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人员安全承诺书

2024-05-21

食堂人员安全承诺书(通用12篇)

篇1:食堂人员安全承诺书

学校(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承诺书

为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和在校(园)学生的食品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及相关规定,特签订本安全责任承诺书:

一、持证上岗和积极学习

1、本人承诺未患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健康证明按学校(幼儿园)要求在学校(幼儿园)显著位置统一进行公示。本人承诺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不带病上岗,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及时脱离工作岗位并主动报告学校,避免造成疾病扩散。工作期间,注意自身操作安全,注意提醒他人安全操作。

2、本人承诺定期接受培训与考核,积极学习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二、遵循下述食品采购要求

1、食品及原料的采购遵循安全、健康、符合营养需要的原则。

2、食品的采购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必须索取食品检验报告或化验单,按照食品安全追溯要求,如实、准确、完整记录并保存食品进货查验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3、本人将如实准确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相关凭证。

4、进货查验记录和相关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届满后六

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食用农产品的记录和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少于六个月。

5、采购食品及原料,按照下列要求查验许可相关文件,并留存加盖公章(或者签字)的复印件或者其他凭证:

(一)从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的,查验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

(二)从食品经营者(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采购食品的,查验其食品经营许可证等;

(三)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直接采购的,查验并留存其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

(四)从集中交易市场采购食用农产品的,索取并留存由市场开办者或者经营者加盖公章(或者负责人签字)的购货凭证;

(五)采购肉类的查验肉类产品的检疫合格证明;

采购肉类制品的查验肉类制品的检验合格证明。

6、不采购、使用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三)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及消毒剂、洗涤剂等食品相关产品;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生产经营或者不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在加工前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上述情形的,不加工或者使用。

7、提供蔬菜、水果以及按照民族习惯需要提供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8、不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9、不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三、遵循下述食品贮存要求

1、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做到通风换气、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存放、防蝇防鼠防虫设施完好,并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贮存散装食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冷冻设备,贴标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柜存放。

3、食品库房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4、食品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

5、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10厘米、离地20厘米存放,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和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6、食品有专人保管,确保非食堂工作人员不接触食品及食品原料。

7、制作的食品在烹饪后尽量当餐用完,需要熟制的食品应当烧熟

煮透。需要再次利用的,按照相关规范采取热藏或者冷藏方式存放,并在确认没有腐败变质的情况下,对需要加热的食品经高温彻底加热后食用。

四、遵循下述食品操作要求

1.上班时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带好口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前先洗手消毒,工作时不在食堂内吸烟、吐痰等。

2、保持学校食堂内外环境整洁,地面保持干燥,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每餐后通风换气30分钟以上。

3、用于加工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半成品或者成品等的容器、工具从形状、材质、颜色、标识上明显区分,做到分开使用,固定存放,用后洗净并保持清洁。

4、学校食堂的餐具、饮具和盛放或者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使用前洗净、消毒。

5、搞好操作间卫生,及时清除餐厨废弃物,垃圾分类处理。

6、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7、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洗净、消毒,其他用具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8、肉类、蔬菜类先清洗干净再进行切制,餐具洗消池和肉类、蔬菜洗涤池分开使用。

9、食品应煮熟烧透,并用防蝇防尘设施加盖;从烧熟至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备餐操作时应当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10、正确使用添加剂,并做到每日公示。

11、按照规定收集、存放餐厨废弃物,建立相关台账,按照规定交由符合要求的生活垃圾运输单位或者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处理。

五、遵循下述餐具消毒要求

1、餐具、食用工具、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洗净、消毒,做到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在餐后及时清除,并按照环保要求分类处理。

2、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和药物消毒的方法:

⑴煮沸消毒:将洗净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

⑵药物消毒:除残渣→用餐具洗涤剂清洗→药物侵泡消毒→清水冲洗。

3、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4、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时间严格按消毒液使用说明进行。

