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关联词

2024-05-13

五年级上册语文关联词(通用8篇)

篇1:五年级上册语文关联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摘录课文的关联词

1你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以被乐团录取了。2即使是在冬天,也长着青青的小草。

3即使你走进群山的怀抱,你也不容易发现它。

4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

5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技术。

6虽然造价不算太贵,但是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还是不合算。7即使寒流侵袭的冬夜,你也会感到春意融融。8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9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0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11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2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13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就是最好的选择。14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15这种毛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有别的妇女会织。

16虽然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17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

18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地下。19即使干旱,这条小溪也不会干涸。20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21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22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23只要手中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24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挂的那么长,但远比它宽阔,所以气势十分雄壮。25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26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并行才好!

27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28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29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方法。30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31如果挂面厂和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认真检查,就不会让着18万付之东流了。32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33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就大家。

34这些虽然也属于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使用起来却困难重重。35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它才到地上来。36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7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38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9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40即使美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

41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42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4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 44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45如果让他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46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样在玻璃瓶里玩儿。47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48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位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49既然你能拆开,就一定能把它装起来。50不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

51既不因为解狐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就不推荐;也不因为祁午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就不推荐。

篇2:五年级上册语文关联词

既„„又(也)„„

又(也)„„又(也)„„

一边(一方面)„„一边(一方面)„„ 不是„„而是

是„„不是„„ 例:字典(既)是我们的良师,(又)是我们的益友。

2、递进式关联词:几个分句依次递进。

不但(不仅)„„而且(还,也,甚至)„„

尚且„„何况„„

不但„„反而„„ 例:困难(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心。

3、选择式关联词: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要么„„要么„„

宁可„„,也不„„

例:他(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父亲过于劳累。

(与其)匆匆忙忙交了卷子,(不如)再花点时间检查一下。

4、转折式关联词:前后两个分句中间有一个转折,所表述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虽然„„但是„„

„„尽管„„

„„然而(反而)„„

„„却„„ 例:(虽然)外面下起了大雪,(但)山里的孩子们仍准时来到学校上课。

5、因果式关联词:偏句说出原因,正句说出结果。

因为(由于)„„所以„„

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那么)„„ 例:(既然)你这么喜欢这本书,我(就)把它送给你吧。

6、假设式关联词:偏句提出一种假设,正句说明假设产生的结果。如果(要是,假如,倘若)„„,就„„

即使(纵然)„„也„„ 例:(即使)今晚不睡觉,我(也)写不完这么多的作业。

7、条件式关联词:偏句提出一种条件,正句说明条件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除非„„才(否则)„„ 例:(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那么认真仔细。

一、选词填空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与其……不如……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既然……就…… 如果……就…„

1、学习外语()有很多困难,()我从来没放弃过。

2、()考试是为难,()平时学习中多下点功夫。

3、坐上游览西湖的小艇,()速度很快,()还很平稳。

4、()我的歌声圆润、甜美,()被选入合唱团。

5、()你平时学习刻苦些,成绩()不会这么差了。

6、老师()能书善画,()能歌善舞。

7、()杭州的桂花很香,()母亲总觉得不如家乡的好。

总是……因为…… 即使……也…… 假如……就…… 尽管……还是…… 无论„„都„„

1、()是普通的渔民,他()可以从鲸喷出的水柱判断鲸的大小和种类。

2、松鼠()喜欢在树上生活,很少到地面上来,()它们的体形结构和生活习性决定了它们生活的环境。

3、()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一定能分辨出海里喷着水柱的鲸是齿鲸还是须鲸。

4、()鲸的外形很像鱼,我们()只能把它归为哺乳动物。

5、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阅读课外书籍()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能提高写作能力。

2、()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它。

3、焦裕禄()全家啃窝头,()不收下那二十斤大米。

4、你()喜欢看这本书,()喜欢看那本书?

