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改写成散文

2024-04-25

暮江吟改写成散文(精选8篇)

篇1:暮江吟改写成散文

夕阳沿地平线平铺在水中,江水一半鲜明,一半阴暗,一半红光闪耀、金波粼粼。一半呈现碧绿,有如青玉。可爱的九月处三的夜晚,江边的草地上挂满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抬头看,一弯新月出升,如同在碧绿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十分精巧的弓,看着这些美景,我陶醉在了其中,仿佛进入了仙界,心里十分轻松、愉快。天边的火烧云变化多端,把蓝天照成了金色,河水金波粼粼,十分平静,像一面金色的大镜子。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把流动的河水照射的一会儿红,一会儿青,景色十分美丽。一群群海鸥飞翔在晚霞的天空中,它们在空中互相追逐、嬉戏。一会儿,飞过我的头顶,顶着晚霞的余晖,变幻成金色,一会儿,掠过碧波的水面,变幻成青色的飞鸟。画面十分优美、生动。慢慢的天空从浅蓝变成深蓝。夜幕降临,一弯新月悄悄地升上了夜空,镶嵌在湛蓝的空中,像剪影一样明亮。弯弯的月牙儿像一把精致的.弓,我走在草从里,珍珠似的露珠像顽皮的小孩子拥抱我,打湿我的裤子,一股草的芬芳、清新的味道扑鼻而来。在空气中一点点弥漫着,耳边听着河水欢畅的流动,如一买内动听的乐曲,像是在赞叹着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慢慢地,在初秋的九月,在这个迷人的夜晚,我像风一样沉醉在这夜色中,感受不到是我融入了美景中,还是这美丽的景色融入了我心中。

篇2:暮江吟改写成散文

突然,同伴指着江面兴奋地对我说:“看!那太阳红得真可爱!”我一看,只见一道道夕阳的光斜斜地照在水面上,把那江水染成了红色和绿色。仔细一看,那江水近一点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深绿色,再远一点就是鲜红色,最后是一团燃烧的`烈火,茫茫地跟太阳相接,随风荡漾。

夜,来临了。弯如弓的新月高高的挂在天空中,它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洁白。草丛中,叶尖上,千万颗露珠滴溜溜地转,如万斛珍珠,晶莹剔透。哦!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面对着如诗的景色,我做了一首《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篇3:如何将古诗词改写成小散文

如果我们在考场碰到这样的小作文,该怎么写?

我们先以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的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为例,假如有一道小作文要求将这一联改写为一则叙事性小散文,我们怎样开展我们的写作呢?

这一联的字面意义很好理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一个人住在小楼上,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次日清晨,听见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而当我们要将它改写成一则叙事小散文,显然,仅仅翻译是不行的,它必须符合叙事散文的基本要求,有人、景、情等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联诗中的人、景、事有哪些呢?第一句写的事件是听雨,听雨的主体是诗人“我”,时令是春天,时间是晚上,地点是小楼,整体环境就是临安某街道春天夜晚的雨景;第二句事件是卖杏花,主体是卖杏花的人,诗句的景是春雨过后的清晨幽深巷子中的街景,两句诗都写得比较清新明快。

但是仔细读读这联诗,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一个春天,而且不是初春,因为已经有叫卖杏花的人了;诗人是一人独居小楼,而且他是一夜未眠,要不然怎么会听了一夜的春雨呢?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一夜未眠?是闲居小楼的百无聊赖?还是感伤春天的易逝?抑或是其他的愁绪?此处正是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关键点。

第二句中的字面上“深巷”也可展开合理想象,对深巷中的环境、人物作一番描绘,一夜春雨过后的清晨,深幽的小巷中湿漉漉的,天色尚早,路上行人不多,所以清净得可以听到早行人的脚步声。而“卖杏花”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里可以抓住声音背后的“人”作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这叫卖者是少女、儿童、还是老妪?声音如何?情状如何?挎篮子还是背背篓?这些都是想象和联想的切入点,可以丰富诗歌内容,但不必都一一展开来写,选一两处便于发挥的来写就可以了。

两句诗的背后,透露给我们这样一种情绪:辗转反侧地虚耗了一夜,天又亮了,时间又流走了一天,其中隐藏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时间已逝的感慨。

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这句诗表面上看起来用语比较明快,但实际上透露出一股苦闷的愁绪,这一点前面已经做了分析,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了。在展开写作时也要尽量在字里行间融入诗人所流露出来或想要表达的情绪,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这样改写的作文就有了情味也就更能打动人了。

