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2024-05-08

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通用8篇)

篇1: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阳光体育的实施,是保障学生体制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奠基石.为了保障学生阳光体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应该建立阳光体育的监控体系,监控阳光体育工程在学校中顺利开展,提高阳光体育工程的有序性与有效性.那么如何对学校阳光体育的工作进行监控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1、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与阳光体育监控的内容

在如今学校中由于各地的教学资源和组织管理的力度等因素的制约,活动开展的成效存在很大的地区性差异.许多学生大多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体育学时大为减少,体育教学的效果也随之降低,从而导致体育在教学主管部门的地位降低,专项经费被挤占,造成场地器材不足、良好的体育师资被闲臵.在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上,功利性思想在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把阳光体育运动看成是一种单纯的娱乐和技艺性表演,忽视了体育本身对每个学生的健身价值;管理者只注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建设多少现代化的场馆设施、能获得什么级别奖项等硬件建设,忽视了阳光体育中文化氛围的培育;教师因岗位的考核要求,只重视体育课教学,缺乏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等误区.这就需要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进行适时的监控.谈一下阳光体育的监控,阳光体育运动的监控是依据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体育运动过程科学系统的测量、评价与调整,实现对体育运动过程的最佳化控制,从而提

高体育运动的科学化水平.实施阳光体育监控,能够及时发现体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分析响应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向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反馈信息,为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搜集工作中的创造性成果和典型经验,分析成果和经验的形成机制,确定其理论和应用价值,促进成果的转化;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对实施阳光体育的理解和支持程度.2、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发挥监控体系的检验、反馈和导向作用,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高效率,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进行引导,使之有序、有效进行.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监控体系的建设,形成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指导体系和富有前瞻性的理论,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性、社会认同度,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引导社会舆论摒弃“分数第一,智育至上”的人才质量观.将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的考核、评比挂钩,调动学校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使体育课程设臵与教学模式等方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需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朝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通过阳光体育整合学校体育资源的目的.制定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时监控与有效性评估可从制度层面与技术层面着手规范实施体系,纠正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使阳光体育运动进入良性循环,形成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长效机制,保证阳光体育运动政策的最终落实.作为整合高校体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加强监控将促使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健康发展并最终起到提高高校体育机制的效率和生命力,形成发展新路径作用,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最终整合,为探讨建立高校体育新体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实践方面的范例.3、对学生阳光体育的实施进行监控的措施

3.1 明确监控目标,健全组织机构

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团结协作.遇事不扯皮,遇责不推诿,遇权不争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严格规范教学过程,做到有章必行,违章必究,为学校体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充分调动积极性,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应以其他教师一样,要看到他们的辛劳程度,不要看他们的个别差异.3.2 加强管理监控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

目前处于信息时代,加强对师资的培训是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决定监控水平的重要因素,要积极引导现代科技为体育学科所应用,广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对体育教学、业余训练、竞赛等进行科学管理监控.3.3 明确奖惩制度

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体育工作者进行量化考核.加强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热情,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奖惩一定要分明,制定出明确公正的考核标准并形成制度化,使贡献大的教职工得到及时肯定和奖

励,奖励时应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惩罚注意批评的方法,选择适当的场合否则会使违规者自尊心等方面受到挫折.在体育工作管理实践中,公正及时的惩罚是必不可缺少的,又是非常必要的,它作为管理工作的杠杆,可以调节和改变人们的工作行为,对少数人或个别人的惩罚,可以教育大多数人,使一些不良的行为得以制止,使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地建立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积极作用.3.4 切合学校实际

各种管理监控方法与手段一定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者与执行者的情况,做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目标.4、建立监控体系对学生阳光体育实施的意义

在阳光体育工作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管理监控体系,能够有效保障阳光体育工作有效地处于监督和控制之下,向着确定的培养目标有序进行.能够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实时化的信息反馈系统,对工作状态适时调控,促进管理运行机制向开放型与引导型转变,形成行之有效的网络化质量保障系统,确保阳光体育工作系统高效、有序的运作.通过监控对工作过程的评价、导向、反馈,对工作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进行鉴定,用一定的尺度加以界定和衡量,明确对工作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的要求.了解有关工作质量的信息,可不断地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并及时反馈,提出新的管理目标,使管理工作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运转.建立监控体系,对实现体育工作科学化管理,推动教学科学化进程能起到积极作用,也为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思路.能促进教职工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良性转化,群体意识能达到相对统一,能有效地发挥群体的智慧和才能,能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随之,学校的阳光体育计划也能够顺利得到开展,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篇2: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1、阳光体育 ”实施的背景

