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2024-04-29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通用10篇)

篇1: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了全面完成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促使各小组更好的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012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主要内容如下:

一、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一)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的督查范围,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党政领导、责任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分别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制度,严格兑现奖惩。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达到市定标准,并按月均衡拨付到位。

二、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确保政策生育率达到100%以上。

(二)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盘棋”服务管理实现区域协作一体化;流动人口管理率达到91.5%以上。

(三)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人工终止妊娠”案件数不少于1件,结案率达到100%。

三、强力推进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政策

(一)实施“品牌”推动战略,大力拓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促进优质服务提质提速。

(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三)完善修订优先优惠政策,建立台账,确保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达到100%。

四、深化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创建活动

(一)成立专门组织工作机构,出台创建文件和实施方案。

(二)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体制机制。

(三)示范建设项目特色突出,带动辐射力强,亮点培育工作成效明显。

(四)强力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活动,培育示范亮点。

黑荞母居委会居民小组负责人:负责人2012年月日 2012年月日

篇2: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区卫生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06]22号文件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为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现确定你单位2012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责任目标如下:

一、成立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把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列入本系统目标综合考核重要内容,明确一定分值;统筹决策安排,年内研究不少于两次,并做好会议记录;

二、与直属单位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抓好各种类型的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责任的落实,年内督查不少于两次,将督查结果纳入年终考评并兑现奖惩;

三、在调整或出台与人口计生相关的政策时,主动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其政策措施有利于加强和促进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出台和实施普惠、优惠政策时要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并对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予以优先照顾;

四、指导和督促医疗保健机构应用产前检查妊娠信息实时通报查处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以实时通系统数据为依据每季组织一次检查,检查各医疗保健机构孕妇产前检查和分娩身份证登记率、登记准确率。

五、结合部门实际,积极创新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和方法,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工作,并将其纳入本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

六、按时向人口计生部门提供计划生育相关数据;

七、设立计划生育技术基层服务指导科,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计卫合作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及督查,指导开展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建立规范的服务程序,并将其纳入本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

八、指导和督促基层单位履行如下具体职责:

1.医疗保健机构在接诊怀孕13周以上的孕产妇时,查验并登记生育证号码, 做好“妊娠分娩信息实时通报系统”所要求的相关工作,禁止并查处出具假出生、假节育手术、假医学鉴定等计划生育证明的违法行为;

2.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的B超、染色体检测设备及操作、诊断人员和终止妊娠手术、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依法查处“两非”典型案件,加大力度依法查处医疗保健机构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和非法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等违法行为;对14周以上妊娠对象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查验身份证、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证明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无规范证明的,及时通报当地人口计生部门;

3、加强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督促有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资格的医疗机构依法查验受术者生育证、身份证和人口计生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不孕症诊断证明,没有证明或者证明不齐全的,不得施术;

4.督促卫生监督机构在办理已婚育龄妇女《健康证》时,核查其婚育证明并作登记,没有婚育证明的,做好登记并在一个月内通报当地人口计生部门;

九、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协调本部门、本系统积极参与和配合单位所在地计划生育工作;机关及直属、挂靠单位的工作人员、临时用工人员、租用单位房屋居住或者经营人员,当年有政策外生育的(含上政策外生育未上报的),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篇3: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目标管理理论认为制定目标责任制应该遵守四条原则:一是考核内容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和保障;二是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三是考核方法要简便公平;四是考核结果要有效运用[3]。以这四条原则作为审思框架,本文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国32个省(区、市)2014年执行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下文简称考核方案)进行梳理和剖析,寻找问题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和实务工作者改进和完善各省市现行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从而满足时代需求提供重要参考。

1现行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的透视与剖析

1.1考核内容

考核方案中主要的考核内容有14项。根据各项内容的考核目的,这14项考核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维度:结果类、过程类(服务管理类),保障类。结果类考核内容包括政策生育、性别比治理、孕前优生、流动人口管理。过程类考核内容包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宣传教育、村民自治、利益导向落实。保障类内容包括党政重视、队伍建设、投入保障和信息化建设。除了上述14项内容外,个别省市的考核方案中还出现了一些“因地制宜”地围绕本区域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开展了特色考核内容。比如,创新工作、单独两孩、计生协会建设、健康促进和中医药[4]。

总体上看,结果类考核内容比较符合我国五中全会之前计划生育工作特色,通过考核“政策生育”评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情况;其他考核内容比较符合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转变趋势,考核“性别比治理”来评估人口结构优化工作的绩效,考核“孕前优生”来评估人口素质提高工作绩效,通过考核“流动人口管理”来评估促进人口分布均等化工作的绩效。过程类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依法治理的基本精神。保障类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各级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工作策略。特色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顺应了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比如考核“单独两孩”,有助于监测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和人口增长态势,为后续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提供基础信息。

