生资助模式作为一种补偿形式,通过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援助,改善或缓解其经济拮据状况,增强其支付能力,使他们不致因经济原因而失去入学机会,使他们在入学机会上有平等的起点,这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有利于教育民主化。

2 目前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资助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对他们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成才方面的困难认识不够、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没有很好地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解决贫困生存在问题的整体思路和方案。从现有的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来看,当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现行资助体系的内部构成不尽合理,缺乏逻辑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二是资助政策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三是资助中一些具体问题,如贫困生的认定和资助后期的教育管理没有和学生成长成才有效衔接,弱化了资助工作应有的精神激励和政策约束机能。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应金萍在2008年第6期的《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一文,该文将高职困难生资助分为两大类:救济性资助和发展性资助。分别对两类资助中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指出在现行救济性资助中存在如下问题:困难程度界定的模糊性,受助对象获得资助的不均衡性,资助项目的不关联性,监督体系的不系统性。重庆三峡学院建工系的阮宇在2008年第3期的《中国林业教育》发表《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一文,该文认为,虽然我国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加大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投入,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贫困生认定难度增加、“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仅通过加大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这些资助方式的投入是不能实现资助效益最大化的,只有拓展勤工助学的渠道、转变奖励方式、创新贫困生帮扶办法,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才能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3 积极探索助学和励志紧密结合的资助体系,推进资助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构建以“济困”为基础、以“成长”为目标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应将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将“济困助学,扶弱励志”的资助理念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3.1 以人为本,注重情感,加强教育引导,努力构建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开展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目前学校较通行的认定方式是: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必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界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月消费应在所在地居民最低伙食费标准水平线以下。(2)学生家庭纯收入在家庭所在地属最低水平,一般年人均1000元以下。(3)父母双亡,无其他亲属给予经常性经费支持。(4)单亲家庭,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5)农村贫困家庭,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大中专院校学习。(6)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短期内形成大量债务。

鉴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动,学校可采用每学年重新认定、动态管理的“全过程”认定模式,做到能够随时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确保他们能享受到资助政策带来的温暖,为资助育人工作奠定基础。针对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学生证明材料不可靠等因素,学校要把教育引导放在首位,重点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引导学生据实申请,坦然面对。同时,在认定审核的全过程中,注重人性关怀,注意尊重学生、保护隐私。比如,尝试调整班级民主评议模式、谨慎确定公示的范围和内容等。

3.2 育人为本,积极创建成长平台,努力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教育培养体系

坚持学生资助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引导学生确立“只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才有可能获得奖励资助”的观念。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指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身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在各项资助的评审确定过程中,重点考虑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测评情况,努力让国家奖助学金、各类社会资助和校内生活补助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提升能力素质的后盾,而不是他们沉迷网络、奢侈消费的帮凶。同时,要把享受资助后的各方面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考核点和观测点,作为今后动态调整的依据。

坚持勤工助学与素质提升相结合,努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注重设置素质提升类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在获得劳动报酬、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在岗位上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增强自尊自信。广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家教、市场调查、翻译、促销、网站制作等勤工俭学岗位,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尝试改变部分资助项目的申请模式,以“项目申报”的形式获得资助,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完成相关的科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成功。

坚持济困助学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将“育人”内化到资助工作之中。进行知恩、知责、知足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勤奋学习、勇担社会责任,知足常乐、虚怀若谷纳百川。以学生资助工作为契机,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为载体,通过开展“感恩在心,诚信做人”演讲比赛,以“关爱他人、心手相连”为主题,开展“爱心宿舍”活动,引导学生励志成才、爱心回馈;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和优秀学生风采展等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及其他优秀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争当优秀。

摘要:高校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现行资助体系,就如何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作用,真正实现经济资助和精神激励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高等教育,贫困生,经济资助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2]阮宇.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8(3).

[3]李文利.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2).

[4]李旭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目标导向机制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6).

