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30年辉煌成就

2024-05-16

铸就30年辉煌成就(通用8篇)

篇1:铸就30年辉煌成就

铸就30年辉煌成就的“四字秘诀”

——华亭县人口和计划生育30年回顾与前景展望

杨宗礼

华亭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南部,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26个村(社区),总人口18万。境内煤炭储量达31亿吨,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县域发展步入人口规律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进步,资源合理开发,生态不断改善,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新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妇女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增势放缓,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减小;30年少生5.1万人,节约抚养费7.8亿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成长;2004年,在甘肃中东部率先建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33项;进入新世纪,计划生育率连续8年保持在95%以上;人口计生工作整体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阶段。

回顾30年风雨历程,30年辉煌成就,该县人口计生工作成功的关键是30年坚持“四字”不移的秘诀和30年始终坚持国策之计,坚决落实之举,坚守为民之本,坚定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从“长”谋划坚持国策之计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华亭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历了艰难起步、全面实行、逐步提高、快速发展、创优提高5个阶段,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时期。3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始终做到从“长”谋划,坚持国策之计。

长期坚持咬定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毫不松口。30年来,历届县委、政府都始终坚持咬定目标只有“抓好”两个字,做到咬定目标不松口,保证了国家人口计划的全面执行。长期坚持认真执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信念毫不松劲。30年来,历届县委、政府都始终坚持信念只有“抓牢”两个字,做到执行国策不松劲,保证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强力推行。

长期坚持强力推行人口计生工作的有效措施毫不松手。30年来,历届县委、政府都始终坚持措施只有“抓实”两个字,做到落实政策不松手,保证了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宽”加力坚决落实之举

30年来,该县按照“政策落到实处、工作干到实处”的根本要求,把建立健全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的长效机制放在突出位置,为坚决落实基本国策凝聚力量。

逐步建立健全三线考核机制。经过艰辛探索,不断完善,1997年开始实行党政、部门、业务三线考核机制。至目前,三线考核体系更加完备,指标设置更加科学,真正形成党政统揽全局保障落实、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促进落实、计生部门精心指导推动落实的“落实合力”。逐步建立健全四层责任状交底机制。近10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据工作实际分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狠抓兑现,推动工作落实。在每年召开的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党政管理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与相关县直部门签订综合治理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安排会议上,县局与业务站所签订业务指导层目标管理责任书;县服务站与乡镇服务所签订优质服务层目标管理责任书。四层责任状在乡镇党委、政府,县直部门,业务指导站室、技术服务机构四个层次强化了完成任务的“责任合力”。

逐步建立健全“三牌警示”机制。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现滑坡,影响全县整体工作水平的乡镇、部门,视情节轻重程度实行黄牌严重警告、黑牌重点管理、红牌“一票否决”三项惩

处措施。形成了狠抓落实保位次的“争先合力”。

30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纳入全县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县人大坚持每年听取县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的书面述职,县政协坚持每年组织政协委员对人口计生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民主监督,从而构建了“宽”处加力的工作推行机制。

从“厚”奠基坚守为民之本

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作为保障民生需求、满足民生之急、缓解民生之困的有效手段和得力措施,主要从4个方面奠定人口计生工作的厚基础:

一是筑牢群众支持的厚基础,使计划生育成为群众认可参与的“好事“。累计投入9600万元构建利益导向机制,使群众从获利中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是好事;在全额兑现各项优先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以计生贫困家庭脱贫促致富、子女脱盲促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双脱双促”活动,以单身母亲、单亲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两单救助”等系列活动,启动了农村百户贫困二女户安居工程;帮助327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54名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子女完成了学业,救助单亲母亲32位、单亲子女18名,完成104户农村贫困二女户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惠及全县1/5的农户。使群众从比较中体会到实行计划生育是好事,奠定了群众支持参与计划生育的厚基础。

筑牢技术支撑的厚基础,使优质服务成为解决群众之困的“实事”。先后投入8700多万元,重点解决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资金、设备“双投”不足,人才、科室“两专”不够,管理、服务“两手”不活的问题。从建好新阵地、优化硬设备、提升软实力入手,重点改善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装备条件。把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积极创造“零费用检查、低费用治疗”的服务环境,极大地缓解了育龄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筑牢财政保障的厚基础,使资金投入成为维护民生权益的“大事”。县委、县政府把资金投入作为人口计生领域保障民生权益的大事来抓,积极建立人口计生经费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不断强化资金保障的厚基础。从1998年到2007年,县级计划生育经费从66.1万元增加到508.14万元,年均递增44.2万元,今年县级计划生育经费预算投入586.27 万元,人均达到32.6元。

筑牢队伍过硬的厚基础,使人口计生成为“能人”爱干的“要事”。坚持以职业化为方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依托竞争上岗“逼”、刻苦自学“钻”、新老结对“帮”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行政管理队伍;依托送出去“学”、派下去“练”、请专家“带”建设技术过关、爱岗敬业的技术服务队伍;依托海选“能”人、减裁“庸”人、增酬“留”人建设持续稳定、扎根百姓的群众队伍。同时在人口计生系统大力开展以推优上岗、推优入党为主要内容的“双推优”活动,乡镇计生办主任全部进入同级党委班子序列,先后有61名人口计生干部提拔重用,111名人口计生干部光荣加入党组织,营造了人口计生系统“能人”爱干“要事”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和谐人口、魅力计生建设新工程的顺利开展。