但是,从各省市的具体情况来看,考核内容还存在如下问题:(1)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之后,结果类考核内容已经过时,需要进行调整。(2)部分省市考核内容过多,期望面面俱到,缺乏重点,目标不明确,造成考核者在实际操作中考核工作和后期统计繁琐费时,以及考核效果由于泛化而被弱化。(3)部分省市的考核内容中对国家要求重点考核的过程类和保障类内容没有涉及或缺项过多,造成难以实现国家要求的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的目标,以及造成由于缺乏工作保障导致计生服务工作无法开展等结果。(4)部分省市的特色考核内容有越位和错位的现象,比如,考核信访工作和中医药,超出了当前计生部门的工作职责;考核计生协会这类民间公益性组织,存在考核之手伸得过长以及浪费人力物力资源的嫌疑。

1.2考核指标

考核方案中考核指标在数量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化,有的省市考核指标超过100,有的只有10个[4]。依据目标管理理论关于考核指标的制定原则,“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应该具有适应性、可接受性、可行性[3]。

根据计划生育工作特点,适应性观察考核指标是否符合人口发展趋势,能否监测人口发展规划目标的落实,应该准确反映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的五大主要目标:人口总量目标、人口素质目标、人口结构目标、人口分布目标、民生保障目标的落实情况。依此标准观察32个省市的考核指标,适应性高和低的省市少,大部分省市的适应性居中,呈现梭形。适应性较差的省市,主要表现为考核指标“过时”和“不完整”,比如有某省市的考核指标还包括村假证明资料,村假流动人员等“过时”的评估指标;有些省市的方案中还没有体现人口分布考核指标。

接受性观察考核指标是否明确具体、数量是否合适、组织实施是否方便易行。依据该标准,全国只有几个省市的接受性高,而大部分省市的考核指标接受性都不太高。接受性不高的省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数量不合适,过多或过少,指标过多,造成考核工作繁琐费时,统计整理麻烦;指标过少,应该考核的内容没有考核,可能造成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方向错位或范围过小。二是考核指标不够明确,评分标准不能评价考核内容。比如某省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考核指标,指标解释为:巩固、推进“一盘棋”工作机制建设;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和信息化工作。该指标的评分标准为:有文件和有关资料,并认真落实的得分,否则不得分。“有文件和有资料”是如何能够评判巩固、推进、做好、加强工作,“认真落实”从何体现,所以不够明确的考核指标,只能让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可行性观察考核指标是否可衡量,参照的数据和指标是否可统计、可获得,考核指标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依据该标准,可行性高的省市寥寥可数,而大多数省市考核指标的可行性普遍不高。可行性不高的省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部分定性考核指标无法衡量,比如某省的考核指标中,考核进一步完善“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受惠”的工作格局的3个指标:党政主导,强力推进,坚持把“三晋康家”作为民生工程全力去抓;为部门联动明确职责,共同将“三晋康家”打造成惠民利民工程;社会参与,群众受益,让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实惠。这三个指标该如何衡量?二是部分考核指标参照数据难以获得,比如由于流动人口管理的复杂性,使得流动人口的真实数据的获得异常困难,“流动人口服务率”如何考核?三是部分考核指标过高,难以实现,比如:“符合政策生育率”的考核标准过高,难以实现,但是如果上报实际数据,可能不会被上级认可,所以频繁出现虚报现象。如此来看,过高的标准使考核工作不仅失去意义,还带来负面效果。

1.3考核方法

考核方案中考核方法的基本情况如下:第一,考核形式分为三种,根据不同工作水平、不同地区、城乡等进行的分类考核;根据考核对象(党政、部门、计生)进行的分线考核;既对地市级,又对县(市、区)级考核的分层考核。第二,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年中考核、年终考核、专项督导等,比较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年终考核和平时检查相结合。第三,材料收集使用工作汇报、常规调查、实地考核、联席会议、信息核查、电话调查、第三方调查、日常监控、自查、查阅资料、抽样调查、信息系统监测、基层评议、举报调查等多种方法,不少省市开始应用人口信息库数据。第四,评估方法普遍采用定量指标计算与定性指标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4]

