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快速阅读

2024-04-15

思维导图:快速阅读(通用9篇)

篇1:思维导图:快速阅读

阅读是一个好的习惯,无论是平日里的阅读,还是考试时的做题阅读,有的时候阅读速度往往很重要。该精读的时候精读,该快速阅读的时候还是需要提高速度。

本采用讲练式、互动演练式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在实战模拟演练中掌握图形化思维的真谛。大学生,研究生还可以把此项技能用到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去,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1、图形化思维和思维地图工具:

思维地图是一种模拟思维网络系统进行记忆、归纳、创造的强有力的工具。构成我们大脑神经的是神经元,神经元就好像是一棵大树,分出无数的枝杈,这些枝杈就是神经元的树突,树突越多,就越容易和其他神经元相连,人也就越聪明。

思维地图模仿了神经元发散型的结构,符合我们自然的记忆模式;同时,它也强调逻辑性。这种将发散性和逻辑性相结合的工具,既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信息、把握灵感;又可以帮助我们通观全局,条理分析。

2、快速高效阅读: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是一种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为目的的积极的有创新的阅读训练。

现代快速阅读起源于二战中的英国,经过半个多世界的研究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系统完善的科学。在欧美、前苏联,快速阅读是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亚洲,韩国每年都举行快速阅读大赛;在日本,快速 阅读作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被引入各大企业。

训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员掌握这项技能:

1)克服阅读中的音读、回视;

2)强化身体机能(包括注意力持久稳定机能、视野扩展机能、眼动机能、眼跳机能);

3)锻炼左右脑互相协调的能力;

4)行成稳定的节奏定式阅读习惯;

采用带练的方式,辅之大量强化练习,实行点对点辅导、组织学员进行充分的研讨交流。通过技能的训练,习惯的强化,最终使学员至少达到1200字/分,理解记忆率60%以上的水平。

对于大学生,研究生而言,快速阅读更是提高学习效率,拓宽知识面的利器。

3、NLP高效沟通和表达:

NLP(neuro-linguistic-progmming)神经语言程式学,是一套研究人类思维动作模式的学问,配合和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可使我们做的每件事达到更佳效果。NLP已被世人公认有效提升个人和公司竞争力的最重要学问之一。

NLP对于企业而言,可用于销售、谈判、激发创造力、加强团队建设、树立企业文化、增强领导能力、提高绩效等。故有人这样评论:“如果说因特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NLP则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学习NLP沟通技巧,可以:

1)深化对“沟通”的认识

2)深入认识自己的沟通风格

3)了解并体会人与人的“不同”

4)提高对他人沟通风格的判断力

5)掌握了解和影响不同人沟通的方法

6)掌握与不同人建立信任感的技巧

7)掌握建立亲和力的方法

8)对自己的能力建立强大的自信

9)强化团队间(部门)合作沟通的能力

在商务演讲和沟通方面, 丰富的思维需要条理明晰的表达。本模块通过思维地图工具对构思的训练,通过对表达程序的强化训练,让学员客观发现自己思路的特点。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风采,赢得迅速把握听众的注意力的能力,同时在最短的时间里与客户建立最大限度的相互认同感。

看了这些,赶紧试一试,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和速度。快速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只要你掌握够好。

篇2:思维导图:快速阅读

这几天正在重新看这本书,重点关注的章节是第一章和第九章。这二章讲的都是如果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快速学习。第一章的内容已经整理成《开动大脑》一一思维导图学习法和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快速写出论文?发在本站了。第九章是讲思维导图有机学习技巧MMOST,今天把第一部分放上来。

思维导图有机学习技巧(缩写为MMOST)分为准备与应用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4个小部分。

准备:(1)浏览(2)时间与任务量(3)主题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4)问题与确定目标。

应用:(1)总览(2)预习(3)精读(4)复习准备:

MMOST的准备:

1、浏览。

在其他工作开始之前,对于要看的书或杂志通过或浏览一下是很重要的。但这种阅读必须是随意的、快捷的,一页页跳着看,把握书的总体感觉。注意书的结构框架、难度水平、图解与说明的比率、结论的位置、文章的概要及总结部分等。总之,其阅读方式应该像到书店选购书或在图书馆找书、挑书一样。