5、西红柿()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了吃。

6、水()会变成气体,()也会变成固体。

7、()几个月不下雨,沙漠中的仙人掌()能照常生长。

8、我热烈赞成一天有24小时,()这跟我们睡眠习惯配合恰到好处。

9、地球()有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有美妙的大气层。

10、海王星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很低,()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三、缩句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了一座桥。

2、站在窗外,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3、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4、漂亮的松鼠是一种乖巧、驯良的小动物。

5、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6、枝繁叶茂的李子树上落着几只姿态各异的小鸟。

7、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8、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9、雪白的细亚麻布的手帕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0、他那饱经风霜的脸痛苦地抽搐着。

11、我国在深水域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12、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3、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篇3:五年级上册语文关联词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篇4: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hu醤 r鄌 zh"Vn c醤g b? j靚g c? xi醤g

( ) ( ) ( ) ( )

hu"n y靚g xi醤 ji? l#? p鄋

( ) ( ) 疑 告( ) ( )途 ( )断

f鑙:浪( ) ( )水

二、用“√ ”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素净(j靚 j靚g) 垂蔓(w鄋 m鄋) 干涸(h? g? 目的地(d? d恚?

三、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

A.哺捞 剧烈 沮丧 决择

B.特征 奇迹 追逐 矫健

C.波纹 资态 忽略 如饥似喝

四、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

尽职( ) 尽力( ) 山穷水尽( ) 取之不尽( )

五、请按要求写词句。(18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盆大雨 千篇一( ) 安然无( ) ( )然大物

藕( )丝( ) 不容争( ) ( )( )不绝 星罗( )布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1)小心翼翼(ABCC式) 、

(2)顶天立地 (含有“天”“地”) 、

3.请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4分)

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增长 增强

(1)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 )了我的理解力。

(3)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使我( )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4.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例:树林里,小鸟在歌唱。(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用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他学习成绩好。他热爱劳动。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补充完整。

① ,春生江上几人还?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

六、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窃读的滋味既 ,又 。(选自《窃读记》)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 说的,它让我想起了诗句“ ”,表达了 的情感。

3.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选自《长相思》)

4.“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5.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如 、 、 、 等。

6.《钓鱼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 。《落花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18分)

(一)梅花魂(节选)(6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秉性: 大抵: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2分)

3.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12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十来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油然而生: 。

一技之长: 。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3.“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的是森林对人类的哪一点贡献?(2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请写一写。(3分)

八、习作展示台。(30分)

篇5:9、三年级上册语文仿写、关联词

1、把下列句子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欣赏小鹿水里自己影子映在的

2、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改被字句)

3、我家的小狗非常可爱。我特别喜欢它。(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仿写句子)

5、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仿写句子)

6、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仿写句子)

7、海里有许多珊瑚。海里有许多鱼。(合并成一句话)

8、熊猫抱着大皮球。熊猫在草地上打滚。(合并成一句话)

9、例: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大树长满了嫩绿的叶子。

10、例:羊圈不是修好了吗?羊圈修好了。

你不是写齐作业了吗?

11、例:翠鸟飞过去。翠鸟像箭一样飞过去。妹妹的脸蛋红通通的。

12、例: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海滩上有贝壳。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

香港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明珠”。

13、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改成比喻句)

14、牵牛花开出了紫色的小花。(改拟人句)

15、我们怎么能不努力学习呢?(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16、在宽阔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调换词序,句意不变)

17、祖孙俩打死了那只凶恶的打老虎。(缩句)

18、天空飘着白云。(扩句)

19、孩子们进入了梦乡。(扩句)20、沙滩上遍地都是贝壳。(扩句)

21、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改拟人句)

22、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拟人句)

23、爸爸会下棋。爸爸会游泳。(合并成一句话)

24、你不是吃过饭了吗?(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25、草地上,一群小孩子在快乐地做游戏。(调换词序,使句意不变)

26、小鸟在蔚蓝色的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缩句)

27、英子站了起来。(扩句,至少两处)

28、放学回家,喝了一瓶果汁。(改病句)

29、假如我是一名医生,我会让所有的盲童都重见光明。(用假如造句)30、昨天早晨,下了一整天大雨。(改病句)

31、今天开家长会,各位家长们都到齐了。(改病句)

32、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热闹的掌声。(改病句)

33、五颜六色的红气球慢慢地飘向天空。(改病句)

34、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突然找到了丢失的骆驼。(改病句)

35、他最早发明了微生物。(改病句)

36、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改病句)

37、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改病句)

38、早上,同学们继续来到学校。(改病句)

39、星期天,一起到动物园看大象。(改病句)40、老师要求我们十分严厉。(改病句)

41、我写完了作业。(改成“把”字句)

42、红旗飘扬。(把句子写的更生动、具体)

43、小明生病了。小明没有来学校上课。(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4、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伞。(缩句)

