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常识课件

2024-05-22

中国地理常识课件(共12篇)

篇1:中国地理常识课件

第一部分

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最大的湖泊(咸)——青海湖

3、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4、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5、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6、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7、最低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8、最长的河流——长江

9、最长最早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11、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12、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13、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1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15、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6、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

17、最大的城市——上海

18、最大的山城——重庆

19、最北的村庄——漠河

20、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22、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

23、最大的岛群——舟山群岛

24、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

25、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

26、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27、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28、中国最大的盐水湖是青海湖

29、我国最大的冰川是新疆帕米尔高原乔戈里峰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0公里。

30、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火烧寮

31、我国最低的冰川是云南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的明永冰川,海拔为2650m

32、最大的狭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33、还有一个地球上最北的热带雨林——位于中国西藏的墨脱

34、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35、中国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36、最南端——曾母暗沙

37、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有1600万人。

38、中国最早的运河——秦朝的灵渠

39、中国最长也是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40、世界上最早的船闸——灵渠的船闸

41、最西的地方——泊米尔高原

42、吐鲁番是中国最热的地方,日平均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日数达100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摄氏度(1975年7月13日),地表温度曾测得83.3摄氏度,堪称中国“热极”。

43、中国最高的悬河——黄河下游800公里的地上悬河(又简称地上河)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之最。

44、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5、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46、中国土地面积最大的县是新疆若羌县,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

47、乌鲁木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大城市,它与海岸的最近距离为2,250公里。第二部分

1.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3.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河南省 4.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5.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领土的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7.领土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8.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E)

9.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鸭绿江口 10.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北仑河口 1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12.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 13.最长的河流:长江 14.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5.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6.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17.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18.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9.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20.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21.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22.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23.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 2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25.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落差310米)26.最大的瀑布群: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 27.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28.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29.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30.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31.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32.最大的丘陵区:江南丘陵区 33.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 34.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5.最深的大峡谷:云南省丽江县的虎跳峡 36.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37.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岛屿1339个)38.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39.岛屿最多的省:浙江省 40.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 41.海岸线最曲折的省:福建省 42.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 43.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44.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 45.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46.陆地最低点:艾丁湖(-154米)47.最大的冰川:因斯提冰川(长40千米)

48.最厚的山谷冰川:纳木那尼冰川(厚度超过200米)49.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50.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51.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52.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 53.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54.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 55.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56.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 57.最大的城市:上海 58.温泉最多的城市:济南 59.最大的山城:重庆 60.私家园林最多的城市:苏州 61.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 62.阳光最充足的城市:拉萨 63.最东端的小镇:乌苏镇 64.最南端的城市:三亚 65.最北端的村庄:漠河 66.最热的城市:吐鲁番 67.最冷的村庄:漠河

68.最著名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 69.地震最频繁的省:台湾省 70.最大的港口:上海港 71.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 72.茶花品种最多的省:云南省

73.最大的响石带:重庆巴南区丰盛镇响石带(长3000多米)74.最高的电视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75.最大的油田: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 76.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

77.热泉最集中的地方:云南省的腾冲热海 78.最大的椰子产地:海南岛

79.最著名的热带雨林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 80.下雨天数最多的地方:四川峨眉山顶 81.阳光最充足的地方:青海的冷湖

82.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3.地球上最北的热带雨林:西藏的墨脱 84.面积最大的县:新疆若羌县

85.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黑龙江省的嘉荫(49.2℃)86.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南海西沙(6.1℃)87.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北京的中关村 88.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 89.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90.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91.最大的野生东北虎聚集区:吉林长白山 92.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 93.最大的原始森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 94.最早发现和开采的石油基地:玉门 95.最早最大的航天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96.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97.年产量最大的煤田:山西大同煤田 98.雾日最多的地区:四川省峨眉山

99.规模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桂林漓江风景区 100.最大的帝王陵墓博物馆: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 中国气候之最

△ 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漠河(-30.6℃)△ 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22.8℃)△ 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的伍道梁(5.5℃)△ 7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33℃)△ 极端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49.6℃)△ 极端气温最低的地方——漠河(-52.3℃)

