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计量操作规范

2024-04-12

储油罐计量操作规范(精选4篇)

篇1:储油罐计量操作规范

计量班储油罐计量作业操作规程 作业指南

储油罐计量作业主要分7个步骤 1.1准备工作

着防静电服、准备计量作业器具、夜间照明用具和其他用具 提醒:

在进行储油罐计量作业前,必须穿戴好防静电服,准备好已检定的计量器具和防爆的照明用具和其他用具。以避免由于未穿戴好防静电服,而产生人体静电所导致的火灾爆炸;未使用已检定的计量器具,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导致的计量数据差错;未使用防爆的照明用具和其他用具,而产生的火灾爆炸,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1.2上油罐 计量人员上油罐 提醒:

计量人员在上油罐前,应先触摸储油罐扶梯上的金属小球,释放人体静电,在攀爬油罐时,应抓好,扶好,以避免由于人体静电产生的火灾爆炸,由于滑倒、跌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给企业带来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1.3开启计量口盖 计量人员打开计量口 提醒:

计量人员在打开计量口时,应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并站在上风口,以避免由于用力过猛造成计量口口盖与油罐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爆炸,在打开计量口时,不站在上风口,导致大量吸入油气,对人员造成伤害,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人员带来伤害。1.4测量油高、水高、密度、温度

计量人员测量储油罐内油品的油高、水高、密度和温度 提醒:

计量人员在测量储油罐内油品的油高、水高、密度和温度时,应该按照国家计量法的要求和步骤对储油罐内油品进行计量,以避免测量油高、水高时未从下尺点下尺,而产生的偏差;用非防静电用品擦拭量油尺,而产生静电造成的火灾爆炸;计量作业时应不小心,而使计量工具掉落或损坏;在测量油高、水高、密度和温度时,看、读数错误,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1.5记录数据

计量人员对计量数据进行记录 提醒:

计量人员应及时、准确的记录计量的数据,以避免数据记录的不准确,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油品管理上的混乱。1.6下油罐 计量人员下油罐 提醒:

计量人员在下油罐前,应收好计量器具,锁好计量口,清理油罐上油污,在下油罐时,注意抓好,扶好,以避免由于未收好计量器具,而

造成的器具损坏;由于未锁好计量口,造成油品损耗的增加和偷油事件的发生;油罐上的油污未进行清理,使油罐受到锈蚀,在下油罐时不注意,人员滑倒、跌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人员上的伤害。1.7计算数据

计量人员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 提醒:

计量人员对原始的计量数据进行认真,细心的计算,以避免因计算错误或未对计算数据进行符合,而导致数据偏差,致使在卸油时,发生冒油事故,在库存管理上带来混乱,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相关记录

2.1 油库立式、卧式油罐作业动态台账 2.2 油库盘点原始记录

篇2:储油罐计量操作规范

储油罐倒罐作业分为8个步骤 1.1测量

测量油罐油高、水高、油品密度 提醒:

上罐前首先要消除人体静电,穿防静电服,使用防静电测量工具,量桶内被测量油品不应倒入罐内,避免产生静电,引起火灾爆炸;准确测量油高、水高、密高,避免混油、冒油事故发生。1.2记录 记录所测量数据 提醒:

准确、及时记录所测量数据,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1.3开启闸阀 打开倒罐闸阀 提醒:

准确开启两油罐的进口闸或出口闸,避免发生串罐、冒油事故。1.4开泵 启动相应的油泵 提醒:

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相应油品的油泵。避免因开错油泵或不按操作规程启泵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5巡视

倒罐过程中进行现场巡视 1.5.1检查管线 提醒:

检查输油管线、阀兰是否渗油,发现渗油,及时通知并停止作业,避免火灾爆炸事故发生。1.5.2检查油罐 提醒:

随时检查油高及油罐附件是否运行正常,避免发生冒油事故发生。1.5.3检查油泵 提醒:

检查油泵、电机、压力表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停泵,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6关闭闸阀

关闭 事故。1.8测量

测量所倒油罐油高及水高 提醒:

篇3:储油罐自动化计量系统的应用浅析

在提高储油罐计量系统计量精度的过程中,对储罐油料的液位、温度、密度、压力等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储油罐液位的测量技术、温度测量技术和密度测量技术的方法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我国油库建设需要的储油罐自动化计量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储油罐自动计量技术

储油罐自动计量技术是油库信息化、自动化系统中较为核心的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准确实时地测量油料液位、温度、密度、压力等参数,为计算储油罐内油品储量提供准确计算依据。在我国,体积计量和质量计量是常用的两种油品计量方式,无论是哪种方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直接影响油库管理和贸易交接。

储油罐计量技术依照计量原理分类,大致可分为液位计法、静压测量法、混合测量法。

2 液位测量原理及应用

液位测量属于静态测量的一种,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液位计计量油位,并结合储油罐体积参数得到油品体积。依据液位测量的原理不用,液位计可分为以下几种。

2.1 超声波及雷达测量技术

超声波技术主要是通过测量声波时差,并结合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计算液位高度。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声波信号和电信号的相互转换。超声波测量技术优点是:机械波的界面反射信号强,衰减小,测稳定性好,适应性强,安装和检测较为简单;缺点是声波传播速度影响因素较多,故而精度较低,需要多次测量标定。

雷达技术是通过天线或雷达探头,发射出连续的高频信号,高频信号通过导管或者直接到达被测液体表面,在被测液体表面发生反射作用,反射信号通过接收器进行接收信号发射和接收过程中的时间差,结合传播速度就可以得出液位高度。其优点是:测试稳定性好,测量精确度较高,在测试环境存在污染,测试液体粘度较高的条件下适用性好,维护成本低。

2.2 磁致伸缩测量技术

磁致伸缩测量系统(见图1)由两个浮子和一个传感器测杆组成,对油水和油气双界面都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属于一种接触式液位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具体测量原理是:由两个浮子分别检测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制作的浮子密度分别在油密度和水密度之间,小于油的密度,这样两浮子在随着测杆移动过程中就能检测两界面位置。浮子内部安装永久磁铁,形成一个磁场;检测脉冲沿测杆内波导丝传播会形成一个旋转磁场,两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电流脉冲,通过脉冲电流与返回电流脉冲的时间差,可以精确地确定浮子所在的位置,即液面的位置。

优点是精度高、防干扰能力强、数据可靠、输出信号多、使用的寿命长;但是装置在于液体接触过程中容易受到腐蚀,浮子和测杆组成装置容易卡住。

3 温度测量原理及应用

接触式测温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膨胀式测温、电量式测温和接触式光电、热色测温等。

接触测温法通过与被测物体或介质充分接触,进行温度测量。电量式测温方法主要利用材料的电势、电阻或其他电性能与温度的单值关系进行温度测量,包括热电偶温度测量、热电阻和热敏电阻温度测量、集成芯片温度测量等。热电偶的原理是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焊接在一起,当参考端和测量端有温差时,就会产生热电势,根据该热电势与温度的单值关系就可以测量温度。热电阻是根据材料的电阻和温度的关系来进行测量的,输出信号大,稳定性好,但元件结构一般比较大,动态响应较差。

对储油罐油料平均温度的测量,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董春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油罐平均温度变送器,研制出一种测量油罐内液体的温度分布的新方法;王明吉开发了一套储油罐油料温度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温度检测,并具有报警功能,在分析大量的实测温度数据之后,得出了有关储油罐温度分布规律的有关结论,并对降温规律进行了阐述。

4 密度测量原理及应用

流体密度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其测量的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在此介绍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液体密度测量方法。

液体静力称量法是一种接触式的密度测量方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主要测量参数是浸泡在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而求得其密度的方法。此种方法运用范围很广,在实验室就能达到很高的精度,可运用于熔断液体、石油等的密度测量,但在测量时需要考虑液体温度和所受压力对密度的影响。

超声波式液体密度传感器的原理是:在液体介质中超声波只能以纵波的形式传播,其传播受介质性质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液体密度、超声波信号的相关参数变化来测量液体密度。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方法;测量时间短响应快、测量精度高;对人体没有害,运动部件少,仪器稳定性好,测量平行性较高。

