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2024-04-29

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共15篇)

篇1: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有一天,妈妈带着我去对面的超市里买生活用品。可是,到对面的超市是要过马路的,我最怕过马路了,因为马路上有许多车子来来往往的开来开去。妈妈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连忙安慰道:“放心吧,瞧那里不是有红绿灯嘛!当红灯亮的时候,车子就停下来,让我们这些行人可以顺利的通过马路了,当绿灯亮的时候车子就又开始行驶”。我听了,放心多了,耐心地等待着红灯亮。呀,红灯亮了,我终于可以过去了。当我再次回头瞧那红绿灯的时候,我发现那红灯虽然亮着,可是有些车仍在行驶,我准备等学期开始了,我就去问老师好解这个谜团。

早上,小明要去图书馆借书。在马路上,看见了邻居陈爷爷要过马路,小明还看见陈爷爷牵着他的孙子。

陈爷爷白发苍苍,拄着拐杖,行动和很不方便。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陈爷爷不敢带着孙子过去。

这时,正好绿灯亮了,小明心想:陈爷爷年纪大,还带着孙子,我要帮帮他。他连忙走在陈爷爷和小弟弟的中间,对陈爷爷说:“陈爷爷,我来扶您过马路吧!”陈爷爷说:“谢谢你,小明。”小明一手牵着小弟弟,一手扶着陈爷爷。他们马上就要过到对面的时候,红灯亮了,小明加快脚步走过去。

过了马路,陈爷爷对小明说:“谢谢你!”小弟弟也对小明说:“谢谢哥哥。”小明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明告别了陈爷爷和小弟弟,走向图书馆。

一天放学后,小兰,小刚和小红高高兴兴的背着书包放学了,正在这个时候,他们遇见了一位老爷爷拄着拐杖,他很想过马路,就连忙上前,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您年纪大了,过马路不方便,我们扶您过马路吧!”老爷爷听了连连点头。可是,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等了好多时间也过不去,小兰想了一个办法,她从书包里取出一张纸和一根棍子,在纸上写一个“让”字,再用胶水把纸和棍子粘住,把牌子举在手中,司机看见了,连忙停下了车子,就这样,他们终于过了马路。

篇2: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然而,事实证明一切都会改变。十年后的今天就是如此。

那是一个悠长悠长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送我去上学。每天早晨都要走那么一段小路。那条小路很窄很窄,像一位瘦弱的老人卧在了地上,伸向尽头,路边是几颗杏树什么的。雨天的时候,路是十分难走的,泥泞的泥像粘湿的胶水沾着我的脚板,发出“吧嗒吧嗒”的节奏声。那条路被人们踩过后,一天天不再平整。凹凹凸凸的泥晒干了如同老人的背脊和身上的皱纹。我们脚上都要套上塑料袋子,这是有雨水的时候的事。“爷爷,什么时候不再走这种路哪?”我抬头渴望地问。爷爷若有所思,拍了拍我的头,嘴角上扬,似乎看到了什么。

终于有一天,村里开来了一辆卡车,上面装满了石子。

新修的石子路特别有趣,孩子们喜欢用脚贴着地面蹬石子;孩子们喜欢抓一把石子互相扔掷嬉戏打闹。小路边种上了杨柳,小路似乎比平日宽敝了许多许多……每天爷爷骑着自行车送我去上学,日子里似乎多了一份愉悦的气氛。

再后来,也就是今天。小路已经变成了3米宽的大道。路边的杨柳下岗,一种不知名的树上任了。它们的姿态各不相同,挺优美的,还会开一种紫色红色的间或白色的小花。微风所到之处便会飘来清新的花香。现在,在家旁的水泥路上就可以等汽车去上学了。车子行驶在宽敞无尽的路上,路边的景色透过窗框映入在眼前闪过,真美。

篇3:初三学生的作文教学探析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把握好这一环节, 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作用。作文批改, 历来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严峻课题。传统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写多练”,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精批细改”, 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那么, 教师如何从“作文山”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得出的体会是, 多批少改、符号标出、注重讲评、师批生改。

作文批改, 是作文前指导的继续和延伸。对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导效果更大一些, 因为它能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细致辅导, 这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即我们应该承认, 学生的作文往往不是教师改好的, 而是他们凭着浓厚的兴趣, 勤学苦练, 自写自改好的。

因此, 教师既要重视“多批”, 又要尽量“少改”。“多批”显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少改”就是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不能将学生的作文大段、大段地删掉, 或者改得面目全非。“批得少”乃至“不批”作文中的优点不能得到肯定, 存在的问题便不能引起重视, 久而久之, 便会茫茫然、昏昏然,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随之丧失殆尽, 因此, 提倡“少改”。从客观上讲, 中学语文教师普遍负担过重, 是难以做到“多改”或“细改”的;从效果上看, 教师越俎代庖式的“多改”或“细改”是不会“多益”的, 因批改的目的是“授之以渔”, 而绝不是“授之以鱼”。有的教师讲究“精批细改”, 往往将作文批改的周期拖得很长, 这样, 既失去了作文批改的时效性、新鲜感, 又得减少作文次数。其结果, 教师不堪重负, 学生的能力也无法提高, 事倍而功半。

这里的“多批”相对于“少改”而言, “多”因人、因时、因文而异, 且“批”主要用符号标示, 而不用或少用文字批注, 这样“多批”既全面地“批”, 又有重点有针对性, 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养成写作的积极性。下面, 我从教学实践中, 总结如下几点, 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激励为主

发回作文本,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去关注老师的批语, 渴望在批语中得到老师的单独指点, 乃至赏识。所以, 教师一定要写好批语, 不仅要指出文法上的得失, 更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 利用批语激励学生的作文情感。特别是对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 更要善于发现其“光亮点”, 在评语中有所褒奖, 或选材好, 或立意新, 或语言有特色, 或书写用功, 或下笔不凡, 或结尾点睛, 或层次清晰, 或过度自然, 或自动检索以小见大, 或说不上有什么优点, 都较以前有很大进步, 教师都应毫不吝啬地标出赞扬号。

教师对其缺点要真诚指出, 尽量具体, 使其在欢愉的心境中改掉缺点。通过批语激励,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身的进步, 品尝到自己劳动成果的甘甜。同时, 也使他们从批语中感受到一股暖意, 透过批语仿佛看到了老师那殷殷期待的目光, 从而为下一次写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针对性强

在每次作文批阅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确定批改对象和批改内容的重点。非重点批阅的作文, 只看基本要求, 略画赞扬号再打上分数即行, 这部分学生因成绩得到肯定, 便不会因“批”得少而影响积极性。确定了批改内容的重点, 批阅起来就迅速方便。比如有学生错别字多, 就着重批改他的错别字, 在错别字的上面或下面打×;有学生说话啰凌吵, 就用删除号;有学生说话不照应前后, 就着重批他的失于照应。这种用符号标示、多批少改的做法简单易行, 又富有启发性, 使学生作一次文, 就会有一次收获、有一次进步,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讲评, 师批生改

