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业务合作

2024-05-07

资产管理业务合作(共6篇)

篇1:资产管理业务合作

信政合作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信政合作贷款业务,防范业务风险,使信政合作业务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法》、《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政合作业务,是指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设立贷款计划,将贷款计划项下的资金通过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运用于政府设立的平台公司或政府建设顶目,并按照贷款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业务。

第三条 公司建立完善的前、中、后台管理系统,即产品营销、产品研发、业务管理、风险控制等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开展信政合作业务。

第四条 公司开展信政合作业务,依据以下原则:

(二)风险可控原则。保证业务风险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

(三)独立核算原则。对每个贷款项目实行单独管理、独立核算,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

(四)尽职管理原则。公司勤勉尽责独立处理贷款事务。

第二章 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

第五条 研发创新部负责信政合作业务研发工作,为信政合作业务开展及创新提供支持。

第六条 贷款业务部负责信政合作贷款项目推介、尽职调查、项目立项、产品设计与贷款文件制作、发起设立贷款计划、贷款计划的发行与成立、贷款项目管理运用合同签订与落实担保、贷款资金支付、贷款项目管理、贷款收益分配与清算等工作。

第七条 合规风控部负责信政合作业务合法合规性审查、业务风险审查与防范等工作,检测并预防业务风险。第八条 贷款投资决策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信政合作业务审批。

第九条 贷款财务部负责贷款项目账户的开立、销户及财务核算工作。

第三章 业务办理条件

第十条 非政府平台公司信政合作业务:

由非政府平台公司承建政府基础建设项目而产生的信政合作业务,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融资企业公司治理完善,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属于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的企业法人;

(二)具有可靠的还款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本身产生的现金流、政府支付的建设费用或补贴资金、融资企业其他经营收入;

(三)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己取得相关立项批文;

(四)能够提供符合《担保法》的充足的担保措施;

(五)金融同业提供资金的业务可通过原状分配等方式退出。第十一条 退出类平台合作业务

(一)融资主体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公司治理完善,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属于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的企业法人;

2、自身现金流100%覆盖贷款本息;

3、资产负债率低于70%,财务报告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4、诚信经营,无违约记录,可持续独立发展。

(二)融资业务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己取得相关立项批文;

2、有充足的非财政性资金的还款来源或者可行的贷款资金退出安排;

3、能够提供符合《担保法》的充足的担保措施;

4、不得发放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益性项目贷款。第十二条 仍按平台管理类合作业务

(一)融资主体应符合以下条件:

1、融资平台原则上为地市级以上平台公司,优先支持省级平台;

2、自身现金流100%覆盖贷款本息;

3、抵押担保符合现行规定,不存在地方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直接或间接担保;

4、资产负债率低于80%。

(二)融资业务符合以下条件:

1、融资项目主要为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通过且资本金到位的重大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及工程进度达到60%以上,且现金流测算达到全覆盖的在建项目。

2、异地平台不得以贷款方式融资。

第四章 融资平台信贷分类

第十三条 目前存续的融资平台按“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进行信贷分类。

第十四条 支持类是可以新增融资的融资平台,具体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公司治理完善,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属于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的企业法人;

(二)自身现金流100%覆盖贷款本息;

(三)存量贷款的抵押担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已整改合格;

(四)借款人资产负债率低于70%,财务报告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五)融资平台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已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并已落实预算资金来源;

(六)诚信经营,无违约记录,可持续独立发展。

第十五条 维持类是指不完全满足融资平台贷款的新增条件,但未超越公司风险容忍度,仍可以为保项目完工进行再融资的融资平台,具体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公司治理完善,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属于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的企业法人;

(二)现金流达到全覆盖或基本覆盖;

(三)有可靠的还款来源,担保措施充足、有效;

(四)借款人资产负债率低于80%,财务报告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五)诚信经营,无违约记录,可持续独立发展;

(六)公司认可的融资平台。

第十六条 压缩类是指不得以任何形式新发放融资的融资平台,具体为:

(一)现金流半覆盖或未覆盖;

(二)借款人资产负债率高于80%;

(三)贷款期限及还款方式不符合监管要求;

(四)所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或超出限额的;

(五)地方政府以直接或间接形式为新增贷款提供担保承诺的;

(六)以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性资产作为抵质押品的;

(七)以无合法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预期出让收入承诺作为质押的;

(八)存量贷款担保抵押、贷款合同等方面整改不到位的;

(九)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未能落实预算资金来源。

第五章 贷款项目管理

第十七条 公司亲自履行管理职责,为每一只信政合作产品单独开立账户,至少配备一名贷款经理实施管理。对信政合作项目尽职调查、审查审批及后续管理要求不低于非信政合作项目。

第十八条 信政合作融资项目尽职调查要严格审核相关批准文件及资本金足额到位情况。

第十九条 除项目自身条件外,还应关注地方政府平台级别、财政收入及负债状况、项目所在城市整体发展、建设规划等相关情况。

第二十条 贷款经理应密切关注交易对手偿还能力,跟踪贷款资金流向和使用,一旦发现挪用,要立即报告公司,采取要求提前还款或中止对该融资企业继续支持等措施。

第二十一条 严格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实施政府融资平台“名单制”管理、动态调整风险定性、全口径统计等相关制度。对“通道类”信政合作业务,严格按委托人意见处理贷款事务,积极配合委托人做好担保方式整改等相关工作。

