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延安心得体会

2024-04-16

游延安心得体会(通用7篇)

篇1:游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游心得体会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向往已久的地方。7月1日,在党的89岁生日之际,我们定额站全体干部职工在站领导的带领下,奔赴延安,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那一片热土。

我们一行抵达延安后,首先在延河旁举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身旁是滚滚延河水,身后是巍巍宝塔山,在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土地上,我们右手高高举起,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刻我心潮澎湃,我为自己身为中华儿女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无比自豪!

第二天,我们怀着庄严而崇敬的心情,乘车依次去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等领袖和革命前辈先烈,和共产党党中央与红军队伍生活工作过的居住旧址和办公旧址。每一处导游小姐都为我们详细讲解,讲述领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情景,看到那一处处朴素的窑洞,一张张简陋的办公桌,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60年前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看着墙上的照片,他们穿的都很简朴,可以想象当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但是在他们的目光却透射出一种坚定,那就是革命一定能胜利的信念。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可以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够一呆就是十三年,并且在这里慢慢的积蓄力量艰难成长,最后一举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解放全国的伟大胜利,我觉得这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什么是延安精神?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回想艰苦卓绝的延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伟大的时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为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强调要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争取胜利,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

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走出来,我们不禁对伟人们肃然起敬,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团结各族人民,开创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在参观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了延安精神的精髓所在。我认为,延安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勇于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如《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也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入党章。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提倡和发扬这种精神。

这次的延安之行使我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充满新希望,新挑战的人生征途上,能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落实和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通过我们年轻一代的努力,使伟大的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篇2:游延安心得体会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绵延的黄土高坡,是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在学院的组织安排下,我终于有幸7月4日至7月5日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这难忘的2天旅程,感慨多多,深有体会。

我们是7月3日出发的,列车到达延安时已经傍晚,再去往住处的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延安的风土人情、支柱产业,还未听尽兴,就已到了住处,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延安窑洞,今晚我们就在这里先感受一下延安窑洞的魅力。

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延安纪念馆等,第二天参观了清凉山,在这两天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及中央机关办公地。当观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生活地方的一草一木,聆听了解说员详细而生动的讲解,听着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才深深领会到了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这里是我国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市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在这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

现在在大学的校园,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少了解延安精神,懂得延安精神,会去践行延安精神呢?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个春秋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所有这些,融合而成为一种社会精神,就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 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体系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不继续艰苦奋斗的理由,即使以后发展起来、富强起来了,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特别要深入到工厂、农村和广大工人、农民中去,认真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整套正确的战略、策略、纲领和方针政策,是在延安时期确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完善的,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不会产生延安精神,也不会产生毛泽东思想。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有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无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也好,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也好,关键都要靠实事求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才能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这就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延安精神是我们缺少的,也正是我们需要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弘扬延安精神呢?

第一,正确认识延安精神,理智释放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内容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而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升华。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但如果延安精神不能在我们青年大学生心中扎下根来,延安精神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必须弄清楚延安精神的历史性与现实性间的关系,弄清楚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亲缘关系,更不能把延安精神排除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程之外。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对我们青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台独事件”,“反对日本入常”事件中,我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仔细想想,爱国是值得提倡的,但如何理智的释放我们爱国热情是需要探讨的。组织游行、抵制日货等方式多少有些欠妥,更有些片面。稍有不慎,更有可能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而事实上,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爱国热情转化为一种自身奋斗的动力。要发扬延安时期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思想方面、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全方位提高个人修养,进而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二,弘扬延安精神,共创和谐环境

我们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不稳定性与矛盾性最根本体现在受环境影响巨大。因此,创建一个和谐的大环境足以令我们每个人受益。

延安精神要求我们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牢记这一宗旨,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那么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就会充满温暖。当然,要做到为人民服务需要我们有一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进而才有影响他人、帮助他人的能力。就如同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的那个过程,当一部分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高度,再去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大家庭全民素质都得到提高。到那时侯,也就实现了我们的和谐社会。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合理规划未来