由于这里的批改是有重点的“批”而未“改”, 所以在批改时解决不好或解决不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就有待于教师讲评时予以弥补。“多批”在于发现问题, “讲评”在于解决问题, 因此, 讲评尤其重要。为了加强其针对性, 要求在教师批改时, 必须做好笔记, 在讲评时必须做好讲评板书, 而且要求学生紧挨着前次作文记好讲评笔记, 然后让学生根据讲评内容, 再结合自己作文上教师给出批注的问题, 尽可能地加以修改, 待下次作文交上来时再检查。

此外, 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首先, 学生的优秀作文可向报刊推荐投稿, 争取发表, 也可以让学生文学社刊择优发表, 在学校广播台口头发表。可在学校、班级的黑板报、墙报、自办小报的作文园地上发表, 也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择文汇集成班级作文选, 用于班内外、校内外的交流。这样,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次, 实行积分评奖, 每个作文本扉页上写上目录, 期末算积分评奖, 积分少的, 可以较之上学期评进步奖。这样, “批”的分数就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数字了。

上述“多批少改”是就作文批改的基本方式而言的, 这并不排除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的“全班集体批改”“学生自改和互改”“当面批改”等多种不同方式。当然, 作文批改的方式, 有个师生双方的习惯、适应及配合的问题, 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会找到适应自己的方法。

篇4:初三作文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关键词:积累素材;训练写法;修改升格;佳作欣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做了如下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福州市中考作文60分(不含书写分5分),占“半壁江山”。初三进入总复习阶段,在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上进行有序的训练很重要。若没有合理安排作文教学时间,可能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语基的复习,而忽视了作文这一块系统的教学。笔者觉得到了初三,学生写作水平更容易提高,因为前面两年学习了零碎的写作知识,到初高三正好可以把它系统化,这时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借着复习的热情,有效教学,学生写作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一、拓宽视野,积累素材

积累材料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庄子《逍遥游》对积累有个形象比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同理,写作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满分卷的同学谈到成功诀窍就是:“平时阅读大量书籍,读到好的句子段落随手积累,并写下感悟心得。”而积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结合初三总复习,活用课本积累写作素材。六册文本让学生接触了不少文学形象,它们浓缩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逾越千年而不朽。自觉与历史名人经典形象对话,势必在与那些伟大灵魂的撞击中产生深沉的回响、耀眼的火花,从而增强文章的思想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以避免學生因生活阅历不足而导致行文低幼化的现象。比如,解读曹刿这个人物就可以运用到“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等立意中。从课内挖掘写作素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选文的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还有初中阶段的教材很多是名篇佳句,只要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写作时或恰当引用或巧妙化用,也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如作文《踮起脚尖》中的文段:“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人也有‘欲渡无舟楫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他们可以不满,可以埋怨,可以哀叹。但却断不能失去了‘欲上长城,将登太行的豪情壮志。”这段作文有哲理,有文采,就是积累化用的成果。

二、精益求精,修改升格

初三学生在写作整篇作文时还要有时间观念,要达到快速审题立意构思成文的要求。在课堂上一节课完成一篇作文,写完后不要只满足于教师修改,要让学生学会修改。在写作教学中,修改不是额外的要求,是一次作文写作中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如同数理化作业做错了必须订正一样。学生写成文章后,要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文章,“文章不厌百回改”,海明威一页文稿改了39次。提倡让学生互批互改,每一次修改教师要给出标准让学生对照着改正。每次修改解决一个问题,如:“立意准确”“论据适合”“论证合理”“结构紧凑”等,一个学期下来,对于好作文的标准,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了。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批改升格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个人能力生成的突破口和敏感点。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抓住写作实践的时间窗口,对学生作文进行热处理,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其认识,完善其方法和技能,加速学生成长。各小组推荐出较好的作品老师再点评,学生重写升格。之后在全班展示。作文修改升格实际上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具有思维的思辨性。

三、佳作欣赏,共同提高

写作教学中“示例模仿”这个环节不可忽视。叶圣陶说:“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例,不靠多讲,恰当举例,足以启发而已。”教学中实际的情况常常是,找到好的示例材料就有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案,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平时训练中发现好的作文在班上展示,而每次半期考、学期考、年段流水评卷,发现比较优秀的文章集中打印出来,教师修改点评,或让学生修改点评,印发整个年段,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得到很快提高。

初三上学期可以多写这一年中考同题作文,因为这时中考尘埃落定,全国38套作文题的优秀作文也已产生,教师让学生写同题作文,然后展示经过筛选后的中考佳作,让学生在品评中观照自己作文,改正不足,发扬长处。初三下学期质检次数多,每一次质检都不要放过学生整体提高的机会。搜集本校学生佳作及本地区与外地区学生同题作文,展示给学生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揣摩写法,提升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初三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挖掘思维潜能,教师辅以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篇5:人与路初三作文600字

微风。

怀着崇高的敬意登上泰山的石板路,它以亘古不变的沉稳引导我登上山巅,一路上,有人教我吟诵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细雨。在轻柔的黄海之滨,从一种旷达的胸襟,踏在波涛冲刷出的洁净上。是其波澜不惊,是其不择细流,在我人生的道路上铺上“有容乃大”。

清晨的阳光洒在宁静的书上,铺成了一条清幽无边的路,走在这条宽广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很多。让我看到了王维从深林中缓缓走来,带着微笑,带着禅意,轻轻吟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顿时,一轮明月由心中升起,照亮了我人生幽暗的路,一股清泉由心底涌出,洗去了我尘世中的烦躁。

走在这条禅意的道路上,我用深情的宁静俯视它,用恬淡去亲吻它,用真诚去抚摸它,因为,我脚下的路―――平淡,幽远。

我看到了一位面目丑陋的.人坐在古老的钢琴旁。莱茵河的水静静地听着这铿锵激昂的《命运》,与贝多芬一起深情地弹奏着这一曲《月光》。我,一个懵懂的女孩,走近这伟大的音乐天才,怀着诚挚的热情与景仰。

我看到了一条弯弯曲曲,荆棘丛生的路,一位旷世奇才用其痛苦的一生铺成的路。尽管他的天才征服了世界,尽管维也纳的精英将其视为国宝,尽管皇亲国戚对其礼让三分,但他仍用它那天才的手指弹奏着孤独的一生,他的鞋已破得上不了街,但他用双脚踏成了一条通向全世界的路,它叫《欢乐颂》。

怀着感动,泪水不觉湿润了那些黄扉页,我的路,再一次悠远,我的生命之路,更踏实,更坚硬。

走在生命的路上,总是充满了复杂,而这些复杂,最终汇成一条成熟的,充满人生哲理的路。

当徐志摩“挥一挥衣袖”,走在康河的路上,我用他的诗情填满了胸怀,当史铁生的轮椅滚动在通向地坛的路上,我接他的意志拜托了散漫,当托翁走在寻找“人生真谛”的路上,对我说:“人类得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顿时,我感觉肩上不在那么轻松。