综合上面的研读和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写作大体框架,然后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打磨语言,就可以落笔成文了:

闲居临安这幢小楼多时,春天已经悄悄逝去了大半。这又是一个绵绵春雨的夜晚。春雨呀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是不忍春光易逝?还是百无聊赖?抑或是心有不甘?天渐渐明了,幽深的小巷中传来早行人的脚步声。突然,小巷中响起一声稚嫩的童音:“卖杏花咯!”顿时,仿佛鼻尖有了若有若无的杏花香。探出头去,远远望见那簇刚从枝头采摘下来的杏花,粉嫩的开得正盛,如一团粉色的光照亮了这个深幽的小巷。这一声吆喝也仿佛叫亮了天色,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而我又能做些什么来打发时间呢?

短文抓住“一夜”两字,推测诗人的心理,从听觉、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想象小巷中叫卖的稚嫩的童音和若有若无的杏花香气,写出了清新的春光中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感伤。

改写时,我们首先一定要读懂诗意,挖掘诗句中透露给我们的相关信息;其次,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意,并体会和揣摩诗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准确把握诗句的意境;最后选择和提炼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形成书面文字,一篇古诗词改写的小作文就完成了。

上面是诗词片段的改写,下面我们来看看整首诗词如何进行改写。整首诗词的改写与某一联的改写大同小异,基本思路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一下作者的身世、经历、创作背景,理清写作的顺序和层次,做到有头有尾,有详有略。考查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写景、叙事、感怀三大类,我们就以常见的写景类诗歌为例,看看整首诗的改写要注意些什么。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语言平实,看似简单,但是,视角的转换,点与面,动与静,人与景,景与情都是别具匠心的,真正要改写得神形兼备,并不容易,特别要注意诗中暗含的线索或者顺序。首联从整体入笔交代天气、季节、地点,颔联写近景,视线由上而下,感觉上由视觉到听觉,一静一动,表现山中的清幽。颈联写远景,一听觉一视觉。这其中的移步换景、视线的变换,需要我们在改写时理清思路,梳理层次,特别是要考虑前后句的改写如何自然地衔接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看改写的样本:

雨后,风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和那桂花香的气息,穿梭于发梢耳际之间。信步走在雨后的山谷,抬头凝望,皓月当空,撒下一世界的银辉,整个松林如同少女蒙着银纱般透着一种异样的静谧的美,也照得那潺潺的泉水欢快地跳跃着,叮咚地流向溪流。溪的那头,如水的笑声随着风穿越过颤动的竹林飘来,哦,原来是洗衣女踩着月光走来;晚归的渔舟满载着一天的收获,和着“吱吱”的摇橹声,悠悠穿过那晃动的莲叶。就让春天的芬芳消逝吧,这一刻,秋天依旧美丽迷人,如同树叶虽然褪去了绿色,秋天却给予了它们最美的诗行。生活在如此诗情画意中,远离了尘世的车马喧嚣,还有何所求呢?(冯悦)

首先,样本将诗的第一联展开联想,由新雨、晚秋联想到诱惑的桂花香(嗅觉)。然后用“信步走在”“抬头凝望”“溪的那头”三个带有指示性的短语贯串起对全诗的改写,层次清晰。作者在描写时细化了多种感官描写:触觉(挟着凉意、穿梭于发梢)、听觉(耳边听到微风的声音、洗衣女的笑声、摇撸声)等;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拟人(空气中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随着风来回地穿梭于发梢之间)、比喻(整个松林如同少女蒙着银纱般透着一种异样的美),“如同树叶褪去了绿色,秋天却给予了它们最美的诗行”此句又综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加之短文的遣词造句有语言功底,如“踩着月光”的“踩”,使短文行文摇曳生姿,富有韵味和美感。

通过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改写古诗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纯粹翻译。比如《山居秋暝》的第一联,若是直接翻译为“深秋时节,空旷的山里下了一场雨”,与上面所举的改写例子“雨后,风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和那桂花香的气息,穿梭于发梢耳际之间”相比,显然缺少了诗的灵动和韵味。

第二,改写不能脱离原意,胡编乱造。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一联,若在改写过程中加入诗人的起居活动或者家庭成员的状况活动,这些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无关,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

第三,在原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地想象和联想、创新,细化景物的颜色、形态、声音、气味,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等,但要与诗的意境相符。

第四,可以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使行文生动,改写中最常用的修辞是比喻和拟人。

第五,所谓文章是山不喜平,也可以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以动衬静或对行文顺序进行适当地改变,使行文生动、别致、有趣味。

