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爱心作文

2024-05-01

奉献爱心作文(通用15篇)

篇1:奉献爱心作文

爱心作文:奉献爱心

爱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爱心是一眼潺潺流动的泉水,使饥渴的行人感到人生旅途的甘甜;爱心是一首优扬动听的.歌谣,使踽踽独行的人感到人生的美好。说道爱心,大肯会想起雷锋,他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他帮助过的人举不胜举,雷锋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无限的价值,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世界上还不断地涌现像雷锋一样的人,而一个出生于黑龙江省的一口人家就有一个“活雷锋”!

郭明义伯伯在黑龙江省齐大山铁矿工作,他家里有两个80多岁的父母和一个妻子,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他做的好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一次,齐大山铁矿号召职工义务献血,郭明义立刻报了名。郭明义说,看到对社会、对企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时,总会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郭明义第一次献血。也就是因为这次献血,他了解到他们献的血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可血库却经常血源不足。从此,他年年坚持无偿献血,有时一年两次,了,从未间断。,郭明义又开始捐献血小板,开始时从800毫升血浆中提取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后逐渐增加到从1600毫升中提取两个单位的血小板,每月捐献一次,已捐献40多次。据介绍,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液大约是6200毫升,截止到上半年,郭明义已累计献血6万毫升,(平均每次献血1。1升,每年献血2。7次)。相当于他身体全部血液量的10倍多。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惊叹的数字啊!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是多么让人敬佩啊!

在生活中不仅仅是郭明义,还有许多人把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发扬下去。就在上个月重庆市教委号召我们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进行一次捐款活动。同学们听了。捐出一块、两块……而在前来捐款的人群中,一个瘦小的身影,手里攥着五十块钱,在白织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富有了生命,他坚定地盯着那张五十元,说:“王文涛。我捐五十元!”我看着那张五十元,终于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张文松,我一看眼中充满了诧异和不相信,他家是低保户,爸爸已经50多岁了,只靠妈妈一个人打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他怎么会捐50快呢?同学们看见了迅速传播到全班,大家都惊异的望着张文松,仿佛心中感到一阵阵羞愧,又纷纷掏出钱包里的十块、二十块……老师见了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仅是捐款,在上次“把绿色植物来进教室”的活动中我们看见3班的植物十分漂亮,我便和陈新宇、王成曦……一起去弹子石花市买花,可是,当我们来到弹子石花市时,结果花市早就关门了,我们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明天就就要了……“我们可以去南坪大花市呀!”不知谁说了一句。于是我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南坪大花市。坐了40多分钟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花市,我们精挑细选终于选好了便满载而归。

郭明义伯伯那乐于助人的精神使我学会了要做一个像他一样乐于助人的少年,他那种精神似一座丰碑,激励着我们新世纪的少年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也然我们奉献心中的爱心,谱写哪一首首爱的赞歌!

篇2:奉献爱心作文

放学回家,我就直奔自己的小房间拿起了储蓄罐把里面的钱全部倒了出来。我数了一数,有二十元。我想就把这些节约下来的零用钱全部捐献出去吧!虽然,我的二十元钱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但是这也是我的一份心意呀!要是大家都损二十元,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我相信我们损的钱一定可以帮助她解决一些困难。

第二天早上,我拿着钱早早来到铃声,耐心等待捐献的那一刻的到来。很快晨会课就开始了,我们就从低年级开始排着队伍来到捐款箱前捐款。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把钱放进了捐款箱内。每一个人损完款走下来,台下马上会爆发出一阵掌声。当轮到我的时候,我迅速拿出二十元钱快步走到前面,看准捐款箱的入口,将二十元钱投入箱中。顿时台下又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觉得十分开心,笑着奔下台。这掌声一直在我的心中徘徊。我觉得它比任何歌声都要好听。

后来,一些同学又将一张张人民币投入箱中。最后经过计数,一共有一万多元。我想这对于四十万来说还是比较少的,但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我相信那位同学知道以后一定会非常开心。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捐款活动也结束了。