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方法应该具有简便性和公平性。就简便性而言,部分省市开始尝试探索网络评估和成绩突出免查等简便快捷的考核方法。但是,大部分省市还存在两个普遍问题:一是考核次数偏多。比如某省采用分线和分层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考核工作在党政线和计生线两线和市级和县级两层交错进行,势必导致重复考核,考核次数增多。二是考核程序过于繁琐。以某省为例,日常工作评估考核程序涉及35个各式各样表格在省、市、县、乡、村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间进行统计填写和逐级上传下达。考核次数过多,考核程序过于繁琐,极大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使得本应该用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被迫用于应对考核。

就公平性而言,通过程序公平保障考核结果公平是被考核者的期望,也是执行者的责任。从各省的总体情况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首先,有些省市还主要基于自查数据进行考评。其次,有些省份虽然采用第三方评估和群众测评的考核方法,但是第三方和群众评估的资质不够、对计生的熟悉程度低等现象,导致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另外,为了考核过关以及取得好成绩,被评估的部门及相关部门存在对考核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扰,导致“考核寻租”现象比较普遍。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合理的消解和控制,很容易导致考核工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接影响我国人口计划生育规划目标的实现。

1.4考核结果应用

目标管理理论指出,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应该表现为:通过监测绩效指导决策和激励员工[3]。对于计生工作而言,指导决策表现为考核结果用于监测评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绩效,作为决策和调整人口计生工作方向、战略、措施、手段的依据;激励效用表现为考核结果用于激励人口计生组织和工作者积极努力地提升工作绩效,推进我国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健康发展[5]。

目前,各省市考核结果的应用主要以奖励和惩罚为主,普遍采用的形式为:首先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或划分等级,然后根据等级排名对等级高或排名靠前的市县或单位进行奖励,对等级低或排名靠后的市县或单位进行惩罚。奖励方式包括:通报表扬、大会表彰、奖金。惩罚主要针对“一票否决”情形,目前大多数省市对发生恶性案件、人口控制没达标(有些强调多孩生育)、弄虚作假、性别比严重失调、投入保障不到位、利益导向政策不落实、干扰考核工作、队伍建设不达标、领导重视不够的市县和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凡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取消评奖资格,相关负责人不得被授予个人荣誉称号、评先评奖、晋职晋级、提拔和调动,以及视具体情况受到相应的行政和法律处罚[3]。

恰当的奖励和惩罚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带动中间,所以考核结果用于实施奖惩是想发挥其激励效用。但是,由于各省市现行奖惩的程序和措施存在若干问题,导致奖励和处罚激励效用弱化甚至失能。比如,部分省市实施不同工作水平地区的分类考核,虽然这一方法能够在工作基础较差的地区中选拔出较为优秀或者工作上有较大进步的地区,给予奖励和激励;但是,也导致了那些原本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由于划分在同一类别,即便工作成绩比其他类别地区的好,在本类别地区中可能排名靠后而不能获得奖励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可能制约工作比较先进但在同类地区中排名靠后的地区的工作积极性。再如,“一票否决”惩罚的执行,实际上很难真正实施,从而也很少实施,尤其是“领导重视不够”,“干扰考核工作”,“队伍建设不达标”等定性指标未达标时的处罚。“一票否决”的执行不力,也导致了其作用有限,不能真正发挥激励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考核结果最重要的功能监测绩效指导决策。然而,目前全国只有两三个省市将考核结果应用于反馈整改,全国范围内“以评促建”的格局还未形成,所以积极探索建立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是完善目标责任制的又一个重要任务。

2未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构想和建议

2.1考核内容恰当定位

从各省市现行的考核内容来看,结果类考核内容需要进行调整,过程类和保障类考核内容存在考核内容过多,但是应该考核内容却缺项的问题。另外,部分省市的特色考核内容虽在一定程度顺应了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但是也存在越位和错位的问题。

目标考核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希望通过目标导向和责任到位落实国家人口发展规划规定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主要目标,从而实现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总目标[6]。毋庸置疑,只有定位恰当的考核内容,才能判定规划中设定的保障措施是否落实、工作任务是否完成及工作目标是否实现。所以,考核内容应该以国家人口发展规划为导向,涵盖保障、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其中,结果类考核内容要体现当前我国计生工作的核心和本质,并符合其转变趋势,应该包括生育水平、人口素质、人口结构,流动人口;过程类考核内容要体现服务和管理过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宣传教育、健康促进、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保障类考核内容要体现人口计生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基于全面切实保障的理念,应该包括党政重视、队伍建设、投入保障、信息化建设。

