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上的黑风诗歌

2024-04-26

山头上的黑风诗歌(共7篇)

篇1:山头上的黑风诗歌

描写成山头诗歌

成山头,又称成山角,又名“天尽头”,

成山头,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

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

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

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

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被誉为“亚细亚—太阳启升的地方”,

成山头,群峰苍翠连绵,

大海壮阔辽远,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一座山坡一座山坡地爬过去,

一片丛林一片丛林地穿过去,

就到了成山头,成山头,

远远地位踞地球的东端,

吸引西方的人们向它飞奔。

有人说,成山头是东方的夏威夷;

有人说,成山头是黄海的启明星。

这一切的形容,也许并不过分,

但在我看来,成山头更意味着一段历史,

意味着一段沧桑,意味着一段记忆

光是那高耸云天的东天门,古朴静穆的始皇陵,

悠远深邃的天无尽头,就足够你细品一回,

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走几个来回了。

成山头的闻名遐尔,不能说是这位功过分明的始皇帝的功劳。

据说,仅仅因为始皇帝涉足此地,搭过栖身之所,

于是后人就历次整修,修成了始皇庙延续至今的巍然壮观。

始皇庙位居成山的半山腰,柱是油漆,

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北面依墙而立几尊塑像,始皇像位居正中。

像前的供桌上,香烟袅袅,缭绕不绝;

东西两侧的墙壁,分别挂着一幅图画,

一幅描绘的是徐福东海求药的情景;

另一张则描绘的是帝王驾车祭日的情景。

画是巨幅,南北敞开,

在这古朴的庙宇中,还真有点肃穆之气弥漫荡漾。

天无尽头,屹立于大海的边缘,

似一条游龙,探身在苍天碧海中。

坐在岩石之上,遥望海天一色的苍茫,

你一打眼就可望到千年的轮回。

曾数次置身海边,曾数次为大海的气势所迷恋,

然而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为海水澎湃的久远历史所震撼。

我真想问一声大海,是否见过当年始皇祭祀众生的身影?

真想问一声岸石,是否听到始皇遥望长天无奈的叹息?

大海翻滚着,汹涌着,回答我的`只有茫茫一片。

海水一浪接一浪地奔涌而来,又喧哗着,

咆哮着,一浪浪从我的脚边奔涌而去。

海风吹拂了数千年,数千年的海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我就那样坐着,在这天之涯海之角,

以一种沉思的目光远望,和久远的历史遥遥对接。

我望着海,海望着我。

我在历史的时空中穿行,海在现实的彼岸中咆哮。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涛声依旧,

海水依旧,而个体的生命实在不过如沧海一粟。

海浪冲击着山,拍打着石,

似乎在向每一位前来者诉说着生命的短暂,

岁月的永恒,向每一位拜访者昭示着时光的匆匆,

然而,回望滚滚红尘,芸芸众生,

挥霍生命的又何在少数,能真正领悟这朴素的真理又有多少?

成山头,你的每一处地方,

都散落着历史的音迹,你让每一个多思的灵魂都充满古老和沧桑。

我从你的苍茫中走出,却无法走出你的深邃。

你亘古不变的气势,将永远在我的心头澎湃。

篇2:山头上的黑风诗歌

今天大会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总结2004年度城区山头绿化一期工程建设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二是安排部署2005年度城区山头绿化二期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刚才,大家参观了现场,想必会对大家有所触动和启发,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扎实抓好城区山头绿化工作,为建设生态后花园再立新功。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城区山头绿化首战告捷

为打造“诚信、文化、特色、生态 ”,按照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安排,去年三月,县绿化委员会采取“统一规划,一次栽植,全程管护,限期达标”的方式,将县城规划区内的50个绿化较差的山头,落实到了50个机关单位。一年来,各绿化责任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和县绿化委员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山头绿化工作中来,迅速行动,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城区山头绿化工程首战告捷。经检查验收,有47个单位完成了任务,完成绿化总投资125万元,栽植大规格苗木15.6万株,绿化面积981.8亩。昔日荒山秃岭,如今满目苍翠,绿化成效喜人,多次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赞许。去年,我县城区山头绿化工作主要抓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了把城区山头绿化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县上成立了“限期绿化城区山头工程指挥部”,并与责任单位签定了限期绿化达标责任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非常重视城区山头绿化的工作,多次召集县委办、政府办、林业局、建设局等部门研究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时了解工作开展落实情况,敦促各绿化责任单位限期完成绿化任务。县人大、政协联系领导经常带领县委办、政府办、目标办负责人到责任单位检查督促绿化工作。各绿化责任单位也组建了绿化班子,落实专人负责,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到绿化山头落实划线定点、整地栽植、组织苗木采购、落实栽植管护等具体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一期工程建设期间,县绿委办、县广播电视局对工程实施进行了全程的跟踪报道。县绿委办先后发出了四期《城区山头绿化简报》,县广播电视局开辟了六期专题新闻采访报道,两次挂牌公布,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曝光和引导,弘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技术指导到位。为了确保城区山头绿化的方案切实可行,县绿委办牵头,召集建设局、林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城区山头进行规划设计,分山头调查绿化现状,确定每个山头的树种规格、数量,并准确计算投资规模,形成了详实的规划设计方案资料,保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实用性、操作性,为工程实施提供了科学施工蓝本。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县林业局派出十三名工程技术人员分片区对责任单位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技术人员每天到岗到位,严把划线定点、整地打窝、苗木质量以及栽植、管护等关键环节,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四是工作落实到位。绝大部分责任单位都非常重视这次城区山头的绿化工作,想尽千方百计筹集绿化资金、落实种苗,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责任山头的绿化工作,涌现了一批典型的先进事迹。县政府办公室领导一班人亲自到现场进行规划设计,根据责任山头的具体情况,增大了绿化投入,提高了栽植标准及树种规格,派专人到成都、重庆购买绿化树苗,组织专人完成栽植任务,落实管护措施,做到了一步到位。县委办在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完成栽植任务后,由于持续高温造成部分苗木死亡,办公室领导到现场自查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整改补救措施,并重新购进了高规格的女贞苗进行了补植。政法委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挤出12000多元购买种苗,组织单位职工利用双休日到责任山头整地打窝、栽植浇水、培土覆膜。国税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到了三个规范,即:整地规范,苗木规范,栽植规范,绿化效果显著。县财政局不等待、不观望,积极筹措资金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县林业局率先组织林业职工建高标准、高质量的城区山头绿化现场,并落实了管护措施。县国土资源局加大投入,实行专业队整地、栽植、管护,在规定的期限内,按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栽植任务。水利局组织下属水利工程施工队伍,对绿化责任山头区域内约20亩难用地放炮700多窝,整地质量好、规格高。还有很多单位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我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五是督查督办到位。在工程建设期间,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目标办组成了限期绿化城区山头督查组,定期对绿化责任山头进行拉网式的大检查,做到了三天一次检查,五天一次督办,每周一次挂牌,对行动迟缓、工程质量较差的单位及时发《限期绿化城区山头督办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并将实施情况先后两次在 电视台进行了挂牌公示,通过有效的督查督办,有力地推进工程建设的进度的质量。

