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兴奋剂工作规定

2024-04-16

反兴奋剂工作规定(共6篇)

篇1:反兴奋剂工作规定

篇一: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及北京市纠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解决体育社团在赛事活动中存在的对赛风赛纪掌控不紧、兴奋剂使用把关不严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强体育社团的作风建设,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系统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和北京市体育局全市体育系统开展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根据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体育社团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专项治理的意义和原则

随着后奥运时期社会及市民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市级体育社团主承办的赛事活动越来越多,2010年近400项,参与人数达200多万,加强这些赛事活动的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关系到体育社团主承办体育活动的权威性,也关系体育社团的兴衰成败,更是全市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国体育大会在合肥举办,北京市也将迎来第二届体育大会和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各社团参与的全国职业联赛及单项体育赛事也非常频繁,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足球行业暴露出来的“假、赌、黑”、健身健美行业暴露的兴奋剂等问题,再次表明,赛风赛纪整治和反兴奋剂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要通过专项治理,切实提高对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着力解决体育社团组织领导不得力、教育管理不严格、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整改不落实等问题,推动赛风赛纪整治和反兴奋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市体育局专项治理工作的总要求,市体总遵循市体育局提出的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集中整治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赛风赛纪整治和反兴奋剂工作长效体制,促进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专项治理的范围包括: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北京市第二届体育大会;由社团主办和承办的综合性比赛及单项赛事;受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委派组团(队)参加的国际、国内体育事赛及各社团参加的单项锦标赛等。

(二)专项治理的内容

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社团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对参赛运动员资格及年龄审查、裁判员选派及执裁、竞赛规程规则执行等情况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发生兴奋剂违规行为,对有关人员处罚不坚决、不落实,反兴奋剂教育不到位问题;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问题;其他赛风赛纪问题。

三、专项治理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北京市体育局的总体安排,市体总及各社团的专项治理工作分动员部署、宣传教育、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总结讲评等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截止到6月底)

按照市体育局召开的全市体育系统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明确专项治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按照专项治理工作整体部署,市体总和各社团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细则。市体总不再组织专门的会议进行传达部署,各社团要采取召开动员会等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深入进行动员部署,要切实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个会员特别是参赛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及所属裁判,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二)宣传教育阶段(7月底前)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有条件的社团要采取集中学习,辅导授课的方式,不具备集中教育条件的社团可采取发文自学的方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央领导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足球行业反腐倡廉教育整顿工作重要指示,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会议、北京市体育局下发的文件(体育局网站下载)等有关会议精神,深入理解、提高认识、抓好落实。要通过足球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举一反三,亡羊补牢、引以为戒。

深入学习《反兴奋剂条例》和有关规定,按照“准入制度”要求,逐一落实学习、考试、宣誓等规定程序,确保反兴奋剂教育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各社团可通过自办的刊物、简报、板报、墙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专项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弘扬正气,打击歪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会员的监督作用。宣传教育阶段召开的会议,学习的内容,参与人数均要有原始记录,专人管理以备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的检查。

(三)自查自纠阶段(10月底以前)

围绕专项治理内容,进一步明确分工,各社团要认真组织和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市体总将在社团自查的基础上,开展互查活动,形成文件上报市体育局。社团的自查要彻底,自纠要坚决。自觉查问题、全覆盖,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自觉纠正,认真整改,防止回避矛盾,掩盖问题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查自纠阶段要召开各种座谈会、恳谈会,认真查摆问题,并由专人作好记录,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特别容易出现兴奋剂问题的社团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只要能主动讲清情况,说明问题,并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可以既往不咎,但必须对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写出保证书和承诺书。非奥项目参与体育大会的队伍,自查自纠工作要深入细致,为今后的参赛创造条件。

(四)整改落实阶段(2011年月1月底)

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措施加以整改并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做到措施制定到位,问题处理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要针对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北京市第二届体育大会,各社团组织或者参加的全国及全市性的单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做到不留“后遗症”。要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专项治理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强化源头治理,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长效机制。针对反兴奋剂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查处惩治力度,不断完善反兴奋剂“准入制度”,使反兴奋剂工作常态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在整改落实阶段每位教练员、运动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整改措施,要以社团简报、自办刊物的形式予以公示。

(五)总结讲评阶段(2011年7月底)

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期间,通过督查、召开座谈会、阶段性小结等方式,总结讲评专项治理工作。并即时向市体育总会上报工作总结。篇二:反兴奋剂保证书

反兴奋剂保证书

为进一步做好反兴奋剂工作,更好地完成2008年奥运

会反兴奋剂工作任务,根据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有关规定,我省、(市)体育局负责-------运动员在省、(市)训练期间的反兴奋剂管理工作,并保证如下:

一、运动员因病、因事请假回省治疗、不能随国家队一起训练以及通过选拔后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在回省、市期间的训练和生活以及反兴奋剂工作的管理,由所属省、市体育局负责。

二、加强对国家队选调运动员在回省、市期间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和管理,配合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做好兴奋剂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和关于药品、营养品的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文件。

三、按照反兴奋剂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跟踪并报告回省、市期间运动员的行踪,并保证运动员可随时接受有关反兴奋剂机构的各项检测。用药应严格按《药品、营养品的管理》规定执行,回队后将病历的原件交队医保管,如因治疗需要,需长期服用含有违禁药物的应事前上报,按国家体育总局规定正式提出使用药物豁免申请,待批准后方可使用。

