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感性类

2024-04-24

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感性类(共8篇)

篇1: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感性类

solitary?独立的?

free-living?生活自由无拘束的?

independent?独立的?

autonomously?自治的?

privilege?特权?

apparition?离奇的出现?

dichotomy?互为分割,分裂的?

distinct?互不相关的?

national?民族的?

freedom?自由?

isolate?孤立?

absolute?独立的

篇2: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感性类

permanent 永远的

reliable 可靠的

hierarchy 等级体系

strata 等级系统

caste 职业和社会的等级

compatible 一致的,兼容的

stereotype 固定不变的

slow 缓慢 steady 稳定

constant 不变的,恒量

ponderous 笨重的,呆板的

篇3: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感性类

2015 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题材、题型上, 各省市有一定的差别。从对2016 年高考命题的影响角度看, 全国新课标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而各省市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探索对此类文本考查的改革也将有一定的启示。

近三年来, 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有一定的稳定性, 也有一定的创新。从题材的选择上看, 或为文艺理论, 或为历史专论等。从题型上看, 都是选择题, 而且每个选项50 个字左右, 侧重于对一个方面的表述。从考点上看, 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重点, 命题人往往从选文中选取相关概念、信息和观点等, 通过变换说法、拓展举例的方式让考生辨析正误, 探讨研究。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省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方面多有创新, 如2015年北京卷实行专题阅读, 围绕汉字印刷这一话题, 选取三则阅读材料, 总篇幅近3000字, 既有历史知识介绍, 也有理论分析表述, 设置8道选择题, 综合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 概念理解, 信息筛选与整合, 要点归纳, 观点概括等能力。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字数不多, 重在内容概括, 着重考查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海卷、江苏卷在文本选择、命题设置上都比较灵活, 如上海卷选择说明性文本, 考查说明方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 主客观题兼备;而江苏卷则以主观题为主, 考查论述层次等。

2015年其他省市的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选材与题型上延续了其以往的特色。偶有自然科学类文章, 但大多还是社科类文章。与全国新课标卷相比, 随笔杂感较多, 专业性不及全国卷突出。就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来看, 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一、掌握答题步骤

1.读。粗读全文, 整体把握

一定要通读全文, 一字一句地读完, 理解文章大意, 即使不能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也要明确它在文中所指。

2.审。审清题干, 明确要求

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意味着某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文意的理解等是不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意味着某选项的观点、态度等是从原文中推断不出来的的。

3.找。准确查找, 确定区间

要在原文中准确找出与各选项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的语句不止一处, 要全面查找, 不可遗漏;有时选项是对原文的归纳与概括, 要找出相关的论点论据, 进行整合。

4.比。比照分析, 判断正误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要判断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改写有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有时两者的差别很小, 只在个别词语的表述上有区别, 一定要细心。

二、掌握比对方法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比对法和排除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对法。一般而言, 在整体阅读全文之后, 再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 找到原文中的相应区域;此后, 所要用到的答题方法就是比对。当然, 不排除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直接对选项做出判断。这时, 仍需要通过比对来检验判断的正确与否。

1.比对句中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 有时只是在个别词语上对原文的表述稍加变换。这些变换主要是增添、删去或是更改某些词语。答题时,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词语。

(1) 表示范围的词语。表示全部范围的, 如“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一概”等;表示大部分范围的, 如“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的, 如“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及以上对象的, 如“以及”“及”“和”“也”“又”等。此外, 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 (一般是定语) , 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 比对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有扩大和缩小范围的情况。

(2) 表示程度的词语。表示程度高、深的, 如“很”“挺”“怪”“更”“最”“太”“忒”“好”“真”“非常”“十分”“特别”“极其”等;表示程度一般、适中的, 如“较”“比较”等;表示程度轻的, 如“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等。比对时要注意加重或减轻程度的表述, 注意轻重倒置、过度夸大的现象。