篇6:路一直都在600字初三作文

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什么是路?一开始的路都布满荆棘野草,畏惧受伤,畏惧迷途,绝大部分的人放弃并认为这些路是走不通的。但事实上,这些是不敢走的路。所有被前人踏得工整平坦的路,都因有人拥有不畏惧的信心,敢于挑战。能在没路的.地方践踏,能从荆棘中开辟。

我们常常会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平凡地生活仿佛成为一种最大的奢望。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谈道:“我们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须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遇到封堵住的路便转头,安安稳稳地踏在前人开辟出的平坦大道。一帆风顺,无须担忧,却迷失了最初的内心,隐藏了心底敢于探究、敢于尝试的勇气。

在法国德雷福斯事件中,著名作家左拉不遗余力地为一个与自己毫无瓜葛的人发表著名的《我控诉》,向一个拥有强大权威的阴谋集团挑战。势力的巨大悬殊,看起来似没有任何胜券,但左拉依旧在这条未知的路上坚持到最后一息。同样,作为“欧洲的良心”,年近古稀的伏尔泰为冉·卡拉冤案四处奔波直到巴黎法院为他恢复名誉。《哲学通信》中,伏尔泰断言:“人生来就是为了行动,就像火光总是向上升腾,石头总是向下坠落。对人来说,若无行动,就等于他并不存在。”面对难以战胜布满荆棘野草的路,他们依然前进。所以不敢走,掉头离开,毫无行动的平静,其实是对于自身生命的一种否定与消耗。

因此,在面对着条条难走的荆棘之路时,应该持有对自身足够的信心,做一个在没路的地方践踏,在荆棘中开辟的勇者。作为“火的殉道者”布鲁诺,在“异端”称号的指控中依旧捍卫自己的看法;为真理、正义、自由和解放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康帕内拉,长期的狱中生活也无法击倒他继续向前;在加拿大唯一连任两届的蝴蝶总统,让·克雷蒂安在嘴角畸形说话结巴的生理缺陷中脱去自卑,高票当选;常常自嘲是“在最短时间内花掉2。5亿美元”的乔布斯,曾多次创新惨败,赔得血本无归。面对着前方未知的路,不惧怕迷途,不惧怕受伤,他们的坚持与信心给予后人极大的感悟。不存在走不走得通的路,只存在敢或不敢走的路。

在如今这个泡沫般不断膨胀的社会中,碎片化式消费与解构的生活里,愈来愈多人选择了当“沉默的大多数”。为了思考事情的成功性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缺少了渡边淳一所提倡的“钝感力”。不敢尝试,不愿尝试,被生活中太多“他者”所羁绊着,于是逐渐丧失了敢于挑战、敢于树立信念的勇气。却殊不知,勇敢地坚持下去在荆棘野草中开辟一条路,前方同样有灿烂的阳光。

篇7: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当初b级考试的通过让我欣喜若狂。“初一段唯一的通过者。”我显得有一点的骄傲,暑假的来到,似乎吹响了一场新战争的号角。暑假时间充裕,悠闲。那是的我信心满满,b级拿下了,a级有什么好怕的。那段时间不知怎么的我对石膏特别的上瘾,它轮廓分明,明暗显著。我要用心,一定没问题。老师见到我这般的努力,也说:“看到你,我就像看见了一张a级的荣誉证书,加油吧!”我表面看似平静,其实心中早已按耐不住那份欣喜。可是……水粉画一直让我很是头疼,不知道什么是笔触,不知道什么是颜色的纯度……就这样结束了暑假的画画课,我当时已经觉得胸有成竹,基础知识太枯燥了,只是随便翻翻就算看了。快考试了,心中变开始担忧了,这种心情一直保持打了考试结束。发了榜,嘿!素描90分,牛呀,可惜还是没有过,就是死在了基础知识。唉,后悔来不及。这次的教训我记得很牢。时间是个老好人,而我确是一个坏男孩。

我的时间,有时充实的显得忙碌,有时的悠闲又是那般的寂寞……如火如荼的走在街上,天气的闷热,显得我内心更加的浮躁,不一会儿,汗水流遍了我的全身,啊,好爽呀!时间,时间,我不停的关注着他,那段时间,我不断的压缩我的时间,我的难过是我不能让自己

篇8: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当踏进校门的那一瞬间, 忽然觉得这一切都好熟悉, 一样的教学楼, 一样的花草, 一样的小道, 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心情, 物是人非, 换了老师, 换了同学, 换了班级,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升入了初三。

请以“人在初三年”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 立意自定。

(3) 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

(4) 题目自拟。

(5) 不少于600字。

(6) 要求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解题思路:

初三, 这个曾经觉得何等遥远的名词, 而如今, 却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初三, 这个学姐学兄挥洒汗水、奋力冲刺的一年, 而如今, 也要我来好好地走一遭;初三, 这个抒写人生的关键时刻, 而如今, 也要我拿起笔描绘我接下来的路。针对“人在初三年”这个话题, 我们该如何构思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手。

一、话题要有针对性。

初三,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个中滋味是一时难以述尽的, 但是又不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关键是我们如何挖掘出酸甜苦辣的初三生活中的甘甜。我想在围绕这个话题选材时, 一定要有针对性, 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像解答难题后的那份喜悦, 同学间相互鼓励的话语, 老师循循善诱的指导等都应当成为我们选材的首选。

二、立意要有指向性。

写初三生活的题材, 往往容易误入一种歧途, 就是极力夸大中考的作用, 甚至把初三学习生活的紧张归结到某些制度上, 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也是我们在完成这篇文章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立意时, 不应当动辄牢骚满腹, 怨气冲天, 因为这样的选材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文体要有确定性。

尽管这是一个话题作文, 而且在作文要求中也对文体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 但是我们在选择文体时, 我觉得还是应当首选记叙文或者记叙性散文。只有这样, 才能把初三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记叙的文字表达得更清楚, 也更容易被我们所接受。

优秀习作一

尽·静

⊙张 颖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中学灵石文学社)

我躺在床上, 凝望着窗外那硕大的黑幕上点缀着的无数的星星, 仿佛蒙娜丽莎醉人的眼眸, 激起我无尽的遐想——

从未发现过夜空是如此的美丽, 从未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静谧, 或许是我们走近了另一个学习的世界——初三。心定了, 一切繁杂, 一切琐事, 都从心灵的角落排挤而出, 剩下的, 只有一颗美好而平静的心。