第六章 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二条 信政合作业务应特别关注合规风险,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业务要严格执行相关监管政策,不向未纳入名单的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不接受地方政府担保。

第二十三条 除合规风险外,信政合作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交易对手违约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员工的个人因素导致操作不当甚至违规违约所引发各种损失的风险;

(三)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国家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变化可能对信政合作项目建设、政府平台以及当地财政收入带来影响,进而影响信政业务融资主体与财政的债务债付能力而引发损失的风险。

公司持续监测项目后续进展情况,及各项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业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与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第二十四条 公司将信政合作业务的风险管理纳入公司的三级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中。

贷款业务部的部门合规风控员负责对信政合作业务的风险进行初步的识别和审查。

合规风控部的合规风控员根据贷款业务部提交的有关业务资料,对信政合作业务的合法合规性、业务风险性进行全面的审查,提出相关风险管理意见,并形成风险审查报告。

风险控制委员会根据合规风控部提交的风险审查报告和其他业务资料,对信政合作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第七章 信息披露

第二十五条 公司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贷款文件约定,及时、准确、充分、完整地向委托人与受益人披露信息,揭示风险。

第二十六条 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时间与方式依据贷款文件的约定。一般包括《资金贷款管理运用报告》、《清算报告》、《贷款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保管报告》,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贷款文件约定需要披露的其他事项。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信政合作贷款业务中违反法律法规、公司制度流程或贷款文件,形成风险隐患或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和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贷款业务一部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资产管理业务合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与银行、证券公司、其他贷款公司等同业合作贷款业务,防范业务风险,使同业合作贷款业务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法》、《银行与贷款公司业务合作指引》、《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同业合作,是指公司与银行、证券公司、其他贷款公司等同业机构开展的贷款业务合作,即银行将其有权支配的理财资金或自主资金、证券公司将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其他贷款公司将自主资金或贷款资金交付公司,由公司担任受托人并按照贷款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

同业机构受让贷款受益权而成为实际出资人的贷款业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本办法所称证券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设立的经营证券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本办法所称贷款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法》及《贷款公司管理办法》设立的主要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第四条 公司建立完善的前、中、后台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即产品营销、产品研发、风险控制等部门间既职责分离又相互协作开展同业合作资金贷款业务。

第五条 公司开展同业合作贷款业务,依据以下原则:

(二)平等协商、互利互惠;

(三)坚持自主管理原则,自主完成项目调查、产品设计、投资决策等事务;

(四)对每个贷款项目实行独立核算,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

(五)勤勉尽责独立处理贷款事务;

(六)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章 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

第六条 研发创新部负责同业合作贷款业务及产品的研发工作,为公司同业合作贷款业务开展及创新提供支持。

第七条 贷款业务部设置贷款经理岗位,负责同业合作贷款业务推介、尽职调查、项目立项、产品设计与贷款文件制作、发起设立贷款计划、贷款计划的发行与成立、贷款项目管理运用合同签订与落实担保、贷款资金支付、贷款项目管理、贷款收益分配与清算等职责。

第八条 合规风控部负责同业合作贷款业务合法合规性审查、业务风险审查与防范等工作,监测评估业务风险。

第九条 贷款投资决策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同业合作贷款业务审议、审批。

第十条 贷款财务部负责贷款项目账户的开立、销户及财务核算工作。

第三章 合作机构选择标准

第十一条 开展同业合作贷款业务应审慎选择合作银行、证券公司及其他贷款公司等同业机构,所选同业机构除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还需达到以下要求:

(一)银行须为总行或取得总行授权的有资质的分支行,证券公司、其他贷款公司须为总部;

(二)具备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

(三)具备开展同业合作贷款业务相关资格;

(四)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 合作内容及业务规则

第十二条 公司与银行合作的方式主要有银信理财合作、银行自主资金合作、信贷资产转让等。

公司在银信合作中坚持自主管理原则,承担产品设计、项目筛选、投资决策及实施等实质管理和决策职责。

银信理财合作贷款期限不低于一年,融资类银信合作产品不得设开放期。银信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不得投资于结构化集合贷款的劣后受益权。

银信理财合作产品投资于权益类金融产品或具备权益类特征的金融产品的,应由银行私人银行渠道提供相关服务。

银信理财合作产品投资于政府项目的,公司加强对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对外负债等情况的调查,并遵守关于地方政府平台融资的相关规定。

银信理财资金原则上不得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

公司不接受银行为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公司对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实行比例管理,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

公司在与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时应采取买断方式,转受让的信贷资产应为正常类资产,事先征得借款人、保证人同意,并坚持“真实转让、整体转让、洁净转让”原则。

银行理财资金受让贷款受益权的业务视同为银信理财合作业务。

公司对合作银行未转回表内的银信合作贷款贷款,按规定计算风险资本。银行以自主资金委托公司管理或受让贷款受益权不受银信理财合作相关政策限制

第十三条 公司可以接受证券公司自主资金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项下资金委托,设立单一或集合资金贷款计划,将贷款资金用于证券公司指定的项目。资产管理计划是否符合证券业相关监管规定由设立贷款的证券公司负责。

证券公司可以成为公司发行的结构化证券贷款产品的一般受益人。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可以以保险资金加入公司发行的集合贷款计划。第十五条 对于单一运用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或公司有分散风险的项目需求时,公司可以与其他贷款公司共同组建信团为项目提供融资。