四、运动员在回省、(市)期间如出现兴奋剂事件,我省、(市)体育局同意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射击协会或中国射箭协会的处罚。

省、市体育局主管领导(签字):

省、市体育局(章):

年月日篇三:2016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016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一、治理目标

贯彻落实《反兴奋剂条例》及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兴奋剂管理的通知》,全面加强药源性兴奋剂监管,规范药源性兴奋剂生产、经营行为,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以及药品说明书、标签的有关规定,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青奥会期间我市不发生药源性兴奋剂事件。

二、治理任务

(一)规范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生产经营行为

开展对药品生产、批发企业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生产经营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是否取得生产资格、是否按规定渠道销售;批发企业是否取得定点经营资格,以及购销渠道和票、账、物管理等情况,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擅自经营和不按规定渠道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法销售除胰岛素以外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行为,是否存在不凭处方擅自销售兴奋剂药品单方制剂的行为,含兴奋剂药品复方制剂是否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管理规定。

(二)加强对互联网兴奋剂信息发布和交易行为的监管

开展对互联网发布兴奋剂药品信息和销售行为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药品信息的监测,禁止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发布兴奋剂药品信息。对违规发布兴奋剂信息或销售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网站,依法严肃处理。

(三)规范含兴奋剂药品标签和说明书

对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凡含兴奋剂药品说明书或者标签上未按规定标注“运动员慎用”中文字样的,一律不得销售。对含有《2016年兴奋剂目录公告》新列品种(卡西酮,4-甲基甲卡西酮,4-甲氧基甲卡西酮,ɑ-吡咯烷基苯戊酮,曲美他嗪、托伐普坦)的药品,2016年7月1日后生产出厂的必须按规定标注,2016年7月1日前生产出厂未按规定标注的,不得在省内流通使用。

三、治理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6年6月4日前)

结合国家总局要求和省、市局工作安排,认真进行宣传动员和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工作安排,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确保专项行动有力、有序开展。

(二)企业自查自纠(2016年6月4日-6月20日)。

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组织兴奋剂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对照《反兴奋剂条例》及相关规定,重点自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生产、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含兴奋剂药品是否加注“运动员慎用”标识等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存在问题。自查要依据《2016年兴奋剂目录公告》,确保所列品种无遗漏。

(三)检查查处(6月21日-7月31日)。组织相关人员,按照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药源性兴奋剂管理情况检查要点(见附表1、2、3)组织对辖区内药源性兴奋剂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通过飞行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确保检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重点检查供应青奥会保障医疗机构的药品批发企业,重要区域的零售药店,检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销售及含兴奋剂药品“运动员慎用”标识标注等情况;充分发挥药品批发和零售药店计算机远程监管的效能,认真排查违规销售行为。

专项治理期间,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药源性兴奋剂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生产销售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依照《反兴奋剂条例》处罚;情节严重的,上报上级食药监部门,建议发证机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对生产销售未加注“运动员慎用”含兴奋剂药品的,按照《关于公布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药品名单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16〕85号),要求立即停止销售,可采取加盖印章或者贴签的形式标注。

开展赛前和赛时的戒备与保障工作,工作中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前期工作中所确定的一些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对一些敏感区域和单位进行巡查,确保赛前戒备和赛时保障阶段不发生药源性兴奋剂管理问题。

(五)总结完善(8月29日-9月5日)

青奥会结束后,继续强化监管,认真总结,巩固治理成果,健全兴奋剂药品经营监管长效机制,并于9月5日前将辖区内药源性兴奋剂治理总结及检查情况汇总表(见附表4)报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充分认识做好药源性兴奋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药源性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姜正清任组长,肖袁任副组长,朱薇薇、谢姚续、朱新春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药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信息上报工作。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做好药源性兴奋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正确处置。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各科室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药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专项治理的检查工作,稽查科负责相关案件的查处。同时要密切与卫生、体育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治理合力。

(三)统筹安排,全面清查。统筹安排专项治理工作,要结合药品gmp、gsp检查及日常监管等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检查中要突出重点,确保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企业不出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反兴奋剂条例》和《兴奋剂目录》等法规和业务知识的,确保企业从业人员熟悉管理规定,提高公众对反兴奋剂工作的认识,为保障青奥会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要严格遵守新闻纪律,规范药源性兴奋剂相关事件的宣传报道。

篇2:反兴奋剂工作规定

2010年亚残运会集训队反兴奋剂

工作责任书

为进一步做好反兴奋剂工作,更好地完成2010年亚残运会反兴奋剂工作任务,强化相关单位、人员反兴奋剂工作的责任意识,依据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的有规定,按照“荣誉共享、责任共担、逐级管理”的原则,各项目集训队领队签订《2010年亚残运会集训队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自签订《责任书》之日起至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结束期间,确保所在集训队不发生任何兴奋剂违规事件。

二、工作责任

(一)严格执行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第1号令《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

(二)认真遵守关于药品、营养品、食品安全的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文件,参照《运动员治疗药物使用指南》(2010年版)及《2010年国际禁用清单》使用药物。如运动员治疗需要,根据《运动员治疗用药豁免管理临时办法》向体育部申报治疗用药豁免。

