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识

2024-04-15

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识(共8篇)

篇1: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识

对2011年版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马燕辉 中国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中国通史淡化主题统摄、以点带面的特点,强调时序观念,突出以点汇线、以线贯通的特点。

上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突出主题教学这一特点。原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划分为6大板块,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有三大板块,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大板块下共细分为23个主题,其中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在中国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这23个主题是经过课标的制订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炼而成的,语言高度简洁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原课程标准精选了各阶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点的史实作为教学内容,突出以点带面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它把历史的时序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细心分析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一条“气韵相连”、“精神贯通”的时间主轴和主题线索。授课教师或者学习者从中既可以轻便地把握到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也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它遵循了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原课标有优点,但也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主题彰显,但时序弱化,这导致了学习者学习后时序混乱、颠倒,甚至连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都弄不清楚。此外,基于主题的需要,原课标删减了某些朝代,例如“两晋”与“南北朝”的历史隐而不书,“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历史略而不书,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出于淡化“斗争”和“革命”色彩,突出“文明史”主题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历史教学内容的不完整必然会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断层或残缺。

新课标着眼于历史内容的完整性,强化渗透历史的时序观念。尽管新课标仍按照旧课标的六大板块组织教学内容,但每个板块下的教学内容的编排已经不再根据主题进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严格以时序为线索,较为详尽地列举出各阶段的历史知识,力图选择出反映不同侧面的历史内容。中国古代史按照时间顺序划简单划分为不同时期: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七个阶段;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不作时段的划分。对课标内容以平实叙述为主,不作性质上的划分和归类,这可能为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各地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师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原课标存在由于历史线索的不连续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新课标对重要的时间点、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如增加了对文景之治、三国两晋南北朝、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宣政院、李自成起义、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荣氏家族与中华民族资产主义的兴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后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共十六大、北京奥运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补充的这些知识点填补了原课标中历史线索中缺失的节骨点,既尊重了客观的历史,也使教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捋出一条贯穿古今的、完整的、畅顺的历史线索,更能从这条历史线索中把握历史演进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便于教师、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新课标在克服原课标的缺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缺乏主题统摄,把同一时期不同侧面的内容不加分类地罗列在一起,内容庞杂,点点俱到,繁琐而不成系统,零散而缺乏逻辑,这不利于授课者和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内容。新课标在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的同时,也删减了一些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历史线索出现断续的现象。如删减了尧舜禹的内容会导致“传说时代”的历史内容欠完整;删减“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内容不利于理解传说时代是过渡到文明时代的过程;删减了张骞这个西汉时期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不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删减了武则天这个唐朝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不利于把握唐朝盛世景象出现的过程。此外,新课标还删减了左宗棠、邓世昌、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黄继光、邱少云等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人物,这不利于学习者完整把握历史。

课程标准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阐释,强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史学原则、方法的渗透,体现了回归历史学科本色的要求。

课程改革前,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史学研究的原则、方法的的渗透,正如聂幼犁所说的“鱼”多而“渔”少,导致了历史

学科被严重异化,使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成了一门片面强调知识,只重视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科。

原课标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课程目标中就史学原则和方法方面也只作了抽象的要求,在活动建议中只作案例式的建议,对如何进行史学原则、方法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引,导致了在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出现了偏差。例如在旧课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内容提出要注重在学生中要开展“探究式”教学,但对何为“探究式”教学却没有进行阐释?这导致个别老师认为,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完全撇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完全率性而学,他们认为历史教学要完全放弃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进行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活动式。一节课的活动越多越好,课堂越热闹越成功。例如,某教师在设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课的时候,提出以探究活动激活历史课堂。一节课的活动包括:春秋战国成语问答比赛、讲东周列国故事比赛、历史话剧表演《卧薪尝胆》、模仿辩论:苏秦和张仪的舌战等等。的确整个课堂很活跃、很热闹,学生玩锝很开心。但课堂好像变成了游乐场,学生闹哄哄一片,一节课下来没有什么收获。问问上课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也含糊其辞,说不清楚。问他为什么设计这么多活动,他说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在本案例中,课堂教学几乎都被大量的活动所占据,但这样一节课完全扭曲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含义,使历史教学完全失去了历史学科的本真。

新课标对“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和阐释,阐释沿着“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探究、分析、评价历史—交流历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进行,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就“过程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目标:“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证据意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新课标增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如史前时期的内容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

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要求。“证据”和“依据”频繁出现在新课标中,在新一轮的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史学原则的渗透。“过程与方法”还对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具体目标,如“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基于这样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要继续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历史教学能回复到历史学科的本真。