公司与其他贷款公司可以相互认购对方发行的贷款计划,对该类业务的投向分类、风险资本计提等按照相关监管规定执行。

第五章 业务模式

第十六条 公司目前开展的同业合作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银信理财合作,即银行以理财资金设立单一资金贷款或受让单一资金贷款、财产权贷款的受益权,将贷款资金委托公司用于其指定或推荐的项目;

银行自主资金合作,即银行以可支配非理财资金设立单一资金贷款、受让单一资金贷款受益权或加入公司发行的集合贷款计划,将贷款资金委托公司用于其指定、推荐的项目或公司自主选择的项目;

银、政、信合作,即银行以理财资金或自主资金设立贷款或受让贷款受益权,将受托资金委托公司用于其指定的政府平台公司或政府建设项目;

银、银、信合作,即银行以理财资金或自主资金委托公司设立单一资金贷款,由另一家银行受让贷款受益权,成立实际出资人的业务;

银、证、信合作,即银行以理财资金或自主资金在证券公司设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以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资金认购公司单一资金贷款,由另一家银行受让贷款受益权成为实际出资人的业务;

证信合作,即证券公司以其合法设立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资金在公司设立单一资金贷款(不进行受益权转让),或加入公司集合资金贷款计划,委托公司将资金运用于其指定的项目的业务;

(以上几种模式分类互有交叉)

结构化证券投资合作,即同业机构以理财资金认购公司发行的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贷款计划的优先受益权的业务;

信信合作,即公司与其他贷款公司以自主资金或贷款资金互为认购对方发行的贷款产品,或组成“信团”对同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第十七条 同业合作贷款运用方式包括贷款、附同购条款股权投资、资产权益投资、证券投资等。

第六章 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

第十八条 公司亲自履行同业合作贷款项目尽职调查、产品设计、审查审批及后续管理职责,管理要求等同于非同业合作项目,业务操作执行《贷款业务操作规程(试行)。

第十九条 尽职调查人员应对同业合作业务资金来源进行必要审查,如资金为同业机构自主资金的,要求在贷款合同中表明资金性质或提供资金为非理财资

第二十条 公司开展同业合作贷款业务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在贷款文件中明确约定受托管理责任及风险承担原则,一般要求约定贷款到期时“以维持贷款终止时贷款财产原状的方式清退”或“贷款期限延长至贷款实际偿清日”。在公司尽职履行受托责任前提下,业务风险由委托人自担。

第二十一条 公司将同业合作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纳入公司的三级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贷款业务部合规风控员负责对同业合作贷款业务的风险进行初步的识别和审查。

合规风控部根据贷款业务部提交的有关业务资料,对同业合作贷款业务的合法合规性、业务风险性进行全面的审查,提出相关风险管理意见,定期开展风险检查和评估。

风险控制委员会对同业合作贷款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第二十二条 同业合作贷款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交易对手违约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市场利率、汇率或金融产品价格变动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员工的个人因素导致操作不当甚至违规违约所引发各种损失的风险;

(四)其他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理财资金贷款业务开展中的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等。

公司采取严把准入关,加强尽职调查和后续监测,要求提供充足担保,执行预警和止损条件等有效措施应对各类业务风险,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办法》、《风险监测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第二十三条 受让信贷资产业务存续期间,如发现受让的信贷资产在入库起算日不符合贷款文件约定的范围、种类、标准和状况,应要求合作银行予以置换。

第二十四条 对证券投资产品设立预警线和止损点,实时盯市,达到预警线时及时通知劣后受益人追加资金,并采取降低风险资产持仓比例、停止买入股票等措施控制风险,达到止损线时必须及时止损。

第二十五条 上市公司股票受益权融资业务应做好质押股票价值变动监测,因价值下降导致质押率低于贷款合同约定时,及时通知融资人追加保证金或补充质押股票,控制业务风险。第二十六条 加强房地产贷款项目监测,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按贷款合同约定做好追加、解除抵押,销售资金归集等工作。

第二十七条 加强与银信理财合作产品委托银行的沟通合作,做好项目后续管理,及时掌握运用企业经营、财务状况,配合做好股权变更、平台公司分类、表外资产转表内等相关工作。

第七章 信息披露

第二十八条 公司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贷款文件约定,及时、准确、充分、完整地向银行、证券公司、其他贷款公司等同业合作业务委托人与受益人披露信息,揭示风险。

第二十九条 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时间与方式依据贷款文件的约定。一般包括《资金贷款管理运用报告》、《清算报告》、《贷款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保管报告》,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贷款文件约定需要披露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条 公司对同业合作的复杂交易产品、房地产贷款项目、证券投资产品、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等,按照监管法规要求向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第八章 应急处置

第三十一条 证券投资类同业合作贷款项目由于证券价格连续大幅下跌等情况出现风险时,按照贷款文件约定及时采取强制平仓、通过劣后受益人追加资金等措施控制风险,保障优先受益人资金安全。

第三十二条 涉及交易对手风险的同业合作项目,出现交易对手经营或财务状况恶化、违约、发生影响偿还能力的重大事件等异常情况,可能影响贷款项目到期兑付时,公司应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及时报告合作同业机构及监管部门,并积极与合作同业机构协商,妥善进行风险化解和处置。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对在同业合作贷款业务中因故意或过失引发风险隐患或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人员,公司视情节进行问责及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 银行代理推介贷款产品、资产证券化等其他合作按照监管法规政策及其他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篇3:资产管理业务合作