从“高”起步坚定发展之路

多年来,始终坚持人口计生工作从高起步,狠抓落实。特别是在完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任务之后,及时调整目标定位和战略措施,把高标准巩固“国优”成果作为奋斗目标,把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学习统筹之道、把握统筹之要、谋划统筹之策作为推动举措。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中,围绕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县目标,科学制定了《华亭县人口和计划生育(2008-2012)发展规划》,描绘了新时期以人为本、和谐人口、魅力计生事业新蓝图。在目标定位上,力争在创优服务品牌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增强人口计生工作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实现高标准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8.5万以内。在落实举措上,广开渠道,挖掘优势,通过向上争项目、从外引技术、对内强素质的办法,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全保障设施承载和技术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着力构建“涉及领域宽、覆盖人群广、受惠效益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利益导向机制;立足农村抓重点、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扭住难点抓城镇(城乡结合部),全力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好务”、“管得住”工作;继续处理好人口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关系,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小康、又要健康”的科学发展新目标。

篇2:铸就30年辉煌成就

作为06级新生,我曾在九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入这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中医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此后,经过近两个月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我也进一步了解到,从建校至今近五十年中,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宁中医人,经过了五十年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铸就了辽宁中医今天的辉煌。

学校更名,普校同庆

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辽宁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这是个普校同庆的日子,几代中医人的夙愿都在这一天得以实现。所有辽宁中医的学子们也都为这一刻的到来而沸腾!

辽宁中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辽宁省属公立高等院校。建校48年来,学校秉承着“厚德博学,继承创新”的办学宗旨,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并已形成了辽宁省内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临床,高级护理以及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特别是近些年来,我校更是飞速发展,随着大连校区的竣工落成,初步形成了我校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是自学校更名以来入校学习的第一批学生,为此,我们倍感荣耀。作为新同学,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加砖添瓦,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程度,扩大学校建设方向。

辽宁中医药大学的更名,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信更名以后,全校师生会更加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增强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人才,向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术发展,再创新高

近年来,中医药学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同时,国家也十分重视中医药学,这一 传统国粹的发展。借着这股东风,我校在学术建设方面屡出成果。

学校科研力量雄厚,建有完善的科研机构,独立的科研体系,并且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的方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为学术发展和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了300多项科研项目,并且研究成果显著。其中有多个项目在国家、省、市获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承担了“十一五”国家中医药方面的重点课题研究,并已有进展。2004沈阳市科技进步奖有3个科研成果花落辽宁中医。张静生主任医师、蔡玉文教授、莫成荣主任医师主持领导的科研项目均荣获三等奖。此外,我校还有《胶囊盐》、《天然富硒丹中药材的培育方法及中药制剂》等多项新药专利问世,中药新药成果专利转让20多项。其余,还有新课题尚在申报或组建研究过程中。这些喜人的成就不仅为我校赢得了荣誉,更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到以上成果,无疑是给了我们在校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学校以“改革、调整、创新、提高、发展”为教学方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育市场需求和高素质教育为主线,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活跃在中医药界。目前,学校在校生规模一万余人,包括从中专生到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及留学生各个层次,并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27人,其中教授142人,副教授259人,国家级名医17人,省级名医24人。今年,我校的王雪峰教授、陈以国教授还双双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

在如此之高素质的教师带领下,我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有针灸学,中药炮制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等国家级精品课,还有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样的省级特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因为学校已形成完善的学科梯队,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同时,让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掌握所教授的知识。

如此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教学评估组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对于我校的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改建拓新,共创和谐

宽敞明亮的教室,雄伟高耸的综合楼,整洁温馨的学生公寓,卫生便捷的学生食堂,大气而又现代化的活动操场„„校园换新颜,更显人文气息,和谐之美。

西院陈旧的教学楼,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图书馆综合楼。院中央,300米塑胶跑道,标准化的篮球场和排球场,在银杏和雪松的环抱下,尤为美丽。基础部在翻新之后,又有了青春和活力。

景色宜人的大连校区也基本竣工落成。大连校区位于大连市城郊,三面环山一面环海,风景极其秀美。加之现代化和人性化的建筑设计,使得大连校区成为我校校园建设又一颗璀璨的明星。

学校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放松对软环境的建设,即人文风尚建设。近期学校积极提倡建设和谐校园,并开展了多项同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同学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得到近一步提升。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为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在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总会等组织共同配合下,新组建了不少形式各异的社团,包括“本草剧社”“光彩英语协会”“武术协会”等等,来满足不同爱好的同学,让他们一展所长。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既体会到了活动本身所传递的快乐,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不说,更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为以后将中医药事业和其他各种学科接轨作了铺垫。

学校既是一个大家庭,又是一个微型社会。在学校,你需要学会怎样和同学相处,怎样独立生活。再者,作为医生,也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那么,如何实现以上几点呢?社团活动就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开始接触社会,让我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青年渐渐成熟,走向社会。

学校一向重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近来又组织了不少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充实,多姿多彩!

辽宁中医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强”的办学理念,正迈步走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这五十年所铸就的辉煌将永存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史册,永不褪色!