(3) 表示指代的词语, 如“这”“其”“它”等。比对时, 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 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4) 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 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了”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等情况。特别要留心是否有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内容。

(5) 表示否定的词语, 如“莫”“非”“否则”“切忌”“禁止”“防止”“难以”“忘记”“忽视”“放弃”“拒绝”“杜绝”“差点儿”等。

(6) 表示语气的词语。表示肯定的, 如“决”“必定”“必须”“一定”“的确”等;表示揣测的, 如“或许”“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混淆偶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情况。

(7) 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主要是判断一些词语的替代有没有篡改原文, 有没有曲解文意。

2.比对句间关系

比对句间关系, 要求的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 而是要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关系。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关系;二是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1)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要注意省略、添加、更改的部分, 特别是一些修饰成分的增删与改动。

(2)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这就要求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 划分句子的主干, 从而判断选项有没有杂糅、笼统、混淆等问题。

(3) 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转折、并列等, 特别要注意强加因果、因果关系倒置、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并列关系变成转折关系等情况。

3.比对论点论据

对理解与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 需要综合全文进行比对。这种题目的选项有两种, 一种是单一判断型的, 一种是完整推断型的。

(1) 单一判断型。要看原文有没有类似的表述, 如果没有, 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有, 看它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 看它在文中的作用。

(2) 完整推断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同时出现, 比对时, 看原因与条件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看结果与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现成的表述, 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典型例题解析】

(2015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艺术实践证明, 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 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 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 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 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 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 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 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 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 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 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 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 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 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 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 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 表现为善, 表现为美, 表现为真, 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 表现为恶, 表现为丑, 表现为伪, 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 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 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 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 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 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 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元素, 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 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 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 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互相碰撞, 互相交叉, 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 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 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不断变化。例如, 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 “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 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 “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 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 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 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 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 它会被假象包裹着, 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 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 这并不是责难人, 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 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 杂多的性格元素, 相互影响, 相互交叉, 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 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要刻画鲜明的人物, 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 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原文第二段结尾说“事实上, 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 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 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文第三、四、五段主要介绍性格元素的两层意思。原文第六段指出“性格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 它会被假象包裹着”, 结论是“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再次点明主旨。综合各段内容, 可知整篇文章都在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A项是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 但第一段并不是文章的主旨段。第二段指出性格的模糊性对写作的影响, 统领第三至六段, 结尾段再呼应第二段, 可知第二段才是作品的主旨段。B项的依据是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 D项是第三、四、五段的概括。A、B、D项均是部分内容, 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 以写出“人情味”, 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 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 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 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 不能仅仅看人物外在的言谈举止, 更要努力深入人物的内心和灵魂。

【解析】A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第二段前两句。B项, 无中生有, 原文指出各种性格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互相碰撞, 互相交叉, 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并不能得出“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的观点。C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第五段“例如, 当一个人追求真理时……否定性质的‘固执’”。D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最后一段的首句。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有的人, 正像我一样, 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 好好坏坏, 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 把坏人当好人写, 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 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 既伪善霸道, 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 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 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 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解析】D项, “‘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说法有误。“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同情劳动人民、不满现实, 但面对残酷的封建礼教又深感无能为力, 甚至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我”的形象能够体现性格元素的模糊性。

