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故事

2024-04-21

社区民警故事(通用8篇)

篇1:社区民警故事

观《社区民警故事》有感

为贯彻局、支队党委精神,丰富民警业余生活,使民警在工作之余有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放松心情,定于24、25日下午组织民警去电影城观看一部描写真人真事的影片——《社区民警故事》。

影片中没有造型华丽的服装、没有富丽堂皇的场景、没有惊悚震撼的视觉效果,有的只是一些平平常常的社区小事,正因为有了这些小事,才够成了这样一部让老百姓看了感动,让公安民警看了为之自豪的文艺片。

作为一名从警二十多年的老民警,当我第一眼看到影片的名字时,心中就尤升一种亲切感和荣誉感,我不敢说对公安民警这个职业有多深的了解,但我敢说这个职业是最崇高、最神圣和不可侵犯的。而这种崇高、神圣的形象是用我们公安民警用自己一滴滴汗水和一点点实际行动铸就起来的。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和同事们一起去影院里观看《社区民警故事》这部影片。

一、学习国平同志亲民爱民,永远将群众事情放在第一 俗话说“人民警察为人民”,这句话放在义达里社区民警国平同志身上一点也不假。在他心上牵挂的总是社区群众,总是将社区里的大小事排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情永远排在最后。例如:帮助晶晶找工作、帮助孙喋依走出个人阴影、帮助大明子找租房住户、帮助组建社区戏剧团等等都是社区民警国平的心头大事。作为一名老交警、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永远将群众事情放在第一位,做到人民群众之间无小事,力争做一名“党和国家放心,社会形象可心,人民群众贴心”的忠诚战士。

二、学习国平同志机智勇敢,敢于与不法行为做斗争

故事发生在西城区的义达里社区,这里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多,为使社区人民群众财产不受损害,维护义达里社区的长治久安,我们的社区民警——国平同志,天天没日没夜的工作在基层,发动基层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共同维护社区的一方平安。例如:在勇抓通缉要犯和智斗美发女郎时,他靠的不是自己个人力量而是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没有和这些人员硬碰硬,而是利用技巧和发挥群众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名交通民警、一名执法者,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违法人员。为了更好的解决他们的问题,缓解与违法人员发生正面冲突,这就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像社区民警国平同志一样机智勇敢,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例如:一个“您”、一个“请”字都可以使人民大众打消对我们执法者的反感情绪。

三、学习国平同志廉洁自律,坚守自己心底那道防线 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为了维护我们公安民警在群众心中“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这就需要我们公安队伍中有更多像国平同志一样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的公安民警。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不滥用职权,不以自己手中的权力而谋取私利,时刻以一名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队伍中树立正气,增强廉政勤政意识,坚守自己心底那道防线。

篇2:社区民警故事

在××区××镇××村,只要一提“××”这个名字,无论是老人或是小孩都会说:“他不就是我们这里那个白白胖胖,憨态可掬,而且人又很好的胖段长吗?”在××村,“有事找胖段长”也几乎成了村民嘴里的口头禅。“胖段长是我们××村的活雷锋,群众身边的‘110’!”在××村,只要一有事情,群众首先想到的不是“110”,而是他们的“胖段长”。

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

“一开始还怀疑这个胖胖的一脸和气的段警能不能管事,镇住那些整天闹事的人。”××村很多村民对“初来乍到”的××都怀有这么一丝的疑问。

但没多久,××村村民们的疑虑被现实彻底打消了。村民们看着村里那一台台祸害不浅的××××××清干净了,村里往日居高不下的各类案件渐渐少了。

据不完全统计,自××来到××警务室这短短1年时间里,他就带领治安巡逻队员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6人,这其中有涉嫌盗窃、抢劫、绑架、网上在逃犯、贩卖假币、伤害等等案件。治安管控上,提供大量有价值线索,抓获吸毒人员7名,捣毁××××××114台,为净化辖区社会风气和增强公众安全感做出积极贡献。1年时间里,××辖区发案率与同比整整下降了23%,提高了群众知法和守法意识,确保了辖区内的安定稳定,深受群众好评,××辖区群众一提到他们的“胖段长”无不交口称赞。

扎根基层服务辖区百姓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工作的态度是“不但要听到,而且还要看到”,只有眼见才能为实。

日前,笔者跟随××体验了一把他的“生活”。中午12点半,顶着烈日,笔者跟随××开始在××辖区走街串巷进行巡逻,对部分重点出租户、网吧及企业进行走访,了解情况,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如此,除了每天中午的例行巡逻之外,每天晚上10点至凌晨3点,××还要再次带上巡逻队在辖区里进行巡逻。如此大的工作量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经常一个人或带着协管人员走街串巷了解情况。对偌大的辖区,他是了如指掌。怪不得在前不久社区民警轮流换岗时,福州××分局领导直接“剥夺”了××的“权利”,不允许××换岗,要求××必须继续留在××警务室当他的段长。

去年春节期间,一名河南籍黄姓男子在××给××打电话来说“女儿春节前因家庭原因从河南离家出走近2个月,前两天接到女儿的电话说现在在福州××就挂断电话,现在从河南赶到福州××××仍找不到女儿,只有其女儿打电话的号码,请求陈段长能帮查找。”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放弃了春节的休息时间,根据黄姓男子提供的相片及其女儿体貌特征,××以所在地为中心对××的出租户进行挨家挨户的访查。经过两天的访查走访,在××大街21号,××终于找到黄姓男子离家出走的女儿。见到自己失散多日的女儿,黄姓男子被××那爱岗敬业、一心为民的精神完全折服。

而类似这样为民做实事的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每次听到村民的夸奖,××都显得很不好意思,他说:“其实我做的都是些平常小事,帮群众解决问题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大快乐。”

××到××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为群众办理政审结89次、法律援助17人次、调解民事纠纷36起,为构造和谐的警民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应

有的积极作用。

舍家为公尽展警察本色

在同事眼里,××他是好榜样;在群众眼里,××他是热心肠。但在亲人眼里,××他只是一个整天有忙不完事情的大忙人。“对父母亲、对妻子和对孩子我都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心理面的感觉就是愧疚。”谈到家时,××无奈笑笑地对记者说道。“段长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自己亲人在一起的时间都要多的多,自从他来到××之后,这里完全成了他的家。”××村巡逻队队员每每谈起自己那和蔼可亲的“胖段长”,都会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在他们眼中,“胖段长”××他对谁都好,都有责任心,但就是除了家人。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这么一件有关于××的趣事。去年11月,由于××辖区盗窃等警情高发,为了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早日破案还群众安宁,××连续6天都呆在辖区进行踩点排查,回不了家也就只是打个电

话说一下而已。也就因为这样,差点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当时××的妻子开始怀疑丈夫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竟然会连续6天不回家。“我的丈夫工作确实认真,但总有下班的时间,6天不回家,这谁放心得下?”带着这个疑问,××妻子到××派出所找派出所领导要人。最后,看着忙碌的丈夫不停地接电话,接待群众,连话都搭不上的妻子心中那点怀疑也早已荡然无存。

“顾不上家,妻子经常有意见。可为了工作,没办法,只能寻求她的一再理解。”谈到妻子,××觉得自己欠她的太多了。

虽说对家庭满腹愧疚,但一碰到群众求助的电话,××又会将这些顾虑抛到九霄云外。时常深更半夜接到群众救助电话之后,××二话不说,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尽管有时候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胖段长’不仅守得住平安,而且还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肠。”很多村民告诉笔者,他们都有××的电话。找他时只要一个电话,即使是半夜凌晨他也会很快出现在现场。