篇4: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

关键词:《红字》;传奇小说;叙事视角;叙事交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24—03

小说《红字》的作者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萨莱姆镇,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开创了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在父亲患黄热病去世后,他不得不与母亲和两个姐妹一起寄居到舅父家。年轻的霍桑在舅父的资助下于1825年完成在波多因学院的学业并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霍桑于1842年7月和著名画家、插画家索菲亚·皮博迪女士结婚,谱写了一曲才子佳人的佳话。霍桑也于1836年和1846年两次在海关任职,为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一生笔耕不辍,出版了大量作品。但由于晚年身体不好,霍桑于1864年5月19日在普利茅斯的旅行中与世长辞。

霍桑的作品以短篇小说居多,但也包括小说集和自传。他早在1828年就自费匿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范肖》,只是当时没能引起文学界的关注。1837年出版的《重述故事集》使得霍桑在当地小有名气。而1850年《红字》的发表不仅奠定了霍桑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使他成为与艾伦·坡和梅尔维尔并列的19世纪三大浪漫主义小说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经济拮据。霍桑的优秀代表作包括《牧师的黑面纱》、《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福谷传奇》及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52年霍桑发表了他的唯一一部自传体文学,是为他的好友,也就是美国第十四任总统皮尔斯而写的《富兰克林·皮尔斯传》。

《红字》是霍桑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霍桑于1849年提笔写《红字》并于1850年完成。《红字》的故事背景被巧妙地设置在早于当时时间两百多年的新英格兰塞勒姆小镇,这大有以古喻今的意味。这部作品记叙了一个清教少妇海丝特因为真实面对自己的天性,在丈夫航海失踪之后,追求真爱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生下一名女婴而被惩罚佩戴猩红的“A”字标记的故事。海丝特因通奸罪而遭受公开审判,她那失踪数年而又复归来的丈夫刚好看到了这一幕,随即改名换姓为医生罗杰·齐林沃思。罗杰去狱中探望海丝特企图得知真相,不料海丝特依旧守口如瓶。罗杰不但没有放弃反而决心倾其余生去完成他的复仇计划,他用自己奇特的观察力来发掘人类灵魂。出狱后的海丝特一边以做针线活为生独自抚养孩子,一边以帮助他人的方式来展开自己的救赎。罗杰逐渐把复仇之剑指向年轻的牧师丁梅斯代尔,却未曾料到,丁梅斯代尔竟然在庄严的集会上公开忏悔了自己的罪行,袒露出他早已烙在胸膛上的“A”字印记。如释重负的丁梅斯代尔在完成了这一自我救赎后咽了气;丁梅斯代尔去世后不久,罗杰整个人都枯萎了下来,不出一年也一命呜呼了。

自《红字》问世以来,中外学者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一作品的分析和探索。国外学者对霍桑的研究历史要追溯到1836年帕克·本杰明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首篇霍桑作品评论文章。国内对霍桑及《红字》的研究要晚得多,霍桑首次被介绍至中国是1913年孙毓修在《小说月报》专栏中刊登了有关霍桑的介绍。1916年,该报登载了译文,拉开了霍桑小说翻译的序幕。进入20世纪以来,文学评论领域出现了更多从心理分析、原型批评、清教思想及象征主义等角度来解读《红字》的文章[1]。霍桑把自己的小说作品称为“传奇”,他认为传奇比小说更多虚构性,更少现实性,作者在处理作品的形式和素材方面享有一定的自由[2]。他的传奇叙事理论,在《红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小说的情节并不曲折离奇,看其内容用词较为古旧,语言也较为正式,那它何以成为一部殿堂级的经典,这就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了。要从新的角度诠释《红字》的魅力,我们就不得不从它的叙事技巧上来分析霍桑是怎样把这个故事以小说的形式传递给读者的。

我国著名的叙事学家申丹女士在《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中对叙事视角(focalization)进行了说明:“视角是叙述者在叙述时采用的观察故事世界的角度。”[3]换言之,视角关注的是谁在对故事进行观察的问题而并非谁在说话。视角的承担者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小说中的叙述者,故事由他观察也由他讲述;另一类是故事中的人物,既包含第一人称的“我”也包括第三人称的其他人物。在《红字》中,霍桑娴熟地运用了多种叙事视角相结合的叙事技巧,分别有零焦距、外焦距和内焦距。

