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人生

2024-04-24

茶语人生(精选10篇)

篇1:茶语人生

茶语人生经典句子 一句话茶语

1、“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茶香中,一颗心慢慢沉静下来。关于茶的句子。浮躁世界红尘滚滚,惟愿内心清风朗月。

2、开始入门,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乌喜欢茶具;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后来,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最终,茶汤,还是茶汤,是真水无香,是无味之味。

3、月很圆,花更香,保重身体要健康;鱼在游,鸟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书,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预祝中秋节快乐!

4、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5、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关于茶的句子。

6、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静心,过得从容。奋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赢得坦荡。爱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净心,爱得真洁。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尽心,活得纯粹。

7、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长。

8、佛能洗心,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饮黑茶。生活禅,幸福茶,禅洱茯茶,一生幸福。

9、烫茶伤人,糖茶和胃,姜茶治痢;饭后茶消食,空腹茶心慌;午茶提神,晚茶失眠;隔夜茶伤脾,过量茶消瘦;淡茶温饮,清香养人。——<饮茶歌诀>

10、年有四季,天有四时,喝茶有益,喝茶有异。一年春喝绿茶,夏饮红茶,秋冬黑茶;一天当中上午绿茶,下午红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随。茶者,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11、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12、日出日落,春种秋收,该来则来,该去则取,生活其实很简单。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饮禅洱,随心,随性,平淡而醇厚,简单而真实。丑别寅来,虎年运。

13、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14、人生就像一杯茶,所不一样的是,它是用沸水冲沏,还是用温水冲沏,两种截然不同了:温水冲沏的茶,平平静静,没有激烈,没有动感,更看不到舒展的茶叶,也闻不到清雅的幽香,平淡无奇。而沸水冲沏的茶,却在一遍又一遍的翻腾、踊跃下,溢出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

15、陈年普洱,认清自己,做独特个性的女人最美。铁观音,寻求内心的平衡,做最真实的自己。武夷大红袍,超越短暂流行,做最有品味的女人。白毫银针,勾起浪漫小奢情怀。舒耐职场后援团教你如何掌握这四杯茶的秘密。

16、喝茶:当饮料解渴,生理需求。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形,讲究水质茶具茶境,喝时能细细品味,精神需求。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茶道: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

篇2:茶语人生

好茶如好言,朴实无华,韵味悠远。健康的饮食和健全的文化,为人所必需。常见曝光饮食之毒,难闻披露文化之害。枪杆子使人弯腰,笔杆子使人匍伏。正用为大善,邪用为大恶。茶入肚可以解毒,入心使人清醒。茶之礼先人后己,茶之义清浊自知。酒象纠纠武夫,茶如谦谦君子。

茶艺茶道都是由心而发,只是艺有形而道无形。茶艺可以安身,茶道可以安心。与其繁琐不如简练,与其勉强不如自然,与其浓妆不如素面。没有形神合一,千万不要上台表演。茶水的流动可以表演,心灵的变化怎样体现。茶道在人,人道在心,心道在己。

据说以前有人喝茶喝得倾家荡产,虽然极端,却也唯美。茶的精华溶留于水中,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人不利人,哪来价值?理解别人,错在自己;原谅别人,解脱自己;帮助别人,成全自己;照亮别人,修正自己。别人如镜,照明我心。人与人之间没有一个美好关系,一切理想都是空谈。女儿主动叫我煮茶喝,先敬母亲一碗,露出难得一见的轻松笑脸。吃过团年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喝茶,亲情比茶浓。

春茶美如春花,最美丽也最易失。藏着记忆走过四季,待到明春再品春茶。在大河边喝茶,河水却枯干见底,一只白鹭呆呆地站在淤泥里。喝水都没有了,更别说喝茶。无穷的欲望,使我们失去了有限的`资源。欲望的尽头不是幸福,而是毁灭。珍惜茶,更应珍惜水。不要注重末节,更不要忽视根本。

篇3:茶语人生

1《红楼梦》中茶名称的翻译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译者翻译《红楼梦》是为了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各国人民, 所以在翻译时要尽可能的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表现出来, 但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不同, 翻译出的译本也不尽相同。《红楼梦》中出现的清代名茶有很多, 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在对茶名称进行翻译时, 根据他们本身的需求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 宝玉随贾母去宁府花园欣赏梅花, 因困倦被秦可卿安置在房中睡觉, 在梦中入了太虚幻境, 警幻仙子请他品名为“千红一窟”的仙茶。当然这种仙茶是作者杜撰虚构的, 旨在隐喻, 为《红楼梦》中女子的命运做了埋笔。“千红”代表书中所有的女子, “窟”与“哭”同音, 所有的女子都在哭泣, 寓意着书中女子以后悲惨的命运。杨宪益在翻译“千红一窟”时, 将其译为“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 是“在一座山洞里有一千朵红花”的意思, 他采用的直译手法虽准确表达出了字面上的含义, 但失去了作者所要隐喻的内涵。这一点上霍克斯却不同, 他翻译时采用了隐喻式的手法, 将其翻译为“Maiden's Tears”, “少女眼泪”的翻译与作者的暗喻相同, 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有铺垫的作用。