当下课铃声骤然响起时, 一股不安分的热流又一次从我心中涌起。但, 抬头发现同学们各自在做着自己的事, 让我好一阵子失望。

同桌看到我不安分的表情, 说道:“寻找快乐, 玩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当你能从书中发现快乐的时候, 你才会明白快乐的真谛。”我从同桌近乎陶醉的表情中似乎读懂了什么, 随手拿起一本于丹的最新力作《〈论语〉心得》, 细品那行如流水的文字, 感受那近乎完美的意境, 心灵在与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共鸣中撞击出强烈的火花……我陶醉了, 陶醉在了这个书香弥漫的世界中, 渐渐地, 我爱上了书, 恋上了书中的快乐……

在一次次的品味与自我满足中, 我逐渐变得成熟而沉稳, 一颗烦躁的心逐渐变得敏感而睿智。蓦然回首, 那段喧闹而又繁杂的初二生活似乎已毫无留恋的价值。一切琐屑, 都已沉淀为对昨天遥远的记忆。今日, 我的心, 被书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一切烦恼也早已风吹云散, 消失殆尽……

走进新的教室, 黑板上关于“静”的谚语显得特别醒目, “非宁静无以致远”, 毋庸置疑, “静”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承载着多大的希望。环境要安静, 心态要平静, 在不知不觉中, “静”已成为我们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自习课上, 一道难题困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 我费尽了好大的脑力也没能理出个头绪来。我好急躁, 甚至一度想放弃, 同桌察觉了, 轻轻地递来一张纸条:“心静, 则神定;神定, 则离事成不远矣。”我看着她那平静的神态, 也渐渐定下心来, 当我再次审题时, 奇迹出现了……原来“静”有如此的神效!

日复一日, 我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平息下来, 开始追寻那种属于“静”的境界, 我坚信, 心静者事竟成。驱赶走心灵里的浮华与躁动, 唯独留下的, 只有一心静……

告别以往的一切, 我又站在了另一个起点, 让心中的烦躁沉淀, 让明透的思维和涓涓的情致引发为一篇文, 一首诗, 一支歌, 稳健地跑在成长的赛道上。烦恼尽, 心情静, 只留下刻苦和拼搏, 向着梦想的终点, 进发……

【简评】

人在初三年, 让人联想到的只是漫无天日的试卷和你争我斗, 显现出来的是枯燥和残酷, 而在作者的笔下, 作者追寻的是读书的快乐和生活的真谛,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 作者体会到“尽”和“静”这样一种心境是很难得的。文中多次细腻的描写, 表现出来的正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快乐, 让读者也能够体验和感受到一样的“尽”和“静”, 的确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优秀习作二

你好, 有人吗?

⊙王旭璐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中学灵石文学社)

你好, 有人吗?

和我说说话吧!你知道吗?我都快累死了。课程表上天天都是那几个字, 就像魔方一样, 无论怎么组合, 那么多的方块还是那么多。我就像一只提线木偶, 三条线分别被拴在教室、宿舍、食堂。每天的每天, 都会有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东西等着你去背、去默。我成了一只土拨鼠, 一有空就要费劲地钻进书里去啃那些难以下咽却又不得不咽的东西。

天依旧是那样刺目的白, 一阵阵热浪沸腾着一颗颗浮躁的心。我想去吟诗, 我想去作赋, 可是考卷和老师硬要束缚住它, 不容你越雷池一步。

路上, 一样的人, 一样的行色匆匆, 一样的面无表情……

“中考”, 你好狠啊!你不就像一根绳子吗?你捆住了我跃跃欲乘风而去的心。

你好, 有人吗?

能与我说说话吗?你可知道, 我最讨厌这个汗臭满满的夏天。不过还好, 这两天, 天气渐渐凉了起来, 抑或已经打上了秋天的印记。七门学科的老师定时不定时地在教室里进进出出, 好生紧张……可是看到数学作业、化学作业以及语文默写簿上一个个欢庆鼓舞得像节日一般喜悦的100, 心情还是莫名其妙地好了很多。

教学楼坐北朝南, 要是在下午, 温柔、和煦的阳光铺满走廊和楼梯, 透过窗玻璃渐浓渐淡地渲染开来, 煞是好看。走出楼梯, 清新的阳光一头撞进怀里, 不时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站在走廊上, 偶一抬头, 秋日的云远远地浮在天边, 天很高, 云很淡, 偶尔有鸟飞过, 像一袭微墨。低下头的瞬间, 波澜的心突然归于宁静。悄然发现, 即使是我所钟爱的文字, 只要老师喜欢, 我也可以把它写得规规矩矩、漂漂亮亮。这并不难。

你好, 有人吗?

如果真能跟我说说话就好了。很欣喜地发现, 在每一个阳光照得到的地方, 都能碰到过去的同桌、死党、朋友。那些随风飘逝的日子像零零碎碎的电影画面, 倏然间与现实重叠起来。像过去一样神吹海侃, 谈天说地, 兴奋的心情, 此时此刻就像一群归巢的麻雀, 扑啦啦地飞散开来。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拾贝者, 将从前的话题一一捡起, 固执地让它重现当时的光彩。那天回家, 一曲东方神起的《Magic Castle》, 驱散了所有的烦恼与空洞, 给了我一颗心满满快要溢出来的快乐与感动。

你好, 有人吗?

请你告诉我, 以这样一种特有的节奏演绎着的生活, ——苦, 不堪言, 累, 难以述尽, 然而却支持着我度过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 我是应该抱怨还是感恩呢?

……或许, 我已经有答案了。

【简评】

初三, 就像作者笔下描述的那样, 永远充满了累和苦, 苦, 不堪言, 累, 难以述尽。面对作者的寂寞和无奈, 这番痛苦实在是憋得慌, 迫切是需要一个倾听者, 所以, 这篇习作, 小作者以笔带口, 把读者当作听众, 以倾诉的形式, 用作者最钟爱的文字淋漓尽致地告诉了我们活在当下的日子和感受。文中的描写轻柔而美好, 正如作者眼中的世界一样, 永远充满阳光, 永远充满灿烂。尤其让我们称道的是, 作者用并列式的叙事结构来推动事情的发生和发展, 无疑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

优秀习作三

有一种滋味叫初三

⊙于 卉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中学灵石文学社)

夏日的清风徐徐从耳际拂过, 抬头, 一片黄叶从树上悠悠地飘下来。匆匆忙忙中, 闪进几个稚气未脱的初一新生, 我才猛然意识到, 原来我已经上初三了——

镜头一

我坐在桌前看着书, 阳光从窗户透入, 在桌上洒下一片金边。突然, 一架纸飞机飞到了我的桌上。我将它轻轻地拆开, 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卡通字:“初三了, 我们和好吧!”抬头一看, 是她——初二时一直跟我较劲的她!看着她如花儿般灿烂的笑靥, 我笑了。是啊, 初三了, 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友情的阳光在我们周围铺散开, 友情的甘甜也早已渗入我们的心底……