2.2考核指标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应该具有适应性、接受性和可行性。从全国情况来看,许多省市设置的考核指标在这三个方面都不令人满意,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需要进行如下改进:一是设置与当前人口发展规划和计生工作方向一致的考核指标,比如二孩家庭比、健康促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等公共服务考核指标,以及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和优生优育等管理过程考核指标。二是积极整改基层反映强烈的不合理指标和脱离实际的目标,严禁设置容易诱发基层违法行政、侵害群众利益的考核指标,如人工流产数、绝育措施落实率、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等。三是考核指标的目标值要设置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各地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杜绝简单分解指标及层层加码,对于需要人口规模支撑的指标(如出生人口性别比)不宜对乡级和人口较少的县级进行考核,为基层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基层报实数、求实效。合理确定各项指标的考核权重,推动重点难点任务的完成。四是考核指标尽量量化,尤其是结果类考核内容生育水平、人口素质、性别比例、人口分布涉及的各项指标。不能量化的指标要导向性,比如考核宣传教育的指标要能够引导基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聚焦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五是考核指标尽量均衡完整,考核指标在能够全面反映考核内容的基础上,数量越少越好[2,5,7,8,9]。依据这五条意见和上文分析结果,本文在温勇建议的指标体系[10]的基础上提出结果、过程、保障三个维度12项考核内容24个考核指标的构想,详见表1。

2.3考核方法简便公平

目前,各省市采用的考核方法在操作实践中存在考核次数过多、考核程序繁琐、基层工作负担重、考核主体官僚主义、考核客体寻租现象等问题。也就是说考核方法的简便性和公平性都亟需提升。

为了提升简便性,各省市首先要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建立卫生计生及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快捷提取真实有效的数据,比如政策生育率和出生缺陷率;第二尽量减少考核次数,原则上县级以上单位对一个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和检查一年不得超过2次,对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更应该减少考核频次,探索免考制度;第三尽量简化考核程序,以服务记录、相关文件和已有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确需校正的数据,可采取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校正,比如行政违法违规案件发生数和县/市/区人均计划生育经费等。

为了提升公平性,对于难以取得直接数据进行客观评价,需要进行主观判断的等级考核指标,建议各省市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考核主体官僚主义和考核客体寻租现象等考核程序不公平的问题。不过,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需要注意:评估主体必须独立于计生目标考核的主体和客体;评估主体要具备评估所需的专业技术,以及深入了解计生生育政策、法规、考核客体的工作职责等;评估主体是获得公众信任,具备专业权威地位的组织或个体。只有保证评估主体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表1中标星号*的考核指标,建议采用第三方评估。

2.4考核结果有效运用

考核结果的应用应该以改善工作质量,督促考核指标的完成为核心[5,6]。全国各省市考核结果的应用形式包括奖励惩罚和反馈整改,但是只有极少数省市将考核结果的应用于反馈整改,而且奖励和惩罚程序和举措也存在若干问题,所以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为了提高奖励的激励效果,建议各省市一要科学划定考核等次;二要建立完善包括审查程序的奖励程序,三要明确与等次对应的包括表彰、奖金、晋升的奖励标准。惩罚对于维持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鞭策落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过高的考核标准和过于严苛的惩罚会让相关组织个人失去信心,所以“一票否决”的处罚需要谨慎对待:考核指标要合适、考核程序要公平、考核处罚要严格准确。另外,建议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建立警示制度,予以通报批评,原则上不采用末位淘汰的做法。

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基层单位,然后基层单位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从而改进工作提升绩效,是计划生育目标考核责任制的最终目的[10]。所以,全国各省市均应该建立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绩效约谈就是一个比较有用的考核结果反馈方法。绩效约谈是考核主体对客体目标计划贯彻执行情况及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估,分析考核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将结果及相关信息反馈给客体的过程[3]。通过约谈,考核主体督促考核客体总结绩效达成经验,挖掘未能达到的考核指标的原因,制定和推进后期绩效改进计划。

3结语

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制度才能适应新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和推动我国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各省市现行方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维度12项考核内容和24个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以及提升考核方法简便性和公平性、考核结果应用有效性的具体建议。但是,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工作还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各省市在改进和完善本省市的目标责任制时,可以在本文提供的建议基础上,分析现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然后根据本地人口形势,结合国家新的人口规划和年度人口计划,合理确定适合本地需要的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

参考文献

[1]《五中全会公报全文公布》[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029/14047932 0.shtml,2015-10-29/2015-10-29.

[2]王鹏,赛明明.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初探[J].南方人口,2011,26(1):1-6.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2-258.

[4]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司.2014年全国各省(区、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汇编[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指导司,2014.

[5]黄碧康.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过程评价式考核体系初探[J].南方人口,2007,22(1):1-7,21.