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 有一段对暹罗茶的描写。暹罗是我国对古泰国的称呼, 宝玉、宝钗、凤姐都不喜欢饮暹罗茶, 唯有黛玉爱吃, 这是由于暹罗茶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 黛玉脾胃虚弱, 所以吃着正好。对这段贡茶的描写, 说明曹雪芹对茶十分了解, 甚至知道它们的功效, 体现了他深厚的茶学造诣。杨宪益在处理暹罗茶名翻译时, 与原文相差很大, 他将其译为“It's tribute tea from the Laos Kingdom”, “老挝王国进贡的茶叶”而不是古泰国贡的茶叶, 与原文不符。霍克斯在处理暹罗茶名翻译时, 更加符合原文所表达的含义, 他将其直译为“that was tribute tea from Siam”, 意思是从泰国贡的茶叶。

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提到了两种名茶:六安茶和老君眉。贾母带着刘姥姥一众人等游大观园, 路过拢翠庵, 向妙玉讨茶喝, 并且交代自己不喝六安茶, 精谙茶道的妙玉为贾母沏了一杯老君眉。六安茶产于安徽六安,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属于绿茶的一种。贾母刚吃过酒肉, 如果饮用绿茶容易积食, 所以特意交代不喝六安茶。翻译六安茶时, 杨译为“Liuan tea”, 霍克斯将其译为“Lu-an tea”, 两者都采用音译法直观的表达了原文意思。妙玉为贾母沏的老君眉, 取长寿之意, 寓意着贾母德高望重, 是贾家的大家长。杨宪益将老君眉译为“This is Patriarch's Eyebrows”, Patriarch是一家之长的意思, 与曹雪芹所想表达的含义相同。霍克斯采用直译的手法, 译为“This is Old Man's Eyebrows”, Old Man只有老的意思, 却没有突出贾母在贾家的地位, 所以翻译效果欠佳。

在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中, 宝玉下学回家, 向祖母和父母请安之后, 到潇湘馆探望黛玉, 黛玉让紫鹃沏一碗龙井茶来招待宝玉。龙井茶是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的一种绿茶, 因其产地而命名, 在中国非常受到百姓的欢迎。《红楼梦》中黛玉在说龙井茶时用“我的龙井茶”来形容, 表示了黛玉对龙井茶的喜爱, 这一细节也是作者特意安排的, 曹雪芹用江南龙井茶衬托黛玉高洁雅质的气质。在翻译龙井茶时, 杨宪益将其译为“longjing”, 音译的手法更能使读者对中国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霍克斯则才用的是直译法将其译为“Dragon Well tea”。但是在中国龙是神物, 象征高贵, 而在西方文化中, 龙却象征邪恶。文化的差异可能导致读者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这一点上相对比而言, 杨宪益的译本更加符合原文作品。

2《红楼梦》中茶具的翻译

中国茶道艺术还讲究茶杯、茶盘、茶壶配套使用, 茶具是茶道文化的积淀。茶具体现了喝茶者的社会地位, 所以富贵人家都会在房中摆放一套精致的茶具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茶具, 比如说贾母的花厅里摆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王夫人的房间里也摆着成套的茶具;元妃赏给贾府众人的礼物中也有茶具。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 写了黛玉母亲病逝, 进贾府投靠外祖母, 在拜见舅母王夫人时, 看到王夫人的房间内摆有茗碗痰盒、茗碗瓶茶和小茶盘三种茶具。杨宪益将茗碗译为“tea-bowls”, 霍克斯在翻译时却直接将其省略。在翻译茗碗瓶茶时, 杨宪益采用直译手法将其译为“teacups and vases of flowers”, 霍克斯将其翻译为“tea things and vases of flowers”, 对比而言, “tea things”更加笼统。对小茶盘的翻译二者较为相似, 杨宪益霍克斯均采用直译的手法将其分别译为“small trays”和“little tray”, 简单明了, 达到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目的。

《红楼梦》中描写茶具最多的是第四十一回, 贾母带着刘姥姥、黛玉、宝玉众人到妙玉处饮茶, 这一回中妙玉招待客人就用了十余种不同茶具。妙玉给贾母献茶时用的是“云龙献寿”的小茶盘, 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 而给其他人的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也体现了中国茶道文化, 根据饮茶者身份地位的不同, 用不同的茶具来配套茶水。“云龙献寿”取长寿的好寓意, 表达了妙玉对贾母的尊重。杨宪益和霍克斯都用了“longevity”这一词来翻译“云龙献寿”, 取长寿之意。杨宪益将“成窑五彩小盖钟”译为“a covered gilded polyehrome bowl made in the Cheng Hua period”, 霍克斯也是采用直译的手法将其译为“a little covered teacup of Cheng Hua enamelled porcelain”, 霍克斯的翻译更突出了成窑五彩杯尺寸小的特点, 描述得更加准确, 这一点上霍克斯更胜一筹。“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是宋代的名窑瓷器, 凸印团花且用粉料堆填增加光泽。杨宪益将“官窑”译为“Imperial kiln porcelain”, 意思是御用瓷窑。霍克斯在翻译时却直接将官窑省略。杨宪益在翻译“脱胎填白”时将其译为“melon-green”, 但这个翻译对不了解中国瓷器的外国人来说特别不容易理解。霍克斯直接将“脱胎填白”直译为“‘sweet-white’eggshell china”, 突出了瓷器脆薄的特点, 更加有利于读者对瓷器的理解。