2、时间与任务量。

这两项可以同时决定,因为二者的原理是相同的。

坐下来看书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决定看书时间的长短,及在这个时间内的阅读量。

在学习中,首先判断学习所需的时间和任务量能立即给我们确定学习时间与量的范围、及终点或目标。同时还有另一长处,能使我们将所学的内容正确地连接起来,不至于散乱无章。

建议在选择阅读章节的起始位置,各夹一大张纸做记号,以明确阅读量和阅读范围。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消除那种潜在的莫名的恐惧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要看完多少页书事先做出预估,会潜意识地自我暗示:任务很轻松,而且肯定能完成,因而最终能坚持看完书。二者在情绪与取得的成绩上都将不同。

3、主题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

确定了学习任务之后,接下来尽快写出你对这个主题所了解的一切。做这一练习时,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应该以关键字和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做注释。

这一练习的目的是要提高注意力,避免精神涣散,并“设置”良好的大脑状态。“设置”这一术语指的使大脑集中于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知识上。5分钟练习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激活系统并将大脑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

4、提问与确定目标

有了根据你目前对与主题相关知识的了解做的思维导图之后,建议下一步确定自己到底想从书中得到什么。这包括你在阅读时想得到答案的那些问题。提问应围绕你的目标并像做知识笔记一样以关键词与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

这种练习与以上记录信息的练习一样,也是为了调整好精神状态。其时间也不要超过5分钟,你可以边读边增加问题。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快速学习和阅读的方法MMOST(2)

MMOST的应用第二部分讲解“应用”,它包括:

总览、预习、精读、复习、内容注释与思维导图、持续复习总览

人们使用课本时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大多数人在接触新课文时,都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但我建议不要从第一页开始阅读新的学习材料。当我们学习较难的学习材料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决定辛苦地从头到尾看书前先好好把握其内在的东西,我们的“总览”既是完成这项工作的。

在学习文章的上下文时,应速度翻阅书本,从中找到那些非常规印刷字体内容。

一书本在“总览”时应涉及到的方面有:

结果、表格、副标题、大意、目录、日期、结论、旁注、斜体词、缩排、图解、图表、词汇表、大写单词、脚注、封底、图片和统计。

其作用是让你对书的体例有更好的认识,不用浏览全书,只是选择相对容易理解的部分。

画出你的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像并写出主要分支。

预习:

应用的第二部分是预习,涉及“总览”时未涉及的部分,即书本中的文字部分。

预习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各段落、章节甚至全书的开始、结束部分,信息往往集中在这些地方。

研究一篇长的学术论文或一本复杂的课本,可以先看“概要”与“结论”部分。这些部分往往概括了全书所传达信息的实质,这正是你要寻找的,这样,你就不会费时费力而又不得要领了。获得了文章的实质内容后,下一步很简单,就是检验这些”概要“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体。

在预习时,可像”总览“时一样,不必要看全部内容,只是集中看那些特殊部分。

总览与预习时,必须注意有所选择与摒弃。

精读

在总览与预习后,假如要寻找细节信息时则应精读材料。因为在前面几个阶段中,大部分重要信息已经获取,所以不必再全面阅读。

即使在精读阶段结束后,仍会有未完成部分,我们最好避开,跨过那些难点,不要只用一种方法强行去解决难点。具体内容请阅读“学习技巧之跳过难点”

复习

完成了总览、预习与精读后,若还有内容有待发掘、还有疑问要解答,就有必要复习了。这个阶段就是完成前几个步骤未完成的部分,并将那些值得注意的内容重要斟酌一番。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从前认为相关的那些内容只有不到70%最终会派上用场。然后在再一步完成你的思维导图。

内容注释与思维导图

内容注释主要有两种形式:注释在书上的笔记和不断扩展的思维导图;

注释在书上的笔记包括:

划线;

由学习材料内容激发的个人体会;

重点评注;

在重点或值得注意的内容旁画直线;

模糊或疑难部分画曲线或波浪线作为标记;

