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2024-04-20

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共14篇)

篇1: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xxxx学校食堂采购人员安全责任书

为了确保饮食的安全和卫生,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学校特与食堂采购人员签定以下安全工作责任状。采购工作人员在服从食堂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在食物的采购中必须执行以下原则:

1、采购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2、采购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不贪小便宜。购买过程中公正,不讲私情,购买价格合理,质优价低量足。入库时必须交于他人复称,验价。

3、鲜菜库存量春秋两季不能超过2天,冬季不能超过4天,夏季应根据定量,随餐购买。

4、严格把好食堂的蔬菜、肉类、粮盐、食油以及其它食品的进货关,避免不合格的产品进入食堂。

5、大米、面粉和猪油春秋库存量不能超过2周,夏季1周为宜,冬季半月为宜。米粉根据食谱安排在先一天晚上购进,剪粉当天配送。

6、调料、作料在确认保质期的前提下,库存量不能超过1个月。

7、咸菜类原则上是根据食谱,在先一天按数购进。

8、蛋类夏季按周需要量购进,春秋按规定需要购进,冬季可以按月需要量购进。

9、豆制品根据食谱随餐按量购进。

10、各种主食品的购进,第一是在与供货方签定安全购销合同后,实行定点购买;第二是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卫生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和经营许可证。

11、凡购进物品必须严格履行验收签字手续后才能入库。

12、我校已为采购人员提供住宿,若不在校住宿,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与学校无关,由当事人自行负责。

以上条款是食堂采购人员的工作准则,请自觉尊守,否则,将承担违规操作而发生的一切安全责任和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而导致不良后果的,直至承担法律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采购人员和学校各持一份,自签订日起生效。

校方代表签字: 食堂负责人: 采购人员: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xxxxx学校

篇2: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食堂采购人员卫生安全责任状

为了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规范管理水平,确保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有效地控制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食堂采购人员卫生安全责任状。

一、禁止采购变质、变霉、生虫、污染不干净、对人体有害的食品及蔬菜、水果。

二、禁止采购未经兽医部门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订购冷荤冷菜食品,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要按照订餐要求对供餐单位提供的食品进行验收。

五、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入,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六、食品存放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七、采购人员必须保证所采购物品的质量,不得有伤害师生身体健康的物品。

八、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对采购来的食品严格检查,要有证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如购来的(肉、蛋、菜、粮)等需经过验收、签字、入库,不采购腐烂变质的原料和食品,保证质量,注意卫生。

篇3: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1 高校食堂采购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高校食堂的采购过程, 连接着外部市场供应和内部食品生产, 指的是从采购发起到验收入库的完整过程。这一过程涵盖物资类别广, 采购品种杂, 涉及供应商多, 配送频率高, 配送关系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 因此给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具体来讲, 其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1 食品安全风险源头多

高校食堂的保障属性, 决定了食堂必须满足不同师生的日常饮食需求, 因此也决定了食堂所需物资在采购类别和具体品种上的多样性。目前, 高校食堂的采购物资基本涵盖了常见的主要伙食物资, 不仅包括粮油、肉类、禽蛋、果蔬、水产、调料、饮料和酒类等各类主副食, 还包括各种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等与食品安全关系密切的衍生类别产品。与此同时, 由于同一产品又存在品牌、生产厂家的多样性, 整个采购物资呈现出类别广、品种杂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特点, 为满足需求和稳定供应, 高校食堂往往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供应商。在这些供应商里, 既有大型企业, 也有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既有国有的, 也有民营的。

1.2 伙食物资验收操作难

在供应商与产品的准入环节后, 食堂的验收入库作为采购过程的最后一环, 是防范高校食堂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由于高校食堂物资采购的特性和不容乐观的市场环境, 采购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在来源与类型方面都较为复杂, 这给食堂的验收操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检测能力特别是快速检测能力的不足, 食堂在验收操作时很难对所有类别物资进行关键安全指标的量化验证。即便在借助第三方检测力量后, 也因较长的检测周期和较高的检测费用, 无法满足现场快速的验收要求。同时, 大量伙食物资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在产品标准上的缺乏, 导致在验收时很难形成量化的标准, 也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

1.3 过程管理的动态性强

高校食堂的物资采购不仅具有类别广、品种杂、涉及供应商多的特点, 而且由于食堂的配送点多和配送频率高等原因, 整个采购过程中的配送关系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较为分散。这就意味着这一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必须一直处于实时的运作状态, 才能对发生的每一次配送关系进行食品安全的把控。同时, 在实时的运作过程中, 监管要求的变化 (如国家标准修改) 、由采购结果和安全评估带来的配送关系变更 (如供应商更换、产品准入调整) 等情况, 也都必须得到及时的输入。因此, 与单一品种集中式的大批量采购不同, 高校食堂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呈现出频率高、不间断和操作量大的特点。

2 信息化水平低带来的主要问题

高校食堂采购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的特点, 决定了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 传统人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效率、管理成本、风险防范、信息共享以及标准建设等方面已无法满足信息共享、实时追溯、动态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要求,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2.1 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高校食堂采购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无法实现供应商与产品准入材料、食堂验收情况、内部监控情况和第三方抽检结果等信息在采购部门、监控部门和各食堂之间的实时共享, 从而增加了在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对接上的管理成本, 甚至造成了重复管理现象的出现, 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2 缺乏产品的实时追溯系统

