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2024-05-13

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通用17篇)

篇1: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SBR改良工艺在北方城市的应用现状及控制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SBR工艺是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SBR工艺也衍生出了多种改良工艺,本文主要针对北方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三种sBR改良工艺--CAST工艺、ICEAS工艺、CASS工艺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该三种工艺在北方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北方影响其应用的控制因素.

作 者:韩帮华 李晓丹 邓芝彬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34)分类号:X703关键词:北方 控制 CAST ICEAS CASS

篇2: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对各种类型SBR工艺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发展演变情况,归纳了经典及新型SBR工艺的特点.

作 者:王凯军 宋英豪  作者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刊 名: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 18(7)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污水处理   SBR工艺   ICEAS工艺   CASS工艺   UNITANK工艺  

篇3: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1 SBR工艺简介

1.1 SBR工艺流程及其特征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传统的空间分割方式。在流程上只设一个反应池,兼行水质水量调节、有机物降解和混合液分离等功能。典型的SBR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SBR工艺具有工艺结构与形式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空间上完全混合、时间上理想推流、占地面积小和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只要改变运行方式就可以实现同时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等优点[2],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然而SBR法同时具有运行操作复杂,难以管理,对自动控制依赖性强等缺点。因此,如何有效实现SBR法的自动控制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并进一步提高其运行效率的关键。

1.2 SBR工艺的传统控制方法

SBR工艺传统的控制方法分为时间程序控制和流量程序控制两类[2]。时间程序控制主要是根据SBR法的5个运行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放、闲置所需时间进行预先设定后实施的自动控制。但废水的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很大,有时其有机物浓度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果按某一相同的反应时间控制SBR系统运行,当进水浓度高时出水水质不合格,当进水浓度低时反应时间过长,既浪费能耗又易于发生污泥膨胀。流量程序控制则是根据废水流量的变化调整各个阶段所需时间,并进行自动控制。这两种控制方法的缺点都在于不能根据水质实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运行控制参数,难以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为了克服传统控制方法的缺点,必须建立以处理水质为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即应根据反应器内有机物、氮和磷的浓度的变化来对系统进行控制。

2 模糊控制在SBR工艺中的应用

2.1 模糊控制概述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数学、模糊语言形式的知识表示和模糊逻辑的规则推理为理论基础,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构成的闭环控制。模糊控制系统通常由被控对象、执行机构、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测量装置等五部分组成。其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4]。

模糊控制器是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其组成如图3所示[5]。

2.2 模糊控制技术在SBR工艺中的应用

将模糊控制应用于SBR法,主要是解决有机物降解、硝化与反硝化、生物除磷四个生化过程的在线模糊控制问题。为了建立SBR法四个反应的模糊控制,专家学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研究。

曾薇,彭永臻等采用SBR工艺处理化工废水,研究了原水pH值与温度对有机物降解过程的影响以及DO,ORP作为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原水在不同pH值与温度条件下,当有机物达到难降解程度时,DO和ORP均会迅速大幅度提高,DO和ORP的这一变化特点可以间接指示有机物降解的程度。因此,以DO,ORP作为SBR反应时间的模糊控制参数是可行的。

崔有为,王淑莹等采用SBR工艺处理含盐生活污水,研究了进水的盐度、DO浓度和有机物降解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以DO作为SBR工艺处理含盐污水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反应时间和模糊控制参数的可行性。

高景峰等为了实现以出水水质为目标的SBR在线模糊控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不同污泥浓度、不同曝气量、不同碱度类型和浓度对SBR法去除有机物和硝化过程中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发现DO,ORP和pH都可以作为SBR法去除有机物结束的标志,而DO和pH还可以作为硝化结束的标志,DO还可以调控好氧反应过程中的曝气量;通过研究不同啤酒废水投加量、乙酸钠、甲醇和内源呼吸碳源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发现pH和ORP可以共同控制反硝化时间,通过比较pH不同变化速率还可以调控反硝化碳源投加。

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以DO,ORP,pH作为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的模糊控制参数,建立了模糊控制器,基本实现了SBR法以出水水质为目标的模糊控制的基础研究。

3结论与展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模糊控制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步深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也发现了模糊控制器自身的问题。如简单模糊控制会导致系统控制精度降低、动态品质变差;采用IF-THEN的控制规则,不便于控制参数的学习和调整,缺乏自适应能力等。如果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智能控制技术则可以弥补单一技术的缺陷。联系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对SBR系统特点和模糊控制系统的认识,未来SBR工艺模糊控制的发展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构成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即采用神经网络的结构来实现模糊逻辑系统。其基本思想是FNN(Fuzzy Neural Network)通过学习算法从典型样本数据中学习参数,自动地调节隶属函数并产生模糊规则,从而得到满足要求的模糊模型。2)与专家系统相结合,构成专家模糊控制系统(Expert Fuzzy Controller,EFC)。EFC把人的经验知识和求解问题的启发式规则、程序进行模型化,强调知识的多层次及分类的需要,提供一种丰富的表达过程控制知识和经验的能力。EFC在保持模糊控制器(FLC)优点的同时,丰富了适用于FLC的知识结构及内容,比常规FLC增强了处理复杂控制问题的能力。

摘要:针对SBR污水处理工艺,提出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SBR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SBR工艺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推广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模糊控制,SBR法

参考文献

[1]王洪臣.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彭永臻,曾薇.污水处理系统的在线模糊控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32(4):59-60.

[3]马小丽,王增长,侯安清.SBR工艺的发展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6,32(1):88-89.