镜头二

同桌买了一本最新上市的同步阅读参考书, 正是我几乎把整个城都逛了个遍也没有买到的那本。我心里直打鼓, 她会借给我吗?我怀着试一下的心理问:“能借给我看一下吗?”“好啊!拿去吧!”我简直不敢相信, 一向从不借给别人书的人会这么回答。“为什么你愿意借给我呢?”同桌笑了笑, 说:“这有什么, 还不是因为咱们都初三了。”我看着她, 那张平凡的笑靥突然间让我觉得美丽万分。我笑了, 同学之情在我们心头荡漾。

镜头三

走过初三的教学楼, 让人感觉到的仅一个字——静。下课了, 大家依旧坐在教室里钻研课本, 一滴滴汗水从他们的额头缓缓流下, 在阳光的照耀下似珍珠般晶莹剔透。然而, 更让人注目的是他们成功解答一道难题后喜悦的笑容, 那从心底发出的笑容, 让我也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到由衷地高兴。

后记

初三了, 为了心中的那个目标, 我们埋头于题海, 但让人忽视不了的是我们中间那从不曾停下的友情的脚步, 初三的滋味固然是苦涩的, 而那友情的甘甜便是初三生活中最好的一味调味剂。初三的滋味苦中带甜, 让人回味无穷。

抬头,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 丝丝阳光温暖如昔……

【简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描写镜头的切换, 将几个小事情穿成一个故事, 三种不一样的笑容, 演绎着同样的故事, 那就是初三的美好, 值得纪念的友谊。以前的纠葛, 以前的性格, 都因着步入初三而变, 留下的是灿烂美好的笑容。漫漫初三年, 印在作者心里的是如此美好的笑容, 那么枯燥的学习就变得渺小了, 友谊地久天长, 值得回味。

优秀习作四

变了⋯⋯

⊙刘汉娇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中学灵石文学社)

坐在陌生的人群中, 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以前的同学;望着讲台上声情并茂讲课的老师, 我总会很自然地想到以前的老师;以前的一幕幕总会在脑海中不断地浮现。我无法淡忘从前的友谊, 所以也就失去了过多与新同学交流的机会。

吃过午饭, 我随着人流缓慢地向前移动。眼睛却一直在搜寻——寻找我以前的同学。目光一刻也不曾停滞——即使是路旁开得正欢的花儿, 也丝毫不能吸引我的眼眸。

忽然, 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 我没来得及多想, 立马就追了上去。轻轻一拍她的肩膀, 仍旧是那一脸亲切的笑容, 伴随着一声简单的问候:“你在哪个班啊?”久违的温暖, 让我整个人都被融化在其中。平淡而充溢着友情的谈话一如从前般在这条不知走过多少遍的路上进行着。

那一夜, 我仰望天空, 猛然发现前一夜还伴随在月亮旁边的一颗很亮的星星不见了, 再揉了揉眼睛, 仔细看看似乎其他的星星也都与前一夜的有所不同, 疑惑中, 我想起了“流星雨”, 星星是会逝去的, 月亮却只有一个。我不禁替月亮感到悲伤, 她总会不停地失去伙伴, 她该是多么伤心啊!

可是, 再抬头, 夜空依旧美丽, 没有伙伴相陪的月亮依旧向大地洒下万缕银辉;今夜的星星也能把月亮衬托得格外清亮, 也能把夜幕点缀得幽美动人。

月亮透过云隙, 一缕清辉射进来, 我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叩击了一下, 心房顿时亮了许多。

第二天, 还没等我从早读的氛围中缓过神来, 一个同学走过来对我说:“请交作业喽, 交给倒数第二个同学。”我感激地对她一笑, 尽管“谢谢”两个字没有说出口, 但在我的心里已经深深地对她说了声“谢谢”。

一天的课间, 以前的一个同学来找我, 对我说:“你跟你们班同学在聊什么呢, 说得这么开心?”我才猛然发现, 我已经接受了新同学, 并且跟他们很融洽地相处。

既然事情已不可避免地发生, 那何不乐观地接受现实?与其沉浸在失去的悲伤中, 不如敞开心扉去融入新的生活。

虽然跟以前的同学无法经常见面、谈心, 但友谊不会因距离而被阻隔, 更不会被时间稀释, 它一直都浓浓地沉淀在你我心底的最深处。我可能会感受到一时失去的苦楚, 但是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同学之情。

心扉在不知不觉中敞开……

我, 也在不知不觉中变了……

【简评】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刚刚步入初三, 一切都是陌生的, 自然感到孤独寂寞, 回想以前的好友, 惆怅一番, 在这样的心情下看星空, 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不一样, 原来月亮也是寂寞的, 同病相怜, 笔锋一转, 由凄凉到豁亮, 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的景又是那样的优美动人。一夜的转变, 带来了第二天不一样的感受, 这又是一变。作者笔下的初三并不是寂寞难耐的, 依旧充满阳光, 自然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变了。

优秀习作五

走过去, 前面是个天

⊙周灵敏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中学灵石文学社)

拖着近乎有些垮了的身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 心中一片冰凉……极力想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到最佳, 但无论怎样努力都是枉然。

好不容易挨到了家, 凉风不是吹在我身上, 倒像是吹在我心里, 我条件反射地把身上的衣服裹紧, 转过身来, 就在那一瞬间, 三年前和奶奶一起种的月季映入我的眼帘, 我慢慢走过去, 俯下身子——花朵几乎都谢了, 一株月季上只剩下一朵花, 花上仅留的几片花瓣也被风吹得摇摇欲坠。我真是厌恶大自然的无情, 我轻轻地抚摸了它们一下, 它们居然静静地躺在了我的手心上。我惊了, 花瓣在前不久到来的台风中都没有受到伤害, 并顽强地挺立着, 现在却经不起我轻轻的触碰。望着被风带走的花瓣, 我突然一惊, 在逆境中的花瓣挑战自己的极限, 延长着自己的生命, 而在我的同情下却这么快就掉了下来。

仔细想想, 我不也是这样吗?从小在家人的百般呵护下成长, 表面坚强, 骨子里却弱不禁风, 受到一点挫折就变得软弱无力。

是啊!只是初三的一次小小的单元测试就已经成了我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我又有什么自信和力量去挑战初三, 去冲刺这初中的最后一年呢?

我豁然开朗, 骤然收起抱怨与自卑, 绽开往日朝气蓬勃的笑容, 我蹲下来, 拾起被风吹落的那几片花瓣, 像是宝贝似的把它们合在手中, 说:“谢谢你们, 我会努力去适应一切的挫折, 让自己在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

请相信:走过去, 前面是个天。

【简评】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坚强驻心田。最简单的花开花落, 败落重生, 给了作者最大的鼓励, 挥去作者心里常驻的阴影, 留给作者莫大的勇气与自信, 带着这样的勇气与自信, 去挑战自我, 冲刺未来。前面的一段描写渲染出的单调冷漠与后面的激情燃烧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下一上, 所表达的感情更是深刻, 更是强烈。相信自己, 一定会迎来又一个艳阳天!