篇3:将爱心融入作文评语

学生辛辛苦苦完成一篇作文, 都非常急切地想知道教师会怎样评价自己的作文, 因此, 教师要及时给予批改。教师的评语要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而把爱心融入作文评语中主要体现在肯定优点时要注意激励性, 指出不足时做到民主、平等。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是挑剔, 要多鼓励, 多指出优点。”因此, 对于学生用心创作出来的作文, 无论是寥寥无几的眉批, 还是三言两语的总批, 都必须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指导思想, 把爱心融入作文评语中。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博士用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 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和成就。而自己信任和崇拜的人对自己的赏识更能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一般来说, 教师是学生信任和崇拜的人, 因此, 教师在作文评语中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是可想而知的。所以, 教师在批阅作文时, 要尽量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恰当, 一个句子写得生动, 一个段落写得精彩, 都要作好记号, 作为学生的一个成功之处, 在评语中由衷地为其喝彩, 大加赞赏。

例如:一位平常不太爱写作文并且作文水平很低的学生, 在一次作文中有一段描写太阳出来时云层变化的文字, 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 写得非常精彩。我给他写的评语是:“没想到你的观察是如此的细心, 你的想象力更是比一般人丰富多了, 你已经具备了当作家的条件。相信假以时日, 你的作文一定会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从次, 他爱上了作文, 作文水平突飞猛进, 他写的作文就经常被我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

由此可见, 激励性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鼓舞学生不断奋进, 这是爱心融入评语所带来的良好效应。

把爱心融入评语的另外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在评语中体现民主性。陶行知先生对民主教育是如此定义的:“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 一方面是教人发展民主。”李镇西老师是这样理解民主的:民主教育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而作文中的民主性也就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

例如:一位学生描写田径赛时的情景:“枪声一响, 运动员们飞一般地在跑道上驰骋起来。”这句话中, “驰骋”一词用得不恰当, 我就在旁边写上批语:“请你结合刚刚复习到的‘辨析并修改病句’的知识思考一下, ‘驰骋’一词用得恰当吗?怎样修改才好呢?”过后, 这位学生在作文本上把这个病句更正过来了。在以后的写作中如果碰上自己拿不定主意的词语, 就主动找我商量确定。

篇4:把爱心融入作文评语中

【关键词】 作文 评语 爱心

众所周知,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采用启发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如何让作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作文的评语入手,把教师的爱心融入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领悟写作技巧。因此在作文实践中,我用以下几种评语给学生评价作文,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鼓励性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鼓励。因此学生用心创作出来的作文,无论是寥寥无几的眉批,还是三言两语的总批,都必须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指导思想。给学生批改作文,要由衷地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形象,都要画上记号,当作学生的一点“成功”之处,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一位同学是这样描写考试作弊时的心理和动作的:“也许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我怀里像藏着只兔子,心不住地狂跳,手一个劲地抖动,笔也不听使唤了。我紧张地四下张望,刚想动手抄,可手像触电似的缩了回来。”我给这段话的批注是:“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让人紧张得冒汗啦!”又如,班上有一位学生的数学很棒,但很害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字数不够,错别字多,词不达意。对这样的作文,不能光批评,在指出其错误的同时,还要多鼓励。这时可以用这样的评语激励他:“你的数学成绩令人佩服,把你钻研数学的劲头用在写作文上,好吗?我相信,只要你肯用功,你的作文一定和数学一样优秀。”像这样的评语,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蕴含着老师真诚的赞许,由衷的喜悦,相信学生读后一定会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商量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知识的增加,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喜欢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盛气凌人的说教,期望和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展开情感和思想的相互交流。如果老师居高临下,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老师能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商量式的口吻,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例如:一位学生在写作文《春天的景色》时,开头写了这样一句话:“春天是万物蓬松的季节,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在这句话中,“蓬松”一词用得不恰当,我先在旁边给他写出了“蓬松”的意思,形容草、叶子、头发等松散。然后写出了评语:“你推敲一下,‘蓬松用在这里恰当吗?换一个什么样的词更恰当呢?”当学生看到评语时,拿着作文本来找我,说他知道了“蓬松”这个词用得不当了,应改了“复苏”,我马上给予表扬。还有一个学生这样写:“花儿的香味从窗外吹进客厅时。”我的评语是:把“吹”改为“飘”,你看是不是更生动呢?这样的评语,一改传统的判断式语句,代之商量式的语句,亲切而又平和,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从而创造了一种民主的气氛,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渠道,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三、情感性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注重包括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教师情感表达,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反应。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语文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要切实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因为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作文评语实际上是师生内心情感的流露,每一句话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冲击,尤其是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文章时,他们希望能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老师写评语时,必须用上真情,使学生深受感染。例如一位学生在《爱的力量》中,写了自己家庭的不幸:爸爸早逝,妈妈改嫁,是奶奶把她抚养长大,给她读书的机会。全文描写生动,情感真挚,洋溢着孩子对奶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读了此文,我写了这样的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的心里很不平静。你的生活令人感动,你的奶奶令人钦佩。都说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有了这样一位坚强的好奶奶,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逆境不可战胜的!别怕,在你的身边还有许多爱护你的老师,关心你的同学。你一定会得到集体的温暖,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位学生看了评语,给我写了一张纸条:“老师,谢谢您,您的话增强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我会加倍努力,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这样的作文评语成了连接师生感情的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的心拉得很近,很近。

