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2024-05-24

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精选12篇)

篇1: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化工园区、沿海经济区、县各委办局、县各直直属单位: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以下简称“资产清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清查主要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做到帐实相符,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为实施资产动态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编制以后地方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四)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打下基础。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以2010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1、2010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清查的具体对象包括各部门和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各类资产。

三、清查方法和要求

县直各部门既要完成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还要对本部门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进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

各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化工园区、沿海经济区负责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清查工作。

方法上采取:一是盘点建卡。对本部门、本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实物盘点,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卡片,使所建卡片与实物一一对应,保证卡片信息完整。二是登记台帐。按照资产盘点卡片登记资产管理台帐。三是核对账务。将资产帐与财务帐、资产帐与实物进行认真核对,确保真实准确。四是填制报表。根据清查结果和核对后的台帐数据填列《资产清查表》(附后)(《资产清查表》电子表格邮箱:

xsczgz@163.com,密码:86883570,请下载)。五是上报资料。请各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化工园区、沿海经济区、县直各部门和单位于2011年3月31日前将《资产清查表》和清查情况说明报县财政局国资科,同时报送电子表格。

未按时完成清查工作和报送资产清查报表及相关资料的,由县财政部门视情况停拨或缓拨有关经费。

此次资产清查结果将作为基础数据进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请各镇及县直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清查工作顺利完成。

以上通知,请遵照执行!

篇2: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财办[2006]51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6]37号),财政部决定组织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以下简称资产清查)工作。为保证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 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资产清查工作,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为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初始数据,有利于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二、认真组织开展好本部门、本地区的资产清查工作

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的范围为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组织开展本地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境外机构的资产清查工作,由其国内派出单位组织开展。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总体工作要求,本次资产清查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按照《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附后)和财政部有关要求进行。

资产清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事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的质量,各部门、各地方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准备,精心组织各项实施工作,狠抓工作落实,各有关方面要通力协作,积极克服困难,按期圆满完成资产清查各项工作任务,保证工作结果真实、可靠,有关数据准确无误,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财政部将通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简报》等方式对全国资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予以通报。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财政部将组织对本次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附件: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二OO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附件:

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6]37号)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将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为确保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财政部门编制2008年及以后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

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2006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

1.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由行政事业单位填报相关数据。

三、工作原则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各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统一汇总。其中:

(一)对于近三年已经进行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地方,允许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此次资产清查的统一政策和要求对其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补充、调整,审核更新有关数据后,汇总上报。

(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首先由部门(单位)进行自查,然后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各部门(单位)向财政部上报的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应当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参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由财政部统一招标确定。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开展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时,自行确定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工作的方式。

(三)经过清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账卡,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四)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另行制订)和实际情况,对资产 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认定。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结果核实、资产损溢认定等方面的具体权限,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根据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做好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项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6年9月-12月)。1.研究确定资产清查报表。2.组织开发资产清查工作软件。3.拟订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文件。

4.组织开展资产清查试点工作,修正报表和软件。

5.对中央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进行业务培训。

6.财政部组织招标,确定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

7.中央部门、各地区组织本系统、本地区的培训,布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7年1月-6月)。

1.中央各部门(单位)自查,资产清查结果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将有关资料于2007年5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

2007年6月,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形成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为2008年及以后预算编制提供支撑。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于2007年6月30日前将本地区资产清查统计表汇总报送财政部。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

1.财政部对全国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2.财政部将根据资产清查结果,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部门和地方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

五、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财政部将成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中央级资产清查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体组织机构和职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自行确定。

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将组织机构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六、经费保障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除财政部统一配发资产清查软件、资料等外,各级财政分别负担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所需经费,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部统一支付。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地方要加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单位)内部应当分工明确、落实到人,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关负责人应当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完成。

(二)精心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动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肃纪律。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不得瞒报虚报,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等鉴证材料,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篇3: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1) 单位基本情况清理:主要是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 对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2) 账务清理: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 财产清查: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单位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和坏账等损失, 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 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4) 完善制度:主要是各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 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依据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出现财务账与资产卡片账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形成原因有:部分资产购入、处置、报废或调拨划入、划出, 资产卡片已登记或转出, 但财务未能及时入账;财务已入账, 但资产卡片未能及时处理。部分单位账账不符的情况已多年存在, 此次清查重新进行了对账清理, 增加了很大工作量。