我国教育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泛滥, “健康第一”的思想往往被“升学率第一”的思想取代, 从而使得体育教学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体育教师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此以往, 现代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种现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更在2007年联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应该来说, “阳光体育”有助于有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是为了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道德的和谐统一的目标, “阳光体育”有助于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 它融入了多个方面的现代教育理念, 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个性教育”的理念, 这基本上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所谓“阳光体育”, 指的就是除了要实现基本的体育培养目标以外, 还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来, 统筹规划课内与课外活动, 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进而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能够变得更为多样化和综合化.在阳光体育运动中, 注重学生个体的人性化, 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而在整个大学校园内形成一个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 使得全员积极参与进来, 让大学生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之下, 培养并不断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我们实施阳光体育运动, 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它关系到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和提高, 将影响到我国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因此, 阳光体育运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 而是一个关键的体育教学改革课题。

2、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2.1、教学观念陈旧 , 方法过时

笔者认为, 高校的体育教学, 应该以现代教学指导思想为基础,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前沿性。然而, 现在有很多高校的体育课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 强调体育课程中的运动强度和密度, 以课堂上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课堂教学也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机械的完成教师所要求的运动项目, 没有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教学观念陈旧, 方法过时, 教学质量也不高。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高, 也难以发挥出自身的特点, 学生的潜能被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所埋没。

2.2、课程内容过于繁杂

高校的体育教学上, 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 由于受到全面发展教育原则的影响, 体育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于繁杂。这样的课程安排, 在设计时目的在于广泛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由于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 让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难以真正的实施起来, 很多课程流于形式, 起不到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的作用。

2.3、教学宗旨不明确

目前,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教学宗旨不够明确, 其具体表现在体育课程安排上, 主要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核心, 在课堂教学上, 也是以运动技能为中心, 而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则应该是锻炼学生的身体, 帮助其建立起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课程安排和教学目的不一致, 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体育教学的效果也不高。

3、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改进

3.1、更 新教育观念

阳光体育运动,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培养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阳光体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 注重学生的人性与自然性, 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更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 打破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学生人性化的关爱, 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此外,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 选择一些受学生欢迎且可行的体育项目补充到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

3.2、更新体育课程体系

在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方面, 以阳光体育系统性、科学性为原则, 把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科学的组织与规划, 建立多层次的课程结构。在这不仅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要求, 更是以学生为本, 遵循学生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客观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上, 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 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 开设一些难度较低、普及性的课程, 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好, 或者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 开设专项体育课程。此外, 近年来以啦啦操、轮滑、网球等为代表的新兴体育项目逐渐受到了大学生的关注高校也应该结合现代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特点, 结合学校自身情况, 不断拓宽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 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给予学生展示个性、实现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的享受阳光体育带来的运动快乐。

3.3、重视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教学, 要加强对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 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在教学方法上, 要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也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对于学生在运动中遇到的亮点, 教师要予以鼓励, 在学生遇到的困难或者失败时, 教师也要加以理解与关心。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对教学课程进行及时的调整, 逐渐的加大运动量与运动难度, 充分的挖穴学生的运动潜能, 展现出学生的个人价值。

3.4、明 确教学目的 , 教学力求实用性

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锻炼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一定要明确教学目的, 把职业体育和业余体育区分开来, 对于大部分学生, 不能以职业体育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教学中, 也不能片面的看重体育运动的技术性, 而更应该注重其实用性。让体育不仅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 更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

4、结束语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可以让高校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 吸引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 帮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运动习惯和终身运动的体育一直, 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对于高校加强体育教学, 实现素质教育, 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着者, 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 对现有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让高校体育教育更上一层楼,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优秀身体素质的人才。

摘要:近年来,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 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 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代表的活动, 显示出国家对于加强青少年锻炼,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决心。作为高校, 也要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中心, 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打的现状与不足, 提出了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倩怡, 陆华忠, 卢三妹等.高校体育课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2, (6) .