理想产生信念,目标牵引成长,规划成就未来。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如同没有球门的足球比赛,索然无味。但有了目标,也并非拥有了全部,还需要我们合理规划,进而实践。纵观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如分析的那样,或多或少的有写浮躁心理,个人目标不太切合实际,更谈不上什么合理规划。

延安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也正是解决我们大学生通病的一剂良方。确定目标需要实事求是,规划未来同样需要实事求是。而在我们执行个人规划时,更加不能丢掉实事求是。事实上,我们要想执行好个人规划,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规划的“有形”向“无形”的转型。亦可谓“化整为零”。我们知道,实现任何目标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当中,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而如果真正作到“有形”化为“无形”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但最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为这个从“有形”转化为“无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过程。

第四,弘扬延安精神,共创节约型社会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我们提倡创造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腐败现象”的存在让人痛心不已,而大学校园内滋生的“微型腐败官场”同样不得不防备。事实上,此类现象正是与艰苦奋斗作风相对立的,更是与我们要创造的节约型社会不能相融的。在我们大学校园内,学生干部,尤其是那些有“腐败”苗头的学生干部有必要带头认真学习延安精神,落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无论公事、私事都应把勤俭节约放在第一位。

在我们的校园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更是可以体现在多方面的。浪费现象是最先应该抵制的,这需要从小事作起,在衣食住行多方面自觉抵制各类攀比的不良风气;高校大学生每年购买各类书籍都需要花费相当的资金,而如果能够让高校学生书籍多次利用,即高年级用过后,由低年级同学继续使用,这样无形中又可为国家节约一大笔开支„„

艰苦奋斗的作风需要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每个青年大学生都做好自身,那么就能为我们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莫大的力量!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这样,我们就完全有能力扼杀我们身边潜伏的种种危机。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我们青年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在我们自身。延安精神只是一个催化我们发展的重要外因。那么如何让延安精神这味“催化剂”更为有效呢?针对我们青年大学生自律性差的特点,我们还应当对自己多一份“强制”,多一份“勉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勉强产生习惯,习惯成为自然,自然成就素质”!

化解身边的危机,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从弘扬延安精神开始作起!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人民的独立和解放英勇奋斗。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将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努力做学习、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先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出无愧与时代的壮丽凯歌!

篇3:音乐唱游训练的体会

唱游训练的形式有很多, 如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 由一些留学生和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传入我国, 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奥尔夫 (Carl Orff, 1885-1982) 教学法、瑞士达尔库劳斯 (Emile Jaques-Dalcnoze, 1865-1950) 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 (Kodaly Zoltam, 1882-1967) 教学法等。这里分别简介:奥尔夫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以生动活泼的游戏启迪和培养儿童演唱及创作音乐, 以节奏为主, 把音乐和舞蹈、文学语言结合, 并且用上若干固定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达尔库劳斯也是以节奏律动训练为基础, 把音乐与形体运动有机结合, 对于训练和加强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柯达伊则特别重视首调唱名法及合唱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我们暂且称为“奥柯达”教学法。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机结合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一些训练, 效果显著, 很受欢迎。

1. 音乐律动训练:

就是跟着音乐节拍做动作, 使动作有节拍规律, 有强弱和程式化。分三步进行:先教律动, 所有小节都是相同的循环动作;再教唱歌谱和歌词;然后启发学生把动作与演唱同时结合运用。例如四拍子的动作设计为:双手拍桌子—双手击掌—双手拍退—再击掌, 学生的身心能准确体验并很快掌握四拍子的强、弱、次强、弱的规律。又例如三拍子的动作设计为:击掌—右手食指点左手掌心—再点一次左掌手心, 学生很快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的规律。三拍子律动动作也可以配合先八后十六节奏型。对于先十六后八节奏型可设计以下动作:双手的食指碰碰头—再碰一次食指头—击掌。这样动作既有趣味又容易学会, 充满了生机和美感, 还有谁不想参与呢?给我意外收获的是学生们还创造了一些有响声的动作, 有捻指响声、双脚尖踩地、脚跟踩地、舌头弹响声等等,

