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2024-04-20

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精选6篇)

篇1: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一、实有人口管理工作

1、社区内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暂住人口、外国来华人口实施管理,督促实有人口办理各种登记、证件手续;

2、熟悉实有人口的基本情况;

3、列管重点人口,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的现实表现;

4、落实对刑释、解教、少管放回人员的帮教工作,掌握其现实表现;

5、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所外执行、保外就医、假释等人员进行监控,掌握其现实表现;

6、做好常住人口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

7、日常登记、管理出租房屋,掌握暂住、寄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8、妥善保管、检验、收发各类户政档案及相关资料;

9、及时报告户口登记、证件发放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二、办理日常户口手续

1、受理户口申办事项,办理入户、迁移、变更、更正等户政业务;

2、负责将人口基本信息录入电脑进行管理,定期向上级报送人口信息;

3、办理外国来华人员临时居住登记。

三、社区安全防范工作

1、研究制定社区安全防范方案,健全社防队、治安队、义务巡逻队,协助社区建立、完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2、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安全文明单位活动,调解民间纠纷;

3、掌握本辖区的发案规律、特点,组织有效地巡逻防范;

4、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加强安全防范。

四、提线和协助查破违法犯罪案件

1、从社区内场所、特业从业人员中物建治安耳目,从治安积极分子中物建情报信息员,定期了解信息,提取有价值的情报、线索;

2、根据有关部门部署情况,排查摸底,提供线索;

3、保护案发现场,初期调查取证掌握线索,及时报告并转有关部门查办。

五、汇总、统计分析人口资料

1、负责人口资料的统计、汇总和报表填写;

2、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定期与户口专勤、身份证专勤核对底数。

六、社区巡逻

1、熟悉和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和治安状况;.2、组织、带领巡逻队进行安全防范巡逻;

3、发现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

七、服务群众

1、受理群众的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

2、解答群众有关户籍政策咨询,核对查询手续,登记查询内容,按规定反馈查询结果;

3、向居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监督。

八、社情民意工作

1、收集、掌握、上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

2、协助国保部门开展调查、侦查工作;

3、对有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嫌疑的重点人口实施控制;

4、宣传、教育、组织群众抵制和防范各种破坏活动;

5、参与处置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

篇2: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富康社区位于雅儒路470号,辖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现在有住户2550多户,常住人口约6737人。辖区内有2个驻区单位(第四人民医院、黄村信用社。),是一个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富康社区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居民文明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服务社区、造福社区、凝聚社区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柳北区的中心工作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今年我社区先后荣获2012年1月柳北区中共区委颁发的2006-2010年柳北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荣获2012年5月柳北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柳北区“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获中共柳北区委2012年6月颁发的2010-2012年柳北区争先创优活动“优秀示范点”、荣获中共柳北区委2012年6月颁发的2010-2012年柳北区争先创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2012年7月柳州市委、柳州市政府颁发的2006-2010年柳州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荣获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颁发的诚信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等荣誉称号。

一、抓班子,强队伍,让广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我们着力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有力的社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结合今年的共产党员民主生活会、学习“十七大”精神讨论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党建引领提升年”活动,全面实施“十大党建工程”,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大了党员学习活动的教育力度.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召开一

年两次的民主生活会,做到集体决定,分工负责,增进班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了班子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打造一支学习型的领导班子。一年来,我们吸收了党的积极分子3名,培养发展对象1名,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目前共有党员87名.二、抓服务,上水平,让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得到最大实惠,增强社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精心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问题,让居民群众成为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1、富康雅居居住的老年人比较多,居民很想在小区有一套室外健身器材来丰富生活。社区知道情况后,马上和柳北区反映情况,在柳北区文体局的帮助下2月29日,他们在该小区里新安装了成套的健身器材,同时当天成立一个健康俱乐部,让人老人们健康有了好去处。看得社区为民办实事之举,雅居老人们打心里感谢富康社区对她们的关系,人这一带的居民实现了下楼就能健身的愿望。

2、位于潭中高架桥居民楼下有一家小胡子烧烤店,长期以来油烟、噪音扰民,楼上的住户意见很大。为了还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4月27日,社区联合柳北区执法局、住户代表和出租方一起,和店主进行了耐心的谈话。“让他换位思考一下,和气才能生财嘛”出租方也表示要是居民意见大也不会再和其签订合同,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店主黄老板承诺:在5月7日以后不在潭中高架桥底做夜市,不做扰民的生意。5月7日,是店主的承诺“生效”的日子,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确认,烧烤店已经将门面转让给别人,往日的油烟弥漫、猜码声已经不复存在,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环境。此事5月9日在《柳州日报》刊登、报道。

3、元旦、春节期间,社区联合社区挂点单位市委政研室、柳北区政协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游园活动和走访慰问特困居民、党员活动。先后慰重病困难的党员蒋远林、艾滋病患者何良浩、独居困难老人韦桂花、重病低保户黄桂荣等18名同志通过我们关心他们的生活、与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也凝聚了党心和民心。

三、树品牌打造幸福家园,开展计生优质服务

富康社区为使广大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富康社区按照上级的部署,我社区积极与辖区家庭健康指导中心联系,为辖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并多次与他们联合在辖区内举办五期生殖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在今年我们共进行妇检 1072人次,康检354人次,康检率达45 %。社区计生干部经常与家庭健康指导医务人员下到产妇家中为产妇做产后、术后回访,为小宝宝做身体检查,并与产妇亲切交谈,同时告知哺乳期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我们与家庭健康中心指导的医务人员还为怀孕期间的育龄妇女送上口服叶酸片,由于我们经常深入基层群众,干群关系融洽,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辖区育龄群众的大力支持。社区以党建引领,深入开展“诚信计生”、“阳光计生”活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幸福计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家庭,发挥人口计生网络健全、覆盖面广、群众信任的优势,社区整合资源,利用自建房打造了幸福家园基地,建立集早期教育、青春关爱、生育关怀、优生优育、老年服务等覆盖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并分设五个功能区,分别为“人之初室”、“青春驿站”、“准父母室”、“金色年华”、“老年天地”打造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活动室。社区将充分利用此活动平台并围绕孕前优生检查、诚信计生、“两无一提高”、生殖健康等开展开展“5.29”、“7.11”、“9.25”、“10.28”等四大活动,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提高家庭健康水平,增强家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创建星级巾帼文明岗开展“礼仪富康——微笑服务”活动