[4]诸静.模糊控制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李少远,王景成.智能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4:SBR工艺在乳制品废水中的应用

关键词:SBR工艺;乳制品废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X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2-0040-01

1项目概况

某食品加工教学实验楼主要生产牛奶制品,该项目CIP清洗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生产废水,其产生量约为10 m3/d,由于该类废水COD、BOD和SS浓度均超过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2工艺废水水量、水质

①废水水量。本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水量为:10m3/d,全天24 h运行。

②废水水质如表1所示(除PH以外,单位均为mg/L)。

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

该项目酸奶制品的废水和清洗废水属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较高,目前国内主要是采用生化法处理,生化处理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因此有机废水一般选择以生化法为主体的处理工艺。生化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废水中呈现溶解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成CO2和H2O,以达到净化的目的。生化处理是污水治理中经济而有效的净化方法,国内目前成熟的工艺较多,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法、接触氧化、A2/O法、Unitank法等,考虑到本工程处理水量较少,本方案确定采用SBR法对该项目污水进行处理。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进方法。SBR工艺采用可变容积间歇式反应器,省去了回流污泥系统及沉淀设备,曝气与沉淀在同一容器中完成,利用微生物在不同絮体负荷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将生物反应器与可变容积反应器相结合,形成一个周期性间歇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SBR工艺在同一生物反应池中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水、特机五个阶段的反应操作过程,在不同时间里进行有机物的氧化、硝化、脱氮、磷的吸收、磷的释放等过程。其所经历时间周期,根据进水水质水量预先设定或及时调整。实践证明,这种工艺过程,其处理效果可达到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标准。具有工艺简单,运行可靠,管理方便等优点,但对设备、阀门、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高。

4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由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自流进入中和调节池。通过投加酸碱药剂,中和废水中的残酸或残碱,同时在调节池中进行水质、水量均衡,确保后续处理构筑物的稳定、连续运行,然后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进入SBR池,SBR池内存有活性污泥,其主要成份是大量的微生物,在好氧的条件下同化和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化为CO2和H2O,使污水达标,最后经SBR处理后的水流入砂滤过滤系统,在砂滤罐的深化处理下,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CODCr和重金属离子。达标后的水会存放在清水池,对水量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可用于中水回用,用作实验楼的浇花、洗地用水。

SBR池产生的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抽入污泥浓缩池,由槽罐车定期吸取作外运处理。

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5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5.1格栅

主要是为了去除大颗粒污染物质和悬浮在水中的油脂类物质。设计参数如下:砖混结构;采用人工清渣方式;设于调节池进口处;格栅栅条间隙为10 mm;格栅井寸为1000×500×1 000 mm。

5.2调节池

为了调节水量和水质、减少污水对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冲击,详细设计参数如下:调节池尺寸为5.25 m2×3 m;有效水深为2 800 mm;有效容积为1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 d;主要设备有潜水污水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型号为G-30-25,0.37 kW。

5.3SBR池

SBR池反应阶段是在曝气供氧的条件下,池内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充分接触,利用需氧微生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降解去除以净化污水。池内活性污泥作为微生物栖息场所,好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为食料,通过新陈代谢将污染物降解去除使污水得到净化。设计参数如下:结构尺寸为7.5 m2×4 m,一座;运行周期为12 h,其中进水2 h、曝气4~8 h(其中包括进水1 h)、沉淀2 h、排水1 h;主要设备有沉水式曝气机1台,型号为AR-33-50,2.2kW。

5.4砂滤罐

设置砂滤过滤系统,在砂滤罐的深化处理下,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CODCr和重金属离子。设计参数如下:型式为钢衬胶;数量是1个;规格为Φ500×1800mm;滤速为4.0m/h。

5.5清水池

清水池是存放处理过的污水的构筑物,对水量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可用于中水回用,用作实验楼的浇花、洗地用水,结构尺寸为1.95 m2×1.5m。

5.6污泥浓缩池

污泥池储存污泥并进行污泥回流或浓缩,一座,地埋式,外形尺寸为1 m2×3 m。

6结语

该项目污水处理站出水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如表2所示。

可以说明该工艺的合理性,可为类似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DB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S].

[2]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S].

[3]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S].

[4] 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5] GBJ43—82,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S].

篇5:SBR污水处理工艺总结

http:// 2007-3-27 中国环保网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系统的适用范围

由于上述技术特点,SBR系统进一步拓宽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范围。就近期的技术条件,SBR统更适合以下情况:

1)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地方。

2)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地方,如风景游览区、湖泊和港湾等,不但要去除有机物,还要求出中除磷脱氮,防止河湖富营养化。

3)水资源紧缺的地方。SBR系统可在生物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不需要增加设施,便于水的收利用。

4)用地紧张的地方。

5)对已建连续流污水处理厂的改造等。

6)非常适合处理小水量,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与分散点源污染的治理。

SBR设计要点、主要参数

SBR设计要点

1、运行周期(T)的确定

SBR的运行周期由充水时间、反应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来确定。充水时(tv)应有一个最优值。如上所述,充水时间应根据具体的水质及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曝气方式来确定。当采用限量曝气方式及进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时,充水时间应适当取长一些;当采用非限量曝气方式及进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时,充水时间可适当取短一些。充水时间一般取1~4h。应时间(tR)是确定SBR 反应器容积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工艺设计参数,其数值的确定同样取决于行过程中污水的性质、反应器中污泥的浓度及曝气方式等因素。对于生活污水类易处理废水,反应时间可以取短一些,反之对含有难降解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废水,反应时间可适当取长一些。一般在2~8h。沉淀排水时间(tS+D)一般按2~4h设计。闲置时间(tE)一般按2h设计。