在小说开篇,作者以零焦距的视角展开叙述。“一幢高大的木头房子前聚起一群人,当中有汉子也有女人。汉子胡子拉碴,各个身穿色彩暗淡的衣服,头戴灰蒙蒙的尖顶帽,而女人或戴着头巾,或光着头。”[4]这种第三人称全知的叙述方式在读者眼前勾勒了一幅生动的全景式画面,小镇上的男女老少齐聚在监狱门外,似乎在等待什么大事的发生。不同于以往的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这个不知名的叙述者对小镇的事情几乎了如指掌,无所不知。在第一章节里,这个叙述者描述了小镇的风土人情,从狰狞沉重的监狱牢门到花團锦簇的野玫瑰树,从清教徒奇苛严峻的统治背景到我们面前的这场庄严的审判,从形形色色的居民到陆续登场的主人公,清晰地构建起故事中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人物,刹那间缩短了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突然间牢门打开了,人群开始沸腾,等待着女主人公的登场,只是这个登场虽也万众瞩目,却是屈辱的开始。此时叙述者又把观察点在不同人物的身上游移,他首先把目光焦距到海丝特身上:“这位年轻女子体态优雅、仪态万方,一头青丝又浓又密,于阳光下闪闪发亮。她冰肌玉肤、五官端美,长着两抹秀眉和一双深邃的黑眸,真可谓花容月貌。”[4]这个形象恐怕很容易激起读者心中的疑虑:我们很难把如此端庄美丽的淑女与人们口中的荡妇联系在一起,可眼前的海丝特分明怀抱着一名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女婴。作者在此埋下伏笔,令读者期待与他一起去探究海丝特的另一面。当然,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靓丽的美还有极致的丑。叙述者随即在人群中发现了另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此人身材矮小,脸上皱纹纵横,但那不能说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他的眉宇之间显露出非凡的智慧,因为一个人如果具有奇才异能,难免会影响到自己的外表,以明显的特点表现出来。”[4]这人便是海丝特失踪已久的丈夫,一位上了年纪、身材有些畸形的学者,他此时就决计抛弃自己的姓氏化名为罗杰·齐林沃思。罗杰为了找出海丝特的情夫,倾尽自己半生的精力与心血,走上了一条黑暗的复仇道路。零焦距视角擅长勾勒出一幅全景式的画面,可以对故事作预言或回顾,可以揭露人物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隐秘,还可以自由转换观察点,任意走进人物内心。但是如果一味地让这位全知的叙述者去观察,故事便会缺乏神秘感。

霍桑运用他精湛的叙述技巧不断转换叙事视角,时而给出全景图,时而冷眼旁观,从人物的视角去观察。在外焦距型的视角中,叙述者严格从外部叙述故事,置身于人物之外,而不告诉我们人物的动机、目的和心理活动,使得人物充满了神秘色彩。

“她的针线活真是巧夺天工啊,”一位旁观的女人说道,“料不到这个恬不知耻的荡妇竟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出风头!”[4]

一位铁着脸的老妪说:“要是把海丝特夫人那华美的衣服从她俏丽的肩膀上剥下来,那才称心如意呢。”[4]

这是街头两名小镇妇女的对话,叙述者只负责把这一段街头巷论客观呈现,而其中深意要靠我们自己去揣测。其实读者不难看出两人话语间分明流露出对海丝特既羡慕又厌恶的复杂情感。她们羡慕海丝特的精湛的针线功夫和青春美丽的外表,气恼她把一个象征屈辱的红色标记制作地那么光彩夺目,更憎恶她犯下通奸罪这一行为,在她们眼中海丝特败坏了小镇女性的形象,因此对她进行再重的惩罚都理所应当。外焦距视角的运用能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让读者去深入人物的情感世界,这如同绘画技巧中的“留白”,有意制造死角和空白,既能唤起读者的好奇又耐人寻味。但这一观察视角的范围须严格限定在人物的视角之内,只能了解人物本身在场时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局限性。

《红字》中也充分地体现出霍桑最擅长的心理描写,他擅长剖析小说人物的“内心”,熟练地把观察点切换到内焦距视角。在内焦距视角中,每件事都按照特定人物的感觉和意识去呈现,或凭借人物的感官,或转述人物对外界的反应和心理活动,又或是人物的推断和猜测。小说中海丝特的内心独白是一大亮点:“可她注定要承受这铅块一般的压力,于是她觉得自己时刻都会撕心裂肺地嘶叫出声,倾尽自己所有的力气,然后栽倒在台下,否则她立刻就会发疯。”[4]这是海丝特被公开审判示众时面对众人的嘲笑和审判官的质问,心理濒临崩溃时的内心写照。这样精彩的内心剖析让我们在与主人公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接收到作者想要传递出的另一个信息:这种审判是一种与人性背道而驰的恶行,再没有比这种暴行更臭名昭著的了。主人公海丝特的命运多舛表现出清教思想对人性的迫害和摧残,人性的阴暗面也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然而霍桑并非全写黑暗,他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善良的主人公寄予极大的同情。