△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黑龙江省的嘉荫(49.2℃)△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南海西沙(6.1℃)

△ 全年平均气温最低地方——青藏高源的伍道梁(-5.8℃)△ 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26.4℃)

△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的地方——漠河(昼长:7时30分,夜长:16时30分)△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的地方——漠河(昼长:16时30分,夜长:7时30分)△ 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6558毫米)△ 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5.9毫米)△ 年平均降水天数最多的地方——峨眉山(264天)△ 年平均降水天数最少的地方——新疆民丰安得河(9.6天)中国景点之最 ◆古代著名三大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天下三奇—匡庐瀑布、雁荡龙湫、黄山石笋。◆阿里山三大美景—林涛、云海、樱花。◆江西三清山三美—山岩、山泉、古松。◆黄山四绝—怪石、云海、奇松、温泉。◆庐山四奇—山峰、瀑布、云雾、怪石。◆雁荡山四绝—飞瀑、奇峰、怪石、幽洞。◆青岛崂山四趣—水、鱼、石、树。

◆普陀山五绝—金沙、寺院、奇石、潮音、幻景。

◆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阁之秀、水帘洞之奇。◆泰山顶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中国四大名亭—安徽滁县县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

◆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朔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中国四大名菜—鲁菜、川菜、苏菜、粤菜。◆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中国四的大名花—山东荷泽牡丹、福建漳州水仙、浙江杭州菊花、云南山茶花。

◆古代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国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中国盆树四大家—黄杨、金雀、迎春、绒针柏。◆中国花间四友—蝶、莺、燕、蜂。◆“品”石四标准—瘦、丑、皱、漏。◆累石四标准—透、漏、险、瘦。

◆盆树四条件—叶细、枝密、干粗、根露。

◆中国四大石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中国川中四绝—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娥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中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中国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吐鲁番盆地。◆中国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河南的蛤蟆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中国四大佛山—四川峨嵋的峨嵋山、山西五台的五台山、安徽青阳的九华山、浙江舟山的普陀山。◆中国著名五岳—山东泰安的东岳泰山、湖南衡阳的南岳衡山、陕西华阴的西岳华山、山西浑源的北岳恒山、河南登封的中岳嵩山。◆中国古代六大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

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

中国最美的名山在哪里?经过专家评议和打分,中国十大名山最新排行榜终于诞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西部雪山横空出世,在榜上占据了显要位置。排行榜:

1.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

撰文/空山

2.贡嘎:风停止了脚步

撰文/焦虎三

3.珠峰:心灵的守望

撰文 /刘建

4.梅里雪山:雪神的仪仗队

5.黄山:上帝的盆景

6.乔戈里:遥远的秘境

撰文/赵牧

7.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标

8.冈仁波齐:众神的居所

9.泰山:华夏的图腾

撰文/杜鸿

10.峨眉山:从盆地升向天庭

撰文/牛黄 中国最美的五大湖

中国传统上有”五大湖“之说,它们是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江苏的洪泽湖和安徽的巢湖,这五大湖集中分布在中国东部人口稠密的地区,而且全是淡水湖。这次我们对全国自然成因的湖作了一次巡礼,依照我们的审美标准,上述五个湖纷纷落马。评比的结果是,我们推出了新的”中国五大湖”,它们分别位于中国的西部、东北部和东部,打破了原来东部湖泊的垄断局面。排行榜:

1.青海湖:陆心之海

撰文/井石

2.喀纳斯湖:上帝的调色板

3.纳木错:与神耳语的地方

撰文/金志国

4.长白山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

5.风雅西湖

撰文/王旭烽 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

如果你没有到过沙漠,你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没有深入到沙漠的腹地,你就无法真正领会到茫茫翰海的雄浑与壮美。当你翻过巴丹吉林的沙山,走过塔克拉玛干的沙海,穿过古尔班通古特的梭梭林,你会不可救药地爱上它。你的梦里,会响起驼铃的声音。排行榜:

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上帝画下的曲线

撰文/董培勤

2.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体营

撰文/沈苇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大漠的血脉

撰文/刘亮程

4.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5.沙坡头:曳住流沙的脚步

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

是一只神秘的手,造出了雅丹,这幻境之城、奇丽之城。人们说,雅丹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因为它美得太过诡异。在雅丹的孤寂当中,的确有一种你无法抗拒的魔力,吸引着你走近它。排行榜:

1.乌尔禾:风爱坎坷不喜平

2.白龙堆:群龙聚首天涯

3.三陇沙:开进戈壁的船队 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

今天,在“拆”字当头、大兴土木的城市中,中国最美的城区在哪里呢?以吴良镛院士为首的中国城市建筑与规划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作家、摄影家为我们给出了答案。请看《中国国家地理》最新评选的“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排行榜:

1.厦门鼓浪屿:听罢琴声听涛声

撰文/舒婷

2.苏州老城:现代化包围的古老

撰文/于坚

3.澳门历史城区:西方文化由此登陆

撰文/姚风

4.青岛八大关:殖民者留下的风情

5.北京什刹海地区:紧临中南海的时尚 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

中国人眼里会有多少版本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说实话,我不知道。所以,当这份评选结果出炉的时候,我开始了忐忑不安。因为美是多样的,尤其是自然地貌的美。然而,美又是共通的,在这次评选过程中,所有评委都把最高分投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因为她的大美震撼了我们。排行榜:

1.雅鲁藏布大峡谷

撰文/杨逸畴

2.金沙江虎跳峡

撰文/于坚

3.长江三峡

撰文/范晓

4.怒江大峡谷

撰文/范晓

5.澜沧江梅里大峡谷

6.太鲁阁大峡谷

7.黄河晋陕大峡谷

8.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9.太行山大峡谷

10.天山库车大峡谷 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

中国是喀斯特大国,也是名副其实的洞穴王国。不过,由于缺乏洞穴探险的传统,迄今为止,在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洞穴藏在深闺、无人得知。这使得我们这次洞穴选美可能会“以偏概全”——我们的目光根本无法穿透厚实的土地,注视到那些依然未知的地下世界。即便如此,我们特别安排了“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和“中国洞穴之最” 两个序列,尽可能客观地评选出了中国已知洞穴中的佼佼者,以飨读者。排行榜:

1.梦幻织金洞

撰文/张帆

2.多彩芙蓉洞

撰文/逸民

3.全能黄龙洞

4.震撼腾龙洞

5.本色雪玉洞

6.九曲本溪水洞 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

在中国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哪些海岸可以入选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呢?在这八个中,又有哪个可以成为中国最美海岸的首位呢?历时6个月评选工作后,我们给出了一份答案。三亚的亚龙湾被排在了第一位。事实上,在进入最后这份中国最美八大海岸名单的过程时,彼此间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之所以最后选择亚龙湾为中国最美海岸的首位,是我们的人文情结战胜自然情结的结果。因为在那片洁白几近无暇的海滩上,我们的精神能以最为容易的方式得到放松!排行榜:

1.亚龙湾:跌落在地上的天空

撰文/崽崽

2.野柳:海浪留在大地上的作品

撰文/林瑞珠

3.成山头:腹地对大海的渴望

4.东寨港红树林:留在陆地上的碧浪

5.昌黎黄金海岸:沙漠与大海的吻痕

6.维多利亚海湾:万丈红尘映碧海

7.崇武海岸:惠安女眺望大海的地方

8.大鹏半岛:临近闹市的一块荒野

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

古往今来,在人类的审美经验中,瀑布美指的都是一种动水景观之美。它融形、色、声之美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不同的地势和成因决定了瀑布的形态,使之有了壮美和优美之分。壮美的瀑布气势磅礴,似洪水决口、雷霆万钧,给人以恢宏壮丽的美感;优美的瀑布水流轻细、瀑姿优雅,给人以朦胧柔和的美感。这次评选出来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从藏布巴东到罗平九龙,从黄河壶口到九寨沟诺日朗,分别呈现了壮美和优美之特点,无一例外都是大自然的神奇之作。排行榜:

1.大峡谷中的隐士:藏布巴东瀑布群

撰文/李渤生

2.跨国的风情:德天瀑布

撰文/向红星

3.万千气象一壶收:黄河壶口瀑布

4.美玉分十节:罗平九龙瀑布

5.树丛中的织锦:诺日朗瀑布

撰文/萧岩

6.难以复制的雄浑:贵州黄果树瀑布

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

与地球上其他景观相比,冰川具有其独特价值,她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满足,体力的锻炼,意志和胆量的考验,均远远超过人们在城市周围的旅游活动。作为世界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中国西部的许多高山发育有千万条冰川,她们一旦走到前台,必将掀起一场欣赏冰川的革命。她们谁最美呢? 排行榜:

1.绒布冰川:向第一高峰告别

2.托木尔冰川:雪峰献给旱海的殷勤

撰文/马战峰

3.海螺沟冰川:拒绝融化

撰文/焦虎三

4.米堆冰川:桃花源里的冰雪

5.特拉木坎力冰川:冰雕嘉年华

撰文/ 丁良福

6.透明梦柯:荒漠中的甘泉

撰文/子今

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在自然界,整齐划一是一种美,但交错与复杂更是一种美。天山雪岭云杉林在23位专家中荣获21位的鼎力支持,其重要原因便是森林、草原、冰川、湖泊、蓝天、白云的和谐呼应。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也因它的交错之美,而在众多候选森林中脱颖而出。排行榜:

1.天山雪岭云杉林

撰文/黄毅

2.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

撰文/李青松

3.尖峰岭热带雨林

撰文/李意德

4.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

5.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

6.轮台胡杨林

撰文/马文奇

7.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8.荔波喀斯特森林

9.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

10.蜀南竹海 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

在中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仅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就有6500多个。若加上不足500平方米的,则数以万计。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拥有那蔚蓝的海域。但是评选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只能限定在6500多个中进行,而将那些大海远处的小岛割弃。6500个岛屿中谁是最美呢?经过几番斟选,西沙群岛始终独占鳌头。排行榜:

1.西沙群岛:珊瑚为国土增色

撰文/陈清潮

2.涠洲岛:水火雕出的作品

3.南沙群岛:珊瑚为中国铸就界碑

4.澎湖列岛: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

撰文/卫铁民

5.南麂岛:神奇的海上生物园

撰文/马伊

6.庙岛列岛:海上有仙山

7.普陀山岛:海天出佛国

8.大嵛山岛:山、湖、草、海在此浓缩

9.林进屿、南碇岛:古火山地貌珍品的遗存

10.海陵岛:南中国海边的明珠 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

评选中国最美的沼泽湿地可以说是给沼泽正名,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创举。当然,确立这个单项是经过百般推敲的。曾几何时,沼泽还是我们惟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我们最终入选的六个单项,各具特色,姹紫嫣红,激烈的竞争之余,我们能在欣赏到最动人的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排行榜:

1.若尔盖:高原碧宝

撰文/高屯子

2.巴音布鲁克:富饶之泉

3.三江平原湿地:残存的壮美

撰文/庄艳平

4.黄河三角洲湿地:沧海桑田进行时

5.优雅鹤乡扎龙湿地

6.“红地毯”辽河三角洲湿地 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渴望着过一种乡间的平静生活。让我们暂时停下奔波的脚步吧,把目光投向远方,投向中国最美的乡村和古镇——在那里,有青山绿水,有我们梦想中的家园。排行榜:

1.丹巴藏寨:空谷有佳人

2.哈尼村落:万千明镜映炊烟

3.图瓦村: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4.黎平肇兴侗寨:白云深处有人家

5.婺源:最爱村头油菜花

6.丽江大研镇:琶琶弦上说相思

篇2:中国地理常识课件

(2)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航线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篇3:浅议古诗词中的初中地理常识