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不良资产业务作为传统主业在现行经济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银行新推出不良资产包的力度不减;另一方面,存量不良资产包的处置受人力资源配置、资金成本负担等方面的制约日益严重。

为缓解上述问题,资产管理公司应适时探索不良资产业务创新模式。本文所述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即为其中重要的一种,该模式下合作双方风险与收益更为匹配。下文将对该模式进行介绍,并通过具体案例对该模式的效益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简介

(一)不良资产业务

1999年国家通过财政部注资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主营业务为收购、管理和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创立至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探索不良资产业务的创新模式,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完成了从“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到“金融控股集团”的转变。

不良资产业务在处理环节上主要分为收购和处置两大部分。

收购环节主要体现为对银行拟公开转让的不良资产包进行估价。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初期,不良资产包主要为政策性转让,资产公司基本不承担收购及资金成本。目前不良资产业务均已商业化运作,资产管理公司需各自估价进行竞价收购,并以市场价格的资金承担处置期成本,收购定价较早期业务重要性显著增加。

处置环节历来是不良资产业务的核心。不论是常规的诉讼追偿、抵押物变卖,还是更为复杂的债务重组、并购整合,企业对收购的不良债权均需根据业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处置方式以实现回收甚至盈利。在现行商业化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力资源及资金成本均受制约,难以通过早期单纯等待经济周期回暖的方式实现抵押物增值及债权回收。很多不良资产在处置时,在合理估价的基础上,存在“快进快出”与“持有运作并增值”之间的衡量。处置方式的选择对初始估值的实现结果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在估价环节即应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进行选择。

不良资产的收购环节与处置环节实质上是一个整体,目前不良资产业务的创新虽主要表现在处置环节的模式创新,但亦反映为估值时考虑所选用处置模式的效益影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创立伊始即在探索业务创新,从简单诉讼追偿到债务重组等模式的创新即是不良资产业务中的重要实践探索。当前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始基于新形势下的不良资产业务特点,跳出单独处置模式的局限,从中间商的角度,与投资人进行合作处置创新。

合作处置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不良资产包后,与合作方共同处置资产包,并基于回收额进行收益分成。目前已形成合作模式从资产管理公司与合作方关系的基础上可分为三大类:资产管理公司与合作方仅形成委托处置关系、资产管理公司向合作方转让资产包优先级收益权、资产管理公司向合作方转让劣后级收益权三种模式。在各种合作模式中,合作方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或其他优势资源,按照合作协议的约定分配固定收益或浮动收益。

(二)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

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指合作方购买资产包的劣后级收益权并参与后续收益分成。此模式下的“劣后级”主要体现为合作处置所实现的债权回收额须优先用于偿付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成本及固定收益,在以上部分得到全部偿付后方对合作方进行后续分成。对于双方约定的固定分成均满足后再对超额回收部分进行分成。

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对存量不良资产的处置所耗用的人力、资金资源普遍接近饱和,这也影响了对新收购不良资产包的处置进展及处置效果。寻求合作方合作处置不良资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其优势资源,实现资产包价值的充分挖掘。在合作过程中,合作方可提供人力、物力、资金及其他处置资源,不同于转让优先级收益权模式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与合作方的利益捆绑更为紧密,合作方有动力充分投入其所有自身优势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其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前提即资产管理公司利益要求的优先满足,就整体而言,该合作模式对双方的收益与风险分担更为匹配。

以下按流程列出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中的一系列要点,对模式的一般操作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1.收益权转让。

资产管理公司就收购的某不良资产包与合作方签订转让劣后级收益权合作处置协议,合作方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某不良资产包原收购价一定比例的对价,购得相应比例的资产包劣后级收益权。资产管理公司原收购价扣减此次转让对价的差额为该资产包的剩余投资成本。

2.合作处置。

在双方签订合作处置协议且合作方支付转让对价后,双方对资产包进行合作处置,对于不良资产包内各户债权的处置分工双方可再行商议。但因资产管理公司仍为资产包内各项债权的权利主体,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过程中应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3.回收分配。

双方就债权净回收额进行后续分配。净回收额是指债权毛回收额先行扣减各项必要处置费用后的回收额。净回收额按以下顺序分配:①偿付资产管理公司的剩余投资成本;②偿付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成本按资金使用时间计算的固定收益;③支付合作方投资成本及按资金使用时间计算的固定收益;④以上三项全部偿付后的后续超额净回收按照资产管理公司与合作方的投资比例再分成。

以上为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交易方案概述,在实际操作中,转让比例、固定收益利率等量化指标可灵活调整,双方权责义务亦可根据资产包情况进行细化约定。但作为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收益分配顺序必须先行覆盖资产管理公司的剩余投资成本及固定收益后,再进行后续分配的原则不应改变。

三、案例分析

笔者拟案例对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进行进一步阐述,并对该合作处置模式下的收益与单独处置情况下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

(一)案例说明

1.资产包收购情况。

A银行推出的2015 年某不良资产包,资产包债权本金余额40 000万元,其中抵押类债权本金余额20 000万元,信用类债权本金余额20 000万元。B资产管理公司对该资产包进行了详尽调查及估值定价,估值情况如下:

对于抵押类资产,在充分考虑了抵押资产评估值、快速变现率、影响回收的其他因素折价影响等方面后,确定毛回收为13 256.74万元。考虑到毛回收5%的费用率、2年处置期限、7%的年化资金成本率、10%的处置利润率,折现得到抵押类资产最佳投标金额10 000万元。