优秀习作六

终于下晚自习了, 我站在一眼望过去都是陌生人的队伍里, 准备回宿舍。

目光所到之处, 除了苍白的日光灯还有气无力地亮着, 四周漆黑一片。我诧异, 怎么越往前走, 四周越暗。我忐忑不安, 仿佛自己正逐渐被黑暗吞噬。走到尽头, 我使劲地按着走廊灯的开关, 才发觉平时从来没有坏过的走廊灯也偃旗息鼓了。

我惊慌, 无语, 接着脑部很快转入混沌。我该怎么办?我从小就不喜欢黑, 与其说不喜欢, 还不如说是害怕呢。

周围的嘈杂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手足无措地看着周边同学像英勇就义一般从楼梯口跳下去, 接下来就没了声儿。我蒙了, 顿时六神无主, 把出汗的手捏得更紧了。

慌忙中……突然, 我的手像猎物一样被一只手紧紧地攥住, 不管三七二十一, 拉着我就走。她的步子并不快, 但似乎是想让我早点脱离“险境”, 她跑得很急, 小心地喘着气。我断定, 她是个有着天使般面容的可爱的小女生, 是她在给我勇气, 又是她在给我力量。

在这段有近乎一个世纪之久的跨越中, 暖流和着某种闪光的物质, 通过那双纤弱但有力的手“友情转移”到我身上。也就在那一瞬间, 我对陌生的班级, 陌生的同学, 陌生的环境的那份孤独融化了, 消散了。我的心像火炬传承梦想一样点亮了夜空的每颗星。只一刹那, 我觉得自己成了这个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因为我有着可以放在手心温柔凝视的小幸福, 幸福得即将融化。

从楼梯口隐约看见“曙光”时, 那双手松开了。我很疑惑, 是谁帮助了我?我竭力想找到那位“光明使者”, 但转念一想, 温暖不需太直白, 只要紧紧握在手心, 再传递给另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就够了。

一次牵手, 使我进入了一次蜕变。我不再爱“宁我负天下人, 也不要天下人负我”, 而更喜欢“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感觉。

你我牵手, 温暖初三。

【简评】

篇9:初三作文“三步走”训练初探

第一步:统一写作

统一,就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进行地点、时间、命题甚至体裁等要求的统一规定。自由,则与之完全相反,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写作,写“放胆文”。

学生刚进入初三时,笔者总是先进行统一作文,历时一个多月,大约要写四五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室内、课堂上(一般两课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也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文体也注意多种多样。通过统一作文(应该说排除了抄袭或过多模仿的可能),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比较客观地掌握全班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全面地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自由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应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应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我们认为让学生进行有指导、有系统的自主写作训练,正是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1.提供题目、材料,给学生以写作帮助

历年的中考试题,各地的模拟试题,报纸上、电视里、日常生活中可以入文的典型的人和事,都可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建立题目库、题材库,供平时训练时查阅、参考,避免出现不知写什么的情形。

2.限定时间,杜绝拖拉、不写现象

这里时间的限定,主要指两种情形:一是指学生自由写作的成文时间。每篇文章从动笔到写成(不含自改、互改)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每个学生一定要高度自觉,决不能养成拖拉习惯。二是指每篇作文的间隔时间。这因人而异,基础好的约一周一篇,中等的约八九天一篇,基础差的也不超过十天。当然也有基础不太好的,但其他学科不错,为确保其全面发展,确保不误升学,也一周一篇。鼓励多写,学生随写随交,老师随收随阅、随阅随发。批阅日期是检查督促的主要依据。

3.分数从优,鼓励学生乐于写作

让学生能看到自己写作水平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渐渐提高他们的作文分数。渐渐提高是指总体而言,并不是说每一篇作文的分数都要比前一篇作文高。作为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希望得到肯定,希望得到提高的心理,打分上不要苛刻。学生学习“成绩”(专指分数、等第),一方面是他自己努力取得的,另一方面也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吗?题目的难易是由老师出的,主观题(特别是作文)的好差是由老师定的。必须知道,学生的分数有时会由老师所给“分数”生出。更何况,就写作而言,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水平也应该得到提高。

第三步:再次统一写作

这种放手、自主训练,大约五六个月的时间。当然,期中、期末等大规模测试仍是收拢的统一命题作文,偶尔几次为了了解情况也进行统一命题作文。在临近中考前两个月继续进行统一写作训练。虽然这期间的训练方式与一开始相同,但目的、作用、效果却不一样。第一阶段是为了了解情况,让学生暴露问题,如果说这是“望、闻、问、切”的检查,那么第二阶段五六个月的自主训练就是对症下药的理疗——老师要有一般、有个别的指导、评讲,大多是三言两语,有时也可能是穿插在平时对课文的分析和讲解中。最后几个月的统一写作则是对第二阶段疗效的检测。另外,后期的统一收拢训练也是为了“适应”中考的需要:一是对时间限定的适应。促使极个别的平时难能及时完成者,迅速适应。二是对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及各种形式、各种文体的“适应”。三是对适度紧张的心理“适应”。平时自主写作比较放松,无多大紧迫感,统一写作让学生稍微紧张紧张,以适应中考的需要。

在对作文训练实行“统一—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模式的同时,笔者还让学生进行作文审定题目、确立主题、选定材料、安排结构提纲的练习,这种练习同样实行“统一—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模式。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界泰斗、现行苏教版教材的主编洪宗礼先生曾说,如果把听、说、读、写比作四笺灯,那么“想”就是开关,只有“想”开了,听、说、读、写才能大放光彩。他强调“想”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强调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思维能力,提高写作质量,笔者让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练习。

给学生一个题目:命题、半命题,一则材料,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下列思考,并书面写出。第一,审题:可写成什么体裁,什么写作重点,什么范围,有什么时间、对象、程度、性质的限制;半命题可填写哪些内容;所给材料写了什么内容,可提炼什么观点;话题可从哪些方面思考,可拟哪些题目,拟题后又如何再审题。第二,立意:确立文章的写作中心,有的可确立、表现多个中心,试比较哪个更有新意、更有深意、更适合自己写作,哪些中心不宜表现;议论文可确立什么论点、分论点。第三,选材:文章根据不同的中心可以选哪些材料,选材要注意新颖,有时代感,真实、典型,有代表性。第四,提纲:拟定文章的结构,确定如何安排材料,谋篇布局。这种审题、立意的训练刚开始稍稍滞后于作文训练,正常训练以后,就每一个具体练习而言,又放在作文写作之前。

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等项目的练习——半成品制作和作文写作——成品制作,并坚持先统一、后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原则,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做法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其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从原来的怕写、厌写到愿写、想写,从原来的没有什么可写到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写;其次,写作数量大大增加,原来每两周一篇,有可能还是抄的,现在几乎每周一篇;再次,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原来拿到题目,不思考或稍加思考就写,现在反复思考,进行认真审题,心中有谱后再写; 最后,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作文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校级、镇级乃至市级的作文竞赛,频频有人获奖,这便是最好的明证,中考语文较为骄人的成绩应该说也是很好的注脚。

篇10: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远处有一片海、一座山和一片森林。你的梦总是在远处摇摆。在远处,你将远离传统习俗,感受温暖的微风,温暖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山和深绿色,森林没有被污染。

带着梦想的袋子,远走高飞。

晋代诗人陶渊明隐居山林,实现了“东篱下采菊,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选择了放弃官职,隐居,远离世俗的喧嚣,背负着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有多少像他这样的古人渴望远方,渴望躺在草地上听草和草的低语,渴望燃烧的花朵和微笑?但是现在,有多少人追逐功德,抛弃人性的美丽,被世俗的黑洞吞噬?