5、经消毒的餐具有专门的存放柜保洁,防止污染。

六、遵循下述食品留样要求

1.对每餐次加工制作的每种食品成品进行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满足检验需要,不得少于125克,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留样食品由专柜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

2.每样食品使用保鲜袋(保洁袋)分袋装好,标明餐次、时间、食用名称:放入冰箱,在10℃以上,冷藏保存。

七、自愿接受监督

本人承诺自愿接受家长、学校(园)、社会的监督。对学校(园)及相关部门在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八、承担如下责任

1、因本人未按照本承诺书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操作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本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责任。

2、本人工作期间造成学校(园)师生及第三人人身、财产损害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本人行为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九、本责任承诺书一式两份,学校和责任承诺人各执一份,有效期自

****年**月**日至  年

日止。

责任承诺人:

****年**月**日

篇2:食堂人员安全承诺书

本人承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政策、财务制度要求规范采购,廉洁奉公,依法办事,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掌握各类食品与原料的品种及其相关卫生标准,了解掌握各种原材料可能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了解行情,按照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的原则,采购质优价廉的食品原材料。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仔细查看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执行,防止购进假、冒、伪、劣产品。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

承诺人:

篇3:食堂人员安全承诺书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整群随机抽取宁夏境内的15所高等学校, 对当天所有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表769份, 收回有效调查表753份, 有效率为97.92%。其中就职于清真食堂者539名, 非清真食堂214名; 男性383名, 女性370名; 汉族占79. 55%, 回族占20.05%, 其他民族占0.40%; 农村户籍占70.52%, 城镇户籍占29.35%, 其他占0.13%。年龄16~69岁, 平均 ( 31.3±9.9) 岁。

1.2方法根据相关文献[3]、法律法规, 在结合专家和一线卫生监督员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态度和食品安全行为4个方面。食品安全知识共12题, 每道题答对得1分, 答错得0分; 满分为12分, 以7分为及格标准。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将被调查者集中起来, 现场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 独立完成 ( 文化程度较低者由调查员采用问答方式完成) 。当场收回查验问卷, 剔除不合格调查表。资料采用双人录入制,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3统计分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品安全知识

2.1.1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58.95% ( 5 327/9 036) 。知晓率最高的为“健康体检间隔时间” ( 83.93%) , 知晓率最低的为“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 ( 15.94%) 。“食物中毒易发季节”和“重大活动食品留样时间”的知晓率也较低, 分别为30.15%和22.31%。见表1。

2.1.2不同特征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比较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得分最低0分, 最高11分, 平均 ( 7.06±2.04) 分, 及格率为61.75% ( 465/ 753) 。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从业年限、月平均收入和是否持有健康证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及格率/%。

2.2食品安全态度食堂从业人员中有98. 14% ( 739/753) 认为不可以“工作时留长指甲、戴首饰、涂指甲油”; 96.81% ( 729/753) 认为“手部刀伤感染不能坚持工作”; 88.45% ( 666/753) 认为“食用河豚鱼有危险”; 89.37% ( 673/753) 认为“经常食用烤制食物容易诱发癌症”; 42.90% ( 323/753) 的从业人员对转基因食品“心存疑虑或不知道是否安全”。

2.3 食品安全行为 “贮存加工食物时生熟分开”、 “不使用非食用物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单位采购食品时索要、查验票据和相关证明”和“不使用长芽土豆制作菜品”的行为形成率较高, 分别为96.28%, 94.42%, 93.89%和96.8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会按照规定上报的行为形成率为85.52%, 从业人员“购买使用转基因食品”的形成率仅为8.76%。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 ( 7.06±2.04) 分, 及格率仅61.75%。说明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存在一定欠缺, 提示必须对该群体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本研究发现, 城镇户籍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高于农村户籍, 可能是因为农村地区教育相对落后, 而且对教育重视不够, 导致来自农村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持有健康证的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高于“无证”人员, 提示必须加强监管, 杜绝“无证”人员从事餐饮服务工作。随着从业年限增长和文化程度增高, 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也不断增高, 与文献报道一致[4,5]。