[6]李丹芳,高惠样,张士新,谋培.用科学的目标管理机制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1):29-30.

[7]杜玉开,时俊新,司达敏,等.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7(9):552-553.

[8]梁君林.人口健康:理念和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5):416-418.

[9]郭震威,李杰.对改进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的再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2,133(4):26-28.

篇4: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关键词:人口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理论依据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员频繁变迁,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日益成为提高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的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适应社会需求,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思路、运着机制,增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推进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实施全员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的背景和理论依据及实际意义

首先,建立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信息时代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群众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使得原有的静态管理体制的弊端和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暴露出来,传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在不同领域的普及,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就是推动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为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其次,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制定的,而人口问题又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必须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这就对人口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管理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人力的开发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以人为本,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全面、准确、及时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分析人口的总体情况、构成、分布、人口素质等人口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各项业务指标的运行情况,正确判断未来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可以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对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建立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人口信息快速、动态采集机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能够改进工作手段,整合业务流程,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与公安、民政、工商、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人性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特点、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是贵州省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一个成功的典范,《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等业务软件为其平台,按照“应用主导、完善体制、优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集、录入、及时变更人口信息,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口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查询、统计、汇总、分析等功能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动态管理。它既包括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信息,也包括所有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变动状态等信息。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信息全面、综合、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呈现动态性等特点。信息采集的是所有人口信息,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录入的信息包括育龄妇女的各项信息,及全部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涵盖了人口基本信息、人口变动信息、育龄妇女婚姻状况、育龄妇女子女情况、妊娠信息、出生情况、独生子女光荣证情况、技术服务信息、利益导向信息、引导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统计报表及汇总分析等功能,涉及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业务。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上传到省地县三级人口计生部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工商等相关部门之间可能互通、共享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查询、掌握和运用。村级每月采集人口变动、出生、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证件办理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录入数据库,实现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

其次,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服务性,它利用数据库的各项信息来服务人口计生业务工作,并结合人口理论来指导经常性工作;利用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对人口数据按照不同需要收集、整理、分类,并定期不定期地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人口信息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利用数据库存的报表统计功能,分析当前人口形式,指导下步人口计生工作。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一个新生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计生工作开始利用手工帐卡对育龄妇女的个案信息进行建档管理。乡村两级普遍建立了育龄妇女卡片和育龄群众生殖保健档案,这些信息是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手工台帐由于准确性差、效率低、漏洞多,而且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负荷重,压力大,重复劳动多。为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各地先后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建设并运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由此,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探索、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构架,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得到推广应用。1998年《贵州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单机版(WIS)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完成了计划生育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反馈和发布的信息化,实现了全省部分地区人口数据的省级集中管理,并通过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生信息的共享。在运行过程中,针对WIS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又开发了PIS2.0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加密,增强了信息的安全保障,简化了录入内容,减少了操作流程,扩展了原有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灵活。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已逐步改变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模式,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对全员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工作力度不够;缺乏与新职能拓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持系统;网络建设和硬件配备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等问题。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升级很慢等因素的影响,各乡(镇)、街道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

三、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是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对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行动态化管理,数据准确,变更及时,从乡、县、市、省到国家的各级计生部门利用数据库均可以直接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各种需要的汇总资料,可以实时、有效监测人口计生各项指标的运行,并根据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来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绩效,或是某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人口信息系统全面、实时的人口信息可以提供并预测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及地区分布状况,为应对人口变化对教育、城市建设、卫生、人员就业、社会保障、环境、资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加大科学决策力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数据库开展人口预警分析,预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对全员先进行实际信息的采集,然后进行信息录入,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全程服务机制。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将访视或生殖健康检查结果与原籍进行平台交流,并对需要回复的信息及时进行预警。促进了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快速、便捷、高效联系,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2.0 中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机构管理模块等业务模块的综合运用,实现了人口信息的个案管理,实现了管理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优化,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不但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还加强了职责部门间的工作交流与沟通,同时也达到导地交换,信息共享,实现了流动人口的异地管理、达到了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工作的协调性,提高了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对策。

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是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这些信息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采集者和信息应用者的素质是基础中的基础,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管理,网络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是前提,计算机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是关键,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保障。

加强网络建设,及时对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要进一步完善县级机关的计算机局域网建设,加强基层的信息化办公建设,充分保证各级计算机网络建设能够适应工作发展水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硬件维护方面,要以主机房的硬件保障、更新为主,如PC及外设、网络设备、安全产品设备、主机系统等;软件维护方面,要以系统安全、数据备份、软件更新为主,包括系统及工具软件,应用软件以及针对人口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所提供的咨询规划、系统集成、培训、运营维护等;网络建设方面,要进行整体远景规划、分布建设实施步骤、完善技术支持及服务。通过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计算机网络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系统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应用水平。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前虽然大多数人员参加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跟人口信息化对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精通或熟悉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人才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加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和普及力度,在一个县最少保证一季度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一遍,有培训教材、培训制度和考试成绩,使系统各级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会利用计算机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创造性和计算机应用的潜力。