高校食堂的物资采购品种繁多, 并且涉及不同的配送商和生产厂家。作为终端消费方, 产品的追溯涉及环节多, 信息量大。由于缺乏产品的实时追溯系统对供应商与产品准入、订单发出、产品配送和验收入库等各环节的信息进行自动化录入, 高校食堂的物资采购还无法达到链式的动态管理要求, 也无法实现全部产品追溯信息的实时高效查询。

2.3 缺乏高效的系统管理工具

高校食堂的采购过程涉及大量产品、不同供应商和频频发生的配送关系, 整个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没有一个信息系统工具的支持, 无论是在不同环节的信息共享、供应商与产品准入材料的期限查验, 还是在具体产品追溯信息的实时查询、配送关系和监管要求的调整、采购过程各环节的沟通反馈等方面, 都容易产生巨大的工作量, 并容易出现各环节人工操作的管理漏洞, 从而给食品安全把控带来风险。

3 高校食堂采购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食堂采购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主要为了建立包括准入管理、信息共享、动态控制、实时追溯和反馈评估的一体化管理系统, 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防范安全风险。具体来讲,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3.1 要建立完整规范的基础数据库

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要的就是建立起完整规范的基础数据库, 主要包括供应商和产品两个信息库。供应商信息库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准入材料和合同要素等方面内容, 通过供应商信息库可以实时查询供应商的营业执照、许可证件、准入审核资料等信息, 也可以对供应商的合同期限、供应品种和配送范围进行系统的锁定。

产品信息库则主要包括科学合理的产品分类信息、产品统一规范的命名和编码、产品准入信息和配送商家信息等内容。通过产品信息库可以实现对产品分类、命名和编码的系统化管理, 从而有利于形成内部统一的产品信息规范, 减少沟通上的信息不对称, 具体来讲, 对进入国家统一商品编码的产品按照一个编码对应一个品名的方式进入数据库, 而大量没有国家统一商品编码的食用农产品等则按内部使用需要的规格进行对应的编码入库, 确保一个品名对应产品的唯一性。通过产品信息库可以实时查询产品生产厂家信息和相关的许可证件和检测报告, 以及产品配送商家信息和价格情况。

3.2 要实现食品安全的实时追溯

在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 还需要进一步纳入订单发出、产品配送和验收入库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从而实现整个食品安全的实时追溯操作。具体来讲, 就是每个食堂的每批次物资和每个产品都能在信息系统上查询到它的验收入库信息、配送商家和生产厂家信息, 以及该产品供应合同的相关信息, 不仅可以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验证, 也可以对配送主体的经营规范和能力进行查询, 还可以对问题产品进入的具体原因进行查找, 从而有效减少管理漏洞, 保障采购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3.3 对采购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把控进行系统化管理

采购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大量的文件信息处理,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提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动态的智能化管理, 减少因人工操作产生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风险。具体来讲, 这一系统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供应商准入和配送权限实行系统锁定。供应商在采购程序中通过准入审核并签订供应合同后, 方可进入信息系统, 然后开展实际配送。采购管理部门则根据合同对供应商的配送区域、配送品种和配送期限进行设定。

二是对产品准入的系统管理。为确保采购环节的食品安全, 必须对每一个品种实施准入管理, 但由于高校食堂采购涉及品种很多, 人工审核的方式在全品种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通过系统性的管理, 则让这一管理成为可能。由采购部门对每一品种的配送商许可证件、生产厂家许可证件和产品合格证明等进行准入审核, 通过则开放系统中的配送权限, 并在配送过程中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如果出现证件到期或产品安全存在问题等情况, 就可以通过系统对相应品种产品的配送权进行关闭。

三是能够为采购过程建立起动态的反馈机制。从采购发起、供应商确定、合同签订、订单发出、商家配送到最后验收入库, 整个采购过程一直处在动态的过程, 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系统性的管理, 不仅能有效串联各个环节的操作和信息共享, 而且能够对每一次采购行为形成动态的反馈机制, 便于采购管理部门开展评估, 并决定下一次采购行为。

4 结论

近年来,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高校食堂的物资采购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市场形势, 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采购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除了技术实现和硬件搭建之外, 还要着力于与之相适应的标准规范制定、管理关系调整以及使用人员培训, 并建立起良好的管理维护机制, 确保信息化建设与高校食堂的日常运行和其他管理系统实现顺利的结合, 发挥出管理实效。

参考文献

篇4: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摘要]目的:了解牡丹江市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基本知识知晓状况,为量化分级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牡丹江市直属46家学校食堂管理人员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单项知晓率分别为54.35%、93.48%、71.74%、76.09%、60.87%、86.96%、71.74%、76.09%;总知晓率为84.8%。结论:牡丹江市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个别知识点还需加强培训。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晓率;调查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现状,由卫生部推出的一种全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牡丹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10月起对市直属学校食堂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为了解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基本知识的知晓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牡丹江市直属46家学校食堂48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1.2方法:依据2003年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和多年量化工作经验,制做成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8道题,由调查员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一对一逐题调查收录。