裸体出生的人最终会裸体离开。一个人一生中拥有更多的钱和更高的地位对“人生来就死了”这一真理有什么意义?

如果放下你的任务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更好。让你的心在山麓和溪流中平静下来,让阳光照耀你,驱散你全身的阴霾。让雨水和露水聚集在你的头发里,为你拂去灰尘。让新鲜空气涌入你的身体,为你消除所有的厄运。消除所有干扰,在这里重生。只做你热爱的事情,不要为了名利而让自己变得沉重和痛苦。

就像莫言一样,他写作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心甘情愿和热情。他的成功并没有使他跌入世俗的黑洞,但他仍在与小林、鸟类和动物的距离中,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带着梦想像马一样远去。

去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镇隐居。快乐地生活。忘记你所经历的一切,忘记你深爱的家乡,并在未来深爱它。也不要害怕孤独,那样你就会满足于你的孤独,骄傲地站在天地之间。

篇11: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一天,老三觉得口渴了,就向老大说明了情况。老大听完后,带着自己的弟弟们出去找水喝。走了一段时间后,老三看见就在前面不远处有半瓶水,于是老三就喊:“哥哥,哥哥,你快看那!有半瓶水,这下我们就可以喝水了!”老大看见前面确实有半瓶水,于是就跑过去看,究竟是不是干净的水,正当老大在琢磨这是不是干净的水时,老二却着急了,急忙跑过去要喝水,可是头放在瓶口,怎么也喝不到里面的水。它就更急了,忽然看见自己脚下有一粒小石子,于是就把小石子扔进瓶里。老四大叫一声:“呀!水上升了一点儿!”看到这情况,乌鸦兄弟们满心欢喜,于是大家一起去寻找小石子。

过了一会儿,乌鸦兄弟们差不多快装了一小瓶的小石子了,水终于上升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到瓶子面前喝水,可是,水太少了当水快喝完的时候,老四觉得上面有什么东西滴在自己头上。于是就昂头一看,惊奇地叫道:“咦!哪来的水?”大家都昂起头来寻找这个谜底。

老大(老大是四个乌鸦当中最聪明的一个,也算是见多识广。)说:“这可能是排水管。”老大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但它并没有告诉它的弟弟们,而是自己昂起头,张开嘴巴,津津有味地喝起水来。弟弟们见了,也都挤在排水管下面,有滋有味地喝起水来!

篇12: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几个月过去了,几个身穿工作服,头戴黄帽子的年轻人,带着一个男孩朝这边走来了。咦,又是那个迷路的小男孩,他们是来感谢小树的吗?小树心里十分高兴,同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但看看树爸爸,又看看树妈妈,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悲伤的神情。小树觉得十分奇怪。只见那些年轻人,拿出电锯,电锯发出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吱吱”声。随着这杂乱的声音,小树的爸爸、妈妈相继倒下了,哥哥姐姐也随着“吱吱”声倒下了。此时小树的高兴荡然无存,一下子明白了,他们是盗伐者,是森林的不速之客。想着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熟悉的面孔,小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小树想:人类为什么要砍伐我们呢?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为人们服务。我们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能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我还帮助过那男孩呢!人类真是恩将仇报,再怎么说我们也是地球上的生命啊!

篇13:提高初三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但是,有些老师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教学一般比较重视,特别是总复习时,在做各种复习资料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作文训练上却不愿花太多的工夫。他们有的热衷于猜题押宝;有的满足于蜻蜓点水;还有的因教学负担重,没有布置规定的作文篇数(一般每学期八篇左右),使学生达不到一定的训练量。他们没有扎扎实实地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结果,劳而无功,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样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如何才能使学生端正态度,提高能力,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今年,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简介如下:

一、开设讲座——作文知识的系统复习

语文知识需要复习,作文知识同样需要复习。我们平时做作文,往往就一种体裁、一种类型对学生进行辅导,而在初三学习时,则需要进行多体裁、多类型的综合辅导。为此,我采用开设讲座的方法,把初中的作文知识分成若干专题,分期讲解,进行综合复习。如按文体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讲清每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其中重点讲记叙文,其次讲议论文。再按类型分:记叙文有写人、记事、状物之分;说明文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之别;议论文有一般性议论文、读后感和一事一议几种类型。再按写作技巧分,还可以分为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点题、描写、议论、抒情等若干小类。最后还要谈谈写作要求,比如题目的拟定,标点符号的用法,错别字的纠正,格式的书写等等。通过以上系统的复习讲解,学生对初中作文知识有了较为完整的印象,对各类作文的写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不论遇到什么作文题目,学生都能做到胸中有数,不致于手足无措,无从下笔。

二、范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光使学生懂得写作的理论,这还不够,我在辅导写作知识的同时,还注意按不同的文体和类型,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范文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获得比较具体的印象。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和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有什么区别,记一个人与记两个人又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对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等类型的作文,印象就比较深刻,考试时如遇到此类作文就不会互相混淆了。范文大多选自各类优秀作文选刊,也有老师的下水作文和学生的习作。为什么要选读范文呢?因为平时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是很浓,阅读量往往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初三学生,学习负担重,有时作业都来不及完成,课外阅读的时间就更少了;此外,学生的阅读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老师选读一些范文,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一作多题——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讲和读都属于“学”,而要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关键是“练”。光学不练,犹如纸上谈兵,是永远写不好作文的。因此,我每讲一个专题时,都要布置一些作文题,让学生按要求练,借以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每次的作文题目,一般同时布置几个,供学生选择,我把它称之为“一作多题”。如讲写人的记叙文,就布置写一个人的、写两个人的和写一群人的题目,让学生去选;进行写法训练时,布置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几种练习,任学生去挑;课堂上进行综合训练时,就某一题目,有人负责审题,有人负责选材,有人负责安排结构,有人负责写某个片断,最后大家各抒己见,一篇作文完整的构思就出来了;我有时还出半命题的题目,如《我第一次_______》,或者《我最喜欢_______》,让学生自选内容去写。“一作多题”有三个好处:(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题目去写,写作时就有话可说,免得闭门造车,胡编乱造,这样可以解决学生不肯写的问题;(二)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对几个题目都要进行构思,还要进行比较,这样无意之中就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起到了复习和巩固的作用;(三)由于各人所选的题目不一样,讲评时,老师对各个题目都要进行分析,而且所选的范文也各有特点,学生每次只需写一篇作文,就可以得到写几篇作文的收获。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起到了一石三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详写批语——给学生作文开个“处方”