[2]赵子建.阳光体育长效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5) .

[3]瞿惠芳, 张辉.大国崛起看中国学校体育中的阳光体育实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5, (5) .

篇3: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农村中学阳光体育青少年体质一、现状调查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阳光体育运动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把关注青少年的健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调查了我县6所农村中学发现,各学校开展的情况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场地、器材不足

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基础,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目前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的种类不够齐全,又因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影响,也制约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势必带来难度。

2.师资力量不够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教师是关键。农村中学专职体育教师相对不足,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教学的需要。体育课、活动课的质量则得不到保证,影响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3.学校重视不够

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开展。领导不重视体育方面的投入,不重视体育教学方向的引导,导致体育教师不去很好专研体育教学,多数学校体育教学程式化,显得单一、刻板,甚至有的体育老师上课时,就是把篮球等器材朝操场上一扔,不让学生乱跑,就是一节体育课。这样的体育教学、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部分教师、家长还存在“重智、轻体、松德”的观点。

二、重新审视阳光体育运动

从学校的领导到每一位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阳光体育运动是和体育课紧密相连,而不是另搞一个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其实就是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强壮意识;通过体育锻炼,掌握身体锻炼的技能;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量体裁衣,采取适当措施

我们不要因为某种困难而纠缠不放,造成积极性不高。其实,农村学校活动场地广,阳光充足,学生数相对少,学生活动的空间大。在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活动的内容应将健身性、娱乐性、游戏性、竞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要全面提高师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认识

校园体育文化是宣传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主阵地。通过开展体育卫生知识讲座、竞赛,体育主题班会,通过开展班级小报评比、校园黑板报评比,通过在学校活动周、学校运动会期间的宣传发动工作,形成合理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长增长学生体育健康知识。

班主任引导作用非常重要。班主任要亲自参加锻炼,就能密切师生关系,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班主任可以用班级体的体育目标和集体荣誉来感召学生,从而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参加集体运动项目时,把班级作为体现自己运动能力的集体,要使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驱动力。

2.领导重视

领导首先在舆论上要予以支持,在资金方面给予保证。要对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强调过程性评价,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施情况与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体育中考等进行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和记录体系,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3.阳光体育运动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的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学生玩的一些自编游戏,女生的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跳格子,男生的奔跑追逐、骑马打仗、斗鸡等。学生有自己玩的规则,不需要裁判,大家都能遵守。他们的身心在游戏中获得了无比的愉悦。当然,这些活动,也需要教师在安全、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4.阳光体育活动与社会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學校通过举办有家长参与的集趣味性、娱乐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家长的运动热情。如学校举办的家庭运动会、友谊赛、亲子运动会、友好对抗赛等,这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体现了全民参与,让学生、家长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家长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影响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了解和喜欢了体育运动,进一步提高他们参加阳光体育的积极性。如果安排一些跟上时代步伐的运动,既要观赏性又要有竞争性,或者富有娱乐性和健身性的项目就更好。如呼啦圈、拔河、定点投篮等。只要使活动变得多元化、全员参与化,让使阳光体育人人参与,全民健身就能深入人心。

5.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制度化、规范化

没有时间作保障,就谈不上正常的阳光体育。要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其中重要因素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明确自己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安排好每天大课间的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时间、有场地、有指导教师。?

体育组的老师应结合自己的专项,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组建了学校业余田径队、校园足球队、篮球队、校跳绳、踢毽队,以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的形式组建,一方面,作为校队的备用人才;一方面,帮助老师对各班的课外体育活动起引领作用,经常开展各类项目的比赛活动进而带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体育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长,内容和形式更丰富,它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完善。学校上下午都可以安排一个大课间30分钟,确保锻炼1小时。要以班级为单位,项目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为丰富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徒手操类包括广播操、素质操、健美操、武术操;简单器械类包括呼拉圈、踢毽子、花样跳绳、跳皮筋。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年级、班级或小组间的比赛,这样能激发学生兴趣。

6.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伤害事故,就违背了体育锻炼的初衷,因此安全教育至关重要。要经常检查场地、器材,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采取措施。查运动场地和跑道是否平整;要教育学生遵守运动安全的卫生要求,加强自我安全保护;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当活动结束时,应组织学生做好整理运动,这可使人体恢复平静,尽快适应下一阶段学习的需要。