【答案】D

【常见题型撷英】

一、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 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 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 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 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 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 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 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 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 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 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 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 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 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 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 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 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 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 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 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 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 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 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 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 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 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 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 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 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 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 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 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 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 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 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 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 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 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 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 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 为追求爱情自由, 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 拒绝委曲求全, 最后触碑殉情, 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 纯朴善良, 勤劳能干, 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 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 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 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 阻击了3000 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 弹尽粮绝之后, 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 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 开足马力, 冲向日本吉野舰, 最后被鱼雷击中, 沉入海中, 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2.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悲剧冲突中, 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即悲剧主体, 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 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 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 人性和兽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 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 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 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 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 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 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 也表现抗争与拼搏, 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 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 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 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 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 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 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 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二、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周代, 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 但我们还是看到, 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 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 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 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 果实未熟, 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 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 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国家在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 脯肉毒杀、伤、病人者, 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 及吏主者, 皆坐脯肉赃, 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 应尽快焚毁, 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 曾经病人, 有余者速焚之, 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 令人病者, 徒一年;以故致死者, 绞。即人自食致死者, 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 在唐代, 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 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 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 以绝后患, 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 致人中毒, 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 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 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 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 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 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 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 敝恶之物, 饰为新奇;假伪之物, 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 米麦之增湿润, 肉食之灌以水, 药材之易以他物” (《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 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不以其物小大, 但合充用者, 皆置为行, 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胜》)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 并按行业登记在籍, 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 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 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 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 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 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 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 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 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 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 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 而致人生病者, 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 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 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 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 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 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 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 并给予不同的处罚, 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 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 经过汉、唐的发展, 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 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三、 (2015 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 而提起“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 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 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 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 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 “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 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 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儒家治世, 佛教治心, 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 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 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 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 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 在中国古代, 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 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 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 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 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 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 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 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 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 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 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 只是因为它写得好, 被引用得多, 被人觉着充满真理, 又被反复解释, 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 于是, 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 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 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 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 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 对于古代经典, 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 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 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 你以为扔开了它, 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 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 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你不打开它, 资源不会为你所用, 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 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 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 经典在今天, 是需要重新“解释”的, 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 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 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 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 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 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 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外, 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 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 比如, 用儒家思想治世, 用佛教思想治心, 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 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 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 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 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 如影随形, 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 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 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 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 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 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 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四、 (2015 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设置五经博士, 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 东汉时多迭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 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 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 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 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 于是, 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 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 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 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 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 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 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 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 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 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 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 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 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 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 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 一时没有实现, 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 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 注重思想的阐发, 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 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 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 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 学术贡献良多, 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 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 借以维护主流思想, 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 遍注群经, 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 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 设置五经博士, 以五经为研习对象, 标志着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 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 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被确立以后, 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被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 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 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 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 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 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 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 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 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 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 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 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新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雅俗的未来

王立刚

1917年杜尚把一个小便池提交给“独立艺术家学会”的展览, 这件“作品”于是成了最著名 (或许也最声名狼藉) 的现代艺术品之一。不论对这一作品的内涵有多少种解释, 至少下面这种解释非常符合历史的前后语境, 那就是:小便池是对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的一种讽刺, 也是分化的精英群体用俗来矫正雅的一种激进尝试。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流行音乐全面压倒了古典音乐, 电视压倒电影, HipPop压倒华尔兹, 迷你裙压倒长裙, 通俗小说压倒纯文学……或许在人类历史上, 还从来没有看到过, 大众的俗趣味对精英的雅趣味取得如此巨大的优势。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 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 这就是当代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缘起。

谈到中国, 在当代, 从审美领域来说, 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 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可以说是无边的审美, 如人们每天的微信中都少不了随手街拍的花花草草或者美食图片等。不仅大众的审美对象是无边的, 审美标准也是极为多元的。高雅艺术继续存在, 但愈趋局限于狭小的圈子中。更值得关注的反而是大众对所谓的俗趣进行的种种发展和探索, 一些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 譬如周星驰的一些电影。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俗世对象和方式的。互联网上, 文学、音乐、微电影呈现出高雅和庸俗糅合在一起的无数尝试, 互联网发展大大加速了大众和精英趣味的分化、成长和创新。

高雅趣味与大众趣味的良性互动将创造空前的文化繁荣。但今天的中国,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种繁荣, 还看到另一种畸形的审美, 那就是恶俗和平庸的崛起。