富康社区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升级转型,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建设五美五好柳州”的战略任务,开展“礼仪富康——微笑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女工作人员和社区联合工会“两新”

组织在社区的作用。积极上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服务居民,利用社区有利的资源紧紧围绕惠民生、帮民困,促和谐,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如:

1、居住在雅儒路470号的一对小夫妻,双方户口都不在本市,因工作太忙,经常三班倒,以至于怀孕近5个月都没法请假回到户籍地办理准生证,计生主任罗文英多次打电话给她们当地的计生部门说明情况,结果两地联合为这小两口把准生证办下来了,5月22日,这对小夫妻高兴的来到社区,对罗文英表示感谢。

2、从8月开始,社区有序发放2012的独生子女费。为了确保发放工作按时完成,社区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计生专干通过打电话及入户告知等方式,通知在社区登记的无业、双失业的独生子女的家庭及时前往社区领取。社区计生专干热情接待前来领取独生子女费的每位人员,并且在发放过程中询问独生子女的生活情况。对于失业人员的一些问题,而且计生专干详细的为她们一一做了解释,还提供了政策信息方面的帮助、指导。社区共发放独生子女费19800元,共有330户独生子女户领取了独生子女费。办理了5户《独生子父母光荣证》社区通过开展开展“礼仪富康——微笑服务”活动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心与温情,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人之所想,在点滴中温馨服务,在细微处传达真情,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将温暖根植到每个居民的心中,为居民带来片片温馨和欣慰。

五、重视理念更新,形成特色亮点

社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不断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及提

升社区文化品位出发,充分发挥社区地域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不断更新理念,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围绕“管理、服务、发展”这一宗旨,提出了“创特色、树品牌、出亮点”的工作新思路。

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区非常重视社区宣传、文化交流工作,2012年共出信息25份,被《柳州晚报》、《柳州日报》、《南国今报》、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纸共采纳20份。新柳北1篇、上柳州摆古栏目3次。在社区特色工作的建设中,我社区和柳州日报等报社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六、以平安建设实事项目着手,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1、社区着重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禁毒意识,社区认真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1.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前,我社区积极在辖区开展宣传,并在居民区播放禁毒教育片《禁毒使命》,同时还向居民宣传《禁毒法》。社区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作用进行广泛宣传。2.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对群众进行禁毒宣传,强化禁毒观念。3.我社区于“6.26” 国际禁毒日在潭中高架桥下开展了“依法禁毒,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禁毒成果。截止到目前,我社区发现新的吸毒者。

4、2012年1月21日,为了让艾滋病致贫家庭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安定的节日,富康社区工作人员用社区爱心捐款对8名重病艾滋病感染者和吸毒人员进行了慰问,送去了生活用品、大米和面条、棉被、棉衣,并且了解了感染者的家庭生活状况及病情。让他们感觉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及社会给予的温暖,鼓足生活的勇气,积极面对人生,使他们不再感到春节孤独和无助。他们为此感动不已,不停地表示感谢!

2、自从9月冬季征兵工作启动以来,社区广泛宣传发动,充分

利用墙报、宣传标语、宣传栏及征兵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工具,深入宣传征兵工作的意义,营造报名参军光荣,国防家家有责的良好氛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国防意识,激发了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征兵工作人员不懈的努力下,有效消除了一些家长和适龄青年心中的疑惑,使应征报名进展顺利。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7月26日,社区在“八一”建军节前开展慰问军属活动。3、1、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社区成立了吸毒人员帮教小组,落实每两月一次的帮教工作。社区现有吸毒人员31人。

2、2012年我们利用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1-12月共排查调处矛盾23起,调解率达100%,防止矛盾激化率达100%,达到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居民生活安定,和睦相处。

4、今年继续抓好防控体系,同时加强派出所治安管理和社区基础工作,加强社区夜间巡逻守护专业队伍建设,配齐器械。社区成立了24人的自愿巡逻队伍,开展义务巡逻80多次。初步构建起了以社区警务建设为基础,多警种协作,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打、防、控、管”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5、社区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组织进行逐户、人排查,做到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真正把所有人员都纳入视线。对原“法轮功”人员进行排查摸底,采取明察暗访、发动群众举报、夜间搞突击行动等方式,对全社区进行了拉网式大排查,均无发现邪教组织及宣传品。

七、开展请暖老人心敬老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组成社区骨干,成立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发挥他们群众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的优势,经常组织开展活动,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为做好居家养老的工作,社区大力宣扬“关爱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念,并以“情暖老人心”为主题多次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

1、6月4日,社区组织老年开展情暖老人心“漫步柳江行”活动,欣赏柳州河堤美丽风景,感受到柳州的城市发展与进步,宣传健康环保节能减排。活动吸收了上百名老年人的参与,《摆古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

2、中秋节、国庆、重阳节来临之际,社区开展的“庆国庆、中秋节” 棋牌比赛、开展社会化管理人员的游园活动。活动中,社区老年人与居家养老服务帮扶人员一起,参加了“健康运动”、“投乒乓球”、点鼻子”等趣味活动。此次活动,社区给老年人送去的不仅仅是节日的祝福,还送去了暖暖的祝福和浓浓的亲情。社区老人们不仅享受到居家养老的细心服务,更在精神上加倍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八、结对共建、先锋同行”共创和谐。

为使社区和驻地单位拧成一股绳,共同建设社区,社区两委班子带着工作人员逐一拜访驻区单位领导,使他们了解社区、熟悉社区、关怀社区、支持社区,并联合了驻区单位建立了社区协商议事会。为了社区工作的巩固和发展,社区和驻地单位每年都要举办各项文体活动和迎新春茶话会,社区向驻地单位汇报一年来的工作和新一年的工作任务,认真听取驻地单位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协商互访、互帮、联办活动等社区共建方式的实施,营造了社区与驻地单位共驻社区、共享资源、共创文明、共图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区的快速发展。如社区为了能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服务,社区和辖区单位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书,第四医院不定期为我辖区居民做健康知识讲座,每年免费一次为辖区60岁的老年人检查身体,柳铁鹅山退管会免费提供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作为老年活动室,黄村信用社免费提供会议室给我们召开会议。在共建活动中,重视加强社区文体活动,与社区联手,与社区同行。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柳

州市政策研究室和社区共同出了3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争先创优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第四人民医院和社区开办了以“青少年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心理辅导班”。四医心理医生办公室张主任亲自讲课,家长和学生参加听课90多人次。二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柳州市政策研究室、第四人民医院、黄村信用社和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开展了庆祝“十八大”胜利召开拔河比赛,促进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九、抓好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