2. 音乐游戏训练:

就是在学生唱会一首歌曲或一条视唱之后, 教师引导他们尝试一些复调练习和对位练习, 简称作音乐游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视唱兴趣、视唱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尝试对旋律进行发展和变化, 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合唱课、和声学、复调课、音乐创作课, 奠定一定的基础素养。例如, 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新世界》第二乐章主题音乐《自新大陆》, 这段令人无限感怀, 或向往或忧愁、或思念或回味的四拍子波西米亚题材的音调, 广板, 缓慢, 深沉, 后来被作者起名为《回家吧, 亲爱的玛莎》。其曲式结构为再现式三段体, 即A (a1-a2) B (bb) A (a1-a3) , 力度变化为A (mp) B (f) A (p) , 我以此方式进行了训练, 接下来的课程设计是引导学生依次进行领唱、合唱形式的游戏: (1) 唱曲:A (男) —B (合唱) —A (女) ; (2) 唱曲:A (女声旋律、男声伴唱对位的长低音) —B (男女换声部) —A—尾句 (同A、渐弱) ; (3) 用“母”字音唱第一、三句, 用“啊”字音唱第二句, 使用前面的第二种形式, 唱两遍。渐渐地, 学生的感情全部融入到音乐之中了, 心儿啊, 回荡着缕缕乡愁……有的学生竟然感动地哭了。除此之外, 还可以进行轮唱、对唱等形式, 使学生从学习中了解音乐的交响形式、织体、色彩。

3. 歌表演训练:

就是在学生唱会一首歌曲之后, 引导他们模仿和创编一些动作, 边歌边舞, 从而由体验美发展到创造美、表现美, 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过程。例如:我们可以借鉴使用家喻户晓的美国音乐片《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 用比拟的手法教学生唱音阶, 其歌词本身就赋予各个音符一定的生活形象, 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质。我们还可以用手的各种形状去描绘音高, 帮助唱准每一个音, 把握音与音之间的关系。“Do”的手型呈半握拳状且拳心向上, “Lai”的手型也呈半握拳状, 但是拳心向下拳眼向内, “Mi”的手型呈平掌状且五指拼拢, 掌心向上, “Fa”的手型呈实心拳且大指向上……“Xi”的手型是食指斜上方且拇指与其他三个指头呈半握拳状。这样的形象化动作和表演, 既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又可以启发他们热爱日常生活, 并乐于从中摄取美、创造美。

4. 集体舞蹈训练:

就是用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底, 组合成各种场面和形式进行的音乐活动训练。这种训练必须与音乐的题材、体裁紧密结合。其动作常常来源很广, 如:民族民间舞蹈、歌剧、舞剧、交际舞、街舞、儿童舞蹈、健美操、拳法、武术动作等。譬如, 人们一听到俄罗斯民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舞剧题材的音乐, 就情不自禁地用优美崇高的欧洲芭蕾舞古典动作去体验和表演;再者, 人们一听到我国东北二人转歌舞音乐, 就想要拿个红色手帕, 穿一件红色兜兜上衣, 踩着秧歌十字步, 扭动着跳起来吧。如此种种, 不胜枚举。可以说, 舞蹈的动作、气势、运动过程之美往往能够形象生动地诠释音乐之美, 化解音乐之妙。

总之, 音乐教育的审美目的是一样的, 就是陶冶高尚情操, 美化人们心灵, 促使心身健康, 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但是音乐教育的有效手段应该是多彩多样的, 关键在于我们专心工作, 怎样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怎样挖掘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潜力去体验音乐之美。我极力推荐上述几种有代表性质的音乐唱游训练形式和做法, 希望能够促使我国各级各类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也能够为唱游训练的发展提供途径。殷切期待我国音乐美育事业, 不再是流于形式上的齐唱和排练几个节目———抓少丢多了。本文只是针对现象, 不针对某一个人或团队, 谨慎特撰此文与诸位商榷。