3《红楼梦》中烹茶之水的翻译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这样一句名句:“名茶还须好水泡”。中国茶道除对茶叶、茶具有讲究之外, 对烹茶之水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质的好坏影响着茶叶味道的发挥。在《红楼梦》也有多处对烹茶之水的描写。

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这一章节中, 提到了雨水和雪水两种烹茶之水。其实关于雪水煮茶, 在中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 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就有关于雪水烹茶的记载, 乾隆皇帝也将雪水誉为天下第一水。给贾母等众人烹茶时, 妙玉是用雨水, 给宝玉、黛玉、宝钗用的却是自己舍不得吃的五年前从梅花上收集的雪水, 烹茶之水的不同也表示了妙玉将黛玉、宝钗等人引为知己, 将她们视为好友。黛玉问妙玉这茶是不是也是旧年的雨水, 妙玉很生气, 认为黛玉小看了她的情谊, 黛玉了解妙玉的性格, 所以妙玉的不满, 并没有让黛玉生气, 这一段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妙玉傲然脱俗的性情。梅花高雅雪水白洁, 将其作为烹茶之水更突出了喝茶者纯净高洁的品格, 这也怪不得妙玉自己也舍不得吃将其埋在地下了。对“梅花上的雪水”的翻译, 杨宪益译为“snow I gathered from plum-blossom”, 霍克斯翻译的更加细致, 译为“melted snow that I collected from the branches of winter-flowering plum-trees”。在翻译“隔年蠲的雨水”时, 霍克斯将其译为储藏的雨水“stored rain-water”, 杨宪益将其译为去年的雨水“last year's rain-water”。储藏的雨水没有标明储藏的时间, 而杨宪益直接点名时间, 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更加相符。

4 结语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具有极大的古典艺术魅力, 译本将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让世界人民感受到璀璨的中国文化。本文通过对各个版本《红楼梦》茶文化词语的翻译效果对比论述, 让读者在欣赏《红楼梦》古典艺术的同时, 还可以领略到中国茶文化的雅趣。

参考文献

[1]吴文渔.《红楼梦》中的茶[J].茶叶科学技术, 2007 (3) :59-60.

篇4:父亲的茶语

知子莫如父。在这高考的紧要关头,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我在父亲面前极力掩饰自己的情绪,尽量在家里保持微笑,假装自己学习很轻松。可这一切又怎么瞒得过父亲呢?

那是三月份的一个下午,离高考还有一百来天的时候,父亲看穿了我的心思,把我叫到身边,说有话对我说。

很久没有跟父亲单独聊天了,我突然间有点局促起来。父亲一言不发,坐了一会儿他站起来给我倒了一杯白开水,一边慢慢对我说:“华儿,最近学习还好吧?”说着他把水杯推到我面前,我连忙接过来喝了一口。我没敢看父亲的眼睛,只低低地说了一句:“还好。”

其实哪里是“还好”呢?我简直都快要崩溃了。父亲当然看出了我在撒谎,于是岔开了话题:“你觉得这杯白开水的味道怎么样?”

“寡淡无味,哪里有什么滋味呀?”我疑惑地看着父亲。

“那么,如果加一点茶叶呢?”说着父亲捻了一小撮茶叶放到我的杯子里。过了片刻,茶叶渐渐沉下去,淡淡的芳香也从茶杯中四溢而出。

父亲再次把茶杯推给了我:“你再尝尝看。”我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一股清香沁入心脾,口中顿时盈满淡淡的甜味。

“很香。”我对父亲说。

“嗯。”父亲点了点头,又意味深长地说:“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多数日子里,生活都会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有的时候甚至是苦涩的,但是只要你的心像一片茶叶一样慢慢沉下来,真正融入到生活中去,你就会品味出生活的芳香。”

父亲的一席话让我恍然大悟,这些天来我之所以闷闷不乐,原来是因为我太过浮躁、不能沉下心来造成的呀。我茅塞顿开,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光,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

“知道了,爸。”我站起来对父亲说。父亲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知道了就好,这样才是我的好儿子!”