(三)学习《关于做好2010年亚残运会反兴奋剂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运动员行踪信息申报的通知》及《关于运动员治疗药物使用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等文件,落实各项要求。

(四)加强对所在集训队运动员、教练员及医务人员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和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三、处罚

上述2010年亚残运会集训期间,集训队发生任何兴奋剂违规事件,将给予领队及相关人员如下处罚:

(一)集训队中出现兴奋剂阳性或其他严重兴奋剂违规行为,给予取消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内职务的处罚。

(二)对因反兴奋剂宣传教育不力、管理不严而造成兴奋剂违规事件的,追究领队的领导责任。

(三)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领队在残联系统通报批评,并通报国家体育总局和所属单位。并按照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和《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集训队:

篇3:构建反兴奋剂体系之研究

1 兴奋剂的概念

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是独特的专有名词,它与临床医学、药物学中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是不同的概念;与滥用药物(毒品)中的兴奋剂也是有区别的。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界违禁药物的总称,它包括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在体育运动中禁用的药物和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禁用物质;第二类是限制使用物质;第三类是禁用方法。三大类共140种,实际涉及的相关化合物上千种,非常复杂。由于最早服用的药物都是刺激类的兴奋性药物,所以,人们习惯于将其统称为“兴奋剂”。

国际奥委会规定:竞赛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和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1]。

2 构建反兴奋剂体系的必要性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就兴奋剂的本质说过这样的话:“服用兴奋剂是欺骗,也是走向死亡。它引起生理上的死亡——通过使用不正当的操作手法严重(有时是不可逆地)改变人体正常的生理作用。造成肉体上的死亡,正如近年来一些悲剧性事件所表明的那样。导致精神上和理智上的死亡,即同意进行欺骗和隐瞒自身的能力,承认在正视自我和超越自身极限方面的无能和不求进取。还有道德上的死亡——拒绝接受整个人类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他的话高度概括了在体育运动中服用兴奋剂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兴奋剂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从医学角度看,目前人类还没能发明既能提高成绩,又不损害身体的兴奋剂。由于兴奋剂的主要功能是用强加的方法来改变身体的机能,而这种改变必将导致身体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自身原有的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形成人体对药物的长期依赖。因此,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些危害是终生的、不可逆的,甚至导致猝死的发生。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医学家已经完整而全面的证实了大多数兴奋剂对人体的损害,例如:长期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类药物会带来暴躁易怒、身体虚弱的负面影响;人体生长激素荷尔蒙会导致人体肢体和器官的变态生长,即使是现今公认比较安全的EPO也会导致运动员心脏痉挛至死。为提高竞技能力而使用的能暂时性改变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的药物和技术,即使用兴奋剂,不仅损害奥林匹克精神,破坏运动竞赛的公平原则,而且严重危害运动员身体健康。两位荷兰冠军车手在尝试注射r-EPO后,死于心脏病发作。据说,此后有些车手睡觉时会在胳膊上套上心率计以防不测:一旦心跳太慢,心率计就会发出警报。

2.2 兴奋剂破坏了诚信和玷污了体育精神

兴奋剂的存在腐蚀了人类社会发展重要道德基础之一:诚信。从体育纪律和道德方面讲,使用兴奋剂是违背公平竞争体育精神的欺骗行为,是对竞技体育运动的严重毒害。兴奋剂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困惑挥之不去,最突出的就是对冠军的置疑、对纪录的怀疑、对优秀成绩的存疑。每当一个新的冠军产生、一项新的纪录诞生,人们再也难以抱着一种纯洁和虔诚的心境去崇拜明星和膜拜成绩。因为不少的事实告诉大家,曾经的体坛英雄的光辉形象是靠兴奋剂造就的。人们不禁要问:今后还能相信谁?所以当牙买加新星博尔特北京奥运会两破男子短跑世界纪录后,记者每天都在追问国际奥委会是否查出些什么。这对于以体育精神激励为手段的竞技体育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兴奋剂能短期提高体育成绩,但不单对身体造成极度危害的药物,还玷污了人类崇高的体育精神。破坏了体育的公正精神,造成对优异成绩和金牌的不信任,和国家、民族、运动员之间的猜疑、冲突,破坏了人与人的和谐,更造成体育自身的不可持续性发展。

2.3 兴奋剂阻碍了体育的发展和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

随着越来越多兴奋剂事件的曝光,体育比赛也是屡屡被蒙上了厚重的阴影,这些都让人们对体育比赛的前途充满了担忧。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原是通过体育活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强调榜样的教育作用,促使人特别是青年获得身体素质和道德精神的和谐发展,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和美好的世界。但有些被青少年树为崇拜偶像的奥林匹克选手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靠服用违禁药物去争夺和骗取那已不值得赞美的胜利,这样会导致怎样的体育教育后果?是跟着自己的偶像去服用兴奋剂?还是形成通过欺骗可以获得成功的错误价值观?由此可见,反兴奋剂斗争已不仅仅是体育界净化体育赛场,匡正体育道德,使竞技体育沿着健康道路发展的问题,而是正在成为一个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问题[2]。