为了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社区既要解决当前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有立足长远的素质教育。根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居民”的原则,社区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培训,如“隔代教育”“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平台”。如今年8月11日,社区邀请心理咨询专家为辖区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活动内容有介绍心理学、心理学有什么用、心理健康的标准、儿童的童年期的心理任务是什么等。通过此活动家长懂得如何使小孩健康成长,渡过童年,十、关爱弱势群体、共享和谐生活

1、富康社区非常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把低保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将低保制度的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使困难户的生活得到了救济和保障,较好地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社区经常走访残疾人的家庭和低保对象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为社区低保失业人员寻找就业机会和信息,带去社区党组织的关心和问候。2012年富康社区共有175户申请低保,共计259人。全年发放低保救助金53059元,66户家庭认定低家庭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房23户,经上级部门审批可以享受廉租住房补贴11户,享受实物配租4人。申请医疗救助14人次,获

得医疗救助金额总计4114元。

4、加强双拥工作。对带病回乡复退伍军人,“三参”人员、革命伤残军人和军烈属做抚恤金、定期补助、优待金管理,通过银行发放给优抚对象,保证做到不错不漏;及时解决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

5、做好特困残疾人工作。我社区有特困残疾人21人,继续做好特困残疾人困难补助工作,及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为他们送去政府的关爱。根据柳北区残联文件精神,为社区李钧等9位贫困残疾人申请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大大方便他们出行,更好地参加社会活动。根据自治区残联转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意见的通知》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为社区周卫国、邹柳红、陈美章、叶柳新等四位残疾人申报“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扶助对象,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中秋佳节为社区陆翠兰等8名特困残疾人报名参加了“雅乐”红十字博爱千人行大型公益活动,并送上月饼,使他们感到了社区大家庭的关爱。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不懈努力,并与好心人黄炫绯先生的沟通,黄先生同意连续三年对韦桂花、陆翠兰、陶建斌等3位特困残疾人进行每人每月100元的支助,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活负担。在新春佳节前对韦桂花、周顺华、陆翠兰、陈翠兰、黄桂荣、粟芬兰、陶建斌等7位特困残疾人进行了春节慰问,使他们感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民政工作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努力。

十一、积极响应创建国家“卫生城”,构建和谐社区

今年以来,我社区坚持以“创城”活动为载体,动员全民参与,集中治理环境脏乱差。对辖区单位、城乡结合部、大街小巷、施工地、平房区及“五小”行业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实施联合执法,专项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卫生现状。我们对沿街门面发放创城宣传资料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20份,得到了业主的配合。社区干部上门入户发放市创城办致居民的一封信3500多份,在辖区内悬挂创城横幅50条、出版创城宣传板报五板和张贴宣传标语、画120张,营造创城的浓烈氛围,并向居民群众发放创城宣传小画册3500余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创城知识,群众知晓率达100%。每星期组织一次卫生大检查,清除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死角。据统计,我社区清理垃圾广告2900余条,整治楼道150个,庭院20个,疏通下水道850米,清理卫生死角290处,垃圾2100吨,整治乱堆乱放233处,安装路灯照明线路67条,照明灯炮150个。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共抓共管,营造人人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

在今年 “除四害”活动中,我社区按上级要求,累计安装毒鼠盒80个,投放67公斤灭鼠毒饵,燃放灭蟑烟炮150枚,投放灭蟑胶饵26支,喷洒灭蟑蚊药液200毫升,堵鼠洞151个,清死鼠25只,清扫鼠粪便35处。通过开展集中的化学杀灭工作,有效控制了辖区老鼠、蟑螂、蚊蝇密度。社区和单位有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环境整洁、绿化美化;设置有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和单位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硬化,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无违章建筑,车辆停放整齐。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管理规范,无明显占道经营现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单位卫生工作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十二、创新服务方式,群众文化开展有声有色

社区充分发挥共创优势、资源优势、文化宣传和人才优势,社区建立文艺队伍3支、志愿者500多人,活动场所4个、图书室1个,图书6000多册、每周二周五开放三小时,专人负责,社区还有“老年活动室”四个,艺术培训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外健身器材、和谐园等活动场所。经过努力,社区实现了活动有场所,服务有队伍。社区文艺队、合唱团在庆“七一”开展唱红歌和文艺比赛,社区组织了社区文艺队,参加办事处社会化管理人员文艺表演,经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在“

三、八”、“

六、一”、“

七、一”、“

十、一”等重要节日,社区都要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开展节庆活动,比如举办象棋比赛、麻将比赛、游园等趣味活动。通过举办众多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使居民在关爱和教育之中享受到了社区服务,在开展活动的同时,社区的各项设施不断得到改善,社区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在不断增强。让居民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净化灵魂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源远流长。

一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党员骨干和广大居民的密切配合下,在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社区工作者的团结协作,努力拼搏下,社区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居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以“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求实求新求进的工作态度,继续围绕创建和谐社区这一目标,不断推进我社区各方面工作更上一层楼!

柳北区富康社区

篇3: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一、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能概述

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是由社区警务战略对社区民警的角色要求所决定的。社区警务是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警方与社区通过警务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以社区为工作基点, 参与社区生活;社区公民则通过一定的方式, 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透过社区警务的科学内涵和战略核心, 可以看出社区民警主要有以下职责: (1) 收集掌握社区情报信息。收集掌握社区情报信息, 是指社区民警对反应社区治安管理及其治安情况变化规律的消息、情报、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掌握、传输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2) 强化社区安全防范。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确保社区安全。社区民警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这个目标进行, 在工作中着力于防范, 充分发动群众和利用社会资源维护社会治安,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大力提高社区的安全防范控制能力, 以确保社区治安秩序稳定。 (3) 宣传与教育。社区民警还肩负着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 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的职责。这里的宣传和教育, 不再是单向传输并由群众被动接受的宣传教育。而是社区民警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和措施, 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参加社区治安防范工作, 提高社区居民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路线的理解, 确保群众思想的统一, 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同时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4) 服务群众。社区警务的基本思想要求社区民警要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要同社区民众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和警民鱼水关系,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为社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安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二、社区民警的角色分析