篇3:铸就30年辉煌成就

西班牙,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国度。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 高迪那神来之笔的建筑杰作向世人展示着如同毕加索名画般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斗牛、弗拉明戈、足球让人们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国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年, 1916年, 西蒙·维比特先生在巴塞罗那附近的小镇奥罗特创立了SIMON电气, 一个企业九十多年的非凡历程从此被开启。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SIMON电气已经成为西班牙乃至欧洲重要的低压电气制造企业。并以其卓越的成就获得了西班牙皇室和政府的高度肯定, 多次获得西班牙皇室和政府颁发的“皇家杰出企业奖”、“商业竞争力大奖”、“产品设计大奖”、“最佳公司奖”等。

半个世纪以来, SIMON电气的产品已经从传统的开关插座扩展到综合布线、灯具等产品, 并于70年代将SIMON电气总部搬到有“欧洲之花”美誉的巴塞罗那, 开始了她迈向全球的步伐。SIMON电气以后来居上的势态迅速将业务拓展到欧洲以外的全球市场。在欧、美、亚、非四大洲, SIMON电气建立了23个生产基地及无数的分支机构, 遍及法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摩洛哥、中国、印度、俄罗斯等55个国家和地区, 提供3500种以上的产品, 拥有上亿的忠实用户。

到今天, SIMON电气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低压电气制造领域的巨人, 并成为这个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与先行者。

2 十年初显辉煌

1999年~2008年, 这十年, 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十年, 也是中国低压电气行业风云变幻的十年, 更是SIMON电气在中国快速发展、成绩斐然的十年。

十年的风雨兼程, 十年的兢兢业业, 十年的不懈奋斗, 时至今日, SIMON电气已然成为行业翘首, 在全国40个城市成立办事处, 设立82个代表处, 拥有经分销商2000多家, 参与诸如: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馆、钓鱼台国宾馆、首都国际机场第三航站楼、中央电视台、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等近千个建筑工程, 合作伙伴包括万科、恒大、富力等地产业界大亨。在政府工程方面, 总能以质量过硬、环保节能和专业化运作等优质资质而胜出。

贯彻全盘产品的策略, 紧随中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SIMON电气以坚实的综合布线研发制造经验和对市场的详知为依托, 于2005年初成立了网络业务部, 专门之力于提供全系列的非屏蔽、屏蔽、全光纤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产品, 是SIMON电气集团全球发展战略的核心产业之一。SIMON电气也是通信技术方面的先锋, 参与了欧洲智能系统标准的制定。SIMON电气的专业与历史赋予公司在这一领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以给消费者带来“一布到底, 一布到位”的全程关爱和体验为追求。

今天, SIMON电气网络业务部正锐意进取, 在华南、华北、华西、华东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 先后参与了大量重要的网络信息化项目。SIMON综合布线解决方案开始广泛应用于包括政府、企业、交通运输、通信、教育、金融、智能大厦、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各行业, 遍及中国众多省份。SIMON已成功布线了济南历城体育中心、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广州市珠江新城地税大楼、长沙社会劳动保障局、无锡软件园、沈阳海关、国家专利局 (紫金大厦) 、四川省高级法院二期等大型项目。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 SIMON电气在中国更是有几次大的“手笔”, 让这个已有九十多年历史的西班牙企业再次显现出其宏大的气魄——

2008年7~8月, 中国制造基地进行优化调整。而一直以来, 在中国的制造基地, SIMON引入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软件, 制造全过程由西班牙资深专家监控, 确保产品的每一个质量点, 每一项产品均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相关认证;

2008年8月1日, SIMON电气在中国正式转为独资公司, 成立“西蒙电气 (中国) 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6日, 中国上海营销总部正式入主世界优秀企业云集的张江集电港高科技园区独立办公大楼。

十年间, SIMON电气在中国共获得各类奖项近百个, 逐步建立起专业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成功的市场运营网络, 得到中国政府、行业专家、消费者等不同层面人群的认可。

看着如今日益茁壮的SIMON中国, 在铭记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的同时, 我们更不能忘却的是所有为现在的SIMON努力过、付出过的人——我们的用户、我们的合作伙伴, 以及所有的新老SIMON员工。在这SIMON人同庆之际, 感谢他们, 也让我们共同记住这属于我们的辉煌十年。

3 百年基业新起点

成绩已然成为历史, 迈入新的2009, SIMON中国选择“放下”!选择返璞归“真”!这个“真”中的真理就是SIMON集团93年来做事业的灵魂理念——稳扎稳打、精益求精。