3 反兴奋剂体系的构建

3.1 以加强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依靠教育反兴奋剂的能力

3.1.1 以各种形式开展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为本”,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广大体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兴奋剂的危害,建立起自觉抵制兴奋剂的坚强防线[3]。根据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中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教育部门在反兴奋剂工作中的任务,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体育教师、教练员反兴奋剂的教育;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要以预防为主,积极宣传普及反兴奋剂知识,以提高其自觉抵制使用兴奋剂的认识和能力。体育教师、教练员要提高法律意识,坚持育人宗旨,带头做好反兴奋剂工作。体育院校专业要开设反兴奋剂课程。各级各类青少年体校都应加强对学生的反兴奋剂教育。反兴奋剂教育的基本对象是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包括医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面向社会公众。根据我国的国情,做好反兴奋剂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教练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工作。因为,在教练那里,夺取金牌就意味着奖金、房子和提拔;而在领导那里,运动员的成绩就意味着政绩。金牌背后,不尽名利滚滚来,功利主义驱使不少运动员主动或者被动地使用兴奋剂。

针对近年来,兴奋剂从高水平专业运动员向青少年业余运动员、从竞技体育向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从体育竞赛向学校招生考试使用、蔓延的趋势,各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和各级学生体育协会,应当在体育专业教育中增加反兴奋剂的教学内容。萨马兰奇认为:“体育如果不同政府的教育和健康政策相结合,就不能发展。”因此,学校体育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出版各种形式的印刷品和录像带,加强反兴奋剂官方网站的建设,开通反兴奋剂教育咨询热线等方式,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扩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对象,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和非奥运项目运动员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增强其自觉抵制兴奋剂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明星效应及榜样作用,进行反兴奋剂教育。教育运动员要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刻苦训练,端正赛风,不存投机取巧的想法,从思想上拒绝兴奋剂。“从12岁到17岁,一年365天,我天天都在训练,奥运会为我提供了展示训练成果的平台。我要以行动告诉大家,成功没有捷径,投机取巧绝不可取。”这是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向美国奥运选手们发出的忠告。相信很多运动员能从他身上得到这样启示:真正的成功与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却跟使用兴奋剂无关。

3.1.2 掌握必要的药物使用常识,学会规避兴奋剂

因治疗伤病而误服违禁药物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要通过教育让运动员懂得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即不单指物质,也包括禁用方法和其他生理物质,例如血液、尿液和含有违禁药物成分的食品添加剂、营养补品、饮料等,只要这些生理物质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人体,也是兴奋剂。了解和掌握有关兴奋剂、兴奋剂检查以及用药申报的先行有效的规定,了解申请用药豁免的程序。了解一些复方感冒药、营养药、哮喘药、止痛药、喷鼻剂以及安眠药中通常会含有少量的禁用药物,它们一般为麻黄碱类和咖啡碱类,而这些都是兴奋剂成分。感冒药中的盐酸苯基丙醇胺也有收缩鼻粘膜血管和镇咳的作用,它也含有兴奋剂成分,属于运动员禁用药物,这些成分在尿检时会呈阳性。有些食品、饮品、补品中含有某种禁止使用的化学成分且超出限制量,也是兴奋剂,因此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

3.2 以加强法制为根本,努力提高依靠法律反兴奋剂的能力

完善反兴奋剂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反兴奋剂管理体制改革[4]法制是体育的必由之路。近20年来,中国在反兴奋剂法律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反兴奋剂法律体系日臻完善,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先后制定颁布了30余项法规性文件。如1989年5月3日,国家体委主任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国内外日渐严重的兴奋剂问题。这次会议正式提出对兴奋剂问题要实行“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中国现行的其他法律法规,也直接或间接为反兴奋剂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持。在药品管理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基础上,中国政府的药品管理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加强了对药品生产及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特别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麻黄素以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等管理办法的制定,为涉及兴奋剂的药源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等,也为中国的反兴奋剂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持。

199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次将反对使用兴奋剂纳入国家法律范畴。在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严禁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禁用药物检测机构应当对禁用的药物和方法进行严格检查。”针对有关法律责任问题,《体育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在体育运动中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的,由体育社会团体按照章程规定给予处罚;对国家工作人员中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以上规定为中国反兴奋剂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有力的司法保障。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国家体育总局1号令),规范了对使用兴奋剂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办法。2004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反兴奋剂条例》,表明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被誉为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及国际体育组织铲除滥用兴奋剂现象的法典——《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于2003年3月5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反兴奋剂大会上正式通过,中国政府在承认和支持该条例的《哥本哈根反兴奋剂宣言》上签字。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官方杂志Play True 2008年第三期报道,WADA主持修订的新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些条例让兴奋剂使用者发现,他们犯规的成本越来越高,兴奋剂这个本来被认为是体育圈内的事情,已被纳入法律和法规的范围,他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体育部门开出的禁赛处罚单,还可能面临法院的传票。