恶俗是利用人性中的一些弱点来博得大众的眼球。毫无疑问, 个别的恶俗艺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但随着大众的批判精神的提升, 恶俗很难再获得20 年前的机会了。与恶俗相比, 平庸更体现了市场、资本对于审美的影响。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为一种文化资本, 并行使“审俗霸权”来压迫受众。这种资本通过挖掘“文化偶像”, 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 粉丝群为文化资本埋单。粉丝不是一开始就“脑残”的, 很大程度上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来“诱捕”粉丝, 慢慢使之失去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如果能够排除这些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将是令人期待的。在不同的人群中, 总有一些人实践着颇为不同的生活, 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 他们的传奇也在自媒体上流传。他们, 是审美的主体。

(节选自2014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自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 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 大众的俗趣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B.当代中国, 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 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不仅对象是无边的, 而且标准也是极为多元的。

C.高雅艺术采取俗世对象和方式以吸引眼球, 比如通过互联网, 尝试将高雅艺术糅合进庸俗的形式中, 实现雅俗的互动。

D.假如能够排除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令人期待的, 不同人群将会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历史语境看, 杜尚将小便池送展, 既是讽刺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 也是精英分子分化后由雅转俗的激进尝试。

B.雅俗可以互动, 当今, 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了俗世对象和方式的, 而某些通俗作品则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

C.文化资本是由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而成的, 它通过挖掘“文化偶像”, 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 进而赚取粉丝的钱。

D.“粉丝”多是被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诱捕”的, 他们往往丧失了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代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代表着俗趣味对雅趣味的胜利, 扩大了审美的对象。

B.通俗文艺未必就是平庸低下, 同样也可能有着高尚的精神关怀, 体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C.对恶俗的欣赏, 源于大众批判精神的缺失, 如某些作品讽刺精神人、残疾人, 居然赢得喜欢。

D.平庸体现了市场、资本对审美的影响, 越是平庸的作品, 越有着强大的文化资本, 形成一种“审俗霸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人类各大文明都经历了以农耕为经济主业的时代, 华夏农耕文明尤其漫长而辉煌。三代以降, 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而以农为根本。秦汉以来, 历代皇帝多有“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之策。商鞅以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 富”。到了明初, 朱元璋甚至下旨“:若有不务耕种, 专事末作者, 是为游民, 则逮捕之。”但农人一年到头胼手胝足, 起早贪黑, 餐风饮露, 结果却如孔子所说“耕也, 馁在其中”, 或如李绅《悯农诗》所吟:“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农民终年劳累, 生活却历来艰辛, 整体上处于社会最底层。何以历代王朝都“重农”, 农民的处境却如此悲惨?

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抑末”, 不过是官家巧取豪夺民间商人以自利, “取天下百货自居之”,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而已!如汉武帝行抑商, 其主要措施如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置官专管, 贱买贵卖, 天下货物的征收、运输、经销统统由官府经营, 官家垄断商贸甚至直接控制生产, 以官营工商业取代民营工商业。但想要一例推行或者一以贯之地实行抑末, 其实也难。北宋熙宁变法, 天下耸动, 均输法、市易法是新法最重要的内容, 目标都是抑商。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嫌商人“与人主争利”。欧阳修等人则极力为商人张目, 力主国家应当“与商贾共利” (欧阳修) 、“驱民归商” (苏轼) “使天下之财通济无碍” (范仲淹) 。这些都可以证明当时商业、商人影响之大。有明一代, 商业之盛、商人之富更是脍炙人口。当然, 不能以此否定中国经济政治思想中的“抑商”传统。相反, 专制统治者的确常常将“抑商”跟“重农”绑在一起, 以厚本的名义, 行官府与富贾豪强勾结共同打击民间工商业活动之实。