四、启发性

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适时点拨。同样,作文评语除了要通过真诚的鼓励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外,还要含蓄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进而使作文水平稳步提高。比如:一位学生和父母去南宁的南湖公园玩,回来写《游南湖》一文,批改作文时,我写给他的评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南湖公园美得就像一幅画!读你的作文时,老师心情很愉快。如果你把那时的愉快心情写上,那该有多好!”还有一位学生写《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看后,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你把拔河比赛中的‘长绳比作‘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太贴切了!比赛虽然失败了,但你的作文却写得非常成功!如果作文结尾把自己失望的心情变成短短的几句启示,那就更好了。”学生拿到作文本时总要先睹评语为快。当他们看到老师那么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会很自觉地去修改作文中的不足。如果说激励是给学生的一股强劲的动力,那么巧妙的启发就是一盏引路的灯。

五、幽默性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枯燥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鼓励的作用,而一句幽默的评语,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前苏联教育家米哈尔。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第一位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文明得体的幽默能愉悦身心,作文评语中适当来点幽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个学生写作文,态度不认真,不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错别字连篇。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们的主人,你怎么忽视我们在文中应有的责任呢?”这些评语,幽默中见真情,也引起学生对标点符号的重视。

总之,评语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这些评语,一改那种老师高高在上的说教,把老师和学生摆在了平等对话的位置上,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被人尊重的幸福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当然,把爱心融入作文评语中还有多种方式,只要是站在爱护学生的角度对学生作文进行恰到好处的评价,都能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刘玉俊,谢小雷.新课程教学法.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2

2.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3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篇5:奉献爱心作文

刘老师不但教我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注重孩子们的能力培养,为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能力训练,并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组织我们进行爱心义卖活动。因为知道是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每次我都积极地参加。当我第一次抱着老师标好价钱的图书走向人群时,我却低下头不敢看人,更别提张嘴说话了。看到别的同学拿到义卖款时心里既羡慕又沮丧,刘老师耐心的开导我,在妈妈及老师的鼓励下我又抱起书走进人群,极力克服着自己的胆怯向别人推销着自己手里的书籍。当我收获了第一笔义卖款时,我高兴的蹦着、跳着跑向老师,把我的义卖款高高举起交到她的手上时,看到老师笑了,妈妈也笑了。

我们义卖的款项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重新走进学校,给地震灾区的人们带去一丝慰藉,我们还帮助过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大哥哥,激励他勇敢的战胜病魔。

篇6:奉献爱心作文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有困难,我们就要伸出援助之手。譬如:给穷孩子捐钱、照顾养老院的老人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在爱心小组做过的几件助人为乐的事吧。