3.3 以加强监督为关键,努力提高依靠监督反兴奋剂的能力

运动员服药与否取决于管理机构进行检查的概率和对服药行为的处罚力度,亦即管理机构检查的频率越高、对服药行为的处罚力度越强,检测的成本越低,运动员服药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则越大。管理机构的最优策略取决于运动员服药程度,而运动员服药与否取决于管理机构检测程度[5]。针对此,要做好反兴奋剂工作必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兴奋剂工作组织、监管体系。2007年5月10日正式批准成立的国家反兴奋剂中心,担负着兴奋剂检查、检测、违规处置、申诉、仲裁以及运动员行踪信息报告、医疗用药豁免等工作,起到全面规范反兴奋剂的作用。对重点项目的重点运动员实行行踪信息报告制度,加强检测的力度,是提高反兴奋剂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反兴奋剂机构针对所有有望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高水平运动员建立数据库,对他们进行抽查。对于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所有选手,则确保在奥运会前120天内,每人至少接受一次检查。而国内近几年著名的鞍山田径学校、十运会孙英杰服药事件,也是在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加大了赛会检测尤其是飞行检测的力度后查处的。这些事例说明,依靠监督,是可以提高反兴奋剂的能力的有效手段。

反兴奋剂在历次体育盛会中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这不仅要靠运动员和教练的自觉意识,还需要广大民众的监督。有业内人士声称,国内兴奋剂事件大多是举报的,很少是被查出来的!如曾被曝光的湖北女子举重队集体使用违禁药物并作弊的事件就栽在内部举报上,还有九运会前处理的两起兴奋剂事件,也是接受举报后经调查确认的。由此可见,进一步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举报网站,制定各项举报保护、奖励等工作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举报权利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和渠道,能极大地推动反兴奋剂工作的深入开展。

3.4 以加强合作为方式,努力提高依靠合作反兴奋剂的能力

3.4.1 以跨领域合作方式构建反兴奋剂体系

从反兴奋剂斗争的历史看,研究、使用兴奋剂的一方总是处于主动位置,反对、禁止的一方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用药水平提高使反兴奋剂难度越来越大。实践已证明,研究出能准确检测任何违禁药物的仪器和方法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只有通过法律、行政、教育、经济、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才能彻底解决兴奋剂带来的公平与健康问题,这是反兴奋剂摆脱当前困境的必经之路。反兴奋剂工作不单单是体育行业一个行业的工作了,体育部门应协调各个部委,包括药监局、海关和公安等等,在全社会建立预防和处罚使用兴奋剂行为的一个综合体系。还应配合当地药监、卫生、工商、公安部门调查本地可能存在的非法销售、使用兴奋剂情况,以便及时查处,消除隐患。只有建立健全长效综合的防治体系,采取跨领域合作的方式,才能提高反兴奋剂的能力。

3.4.2 以跨地域合作方式构建反兴奋剂体系

在世界体育盛事中,要提高反兴奋剂能力,就必须要进行国际之间的合作。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始终面临着国际和国内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国多次派代表参加了国际奥委会、政府间组织或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举行的反兴奋剂国际会议,支持国际社会为反兴奋剂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庄严承诺中国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如从1997年开始,中国作为观察员参加了欧洲反兴奋剂公约监督组的活动。1999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成立后,中国作为亚洲国家代表之一成为该组织的理事。同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兴奋剂互检协议并开始实施。十多年来,中国反兴奋剂专家积极参与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的有关活动。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也多次派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交流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双方的反兴奋剂工作。并与国外其他实验室的同行们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人员互访、信息交流、工作评估、合作研究等活动,积极推动了双方的反兴奋剂工作。

反兴奋剂运动,从来都不是一个仅在体育范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最先进的科技和资讯,需要政府和司法机构的制度配合,需要社会的广泛教育,更需要全球合作的工作方法。

3.5 以加强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依靠科技反兴奋剂的能力

兴奋剂检查是反兴奋剂工作中有效的控制手段,因此要不断提高兴奋剂检查的针对性、科学性,加强检测技术和其他有关科学研究。由于科技的发达,近年来兴奋剂使用手段越来越高明,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检测越来越难,这对反兴奋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某些人少量、多次服用违禁药物,使尿液或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勉强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虽引人怀疑,但难以将其定罪。有些运动员还在膀胱中注射尿液,使用假尿样来逃避检测。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已经出现了基因兴奋剂,这给全世界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兴奋剂就是这样一种博弈和斗争。因此要以加强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依靠科技反兴奋剂的能力。科研工作者必须有“超前意识”,先一步预料到哪些先进技术或治疗手段可能被用作违禁用途,并且找出检测这些违禁应用的方法。也可借鉴有关反兴奋剂机构的做法,把美国参加“信任工程”的选手他的尿液和血液样本保存起来,以便将来反兴奋剂技术提高时复查。

另外还可以运用社会科学、软科学和心理学方面等方面的知识,对关于反兴奋剂管理体制、政策措施、运动员对兴奋剂的认知和态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及社会调查,以便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决策和反兴奋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建议,让科研成果不单只在兴奋剂的检测中发挥其反兴奋剂的作用。

结束语

坚持体育的公正性,捍卫体育精神的纯洁性,加大反兴奋剂的力度,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意识到服用兴奋剂所造成的危害;其次,制定出完备的法律,加大惩戒的力度;第三,相关机构做好监督工作,防患于未然;第四,加强科研,提高兴奋剂的检测能力。第五,要有团结协作精神,跨领域跨地域的合作。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制止使用兴奋剂的发生及蔓延,让体育的目的回归本义,让人类的道德得以匡正,让奥林匹克精神中的真、善、美得以传递。

摘要:反兴奋剂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反兴奋剂体系应由教育、法制、监督、科研诸要素组成,以教育为基础,以法制为根本,以监督为关键,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把教育、法制、监督、科研统一于反兴奋剂的全过程,并重并举,这样才能构建坚实的反兴奋剂体系,才能有效地遏制兴奋剂的蔓延。

关键词:竞技体育,兴奋剂,反兴奋剂,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赵澄宇,薄云霄,易剑东,王会寨.侯世伦五环旗下的幽灵[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

[2]王宝良.全国体育反兴奋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体育科学,2005,25(9):10-12.

