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2024-04-15

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精选6篇)

篇1: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对于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只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尽管经济发展了,但是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致于为长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应对:

第一点,首先要求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引进项目,以及项目的选址中,首要考虑到可持续的发展问题。

第二点,利用新闻媒体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宣传,让每一名公民都认识到可持发展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做起。

另外科学发展观也是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发展可以创造财富,把河水变为电力,把石头变为金属;发展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有钱了可以搞科研和环保;发展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协协区域发展不平衡 第二,科学发展是以为本是关键.就是使每个人的生存都得到保证,每个人的权益都得到保护,每个人的自身价值都得以实现,每个人的人格都得到尊重.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科学发展是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共同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贪图一时的利益,进行资源的过度开发等不顾一切后果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全面持续可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进步,也只有发展才能带领我们社会共同富裕,走进共产主义。

2、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从群众生活实际,最需要的目的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3、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展要统筹兼顾。就是经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发展,统筹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所以说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促进经济的一条政策。通俗的讲就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更好一些而出的一条政策。像现在国家就到大力的在搞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让农村更加的发展起来不要拖城市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后腿。

我认为我国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篇2: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得到利用时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资源浪费的同时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可是在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仅仅在表面,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有资源就好可是你是否为后代想过呢?他们那个年代是否还会有资源呢?所以,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全国人大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基本战略。1999年开始,每年中央都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无疑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内涵是什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英文定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out prejudice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demand.In other words, refers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which is an inseparabl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atmosphere of human survival, fresh water, oceans, land and forest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can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h links are not equival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s the co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requires strict control of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real long-term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含义、古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怎样的?可持续 发展概念都拓展到哪些领域了呢?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呢?此文 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描绘会一个我所认识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多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 济结构和儒家文化的特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认识,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明 的连续发展问题进行诠释,获得了许多富有启示意义的认识成果。文明的持续发展实质上是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只有文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文明的发展 才能长期延续。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形态的文明,它的发展及其可持续性与自 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关联。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思想家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Harmonizing human and nature),主张仁民爱物,反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 取。既肯定在不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 人类造福,有强调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以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强调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应该进行开 发利用。荀子说: “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 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王制》)显然荀子把山林泽薮等自然资源 作为家园财富,是“国家足用,财物不屈”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不管 是主张仁民爱物,保护环境,还是反复强调与自然地和谐统一,其终极目标还是 要让百姓“有余食”“有余用”和“有余材”、,落脚点还是民生,还是社会进步 和发展。《礼记.曲礼》认为: “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地有余而 ” 不足,君可耻也。(”《杂记》)但是,利用而不是滥用,这是中国古代环境意识的基点。我们的先人很早就 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而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主术训》)认为要 想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适时的开发利用,反对不合时宜地 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山野薮泽 是富国富民的保证。《管子.立政》篇中讲到富国立法有五,其中第一条就是“山 泽救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将山泽防火、草木生殖置于富国之道的首位。《逸周书.文传解》中说: “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管仲认为: “山 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八观》)孟子把是否能够对自 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升到了“王道”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古代环境 意识的鲜明特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对动植物的捕获狩猎砍伐作出了严 格的时间限制。同时,在此过程中又采取了取大留小、用壮护幼的方法,以保证 幼小动植物的生长。夏历的春三月和夏三月正是树木生长、鸟兽鱼鳖孕育生长的 大好时机,所以古人严禁在这一时期内田猎鸟兽、网鱼鱼鳖。《礼记.月令》记述 上半年孟春正月到季春六月均有保护林木鸟兽鱼鳖等生物资源的禁令。从孟春 “禁止伐森,毋覆巢......”,到仲春“毋竭川泽,毋漉陂坡,毋焚山林”,再到季 夏“树木方盛,命虞人人山行木,毋有斩伐。”从《礼记.月令》看,几乎每个月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明文规定。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很早就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美丽中国》(Wild China)中说的那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的国家!” 3.现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拓展和总体内涵 现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拓展和总体内涵 现代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刚刚提出时的生态(Zoology)领域,它的范围已经扩展到经济、社会、科技、资源和政治等诸多方面。例如: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就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并且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在科技方面,可 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一一尽可能接近“零排放”(ZeroDischarge)或“密闭式,工艺方法一一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等等。而可持续发展在政治方面已经上升到战略层 面,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 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此方面,它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 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 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 观。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内涵为: ⑴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区别,发 展史集社会、科学、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 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⑵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 力; ⑶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又同样的 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⑷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 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远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 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近几年,我国限制稀土的出口,对其进行合理开发的监管,正是一种可持续发 展理念的具体贯彻。,4.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可持续发展的 面对当前世界严峻的环境形势(不论生态、经济还是政治),许多人会提出 这样的疑问: 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可持续发展是否仅仅是一个遥远的 梦想而已? 我认为不是。虽然当今自然、社会与人类的矛盾空前,并且有些问题我们解 决它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如: 中国实施的浩大 “治沙工程”,中国通过大量种植人工林,来改变低植被地区的生态环境,树木好不容易种植上 去了,生态环境却比原来更恶劣了,原因就是我们种植的植被过于单一,造成了 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受巨大挑战。,但是我们仍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像上述的例子我们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植被 种类,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更多的当地植被,以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我们不能 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任务艰巨而不去做,这样只会给后代造成更大的危害。在中国古代,我们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现代为什么就不可能呢!下面我举 一个对宁夏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例子:近几年,宁夏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 善,同时他也面临者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以下是期出现的问题:

1、农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面积污染严重。据统计,75%水库需要加固 维修;正常年景下 20 万头大家畜、100 万只羊饮水困难,30 万头牛、80 万只羊 缺乏棚圈设施和饲草料加工机械。

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附加值小,产业链短。至今,宁夏还没有 一家农业上市公司,其农产品综合加工率仅为 43%(世界平均为 85%以上),加 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是 0.6:1(世界平均为 2.4:1)

3、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水平落后,对农产品的绿色论证不足。宁夏的农业科 技产业入户率约为 5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 5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约为 47%,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 43%。

4、第二产业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以下,就是对于其当 前的一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遏制面源污染。该地区已经进行了集雨 补灌、坐水点种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示范,缺德了巨大成功。

2、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the quality of product safety)建设,促进生态农 业发展。

3、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加工产业集群(枸杞产业、羊绒产业、乳制品产业、马铃薯淀粉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

4、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能源,发展壮大第二产业集群(能源产业、煤化工 产业、装备制造)

5、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依托优势产业,以节能减排为基本前提,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立产业园区,使园内各企业的工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 经济体系。

6、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服务业的产业结 构,提高服务水平。第二,要大力扶持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形成拥有品牌的大型 企业。第三,加强对服务业人才的培训。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宁夏那些看起来十分棘手的问题,只要 我国政府重视并加强行政能力,我们还是有办法处理的。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上,我们将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通过对马克思卞义人日理论经典文献的系统挖掘,探究人日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法论支撑,同时结合国内外前沿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分析和对比,探索适合中国农村人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年鉴比较、调查问卷等多种实证方法,掌握农村人日数据的各项指标,全面指导农村人日可持续发展工作。农村人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析在理论意义上不仅梳理整合了马克思人日理论的思想发展轨迹和发展规律,也进一步明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村人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立足点和价值立足点。同时,它也为我们今后的人日理论研究提供理论经验和方法论指导。宏观意义上讲,它也为我们创设了一种广阔的理论研究视角。从实践作用上讲,它将为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促进农村人日“人数适度、结构优化、质量过硬”的二维指标打下了夯实的理论探索的基石。另一方面,农村人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析是以马克思卞义理论和马克思人日理论为根本指导,它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为下一代谋福祉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以及它的含义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以及它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是西方学术界酝酿出来的,是西方政治界首先加以肯定的。1972 年,当西方社会还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 的“黄金时代”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Roman club)集许多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企业管理家、社会活动家的努力,探讨人类发展的困境,写出《增 长的极限》一书。书中向世人警示: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自我调节能 力也不是无止境的,人类的发展终将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这是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对无节制经济增长的破坏,进而遭受其制约的反思。也正是在本年的联 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了这个问题。而“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正 式出现是 20 世纪 80 年代。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89 年 5 月第十五届联合国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 声明》。1992 年 6 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 过了《里约宣言》和《21 世纪议程》,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发展的长期共同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是西方政治界首先加以肯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产生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西方学术界和政治界,反映了当代世界文明成果。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 发展的需求,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换句话说,可持 续发展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 力。可持续发展 的核心是经济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 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江泽民同志指出的: 绝 “ 不能吃祖宗饭,不断子孙路。” 2.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文明(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为何能够保持几千年延绵不断的 持续发展并创造辉煌的文明成就?