世界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以人类文明的产生为起点,表述精简,与原课标比较,删减了大量的内容,也增加了部分内容。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的表述形式更为精简,更多地以以点带面为主,更多地以“通过„„了解„„”为呈现形式,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不拘泥于零碎的知识点,表述精简,以点带面——这些特点与原课标的中国通史部分的特点相似。这些特点增加了授课教师的难度,授课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和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基本史实背后蕴涵的意义,才能把课上好。同时,也为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进行富有个性的“二次创作”,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基于同一课标内容,一千个教师可以创造出一千种课堂。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删减了大量的内容。新课标中世界通史的内容以人类成型的文明为起点,如一开篇就阐述古代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而原始人类和氏族社会这些没有确切定论的内容略而不谈。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原始社会的演变,我们至今可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但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说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早期人类基本状况的认识,对于促使学生构筑完整世界历史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增强学生探究“我们从哪里来”的欲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课标对这些内容略而不谈的确是一种遗憾。那么,授课教师是否因课标略而不谈的缘故就忽略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呢?我们认为在授课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把有关内容补充介绍。

新课标删减了一些世界历史重要的、核心的知识点,给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如删减了“查理·马特改革”等内容,不利于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删减了“丕平献土”的内容,不利于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产生的影响。删去“希波战争”、“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仅仅通过亚历山大东征的事件了阐释古代社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是不全面的,学习后学生可能无法全面准确把握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所以授课老师很有必要适当补充部分内容。删减爱因斯坦、伏尔泰、托尔斯泰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任务有点欠妥当,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对人类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就较难让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产生有清晰的认识。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如果不介绍他以及他们所掀起的启蒙运动,学生可能难以正确把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这场革命为什么能成为欧洲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删减了“琅城起义”,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过程。这些缺失的内容,授课教师都应该给予补充。

新课标也增加了部分内容,如增加了“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的内容,有利于理解中世纪时期兴起的大学对于促进西欧思想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加了“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的内容有利于理解经济因素对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意义;增加了“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有利于全面了解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运动的情况;增加了“德国分裂”有利益理解二战后两极对峙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新课标还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原课标把一战的内容纳入世界近代史的范畴,新课标把一战内容纳入世界现代史的范畴,20世纪初爆发的一战成了世界

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分水岭。这样的调整使世界现代史的内容更为完整,有利于系统理解一战对现代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淡化主题统摄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但时间的分界线模糊,时间线索不明晰。

原课标共分三大板块,分别是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原课标共设有16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各大时段的主要特征或者主要内容。在主题统摄下,各个时段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体现了主题性和时序性相结合的特点。学习者通过学习世界通史的内容,既可以梳理出一条明晰的时间线索,也可以把握各时段的基本特征。原课标对世界通史内容的设计和编排是精当合理的。

新课标取消纲领性的主题,课标内容只根据大时段进行粗线条的划分。课标内容简单地“堆放”在某个大的时段框架内,没有标识更明细的时间分界。所以,课标出现了时序模糊,线索不明晰的缺点。如世界古代史的内容,缺乏必要的时间分段,内容杂乱组合,这会令初次接触世界历史的学习者很容易混淆各大文明产生的时间顺序。又如属于18世纪的彼得大帝改革被挪到与19世纪中期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起介绍,容易导致学生在时序上出现混乱。因此,授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借鉴原课标的一些做法,运用主题统摄的方法,给世界通史以恰当的时间划分。如对世界古代史我们可以这样划分:5000—6000年前—公元1世纪,上古人类文明;公元1世纪—公元14世纪,中古亚欧文明。对世界近代史可以这样划分时段和设立主题:14世纪—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巩固;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一战和一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50年代,二战和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冷战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冷战后时代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授课教师可以在主题统摄下,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编排,使之形成逻辑性较强、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的知识结构。

篇2: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识

山东省蒙阴一中丁雪峰

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的新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对原有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了大规模调整。此次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整合了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思想,在国内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信息素养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教师,我想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情况,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解读,以及对新教材教学的一些体会。

在谈论对新课标的认识与解读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新课改的产生背景了解一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真正的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一、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产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具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然而在2000年前,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一直处于零的状态。

2000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教育部又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实现了从无到有突破。

2003年2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出台,并确定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高中新课程方案。同年7月,教育部核准五家出版社根据新课标编写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原有的课程纲要是单独颁发施行的,只是强调“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实际上不少学校将其作为“副课”、“边缘学科”,毫不重视。

新课改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大大提升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课程地位。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对原有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了大规模调整,例如,在内容方面,压缩与淘汰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同时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等也作了较大的拓展与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新课标的实施,迅速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人员和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讨论、学习的热潮,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渐渐注重研究新课程的目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学习并总结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成功案例。无论是课程建设、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信息技术课程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解读,以及对新教材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对新课标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与思想。

