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4-09

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共15篇)

篇1: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名称

挖番薯

活动班级

大班

课时

1课时

活动设计背景在幼儿园门外的园地里有一块番薯地,看着茂盛的番薯藤下一个个的番薯,这不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资源吗,这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了解番薯的特征和用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孩子的劳动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让孩子认识番薯的特征和用途。 2、通过挖番薯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功的喜悦。 3、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感官让孩子认识番薯的特征和用途。 2、通过挖番薯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小铲子、小锄头、小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导入)部分:

一、谈话引题:1、小朋友,我们幼儿园门外有一块番薯地,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挖番薯好吗?2、你们想想,番薯长在哪里的?我们用什么去挖番薯?基本部分

二、教师带幼儿来到番薯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然后调整自己原来的想法。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番薯长在哪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2、教师讲解哇番薯时的安全事项。 3、教师分给幼儿哇番薯的.工具(小铲子、小锄头和装番薯的篮子)。

三、教师先把番薯的藤拉掉,然后师幼一起挖番薯。 1、有些幼儿独自挖番薯,有些幼儿合作着一起挖番薯。 2、教师和幼儿合作着一起挖番薯。

四、挖番薯休息时师幼一起讨论。 1、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挖番薯的?2、请你数一数,你挖了几个番薯?你挖的番薯长得怎么样?3、番薯可以怎么吃?它有什么作用呢?4、教师小结:番薯有大有小,各有不同形状。它不但可以生吃,更可以熟吃,还可以当鱼饵做粉丝,还可以制作小动物和印章。结束部分

五、劳动结束,带番薯回教室。

活动延伸

六、幼儿番薯小制作

教学活动反思

挖番薯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挖番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用心,当一个小朋友挖到番薯,当番薯露出地面时,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也会感染你加入到孩子们的队伍当中去,看到孩子们挖到番薯后高呼:“我挖到番薯了,我挖到番薯了”。当一个小朋友挖不动时就会请求同伴帮忙一起合作来挖,这点我就得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浓,还有有困难就会大胆告诉同伴,这点很不错。

我觉得,像这样的探究操作活动时,最好给孩子们穿上劳动服和破旧一些的鞋子,这样就不会弄脏衣服了新鞋子了。

篇2: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辨别并找出野菜。

2、会正确地使用工具挖出野菜。

3、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挖野菜的工具及装野菜的袋子。

2、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引起幼儿挖野菜的兴趣。

2、讨论挖野菜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你们都想挖野菜,也带来了挖野菜的工具,那么在挖野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正确使用工具;(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不离开同伴;如果公园有水,注意提醒幼儿不到水边玩耍。

3、组织幼儿进行挖野菜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讨论了野菜长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按你们的想法分组挖野菜,注意不要离开老师太远。

幼儿分组进行挖野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当幼儿分辨不清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也可请挖的熟练地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4、回园讨论,对也才进行分类。

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挖的野菜,比一比谁的多。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野菜的种类分类,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检查,特别要幼儿区分哪些不是野菜。

5、分享野菜。

师:你们都吃过哪些野菜食品?(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我们挖的野菜可以怎样吃?

教师组织幼儿将挖的野菜清洗干净,送厨房加工。

组织幼儿品尝野菜食品。

【教学反思】

今天科学活动的主题是“挖野菜”,这个活动有两课时,3月份科学《挖野菜》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是让孩子们认识野菜,从野菜的外行特征、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马兰是野菜的一种,它的外形比较容易辨认孩子们一下就记住了。而荠菜跟一种野草的外形差不多,孩子们很容易混淆。

第二课时是让孩子们去挖野菜,这就必须是要小朋友在认识野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教学反思《3月份科学《挖野菜》教学反思》。有了第一课时的准备,孩子们都信心满满的自己一定能挖到野菜。在挖野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仔细的寻找着。一有发现就招呼同伴们一起去挖。

虽说是“挖”野菜,但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生怕挖断野菜的根。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一些孩子把草当成了野菜。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将自己这一组挖到的野菜进行分类,大部分是马兰,只有少数是荠菜,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小草。王欣朵大眼睛问:“这种菜能吃吗?”我笑着说:“能吃,这种菜你可能吃过了。”小朋友都很好奇,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野菜食品:如荠菜馄饨、马兰豆干丝等。