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当今世界已经与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实施可持续发展也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只要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改变,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注重环境保护,宣扬不仅为现代人谋福祉更考虑为下一代谋福 祉的精神,人类所面临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就会得到解决,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也 将不再是一个望尘莫及的梦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大力开发节能新产品并推广普及使用;增强节约意识,让低碳生活走进百姓家;大力宣传,让百姓知道能源的紧缺性,树立节能观念;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阮元.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阮元.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阮元.十三经注疏.札记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焦华.中国古代环境意识与现代化伦理环境观念探析 【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8

李传印.环境意识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J】历史学,2008,3

篇3: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使之适应中国的国情, 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中国改革开发取得一系列成就时候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中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 建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中国的综合国力之所以日益增强, 最重要的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 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历史唯物论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我们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种权益, 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让老百姓分享发展的成果, 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人为本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任务与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性。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 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具体要求, 促进社会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护环境, 实现人与环境的友好、资源节约,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仅只考虑到自己的发展, 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 保证经济社会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强调物质决定论, 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物质的生产方式、物质的生产力, 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是生产力。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社会形态的演进, 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所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首先强调发展生产力, 提高生产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 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硬道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另一方面强调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因素, 不能把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 要把政治、文化、思想、自然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到社会发展中去,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不是一帆风顺的, 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要强调两点:一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 重点就是首先抓住最主要的东西, 决定性的东西, 抓住生产力, 抓住经济、物 (下转206页) (上接203页) 质的东西,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二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在讲发展重点的同时, 还要讲其他因素的发展, 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三代领导核心理论成果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 并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 只是在后来被歪曲和搁置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 不再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使中国走上了正确与快速的发展轨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认为, “发展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 要扩大内需, 使总生产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并宣布中国已经总体进入小康社会, 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前提,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基础,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解放,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实际, 站在时代和发展的高度, 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又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特别是中国“大跃进”和改革开放初期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的教训, 科学分析中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力求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 力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注重宏观经济调控、注重统筹兼顾考虑、注重改革创新发展,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 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惠及民生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国际与国内新的发展实践, 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才能实现长远、持久的发展,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王泗伟.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篇4: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凭空捏造,它的发展也经历了非常坎坷的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从十六世纪初到十九世纪的300年间,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大体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六—十七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形成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阶段主要是西欧各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原始积累。同时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又从思想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地理的大发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加速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充满了灾难和痛苦,摆脱资本主义建立美好社会成为广大人民的心声。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写的《乌托邦》的发表从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愿望,同时也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莫尔也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德国的闽采尔,意大利的康帕拉。他们都对未来社会作了很美好的描述和设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大都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但这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表达,对后来空想社会主义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十八世纪工场手工业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处于自由竞争时代,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来剥削工人,工人的生活极为痛苦,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同时资产阶级在思想界发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思想上促进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而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又从理论上对公有制社会必然代替私有制社会进行了论证,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阶段:十九世纪初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十九世纪初,英国和法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资本家残酷的压榨和剥削,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一些人对刚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与此相应,空想社会主义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批判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到了十九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并且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十九世纪80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是社会主义从理论过渡到真正实践的阶段。这一时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世界革命中心从西方转向东方。

上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是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激化,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发展,并在欧亚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自从50年代中期以来,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传播,世界各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当代科技革命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力量,获得了相对繁荣稳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也试图借着这次科技革命的东风使自己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做的最好的就是中国。

首先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再一次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完成了到实际的转化。

其次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未尽事业,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再次是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实行发展市场经济,扩大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并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扬了国威,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生命力。

最后,当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带领我们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当前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封闭的、僵化的中国而是开放的、高度灵活的中国,中国的经济每年都在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正在共享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显现的今天,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在谋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相信只要他们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与追求,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本国的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这棵常青树一定会越长越大。

参考文献:

[1]张凤华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包心鉴.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J].齐鲁学刊,2005(4).

