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2024-05-05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精选6篇)

篇1: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处理问题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问题急待解决。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商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不停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该怎样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部门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目前,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1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2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

我国城市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该如何处理就需要有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要建立健全渣土设置与管理专项方案,对工地内建筑渣土的产生、防尘措施、处置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②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③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率较低,建筑垃圾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堆放或填埋,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对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所以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垃圾要合理处置,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④政府要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建筑垃圾废料不是商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的价值。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常常使处理单位无利润可图,缺少了积极性,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

③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虽已有清醒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的条款还不完善。所以,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行有效地奖惩制度。

3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蕴含商机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现如今,建筑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根据现有技术,可利用途径有:①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分选成粗细骨料,替代天然骨料来配制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和建筑用砖。②钢门窗、废钢筋、铁钉、铸铁管、黑白铁皮等经分拣后送有色金属冶炼厂或钢铁厂回炼。③废砖瓦经清理可以重新使用。废瓷砖、陶瓷洁具经破碎分选、配料压制成型生产透水地砖或烧结地砖。④废玻璃筛分后送微晶玻璃厂或玻璃厂做原料生产玻璃或生产微晶玻璃。⑤木屋架、木门窗可重复利用或经加工再利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

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快速、广泛、积极地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刘登。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篇2: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许多现代化的城市仍然为生活垃圾问题所困扰。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对城市生活垃圾的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垃圾问题,进一步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我们要将学习国外的垃圾处理方式和政策,找出我国处理垃圾不足的方面并阐明对策,提出系列的可行性方法,推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关键字:城市垃圾、垃圾分类处理、分来收集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不断增长,垃圾成分变得日益复杂。中国作为世界发展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长;每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已达亿吨,致使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生活垃圾不仅影响市容、污染环境,而且还传播疾病,垃圾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环境公害之一。由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还刚刚起步,城市垃圾的成份存在较大差异,处理技术和管理手段还不完善,从而产生了垃圾的实际有效处理率低,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等一系列问题。怎样结合我国国情,采取适合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是我们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

城市垃圾的来源主要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发展所形成的,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家快,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也大幅度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带来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

我国城市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城市的规模、性质、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民用燃料结构的影响。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三大类。

二、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于80年代后期,其后,先后制定了不少相关标准。

在1990年前,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还不足2%。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我国设市城市为668座,1999年全国城市年清运城市垃圾1.14亿吨,共有垃圾处理厂(场)696座,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7.68万吨/日,垃圾处理率63.4%。在1986-1999年期间,城市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5%,城市垃圾量的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基本同步。

从近10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垃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明显的,特别是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开始逐步得到应用。

1、垃圾填埋;在近几年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为提高填埋场的防渗水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防渗材料;为提高填埋作业效率,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了填埋压实机。1999年6月广州大田山利用填埋气体发电的一台机组投入运行,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填埋场填埋气体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垃圾填埋技术也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

2、垃圾焚烧处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的过程。深圳市于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吨l日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1994年底开始扩建的三号炉,结合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完成了3#炉国产化工程,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原引进设备的水平,为我国大型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3、堆肥是我国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使用最早最多的方式。堆肥处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大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

(二)国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自1960年日本广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以来,分类收集方式在发达国家与地区迅速推广和普及,对垃圾的认识也发生转变。城市生活垃圾开始被视为可以回收或综合利用。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及北美等发达国家开始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许多城市实现了废瓶、废电器、废玻璃、废纸、废塑料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并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城市街道旁配备了专门收集废纸、玻璃等的容器,容器上标明收集物的品名。在德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在居民房前、后放置一定颜色的垃圾筒,收集厨房及庭院产生的有机垃圾,每天或半月清运一次。另一部分是几个路段或一个区设立一个收集点,放置一组垃圾筒,垃圾筒上标有不同颜色,分别收集纸张、塑料和玻璃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其中收集玻璃的垃圾筒有3种,分别收集无色、棕色和绿色瓶子,收集点每月清运一次。垃圾运到处理中心,加以分类,纸张为一大类,被送到造纸厂;植物类的叶、根、茎以及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被分离出来,制成农民非常欢迎的有机肥;还有一类可燃性垃圾,则送到特制的焚烧炉,加以焚烧发电。这些方法处理了相当数量的垃圾,但即使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仍有大量无法处理的垃圾,也只能填埋处置。