过去的这个十年, 是个不错的开始, 而下一个十年, 将是下一个新的辉煌, 因为SIMON电气的“百年期颐”就在下一个十年。

篇4:改革开放30年铸就昭通教育辉煌

一是领导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十分重视昭通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教育部周济部长及历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教育厅等领导都亲临昭通,给予昭通教育关心支持。昭通各级党委、政府更是义不容辞,紧紧抓住教育发展机遇,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兴建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1983年,地委召开全地区教育三干会,昭通教育迈向稳步发展轨道。1990年底,地委、行署再次召开地区三级干部会议,提出“教育为本,科技兴昭”的战略决策,切实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全社会进一步统一“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认识。199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教育三干会后,昭通进一步兴起了大办教育的新高潮,“教育优先”得到落实,一系列教育改革拉开帷幕。2003年7月,昭通市根据《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精神,结合昭通市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市5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县、乡三级干部参加的振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贯彻〈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这个文件,认真分析了昭通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明确了未来10年昭通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市“两基”攻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昭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结合昭通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5个教育综合改革文件(《昭通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昭通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意见》、《昭通市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昭通市关于大力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昭通市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昭阳区、威信县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区,昭通市一中和昭通市职业技术学校为市直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把“人事权、分配权、办学自主权”交给学校,充分开发和挖掘学校的潜力。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多渠道投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教育发展,建立适应全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推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民办教育小而弱的局面已经打破,高中“瓶颈”的突破不再仅仅依靠政府办学来实现,一大批优质的民办学校涌现出来。镇雄县一次性投资1000多万元的长风中学、昭通华宇特色学校等发展势头喜人。高中教育规模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从低谷中走出,正向做大做强的目标迈进。2007年底,昭通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在水富县召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两基”攻坚,推动昭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昭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9.3亿元,教育支出19.5亿元,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30.92%,人均教育经费上升到357.55元,是1979年的86.57倍;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430.6万平方米,是1979年的7.68倍。2008年,完中教学仪器装备率由86.2%提高到93.6%,初中教学仪器装备率由67.5%提高到88.2%,完小教学仪器装备率由60.6%提高到69.7%;完中学生生均图书由6册增加到7.8册,初中学生生均图书由3.4册增加到7.8册,完小学生生均图书由2册增加到5.69册;计算机数从无到有,2008年计算机达9853台,卫星教学收视点达986个,光盘播放系统达到2343个,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204间,计算机教学在城区学校逐步普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点和光盘播放系统逐步增多。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前,昭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学历低,合格率低。改革开放以来,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上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增多,初中教师基本上达到本科毕业,高中教师队伍中研究生也有了一定比例。1979年,全市共有教职工22257人。其中中小学教师21814人,中小学代课教师2894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3.26%,大部分教师学历不合格。自2003年起,针对昭通市学校用人制度和教师补充机制不适应现实需要的状况,市教育局加强对教师入口的质量管理,坚持教师补员“凡进必考”的原则,采取直接到高校招聘紧缺学科教师、考试招聘特岗教师和补员考试招聘3种方式招聘,极大地缓解了昭通市教师队伍的紧缺状况。至2008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49233人,其中师专595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5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63人、普通中学17096人、职业中学599人、小学29149人、特殊教育学校69人、幼儿园1012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3.88%,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22%,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12%;有42701名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467人,有69名教师获得云南省特级教师称号。

四是基础教育成就辉煌。昭通是贫困地区办大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让适龄儿童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昭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昭通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落实政府责任,在困境中奋起,举全市之力,克难攻坚,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取得辉煌成就,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良好条件。从2005年起,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小学、初中上学不交费,还有生活补助费”已成为老百姓经常谈论的话题,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至2008年,全市除鲁甸、镇雄两县外,9个县区已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2%,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达96.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25.88%;全市11个县区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壮年文盲率降至3.5%以下;水富、威信、昭阳、绥江4县区通过了“普实”验收。全市小学在校生764970人,比1979年增加333477人,增长77.29个百分点;初中在校生289272人,比1979年增加217853人,增长3.05倍;高中在校生52573人,比1979年增加42719人,增長4.34倍。2008年全市有22244名考生报考,比1978年增加16146人,增长2.65倍;一大批学子进入高等教育学校殿堂,2008年录取人数达11935人,比1978年增加11509人,增长27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好基础教育,实施农科教统筹,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农村智力开发,走产教结合、联合办学的路子,把人口大市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市,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县区农中逐渐发展为职业高级中学,有的县还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建成职教中心。从2005年起,全市每年召开1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切实把“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思想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昭通市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使市属中专和各县职业高中实现了优势互补,招生和毕业生推荐就业实现稳步增长。2006年4月,市直中专学校划归教育局管理。为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昭通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整合财校、农校、职业技术学校资源建设和市卫校与市人民医院整合升专的规划,整合中专和职高学校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走“长短结合,以短为主”的路子。在教师选择上走社会化聘任为主的路子,在投资方式上走多元投资的路子。在办学形式上走“开门办学,联合办学”的路子,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解决高中“瓶颈”问题结合起来,与实施“百万劳务输出工程”、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四大支柱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市直各中专学校积极响应,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广开就业门路,形成“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至2008年,全市有职业学校17所,比1983年增加5所;在校生20377人(职初生2254人),比1983年增加17627人,增长6.4倍。

六是特殊教育谱写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关心残疾人教育。为实行残疾儿童普及义务教育,通过采取随班就读等多种形式解决残疾人教育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从无到有。2003年本着“特教特办”的原则,对特殊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先后拨款90余万元改善聋哑学校办学设施。2004年12月,特殊教育学校提出创办昭通特校盲生部,让多类残疾人共同接受教育。同年,市政府批准开办盲教育,实现残疾儿童聋哑教育向聋哑盲教育的转变。全市各县区也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救助贫困残疾少儿入学的活动。至2008年,全市有特殊学校2所,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小学生人数达3259人,初中达971人。