[3]赵壮道.“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述评[J].天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作者简介:张雪莹(1983.12-),女,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篇5: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新常态”一词并非中国的首创,它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新常态”被国际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在我们看来,中国领导人坦然借用这个术语,可以视为他们关注国际形势变化以及心态开放的信号—只要有用的,拿过来就好了。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它意味着怎样的政策内涵?不弄清这些问题,就不容易把握未来中国经济政策以及改革的方向。很显然,习提出“新常态”的语境是针对中国经济的,是为了说明中国经济问题,反映了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官方对于“新常态”概念并无权威解释,正因为如此,国内通过组织学习和讨论这一概念,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统一思想的过程。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可能包括如下含义:一是不追求过高的GDP速度。习在尚未上任时就提出不以GDP论英雄,显示其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据的倾向并不认同,甚至可能预见到了单独追求经济增长数据而忽视其带来的社会代价及不可持续性。二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六大”只提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修正。新时期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而经济体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在提出新常态的同时,也强调需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显示出决策层对经济增速下行仍有容忍度,也说明经济增速在目前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关注点。整体来看,中央领导强调中国经济“新常态”,似乎暗示只要经济运行能不出大的风险,能够平稳运行,便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新常态”代表了一种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以及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大问题的从容心态。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新常态”思路下,中国今后的经济政策会如何设计?在我们看来,未来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一是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短期内会维持一个增长区间。这个区间大约是GDP增速7%~8%,具体目标可能在7.5%左右。有分析认为,中国将构筑5%~6%的新增长平台,以替代现在勉强维持的7%~8%的旧增长平台。这个方向是不错的,不过这种替换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我们预期,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每10年为一个阶梯,以7%、6%、5%的速度逐步放缓。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下的短期经济政策将会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以“微刺激”代替“强刺激”,不踩大油门。

二是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曾有市场人士以通俗的方式描述“新常态”的市场情景—“无效资金需求中断了,利率下来了,微观放活了,增速换挡成功了,产业升级了,企业利润上升了,股市走牛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而这一系列变化的发生,必须有市场化改革作为保障,要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最基本的市场化改革。

三是必须警惕局部风险系统化、扩大化。“新常态”实际上是对过去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拼负债的中国经济的一种纠正。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实业萎缩与部分产业过剩的风险并存。这些风险目前在各个领域基本上以单独、可控的状态存在。如果经济运行偏离“新常态”—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诱发风险,最需要警惕的是各种风险扩大,相互影响而形成系统性的风险。

篇6: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政策措施须有战略眼光

问:该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张正河:各种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却折射出中国50多年来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从2006年开始,国家用30—50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会在一年两年内缩小。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根本的成效,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希望政策具有连续性,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25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 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从1980-2000年,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9.8%,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

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

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特别是GD 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的现象,出现了城乡

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

会问题。

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 政府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的“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

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

在发展中必须注意“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本报告主要阐述近年来中国在发

展中所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失业上升、教育发展、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等问题,并介绍中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实

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

(一)贫富差距问题 改革二十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随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格局多样化以及改革的过程中对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贫富

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从基尼系数反映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78年 城乡合计基尼系数为0.2强,从来没有超过0.31的水平;从1992年到19

9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376上升到0.403。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

基尼系数上升速度过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1988年为0.382,根

据本课题组的数据,1994年为0.434,1996-1997年为0.457

7。到2003年,本课题组根据多项抽样调查的数据,按照保守的估计,认为中国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不低于0.5的水平,这应该是不为过的,从趋势上看,还在进一步上升。而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

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

6,南非0.593,巴拉圭0.591,哥伦比亚0.572,巴拿马0.571,津巴布韦0.568,智利0.565,几内亚比绍0.562。从基尼系数看,中国已经快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财富分布的情况来看,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差距也有放大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最低和最高的20%居民的

收入份额分别从6.2%和43.9%变为5.9%和46.6%。1998年,最

低和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份额为2.4%和30.4%,后者是前者的12.7

倍。从当前家庭财产总额的差距来看,最高的达到158.1万元以上,相当于户均

财产22.8万元的近7倍。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城乡高收入户占总

户数的2%,中低收入户占18%,低收入户占80%。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国内10%最富人口占总收入比例最大的10个国家是

巴西47.9%,哥伦比亚46.9%,津巴布韦46.9% 危地马拉46.6%,巴拉圭46.6% 智利46.1%,南非45.9%,巴拿马43.8%,塞拉 利昂43.6%,莱索托43.4%。而当时中国为35.68%,美国为26.1 %。

(二)贫困阶层问题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很大 的成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3000