1.3资料分析:用Excel进行调查问卷资料的录入,对所得的计量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调查结果

调查发出问卷48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5.67%。

2.1单项知晓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答对者有25个,知晓率为54.35%,哪一个风险最小、信誉度最高,答对者43个,知晓率为93.48%。实施量化分级的目的,答对者33个,知晓率为71.74%,取得卫生许可证最低要达到哪一个级别,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答对者28人,知晓率为60.87,量化分级结果是否向社会公示,答对者40人,知晓率为86.96%,食品量化分级是否终身制,答对者33人,知晓率为71.74%,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是谁,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

2.2总知晓率:每份问卷答对5题以上(含5题)者为知晓。总知晓人数为39,总知晓率为84.80%。

3结论

通过调查显示牡丹江市直属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个别问题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等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对这些知识点卫生监督部门在宣传培训时应注意重点加强。

参考文献

[1]吴玉琴,南通市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7,23(9):713-714

篇5: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书

责任书

为规范我校爱心午餐食堂管理,强化工作职责,保障师生安全,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订学校食堂安全工作责任状,由学校后勤处与各岗位工作人员签订。

一、职责

1、树立安全卫生意识,掌握安全和卫生知识,自觉搞好食堂卫生和个人卫生。

2、清洗加工食品先检查质量,腐败变质有毒有害食品不加工,不下锅。

3、荤素食品分开清洗,做到认真细致,清洗干净,用后炊具、餐具、容器、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等清扫和洗刷干净。

4、食品充分加热炒熟,不能有半生半熟食物,注意食品、食物的搭配。隔顿、隔夜及外购熟食回锅后再供应师生。

5、炒菜、烧煮食品勤翻动,勤洗刷炒锅。

6、饭菜做好出售前要用菜罩或盖子盖好,做好保温及防蝇工作。7、剩饭、剩菜要妥善保管,及时进入冰柜冷藏,严禁供应霉变食品和变质剩饭、剩菜。

8、正确使用食堂机械用具,依规操作,注意安全,下班时“水、电、气、油”开关全部关好。

二、奖惩

1、因工作不负责,食堂存在饮食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不落实的,学校有权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或单方面终止与相关人员的劳动合同。

2、因工作不负责,人为原因造成饮食安全问题,依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应当承担相应司法责任。

3、工作认真,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学校将依照用工协议给予奖励。

后勤处签名:责任人签字:

篇6: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书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关广大学生的体健康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为了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做好食堂食品安全,为师生创造安宁和谐的校园环境,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确保师生员工生命的安全。也为了强化安全工作意识,使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本校特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以下安全责任书:

1、食堂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不染指甲、不得在食堂内吸烟。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彝良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卫生安全规范化管理手册》和《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切实做好食品卫生、设施卫生、环境卫生。

2、服从管理员、值周人员的工作安排,积极工作,严格执行食堂各种制度。每周值周人员必须处理本周一切大小事务,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滋生。

3、炊事人员必须采用新鲜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食用出芽洋芋、四季豆、菌类食品,加工食品必须蒸熟煮透。严禁供应隔餐(夜)饭菜。

4、炊事用具在食品加工时必须生熟分开,用后洗净保洁存放,必要时进行消毒。所有餐具必须每周严格清洗后消毒一次,管理员做好消毒记录,落实保洁措施。

5、严禁使用违禁有毒器皿盛装食品,食品摆放一定隔墙隔地。食堂剩余成品、半成品,须生、熟、荤、素分隔、分层,冷藏、冷冻保存。

6、定期(周三)进行食堂内外环境大扫除,减少或杜绝蚊蝇、老鼠的产生地,要随时保持室内外的干净、整洁。洗菜、洗碗水必须从下水道排出。拖把、扫帚、撮箕等卫生工具一律存放在规定的地方。

7、严格按规范操作炊事用具。菜板清洗后立放,菜刀立定于案板上,菜盆、菜桶一律倒放,毛巾、手套一律清洗统一摆放。经常检查、保养用具,发现损坏及时上报。

8、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严防发生不正常事件。食堂工作人员离开食堂时必须打扫卫生,摆放好物品,关好门窗。

9、食堂工作人员严格管理措施,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工作,努力做好食堂安全工作。严格做好食品的留样工作,留足数量,标明时间、品名、留样人员。

10、食堂工作人员在服务时应做到:衣帽整洁,仪表大方,热情周到,使用文明用语,不和就餐师生发生争吵。

11、食堂剩饭剩菜如需处理或倒掉,食堂工作人员不能自作主张,必须经管理员同意、记录方可处理。

12、以上规定,望各食堂工作人员认真遵照执行,若因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不严格执行者,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一切后果由食堂工作 人员承担。轻微的给予解聘处理,严重的交由执法部门处理。

13、此责任书一式二份,学校及个人各执一份。有效期:签字之日起至解聘之日前都有效。

学校(签章):

食堂工作人员(签字押印):

篇7: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为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和在校(园)学生的食品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及相关规定,特签订本安全责任承诺书:

一、持证上岗和积极学习

1、本人承诺未患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健康证明按学校(幼儿园)要求在学校(幼儿园)显著位置统一进行公示。本人承诺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不带病上岗,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及时脱离工作岗位并主动报告学校,避免造成疾病扩散。工作期间,注意自身操作安全,注意提醒他人安全操作。