2004年,我县城区山头绿化一期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个别责任单位对城区山头绿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刻,行动迟缓,特别是县人民法院、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三家单位根本没有任何行动。二是个别责任单位擅自降低绿化标准,没有达到绿委会规定的质量要求,工作敷衍了事,图应付、走过场。三是不少单位没有真正落实好管护措施,重栽轻管,人畜践踏、户外用火等现象时有发生,苗木死亡、缺窝比较普遍,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后续工作亟待加强。对这些问题,大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化认识,再接再厉,确保城区绿化再创佳绩

为进一步巩固山头绿化成果,加快推进生态卫星城建设步伐,县绿委会决定,启动城区山头绿化二期工程建设,年内全面完成城区山头绿化任务。各相关单位要紧紧抓住当前春季植树的大好季节,迅速行动起来,大打一场城区山头绿化的攻坚战。

一要提高认识。城区山头绿化既是我县城市绿化的重点之一,也是城市绿化的薄弱环节。各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抓好山头绿化的重要意义,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绿化、美化城区山头是推进“三区一城”战略的重要举措。县委十届三次全委会确定了“三区一城”的发展目标,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找准切入点,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城区山头绿化就是落实“三区一城”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抓好城区山头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凝聚人气,集聚商机;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以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建设“旅游休闲聚集区”和南充市生态后花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绿化、美化城区山头是丰富和完善生态卫星城建设的需要。一个没有绿化的城市被视为无生命的城市,不重视绿化的城市被视为缺乏文化、文明的城市,绿化、美化已成为城市文明建设和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县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机关单位庭院绿化和山头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县城市绿化现状与生态卫星城的标准和省、市对我县城市绿化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快城区山头绿化对于丰富城市内涵,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发展城市产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第三,绿化、美化城区山头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县县城两河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周边山头绿化尚未形成规模,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对改善尽快县城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呼声十分强烈。抓好城区山头绿化可以在县城周围形成生态屏障,减少沙尘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发展与城市、自然协调发展,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必将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各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服从全县工作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城区山头绿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顺应民心、顺乎民意,扎实抓好山头绿化工作,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推进“三区一城”的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要加强领导。城区山头绿化工作的关键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由于领导变动,城区山头绿化二期工程指挥部作如下的调整变动,由县委副书记胡蓉任指挥长,人大副主任李永生、政府副县长史燚、政协副主席罗桂华任副指挥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城区山头绿化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城区山头限期绿化工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并确定专门的领导和人员主抓此项工作,确保按照县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责任山头的限期绿化工作。

三要明确任务。一是已经按要求完成了2004年任务的单位,要切实加强管护,要组织专人对责任山进行深入调查,查清成活株数、死亡株数,按照设计的要求,全面完成补植补栽工作,一定要确保三年时间达到成活率95%以上,苗木保存率90%以上,林木郁闭度0.4以上的标准。二是没有保质保量完成2004年任务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按设计要求,必须进行有效整改,保证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去年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的县人民法院、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三家单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拿出行之有效措施,确保在今年完成任务。三是今年安排任务的单位,必须尽快与指挥部办公室联系,明确县上安排的具体工作任务,尽早组建绿化班子,筹集绿化资金,组织优质苗木,按统一要求,及时划线定点,整地打窝,规范栽植,精心管护,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绿化任务。

四要落实资金。城区山头绿化的核心是资金筹集,各相关单位,特别是绿化责任单位必须想尽千方百计,把绿化资金筹措到位,落实到位。一是各施工单位要及时把绿化资金足额筹集到位。二是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作为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检查奖惩的费用。三是建设局每年从城市配套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区山头绿化。四是林业局每年要安排一定的项目资金用于城区绿化。五是按《四川省绿化条例》之规定,对无山头绿化任务的单位,由县绿委办公室按每人每年5株每株10元的标准收取义务植树费,专款用于城区山头限期绿化。