三、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

1、加强源头处理,促进垃圾减量化;应从减少城市生活垃圾来源入手,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如用玻璃杯代替塑料杯,用瓷餐具代替纸餐具,用海绵代替纸巾等;尽量减少包装垃圾。

2、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促进垃圾资源化;提倡居民在家中将抛弃垃圾分类;在机关、学校、工厂企业、机场、车站等地设置分类收集垃圾的容器,将废塑料、废纸张、废玻璃、废金属分类收集。使回收物资加工企业有可靠的废品来源,也便于有害废物的单独处置。

3、采取多元化方式对垃圾分类处理;我国城市垃圾成分非常复杂,应将分类收集的垃圾分别选择,综合利用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等多种方法同时对垃圾进行处理,使城市垃圾处理处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全面开征垃圾处理费,要制定科学的计收办法,加强收费管理。各地可采取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统一征收的方式,或与水费、电费、房费、燃气费等联合征收的方式,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费的收缴率,降低收费成本。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使其达到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成本,并使垃圾处理企业有合理的利润。

5、建立垃圾产业化结构城市垃圾处理必须逐步走向企业化,通过政府扶持,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经营的企业。鼓励国外投资经营者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有条件的企业均可以参与垃圾处理权的公平竞争。这样,既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提高垃圾产业规模化水平和效益。

6、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均是根据当地的财力、技术水平、现有设施而自行确定的。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技术制约,对垃圾处理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监督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致使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7、加强城市垃圾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引进;我国城市垃圾处置与利用的科技水平、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比较落后。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科研单位要努力地开发研究,使我国的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8、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活动,以期通过资源循环再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传媒向社会各界宣传相关的垃圾处理知识和法律法规,逐步提高公民环保素质。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的进行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和状况,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采用合适的技术与工艺处理垃圾,并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当然,垃圾治理也需要国家制定有效的垃圾处置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尽快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超、王科社:“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

[2] 薛潮红、薛岚:“城市垃圾的处理对策”,《中国卫生工程学》,2005。

[3] 申远 :“德国的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中国物资再生》,1996年。

[4] 高红武:“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

篇3:我国目前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

(1) 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 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 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

(2) 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 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 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 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 因而资源化难度大, 经济效益较差。

(3) 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 金额有限, 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 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4) 法规不健全, 管理不善。当前, 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 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 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 管理差, 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5) 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 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 回收难度大。

篇4: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与分析

【关键词】中小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该怎样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部门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1.中小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中小城市在建筑垃圾的收集、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相应的实施对策与措施。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建设工作者环境意识不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方式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目前,尽管有许多像使用废弃混凝土块制作填充砖、用建筑垃圾做桩基础的技术已经成熟,但很少有研发机构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处理和对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管理进行研究。出于以上原因,这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还比较少。

2.改善中小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分析

2.1削减建筑垃圾源头

(1)减少产生量在建筑垃圾产生之前,实行减量化、削减策略,通过合理设计规划和科学施工管理等有效控制措施将其总量消减。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和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进一步达到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没认真履行环保责任,按照国家有关的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切实转变自身定位,成为污染的治理者。

(2)开发以及推广节能降耗的新工艺与新技术。要从工程的材料选用、方案设计等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数量,例如,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增强 建筑物的耐久性,尽量采用产生较少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运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在将来维修、拆除以及改造相关建筑物的时候部分结构具有再生功能。此外,在拆除建筑物的时候要进行选择性拆毁技术,使得建筑垃圾中的某些物料,例如金属部件、木框架等维持原状,能够直接得以利用,同时在拆毁以前,要对有关的毒害组件做好预拆除的工作,为后续利用打下基础。