在疑问部分画问号;

精彩部分画感叹号;

用自创的符号对那些自己有关的部分作标记;

书边的小思维导图;

若书便宜,可以直接用彩色符号在书上做记号,若书很珍贵的话,可以用软铅笔做记号并用软的橡皮涂改这种方法对书的损坏就会比用手指翻书还少。

不断扩展的思维导图:

当你用思维方式标示课文的结构时,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与拼图游戏中一点点按图拼凑的过程很相似。早期阶段,你很难知道哪些是真正值得注意的,所以完美的思维导图往往是在后期阶段完成的。

首先,我们从一个能抓住材料本质的中心图像开始,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发散,以下级标题或主章节的标题为主干,再以此向外延伸第二级、第三级。请查看思维导图的制作原则边读边扩展思维导图的好处就是能将大量的未定信息具体化、综合化。有了这个不断扩展的思维导图作为依据,你就能迅速地回顾、参考已阅读的内容,而不必再重新一点点看重。

在完成基础学习后,思维导图能使你明白这一主题的,难点在哪里,这个主题与其他主题是在什么地方产生联系的,这样做能使你保持在一个创造的状态;将已知的知识融汇贯通,认识其与其他部分的相关性;在有歧义及混乱部分做适当的加工;在学习的最后阶段重新把从学习材料中摘录的笔记融入进来并完成思维导图。这张图就可以作为以后学习与复习的基础。

完成最后阶段,正好做完拼图游戏一样,你该庆祝一下!这听来很滑稽可笑,但却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将完成学习任务与对自己鼓励联系在一起,那么学习内容将变得更令人愉悦,学习效果也更显著。

若学习计划顺利完成,建议保留“主”思维导图,它能概括学习材料的主干与结构。

持续复习

除了即时的复习,持续复习也很重要,请根据记忆曲线进行连续复习有关内容。

(注:记忆曲线为第一次复习10分钟后,第二次复习24小时后,第三次复习一周后,第四次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六个月后。)

很明显,记忆量在学习结束后并不是立刻跌落,而是先上升,再持平,最后陡跌。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记忆量开始要跌落时,立刻复习,使记忆量一直处于顶峰状态,并把知识贯通并使之保持一两天,如此类推。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快速学习和阅读的方法(3)

不能将整个思维导图有机学习法看成是一步接一步进行的,而应看成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学习方法。它们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如在限定看书时间前可以先确定学习任务,在决定看书的时间与任务前,你可能对主题已有所了解,因此与主题有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应该先完成;

提问应该是在准备阶段或稍后的任一步骤进行;如果是数字或物理书的话,书中就不必有概要,因为这样不合适或者会造成多次重复。

一个学生发现,连续4周用提问技巧快速浏览4章研究生数生,每周25次,比如每次费劲地记一个公式的效果要好得多。当然他是将这种方法发挥到了极致,不过很有效,对于难点的处理他采取了先跳过去的方式。

预习可以取消或分为几段,精读与复习显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多次进行,也可以取消不做。

换句话说,任何课题或每一课题的任意一篇文章或任务一本书籍,都能以最合适于它的方式完成学习。对于每一本书,你都要带着不论多么艰涩总会获取一些基本知识的信念,去为它选择一些合适和必需的独特学习方法。

这样,学习就会是一个有个性、互相作用、不断变化与积累经验的过程,而不是刻板的、没有个性的和乏味的繁重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表面看来,以“思维导图有机学习法”进行阅读似乎需要反复看很多次书,而实际上,按照这种办法阅读,大部分章节平均只看一次,只需要对重点部分进行有效的复习就可以了。

篇3:思维导图:快速阅读

一、思维导图概念界定及研究背景

思维导图(Mind-mapping)又称心智图,由英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创立。它是一种新颖的思维模式,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的核心思想是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即让人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以脉络状分支延伸出去,形成一种树状思维。也就是说,它模拟了人脑的工作方式,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包含与相互的层级图表现。