有一次,村里有人盖房,凌晨4点左右,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小心,一块砖从墙头掉了下来,刚好把楼下另一户人家主人的手砸伤了,两家因此发生了争执。凌晨4点多,刚入睡不久的××就接到事主打来的电话,接完电话后,二话不说,马上从家里赶来现场调解,迅速排解了纠纷,邻里和好如初。

“不管是本村人还是村里外地人的事,他都会尽自己所能去管一管。”村民老杨如是说。

篇3: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探析

1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困境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社区民警在干预家庭暴力问题时, 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与情况。

1.1 社区民警面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态度尴尬

在对待家庭暴力问题上,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宁拆十座庙, 不拆一桩婚”, 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暴力问题是家庭内部的事, 是家庭间的摩擦, 不好也不应该干预。所以导致了社区民警在面对家庭暴力问题上的“站边看”, 在接手案件之初较漠视的态度。另一方面, 干预家庭暴力带来的结果是复杂的, 如在虐童案中, 行政强制力的干预需要考量其结果是否会影响受虐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当受害人受到伤害报案时, 社区民警一般以调解为主。这是当前社区民警在处置家庭暴力案件中的另一个态度误区——重调解。而这样做往往都会给受害人带来二次伤害:他们很怕再次看到施暴者, 很怕再回到那样的家庭环境中, 再联想到报警使施暴人蒙羞, 得到的可能是更加残暴的暴力。这些态度的误区不仅使社区民警错失了干预家庭暴力的最佳时机, 也增加了受害人再次受到伤害的风险。

1.2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程序尴尬

《反家庭暴力法》并没有设置明确的公安机关干预程序。社区民警在干预家庭暴力问题时, 处置程序是其首先必须面对的难题。第一是管辖问题,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在一般行政案件中, 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包括主要犯罪实施地的公安机关和犯罪人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在目前的中国公安工作实践中, 属地管辖权往往引发管辖争议, 意味着民警对案件跟进进度的滞后。第二是关于家庭暴力行为的界定问题。参照我国《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人体重伤轻伤鉴定标准》是确定该暴力行为是否违法或犯罪的重要依据。这些依据的来源是司法鉴定或者是医院的诊疗证明。但现实中, 存在着被害人不愿意或不敢协助司法鉴定或者提供诊疗证明。而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 受到暴力伤害后也不会选择去医院看病。这样的情况给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问题带来了极大地阻碍。而对于精神暴力的界定, 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1.3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结果尴尬

社区民警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大多以调解作为结案的方式。但这个没有法律强制力的处理结果很难确保受害人不会再次受到加害。而从反家庭暴力实践看来, 不止是调解无效, 很多的治安处罚方式也收效甚微, 有时反而会激起或埋下加害人又一次施暴的祸根。因此, 在家庭暴力发生初期, 暴力尚不严重时, 社区民警缺乏有力的法律措施与手段来制止可能再次发生的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规定了公安机关的训诫措施, 但根据以往执法的经验, 训诫的法律效果与实际效果尚待实践检验。

2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重要意义

作为基层公安机关中直接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社区民警, 在家庭暴力案件防范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对象都与家庭暴力案件防范内容相关联。

2.1 社区民警是预防家庭暴力的重要力量

家庭暴力案件的开端大多是源自于一次日常矛盾冲突, 然后不断升级, 直至酿成惨剧。很多严重的暴力伤害就是因为开始的第一巴掌没有受到干预而逐渐升级的;从第一巴掌到严重伤害之间, 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2]。如果在矛盾初期, 能得到有效地干预, 很多的悲剧都可以得到阻止。社区民警在其警务工作中, 积极深入社区, 融入社区, 围绕社区开展工作。通过深入的社区工作, 社区民警可以在家庭暴力发生初期迅速得到信息, 并及时介入, 能有效地积极预防轻微家庭暴力的升级。

2.2 社区民警是处置家庭暴力的核心力量

社会控制论认为, 家庭暴力一直是不受社会干预和制约的私人犯罪行为[3]。在家庭暴力案件发生后, 相比于其他司法机关或社会团体组织成员, 社区民警在处置家庭暴力问题方面具有核心地位。社区民警的工作开展围绕社区, 比其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更了解家庭暴力的矛盾双方与成因, 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控制工作。社区民警代表着公安机关, 具有行政执法资格, 在必要时能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和治安处罚措施, 具有社会团体组织成员不具备的行政强制力及威慑力, 在面对家庭暴力问题时, 能有力地进行实质性的干预。

2.3 社区民警是家庭暴力个案追踪的有力执行者

家庭暴力因其具有周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一次案件的处理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 相反应当继续加强追踪与控制。社区民警通过其日常警务工作的开展, 联系社区服务组织, 发展治安积极分子, 构建治安防控体系, 能有效地监督和追踪个案, 并能当家庭暴力再次发生时, 及时得到信息, 通过行政强制力进行有效地干预。

3 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的具体措施

早在20世纪中旬欧美等国家就开展了有关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现代的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践, 我国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措施应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3.1 有效发挥治安宣传治安教育和舆论的监督控制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社区民警可以通过治安宣传和治安教育等措施来有效预防家庭暴力。通过以画报、海报、实际案例进行普法宣传。定期在社区开展针对重点对象的法制专题讲座, 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使社区成员了解法律, 学会适用法律自我保护。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有关家庭和谐的主题活动和运动, 促进家庭和谐, 社区和谐文化的形成。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能有效地拉近社区民警与社区的距离, 增加群众与社区民警之间的交流, 增强群众对社区民警的信任, 能有效地减少因受害人在不信任民警或者羞于公布“家丑”的不正确态度下, 产生的忍受行为, 从而导致家庭暴力升级的可能性。通过这些文化宣传活动, 形成社区内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舆论氛围。另外, 在家庭暴力案件发生后, 做好舆论控制, 既避免流言对受害人产生二次伤害, 也可以对施暴者进行舆论谴责, 督促其自我反省与改正。

3.2 社区民警引导社区构建家庭暴力防控网络

家庭暴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 防控家庭暴力只是社区民警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 因此社区民警要重视调动起社区的能动作用, 与社区共建家庭暴力防控网络。

3.2.1 以社区民警为主导开展社区家庭暴力信息化建设

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 对已发生过家庭暴力案件的家庭信息进行采集与更新, 做好个案追踪工作。社区民警协同社区防控小组积极收集、记录好日常中的“小暴力”, 包括视频、照片、医疗证明等等。以解决因证据收集不够, 证据不好收集而带来的社区民警在执法程序及结果上困境。

3.2.2 以社区民警为纽带积极发挥社区调解的作用

在家庭暴力案件中, 如果情节轻微, 社区民警不宜过多介入。因此在此类案件中, 应当以社区民警为纽带, 利用社区力量, 联合其他司法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发挥社区调解的作用, 这样既有力的干预了家庭暴力问题, 又做到了公权力的有限介入。同时在面对精神暴力这一缺乏行政强制力干预的家庭暴力问题时, 有效地调解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2.3 以社区民警为核心依靠社区监控严重暴力实施人