(3)完善规定要处理好建筑垃圾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是必备手段。应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健全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关城市建筑垃圾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杜绝以次充好、随意更改方案等现象,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从而有效的减少建筑物的维修、加固工作,此外,增强区域规划的权威性以及长期性,减少非正常的拆毁建筑物,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2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1)提升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程度。当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大多是混合收集,这就增大了无害化处理以及垃圾资源化的难度。而将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则将极大的有助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例如,对于尚未破坏的木材类垃圾能够直接在重建建筑上使用,破坏严重的则可以成为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者直接用来造纸;对于废弃的砖石以及混凝土可以用来生产粗细骨料,能够较好的生产出同等强度的混凝土或者砂浆等建材制品,而且在相应的粗细骨料中增添有关的固化材料后,能够有效的应用到道路路面;对于废砖瓦,则可以用以生产骨料,适用于生产墙板、地砖、再生砖等建材制品;对于废钢筋以及其他金属材料,能够直接再利用或则进行有关的回炉加工;对于废弃的路面沥青混合料,能够依据有关的比例直接用作再生混凝土。

(2)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例如,研发有关建筑垃圾的分选技术创新以及设备,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设备进行有关的分类与筛选工作;研究有关的回填材料,掌握其结构、性能以及组成部分;研究开发绿色材料,了解有关的具体生产技术,使用循环再生骨料有效研发绿色建材。

2.3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

建立针对于中小城市的建筑垃圾的检测系统,构建有关建筑垃圾生产与流向的信息平台,建立具有高效率的建筑垃圾收集与处理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控制整个城市的建筑垃圾,有效贯彻各种垃圾处理机制。这就要求在正式施工前期,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准备好有关的施工证件以及设计文件等资料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将有关重要信息输入系统,同时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按照该项目的规模大小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信息预评估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并且确定相应的回收利用程序,然后有关的垃圾处理单位要严格依据有关的程序收集与处理建筑垃圾,其中产生的再生材料通过有关单位的审核后再运至相应的施工单位。在整个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控制建筑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同时在不同阶段做出相应的决策。

2.4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与落实

降低成本政府推行多种融资模式和制定有关政策,使建筑垃圾处理应向企业化运作方向转变。将垃圾处理的风险转移给能够合理承担风险的企业,拓宽建筑垃圾处理所需资金的融资渠道,为政府节约大量的资金。给予合作企业在建筑垃圾调配和运输、建设用地、产品推广应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积极推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等原则。其次,有关部门应该做好有关建筑垃圾的定量综合调查统计工作,建立一套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相应的建筑垃圾排放数量的标准,通过相关的法律规范使之成为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此外,有关政府部门应做到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3]

3.结语

中小城市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首要问题。随着社会对建筑垃圾问题的重视,中小城市的建筑垃圾处理将向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不断迈进。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适当扶持,全民的积极参与、监督实施,必将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海清.工程建筑垃圾处理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06).

[2]丁雪芬.废弃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利用[J].混凝土,2012(02).

篇5: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为目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在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把城市垃圾处理早日纳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消除城市垃圾污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一、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堆积在城郊,垃圾堆存量逾6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约有三分之一陷于垃圾包围中,垃圾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渗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将给城市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性危害。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困扰着所有大中小城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研究发现,2吨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煤燃烧的能量,可通过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或其他方式的回收再利用。以盘锦市垃圾处理厂为例,该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每天处理200余吨,处理率仅为50。垃圾中的水、泥土等非可燃成分阻碍了垃圾的焚烧效率,垃圾渗滤液也难于处理,剩余垃圾的填埋又不能符合环保规定,给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隐患,湿垃圾的晾晒又造成严重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盘锦市西部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应该说,这样处理水平虽然较低,但其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还处于较好的状况。相当一部分城市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经任何处理,简单堆放于城外荒地荒滩或地坑、山沟等地,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对地下水和地面水域形成污染,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滞后,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既与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和认识上的陈旧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和不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关。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制约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产业将作为一种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为主要目的,以多元开发为手段,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为最终目的的产业,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2、管理体制落后。