社区民警既不是原户籍警外勤民警的变称, 也不是治安警与户籍警的简单叠加, 而是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新形势下, 以社区安全为主、以为民服务为先、以治本为己任的全新的警种称谓。其他警种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相对单一, 而社区民警则有着很大不同, 社区民警以社区为工作平台, 以社区的厂矿、机关、居民为工作对象, 既要立足犯罪预防, 还要搞好社区服务。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及时控制犯罪苗头, 保证社区治安状况稳定, 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 把守好社会的重要窗口, 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依靠社会力量预防和减少犯罪是社区警务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社区蕴涵着丰富的治安资源, 但必须有人去组织、指导和开发利用, 如果离开了一支强有力的社区警察队伍, 社区警务的整体机制就无法启动, 社区警力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社区警务策略中对社区民警角色定位的特殊之处在于增进社区民警与社区内群众接触的机会, 让警察与社区居民间能互相了解、相互体谅, 培养彼此间对社区的归属感, 进而通过群众自发性参与民警的工作及活动, 达到协助及监督的目的, 利用社区内资源共同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提升社区治安, 进而让群众对民警更有信任感, 增加警察执行工作的责任感与热忱, 促进警民双方真正的合作。

三、多管齐下, 提升社区民警工作技能

从实际出发, 向素质要警力, 培养社区民警的整体工作能力,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社区民警的思想觉悟, 加深社区民警对社区警务战略的理解。

思想状况的正确、成熟与否决定着社区民警能否很好的完成社区警务战略赋予的任务和职责。因此, 要通过开展政治学习、参加党组织生活、听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组织民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勤政建设, 使民警牢记并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 以讲座、电视电话会议为主要形式, 组织专家、学者、公安院校的老师向民警讲授社区警务战略的相关知识, 使社区民警真正理解社区警务的精神内涵, 纠正实践中存在的错误思想, 并通过学习优秀社区的先进经验, 丰富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

2. 建立完善社区民警的培训机制, 开展岗位大练兵。

要建立社区民警的培训制度。对民警进行培训, 使之了解辖区的职能。全面熟悉辖区情况。顺利开展辖区实有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基础工作、安全防范工作、治安管理工作和群众服务工作, 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继续开展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和培训, 提高在职警察的知识水平, 优化其知识结构, 防止社区民警的知识及思想老化;总结先进社区的经验, 大力推广;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抓典型, 树标兵, 促进民警业务素质的提高, 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3. 对社区民警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

实施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需要深入基层, 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开展警察公关, 与各界人士广交朋友, 作群众的贴心人。因此, 要大力培养社区民警的交际能力, 加强民警对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的技巧学习。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以情景再现、汇报表演等直观的形式, 向广大社区民警教授在处理与社区居民关系以及调节邻里纠纷等方面的知识。达到提升警察形象, 密切警民关系的目的。

4. 实行监督机制, 强化内外监督。

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是赢得群众拥护的基础。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监督管理机制, 有利于从客观上控制不良风气的滋长, 促进警察队伍的廉政建设, 提高民警的素质。一方面, 社区民警要自觉广泛的接受外部监督;另一方面, 严格内部监督机制。同时, 实行社区警务公开制度, 凡是与社区群众和社区各方面有关的问题, 只要不涉及警务机密, 都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公开, 要自觉接受群众对社区警务的监督。不断改善服务, 完善形象。

5. 完善竞争机制, 建立合理的社区警务激励机制。

社区民警的选拔应推行竞争上岗。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 对社区民警试行聘用制, 增强民警的危机感、责任感。在社区警务模式下, 派出所的领导者应尽量使用弹性投机, 给社区民警以自主发挥的余地。对于那些完全可以由社区民警自主完成的工作任务, 派出所领导应大胆放权, 让社区民警独立去完成, 使社区民警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增强其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识, 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建立以考核社区民警工作实效为主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引入激励机制, 如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立功授奖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民警的内在潜能。

四、总结

“天下安危, 公安系于一半。”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主力军, 社区民警的角色定位和自身素质不仅决定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前景和未来, 更决定着我党政权的稳定, 国家的长治久安。社区民警要找准自己的角色,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 扎实深入基层, 牢固确立“为民、爱民、亲民、安民”的理念, 坚持“客户”导向原则, 立足本职,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真心实意地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群众中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解决存在的问题, 继续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开创公安工作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熊一新, 王太元.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3:274-289.

[2]张兆端.社区警务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化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315-326.

[3]杨玉海, 葛志山, 刘知音.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265-273.

[4]李忠信.中国社区警务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9:354-363.

[5]张兆端, 张建明, 杨瑞清.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210-214.

篇4: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萝岗街于2010年正式启动国家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成立了由党政部门、居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 并广泛吸收各个领域的安全专家、卫生医疗专家, 组织社区广大志愿者, 形成了政府主导与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安全社区创建体系;组建了宣传教育、工作场所安全、学校安全、外来人口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居家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及环境安全9个安全社区项目组;并遵照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理念, 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安全促进项目, 促进安全管理和服务部门跨界合作, 消除部门间的管理和服务缝隙, 形成了积极参与创建的整体合力。

萝岗街创建安全社区以来共印制了《致居民的公开信》4万份、宣传单10万份、宣传册4万份、宣传挂图2万份, 送到企业、学校、社区居委会, 广泛宣传;创办以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教育为主的萝岗街“创安大学堂”, 每月组织巡讲专家到社区、企业、学校等有需要的场所开展安全培训, 提高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提高在突发事故中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创建了“萝岗街创安信息网”, 除设置了安全法规、安全知识、工作简报等常规栏目外, 增设安全视频栏目, 让浏览者通过观看视频更形象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此外, 还通过创安网站随时发布工作动态, 展示了创安工作成果;利用微博这一舆论新阵地, 尝试官民网络互动新模式。每个安全社区项目组的工作都各有特色。

工作场所安全项目

萝岗街辖内有企业44家, 大多数是机械制造企业, 三小场所 (即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 1 200家, 大多为小作坊和小商店。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匮乏, 安全责任意识淡薄,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 萝岗街建立了严密的街道社区层级动态管理架构。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1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分管日常事务, 各居委会主任对本社区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建立并强化了社区安全办职能, 主要负责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全面开展对辖区企业和三小场所的监督、管理, 督促各工厂企业、人员密集场所认真遵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街道对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 通过在企业推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不断提高生产企业整体的安全素质, 加强企业本质安全,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以委托执法为依托, 以日常巡查为基础, 以专项检查为重点, 坚持重点主抓, 难点主攻的原则, 深入排查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持续推进工作场所安全项目, 萝岗街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有效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创造了和谐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