2、本人承诺定期接受培训与考核,积极学习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二、遵循下述食品采购要求

1、食品及原料的采购遵循安全、健康、符合营养需要的原则。

2、食品的采购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必须索取食品检验报告或化验单,按照食品安全追溯要求,如实、准确、完整记录并保存食品进货查验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3、本人将如实准确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相关凭证。

4、进货查验记录和相关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届满后六

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食用农产品的记录和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少于六个月。

5、采购食品及原料,按照下列要求查验许可相关文件,并留存加盖公章(或者签字)的复印件或者其他凭证:

(一)从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的,查验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

(二)从食品经营者(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采购食品的,查验其食品经营许可证等;

(三)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直接采购的,查验并留存其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

(四)从集中交易市场采购食用农产品的,索取并留存由市场开办者或者经营者加盖公章(或者负责人签字)的购货凭证;

(五)采购肉类的查验肉类产品的检疫合格证明;

采购肉类制品的查验肉类制品的检验合格证明。

6、不采购、使用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三)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及消毒剂、洗涤剂等食品相关产品;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生产经营或者不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在加工前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上述情形的,不加工或者使用。

7、提供蔬菜、水果以及按照民族习惯需要提供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8、不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9、不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三、遵循下述食品贮存要求

1、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做到通风换气、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存放、防蝇防鼠防虫设施完好,并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贮存散装食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冷冻设备,贴标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柜存放。

3、食品库房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4、食品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

5、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10厘米、离地20厘米存放,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和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6、食品有专人保管,确保非食堂工作人员不接触食品及食品原料。

7、制作的食品在烹饪后尽量当餐用完,需要熟制的食品应当烧熟

煮透。需要再次利用的,按照相关规范采取热藏或者冷藏方式存放,并在确认没有腐败变质的情况下,对需要加热的食品经高温彻底加热后食用。

四、遵循下述食品操作要求

1.上班时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带好口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前先洗手消毒,工作时不在食堂内吸烟、吐痰等。

2、保持学校食堂内外环境整洁,地面保持干燥,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每餐后通风换气30分钟以上。

3、用于加工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半成品或者成品等的容器、工具从形状、材质、颜色、标识上明显区分,做到分开使用,固定存放,用后洗净并保持清洁。

4、学校食堂的餐具、饮具和盛放或者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使用前洗净、消毒。

5、搞好操作间卫生,及时清除餐厨废弃物,垃圾分类处理。

6、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7、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洗净、消毒,其他用具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8、肉类、蔬菜类先清洗干净再进行切制,餐具洗消池和肉类、蔬菜洗涤池分开使用。

9、食品应煮熟烧透,并用防蝇防尘设施加盖;从烧熟至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备餐操作时应当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10、正确使用添加剂,并做到每日公示。

11、按照规定收集、存放餐厨废弃物,建立相关台账,按照规定交由符合要求的生活垃圾运输单位或者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处理。

五、遵循下述餐具消毒要求

1、餐具、食用工具、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洗净、消毒,做到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在餐后及时清除,并按照环保要求分类处理。

2、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和药物消毒的方法:

⑴煮沸消毒:将洗净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

⑵药物消毒:除残渣→用餐具洗涤剂清洗→药物侵泡消毒→清水冲洗。

3、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4、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时间严格按消毒液使用说明进行。

5、经消毒的餐具有专门的存放柜保洁,防止污染。

六、遵循下述食品留样要求

1.对每餐次加工制作的每种食品成品进行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满足检验需要,不得少于125克,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留样食品由专柜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

2.每样食品使用保鲜袋(保洁袋)分袋装好,标明餐次、时间、食用名称:放入冰箱,在10℃以上,冷藏保存。

七、自愿接受监督

本人承诺自愿接受家长、学校(园)、社会的监督。对学校(园)及相关部门在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八、承担如下责任

1、因本人未按照本承诺书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操作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本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责任。

2、本人工作期间造成学校(园)师生及第三人人身、财产损害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本人行为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九、本责任承诺书一式两份,学校和责任承诺人各执一份,有效期自

****年**月**日至  年

日止。

责任承诺人:

篇8: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整群随机抽取宁夏境内的15所高等学校, 对当天所有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表769份, 收回有效调查表753份, 有效率为97.92%。其中就职于清真食堂者539名, 非清真食堂214名; 男性383名, 女性370名; 汉族占79. 55%, 回族占20.05%, 其他民族占0.40%; 农村户籍占70.52%, 城镇户籍占29.35%, 其他占0.13%。年龄16~69岁, 平均 ( 31.3±9.9) 岁。

1.2方法根据相关文献[3]、法律法规, 在结合专家和一线卫生监督员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态度和食品安全行为4个方面。食品安全知识共12题, 每道题答对得1分, 答错得0分; 满分为12分, 以7分为及格标准。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将被调查者集中起来, 现场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 独立完成 ( 文化程度较低者由调查员采用问答方式完成) 。当场收回查验问卷, 剔除不合格调查表。资料采用双人录入制,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3统计分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品安全知识