以本末设喻之农商, 原本应当是一个生命体的上下或者前后两个部分, 二者不可须臾分割。重农不仅不必抑商、贱商, 恰恰相反, 若想要繁荣经济, 利用厚生, 则必须崇农隆商。务农与经商异业而同道。重农完全可以跟尊重民间自主的工商业活动并行不悖。中外历史都已经证明, 如果没有科学和工业带来的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没有不断扩大的农产品市场, 没有不断扩大的非农就业机会以吸引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句话, 如果不发展工商业, 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农业也不能发展。专制王朝推行重农抑商, 既有碍工商业的发展, 也严重滞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所谓“重农”, 不过是尽可能多地固着人口于土地, 以确保官家对农业和农民尽可能多的榨取;说是“抑商”, 多半是官家试图垄断商业, 或者与富强豪贾沆瀣一气, 压制打击中小商人。

历代统治者对农民既征其税, 复役其人, 以农为本并非以务农之人为本。在加速推行现代化、城镇化的今天,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本”, 即以所有务农之人为本, 使务农成为一种受众人尊重、被他人向往的职业, 使“农民”不再是一种被打上贫穷、落后标记的等级身份, 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节选自董正华《从业本到人本“:重农”新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华夏农耕文明时代, 农业为四业之本, 历史上各王朝的皇帝都一直采用“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政策。

B.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抑末”政策, 其实是官府与民间商人争利的表现, 但这项政策的实行也有难度。

C“.重农”的目的是减少人口的流动, 便于统治和征敛, 以农为本, 但并非是以务农之人为本。

D.“抑商”的目的是官府垄断商贸, 从中获利, 或者是与富强豪贾勾结, 压制打击中小商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历代王朝都“重农”, 但农民劳累而艰辛, 整体上处于社会最底层, 处境最为悲惨, 重农而农益轻。

B.汉武帝行“抑商”, 其实质是官营代替民营, 将天下货物的征收、运输、经销统统收归官府经营。

C.主持北宋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嫌商人“与人主争利”, 实行均输法、市易法, 为官府谋利。

D.将农商对立起来, 分成本末, 分成一个生命体的上下部分或前后部分, 其实是将二者割断起来了。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抑商”事关官府、朝廷的权利, 是官、商的矛盾, 以重农的名义抑商, 不过是统治者的说辞、借口。

B.从历史上看, 工商业的发展, 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商之间, 相互依存, 荣则俱荣, 损则俱损。

C.历代王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虽然保证了农业的发展, 但伤害了工商业的发展, 最终也导致农业生产力的落后。

D.当前, 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落实以人为本, 保障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是关系到农民幸福尊严的重要任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 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李商隐的《锦瑟》其题旨与意境, 众说纷纭, 极多歧异。中国历来就有“诗无达诂”之说,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有着与另一次阅读大相异趣的感受。

阐释的多样性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客观存在。从文本方面来看, 阐释的多样性来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如果文本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 那么对它的阐释就必然只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然而文学作品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某一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常量, 而是一个多样性阐释的群集。从共时性来看, 某一作品的意义是同一时代同一时期无数读者的不同阐释的集合;从历时性来讲, 又是不同时代的读者与同一读者的不同的阅读的无数阐释的集合。因此, 一部真正伟大作品的意义永远是一个过程, 永远处在不断地实现之中。

但是, 新批评 (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把文学作品理解与阐释的多样性概括成“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他们认为正确的理解与阐释既要摆脱作者的创作意图, 也要割舍读者的主观感受, 把“文本”作为一个封闭自足、与外绝缘的独立实体来理解。传统解释学则企图排除理解中属于解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成分, 即主观成见, 而以作者原意为唯一正确的“解”。