一个周期所需时间tC≥tR﹢tS﹢tD 周期数 n﹦24/tC

2、反应池容积的计算

假设每个系列的污水量为q,则在每个周期进入各反应池的污水量为q/n·N。各反应池的容积为:

V:各反应池的容量 1/m:排出比 n:周期数(周期/d)N: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量

q:每一系列的污水进水量(设计最大日污水量)(m3/d)

3、曝气系统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曝气装置的能力应是在规定的曝气时间内能供给的需氧量,在设计中,高负荷运行时每单位进水BOD为0.5~1.5kgO2/kgBOD,低负荷运行时为1.5~2.5kgO2/kgBOD。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由于在同一反应池内进行活性污泥的曝气和沉淀,曝气装置必须是不易堵塞的,同时考虑反应池的搅拌性能。常用的曝气系统有气液混合喷射式、机械搅拌式、穿孔曝气管、微孔曝气器,一般选射流曝气,因其在不曝气时尚有混合作用,同时避免堵塞。

4、排水系统

⑴上清液排除出装置应能在设定的排水时间内,活性污泥不发生上浮的情况下排出上清液,出方式有重力排出和水泵排出。

⑵为预防上清液排出装置的故障,应设置事故用排水装置。

⑶在上清液排出装置中,应设有防浮渣流出的机构。

序批式活性污泥的排出装置在沉淀排水期,应排出与活性污泥分离的上清液,并且具备以下的征:

1)应能既不扰动沉淀的污泥,又不会使污泥上浮,按规定的流量排出上清液。(定量排水)2)为获得分离后清澄的处理水,集水机构应尽量靠近水面,并可随上清液排出后的水位变化而进行排水。(追随水位的性能)

3)排水及停止排水的动作应平稳进行,动作准确,持久可靠。(可靠性)

排水装置的结构形式,根据升降的方式的不同,有浮子式、机械式和不作升降的固定式。

5、排泥设备

设计污泥干固体量=设计污水量×设计进水SS浓度×污泥产率/1000 在高负荷运行(0.1~0.4 kg-BOD/kg-ss·d)时污泥产量以每流入1 kgSS产生1 kg计算,在低负荷运行(0.03~0.1 kg-BOD/kg-ss·d)时以每流入1 kgSS产生0.75 kg计算。

在反应池中设置简易的污泥浓缩槽,能够获得2~3%的浓缩污泥。由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不设初沉池,易流入较多的杂物,污泥泵应采用不易堵塞的泵型。

SBR设计主要参数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设计参数,必须考虑处理厂的地域特性和设计条件(用地面积、维护管理处理水质指标等)适当的确定。

用于设施设计的设计参数应以下值为准:

项 目 参 数 BOD-SS负荷(kg-BOD/kg-ss·d)0.03~0.4 MLSS(mg/l)1500~5000 排出比(1/m)1/2~1/6 安全高度ε(c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的最小水深)50以上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根据有机负荷的不同而从低负荷(相当于氧化沟法)到高负荷(相当于标准活性污泥法)的范围内都可以运行的方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BOD-SS负荷,由于将曝气间作为反应时间来考虑,定义公式如下: QS:污水进水量(m3/d)CS:进水的平均BOD5(mg/l)CA:曝气池内混合液平均MLSS浓度(mg/l)V:曝气池容积

e:曝气时间比 e=n·TA/24

n:周期数 TA:一个周期的曝气时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负荷条件是根据每个周期内,反应池容积对污水进水量之比和每日的周期数来决定,此外,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因池内容易保持较好的MLSS浓度,所以通过MLSS浓度的变化,也可调节有机物负荷。进一步说,由于曝气时间容易调节,故通过改变曝气时间,也可调节有机物负荷。

在脱氮和脱硫为对象时,除了有机物负荷之外,还必须对排出比、周期数、每日曝气时间等进行研究。

在用地面积受限制的设施中,适宜于高负荷运行,进水流量小负荷变化大的小规模设施中,最好是低负荷运行。因此,有效的方式是在投产初期按低负荷运行,而随着水量的增加,也可按高负荷运行。

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特征

有机物负荷条件(进水条件)高负荷运行 低负荷运行

间歇进水 间歇进水、连续

运行条件 BOD-SS负荷(kg-BOD/kg-ss·d)0.1~0.4 0.03~0.1 周期数 大(3~4)小(2~3)排出比 大 小

处理特性 有机物去除 处理水BOD<20mg/l 去除率比较高

脱氮 较低 高

脱磷 高 较低

污泥产量 多 少

维护管理 抗负荷变化性能比低负荷差 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运行的灵活性强

用地面积 反应池容积小,省地 反应池容积较大

适用范围 能有效地处理中等规模以上的污水,适用于处理规模约为2000m3/d以上的设施 适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约为2000m3/d以下,适用于不需要脱氮的设施

SBR设计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主要设施与设备

1、设施的组成

本法原则上不设初次沉淀池,本法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原因是设施较简单和维护管理较为集中

为适应流量的变化,反应池的容积应留有余量或采用设定运行周期等方法。但是,对于游览地等流量变化很大的场合,应根据维护管理和经济条件,研究流量调节池的设置。

2、反应池

反应池的形式为完全混合型,反应池十分紧凑,占地很少。形状以矩形为准,池宽与池长之比大约为1:1~1:2,水深4~6米。

反应池水深过深,基于以下理由是不经济的:①如果反应池的水深大,排出水的深度相

应增大,则固液分离所需的沉淀时间就会增加。②专用的上清液排出装置受到结构上的限制,上清液排出水的深度不能过深。

反应池水深过浅,基于以下理由是不希望的:①在排水期间,由于受到活性污泥界面以上的最小水深限制,上清液排出的深度不能过深。②与其他相同BOD—SS负荷的处理方式相比,其优点是用地面积较少。