秋天快来到了,校园举行了爱心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加,有的捐钱、有的捐衣物、有的捐食物、还有的捐学习用品……然后老师把我们班的认分成两个小组,并且给我们两个小组布置了任务,任务就是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于是,两个小组都纷纷行动了起来。老师叫我们两个小组比赛,谁帮助别人帮助得多就胜利。我们这个小组刚开始行动时就看见一个小妹妹摔倒在地上。我心里有点激动,心想:这么快就有件事做了,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那位小妹妹面前。然后我对她说:“不要哭了,我扶你起来。”然后我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创口贴,然后贴在小妹妹的腿上,老师看见了,于是就给我们这小组打了一分。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小弟弟被其他人欺负,然后我就飞快地冲了上去,踢了那个人一脚,然后那个人就跑了。我对小弟弟说:“你没事吧!”小弟弟说:"没事。”我就送给了那小弟弟一袋饼干,好填饱肚子,于是老师又看见了,又给我们打了一分,最后二打一,我们队赢了。

通过爱心活动这件事,我明白了要多帮助生活中有困难的人。

篇7:奉献爱心作文

在我们班到达义卖市场时,已有很多人来摆摊。

到达摊位时,我把我的义卖物品从包中掏了出来:《笑猫日记》,双截棍,营养快线,旺仔牛奶,漫画书……我把东西铺在摊位上,开始叫卖,可是却没有人买。无奈之下,我拿起几本漫画书向一个一年级男孩走去。

“小朋友,你想不想看漫画书啊?”我微笑着问他。“想。”他眼睛盯着漫画书。我想:看来有希望。我递给他一本《阿衰》,他接过来就翻开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本书很快被他看完了。我很急:他要是把书看完了,就不会买了。于是,我微笑着跟他说:“小朋友,这本书很好看吧?只要你给我2元钱,就可以那回家慢慢看了。”“奥。”说着,他把钱递给我,飞快的跑走了。这个小孩真好忽悠,我想着。

卖完东西,我径直走到六(4)班的书摊,拿起一本《保姆狗的阴谋》。因为我在推销物品时见到了。《保姆狗的阴谋》这本书是我做梦都想得到的。我看了看书上的标签,10元!我的口袋里只有5元。我问:“这本书多少钱?”“最低价8元。”“5元,不卖就算了!”我装作要走的样子,他咬了咬牙,艰难地说:“5元就5元,你真会砍价。”还没等他说完,我就把钱递给他,拿起那本书就跑。

篇8:把爱心融入作文评语中

关键词:作文,评语,爱心

众所周知,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 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 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 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注重采用启发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如何让作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水平呢?我认为, 应该从作文的评语入手, 把教师的爱心融入学生的作文评语中, 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领悟写作技巧。因此在作文实践中, 我用以下几种评语给学生评价作文, 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鼓励性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是挑剔, 要多鼓励, 多指出优点, 此意好。”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 并得到鼓励。因此学生用心创作出来的作文, 无论是寥寥无几的眉批, 还是三言两语的总批, 都必须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指导思想。给学生批改作文, 要由衷地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喝彩, 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生动, 一个句子写得形象, 都要画上记号, 当作学生的一点“成功”之处, 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一位同学是这样描写考试作弊时的心理和动作的:“也许是头一次做这种事, 我怀里像藏着只兔子, 心不住地狂跳, 手一个劲地抖动, 笔也不听使唤了。我紧张地四下张望, 刚想动手抄, 可手像触电似的缩了回来。”我给这段话的批注是:“生动形象, 细致入微, 让人紧张得冒汗啦!”又如, 班上有一位学生的数学很棒, 但很害怕写作文, 每次写作文, 字数不够, 错别字多, 词不达意。对这样的作文, 不能光批评, 在指出其错误的同时, 还要多鼓励。这时可以用这样的评语激励他:“你的数学成绩令人佩服, 把你钻研数学的劲头用在写作文上, 好吗?我相信, 只要你肯用功, 你的作文一定和数学一样优秀。”像这样的评语, 虽然只是片言只语, 但蕴含着老师真诚的赞许, 由衷的喜悦, 相信学生读后一定会受到莫大的鼓舞, 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商量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知识的增加, 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不喜欢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盛气凌人的说教, 期望和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展开情感和思想的相互交流。如果老师居高临下, 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老师能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 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 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 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商量式的口吻, 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例如:一位学生在写作文《春天的景色》时, 开头写了这样一句话:“春天是万物蓬松的季节, 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在这句话中, “蓬松”一词用得不恰当, 我先在旁边给他写出了“蓬松”的意思, 形容草、叶子、头发等松散。然后写出了评语:“你推敲一下, ‘蓬松’用在这里恰当吗?换一个什么样的词更恰当呢?”当学生看到评语时, 拿着作文本来找我, 说他知道了“蓬松”这个词用得不当了, 应改了“复苏”, 我马上给予表扬。还有一个学生这样写:“花儿的香味从窗外吹进客厅时。”我的评语是:把“吹”改为“飘”, 你看是不是更生动呢?这样的评语, 一改传统的判断式语句, 代之商量式的语句, 亲切而又平和, 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 从而创造了一种民主的气氛, 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渠道, 学生易于接受, 也乐于接受。