参考文献

[1]湖北省随州师范教师论文选 (一)

[2]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3]瑞士达尔库劳斯音乐教学法

篇4:游延安有感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这句诗时,就被他热爱延安的精神所感染,并因而对延安无限神往。多少年来,总渴望有一次零距离触摸革命圣地的机会,去感悟“延安精神”博大精深的神奇魅力。

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10月23-26日,房县老干部参观考察团到西安、延安进行“缅怀之旅、感悟之行”。我终于得以瞻仰矗立于延岭山顶的宝塔,抚摸了杨家岭七大会议上桌椅,丈量了王家坪、枣园的距离。亲眼目睹了革命领袖们曾经使用过的简陋用具之后,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人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

早晨六点多钟,我们驱车往延安方向疾驶。天高、云淡、风清、路平。从西安到延安共400多公里,2006年西延高速公路峻工通车,不仅加速了革命老区发展步伐,也缩短了全国广大延安迷的“心灵”路程。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果树林,出了西安是石榴,从铜川到延安是苹果,<莲~山课件 >接近延安则是漫山遍野的枣树林。粉红的石榴、鲜红的苹果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也向我们展示了老区的经济特色产业。

一路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效果日益凸显。虽然触目仍是一片黄色,但远山点点浅绿却在慢慢向周围蔓延——那是退耕还林而种的树木正在茁壮成长。想毕,不远将来,贫瘠的三秦大地也将会展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

汽车经过三个多小时行驶,进入了延安境内。据导游介绍,现在延安市市辖1区12县,总人口210万人,总面积36712平方公里。现在延安经济支柱是旅游业、烟草业、石油化工业,人均收入已达1700多元,财政收入已达29多亿元。

进入延安境内,首先是黄陵,其次是洛川、富县、甘泉县。中午,当宝塔山上的宝塔映入我们眼帘时,我知道自己终于来到了那神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街道宽阔整洁、楼房鳞次栉比、火车站宽敞透明、城中人群熙熙攘攘……一切都充满着现代繁华都市的气息,这就是那曾经的革命圣地延安吗?是的,这就是延安,那耸立在延岭山上的宝塔不就是延安标志吗?虽然历经沧桑,但那穿城而过的延河水还在缓缓流淌,延河桥的风姿依然一如当年。清凉山上的道观、半山腰的新华社旧址、山脚下的广场都向我们表明,这是那座曾经的革命圣地。

我们瞻仰第一站是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旧址现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

一进王家坪大门便到南院,首先看到的是军委礼堂。这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平瓦房,整个礼堂可容纳二百多人开会,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大会时的场景;绕过军委礼堂,向东是毛主席同志会客室旧址。

北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军委会议室,墙壁上挂有当年拍摄的很多照片。朱德同志经常在此召开重要会议,后院有一排访空窑洞,再后还有总政治部组织部办公室、毛主席居室,毛主席、朱德、王稼祥、彭德怀、叶剑英,林彪当年也住在这里。