五要强化指导。县林业局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做好城区山头绿化工作的规划设计,要为各责任单位施工提供可行、实用、操作性强的施工蓝本。并派出工程人员分片区对各绿化单位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技术人员要到岗到位,严格把好质量关,保证规划定点、整地打窝、苗木质量、苗木栽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六要严格督办。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目标办、县绿委办要组织专门的督查督办工作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城区山头绿化工程进行检查、督办,具体工作由县委办副主任王瑜春和政府办副主任蒲生恕负责,务必要做到两天一次检查,三天一次通报,一周一次挂牌,实行全程严格督促,及时通报批评行动迟缓、绿化不达标的单位,表扬行动迅速、规格质量高的单位,并在县电视台挂牌通报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七要逗硬奖惩。由县指挥部办公室和目标督查办按实施进度分阶段组织考核验收,具体逗硬三种奖惩:一是栽植奖(惩)。对按规划设计的树种、规格、数量完成栽植任务且栽植质量达标的责任单位,按其投入资金总额的1%奖单位责任人。对未按规划设计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由指挥部责令其限期完成或整改,限期内仍不完成或不整改的,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实施,所需资金从该责任单位的财政资金或其他资金中扣除,并按应投入资金总额的1%惩扣单位责任人的工资。二是成活奖(惩)。对栽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的责任单位,按其投入的2%奖单位责任人。凡成活率不达标的,责令限期补植,限期补植仍不达标的,由指挥部办公室另行组织补植,所需资金从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单位的财政资金或其他资金中扣除,并按相应比例惩扣单位责任人的工资。三是保存奖(惩)。对常年坚持管护、期末保存率达到90%以上、郁闭度达标的责任单位,按其投入的2%奖单位责任人。对管护不落实的,由指挥部办公室督促落实,否则由指挥部统一组织管护,所需资金从该单位的财政资金或其他资金中扣除。期末验收不达标的,按相应比例惩扣单位责任人工资。

篇3:山头上的雷坎纳第

国际博物馆协会涉及面非常广,但凡世界种种,都可在博物馆的视野范围。从内容上区别,则由三十一个专业委员会组成,活动主要依靠各专业委员会。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每年都有不同的活动主题,各个专业委员会也有自己的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年度研讨会与活动。2010年第二十五届国际博物馆大会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但各专业委员会并不尽然,比如文学专业委员会的主题便是“博物馆与翻译”,2011年文学专业委员会的主题则定为“文学与音乐”。

“文学与音乐”既是年度的主题词,也是文学专业委员会的组成。国际博物馆协会将音乐纳入文学的范畴,作曲家也视同作家,这与中国的学科分类与习惯有所区别,只有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的文学院院长李美文是音乐博士,和其谈起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分类,她说,是的,中山大学便是如此。

2011年文学专业委员会的主题年会在意大利的基亚拉瓦莱(Chiaravalle)召开。相对于意大利的罗马、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著名城市,基亚拉瓦莱小城不出名,但是如果列出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便不会陌生了。这个教育法的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便是出生在这个安科拉基亚拉瓦莱古老的小镇上。现在那里有她的基金会,东道主开幕式的讲话,多会提到这个令他们自豪的名字。这与现在中国的风气有些相似,大凡出了一位名人,除了地方政府的官员,民众也会津津乐道。

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总与参观相结合,参观也是会议实际内容,田野与历史现场常常是博物馆的载体。开幕式后,当天下午会议便移师雷坎纳第(Recanati),位于意大利马切拉塔省腹地的小城实地考察。当汽车在山下绕行的时候,远远便望见了阳光下山顶上苍黄的古堡,那就是雷坎纳第。当我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看着两旁林立的斑驳的墙体时,心想,要不是开会,永远也不可能来到这座腹地山顶上古堡组成的小城。

古堡小城,却是真正满足与体现了会议的主题:文学与音乐。

意大利十九世纪初叶的诗人利奥波第(1798—1837)便诞生在这座小城的古堡里。说实话,对于利奥波第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但他在意大利却享有盛誉,不仅是一个诗人,同时也是评论家与哲学家,至今意大利中小学的课本中,仍有他的范文。我们参观访问的利奥波弟故居博物馆(Casa Leopardi),便是建立在他出生时的古堡里。

这座大概有几千平方米的古堡建筑,至今仍是利奥波第家族的住宅,只是将二楼的图书馆开辟出来作为诗人的博物馆。因而,你进入的每一个展室,四周全是十八、十九世纪的书籍,包括报刊,图书均为精装本,气派而豪华,报刊也做了精装,按照年代顺序陈列在壁橱中。这是利奥波弟家族图书馆,全部藏书两万余册,比中国十七世纪的皇族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的藏书要多得多,况且纳兰性德随着那个朝代的消亡,到现在只剩下薄薄的两册《侧帽词》与《饮水词》了。

利奥波第的家族高贵而富有,父亲莫纳尔朵伯爵是雷坎纳第的市长,母亲阿德莱德是位女侯爵。利奥波第是他们十个子女的长子,天资聪慧,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家庭,有两位宗教导师,利奥波第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拉丁语、神学、哲学,以及化学等自然科学。九岁的时候会写拉丁语,十一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埃特尔之死亡》,同时写过一本有关逻辑学、哲学、道德、物理学的论文集。意大利学者把这些写作称之为“童年作品”。十六岁之前,自学了古希腊语、希伯来语、法语、英语,并且开始翻译作品。童年期间,利奥波第的生活还算愉快,喜欢跟他弟弟和妹妹(尤其卡罗和保利娜)一起玩,对他们讲述幻想故事。