2.1.1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58.95% ( 5 327/9 036) 。知晓率最高的为“健康体检间隔时间” ( 83.93%) , 知晓率最低的为“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 ( 15.94%) 。“食物中毒易发季节”和“重大活动食品留样时间”的知晓率也较低, 分别为30.15%和22.31%。见表1。

2.1.2不同特征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比较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得分最低0分, 最高11分, 平均 ( 7.06±2.04) 分, 及格率为61.75% ( 465/ 753) 。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从业年限、月平均收入和是否持有健康证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及格率/%。

2.2食品安全态度食堂从业人员中有98. 14% ( 739/753) 认为不可以“工作时留长指甲、戴首饰、涂指甲油”; 96.81% ( 729/753) 认为“手部刀伤感染不能坚持工作”; 88.45% ( 666/753) 认为“食用河豚鱼有危险”; 89.37% ( 673/753) 认为“经常食用烤制食物容易诱发癌症”; 42.90% ( 323/753) 的从业人员对转基因食品“心存疑虑或不知道是否安全”。

2.3 食品安全行为 “贮存加工食物时生熟分开”、 “不使用非食用物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单位采购食品时索要、查验票据和相关证明”和“不使用长芽土豆制作菜品”的行为形成率较高, 分别为96.28%, 94.42%, 93.89%和96.8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会按照规定上报的行为形成率为85.52%, 从业人员“购买使用转基因食品”的形成率仅为8.76%。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 ( 7.06±2.04) 分, 及格率仅61.75%。说明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存在一定欠缺, 提示必须对该群体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本研究发现, 城镇户籍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高于农村户籍, 可能是因为农村地区教育相对落后, 而且对教育重视不够, 导致来自农村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持有健康证的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高于“无证”人员, 提示必须加强监管, 杜绝“无证”人员从事餐饮服务工作。随着从业年限增长和文化程度增高, 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也不断增高, 与文献报道一致[4,5]。

调查结果显示, 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58.95%, 不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较大。提示在进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宣教时, 内容需要尽可能全面。“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知晓率最低, 仅为15.94%, 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变化较大; 后勤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宣传培训所致。另外, “现行最重要的食品安全法律”和“患何种疾病不能从事餐饮服务工作”知晓率均不高, 分别为61.75%和62. 68%。提示应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

本调查发现, 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态度积极; 在贮存加工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采购索票验证等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均在90%以上。但仍有近15%的从业人员不知道发生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后应先向哪家主管部门报告, “重大活动食品留样时间”知晓率仅22.31%, 说明高校食堂从业人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能力较差, 无论技术准备还是程序准备均存在严重不足, 需要着力加强。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需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则应按照法定程序和步骤上报, 科学处置。

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 必须不断加强培训考核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纠正错误的食品安全行为, 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同时应以农村户籍、文化程度较低、从业年限较短的从业人员为重点人群; 以新近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 全面系统地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为采取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宁夏境内15所高校食堂的753名从业人员, 自行设计问卷对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58.95%, 平均得分为 (7.06±2.04) 分, 及格率仅为61.75%。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从业年限、月平均收入和是否持有健康证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从业人员在贮存加工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采购索票验证等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存在一定欠缺, 而食品安全态度积极、行为尚可。必须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关键词: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食品处理和加工,安全

参考文献

[1]顾聪, 闫建民, 李雨, 等.浅谈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 (5) :444.

[2]李云.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细节与应对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2) :185.

[3]封苏琴, 李春玉, 孙犀林, 等.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2) :114-115.

[4]史根生, 张卫民, 刘亦农, 等.广东、吉林、四川、湖北四省居民食品安全教育前后知信行的比较[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6) :532-534.

篇9: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近年来,关于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多次被媒体曝光。遗憾的是,虽然许多活生生的案例不断在网上或报纸上成为反面教材,但许多学校似乎并未从中汲取教训。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彻底消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食堂一出安全事故,学校出面道歉几乎成了“标配”。“接管”似乎也成为唯一的“有效措施”。但是,这显然不是社会所期待的结局。杜绝一次次的道歉,从众多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中找到制度化的解决办法,才是最应该做的。

当前,学校食堂一般都采取招标方式进行竞争性服务采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方式是一个方向,通过市场配置,一般都能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但奇怪的是,许多学校在这种竞争性的机制下,并没有收到食品安全、营养充分、师生满意的效果。校园食堂既不是市场经济主体,也不是学校的一个部门,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安全问题、营养问题、克扣问题、管理问题等。

造成学校食堂问题重重的原因很复杂。一是以竞争性方式进入的经济体,在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失去了竞争对手,没有了竞争压力,成为一个独特的垄断体。二是学校场所特殊,监管部门不易进行日常性监督。承包方作为经营主体,通过竞争进入校园并经营食堂,营利自然是他们的重要目的。如果失去了竞争和监督,食堂方面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就成为一种必然。

学校食堂是一个特殊的“饭店”,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众多师生的身体健康,社会影响极大。在学校这一特殊场所内,承包者如果失去市场竞争的压力,就很容易失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动力。正因为这样,必须进行更有效的监督。比如,招标应侧重在安全和营养要求上进行设计,必须通过有效监督让食堂承包者守住底线。

学校食堂对外招标,绝不意味着学校在食堂管理上可以放手,而是意味着自身角色的转变——从食堂利益的直接承受者转变为工作监督者。如果出现食品问题,学校的第一反应不该是为承包者打包票,而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和切实解决。以东莞的这所学校为例,如果不是家长无意中发现食品问题,师生们还要吃这些不安全的食品。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将遭受多大危害?学校要真正保护师生安全,而不是维护承包者的利益,这应当成为一种自觉。

笔者建议,可以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或社区主导,成立有教育部门、食品安全部门、学校所在社区和相当比例家长参加的监督机构,对学校食堂进行日常监督。这种方式操作起来并不难,但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学校食堂,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廖德凯∕文)

贫困生交吃请“份子钱”谁该脸红?