严重家庭暴力的实施人, 社区民警应当参照借鉴重点人口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实施规范化管理。并紧密依靠社区群众, 社区家庭暴力防控小组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 矫正犯罪分子的施暴心理和行为恶习, 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严重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

3.3 社区民警加强与相关家庭亲属的沟通协作工作

社区民警在处理家庭暴力问题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亲情的力量,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其他宗族力量还较浓厚的地区。家庭暴力在传统观念中是家庭问题, 因此借助宗族力量, 联系家庭的亲属来协作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有着突出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和其他宗族力量较浓厚的地区, 社区民警因其自身工作需要, 必然熟悉与了解当地宗族, 这为开展家庭暴力防范工作奠定了较好地基础。社区民警可以通过与宗族的协作, 共同教育和监督好施暴人。

4 结语

家庭暴力问题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要素, 社区民警在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对象等多方面有干预家庭暴力的优势, 在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中, 公安机关及社区民警应加大对家庭暴力的关注与干预, 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履行其职责与义务。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家庭暴力是影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消极因素, 更是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随着《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 社区民警对家庭暴力问题必然予以关注, 并将干预家庭暴力作为自身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我国社区民警在干预家庭暴力问题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 结合中国社区警务实践, 汲取国内外社区警务干预家庭暴力的先进经验, 寻求切实可行的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社区民警,家庭暴力,社区警务,问题探析

参考文献

[1]李玫瑾.警察:制止家庭暴力的重要力量——国外警务改革趋势:服务社会、参与制止家庭暴力的活动[J].公安大学学报, 2002 (1) :51-55.

[2]王芳.关于家庭暴力警方干预问题的若干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4 (4) :48-51.

篇4:曹杰:讲述地铁民警的故事

四惠站派出所的特点,那就是站太大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四惠站派出所管辖着9个地铁站、一个公交枢纽、两个长途汽车站,仅从地铁里经过换乘的人,一个早高峰就至少有几十万人次,今年还在上升。线长而广,客流量大,民事纠纷多,扒窃案件多,夏天猥亵案件高发。早晚高峰时段,人实在是太多了。看着出出进进的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不头晕。

我是2012年12月底从刑警队到派出所的。到所里第5天,就遇到一件事。在高碑店站,一个40多岁的女同志跟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在车上发生矛盾,小伙子下车要走,女同志拽着不让走,小伙子一甩手,出站没了影,女的在站台里狂喊让服务员拦住,服务员也拦不住,她就跟服务员大闹,服务员只能打110报警。到了派出所里她对着民警大喊大叫,踢门拍桌子,说民警偏向那个小伙子,要找领导投诉。我就是副所长,询问她的姓名住址,结果被骂一顿,大家都觉得不太对劲:她的精力超强,一般人闹一会儿也就累了,她根本就不知道累。民警拐弯抹角地问,跟她聊天,终于问出了她家人的电话。她的家人接到电话就说,此人患有精神疾病,是有医院证明的,而且这个证明是她随身携带的,于是我们不知道呀。于是我们的心里也就踏实了。她一个人就闹得我们几个民警不得安宁。从下午4点多,一直闹到夜里近12点没了末班车。你不能激怒她,那是火上浇油,要想办法哄,说好听的唯恐来不及,谁还敢惹她?还得防止她突然间生出意外。从去年初到现在,民警遇到10多起这种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乘客了,极其耗费精力。

乘客之间发生纠纷的就更多了。现在的人火气实在太大,而且特别狠,不管男女,为芝麻点的小事发天大的火。有一件事到现在还没解决完,当时上车,一个女乘客在前边,男乘客在后边,互相挤了一下,两个人打起来。谁也想不到,女乘客竟然能拔下头上的簪子,照着对方的眼睛就扎了下去,当时男乘客血流如注。经过治疗,现在还恢复了一部分视力。幸亏没扎得特别实,如果扎实了,这只眼就完了。

这是一对一的,还有成双成对的。有一对从唐山来的中年夫妇,跟一对北京小夫妻打起来。就是上车下车谁碰谁一下这样的事情,其实说声对不起或者连说都不用,这样的事在公共场所随时可能发生,很正常。但他们就打了起来,两对夫妻真是大打出手,实际检查结果是唐山女方右手一个手指被咬伤,北京女方后背摔得青紫。我们先进行调解,唐山一方提出来,赔偿3万元,少一分不行。为什么要这么多?她是搞雕刻工艺的,手指就是挣钱的主要工具,再加上精神损失费等等,说是没多要。北京一方就给300元,多一分不给。从下午坚持到第二天凌晨3点。这样下去不行啊,对他们进行了法律告知,让他们去做伤检,然后等待法律裁决。法医鉴定出来,双方都够行政拘留的格了。法律规定认为有必要进行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民警把双方找到派出所,进行调解。而且告诉他们法律后果。双方根本不当回事,唐山一方降到18000元,北京一方说给3000元。结果又是不欢而散。我们本着为他们好的原则,随后又进行了一次调解,跟他们说明后果,讲利害关系。本来就都违法,应当惭愧,他们却毫无悔意,而且还都不拿警察的好心当回事,在派出所里当着民警的面就那么吵来吵去。既然如此,也就只好都往拘留所里送吧。让他们在拘留证上签字。结果一看法律文书,当时全都傻眼了,刚刚还伶牙俐齿,立即连话都说不出来,嘴唇抖着,女的往男的身后躲,男的不敢上前,更别说在拘留证上签字了。好半天才打起精神来,北京的这对小夫妻说,同意警察的调解,对方要多少给多少。唐山夫妻说了一句,我们什么都不要了。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签完字就走,唯恐晚一步警察把他们真给拘留了。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我们谁也没想到是这种结果。想想可笑,但当时调解过程中真是气人,咱们民警说破嘴,他们却是拿着好心当驴肝肺。

遇到这样的情况,回到宿舍躺下,都不知道这一天是怎么过来的,脑子里全是他们吵架的那些事情,头大如斗。2013年我们派出所调解的大小纠纷总有几百起,一般的劝劝说说都不算在内。

地铁里扒窃案件多,扒手主要是偷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这两个牌子最值钱。我们站的地面上是东三环东四环商圈CBD,这是北京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一个个小白领,有钱,月收入都是万元左右的,讲究面子、时尚,世面上最先流行起来的东西,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扒手觉得这一带是北京钱包最鼓的地方,因此扒手多。不说别的,偷一个苹果手机就是小白领半个月的工资。抓扒手压发案是我们派出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去年年底晚高峰的时段,连续发生多起窃案,我带着一个组,每个车站都布下人。地铁里别看人多,其实特别不利于民警隐蔽。车一来,站台满员;一走,车站上立即空空荡荡。有时候就剩下民警和贼在这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没办法,民警有时候躲台阶后面,甚至有时藏在储物间里,那里边有多脏有多味,您怎么想象都不过分。而且人在里边守一天,贼也不见得来。贼来了,他也要看上几趟车,确实没看到民警他才下手。这就要求民警不但藏得住,而且在贼不知不觉的时候靠近,贼一般都在挤门子也就是人们上下车的时候下手,他一下手,民警就能及时跟上,抓他个人赃俱获。说说容易,为了抓贼,民警蹲守了整整一个星期。发现这是两个女贼。有几次民警跟上了,但她们没得手。在她们下手偷一个三星手机的时候被抓下了。女贼有女贼的招,躺到地下就打滚,民警们都是便服,她们想制造混乱逃脱。我们早有对策,一亮工作证,老百姓全明白。