七是学前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幼儿教育事业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无论在数量和教学质量及管理方面,都有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体现了启蒙教育的特点,为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云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意见》后,昭通地直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先后办起了各种类型的托儿所、幼儿园。幼儿教育从县城向农村延伸,入园幼儿成倍增长,从单一的县幼儿园发展到各乡镇中心学校的学前班。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市财力紧缺的情况下,采用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向企业、社会各界、家长多方筹资,逐步改善办园条件,一些县幼儿园变多年的“走读式”为“全日制”。1996年,昭通市3所幼儿园被评定为地区优级幼儿园;1998年,昭通市3所幼儿园被省教委认定为一级二等示范幼儿园,5所幼儿园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幼儿园。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昭通民办幼儿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县区民办幼儿园增多;2002年,全市有46所私立幼儿园。至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60所,比1978年增加48所,增长80个百分点;在园幼儿人数61152人,比1978年增加59120人,增长29.1倍。

八是高等教育同步发展。昭通师专建校30年来,一直本着“大学无疆,大人有容”的校训,“崇德、敬业、求实、创新”的校风,“静、进、竞、敬”的学风和“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严格执教”的教风,“尊师重教,为国育才”,始终把改革与发展摆在学校的首要位置。多年来一直积极研究、探索高校办学与管理,不断推进学校各項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5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教职工参加的“学校发展战略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对“十一五”期间将昭通师专建设发展成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目标形成共识,并明确了今后学校发展的重点是以征地扩建为基础的硬件建设;以提高教师师德和教学学术水平,改善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创新特色、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专业学科建设;以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至2008年,有在校生5822人,比1978年增加5461人,增长15.1倍,昭通师专升本工作正在积极努力。

九是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开放30年,昭通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建设,紧紧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德育工作载体。1981年起,每年3月均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班会(周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校会等形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1994年起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各中学推荐、评选省地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从1997年起,昭通行署教委贯彻落实以“八有十无”为条件,开展创文明学校活动;2001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3年,全市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至2008年,全市有5所学校获省级文明学校,30所学校获市级文明学校称号。

改革开放30年,昭通市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教育仍然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教育历史欠账和投入严重不足,各级各类学校校舍设施不足。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缺编,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学历合格率低,学科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不稳定,教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学校管理滞后,缺乏有效竞争激励机制和活力,现行机制和政策难以适应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两基”巩固和提高任重而道远,高中办学规模小,教师、校舍严重不足,高中阶段就学压力越来越大。昭通教育的腾飞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回顾过去,30年艰苦创业,奠定了昭通教育坚实发展之路,铸就了昭通教育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博学儒雅、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实现教育公平。树百年根基,兴千秋大业。昭通教育将继续托起明天的太阳,走向更加令人瞩目的辉煌。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昭通市教育局

篇5:铸就30年辉煌成就

从49年建国,到51年西藏和平解放,再到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到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在第一代共产党人那一世小说网 http://的引领下,我们在摸索中不断地前进着,寻求着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黑暗”中摸索出一条富国强民之路。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的发展陷入了一个低潮,思想决策上的失误,让整个中国的发展如逆水行舟,没有进反而退了许多。76年四五运动打响,全国优秀青年站起来,重新领导中国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的中国,只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谁能挑起这个重担,继续引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就在1978年,邓小平重新站了起来,领导中国搞改革,搞开放,从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又一次步入了正轨。92年他发表了重要讲话,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力度,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的提高,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一国两制”政策在中国创下的第一个业绩。

前人为我们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更是前赴后继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形成了以江泽民为表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仍然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将中国的发展领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的国家在光荣和挑战中前进着。9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给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我们的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洪抢险,取得了胜利。.2001年7月13日 北京申奥成功,举国上下欢庆,这代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02年11月8日-14日党的十六大成功召开,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此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正当全国人民忙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人民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经住了这次考验,而且是越挫越勇。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上天,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升天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不断发展同时,我们党将“三农”问题放在首位。05年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党的英明指导下,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坝,我们建成了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同度过了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和四川省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在灾难重重下,我们举办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相继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60年的励精图治,60年的上下求索,如今的祖国早已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面对祖**亲的辉煌成就,我只想说一句: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篇6:铸就30年辉煌成就