篇5:茶语人生

成长如茶,在细雨里抽芽,在云雾中成长,未曾绽放娇美便被人采摘。

成熟如茶,在重力中锤炼,在热火里煎熬,粉身碎骨后散发淡淡清香。

成功如茶,虽是形单影只,虽是无足轻重,却能在水中贡献毕生价值。

年少时如绿

茶,忠于原味,本色犹在。冲泡绿茶时,水温过高则茶水黄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不浓。就像我们在年少求学时,要靠他人帮助调试出最合适的水温,冲泡成茶,味虽甘美,却是千篇一律的相似。

初入社会时如红茶,汤色艳丽,内涵不足。就像刚出社会的毛头小孩,空有才华却因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而显得不专业。单纯的红茶难以给人深刻的印象,只有在找准定位后添加合适的辅料,便会风情万种,让人忘返流连。

失意时品品普洱,学着像普洱那样,虽然外形在挫折的打击下已完全没有光泽,但内心却在磨难和沉淀中越加稳重。品尝普洱不在惬意,而在养生;品尝失败不在伤感,而是积淀后苦尽待甘来。

成功时品品铁观音,学着像铁观音那样,内敛含蓄,外柔内刚,历尽沧桑,淡泊恬静。加工铁观音需要复杂的工序,小小的茶叶虽显露霸气却不会咄咄逼人,像是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数十载,一生的经历都积聚在叶尖,外表上看不出端倪,饮一口便回味无穷。

无论是什么茶,只有在水中才看得到价值。好茶只有在好水中才能将价值最大化。生活的辛苦是磨练,合适的环境合适的强度才能冲泡出最完美的味道。如果水太烫,会损形,也会变味。当然,也不能指望温水能泡出好茶,那样的茶叶永远只能飘浮在水面上,施展不开,最后面目全非,心如死灰。

人生如茶,在品尝好绿茶后,请靠自己调出一杯适合自己的红茶;人生如茶,再没有人会为我们调好水温,需要自己去选择那一杯自己能承受的白开水;人生如茶,失意时要像普洱般沉着,得意时也要像铁观音般淡然。

待到暮年,每一杯多次冲泡的茶,不论什么品质不论什么品种,都只剩下白开水的味道。淡淡的气味,难以辨别出曾经的落寞与辉煌,一世的沉浮,最终淡泊地度完一生。

篇6:茶语人生作文800字

冬日午后,我慵懒地坐在书桌旁,手捧一壶香茗,细细品味。阳光悠然地洒在身上,小河转了个弯,静静地流淌。信手翻开了日记--这个陪伴着我走进青春的朋友,它已记录了太多太多……

走在人生的路上,我脚步匆匆。渐渐地,我淡忘了一切,忘记了欣赏沿途的美丽,忘记了昨日嬉戏打闹的场景,忘记了放学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脸上的惬意,忘记了母亲在门前焦急的等待,忘记了星空下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但每当我翻开日记时,往日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是啊,我的日记记录下了我昨日的欢笑、忧愁、兴奋或迷惘……

茶语人生,便是我日记的名字。它太重太重,记录着我的一切,需要去慢慢品读,品读它的点点滴滴,品读它的喜怒哀乐。它的第一页是几行歪歪扭扭的.汉字:“今天妈妈背了我,长大以后我一定天天背妈妈。”顿时,我思绪飞扬……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妈妈在前面走着,脚步匆匆,而我则在后面有力无力的走着,最后干脆坐在地上不想走了。这时妈妈则转过身来将我背起。那时小河里的水在夕阳的照耀下泛起片片银光,水鸟站在水面上似乎在享受这里的一切。那个时侯妈妈对我说:“现在妈妈背你,等你长大了也能背妈妈吗?”“能,一定能,”我瞪大了眼睛说,“以后我一定天天背妈妈。”想到这儿,不觉间我的眼眶已渐渐湿润……

时间在流逝,现在我已经步入了高中,失去了昔日那纯真的笑容,脸上增添了些许疲惫和淡淡的忧伤。《茶语人生》成了我最大的感情寄托,它记录着我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它的脚步不慌不忙,一直伴我左右。

手捧一杯热茶,看着摊开的日记本,细细品味逝去的光阴,那些错过的美好瞬间,那个纯真的年代所做的那些纯真的事儿,这便是茶语人生。或者,手持一把花折伞,伫立在湖畔,天空中掺杂着丝丝细雨,串在一起,消失在湖面,翻开《茶语人生》,记录下这稍纵即逝的瞬间,待日后翻开它时,定会成为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篇7:茶语

因为父亲喝茶的嗜好,我便也有了接触茶的机会。从小开始,家乡的紫阳毛尖、翠峰、银针、绞股蓝、陕青茶都一一被我囫囵吞枣般品尝过。那一壶用石涧静水煮沸的新茶,茶叶滋滋作响地被浸遍全身,直到茶汽在空气中氤氲开来,在茶客的唇齿间回绕,未品茶人已醉!对于茶,有人似觉苦若生命,有人却说甜似感情,也有人言淡似清风。之后才明白,茶在不一样人心里,有不一样的味道。

急躁的人说涩,这种人不适合喝茶,却最需要喝茶。他们需要一颗清淡平静的心,哪怕处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也可感受春风过耳、秋水拂尘的清雅,去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消沉的人说淡,他们无心喝茶,却最适合喝茶。或许,能够选取一个无意的日子,无论阴晴,不管春秋,饮下一壶热烈的新普洱,回归本真,去将浑浊纷纭的世象,喝到纯净清朗。迷失内心的人茶水不分,最需要喝茶,然而他们喝的却不是茶本身。《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此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无须为赋新词强说愁,无需为了注定的杯具而选取伤感。如果有一天故事剧终,你选取出离,必须要真的放下,而不是内心走投无路的放逐。去相信,内心迷失别无选取的时候,会有最好的选取!去把扑朔迷离的未知,喝到气定神安。