新课标指明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同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新课标提出了“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课程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于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新课标提出:“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

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强调的是“信息素养”。这和以往的旧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有着的本质的区别的,以往的旧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强调的是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学习文字处理,旧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着重强调让学生学会某一个程序的操作,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强调的是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我们向学生灌输的是word的一些主要功能,该如何去操作,强调的是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

某一个工具软件的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而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强调的是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通过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共同构建健康的文化信息。

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更新观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同时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

关于新课改下新课标的学习,教育部门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我们地区就组织过两次集中的培训学习,我们学校也是抓住一切好的培训机会派我们去学习,通过参加集中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新课标的学习不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对新教材教学的体会:

以我们使用的浙教版教材为例,教材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特别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创新为主,侧重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此,教科书对一些重要内容,设计了“讨论交流”、“实践体验”和“综合探究”(统称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理解并掌握各种信息技术,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这三类活动的设置有不同的原则与要求:“讨论交流”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实践体验”活动则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上机实验自主获取知识;“综合探究”活动要求较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这里计算机及工具软件就只是作为辅助工具来处理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摆脱了以往学习信息技术后不能用来去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尴尬局面,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合作、探究、创新”。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开展好这三类活动。教师的备课要在琢磨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注重花时间去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将此用于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在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并尽快解决;课后要进行总结、反思和补充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与联系,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实行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达到互相促进。信息技术,基于其自身发展迅速的特点,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千万不能固步自封。

篇3: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识

一、注重数学思想渗透,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是枯燥的, 如果教师单纯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去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这是十分片面和不科学的, 因为完全靠数学内容来吸引学生, 其实很难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 而数学思想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个性品质两个过程交融进行的, 数学思想不仅升华了数学知识, 有助于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而且有益于个性品质的优化, 有益于主观世界的改造.数学思想相当抽象, 其程序性更弱, 但功能性强, 它偏重于对数学知识教学和数学方法教学的指导, 具有方法论意义, 更具有认识论意义.因此, 唯有深入到数学思想教学这一层次的教学, 才是高水平的数学教学.数学思想具有观念性的作用, 所以, 数学思想教学是数学观念的阶梯层次, 数学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也是数学素质教育所刻意追求的目标.数学思想教学实施得好, 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 指导学生受用终生.新修订的高中数学大纲把数学思想列入基础知识的范畴, 让数学思想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而高考命题中也增加了对数学思想的考查力度, 这更有利于促使我们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研究例题与习题, 发挥例题与习题作用

课本中例题最能反映规范的解题过程, 它与习题一起反映了课本知识的深度与覆盖面.例题不仅是新知识的传达, 也是加强思维训练的练习.例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与深化作用.例如:请说出下列函数的图像与指数函数y=2x的图像之间的关系, 并画出示意图: (1) y=2x+1, (2) y=2x-2.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后, 就做这样的探究:由已知条件不难发现函数f (x) =2x的图像向左或向右平移一、两个单位长度即得到函数f (x) =2x+1 (f (x) =2x-2) 的图像, 那么函数y=f (x) 的图像如何平移才能得到y=f (x+a) (a≠0) 的图像呢?经过这样的分析后, 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函数图像平移的一般规律.又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pn+q (p, q为常数) 且p≠0, 那么, 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若是那么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这道题的目的是想揭示等差数列在公差不为零的情况下通项的性质.那么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n=pn+q (p≠0) , 也就是a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掌握了这一性质对处理等差数列有关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 更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数学教学的平台.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时都可以运用几何画板、Flash等应用软件开展教学, 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统计”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时, 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情境, 把课本上的插图经过加工制作成数学情境, 在大屏幕上生动形象地出现山河、湖泊、汽车、人群、高楼大厦等具体事物, 通过具体的数学情境,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搜集相关的数据, 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反而兴趣盎然, 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解决数学问题放在首位, 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有效地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代在进步, 教育在发展.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 它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数学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

四、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不断创新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数学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始终要体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求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获取知识, 同时还要通过学生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因此, 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开放性, 注重数学知识的辐射功能, 利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促进学生数学的发展, 改变传统教学中独立、封闭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课程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与客观需要, 制订数学课程教学计划, 不断丰富与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思维活动的开放性表现在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 这是思维活动的开放, 是创新的前提.那些封闭、狭隘的思维活动, 根本谈不上创新的可能.如果学生一味地按老师的想法去想、去说、去做, 那就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 我们在新课标下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操作、去完成.让学生感到没有老师的压抑, 没有顾虑, 没有支配, 不怕出错.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学生思维就会变得更加灵活, 解题思路就会变得更开阔.