调查结果显示, 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58.95%, 不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较大。提示在进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宣教时, 内容需要尽可能全面。“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知晓率最低, 仅为15.94%, 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变化较大; 后勤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宣传培训所致。另外, “现行最重要的食品安全法律”和“患何种疾病不能从事餐饮服务工作”知晓率均不高, 分别为61.75%和62. 68%。提示应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

本调查发现, 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态度积极; 在贮存加工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采购索票验证等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均在90%以上。但仍有近15%的从业人员不知道发生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后应先向哪家主管部门报告, “重大活动食品留样时间”知晓率仅22.31%, 说明高校食堂从业人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能力较差, 无论技术准备还是程序准备均存在严重不足, 需要着力加强。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需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则应按照法定程序和步骤上报, 科学处置。

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 必须不断加强培训考核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纠正错误的食品安全行为, 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同时应以农村户籍、文化程度较低、从业年限较短的从业人员为重点人群; 以新近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 全面系统地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为采取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宁夏境内15所高校食堂的753名从业人员, 自行设计问卷对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58.95%, 平均得分为 (7.06±2.04) 分, 及格率仅为61.75%。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从业年限、月平均收入和是否持有健康证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从业人员在贮存加工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采购索票验证等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存在一定欠缺, 而食品安全态度积极、行为尚可。必须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关键词: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食品处理和加工,安全

参考文献

[1]顾聪, 闫建民, 李雨, 等.浅谈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 (5) :444.

[2]李云.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细节与应对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2) :185.

[3]封苏琴, 李春玉, 孙犀林, 等.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2) :114-115.

[4]史根生, 张卫民, 刘亦农, 等.广东、吉林、四川、湖北四省居民食品安全教育前后知信行的比较[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6) :532-534.

篇4:聚焦食堂人员一日工作

一、扫描仪——现场实录

六点,食堂采购员根据制定的食谱去菜市场购买幼儿与教师当天的菜品。

七点,园长室验菜人员对当天购买的菜品进行验收。其他食堂人员准时到岗,换上规范的工作服,投入到一天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有的打磨豆浆、领用食材、淘米蒸饭,有的清洗蔬菜、调整餐具,有的生切粗加工、按各班出席数分发饭菜、食品留样,有的烹饪制作、发酵面粉,有的调制点心馅料、饭菜保温、清理打扫,做好师生就餐的一切准备工作。

十点半,做好值班教师与保育老师用餐的服务工作。

十点五十分,在熟食间分发各班幼儿饭菜,协助保育老师将饭菜搬至食品车。打扫教师餐厅,做好第二批教职工用餐的服务工作。食堂人员用餐,并轮值到班级巡查幼儿用餐情况。

十一点四十分,班级幼儿餐具纷纷送至,洗涤、冲洗、消毒幼儿餐具与食堂用具,分工协作,奏响美妙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十二点四十分,完成上午的工作任务。

十三点半,制作、蒸煮点心,清洗、切分水果。

十五点,分发点心、水果。整理各室、冲洗地面、清理工作。

十五点半,忙碌的一天结束了。

二、透视镜——体验反思

(一)体验感受

1.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之惊叹。

幼儿园共有幼儿1256人,教职工138人,9名食堂人员能够根据一日工作规范要求,清洗、烹饪幼儿与教师不同的菜肴,洗涤、消毒锅碗瓢盆等餐具、用具,这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操作技能分不开的。每天十多种菜品,一筐筐地洗、一刀刀地切、一铲铲地炒、一锅锅地煮、一桶桶地盛;一千多只点心一个个地做;三十五个班幼儿的锅、碗、勺,一只只地洗、一遍遍地过、一次次地消毒。食堂灶台、用具、水池、各室地面整洁干净。他们的工作环环相扣,井然有序。正如一位园长说道,“我们十五人也抵不上他们九人呀!”