经过2013年一年的严厉打击,我们派出所管辖内的扒窃案件,比2012年少了一半。

(编辑·韩 旭)

贴心提示:

乘坐地铁防扒手有三法:

在地铁内经常发生扒窃案件的地点有三个,一是地铁通道内,二是上下楼梯处,三是上下车时。扒手作案的对象大多是用手机耳机听歌的乘客,扒手通过耳机线将手机从乘客兜内或包内提出,然后迅速拔下耳机线将手机偷走。等乘客反应过来时,扒手已经将手机关机或调到静音状态。有的乘客粗心大意,手机放在没有拉锁的衣兜、裤兜内,很容易被扒手拽出,特别是在上下车时趁人多拥挤,扒手能够轻易得手。

那么如何防止被扒窃呢?民警给出了防贼的办法。

一要将装有贵重财物的包背在身前,拉锁头朝前,始终置于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贵重物品如手机等不要装在暴露的口袋处,按顺序上下车,不要拥挤,不给扒手可乘之机。车门口处是扒手喜欢停留的地方,一旦得手便于下车逃跑,所以站在车门口或准备下车的乘客要提高防范意识。

二是购票时提前准备好票款,不要当众外露贵重财物,以免给扒手留下可乘之机。

三是携带行李较多的乘客要看好自己的行李,把行李放在自己视线的前方,不要放在身体两侧,更不要将行李交给陌生人看管。

篇5:警校生社区民警故事观后感

今天,在课上我们观看了《社区民警故事》这部由真实民警故事改编的影片。《社区民警故事》是一部根据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故事的原型是西城区民警李国平,他在社区民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一干就是20年,创造了辖区连续20年无刑事发案记录发生的不平凡业绩。

影片中没有造型华丽的服装、没有富丽堂皇的场景、没有惊悚震撼的视觉效果,有的只是一些平平常常的社区小事,正因为有了这些小事,才够成了这样一部让老百姓看了感动,让公安民警和为警校生的我们看了为之自豪的文艺片。

当我第一眼看到影片的名字时,心中就尤升一种亲切感和荣誉感,我不敢说对公安民警这个职业有多深的了解,但我敢说这个职业是最崇高、最神圣和不可侵犯的。而这种崇高、神圣的形象是用公安民警用自己一滴滴汗水和一点点实际行动铸就起来的。我很激动和荣幸和我的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社区民警故事》这部影片。

观看影片后,深深的感受到,在本职工作中,李国平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勤恳踏实,把时间都奉献给了社区,谁家有事随叫随到,社区里无论谁家有了困难只要是他知道的,能解决的他会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他都会记在心上,想尽办法为百姓解忧。所以不论是老住户还是刚搬来的新住户,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租房子,人们都特别信任他,都让他帮着出谋划策,他成了社区第一大忙人。几乎24小时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也是有家的人啊,家里也需要他的照顾,但

他总是能协调好家事,从没因为家事耽误过工作,遇有休息时间需要加班时,他总是争着去,遇有其他干部因病、因事无法上班时,第一个替班的人也总是他。用他的话讲就是:这个岗位虽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考验,然而,走上这个岗位就要“牺牲”和“奉献”。

社区民警的工作很苦很累,工作繁琐,单调乏味,不象其他警种那样,破一件大案,一夜成名,风风光光的,要做好一名社区民警必须耐得住寂寞,只有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把普通的事做得不普通,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平时工作要认真,细致有耐心,并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困难,解决问题。在我们看似是一些小的事情,但却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对于人民群众来说,都是大事,所以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必须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竭尽全力为群众解决困难。

李国平警官帮助社区关大爷保住院子的破旧大门、帮有前科的社会小青年找工作、帮社区京剧社团找活动场地等等„„让我深深体会片警的工作不仅是要打开每一户居民的门,而是要敲开居民的心。

影片中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李国平忙碌了一天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给年迈苍苍的老母亲洗脚的画面,他的母亲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看着自己的儿子却不认识,但她看到电视里穿着警服的李国平时却激动地说: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儿子!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老母亲就算什么也不记得,但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是一名人民警察,她为有这样的一个儿子而骄傲;二是李国平在替外地打工青年洗脱“偷锅”罪名时,他语重心长的跟街坊们说:外地人来北京工

作不容易,虽然只捡捡废品,但他也给我们北京的城市绿化做出了贡献,我们就不能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对他么!通过这件事他不仅是替这个外地青年洗脱了罪名,还改变了这个外地青年的命运,如果没有他,这个外地青年说不定就不能再留易达里了;三是影片最后大家一起给李国平过生日,李国平因为工作早已把自己的生日忘记了,他接到大婶电话后以为社区又出什么事情了,急急忙忙放下手上的工作来到社区,当他来到屋里看到大家原来是要为他过生日时,他哽咽了,深深地给他家敬了一个礼,看到这里我也被这感人的画面感动了,警民一家亲,你为老百姓付出了多少,老百姓就会对你怎么样。

我们要学习李国平警官亲民爱民,永远将群众事情放在第一位。俗话说“人民警察为人民”,这句话在我们军训期间牢牢的记在我们心里,但还是没有理解它的含义。但在义达里社区民警李国平同志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在义达里社区民警李国平同志身上完美的体现了出来。在他心上牵挂的总是社区群众,总是将社区里的大小事排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情永远排在最后。例如帮助晶晶找工作、帮助孙喋依走出个人阴影、帮助大明子找租房住户、帮助组建社区戏剧团等等都是社区民警国平的心头大事。身为一名警校生在日后的实习工作和未来的工作中要永远将群众事情放在第一位,做到人民群众之间无小事,力争做一名“党和国家放心,社会形象可心,人民群众贴心”的忠诚战士。

学习李国平警官机智勇敢,敢于与不法行为做斗争。故事发生在西城区的义达里社区,这里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多,为使社区人民群

众财产不受损害,维护义达里社区的长治久安,我们的社区民警——李国平同志,天天没日没夜的工作在基层,发动基层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共同维护社区的一方平安。例如:在勇抓通缉要犯和智斗美发女郎时,他靠的不是自己个人力量而是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没有和这些人员硬碰硬,而是利用技巧和发挥群众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他们的问题,缓解与违法人员发生正面冲突,这就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像社区民警李国平同志一样机智勇敢,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例如:一个“您”、一个“请”字都可以使人民大众打消对我们执法者的反感情绪。

学习李国平警官廉洁自律,坚守自己心底那道防线。身为警校生的我们未来大多数人会从事公安工作,要在警校的学习期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地信念,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不以权谋私。李国平警官坚决不收下古董,并且帮助老奶奶存在银行保险柜中,防止心怀不正之人的窥窃。未来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为了维护公安民警在群众心中“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这就需要公安队伍中有更多像李国平警官一样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的公安民警。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不滥用职权,不以自己手中的权力而谋取私利,时刻以一名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队伍中树立正气,增强廉政勤政意识,坚守自己心底那道防线。

社区民警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事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关党和政府,尤其是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必须始终坚持