一、古诗词中的地形描述

我国疆域辽阔, 地形地貌丰富多样, 描述各种地形的名家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写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 写出了庐山的雄奇秀丽。“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则生动描绘了阴山脚下河套平原的坦荡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观。“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则写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岖的地貌。“仰望山接天, 俯视江如线, 对面能说话, 相会要一天”道出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 交通不便。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 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 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 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二、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国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 使得我国大江南北景观各异。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就描述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 由于路途遥远, 加之众多山脉阻隔, 使之不能到达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则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特点是冬冷夏热, 温差大, 降水少。“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来解释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三种降水类型中对对流雨的形象写照。“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黄河自西向东流, 也可解释海陆间的水循环规律, 陆地径流入海, 而海水只能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 暗含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三、古诗词中的水文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资源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 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又可以从中看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向我们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我们在体会大江东去, 奔流入海, 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 也加深了对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岁月生, 江水应春生”“绝岸愁倾履, 轻舟故溯洄”等则展现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 潮汐能量巨大, 若能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

四、古诗词与天体运动

关于天体运动, 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 如“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引起的昼夜更替景象。“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则写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 天物向西的视运动。“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诗词言清四季变化, 万物轮回。“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这首诗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五、古诗词中的人文地理

在古诗词中, 还有许多诗句也能贴切地反映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局延域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日平原好射雕”描写了北方大草原人们的狩猎活动, 他们放火烧草, 骑马狩猎, 对草原上野生动物大肆捕杀, 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行为。“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谁说草木无情, 生是生命的使者, 死是生命的酝酿, 生生死死, 促使生命循环。“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反映了大自然的色彩美, 诗词中用了黄、翠、白、青等色彩词语, 还有鸣、上、含、泊等体现动态美和翠柳、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形象美的词语, 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尽收眼底。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折射出沉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变化, 底蕴深厚, 数量众多, 能表现气候、水能、人文或其它地理知识的诗句也非常多,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古诗词适时贯穿于地理教学之中, 寓地理知识于文学艺术享受之中, 使其发挥特有的魅力, 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4:中国地理常识课件

一、征稿内容

中学地理学科公开发行的各版本课标教材或各省、市地方教材中任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均可。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原创,使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大小不超过30M。课件末尾写明作者姓名、邮编、通讯地址、电话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2.作品可制成光盘寄往本刊编辑部,或直接发往dljy@cqnu.edu.cn电子邮箱,邮件主题注明“课件大赛”。

3.参评课件参赛费为120元(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参赛费为100元),寄出课件时请同时从邮局汇款并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课件大赛”。汇款人姓名、地址必须与课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汇款地址:(401331)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综合办公楼404室,收款人:《地理教育》杂志社。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成立由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17年第3期公布获奖名单。

四、特别说明

所有参赛课件一律不退回,请自留底稿;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欢迎集体组织参赛,大赛咨询电话:(023)65362774。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教育》杂志社

篇5:中国地理常识高中

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x藏同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主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中国有四高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体水库”之称。

x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右图)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云贵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塔里木盆地位于x疆境内,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准噶尔盆地位于x疆境内,在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

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

篇6:关于中国地理的常识

(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着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着。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

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着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篇7:中国地理常识450条

2、行政面积最大的县和地级区

若羌县面积达 20.23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朝鲜半岛(朝鲜+韩国,总计22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且末县面积13.86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安徽省的面积(13.97万平方公里)虽然比第一小不少,但仍然庞大

3、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地方在我国的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中部,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份。离海最远的地点位于阿拉山口附近,靠近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距离最近的海洋也有将近2500多公里。

4、与外国接壤边境线最短的省份

甘肃很神奇,细看地图,和蒙古国接壤。

5、中国唯一一个没有B车牌的省。

大家都知道,每省的车牌A是省会城市,一般来讲B是给除了省会城市之外的,最主要城市。所以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车牌B。像什么湘B,贵B,黑B,青B,赣B等各省的B车牌。不过您可能没注意过,中国有一个省的车牌却是没有B的。这就是云南,云A是省会昆明,后面直接就是云C昭通了。那么云B去哪了?其实以前是有云B的,就是东川。

不过1998年,东川市被撤销,设为了昆明市的东川区。而云南省并没有把各省的车牌依次向前提,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字母。所以现在,云南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B车牌的省。