对学生的作文,我多年来养成了精批细改的习惯。我尤其重视写批语,眉批总批,主要谈审题、选材、写法、病句等方面的问题。写批语时,实事求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不讲套话,优点缺点一目了然。不但平时批改作文如此,就是考试阅卷时,我也坚持每篇作文写批语,而不是简单地打个印象分了事。详写批语有什么好处呢?(一)老师好比医生,批改作文好比诊病,写批语好比给学生作文开“处方”。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是什么,下次好继续保持;缺点是什么,下次应如何改正。如果学生对自己作文好坏茫然无知,那么他们以后将如何改进和提高呢?所以,详写批语可以纠正学生写作上的毛病,改进缺点。(二)老师认真批改,学生做作文就不敢马虎。我班有些学生原来怕写作文,写作文即敷衍了事,胡编乱造,词不达意,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至于作文得多少分,他们根本不在乎。对这样的学生,简单的批评指责效果不大。于是我采取新的方法,批改他们作文时特别认真,逐字逐句地批改,连缺漏的标点符号都给补上,还写了详细的批语,结合作文指出他们写作态度上存在的毛病。我认为他们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不肯写,其次才是不会写;不会写可以慢慢学,不肯写就永远写不好。由于在批语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学生的写作态度有明显的转变。字认真写了,错别字改正了,写作文前能列提纲、打草稿了,文章篇幅也比以前长了。自然,写作水平也就逐渐提高了。所以说,详写批语有时能帮助学生克服思想上的毛病。如果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只是简单地批个“阅”字,胡乱地打个分数,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下次再写作文,他们还愿意再下工夫么?

五、重点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受益

认真批改,使作者本人受益,而重点讲评能使全班学生受益。讲评时,我先按常规指出全班作文的主要优缺点,然后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们分析比较。如讲评《***变了》这篇作文时,我选了三篇作文。第一篇有具体生动的描写,但没有明确的主题,不知主人公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第二篇主题明确(主人公变好了),条理清晰(纪律方面和学习方面),但通篇都是叙述,像写评语,没有对事情进行具体而详细的描写;第三篇主题好,事情具体,描写也生动。通过分析,学生在对比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道了这类作文应该怎样写才好。最后,我还选读学生的范文和自己的下水作文,或在班级开辟“优秀作文”专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作文讲评,使写得好的学生受到鼓励,写得差的学生受到启发,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每次作文讲评课都成了学生最欢迎、最感兴趣的课。除了集体讲评外,我还注意个别讲评,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耐心帮助,对写得好的学生重点辅导。我的几名学生的作文曾在报上发表,或在竞赛中获奖,当初,就是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并加以辅导的。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我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刚开始时,许多学生不会审题和选材,写文章常走题,期中考试时,有将近一半的人作文不及格,后来,情况逐渐好转。我班明静同学,作文曾连续几次走题,但通过老师的辅导和她自己的努力,最后在今年升学考试中,她的语文考了132分,总分为632分,在江苏油田考生中名列第一;我班语文也取得了平均分112.97分的好成绩。

篇14: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每年元旦,我们家都会选择外出游玩。但今年,父母便提出回家看望爷爷奶奶。

在回乡下的路上,奶奶打来电话说,让我们去小公公家拿一下牛肉,于是恰巧驶向了左侧的小

道。拿完牛肉后,才发现,绕原路返回太远了,从前有一条小道通向奶奶家,但并不知道怎么走。

后来,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父亲打算先找到小道。在行驶了一定距离后,我们沿小道前进,很快遇到了分岔口,便停留了一会儿。后来想到:家在北边,于是往北行驶。可刚行驶不到一百米,父母便哀叹道:肯定错了!于是我无奈地望着窗外。

这时,父亲打开了窗户,一阵阵带着青草及树木的清香的清风沁人心脾,让我无法抗拒大自然的味道。往外看,我们如同在玩云霄飞车,如同盘旋在山上,四周被花草树木所环绕。道路时而平缓,没有任何波折,就连手中握着一杯水也是平静的;时而如同在暴风雨中穿梭,有时还会有三百六十度的急弯。这一切使我陶醉其中,恨不得,每一秒都生活在这里。

很快,驶出了这一奇境,父母都很高兴前方一段路是熟悉的,可我却陶醉在那片圣地中。后来,行驶在大路上,看着两旁的每一条小路上,没有任何标志表明,而且两侧栽着相同品种的树木。

篇15:路作文600字初三_初三作文

一团黑压压的云,像被打翻的墨水,染上沉重的颜色,又如千斤的铁砣,压在心间,快要喘不过气来。尽管已是春天,而余寒犹厉,风直往领口钻,不时何时,飘起绵绵细雨,我茫然地走在塑胶的跑道上,内心因无人理解与陪伴而麻木无助,面对新环境的不适,彷徨像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肩头被轻轻一拍,一声明朗的“嘿!”传入耳,我扭头一看,你一张红扑扑的脸出现在面前,明黄色的伞分享在我的天空,“干嘛呢?淋雨装忧伤呢!回头感冒整不死你。”我又看了你一眼,你嘴角咧开,雪白的糯米牙,像秋天饱满的石榴,两块苹果肌圆润粉嫩,像红熟的苹果在枝头跳动,你挽住我的手,亲昵地说:“走吧,咱们回寝室,外面真冻坏了。”

同班的我们并没有过多言语交流,几次谈话也只是颇有好感。关系何时如此好?我不解之时,她又开口了:“上次真谢谢你,你的伞帮了大忙,我差点就要变成落汤鸡。”伞!迷迷蒙蒙好像想起有那么一次雨天,我将一把多余的伞借给她,没想到她记了这么久,几丝温暖的藤蔓,在心中蔓延开来,逐渐包绕整个心房。一语畅谈,竟发现我们是那么志同道合,心情也如渐开的乌云,变得如春光般明媚耀眼。

你拉住我的手,转头认真地说:“来吧!跑上几圈,权当驱寒。”我被你温热的手拉住。心里丰盈的满满当当快溢出的幸福与快乐,终于变成春日里的一抹笑颜,几点浅草从土壤中探出头,黝黑的泥土散发独特的清香,早燕争鸣,夺着向阳的暖树,春,满校园。

上一篇:高中生感恩节的作文: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下一篇:黑蚂蚁国和黄蚂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