(2) 挂账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中会与现实经济存在交集, 所以产生了一些长期挂账的现象, 很多时候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会参与负责一些项目, 但是一旦项目出现突发情况或者是负责人出现某些问题, 就会导致资金的中断和账目的冻结, 形成挂账、呆账, 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3) 国有资产利用率偏低, 在资产清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不当的行为, 造成资产利用率偏低, 所以不要盲目使用, 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 依法办事, 精细管理, 严格审查, 监督到位, 合理使用, 争取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4) 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无偿占用现象比较严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行政事业单位会使用国有资产支持经济活动, 而这些经济活动大多是非营利性的, 表面上来看是支持经济发展, 盘活国有资产, 而实际上容易形成国有资产私用, 不顾大局的违法行为。

(5) 资产所有权混乱。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存在资产所有权公私混淆的问题, 这就加大了清查和管理的难度, 虽然有历史遗留的影响, 但是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否则国家新时期的财政管理措施将无法落实。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面临的难题

(1) 内部资产清查意识差。大多行政事业单位把内部资产清查管理看作是形式主义, 由于大多数内部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而且内部资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清查起来难度大, 即使产生问题也无法进行明确的责任认定, 所以对资产清查重视度不强。

(2) 清查管理体系不科学。资产清查要有科学的体系作为支撑, 并不是发生问题时的检查, 也不是简单的工作职责落实, 应当要阶段性定期检查, 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有官本位思想, 不能够依据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资产清查措施, 导致清查管理体系不科学现象时有发生。

(3) 清查过程缺乏监督与管理。在资产清查过程中, 相关监管人员的数量极少, 难以全面有效的做好清查工作, 与此同时, 部分单位在清查发现问题时, 也难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导致问题越积越深。

(4)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应用不成体系,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对资产清查造成较大的阻力, 尤其是金额大、数量多、种类繁杂、关系混乱的情况下, 更难以实现资产清查的效果, 所以建议以中央处理机构与分支机构的授权管理形式, 对行政机关资产进行统一清查管理。

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1) 完善制度, 明确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各级财政部门关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以及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 结合单位实际, 对资产管理制定明确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 从制度上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 堵塞管理漏洞。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实现物物有人管, 人人都管物, 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组织健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切实转变观念, 克服怕担责任、怕麻烦、新官不理旧账和重钱轻物的思想。充分认识和查找本单位在落实固定资产规范管理上存在的差距, 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上前清后乱、账物脱节等问题。

(2) 规范流程, 加强内控。一是规范配置管理。业务部门需增加配置资产时, 应提出申请, 说明增配原因、本部门的现有人数和现有相关资产配置情况等, 办公室根据部门申请、现有资产配置数、资产配置年限和标准等情况, 提出资产配置计划和预算意见, 经财务部门审核, 报主管领导审定。二是规范购置管理。购置资产到货验收合格后, 采购部门经办人将固定资产验收单及发票、合同等相关单据, 交由办公室资产管理人员, 通过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填制录入和打印固定资产出入库单、卡片、条形码, 经办公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 办公室或采购经办部门资产采购经办人员持发票、合同、固定资产卡片或入库单, 到财务部门办理经费结算报销, 财务部门必须依据办公室出具的固定资产卡片或入库单, 方可办理结算报销及固定资产入账手续。三是规范处置及报废管理。当固定资产需处置时, 要严格按本区资产处置相关文件和程序办理处置手续。办公室根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申请, 经审核并按审批权限上报批准同意后处置, 其处置收入应及时交财务作资金收入账务处理, 办公室和财务门根据处置批准手续同时做好减少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3) 开拓创新, 科学管理。一是全面推行资产条形码管理, 粘贴固定资产标签。今后凡是增加固定资产, 必须粘贴条形码, 条形码粘贴应统一规范, 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定期核对资产账簿登记动态。会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每季度要核对资产账簿登记情况, 如财务资产账与实物资产账不相符, 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平衡。三是要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动态指导、监督, 上级部门要加强对系统所属单位的资产账簿登记情况进行核查, 及时指导系统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充分发挥信息化动态监督作用。对尚未处置的资产, 搜集相关凭据, 实事求是妥善做好盘盈、盘亏、报损、报废的处置工作, 更加如实准确反映系统资产情况。

参考文献

[1].林春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11) .