4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二、关联词

关联词练习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等。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 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7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 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

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一„„就„„

1、它()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拼命往高处飞。

2、天气()很冷,()月季花仍然开得那么鲜艳。

3、()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4、我不用箭,()拉一下弓,这只大雁()能掉下来。

5、()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6、森林()是一座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既……又……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因此……

不仅……还…… 之所以……是因为……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总……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不是……就是……

是……还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我们()把轮船停在港口,()冒着狂风暴雨前进。2()从小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4()今天下雨了,我们()要去探望李老师。5()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吸引了很多游客。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1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12.()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3.()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14.()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15.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17.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18.()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19.他()牺牲自己,()暴露党的组织。20.同学们()走着,()谈论着。

21.()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22.小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是()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23.()风浪再大,我()要把你送过河去。

24.王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身体。25.()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26.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27.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28.()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9.()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0.()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31.()走到天涯海角,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32.凡卡()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33.邱少云()牺牲自己,()暴露潜伏部队。

34.()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5.每天上学,()王洁来找我,()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36.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37.()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没有成功。38.()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39.()明天下雨,我们()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40.()石块有多重,小草()要从下面钻出来。42.王平和我同桌三年,()我很了解他。

43.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会是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44.他干的活计()速度快,()质量好。45.()这种草,()是坚韧的草。

46.这艘轮船()载客多,()速度非常快。

47.江涛()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48.()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49.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50.他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那么谦虚。51.()他真正下了苦功,()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52.他()学习和品德都很好,()身体也很好。53.()我的身体不好,()我要参加体育锻炼。54.()刻苦地钻研,()能掌握科学技术。55.弟弟()年纪小,()很懂事。

56.()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57.李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尽管„„可是„„

不是„„就是„„

宁可„„也不„„ 1.气垫船()能在水上航行,()能在雪地和沼泽上航行。2.我和小刚一块儿去上学,()我去叫他,()他来叫我。3.()我需要它,()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不曾换过。4.()他买了很多书,()并没有真正读懂。

5.()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理想()能变成现实。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如果„„就„„ 一边„„一边„„

1.()她对人有礼貌,又经常帮助老年人做事,()邻居都很喜欢她。2.这种电风扇()风量大,()节约电,噪音小,大家都争着买。3.在这次比赛中,李明()没夺得第一名,()他的成绩比原来提高了不少。

4.()下午刮大风,渡船()不开了。

5.()刮风下雨,我们()要去植树。

6.在国外的留学生要()学习,()劳动。

因为„„所以„„

只有„„才„„

虽然„„可是„„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与其„„不如„„ 1.()小站很小,()当快车疾驰而过时,旅客们甚至连站名好来不及看清楚。

2.()小站很小,()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3.()小站很小,()布置却十分精美。

4.()勤奋的人,()有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

5.()遇到什么困难,他()不灰心。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我()第一次参加演出,()一点也不紧张。

2.()他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进步很快。

3.()春风一吹,河里的冰()会慢慢融化。

只要„„就„„

无论„„都„„

一边„„一边„„

如果„„就„„ 1.()说这座小镇的面貌有什么特别,那()是几乎没有一块砖瓦,有的只是石头。

2.这个老头儿虽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往前走,()装他的烟袋。

不仅„„还„„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无论„„都„„

不管„„总„„

„„因此„„ 1.()今天下大雨,()小红仍然坚持到少年宫去学习。

2.小红()学习好,()爱帮助别人。

3.()爱帮助同学,()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4.最近,小红坚持天天写日记,()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5.()前面是刀山火海,解放军战士()不会坐视不理。

6.()戈壁滩条件多么恶劣,白杨树()是长得那么挺拔、苍翠。是„„还是„„

虽然„„但是„„

只要„„就„„

尽管„„还是„„

即使„„还„„

或者„„或者„„

不但„„而且„„ 1.周恩来同志()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2.王红同学()考取了第一名,()他非常谦虚。

3.()下大雨,明天的劳动()照常进行。

4.()困难重重,他()坚持把实验做完。

5.放假了()去北京?()去杭州?他一直在考虑。

6.()努力学习,()能把成绩提上去。

篇6:五年级上册语文关联词

1、我们( )多听多练,( )能把普通话学好。

2、( )我跟他是邻居,( )我对他家的情况十分了解。

3、花草树木( )能美化环境,( )能防止水土流失。

4、( )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们的口味花样翻新,妈妈( )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 )蔺相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 )赵王封他为上卿。