总之,阳光体育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今后还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各校要高度重视,要根据校情决定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式,应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开展校本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篇4: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阳光体育运动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要把关注青少年的健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调查了我县6所农村中学发现, 各学校开展的情况参差不齐。究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

1. 场地、器材不足

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基础, 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目前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的种类不够齐全, 又因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 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 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影响, 也制约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势必带来难度。

2. 师资力量不够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教师是关键。农村中学专职体育教师相对不足, 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教学的需要。体育课、活动课的质量则得不到保证, 影响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3. 学校重视不够

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开展。领导不重视体育方面的投入, 不重视体育教学方向的引导, 导致体育教师不去很好专研体育教学, 多数学校体育教学程式化, 显得单一、刻板, 甚至有的体育老师上课时, 就是把篮球等器材朝操场上一扔, 不让学生乱跑, 就是一节体育课。这样的体育教学、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部分教师、家长还存在“重智、轻体、松德”的观点。

二、重新审视阳光体育运动

从学校的领导到每一位体育教师和班主任, 必须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阳光体育运动是和体育课紧密相连, 而不是另搞一个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其实就是鼓励学生走向操场, 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通过体育锻炼, 强健体魄, 强壮意识;通过体育锻炼, 掌握身体锻炼的技能;通过体育锻炼, 培养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 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量体裁衣, 采取适当措施

我们不要因为某种困难而纠缠不放, 造成积极性不高。其实, 农村学校活动场地广, 阳光充足, 学生数相对少, 学生活动的空间大。在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 活动的内容应将健身性、娱乐性、游戏性、竞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 要全面提高师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认识

校园体育文化是宣传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主阵地。通过开展体育卫生知识讲座、竞赛, 体育主题班会, 通过开展班级小报评比、校园黑板报评比, 通过在学校活动周、学校运动会期间的宣传发动工作, 形成合理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增长增长学生体育健康知识。

班主任引导作用非常重要。班主任要亲自参加锻炼, 就能密切师生关系, 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班主任可以用班级体的体育目标和集体荣誉来感召学生, 从而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参加集体运动项目时, 把班级作为体现自己运动能力的集体, 要使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驱动力。

2. 领导重视

领导首先在舆论上要予以支持, 在资金方面给予保证。要对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强调过程性评价, 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施情况与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体育中考等进行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和记录体系, 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3. 阳光体育运动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的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就越容易接受。例如, 我们经常看到的学生玩的一些自编游戏, 女生的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跳格子, 男生的奔跑追逐、骑马打仗、斗鸡等。学生有自己玩的规则, 不需要裁判, 大家都能遵守。他们的身心在游戏中获得了无比的愉悦。当然, 这些活动, 也需要教师在安全、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4. 阳光体育活动与社会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学校通过举办有家长参与的集趣味性、娱乐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家长的运动热情。如学校举办的家庭运动会、友谊赛、亲子运动会、友好对抗赛等, 这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体现了全民参与, 让学生、家长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家长的参与, 可以更好地影响孩子参加体育运动, 了解和喜欢了体育运动, 进一步提高他们参加阳光体育的积极性。如果安排一些跟上时代步伐的运动, 既要观赏性又要有竞争性, 或者富有娱乐性和健身性的项目就更好。如呼啦圈、拔河、定点投篮等。只要使活动变得多元化、全员参与化, 让使阳光体育人人参与, 全民健身就能深入人心。

5.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 确保制度化、规范化

没有时间作保障, 就谈不上正常的阳光体育。要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其中重要因素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的空间,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安排好每天大课间的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时间、有场地、有指导教师。?