然而, 如果读者面对的是一条数学定理或一篇科学论文, 尽管有不同时间不同个体的阅读, 同样不可能导致阐释的多样性。文本的开放性是导致阐释多样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之一。作品的意义产生于文本与读者间的相互作用。每一成功的阅读活动总是要依据于文本如何作为一种相关物在读者的意识中展开自身的丰富性, 依据于文本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开放方式激活个体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所以, 作品的绝对意义只能是全部历时性接受和全部共时性接受所获得的相对意义的融合, 是趋向绝对意义的动态过程。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 正因为有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才有了阐释多样性的可能。伊瑟尔认为, 作品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构成了文本的开放性基础结构。正是作品文本中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成为链接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 成为前者与后者转换的必要条件。它们召唤读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赋予未定性以确定的含义, 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 在与读者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将文本现实化和具体化。所以,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 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 相反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节选自金元浦《文学解释学》)

1.下列各项中, 其性质不属于阐释多样性的一项是 ( )

A.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哈姆雷特, 有人认为他是疯狂复仇者, 有人认为他是感伤主义者, 有人认为他是耽溺哲思者……

B.诗无达诂, 对一首诗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如《锦瑟》, 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锦瑟”乃一婢女名;或认为表现琴的适、怨、清、和的四种声调, 是一首咏物诗……

C.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众说纷纭。

D.郭沫若根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的“三重茅”等词, 推断杜甫茅屋有一尺多厚, 冬暖夏凉, 精致厚实, 比瓦屋还要讲究。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部作品, 经过不同的读者的阅读, 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的阅读, 都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B.对于真正伟大的作品来说, 它的意义不可能得到最终的透彻解读, 它的意义永远是在不断地实现过程中。

C.阐释的多样性既受到读者创作意图的影响, 也受到读者感受的影响, 这使得作品的本意和作者的原意蒙昧不明。

D.文本结构的开放性是阐释多样性的充要条件, 也就是说作品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召唤了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阐释既是客观的, 也是主观的, 阐释的客观性源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主观性源自读者的历史环境与思想背景。

B.作品意义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参与, 而作品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又给了读者以多种理解的可能性。

C.作品如果能充分地唤醒读者的意识, 激活读者的审美经验与情感, 其艺术效果就更强, 相对意义就更为丰富。

D.一篇文学作品没有定论, 没有确解, 并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和不足, 恰是其具有艺术魅力的地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 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无论荒政、仓储体系建设, 还是养老慈幼、收养贫病残疾, 以及各种福利、宗族保障等, 从制度层面, 无不表现出对历朝历代的继承;但从具体的办法、措施中, 又可看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 极为重视备荒仓储建设。明清时期, 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 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如朱元璋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 籴谷收贮以备赈济”, 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 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州县设常平仓。每遇秋成, 官出钱钞收籴入仓。如遇歉岁, 平价出售。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 如此则官不失利, 民受其惠矣。”其后历代皇帝也多有强调。雍正帝特别重视社仓建设, 认为“备荒之仓莫便于近民, 而近民莫便于社仓”。雍正二年时, 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 并最终形成了“省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 乡村则建社仓, 市镇则设义仓, 而近边有营仓之制, 所以预为之备者, 无处不周矣”的局面, 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宋代以后, 官僚士大夫设置族田、建立义庄, 通过保障和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 维护子孙的生存, 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明清时期, 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族田义庄的数量大为增加。“义庄之设遍天下。”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 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慈善活动早就已经出现, 但其成为一种由团体机构主持的社会事业则始自明代后期。明代后期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主要有同善会、放生会、掩骼会、一命浮图会、救生会 (局) 、育婴社 (会) 等。放生指释放、救护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掩骼会的职能为收集掩埋暴露的无名尸骨。崇祯十四年, 江苏太仓州遭遇严重旱灾, 知州钱肃乐组织一命浮图会。参加一命浮图会的人, 根据财力, 可一人救济多人, 也可多人合救一人。救生会 (局) 的基本运营模式, 是由民间或政府出资雇佣水手, 置备救生船, 在容易发生事故的水面巡视。一旦发生船舶倾覆或有人落水的事故, 救生船应迅速前往打捞。育婴社 (会) 是以收养弃婴为职能的慈善组织。明末慈善组织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同善会。劝善是同善会最主要的目的, 救济对象除贫困这一物质标准外, 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 具体而言, 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 属于优先救济的对象, 至于“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则不在救助之列。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出现了兴盛的局面, 慈善组织数量众多, 种类齐全, 财力充足, 参与人员广泛, 慈善活动经常化。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集大成时期。社会保障事业以政府为主导, 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保障的制度体系更为完备, 但保障的层次仍然较低, 多属社会救济的范畴, 具有鲜明的恩惠色彩。其成功经验和显著成效, 为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节选自王卫平《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及特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既是对历朝历代的继承, 也有不少的发展与创新, 带有集大成的性质。