孩子们听到后惊奇的说:“我吃过香香的可以炒着吃。”张德程也说;“回家要和妈妈一起挖野菜,尝尝野菜的味道。”面对小朋友的天真可爱,我想上科学活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便有坐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幼儿在快乐中探索求知。

篇3: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

之所以选择运用“颜色”尝试如何“创造颜色”展开幼儿视觉与感觉的色彩之旅来扩展创编儿歌,是因为“颜色”在幼儿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为幼儿所熟知。其诗歌中的基本句式:×色×色在一起变成×色画××,既简单明了,幼儿又容易理解并掌握。在活动之前,我们开展了与“颜色”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多彩的颜色(歌曲) ;有趣的颜色(认识) ;涂色(美工) 等。幼儿在参与感知、涂色中已了解了各种颜色的微妙变化,已有了探究的欲望,这些经验都为设计和开展本次活动提供了支持。我园大班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相对突出,喜欢绘画,对有创造的活动更是表现热衷,进入大班后,幼儿的词汇量增多,我们开始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瞬间的灵感,然后根据速写内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孩子们的思维和口语更为同步,更为活跃,这些都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前提与保证。有句话说: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幼儿的想象力培养是无处不在的,而在创编儿歌中想象力的发挥尤为突出,根据我园大班孩子的实际特点,我们尝试借助孩子喜欢的绘画表现形式开展《颜色诗》的诗歌创编活动,为发展幼儿创编儿歌能力提供支持与表现的平台。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并尝试将记录颜色变化的结果编成诗歌。

2. 尝试以分享交流、协调合作的方式创编儿歌,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3. 在探索、创编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

事先已认识过多种颜色。

2. 物质准备

(1)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红、黄、蓝颜色各3份。(2)记录卡、画笔人手一份。(3)颜色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 经验分享

(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色水,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启发幼儿想象:分别将“红黄”“黄蓝”“红蓝”“红黄蓝”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 分组探索、创编记录

(1)分组探索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结果及所画物体。(附记录表)

(2)师巡回指导,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3)指导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编成诗歌。

(1) 出示一幼儿的记录卡,请他(她)自己介绍;并引导幼儿编成诗歌如:“黄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绿色画树叶”。

(2) 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逐一出示卡片,组合成一首“颜色诗”;并启发幼儿给这首儿歌起名。(附颜色诗)

黄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绿色画小草;红色、黄色在一起变成橙色画萝卜;红色、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在一起变成黑色画皮鞋。

3. 描述记录

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四句的颜色诗。如:“红色黄色在一起变成橙色画桔子”,等等。

4. 体验成功

请每组幼儿选一个代表将他们组的画张贴出来并朗诵合作编成的颜色诗,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荣誉。

三、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孩子对画编的热情丝毫没有消退,每组依旧饶有兴趣地画编,进行着合理的创编。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强。绘画与表述的结合,动脑与动手的结合,孩子们将所能想到的都画出来。在组织过程中,有些孩子口语表达精彩于绘画,即使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其绘画精彩于口语表达,使得画编的形式满足了不同性格的孩子想象表达的需要。无论孩子创编得是否合理,在这个绘画编诗的过程中,他们都是愉快的,体验都是成功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都在悄悄地发展。

反思本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桌椅板凳要分开排放,集中教育及分组操作要明显分开;提供的绘画用具应更简便一些,避免用蜡笔占用空间。

(二)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可以大胆放手让每组每个孩子都参与操作,并合作记录颜色变化过程及所画物体,并将每组孩子的作品张贴出来,这样就产生了六首儿歌。

(三)活动中应多让孩子有创造的空间,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让孩子的生活处处流淌着富有生命力的美言。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语言技能不是为本活动而教,而是为了让孩子运用于生活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儿歌创编并没有结束,我们将在大班的活动中继续开展,鼓励孩子们继续创造。

四、调整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教育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