三、情感性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注重包括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 教师情感表达, 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反应。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 语文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 要切实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因为师生情感的沟通, 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作文评语实际上是师生内心情感的流露, 每一句话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冲击, 尤其是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文章时, 他们希望能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老师写评语时, 必须用上真情, 使学生深受感染。例如一位学生在《爱的力量》中, 写了自己家庭的不幸:爸爸早逝, 妈妈改嫁, 是奶奶把她抚养长大, 给她读书的机会。全文描写生动, 情感真挚, 洋溢着孩子对奶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读了此文, 我写了这样的评语:“读了你的文章, 我的心里很不平静。你的生活令人感动, 你的奶奶令人钦佩。都说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有了这样一位坚强的好奶奶, 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还有什么逆境不可战胜的!别怕, 在你的身边还有许多爱护你的老师, 关心你的同学。你一定会得到集体的温暖, 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位学生看了评语, 给我写了一张纸条:“老师, 谢谢您, 您的话增强了我对生活的信心, 我会加倍努力, 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这样的作文评语成了连接师生感情的纽带, 把教师和学生的心拉得很近, 很近。

四、启发性

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适时点拨。同样, 作文评语除了要通过真诚的鼓励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外, 还要含蓄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进而使作文水平稳步提高。比如:一位学生和父母去南宁的南湖公园玩, 回来写《游南湖》一文, 批改作文时, 我写给他的评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南湖公园美得就像一幅画!读你的作文时, 老师心情很愉快。如果你把那时的愉快心情写上, 那该有多好!”还有一位学生写《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 看后, 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你把拔河比赛中的‘长绳’比作‘拿不定主意的孩子’, 太贴切了!比赛虽然失败了, 但你的作文却写得非常成功!如果作文结尾把自己失望的心情变成短短的几句启示, 那就更好了。”学生拿到作文本时总要先睹评语为快。当他们看到老师那么欣赏自己的作品时, 会很自觉地去修改作文中的不足。如果说激励是给学生的一股强劲的动力, 那么巧妙的启发就是一盏引路的灯。

五、幽默性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 僵硬、枯燥的评语, 学生必不乐意看, 也就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而一句幽默的评语, 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前苏联教育家米哈尔。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第一位助手是幽默, 幽默是智慧的体现, 是生活中的盐。”文明得体的幽默能愉悦身心, 作文评语中适当来点幽默,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个学生写作文, 态度不认真, 不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错别字连篇。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 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 感叹号哭起了鼻子, 我们的主人, 你怎么忽视我们在文中应有的责任呢?”这些评语, 幽默中见真情, 也引起学生对标点符号的重视。

总之, 评语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这些评语, 一改那种老师高高在上的说教, 把老师和学生摆在了平等对话的位置上, 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氛围, 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被人尊重的幸福感,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当然, 把爱心融入作文评语中还有多种方式, 只要是站在爱护学生的角度对学生作文进行恰到好处的评价, 都能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刘玉俊, 谢小雷.新课程教学法.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2