在此期间,毛主席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军事战争》、《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等文章,并于1947年4月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著名散文《母亲的回忆》。1947年3月初,蒋介石调集了34个旅23万军队,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出动了大批飞机轰炸延安。毛主席镇定自若地坐在窑洞工作,警卫人员请他到防空洞去,他说:“不要紧,窑洞这么厚”,这时,警卫员石国瑞拣了一块弹片给毛主席看,他接过弹片在手里掂了掂,说:“噢,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用”。1947年3月18日,延安城里已能清楚地听到枪炮声,彭德怀几次催毛主席动身,他说:“吃吧!吃罢饭再走!敌人要来就请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桌椅放端正,茶壶茶杯摆整齐,告诉胡宗南,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的。”一直到下午6时多,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才离开延安,踏上转战陕北之路。1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光复延安。国民党军队仅仅占领延安1年1月零3天。又过了一年,即1949年,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在此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军委和总部在此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在毛主席旧居门前的石桌向父亲汇报了学习情况。毛主席听后说:“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上一个大学——劳动大学,在那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次谈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当年6月26日,国民党中央航空第八大队三十五中队机长刘善本上尉,不愿为蒋介石打内战,驾驶B24式五三O号飞机起义,从重庆飞抵延安,延安总部在这里举行欢迎晚会,并称赞刘善本驾机起义的壮举。1947年3月,彭德怀主动请缨,要求暂时指挥在陕北的两万军队,保卫党中央,毛主席非常赞同。3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习仲勋任副政委。彭德怀带领西北野战军抓住战机,以少胜多,一连打胜了著名的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羊马河战役、沙家河战役等,经过七战七捷,共歼敌三万余,粉碎了蒋介石对陕对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战场的军事行动。党中央、毛主席对彭德怀的指挥才能和取得的辉煌战绩给予很高的评价。毛主席重新写下了他初到陕北时对彭德怀同志的赞扬诗:“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我们参观第二站是位于延安城西北约2.5公里处的杨家岭。

汽车一侧就是有名的延河,过延河大桥不远便是杨家岭。一路上,延河水、宝塔山、窑洞、杨家岭等“延安符号”一一映入我的眼帘,看着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景物,我内心有一种庄严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红旗飘扬、军歌嘹亮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很小的时候,“杨家岭的灯火”就深深印在了我脑海里。我知道,正是在杨家岭那狭小的窑洞里的油灯下,毛主席写出了《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今,当我跨越历史,踏上这块黄土地时,是多么想亲眼看一看当年老人家住过的窑洞、看一看杨家岭的灯火啊!

1937年1月,历经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及主要领导居住在这里。在此期间,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组织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党代会;举行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杨家岭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最艰难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强大的伟大历史,从此,这条陕北高原上普通的大山沟便充满了传奇色彩。

跨进杨家岭沟口中央机关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绿树环抱下的中央大礼堂。礼堂上空,红旗在蓝天下猎猎飘扬。礼堂当年由杨作才设计,中央机关同志自己动手建成,它高大雄伟,可算是杨家岭最辉煌的建筑了。时至今日,礼堂依然保持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旧貌,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的大幅画像及六面党旗。

走进能容纳千人的会场,抚摩着会场一排排简陋的座椅,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革命前辈们正在商讨中国革命的重大决策,仿佛听到听到了领袖们抑扬顿挫的讲话声音。走出大礼堂,我们过桥来到对面山坡上,这里散布着一些小小的院落,小院里是几孔朴实的窑洞——这是当年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住处兼办公的地方。毛主席居住的3孔窑洞里,陈设着木桌椅、帆布躺椅、木柜等家具,看上去十分简陋,置身于这朴实的窑洞和小小的院落,望着这简陋的生活和办公用品,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领袖们生活是何等艰苦。然而,毛主席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著作,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诞生的。此时此刻,杨家岭的灯火再一次在我眼前点亮——正是这长明不熄的灯火,为无数革命指明了方向,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

毛主席旧居门前有一方小石桌,标牌注明是当年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会见处。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毛主席谈笑风生,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毛主席幽默风趣的语言在陆定一准确流利的翻译下,不断引起美国记者的笑声。后来,期特朗在她的记录里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毛主席旧居前,还有一块坡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便是当年毛主席开垦的菜园,他在这里种下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日理万机的领袖,自己身体力行,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生产运动。

杨家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看上去都那么亲切,发生在杨家岭的故事都那么耐人寻味。漫步在这儿,我的思绪不由又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眼前浮现出的是革命先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雄壮激昂的冲锋号声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画面。因此,我们更加怀念和崇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的洗礼。

在普照的阳光下,我们赶往下一站——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因枣树多而得名。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此处。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亦迁入园内居住。