篇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做法

按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决定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对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编定了清查方案、清查办法,但笔者认为其不够具体明细,软件运作也有些欠缺,在此,笔者结合清查工作实际及2003年清产核资经验,谈一些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认识和做法。

一、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历史背景

(一)政府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逐步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退出,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得不到有力的保证。表现在:资产配置不公平、超编、超标现象普遍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低,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资产处置不规范,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弱化,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浪费了国有资源,增加了政府的运行成本。

(二)收入分配秩序混乱

表现在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外自行出台和发放津贴、补贴,而这些政策外津贴、补贴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收益。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缺乏有效衔接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乏力,资产管理改革明显滞后,资产预算安排与现有资产存量脱钩,对国有资产收益如资产处置收益、对外投资收益、出租出借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缺乏监管,对资产实物量、价值量及运行状况缺乏实物定额标准。

(四)“家底”不清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至使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不仅不完整、不准确,而且基本上都是静态数、账面数,实际资产变动状况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没有及时入账,这些账外资产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导致资产处置更加随意,流失具有隐蔽性。

二、财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不清这一严重问题,通过清产核资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

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各基层单位、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

三、开展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加强领导是指各资产清查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就是要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清产核资工作机构,包括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小组,设置专门办公室,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在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加强宣传与培训,加强沟通与协调

加强宣传可通过广播、公示栏、电脑触摸屏、标语、手机短信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此次资产清查的意义、内容以及具体的开展工作方式,以得到广大干部的支持、合作;加强培训就是把参加资产清查的人员集中起来学习文件方案内容、清查工作的目标、内容、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参加资产清查人员的素质,使其清楚工作规范、掌握工作方法、熟练操作技能。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清查人员、社会中介机构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以顺利完成清查任务。

(三)按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成立清资机构;设置资产清查办公室;抽调人员名单;安排培训学习的时间、内容、分组、分任务、分阶段情况(可列表);资产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涵盖范围;资产清查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以及有关的各项要求等等。

(四)落实工作方案,按方案内容分阶段、分任务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1.单位基本情况清理。即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户数和编制实有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核实。

2.财务清理。即对行政事业单位本部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款项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财产清查。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及债务等各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核实。

4.建立卡片。即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边清查资产,边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卡片。

5.录入填制报表。即按财政部下发的清查软件系统,录入财政资产清查基础表,再结转导入生成财政清查综合表,并审核,用A3纸打印上报。

篇5: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6]48号 【发布日期】2006-07-25 【生效日期】2006-07-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6]4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本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经市政府同意,本市于2006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首都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必要途径。

二、工作范围

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本市行政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与财政发生缴拨款关系的本市社会团体均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同时,本市行政事业单位投资兴办的企业也纳入此次资产清查范围,并按照《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通过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完整地反映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可靠依据。全面核查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财产和债权债务,核实人员状况、收入来源、支出结构及水平等基本情况。

(二)查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各单位资产及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按照国家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对清理出的问题要重新核实,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三)全面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动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资产清查领导小组),为市政府临时机构,负责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待资产清查工作完成后自行撤销。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市长翟鸿祥兼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黎晓宏、市财政局局长吴世雄兼任,成员包括市财政局、市编办、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同志。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具体负责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日常工作。

各区、县政府要相应成立临时机构,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管理”的要求,组织好本区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各市属单位要建立由资产、财务、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机构,组织实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积极配合社会中介机构,做好资产清查结果的核实和申报工作;认真分析总结资产清查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对资产清查过程中数字不实、弄虚作假的行为,要根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区、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司其职,积极配合,确保资产清查工作顺利完成。

篇6:关于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景区管委会:

为进一步加强各公司、管委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彻底摸清我集团固定资产实物现状,明确资产管理责任,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经研究决定,于2011年9月底至2011年11月底进行全面清查。现就清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资产清查的组织领导

为保证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集团决定成立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研究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集团财务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清查工作。