对于信用类债权,基于处置经验,认定整体的毛回收率为10%,即认定毛回收2 000 万元。基于毛回收估值,考虑到与抵押类资产相同的一系列定价折扣因素,得到信用类资产最佳投标金额1 508.67万元。

因此,整包最佳投标金额为11 508.67万元,整包最佳投标率(投标金额与债权本金余额的比值)为28.77%。B资产管理公司最终以其最佳投标金额购得该资产包。

2.资产包单独处置收益测算。

(1)静态收益测算。

其中,资金成本为对各期剩余投资成本,以年化7%的内部核算收益水平计算而得,各期剩余投资成本可由下文中NPV测算表中求得,资金成本为:11 508.67×7%/2+9 220.16×7%/2+6 931.65×7%/2+1 591.79×7%/2=1 023.83(万元)。

(2)NPV测算。以半年为单位对现金流情况进行测算,基于实际处置经验,认为抵押类及信用类资产第一年回现30%,第二年回现70%,每年回现在相应两个半年内均分。处置费用为预计毛回收的5%,在2 年期内的4 个测算期间均分。以12%(每期6%)作为考核年化收益率的标准,现金流量净现值(NPV)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二)合作处置的收益分析

1.合作处置模式。

B资产管理公司收购该资产包后,与C公司商定了转让劣后级收益权的合作处置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收益权转让。C公司购买资产包40%劣后级收益权,支付对价为B公司收购资产包价格的40%,即4 603.47万元(11 508.67×40%)。

(2)回现分配规则。抵押类资产及信用类资产毛回收额先行扣减各项费用后以净回收额进行分配。资产净回收额按以下顺序分配:①覆盖B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成本;②覆盖B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成本按资金使用时间计算的年化14%固定收益;③覆盖C公司投资成本及按资金使用时间计算的年化14%固定收益;④超额净回收按照B公司、C公司双方投资比例分成。

2.合作处置收益分析——合作方仅进行资金投入。

若合作方仅进行资金投入,而无其他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则不考虑合作处置对于资产回收的提升效应,认定资产回现节奏及总额与单独处置的情况完全相同。在合作处置的收益规则下,归属B资产管理公司的现金流及相应NPV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上表计算过程如下:因前两期净回收额4 195.6 万元(2 097.8+2 097.8)均未填补完B方投资成本6 905.20万元,故回收全额归属B方现金流入。第三期抵押类资产预计整体回收4 639.86 万元,扣除处置费用后净回收额为4 474.15万元。该期回收额首先用于全额冲减B方抵押类剩余投资成本2 354.40 万元[6 000-(1 988.51-165.71)×2],剩余金额先冲减B方抵押类债权投资本金应计利息为877.21 万元(6 000×14%/2+4 177.20×14%/2+2 354.40×14%/2),剩余1 242.54 冲减C方投资成本。第三期归属于B方抵押类债权的现金流入为3 397.32 万元(2 354.40+877.21+165.71)。第四期抵押类资产冲减C方剩余投资成本及利息后,剩余683.67万元,双方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成,B方可分得410.20 万元(683.67×60%),再加上预先抵扣的处置费用165.71 万元,即第四期抵押类债权回收归属于B方的现金流入为575.91 万元。同理,可得信用类债权资产归属于B方第三期、第四期的现金流入分别为512.54万元、86.88万元。

基于上表现金流情况,可得B公司静态收益指标:

基于以上收益测算结果,不失一般性,若认为合作方仅进行资金投入,资产整体回现无变动,仅基于分配规则对原现金流进行重新分配,则B方收益情况对原收益情况,如净利率并无明显变化。

3.合作处置收益分析——考虑资产回收额提升效应。

对于合作处置,若合作方不仅单纯进行资金投入,还投入人力、物力及其他优势资源(其选择该资产包进行合作处置往往具备一定的处置资源优势),在资产管理公司方人力、物力受限的情况下有理由认定合作处置能够进一步深挖资产回现价值,提升资产回收额,假设资产包毛回收整体提升比例为20%。

对B方进行现金流及NPV测算,维持资产包回收节奏假设(每期回收额占总额的比例),则在回收总额提升20%情况下,NPV测算结果如下:

单位:万元

基于上表现金流情况,可得B公司静态收益指标:

基于以上测算结果,不失一般性,若认为合作处置因合作方相关资源投入进一步挖掘资产回收价值,在20%提升效应下,资产管理公司净利率有明显提升。

四、效益分析及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从资产管理公司角度,对转让劣后级收益权合作处置模式效益影响的总结如下:

1.合作处置总体上降低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敞口,降低了资金成本。

合作处置下,合作方一次性支付对价收购劣后级收益权,资产管理公司可直接认定实际投资成本降低,从而对收购资产包负担的风险降低;或认定为资产包实现部分快速回收,符合目前快进快出的业务要求。另在处置期间,资产管理公司方承担的资金占用成本亦因资金占用时间及投资基数的降低而明显降低。以上方面虽不一定导致最终投资利润水平的明显上升,但在某些考核情形下其重要性不亚于利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增不良包的收购释放了资源空间。

2.合作处置有助于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提升回收价值。

在转让劣后级收益权合作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方与合作方利益捆绑,且合作方既定目标的实现须先行满足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定收益目标。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在处置压力下,愈加强调寻找并借助外部优势资源。因风险与收益更为匹配,合作方亦有充足动力投入自身优势资源,提升资产包回收价值。经测算,资产包整包回收价值提升,资产管理公司的收益提升明显。但同时应看到,一般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收益水平的提升仍是基于不确定的回收现金流,固定收益部分亦与有担保责任的固定收益存在概念上的区别。对于固定收益部分,若要求合作方提供担保或差额补足义务,亦可作为模式的变形进行探讨。