万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大幅度减

少在许多方面归因于中国经济神奇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1

.5亿,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贫困人口反而会增加2000多万人。但是,中国的贫困问题面临农村与城市的双重挑战。根据2000-2001年 亚洲发展银行组织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课题研究,全国城市贫困人口约1480

万人。200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公

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3%左右。

首先,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庞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其次,贫困线标准相对 较低,各地贫困线标准各异;再次,农村贫困仍然严重;最后,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

题日益突出。

(三)就业与失业问题

从就业的角度看,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二是巨大 的农村人口数量及其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当前就业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即总量与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56万人,虽然“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4.2%,但加上其他企业、农民工和大学生中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了10%。2003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只有50%。进

入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600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压力800万左右,下岗需要再就业的600万左右,再加上上一年下岗和待业

结转的,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在2500万左右。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 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明显增加。二是县一级的就业问题突出。三是资源枯竭的

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几个 方面:

首先,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企业富余人员。其次,历史因素导致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压力下,必须进 行迅速的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和与之相关的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也会产生大量下岗

失业人员。再者,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对城市就业也会产生一定 压力。

最后,新生劳动力的增加。受到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十五”(2001-2 005)期间达到劳动年龄的新生劳动力较“九五”(1996-2000)平均每

年多290万人。

(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最严重的弊病在于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东部强、中部中等水平、西部弱的由东 向西的三级梯度差。在三大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集中 在少数省份和大城市。另外,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差异不断加大也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严重不均衡。造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宏观上说,是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的长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

长的教育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

源供给短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

资源供给短缺。微观上说,有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的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有的是制度政策上 的原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改革开放以来

以追求效率为准则的经济梯次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加剧了这种倾斜的幅度,使东部

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以经济为标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五)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实行了劳保医 疗和地方财政负责的公费医疗,在农村基本上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198

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原有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 4 展,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已经完全崩溃,而城镇公费医疗体系也困难重重。目前医疗保障方面出现了几方面的显著问题:

一是社会医疗保障总体水平非常低,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例如,1998年全 国人均卫生费用由1980年的13.4元增加到280元以上,增幅达到20倍以 上。城乡居民次均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大为增加,全国次均诊费为63.1元,城

市比1993年增长2.7倍,农村比1993年增加2.5倍;住院次均费用23

84元,城市比1993年增加1.5倍,农村增加1.4倍。二是在卫生服务资源投入和供给显著增加的同时,医疗结构的服务效率却逐年下 降。1998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1.3亿人次,比1992年减少4

.4亿次;住院人次4995万,比1992年减少227万。由于医疗机构人员迅

速增加,门诊量减少,住院病人增加不多,平均每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和住院床

日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年和1990年相比,诊疗人次由1683下降到

1178次,住院床数由767次下降到506次,全国病床使用率由80%下降到

60%。医院服务质量差,病人满意度低,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医疗事故已经成

为消费者主要投诉热点之一。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大为降低,1998年和1993年相比,自付医疗 费的比例由27.28%增加到44.18%,农村从84.11%增加到87.4 4%。

从原因上分析,城镇公费医疗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医疗费用攀升,各级财政难以承受,企事业单位不堪 重负。据统计,全国职工医疗费用1978年为27亿元,到1995年增至653

亿元,1997年超过773亿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的增长。2、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医疗机构和患者在利益驱动下 都来吃公费劳保医疗这块“唐僧肉”,使医疗成本上升,效率低、浪费严重。3、医疗经费来源无保证,财政对公费医疗拨款与支出相距甚远,难以弥补。劳 保医疗因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名存实亡。因看不起病、报不了帐而上访、告状不

在少数,**迭起危害社会安定。

4、覆盖面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因存在“双轨制”,“搭便车”行为大行其道,使公费劳保医疗成了无底洞。加上

疾病模式的转化、人口年龄的老化,药品价格的上涨和检测手段的更新等客观因素,使医疗费用更加窘迫。

农村方面,由于合作医疗体系依赖于乡镇、村等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度以后,这些组织对于农村经济资源的控制相对削弱,财政能力下降,从而

使得合作医疗体系基本趋于瓦解。目前,90%的农民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体系。总体上看,以往医疗保障体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风险共担程度低,政府投 入不规范,缺乏投资效率,公平性差,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照顾。因此,建立适应新 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六)城市化引发的社会矛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征地和拆迁引起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新隐患,有些社会矛盾还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性。这方面的问