B.中国传统上十分重视重视备荒仓储建设, 明清时期已建立了常平仓、社仓、义仓、营仓等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C.宗族义庄制度源自北宋, 到清朝时发展迅速, 但由于宗族人口扩大等情况, 义庄的保障对象主要还是贫困人士。

D.明代后期出现的由团体机构主持的民间慈善组织, 到了清代更为兴盛, 这是明清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之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朱元璋下诏设立常平仓, 秋收时官家出钱购粮, 荒年时平价出售, 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 有助于维持物价平稳。

B.宗族义庄制度, 以周贫、济困为手段, 维护宗族内子孙的生存, 以实现注重根本、团结族人的目的。

C.民间慈善组织放生会、掩骼会、育婴会等主持的慈善事业, 均属社会救济范畴, 集中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养等。

D.同善会对贫困的救助, 是以劝善为目的的, 孝子、节妇属优先救济对象, 而道德败坏、游手好闲者, 虽然贫困也不会得到救助。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借鉴和吸收前代的经验的基础上, 明清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继续发展和完善, 制度体系更为完备。

B.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突破了政府单一救灾体系, 以宗族和慈善团体等构成的民间力量成为社会保障事业的主体。

C.明清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参与, 可以广泛地利用各种资源, 各有侧重地开展社会保障活动。

D.传统社会保障事业有一定的局限, 如社会保障的层次较低, 将实行社会保障视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恩惠等。

参考答案

【常见题型撷英】

一、1.D

【解析】本文论述的悲剧的内涵有:产生于矛盾、冲突 (第一段) ;表现抗争与拼搏 (第二段) ;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第三段) 。D项描述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不是文学艺术, 其性质不属于本文所论悲剧。

2.C

【解析】C项, “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表述有误, 与原文第四段“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的说法完全相反。

3.D

【解析】D项“, 强烈的痛苦“”快感”与原文中的“强烈的震撼和刺激“”悲剧感和审美愉悦”说法不完全一致;对于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 选项只列其一, 未列其二 (悲剧“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 故“全在于此”的说法不准确。

二、1.C

【解析】“《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 原文第二段“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 应尽快焚毁, 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是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而没有说追究主使官员的责任。

2.B

【解析】B项,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 原文说“为了加强对……必须加入行会”“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由此可知, 行会并不是宋代统治者设立的政府机构, 而是民间机构。此题的干扰项是C项, 有考生认为“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于文无据, 但是在第三段中有“市肆谓之行者,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的论述, “科索”意为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 因此C项是正确的。

3.B

【解析】由原文“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可知“, 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是“行会”, 而非“宋代政府”。

三、1.C

【解析】A项, 根据原文第一段“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可知,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不是作者的观点。B项,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中的“核心思想”于文无据。D项, 根据原文第二段“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是作者建议进一步扩大的经典范围, 可见“侧重”的说法不正确。

2.B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 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 在中国古代, 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可知, 新儒家不只关注政治秩序, 也关注社会伦理, 选项“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的说法以偏概全。

3.C

【解析】A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可知, 选项“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的所在”曲解原文, 把“过程”等同于“价值和意义”了。B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 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和第四段“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可知, 选项将两句杂糅在一起, 强加一种假设关系。D项, 根据原文第四段“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可知, 选项将条件关系变成了目的关系。