新目标版九年级教材第六单元阅读课(Section B 2a-2e)正式出现了——思维导图(Mind-mapping)的学习策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制作思维导读图,并借助思维导图记忆有关知识;能通过快速阅读获取文章的主旨或者段落大意。面对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来促进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与用途

1. 图文并重,增进能力

思维导图往往是图形状和文字一起出现,不但增强了我们的记忆力,也增进了我们的创造力与联想力。

2. 直观形象,促进理解。思维导图通过主干、分支和图像、色彩的运用有效地刺激了大脑,从而使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实际上,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是发展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有效促进理解。

3. 全面整合,整体提升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迅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由浅入深,新旧结合,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从而形成新旧知识的整合,让知识整体性的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1. 构建思维导图,搭建学习支架

如:以九年级教材第五单元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的阅读课(Section B 2a-2e)为例。本单元以“中国制造的东西(Things made in China)”为核心话题,围绕本单元语言交际功能项目“谈论产品是用什么制造,在哪里制造(Talk about what products are made of and where they were made)”,逐步展开各项听、说、读、写活动。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阅读板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介绍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如孔明灯、剪纸和泥塑,包括它们的制作工艺、制作原料和象征意义等。

其中在教学有关sky lanterns时尝试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细节的问题,先提字面理解层面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语法、长句和难句;然后逐步过渡到推断性理解问题或评价性理解问题。以下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主要是为思维导图做好准备工作。

*Who first used sky lanterns?(Zhuge Kongming)

*What were they used for in the past?(asking for help)

*W hen are they used now?(at festivals and other celebrations)

*When are they made of?(bamboo and paper)

*What are they regarded as?(bright symbols of happiness and good wishes)

设计思路与启示:在教师分析、整合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体现语篇思路的逻辑顺序或关键要点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抓住语篇的主线,掌握文本的脉络结构,更透彻地理解课文。

另外,至于在教学剪纸和泥塑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绘思维导图给全班同学介绍其中一个艺术品,根据自己的思路和需要随时进行,既方便又高效。实践证明: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2. 应用思维导图,促进知识整合

如:以八年级教材下册第七单元Unit 7What is the hight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阅读课(Secetion B 2a-2e)为例。本单元以“世界知识(Facts about the world)”为核心话题,围绕本单元语言交际功能项目“表达较大的数字和熟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with adjectives and adverbs)”。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阅读板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介绍大熊猫的一篇报道,具有说明文的特征。

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尽可能地记住文章中的细节;接着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边读边完成这个文本框架思维导图。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具体的思维导图为:

设计思路与启示:通过填充思维导图来学习和记忆词汇或句子。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语篇的主要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启发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记忆、复述、背诵所学的知识,并形成长效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可以从以上实例发现,思维导图往往准确展示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同时还引导学生把知识“串珠成线,接线成网,套环成链”,使知识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建构自身的阅读网络。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本人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合理的思维导图使阅读教学事半功倍,让阅读教学真正走向高效之门。

作为引导者和决策者,教师完全可以把思维导图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模块:最大化地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最佳学习模式,提供阅读的最佳学习策略,以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促成高效的阅读课堂,真正落实阅读教学的发展目标。

篇4:思维导图:快速阅读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学生 阅读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61-01

一、研究背景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我一直无法解决一些困惑,例如: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但不喜欢分析问题;喜欢朗读课文,但不喜欢阅读理解;喜欢思考口头讨论交流,但不喜欢落实到纸笔……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语文阅读的思维方式上有所欠缺,思路混乱、不清晰,不知从哪里切入,没有条理,因而表达吃力,逻辑混乱。还有初中生不喜欢课上大量的笔记书写,这对于他们来说困难较大。

二、研究意义

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现阶段的初中阅读教学面临着很多问题:学生不理解题目要求,思考问题不知道从哪里切入,答题时结构混乱、详略不当,答题语言欠规范。因此,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题目考查的意图、清晰的梳理答题的结构、合理运用语言是学生处理阅读问题的关键。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则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首先,它能帮助师生形成整体观念,在头脑中构建出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其次,它能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因而运用思维导图改善学生阅读思维方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三、研究目标内容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来改进学生阅读的思维方式。探索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改进阅读思维方式的可行性。利用思维导图来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改善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在中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1. 把握文章组织框架促进理解。有效运用文章组织结构不仅能提高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吸收同化;提供记忆线索和检索规则,有效地理解和回忆课文。