[2].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3

篇9:赋予作文一颗爱心

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不少教师把重心落足到作文技巧与形式的训练方面,关注作文而忽略学生生命主体,从而导致作文情感缺失、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等诸多问题。

探究其根本原因,是作文教学把“作文”当作教学终极目标和目的,把作文形式与技巧的训练当作是提升作文的主要途径,导致作文与生命情感的剥离。

由于重文轻人,从而淡化了人的主体地位,致使人的发展受到漠视。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相背离。

生态课堂的三态:生命态、生活态、生动态,尤其是生命态使学生的生命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始终把学生当作独立、完整、自由、发展的生命主体,才能有效地突破上述作文教学的弊端。而生命主体中与作文紧密相连的是情感,文是情感的产物,文因情而生,情之所至,兴之所发,思于心,发诸笔端所成。刘勰在《情采》中指出:情先乎采,是为文的基础。

爱是情感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在文与人的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教育家指出: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爱心。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内容是学生心灵美丑的折射,要想写出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文章,必先要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思想品位,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热爱的情感状态,唯有如此,才能笔下生情,笔下传情,也才能用手中的笔去点燃高尚而闪亮的思想火花。

因此爱就成了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情感支点,如何以爱为支点进行生态作文教学,我作了如下探微:

一、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对爱的关注

学生作文最欠缺的是关注,如父母给孩子的可谓倾其所有,然而面对抒写母爱亲情的作文竟然提笔无言,谈到父母不少学生连好感都没有,甚至视父母如路人。

究其原因,不是学生无情,而是学生没有关注父母的意识与行为,尽管父母爱的付出如山似海,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他们的情感世界没有父母爱的身影,有的只是向父母索取,有的是自己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父母产生的不满与报怨。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日常教学探讨艺术手法背后,教师必须挖掘蕴含其中厚重的爱。引起学生对自我情感的观照与反思,触动学生的情感认知,产生相应的关注行为。

如《〈宽容〉序言》中“宽容的精神”,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尺度,也包括个体的范畴;不仅表现在思想上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也表现在生活中对同学、对朋友、对家人等的尊重、谅解。利用此文让学生从宽容中关注爱,并以《解读宽容》为题作文。

再如《项脊轩志》中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缓缓渗透出来的亲情,也许在发生的时候,尚不能感悟,一旦在事后回忆,便禁不住热泪盈眶。可让学生从眷恋中关注爱,并以《记忆与感动》为话题作文。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把课文与生活有机地整合,设立相应的关注目标,如:以《〈宽容〉序言》设立“记录微笑”,以《项脊轩志》设立“聆听母亲的叮嘱”,并要求持续观察一周以上,每天写出观察日记。

二、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爱的认同感

产生爱的基础是对行为的认同,之所以学生认识不到爱,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认为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等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所当然承受爱的位置,缺乏认同。根据教育心理学,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培养认同感:

反思法: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因素与条件引起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从而纠正错误的认知,形成正确的爱的观念。比如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可以利用史铁生对不懂母爱的追悔,引导学生去反思自己,以《我能读懂母爱吗》为题进行作文。

案例法:最近在网上盛传并感动无数网民的著名演讲《感恩父母》,演讲家邹越用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因与父母发生矛盾离家出走的女孩子,用下跪来感谢给他一碗面的老板。但老板痛心地告诉她:孩子,你我素不相识,我只是给你一碗面,你就用下跪来谢我,而你的母亲给你煮了一辈子的饭,你非但没感激她,还弃她于不顾,我这碗面不应该给你吃呀!就这一句话深深地激起了出走孩子内心对父母爱的认同感,并促成了孩子的转变。

情景创设法:教师可以创设出真实的生活情景,并要求学生以此作文,比如:假如我没有了父母,我会怎么生活;如果我在泰坦尼克上,我将怎么办等。这样让学生换一个角度认识生活从而克服心理适应所带来的麻木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只有失去才知道拥有的珍贵。