3.资产管理公司对合作方处置能力及资源的判断对其合作模式既定效益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以上收益测算及效益分析已阐明,在转让劣后级收益权合作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利润率的提升主要基于合作方投入处置资源后对整包回收价值的提升。若合作方仅投入资金,则合作模式仅是对既定回现现金流进行重新分配,资产管理公司方面更多受益于一系列利润外考核指标的改善。

合作方的处置能力直接影响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及在此基础上能达到的后续分成水平。在本合作模式中,双方固定收益利率水平及劣后级转让比例等指标可看做双方对所转让权益定价的一部分,指标的确定应基于双方对风险与收益的衡量、对各自收益结构的预期以充分满足自身利益诉求。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以上指标的合理确定应基于对资产包处置情况的合理估计,所以在实践中应充分判断合作方处置能力及资源优势,以优化具体的交易方案并充分实现预期效益。

摘要:本文对不良资产业务创新合作处置模式——转让劣后级收益权模式进行阐述,通过案例分析该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收益情况的变化,进而总结该业务模式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业务效益的影响及实践中应着重考虑的方面,以充分实现该模式的预期效益。

关键词:不良资产业务,资产管理公司,劣后级收益权,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胡建忠,姜宝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15(5).

张子艾.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J].中国金融,2014(12).

赖小民.创新不良资产经营管理模式[J].中国金融,2014(12).

王凤玲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

篇4:银银合作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探析

【关键词】银银合作 风险管控 策略 业务拓展

银银合作业务特指不同银行之间金融业务的合作。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客户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仅仅依靠单个银行的资源、能力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组建银行合作战略联盟,开展银银合作业务就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银银合作业务的发展及面临的风险

(一)银银合作业务发展简介

银银合作的优势在于商业银行之间不仅存在单纯的竞争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还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从国内银银合作业务发展来看,具有参与主体层次多、业务范围广、合作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符合当前金融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促进银行业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银银合作业务主要包括三大类:

1.资产类业务,资产类业务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彼此之间相互提供信用支持或者资金支持的业务,比如,资金拆借、债券承销、资产买卖、金融衍生品业务、买入返售等都属于资产类银银合作业务。

2.负债类业务,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吸收其他银行的存款、卖出回购类金融资产以及资金拆入等业务。

3.中间类业务,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彼此提供代理服务,比如,商业银行之间代签银行汇票、代开保函、代理现金押运、代理销售对方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及其他类结算业务等等。银银合作业务虽然源自于民间,但却是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银银合作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银银合作业务在促进资金流通、优化商业银行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的商业银行的利益主体不同,银银合作业务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这类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之间资产类合作业务,不同银行的信用不同致使银银合作业务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比如,四大商业银行信用较高,信用风险相对就小,而一些民资银行由于信用不高,信用风险相对较高。

二是市场风险,这类风险主要受到诸如汇率、利率以及其他宏观金融政策的影响,比如,国际汇率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银行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这一市场变化,就有可能陷入资金困境,甚至于破产。

三是操作风险,这一风险广泛地存在与银银合作的各类金融业务中,所有的银银合作业务都是由具体的工作人员来操作完成的,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在开展银银合作业务的同时,如何防范、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值得引起决策者、管理者的深思。

二、银银合作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银银合作业务产生潜在风险的环节比较多,绝对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要建立、健全金融业务风险防控体系,才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必须要提高风险管控意识,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的银银合作风险预警、快速反应应急机制,规避宏观政策、行业政策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二是优化业务管理流程,针对不同的银银合作业务要制定详细、科学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提高职工的风险防控意识;三是实施风险等级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搜集、分析各类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区分哪些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哪些风险是可以规避的,按照从高风险到低风险的次序依次进行风险等级划分,逐渐构建起完善风险防控等级管理体系。

(二)严控操作风险

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客观性不同,操作风险主要是由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引起的,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围绕银银合作业务开展专业性培训,避免员工将银银合作业务风险当作普通风险来对待,提高他们的操作风险防控意识,一是把好交易关,提高员工交易过程中的操作风险防控意识,要做好承诺函等的审查工作,避免由于工作疏忽或者漏洞导致承诺函无效的情形出现;二是银银合作业务要兼顾近远期利益,要杜绝以丧失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短暂“高回报”的事件发生,操作人员在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能力。

(三)提高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防控能力

银银合作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严格业务交易管理、实施授信管理制度,重点审查各类金融业务的真实性、价值性,并据此判断对方的信用风险大小;市场风险防控方面,提高金融市场询价、报价的频次、力度,在与客户进行谈判时,尽量择优选择“价格”来开展金融业务,做好资金统筹调剂、资金预报等工作,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变化、发展,提高市场敏感度,抢占各类银银合作业务的发展先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资产和拆借资产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重视中间业务管理

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其面临的风险的种类比较多,风险的危害性比较大,要切实提高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的管理水平,降低银行的潜在损失,就必须要提高风险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绝对不能用一套风险管理策略去应对、处置所有的风险,要针对银银合作业务中间业务风险较大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重视中间业务风险的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比如,要针对代开信用证、代签汇票等中间授信业务风险与金融业务咨询、资金代理咨询等非授信业务风险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建立起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

三、结束语

银银合作业务在中小银行发展的比较快,以“四大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的银银合作业务发展相对滞后,无论是中小型银行还是大型商业银行,必须要拓宽银银合作业务的渠道,保持银银合作平台具有足够的生命力、竞争力,不断地进行创新,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健全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防控能力,才能够为银银合作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秀峰,丛金萍.收入多元化对中国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王志远.中国银行改革的发展路径:金融政治经济学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4(03).