2. 形成概括化知识结构进行有效阅读。语篇分析和篇章理解的研究表明,阅读理解不仅受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作者在计划和撰写一篇文章时,必须考虑内容和结构两个要素,必须考虑如何将内容按一定的逻辑结构排列和组织起来。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选择特定的结构,才能有效表达。

3. 预测细节,推断隐含寓意。激活回忆及相关背景知识,对文章进行预测推论。对文章的预测理解程度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民族研究文章形式图式”,一旦在学者头脑中形成了这种图式,便会在以后对此类文章的阅读中加以运用,按照形式图式的内容结构进行加工处理,选择性分配注意,迅速捕捉文章关键信息。

四、研究过程

据此,设计使用思维导图,在初一(1)班上一节语文课,题目为《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节课以前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上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取得一定效果,但不是很显著。这次使用思维导图,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改善思维方式,使其更清晰的理解问题、梳理思考过程、规范答题语言,同时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不再发怵表达与交流。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文本分析法

五、研究结果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表明,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另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学生也能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及过程,但需要用冗长的文字进行赘述,需要做大量的笔记,对于初中孩子来说写字较慢,大量的文字记录使他们不胜其烦。而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文字量少,展示的思维过程系统完整,清楚明白,一目了然,学生边画“小土豆”边整理思路,越画兴趣越浓厚,上课时间也显得快乐而短暂。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课堂教学,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为本,结合学生特点灵活掌握数学知识,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创设教学情境,构建初中语文思维导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的创作灵活,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故而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的思维特点,具有个性化特征。对于同一个主题的思维导图来说,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思维习惯和生活经历不同,因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有差异,这样思维导图就有利于张扬个性,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因而在教学中推广和应用思维导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篇5: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快速写论文

1、选定论文题目。

2、对这一主题所知道的一切或认为与之有关的内容做成思维导图。

3、放几天,在心中反复思考。

4、去图书馆、书店、互联网或其它地方查找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5、把找到的书籍和资料进行分类,然后快速阅读。

6、将有关的信息做成思维导图。

7、休息一会或锻炼一下身体。

8、就论文本身做一个思维导图,形成论文梗概。

9、再休息一下。

篇6: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快速找准目标

思维导图运用的是一种射线图(Radial Drawings)的分析方法。射线图分析法的鼻祖是玻奥菲瑞(Poephyry),他是公元3世纪柏拉图学派的一位思想家。

“我想拥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谁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也经常为无解而苦恼。这些问题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更有效地了解自己,确立人生的方向?

在帮助人们达成目标的心理学工具和课程中,思维导图可能是最简单有趣的一种。它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头脑基金会总裁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是用色彩笔画出的一种信息丰富的图形,从人的核心想法发散开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明确目标。

正如英国生活咨询师、英国生活俱乐部的创始人妮娜·格温菲德(Nina Grunfeld)所说,“思维导图有很好的可视性,简单,经济,而且非常清晰。”

20世纪60年代,托尼·巴赞一直在寻找视觉化快速分析问题的方法,直到发明了思维导图,并使之迅速流行起来。

模拟大脑工作

通常,我们记录思考的方式是从左写到右,像做笔记,或者列清单。思维导图则完全相反,它模拟的是大脑真正的思考方式,鲜活、跳跃,甚至很直观。

比如,当你想到“假期”这个词,脑海中会立刻出现什么?可能是看到迷人的蓝色,闻到潮湿的气味,甚至想到在海边度过的童年……这时,你的思绪已被“假期”这个词激发出无数画面。如果你把想到的景象都涂鸦出来,可能会用好几张纸。但如果用思维导图,一张纸就够了。写出一些词,标出一些箭头,就能很简单地表达出“假期”这个概念带给你的情感和记忆了。因此,越是随意的思考,就越能抓到最重要的事实和记忆。