外来务工人员安全项目

据统计, 萝岗街共有外来务工人员3.5万名, 绝大多数居住在全街1.3万套出租屋内。萝岗街充分认识到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在创建安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性, 始终把加强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作为加强城市管理特别是社区安全管理的基础、源头和第一道防线, 逐步形成了“网格管理、分类监控、群防联动、系统整治、宣传先行”的管理机制, 使出租屋管理工作不断走上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萝岗街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实行“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的管理模式。按照出租屋的硬件条件、业主的守法意识、租住人员的行为表现等情况分为放心类、关注类、严管类和禁租类4类。流动人员管理则按人员居住、就业和现状等情况, 分为一般管理、跟踪管理、高危人群3类管理。重点管理、重点监控, 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提高了管理效能。提高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升出租屋安全等级是创建安全社区的基础工作, 因此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萝岗街经常组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 通过管理员上门派发宣传资料, 悬挂宣传横幅、宣传挂图, 制作固定宣传栏, 派发宣传单等宣传形式, 让居民理解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主动参与管理, 配合管理。对外来务工人员“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对出租屋主和企业则“约之以法, 束之以规”。整合力量、加强部门联动, 狠抓“人屋车场”整治工作, 抓好出租屋管理, 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安全。萝岗街经常联合公安、房管、计生、城管、工商、税务等部门在辖区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检查出租屋消防安全, 整治消防隐患, 开设逃生口, 配备灭火器, 整改违章使用电器、乱接电线等。同时, 清查整治行动根据季节的变化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夏季主要是对乱拉电线、防汛的整治, 在冬季主要是对“热得快”电热棒的整治, 突出重点与针对性。通过不断整治, 不断提升出租屋合格率, 提高出租屋安全水平。

2010年至今, 萝岗街出租屋合格率为98%;出租屋登记率95%, 租住人员登记率100%, 人走注销率96%, 屋、人10个工作日内信息录入率100%, 治安责任书签订率100%, 年度内重、特大治安刑事案件及火灾发生率均为零。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的同时, 也为萝岗街打造了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消防安全项目

为了进一步搞好消防安全工作, 萝岗街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墙报、横幅、黑板报、录像、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 提高辖区居民对火灾事故的警惕性。二是加强对消防从业人员培训的实效性。使消防安全监管人员和义务消防队员能够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常识宣传及消防安全检查活动, 能够发现火灾隐患, 指导隐患整改, 普通员工和居民懂得家庭火灾预防、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灭和火场逃生自救等知识。三是加强对辖区内“三小”场所的巡查。社区消防志愿队坚持每日巡查, 及时准确地掌握社区内商铺消防安全情况。对于“三小”场所发现的消防隐患问题及时宣传有关消防法律法规, 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对于不能短期整改的, 记录在案, 继续跟踪检查。针对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牵头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以公共聚集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及大型企业、高层建筑为重点, 针对季节规律和火灾特点, 经常组织消防安全检查, 适时开展专项治理, 加大监管检查力度, 对屡次不改的重点“三小”场所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坚决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社区实行各项安全隐患的日巡制度, 特别是在日常检查“三小”场所的同时, 发现消防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 并协助有关职能部门联动开展隐患排查, 遏制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居家安全项目

萝岗街成立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香雪人家”,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 由具备丰富地区资源的香雪人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服务。服务中心以“贴近百姓、进入家庭、走向社区、方便快捷”为理念, 给萝岗街居民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中心配备22名全职专业人员, 提供涵盖一站式生活资讯服务、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妇女儿童服务、残障康复服务、婚姻家庭服务、企业外来人员服务、一对一就业辅导服务等8大领域共120个子项目的专业服务, 力求满足辖内企业和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萝岗街于2007年10月成立康园工疗站。工疗站是为社区内有智力缺陷的人员、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提供工作、治疗的生活场所。目前这个工疗站有工作人员3人, 进站工疗人员32人。通过工疗康复训练, 提高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使更多残疾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疗康复后能回归社会就业与生活。残疾人到站上班每人1天可享受5元的午餐补贴, 手工劳动所得全部归残疾人自己。工疗站还配备了卡拉OK、电脑上网、报纸, 积极组织工疗人员开展文体活动, 在工作休息时间, 下象棋、踢毽子、跳绳、看书读报、看电视、唱歌等活动, 使他们乐在其中。

防灾减灾及环境安全项目

萝岗街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组织、指导、协调辖区公共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保障和居民救援工作;建立了街道、社区、企业 (学校) 三级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 辖区8个社区、1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学、幼儿园均建立了应急体系, 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切实做好防洪、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在多次举办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活动, 提高居民避险知识的同时, 积极开展房屋普查和鉴定工作, 对危房进行督修, 对辖区内12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和“三防”抢险工作。抓好森林消防队伍和装备建设, 提高护林队员的实战能力, 同时完善了街道与村居森林防火的联动机制, 各社区成立了森林防火队伍。

在森林防火高危期, 各社区在上山路口设置检查站, 对上山人员、车辆进行登记, 并提醒居民严禁野外用火。强化巡查机制, 落实隐患整治。在落实护林队员片区包干、网格化管理, 定点、定时签到机制的基础上, 对护林队员签到情况进行抽查, 保障制度实施的力度。对巡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了及时的整改落实, 并建立了回头看的复查机制。加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根据各社区林区的分布及水源的分布情况, 街道配合区林水中心在各社区建立了森林防火储水池, 解决森林防火的水源问题;对辖区内的生物防火林带进行了统计及维护。

萝岗街辖区内有木强、水星两个水库, 天窿河、南岗河两条河涌以及遍布社区的鱼塘。每年夏季辖区范围内均有溺亡事故发生, 并以放暑假的青少年和儿童居多。鱼塘也因为没有围栏而发生过几起汽车坠入塘中造成人员溺亡的事故。萝岗街对此进行了有力干预, 通过向居民宣传游泳安全知识, 提高其涉水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在每个水库、河涌、鱼塘周边设置警示标识;为事故频发的木强水库加装了防护网, 为全街的鱼塘加装了围栏;定期巡查, 及时劝导擅自游泳者, 排除了各类安全隐患, 避免了溺亡事故的发生。去年夏天至今年7月, 全街未发生一起溺亡事故。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 有力地推动了萝岗街安全形势的好转, 全街各类伤害事故大幅减少, 同时也促进了街道社会经济安全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据调查, 与2006年相比, 居民懂得安全用电、用气的比率分别由59.6%、68.7%上升到94.5%、92.2%, 对消防知识的知晓率由64.8%上升到91.5%。二是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萝岗街连续3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重点工商贸企业未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连续3年保持零事故记录, 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事故逐年下降。三是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 萝岗街不断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有效改善了街道及社区消防办公室的硬件设施。购置了消防车和消防泵、油锯等消防器材;增设了交通安全指示灯、临时停车泊位;在交通要道、重点单位和企业安装了监控设施;为木强水库加装了防护网, 为全街所有水塘安装围栏共计2 500m;改造村级道路15km、新建教学楼8座、改造教室126间, 实现了无危房校舍, 有效改善了安全环境和安全条件。