从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做起,真正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实做好,要扎实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建设,让更多的民警走进社区,融入群众,扎根基层,使公安工作做的更好,最大限度地夯实社区警务工作的群众基础,自觉构建伙伴式的警民关系。社区民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了公安部的部署,深入基屋,深入群众,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改进了工作,化解了矛盾,同时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作为一线民警,李国平同志一直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且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的事件做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很多人反映白天上班家里没人不安全,他就发动那些退休在家的老人自发的组织成立了“巡逻队”,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在他当片警的这些年里,社区没发生一起入室抢劫等刑事案件,给社区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李国平参加工作至今,二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锐意进取,得到了全体民警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正如他所说“我们的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上班一天就要负责一天,干与不干都是一天,心情愉快的干和背着负担干活也都是一天。那我就高高兴兴地干,尽职尽责地干。”

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学习李国平同志这种兢兢业业、勇于吃苦、乐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投入工作,始终坚持深入一线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动人的篇章。

作为一名警校生我深深的被李国平同志的事迹感动了,我原来以

篇6:优秀社区民警事迹

从警X载,他默默耕耘、忠诚守护,一串串“平凡数字”背后记录着一个个“不平凡故事”。X本工作笔记上,记下的是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投射的是群众一张张满意的笑脸;X个金点子,每一个背后都饱含他对民生难题的尽力破解;X面锦旗,是付出与收获,也是辖区平安的光荣印记;X个最美瞬间,危难之际、不曾犹豫,一次又一次挽救了鲜活生命,一次又一次感动着这座城市……他就是X市公安局X派出所社区民警X,辖区群众口中的“XSir”。

X,男,X岁,汉族,中共党员,现为X派出所社区巡防队副队长、X社区民警,X年X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荣立X。

因地制宜创新出实绩.作为X社区的“片警”,X在笔记本上清楚地记录着社区各种基本数据。从警多年,他始终坚信没有管不好的社区,只有想不到的办法。

针对辖区治安特点,X积极争取社区支持,大力推行警务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工作,努力破解住宅小区基层自治的各种难题,将社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融入特色警务室建设,充分整合社区民警、消防协管员、网格员、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推动“警网联动”机制,形成合力构建辖区治安稳定的“大网络”,让隐形的警力发挥作用,大大提升了社区管控度。今年以来,X辖区的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了X%。

为了更直观地掌握辖区出租房屋情况和整治进度,X创新提出了“挂图作战”的方法,将辖区所有房屋情况制作成平面图,用展板展示出来,并设定了“六色区分法”,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住房种类。

其中,住宅和车库按照颜色逐一标注,并且逐户开展工作,这种“挂图作战”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直观掌握出租房屋整体情况,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检查整治工作进度,切实将“小隐患消除在社区”,大大提升了社区治安环境。

勤能补拙治理有妙招.勤走访、善总结、多创新是X这些年来社区工作的万能法宝。无论分管哪个社区,无论面对什么难题,他都坚信“勤能补拙”。从警以来,他“脑洞大开”,先后提出问卷星防诈骗宣传、编写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教程、集宿区外来人口服务站设置、掌上社区微警务工作法、校园警方微课堂等X个“金点子”,有效提升了辖区警务工作质态,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只要一有时间,X就会上门走访,从住户到企业,他一一登门。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找辖区群众聊天,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情况想要反映、有没有什么线索需要提供;只要一有想法,他就会付诸行动,无论是QQ、微信,还是邮件、书信,都是他与群众交流的常用工具。多听、多问、多想、多做,就是他的社区工作“新妙招”。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X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让群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事情。通过警情研判,X梳理了几类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并且借助问卷星软件自主创作设计了防范宣传问卷和二维码,通过联系企业、学校、中介等部门,结合入职培训、家校共建等平台完成反诈测试,提升防骗能力,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测试X.X万余人次。

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X非常注重采群建群工作,每日都会选择新型、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编写预警推送至各个微信群,并且组织警务站队员在提供警务服务过程中随时随地开展反诈防骗宣传。这种“线上+线下”结合宣传方式,大大提升了群众安全防范水平。今年以来,X辖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了X%。

警钟长鸣校园护安全.X管辖的X市X社区有三所学校,有各个年龄段的孩子X多人。虽然X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他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他常说,“每次与这些孩子在一起,总能想到自己小孩的模样,为这些孩子创造平安稳定的成长环境,是我最大的使命。”孩子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小X叔叔”。

筑牢校园“安全墙”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记挂在X心头的大事。为此,他也花费了大把心思。校园警方微课堂、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安保人员培训考核、校园防护网体检、反恐演习等等一系列措施,让校园学校安全等级层层提升。

在一次护学岗过程中,X发现X市一小学门口有流动摊贩无证出售“三无”产品,因为造型新奇吸引了不少小朋友驻足围观,特别是独自放学的孩子久久不肯离去,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联系城管部门,在学校周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治,安排警力加强放学时段的闪灯巡逻,同时专门编写了一份关于校园周边安全防范的警方提示,推送给各年级班主任和家长。他还将内容增加到“每月一堂”法制科的内容中,用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小学生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小事化解在“小”、矛盾化解在“前”.X将“老娘舅+社区警务”的工作模式引入社区警务站,配备“X名民警+X名社区干部+X名网格员”,专门调解社区里的邻里纠纷、化解X矛盾。近两年来,他累计调解各类社区纠纷X余起,化解X矛盾X起,在辖区群众中赢得了金牌调解的好口碑。

篇7:社区民警工作规范

根据公安部、省厅和市局关于开展社区警务建设工作的要求,为有效推进我局社区警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结合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依据我局实际,特制定《焦作市公安局山阳分局社区民警工作规范》,希认真贯彻执行。

社区民警应以社区为依托,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警民携手、预防犯罪、减少发案、共创安全社区,努力实行“发案少、秩序好、社区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社区民警要紧紧围绕“防范、管理、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开展工作,主要承担收集掌握情报信息、实有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五项职责。社区民警每周在社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个小时(可实行弹性时间),在社区工作期间必须按规定着制式警服,携带工作证件。

一、收集掌握情报信息

社区民警要增强情报信息意识,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物建治安耳目、信息员,拓宽信息渠道,建立覆盖全社区的情报信息网络。要依靠基层组织、治安积极分子、社区居民和耳目、信息员,广泛收集各类情报信息并及时上报,不漏报、迟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重要信息。社区民警物建治安耳目、信息员数量分别不少于2名,通过治安耳目、信息员获取的有效治安信息(被分局采用)人年均在10条以上。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情报信息登记簿》台帐,载明信息来源,类别,具体内容、上报渠道(处理结果)、时间等。

(二)建立治安耳目、信息员卷(分个人卷和工作卷两部分),个人卷记载耳目(信息员)的物建、考核(半年一次)、奖惩和其他个人情况;工作卷记载耳目(信息员)提供线索、反映情况及对线索情况的甄别、使用等情况。对失去或不起作用的耳目、信息员,应停止使用,切断联系。

(三)情报信息收集的范围:

1、社会各界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期、热点问题的反应;

2、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事件及苗头;

3、敌对组织、邪教、会道门、非法组织活动情况;

4、民族、宗教方面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和闹事苗头;

5、预谋杀人、抢劫、盗窃、爆炸及其他刑事犯罪情况;

6、各类民事纠纷,可能铤而走险的对象;

7、其他需要收集的情报信息。

(四)情报信息收集的方式:

1、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复杂场所、特种行业、重点对象内物建治安耳目、信息员,并依靠基层治保组织、治安积极分子等收集情报信息,通过适当方式加强联系和指导,比如日常工作中和治安耳目(信息员)接触,以月例会的形式召集辖区治保人员、治安积极分子搜集辖区不安定信息等;