实行规范运作,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规章制度是信息规范运作的保障。要按照国家《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管理规范》和《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引导工作规范》以及省人口计生委信息化规范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落实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如:以服务信息为主的乡、村两级和服务机构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以及服务站所与人口计生委信息的共享;建立微机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备份制度、工作日志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病毒防范管理制度、微机操作员岗位职责、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工作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培训教室管理制度、微机信息引导服务项目、信息保密制度等。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入库数据信息质量。数据质量是人口信息网络的生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持续推进依赖于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录入,要通过检查、评估和考核,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落实采集信息签字制度、数据核查制度、信息录入制度、统计上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奖扶平台工作制度,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库;落实流动人口交换信息分析制度、信息交换上报制度、流入及流出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交换登网制度;落实对育龄人口优质服务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如妇科病的筛查档案、0-7岁领证独生子女健康检查档案、出生缺陷干预档案、新婚夫妇的培训档案、避孕药具的发放档案等。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促进部门信息交流。充分利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计生、公安、民政、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网络信息的综合开发,形成紧密、畅通的信息数据链,切实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篇5: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

xxx人民政府制 二0一五年一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乡人民政府确定你单位201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如下:

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 2.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7%以上; 3.统计准确率100%;

4.财政投入:按省市县规定落实到位;

5.人口和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到位率达60%以上。乡人民政府将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结果,年末对上述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实行百分制综合考核计分,其结果纳入村级年终考核中。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得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重点管理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全乡201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由乡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文明确。

特立此书。

xxx人民政府乡长:

二0一五年一月十六日

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二0一五年一月十六日

篇6: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了使全街2009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新的飞跃,街道党工委责承驻街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到:

1、完成2009人口计划。总人口控制在52,392万人以内,出生人口控制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以上。

2、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农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实施率要达到100%,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达到100%。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活动。巩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

3、积极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向纵深发展,做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牵头工作,加强宣传网络和宣传队伍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必备宣传教育品进村入户率达100%,育龄群众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接受率达85%以上。

4、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管理,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各部门服务站达到“四优一满意”标准;积极推进“三大工程”。落实执行医疗技术常规,计划生育手术知情同意率100%;技术人员持《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合格证》达100%,持《执业资格证》各部门达80%以上;各部门服务站持《计划生育技术执业许可证》达100%。90%的育龄妇女和20%的男性享有生殖健康服务优生监测和药物干预率均达80%以上。

5、加强信息化建设。各部门网络平台运转良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认真抓好统计求实工作,人口出生统计准确率95%以上,政策外出生上报准确率100%。稳定统计人员队伍建设。

6、坚持依法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人员持

证上岗率达100%,行政执法合格率达100%。无违背计划生育“七不准”现象发生。当年政策外出生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50%以上,累计征收达70%以上.7、加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教育活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参加各级人口计生专业知识培训率达到100%。

8、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建立流动人口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两地”配合的工作机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因,将流动人口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流动人口享受到国家规定的免费技术服务率达75%以上,婚育证明户籍地发放率75%以上,查验率80%以上。

9、全面启动“五关爱”活动涉及到的各个项目,创造和总结城乡协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的经验。

10、加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稳定药具工作人员队伍。全面推行药具公开承诺服务,药具发放及时率100%,有效率98%。

11、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准确率100%;城镇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奖励人数统计准确率100%;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确认准确率100%;单位岗位责任制兑现率100%。

篇7: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目标

沙子镇教育管理中心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教育系统

2012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目标责任书

一、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要有分管领导、有具体人员负责执行上述目标并办理日常工作(分值20分)。

二、各学校要层层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并制定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及时上报(分值15分)。

三、大力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严肃查处计划生育,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及处理情况逐级汇总造册并于当年10月25日上报管理中心,积极配合上级计生部门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分值15分)。

四、大力开展人口基础知识教育,在初中开设《体育与健康》课达100%,两所中学要开展青春期教育和性健康教育讲座(分值15分)。

五、做好计生贫困户子女入学的帮扶工作,落实好农村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子女入学的优先优惠政策(分值15分)。

六、针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对象户,其子女按照政府要求,不予享受国家对其优惠政策补助。(10分)