良好的合作环境应该是一个较大的、有一定合作氛围的场所,因此,我们把孩子分成6组,并把桌子排放在旁边,给孩子一个自由组合的空间。为保证合作空间宽敞,我们还把蜡笔改为棉签,并把每人1张小记录卡换成大张的每组1张记录卡,供孩子们合作记录并创编诗歌。这样6组孩子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并合作记录颜色变化过程就产生6首《颜色诗》,既满足了孩子操作的需要,又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二)维护孩子良好的创编心态,开启孩子想说的心门。

幼儿创编的欲望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编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的创编心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应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良好创编心态的关键。因此,我们用各种颜色制作许多实物卡片,事先组织幼儿参观,引起幼儿对颜色的联想,并在引导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问题,如:“x色还可以画什么?”这样孩子创编的心门被打开了,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有的说“橙色可以画桔子、还可以画萝卜、气球、衣服……”;有的说“紫色画葡萄、茄子……”,等等,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创编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我们与幼儿共同创编,交流各自感受,积累语言,进一步激发和维持了幼儿创编的兴趣。

(三)延伸活动,进一步挖掘孩子们的创编潜力。

在区角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探索及创编的材料,主要是为了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多看、多讲、多练。以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胆量,增强创编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各种感官各显其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全面提高创编能力。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画编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保持幼儿创编兴趣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与幼儿一起讨论,根据创编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阅读规则,如:“设立入区卡”,限制创编区人数,避免在创编时出现拥挤现象,确保每个幼儿都有适当的空间。又如让幼儿在创编时不要大声喧哗,可以轻声朗读等,让幼儿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为了巩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我们还与家长密切配合,在家长园地提出明确配合要求,并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创编,帮助幼儿掌握创编技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素质。

五、效果反馈

篇4:挖番薯小学日记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妈妈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去挖番薯。番薯是长在地底下的,上面的藤长长的.绿绿的。那叶子的像小扇子,有的小荷叶。我用小锄头使劲地挖啊挖,一不小心就挖破了一个番薯。

于是,我就和妈妈一起挖了。妈妈用锄头把番薯边上的泥挖掉许多,我再用木棒把边上剩下的泥挖掉,一个大大的番薯就挖出来了。这个大番薯啊,胖得像个小南瓜。接着,我在边上挖出了一个小番薯。这个小番薯呀,瘦得像根藤。我们不停地挖啊挖,挖了好多大大小小的番薯。瞧,我们满载而归了。今天的挖番薯活动真好。

名师点评:呵呵,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也跟小作者你一样,去地里挖番薯呢!文章详细地叙述了 小作者和妈妈一起去挖番薯的情景。语言流畅,叙述详细,描写真实。“番薯是长在地底下的,上面的藤长长的.绿绿的。那叶子的像小扇子,有的小荷叶”真是对番薯的描写,很多小朋友都看到过番薯,可是小作者能用文字描述出来,说明了这是一种进步。小作者富有真情实感的叙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开心满足的情感,很不错哦。

篇5:挖番薯作文

要知道,现在正是番薯收获之际。那天中饭吃好,我们一家人就拿着工具,上山挖番薯了。

到了番薯地,奶奶打前阵,挥动镰刀把番薯藤斩断理去;爸爸举起了锄头,手动锄起,锄落薯出,番薯们一个个都露了身;我和妈妈则在后面负责捡拾。

挖出来的番薯,一簇簇的,红扑扑的;根须细细的,长长的,它们似乎不愿意从安稳舒适的“家中”被挖走,所以根须都紧紧地抓住泥土;有的与同伴们抱成一团,隐藏在泥土与根须之中,想用自己小巧的身躯来躲过我们,但这可逃不了我们的`眼睛,我们“毫不留情”地把它们一个一个扔进麻袋里:一个,两个,三个……

番薯地在我家的后山上,从前是块荒地。奶奶见了觉得可惜,于是就起早摸黑把它开垦出来。地也只有短短的五垄,番薯也不多,顶多也不过两麻袋;个头也不大,只有拳头般大小,有的甚至更小,但是望着这些小而红的番薯,我的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挖番薯,与其说是一种劳动,倒不如说是一种休闲,是一份春播与秋收的期盼和喜悦。