二、资产清查的内容和范围

(一)清查内容

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将通过对实物资产、财管系统反映的实地盘点,账实核对后确定固定资产的盈亏情况,并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明确管理职责。

(二)清查范围

本次清查是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范围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电子设备、机具设备等。

三、资产清查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固定资产清查基准日。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以2011年9月30日账面数为清查基准日。

(二)准备、动员阶段。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成立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于9月30日前报送集团财务处。

(三)固定资产清查自查阶段。2011年10月1日至11月20日为企业自查阶段。

(四)固定资产清查核查阶段。集团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小组于11月21日对各单位自查结果进行审核、检查。

各单位对各自范围内的固定资产,以书面和电子文档方式报集团财务处

四、工作目标

(一)进行彻底清查,准确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情况。对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彻底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情况。

(二)健全资产管理措施,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三)固定资产清查核查阶段。集团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组于11月21日对各单位自查结果进行审核、检查。

五、工作要求

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各单位要统一思想,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资产清

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按要求成立本单位的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本次资产清查工作的有关要求,集中人力认真落实固定资产的清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清查工作,保证达到清查工作的覆盖面和深度。

(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单位要统筹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认真对待,严肃纪律。在清查过程中,各单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确保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加强督查,认真总结。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向清查工作办公室反映资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措施,建章立制,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篇7: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各村(居):

村(居)委会资产是村级政权建设和国家运转的物质基础,也是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村(居)委会资产清查工作,摸清 “家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居)委会资产管理。根据镇党委、政府对村级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此次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决定对各村(居)资产进行清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村(居)委会要充分认识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全局的高度,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资产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领导,分工协作

各村(居)委会领导应密切配合,客观对待此次清查,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清查工作由具体实施。

三、清查范围:

国家工程建设补助、出卖(出租)集体资产所得、上级相关部门补助、捐赠及其他收入等;村集体的债权、债务及未履行终止的经济合同、未了事项等;办公用房、设备、交通工具等。

四、严格要求,确保质量

在资产清查中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确保工作质量。各村(居)委会对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对在资产清查工作中隐瞒真实情况、不如实提供资产相关情况的以及私分、转移集体资产的、将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时间安排

资产清查时间:月1日-月13日

六、遵循公开、透明原则

资产清查工作遵循公开、透明原则,接受群众监督,相关线索直接向镇党委、政府反映。联系电话:

篇8: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问题;措施

今年以来,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组织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资产清查于2016年1月—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摸清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推进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依法认定各项资产损益,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的工作。资产清查工作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单位基本情况清理,主要是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对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2.账务清理,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财产清查,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单位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和坏账等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4.完善制度,主要是各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尚欠缺。如资产的卡片账基本信息录入不完备,部份设备的规格型号未填写或不全、设备的放置地点、使用人或责任人未填写或未根据地址和人员的迁移变动而变更,实物资产上未贴相应的资产编号识别,以及部分车辆的车牌号未及时登记,均造成账面资产与具体实物资产难以一一对应。此外在机构撤并改组以及人员新老更替过程中,部分资产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交接不到位,以至于新任资产管理员对单位资产的具体情况不够熟悉,以上问题均增加了资产清查工作的难度,并对资产的规范管理造成影响。

2.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出现财务账与资产卡片账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形成原因有:部分资产购入、处置、报废或调拨划入、划出,资产卡片已登记或转出,但财务未能及时入账;或财务已入账,但资产卡片未能及时处理。部分单位账账不符的情况已多年存在,此次清查重新进行了对账清理,增加了很大工作量。

3.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账面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一些往来账款甚至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遗留事项形成,历经机构撤并改组,财务及经办人员更替,现有人员已无法解释当初挂账的成因,而且相关财务原始资料一时难以查找,造成无法在清查中对相关挂账款项进行清理。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1.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各级财政部门关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以及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单位实际,对资产管理制定明确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从制度上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堵塞管理漏洞。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实现“物物有人管,人人都管物”,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组织健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切实转变观念,克服怕担责任、怕麻烦、“新官不理旧账”和“重钱轻物”的思想。充分认识和查找本单位在落实固定资产规范管理上存在的差距,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上“前清后乱、账物脱节”等问题。