篇4:对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认识

高考英语科目近几年不断改革,逐步从重语言知识转向重语言能力,加强对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导向。旧课程标准过于注重对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过于强调记忆的功能和机械的训练,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更紧密,与学生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有所加强。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摈弃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旨在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实现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使新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也就是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基础,为每个学生未来升学、就业、终生学习发展创设平台和机会。同时,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具有体现基础性学习、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特点,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表现提供机会和条件。另外,新课标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有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更公正、全面和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三、新课程标准达成意义

新课标引导高中英语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学会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高中阶段应该特别重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终身受益,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提高全民族素质联系起来,强调了英语课程对促进对外交往和增强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新英语课程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语。

2.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形成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3.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组织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拓展学习渠道,增加语言输入量。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高中阶段对词汇的要求,从原来的2000个增加到3500个单词和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优秀的要达到4500个~5000个,从而加强对词汇量的拓展成为必然。同时对阅读有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高一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9万词以上”;高二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高三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因此要增加语言输入量,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是高品质阅读的保证。阅读材料要符合新课标要求、要符合高考要求、符合高中生认知需要,要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挑战性、经典性和宽泛性。

5.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5: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认识

在培训中我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修订后课标的特点:保持实验稿特色:理念鲜明,目标明确,框架新颖,内容简明,结构合理,更加重视概念教学,内容更趋全面合理,更具可行性。

二、修订后课标的主要变化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变化:新课标(2011版本)强调了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应当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不仅习得科学知识,还要领悟科学方法;不是被动地记忆和理解科学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关于内容标准的变化:

1、强调重要概念

新课标(2011版本)在“课程内容”的十个一级主题中,都列出了本主题的重要概念。对重要概念以描述概念内涵的形式进行描述,实际上是强调核心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重要概念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知识内容的提炼,以陈述句表述,以表达概念内涵的形式表述重在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理解的程度。

2、增加动物类群

新课标(2011版本)“生物多样性”主题下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对生物界的全貌有较全面的认识,避免对动物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误导,(“课程设计思路”中删除了“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增进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为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打基础,为学习生物的进化内容打基础。

3、调整部分条目的目标行为动词

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中“说明”改为“说出”,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中“解释”改为“举例说出”,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中“形成”改为“认同”。总之,降低了要求。

4、案例集中移到最后作为附录

新课标(2011版)中将“案例”改为“教学与评价实例”,删去了“案例: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5、其他变化

(1)在“学习目标的说明”补充了新的目标动词:知识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写出、估计”技能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进行、制作”,“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具体内容标准”改为“具体内容”。

(2)调整活动建议:增加了“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的实例” “收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删去了“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将“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改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具体内容中“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所有”改为“许多”,“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前言第一句话“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植物”删掉。

(三)关于教学建议

新课标(2011版)增加关于概念教学的建议,强调教学活动应当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强调恰当处理概念与事实的关系,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

(四)关于评价建议

从评价的内容上看,新课标(2011版)改变了实验稿只写能力和情感两方面评价建议的做法,增加了关于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建议:“要利用发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从评价的方式上,明确提出“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表现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除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保留实验稿中“档案夹”方法。

(五)教材编写建议

新课标(2011版)删掉了“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关于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强调了“教材内容的表述应该重视生物学概念的准确性”。

三、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总体变化

1、新教材总体框架体系不变,教材编写思路、理念基本不变。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保留整套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帮助学生建构和理解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同时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内容上的变化

(1)知识内容上的变化:框架体系基本不变,七年级教材做减法,八年级教材做加法。七上:整合、简化生态部分、“细胞的生活”,基因、DNA、染色体内容移至八下,病毒”移至八上,整合、简化绿色植物部分。

七下:删去三节:“计划生育” “空气质量与健康”“人粪尿的处理”

八上:增加动物的类群、病毒等内容

八下:增加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内容(从七上移来)

此外,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也给教材带来知识内容详略程度上的变化及练习题的变化。

(2)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变化:

删除了几个可性行不高或价值不高的探究活动(植被对空气温度的影响、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晚育的意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提高了探究活动材料选择的开放性;突显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增加了实验与演示实验,增加了一些反映时代发展的阅读内容

3、呈现方式的主要变化

有利于落实重要概念的教学:

(1)单元引言指向本单元重要概念;

(2)每节开头增设“想一想、议一议”栏目;

(3)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

(4)部分章节的标题本身就是重要概念的陈述;

(5)精选事实性材料支持概念的建构;