叙事交流是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认为“小说是一种交流形式”的叙事学家布思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中肯定了叙事者和受述者这两个交流主体并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个概念[5]。在此基础上,美国著名叙事学家查特曼1961年在他的作品《故事与话语》中丰富并提出了新的叙事交流模式:

文本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正读者[6]

在小说《红字》中,霍桑是真实作者,而他创造出的,想通过这个小说传递给我们特定的启示和思想的是创作中的隐含作者,隐含作者是霍桑心目中的“第二个我”。而这个作者安排了一位叙述者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向我们展开叙述,有时他会专门停下来和读者进行交流,为我们解释情节梳理思路,仿佛是一位亲切和蔼的长者面对面地为我们讲述故事。叙述者是那个提供故事信息的人,而受述者是听故事的人。

“读者也许还记得,这位人物在海丝特受辱的场景中极不情愿地闪现过一面。”[4]“读者也许还记得,在罗杰·齐林沃思这个称呼之下,掩藏着另外一个名字,只不过这人决计不再使用那个名字,据上文所述,在观看海丝特当众受辱的人群中曾出现过一位风尘仆仆、上了年纪的男士……”[4]这里叙事者两次用了“读者”这个称呼,与受述者建立起一种温馨的交流,他一会提示我们这个人物在之前就已登场,强调我们去关注罗杰这个角色;一会又把之前的信息和现在联系起来,理清人物关系。因此,这种交流,不仅不是多余的,还会让我们看清罗杰这个人物在目睹了海丝特的公审之后,是怎样的隐姓埋名,专攻于他的复仇大计。他以医生的身份为掩护赢得了教会的庇护,他的复仇在隐秘、黑暗中进行。他无时无刻不在窥探他人的隐私,企图找到和海丝特有一丁点关系的蛛丝马迹。

为了进一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隐含作者有意让叙述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与读者对话。“至此,我们很少提及那幼婴。小家伙那纯洁的生命像是秉承了上天秘不可测的意志。”[4]“在一个我们已略加提示但未详细描绘的这样丑恶的夜晚,牧师从椅子上惊跳起来。一个新念头进入了他的脑海,或许从中能寻觅到片刻的宁静。”[4]这两处引文一句是對海丝特的女儿珍珠的描述,另一句叙述了承受着极端心理压力的丁梅斯代尔牧师夜游神坛的事件。一个是纯洁无辜的,另一个却在强烈的自责中度日。叙述者两处都用到了“我们”这个字眼,令读者备感亲切。隐含作者心目中理想的、能较好地理解他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的读者被称之为隐含读者,而我们都是真实读者,我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以不同的心态去阅读《红字》,或浅尝辄止或仔细研读。我们未必如作者所愿完全读懂他想要传递的信息,但我们都会被这部伟大的作品吸引。

《红字》开启了小说叙事方法的多样化,可以说是美国文学作品中叙事方法和技巧的一部创新之作。结合以上叙事技巧在《红字》中的应用,我们足可见霍桑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以表面温和而实质犀利的笔锋暴露黑暗、讽刺邪恶、揭示真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用传奇式的叙事方式给读者带来希望与美的启示,哪怕是要揭露长夜一般的黑暗,也要让我们看到一缕快乐光明。海丝特赢得了社会的尊重,珍珠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且不论在当时严峻的宗教统治下这样的美好结局是否如童话般虚幻,他总是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给予我们希望。要达到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艺术效果,霍桑巧妙地在运用多种叙事视角的同时结合了叙事交流:他时而在零焦距、外焦距和内焦距之间变换视角,营造或是热闹的全景场面,或是神秘的人物对话,或是复杂的内心活动;时而他又停下来与读者交流,使读者产生共鸣之余,又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和他一起继续探究故事的精彩。总之,《红字》中所蕴涵的霍桑高超的叙事手法和文学魅力,值得我们不断去挖掘和探索。时代在变,《红字》所带给我们的美丽震撼却亘古不变、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彭石玉.霍桑小说与《圣经》原型[J].外国文学,2005,(5).