[3]袁丽丹.“六城会”反兴奋剂工作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3):295.

[4]丁世勇,黄怀权.论世界反兴奋剂的发展及立法缺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4(8),2008:16.

篇4:反兴奋剂:“魔道”之战

兴奋剂的历史

兴奋剂是一种酒精和植物的混合饮料。在最早的赛马运动中,兴奋剂用到马身上是比较普遍的。有人说,竞技体育运动的历史有多长,可能使用药物的历史就有多长。这不难理解,参加竞技运动的运动员都会或多或少地紧张,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有人尝试这样的东西,使用可卡因、乙醇、酒精,可以缓解压力。

1908年,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因为喝的实在太多了,终点之前就倒下了,他是被人扶着冲过终点的,英国女王还给他授了奖。兴奋剂主要是以刺激神经的药物为主,但实际上其发展已经远远不只是起兴奋作用了,有很多种类。

随后,使用苯丙胺这种药物的运动员比较多。到了罗马奥运会时期,发生了服用药物死人的事,所以国际奥委会成立了医学委员会,专门来研究、管理奥运会当中的运动员安全问题,包括医疗保障、使用药物等。1967年,环法自行车赛上有运动员服用了过量的苯丙胺导致死亡,在他的衣服里还发现了药物。

目前,运动员中使用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等)、β阻断剂、利尿剂、麻黄碱等药物比较常见,其中蛋白同化制剂使用的最广。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有这样的统计,全世界的兴奋剂阳性当中蛋白同化制剂阳性占到1/3。蛋白同化制剂是以雄性激素为代表的一类药物,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促进性发育;二是促进蛋白合成,就是促进肌肉的生长。蛋白同化制剂最早是从动物中提取,后来到人工合成,无论效果和成本都有了很大改进。

β阻断剂是射击、射箭、跳水等运动员常使用的药物,主要用来降低心率,提高身体稳定性。

利尿剂也是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两个作用:一是控制体重,现代体育竞技类项目中有级别分类的项目都会涉及到体重的问题,比如举重、摔跤、柔道、赛马选手等等,香港年年都跑马,赛马会对骑师体重有要求,体重不能太低,大家知道骑手个头都很小。有人说同样一匹马,骑师体重降低一公斤,马的速度可以增加百分之零点几。利尿剂第二个作用就是作为掩弊剂来使用。

麻黄碱也较常见,比如感冒、咳嗽也会用,主要是扩张血管。基因兴奋剂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已在运动员中大量使用,但是其可能产生的作用不能不让大家担心有一天被运动员滥用的可能。

国际奥委会1968年公布第一份运动员药物禁用清单,并同年开始在奥运会上开展兴奋剂检查。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及国际体育组织都在其范围内开展赛内及赛外兴奋剂检查,全世界每年的兴奋剂检查数量超过15万例。

中国从1990年正式开展兴奋剂检查,近几年每年检查数量均超过7000例。

兴奋剂的检查

体育运动当中的兴奋剂检查并不复杂,通过一定程序,把运动员的尿液装到两个瓶子里,送到实验室做分析,如果超过某项标准就意味着服用了药物。兴奋剂检查按时间可以分为赛内检查和赛外检查;按照样品性质可分为尿样和血样,但绝大部分兴奋剂检查使用尿样,部分原因是因为尿液中代谢物质相对比较稳定,另外取样没有创伤。需要强调的是只有获得相关认证的实验室,才能对运动员的样品做检测。中国只有一家实验室可以做这种检查,全世界目前也仅有34家实验室。

兴奋剂检查程序依照国际标准包括制订检查计划,挑选运动员,通知运动员、样品检测、结果管理等环节。收取的样品,应当严格的封存,并要安全传送到实验室,而且检测过程中保证不会出问题。因此,兴奋剂检查从收样到检测各个环节都是很严密的。

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有研究报告显示,运动员使用雄性激素是治病使用量的10~100倍,而且要长期服用,所以危害非常大,特别是对肝脏。另外,使用兴奋刘还能造成骨骼或者韧带断裂、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秃顶等严重后果。

反兴奋剂任重道远

由科技发展而衍生的兴奋剂使用之祸,需要更发达的科技手段来侦察消除。人类科技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因此这场反兴奋剂之战也远未结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兴奋剂的种类在不断扩大和增加。兴奋剂检查或反兴奋剂斗争面临一个挑战,即用药和反用药。所以检测技术如何走在用药者的前面,这是反兴奋剂领域大家探讨比较多的问题。有一些办法,也不是说一点办法都没有。兴奋剂要解决什么问题?使用者要从药物当中获得什么作用,这是大家知道,无论研究、制造药物的还是反兴奋剂的科研人员,大家都明白,我们都可以顺着这样的目标,你要找有用的东西或者有用的组合,反对者就是要找这种组合带来的蛛丝马迹,可能出现的什么现象,两方面工作是同步的。比如基因这个问题,基因技术很早以前就被反兴奋剂的科学家所关注,这个技术完全可能被滥用。现在我们做的就是加紧研究怎么去检测。另外,要有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尽早发现这些“迹象”。总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唯利是图者既然要研制兴奋剂,就会让更多的人去用,迟早是会被捉住的。

小知识

什么是兴奋剂违规?