今年11月,安徽省宿州市宋庙小学30名贫困生收到了企业捐助的人均1 200元爱心款。这本来是件好事,但荒唐的是,学校竟然因此向每位学生家长收取200元,请捐助方、镇村干部、受资助学生等吃饭,九桌饭花了2 500多元。虽然最终“份子钱”全部退还,但以感谢捐助方为由乱收费、以“人情”之名行吃喝之风,让公益变了味,更令贫困学生家庭寒心。

教育扶贫需要各方努力,企业捐助是有效途径之一。校园公益本是向师生传播正能量、培养爱心的好机会,然而校方的做法让爱心打了折。对此,仅以“人情、礼节”为名搪塞显然说不过去。一句“学校没有经费”,就冠冕堂皇地从贫困生的爱心款里“刮油”,“份子钱”想收就收,更是于情于理无据。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教育工作者应该时时绷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根弦。感恩本是人之常情,但感谢的方式应该有所选择,乱收费、违规吃请行不通。反“四风”需要向这样的行为说不,在校园与社会、公益与利益的边界地带筑牢防线。

6 000元的爱心款被吃回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益捐助领域的大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公益捐助善款使用不透明,甚至巧立名目、弄虚作假、层层克扣、雁过拔毛,这些都与监管不力和制度漏洞有关。各地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每一笔爱心钱都能真正发挥效用。

篇10: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1、食堂须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堂卫生管理人员。

2、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索取相关卫生资料。

3、食品储存仓库保持整洁,食品存放隔墙离地,一物一标签,并有专人管理。

4、原料的分拣存放,加工过程应符合卫生要求,加工容器、加工用具及时清洗、消毒,专项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加工凉菜必须严格操作卫生规程,避免细菌污染。

5、有毒、有害及化学物质等影响人体健康的物品不得与食品及原料混放。

6、餐具在使用前须洗净,消毒并保洁。

7、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加工间内。

8、食品及原料验收不得设在加工间内。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食堂从业人员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持证上岗。

2、从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岗位(责任)区内卫生,随时保持整洁。个人卫生坚持做到“四勤、三不、三要、三短、四坚持”。“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三不”:不准将非食品加工制作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带入操作场所;工作时不准戴戒指、项链、手链(镯)、耳环等饰物和涂指甲油;不准在操作场所吸烟、穿工作服进厕所及离开生产加工经营场所。“三要”:上班时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必须全部戴于帽内;加工制作冷菜等熟食品和配餐间操作时要戴口罩;直接入口食品要用专用工具拿取。“四坚持”:坚持卫生操作规程、坚持公用物品消毒、坚持湿式清扫、坚持漱口刷牙防口臭。

“三短”: 头发短、指甲短、胡子短。

3、工作时间不准吃东西、不准随地吐痰、不随便掏耳掏鼻。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学校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二、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疾控中心或防疫站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三、食堂从业人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四、从业人员不能穿拖鞋、戴首饰上岗。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生产经营人员培训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及一般从业人员,初级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20、50、15学时。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知识、工作纪律、培训合格后取得培训合格证。

2、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从事食品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有按规定经过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负责人或卫生管理人员方可申请开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具备上述条件的食品生产单位不予发放卫生许可证。

食堂前厅卫生管理制度

1、服务员穿着整洁,男不留长发,女发不披肩,不戴首饰,不化妆。

2、前厅应当保持就餐台面整洁,无苍蝇、无灰尘,在有师生员工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

3、做好地面、楼梯、窗台、售饭台面、售饭窗口玻璃、茶水具等清洁卫生工作。

4、售饭结束后未使用的餐具应当回收消毒保洁,保证餐具无破损。

5、使用过的餐具及时回收整理摆放符合装箱要求,并擦清就餐者使用台面。

6、当发现或被就餐者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光性状或可疑变质时,餐厅服务员应立即撤换该食品,并告知备餐人员立即检查同类食品,确保安全卫生。

7、回收残食应当符合相应卫生要求,保证残食不满溢、不漏出。

8、工作结束后,做好就餐台面、售饭台面、桌椅及地面的清扫整理工作。

烹调加工间卫生管理制度

1、用于加工食品的刀、砧板、案板、盆、桶、筐、容器、抹布等必须标志明显,做到生、熟、荤、素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清洗,保持清洁。盛装熟食品的容器(盆、盘、桶、筐等)用前必须消毒。

2、装调料、辅料的容器必须加盖,用后入柜(或上锁)存放。

3、加工制作前必须检查食品质量,采用新鲜洗净的原料制作食品,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不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的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原辅料。