移情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通过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课题的多年研究指出,移情是孩子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移情力,让孩子通过角色互换,体验社会生活中不同角色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移情法让学生去亲近生活、理解生活、认同生活。

三、利用生活实践加强学生对爱的体验

体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经验形成教育,它具有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就是要强调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因此除了让学生从经验上去关注并认同爱,更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爱,促进学生个性情感的发展。如,照顾社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写出行动报告。组织义卖活动,以此作文。

四、利用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爱的回报

知爱更需爱的回报。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学生的思想境界决定着人对生活的态度与认识。会感恩的学生会更自觉地去留心生活的点滴,会更自觉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生活,会更自觉地用实际行动去回馈他人,做一个懂爱、会爱、回报爱的人。随着学生这种视野、认识、思想的不断提升,学生对生活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也随之不断扩展,生活既作文,因此作文的深度广度也随之提升。

培养感恩的方法是很多的,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以感恩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组织以献爱心为主题的捐赠活动等。

五、利用经典文章培养学生对爱的升华

经典文章不仅是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赵鑫珊《人是什么》,《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文章,还可以找很多文章来学习,可以提升爱,爱自己,爱所有的人。这样,学生才具有思辨、厚重的爱,这样的文章才是高考阅卷老师青睐的对象

教师应该以爱父母为发散点,用经典文章引导学生去爱老师、同学、亲友以及身边所有的人,去爱家、爱社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

随着爱的不断扩展与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就会随之扩展与升华,而对人、事、物就更能体察入微,产生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超然的审美状态。爱就如催化剂。因为爱老师,学生会更加留意老师的点点滴滴;因为爱学校,学生会对学校的一草一木格外有情;因为爱秋雨,雨也会因爱而在学生的心灵舞出最美的旋律;也正是因为有了爱的情感,学生才会把爱给予他人,给予世界。当学生把爱的给予当作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时,所抒写出的作文才会真正彰显人性最美的光彩。

以爱为支点的生态作文教学,并不是说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作文技巧与作文形式的训练,更不是把作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弃之不顾,而是说把上述目标从首位降到了从属位置,换句话说,作文能力与素养的价值追求目标,应该服从于学生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篇10:奉献爱心作文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骨髓裤里已经找到了合适骨髓移植对象,但这需要60万元的医疗费。可是,孙慧茹前期的治疗已花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已卖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并借遍了亲朋好友。可如今,这庞大的数目让这个家庭再也承担不起了。

作为孙慧茹的同学,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有义务为孙慧茹奉献一片爱心,来挽救他脆弱的生命。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献爱心捐款活动在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展开了。每位老师、同学都为他送一份力量,献一份爱心,道一声祝福,我们会为挽救生命而感到快乐。

篇11:奉献爱心作文

看,为何有那么多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为何灾区能在很短的时间得以救援并重建?……是因为5.12大地震后那一双双伸出的援助之手,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奉献的爱心。一滴水是渺小的,然而千万滴水涌成了大海的波澜壮阔;一棵草是柔弱的,然而千万棵草却组成了草原的一碧万顷;一份爱心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亿万颗爱心聚合在一起,便凝成了一堵坚不可摧的爱墙。这堵墙能挡风遮雨,这堵墙能抗击一切的灾难。

也许有人会说:“又不是每天都有像地震这样的灾难发生,你让我怎么去奉献爱心呢?”也有人会说:“奉献爱心就是多捐款,可是我家并不富裕啊!”其实,爱就像是山谷间的涓涓细流,在无声中滋养着生命。爱,不需要惊天地,泣鬼神,尽管舍生忘死,甘于牺牲的精神可嘉,但我们应该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其实,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很多,给予爱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别人拿着很多东西时,不妨帮忙拎一下;别人摔倒了,伸手拉一把;别人遇到难题,正在绞尽脑汁时,不妨提示一下;别人缺少一样急需的物品,而你恰恰不等着急用,不妨借给他……一句安慰的话语,一声关切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片赞许的掌声,这些都是爱。细微之处显真情,也许你不曾察觉,就在不经意间,一颗爱的种子已经落入你的心田,继而生根、发芽、开花……继而芬芳着你的生命。

爱是相互的,施爱是一种快乐,被爱更是一种幸福。扪心自问,我是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期待过别人的帮助,我是否在跌倒时期待过别人的搀扶,我是否在迷茫中期待过别人的指引……哦!