利奥波第最感兴趣的还是父亲的图书馆,他可以整日整夜地在这里看他喜爱的书,以至父亲不得不设立专柜,存入一些禁书。由于利奥波第看书太投入,父亲不得不为其制作一个阅读架,以保持读书的姿式与视力距离,现在这个阅读架便在博物馆里。但是,极度的阅读,使他得了一种厉害的脊柱侧凸并且患上了肺结核、心脏病、眼疾,甚至行走也有困难。加上利奥波第从小就有害羞而内向的性格,这些相继患下的病,让他觉得越来越烦闷、忧郁、悲观,1815年与1816年之间,他感觉深刻的精神危机,因而停止写作论文,一心扑在诗歌上。他研究意大利和欧洲的浪漫主义作品,并进行写作。早期的诗歌创作也是在父亲的图书馆进行的,讲解员说起利奥波第诗歌创作的习惯,总是看着窗外风景,要么就紧盯图书馆的穹顶。我看到陈列在玻璃柜中的利奥波第诗歌手稿,感觉到了一种精神的痛苦与狂躁。

由于病痛与精神的忧郁、压抑,年轻的利奥波第便开始探索人类的痛苦及起源。在他著名的《杂记》(一种日记)中,他对所谓的“享乐伦理”进行了自己的阐述。利奥波第认为,人类从来都在寻找无限的愉快,但是在世界上这种愉快并不存在,只是个幻觉。他认为,人类从来不曾获得愉快,也不曾获得真理,只能得到幻的愉快、幻的真理。幻想的起源来自大自然,所以大自然对人类非常恶毒,只有小孩子的纯稚心灵能感觉愉快,人们长大并发觉这种大自然的骗局,便会感觉痛苦。1819年后,他的眼疾越来越厉害,他以痛苦与失望的伦理创作了三首非常有名的诗:《无限》(1819)、《节日的夜晚》(1820)和《致月亮》。

尽管家境优裕,读书与写作的环境优越,但是,年轻的思考者利奥波第却越来越悲哀,越来越不喜欢居住在这个既小又传统的城镇里。父亲虽然喜欢文学,但观念保守,管理甚严,有时儿子似乎是在父亲的监督下阅读与写作,相当的不自由。母亲虽然是个充满活力的女性,但信奉宗教,可谓是社会习俗与家庭传统忠实的卫道士,母爱和家庭的温暖,多病的利奥波第也没有得到多少。1822年后,利奥波第决定离家远游,先后居住在意大利不同城市:罗马、米兰、博洛尼亚、佛罗伦萨和比萨等,进行他的诗歌创作,其中有《致席尔维娅》(1828),怀念他所爱慕的、十年前死去的少女(父亲车夫的女儿)。但是由于视力继续下降,不得不又回到雷坎纳第。从1828到1830年,他在小镇古堡中创作了一生中最美丽的诗:《回忆》(1929)、《乡村的星期六》(1829)、《暴风雨后的平静》(1829)、《孤独的麻雀》(1829)、《一个亚洲游牧人的夜歌》(1830)等。1833年9月,利奥波第前往那不勒斯,在那里创作了最后的诗歌《月落》(1837),于这年的早春二月,与他最后的诗名一样,悄悄地落下了人生的帷幕。

对于利奥波第,开始以为自己孤陋寡闻,回到国内查资料,原来这位意大利的著名诗人却是没有进入中国,不仅没有翻译的作品,甚至连小传也找不到。于是,我只得求助意大利莱切大学的博士希尔维娅小姐,不久前她曾与好友安娜访问过冰心文学馆,并在做冰心《繁星》、《春水》意大利语的翻译。希尔维娅不仅发来了利奥波第的生平资料,而且用中文翻译了一首利奥波第的诗,这可能是利奥波第第一次在中国面世的诗歌,我将译文引用如下:

无 限

多亲切啊,这座孤独的山,

还有这道篱笆挡住视线,

遮住了大部分终极的地平线。

可是,当我在此静坐凝望,

我想像中显现了远方的

无限空间,呈现了超人间的

安宁,和无比深沉的寂静,

几乎使我的心充满惊恐。

当我听得枝叶间簌簌风声,

我把这喧声与那无限静寂

相比;我回忆起了永恒,

已死的时令和当前的

活的时令,以及它的声息……

我的思想啊,在这无限中沉没——

在这大海中沉船是多么甜蜜!

(意大利 希尔维娅 译)

从利奥波第故居博物馆出来,天已近晚,沿着十五世纪斑驳高墙下的石板路走去,可以听得见脚步的回声,路狭,迎面却有缓缓开来的汽车,打了车灯,见路人便停下。石板路光滑如锦,高墙门前有时老者打坐,咖啡店、古玩店、鞋帽店、工艺品店早早就亮起了华丽的灯光,穿插着镶嵌在古堡的石缝里。古典情致与现代气息相安无事,我们就走在这条古堡的石板路上,寻找另一个主题:音乐。

我问:“是帕瓦罗蒂么?”意大利的朋友回答:“不是,但比帕瓦罗蒂还棒!”