(6)注重通过探究活动建构概念;

(7)更加明确地表述概念并以黑体字排印;

(8)增加辨析概念的练习题;

(9)“单元小结”引导学生所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

(10)版式的变化:版式设计突出不同功能板块的区分(如主副栏编排,学习的主干内容放主栏,相对次要的内容以“小资料”、“试一试”“?”的形式放在副栏)

(11)每节另起面。

篇6:我对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认识

我是一名物理专业的师范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将来将成为一名初中的物理老师,这两个星期阅读了一些关于初中物理的书籍,对于初中物理新课标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

一、教学相长,促进物理教学健康进行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材料、“综合探究”;近几年,不少中学开展了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教育教学类刊物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很多年轻教师,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二、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加强物理雪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物理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加强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课堂上放映过的范小虎老师关于“加速度”而做的一个课件,课件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场演示,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加速度的意义,同学们在好奇与快乐中理解了加速度的内涵。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物理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篇7: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孙利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认识现在、预见未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能力。

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模仿教师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从而把新闻记者引向新的高度。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第一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9──1814年的法国》时,要求学生列图表分析英、美、法,革命进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这一历史规律。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

课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篇8:对数学新课标的几点认识

自从教材改革以来, 各种媒体、杂志、教师……对新教材的研究、探讨、意见……从没有间断过, 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 更需要天天面对。怎样才能使我们更快地、更好地融入教改、教材中?通过三年的具体实践, 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及认识。

一、新课标的魅力

初一开始就是空间图形, 由此新课标安排了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意在是让学生进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中, 领略到数学的风采与它的魅力,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与数学交朋友, 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学会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比如, 在讲“视图”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自带一些用土豆或萝卜切成的各种立体图形, 通过学生的观察, 使他们亲自体验了“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 从课堂效果来看, 学生的情绪高涨, 人人参与, 发言踊跃,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 在随后的内容中, 出现了涉及的知识面太广, 要求过高等问题。比如“计数问题”“幻方问题”“规律问题”……针对“幻方问题”我采取了“补充”教材, 例如,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我国的活水中浮出一只大乌龟, 乌龟背上有一个奇怪的图。

仔细观察才发现, 这是由1到9这9个正整数排列成的三行三列的图, 这个图很有意思, 不管你把横着的三个数或竖着的三个数相加, 其和都等于15……

通过讲故事, 引入了“三阶幻方, 四阶幻方”, 在故事中, 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及恐慌心理,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课标的“螺旋上升”原则是改革的最大成功之处

1. 铁丝长10 cm围成长方形, 使长比宽多1.8 cm, 如何围呢?若使长等于宽, 又如何围呢?若靠墙, 如下图, 又如何围呢?

2. 周长一定时, 围成什么图形, 面积最大呢?

这是一节初一的公开课, 从这两个问题中不难发现, 渗透了初三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鸡场最大问题”和初始圆的基础知识。新课标无论学到哪一节均感觉不陌生, 另外一大优点是如果初二特殊四边形没有学扎实, 后面初三又出现了再给一次学习的机会, 而以前的旧教材恰恰没有这一优势。

三、新课标有更大的灵活性

1. 分析化简求值

原式=……=x2+4

请你选一个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2.2006年广州市新课标中考题

如下图, 某区部分街道示意图, 其中CD垂直平分AF, AB//CD, BC//DF, 从B站乘车到E站有两条路线, 路线 (1) B→D→A→E; (2) B→C→F→E

请比较两条路线的长短并证明。

而以前的旧教材, 求证BD+DA+AE=BC+CF+FE, 显然比较死板。

四、对新课标淡化的内容、删去的内容要适当补充

宁波2005年中考题:一元二次方程x2-2 (m+1) x+m2=0

(1) m=______时, 有实数解。

(2) 给m取一个整数, 使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并求出来。《新课标》书中淡化了Δ=b2-4ac的三种情况, 只在教师用书中标有b2-4ac<0。

命题人以前给某校出过类似的题, 当时认为正确率怎么也在75%左右, 结果两百多人只有6人做对, 正确率3%, 后来适当补充讲解后, 再考, 正确率上升到97%。因此, 要不失时机地适当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五、对新课标的编排顺序, 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 两个班级尝试了两种方法, 其中一个班按原教材顺序授课, 结果学生作图很困难, 甚至有的学生无从下手, 并且还提出了很多疑问, 而另一个班则是先讲第六节“作三角形”的知识, 再讲解第五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同样给出作图条件, 学生能轻松地做出来, 节省了大量时间,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叶邑镇老鸦小学四年级数学刘星星教学反思下一篇:《y w》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