体育组的老师应结合自己的专项, 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 组建了学校业余田径队、校园足球队、篮球队、校跳绳、踢毽队, 以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的形式组建, 一方面, 作为校队的备用人才;一方面, 帮助老师对各班的课外体育活动起引领作用, 经常开展各类项目的比赛活动进而带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体育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长, 内容和形式更丰富, 它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完善。学校上下午都可以安排一个大课间30分钟, 确保锻炼1小时。要以班级为单位, 项目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 为丰富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徒手操类包括广播操、素质操、健美操、武术操;简单器械类包括呼拉圈、踢毽子、花样跳绳、跳皮筋。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年级、班级或小组间的比赛, 这样能激发学生兴趣。

6. 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 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伤害事故, 就违背了体育锻炼的初衷, 因此安全教育至关重要。要经常检查场地、器材, 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采取措施。查运动场地和跑道是否平整;要教育学生遵守运动安全的卫生要求, 加强自我安全保护;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当活动结束时, 应组织学生做好整理运动, 这可使人体恢复平静, 尽快适应下一阶段学习的需要。

总之, 阳光体育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今后还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各校要高度重视, 要根据校情决定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式, 应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 开展校本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摘要: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阳光体育运动要做到规范和常态化, 要把关注青少年的健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诸多因素, 开展情况并不理想, 有待于采取措施, 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正常进行。

关键词:农村中学,阳光体育,青少年体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篇5: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学校体育 阳光体育运动 监控 评价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是一个需要长期开展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进行监控和评价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进程,只有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立足于现实,借助先进的理念,科学地构建相应监控机制和目标评价体系、组织实施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多元化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阳光体育开展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从而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发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并进一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促进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可以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

1 阳光体育运动的监控

1.1 監控的措施

1.1.1 完善组织机构,确立监控目标。依据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合理有效地完善实施的机构组织,确立具体的实施目标和相应的执行机构和人员,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团结协作有效地完成监控的目标。

1.1.2 有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时发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不良行为,及时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

反馈信息,便于管理者有效地做好应对工作,这样就可以使

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并主动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1.1.3 定期考核,及时反馈建立动态的监控机制。在学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优劣,及时反馈到每个学生。同时注意适时的调整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运动处方。

1.2 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的要求

1.2.1 强化监控意识。监控意识体现在是管理者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的。在体育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对被管理者其进行主动地检查、评价和反馈。学校管理者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学生自我监控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自我监控就是学生能动性的体现,可以有效的促进管理者恶化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

1.2.2 提高监控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对相关师资进行再教育和专业培训在信息化时代尤为重要,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影响监控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不断地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才能广泛使用现代的高科技,对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更科学的监控,然而这些先进技术的掌握首先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和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1.2.3 明确奖惩制度。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激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对于阳光体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奖惩制度压迫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制定的考核标准要严格遵守并形成制度化。惩罚要慎重,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矫正作用。

1.3 建立监控体系对学生阳光体育的实施的意义 通过监控,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避免阳光体育流于形式,可以客观、全面地认识在实施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对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现路径和长久的保障,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形成,具有非常特殊的实践意义。

2 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的建构

2.1 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 配齐与学生体质测试相关的设备和仪器以及专用场所,借助“学校卫生软件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库。定期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与对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化的体育运动模式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和谐发展[1]。

2.2 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体育课教学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最基本的手段,是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技能以及体育相关的养成,对于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完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评估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2.3 督导制度 为了保证各级部门对阳光体育的贯彻执行,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成立督导小组,分别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审议、指导。

2.4 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与内容的实效性评价 全社会要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探讨阳光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为平台,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实施[2]。阳光体育并不只是要求在课堂上进行,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外时间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因此,对学生课外时间的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并实时进行评价,定期对比参照,可以反映出阳光体育的实施情况。

2.5 社会和家庭对阳光体育的评价 阳光体育的推广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阳光体育模式。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是衡量学校阳光体育开展情况评价的一方面[3]。在社会上发放问卷,走访家庭等方式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情况进行了解评价,也是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实施情况的一个侧面反映。

3 阳光体育运动监控与评价体系建构

3.1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境分析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情境要素主要有: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学校体育教育、校园体育氛围、社会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与认同等因素。情境分析主要是为了充分了解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为阳光体育运动监控与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3.2 确立监控与评价的目标 目标的制定包含着预期的结果,首先要认真全面分析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从而明确需要什么样的监控与评价措施,期望达成何种监控与评价的体系。通过分析我们初步将目标制定为: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良性发展,形成阳科学的长效机制,确保实施的措施落到实处。