反应池的数量,考虑清洗和检修等情况,原则上设2个以上。在规模较小或投产初期污水量较小时,也可建一个池。

3、排水装置

排水系统是SBR处理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设计中最具特色和关系到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部分。目前,国内外报道的SBR排水装置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⑴潜水泵单点或多点排水。这种方式电耗大且容易吸出沉淀污泥;⑵池端(侧)多点固定阀门排水,由上自下开启阀门。缺点操作不方便,排水容易带泥;⑶专用设备滗水器。滗水器是是一种能随水位变化而调节的出水堰,排水口淹没在水面下一定深度,可防止浮渣进入。理想的排水装置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单位时间内出水量大,流速小,不会使沉淀污泥重新翻起;②集水口随水位下降,排水期间始终保持反应当中的静止沉淀状态;③排水设备坚固耐用且排水量可无级调控,自动化程度高。

在设定一个周期的排水时间时,必须注意以下项目:

①上清液排出装置的溢流负荷——确定需要的设备数量;

②活性污泥界面上的最小水深——主要是为了防止污泥上浮,由上清液排出装置和溢流负荷确定,性能方面,水深要尽可能小;

③随着上清液排出装置的溢流负荷的增加,单位时间的处理水排出量增大,可缩短排水时间,相应的后续处理构筑物容量须扩大;

④ 在排水期,沉淀的活性污泥上浮是发生在排水即将结束的时候,从沉淀工序的中期就开始水符合SBR法的运行原理。

SBR工艺的需氧与供氧

SBR工艺有机物的降解规律与推流式曝气池类似,推流式曝气池是空间(长度)上的推流,而SBR反应池是时间意义上的推流。由于SBR工艺有机物浓度是逐渐变化的,在反应初期,池内有机物浓度较高,如果供氧速率小于耗氧速率,则混合液中的溶解氧为零,对单一的微生物而言,氧气的得到可能是间断的,供氧速率决定了有机物的降解速率。随着好氧进程的深入,有机物浓度降低供氧速率开始大于耗氧速率,溶解氧开始出现,微生物开始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有机物浓度的高低成为影响有机物降解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耗氧与供氧的关系来看,在反应初期SBR反应池保持充足的供氧,可以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随着溶解氧的出现,逐渐减少供氧量,可以节约运行费用,缩短反应时间。SBR反应池通过曝气系统的设计,采用渐减曝气更经济、合理一些。

SBR工艺排出比(1/m)的选择

SBR工艺排出比(1/m)的大小决定了SBR工艺反应初期有机物浓度的高低。排出比小,初始机物浓度低,反之则高。根据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规律,当有机物浓度高时,有机物降解速率大,曝气时间可以减少。但是,当有机物浓度高时,耗氧速率也大,供氧与耗氧的矛盾可能更大。此外不同的废水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也不同。污泥沉降性能

好,沉淀后上清液就多,宜选用较小的排出比,反之则宜采用较大的排出比。排出比的选择还与设计选用的污泥负荷率、混合液污泥浓度等有关。

SBR反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

根据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混合液污泥浓度的大小决定了生化反应器容积的大小。SBR工艺也同样如此,当混合液污泥浓度高时,所需曝气反应时间就短,SBR反应池池容就小,反之SBR反应池池容则大。但是,当混合液污泥浓度高时,生化反应初期耗氧速率增大,供氧与耗氧的矛盾更大。此外,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的大小还决定了沉淀时间。污泥浓度高需要的沉淀时间长,反之则短。当污泥的沉降性能好,排出比小,有机物浓度低,供氧速率高,可以选用较大的数值,反之则宜选用较小的数值。SBR工艺混合液污泥浓度的选择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关于污泥负荷率的选择

污泥负荷率是影响曝气反应时间的主要参数,污泥负荷率的大小关系到SBR反应池最终出水有机物浓度的高低。当要求的出水有机物浓度低时,污泥负荷率宜选用低值;当废水易于生物降解时污泥负荷率随着增大。污泥负荷率的选择应根据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要求的出水水质来确定。

SBR工艺与调节、水解酸化工艺的结合

SBR工艺采用间歇进水、间歇排水,SBR反应池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水质、水量的作用。通过供气系统、搅拌系统的设计,自动控制方式的设计,闲置期时间的选择,可以将SBR工艺与调节、水解酸化工艺结合起来,使三者合建在一起,从而节约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

在进水期采用水下搅拌器进行搅拌,进水电动阀的关闭采用液位控制,根据水解酸化需要的时间确定开始曝气时刻,将调节、水解酸化工艺与SBR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反应池进水开始作为闲置期的结束则可以使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所述:

进水开始既为闲置结束,通过上一组SBR池进水结束时间来控制;

进水结束通过液位控制,整个进水时间可能是变化的。

水解酸化时间由进水开始至曝气反应开始,包括进水期,这段时间可以根据水量的变化情况与需要的水解酸化时间来确定,不小于在最小流量下充满SBR反应池所需的时间。

曝气反应开始既为水解酸化搅拌结束,曝气反应时间可根据计算得出。

沉淀时间根据污泥沉降性能及混合液污泥浓度决定,它的开始即为曝气反应的结束。

排水时间由滗水器的性能决定,滗水结束可以通过液位控制。

闲置期的时间选择是调节、水解酸化及SBR工艺结合好坏的关键。闲置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废水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实际运行中,闲置时间经常变动。通过闲置期间的调整,将SBR反应池的进水合理安排,使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转,避免整个运行过程的紊乱。