一般的理解就是收取的尿样中被查出来某种药物,但实际上兴奋剂违规涉及8个方面,简要概括为:一是采集的样品里含有某种物质;二是使用或企图使用某种药物;三是检查过程当中违规,比如逃避等;四是违反赛外检查有关规定;五是企图篡改兴奋剂检查的某些环节;六是持有违禁药物和方法;七是从事兴奋剂和方法的交易;八是其他人对运动员使用、教唆、组织使用等。

作者简介

篇5:反兴奋剂规章制度

第一条 为了防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保护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心健康,维护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兴奋剂,是指兴奋剂目录所列的禁用物质等。兴奋剂目录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海关总署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 国家提倡健康、文明的体育运动,加强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坚持严格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工作方针,禁止使用兴奋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体育运动参加者提供或者变相提供兴奋剂。

第四条 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并组织全国的反兴奋剂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反兴奋剂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体育运动参加者和公众的反兴奋剂意识。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媒体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开展反兴奋剂的宣传。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有权向体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章 兴奋剂管理

第七条 国家对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实行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生产、销售、进出口。

第八条 生产兴奋剂目录所列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以下简称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应当记录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生产、销售和库存情况,并保存记录至超过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有效期2年。

第九条 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具备下列条件,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方可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一)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二)有专储仓库或者专储药柜;

(三)有专门的验收、检查、保管、销售和出入库登记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验收、检查、保管、销售和出入库登记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有效期2年。

第十条 除胰岛素外,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蛋白同化制剂或者其他肽类激素。

第十一条 进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除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给的进口药品注册证书外,还应当取得进口准许证。

申请进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应当说明其用途。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对用途合法的,应当予以批准,发给进口准许证。海关凭进口准许证放行。

第十二条 申请出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应当说明供应对象并提交进口国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等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提交进口国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等资料的,应当予以批准,发给出口准许证。海关凭出口准许证放行。

第十三条 境内企业接受境外企业委托生产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应当签订书面委托生产合同,并将委托生产合同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委托生产合同应当载明委托企业的国籍、委托生产的蛋白同化制剂或者肽类激素的品种、数量、生产日期等内容。

境内企业接受境外企业委托生产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不得在境内销售。

第十四条 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生产企业只能向医疗机构、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药品批发企业和其他同类生产企业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批发企业只能向医疗机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生产企业和其他同类批发企业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进口单位只能向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符合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药品批发企业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肽类激素中的胰岛素除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供应外,还可以向药品零售企业供应。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只能凭依法享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向患者提供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处方应当保存2年。

第十六条 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其生产、销售、进口、运输和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特殊管理。

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前款规定以外的兴奋剂目录所列其他禁用物质,实行处方药管理。

第十七条 药品、食品中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生产企业应当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用中文注明“运动员慎用”字样。

第三章 反兴奋剂义务

第十八条 实施运动员注册管理的体育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体育社会团体)应当加强对在本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运动员和教练、领队、队医等运动员辅助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反兴奋剂的教育、培训。

运动员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其所属的运动员和运动员辅助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反兴奋剂的教育、培训。

第十九条 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和其他单位,不得向运动员提供兴奋剂,不得组织、强迫、欺骗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

科研单位不得为使用兴奋剂或者逃避兴奋剂检查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十条 运动员管理单位应当为其所属运动员约定医疗机构,指导运动员因医疗目的合理使用药物;应当记录并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的规定向相关体育社会团体提供其所属运动员的医疗信息和药物使用情况。

第二十一条 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的规定提供运动员名单和每名运动员的教练、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以及运动成绩等相关信息,并为兴奋剂检查提供便利。

第二十二条 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应当对在本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成员的下列行为规定处理措施和处理程序:

(一)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

(二)运动员辅助人员、运动员管理单位向运动员提供兴奋剂的;

(三)运动员、运动员辅助人员、运动员管理单位拒绝、阻挠兴奋剂检查的。

前款所指的处理程序还应当规定当事人的抗辩权和申诉权。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应当将处理措施和处理程序报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运动员辅助人员应当教育、提示运动员不得使用兴奋剂,并向运动员提供有关反兴奋剂规则的咨询。

运动员辅助人员不得向运动员提供兴奋剂,不得组织、强迫、欺骗、教唆、协助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不得阻挠兴奋剂检查,不得实施影响采样结果的行为。

运动员发现运动员辅助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有权检举、控告。

第二十四条 运动员不得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

第二十五条 在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运动员、运动员辅助人员凭依法享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方可持有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药品。

在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运动员接受医疗诊断时,应当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的规定向医师说明其运动员身份。医师对其使用药品时,应当首先选择不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药品;确需使用含有这类禁用物质的药品的,应当告知其药品性质和使用后果。

第二十六条 在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运动员,因医疗目的确需使用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药品的,应当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的规定申请核准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七条 运动员应当接受兴奋剂检查,不得实施影响采样结果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在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运动员离开运动员驻地的,应当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的规定报告。