城市垃圾处理在现行制度下,大部分为政府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投入很大,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负担。1998年全国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达86亿元,1999年,这个数字超出100亿元。垃圾处理费用连年攀高,使得许多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垃圾无害化处理低、劳动密集型作业等现象自然无法改变,远远达不到国家环保的要求。

3、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致使垃圾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加大,处理成本增加;

4、投融资渠道单一,政府财政支出难以为继;

5、现行制度无法与市场经济接轨,企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处理积极性;

三、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来考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战略,使城市垃圾处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1、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体系,使城市垃圾处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这方面,我国目前虽然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各地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但都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我们在执法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执法尚不多见。对于那些随意堆放垃圾的行为还仅限于口头提醒,惩治力度太小。在垃圾回收再利用方面也执行得很不到位。

2、改革现行城市垃圾管理体制,把垃圾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

现行的垃圾管理体制为政企合一,管理、监督和运行主要由政府一家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体制,也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

3、培育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建立垃圾处理分类回收制度。

垃圾分类就是将湿垃圾(有机垃圾如果皮、菜皮、剩饭菜等)、干垃圾(无机垃圾如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和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

品等)等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分类处理,以达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垃圾分类收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每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00千克,相当于节约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30年的树木20棵;每利用1吨废钢铁,可提炼钢900千克,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1吨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500克瓶子2万只;用100万

吨废弃食物加工饲料,可节约36万吨饲料用谷物,可生产4.5吨以上的猪肉。

从2000年开始,国家建设部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深圳、杭州、南京、桂林等城市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重点回收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已取得一定成效。如北京市已在政府机关、学校和事业单位实行废纸回收、推广和使用再生纸办公制度,上海完善了废电池回收和处置系统。

5、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6、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城市垃圾处理投入产出机制,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

7、由非盈利性收费经营(政府投资、政府经营)过渡到政府―企业―个人分担费用,再转向多元投资经营。

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将现有的环卫系统进行改制,一律改成城市垃圾处理企业,并完全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有条件的可以改成股份制企业,鼓励社会法人和个人参与入股或投资。

当前,许多城市正积极改变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

2、按照最佳规模化原则,把城市划分成若干个区域(中小城市可不划分区域),把这些区域的垃圾处理权(包括垃圾的收集、分检、储运、处理、利用和经营等)进行招投标或拍卖,亦可将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权和经营权分离进行招标或拍卖。有条件的企业均可以参与垃圾处理权的公平竞争。这样既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又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

3、开征垃圾税(费),政府按照产生的垃圾量,确定并征收垃圾税(或费),对超出正常生活活动产生的垃圾另行加税。征收的垃圾税专门用于城市垃圾处理。这一制度正在逐步推广,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四部委于2002年6月联合下发通知,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通知要求,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个体经营者、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均应缴纳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将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计费方式,按月收取。通知同时要求各地改革垃圾处理的运行机制,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

4、制订城市垃圾处理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城市垃圾处理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处理的技术规范、处理企业的权利责任、监督保障机制、监督部门的权利责任、失职行为的处罚等。使垃圾处理企业和监督部门的所有行为都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不按国家的技术规范处理垃圾,或处理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处理要求时,垃圾处理企业不但得不到垃圾处理费,还应被处罚,造成严重环境危害的还应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样对监督单位的失察行为也应有相应的制裁规定,这样才能把垃圾处理和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避免过去政企不分,只有权利没有责任所带来的弊端。

5、建立财税政策支持鼓励体系。一方面对从事垃圾处理的投资和产业活动免除部分税项,以增强垃圾处理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对投资经营垃圾处理达到一定规模、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把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变成鼓励行为;再一方面政府对从事垃圾处理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给予贷款方面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向垃圾处理活动注入资金;最后城市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可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合作、政府合股等形式,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垃圾处理和经营,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市垃圾处理企业优先上市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向社会募集资金,开辟社会融资渠道,解决自我资金不足的问题。

五、结论和建议

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新的调控管理手段和产业发展模式,真正使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以企业为主体投资经营的经济活动,走上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这将是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6: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混合收集