篇6:挖番薯

瞧,我们满载而归了。今天的挖番薯活动真好。名师点评:呵呵,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也跟小作者你一样,去地里挖番薯呢!文章详细地叙述了 小作者和妈妈一起去挖番薯的情景。语言流畅,叙述详细,描写真实。“番薯是长在地底下的`,上面的藤长长的.绿绿的。那叶子的像小扇子,有的小荷叶”真是对番薯的描写,很多小朋友都看到过番薯,可是小作者能用文字描述出来,说明了这是一种进步。小作者富有真情实感的叙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开心满足的情感,很不错哦。(学乐中国特聘教师:许奕文老师)-10-12 19:07:00

篇7: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家好, 我是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的王丽。

幼儿园, 是一个“流淌着奶和蜜”的世界, 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呵护。在实践中, 我逐步树立起“我和孩子一样高”的教育理念, 用耐心去陪伴, 用细心去照料, 让孩子们在爱的雨露下自由、快乐、健康地茁壮成长!我一直有一个愿望:用睿智、灵气、执着, 把理想的种子、情感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播在孩子们的心坎上。

“幼儿的智慧行走在手指尖上!”我注重幼儿的自主参与, 着力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 寻找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 构建孩子与教师一起游戏、说话、思考、发明的课程模式。在幼儿园主题性探索活动中, 我尊重孩子的意愿,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想法、愿望与要求,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遵循“我带来的, 我喜欢”→“我喜欢的, 我想玩”→“我想玩, 我还想做”→“我做了, 你来欣赏”的主题生成方式, 生成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课程。

教学中, 我尝试把“科学与艺术、科学与阅读”相结合, 倡导“阅读科学、体验科学、演绎科学”的教学主张, 有效引导幼儿合作讨论、积极猜想、勇于动手、大胆表达, 逐渐形成了“自主体验”式的教学风格。

本期关键词:科学与艺术;操作;探索;体验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说说中总结纸杯“叠高、叠稳”及“又高又稳”的方法。

2.尝试按规律从造型、色彩上合作进行创意, 感受“又高又稳”的有名建筑。

3.积极参与操作探索活动, 大胆想象、创造和表述, 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用的纸杯, 各种建筑图及纸杯造型图的PPT, 贴有颜色标记的收纳箱。

活动过程

一、探索多种叠杯方法

师:小朋友都带来了纸杯, 纸杯有什么用?喝完水以后还有什么用呢?今天, 我们就来挑战几个叠纸杯的游戏, 谁想参加?

1. 一人创意玩杯

师:先看看你带来了几个杯子, 请你用这3个杯子来玩一玩、叠一叠, 看看能变出什么。

总结:你们真会动脑筋, 用3个杯子变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作品, 真棒!

2. 两人合作叠高

师:如果把两个人的杯子合起来, 有几个?这次, 请你们两个人合作, 用6个杯子来叠一叠, 比比哪组叠得最高!

评价:刚才我的要求是比高!哪组最高?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看来一个个往上叠的方法能够让杯子很高, 但下面多、上面少的方法能够让杯子更稳! (出示相应的杯子叠放图片) 两个人玩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引出合作要求)

———总结叠高的方法, 同时发现叠稳的方法。在分析操作过程时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合作注意点:共同商量、齐心协力、保护作品。同时出示相应图标, 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索做准备。

3. 四人叠高叠稳

师:这次请你们4人合作, 用更多的杯子, 想办法把杯子叠得又高又稳!

总结:下面用“稳”的方法, 上面用“高”的方法,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杯子叠得又高又稳!

师:再看看你们搭的, 像什么生活中, 还有什么也是高高、稳稳的?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科学的搭建方法:在下面稳的基础上才能求高, 并鼓励幼儿想象造型, 引出下面的创意活动。

二、小组合作创意造型

1. 小组创意造型

师:如果有更多的纸杯, 你们想搭什么?看, 这些杯子还有各种颜色呢!搭的时候可要想好了, 怎样才能让你们的作品更漂亮。合作前, 我们先要共同商量, 4人一组, 赶紧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就可以行动啦, 别忘了给你们的作品起个名字!

师:告诉大家, 你们组搭的是什么, 你最喜欢哪个作品。

总结:你们的作品太棒了, 造型美, 色彩美, 真是很棒的小小设计师!