“右脑负责创造性和想象,而左脑则进行逻辑分析。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同时调动左右脑。”巴赞说:“思维导图能激发字词、图形、色彩、数字、次序和因此勾画出的图景。如果能同时运用左右脑,你就不仅是简单的能量叠加,而是能量倍增。”

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全脑式学习方法。它总是从一些中心概念和问题入手,将各种想法以及之间的关联性,用图像的方式呈现。

开始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们会对中心概念进行任意想象,这很像精神动力学的自由联想。通过这种方式,那些还没有进入到意识层面的观点和思维,会浮现到意识层面。因此,思维导图能让我们发现被忽略的信息,更好地理清思路。

一看就明白

“一个生活中的重大决策,可能涉及成百上千个因素”,巴赞解释说:“如果同时思考的事情超过7个,大脑就会迷茫、惊慌甚至躁动。因此把事情写下来,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但通常那种简单的清单式的记录方法,并不能揭示出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优先顺序。然而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用字词、图形的网状形式呈现它们时,大脑就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编程。不但确认更多细节,也对多种因素进行整合。

“不管当时你的情绪如何,这种图形都是客观积极的”,巴赞说:“比如有人说‘我的婚姻完全是一场灾难。’虽然他这样想,但实际上不会这样,否则他就根本不会结婚。思维导图会让人们看到婚姻中更多的事实,比如可爱的孩子诞生;第一个结婚纪念日的感动,等等。”

还有哪些目标分析法

■ 头脑风暴

1941年由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这种方法试图让小组成员畅所欲言,从而为一个特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其规则是:没有对观点的批评;追求观点的数量;在彼此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鼓励狂热和夸张的观点。头脑风暴自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处广为传播,并为大多数经理人所熟知。

■ 6项思考帽

由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一种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用以帮助人们面对复杂情境或挑战。他借助6顶帽子,6个颜色,代表6个思维方向。讨论的方向确定了,讨论的效果也大大提高。波诺的最大贡献是用平行思考的方法,对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判断。

方法:画出你的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需要哪些准备?很简单——纸、笔和你对自己的诚实。惊讶吗?但你还要留出至少20分钟时间不被打扰。思维导图应该是积极、靓丽和色彩丰富的,所以至少用3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粗细的笔来画。用一大张白纸,A3纸就比较好。把纸平放,并从中央开始。准备好了吗?

1、决定目标

无论你今年想要得到的,还是你想要提升的技能,或者仅仅只是你现在的感觉,都可以。画出目标图形,这会是思维导图的主体图形,也是任何思维导图的起点。从这个中央图形出发,画出你迸发出的所有想法和感觉。当你完成思维导图时,你会被自己的感觉、想法,甚至是不曾预料到的东西所震撼。

2、从中心图形开始画出主要侧枝

这些代表着你从所有想法中迸发出的主题。就像是一本书的章节一样,它们带给你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顺序。例如,你生活的主干上会包含如朋友、家庭、工作、未来和价值等分枝。

3、任意联想

如果你对自己的目标很有把握,把你自己画在中央。你的主要侧枝可以代表你的生活领域,比如人际关系、健康或者任何对你重要的事物。一旦你把这个结构完成了,就开始把脑海中浮现的有关这个侧枝的第一个事物写下,或画出来。不要自我审查,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写下你的感受。

4、关键词和图形

将关键词写在各自的枝条上,图形也如此。你还可以根据相关的词和图形,加上新的分枝。例如,你的一个关键词是“职业”,那么相关词可能是“晋升”、“薪资”或“发展”,而在另外的新分枝上,则可能是“培训”、“技能”、“自信”、“激励”,等等。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任意添加新的分枝,来容纳任意多的词和图形。