(2)那件事( )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我永远忘不了。

篇7:五年级语文关联词语知识点

1、关联词语的意义

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常见的关联词语类型

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

既……又……

那么……那么……

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

不是……而是……

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但……还……

不光……还……

……甚至……

不仅……还……

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

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比是顺着说,而是有了转折。

虽然……但是……

虽然……可是……

……却……

尽管……还是……五年级语文知识点

……然而……

假设关系——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假如……就……

哪怕……也……

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为……所以……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无论……也……

取舍关系——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去其余。

宁可……也……

与其……不如……

3、关联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

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

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篇8:五年级上册语文关联词

师:要把一件事做好, 就要掌握它的规律。同学们读到的文学作品, 看过的动画片、电视剧, 故事情节也是有规律的, 如果你们掌握了这个规律, 再读文章时就能很快读懂。你们知道吗?吸引人的故事, 总有意外出现。 (师板书:意料之外) 哪个故事里有意料之外的情节呢?

生:《西游记》里师徒四人总是遇到妖怪, 而且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妖怪, 这就是意料之外的情节吧?

师:是呀, 这正是《西游记》引人入胜的地方。

生:《小英雄雨来》也是这样, 村里人都说雨来死得可惜, 但是, 出人意料, 雨来没有死。

师:对, 这都是说意料之外的情节。但是, 你们要注意了, “意料之外”的情节不是凭空而来的, 意外是要有前提的。一个好故事, 既要在意料之外, 又要在什么之中呢?

生:意料之中。

师: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意料之中, 这不自相矛盾了吗?

生:意料之外, 生活之中。

师:这个说法还不错, 意料之外的事情, 要在生活之中可能发生, 要让读者觉得这个意外合情合理。所以, 好故事既要做到“意料之外”, 又要做到“情理之中”。 (师板书:情理之中)

深入课文, 认识意料之外的结局

师: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的好故事, 它就是《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哪个同学了解这个故事, 给我们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生:武松赶路, 经过一个酒馆, 就进去喝酒。当他要离开酒店的时候, 店家拦住了他, 说他要经过的景阳冈上有老虎, 可是武松不相信。后来, 武松真的遇到了老虎, 武松把老虎打死了。

师:讲得不错, 基本上讲出了故事的经过, 但是, 还没有讲出故事的精彩。

生:是不是应该把好的内容全都背下来呀?

师:背下来只是记住, 而你并没有理解文章, 没有理解, 是发现不了精彩之处的。下面, 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见识一下作者是怎样精心安排故事情节的。 (请同学朗读“武松趁着酒兴, 只管走上冈来”至“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师:先读到这里, 这一段已经写得很精彩了。同学们都知道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 但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 读到这里时, 你们认为武松和老虎谁更有获胜的可能呢?

生: (异口同声) 老虎!

师:为什么?

生:老虎是野兽, 多么凶猛啊。

师:理解文章不能脱离文章凭空想象。你仔细阅读文章, 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问题。

生:老虎特别凶猛。文中说老虎是吊睛白额, 长得就很凶猛。

师:说得对。动物的眼睛有神, 皮毛又亮丽, 说明它身体健康强壮。如果双眼无神, 毛色暗淡, 那不是衰老了, 就是生病了。看来, 武松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生:老虎出现的时候, 忽然起了一阵狂风, 我觉得从这句话也能看出老虎很凶猛。

师:这个地方找得非常好, 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生:走路都能带起一阵风, 说明老虎速度非常快。

师:对, 速度快, 才可能带起一阵风, 而且这里还用了一个形容词——狂。狂风可不是一般的风, 它除了因为老虎速度快, 还因为老虎有什么特点呀?

生:老虎的力气大。

师:如果是一只小老鼠, 就算它速度再快, 力气再大, 也不能带起一阵狂风。

生:我明白了, 是老虎的体积大!

师:武松遇到一只什么样的老虎呀?这是一只身强体壮、动作敏捷、速度飞快、体积庞大的超级特大号大老虎。可是, 武松什么样子呢?

生:武松喝醉酒了, 走路都踉踉跄跄的, 这种状态下, 怎么能打赢老虎呢?