在我国,城乡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加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都面临着无地可选的困境,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垃圾收集方式都是混合收集,由于这种收集方式简单易行,对垃圾收集设施及作业方式要求都比较低,收集费用也比较小,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收集方式。但是这种垃圾收集方式降低了生活垃圾中可用物质的纯度和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增加了垃圾分拣、处理和处置的难度,提高垃圾处理的总费用,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垃圾的毒性和危害性,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液是造成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能源耗资巨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例在50%以上,生活垃圾由于含水率高,常会造成焚烧时燃烧热值不够,不仅降低焚烧炉的功效,而且添加煤、油的等辅助燃料的同时,造成能源巨大浪费,推高了焚烧处理的运营成本。垃圾分类

从分类收集的概念来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分类收集指的是从源头居民家庭、企事业单位等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和性质进行分类投放的过程;“广义”的分类收集指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收集、储存及运输的收运的全过程。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可以避免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基础。其中,实现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重点。

自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根据各自情况,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基本上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明确了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收运处理的思路。然而,10多年过去,生活垃圾分类在这些城市仍未得到有效推行。

为什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如此之难?有调查显示,受访者眼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难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63.0%)。其他原因还有:政府不重视(62.1%);政府投入不够(61.4%);分类标准复杂,很难掌握(54.3%)。政策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虽然在一些法律条文中对垃圾分类做出了规定,但其立法原则、思想相对滞后,框框多,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内容少,对于具体分类方式、如何分类没有明确规定,给管理部门的具体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缺乏全国性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仅有北京、上海、广州少数几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法规,缺乏在全国层面上对垃圾分类进行法律规定,影响了垃圾分类立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管理相关办法中对生活垃圾分类尚不够明确;居民手头也没有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对于没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如何处罚也未作出规定。

而我国的回收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目前又缺乏相应的行业和技术标准,因此该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回收行业成为农民来城市就业的首选。缺乏废弃物行业分类标准和技术标准,也是影响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因。宣传教育缺失

在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上,人们的习惯与政府的作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台北和北京两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垃圾的种类都非常相似,可是台北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情况却明显好于北京。原因在于,台北市政府已经制定出了细致、全面的法规政策,并将其向市民进行充分的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在台北就成了一个上至市长下至老百姓都纷纷参与的全民行动。

市民实行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宣传力度不足,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上尚未形成共识,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时,未能让公众真正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多数市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而且公共媒体的支持度也远远不够,垃圾分类宣传的范围、层面、途径、形式、持久性都有待加强。配套设施落后

生活垃圾分类能否得以持续推进,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设施建设应当相衔接,当不具备配套设施时,无法做到分类收集后分类处置,就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例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没有相应的收集处理办法,大量的废电池、废旧荧光灯管收集后集中堆放;居民在家里分类,倒出去又被混在一起,导致很多居民抱怨自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没有意义,挫伤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目前来看,全国性的垃圾分类的系统建设和运行体系尚未形成,垃圾分类回收执行情况不乐观,绝大部分居民小区设置的分类投放垃圾箱形同虚设,混装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垃圾运输体系与资源再生企业、末端处理处置设施尚未形成直接的供求关系,分类出来的垃圾缺乏合适的出路。

从去年起,北京开始在600多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再生资源回收,第二层是厨余/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北京垃圾厨余/餐厨垃圾含量很高,已在大部分试点小区配上了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设施,具备了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4000吨/以上;第三层是有害垃圾分类,还不具备处理设施,无法进行。协调机制不完善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从源头分类、正确投放到分类收集、运输和最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和广泛性,涉及部门多,涉及人员杂,并且整个系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末端环节。目前各个试点城市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上想同: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由街道、居委会、物业等有关部门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工作由商务局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发改委负责,医疗垃圾由环保和卫生部门负责。在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链条中,各部门职能尚未形成合力,环卫部门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碰到相关单位、部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市民也大多数都不了解,难以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给予配合。资金投入不足

上一篇:校园运动会作文400下一篇:分团委招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