我很享受老家低矮竹楼喝茶的意境,最爱阳光下赌书泼茶,静坐小憩。偶尔抬起头看漫天的流光飞舞,偶有路人打屋檐经过。忽然一阵轻风拂动窗帘,思绪那一刻交错纷呈,适逢手中捧着一杯清菊微荩整个思绪都跑了“青梅已枯,竹马远去,从此遇见的人都像你”。谁言当初瞥尔生情,从此万劫羁旅?我仍然没有领悟喝茶的精髓,不像父辈那样内心空灵一尘不染。那年梅花,已不知遗落在谁的墙柳下,老了青砖,湿了瓦黛。曾几何时,追求青梅柳梦,向往唐风宋月的.两个茶杯只留下形单影只的白色一只。时光依旧如流,我也依旧喜欢喝茶,只是行走在时光里的人,迟迟不肯踱步,一切只是刹那惊鸿。像极了南宫翠峰茶的清香转瞬即逝,那些汲汲奔走来去如风的东西,珍重便好。愿许我一杯润泽的绞股蓝慢茶,一茶一书便好。

前几天,父亲打电话说今年光景甚好,雨水适宜光照充足,家里的新茶很是繁茂。他还说已经好久没有找到喝茶的知己了,很想我回去。漫山新茶绿,种茶人已老。在经历了那么多后,喝茶上我仍然只能对父亲望其项背。时光如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茶,平凡则至雅。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于寂静山林,都能够成为修心成长。在那些纷繁难耐的日子里,我渐渐在喝茶中懂得平常心的重要性,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万事万物唯有不争不抢,是你的终会回到你的身边,而你只需要等。尝尽诸苦方可换来一味甘甜,不急不躁,克制欲望,摒除纷扰,不是悲观,不是逃避。

篇8: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分析与茶语交流

1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1.1茶文化内涵分析

文化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艺术、民俗风情、价值观念、哲学思想等多方面内容。这些文化内容都源自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及语言思想的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底蕴。

文化与词语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化需要通过词语来体现,词语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二者相互融合,互促发展,缺一不可。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和内涵意义,不同的词语又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含义。由此,词语作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也可以认为,文化与词语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二者与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是茶叶的源产地,也是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历史。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事专著,其中详尽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生产到煮茶、饮茶的过程,以及各种丰富的茶事活动。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初对茶药用功能的记载逐渐发展到挖掘茶的饮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饮茶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也由此形成了中国的独特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既是历史的再现,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国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古代的春秋时期,有吃茶的民俗,即以茶作为饭食。西汉时期,茶叶开始作为一种饮品流行起来,煮茶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饮茶在唐宋时期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人们不仅十分喜爱饮茶,同时也更讲茶的色香味和饮用环境,一些文人墨客赋予了茶丰富的思想内涵,以茶为题,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以传达出作者美好的情感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1.2中西茶文化中的茶语内涵分析

1.2.1茶的定义与由来

茶在定语中被译为tea,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茶的这一语音最早是由中国广东一带流传而来的,早在16世纪时,葡萄牙人将中国茶叶带入了欧洲国家,连同茶叶一同带去的还有茶的发音,经过历史的发展变迁,茶这一译语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最终形成了tea这一读音,并流传至今。虽然茶的英语译名为tea,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关系,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中西方文化语言造成的。在18世纪时,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茶叶也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成为中西贸易的桥梁。茶叶出口量的增加,也使茶叶在欧洲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茶的英语译名在进入西方国家之后,不仅仅指茶叶,还延伸出更丰富的词义,有茶点、茶会等含义。在不同的词组中,也发生了含义的改变,例如在英语中,与茶相关的词组有两百多个,其中最常见的译法是茶会、茶点等,也有与茶完全无关的词组含义,例如同性恋场所、吸大麻聚会等。

1.2.2茶的表达和体现方式

茶叶在最初进入西方国家时,由于价格昂贵,只在皇室贵族中流行,于是饮茶也成为人们身份与财富的象征。英国的下午茶是极具代表性的茶文化习俗,在茶叶进入英国之前,英国的饮食只包括两餐,而且其中间隔的时间较长。随着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皇室,也将饮茶之风一同带入了英国皇室,人们纷纷效仿她优雅的饮茶仪态,饮茶之风也逐渐流行开来。在下午四点左右的时间里,人们会聚在一起,饮茶聊天,品尝茶点,既满足了暂时的饥饿感,同时也放松了心情,扩大了交际范围。随着英国茶叶进口量的不断增加,茶叶也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当中,下午茶也很快在英国民众中流行起来。