———为幼儿提供各色纸杯, 引导幼儿按照刚才总结出的“又高又稳”的方法, 合作商量、大胆造型, 并鼓励幼儿从造型设计、色彩规律上进行介绍, 表达作品之美, 感受成功的快乐。

2. 欣赏建筑图片

师:很多大设计师也用这种“又高又稳”的方法设计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建筑, 我们一起来欣赏!

———从幼儿搭建的“纸杯造型图”过渡到生活中各种“又高又稳”的城市建筑, 帮助幼儿总结、归纳相应的经验, 体现“自然、无痕”的渗透教育。

三、全体合作搭建城墙

1. 按颜色规律设计图纸

出示城墙图片:南京的古城墙闻名天下, 这些又高又稳的城墙, 是一个人建成的吗?这次, 我们全体合作搭彩色城墙, 怎么搭呢?先商量一下。

———师幼合作, 一起设计彩色城墙的图纸, 重点从“颜色规律”上引导幼儿由易到难进行创意。

2. 尝试全体合作搭建

师:图纸设计好了, 拿出你们的杯子, 赶紧行动吧。

师:城墙搭完了, 这下, 我们的城市更美啦。

———引导幼儿整体欣赏纸杯立体造型, 体验合作创造的快乐, 体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四、扩展后续活动内容

师:用纸杯还可以搭出许多造型, 瞧———

总结:纸杯的用处可真多, 以后喝完水就把它们收集起来, 一起做“环保小卫士”。

———欣赏PPT中杯子的造型图和各种创意手工, 帮助幼儿感受纸杯的多种用途, 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并扩展幼儿思维, 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内容。

五、收拾整理纸杯

师:今天和杯子玩得开心吗?老师也想露一手, 看我是怎么收纸杯的 (从最上面开始, 斜着往下收, 同样的颜色收在一起) , 我们一起来整理吧。

———通过观看教师的“飞叠杯”表演, 发现收杯子的方法。教师带领幼儿合作商量, 按颜色进行归类整理, 放进收纳箱, 养成活动后及时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设计思考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认为:科学和艺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不可分割!只有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对事物的完整理解。因此, 一直以来, 我努力寻找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点。

一次带孩子们散步, 看到几个用过的一次性纸杯, 我和他们交流:“这些纸杯用过就扔了, 多可惜啊, 我们可以收集起来啊!”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可以怎么玩呢?”“可以叠高、拼搭、造型……”于是, 便产生了“玩纸杯”科艺活动。之后, 我和我的团队对此活动进行了一番斟酌, 最初的活动流程是“游戏导入, 听音乐传纸杯→2人合作, 尝试纸杯叠高→4人合作, 努力叠高叠稳→5人合作, 创意纸杯造型”。几次试教后, 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缺少一种深度, 有幼儿的操作、实践、探索, 但课程的归属感不强, 科艺结合, 如何结合?怎样把科学学科知识和艺术的欣赏性完美体现?探索的“知”是什么?如何在“探知”的基础上“求美”?于是, 我们又进行了几次试教、推敲, 对活动流程进行了取舍与扩展, 引导幼儿在探索叠放方法后尝试从造型、色彩上合作进行创意, 从“又高又稳”的有名建筑中对力学、美学进行初步的感知与体验, 最终确定了以上的活动方案。活动中, 我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将科学和艺术进行有机结合。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总结出杯子叠高、叠稳以及按规律造型的方法, 并按要求行动。难点是引导幼儿在合作玩杯子时共同想办法、共同创意, 遇到问题时一起想办法解决, 比如如何才能让杯子叠上去不倒, 如何造型更独特, 如何按图纸搭舞台……

对于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我主要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解决。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帮助孩子利用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 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 我为孩子们设置多次合作操作的机会, 并由易到难, 步步递进, 将活动的重点与难点转化为幼儿的探索、总结过程, 通过幼儿一系列的操作、探索、创意、表述, 达成本次活动目标。