6、江苏海岸线长度短于广西

不要被地图骗了,因为江苏的海岸线基本是直的,岛屿也少。沿海以滩涂为主,不适合建港口。

7、中国有座地级市跟五个国家交界

这座地级市在南海省,就是2012年新成立的三沙市。三沙市统管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岛,市政府驻地在西沙永兴岛。三沙市分别跟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交界。同时三沙市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不过常住人口只有几千人。

8、西藏尼玛县

篇8:中国地理常识课件

一、征稿内容

中学地理学科公开发行的各版本课标教材或各省、市地方教材中任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均可。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原创,使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大小不超过30M。课件末尾写明作者姓名、邮编、通讯地址、电话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2.作品可制成光盘寄往本刊编辑部,或直接发往dljy@cqnu.edu.cn电子邮箱,邮件主题注明“课件大赛”。

3.参评课件参赛费为120元(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或电子档,参赛费为100元),寄出课件时请同时从邮局汇款并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课件大赛”。汇款人姓名、地址必须与课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汇款地址:(401331)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综合办公楼404室,收款人:《地理教育》杂志社。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成立由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17年第3期公布获奖名单并赠送杂志一本(证书与杂志先后分开寄达)。

四、特别说明

所有参赛课件一律不退回,请自留底稿;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欢迎集体组织参赛,大赛咨询电话:(023)65362774。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教育》杂志社

篇9:中国地理常识题及答案

A.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B.我国纬度最低的省是海南

C.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平原是三江平原

D.位于我国最北端、最东端的省是黑龙江

2.下列关于中国的邻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蒙古国是于中国相邻陆地国界线最长的国家

B.泰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位于我国西南部

C.越南与中国既是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邻的国家

D.俄罗斯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位于我国北部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湄公河在我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4.下列有关我国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现阶梯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 D.地面无起伏

5.下列为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是:

A.太平湖 B.升金湖 C.武昌湖 D.巢湖

6.下列美称与所对应的省份,正确的有:(多选)

A.天府之国——四川 B.东方夏威夷——广东

C.北大仓——内蒙古 D.煤海——山西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三江平原属于东北平原的东北部,有“北大仓”之称;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被称作“鱼米之乡”和“水乡”。故本题答案选为C。

2.【答案】B。解析:中国是多邻国的海陆兼备型国家,有14个陆上邻国,包括东部的朝鲜,北部的内蒙古、俄罗斯、南部的越南、老挝、缅甸,其他包括不丹、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在陆上邻国里没有泰国,因此故本题答案选为B。

3.【答案】A。解析:中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境内称之为澜沧江。故本题答案选为A。

4.【答案】B。解析:从我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在我国西南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在第一级阶梯以东,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1000~米。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故本题答案为B。

5.【答案】D。解析:我国五大淡水湖包括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故本题答案为D。

篇10:中国历史地理课件

第一类:以记载山川为主的地理学著作:

1)《山海经》:最早记载山川为主的著作。成熟于战国时代,《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东山经》、《西山经》、《中山经》、《南山经》、《北山经》各1卷,《海经》有8卷,包括《海外经》东、南、西、北各1卷,《海内经》东、南、西、北各1卷,《大荒经》5卷,包括东、南、西、北、经各1卷。《海经》叙述海中和沿海边远山区以及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而《山经》是全书的精华,地学价值重要,堪称我国最早山岳地理书。

2)《尚书*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全文1189字,分为,九州、导山、岛水、五服等四个部分。“九州”是以名山大川为标志的自然地理区域,具体分为:冀、徐、青、兖、荆、豫、扬、雍、梁等九州。“导山”列举山丘名称和地势,注意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的特点。“导水”记载了当时的河流大势。“五服”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书中对古代黄河流域的记载较为详细,是我国古代综合性的地理名著,堪称我国古代地理著作的始祖,在我国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历代地理学专著产生直接影响