篇5: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探析

1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困境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社区民警在干预家庭暴力问题时, 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与情况。

1.1 社区民警面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态度尴尬

在对待家庭暴力问题上,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宁拆十座庙, 不拆一桩婚”, 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暴力问题是家庭内部的事, 是家庭间的摩擦, 不好也不应该干预。所以导致了社区民警在面对家庭暴力问题上的“站边看”, 在接手案件之初较漠视的态度。另一方面, 干预家庭暴力带来的结果是复杂的, 如在虐童案中, 行政强制力的干预需要考量其结果是否会影响受虐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当受害人受到伤害报案时, 社区民警一般以调解为主。这是当前社区民警在处置家庭暴力案件中的另一个态度误区——重调解。而这样做往往都会给受害人带来二次伤害:他们很怕再次看到施暴者, 很怕再回到那样的家庭环境中, 再联想到报警使施暴人蒙羞, 得到的可能是更加残暴的暴力。这些态度的误区不仅使社区民警错失了干预家庭暴力的最佳时机, 也增加了受害人再次受到伤害的风险。

1.2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程序尴尬

《反家庭暴力法》并没有设置明确的公安机关干预程序。社区民警在干预家庭暴力问题时, 处置程序是其首先必须面对的难题。第一是管辖问题,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在一般行政案件中, 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包括主要犯罪实施地的公安机关和犯罪人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在目前的中国公安工作实践中, 属地管辖权往往引发管辖争议, 意味着民警对案件跟进进度的滞后。第二是关于家庭暴力行为的界定问题。参照我国《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是确定该暴力行为是否违法或犯罪的重要依据。这些依据的来源是司法鉴定或者是医院的诊疗证明。但现实中, 存在着被害人不愿意或不敢协助司法鉴定或者提供诊疗证明。而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 受到暴力伤害后也不会选择去医院看病。这样的情况给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问题带来了极大地阻碍。而对于精神暴力的界定, 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1.3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结果尴尬

社区民警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大多以调解作为结案的方式。但这个没有法律强制力的处理结果很难确保受害人不会再次受到加害。而从反家庭暴力实践看来, 不止是调解无效, 很多的治安处罚方式也收效甚微, 有时反而会激起或埋下加害人又一次施暴的祸根。因此, 在家庭暴力发生初期, 暴力尚不严重时, 社区民警缺乏有力的法律措施与手段来制止可能再次发生的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规定了公安机关的训诫措施, 但根据以往执法的经验, 训诫的法律效果与实际效果尚待实践检验。

2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重要意义

作为基层公安机关中直接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社区民警, 在家庭暴力案件防范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对象都与家庭暴力案件防范内容相关联。

2.1 社区民警是预防家庭暴力的重要力量

家庭暴力案件的开端大多是源自于一次日常矛盾冲突, 然后不断升级, 直至酿成惨剧。很多严重的暴力伤害就是因为开始的第一巴掌没有受到干预而逐渐升级的;从第一巴掌到严重伤害之间, 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2]。如果在矛盾初期, 能得到有效地干预, 很多的悲剧都可以得到阻止。社区民警在其警务工作中, 积极深入社区, 融入社区, 围绕社区开展工作。通过深入的社区工作, 社区民警可以在家庭暴力发生初期迅速得到信息, 并及时介入, 能有效地积极预防轻微家庭暴力的升级。

2.2 社区民警是处置家庭暴力的核心力量

社会控制论认为, 家庭暴力一直是不受社会干预和制约的私人犯罪行为[3]。在家庭暴力案件发生后, 相比于其他司法机关或社会团体组织成员, 社区民警在处置家庭暴力问题方面具有核心地位。社区民警的工作开展围绕社区, 比其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更了解家庭暴力的矛盾双方与成因, 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控制工作。社区民警代表着公安机关, 具有行政执法资格, 在必要时能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和治安处罚措施, 具有社会团体组织成员不具备的行政强制力及威慑力, 在面对家庭暴力问题时, 能有力地进行实质性的干预。

2.3 社区民警是家庭暴力个案追踪的有力执行者

家庭暴力因其具有周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一次案件的处理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 相反应当继续加强追踪与控制。社区民警通过其日常警务工作的开展, 联系社区服务组织, 发展治安积极分子, 构建治安防控体系, 能有效地监督和追踪个案, 并能当家庭暴力再次发生时, 及时得到信息, 通过行政强制力进行有效地干预。

3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具体措施

早在20世纪中旬欧美等国家就开展了有关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现代的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践, 我国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措施应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3.1 有效发挥治安宣传治安教育和舆论的监督控制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社区民警可以通过治安宣传和治安教育等措施来有效预防家庭暴力。通过以画报、海报、实际案例进行普法宣传。定期在社区开展针对重点对象的法制专题讲座, 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使社区成员了解法律, 学会适用法律自我保护。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有关家庭和谐的主题活动和运动, 促进家庭和谐, 社区和谐文化的形成。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能有效地拉近社区民警与社区的距离, 增加群众与社区民警之间的交流, 增强群众对社区民警的信任, 能有效地减少因受害人在不信任民警或者羞于公布“家丑”的不正确态度下, 产生的忍受行为, 从而导致家庭暴力升级的可能性。通过这些文化宣传活动, 形成社区内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舆论氛围。另外, 在家庭暴力案件发生后, 做好舆论控制, 既避免流言对受害人产生二次伤害, 也可以对施暴者进行舆论谴责, 督促其自我反省与改正。

3.2 社区民警引导社区构建家庭暴力防控网络

家庭暴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 防控家庭暴力只是社区民警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 因此社区民警要重视调动起社区的能动作用, 与社区共建家庭暴力防控网络。

3.2.1 以社区民警为主导开展社区家庭暴力信息化建设

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 对已发生过家庭暴力案件的家庭信息进行采集与更新, 做好个案追踪工作。社区民警协同社区防控小组积极收集、记录好日常中的“小暴力”, 包括视频、照片、医疗证明等等。以解决因证据收集不够, 证据不好收集而带来的社区民警在执法程序及结果上困境。