2.规范流程,加强内控。一是规范配置管理。业务部门需增加配置资产时,应提出申请,说明增配原因、本部门的现有人数和现有相关资产配置情况等,办公室根据部门申请、现有资产配置数、资产配置年限和标准等情况,提出资产配置计划和预算意见,经财务部门审核,报主管领导审定;二是规范购置管理。购置资产到货验收合格后,采购部门经办人将固定资产验收单及发票、合同等相关单据,交由办公室资产管理人员,通过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填制录入和打印固定资产出入库单、卡片、条形码,经办公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办公室或采购经办部门资产采购经办人员持发票、合同、固定资产卡片或入库单,到财务部门办理经费结算报销,财务部门必须依据办公室出具的固定资产卡片或入库单,方可办理结算报销及固定资产入账手续;三是规范处置及报废管理。当固定资产需处置时,要严格按本区资产处置相关文件和程序办理处置手续。办公室根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申请,经审核并按审批权限上报批准同意后处置,其处置收入应及时交财务作资金收入账务处理,办公室和财务门根据处置批准手续同时做好减少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3.开拓创新,科学管理。一是全面推行资产条形码管理,粘贴固定资产标签。今后凡是增加固定资产,必须粘贴条形码,条形码粘贴应统一规范,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定期核对资产账簿登记动态。会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每季度要核对资产账簿登记情况,如财务资产账与实物资产账不相符,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平衡。三是要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动态指导、监督,上级部门要加强对系统所属单位的资产账簿登记情况进行核查,及时指导系统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信息化动态监督作用。对尚未处置的资产,搜集相关凭据,实事求是妥善做好盘盈、盘亏、报损、报废的处置工作,更加如实准确反映系统资产情况。

四、结语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资产清查的最终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资产清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到位,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林春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11期.

篇9: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

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

为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根据《马鞍山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细则》(马政〔2009〕33号)等文件规定,决定开展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

二、检查方式

本次检查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单位先对照本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对本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市财政部门将组织人员进行抽查。

三、检查时间

2011年 11月10日开始到2011年11月30日结束。㈠2011年11月10日到2011年11月20日属自查整改阶段,请各单位认真如实填写《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自查表》(可在资产管理信息网http://zc.mas.gov.cn/下载),于2011年11月20日之前将纸质(一式两份)和电子版报至市财政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科,联系电话:2364182。

㈡2011年11月21日到2011年11月30日属抽查阶段,市财政部门将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具体抽查工作另行通知。

四、检查主要内容

主要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贯彻执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法规制度等情况。包括:

㈠制度建设方面,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资产的购置、保管、申领、使用、报废、处置等内部控制制度。

㈡机构人员方面,单位是否明确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

㈢账务处理方面,是否建立健全资产台帐、明细账和实物卡片等,是否做到账实、帐卡、账账、帐表及帐与信息系统相符。

㈣资产处置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包括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是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申报审批,是否在信息系统里进行同步申报审批,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资产的问题。

㈤出租出借方面,单位对资产的出租出借是否履行了有关申报审批手续;是否加强对出租资产的维护管理、租金收取、合同签订等方面的管理。㈥资产收益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收益(包括出租资产的租赁收入,报废、报损资产的变价收入,有偿转让资产收入)是否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有无资产处置收入不入账和坐支行为。

㈦信息系统方面,是否配备专门人员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信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所有资产是否已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㈧动态管理方面,资产的增减变动是否及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和资产台账登记;是否按要求及时更新、上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资料。

五、工作要求

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本次专项检查,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开展专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㈡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按照专项检查工作的要求,研究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专项检查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专人,按要求及时完成自查整改和迎接检查工作。

㈢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各单位要对照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自查工作,切实加强对本单位重点部门、重点资产的清查盘点,避免以账对账、以账对表;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认真查找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纠正;对于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属于管理权限范围内的违规行为自行整改,超过权限的须及时上报,并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㈣严明纪律,以求实效。本次检查结束后,将对资产管理较好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检查中发现不认真自查整改、弄虚作假、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等违纪违规行为,将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附件: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自查表

篇10: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6]37号)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将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为确保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财政部门编制2008年及以后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