3)《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经过实地考察对地理现象做了比较深刻的观察和了解,之初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形成的,雁荡山的奇观是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认识到了河水的冲蚀作用以及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指出地势的高低对物候出现时间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4)《徐霞客游记》:我国著名的旅游地理著作。作者徐霞客。全书目录分为10卷,卷分上、下,实为20卷,约40万字。该书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成因,这是该书最重要最富有地学价值的内容,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研究石灰岩地貌的科学文献。徐霞客经过时考察,确认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澄清《禹贡》以来“岷山导江”的错误观点。书中对于明代农业、手工业、交通、民族分布均有记载,为研究明朝的历史地理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第二类:以记载政区沿革为主的地理著作:

1)《汉书*地理志》简称“汉志”,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是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中十志之一,共两卷,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禹贡》和《职方》2篇,简述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至西汉的历代疆域沿革。第二部分为主体,即以郡国为单位,逐一记述西汉版图内103个郡国的政区建置。。第三部分辑录以《史记》为基础的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该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我国历史记述疆域政区的先例,是研究我国疆域政区必读的文章。正史地理志是我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2)《元和郡县图志》:唐代地理总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唐代李吉甫撰。原书40卷,今存34卷。原有图47幅,宋代的时候丢失,因此后来又称为《元和郡县志》。全书记载了疆域沿革、水利、经济和人口等方面为主。疆域沿革追述到周、秦、西汉,保存了可贵的史料。该书取材广泛,引用书籍和碑记100多种,体例也比较完善,对后世方志的编纂有很大影响。

3)《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撰,宋代我国第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原书200卷,今佚8卷。全书以道为纲,府县为纬,详细叙述宋初行政区划的变化,是继《元和郡县图志》之后又一部大型总志。该书取材广泛,许多今已失传已久的资料依靠《太平寰宇记》而保存下来。因而该书对唐、五代、宋初历史地理及社会经济有很高史料价值。

第三类:经济地理著作:

1)《史记*货殖列传》

2、《水经注》

《水经注》40卷,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中国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项中国之最。《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书,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末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第四类:地图类地理著作:

1)、《禹贡地域图》:西晋裴秀所制,提出制图六体―绘图标准六原则:分率、望准、道理、高下、方邪、迁直。比例尺、方位、距离、破面距离、高度、实际与平面距离间的折算,奠定了我国地图学的基础。

2)、南朝刘宋谢庄根据《禹贡地域图》编制了可以表示地形的木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

3)、元代郭守敬制造出了我国第一个地球仪。

篇11:中国旅游地理的课件

二、本课程的内容安排

(一)地图辅助学习法

(二)综合分析与主导原则法

(三)对比分析法

(四)实地考察法

(五)调查与统计分析法

(六)朔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法

三、课堂小结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四、习题布置

篇12:中国地理常识课件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生活常识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再只满足于应试,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及对日常现象的感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生活化要求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将生活常识融入知识尤为关键。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专注于将晦涩的现象规律说明白,以考纲为主教学生如何进行问题解析和传输答题技巧,并没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尽管费心尽力,但学生并不买账,这对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地理学科具有文理兼容的特殊属性,其辐射的范围从人文知识到天文自然,若以常识带动知识的传输,教师的教学难度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以有效提升,那么该如何实现高中地理生活化?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以下三个步骤。

一、实例导入新课

地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将自然现象、人文现象进行总结归纳,探寻出解答生活中地理事件发生的谜底。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脱离实际看问题,认为某些新知识有难度但考试的概率低、范围窄,不具备“深入挖掘”的教学意义,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定律应付考试即可,导致教学与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这样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都是功利性的。事实上,我们追求的是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考试只是其中一种检验方式,不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且应该让他们带着疑惑寻找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实”因。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高效地进入课堂学习,我通常会寻找与本课时相关的生活原型进行新课导入,以常见的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宝盒,随后的知识呈现便可水到渠成。