七、认真配合计生部门搞好单位职工计划生育情况清理工作,按时完成各样表册,及时上交。对反应意见及时上报。(10分)

沙子镇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学校及片区负责人

签字:签字:

2012年2月27日

沙子教育管理中心计划生育工作

领 导 机 构

组长:冉启涛

副组长:邹助生

成员:田太权

篇8: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人口计生档案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真实历史记录, 是制定人口计生政策的重要资料记录, 是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要提高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水平, 就必须对人口计生档案的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1.1 人口计生档案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人口计生档案资料是许多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的来源。在工作中, 分析、处理这些数据, 能够找到人口计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总结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能够理清人口计生工作思路、明确人口计生工作重点、量化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 为人口计划生育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2 人口计生档案可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

利用人口计生档案资料, 通过从计算机中提取《育龄妇女基础信息一览表》和申请领取《生育证》资料, 可成为对育龄妇女提供服务的依据。同时, 有效利用人口计生档案, 可以掌握流动人口动向, 利用流动人口档案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 互通信息, 既可引导流动人口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促进社会抚养费两地配合征收, 又可防止两地因为“时空差”出现工作疏漏。

1.3 人口计生档案可为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服务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既要控制人口增长, 又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 要定期搞好人口计划生育政务公开, 以公开促公正,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促进他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利用人口计生档案提供的育龄妇女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等及时进行公开, 能够提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透明度, 赋予群众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防止和杜绝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1.4 人口计生档案可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

利用人口计生档案信息, 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有关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科技信息, 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只有对人口计生档案的作用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了, 在工作上给予足够重视了, 采取了有力的措施, 才能为提高人口计生档案管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2 认真分析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一些地方人口计生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认识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干部仍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计生档案无实际意义, 档案与计划生育工作无直接关系, 只要职工不发生计划外生育就行了, 档案管不管无所谓;加上个别计生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松懈, 工作敷衍了事, 致使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2.2 人员素质偏低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干部多为兼职, 在单位内部没有相应职务、职称;有的单位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甚至由老、弱、病的女同志承担, 文化素质不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现象较为普遍;还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变动大, 频繁的人事调动使得档案交接不完全。

2.3 档案立卷不规范

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号不规范, 没有目录号, 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 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三是部分特殊案卷缺少卷内目录;四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多, 如有按时间组卷的, 还有按文种组卷的;五是案卷厚薄不一, 有的一两页纸, 一文一卷, 有的五六百页纸, 一类一卷;六是保管不统一, 分散在各部门科室现象较严重。只有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把计生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认真抓好人口计生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管理现代化建设

3.1 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提高计生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一是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二是要全面普查案卷, 去糟取精。要剔除无用的文件, 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三是要重新组合案卷, 实现案卷规范化。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四是要统一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 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查索的查准率, 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

3.2 加快数据准备, 推进计生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一是要分轻重缓急, 循序渐进。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案卷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档案进行排队, 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二是要分级次著录, 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 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 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 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 又提高了效率。

3.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一是要重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特点要求档案人员应该是既善于档案管理, 又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通才”。二是要重视档案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抓好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要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新技术学习班, 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 并注重增强档案信息观念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在实施教育培训时, 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培训内容上做好需求调研, 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 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加大计算机知识的比例, 强化与图书馆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 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 并适当设立档案专业的课时, 传授档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使档案人员及时了解档案界的研究动念、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 更新知识结构。三是要积极支持、鼓励档案人员不断学习, 注重知识积累。自学也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档案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等相关知识, 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探索, 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档案部门要为档案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营造支持的工作环境, 为他们学习、使用新技术创造条件, 并积极引进竞争机制, 注入拼搏活力, 使大家通过竞争, 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 激发档案人员充分发挥才能和特长, 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合理调配人才, 优化人才结构。将不同专业、学历、年龄、职称的档案人员进行科学整合,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整体优势, 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由此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档案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影响, 以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摘要: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 对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水平, 对更好地开展新时期人口和计生工作,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篇9: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关键词 档案工作 规章制度 服务 改革

近年来,随着人口计生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确保人口计生档案保管安全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作规律,推进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在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笔者作为基层人口计生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有几点思考。

一、要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管理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同样,计生档案管理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恰恰是乡镇计生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缺乏这样的认识。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开展广泛持久的档案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让《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深入人心,全面提高乡镇计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档案法治意识,增强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县(区)人口计生部门要经常举办乡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班,特别是对乡镇领导干部,至少每年要开展一次系统培训,使乡镇领导干部和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准确把握档案法的条款规定,掌握计生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计生档案管理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避免在工作中不作为和乱作为。