来延安之前,早就听说毛主席在枣园住过。想象中,可能是陈旧的窑洞、荒凉的黄土坡。没想到,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枣园里绿树成荫、树木茂密、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园中千余棵枣树、桃树、杏树生长繁茂。一入园,迎面看到的就是中央书记处小礼堂,这是1943年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再往前走,进入一个小广场,老远就看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塑像;广场后面,是一片参天大树;顺坡而上,看到一排一排窑洞。毛主席住的窑洞,分卧室、办公室、会客室,从1943年10月直到1947年2月,毛主席一直住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毛主席在这里也写了大量的著作,著名的有《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在毛主席住的窑洞旁边,有一个毛主席生平图片展览,图片大都是没有公开发表的。过去看到的照片,都是一些领袖形象,高大威武、气宇轩昂。今天,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领袖的风采,其中,有一幅毛主席和家人的合影,很引人注目——领袖也是人啊!也有儿女情长。

参观枣园后我们来到新华社旧址前,这里正对宝塔山,背靠清凉观,是个留影的好地方。老同志们纷纷下车,以宝塔山、延河桥为背景,留下了参观延安的永恒纪念。

仰看宝塔山,近观延河水,夕阳西下,我们将结束旅程,踏上回归之征途。此情此景,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久违的老歌《延安颂》:

篇5:游革命圣地延安有感

2010年5月11日,我们医院党支委,团支委一行24人,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感受延安精神。短短一天的时间,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革命旧址。早就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想探寻先辈的足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这次来到延安感受伟人留下的延安精神,使我心灵得到了深深地震撼。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它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延安,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

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也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不利方面,而且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篇6:闺蜜伴我延安半日游

有人说,所谓闺蜜就仿佛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玩得起却永远舍不得放弃的另一个自己。听起来如丝丝阳光照爱心底,心里面暖暖的温润。理所当然与闺蜜一起回家“见父母”更是早晚之事了,呵呵呵~千万不要想歪,是闺蜜盛情邀请去他们美丽的旅游胜地延安游玩啊~

当然对于在延安的行程一切都交给了我贤惠的闺蜜,因为是她的地盘。由于时间有限,想把仅有的周末时间大多留给闺蜜和家人,所以经我们俩人商量之后,决定简单的游玩一番。

理所当然宝塔山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从延安汽车站下车就可以看到宝塔山,我们6块钱打的到景区门口,景区门票68元。电瓶车单趟10元,往返20远,可以送到最高的摘星楼。整座山不是很高,我们自己爬的,一个小时左右就逛完了。

也许是周末,所以景区的人虽然络绎不绝,但是肯定不及假期。延安宝塔共九层,10块钱就可以登塔,但是塔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木楼梯,还非常的窄。据闺蜜说顾导游讲讲宝塔的历史,价钱不是很贵,30人以下是一个价钱,也就十几块钱。看到图片你就晓得了,其实也就是一座塔,当然有些东西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其真实的文化意义和内涵。

当然对于酷爱运动的我来说,这点儿路小意思了。所以在闺蜜气喘嘘嘘的时候,我却不亦乐乎。出了宝塔,我们继续往上爬。有两条路,一条通往摘星楼,一条是通往烽火台。我们的默契想法当然是去摘星楼,也许因为它似乎富有寓意的名字,算是满足一个小女生的小小心思吧!有点儿出乎意料,感觉还不错,特别是摘星楼里的打大鼓。敲一下1元,旁边的牌上写了敲几下代表什么意思,是不是有点儿小小浪漫呢~嘿嘿~