3.2.2 以社区民警为纽带积极发挥社区调解的作用

在家庭暴力案件中, 如果情节轻微, 社区民警不宜过多介入。因此在此类案件中, 应当以社区民警为纽带, 利用社区力量, 联合其他司法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发挥社区调解的作用, 这样既有力的干预了家庭暴力问题, 又做到了公权力的有限介入。同时在面对精神暴力这一缺乏行政强制力干预的家庭暴力问题时, 有效地调解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2.3 以社区民警为核心依靠社区监控严重暴力实施人

严重家庭暴力的实施人, 社区民警应当参照借鉴重点人口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实施规范化管理。并紧密依靠社区群众, 社区家庭暴力防控小组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 矫正犯罪分子的施暴心理和行为恶习, 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严重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

3.3 社区民警加强与相关家庭亲属的沟通协作工作

社区民警在处理家庭暴力问题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亲情的力量,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其他宗族力量还较浓厚的地区。家庭暴力在传统观念中是家庭问题, 因此借助宗族力量, 联系家庭的亲属来协作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有着突出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和其他宗族力量较浓厚的地区, 社区民警因其自身工作需要, 必然熟悉与了解当地宗族, 这为开展家庭暴力防范工作奠定了较好地基础。社区民警可以通过与宗族的协作, 共同教育和监督好施暴人。

4 结语

家庭暴力问题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要素, 社区民警在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对象等多方面有干预家庭暴力的优势, 在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中, 公安机关及社区民警应加大对家庭暴力的关注与干预, 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履行其职责与义务。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家庭暴力是影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消极因素, 更是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随着《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 社区民警对家庭暴力问题必然予以关注, 并将干预家庭暴力作为自身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我国社区民警在干预家庭暴力问题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 结合中国社区警务实践, 汲取国内外社区警务干预家庭暴力的先进经验, 寻求切实可行的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社区民警,家庭暴力,社区警务,问题探析

参考文献

[1]李玫瑾.警察:制止家庭暴力的重要力量——国外警务改革趋势:服务社会、参与制止家庭暴力的活动[J].公安大学学报, 2002 (1) :51-55.

[2]王芳.关于家庭暴力警方干预问题的若干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4 (4) :48-51.

篇6:富康街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摊贩, 作为一个与市民生活最为密切的一个商业形式, 从商业以物物交换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就已存在并且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着廉价、便利的服务。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摊贩在社会中的位置却越发的尴尬。一方面, 政府、社区为了经济、环境、治安方面的考量, 对摊贩的态度不再如以往那样的宽容;另一方面, 社会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于生活的便利程度的需求进一步加强, 使得人们更加依赖摊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与便利。可以说, 正是摊贩的存在, 使得一座座由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不在那样的呆板, 给高压力的多是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点点的温馨, 一点点的惊喜。而学校周边的学生街这一典型的摊贩集合地更是为学生提供了饮食、购物、娱乐等生活所需品方便学生的生活。可以说, 学生街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街由于所依附的学校的地理位置, 形式规模也各有不同, 一线城市, 知名高校等则形成较为规范的大型学生街如北京的学生街, 而二线城市, 校址较为偏远的则会形成不成熟出具规模的微型学生街如内蒙古大学学生街。今天, 我们便以内蒙古大学的学生街为例, 进一步解析微型非正式的学生街治理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 个案——内蒙古大学学生街的流动摊贩

内蒙古大学地处玉泉区南湖湿地公园附近与呼和浩特市其他高校距离较远, 其周边的商业并不发达, 为了满足大学生的购买需求, 学生街这一商业范围就应运而生了。内蒙古大学学生街属于玉泉区社区管理, 它的存在为社区以及内大学生都带来了很多的影响。平心而论, 学生街真的给我们的大学生活带来了不少便捷与快乐。我们日常饮食中除了在食堂吃饭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吃学生街的小吃, 晚上下课后经常能看到人潮涌向学生街买夜宵。另外, 部门、社团开会往往也会到学生街的奶茶店变喝奶茶变开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奶茶文化”。另外学生街也有许多学生开店或者在店铺打工, 他们一方面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另一方面也累计了社会经验, 为将来走向社会做了一定的锻炼。但是, 存在的问题仍然不能被忽略。每年都会出现的“板栗糕”小摊以高价逼迫不知情的学生购买;学生街有许多家店面没有经营执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消费者、摊贩、社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突显了出来, 因此我们将由三者的关系中被人忽略的消费者出发展开研究。

(二) 数据处理

一般的, 社会研究方式主要有社会调查、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考虑到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地区等各自具有的特点及局限性, 为了深入研究消费者对社区治理中的摊贩的影响我们将在华侨大学学生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研究将有三个部分组成, 即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收集法。

1. 访谈法:我们准备选择学生街几个在年龄方面、经营领域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摊主进行访谈。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摊主的年龄层次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 如果进行问卷调查势必要进行分层设计, 这会给数据处理带来不小的麻烦。另外, 由于对文字的理解程度不同也会给我们的调查带来不必要的误差。而访谈法可以通过灵活的问题选择规避掉以上的问题, 也解决了因为摊主忙于经营而可能导致的问卷回收率过低的问题。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的面向人群为华大学生。由于学生群体总数众多, 与学生街的联系也都较为紧密, 在平均水平上没有较大的差异。可以通过大基数的问卷得出消费者这一群体较为有代表性的结论。

3. 文献收集法:文献收集法的主要对象为法美花园居委会。如果我们尽限于对华大学生街的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 那我们只能得出在我们调查期间的学生街的现状。为了使调查内容的跨度变大, 具有长期的代表性, 我们势必要对学生街近几年的现状进行一个大范围的数据收集。而居委会作为一个正规的管理机构, 学生街的摊位的申请以及变更情况都会被清晰的记录下来。这就给我们进行分析带来了便利。

三、个案分析

(一) 总体

调查的总体是华大学生街摊贩治理的各个主题包括社区, 消费者, 摊贩三部分。

消费者:此处, 我们所定义的消费者并非法律意义上的以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为了研究的便利以及调查的有针对性, 我们在此特将消费者缩小范围到华大学生这一特定范围。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 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 与行政村同一等级的行政区域。在此, 我们只强调其社会功能与行政功能, 以探讨与其在社区治理方面对消费者和摊位的影响。