SBR调试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SBR反应池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主要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正式投产之前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可归纳为异步培驯法、同步培驯法和接种培驯法,异步法为先培养后驯化,同步法则培养和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接种法系利用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再进行适当的培驯。

培养活性污泥需要有菌种和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对于城市污水,其中的菌种和营养都具备,可以直接进行培养。对于工业废水,由于其中缺乏专性菌种和足够的营养,因此在投产时除用一般的菌种和所需要营养培养足够的活性污泥外,还应对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逐渐形成具有代谢特定工业废水的酶系统,具有某种专性。

(二)试运行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成熟后,就开始试运行。试运行的目的使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

在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中,影响因素很多,混合液污泥浓度、空气量、污水量、污水的营养情况等。活性污泥法要求在曝气池内保持适宜的营养物与微生物的比值,供给所需要的氧,使微生物很好的和有机物相接触,全体均匀的保持适当的接触时间。

对SBR处理工艺而言,运行周期的确定还与沉淀、排水排泥时间及闲置时间有关,还和处理工艺中所设计的SBR反应器数量有关。运行周期的确定除了要保证处理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外,还要保证每个池充水的顺序连续性,即合理的运行周期应满足运行过程中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池子同时进水或第一个池子和最后一个池子进水脱节的现象。同时通过改变曝气时间和排水时间,对污水进行不同的反应测试,确定最佳的运行模式,达到最佳的出水水质、最经济的运行方式

(三)污泥沉降性能的控制

活性污泥的良好沉降性能是保证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在SBR的反应期结束后,污泥难以沉淀,污泥的压密性差,上层清液的排除就受到限制水泥比下降,导致每个运行周期处理污水量下降。如果污泥的絮凝性能差,则出水中的悬浮固体(S含量将升高,COD上升,导致处理出水水质的下降。

导致污泥沉降性能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表现在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升高。SBR工中由于反复出现高浓度基质,在菌胶团菌和丝状菌共存的生态环境中,丝状菌一般是不容易繁殖的因而发生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SBR较容易出现高粘性膨胀问题。这可能是由于S法是一个瞬态过程,混合液内基质逐步降解,液相中基质浓度下降了,但并不完全说明基质已被氧化去除,加之许多污水的污染物容易被活性污泥吸附和吸收,在很短的时间内,混合液中的基质浓度可降至很低的水平,从污水处理的角度看,已经达到了处理效果,但这仅仅是一种相的转移,混合液中基质的浓度的降低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可以认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胶团之所以形成和有所增长,就要求系统中有一定数量的有机基质的积累,在胞外形成多糖聚合物(否则菌胶团不增长甚至出现细菌分散生长现象,出水浑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充水时间或曝气方式选择的不适当或操作不当而使基质的积累过量,致使发生污泥的高粘性膨胀。

篇6: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SBR作为厌氧氨氧化前置工艺的研究

摘要:SHARON工艺的半亚硝化技术已经很成熟,但较低的工艺负荷限制了它的应用.SBR工艺亚硝化负荷虽高,但是如何在SBR中实现半亚硝化,使其与厌氧氨氧化联用的研究仍鲜见报道.本试验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提出了“以DO为控制参数,进出水按比例混合”和“以pH为控制参数,用碱度控制出水比例”2种半亚硝化方法.从试验的结果看,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者的`能耗较大,后者的操作比较繁琐,不过二者均可实现适宜的出水比例.作 者:王舜和 Wang Shunhe 作者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51期 刊:环境工程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年,卷(期):,(z1)分类号:X7关键词: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碱度 半亚硝化

篇7: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

工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与发达与否的关键,而机械制造业在工业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机械制造自然离不开制造工艺,因此如何提高机械制造工艺水平也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一些产业的转型也很为重要,在此过程中,一些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弊端也随之显露出来,要实现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就必须设法消除这些弊端,使之顺应发展的潮流。从机械制造工艺当前发展现状入手,解决当前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篇8:S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应用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equencing Batch Reacte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缩写为SBR活性污泥法) 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污水处理机理与活性污泥法相同。SBR活性污泥法是在单一的反应器内, 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 (曝气) 、沉淀、出水、待机 (闲置) 等基本操作, 从污水的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为一个周期操作, 这样周而复始, 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SBR工艺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理想的推流式过程, 但是就反应器本身的混合状态仍属于完全混合式, 因此, 具有耐冲击负荷和反应推动力大的优点。

SBR工艺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时, 处理构筑物少, 可省去初沉池;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 基建费、运行费较低, 且维护管理方便。基于以上诸多优点, 在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由于其设计、运行方式灵活多变, 使设计和管理人员觉得池数、运行周期和操作程序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 极易混淆, 因此有必要对SBR工艺的各种运行方式进行归纳、整理, 便于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和管理运行。

2 SBR工艺的运行周期、池数和操作运行程序

1) SBR的运行周期由进水 (tf) 、反应 (tr) 、沉淀 (ts) 、滗水 (td) 、闲置 (tb) 等五个阶段组成:

为了减少池容, 设计时一般不考虑闲置时间;

2) 对于一般的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 设计的运行周期采用6h或4h。对于规模很小的污水处理或浓度较高的工业污水, 需要采用很长的周期时间;

3) SBR的曝气反应分为以下3种情况:

(1) 限量曝气:进水时不曝气, 脱氮除磷效果好, 设计的池容大;

(2) 非限量曝气:进水的同时曝气可增加曝气时间, 设计池容小, 但脱氮除磷效果差;

(3) 半限量曝气: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4) SBR池一般每组设4格池子, 交替轮流运行。对于规模很小的污水处理或浓度很高的工业污水不在此例。当污水处理规模很大时, 可设数组池子, 通过配水井向各组池子配水;