2.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之赞叹。

寒冬腊月,当我们还躲在暖暖的被窝里做着美梦时,食品采购员却已踏着黎明的黑暗,顶着呼呼的北风,穿梭在菜市场,每天第一个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当我们搓着手儿,缩手缩脚时,他们的手却伸入了寒冷刺骨的冷水中清洗着蔬菜、冲洗着锅碗瓢盆。炎热酷暑,当我们在电风扇、空调下时,他们却在高温的灶台旁挥汗如雨。他们一天九小时,像开足马力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一年四季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毫无怨言。正如他们所说,“只要孩子吃得香,再苦再累,我们的心里总是甜滋滋的!”

3.愉快的工作氛围为之感叹。

食堂人员在组长的统一安排下每个人的工作有着重点的分工,默契的合作,食堂是一个快乐、和谐的大家庭。在紧张操作的同时,不时发出诙谐的语言、哼着欢快的小曲,充满着欢声笑语。饭后小憩之时,缪师傅还拉着京胡,奏上一段《智取威虎山》,缓释疲劳,放松心情。他们工作着,辛苦着,并快乐着!

(二)反思不足

1.硬件缺失。

由于幼儿园规模逐渐扩大,用餐人数逐年增多,食堂用房空间相对变小,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着不足。如,食堂粗加工间空间小,食堂清洗菜品的用具无法放置。操作间灶台旁缺少移动的放置餐具的小工作台,食堂人员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2.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跟踪观摩中发现,食堂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如餐具消毒时间与食堂人员休息时间的矛盾;制作点心不宜放在上午进行,这样时间过长,会造成饺子的蔬菜馅儿发黄,营养降低、不可口。

三、修复器——改进措施

(一)召开专题反馈会

园长室及时组织食堂人员召开反馈会,对一日跟踪观摩及平时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分析与评价。园长室对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熟练的操作技能、愉快的工作氛围以及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交流了工作的存在问题,商讨并落实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制作工作台与放置架

园长室成员与食堂人员一同现场查看了食堂的情况,根据食堂的空间与食堂人员的工作需求,量制了四张合适的不锈钢工作台与一个双层用具放置架,这样不仅使操作更规范,而且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

(三)调整时间

从幼儿的卫生与营养为出发点,将幼儿餐具消毒时间与点心制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幼儿餐具消毒时间由原定的十二点调整到上午六点四十分,每天安排轮值人员分两批次将幼儿餐具用蒸汽机进行半小时的蒸汽消毒,这样既不影响幼儿毛巾、茶杯的消毒以及米饭、点心的蒸煮,又保证了幼儿餐具的卫生安全。幼儿点心制作的时间规定在下午一点半,做到现做、现蒸、即食,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可口。

这是我园第一次组织对食堂人员的一日跟踪观摩。通过深入实际、全程了解、跟踪观摩,我们实实在在了解了食堂人员的一日工作的流程,了解食堂人员岗位的艰辛,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合理的改进措施,解决了实际的问题与困难,使食堂工作更规范、更合理。

篇5:食堂工作人员承诺书

我作为学校的一名食堂工作人员,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与学校签订安全承诺书:

1.在工作上与膳食管理部门保持一致,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团结同志,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以备查考。

2.根据承担的卫生职责区域,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保持厨房和就餐大厅的地面、桌面、案面、墙面、窗户、设备整洁干净,没有污物。

3.熟悉本岗位操作安全规定,不违反操作规程。

4.认真搞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操作,防止食物中毒。

5.管理好岗位机械设备、用具,抓好食堂水、电、煤、气的安全节约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威胁员工安全健康时,有权立即停止设备运转。

6.经常加强业务学习,能将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学校规章制度和措施对各级各类来访、检查人员进行解答。

承诺人:

篇6:东华中学学生食堂工作人员承诺书

我在此向东华中学郑重承诺:

1、遵守食堂工作制度;