不要再自问了,不妨闭上眼静静地回味,细细地品尝每一次被爱的经历,每一次被爱的感动,心不由的便轻盈起来。

篇12:奉献爱心作文

于是,我从家里的存钱罐里拿出了100元,准备捐给三(3)班的同学。

三月六日,我走到老师面前,手里拿着钱,心里想:三(3)班的同学,希望你快快打退病魔,从病房里回到教室!虽然我们的捐款很微薄,但是,这是我们的一片爱心!虽然你现在还在病房里躺着,但是,你的心,是和我们连在一起的!一边想,我就一边把那100元递给了老师。其实,递给老师的不仅是100元,更是我给三(3)班同学的一份爱心,一份祝愿,一份关心。

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想:三(3)班的同学一定非常需要人们的照顾和关心吧!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去医院看三(3)班的同学,并照顾了他。第二天,他居然病好了!我高兴极了!一觉醒来,才发觉是个梦。

篇13:奉献爱心 教育学生

关键词:奉献,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爱的魅力是无限的,学生最需要关爱,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如鱼得水。创造充满关爱的环境让学生受教育,感悟人生。老师的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最希望获得老师重视的是学习,造成学生不求上进的根源也是学习,长期受到成绩的影响,大家心中总是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一切都好,成绩差的学生万念俱灰。因此,老师需要利用周会课,课余时间和学生面对面谈论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确人生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成绩的阴影中走出来,踏上求知之路。

二、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

了解学生的个性,针对其自身的优缺点,因材施教。学生的精神会很振奋,认为他遇到了知已,所以很相信老师。学生从内心相信老师,这是教育学生的第一步,也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记得有位学生在七年级的时曾问我: “老师,你看我将来最适合干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好了,你最适合学电脑,在某电脑公司工作,一定能弄个厂长或经理什么的,到时候可别忘了我的金口玉言。”了了数语,这个本来口吃且内向的学生兴奋了。从此,他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和我一道校正他的发音,到九年级时,奇迹发生了,表达非常流利、干练,口吃已成了我和他的美好回忆。

三、关心学生的身体发育

初中学生正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老师应从走路姿势、学习习惯、饮食卫生及日常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进行关心,用爱心去指导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学生都会受到鼓舞。这不仅仅是关心和爱护,更是和谐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

篇14:慈善就是奉献爱心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烂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老人解释道,“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原来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老人的这种带着体温一样的行为无疑告诉我们:“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资助他人的时候,同样捐出的还有救人济世的美德、善解人意的真诚。有这样一句歌词,“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黯淡无光”这不正是我们做慈善的意义吗!慈善事业可以唤醒大众的一些潜在的向善意识,可以让大家的思想和行动更加和谐。其实人心都是向善的,做慈善事业,会让人觉得非常的自豪和骄傲!

我更欣赏这种说法:“慈善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如果你没钱,你想办法让别人捐钱帮助人,我觉得你也算是慈善。慈善在心中。有心就行,有的人为了名利做慈善,那不叫慈善,是金玉其外。”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来人生的快乐会如此简单美好。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奉献爱心。

篇15:初中作文:奉献爱心

我抬头望着天花板,仿佛看到了这些钱变成了帐篷,为灾区人民遮风挡雨;这些钱变成了食物,为灾区人民解除饥饿;这些钱变成了工具,为灾区人民造房建屋……虽然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

是的,奉献爱心,无论大小,无论多少,都代表了我们的一片心意。虽然我们无法奔赴灾区,为灾区人民办实事,但是,我们都有一颗火热的爱心,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上一篇:【听孙绍振教授讲作文之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下一篇: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