四、1.C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 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古文经与今文经的篇目有的有差别, 但谁多谁少, 并未明确提出。举《尚书》为例, 只是证明“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2.B

【解析】A项, 原文表述为“儒学……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 “相适应”表明儒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是在“中央集权统一”后, 而不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C项, “都”绝对化, 原文认为古文经学“脱离思想和生活”。D项, 文中表述《白虎通义》是对今文经学做了一定的理论总结, 并非一定是最高成就;郑玄的注释融合了今古文经学, 并非只言古文经学。

3.C

【解析】C项, 文中的表述是“一时没有实现”, 所以选项“一直未能立于学官”的表述不准确。

【新题演练】

一、1.C

【解析】C项, 原文说“文学、音乐、微电影呈现出高雅和庸俗糅合在一起的无数尝试”“, 高雅”与“庸俗”均指一种趣味, 并不是指艺术形式。

2.A

【解析】A项, 原文是“分化的精英群体用俗来矫正雅”, 而不是选项中的“精英分子分化后由雅转俗”。

3.D

【解析】D项, “越是平庸的作品, 越有着强大的文化资本”于文无据。

二、1.A

【解析】A项中的“一直采用”有误, 原文是“多有‘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之策”。

2.D

【解析】D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 作者认为“农商, 原本应当是一个生命体的上下或者前后两个部分”。

3.C

【解析】C项中的“虽然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有误, 原文认为“专制王朝推行重农抑商, 既有碍工商业的发展, 也严重滞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1.D

【解析】阐述多样性来源于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 而“三重茅”作为艺术描写, 是概数, 不能坐实, 更不能推断其茅屋精致厚实。

2.C

【解析】C项属于新批评、传统解释学对阐释的认识, 不是原文的意思, 作者引用它只是用来介绍对阐释多样性的不同认识。

3.A

【解析】A项, “阐释的客观性源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有误, 原文是“正因为有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才有了阐释多样性的可能”。

四、1.B

【解析】“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是在雍正二年时形成的。选项笼统地说成“明清时期”, 不符合文意。

2.C

【解析】放生会从事的慈善事业不属于社会救济范畴, 它所救助的是“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 并非“社会弱势群体”。

3.B

篇4:新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

transitoriness 短暂

unique 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

ephemeral 转瞬即逝的,短暂的

temporary 暂时的,临时的

evanescent 逐渐消失的

transitory 短暂的

篇5:新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

never scruple to do sth. 肆无忌惮的做某事

intend 故意的 refuse 拒绝

insubordinate 不顺从的

contravene 违反

jeopardize 危害

loath 不情愿的

reluctant 勉强的,不愿意的

struggle 奋争

篇6:新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

vulnerability 易受攻击性

breach 破坏 frail 脆弱的

insecurity 不安全

phobia 恐惧症

trepidation 恐惧

fear of 恐怖的

trepidation 惊恐

side effect 副作用

injury 伤害

deterrent 威慑

uncertainty 不确定的

adversity 不幸,灾难

danger 危险的 risk 风险

篇7:新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整合

facetious 幽默的

laughter 幽默

playful 嬉戏的

supernatural trick 超自然的花招

whimsy 怪念头,奇思妙想

clumsy 笨拙的

ludicrous 荒.唐可笑

amusing 有趣的

laughable 可笑

funny 可笑

篇8:新GRE填空高频词汇分类整合

kill 杀死

terrorize 使恐怖

ravage 毁坏

decimate 大批杀害

against 对抗

coup 打击,好主意

provoke 挑衅

objection 反对

attack 攻击

undermine 破坏

provocative 引起争议的

challenge 挑战

question 质疑

beleaguer 围攻

assail 攻击的

上一篇:sql语句全面学习下一篇:浅谈销售人员成长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