一、建国后前30年(1949—1978)**交通发展成就回顾

**于1929年建省,是一个十分美丽且又可爱的地方。然而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交通运输极其落后。1949年,**没有铁路、民航、现代水运,公路虽有3143公里,但虚有其名,勉强可以通行汽车的公路只有472公里,其中有路面公路290公那一世小说网 http://里,无路面公路182公里,养护里程为110公里。这些公路在马步芳溃退时,又遭到严重破坏,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汽车也极有限,全省216辆汽车为马步芳所垄断,大部分报停报废。解放时,人民政府接管的14辆汽车中,只有4辆可以勉强行驶。交通工业是个空白,车辆修理全部依靠外省。**各族人民只得沿用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行走在千百年来由人畜自然走出来的崎岖小道或略有整修的少数大车道路上,交通闭塞,使得**几乎长期处于和兄弟省区隔绝状态中。解放前,**人民在旅行中,常有冻饿死于荒漠,失足毙于险隘的情况。“山高鬼见愁,悬崖伴激流,行人攀石壁,走路栽跟头,轻者被跌伤,重者把命丧”的民谣就是对**交通运输的形象总结。交通发展落后,也是解放前**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农业区的山货水果,牧区的羊毛、皮张及药材等土特产品运输不出去,当地人民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运不进来,致使当地产品与外来商品间形成很大的剪刀差。如果洛地区100斤羊毛只能换到一包茯茶。不少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畜产品、瓜果等腐烂变质。这种因交通阻塞以致经济封闭、生产凋蔽,进而形成人们思想封闭、社会发育迟缓的恶性循环,使得**各族人民过着食不糊口、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解放初期,**人民对解放前交通运输状况曾这样形容“牛拉的汽车、人传的电报”。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边远省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在发展公路交通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恢复原有公路,组建专业运输队伍,配合建政、进军的三年恢复时期;以支援柴达木开发,初通盆地公路干线和牧区干线,扩大专业运输队伍的“一五”发展时期;以普及公路交通网和汽车运输大发展的“大跃进”和三年调整时期;以发展黑色路面,改建旧路为主和专业,社会汽车同时发展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通过30年的努力奋斗,**省公路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昔日交通闭塞的**,已是处处变通途。截止1978年,**公路行车里程13675公里,与1949年3134公里相比增加3.35倍,晴雨通车里程9837公里,与1949年472公里相比增加19.84倍,民运汽车19289辆,与1949年的4辆相比提高4821.25倍。

二、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交通的辉煌成果

(一)公路、水运、地方铁路事业30年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省交通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省交通职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乘全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发扬“扎根高原、艰苦创业、献身交通、造福人民”的交通行业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全省交通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1、公路发生巨变。1978年,**公路行车里程13675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9837公里。干线公路8853公里,县乡公路4337公里,专用公路485公里。按技术等级状况划分,二级公路1108公里、三级公路1144公里,四级公路5786公里、等外公路5637公里,合计等级路8038公里。按路面技术状况划分,高级、次高级路面1947公里。无路面公路3838公里、养护里程11262公里。改革开放30年来,**省共完成交通固定投资446.892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56642公里,其中国道主干线1487公里,国道4459公里,省道8852公里,县乡道路21439公里,专用公路876公里,村道2101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15公里,一级公路206公里,二级公路4984公里,三级公路6095公里,四级公路21149公里,等外公路23993公里。按路面等级分,沥青混凝土路面7155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4930公里,次高级路面5245公里,未铺装路面(中级、低级、无路面)39312公里。2008年与1978年相比,公路行车里程增加2.8倍,高级、次高级路面增加了7.2倍。“十五”期间是**省县乡公路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呈现出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建设质量高,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局面。五年间全省县乡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46亿,新建县乡公路6391公里、改建县乡公路5759公里。至2005年,全省县道总里程达到10713公里,乡道总里程达到9873公里,县乡道路桥梁1380座31142延米,全省398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3968个

篇7:辉煌30年

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上科学发展轨道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人民日报记者 郭嘉、新华社记者 李宣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到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改革开放30年,我党军事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指引着人民军队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国防实力和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走精兵之路

走进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由邓小平题写的“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这26个大字格外醒目。

“邓小平20多年前的题词,是对中国军队建设目标的总要求。”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季明说,它表明,继全党工作中心实行转移之后,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开始了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这一目标的确定,以及围绕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

“观水视其澜”。上世纪80年代,世界还笼罩着冷战的阴霾,邓小平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并敏锐地洞察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

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中央军委开始酝酿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并着手军队的精简整编。

1985年5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实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和贯彻中国政府减少军队员额100万的战略决策,研究制定落实这一决策的措施和步骤。“这次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袁德金说,中央军委适时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从准

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应急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从而较早主动地走出了冷战的阴影,使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这一重大决策的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现。

以“消肿”为突破口,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刀阔斧地裁减员额,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由此稳步推进——

1980年至1981年,裁并了各级机关部分重叠机构,撤消了省军区独立师,部分野战军步兵师改为简编师。

1982年至1983年,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降格改为总参下辖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军区直属的炮兵、坦克和野战工兵部队,大部划归陆军军的建制;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所驻省、自治区、直辖市。1985年,中央军委所属总部机关人员精简近一半;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成7个;全军减少军级以上单位30多个。

3次精简整编,人民解放军总员额从1975年前高峰时的611万,减到1985年的300万。

“在中国大裁军的舞台上,上演的并非简单的大裁员,而是战略性结构大调整。”国际军控与裁军协会研究员滕建群说,与几次裁军相同步,陆军航空兵部队、海军舰载机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以及预备役部队相继成立;随着集团军的组建,陆军部队合成化程度明显提高,技术兵种比例超过了步兵。

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人民解放军向着“精兵、合成、高效”方向大步迈进。

跨越式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场完全相同的战争,军事领域尤其需要创新。

上世纪90年代,国际战略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关键时期。以1991年的海湾战争为转折点,世界新军事变革进入一个新的质变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能否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能否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

1990年12月,江泽民高度概括地提出了军队建设“五句话”的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五句话”总要求的提出,为我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

1993年初,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了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也明确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

针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加紧争夺质量优势的新趋势,人民解放军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军队建设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1997年,中央军委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确定争取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处处体现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改革,是军队建设的动力;改革,是军队建设的希望。”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说,“在这一时期,我军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1996年12月,中央军委发出号召,要求在全军官兵中迅速掀起并形成一个广泛、深入、持久地学习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技术知识的热潮。