摊位: (本意概念用文献综诉中的内容) 在此调查中, 我们特将摊贩分为流动摊贩、半流动摊贩和固定摊贩。

其中, 流动摊贩是指没有营业执照, 无固定位置, 出摊时间不确定, 且不向社区定期缴交管理费的不固定的小型, 流动性坚强的摊贩。

半流动摊贩是指没有固定地址, 以推车, 摊位形式存在的, 有营业执照, 有固定位置, 出摊时间较为稳定, 受社区管理的摊贩。

固定摊贩是指有房屋作为摊贩的商业范围, 营业形式较为正规, 有或者无营业执照 (如学生开的小店) , 受社区管理。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摊贩, 其面相的服务对象都是消费者,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都要受社区的监督, 管理。

(二) 社区管理模式

1、现有城市政府社区的摊贩治理模式。

内大学生街现在的社区摊贩治理模式明显走的就是政策化治理的道路。虽然政府对于摊贩治理有明确的规定而玉泉区居委会也在规则、政策上对学生街的摊贩进行了管理, 如:对半流动摊贩划定明确的范围、进行编号、处理摊位环境、摊位费用收缴等。但是, 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还是对一些非法的流动性更强的摊贩予以妥协和包容, 而很多问题就出现在这种妥协上面。

玉泉区居委会目前的管理范围只是大体覆盖了固定摊贩和半流动摊贩, 对于不确定出现的流动摊贩可以说是完全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 (如每学期开学时都会出现的对学生进行强

买强卖的板栗糕) 而前一段时间所爆出的部分饭店无照经营的新闻也将居委会对摊位的管理不到位、管理“真空区”以及政府政策空传等问题再一次摆了出来。

另外, 消费者群体作为NGO作为社区的外部环境对于政府社区的摊贩治理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它制约着社区的活动方向和内容, 如:对学生街环境的管理, 摊位的安排。另外, 在学生街治理不到位的地方消费者作为外部环境也以“抵制”、“反馈”等形式督促社区对学生街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

2、现有非正式组织的摊贩治理模式。

在摊贩治理中由于非正式沟通具信息交流速度较快, 信息比较准确, 效率较高, 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有功能。成为非正式组织通过非正式沟通传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 它的信息公布主体一般来说不是某些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正式组织而是摊贩密切相关的消费者。

内大学生街各个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 这种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此处, 社会网络会具体化为消费者之间通过人脉 (如:朋友、同学、社团) 、网络 (人人网、QQ、微博) 等沟通手段所构成的信息流动网络。在这个网络中, 信息流动量大、速度快, 可以产生极大的舆论效果。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就是六度分割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以此看来, 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其社会网络传播、扩散出去, 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对事物产生影响。例如学生通过人人网页中可以发送学生街摊贩违规行为, 获取相关的消费指南, 消费偏好收到身边同学言论的影响, 学生街摊贩社会关系网正在每时每刻输送着正能量和负能量。潜。社区中非正式沟通以及社会网络, 用公众舆论, 消费者行为对摊贩在政策无法触及的方面进行移默化的影响, 弥补摊贩治理的不足。

(三) 要素分析

消费者, 流动摊贩, 社区关系图

1. 消费者的客观需求是摊贩得以存在的根源, 需求带来了市场和新的就业机会, 来自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为了寻求机会摆脱生活困境选择进入专业要求低, 生产资料投资少见效快的摊贩行业。是潜在的动力。

2. 摊贩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及时的生产调整, 改进自己的技术, 服务。向社区输出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 方便并丰富社区的生活。

3. 消费者同时也是社区治理存在的依据, 作为社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行为, 诉求直接左右社区治理, 推动其改进方法, 采取措施, 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4. 社区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 为什么营造在良好的公共环境究其原因还是为了社区中的人, 所以社区在被赋予权力的同时肩负着责任, 一切以民生为出发点应成为行使权力的准则。是潜在的助推力。

5. 社区既然肩负责任就应积极的履行义务, 形式对摊贩的监督管理职能, 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生活有序。

四.对策建议

内大学生街现有的城市政府社区的摊贩治理模式正好可以从相应的中国公共政策实施中的三个过程 (策文本的运动过程、政府职能部门执行过程和社会参与实施过程) 、三个视

角对政策实施过程展开分析:利益分析视角、政策情景视角和政府间关系视角。这三种分析视角分别对应着三种政策实施的“流”:资源流、政策流和过程流。我们可以推断:如果“三流”通畅协调, 政策实施就容易开展, 政策空传不易产生;如果“三流”短缺且不能适时合一, 政策实施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政策空传现象。政策情景信任的缺乏 (政策目标未能具体化、文本内容未能落实) 导致政策流的直排;政府间关系不顺畅导致的过程流阻滞;行动者利益受损、激励不足导致的资源流的短缺是造成政策空传的主要原因。

而这些都是策略化治理的主要问题所在。现在, 随着政府的管理力度和管理能力的增强, 我们应该适时的将强制性强的、不兼顾“治人”和“治事”的策略化治理向有章可循的更注重摊贩合法且合理的自利动机和摊贩现象自身规律的规则化治理。具体建议如下:

1.设计摊贩的管理政策时更加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

2.制定政策时尽可能的细化, 尽量在政策的制定将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纳入。

3.政府对于政策的修改、增加可视不同地域的特定情况进行。

4.完善政策反馈体系, 真正做到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的听取群众的意见。

5.坚决杜绝管辖“真空区”的产生。

6. 加强社区的“服务”功能, 结束社区单纯的只是管理没有服务的现状。

增强社区、摊贩、消费者三者的互动, 使彼此相互了解, 减少因为政策传达不到位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摩擦。

摘要:贩夫走卒, 引车卖浆古今中外皆有之, 由于“摊贩现象”兼有积极和消极效应, 属于颇具争议性政策议题被众多学者关注。目前大多数学者的对此研究方向集中于政府与社区的事权划分, 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与平衡。依据不同领域学派的深入研究寻找形成原因, 现有形式下如何治理。

关键词:流动摊贩,社区治理,消费者,利益均衡

参考文献

[1]李瑾.论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端需求——以城市摊贩问题为例[J].城市问题, 2009, (3) :54-57.

[2]曾伟, 丁振国, 田深.论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J].理论月刊, 2007, (12) :118-120.

[3]田必耀.“整编”流动摊贩是民生命题[J].中国人大, 2009, (15) :8-9.

[4]盛钿添.流动摊贩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治理——以皖东南W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 (1) :33-37.

上一篇:政审自我鉴定50字下一篇:笋芽儿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