[3]郑新林.商业银行银银合作创新——以兴业银行为例[J].银行家,2009(11).

篇5:资产管理业务合作

合作双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甲方)

江西汉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乙方为江西华章汉辰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依托担保集团资源优势,专注于经营不良资产处臵、良性资产运营、诉讼保全担保、资产拍卖、咨询顾问等业务,致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鉴于甲方与乙方集团公司(江西华章汉辰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良好业务合作关系,双方愿意发挥各自业务经营优势,推进不良资产债权转让与收购业务的深入合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合作目的

旨在充分发挥甲乙双方各自资源和业务方面的整体优势,通过“银担合作”在不良资产债权转让与收购业务领域的创新模式,争取促进甲方处臵不良资产工作效率和成果的双向提升,同时也促进乙方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稳健发展。

二、合作原则

1、确保本金收购原则。

乙方原则同意对甲方不良资产债权按其贷款或授信本金进行全额收购。乙方收购不良资产债权范围包括甲方贷款五级分类中的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含已核销呆账贷款)等四类状态贷款,甲方已核销贷款债权由双方协商进行折价转让。

2、收益冲抵损失原则。

乙方负责对拟收购不良资产债权的净损失进行逐一核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甲方给予乙方集团公司一定担保授信额度,乙方集团公司通过叙做委托担保贷款项目获得预期收益,以弥补和冲抵乙方在收购甲方不良资产债权业务中的净损失。

三、合作模式

1、乙方对甲方职能部门提供的拟转让债权进行尽调、核损等系列相关工作,确定融资担保授信额度放大倍数;甲方与不良资产拟转让辖内机构协调担保业务合作配合事项,并将合作达成意见告知乙方。

2、甲乙双方发挥资源优势,共同营销和推荐符合甲乙要求的融资企业客户,并向甲方辖内机构申请担保贷款。

3、华章汉辰担保集团同意对通过其风险评审融资企业客户进行融资性担保,并承担全额风险代偿连带保证责任。

4、甲方对委托华章汉辰集团担保贷款项目进行其业务流程的审 批,同意贷款的额度即计入融资担保放大倍数授信额度。

5、不良资产收购配套担保贷款发放后,甲乙双方与华融资产江西省分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并由乙方按债权收购金额在华融资产江西省分公司存入全额保证金。

6、甲方向华融资产江西省分公司转让不良资产债权,并支付收购业务相关费用。

7、由华融资产江西省分公司收购甲方不良资产债权,并划付资金至甲方指定账户。

8、华融资产江西省分公司向乙方转让不良资产债权,完成债权转让全部交易。

四、合作要求

为促进甲乙双方合作业务模式的顺利落地,双方愿意在业务推动过程中分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优惠条件。具体包括:

(一)、甲方愿意提供的政策支持

1、负责通知辖内机构积极配合乙方的融资担保业务,充分发挥属地机构在当地的客户资源优势,向乙方推荐融资担保企业客户。

2、对融资担保企业客户贷款利率实行基准利率优惠,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应叙做两年以上,从而合理提升乙方担保业务收益水平以弥补其收购不良资产债权净损失。

3、对乙方不良资产收购配套的担保业务免收保证金,且该担保额度不计入甲方给予乙方的授信担保总量。

4、对乙方同意担保企业的贷款在审批流程上给予“绿色通道” 支持,以提升双方业务合作效率。

(二)乙方愿意提供的政策支持

1、对甲方非核销呆账贷款的不良贷款债权实行全额本金收购,以最大化保证甲方不良资产处臵中的诉求利益。

2、负责对拟收购债权进行尽调、评估等核损相关专业工作,原则上不收取甲方任何费用。

3、乙方集团公司负责成立专门业务团队,对接甲方辖内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部门的企业客户推荐和尽调等工作。

4、优先安排收购不良资产收购资金,配合和支持甲方不良资产处臵资金划拨工作。

五、共同承诺

1、甲乙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共同理念,在合作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合作方案内容中未约定和预料的问题积极进行协商解决。

2、对合作中出现的收益与损失出现偏差的情况,双方应给予对方充分理解,受益方则通过业务合作模式积极弥补受损方利益。

3、合作业务由双方各自发起,可相互向乙方担保集团公司推荐担保借款申请人,但分别对借款人进行独立审核,自主决定是否担保或贷款。

4、本合作方案由甲乙双方及乙方担保集团公司共同签订,且共同遵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乙方集团公司(盖章):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5

篇6:资产管理业务合作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操作,有效防范风险,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承兑申请人签发并向开户信用社(部)申请,经开户信用社(部)审查同意,联社营业部承兑、承兑申请人委托信用社、再由联社营业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商业汇票。第三条

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必须以真实、合法的交易为基础,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严禁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第四条

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第五条

在办理承兑汇票业务时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支付结算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六条

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分支机构必须经联社授权,未经授权不得办理该项业务。

第二章

承兑申请

第七条

申请办理承兑汇票业务的客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登记注册,并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二在信用社(部)开立存款账户;