5、连结所有枝条

主要的枝条或分枝是繁茂而平滑的。从中心点散发出来后,会逐渐分化出一些新的相似的枝条,而且越变越厚实,很像树枝上分出的小岔枝。

6、尽量具有可视性

你没必要画得像个艺术家,简单的线条图形就可以了。

7、用枝条的粗细和字母的大小显示重要程度

以数字或字母顺序排列关键词的顺序。字母图形之间的空间也是沟通信息的一部分,所以要在纸上给词和图形留出足够的地方。

8、画出波浪枝条

波浪枝条显得更有趣,也比直线更容易记录。

9、用箭头连结想法

运用你喜欢的速记方式(记号、叉子、星号等)做标记,创造出更丰富的联想。这样,一幅属于你的思维导图就画好了。

思维导图用在哪儿

思维导图的应用非常灵活,不仅可以探索未知,也可以指导实践,甚至可以用来计划如何达成每周或每月的目标。比如跨国旅行要考虑签证、航班等大量细节,画一张思维导图,你要做的所有事就一目了然。因此,目前国际上应用推广思维导图的领域十分广泛。

篇7:思维导图:阅读理解

1、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阅读理解,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对授课作出调整。

2、利用思维导图讲授课文。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在相关的词语间用弯曲的线条进行连接,边讲边做,最后形成一张思维导图,不仅使课文层次更加清晰,也可借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拓展思维、提高兴致。

3、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指导手段,指导学生确定探究步骤和研究内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调控和记录思维过程,整理研究成果,组织研究报告,可以牢牢地把研究性学习过程固定在特定主题上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指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小组讨论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中心话题上来,可以每个小组绘制一幅思维导图,调控和记录大家的思维过程,小组讨论完成后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成果。

5、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将庞杂的学习内容按类别有条理地安置在思维导图各要点分支之下,形成知识体系的全景图,可以加强对所教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使学生既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又能注意到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

6.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制作课堂笔记。

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能够抓住老师讲述的主题,强调的重点和要点,学生不是被动地设法记下教师的每一句话或去看一串串长句子,而是对关键字进行积极的加工、分析和整理,记录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的过程,而且笔记内容一目了然,记忆与复习都更加方便。

7、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上复习课,要求每个学生先凭记忆画出大致内容结构,再找出原文仔细检查进行查缺补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点,集中精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起到巩固并扩充书本知识的作用。而且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大脑中的无序知识可视化并能迅速提取,不仅可以加深记忆,也能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篇8: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

思维导图是指利用图形和文字来表达思维的一种方式, 其表达形式一般都是利用层级形式来连接各个思维线索,从而充分开发左右脑,帮助人类完成学习、工作等任务。思维导图的具体绘制方法也都根据每个人的个人习惯有所不同, 但是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相对比较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情况下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文章大意,但是并没有注重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本文通过对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之间关系的探讨,进而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浅析。

二、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之间的关系

1.英语阅读。一直以来,人类的阅读活动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获取过程,也同样是阅读者与作者思维交流的过程,英语阅读过程同样如此;但是相比于汉语阅读,我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还面临语言上的障碍,因此会导致英语阅读过程中思维交流的不顺畅。

2.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理论初见于生物学家对人类脑细胞的研究,研究发现人类脑细胞异常复杂,而且脑细胞具有明显的突起,能够与其他众多细胞产生联系,这构成了人类的发散性思维。正是基于这种发散性思维,导致人类能够通过一条信息引起众多联想,这便是思维导图的来源。

3.思维导语与英语阅读关系。在思维导图对自身的思维进行记录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强化人类对更多线索的记忆,并促进人类思维的进一步深入;比如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英语短文中某一个知识点引起联想,之后利用思维导图促进了思维的更加深入,同时又能够有效加深了个体对英语知识点的记忆;因此可以说,思维导图是促进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三、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有很多,目前来看,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时间段,下面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对思维导图各个时间段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策略。

1.思维导图在课前的应用。目前来看,大学英语教师针对思维导图课前的应用现状就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思维关系,通过对英语材料的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初步思考,同时利用思维导图整理自己的思维结构,增强学生对英语材料的理解,加深对原有词汇量及语法的记忆。

事实上,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前的应用不仅仅在学生身上,在教师进行教学提纲拟定以及课堂教学重点整理的过程中也同样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教学大纲拟定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英语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同时借鉴参考有关学者们的观点以及教学思路,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及深度,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做足准备。