意大利歌唱家亚塔吉利(1890—1957)也出生于雷坎纳第,后成长为意大利二十世纪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他的家境比较穷,父亲是制鞋匠,吉利为六个儿女中最小的一位,自小便要作工,帮助家庭。但他热爱音乐,每天工作完了,便到教堂的唱诗班练习歌唱,也上乐理课。七岁的时候,吉利便在教堂儿童唱诗班唱歌,十五岁时,老师发觉他的高音天才,请求他的父母亲容许他去罗马继续学习、深造。1907年秋天,吉利离开雷坎纳第前往罗马,几年后,依靠奖学金,考上了著名的圣西西里亚音乐学院。这所高等音乐学府规定,学生不得在外表演赚钱,而吉利的家境贫困,圣西西里亚学院的学费与食宿费昂贵,他便以“米罗若赛”的艺名在外表演赚钱。毕业前夕,吉利用他的真名在音乐学院的大厅扮演《金发公主》,大获成功,并通过最后的考试,同时获得这个年度的帕尔玛国际歌唱比赛头奖。音乐学院毕业之后,首次在威尼斯附近的罗维戈登台演出,扮演《歌女》中的恩佐的角色,大放光彩,从此走上了歌唱之路。

靠近市政广场的PEOSIANI G PEOSIANI,长长的彩色喷绘垂挂,印着亚塔吉利风度翩翩向观众致意的画像和他的名字。走进剧场,犹如进入金色大厅,满耳都是吉利的歌声,红色的靠背软椅整齐地围在了中央,周边尽是包厢,从二层至四层,一直延伸到穹顶,可以想像当年吉利在此演出的盛况。这里既是剧场,也是亚塔吉利博物馆,陈列与展出了亚塔吉利大量的演出服装与道具,其中有中世纪的骑士服、头盔与宝剑,有贵族的礼服、领结、领带、皮鞋等,还有一套红色的中国旗袍。演出时所获得的荣誉证书、勋章等一应在列,黑胶唱片点缀其间,老年的讲解员如数家珍,还是不能道尽,最后让我们坐下,用耳享受亚塔吉利美妙的男高音。

吉利的大红大紫并非在他的故乡,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出发的站台,真正让吉利名扬四海,雷坎纳第的高度还不够,尽管它是建立在山顶之上。1917年后,吉利开始在国外演出,1920年11月进入纽约,这一演就是十年,纽约的大舞台使亚塔吉利的名字如日中天,从总统到平民,简单天下无人不识君。1936年后,吉利在奥地利和南美洲进行演出,这时他不仅是男高音歌唱家,从1935到1946年,他还在十六部电影中扮演角色。当吉利回到唱歌家的位置上时,晚年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让他继续很久,1955年4月20日,吉利在纽约结束他的演出生涯,这年重返意大利,在罗马举行最后的告别音乐会。

篇4:白天不懂夜的黑的诗歌

坦荡如砥的`胸怀

月光雪山一样耸起

却被树冠百般捉弄

揉碎面颊

拧着耳朵摇来晃去

独自蜷缩在月光不及的深处

让沉默占领越来越洪荒的空间

那些皮面之欢,皆自夜的血色里慢慢洇出

苍凉着我的躯体

惊悸着我的双眸

我渴望最真实的温度

哪怕那温度低至零度

可城市漏了风,人们走失了心

我的双唇逡巡在凋零的边缘

我将离喧嚣更远,渐渐

抵达人生的荒漠地带

篇5:黑风旗作文

眼前大战显然已经超出元婴级别,不是他可以轻易掺和的了,

黑风旗作文

当即心中各种念头急转,嘴唇轻动几下,身后圭灵目中精光一闪,略一犹豫后就身形一晃,化为一道黄光钻入了地下。

随后韩立双目朝四周飘忽不定,片刻后目光一顿,竟停在了对面的某处上。

只见二魔背后多出大片空间内,一个黑色传送阵完好无损的出现某角落中,上面还被一套阵旗笼罩着。

“这是……”

韩立眨眼间就:_起了在原先石室中见到的另一个颜色相同的传送阵。当即心中一喜!

但当他目光一挪移时,却和徐姓青年同望过来目光对在一起。

两人一怔,随即各自移开了目光。心中同时心怀鬼胎[注: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起来!

显然位天澜草原的大仙师,也看中了这似乎离开此地唯一出路,

小学生作文大全

这召出了黑风旗地黑袍女子。显然不肯再磨蹭下去可。当即单手持旗向法阵中地宫殿方向大步而去。古魔则也从身上拿出四件普通宝物。紧随此女身后。

二魔如此行径。自然引起了九真伏魔地厉害禁制。

当即一股比先前还要惊地金光。气势汹汹[注: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地从空中席卷压下。

黑女子冷笑一声。两手一搓手中小旗。顿时黑芒爆闪。一层乌光罩浮现而出。将她和古魔二人一同护在了其中。

篇6:山头上的黑风诗歌

黑天鹅和白天鹅的舞蹈表现形式已经超越了原本表达善恶的概念,而呈现的是一种人内心复杂对立的情感。黑天鹅的舞蹈表达的是人心中的迷惑,邪恶,妖媚等情感,而白天鹅的舞蹈则是表达出单纯,无邪,敏感等情感,黑天鹅的表达形式是释放型的,她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表露无疑,对待事情采取积极主动,带着极强的侵略性。而白天鹅则的表达形式是禁锢和压抑型的,对待事物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带有极强的防御性。也正是这样让我们这些观众对舞蹈尤其是天鹅湖中的黑白天鹅从单纯的视觉欣赏上升到了深层内心思考

舞蹈是由虚幻的力组成的抽象符号,它表现了人的内在情感,而芭蕾作为一种正式的艺术形式出现于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优雅绝妙的美是芭蕾舞至高的原则。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等。

天鹅是个复杂奇怪的意象,可以代表纯洁,却也可以是肉欲的化身:众神之神宙斯,为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的美貌所倾倒,变为天鹅与其野合。天鹅雪白的胴体、柔媚的长颈、软滑的羽毛、饱满肉