3.3 编制监控与评价的方案 首先,根据情境分析的结果来确立监控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确定评价体系量表与具体的措施。然后成立阳光体育运动评价小组,主要成员包括政府领导、体育专家、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政府下发统一指令性的文件,由各学校领导牵头,由体育专家制定评价小组,定期进行评比,及时公布将成绩。

3.4 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实施 相关管理者根据具体监控和评价体系进行管理,首先把具体的监控与评价方案以文件性的方式,下发到各学校,然后各学校依据文件指令积极配合评议小组进行评价。

3.5 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追踪、反馈与调

整 每实施一年,政府相关领导都要将将前期的方案具体实施推广后的情况进行反思,组织各个评议小组、學校领导、老师进行反馈,并结合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整。

4 结束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个长期开展的工程,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进行监控和评价,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立足于现实,借助先进的理念,科学地构建多元化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开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从而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发展。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不是思辨的结果,而是在实践的互动中诞生的,其中监控和评价的主体、对象、目标与方法的互动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要从制度层面与技术层面着手规范实施体系,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偏差,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形成“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曹书芳,沈时明,张正民.“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促进作用研究[J].体育师友,2010,(5):44-45.

[2]焦义培,张正民.对“阳光体育”运动评价的思考[J].体育研究与教育(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26(12):66-67.

[3]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J].校长阅刊,2007,(2):7-8.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TY201005)。

作者简介:

篇6: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一、河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河北省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共1000人进行问卷测评,最终收回问卷955份,有效问卷945份,问卷回收率为95.5%,问卷有效率为94.5%。具体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分析法,访谈法,并利用excel与spss软件进行总体数据统计。

2、结果与分析

(1)运动时间较短。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男大学生中有15.2%可以每天坚持锻炼1.5小时,有16.1%可以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 , 而女大学 生中只有7.1%可以每天 坚持锻炼1.5小时 , 有12.9%可以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也就是说大多数大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都少于1小时,调查结果显示,有48.4%的男大学生一周可以坚持1小时的锻炼,而60.5%的女大学生可以坚持每周1小时的锻炼,很明显,大学生的锻炼时间明显不足,不符合大学生健康体质要求。据调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忙于各种证书的考试,或者是沉溺于网络游戏或小说,因此,他们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2)运动项目发展不平衡。具本次调查可知,大学生普遍比较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包括羽毛球、篮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足球等,女生主要选择羽毛球(51.4%)、乒乓球(44.2%)、健美操(56.4%)、排球(35.6%)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男生主要选择篮球(53.4%)、足球(40.4%)等的对抗性较激烈的运动项目,而一些投掷等田径项目则很少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3)科学运动知识不足。调查显示,大学生明显缺乏科学的课外体育锻炼知识,仅有17.9%的女大学生和24.6%的男大学生在运动前会做一些准备活动,40.7%的女大学生和25.1%的男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合理补水,37.5%的女大学生和42.8%的男大学生会主动注意预防可能造成损伤的行为,30.0%的女大学生和33.0%的男大学生知道如何在大量运动后进行营养补充,19.0%的女大学生和24.0%的男大学生在运动过后进行放松运动。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的常规运动知识明显比男大学生少,这与女学生比男学生缺乏锻炼有直接关系。

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策略

围绕“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并进行独立的研究。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拓展,“阳光体育运动”是以教学为依托展开的,因此,需要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体育制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满足新时代下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从而促进和加强体育教学效果。根据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精神,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就要求学校不只是立足于追求学生好的体能状况,更要培养起学生的良好体育观念和体育爱好。同时,体育课中不仅关注运动技能的掌握,更要注意倾斜更多的精力和实际去培养学生灵敏、协调和机智的素质。

1、信息反馈与评价

高校阳光体育活动实时监控与实效性评价的实现,要求每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监督员与信息员每月需要将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整理起来,并上报到阳光体育活动专家评价小组,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最终根据其研究结果来判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偏离原计划目标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

2、创新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效果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为阳光体育运动评价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而评价理念是否能够创新对于评价机制建设与实施情况又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以满足学生体质健康的运动指标为依据,并能够真实的反映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实施,真正做到“阳光体育运动”的时效性评价。