第六,可以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地理环境、季节特征、天气状况、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使改写更加具体。

第七,要注意题目提出的字数限制和其他相关要求。考题中往往会设置不同的要求,同学们在改写时一定要记得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有的会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比如要求用到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要求有心理活动描写,要求一定的人称等等,具体表达时一定要留意,并在最后完成后检查一遍,看看题目中的要求是否都完成了。

另外,古诗词往往都是具有古典美的,选择的语言风格也尽量符合原诗的意境,形象优美生动,如若用现代的网络语言去改写一首首诗词,那恐怕是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篇4:暮江吟改写作文

傍晚,夕阳西下,只有半轮红日在天空中照耀着大地,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落日的余晖照在地面上,波光粼粼,江面如同洒了金子一样闪闪发亮。晚霞照耀下的江水一半是绿的,一半是红的,绿的像一块翡翠,红的像一团火苗。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草儿和花朵身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好似颗颗珍珠。一阵微风吹来,柳树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别提有多美了。而此时,天上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就像一张弯弓,静静地躺在星群密布的夜空……

篇5:暮江吟改写作文

夕阳将余辉无私地洒在江面上。它是那样柔和,如同妈妈慈祥的目光,照着我的心。同时,江的半面似乎被一瞬间镀上了一层金,像一块大毛毯铺在了广阔的江面上,是那样奇妙;没被夕阳映射到的半片江呈现出高冷的青绿色,像是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衬衫,看着非常舒适。

露水如同一滴滴晶莹、纯净、仙女般的热泪点缀在叶尖,它们在荡着秋千,摇摇欲坠,好不美丽!天上的明月是多么皎洁,犹如一把形状奇特的弓箭,挂在星群密布的蓝天,对我挥舞手臂打着招呼,有意思极了!草坪中居然有一支乐队,是谁在演奏乐曲呢?哦,原来是蟋蟀,它拉着小提琴,边拉还边哼着小曲,好不悠闲!呀!还有萤火虫,正打着灯,煽动气氛呢!九月初三的夜晚如同一个三四岁的宝宝——是那样得可爱!

篇6:暮江吟改写作文

我从朝廷被贬到杭州当刺史,心里特别开心。我终于能远离朝廷了。船行走到半途停了下来。仆人告诉我,船出了点小毛病,叫我先下船。我一下船才发现,已经是傍晚了。我站在岸边,眺望着江面。只见太阳的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它的光芒照耀在水面上,水一边被映得通红,另一面却照不到,看起来是碧绿的了。看上去,江水一半好像是用红宝石铺成的,另一半是用翡翠铺成的。不到几分钟,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它变得像一张弓,美极了。再低头一看,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野草上滚动,闪闪发亮。仔细一看,原来这不是珍珠,是美丽的露珠!弯弯的月亮像小天使们的弓,露珠似乎就是他们挥洒的汗水!“不早了!不早了!”原来是仆人叫我上船呢!

今天九月初三的夜晚真是美丽极了!

篇7:改写暮江吟作文

太阳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周围都静了下来,蝈蝈也开始唱歌,在远处远远的能听见猫头鹰在黑暗中扑食吃。你看,对面有一户人家再吃宵夜呢!秋风吹过,使我感到一丝丝凉意。

此时,天更黑了。周围安静极了,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天上圆圆的月亮,皎洁的月光像朦胧的轻纱,从天上罩下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就连田野上的那一个个草垛子,也像是无数个穿着蓬蓬裙的小人儿,在温柔的月光下轻歌曼舞。

篇8:暮江吟的改写作文

这时,太阳已经变得像早晨一样血红。这血红的太阳,虽然眼看就要落下去了,但是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辉。这灿烂的光辉,斜照着大地,使大地就像涂上了一层胭脂般的油彩。

白居易站在江边,举目西望,只见那风平浪静的江面,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他仔细一看,原来,太阳快接近地平线了,远处的江面被映得像火烧似的,近处的江面却如同碧玉一般,因而,才有了这样引人注目的奇观。他望望夕阳,又望望江面,不禁脱口吟出了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不一会儿,太阳便整个儿落下去了,天色渐渐昏暗起来。此刻,路上已无人行走,鸟儿也收翅归巢了。然而,白居易却丝毫没有返船之意。因为,这迷人的江边,像磁铁一样,把他紧紧地吸引住了。

啊,这深秋的夜晚,多么美妙,多么可爱啊!白居易,近观露水,远望弯月,感叹中,灵感突然飞来,又脱口吟出了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上一篇:历史高考模拟题及解析下一篇:镇武装部长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