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关于锋面气候的课堂导入环节,我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做导入。在以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直接呈现冷锋过境与暖锋过境的示意图,再教会学生如何解析,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将示意图及解析方法死记硬背,脱离实际的知识便很快被遗忘,更谈不上运用到生活当中。在课堂上,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报了沈阳某地12月份的天气预报,以天气播报、记者互动形式,引发学生讨论,随后将其五天内的气候情况以图表形式进行展示。学生眼、耳、脑并用,以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一下子就能发现该地区气温骤降,但天气却逐渐晴朗。此时天气预报员说到了“冷锋过境”一词,学生立刻回想到平时观看天气预报时也经常听到这一词,同时那几天的天气也是“晴冷”。趁热打铁,我将冷锋示意图展示出来,学生茅塞顿开,未经我的解析他们大部分都明白了冷锋过境时会是怎样的天气。通过联系生活来感知天气的方法,将原本抽象的地理名词转化为生动的生活现象,以灵敏的天气感知,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此提高学生们对“冷锋过境”这一现象的理解与识记。以生活现象的感知与探讨,作为课堂导入的素材,能有效地强化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纽带,促进学生们的理解与应用。

二、动手验证知识

高中地理虽被归为文科,但其理科属性显而易见,甚至其实践性和实验需求都是非常明显的。常识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而知识则源于实践的结果。科学家用实验得出结论,而我们在课上也可以用小实验验证知识,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与勤于动手的精神,这对构建立体化的地理课堂,大有帮助。

关于“锋”的认识是教学中的难点,历届学生在学习中有这样一个矛盾:已经知道冷暖锋过境的天气情况,但是“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移动?他们却有些迷糊。为了化抽象为具体,解开学生的疑惑,我做了个小实验,工具是塑料盒子、防水卡片、同等体积的染红热水和染蓝冷盐水。操作步骤很简单,防水卡片平均隔断红蓝水,再向上抽出卡片的数秒中,当出现倾斜面时,红水跑到蓝水之上。这个实验模拟了冷暖空气由于密度差异而导致的锋面移动,学生在动手实验之后终于明白了“锋”的由来,这比起教师重复解释轻松而有成效。可见,在解析一些抽象化的地理现象或地理名词时,借助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远比教师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讲解来得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那些平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的双手,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试看,如此一来,教学化被动为主动,地理教学显得更加接地气了。

三、解惑生活难题

我们以常见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又运用实验对疑惑知识点进行验证剖析,而我们所学所得都将回归生活,让它的生活性落到實际问题中。这时候,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与知识相关的真实环境,让知识“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学生:地理成绩非常优越,对每个知识点掌握得相当稳固,甚至都可以将课本倒背如流,但是他却不懂得用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外出旅游不懂得根据气候增减衣物,买了地图却不会用……因此,我们会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收集疑惑问题进而转入课堂针对学习,另外又可以将所学知识恰当用于解决生活难题。

举个例子,“一场秋雨一场寒”“一阵春风一阵暖”,说的都是锋与气候的关系,在学习这块知识之前,学生并不理解这些常识从何而来,学完之后他们就可以与他人解释,也感慨中国文化处处蕴藏着地理知识。可见,基于生活常识的难题解析,对于帮助学生深化地理知识、解答地理困惑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最为直接的运用,应该就是观看天气预报了,学生说,以前看天气预报就是听听气温多少,现在也会根据地图显示的图标进行分析,得出今后几天的气候变化,这样就可以在暴雨来临之前提醒妈妈记得关门窗,在气温骤降之前备上厚衣物。为了能让学生的问题得以收纳,我们每周都有半小时的“常识小分享”环节,让学生把最近累积的生活常识进行分享,也尽可能地用地理知识解释,同时,如果有不理解的现象,我们马上进行讨论解答。学生很喜欢这个设置,参与度很高,甚至对教学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个生活常识的答疑解难中,班级的学习小组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笔者总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平台寻找材料,并以采访的形式,向生活中的老者们取经,以小探究的汇报形式解决问题。通过这些生活中具有探究性的“疑难杂症”,学生向地理学习又迈进了一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有实践、有合作、有分享,激活了教与学之间的循环互动。

总之,现代地理教学已经摆脱了应试的束缚,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让生活更简单、更便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以常识带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知识,学会用知识去解释常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秉着让课堂“返璞归真”的教学态度,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在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生活气息,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上一篇:2017国考真题:铁路公安面试真题下一篇:青岛大学信号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