师:对。这酒还有一个名字, 叫“三碗不过冈”, 熟悉这个故事的同学都知道, 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酒, 到山上又是酒劲上来的时候, 他肯定不是老虎的对手了。

生:武松赶了一天的路, 还刚喝多了酒, 正准备睡觉呢, 结果老虎来了, 他怎么能对付得了呢?

师:喝醉的人都睡得特别死, 武松正要入睡, 这时老虎出现了, 是武松最累最困倦的时候。武松和老虎刚一出场, 两者就有很明显的强弱对比。这让我们以为, 武松肯定要被老虎当点心吃掉了。但是, 结局并非如此, 这就叫做“意料之外”。 (请同学继续朗读“武松见了, 叫声‘哎呀!’”至“又闪在一边”)

师:先读到这里, 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 这一部分描写武松和老虎的一串动作, 是发生在多长时间之内的?

生:特别短, 只有一分钟。

师:你们感觉一分钟的时间很短, 但就这部分的内容而言, 一分钟已经很漫长了。老虎向武松扑来, 腰胯一掀, 虎尾一剪, 虽然只是三个动作, 但都是连续的。我认为三个动作应该是在两秒钟之内完成的, 而武松就在这两秒内, 躲过了老虎的三次袭击。从武松躲开老虎的三个攻击动作, 可以看出武松的什么特点?给同学们三个选择:酒量大、力气大、胆量大。

生: (争论) 酒量大!力气大!胆量大!

师:同意是酒量大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

生:武松喝了那么多酒, 还能和老虎打, 当然是酒量大呀!

师:认为是力气大的同学也来说一说。

生:喝了那么多酒, 还困倦了, 应该没有力气了, 可武松还能躲开老虎的攻击。

师:说了这么多, 我倒是支持“胆量大”。

生:老师, 武松没有打老虎, 他一直在躲, 怎么是胆量大呢?

师:这正说明了武松胆量大呀。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你们在森林里遇到老虎, 你会有什么反应?是躲开老虎的袭击, 还是和老虎打?

生:我肯定吓得拔腿就跑。

生:我连跑都不会了, 坐在地上, 尿裤子了。

师:武松遇事冷静, 他没有立刻和老虎拼命, 在战略上, 这叫“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武松又勇敢又冷静, 这些内容都是为打虎做铺垫。 (请同学继续朗读“原来大虫拿人, 只是一扑”至“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师:武松又一次受到威胁, 连手中的武器都没有了, 故事情节就要在这里发生转折了。如果这是一部影视剧, 一位英雄就要诞生了。在电视剧里, 英雄到最后都是赤手空拳和歹徒搏斗, 这样才能体现出英雄的气概。 (请同学继续朗读“那大虫咆哮, 性发起来”至结尾)

师:你们看, 最后武松打死了老虎, 整个故事不断变化, 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 一个喝醉了酒的武松, 竟然赤手空拳打死了猛兽, 这真是意料之外的结局呀!在《水浒传》里, 还有一个打虎的好汉, 但大家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个故事。

生: (疑惑) 他是谁呀?

师:你们看, 同学们都不知道这个英雄是谁。他不但打死了老虎, 还打死了四只, 他就是李逵。李逵背着母亲进山, 去给母亲找水喝, 等李逵端水回来的时候, 却发现母亲不见了, 而地上有血迹。知道母亲是被老虎吃了后, 李逵去找老虎, 遇到一只就杀死一只。你们知道为什么李逵杀了四只老虎, 武松只杀了一只老虎, 但武松打虎的故事却这么出名吗?李逵杀虎, 是见一只直接举起刀子就砍, 一刀解决一只老虎, 非常顺利。而武松打虎的情节却一波三折, 让读者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 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延伸课外, 见识情理之中的铺垫

师:刚才我们说到, 一个好故事, 不仅要做到意料之外, 还应该在情理之中。如果武松打虎的故事开头就是课文的开头, 那它合情合理的劲儿还不够。武松醉酒, 又那么疲惫, 怎么可能打死一只那么凶猛的老虎呢?但是, 如果你把武松上景阳冈之前, 在酒店喝酒的内容也读一读, 你就知道武松能打死老虎是在情理之中的。 (发放拓展阅读资料, 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 来到阳谷县地面”至“一面说, 一面摇着头, 自进店里去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武松在酒店喝酒这部分内容, 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打死老虎这件事是在情理之中的。 (生默读课文, 师巡视指导, 十分钟后)

师:谁来回答, 文章的哪些地方是为武松打死老虎做铺垫?