修改后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 探索科学之“真”。

活动中, 我注重引导幼儿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叠杯子”的科学方法, 让幼儿通过合作、尝试, 发现“一个个往上叠”的方法能够让杯子很高, 但很容易倒, 使用“下面多、上面少”的锥形叠放法能够让杯子很稳。在幼儿探索出这一叠放规律后, 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又高又稳呢?”进而让幼儿探索出:“下面用稳稳的方法, 上面用高高的方法, 两者结合才能又高又稳。”接着, 结合生活引导幼儿将这一科学经验迁移到著名建筑物上, 让幼儿对“力学”有初浅的感知, 领略科学的“真知”, 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 追寻艺术之“美”。

艺术之美, 无处不在!在活动中, 幼儿通过杯子叠放的实物图, 联想到生活中“又高又稳”的物体, 并运用各种颜色的纸杯进行创意造型在小组合作想象的过程中, 幼儿不光要创造与众不同的造型, 还要兼顾纸杯的色彩搭配, 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 更是美的享受, 孩子能感受各色纸杯独特的色彩美、造型美。接下来的合作搭建城墙、欣赏杯子造型图和创意手工等环节, 又一次次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纸杯的“艺术之美”。

3. 感受科艺之“合”。

篇8:挖番薯

到了番薯地,我独自来到一块番薯地前。终于我找到了一个番薯的枯藤,我连忙拿起小竹片向枯藤挖去,只听到土里发出清脆的声音,我连忙将番薯拔地而起,只见番薯只有半个了。而同学滕晓鹏的番薯个个都完整无缺,我想现在他心里是多幺的乐啊!于是我连忙注意他的动作与细节,我发现假如滕晓鹏发现枯藤的时候并不会盲目地用小竹片插进土里,而是用竹片轻轻的沿着番薯刮着,等到番薯划出半个之后,用手将番薯旁边的土挖掉,然后用力一拔,一个就挖出来了。我于是也学着他的方法成功的挖出了四个。

终于大家都挖到了番薯,我们将洗过的番薯小心翼翼的放入了锅子中,然后点上了柴火。我迫不及待地问着阿姨:“这些番薯烧熟还需要多少时间?”阿姨说:“要40多分钟。”“要40多分钟!”我说完话后立刻惊愕无语。“怎么还没有好!”我无聊的坐在石头上,漫长的等待着美餐。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终于番薯烧好了,一打开锅盖,一股香气就扑面而来,打开番薯,金黄金黄的,显得更加诱人,我们班同学边说边笑分享着食物。

篇9:挖番薯

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地扛起锄头,妹妹拿起小铲子,一路小跑来到地里,咦?番薯在哪儿呢?只见外婆“唰唰唰”地割掉一些心形的叶子和藤,说:“挖吧,每一根藤下面都是番薯。”

我用尽吃奶的力气,举起锄头挖下去,泥土里露出一点紫红色,“番薯!番薯!”大家兴奋地叫起来,我又挖了几下,大半个番薯露出地面来,我一把抓住它,像拔萝卜一样用力拉,“喀嚓”番薯断成了两截,真可惜!我太心急了。

我马上换了一根藤,小心翼翼地一边挖一边刨土,直到周围的土都松了,我才抓住根部,轻轻抖动着把沉甸甸的番薯从土里拎了出来,哇!原来是三个连在一起的胖番薯。“哈,快看,我的大番薯!”这时妹妹也挖出了番薯,正乐得大叫。“你们真能干!”外婆连声称赞。

我挖!我挖!我挖挖挖!

篇10:挖番薯日记

吃过中饭后,我们跟着外婆去地里。路上,凉风习习,吹在身上很舒服。田野里,有大片大片的金黄色,那是成熟了的稻子。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外婆种了一大片番薯,郁郁葱葱的番薯藤铺得满地都是,长的都伸到了几米之外。绿油油的小叶子,仰着头,你争我挤,看着天空。我高兴地说:“下面一定有很多番薯。”妈妈也说今年收成肯定不错。

我们马上动起手来。爸爸和外婆先把番薯藤割掉,露出的地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缝。因为听外婆说过有裂缝的地方都会有番薯,所以我找了一个大裂缝,就开始用锄头刨土。刚刨开一点,我就看到一层紫色的皮,我又继续往下挖,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番薯,我欣喜不已。我继续小心翼翼地刨土,直到把周围的土都刨开,然后抓住下的番薯藤,轻轻地左右摇晃,向上一提,一大串番薯就被拎起来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外婆也跟着我开心地笑了。