3、建立阳光体育运动民主参与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涉及诸多因素,评价主体为学生,评价者为学校相关部门组成的评价监督小组,传统的评价体制大大挫伤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管是在评价的全面性,还是在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方面,都不能激发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阳光体育运动民主参与机制建设,评选出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较强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又愿意提供无偿的体育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思想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指导体育运动意识较差的学生,如协助或参与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等。

三、“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与实效性评价的意义

从宏观上来看,“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实施,有利于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性,使其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支持,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为未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以此来带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从微观上来看,“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与实效性评价的实施,一是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做出贡献,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体育文化建设朝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三是有利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意识的树立。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为能够让“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普遍实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实际的活动效果,不仅学校要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的角度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的具体对策,以期为各个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提供借鉴。

摘要:本研究通过实际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河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的重要性及相关的实施策略,望能够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持久执行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

篇7:阳光体育监控措施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监控 误区 措施

[作者简介]孙玉萍(1971- ),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天津3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C008)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152-02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监控组织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环节进行监督指导,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含义应包括监视、控制、督促、指导四个方面,即监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控制影响教学质量各要素,督促师生努力工作,指导教学改革。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正确理解教学质量监控的含义,才能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误区

1.质量监控等同监督,忽视督促和指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对教学岗位的监督主要是教风、学风等方面,控制主要是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绩效、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而对非教学岗位的监督主要是管理意识、理念、遵纪守法、服务意识等方面;控制主要是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规范性。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制度宣传、问题调查、讨论研究。在具体操作时,往往是监督的比重过大,过程的控制偏弱,督促和问题指导缺乏。监控的目的不是下终结性的结论,而应是过程式地改进,只得出结果,不挖掘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应改正的方面,则达不到监控目的。

2.重视理论教学监控,忽视“一体化”教学的监控。“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技开发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应将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体化”教学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随时随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边做,教、学、做合一。“一体化”教学质量标准不同于理论教学和传统实训教学,高职院校应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实施“一体化”教学。

3.评价标准简单化,教学要求偏向学术性取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必须有新的认识。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考试要注重多样性,避免以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因此,不能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主体失位,重视学生评教,忽视社会评价和教师自评。“顾客就是上帝”是企业经营中非常流行的一种理念。有些学校也把它引申到高职院校管理中,认为学生就是教师服务的“顾客”,学生的满意程度是衡量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其实不然,教师受雇于社会而不是学生,教师应对社会负责。教育部提出以服务为宗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但我们不能把它简化为“办让学生满意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立的目的,不仅是弄清楚教学质量怎么样,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保证,则是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即教师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5.过分注重考证教学,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使学生获得各种证书,大量的考证教学代替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有的学生可以拿到十多张证明自身实力的证书,而这些证书相当一部分既没有权威又无用处。用人单位更重视的是学生实际生产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因此,能力的考核应建立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才有意义。证书教学应与专业课程合二为一,不应该用名目繁杂的证书干扰正常的教学。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理念

1.以人为本,管理育人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现代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工作的重心是育人,因此学校“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管理的过程就是要激励和满足人们健康向上的积极追求,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传统高职院校或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试图在学生头脑中建造一座小型图书馆;或者重视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试图按本科要求办高职;或者侧重学生岗位技能训练,把学生看成劳动的工具。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育人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高职院校只有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2.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产品质量受生产链影响,质量责任可推广到生产检验以外”“质量应当通过预防,而不是检查得以实现的”。与此相对应,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也有三个重要概念:一是教育教学质量责任可延伸到直接教育教学环节以外的工作;二是教育教学质量应当预防;三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是通过检查得以实现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三全”,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全过程指的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全过程。全方位指的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教学全过程的质量,还包括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学生管理、第二课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形成等。全员性指的是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的质量管理,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任何一种质量管理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要强化团队精神,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改进措施

1.教学质量标准的科学化。教学质量监控的误区常常与教学质量标准有关,如教学要求偏向学术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高职教学质量由目标质量和过程质量两者构成。过去我们对教学质量的关心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教学质量)方面,而对目标质量(教学目标的科学化)的关心远远不够,这对高职人才质量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高职教育质量观的确立,要基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这样一种认识上来,必须把学科本位的评价观念转向能力本位的评价观念上来,离开了这个根本前提,就会出现盲目的、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高要求,使教学和监控偏离客观的轨道。