2、通过入户调查、阵地控制(行业、场所管理)等方式听取群众反映;

3、通过接触工作对象了解掌握;

4、通过分局定期通报的刑事、治安案件及日常掌握的的辖区治安状况分析了解掌握治安动态。

(五)服务现实斗争

社区民警要积极为破获刑事案件提供有价值(直接破获或者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线索,及时提供涉稳信息,为上级公安机关及时决策提供服务。

二、实有人口管理

人口管理是社区民警工作的基础和基本内容。社会民警应把社区内居住的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全面准确登记,并以入户查访的方式对辖区内实有人口进行经常性的调查走访,了解掌握其基本情况,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并把能否破案和提供破案

线索作为衡量人口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建立健全各类人口台帐,落实各类管理措施。

(一)实有人口管理,具体管理措施为:

1、依靠社区及小区物业部门设立楼院长、单元长,并建立记载人员基本情况的档案,构建信息及防控网络,采取小范围了解或大范围集中活动的形式,定期不定期搜集辖区实有人口信息。

2、建立社区平面图、楼院平面图、单元平面图,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充实户信息,建立《实有人口查访登记簿》,以入户查访的形式,以居民区住宅为单位进行走访,载明被走访户总人口、住址(填写出门牌号)、联系电话、户主姓名及全户人口基本情况等,并经户主或被查访人签名;重点掌握16至45周岁男性及有违法犯罪活动的女性的现实表现,对有违法犯罪活动经历的女性应建立专门登记台帐。每周查访并掌握户情不得少于15户,集中采集信息期间每周不得少于50户。派出所每月对社区民警入户查访情况考核1次,分局每季度组织考核1次;在集中入户期间随机检查督促。对寄住人口、外流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要依靠所建立的信息网络和社区、物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定期清理排查及时发现和清理,并通过户籍所在地了解这些人员的身份情况,流动理由、时间和现实表现。

3、落实重点人口等工作对象的管理措施,充实工作对象管理档案和台帐。

(1)派出所工作对象的范围:

①重点人口;

②不够列为重点人口管理条件的违法犯罪人员;

③查获的现行违法犯罪人员中尚未列入重点人口管理的;

(2)重点人口管理的范围:

①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嫌疑人(一类);

②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嫌疑的(二类);

③因矛盾纠纷激化,有闹事行凶苗头、可能铤而走险的(三类);

④因故意违法犯罪被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不满五年的(四类);

⑤吸食毒品的(五类)。

(3)重点人口管理的要求:

①对本社区内的重点人口要达到发现得了,列管得准,管理得活,控制得住。

②对每个重点人口要达到“十清楚”(即:别名绰号和嗜好清楚、体貌特征清楚、犯罪前科清楚、服务处所清楚、主要交往人员清楚、经济收入及开销清楚、居住地和活动地清楚、手机电话等联系方式清楚、四季着装特征清楚、机动车车型车号清楚)。

(4)重点人口管理措施:

①全面采集重点人口信息,包括笔迹、毛发、照片、指纹等,并录入微机,填写《工作对象管理信息登记表》;

②健全列、撤管(一类归市局审批)手续和月见面、季考核、年终升降管控措施。

③建立以基层组织为主的帮教考察小组,落实管理帮教措施。

④建立通报协查和委托管理制度,治安大队负责到相应部门调取辖区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并督促、指导社区民警对常住的重点人口进行列管,对人户分离的重点人口,社区民警要通过治安大队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及时通报,实行双向列管。对流出的涉及国内安全重点人口,应及时报告分局国保大队视情况转递信息,严防漏管失控。

⑤定期清理考察制度,坚持灵活的管控措施,列管、清理及时,一、二类注重监控、三类重点人口注重疏导、四、五类注重帮教,对吸毒人员应建立“五位一体”帮教档案,协同驻地街道办事处、社区、涉毒人员家庭、共建企事业单位一起落实帮教措施,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尿检。

⑥工作对象信息登记表一表多用,凡列为重点人口的,其信息登记表中的管理状况栏要详细填写,没列为重点人口管理的,管理状况栏不必填写。

4、落实对监管对象的监控措施,完善《列管人员登记簿》台帐。

(1)监管对象的范围:

①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②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③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④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犯罪分子;

⑤人民法院交付公安机关监管的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

(2)监管对象的管理措施

①一律凭《执行通知书》见到本人后执行监管,否则,不予执行;

②成立以社区民警、社区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罪犯家属等成员组成的监管小组,依法执行监管职责;③向被监管对象宣布监管事项及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规定;

④每季度组织监督考察小组听取监管对象的活动情况汇报,并填写督考察材料;

⑤对违反监管事项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应依据《刑诉法》等相关法律给予处罚或提请决定机关予以收监;

⑥执行期满,应当及时宣告,并通报原决定机关;

⑦对人户分离的监管对象,户籍地社区民警要通过分局治安大队和其现住地派出所联系,由现住地派出所负责管理。

5、依照法律规定,比照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管理措施,落实对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劳动教养所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

(二)暂住人口管理

1、建立暂住人口登记服务办公室和协管员队伍,协助社区民警加强暂住人口管理。

2、建立《暂住人口登记》档案,全面登记,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了,登记发证及时,人走及时注销,并实现暂住人口登记率达到95%,办证率达到90%,对办证人员网上信息录入率达到100%,并对三无人员发函协查或采取一定管理措施。

4、管理要求:知身份情况(身份证复印件):知暂住理由、时间;知原户口所在地;知有无劣迹;

5、管理措施:

①在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配合下,结合出租房屋管理和入户查访工作,全面访查登记;

②登记、发证全面及时,基本情况登记、掌握完整,发证对象为拟在暂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年满16周岁的公民,居住一个月以内或16周岁以下公民的只需登记备案;

③坚持协查通报和上网比对制度,了解暂住人口有无违法犯罪经历;

④每季度对暂住人口查验1次证件,做到人走及时注销;

⑤对违法犯罪的暂住人口,在其在被查处后的20日内,向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通报其违法犯罪情况,并建立重点人口管理档案。

⑥依法对“三无人员”滞留较多的工地、场所等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建筑工地、单位负责人和房屋出租户加强管理,并适时组织法制宣传活动,提高暂住人口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减少外来人口犯罪。

(三)境外居留人员管理

1、建立健全“外管三簿一表”,即境外人员管理工作记事簿、涉外单位登记簿、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簿,境外人员散居、常住登记表,并对入住的境外人员24小时内报市局外事部门备案。

2、主要管理措施:

①认真查验境外人员身份证件,所持的有效户照等;

②加强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管理;

③经常性地了解、掌握其活动情况,并登记在民警工作日之上。

(四)租赁房屋管理

1、督促协管人员对辖区出租房屋全面访查登记,建立出租房屋管理档案,严防漏登漏管现象;

2、对出租房进行安全审查,必须符合消防安全和治安管理规定,危房和违章建筑的房屋,不准出租;

承租房屋不准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

3、落实出租人的治安责任,签订治安责任书;

4、登记掌握出租人、承租人的基本情况,掌握承租用途;

5、每周对协管工作进行考核,落实每季度至少一次的治安检查制度。

三、治安管理

(一)行业、场所管理

1、管理对象: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

公共场所是指人们进行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消遣游览活动;选购商品活动;集会游行活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陈列展览等场所。