[2]方成.霍桑与美国浪漫传奇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方文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Booth, Wayne C.“Resurrection of the Implied Author: Why Bother?” J. Phelan & P. Rabinowitz Ed. 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M]. Oxford: Oxford UP, 2005:75—88.

[6]Chatman, Seymour.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M]. London: Cornell UP, 1993.

[7]程杰.《红字》中双重否定的文体功能探讨——试析霍桑矛盾心理与双重否定语言表述之间的联系[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8]叶成生.现代叙事与文学现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9]李世强.从《红字》看霍桑小说的创作主题与文学艺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篇5:慰问贫困学生感想

又到岁末的时候了,天津港劳务发展公司组织了青年团员去慰问贫困学生,我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不由感慨万千。

我们一行十多个人早上8:30出发,汽车匀速的行驶在去往宁河的路上。在宁河县中学高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牛口村正在上初三的崔志刚的家。从路边看去,他家与其他农舍并没有有太大区别,但一进屋,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四周的墙面是黑色的,阴冷的很,屋内没有任何取暖工具,房间里仅有的几件家具也都破旧不堪了。据高老师介绍,崔志刚的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失踪了,家里所有负担都落在了这个瘦瘦的小男孩身上。虽然生活清苦的很,但他的学习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仔细端详这个男孩,朴实、真诚的脸上略显苦涩,手上又厚又硬的老茧一层覆着一层,单薄的衣服更显得他格外的清瘦,但唯独他那充满毅力的眼神,时刻提醒人们,他并没有向生活窘迫的现实所低头,而是更加坚定的一步一步走下去。我们不忍过多提及他的母亲,深怕触痛他内心对母爱的渴望。于是我们将提前精心准备好的慰问品和慰问金递到了男孩手中,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眼睛湿润了,但眼泪却一滴也没有流下来……

想想城市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每个周末都由父母开着车送到少年宫,花着高昂的课时费上各类辅导班,然而崔志刚每个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照料父亲的日常起居;其他孩子书架上堆满了名目繁多的辅导书,可崔志刚仅有的一个小方桌上罗列的却只有厚厚的圆珠笔覆盖铅笔的草稿纸。这样的画面不禁让人感到心酸,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很难想象,就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周边,竟然还有这么困难的学生,那道路不通、消息闭塞的深山里又会是什么情景呢?崔志刚只是我们此次慰问的四个学生中的一个,我不知道,在中国,生活如此艰辛的学生还有多少?这样面对艰难却仍然坚定的挺起胸膛的孩子还有多少?我们的社会还需要温暖,我们的社会还需要进步,我们的社会还需要更多坚持不懈的无私奉献……

篇6:帮扶贫困家庭的感想

一年四班党方婕

4月初,我和妈妈去了北沙梁贫困家庭珍姨的家,珍姨的丈夫多年前因车祸离世,她独自一人养大儿子。珍姨说:“每月打工能赚得800多元,但自从儿子上高中后,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都是很大的开销,所以只能租便宜的房子来住了。”“阿姨,这是我用攒下的零用钱买的油、大米和生活用品,希望您能收下我和妈妈的心意。”珍姨连忙说:“谢谢!”

我和妈妈离开后,妈妈对我说:“只有亲身来探访,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困难家庭的不容易。”

篇7:《摆脱贫困》观后感心得感想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如影随形,不克服“官本位”思想,不解决官僚主义问题,要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有的对基层“拍脑袋决策”,今天发通知安排工作,明天就要求报送典型经验材料,玩起了“稿来稿去”的“文字游戏”;有的对基层挥舞着“层层加压的大棒”,担心不施压办不成事、不加压办不好事,随意检查通报问责给基层加压立威;还有的把开会发文作为推进工作的“万能钥匙”,各种各样的视频会、调度会和现场会,层出不穷的白头文件、内部通知和工作提醒,占据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精力。凡此种.种,都是官僚主义在作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步入新时代,迎接新挑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多做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和暖心事,少做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多从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基层的角度考虑问题,少点以自我为中心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的“瞎指挥”和“乱决策”,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基层受累、群众失望的蠢事。