从摘星楼打眼望去,延安不像想象中的那种只是窑洞和黄土高坡,绵延的黄河水在群山的守护下流向了远方„„瞬间一种神奇的力量仿佛将我们环绕,所有的心绪也瞬间得到了释放。

其实呢,我们喜欢追寻那种跑跑停停的心情,会让人无形中释放很多,所以随后呢实质主题是为了追剧,也许你会惊讶!延安也有剧可追?!那可不是,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所有的舞台剧当然是不容错过啦~况且这部剧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延安,当然更加不容错过。乘坐8路车去追剧,走进圣地大剧院,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宏伟宽大,但是舞台设置却毫不是大气。来得太早拍个照,喜欢这种原创的静态美,没有人的衬托。

话说中国首部大型历史红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本以为是一场革命题材的舞台剧肯定是免不了战火纷飞,现代高科技的舞台效果让我们不仅惊讶万分,演员们惟妙惟肖的真情表演,使我们的心绪与而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起伏波动,感人的画面总是催得眼泪打圈圈„„

温馨的场面,感觉整个剧场都暖暖的,自己仿佛随着时光也穿梭到了1937年的延安保育院,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自己也仿佛成为了孩子中的一个,延安保育院浓浓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篇7:游延安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 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 不断培育、积累而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与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共同构筑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1]。延安,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历史宝库, 伟大的延安精神, 是我们党和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1998年9月10日江泽民同志为延安大学题词:“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延安大学坚守这一指导思想, 我校不仅是延安精神理论的形成者, 又是新时期延安精神的传承者。

二、延安大学传承延安精神的途径

1. 运用独具特色的红色历史遗址,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延安十三年间共留下了500多处革命旧址, 就延安而言, 目前已建成的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革命旧址、馆藏革命文物、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数量均有不小规模。这些革命旧址具有独特性、至高性和唯一性特点, 且在全国范围内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时间宽度最广、级别最高。延安大学充分发挥这一区域优势, 积极开展各种传承延安精神的活动。

广大师生从革命事件、伟人事迹和英雄人物故事中, 现场深刻理解了格尽职守、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 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工作斗志,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品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这是对他们心灵的洗涤和净化。真实地反映了延安大学坚持用延安精神育人的光荣历史与辉煌成就。延安大学校园已成为广大师生和国内外友人学习延安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红色大学唱红歌, 爱我中华跟党走”获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

延安大学筹建创办了“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 就是依托延安大学的基地名誉 (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 和要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功能而建成的, 使得新时期的延安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播和传承。

延安大学对延安精神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针对于本校师生, 而是同时背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利用本地丰富的历史资源和人才优势, 对延安精神教育的推广做出巨大的推动作用。截至目前, 全国范围内多所院校的超过10万多名师生, 已经走进延安大学, 接受了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

2. 运用红色人文资源开创弘扬延安精神新篇章。

延安大学在校园建设方面坚持以延安精神为主题, 并依托延安特有的丰富红色人文资源, 建设形成了布局精致、独具特色、富有时代精神的校园建设风格。比如人文景观就建有毛泽东题词石、郭沫若题字碑、吴玉章雕塑、江隆基纪念碑、院士浮雕墙等等;纪念性景观就建有了以延安大学校友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办公楼和学校道路, 还有“先锋广场”, 这是为了为了纪念我们的毛主席为陕北公学题词而建。这些景观的建立让校园的文化氛围浓厚, 生活、学习在强大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情操必然被熏陶。

为了使延大学子更好地了解延安精神在延大血脉中的流淌, 真切感怀先辈的奋斗历程, 感受学校深厚文化底蕴, 充分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延安大学重修了校史馆、陕北民俗馆和路遥文学馆“三馆”。新建的延安大学校史馆全面而形象地展示了延安大学70年的辉煌历史, 浓缩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等教育的历史, 充分宣扬延安大学校史馆的良好的氛围和历史文化气息。参观“三馆”已成为延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使他们成为延安精神的学习者。这项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新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为他们今后努力学习、积极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唱红色歌曲、升华延安精神。延安大学每年都要举办红歌会。红歌会吸引了广大教职工师生的广泛参与, 传唱延安大学校歌是这一活动的一大亮点。延安大学校歌由老一辈革命家作词谱写, 激昂高亢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歌词体现着延安精神的内涵本质。在重大节庆活动和新生进校延大都会组织合唱比赛, 延安大学校歌是必选曲目, 而学唱校歌也成为每一位延大学子的必修课。随着延安大学校歌及红色歌曲在红色大学的唱响, 红色歌曲所蕴含的延安精神精神和红色文化也必将在延安大学中继续传承和弘扬。