篇11:大班活动《挖番薯》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内容,以《美丽的小鱼》为例,进行了幼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幼儿教师提供明确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制作的步骤和流程。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多媒体课件既是一种软件产品, 也是一个教学系统过程的体现[2]。因此,它的设计、开发与制作既要按照软件开发的一般规范来进行,也要符合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往往需要满足优学、优教两个基本条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下面简要陈述多媒体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如图1)。

图1表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课件系统设计和开发制作。其中,教学设计阶段更注重对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整体设计[3]。系统设计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得出课件设计整体思路,再以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为表现形式,对课件的整体结构、界面构成、交互方式、导航策略、超文本结构等做具体规划。开发制作阶段主要任务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的采集处理[4],根据脚本要求和设计意图将各种媒体素材集成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课件。

二、大班艺术领域活动课程《美丽的小鱼》内容、学情与目标分析

活动内容:本课件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帮助他们认识各种鱼、了解鱼的结构、感知鱼类的不同造型。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组合的方式表现各种鱼的特征,绘画小鱼并体验运用一次性纸杯、纸盘、废旧彩纸等废旧物品组合创意的快乐。

学情分析:幼儿园大班的儿童纯真、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凭经验和直觉认识周围事物,尚缺乏细致、深入的观察。在美术学习方面,点和线条是他们最常用、最喜欢的表现方式,他们喜欢把一些复杂的事物用简单的线条来概括、来表现[5]。

活动目标:(1)绘画小鱼;(2)用废旧物品制作小鱼;(3)幼儿想象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美丽的小鱼》多媒体课件的系统设计

1.课件结课件结构及设计思路

教师、幼儿、活动过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本课的活动设计思路就是通过对活动过程和资源的系统安排,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在活动设计思路的指导下,本课的课件结构设计思路是:课件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认识各种各样的鱼”、“海底世界”、“鱼的结构”、“鱼的画法”、“废旧物品做小鱼”“实践指导”、“作品展示”。各部分之间的活动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合理转折,有机联系。其设计思路与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2.课件界面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界面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6],课件最终是要通过界面和学习者进行交互的。因此,界面设计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尤为重要。不论课件的前期工作做的如何,如果界面设计得很糟糕,那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做出美观的多媒体课件要从版面、图标、文本、图形及动画、色彩、配音、交互等方面着手。

四、《美丽的小鱼》多媒体课件的集成与制作

根据已经编制好的脚本,准备好素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集成制作了。对于大多数幼儿教师而言,最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Word(文字)、Photoshop(图片)、Adobe Audition(声音)、Adobe Premier(视频)、Flash及Powerponit。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熟悉的其他软件来制作课件。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集成工作不是几种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把所需素材合理地进行整合,它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发现稿本的某些设计不太理想,还需要对课件进行反复地调试和修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使课件符合教学的要求。图2所示为《美丽的小鱼》课件完成后总览。

五、多媒体课件应用、评价、修改与更新

作为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最后过程,此阶段主要包括课件的应用、调试、修改、维护、更新等。课件的好与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结论[7]。因此,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反应及自身的使用体验,不断地对课件进行评价和修改,使其达到最优,保证教学质量。

维护与更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改正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又要修改课件以适应软、硬件环境的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改进或扩充课件,使其功能更完善,素材和内容更富丰。

六、总结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操作、演示要靠教师来完成。教学活动中激趣、导学、训练、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更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因此,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利用多媒体资源,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的同时,还能够关注学生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为出发点,结合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课程《美丽的小鱼》,进行了幼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幼儿教师提供明确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制作的步骤和流程。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幼儿园,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刘美凤.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贾居坚,秦旭芳.《现代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黄革成.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3,(03).

[5]胡海燕.利用多媒体优化幼儿美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0,(11).

[6]胡翠丽.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灵魂——界面设计[J].网友世界,2013,(10).