第二十九条 实施中等及中等以上教育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反兴奋剂教育,提高学生的反兴奋剂意识,并采取措施防止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使用兴奋剂;发现学生使用兴奋剂,应当予以制止。

体育专业教育应当包括反兴奋剂的教学内容。

第三十条 体育健身活动经营单位及其专业指导人员,不得向体育健身活动参加者提供含有禁用物质的药品、食品。

第四章 兴奋剂检查与检测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兴奋剂检查规则和兴奋剂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兴奋剂检查计划,决定对全国性体育竞赛的参赛运动员实施赛内兴奋剂检查;并可以决定对省级体育竞赛的参赛运动员实施赛内兴奋剂检查。

其他体育竞赛需要进行赛内兴奋剂检查的,由竞赛组织者决定。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兴奋剂检查计划,决定对在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运动员实施赛外兴奋剂检查。

第三十四条 兴奋剂检查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检查人员)应当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实施兴奋剂检查。

第三十五条 实施兴奋剂检查,应当有2名以上检查人员参加。检查人员履行兴奋剂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兴奋剂检查证件;向运动员采集受检样本时,还应当出示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签发的一次性兴奋剂检查授权书。

检查人员履行兴奋剂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体育训练场所、体育竞赛场所和运动员驻地。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对检查人员履行兴奋剂检查职责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十六条 受检样本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确定的符合兴奋剂检测条件的检测机构检测。

兴奋剂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兴奋剂检查规则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对受检样本进行检测。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体育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包庇、纵容非法使用、提供兴奋剂,或者有其他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职责分工,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企业擅自生产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或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渠道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

(二)药品批发企业擅自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或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渠道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

(三)药品零售企业擅自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

第三十九条 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向运动员提供兴奋剂或者组织、强迫、欺骗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收缴非法持有的兴奋剂;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4年内不得从事体育管理工作和运动员辅助工作;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体育管理工作和运动员辅助工作;造成运动员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未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义务的,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年内不得从事体育管理工作和运动员辅助工作。

第四十条 运动员辅助人员组织、强迫、欺骗、教唆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收缴非法持有的兴奋剂;4年内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造成运动员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运动员辅助人员向运动员提供兴奋剂,或者协助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或者实施影响采样结果行为的,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收缴非法持有的兴奋剂;2年内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和体育管理工作;造成运动员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运动员辅助人员非法持有兴奋剂的,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收缴非法持有的兴奋剂;情节严重的,2年内不得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

第四十二条 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运动员辅助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作出的处理决定应当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第四十四条 医师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药品,或者未履行告知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第四十五条 体育健身活动经营单位向体育健身活动参加者提供含有禁用物质的药品、食品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六条 运动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有关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竞赛组织者作出取消参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或者禁赛的处理。

篇6:反兴奋剂保证书

运动员反兴奋剂保证书

根据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国家体育总局一号令和中国游泳协会反兴奋剂工作的要求,作为一名参与国际泳联10公里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淳安千岛湖站)的运动员,要以维护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和国家荣誉为己任,认真履行运动员反兴奋剂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因违反反兴奋剂规定而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我庄严承诺:

一、坚决在体育运动中不使用兴奋剂,维护体育运动的纯洁和公正;

二、自觉抵制有关人员(教练员、队医等)组织、强迫、欺骗、和教唆使用兴奋剂的行为;

三、按照运动员行踪信息报告制度的要求,主动报告个人行踪信息;

四、因伤病需要进行治疗,主动向医师说明运动员身份,确需使用含有违禁物质的药品或禁用方法时,按照治疗用药豁免的有关规定,申请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五、按规定接受赛内、赛外各类兴奋剂检查,积极配合兴奋剂检查官的工作;

六、自觉遵守有关反兴奋剂的法规及规定,积极参加反兴奋剂教育活动,提高对兴奋剂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七、如发生兴奋剂阳性或其他违规行为,愿意接受取消比赛成绩、停赛、罚款或其他相应的行政处罚。

诚实守信,珍爱健康,远离兴奋剂。

代表队: 运动员签字:

2016年 月 日

附件4

自愿参赛责任书

一、我完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任何身体不适或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肌炎、其他心脏病、冠状动脉病、严重心律不齐、高血糖或低血糖、以及其它不适合游泳运动的疾病),如隐瞒任何病情,所产生后果自负。因此我郑重声明,可以正常参加2016年国际泳联10公里马拉松游泳世界杯(淳安千岛湖站)比赛。

二、我充分了解本次活动期间的训练、比赛及有关活动中有潜在的危险,以及可能由此而导致的受伤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的事故,我会竭尽所能,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任的态度参加本次活动。

三、我本人愿意遵守本次比赛活动的所有规则规定;如果本人在参赛过程中发现或注意到任何风险和潜在风险,本人将立刻终止参赛或告之赛会官员。

四、我本人以及我的继承人、代理人、个人代表或亲属将放弃追究所有导致伤残、损失或死亡的权利。

五、我同意接受组办方在比赛期间提供的现场急救性质的医务治疗,但在医院救治等发生的相关费用由本人负担。

本人已认真阅读全面理解以上内容,且对上述所有内容予以确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人在没有任何诱导的情况下自愿签署此责任书。

参赛者签名: 身份证号码:

上一篇:三年级环境上学期教案下一篇:某党支部专题学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