2.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应用。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方式同样比较多,其效果也比较显著。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课堂中,往往利用发散性思维方式解读英语材料,加深学生记忆。而且现在很多的英语教师也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图像化演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比如针对某一个英语句子的翻译方式,教师可以要求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翻译,让学生深度的理解句子含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时间根据指定的英文材料绘制思维导图,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对其思维导图进行完善,或者进一步开发其他方式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思维导图在课后的应用。现代大学英语教师也同样比较注重课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会要求学生在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已有的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思考,并不断反思自身英语材料阅读过程中思维方式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另外教师也会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英语材料,丰富自身的英语知识及思维结构,为英语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

在实际的思维导图课后的应用中,大学英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自身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构的调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思维导图对教学结构进行改善,尤其是利用学生思维导图中的普遍规律来挖掘教学技巧,从而更快的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四、总结

整体上看,思维导图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及教学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比较显著,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利用思维导图来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但是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学生思维容易过度扩散,导致回不到教学主题上;因此教师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可而止。另外,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创新,可以进一步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多角度结合,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终身的英语阅读习惯。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大学生能够通畅的阅读并迅速理解英语材料内容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利对思维导图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效率的提升,因此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思维导图来对学生的理解分析事物能力进行锻炼,从而达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篇9:思维导图:快速阅读

[关键词]思维导图 Story time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49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英语“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新版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是由对话、短文和故事构成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文本材料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

一、解读思维导图,为阅读奠基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概念地图等,它是一种图形式思维工具,是一种利用图像来思考并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借助于图形打开大脑的潜能,让大脑皮层在图形的刺激下展现所有智能,其中包括学习者对于词汇、数字、逻辑、韵律、颜色等的感知。这样的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大脑把加工后的知识内容整合成清晰的脉络。运用思维导图不是复制知识链接,而是把思维过程变成可视化展示的工具,把知识融于图式之中,达到提升思维水平的目的。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多数是较为经典、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在学生学习时,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记住文本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思维导图引入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图式化的引导中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部分是由对话、短文、故事等构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为阅读教学服务。

1.对话中的思维导图,理清学生思路

以《Unit4 Seeing the doctor》Story time的对话教学为例:本部分由两个场景构成。场景一是苏海发烧去看医生的情景;场景二是迈克牙疼去看医生的情景。为了让学生了解对话的原因和经过,我用问题式思维导图来引领他们深刻领悟对话内容。在进行场景一教学时,问题式思维导图如下: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have a cold / fever?——Do you like to take medicine?——Do you like to go to hospital?——Are you afraid of doctor?Why?——Do you drink a lot of water when you have a cold / fever?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大脑中会出现看病时的情景,能够初步建立起图式框架。场景二教学时,仍然用问题式思维导图,如:Do you brush your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before bedtime?——Do you like sweets?——Do you often have a toothache?——Do you often go to the dentist?这几个问题式思维导图为学生的文本阅读做好了铺垫,让他们在自主阅读对话时更加容易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操练了目标词汇,加深了他们对词汇的记忆。

2.短文中的思维导图,抓住文本主线

以《Unit2 What a day!》Story time为例,本部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杨玲和朋友们周末一天在公园的活动。日记通过天气的不断变换,逐步推动活动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为了抓住日记的主线,我利用天气状况的图片(sunny,windy,cloudy,rainy)来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大脑中很快形成了知识网络,他们能够清楚地记住每一种天气状况下,公园里人物的动作以及行为的变化。最后,我又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所展示的课文主线来复述课文,因为思维导图形象生动,学生可以按照纲领来阐述。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记忆、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故事中的思维导图,再现精彩情节

以《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Story time为例,这个部分是经典的安徒生童话,许多学生都读过,但是英文版本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为了理清故事脉络,我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理解英文童话。如:信息提示式思维导图,long long ago——there was——new clothes——one day——the two men——a lot of people——a little boy。短文填空式思维导图:The King_____________new clothes.Two men made______________clothes for him.___________people could see them.___________people could not see them.A little boy________________,Ha!Ha!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出故事中的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总之,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能够让学生学会整理加工信息,并学会归纳英语知识点,让他们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上一篇:冬五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最新全国爱牙日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