5) 在制定操作程序时各阶段时间的确定。

(1) 沉淀时间:ts=1h;

(2) 滗水时间:td=1h~1.5h;

(3) 进水时间:tf=T/n, n为池子数;

(4) 最大曝气反应时间 (非限量曝气) :tr=T-ts-td;

(5) 若曝气反应时间不超过一个周期总时间的一半, 即Tr≤T/2, 一台鼓风机可服务两格池子, 否则一格池子应配置一台鼓风机;

(6) 若td=tf, 可保证连续出水;

6) 操作程序如图1、2所示。

(1) T=4h, 设4格池子, tf=1h, 最大tr=2h, t=1h, td=1h;

3 池容计算 (如图3所示)

式中:V1———平均时流量所需1格池子或全部池子的有效容积 (m3) ;

Qo———1格池子或全部池子的平均时流量 (m3/h) ;

SO———进水BOD5 (mg/l) ;

X———MLSS, 一般采用3.5-4.0g/l;

LS———BOD5污泥负荷 (kg BOD5/kg MLSS.d) , 若要求脱氮除磷, LS宜≤0.1;

式中:V2———1个周期中最大时流量和平均时流量的水量差;

Qmax———最大时流量 (m3/h) ;

校核充水比m=Q.t F/V1≤0.3

厌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 若为除磷需要, 采用1~2h;若无除磷需要, 只为防止污泥膨胀, 采用约为0.5h。

厌氧区搅拌采用的水力推进器的功率约为10W/m3。

厌氧区底部出水孔的流速约0.03~0.05m/min。

4 污泥系统计算

1) 据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污水处理 (无初沉池) 的经验, 采用污泥产率约为0.8kgss/kg BOD5;

2) 理论计算

式中:△X———剩余污泥量 (kgss/d) ;

V1———反应池平均容积 (m3) ;

Y———污泥产率系数vss/kg BOD5, 0.4~0.8;vss/ss=0.7~0.8;

Q———平均时流量 (m3/d) ;

S0, Se———进出水BOD5 (g/l) ;

Kd———衰减系数 (d-1) , 0.05-0.1;

XV———MLVSS (g/l) ;

SS0、SSe———进出水SS浓度 (g/l) 。

f———污泥转换率, 0.5-0.7;

3) SBR的污泥沉降性能好, 据有关资料剩余污泥的含水率可按99.2%设计;

4) 污泥回流比采用20%, 运行中除滗水阶段外, 都进行污泥回流。

5 结语

SBR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其污水处理机理与活性污泥法相同。SBR工艺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理想的推流式过程, 但是就反应器本身的混合状态仍属于完全混合式, 具有耐冲击负荷和反应推动力大的优点。SBR工艺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时, 处理构筑物少, 可省去初沉池;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 基建费、运行费较低, 且维护管理方便, 在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由于其设计、运行方式灵活多变, 因此有必要对SBR工艺的各种运行方式进行归纳、整理, 便于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和管理运行。

摘要:SBR工艺属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集缺氧/好氧、水质水量调节、沉淀为一体, 流程较短,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且操作灵活性大。根据需要, 通过调整工序, 可改变出水水质, 并相应降低运行费用, 满足出水水质多变的要求, 并具有节省经费、占地面积少、管理方便等优点。对SBR工艺的池数确定、运行周期、运行程序、曝气时间设置等工艺原理进行了归纳说明, 并设计举例。

关键词:SBR工艺,池数,运行周期,曝气时间

参考文献

篇9:SBR工艺污泥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实际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经验,深入分析了SBR工艺的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环境因素及污泥自身平衡因素等方面对SBR工艺污泥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污泥龄必须大于15天,以保证硝化的需要;为了提高反硝化速度,C/N必须大于4;污泥负荷降低到1.0 kg BOD/kg MLSS・d时,SVI迅速升高,加速污泥膨胀的发生;与低温条件下相比,20 ℃左右的污泥更易压缩沉降;EPS的存在不利于污泥沉降,随着EPS浓度增大导致污泥沉降性能恶化.

作 者:尹军 周爱丽 解艳萃 王建辉 YIN Jun ZHOU Ai-li XIE Yan-cui WANG Jian-hui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刊 名:辽宁化工 英文刊名: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7(5) 分类号:X703 关键词:SBR   污泥特性   影响因素  

篇10: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甲醇生产废水具有高氨氮低碳源等特点,采用物化-SBR组合工艺处理甲醇生产废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D5、NH3-N的去除率均稳定在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作 者:何奕 陈花果 王俊凯 刘士轩 作者单位:何奕,陈花果,刘士轩(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4)

王俊凯(中国石油陕西销售公司,西安,710004)

篇11:用SBR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介绍了SBR生化处理工艺的`特点,讨论了以该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时各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部分关键设备的选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作 者:刘俊超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0 刊 名:中国造纸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PULP & PAPER 年,卷(期): 23(12) 分类号:X793 关键词:SBR   活性污泥法   制浆造纸废水   曝气  

篇12:SBR工艺小试研究

关键词:SBR反应器,生活污水,齿轮流化填料,处理效果

我国已建成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SBR工艺的,由于当时设计的局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和要求,面临着升级改造的迫切任务,在基本不增加处理设施的条件下,在原有SBR反应池中投加填料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升级改造途径。通过传统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结合,可使系统容积负荷大幅度增加,并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采用小试装置,实验用水用人工加入葡萄糖,氯化铵,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钾等物质配制。本实验采取在传统的SBR反应器中添加齿轮填料的方法来强化其除污效能。