1997年9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上个世纪80年代裁军百万的基础上,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1998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正式组建,实现了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同年,三军联勤保障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后勤保障社会化逐步推开。

兵役制度改革、军官服役制度改革、军队住房制度改革、军人保险制度改革、军队院校体制改革、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等陆续出台„„我军朝着建立科学的领导、指挥、管理、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2000年10月13日,全军科技练兵成果演示在华北、东北四地同时展开。这是1964年“大比武”以来,我军演练层次最高、运用技术最新、涉及范围最广的联合演兵行动。

一支支精锐之师展示他们在科技练兵中所驾驭和创造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地上浓烟滚滚,高空战机盘旋,冲击与反冲击,空降与反空降,干扰与反干扰,高技术条件下的立体演兵高潮迭起,也标志着国防和军队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应当肩负起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2004年底,胡锦涛站在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将我军历史使命科学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这就是: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人民解放军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军,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统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统筹主要战略方向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

确立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注重解决体制机制上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

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官兵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这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治军方略,为我军建设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胡文龙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裁减军队员额20万,规模基本适度。我军官兵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批涌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要求,正在转化为三军将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动力。强军务必兴训,兴训才能强军。2006年6月24日至27日,全军军事训练会议在北京召开,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大幕由此拉开——

红土高原、塞北大漠,一体化演兵的中军帐里进行着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预实践”;万里长空、茫茫海疆,新型战鹰和舰艇编队探索着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体系对抗”;基地化训练、模拟化训练、网络化训练如火如荼;对抗性、检验性、研究性演习紧锣密鼓。

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相同步,2007年,全军各部队共举办信息化讲座和高新技术知识培训班近万场次。一年中,全军部队普遍进行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拉动、演练„„

我军的军事训练进一步走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轨道,在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到军事训练信息化含量大大提高,从编制构成的精干高效到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从人才培养渠道的全方位拓展到后勤保障方式的市场化推进„„人民解放军不断推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样一组数字——

投入兵力14.6万人,出动各型飞机4702架次、车辆55.3万台次,巡诊、救治伤员136万余人,转移受灾群众140.8万余人„„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任美驻华武官的北约军委会副主席艾江山中将认为,这次救灾反映出解放军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篇8:铸就30年辉煌成就

刚迈入而立之年的华良种业近日好事连连:在公司成立30周年庆典之时, 玉米新品种华良78通过省级审定;来自全国各地的种企经销商、育种专家汇聚华良, 为华良30周年大庆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华良种业是如何实现从单一化制种到多元化种植经营的转变?在华良种业30周年颁奖典礼暨科企合作发展研讨会上, 华良种业董事长孙铭元道出了原委:风雨30年, 华良始终秉承着“关爱、感恩、诚信、敬业、创新、发展”的理念, 坚持以“科技兴农、奉献社会”为己任, 由最初的专业从事大白菜杂交种的生产, 逐步发展成为集大白菜、青梗菜、玉米及小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 产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这30年, 是厚积薄发的30年, 是沉淀淬炼的30年。

历经30年的积累和付出, 华良到了该出成绩的时候了。

谈创业:风雨兼程三十载虽经千磨心亦甘

20世纪70年代, 华良种业的创始人孙铭元高中毕业以后, 回家当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刚近而立之年的他, 因为勤奋好学、头脑灵活、爱琢磨事, 被选派到村集体蔬菜队当了一名技术员。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 他认识到优良品种给蔬菜生产带来的优势。

1983年秋,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专家来基地做调研考察, 孙铭元有幸结识了助推华良种业发展的恩师———著名大白菜育种专家张焕家教授, 他立即对张教授选育的大白菜杂交新品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张教授那里, 孙铭元逐渐学习了大白菜杂交制种的知识和技术。谈起当年的情景, 孙铭元很感慨, 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行业有奔头、有希望。

细心的人总会嗅出商机, 孙铭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凭借着年轻人的朝气和韧劲, 孙铭元多次到山东省农科院拜访, 最后张教授终于答应在临朐县试验大白菜杂交制种。随着了解的深入, 张教授决定在品种转让上对孙铭元“开小灶”———把早熟杂交大白菜新品种鲁白六号转让给他, 转让费在制种推广过程中逐年交清。

事实证明, 张教授的眼光确实没错, 这次“开小灶”成就了一个农民企业家。有了张教授的支持, 孙铭元潜心笃志于大白菜育种事业。他开始在自家自留地做起了试验。虽然1984年只收获了不到14 kg的种子, 但半年的时间让孙铭元心里有了底———这个项目在临朐县肯定能够成功。过后, 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准备大干一场。1985年6月9日, 孙铭元成立了山东大白菜良种服务中心临朐办事处。然而, 制种基地的落实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这些“坎”不仅没有成为孙铭元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反而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回顾这一年, 孙铭元为建好制种基地没少费工夫, 付出了不少心血。孙铭元感叹:“当时, 由于老百姓对杂交制种这一新技术根本不了解, 制种基地迟迟落实不下去。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没有想过放弃, 临阵逃脱不是我的风格。”

正是由于品种的优质、高产的特性, 他坚信公司只要稳扎稳打, 一定能迎来跨越式发展。在那段时间里, 孙铭元骑着自行车四处动员, 每当有一户人家同意, 他就立即带上锄头, 帮助农户刨开冻土、整好阳畦、播上种子、盖好薄膜, 才安心回家。曾经多少次, 和农户忙碌了一天的他, 回到家中都累得瘫倒在床上, 但内心却充盈着喜悦与希望。