三、延安大学对延安精神的传承硕果累累

1. 延安大学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延安精神专家、学者。

传承延安精神是延安大学的必然使命, 延安大学的学者们重视对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传承创新延安精神。自建校伊始, 我校就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对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未间断。坚持把中共党史学科作为第一学科来建设, 成立了中共党史研究院、延安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培养了一批从事延安精神研究的专家学者, 确定了党中央延安十三年与延安精神为核心的5个研究方向。涌现出刘建德、高尚斌、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等一批专家和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界、学术界独树一帜, 享有较高声誉。这种研究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入手, 同时赋予延安精神全新的意义, 研究成果引起了全国思想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延安精神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从这一时期开始, 全国延安精神和延安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概念、基本体系和代表性观点, 大部分是由延安大学学者和专家提出来的。充分发掘并利用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延安精神资源, 是延安大学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2. 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延大教职工、学子展现新风貌。

为了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延安大学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成效显著。延安大学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祖国、社会、人民与我”主题演讲、“延河论坛”大学生辩论赛、“红歌会”、“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并常年坚持主题团日活动和双休日校园文化活动以及重大纪念日、节假日开展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又使广大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成为延安精神的传播者。

同时, 我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帮贫助残、便民服务活动。节假日开展“三下乡”支援者服务活动, 多次受到国家和省上的表彰奖励。我校开展的“手拉手”活动, 为山区小学义务授课、义务讲解等均受到了好评, 见到了实效。通过实习 (见习) 、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活动, 在实践中践行延安精神, 使学生成为延安精神的践行者。

为了弘扬延安精神, 推动我校文艺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延安大学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注重文化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延大鲁艺学院师生创作的情景剧《小二黑结婚》、舞蹈《母亲黄河》、陕北说唱、秧歌剧《兄妹开荒》, 演唱经典革命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绣红旗》, 以及陕北民歌《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等, 朗诵延安大学校友、著名诗人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让作品中蕴含的延安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

我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对师生进行延安精神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中, 西方资本主义不良思想沉渣泛起, 浮躁、享乐等一些不良风气逐渐盛行, 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高等院校, 我们就更应该以强大的精神内涵充实自己, 当好时代的中流砥柱。所以, 延安精神的教育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延安大学通过设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子课题, 进行专题研究。并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与延安精神教育”等课题。

四、传承延安精神, 再创新的辉煌

延安大学建校七十多年历程中, 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各类优秀人才, 他们遍布全国, 绝大部分战斗在科教文卫和工业生产第一线, 其中90%的人才已经扎根西部, 为西部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跟延安大学自身肩负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使命, 以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延大精神和“立身为公, 学以致用”、“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延安大学一直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培养合格的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 延安大学在巩固传统的基础上, 更是要依托教育基地和窑洞大学, 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和专业建设, 培养出传承着延安精神的基础扎实、爱岗敬业、奉公职守、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的合格人才。

延安大学以延安精神培育人, 以红色文化感染人、鼓舞人。这样一个红色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 以延安大学的历史为荣, 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延安大学地处陕北这个落后的三线城市, 虽有着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 但必须与时俱进, 时时克服精神懈怠, 充分运用延安大学的优势与资源即延安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前进, 创造新的辉煌。

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地域特色。延安大学从创办伊始, 至今七十多年间一直秉承着以传承延安精神为办学理念, 在日常管理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传播红色文化, 继承和发扬长期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 让延安大学成为延安精神活的灵魂, 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延安大学,延安精神,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上一篇:资料管理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关于感动的初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