2、遵守食堂卫生制度;

3、遵守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4、遵守食堂设备安全操作规定并严格要求自身执行,人为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后果自负;

5、爱护学校公共环境卫生、不随处吐痰,不乱扔瓜果皮和垃圾;

6、认真负责的履行本人工作职责

8、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服从领导安排,遇事要请假;

9、爱惜食堂的公共财物,不将食堂的认何物品占为己有,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10、节约用水、用电、浪费按实际情况进行赔偿;

11、食堂工作人员要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衣服,勤洗澡,勤换衣帽,工作时间自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

12、不得在食品加工期间及销售食品前不正对食品咳嗽、打喷嚏,不随处吐痰;

13、有权力有义务禁止任何非食堂人员进入食堂操作间和仓库;

14、改;

15、经济性)、意见、建议,并进行改善;

篇7:食堂安全承诺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承诺书,承诺书在写作上有一定的规范。怎么写承诺书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食堂安全承诺书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食堂安全承诺书1

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本食堂郑重承诺:

一、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严格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及各项餐饮卫生要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诚信、守法经营。

二、将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悬挂在醒目位置。不聘用无持有有效健康证、培训合格证的食品从业人员。

三、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积极配合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餐饮单位现场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四、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进货实施台帐管理。

五、不采购和使用无商标、无出厂日期、无厂名的假冒伪劣产品,不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等及其制品。

六、不使用腐变、过期等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本餐饮单位。

七、在餐饮加工过程中,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不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非食品原料或非食品用添加剂。

单位(签章):

承诺人

年 月 日

食堂安全承诺书2

为加强学校饮食卫生安全管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作如下承诺:

一、学校食堂承包人是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规定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

二、食堂承包人要定期召开食堂餐饮人员会议,定期学习;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制订切实可行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科学、有序的处置;全面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

三、饮食原料及货物购进,必须按《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严把质量关,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按要求详细登记食品进货台账。采购的大宗食品必须是通过正当渠道进购并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检验认证的产品。严禁使用散装食用油。肉类必须经过检疫。进购发票如实填写销售人详细居住地址、姓名。禁止进购无商标、无出厂日期、无厂名的假冒伪劣产品。

四、食堂及仓库内外,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应采取必需的灭(防)蝇、防鼠、防其他有害昆虫措施。食堂的贮藏室内禁止贮放有毒有害物品。各操作间必须有相应的消毒、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污水排放、垃圾存放等设施,严防食品污染。

五、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和库房。严格主、副食库专人专锁,有条件的食堂可安装监控设备,学校食堂应有卫生监督部门核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所有从业人员要持有效健康证,新招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六、食堂的设备和用具,符合国家卫生管理相关的卫生要求和安全要求。餐具消毒由专人负责,餐具每餐后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洗刷和消毒。

七、保证所出售的食品卫生安全。完善食品留样制,不采购过期、霉烂、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和三无产品原料;四季豆类、野生菌类、出芽洋芋、青西红柿等蔬菜坚决不进入食堂;不出售凉菜和剩菜剩饭,不加工或使用感官状异常的食品和原料。禁止向师生出售腐变过期食品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带毒带污染的食品。

八、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奖罚制度。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有关制度和规定及食品加工常识,并留有记录。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九、接受和配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食品监督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检查监督,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并对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落实。

十、发生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要立即上报并保护好现场,不得隐瞒。凡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由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凡造成后果的,由国家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人所有民事及刑事责任。堂承包人是食堂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对食堂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必须严格执行以上各条规定。

本承诺书一式二份,一份存档,一份张贴餐厅醒目处。

单位(签章):

承诺人

年 月 日

食堂安全承诺书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天“,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在校师生饮食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此,我谨代表 对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郑重承诺如下:

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对本单位食品安全负全责。

二、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定和完善各环节食品安全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要求从业人员熟知并严格执行,经常开展自律性检查。

三、依法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杜绝患有《食品安全》规定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疾病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四、依法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坚决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或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不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