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2006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

1.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由行政事业单位填报相关数据。

三、工作原则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各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统一汇总。其中:

(一)对于近三年已经进行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地方,允许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此次资产清查的统一政策和要求对其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补充、调整,审核更新有关数据后,汇总上报。

(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首先由部门(单位)进行自查,然后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各部门(单位)向财政部上报的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应当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参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由财政部统一招标确定。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开展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时,自行确定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工作的方式。

(三)经过清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账卡,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四)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另行制订)和实际情况,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认定。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结果核实、资产损溢认定等方面的具体权限,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根据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做好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项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6年9月-12月)。1.研究确定资产清查报表。2.组织开发资产清查工作软件。3.拟订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文件。

4.组织开展资产清查试点工作,修正报表和软件。

5.对中央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进行业务培训。

6.财政部组织招标,确定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7.中央部门、各地区组织本系统、本地区的培训,布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7年1月-6月)。

1.中央各部门(单位)自查,资产清查结果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将有关资料于2007年5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

2007年6月,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形成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为2008年及以后预算编制提供支撑。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于2007年6月30日前将本地区资产清查统计表汇总报送财政部。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

1.财政部对全国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2.财政部将根据资产清查结果,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部门和地方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

五、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财政部将成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中央级资产清查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体组织机构和职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自行确定。

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将组织机构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六、经费保障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除财政部统一配发资产清查软件、资料等外,各级财政分别负担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所需经费,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部统一支付。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地方要加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单位)内部应当分工明确、落实到人,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关负责人应当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完成。

(二)精心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动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肃纪律。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不得瞒报虚报,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等鉴证材料,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篇11: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主审所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

(二)经_____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资产损失情况

(三)单位申报核销损失的处理预案

三、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一)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三)改进措施

篇12:110112--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2006年12月2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主持会议的财政部楼继伟副部长在会议中要求,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组织开展本地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这次资产清查的范围是,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拨缴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这次清查的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以及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次清查运用 “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管理系统”,他是按照全国资产清查工作的要求专门开发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由中财信负责软件的开发和研制。

通过全面摸清家底,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与财 务状况,涉及到各项资金、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内容,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并计划以清查数据为初始信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督系统。

该系统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管理系统”和“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两个系统之间通过自动生成的数据文件进行卡片数据到报表数据的数据传输和转换。

卡片管理系统提供了固定资产卡片(包括账实相符资产、盘盈资产)的录入、查询、打印、删除、导入外部数据、生成清查系统文件、备份、恢复等功能。卡片的数据将作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初始数据。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运用了一套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

清查报表管理系统提供了从固定资产卡片提取数据到基础表,基础表间计算,提取基础表数据到报表、汇总报表以及单位管理,数据的录入、打印、导入、导出、上报、收集、汇总、审核、查询、备份、恢复等功能。

通过资产清查,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掌握资产的实物量、价值量及运行状况等信息,本次清查时间紧、任务重。财务人员既要对2007年政府收支改革的课目进行重新设置、在保证正常业务工作下又要开展这项艰巨性、繁琐性的资产清查工作。对 “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管理系统”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管理系统”有一定的建议和看法。

第一,实物固定资产的清查是重中之重。目前各单位都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输入固定资产卡片,对资产金额较大、较多,会计人员少的单位无疑是将输入固定资产卡片作为重点 ,各财务单位均运用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都具备固定资产模块,都是SQL、sever数据库,对账实相符资产,账面2006年底能否进行数据转换,对盘盈资产输入本系统固定资产卡片,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完成清点、核对任务,对未用财务软件的部门可运用本系统输入固定资产卡片,开发商未考虑实际工作,希望予以考虑。

第二,在卡片查询功能中应增设修改和删除功能,便于修改和删除。在输入卡片或个别输入错误时,可在卡片查询功能进行直接修改,不必来回切换窗口。在定位和批量选择时,容易误操作,便于删除。

第三,在文艺和体育设备窗口卡片设置中,无数量填制要求。不便于核算数量金额,应与家具用具及其他类窗口卡片设置全面就方便合理了。

上一篇:2024年9.27公考行测答案中公华图有争议的几题下一篇:有意义的早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