感的身躯,亦可看做女子性征极致的组合。

天鹅的另外一个象征意是艺术家的诗意唯美化身,圣桑的《天鹅之死》、谚语“天鹅之歌”,都用这个意义。

电影《黑天鹅》中天鹅的意象无处不在,贯穿始终的《天鹅湖》音乐令全片像一部音乐剧,此外尚有妮娜的手机铃声、带有《天鹅湖》节奏和芭蕾舞小人儿的八音盒等。

我认为最重要的天鹅意象,出现在妮娜躺在浴缸中的时候(第50分钟)。观者可以看到镜头右边一只小盒子,盒子上用色点镶嵌的手法砌出白天鹅的图形。就在这天鹅的陪伴下,妮娜在浴缸中自慰——镜头中只有她闭目呻唤的面孔,和那只天鹅图形。这其实是“丽达与天鹅”故事的影像化的一幕,妮娜甚至向天鹅图形那边抛去一个妩媚的眼风!但最后,妮娜被滴入水中的血液惊醒。

黑天鹅并不是彻底的邪恶象征。它代表的是欲望、挣扎、不懦弱,和不掩饰、不压抑一切渴求。黑天鹅唯一的原则是追求快感的原则。一切来到最后关头,反而变得简单多了。妮娜心事重重,从舞伴手中跌落——她所见的莉莉与男舞伴“密谋”暗害她,到底是真是幻?从后面情节来看应当是她臆想出来的。当妮娜回到化妆间,“黑天鹅”在等她。妮娜把她猛推到镜子上,镜面破碎,白天鹅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杀死了“黑天鹅”。

波曼把死去的黑天鹅拖入盥洗室,喘息未定,遍体战栗,但音乐渐强,令她逐渐安下心来(迷茫时她曾喃喃“My music”,舞者心中有对音乐的下意识依赖),双眸再次变为血红——黑天鹅未死,反之,它

完全攫住了妮娜的灵与肉。

妮娜化身黑天鹅之后的一段舞蹈,音乐节奏急促,时时伴有翅膀扇动之声、喘息呢喃之声。后一种声音暗喻着欢好,而欢好之愉悦亦有人形容为“飞”

最后一段独舞中,她(在臆想中)看到两臂滋生出天鹅的毛羽,在雪亮的灯光里,黑色羽翼应和着音乐疯长,旋转挥舞,越来越圆融,越来越忘我,越来越嚣狂,越来越恣肆,越来越美。最后那一势,巨大的天鹅影子与昂首的舞者交相辉映,心魅、灵魂、肉体、渴求、欲望,均在这一刻得到最自在无碍的完满。

这一舞完成后,黑天鹅隐去——标志是妮娜的一对瞳仁回复清澈——舞者在潮水般的喝彩中变回白天鹅。亦即黑天鹅只为这最华彩的段落而生,方才的独舞,便是“天鹅之死”。

但白天鹅亦不再是从前的白天鹅:妮娜在掌声中回到侧幕,激动快慰的托马斯正在众人中等待她,她欺上去狠狠吻住他,立在芭蕾舞者树起的足尖上,吻了他,挟着隐隐风声,像一次凶猛的袭击,像天鹅从云端俯冲而下,像他当初吻她一样霸道。然则,她仍被邪魅所魇?宛转柔媚的音乐浪涛一样澎湃而起:不。黑天鹅确已死去,不再复活;白天鹅摄取了黑天鹅的悍勇、情致与佻达,涅磐再生。

波曼的面部表情丰富刻骨,恍然、惶然、悲凄、绝望、悔疚、无措、忍痛、坚忍……层次感极强的表演毫不脱力地支撑起这个最高潮的情节。最后,她低泣着在镜前坐下,用粉扑抹去眼泪,肌肉受到被动拉扯,硬生生把戚容转换为微笑。黑天鹅已死在舞台上,白天鹅也

要在舞台上死去。

而在最后一跃中,遍体雪白的妮娜终于带着黑天鹅的伤口,回归纯白世界(白色的海绵垫子)。

在经历灵与肉的双重磨难之后,黑天鹅与白天鹅在纠缠中合为一体,创造出完美的境地,俱获安宁。

在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白天鹅奥吉塔和黑天鹅奥吉利娅是芭蕾史上两个极有魅力、极动人的形象。两人的身份是不同的,奥吉塔是公主,是巫师邪恶的受害者,而奥吉利娅是巫师的女儿,是巫师邪恶的帮凶。但是,在舞剧中,这两个形象都是极美丽动人的,虽然奥吉塔的美是明丽而凄婉的,饱含着深刻的哀伤;奥吉利娅的美却是热烈而逼人的,暗示着可怕的危险。这两个角色一般是由同一个女演员扮演的,奥吉塔在第一、二、四幕中出现,奥吉利娅只在第三幕中出现。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个角色实际上是一个形象的两面:一面是纯洁而优美,但是受着邪恶的压迫;另一方面是美丽而迷人,但是携着邪恶的魔力。但是,奥吉塔与奥吉利娅的对立,即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对立,只存在于剧情的层次上,在芭蕾艺术的层次上,这两个角色都是绝美的形象。芭蕾的舞蹈理想是对每个运动的身体创造最优雅和谐的形式,并将这些形式纳入人类高层情感的表现体系:在芭蕾中,生-死、爱-恨、善-恶、真-假等,都被表现出来,而且都是被舞蹈优美地,因而也是高度类型化地表现出来。在芭蕾中的情感只是类型化的情感,没有个性差异。所有的主角都是美丽迷人,是爱与被爱的化身,她们之间的差异根本上是舞蹈风格的差异,而不是角色