五、依法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点心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贮存、更衣等场所。保持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完善五防措施。

六、依法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七、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老红军票制度,认真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产品合格证明、产品标识和食品及原料质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严把食品原料进货质量关。

八、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原料进货台帐制度,如实记录、保存食品、原料购进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保证本单位食品、原料购进的可追溯性、真实性,以防范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九、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措施,及时发现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隐患,不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过期食品、变质食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发现问题食品立即停止加工、销售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十、自觉制作公示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监督检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行为;积极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并定期公示量化分级结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共同营造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环境。

承诺单位(公章):

篇8:食堂人员安全承诺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豫北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区,包括新乡、安阳、焦作、濮阳、鹤壁等市)共计61所(5市各选择市区内学校5所,12个县各选择县城学校1所、乡镇学校2所)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 250名。

1.2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3]统一设计调查问卷,采取自填问卷无记名方式,限时当场收回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分为2个部分:(1)食品安全知识试题,包括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和相关知识共15题,题型分为单选和多选,答对1题计1分,答错、少选、多选或无应答者计0分,满分15分。(2)食品安全行为调查,结合现场观察、走访、查阅资料等综合评定,不计分。调查表信度系数为0.96,效度系数为0.88。共发放问卷1 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36份,问卷有效率为98.8%。其中地级市区内学校510份,县城及县城以下学校726份。510名城市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平均年龄(30.42±8.19)岁,其中男273人,女237人;726名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平均年龄(33.07±9.24)岁,其中男370人,女35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城市学校高于农村学校(χ2=8.54,P<0.01)。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

15个食品安全知识试题,除“食堂的防尘、防蝇、防鼠、防虫、防潮措施”外,其余题目知晓率,城市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均高于农村。9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患有哪些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保证营养均衡的做法有哪些”和“食堂每餐每样食物进行留样的量不应少于多少克”的知晓率均较低,城市和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2.2 食品安全行为

“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外露装饰物在成品区域进行操作”和“不用裸手拿取直接入口的食品”3项在城市和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比例分别高达98.82%,94.12%,97.65%和95.18%,94.63%,96.69%。而“不将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的比例较低,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8.82%,73.83%。见表2。

注:()内数字为行为形成率/%。

3 讨论

调查显示,豫北地区5市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5.63%,说明该群体食品安全知识掌握还不甚理想,尤其是农村。城市和农村学校均对涉及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食品留样等相对专业的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可能与部分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意识淡漠,对食品安全知识学习和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其次,近2年学校食堂被个人承包的现象增多,承包人以个人经济利益为第一位,尽量在各方面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比如在人员体检上采取少检、晚检,减少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次数等方法节省费用[4]。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对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有重要影响[5]。结果显示,豫北地区食堂从业人员总体卫生行为良好,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活动后及时洗手,不用手拿取直接入口的食品3项比例均达到95%以上。不将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和出现皮肤伤口、发热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会主动报告管理人员立即脱离工作岗位的比例亦达75%以上。说明“河南省学校食堂等级量化评定”较好地促进了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进一步分析显示市区内学校要好于农村,提示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影响着从业者的卫生行为,可能与多数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食品卫生知识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差及对已经养成的不良卫生习惯难以纠正等有关。

学校食堂作为特殊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对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操作行为有更高的要求。应以文化程度不高的从业人员为重点,长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培训、指导,使其掌握必需的食品安全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建议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学校定期组织专家针对食堂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提高餐饮企业自律意识;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食堂日常监督的频次和覆盖面,重点检查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持有情况和从业人员健康情况,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保障师生的餐饮消费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利花,吴翠平,娄晓民,等.河南省部分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食堂卫生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79-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2009-06-01.

[3]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S].1990-06-04.

[4]喻文俊,庄啟骏.大东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2):1526-1527.

[5]谢鹏,李榆丰.丰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9,9(17):6-7.