高职教学质量标准的科学化至少应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培养出能满足岗位生产需要,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二是提供岗位转换,培养适应技术更新和行业需求的能力,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的需要;三是要为促进个人终身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如果把数控加工中心比做岗位的话,那么岗位能力就是在这一岗位上,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好加工中心,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行业能力就是掌握机加工原理和基本技术,具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工艺能力、与前后道工序和检测之间的合作配合能力等;通用能力则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具有交流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2.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的全员化。不同职责的人看问题有不同的角度,提高教学质量应发挥各类人员的长处,综合监控教学质量,尤其是作为教学实践指导者的教师,更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性因素。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首先,教师应深入用人单位和生产一线,提高生产操作能力。高职教师不单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高职教育得以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当前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只有具备大量“双师型”教师,才能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真正达到教学质量标准。其次,通过学习、研讨、集体备课等方法,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质疑和思考,并运用思考结果来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能使教师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理性地设计教育目标,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渐走向成熟,最终成为无需外界监控的自我反思型教师。

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规范化。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1)教学决策指挥系统。确定教学质量标准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教学质量全面监控。(2)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督导评价系统至少应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是咨询决策体系,这个体系应由院校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系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二是督导监控体系,教学督导队伍由学校聘请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离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主要任务是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风、学风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监督、考察、指导、反馈等。(3)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是对教学过程、毕业生就业实践中的各种信息进行跟踪和反馈,一方面,收集、分析各种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另一方面,收集和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状况等信息,加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适应性。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长期而又相当重要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教学的质量与生命力。因此,各高职院校应遵照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实现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7/info5977.htm,2005-03-15.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http://

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16&infoid;=27723,2006-11-16.

篇8:阳光体育活动在我校的实施办法

一、提高认识, 营造氛围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 增强学校凝聚力, 增进师生情感, 团结奋进, 丰富校园文化, 形成良好校风, 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增强学生体能, 促进身体健康,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 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二、精心设计, 有序组织

我们提出的活动主题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活动要求是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构建的模式是学校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

1.体育场地与器材

我校拥有400米操场1块及足球场1块, 篮球场6块 (28×15米) , 排球场3块 (18×9米) , 乒乓球台4台, 肋木1架, 单双杠16副, 山羊1只, 跳箱1组, 栏架14副, 大体操垫10块等, 合计177件。学校还积极倡导各班自购象棋、跳棋、五子棋、军旗、沙包、毽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三大球类等。这样, 极大地保障了学生活动的场地与器材的补给。

2.经费保障

我校体育经费由总务处预算, 教职工代表大会审核, 校长审核批准后投入使用, 累积投入体育教育教学的经费达25万元之多。可见, 我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我校体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按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

我校坚决执行有关规程、条例的规定, 开足开齐相关的课程科目, 各年级每周开设体育3课时, 开课率为100%, 且每周课外活动为4次, 每次40分钟, 早操、课间操为每天1次, 每次早操25分钟、课间操20分钟, 每天累积活动时间为85分钟, 保障了学生的活动时间。

4.上好早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指导学生规范做好每一个动作, 提高三操质量。学校政教处干事、学生会、体育值日教师定时检查, 并将其纳入各班级的评估考核。

5.实行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学校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 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包括跳绳、踢毽子、立定跳远、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跑步、游戏等。活动过程中, 各班主任全程做好学生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 以确保每天的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6.以赛促练, 推动发展

学校每学年开展秋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赛等, 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为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及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生活态度奠定了基础, 深受学生喜爱。

三、强化落实, 确保持久

1.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 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期间, 班主任必须跟操进行全程督促、指导。学校还对班主任在岗在位的情况进行督察, 确保各班活动有组织、有秩序、有成效。

2.体育教师对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分片管理、指导, 加强质量。体育值日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统计, 并到政教处通报, 纳入班级周考评。这种管理能够发现问题, 成功洞察漏洞, 确保学生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

3.值日领导、政教处干事、学生会对班主任、体育教师、班级进行考核, 使班主任重视, 体育教师认真负责, 班级学生认真对待, 提高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落实的质量与效果。

4.学校不定期召开教师大会, 对三操两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 限期改正。

上一篇:北大中文系博士培养下一篇: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