“我家的布局他都门儿清”, 张教授半开玩笑地说。搞大白菜制种对孙铭元来说毕竟是头一回, 由于他既没有掌握成熟的技术, 又缺乏经验, 在边干边摸索的同时, 他屡屡虚心向张教授请教。时间长了, 他就成了张教授家中以及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的常客。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孙铭元和他的公司更关心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在他的宣传、帮助和带动下, 大白菜种的生产经营成为临朐农业经济中一项稳定的规模化支柱产业, 并在全国大白菜种子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谈创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0年来, 华良种业结合自身从事培育、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特点, 围绕“育良种、拓市场、增效益”这条主线, 坚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始终把科研育种放在第一位, 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在创新发展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脚印。

孙铭元董事长十分重视自主创新发展。他告诉记者, 华良在创业之初, 就曾建过200 m2玻璃温室, 他亲自进行大白菜新品种的选育;2003年, 公司成立了华良蔬菜研究所, 建设配套齐全的科研综合大楼, 并在临朐县捎门村建立了2万m2蔬菜育种试验基地;2009年, 公司又组建了潍坊市大白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积极引进先进育种技术和优良系资源, 运用抗性转育、田间接种及生物技术, 进行抗病优质大白菜新品种的选育, 先后育成大白菜新品种40多个, 并在全国示范推广, 形成了春、夏、秋及早秋大白菜品种多样化的格局, 同时开展了速生快菜、青梗菜等蔬菜新品种科研。

国内长期从事玉米科学研究和种子产业研究, 熟悉全国种子市场和玉米品种现状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佟屏亚, 同样被孙铭元称为助推华良种业发展的恩师。正是在佟屏亚研究员的帮助下, 华良种业获得了玉米新品种金海604在山东、湖南、湖北等地的经营权, 连续多年销售量都保持在250万kg左右。

孙铭元居高望远, 敏感地意识到“种业要发展, 玉米必当家”, 于是, 华良开启了新的征程。2010年华良种业投资建设了10万m2的山东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站, 在全省多处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在海南省乐东县建立了3万m2繁育种中心, 并配齐了喷灌、耕播、施药等设备, 为各项试验育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健全科研平台, 华良种业在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同时, 注重组建研发团队。2013年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山东省现代农业体系玉米创新团队;2014年11月, 从山东省农科院、潍坊农科院等聘任17名高科技人才作为技术顾问, 并成立山东华良农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5月, 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成立玉米分子育种中心, 在校企合作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谈未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 公司在业界的地位不断提升, 但孙铭元并没有就此满足, 他的目光瞄准了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经历了风雨后的他悟出:在市场的束缚下, 单一的生产经营, 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怎样才能有所突破?怎样拓展发展空间?要多元化生产经营。2004年, 孙铭元敲开了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的大门。在经过多番咨询考察后, 孙铭元决定先从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棉研15号的生产推广作试验开始, 看能否在棉花杂交种的生产经营上闯出一片天地。

随后的两年时间内, 在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李汝忠研究员的指导下, 华良种业专门成立了棉花制种生产团队, 开始了棉花的杂交制种。

然而, 在临朐县这个以丘陵山区为主的地方, 受气候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棉花育种没有显示出很好的优势, 制种面积的落实和扩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回想这段经历, 孙铭元说, 这次失败的尝试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但也成为了公司转型的新起点。

经过进一步的论证, 他把目光逐渐聚焦到了农业生产需求量巨大的小麦种子上。2009年, 山东省农科院推广小麦新品种济麦22, 这个新品种的产量能达到700 kg/667 m2, 比临朐当地原来种植的烟农15、烟农19等增产150 kg/667 m2。得到信息后, 孙铭元承担了制种任务并在全县推广。可是老品种种植了多年, 产量还算稳定, 大家比较认可, 新品种从来没种过, 大家心里没底, 推广难度比较大。对此, 孙铭元及华良种业技术人员一起走家串户进行宣传, 并选出了一批带头户试种, 他们增产带来的喜悦很快感染了众多的农户, 良种覆盖面积逐年扩大。目前, 全县70%以上的麦田种上了济麦22, 年增产小麦3 000万kg, 给农户带来6 000多万元的收益。

30年的华良, 在繁育、推广农作物良种的征程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有创业的艰辛, 也有收获的甜蜜, 华良人创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在鲜花和掌声的陪伴下, 荣誉变得格外耀眼。华良种业这颗30年前播下的极具生命力的种子, 如今已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过去的辉煌只是历史, 公司要想长远发展, 必须把过往的种种荣誉“清零”。作为华良种业的带头人, 孙铭元清醒地知道, “要想打造百年华良, 发展就是硬道理”。他告诉记者, 30年的辉煌是里程碑, 更是新起点。正因如此, 他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要继续扩大企业规模, 尽快形成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子企业;要继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成立华良种业博士、院士工作站;配齐配足科研育种设备, 建成省级或国家级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要继续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育种创新能力, 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 积极引进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和先进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和关键设备, 创新育种理念和研发模式, 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上一篇:西方结婚的誓词下一篇: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