篇8:和贫困户交流中的感想

一、加强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中“助学”和“育人”管理的重要性。

1. 提高资助效果的需要。

以“奖、助、贷、补、减、勤”为主体的传统资助模式,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随着资助工作的开展, 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体系内部构成不尽合理, 缺乏逻辑性;贫困生认定模式单一;资助后期的教育管理没有和学生成长成才有效衔接。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 解决经济困难,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只是最初目标, 最终目的是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1]没有教育只有帮困, 或者脱离帮困只谈教育的方式, 都会影响资助的效果, 达不到资助的目的。因此, 独立学院要树立助学和育人相结合的理念, 合理有效地使用资助资金促进学生发展。

2. 促进贫困生成才的需要。

贫困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被动或主动地放弃了很多锻炼的机会, 但他们对成才的渴望并不亚于其他学生, 甚至更为强烈。无论是经济解困还是思想解困, 都是帮助贫困生能与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有的某些资助模式强调解决经济困难, 而忽视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和能力提升, 不利于贫困生真正实现自强自立, 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要在关注贫困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 搭建合适平台, 创造有利条件, 增强成才动力, 激发其自信心和自强意识。

3.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需要。

学生个体差异的复杂, 他们有年级、专业之分, 还有学习困难、生活困苦、心理困惑的区分, 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性。[2]对贫困生而言, 他们面临着生存、求学、就业等压力, 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就会对这些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甚至危及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针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的思想实际, 选择不同方法, 对症下药,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在经济、精神和能力上获得成就感,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1. 贫困生认定模式单一, 缺乏严密性、完整性。

独立学院都有区分贫困生的一套标准,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首先, 生源地贫困证明标准不同, 其次, 没有具体量化考核的认定指标, 现有的衡量贫困的标准有:单亲家庭、下岗或失去劳动能力;孤儿;低收入家庭等。这些标准确实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贫困标准是动态发展的, 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变化不定的, 学生家庭收入和消费状况无法准确统计。另外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由于受到较大利益的驱动, 有相当数量并不贫困的学生, 冒充贫困来获取各种资助。他们在填写家庭困难认定表时虚报、瞒报、谎报, 而且有些民政部门对当地的每户家庭并不了解就开具证明, 给贫困生信息的甄别带来困难。某些贫困生认为贫困是不光彩的事情, 不愿意透露真实困难情况, 结果不能把有限的资助资金合理利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2. 资助工作存在观念误区, 资助与育人环节脱离。

在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中, 工作重点多放在日常事务的操作如贫困生信息库更新、助学贷款申请程序管理、救济性资助的发放等方面, 而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能力扶持关注较少, 资助与育人环节处于脱离状态。例如:有的贫困生把贫困当做耻辱, 过度自尊而导致心理自卑严重;有的贫困生把贫困当成理由, 总是抱着“等、靠、要”思想;部分贫困生为了获得更多资助弄虚作假;还有的习惯享受“免费午餐”而丧失自立能力等。通过经济资助可以解决物质之需, 但不可能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其他问题。

3. 奖助学金解困作用不明显, 心理资助薄弱。

奖助学金是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 部分贫困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够, 不能获得奖助学金。虽然奖励资助面比较广, 但是获得奖励的贫困生人数不多, 奖助学金解困作用不明显。另外在调查中发现, 独立学院贫困生要面对周围出手阔绰的同学, 消费反差很大, 他们有比普通高校贫困生更强烈的自卑、自尊、焦虑、攀比和幸福感缺失等错综复杂的心理特点。心理上无形的压力, 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同学交往中非常拘束, 在人际关系中往往采取冷淡、回避的态度, 不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4. 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 能力提升困难。

独立学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比较少, 主要集中在担任学工助理、图书馆协管员、实验室助理和后勤服务人员等方面, “粥少僧多”, 勤工助学岗位明显供不应求, 同时这些岗位范围窄、稳定性差、技术含量低, 不能有效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作为独立学院的弱势群体, 贫困生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又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独立学院贫困毕业生与非贫困毕业生相比, 择业竞争意识不强、职业风险意识较低、求职行为模式单一, 因此, 出现了贫困生就业能力比较低、专业能力基础弱、实践与创新能力不突出等若干困境。[3]