生:店家只让喝三碗酒, 武松却喝了十八碗。

师:这能说明什么?

生:说明武松不听劝。

师:你找的地方对, 可是解释得不正确。不听劝就是打死老虎的原因吗?你们看, 店家说一个人最多喝三碗, 可是武松却要十八碗, 他一个人喝了六个人的量, 这……

生:说明他一个人的体力能顶六个人。

师:酒量大, 说明身体强壮, 这就为打死老虎做了铺垫。按照这个思路, 谁来分析一下文章的其它部分?

生:武松每次要酒喝, 都添了肉, 他添了六次酒, 就要了六次肉, 那就是十二斤。一个人能吃这么多肉, 太厉害了。

师:分析得真好, 饭量大也是身体强壮的象征。

生:武松喝了那么多酒, 却一直没有醉倒, 这也说明他不是一般人。

师:对, 这也是一点。这酒的名字叫“出门倒”, 但武松一直走到了山上, 看到青石板才要睡, 武松不容易醉酒, 精力旺盛。

生:还有一点, 酒店的小二说, 要凑齐三二十人一起上山, 但武松说他一个人就可以, 这能看出武松是很勇敢的。

生:我还发现一处, 文中说老虎已经“坏了三二十条大汉的性命”, 可是后来武松却没有送命。他喝酒吃肉顶六个人, 打虎却顶得上二三十条大汉, 他可真是个英雄呀!

师:回答得好, 这也正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如果这个数量调个个儿, 武松喝酒吃肉顶二三十条好汉, 打虎只顶六个人, 他就成了饭桶了。只有把课文和课文之前的原文放在一起读, 这个故事才完整。语文书中的课文, 有时受到篇幅限制, 只能选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要学会阅读原著, 开阔视野。在向课外延伸的阅读中, 你会发现, 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变厚了。

备课笔记

教师是一座桥

曾经, 我梦想着自己长大后变成一位大画家。

那时候, 我十一二岁, 睡觉的时候常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册压在枕头底下, 幻想着大师的绘画天赋从他们的画册里爬出来, 钻进我的脑袋里。我整天画呀画, 老师讲课用的挂图是我画的, 学校的黑板报也是我画的, 小学毕业, 我送给老师、同学的礼物, 也是我的画作。可是, 上初中以后, 我遇到了于善明老师, 他“断送”了我的画家梦, 让我沉醉在作家梦里。

于老师负责学校的文学社活动, 专教我们怎么写作文。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征文活动中, 我获得了二等奖, 获奖名单张贴在校门口的宣传栏上, 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得那么大, 贴在那么显眼的地方, 我把自己的名字贪婪地看了又看, 觉得只有“马士钧”这三个字最漂亮。唉, 可惜呀, 我获得的不是一等奖, 如果获了一等奖, 我的名字就可以写在最上面了, 那不是更加光辉灿烂、耀眼夺目吗?虽然我画过那么多挂图、板报, 但是没有一次让我的名字如此赫然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我要写写写, 写出能够获得一等奖的作文, 让自己的名字更上一层楼。

那时候, 于老师五十多岁, 是个整天笑眯眯的小老头儿, 由于听力差, 他跟我说话, 总是贴得很近。当了好几年学生了, 还没有一位老师与我这么近距离地进行交流。于老师喜欢把学生拉到身边, 单独辅导。无论是读到作文里的优点, 还是发现了毛病, 他的嘴角总是微微上翘, 挂着微笑, 小眼睛眯缝着, 像两个逗号。在他的微笑中, 我的写作热情高涨起来, 淹没了绘画热情, 作家梦就这样扎根在我的心中。

有一次, 我写了一篇几千字的“长篇作文”。于老师说, 这不是作文。我一听, 有点傻眼了, 难道我白费工夫啦?谁知, 他的话还没说完, 他接着说, 这是小说呀!啊?我竟然会写小说!我的热血沸腾起来。于老师把这篇小说推荐给报社, 竟然发表了。我是当时第一个发表作品的文学社成员, 立刻一鸣惊人, 当选文学社社长, 成为备受瞩目的校园名人。我人生中, 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了。

上一篇:婚姻家庭法练习题下一篇:销售置业顾问岗位职责 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