篇12:挖番薯-四年级作文

过年了,我自然会去给奶奶拜年。奶奶家就是快乐的乐园,最让我畅快淋漓的,还是到菜地挖番薯。

那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拔番薯,由于奶奶的菜地在山顶,我就跟着奶奶一步挨着一步爬上山顶。走进菜园子,我就迫不及待地下地挑番薯。我一个一个地瞅,咦?这个好大喔,那边有个更大的,啊!这边还要大一些……我就这样徘徊在一个个番薯边,再看看奶奶,哇,没几分钟,已经挖了一大袋了。这下我急了,抡起一旁的小锄头,睢准一个“目标”,一下砍过去,不料不但没有砍到土,反而将番薯砍成两段。我呢,由于用力过猛,连个带锄栽倒在泥土中。奶奶见状,更是哭笑不得,教育我,挖番薯要低下身子,要用巧劲……我哪有心思听,又抡起锄头继续一通乱砍,菜地被我弄得天翻地覆,我也弄得像条泥鳅浑身是泥,可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我愉快的心情。

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我总会不由得一笑,慢慢品赏其味,慢慢体会生活的美趣。

篇13:挖番薯作文500字

我们扛着锄头来到了爷爷的地里。“咦,爷爷,哪里有番薯啊?”我好奇地问爷爷,“这些都是绿油油的菜啊!”爷爷笑着说:“这不是菜,这是番薯的藤,番薯在它的下面躲着呢,你看着哦,爷爷把它们一个个揪出来。”说着,爷爷用刀把藤全部割掉了。不一会儿功夫,绿油油的“菜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裸露的土地。

爷爷大声说:“看牢噢,要开始了噢!”说完,他举起锄头掘了两下,就见一个红红的番薯滚了出来。我惊喜地要扑上去捡,爷爷却把我拦住了,让我走开些,再等等。

在爷爷的努下下,一个个“红娃娃”都蹦到地面上来了。这些娃娃,不仅数量多而且形状各异:有滚圆的,有椭圆的,有的大得像南瓜,有的小得像土豆,还有的像双胞胎亲密无间地连在一块儿。

看着爷爷如此熟练地挖着番薯,我早已心痒痒了。我高举小锄头,猛地向下一挥,一个“白白胖胖”的番薯就“光荣牺牲”了。我还是手下留情,继续乖乖地捡番薯吧!

可捡了一会儿,我就满头大汗了,刚刚开始的新鲜劲也过了,心里直打退堂鼓。但看看爷爷仍挥汗如雨地辛勤劳动着,我只能硬着头皮坚持着。

篇14:挖番薯作文200字

挖番薯这个活动是我向往已久的愿看了。今年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农村,实现了这个愿看。

大爷爷领我们来到了田里。无数条番薯藤上长着手掌大小的绿色的.番薯叶子,一片片的,密密麻麻的爬满了整块田,远远看往,就像一层绿色的棉被展在上面。我问妈妈:“番薯在哪儿呢?我怎么没看见?妈妈笑着说:“傻孩子,番薯是长在土底下的,所以看不见。”喔,我明白了,番薯宝宝还在绿被子下面睡懒觉呢!

篇15:挖番薯作文500字

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下。她先把藤蔓用剪刀剪断,然后用小锄头轻轻地把根部周围的泥土拨开。一下、两下、三下,不一会儿一个又大又红的番薯映入了我的眼帘。我马上大喊:“哇,好大的番薯。”我迫不及待地去帮妈妈把番薯拔出来。可是它像跟我玩木头人游戏一样,纹丝不动。妈妈只好往深处挖。出乎意料的是,躲在深处的番薯一个个地露出地面。

没等妈妈把经验全都教给我,我就蠢蠢欲动了。我双手拿着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发现有两三个一起呈现在眼前。这些番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卵形的,圆形的,长形的,个个鲜嫩嫩的,让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咬一口。意犹未尽,我来到又一株番薯旁。几铲子过后,一个红皮番薯像个顽皮的孩子似的露出了小脑袋。我喜不自禁,连忙使出吃奶的力气向外拔,可是番薯好像舍不得离开大地的怀抱一样,怎么也拔不出来。我在妈妈的提醒下,用铲子把周围的泥土铲松,然后双手紧紧抓住番薯根,边摇晃边往上拔。渐渐地,番薯松动了,我再稍微一用力,一个完好无损的大番薯破土而出了。我像捧宝贝似的,在妈妈面前炫耀。

上一篇:计谋的成语故事下一篇:于伤感爱情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