篇9:食堂卫生安全承诺书

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本食堂郑重承诺:

一、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严格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及各项餐饮卫生要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诚信、守法经营。

二、将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悬挂在醒目位置。不聘用无持有有效健康证、培训合格证的食品从业人员。

三、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积极配合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餐饮单位现场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四、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进货实施台帐管理。

五、不采购和使用无商标、无出厂日期、无厂名的假冒伪劣产品,不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等及其制品。

六、不使用腐变、过期等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本餐饮单位。

篇10:食堂安全责任承诺书

1、加强部门员工自身食品安全教育。

2、严格遵守酒店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违章操作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3、乙方在工作期间不得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不得超量使用

4、严格食品入库检查制度,坚决杜绝腐烂变质及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材料入库。所有食品都要坚持自己加工制作,。不从外面采购熟食品。

5、严格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科学配餐,严防其它事故的发生。

6、严格门卫检查制度,后厨门卫值班人员对非厨房工作人员严格检查,无关人员坚决杜绝,不得进入后厨。

7、部门经理在工作中应严格要求本部门员工,若因督导不严,管理不到位,发生有关食品安全责任事故,部门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除按酒店有关制度进行处理外,触犯法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8、乙方在工作期间必须杜绝食物中毒、传染病的发生。

9、乙方在工作期间如果发生传染病,必须及时通报行政总厨,并停止一切厨房工作。

10、对违反操作规章制度,造成食物中毒、传染病的发生,视其造成的后果来进行相关处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赔偿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酒店可以立即辞退,对特别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11、本承诺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2、本责任书有效期从二○年月日起至二○年月日止。

甲 方:

乙 方:

大酒店

篇11:企业食堂安全承诺书

1、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有关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健康证才能上岗。

2、食堂承包人和经营者要监管进货全过程。不采不用霉烂、变质或不新鲜的货物和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成品原料;定点采购。购进的原料要妥善存放并合乎卫生要求;对购进的米面、肉、油等必须索证,如发现异常,食堂人员要拒绝使用。所用刀、板每次都要清洁消毒。

3、所用餐具每天洗刷干净后要进行充分消毒并离地存放。凡得传染性疾病的学生要及时隔离,防止传染。

4、食用物品和非食用物品要分开摆放,防止误食。

5、厨房、餐具、餐厅和库房等卫生要责任到人包干负责,天天保持清洁。

6、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更衣。

7、炊具、气灶、开关等要规范操作、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要认真落实好厨房、餐厅、库房的防盗、防鼠、防霉等措施。每天下班前,要将材料入库、切断电源、关闭气阀、关好门窗,各处检查无误后才能离岗。

9、食堂物品要登记造册,管理责任到人。

10、本责任限期一年,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责任人(签字):分管领导:

篇12:食堂人员安全承诺书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随机选择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州的4个县10所寄宿制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以学校为单位,整群抽取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共111名。其中男性35名( 31. 53% ) ,女性76名 ( 68. 47% ) ; 汉族52名( 46. 85% ) ,藏族59名( 53. 15% ) 。年龄20 ~ 55岁,平均( 39. 56±6. 94) 岁; 从事食堂工作时间( 7. 43±8. 26) a; 小学文化38名 ( 34. 23% ) ,初中文化64名( 57. 66% ) ,高中文化9名( 8. 11% ) 。

1. 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讨论修改而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营养知识15题、营养态度饮食的关系、营养知识的兴趣、营养对健康影响、做饭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每天喝牛奶的意义、重视学生的饮食和营养、经常变换学生食谱、超重和消瘦学生的饮食调整、食物搭配、营养知识的培训10题、饮食行为12题以及营养知识来源。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当场填写后随即收回,现场调查由青海大学医学院教师和学生担任,所有参加 调查人员 调查前进 行统一培训。