美国人对茶叶的喜爱程度并不亚于英国人,美国人的饮茶习俗也较丰富。由于美国人生活节奏较快,在茶叶没有出现之前,他们的主要饮品是咖啡和酒,美国人的咖啡文化和酒文化也较为久远,人们喜欢在工作之余到咖啡屋或酒吧喝一杯,以缓解压力,但是嗜酒对人身体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美国人很少在工作时间喝酒。在茶叶逐渐进入美国后,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喜爱茶的浓香,并且对茶的功效有了更广泛的了解之后更对茶情有独钟,相比咖啡和酒,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不仅能提神醒脑,而且能够修身养性。因此,美国人在工作之余或闲暇时间都可以轻松地饮一杯茶,即使是很短的时间里,或者在工作当中,也可以喝一杯茶,茶成为生活中无处不见的饮品。茶很快在美国获得了认可,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相比中国人喜欢喝绿茶,美国人更喜欢喝红茶,红茶浓郁,色泽光亮,更符合美国人的饮茶习惯和爱好,他们也常常在茶中加入一些饮品,使茶更加香浓,味道更醇美。随着美国饮茶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美国人根据自己的饮用习惯发明了袋装茶,茶生产商将茶叶装入布袋或过滤纸中,制成简便易带的小包装,消费者在饮用时可以直接将茶袋放到杯中冲泡,不仅味道浓郁,而且十分方便,也不会造成茶渣的污染。这种茶携带使用都十分方便,与美国人的生活节奏与饮食习惯十分符合,因此受到了美国人的喜爱。如今在美国的许多地区,人们都十分喜欢饮用袋装茶,这种袋装茶如今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流行。如今在我国也开始流行这种饮茶法,因为携带方便,味道醇香,受到了许多上班族的喜爱。

2茶语的内涵与交流

中国茶叶种类丰富,茶叶名称也极具文化特色,其中大部分茶叶名称都以茶叶产地和工艺特点命名,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在出口的茶叶产品中,茶叶名称的译语也十分丰富多样,茶叶名称的英译方法主要包括音译法和意译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茶叶名称,其中采用音译法的主要包括龙井茶、黄山毛峰、乌龙茶等,尽管不同茶类采用的音译法也有所差别,但都可以归纳为音译法,这种译法更直接地体现了茶叶的名称,更易于人们认读和记忆。意译法主要是以茶叶的特点作为翻译内容,以体现茶叶的茶性特点,例如红茶、熙春茶、祁门红茶等都采用了意译法,从译语中就可以了解茶叶的文化特征。此外,英不仅能够在英语中单独使用,而且还可以与其它词语组成短语,这些短语有的保留了茶的本来含义,例如茶点、茶会、茶具等;有的使茶的意思得以延伸,不能直译为茶,例如甜品、同性恋场所、吸大麻聚会等;有的却与茶完全没关系,例如喝醉等。茶短语在不同的组合中产生了不同的含义,也使茶一词义发生了根本变化。除了茶组成的短语,还有一部分茶成语。在中国汉语中,成语是浓缩的语言,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在茶成语的翻译过程中,不能采取直译方法,而应当采取意译法,以体现茶成语的丰富内涵,使消费者对茶文化内涵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3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风俗与精神价值的综合体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色。中西方由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因此,中西茶文化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分析,不仅能够准确地区分英语和汉语中的茶语异同,对茶语的翻译与构成有所了解,同时也对中西茶文化的历史影响作用有所认知。对于英语茶语的研究,既有利于人们理解和运用英语,同时也能够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更全面的了解,英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不同文化历史与背景的了解,是对不同国家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只有对不同文化有更广泛的认知,才能提升英语学习兴趣,熟练掌握英语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发展。总之,只有正确理解英语中的茶语构成与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对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茶文化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影响作用,不仅展现了独特的茶语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西茶文化中的茶语内涵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对英语这一语言有所掌握,同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文化内涵,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德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82-83.

[3]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英国茶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

[5]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人民论坛,2011(A12):142-143.

篇9:老古茶语四则

2知茶者,也当知茶具、辩水源、识火候。盖茶具之质地、工艺、形状,俱影响茶之性味;水、火之不同,固亦休戚相关。故善烹茶者,须博识广闻,方能依茶选器、凭水控温,左右逢源,烹得好茶吃。

3盖地分南北,节序春秋,而日有晨昏,茶之出,南北春秋各有异,其性之温凉静躁亦各不同。且人之气血寒热,晨昏有异,自早至晚,所饮之茶,亦当顺应内体之变化而不同,方可调理气血、裨益营卫,则茶斯可为养生之物也。故善饮茶者,必博知茶品、深明茶性。

4 茶之设席烹煮,固有严格之程式,初学者必遵之不误。然循当进乎其技,不拘鱼筌,至于虽无器物,而触目之间,举手投足,无不是席,斯可谓得道也。学茶至此,则是庄子所谓无可不无可的境界。彼拘拘于杯盏之中乎绳墨与否者,乃堕下乘矣。

中国茶重在心性,是一种心的明澈,把所有多余的东西剪除殆尽,才最逼近茶的本道。很多人因茶的形式感或吸引或背离,抑或把随便两字作为随性的标榜,其实只要问自己的心性是什么就知道了。心性所在的地方住着一杯适时的茶。老古的心头到底住着怎样一杯茶或者一府的茶园百株,对老古而言,茶之一道无非是自我回望的媒介,观茶如观己。如同老古的茶席,必然要用的是心,形式永远不是问题。

不拘形设,若有道心

老古说:“茶席其实是一种对话,人与茶,人与器,茶与器,人与人。多种的话语叠加,传递的是一个共同的语言。茶席只是一种表达,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席还要有空间深度,能够以席与茶客人之间无语交流,从而走向对茶更全面的感受。”

2011年年末,老古应瑞士Culturescape基金会的邀请,带着两个盛满茶和器的超重行李箱前往瑞士,混迹于艺术家行列参加中国为主宾国的艺术节。此行,他将以茶乐对话的形式参与《中国新音乐》和《古琴、茗茶、诗》两个演出项目。对老古而言,最大的好奇是中国的茶,在中欧的不同风物背景之下,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新面貌,又会结下何种善缘?