三、对独立学院贫困生“助学”与“育人”紧密结合资助体系的思考。

1. 创新完善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贫困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部分, 直接影响到资助的效果。鉴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动, 学校可采用每学年重新认定、动态管理的“全过程”认定模式, 结合学生入学档案、与家长联系, 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成立以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学生代表为主的民主评议小组;还可以利用校园卡数据流的信息, 如就餐费用、图书馆资源使用情况、月平均开销、考试成绩记录等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率。针对在认定中部分证明材料不可靠等因素, 从入学开始, 加强学生诚信观教育, 引导学生据实申请, 而且将其信用度纳入评奖评优范畴。要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 分类指导。对于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确保他们享受到资助政策带来的温暖;对部分发展受阻型的贫困生, 可提供学习特有技能的机会, 提高综合能力。

2. 激励助学与实践育人双管齐下。

首先要给予物质激励, 建立学费减免与贫困生学习及日常行为表现相挂钩制度, 不仅能解决学费减免对贫困生之间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更能有效激发贫困生争取进步的动力, 消除“免费午餐”的思想的影响。其次进行精神激励, 注重表扬, 对贫困生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适当的表扬, 甚至在其成绩突出时, 给予一定的荣誉或嘉奖, 增强其进步的动力。教育者应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有偿”性质的社会资助项目, 以不同的形式亲身实践, 从中了解社会并体验经济资助的来之不易;还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等各种载体, 通过组织活动, 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专业技能, 让他们不再感觉力量单薄, 而是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3. 探索合作教育模式, 实现学习、资助、就业一体化。

独立学院贫困生除了面对经济上的压力外, 对就业前景的忧虑, 也成为一个严重的心理隐患。因此, 独立学院应该尝试引进一种“合作教育”的模式, 帮助贫困生实现学习、资助、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的理念最初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提出, 它的内容是, 部分专业学生一年中必须有一定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实习, 这种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被称为“合作教育”。[4]长期以来, 在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 那么是否可以运用合作教育的理念, 尝试与企业定单式的开展合作呢?企业与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将企业资助与贫困生实习、就业相结合, 让贫困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 既能获得经济收入又能得到实践锻炼。

4. 关心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提供心理资助。

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要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 更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 帮助他们解除精神压力和心理困扰, 提高自我认识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塑造健全人格。首先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对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及个性特点、心理素质有准确的了解。其次尽力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考虑到贫困生敏感的心理特点, 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 注意保护其隐私和自尊, 避免造成无意的伤害和刺痛。再者, 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掌握适当的心理调适技巧。最后, 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 独立学院应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辅导, 教会他们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 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敢于面对和正视困难, 真正实现从精神上脱贫。

5. 拓展勤工助学渠道, 着重能力培养。

对贫困生而言, 经济贫困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而个人能力的单一和欠缺, 则有可能成为导致他们终身贫困的威胁性因素, 只有在能力提升上对贫困生实施关怀与扶持,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勤工助学正是帮助贫困生自立成才的重要渠道, 贫困生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自我解困、自我资助, 同时还学到课堂所学不到的知识,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得到全面成长。[5]一方面, 勤工助学岗位在校内延伸, 从单纯体力型向技能型、知识型、智力型转化, 开放后勤管理、文印中心、实验室等场所, 鼓励贫困生从事助研、助教、辅导员助理等助学岗位,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勤工助学岗位还可以向校外拓展, 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广泛联系,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 鼓励贫困生参与其中, 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性, 及早拓宽就业渠道, 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

总而言之,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继续实施“奖、贷、助、补、减、勤”为主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基础上, 独立学院要坚持济困助学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 通过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方式将“育人”内化到资助工作之中。

摘要:当前, 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以何种物质形式救助贫困生, 对他们因经济窘困造成的成才困难认识不足, 不能很好地将助学政策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作者通过阐述“助学”和“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性, 分析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健全、助学育人脱节、心理扶助薄弱等现实问题, 从经济资助、心理扶助、能力提升方面寻找对策, 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 全面教育帮扶贫困生。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助学,育人

参考文献

[1]庞俊.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何祥林, 谢守成, 等著.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

[3]朱艳丽, 李庆波.制约贫困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河北企业, 2008.07.

[4]李有观.美国的合作教育[J].世界文化, 2000.3.

上一篇:求极限方法小结(实用易懂)下一篇:港口建设费征收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