1.1 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两套SBR反应器平行运行,实验所用反应器均为有机玻璃容器,总容积为10 L,有效容积为8 L,对比实验所用污泥取自培养好的污水处理系统中。

将齿轮流化填料放入其中一个SBR反应器中,反应器温度控制在26 ℃左右,投加率控制在30%,加入活性污泥驯化培养。同时,另一套装置平行运行。

实验装置采用PLC控制,自动运行。工作周期为6 h,每天运行4个周期;运行工况为进水→搅拌→曝气→搅拌→曝气→沉淀→滗水,时间依次为30 min,30 min,120 min,30 min,60 min,60 min,30 min;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气水比为15∶1。

1.2 实验用水

实验用水水质如表1所示。

mg/L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分析方法均采用全国环境监测统一方法[1]。

BOD:HACH-BODTrakTM生化需氧量分析仪;COD:重铬酸钾法;NH+4-N:纳氏试剂法;pH:PHSJ-4A型pH计;生物相:OLYMPUS-CX31光学显微镜。

2 结果与讨论

2.1 污泥的驯化与挂膜

在高于设计曝气量的条件下进行污泥驯化及填料的挂膜,大约2周后生物膜基本成熟,成熟的生物膜微生物种群相对稳定,有良好的去污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生物膜成熟以后,开始按设计参数运行,反应器出水稳定以后开始取样进行测定。

2.2 除污效果

2.2.1 对COD,BOD5的去除

在进水COD为500 mg/L~650 mg/L(平均值为550 mg/L)的情况下,SBR反应器出水COD为50 mg/L~80 mg/L(平均值为62 mg/L),平均去除率为88%;强化的SBR反应器出水COD为35 mg/L~48 mg/L(平均值为41 mg/L),平均去除率为93%。结果表明,投加填料能够明显提高COD的去除效果。

在进水BOD5为180 mg/L~220 mg/L(平均值为230 mg/L)的情况下,SBR反应器出水BOD5为12 mg/L~28 mg/L(平均值为20 mg/L),平均去除率为92%;强化的SBR反应器出水BOD5为6 mg/L~11 mg/L(平均值为8 mg/L),平均去除率为98%。结果表明,投加填料能够明显提高BOD5的去除效果。

对COD,BOD5的去除效果分别见图1,图2。

强化的SBR反应器由于填料的作用,增加了生物量,而且提高了溶解氧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传质效率,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2.2.2 对NH+4-N的去除

在进水NH+4-N为94 mg/L~110 mg/L(平均值为100 mg/L)的情况下,SBR反应器出水NH+4-N为4.0 mg/L~13.8 mg/L(平均值为10 mg/L),平均去除率为89%;强化的SBR反应器出水NH+4-N平均值为2.0 mg/L,平均去除率为98%。结果表明,投加填料能够明显提高NH+4-N的去除效果。对NH+4-N的去除效果见图3。

硝化反应的关键是控制泥龄,由于填料表面固着生长的硝化菌能够有效防止硝化菌的流失,因此强化的SBR反应器要比传统的SBR反应器的硝化能力强。

3结语

1)该齿轮流化填料具有良好的微生物附着效果。2)强化的SBR反应器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BOD5,COD,NH+4-N的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填料时的92%,88%,89%提高到98%,93%,98%,出水BOD5,COD和NH+4-N等指标均达到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勇,王平,胡曰利,等.蛭石在SBR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2):90-91.

[2]逯新宇,王增长,李菲,等.投加新型生物流化填料强化SBR除污效能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9):5-7.

[3]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篇13: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ABR+SBR工艺处理咖啡因生产废水的中试研究

摘要:实验采用“ABR+SBR”工艺及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处理咖啡因生产废水.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该技术对咖啡因生产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COD基本在300 mg/L以下,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氰根的`均值为0.683 mg/L,平均去除率为84.85%;新增吹脱工艺对NH3-N有较好去除效果.整套工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作 者:郭士元 张立建 童健 周集体 田存萍 Guo Shiyuan Zhang Lijian Tong Jian Zhou Jiti Tian Cunping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期 刊:工业水处理 ISTICPKU Journal: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年,卷(期):2007,27(1)分类号:X703.1关键词:厌氧隔板反应器 顺序间歇式反应器 EMO复合菌微生物 咖啡因生产废水

篇14: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ABR-SBR工艺处理白酒生产废水的改造工程实例

将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白酒生产废水,改造为ABR-SBR处理工艺.工程运行表明,当进水CODCr、BOD5、SS分别为883 mg/L、300 mg/L、368 mg/L时,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分别为标准值的47.7%、56%和35.7%.改造工程技术具有针对性强、出水水质好、启动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耐冲击负荷、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作 者:苗利 杨义 李绍生 MIAO Li YANG Yi LI Shao-sheng  作者单位:苗利,李绍生,MIAO Li,LI Shao-sheng(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

杨义,YANG Yi(康达环保(商丘)水务有限公司,河南,商丘,467002)

刊 名:污染防治技术 英文刊名: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2(6) 分类号:X797 X703.1 关键词:白酒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   压氧折流板反应器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篇15: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采用ASBR/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并设计了PLC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PLC控制系统的`结构(软、硬件构成)、主要的控制工艺流程及功能.