题又集中表现为两类:农村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和城市拆迁引发的拆迁户权

益保护问题。

1.农村征地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和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农民土地被 大量征用,但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又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障

措施、盲目上马导致“征而不用”、“暗箱操作”而滋生腐败、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

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成了基层农村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导火索,有的地方基本利

益受到损害的农民甚至不得不采取集体上访、诉讼等手段甚至一些过激行为来保护自 己。

“失地农民”的问题难以解决与经济体制的转型也有很大关系。据保守估计,目 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超过2000万人,而且还将以大约每年250万到300万 的数量增加。由于失去负载着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出现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2.城市房地产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房地产开发引起的拆迁、业主维权 等社会矛盾也开始突出起来。据统计,2002年全国城市房屋拆迁总量超过了1.

2亿平方米,接近当年房屋竣工面积的20%。在城市改造中,由于拆迁管理工作不

到位、拆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不完善、滥用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的行政行为、适合被 拆迁人需求的中低价位房屋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大量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甚至引发恶

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与拆迁问题一样,房地产的建设与销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从土地的角度来看,农村征地中的失地农民、城市改造中拆迁的居民和购买商品 房的业主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他们都是因为土地功能的调整而程度不同地

成为权益受损群体。农民面对的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居民面对 的更多是土地由居住用途转变为商业用途或者是提高其原有利用率的过程。实质上是

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升值利益的分配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努力与对策

(一)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国家提出 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东北振兴计划;在农村加

大了扶贫开发的力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农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建立了全面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力

度;保障进程务工人员的权益。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的贫困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城市的反贫困政策包括:下岗、离退休职工养老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00年国务院分别下发了《

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 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城镇下岗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反贫困任务的艰巨性。2001 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完善扶

贫开发机制和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三)加强管理和引导,努力改善就业环境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十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为

就业再就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

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 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四)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政府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1992年,中共中央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 的根本大计”。1997年,中共中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阐明:把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义 务教育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原则,即: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

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在1997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

等发展程度的农村在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余占总人口20%左右 的经济落后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在2000年分别要普及九年、五至六年及三至四年义 务教育。

针对地区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2000 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以县为主”的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

困难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使上述问题有所解决。“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还有:

1、依法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益,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需求 2、认真组织实施六项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教育开发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和211工程、高校高新

技术产业化工程

3、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4、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5、大力进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6、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

7、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

(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随着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医疗技术和费用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已 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难题。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革和探索。1993年11月,中共第十四界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障

体系的决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截至2002年10 月底,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达到8691万。按

照计划,我国力争在2020在覆盖范围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与此同时,农村也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2003年1月23日,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3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

见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

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2003年11月25日,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 救助的意见。《意见》指出,政府将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 助。要求各地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

多渠道筹集。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六 维护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城市化中出现的失地农民、拆迁、业主维权本质上都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村 委会、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土地财产权和使用权的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行

政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关系、行政规划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和公开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尝试,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1.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 中央1号文件印发实施。文件提出,要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

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

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配合中农办起草中央关于改革和 完善征地制度的政策性文件;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征地

制度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土地征用征收条例》和修改《土

地管理法》。

2003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4部委以 “特急”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发布了《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

政策界限》。此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开发区整顿到了关键时刻。据国土资源部介绍,目

前已基本刹住了乱设开发区“圈地”之风,各地停止了新设开发区和扩大规模的审批,初步遏制了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国共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

6015个,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现已撤消2426个、整合294个。

2.加强房地产市场规范和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权益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对城市房屋 拆迁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下大力气化解拆迁纠纷。2001年7月,根据拆迁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1991年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进行了修订。2003年9月,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

布了《关于贯彻中央领导批示切实做好城镇房屋拆迁中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建设部结合上述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完善配套政策。针对拆迁评估、行政 裁决不规范等问题,于2003年12月先后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

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对于更好地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将起到

积极作用。

2003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业主大 会/业主委员会、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随后,建设部又颁布了

配套的《业主大会规程》。

近年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失业、贫困、教育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保障体系薄弱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

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许多问题的长期积累,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需要长期持续的努 力。

2003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切实

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格局,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

督的同时,政府更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

上一篇:干部道德建设下一篇:浙摄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 浏览器的使用 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