为老古接机的是一个名叫Cathrine的混血女孩,中文名字叫陆凯灵,其母是四川人,和老古算是半个同乡。老古携带了2011年的台湾高山茶、2009年碳焙冻顶、2009年红水乌龙、2004年武夷水仙、2009年普洱熟茶、当年红茶的正山小种、绿茶的径山茶,这些都是他平时印象中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茶品。他将以此初步探知瑞士人对茶的感受和习惯。

凯灵和她的同学安蕾妮在老古的催眠泡之下全面得到释放,最后竟然昏昏欲睡,此举一改两人对茶只能用来提神的认知。而同时让老古惊讶的是,那天刚刚开始接触中国茶席的几人对中国茶感受的敏锐居然超过他的意料,可见茶之无界。此后,凯灵在老古的简单讲解下尝试泡茶,老古形容凯灵“泡茶很有天分,茶汤凝聚气足”。而凯灵也在自己泡的茶中喝出苦涩的味道,老古辨析只是因为情绪紧张的缘故。

茶的微妙莫测,大多时候被我们在鲸吞牛饮中忽视。太多的漫不经心和心有旁骛,让我们失去了在茶中分别和展现自我内心的机会。在茶席中,甚至对色彩的选择都凝聚了情绪的表达,这种纯粹的私人化表达,反而折射出一种感人的细腻。置身老古的茶席,很多不属于茶室的物品被置于其间,一瓶花插,一壁茶器,乃至一截枯木,都被老古視为设计者的生活情感,茶席永远不是形式的流光,发乎心而成于生活。正由于饱含了生活温度的茶席,把原来被紧张情绪充满的内心杂草在润物细无声中剪除了。

老古的瑞士之行,对凯灵而言感慨至深,于是两年后,凯灵的中国之旅中,老古的茶席促成了她必然的停驻。凯灵的短信满是忐忑,为了叨扰老古而深感不安,而老古的欣然邀请让凯灵全心感激。上次的瑞士品茶之旅在凯灵的记忆里是快乐的,可在这次的茶席上,老古的一泡玉兰香,让凯灵红了眼眶。

生性开朗的凯灵沉浸在老古的茶香里,因为茶香里有了家乡的味道。“想家”是凯灵对玉兰香的阅读,老古猜测年轻的凯灵是因为离家月余,从南国到京城,思念忽涌心头的缘故,而凯灵的回答却出乎预料。“只因充满白玉兰的味道让我想到了外婆,以及儿时和外婆在四川的时光。”老古对此颇为感慨:“一杯茶唤醒了凯灵心底的记忆,就像我们的未来可以引起内心的感受,人的感情丰富细腻,稍微有些许经历,便会时时惊现这种时刻,细微的一抹茶香,把多年的场景复刻当前。这是茶给了我们纯粹的个人化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会引发人们更多思考,并把生活里很多潜移默化的链接都带入其间。”

当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都被美术和音乐多年驯化之后,唯独味蕾被彻底忽视了,然后一些关于心底的感触和记忆,被口舌深深地记忆着,只要一个牵动就会整体的带动视听记忆一并浮出水面。和凯灵一样的经历,让老古深谙凯灵的激动:“很久之前喝过一杯茶,有一种别致的香气和味道,我喝完以后就下意识地吸一口凉气,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的凉豆。而在这一瞬间,我就回到了儿时。人竟然就被一杯茶打动了。”

中澹闲洁,以茶为镜

老古的眸子明亮澄澈,很多人说老古清铄俊朗的容颜更像是年轻时代的禅学大师南怀瑾。

许是饮茶的缘故,老古的性情里多的总是恬淡的味道,平和泰然,仿佛少了人间的烟火气。但谈得久了,老古骨子里的中直便显现出来,对圈内种种,老古的见解显得颇为别具,尤其在茶器于茶席一道上,力主要让所有元素回归茶人本性。

“日本人也把他们的茶叫茶器,其实包括宋徽宗那么追求精致生活的都会欣赏茶的平淡自然性,于是很多人都会去用心感受茶带来的种种感触。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我的一个日本朋友会在设计茶席之间转而追求茶器,并且都不具备实用价值。可真正的茶人,只会使用回归自然本性、简单本性的茶器。”