娱乐场所,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8号,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游艺等场所。包括影剧院、歌舞厅、酒吧、茶秀、夜总会、咖啡馆、美容美发厅、足浴、洗浴业场所。

特种行业是指工商服务业中其经营的业务容易被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经国家法律法规或地方行政法规规定由公安机关实行特殊治安管理的行业。根据《国务院决定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目录》,特种行业需要公安机关审批的项目只保留典当业、旅馆业(包括接待旅客住宿的洗浴单位、场所)和公章刻制业许可证的核发。其他特种行业许可证[

1、进口彩色复印机审批;

2、设立旧货企业(市场)及个体商户经营旧货的特种行业许可;

3、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业;

4、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

5、印刷企业的设立;

6、拍卖业和娱乐场所的设定]的核发一律取消。但相应的特种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废止,特种行业的范围(旅馆业、刻字业、印刷业、废旧金属收购业、典当业、信托寄卖业、拍卖业、机动车修理业、开锁业、报废汽车拆解回收业)和管理任务并没有改变。

2、管理措施:

①全面访查、登记、行业、场所单位,完善《列管单位场所登记簿》台帐。

②督促行业、场所单位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组织和安全防范制度,落实专门的治保人员,每月开展至少1次的治安检查。

③对行业、场所内的从业人员进行登记,每年至少举办或督促行业、场所举办一次治安、消防业务培训;

④以个体为单位建立治安管理档案。

(二)涉枪、涉爆、涉毒危险物品单位管理

1、全面访查、登记,建立治安管理档案,载明单位名称、危险物品种类、存放地点、保卫人员、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措施以及责任民警等事项;

2、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组织和安全防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每月至少开展1次治安检查;

3、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发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4、落实单位责任人的责任,签订责任书;定期组织或监督组织从业人员和保卫人员进行治安及消防业务培训;

5、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确保不发生因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而发生枪支、危险物品被盗、抢案件或事故。

(三)学校内部及周边治理

1、建立学校内部及周边治理工作档案,载明学校基本情况、内部人员情况、安全制度及落实情况、周边出租房屋及暂住人口情况、警校联络活动情况、法制课内容、安全管理责任书等内容。

2、指导学校建立安全保卫组织和安全保卫制度;

3、经常性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进行治安检查,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4、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5、及时查处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

(四)治安整治

1、建立辖区治安问题突出场所、部位档案,载明场所部位基本情况、治安问题、整治方案、措施落实情况、整治效果、整治责任书等。

2、积极查禁辖区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安全防范

(一)社区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是: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防能力;

2、建立完善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组织;

3、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4、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二)社区安全防范的工作要点:

1、定期召开治保人员、户口协管员等群防群治队伍会议,进行业务培训,通报情况,布置工作。

2、对内部单位、居民小区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检查,检查时要携带工作证件、安全检查记录本,防火巡查记录本,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3、带领、监督所内专职巡防队伍开展巡逻,指导封闭物业小区的专职巡逻队伍开展防范巡逻,组织居民义务巡逻、看楼护院,预防案件发生,巡逻安排要根据案发情况合理安排部署。

4、组织群众对监管对象进行监督、考察、教育。

5、做好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建立帮教档案,记录帮教工作开展情况。

6、组织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利用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制作版面、小区广播、张贴宣传画报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共同营造、和谐、文明安全小区。

(三)指导基层治保会建设

1、社区主要构建:社区(基层)治保会、内部单位治保会、专业行业治保会。

2、按照“组织、人员、制度、报酬”四落实的原则指导基层(社区)治保会建设。治保会由社区主任、副主任、封闭住宅小区物业负责人、未封闭小区的保卫干事、内部单位的保卫人员、专业行业的保卫群众组成。有条件的要设立治保小组,由院长、楼长、单元长等人组成,结合街道办事处明确成员的装备报酬,积极开展信息搜集、邻里守望、巡逻防范,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切实发挥作用。

3、治保会工作内容:

(1)落实以“防火、防盗、防毒、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和安全防范宣传。

(3)组织群众开展巡逻防范、群防群治工作。

(4)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敌社情动态和重大治安信息。

(5)协助公安机关教育、监督、考察工作对象。

(6)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管理、提供破案线索以及因工作需要协助的事项等。

4、怎样加强治保会建设:

(1)加强组织建设。主要是:坚持标准,选好治保会成员,配强治保会主任、副主任;恰当合理地解决治保人员报酬待遇;开展创建先进治保会评选活动;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

(2)加强业务建设。主要是对治保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半年一次);适时召开治保工作经验交流会或现场会;建立健全必备的工作簿册(学习例会、工作计划、总结、巡逻防范、矛盾纠纷调解、帮教监控对象出租房屋、暂住人口、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

(3)加强制度、纪律建设。

5、建立《治保组织登记簿》台帐和管理档案,载明治保会的批准文件、工作计划、培训记录、工作制度、月工作情况、工作总结等。

6、内部单位治保会、专业行业治保会参照基层治保会建设进行指导督促。

(四)指导和列管内部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

1、指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保卫组织或保卫人员,制定治安保卫工作制度,并贯彻执行。

2、指导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制度,主要是安全保卫责任制和防火责任制(签定责任书)。

3、落实每季度至少一次的治安检查制度,发现隐患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

4、对重点单位、要害部位要建立要害单位(部位)登记簿,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设,分别立卷、记载人物、物防、技防落实情况。

(五)组织群众开展义务巡逻防范和群众自防体系建设。

1、每个住宅小区由居民推选1名楼长,登记造册,组织一定数量义务巡逻队员,开展巡逻防范。

2、动员居民开展人防、物防、技物建设,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安全锁和监控摄像、防盗报警器等设备。

3、指导、督促物业公司设立门卫值班和巡逻制度。

4、每月至少开展1次以“四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范教育,利用治安预警等形式,向居民告知近期辖区治安状况,提醒居民增强防范意识。

(六)配合综治部门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活动

1、安全社区覆盖巩固率达80%以上(以覆盖住户数计算)。

2、安全社区命名必须是县级以上综治部门下文命名的安全小区。

(七)开展“消防四进”活动

1、消防四进指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社区民警应根据辖区情况,积极开展消防四进活动。

2、掌握社区内各单位的消防工作情况,及时向领导提出改进和加强消防监督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协调综合治理部门加大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消防办公室(可设在警务室),绘制消防监督管理示意图,标注消防重要部位和消防设施分布情况,购置相应的灭火设施。

3、指导列管重点单位和行业、场所制定消防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分管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督促单位按国家标准配齐消防设施和器材,督促成立防火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职责,建立消防档案、协助配合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4、积极开展并监督和指导辖区内的义务消防组织开展消防检查、抽查、服务活动,重点发现和纠正居民家庭用火用电及炉灶安装使用不规范、乱倒液化气残液、堵塞占用通道楼梯、圈占消火栓、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影响消防车通道、居民楼顶安全出口门上锁等行为,对老弱病残等重点住户坚持定期检查。每年组织一次对消防业务技能培训、灭火演练和居民逃生自救演习,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督促签订居民防火公约。积极推进消防知识进家庭活动,提高辖区居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5、按照公安部73号令和《河南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依法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消防违章违法行为,依法对各种违章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6、做好消防工作的各项数据的统计工作;