5 储油罐自动化计量系统发展趋势

(1)模块化监控节点的通讯协议驱动库更新。油罐计量仪表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势必为油罐计量系统的仪表选型带来更加丰富的选择。模块软件部分的仪表通讯协议驱动库需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以适应更多仪表的选型与搭配。

(2)根据不同测试环境及测试精度,液位计的发展将保持多样化的趋势。液位计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测量环境,测试成本,测试精度要求等因素。

(3)储油罐油品温度测量应考虑不同位置温度分布不均导致的测量误差,研究人员应从温度分布入手,建立符合储油罐立体模型的三维温度场,进而求得油品质量等相关参数。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储油罐计量常用方法及原理入手,分析了目前常用储油罐计量系统的应用及优缺点,结合未来计量系统向着自动化发展的趋势,着重分析储油罐液位测量、温度测量、密度测量相关方法原理及应用现状,并预测了储油罐自动化计量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储油罐,自动计量,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1]谭梦奇,王辉.雷达液位计在原油储油罐上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34(4):43~44.

篇4:浅析油罐人工计量误差分析及措施

关键词:油罐 人工检尺 计量误差 措施

一、人工检尺计量误差分析

影响储罐测量准确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误差是主要误差。所谓环境产生的计量误差,是指由于各种环境因素与测量所要求的标准状态不一致,以及因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装置和被测量本身的变化所造成的误差。

仔细分析了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储罐内介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介质气体空间与液体体积的变化规律。对产生的液位测量误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特别分析计算了因介质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计量误差,找到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对今后测量设备的误差分析有效补偿、数值校核和计量仪器等产品的改进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工检尺计量包括测量油品液位、温度、密度、采样、视密度换算等环节,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

量误差。

1、容量测量误差

油罐在使用之前应进行严格的标定,如果标定不符合规范要求,致使油罐容积表不准确,将造成下一次标定前的永久性误差。另外,油罐受气候、地应力以及液压作用,很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变形,因而将直接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3、 温度测量误差

当油罐初装完成,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若某一时刻介质温度高于初装温度,液面差为负值,说明液面下降。反之若介质温度低于初装温度,液面差为正值。当液面差为负值时,从微观上分析,这段时间内液体之上的气体饱和蒸气压增大,从油品液相中逸出的相分子数大于从气相返回液相的分子数,宏观上则表现为液体的蒸发过程。反之为液面高度上升,宏观上则表现为饱和蒸气的液化过程。所以气体总压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而液面高度则成反比。介质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液面高度变化最主要的因素,若减小或控制由此而引起的液面高度变化,就要减小或控制介质的温度变化。在计量液面高度时,考虑这种温变效应所引起的计量误差对准确测取液体质量將会有很大的帮助。

4、密度测量误差

原油罐中不同高度两处含水原油的含水率和密度均不相同。原油罐中含水原油的含水率和密度的分布是高处的含水原油的密度和含水率相对的低,而在低处其密度和含水率相对的高。因此,测量罐中原油的净油量时,测量某点原油的含水或密度值,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代表性的。而且,在原油罐中存在着乳化层,该层处于“油包水”和“水包油”的过渡带,乳化层内含水原油的含水率和密度值的分布,没有规律,致使无法准确计量。

二、减小计量误差的措施

(1)确保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符合精度条件,并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2)测量罐内的液位时,必须待油面稳定和泡沫消失后再进行测量。

(3)检尺要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量相差不大于1mm时,以第一次检尺为准,超过1mm时,应重新检尺,并取三次检尺数相近两次的算术平均值。

(4)尺铊要定期检查,如铊尖端部磨损变秃,应及时更换。

(5)测温时,温度计位置要正确,停留时间无误,还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两次,以达到温度平衡。提出温度计时,要确保测温盒的下部装满液体,读数时注意背风隐蔽。

作者简介:杨喜,男,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葫芦岛销售分公司杨屯油库仓储科计量班。

参考文献:

上一篇:铁路货车主要技术参数下一篇:2022雨水节气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