老古的茶器大都样态朴实,价格高昂的茶器并不是老古的首选,茶器绝不是单独于茶之外而存在的,它们彼此依附和牵扯。仅仅从饮茶而言,铁壶也罢,银壶也好,对于乌龙茶来说,陶壶也不逊色。“有台湾朋友喜欢收集茶壶,家里有很多特别名贵的,比如台湾大陆炒作很火,但实际差就差在一个工艺难度上,炒作的方式和紫砂壶一样。”在老古的眼里,壶的实用价值远远高于它的商业价值。

老古用一套专门的公寓来作为自己的茶室,同时也是授业茶席的地方,来这里学习的人从背景来说,艺术圈占了多数,老古言说:“只有内心信奉,并追求内在的人才会过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他们都是内心纯粹、醇厚的人。虽然有三四十个人来,但相处愉悦,在这里大家看重的是真心。”

“以茶为镜,爱茶人应该是敏感的,静下心来喝茶的过程就充满着愉悦。种种细节的妥帖安排,会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闲洁。各个因素,如品茗的时令节气、身边的一景一物,更至水质水温、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掇拣择的用那把小壶还是这只盖杯,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地用心别具,但在决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也许,人的每一个用心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里,这种专注和体贴和漾在心底的微笑一同融入那杯泡出的茶汤,茶汤就是一面镜子,它会回以微笑,也会把这份喜乐传递给参与其间品茗的其他人。”老古的文字清丽,字字珠玑的背后,都贴近茶之本真。

一任天真,且顺人意

老古的茶席是一个品鉴的轴心,他以茶为镜,见人心、见己心。

然而,几年前,老古还在一个公司做财务总监,每天工作14个小时,白天处理公司事务晚上才是自己的工作,甚至连续两三天都不能回家,和数据为伍。那个时候四大事务所是他奋斗的目标,在工作中不断验证自身卓越的专业水平和获得最大的自我肯定。每周日下午四点,老古定时陷入灰暗期,因为明天要上班了。巨大压力下的老古给自己的补偿性反弹,则是各种奢侈品的消费,然而补偿过后陷入的又是另外一种空虚,后来,他明白那完全不是他要的世界。老古的讲述,口气淡然,就像是别人的故事:“那时,我的视野里不能出现手机,因为一看到我就会特别恐慌紧张,会出现幻听。我听到手机响第一反应是不想接听。”

直到2008年老古离开公司。当时,他只想给自己放一个长假,结果一放就是半年。其中有很多的工作机会,既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需要,也有和此前公司合作方的相应职位,然而老古发现所有的公司对他的需求和之前公司的需求是完全一样的,他很清楚地知道那不是他要的,他回不去了。

此后老古开设了一家玩票性质的茶馆,让他开始真正地系统学习茶。当时半年多到一年时间的经营,反倒促成老古最终走向茶之一路。老古忙于了解更多的好茶,结交、寻访更多和茶有关的友人,无茶不喝,甚至常常有茶醉的状态。那时和茶奠定的渊源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把老古和茶紧紧连接在一起。

借着茶,老古始见自己独有的生活轨迹。他说只有找到这条轨迹,才能摒除焦虑,心才真正的安静。“就像现在吧,即使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依旧很平和,这是茶给我的东西,其实生活里每个人都会面临特别多的东西:各种的诱惑、欲望,但是最终还是心灵的需求,当人找到可以让自己淡定下来的声音时,心里的嘈杂就很微小了。”

虽然有自己私人的茶席會所牵扯,但老古每年还是会用很多时间亲自去茶区,时间长短不一样,春天去,或一两个星期,或者月余。这些行走被老古誉为“茶屐点点”。2012年老古访茶的足迹遍布云南。对喝茶的人来说,老古力主尽可能地多接触茶本身的生长、制作环境。例如走访武夷山时,他会住在那里,当地风物和制茶人的生活细节,都被视为一种与茶相融的逻辑和行为。对于种茶人亦然,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透露着种茶人对茶的态度,老古甚至只选用有些在生活里保有极度“洁癖”的种茶人的茶。“只有这样我才放心”,老古说。

篇10:茶语散文随笔

暖暖的阳光,悄悄的洒在了空气中。静静的座在藤椅上,慢慢轻摇。石桌上冒起了一圈圈雾气,水快沸腾了。

”友人”忙忙的跑来,“来了,坐下歇一会吧”还没说完,友人已经开始长篇大论了,还是以前的性格。手中也不忘忙活,捻一小撮”茶叶”,放进了杯中,缓缓的倒入了沸腾的水。杯中飘逸如仙,尽眼其中的是茶叶起伏的`清媚,阵阵香气飘荡。友人半开玩笑道“你这生活,还过的挺惬意,不像我,那叫一个累啊”我望着天空笑了笑,摇着头。“这茶,经历了起伏,才会香醇。人也一样,没有风雨,也就没有了韵味“友人好似深思了一番,说了一句”这倒是“便端起茶杯闻了闻,独自饮了。岁月道是让我们越来越沉稳了。

炎热的太阳,如同”生命”般火热,还能和三五友人坐在树荫下聚聚,聊一聊各自的”生活”,已经很好,欢笑总是那么短暂。

上一篇:陈本善博客留言须知下一篇: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