7、完成本所领导和上级公安消防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8、建立社区消防档案,内容包括社区消防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机构情况、规章制度、社区消防设施器材配置情况、地下消火栓基本情况档案及地下消火栓水源分布图)、社区消防重点单位情况、消防宣传活动情况、消防工作及会议情况、消防安全巡查检查情况、火灾登记、居民防火公约、相关法律法规等。

9、积极开展创消防安全明星示范点活动。

五、服务群众

社区民警应当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热情为民服务,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服务群众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社区警务室规定时间接待群众,每周不少于6个小时,建立社区民警工作日志,记载接待群众情况;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办公秩序井然有序,物品规矩整齐,民警着装规范。

2、社区警务室建设要规范,设立标志牌、警民联系箱、去向牌、办公桌椅、资料柜、相关台帐、预警

或法制宣传板报发放警民联系卡、公布社区民警的联系电话,有条件的要设立展示民警照片、工作职责和范围、联系方式、相关安全提示和群众留言内容的宣传版面,使社区居民熟悉了解社区民警,有事能及时找到社区民警。

3、按政策、时限为群众办理户口、公民身份证、暂住证等事宜,并提供有关咨询服务,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实行上门服务,对需要社区民警调查、核实、提出审核意见的事项,应当在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办理完毕。

4、受理群众报警求助,接受群众报警并及时处置,对群众求助积极帮助联系解决或向群众说明情况。

5、利用每月治安例会时间定期向群众报告工作,内容包括一月工作情况、辖区案发情况及其他事宜,并建立专门记录备案。

篇8:社区民警故事

一、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能概述

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是由社区警务战略对社区民警的角色要求所决定的。社区警务是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警方与社区通过警务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以社区为工作基点, 参与社区生活;社区公民则通过一定的方式, 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透过社区警务的科学内涵和战略核心, 可以看出社区民警主要有以下职责: (1) 收集掌握社区情报信息。收集掌握社区情报信息, 是指社区民警对反应社区治安管理及其治安情况变化规律的消息、情报、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掌握、传输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2) 强化社区安全防范。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确保社区安全。社区民警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这个目标进行, 在工作中着力于防范, 充分发动群众和利用社会资源维护社会治安,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大力提高社区的安全防范控制能力, 以确保社区治安秩序稳定。 (3) 宣传与教育。社区民警还肩负着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 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的职责。这里的宣传和教育, 不再是单向传输并由群众被动接受的宣传教育。而是社区民警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和措施, 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参加社区治安防范工作, 提高社区居民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路线的理解, 确保群众思想的统一, 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同时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4) 服务群众。社区警务的基本思想要求社区民警要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要同社区民众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和警民鱼水关系,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为社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安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二、社区民警的角色分析

社区民警既不是原户籍警外勤民警的变称, 也不是治安警与户籍警的简单叠加, 而是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新形势下, 以社区安全为主、以为民服务为先、以治本为己任的全新的警种称谓。其他警种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相对单一, 而社区民警则有着很大不同, 社区民警以社区为工作平台, 以社区的厂矿、机关、居民为工作对象, 既要立足犯罪预防, 还要搞好社区服务。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及时控制犯罪苗头, 保证社区治安状况稳定, 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 把守好社会的重要窗口, 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依靠社会力量预防和减少犯罪是社区警务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社区蕴涵着丰富的治安资源, 但必须有人去组织、指导和开发利用, 如果离开了一支强有力的社区警察队伍, 社区警务的整体机制就无法启动, 社区警力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社区警务策略中对社区民警角色定位的特殊之处在于增进社区民警与社区内群众接触的机会, 让警察与社区居民间能互相了解、相互体谅, 培养彼此间对社区的归属感, 进而通过群众自发性参与民警的工作及活动, 达到协助及监督的目的, 利用社区内资源共同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提升社区治安, 进而让群众对民警更有信任感, 增加警察执行工作的责任感与热忱, 促进警民双方真正的合作。

三、多管齐下, 提升社区民警工作技能

从实际出发, 向素质要警力, 培养社区民警的整体工作能力,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社区民警的思想觉悟, 加深社区民警对社区警务战略的理解。

思想状况的正确、成熟与否决定着社区民警能否很好的完成社区警务战略赋予的任务和职责。因此, 要通过开展政治学习、参加党组织生活、听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组织民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勤政建设, 使民警牢记并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 以讲座、电视电话会议为主要形式, 组织专家、学者、公安院校的老师向民警讲授社区警务战略的相关知识, 使社区民警真正理解社区警务的精神内涵, 纠正实践中存在的错误思想, 并通过学习优秀社区的先进经验, 丰富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

2. 建立完善社区民警的培训机制, 开展岗位大练兵。

要建立社区民警的培训制度。对民警进行培训, 使之了解辖区的职能。全面熟悉辖区情况。顺利开展辖区实有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基础工作、安全防范工作、治安管理工作和群众服务工作, 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继续开展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和培训, 提高在职警察的知识水平, 优化其知识结构, 防止社区民警的知识及思想老化;总结先进社区的经验, 大力推广;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抓典型, 树标兵, 促进民警业务素质的提高, 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3. 对社区民警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

实施社区警务要求社区民警需要深入基层, 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开展警察公关, 与各界人士广交朋友, 作群众的贴心人。因此, 要大力培养社区民警的交际能力, 加强民警对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的技巧学习。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以情景再现、汇报表演等直观的形式, 向广大社区民警教授在处理与社区居民关系以及调节邻里纠纷等方面的知识。达到提升警察形象, 密切警民关系的目的。

4. 实行监督机制, 强化内外监督。

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是赢得群众拥护的基础。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监督管理机制, 有利于从客观上控制不良风气的滋长, 促进警察队伍的廉政建设, 提高民警的素质。一方面, 社区民警要自觉广泛的接受外部监督;另一方面, 严格内部监督机制。同时, 实行社区警务公开制度, 凡是与社区群众和社区各方面有关的问题, 只要不涉及警务机密, 都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公开, 要自觉接受群众对社区警务的监督。不断改善服务, 完善形象。

5. 完善竞争机制, 建立合理的社区警务激励机制。

社区民警的选拔应推行竞争上岗。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 对社区民警试行聘用制, 增强民警的危机感、责任感。在社区警务模式下, 派出所的领导者应尽量使用弹性投机, 给社区民警以自主发挥的余地。对于那些完全可以由社区民警自主完成的工作任务, 派出所领导应大胆放权, 让社区民警独立去完成, 使社区民警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增强其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识, 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建立以考核社区民警工作实效为主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引入激励机制, 如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立功授奖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民警的内在潜能。

四、总结

“天下安危, 公安系于一半。”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主力军, 社区民警的角色定位和自身素质不仅决定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前景和未来, 更决定着我党政权的稳定, 国家的长治久安。社区民警要找准自己的角色,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 扎实深入基层, 牢固确立“为民、爱民、亲民、安民”的理念, 坚持“客户”导向原则, 立足本职,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真心实意地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群众中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解决存在的问题, 继续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开创公安工作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熊一新, 王太元.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3:274-289.

[2]张兆端.社区警务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化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315-326.

[3]杨玉海, 葛志山, 刘知音.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265-273.

[4]李忠信.中国社区警务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9:354-363.

[5]张兆端, 张建明, 杨瑞清.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210-214.

上一篇:浙江省普通高中作业本下一篇:师本论文选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