性格或情感的差异。在《天鹅湖》中,我们当然可以只将奥吉塔和奥吉利娅看作两个性格对立的角色,在芭蕾舞蹈的理想形象的塑造中,角色之间的对比是一个基本手法,正是在多层次的对比中,实现了芭蕾的核心形象女主角的最高理想的创造。

《黑天鹅》电影中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对比的原则统一到两个角色构成的一个形象身上:白-黑“天鹅”,而黑白天鹅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产生了无限的“化学反应”。

08123740 王铎

篇7:讼师、神鬼和山头上的大王

在传统文人的笔下,讼师一般是被否定的角色形象。在清季几部有名的随笔中,记载了一些神鬼惩戒讼师的灵怪故事,读来颇有意味。清人袁枚在其随笔《子不语》中有一则关于严姓、高姓和吕姓三个书生的故事:

二差押严并高、吕二生出庙,过西门……耳闻人语曰:“乾隆三十六年仪征火烧盐船一案,凡烧死溺死者,今日业满,可以转生。”二差谓严曰:“难得大帝坐殿,我们可速投文。”已而疾走呼曰:“文书已投,可各上前听点。”严等急趋。立未定,闻殿上判曰:“所解高某,窃分善妇之银,其罪尚小,应照该城隍所拟枷责发落。吕某生前包揽词讼,坑害良民,其罪甚大,除照拟枷责外,应命火神焚毁其尸。严某君子也,阳禄未终,宜速送还阳。”

各有情由,唯有“包揽词讼”的“吕某”其罪甚大,不可饶恕。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中,也有几个这样的故事。其一是:

黟县北郊有王某者,以工为讼牒,遂致殷富,营造新宅,颇极华美。一日,有数客造其邻比,问王某所居,邻人指新宅告之,遂入,然莫见其出也。越数日,新宅中忽火起,众奔救乃熄。自是火发无时,旋起旋灭,家中什物每提掷空中,悉皆破坏。煮饭于釜,饭熟,辄杂以泥沙,甚至粪函溺器,狼藉衾枕间。月余,不胜其扰,王某自作牒将讼诸城隍神,若有人厉声曰:“汝伎俩能欺人间官府耳,能欺明神欤!”祟益甚。王大惧,伏地自投,且言知罪,愿许悔过。又厉声曰:“速迁去,免尔死!”遂举家远避,空闭其宅。

类似的故事我们可以在古人的笔记小说中摘录很多。值得挖掘的意思是,此处所摘录的故事,出自名家之手。这首先是站在了一个知识阶层的立场否定了讼师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的社会价值,而这也正是官府的大立场。但是,他们批判讼师之作为讼师,为什么不是凭借他们所熟悉的作为“修齐治平”之资的儒家经义,或是世俗的伦理道德本身,而是借用冥冥鬼神报应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就需要这种力量?儒学本身是不是拥有这种力量?这样被借用的神鬼是不是拥有一贯的力量?

这是一连串的很有意思、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此不能草率回答的问题。这倒叫我们想起一个马二先生的议论来。

在《儒林外史》的第十三回里,那个“补廪二十四年,蒙历任宗师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只是科场不利,不胜惭愧”的马二先生,初逢蘧公孙,引为知己,推心置腹地就发了一通指点江山的议论: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好在这仅仅是一个“马二先生”之口,未必就说出了问题的真相,但即是如此,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揭示出我们传统的正统文化(也就是标榜儒学的官府文化)的一个鲜明的品质特点。以“克己复礼”自任、以“大丈夫”力行的往圣先贤,最终竟被后生晚辈做出了如此的解读,这不是圣贤的个人悲剧,而更是文化的悲剧。就这一点而言,颇有“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的意味。

马二是听不进“修齐治平”的。如此一来,“修齐治平”的话语自然也就算不得一个普遍的价值标准和评判尺度,倒是神鬼怪异的东西更显出它的用处了。

在法治建设大干快上的今天,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框架中,来(以今日的概念和手段)挖掘传统的法律文化。这样,我们不妨试着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分析其中的一条线索式的道理。这就是普遍的社会道德习气和法律文化的关系。

简单地讲,一个社会的秩序形成是诸多因素的结果。这“诸多”的因素为何?在人们做学问日益细化、专门化、深奥化的态度下,而有所谓社会秩序下的习惯、道德、法律等因素,它们彼此之间仿佛分门独立,条理井然。但实际上,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缠绕不清的问题。法理学上有专门的范畴探讨它。值得注意的是,“法理学”本身就已经假设了“法的独立性”和法的独立存在,它应该是法律发展到一个十分发达的状态、实现了形式上的“法律之治”之后的结果。

但是,我们的传统历史并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法律之治”,而是(用一个混沌的字眼来说)“人治”——一种“贤人治国”的实践设计。我们的传统何以没有生成相对独立的法律?法律为什么不得不凭借合适的“治人”?应该说社会的道德机制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在两千多年前,当古罗马和它的军事敌手迦太基进行殊死较量的时候,有一个叫“雷古卢斯”的罗马执政官被迦太基俘虏了。迦太基一方允许雷古卢斯返回罗马,代表迦太基去讨论释放迦太基一方被俘战士的问题。雷古卢斯发誓,如果迦太基的被俘战士不能获得自由,他将重返迦太基。结果是,罗马的元老院不同意释放那些战俘,雷古卢斯因此又回到了迦太基,慷慨赴死。