1. 3 统计方法 Excel 2007 版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5. 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营养知识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0. 45% ( 840 /1 665) 。知晓率较高的为“看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 80. 18%) 、“生、熟食物分开的必要性”( 100. 00%) 、“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 83. 78% ) 和“维生素C的主要食 物来源”( 93. 69% ) 。95. 5% 的从业人员不知道“哪类食物日常摄入最多”,73. 87% 的不知道“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哪些营养素”,70. 27% 的不知道“保持健康饮食习惯”,67. 57% 不知道“早餐的合理搭配”。见表1。

2. 2营养态度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态度总体上较好,除对学生每天喝牛奶的好处态度占88. 29% 外,其他9个方面分别占95% 以上。

2. 3营养行为

在“食物会尽快吃完”“不喜欢咸的食物”和“做菜时的工序”3个方面良好形成率较高,分别为91. 89% ,90. 09% ,93. 69%。“炒菜加碘盐的时间”的形成率最低( 16. 22% ) 。见表2。

2. 4 营养知识主要来源及希望获得营养知识途径

医生、学校宣传、广播电视是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的最主要来源( 分别为45. 95% ,52. 25% ,54. 05% ) ,最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主要为专门培训、广播电视宣传和医 生指导 ( 分别为100. 00% ,55. 86% ,50. 45% ) ,希望培训知识点主要为营养与疾病、食物合理选择与搭配、纠正儿童挑食和偏食行为、防止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如何改变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控制儿童肥胖 ( 分别为100. 00% ,50. 45% ,49. 55% ,24. 32% ,19. 82% 和14. 41% ) 。

( n = 111)

( n = 111)

3 讨论

寄宿制学校的食堂是学生每日膳食和营养供给的唯一场所,膳食营养关系到学生生长发育,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营养知识和行为对学生的饮食和食品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寄宿制食堂从业人员缺乏基本营养知识,主要是由于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门接受过食品营养知识专业培训或培训不够深入。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制约学校食堂供餐的一个重要因素[2],文化素质是提高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的基础[3]。应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4]。寄宿制学生的饮食卫生和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业人员也意识到他们营养知识缺乏,学习营养知识积极性较高。由于各地招聘从业人员都要求有一定经验,从业人员的部分行为形成率较好,但在“炒菜加碘盐的时间”“洗菜的方法”“制作食品时对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烹饪方式”等具体工作方面形成率较低,还需加强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系统培训[5]。在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也要注重膳食营养和合理搭配[6]。

从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的来源和需求可以看出,医生和媒体的比例最高,说明学校对从业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还不够; 从希望培训知识点可以看出,从业人员也意识到自己工作对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由于营养对生命 的绝对性、不 可逆性和 阶段性的 特点[7],加强对营养性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是从业人员培训的重点之一。

根据调查情况,建议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培训或专门系统性的营养知识专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8]; 加强从业人员入口管理,对寄宿制学校食堂的从业人员开展营养师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可以聘用上岗。由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内很难取得成效,建议各地参照国家相关部门编制的寄宿制学校食谱,制定适合本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食谱,既方便了从业人员,又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要建立食品营养教育工作机制,加强教师、家长及学生营养知识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合理、均衡膳食搭配对学生健康成长及学习的重要性[9],同时,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校自身条件,从保证学生营养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供餐模式[10]。

摘要:目的 了解青海省藏区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寄宿制学校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州4县1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11名,对食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0.45%,“生熟食物要分开”知晓率最高为100%,“哪类食物日常摄入最多”知晓率最低为4.5%,营养知识缺乏;88%以上从业人员营养态度较好;12个方面的营养行为形成率只有“食物尽快吃完”“不喜盐食物”“做菜工序”3个方面在90%以上,其余9个方面均在70%以下,“炒菜加碘盐时间”只有16.22%,“购买和制作食物关心因素”为26.13%。50%以上从业人员希望得到系统的营养知识培训。结论 青海省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缺乏营养知识,食品营养态度积极,行为还需不断养成。应加强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上一篇:高考政治提纲必修四下一篇:50个延安相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