三资信状况良好,近两年在我社(部)无不良贷款、欠息及其他不良信用记录。四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来源;

五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有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合同和交易发票,并在购销合同中注明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结算方式;

第八条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时,承兑申请人应向开户行提交下列资料: 一银行承兑汇票申请书,主要包括汇票金额、期限和用途以及承兑申请人承诺汇票到期无条件兑付票款等内容;

二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法人代表人身份证明、税务登记证、贷款卡、开户核准通知书、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原件及复印件;

三上和当期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四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五信用社(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九条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申请人首先向其开户信用社(部)申请承兑。第十条

承兑申请人在申请承兑汇票业务时,须在开户社存入百分之百的保证金。

第十一条

客户提出申请和相关资料后,以客户名义开立保证金专户,存入相应保证金数额,客户应作出到期无条件付款的承诺。第三章 审查、审批和承兑

第十二条

承兑申请人开信用社(部)信贷人员负责受理客户申请,并对承兑申请人的有关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一

兑申请人的合法资格;

二该笔业务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 三该笔业务是否控制在授信额度内;

四承兑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近两年是否有不良记录; 五承兑申请人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 六其他需要审查的事项。

第十三条

信贷人员对承兑申请人财务数据和承兑风险进行分析,审查同意后,撰写审查报告并填制好各种表格和审批表,报本信用社(部)贷款审查委员会会办研究。

第十四条

基层社全办研究同意后,应及时将《银行承兑汇票申请审批书》、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及审查报告等按审批权限分别报联社资金营运部、联社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批。

第十五条

经联社资金营运部、联社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批同意后,由联社资金营运部门登记台帐,在《银行承兑汇票申请审批书》上签署审批意见后,传递到承兑申请人开户信用社(部)。承兑申请人开户信用社(部)根据审批意见与承兑申请人签订《银行承兑协议》。基层社(部)将相关资料传递到联社营业部。第十六条

联社营业部收到资金营运部门书面通知和承兑申请人开户信用社(部)相关材料后,对《银行承兑协议》、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保证金是否办理冻结手续和汇票中记载的事项是否齐全、承兑申请人的签章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承兑申请人是否在开户信用社(部)开立存款账户等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向承兑申请人收取手续费,并按照《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办理有关承兑手续。

第十七条

联社营业部办理承兑后,应于当日将承兑情况准确记入有关科目。

第四章 管理与核算

第十八条

承兑申请人缴存的保证金应在“2511保证金 ”科目下单独设立专户核算。

第十九条

保征金专户必须实行封闭管理,用于支付对应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严禁发生保证金专户与客户结算户串用、各子账户之间相互挪用等行为;不得提前支取保证金。

第二十条

联社营业部设立台帐和专人进行管理,及时将到期的承兑汇票款项,从信用社(部)存入联社款项中直接解付。第二十一条

联社应派专人进行管理,设立台帐及时查看汇票的到期情况,对将要到期的承兑汇票主动办理付款手续,同时应于到期日前10日向出票人发出催付通知。

第二十二条

客户开出银行承兑汇票金额应在联社对客户授信总额范围内。第二十三条

联社营业部应在表外科目设立“承兑汇票”专户,核算承兑申请人保证金的有价凭证。第二十四条

承兑汇票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未使用已承兑汇票的注销、已承兑汇票丧失后的挂失和付款处理手续,按《支付结算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

按信贷原则进行管理。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要视同贷款进行管理,认真做好“三查“工作,严格把关。经审查合格的,应按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由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批,对数额较大的贴现申请,也要由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批。严禁越权、超量、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第二十六条

资金营运部、财务会计部分工协作,加强配合。资金营运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要以核定的比例为依据,严格按照调查、审核、审批、检查的信贷管理原则实施管理,财务会计部要做好会计科目核算,实施柜面监督,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复核、审查、查询等管理监督工作。资金营运部要建立银行承兑汇票的台帐,联社营业部要建立登记簿制度。贴现、转贴现的联社营业部应逐笔向承兑行进行查询,确定真伪,得不到答复的,不得办理贴现、转贴现业务。财务会计部应根据本行的资金情况,及时申请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第二十七条

严格银行承兑汇票空白凭证的管理。银行承兑汇票是以银行信用作担保的商业票据,所以要把银行承兑汇票凭证的管理纳入会计重要凭证管理的内容,建立健全银行承兑汇票凭证的领用、登记和销号制度。第二十八条

建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检查制度。资金营运部、财务会计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对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是否建立健全保管、使用责任制;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是否按规定要求办理,每个岗位、环节是否按规定责任到人。

第二十九条

严格资金投向,大力支持重点、优势企业和行业。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投向要服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资金重点流向效益好、信誉高的工商企业和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等购销存“一条龙”企业,解决好重点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购销存“一条龙”企业的收购、生产、流通、调销、储备等多个环节一套资金运转。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条

出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用社(部)应暂停对其办理承兑汇票业务:

一未以商品交易为基础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 二以非法手段骗取银行承兑的; 三违反印、压、证管理的。

第三十一条

信用社(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联社可以取消办理承兑汇票业务资格。

发生一次以上无理拒付或未按规定及时付款的。第三十二条

出票人采取欺诈手续骗取承兑,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未以商品交易为基础的商业汇票办理承兑,并造成资金损失的,由联社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解释、修订。

上一篇:大班幼儿舞蹈教学教案下一篇:思想汇报爱岗敬业 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