作 者:洪俊明 洪华生 焦卫东 HONG Jun-ming HONG Hua-sheng JIAO Wei-dong  作者单位:洪俊明,HONG Jun-ming(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福建,厦门,361006;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洪华生,HONG Hua-sheng(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焦卫东,JIAO Wei-dong(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福建,厦门,361006)

刊 名: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 21(8)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屠宰废水   ASBR/SBR工艺   PLC自动控制  

篇16:SBR工艺生物除磷的研究

近年来,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氮、磷的回收、去除技术也已成为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点。磷如果通过生物处理方法去除只能通过活性污泥的释放和摄取作用, 以富磷剩余污泥的方式排出水体。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是将反应和沉淀分离各工序放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 提供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污水处理。将其置于特定的条件下运行, 使其利于聚磷菌的生长, 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本实验对该系统的除磷效果做了探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 SBR模型装置。

实验用SBR模型的主体是一个20L的有机玻璃容器, 其他组成部分包括搅拌器、定时器、自控装置以及水泵等。SBR反应器运行周期为12小时循环一次, 具体情况见表1。

(二) 实验条件。温度:室温 (25℃) ;SRT:50天;DO: 3.5 mg/L (好氧反应时) ;MLSS: 4000 mg/L。

(三) 原水水质。

实验采用人工合成废水, 配方见表2。用醋酸钠和葡萄糖作为主要碳源, 磷源为磷酸钾, 氮源为硫酸铵。合成废水的COD浓度为600mg/L, TN浓度30mg/L, POundefined浓度为10 mg/L。

三、实验结果

(一) SBR系统生物除磷的效果。

SBR生物除磷系统运转稳定以后, 每天测试出水的COD、氨氮和POundefined的浓度, 测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74%和99%。由此可见, 本系统在具有很高的磷去除率的同时, 对其他有机物的去除也有很理想的效果。试验中合成废水COD:P约为33:1, 大大低于普通污泥法中微生物代谢所需的100:1的合适比值, 这是微生物的正常合成代谢不能完成的, 只能通过聚磷菌的过量吸收来实现。

(二) 系统内混合液中PO3-4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在系统正常运行期间的进水、厌氧反应、好氧反应、出水等节点的PO3-4的浓度进行了连续的监测, 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 聚磷菌的效果越来越好。在系统运行25天以上, 厌氧反应结束后废水中磷的浓度为49mg/L, 接近原水中磷浓度的5倍。同时, 随着厌氧反应的进行, 污泥开始释放磷, 在厌氧反应结束时, 磷的释放量达到最大。系统曝气开始好氧反应后, 废水中的磷则快速的下降, 至好氧反应的末端, 废水中的PO43-的浓度已经在1mg/L以下。图1明确地反映了聚磷菌厌氧释放磷、好氧吸收磷的特点, 表明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系统中的聚磷菌已占明显优势。由此可见, 在SBR生物除磷反应器中, 合理控制好厌氧、好氧的反应时间是除磷效果的关键。

四、结语

SBR系统采用本实验的运行方式, 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 说明SBR法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除磷工艺。

聚磷菌经过25天的培养, 在3个小时的厌氧反应后废水中磷的浓度可达到原水5~6倍, 好氧反应结束后磷的去除率在99%以上。

SBR系统对废水中其他的有机物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8%。

摘要:采用人工合成废水考察了SBR生物除磷工艺的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BR法除磷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除磷工艺, 在本试验设定的运行条件下, 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

关键词:SBR,生物除磷,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1].Alves, C.F.Mole, M.J.Vieira, (2002) Influence of medium composi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enitrifying biofilm formed by Alcaligenes denitrificans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Process Biochemistry.37:pp837-845

[2].Aktinson, B.W., D.D.Mudaly, and F.Bux, (2001) Contribution of Pseudomonas spp.to phosphorus uptake in the anoxic zone of an anaerobic-anoxic-aerobic continuous activated sludge system.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43:pp139-146

[3].Beril, S.A., U.Aysenur, (2003) The effect of an anoxic zone o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by a sequential batch reactor.Bioresource Technology94:pp1-7

篇17: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相比,我国现代化工程机械装配工艺在批量生产与科技含量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通过与其他机械装配工艺水平比较,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我国工程机械装配工艺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自动化程度仍然较低。首先,从我国输送自动化程度来进行分析[6]。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大多属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形式大多以小批量生产为主,这是因为部分零件对加工精准度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加工精准度较高的工程机械装配形式也主要以固定式的装配为主,因此导致输送自动化程度较低,流水生产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从我国工程机械装配的作业形式来看,虽然我国目前的工程机械装配作业形式已经开始由人工作业向自动化装配转变,但是整体水平还较低,人工作业的现象仍然较多,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3.2装配工具较为落后

工程机械装配工艺需要以工艺装配和工具为基础,工艺装配和工具的科技含量越高,工程机械装配的效率和零件加工的精准度就越高。但是从我国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工程机械装配工艺所需的工艺装备和工具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经常需要使用到的工艺装配和工具有拧紧机和压装机。装配过程中需要采用冷热交替的方法来实现外圈与孔、轴承内圈与轴以及销与孔的装配,但是很显然这样的装配程序需要花费的工序较多,还需要使用到专业的冷冻柜和加热箱,效率较低。压装机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使用压装机可以较好提高工程机械装配的效率。但是采用压装机工艺需要另外设计,所需生产成本较高。而拧紧机主要负责的是装配作业中的连接和固定。工程机械装配中使用的螺栓大部分属于大螺栓,只有大螺栓才能够对机械关键部位拧紧,协助做好机械装配工作。然而,直径太大的螺栓对于拧紧的力度要求较高,单纯依靠普通的气动扳手进行拧紧无法达到固定效果,时间长了之后还有可能导致螺栓松动,对机械安全十分不利。因此,我国相关人员和部门还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拧紧机,来对螺栓进行拧紧和固定。

3.3人力劳动的强度较大

上一篇:变更控制管理规程下一篇:励志勤学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