二、要切实加强人口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管理好档案,才能真正让档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

三、要强化人口计生档案管理规章制

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十分繁杂,为把档案管理工作融入人口计生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约束。一是人口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应做到规范,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严把“三关”,即:评查、归档和上架关。做到“细”,仔细查找档案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放过“蛛丝马迹”,逐一整改和修正;“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验收整理,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重新按要求整理,直至验收合格;“精”,对已归档的资料,全部进行检查,按要求归类、装订。二是实行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员要定期与服务对象谈话,经常到基层去,到育龄妇女家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取得工作主动权。三是实行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计生服务站以及医院的B超室、手术室、妇产科等相关科室专门配备专用检查登记簿,把第一手资料全部统计起来。只有严格有关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档案完整齐全,从而保证相关资料得以及时、准确、完整归档,这样既确保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质量,也提高了档案的可利用性。

四、要强化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

首先应建立健全计生档案,主要是建立计生“七簿、一卡”。“七簿”是:干部职工初婚、离婚、复婚、再婚情况登记簿;未婚青年登记簿;干部职工历年办理生育计划、独生子女证登记簿;已婚育妇查环、查孕人员登记簿;非在职人员、职工家属已婚育妇年度查环、查孕情况登记簿;历年违反计划生育人员处理情况登记簿;干部职工变动情况登记簿。“一卡”是:计划生育登记卡。“七簿、一卡”档案反映了整个单位计划生育的各种基本情况。此外,还有一些计生的文件、照片等材料,也要收集归档。计生情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有的结婚,有的离婚,有的复婚,有的计生节育,有的超生违法,有的获奖,有的受罚,有的调进,有的调出。因此,要对计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计生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建立完整准确的计生档案,这就为计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五、要加强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不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搞好地起到资料的交流和共享作用。要不断强化档案的服务功能,编制和安装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工具,力求实现档案资料查询“以计算机为主、案卷目录为辅”的查询系统,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目前,全省人口计生网采用四级网络的树形结构,覆盖了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域,将常住人口信息和流动人口信息分别管理,同时又相互关联,建立两地联系,实现了数据一处输入,各处共享,既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又为杜绝违法生育行为奠定了基础,还可便于各级及时查询汇总信息,及时掌握育龄妇女管理工作情况,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六、要不断深化改革

档案工作只有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占领市场,让使用者满意,才能使档案工作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就要创新档案管理的思路,拓宽档案管理渠道,强化档案工作的服务手段和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一名人口计生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更新服务观念,不但要把档案管理好,而且要把档案利用好,把档案工作的重点放在开发利用上,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档案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篇10: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认真做好2011年计生工作,明确责任,根据中共资阳市雁江区委办公室、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资阳市雁江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资雁委办发[2009]125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责任书。

责任目标

一、低生育水平目标

(一)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

(二)合法生育率稳定在84%以上。

(三)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达到98%以上。

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目标

(一)人口计生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到95%以上。

(二)综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85%以上。

(三)人口出生缺陷率控制在5%以下。

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目标

(一)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合法率达到100%。

(二)计生村(居)民自治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三)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主要指标均达到95%以上。

四、人口计生民生工程目标

(一)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兑现率达到100%。

(二)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

(三)计生“三结合”帮扶目标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保障措施

一、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部动摇、统筹解决好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流动、人口安全等人口问题,确保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综合决策,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不定期对人口计划执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计生惠民政策落实、财政投入保障、结构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督查督办,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三、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决定》、省委《意见》、市委《实施意见》精神,建立完善有效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政策调控体系,着力破解低生育水平稳定难、孕前型管理难、社会抚养费征收难、流动人口计生服务难、出生缺陷干预难、性别比升高治理难等难题,不断提高全镇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四、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机构、队伍建设不动摇,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的人口计生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人口文化、计生法制、科技服务、信息网络、“三支”队伍等体系建设,夯实人口计生工作基层基础。

五、坚持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思路、机制不动摇,强化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管理目标考核评估,对未完成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或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发

生责任性、重大恶性事故的,严格按照《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纪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川委发[2008]3)3号的规定,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中共雁江区伍隍镇党委书记:

中共雁江区伍隍镇镇长:

中共雁江区伍隍镇分管副书记:

中共雁江区伍隍镇分管副镇长:

雁江区伍隍镇村(居)驻村干部:

雁江区伍隍镇村(居)村支书:

雁江区伍隍镇村(居)主任:

雁江区伍隍镇村(居)副主任:

上一篇:马思练习题a卷答案下一篇:优秀班主任德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