据王笑红翻译的爱尔兰人凯利所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一书所说:“对敌誓言的神圣性——罗马数次为了捍卫这样的誓言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反映了他们在国家和公民行为上的基本价值‘信任’,其最重要的特质在于不以互惠性为基础。然而,这一做法隐含的理论命题是,其他国家也应把它视为不证自明的原则。”并且,那个时候的古罗马就设有专门的神职祭祀团,负责保证罗马和其他民族交往之中的“诚信”。

凯利认为这种诚信是古罗马时期国际法的萌芽基础。如果缺失了这样的诚信,国际法是无稽之谈。在一定程度上,一般的法律秩序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伯尔曼先生在他的巨著《法律与革命》中,在谈到日耳曼早期的部落法情形及教会文化对西方法律传统之形成所产生的作用时,反复强调了与“神”、“宣誓”等观念相联系的“信任”的根基性作用:

双方当事人通过发誓使自己处于诸神的保护——后来是上帝的保护——之下,从而取得某种程度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必要的,因为它使他们能够服从保证宣誓裁判和神明裁判,或者接受为赔偿金和赎杀金提供的保证、宣誓和人质。假如没有威胁到他们的家庭生活和部落生活的真正基础,那么他们就不会违反自己的誓言,因为家庭生活和部落生活本身就建立在宣誓的基础上。

一群群人以和平的名义集体发誓的尝试在以下这些活动中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十一世纪晚期及此后城市的建立,城市内行会的形式,公爵、国王和皇帝通过所谓的公爵或王室和约、通过“领地和约”颁布立法。

如果上述结论成立的话,这就应该是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上最为关键的所在:即诚信——不管这种诚信是基于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情感,还是出于宗教信仰——是构成法律母体的要素,是演生一个社会的法律的平台。

就此,我们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第十二》)

“民无信不立”,老百姓在体会不到“信”之所在时,是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外在的政治制度也是不能运转的。信哉,斯言。

但如何维持住这个“信”的状态,这可能是一个文化上的至大至重之问题。就这个作为文化“大传统”、讲求“君子慎独”的儒学的特点来看,其“半宗教半哲学”(按,李泽厚先生语)的特质,具有一个内在的滑坡倾向,如《论语·八佾第三》云: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作为孔子的高徒,子贡就已经在“礼”的神圣二字上打折扣,竟然要在一只羊的世俗便利问题上违背神圣之义务。这就明明白白地昭示出一种滑坡的趋势。祭祀如此,他事如何?此前的宋襄公“仁义之师”早就是人们的笑料,后来的犬儒马二者流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这也就难怪在我们的漫长历史中,儒学本身就不断地汲取信仰层面的文化营养,充实自身的存在基础,而与此同时,民间文化也逐步滋养出各式各样的神鬼信仰。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滋养是成功的,而这样的信仰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我们的传统因此而传承不息;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缤纷而杂乱的信仰状态又是不成功的,因为盲信本身就意味着不信。所以,在这个样子的诚信母体中——依照前面所提及的逻辑——是不能发展出西方式的“法律”的。法律规则之治应该以社会普遍意义的一定程度上的超越性道德为平台。

既然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诚信机制,那么,我们就要格外地强调个人意义上的操守。圣贤所以极力教训后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这样,“治人”式的政治运作框架就是历史逻辑与实践的结果,而不是某个帝王的偏好了。不仅是先秦时代的子产者之流所处的环境如此,到春秋决狱的董仲舒时如此,到传统社会的结尾处一直如此。在此中,国法条文本身不会成为一个有机的、相对独立的实体,“法律之治”是行不通的;换句话说,在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大制度的情况下,那种试图通过单纯地援引条文行事——如讼师正是从国法律条上做表面文章——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就此,清季一部《牧令书》,有如此的表述:

州县首重刑名钱谷,然其实有不同者。有公式之刑名钱谷,有儒者之刑名钱谷。公式之刑名钱谷有章可守,按法考律不爽而已,此幕友可代者也;儒者之刑名钱谷,则准情酌理,辨别疑难,通乎法外之意,此不可责于幕友也。

此“准情酌理”之“儒者”,不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是“讼师”的对立注脚。一个出于官方,一个来于民间;一个代表礼文化框架内的通融方式,一个极力地在国法律条的规定上做表面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传统的讼师的特质。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这么一则很是发人深省的奇闻:

王青士言,有弟谋夺兄产者,招讼师至密室,篝灯筹画,讼师为设机布阱,一一周详,并反间内应之术,无不曲到。谋既定,讼师掀髯曰:令兄虽猛如虎豹,亦难出铁网矣,然何以酬我乎?弟感谢曰:与君至交,情同骨肉,岂敢忘大德。时两人对据一方几,忽几下一人突出,绕室翘一足而跳舞,目光如炬,长毛毵毵如蓑衣,指讼师曰:先生斟酌,此君视先生如骨肉,先生其危乎?且笑且舞,跃上屋檐而去。

呜呼,濯缨濯足,各得其所。在一个泛滥的场合下,似有濯足纷纷之势,这个“有弟谋夺兄产者”和兵家的兵不厌诈之法如出一辙,而他也许多少有些普通人的影子。

在结尾处,我有意再强调一下我们传统的道德操守养成机制,和特色的法律运行模式的关系留给今天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的前任校长江平先生,在一次给律师协会的演讲中,曾很是感慨地呼吁: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应该注意养成“治国之道”,要保有一颗“赤子之心”,而不仅仅掌握一些个的法律技术、精干于“服务之道”上。这种服务之道就是孟子所谓的“妾妇之道”吧。江平先生作为今日法学界的泰斗,有此感言,可足儆戒年轻的后来我辈。

上一篇:2021年教育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桂子飘香,花好又月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