4、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煮透,防止里生外熟,食品生产烹饪后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小时。隔顿、隔夜熟食应回锅烧热后供应。不得向顾客供应可能影响健康的食品。

5、品尝菜肴须用专用工具,严禁用炒菜勺或用手抓菜肴品尝。

6、烹调间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非食品加工及个人生活用品等。

7、工作结束后,调料应加盖,工具、用具、灶上、灶下、地面应清扫洗刷干净。

面点间卫生管理制度

1、原料经检查挑选,发霉、虫蛀、变质原料不用。

2、制作面点前应做好手、刀、案板、棍棒等清洗消毒工作。

3、馅芯用多少加工多少,剩余馅芯放入冰箱储存。

4、鲜蛋应放入保鲜柜冷藏。食品添加剂应按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中的规定使用。

5、制作面点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用具、容器应生熟分开,成品容器专用。

6、成品放入洁净的食品专用厨柜内,做到防蝇、防鼠、防虫。

7、工作结束后将刀、案板、和面机等洗刷干净。

粗加工间卫生管理制度

1、实行专人加工、专用工具与容器,未加工和已加工的原辅料须分类、分架、分开存放。严禁将食品原辅料直接放于地上。

2、清洗加工食品原料先检查质量,腐败变质、有害有毒、未经检疫的食品不加工。当餐所用原辅料当餐加工,尽量用完。未用完的或易腐败变质原辅料,粗加工后须及时冷藏保管。

3、坚持一择、二洗、三切的操作程序,洗后无泥沙杂草。严禁将未洗净的原辅料直接送入烹调加工间使用。

4、肉类(含水产品)、蔬菜须分间(池)清洗,分案切配。装肉类(含水产品)、蔬菜的容器应分开固定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5、加工结束后,将地面、水池、加工台洗刷干净。所有工用具、切配案台、容器 用后应洗净,定位存放。

6、保持粗加工间整洁。粗加工的废弃物应及时清扫,做到地面、地沟,无积水、无异味。

凉菜加工间卫生管理制度

食堂库房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原辅料入库前必须严格检查验收。发现有不符合卫生要求、大宗食品无合格卫生经验报告书、供货票据者,不得入库。

2、坚持出入库登记和先进先出库原则。

3、各类食品原辅料须分类(库)、分架存放,隔墙离地,加盖,标识清楚。食品添加剂须专柜保管。

4、定期检查食品质量,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的食品原辅料,对未及时处理的食品原辅料应标明“待处理”。

5、保持库房整洁、干燥、通风、透气。冰箱(柜、库)须定期清理、除霜,做到无血水、冰渣。

6、库房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非食用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等。

原料采购与索证制度

1、食品原、辅料必须到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并向供货方索取本批次产品合格的卫生经验报告书和供货票据。

2、坚持大宗食品原、辅料(米、面、油、肉类、调味品等)和食品添加剂定点采购,蔬菜、水果等应相对固定采购地点。

3、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标识必须清楚且符合有关规定,严禁采购“三无”(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品。

4、严禁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未经兽医卫生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超过保质期及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

原料采购进库验收制度

1、确定专人负责原料采购进库验收制度,严格把好进货验收关。

2、在食品购销台帐详细登记产品名称、供销单位、购销数量、产品批次、保质期限和相关证件等情况。

3、进库原料必须有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畜、禽类产品应有检疫合格证或查看胴体是否加盖有效验讫印章、检验合格证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检验项目及结果、检验日期等内容。

4、须冷藏的原料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5、原料储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

二、饮食服务部质检负责人至少每周定时检查两次食堂的卫生情况,并作好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1.食堂内的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地面坑洼处是否积有污水,潲水桶是否加盖。水池内外、排污地沟等处有无堵塞,是否有饭菜残渣。灶台,操作台等处是否干净、整洁。

2、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确穿戴工作衣帽,有无戴首饰上岗,有无在工作区或操作间吸烟,有无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有无不良卫生习惯,售饭时是否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设施有无损坏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4、从业人员是否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生熟、荤素分开,有无不规范操作现象。

5、库房是否通风、整洁、整齐、明亮。

6、餐具用具是否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是否按规定和要求进入保洁柜存放保洁。

食堂采购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食堂食品原料辅料采购的管理,合理控制费用支出,降低采购成本,以及防止因采购劣质食品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采购员专人专职,负责食品采购,职责如下:

1、必须讲原则,责任心强,正直诚实,不谋私利。

2、负责食堂所需食品原料辅料的采购,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质优、价廉。同时负责食堂所需的除食品原料辅料以外的其他物资的采购,此类采购,必须遵循采供部的相关规定。

3、根据食堂提出的采购申报情况,及时负责采购。分析食品原料辅料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负责供应商的筛选,确定合格供应商,并经常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

5、协同食堂验收员,对供应商所配送的食品进行验收,必须严格把关。

6、调研市场价格,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查了解市场价格浮动行情。

7、保管进货单据,根据进货统计和约定时间,对单据进行审核后,申请付款。

8、监督食品原料辅料的出入库及库存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采购原则:

1、应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价格质量比服务,追求质优价廉。

2、实行“定点采购”,坚决杜绝从流动摊贩手中采购的行为,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根据“货比三家”的原则,再结合供应商的规模、诚信等因素,综合评价后最终确定一家为定点采购的合格供应商。另外再选择来两家作为备份供应商,以备急需。

三、供应商管理规定

合格供应商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备合法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照: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负责人身份证,其复印件必须提交本公司备案。

2、特别是大米、面粉、菜油、调料、肉类五大宗食品的供应商,还必须同时具备国家规定的必须具备的相关资质、证书: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动物检疫合格证等等。

3、对于不完全具备相关证照的某些食品原料辅料供应商,如蔬菜类供应商,仍应坚持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农贸市场的摊贩手中采购,以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原料辅料可以溯源。严禁采购路边货或其他无法溯源的食品原料辅料。

4、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与本公司签订长期合作的意向性合同,其中应约定食品原料辅料的质量、卫生、定价办法、配送方式、退换货、货款支付方式、食品安全责任等。

5、供应商必须提供正规发票、送货单、收据等送货凭证。

四、食堂验收员负责对采购回来的食品原料辅料进行验收,职责如下:

1、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坚决维护公司利益。

2、根据食堂采购计划表,对食品原料辅料先验收后入库,拒收假冒伪劣、腐败变质、过期、无生产厂址的食品,保证数量、份量、重量、质量相符,验收后在单据上签字。

3、不定期抽查入库食品的数量和质量。

五、食品验收办法:

1、“一看二闻三尝四问五索”:一看——看食品有无外包装,包装是否完好,包装上的配料表、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等要素是否标识齐全,看食品有无变色、腐败;二闻——闻气味,是否有异味、腐败味;三尝——尝味道是否正常;四问——问生产过程、装卸运输过程、进货渠道等;五索——索取相关资质证件、送货单。

2、肉的验收:①索取检疫合格证。②看肉的颜色,肥膘呈白色,疫肉呈紫红色。③查看是否注水。④肉外表无毛。

3、鱼的验收:①鲜鱼:闻味为正常的鱼腥;看鱼的眼睛是灰色的且向外突出;看鱼鳞是否齐全。②冻鱼:看颜色不发黄,看眼睛不浑浊、凹陷。

4、米面的验收: 索取出厂合格证、称重、看米的色泽。

5、油的验收:①索取出厂合格证、检验证明;②看透明度,色泽透明的是植物油;③闻有臭味的可能是地沟油,有矿物味的更要拒收;④尝味道,有异味的可能是地沟油;⑤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的,水分超标;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有可能是掺假产品,拒收。

六、食品采购流程

1、采购前,采供员先对仓库食品原料辅料剩余数量进行盘点,然后根据食堂具体经营情况及提出的采购申报情况,确定各种食品原料辅料的需求量。对于需求量的把握必须适度,应避免因采购过多放置时间太长导致腐败变质或因采购过少不够用而影响供餐。

2、食品原料送到后,由采供员协同食堂验收员进行验收。对不合格食品拒收,退回要求重新配送;对合格食品,核实数量、份量、重量、质量,并在供方送货单和食堂采购计划表上登记准确,按验收实际入库。

4、食堂管理员凭采购申请单和验收确认的送货单申请付款签字。

5、未经采供部审批同意,食堂管理员不得擅自采购。

七、食堂管理员及采供部相关人员应经常关注市场行情。如发现原供应商的价格偏高,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降价,协商不成应立即更换供应商,寻求价格更低的合格供应商并进行合作。

八、食堂管理员及与采购相关的人员在采购中,不得暗箱操作,收受任何回扣,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纪律守则

一、严于职守

1、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内不得擅离职守或早退,下班后无事不得在食堂内逗留。

2、工作时间不准打私人电话,不准会客。

3、工作时间不得吃东西,不准开放收录机、电视机,唱歌和大声喧哗。

4、按时就餐,不准浪费,必须按餐厅规定就餐。

5、不准粗言秽语,不准讥讽师生员工或不理不睬,不准与师生争辩或在公共场合与同事争论。

6、在工作场所要保持礼貌待客,站立服务,不可高声谈话和闲聊,不准当着师生整理头发或触摸自己面孔,以及掏耳、鼻孔。

二、仪表仪容

职工的仪表仪容如何,直接影响食堂的声誉及格调,全体职工必须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1、员工必须保持服装整齐清洁,戴好工作帽。

2、男员工头发以发脚不盖过耳部及后衣领为适度。不准留小胡子。女员工不准披头散发,头发以不盖过肩部为准。保持雅淡清壮,不准浓妆艳抹和使用味浓的化装用品。员工必须勤修剪指甲和头发,保持清洁。

3、饰物仅限于佩戴结婚戒指,白案师傅不能佩戴戒指。

三、工作态度

1、礼仪----是员工对顾客和同事的最基本态度,窗口人员要站立服务,面带微笑。要使用敬语,做到“请”字当头,“谢”不离口,做到热情有礼。

2、效率----提供高效率服务,关注工作上的细节,为顾客排忧解难。

3、接待----凡顾客有求于员工,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简单回绝请求,不是本部门的工作也必须代客人转告有关部门,主动联系办理。

4、责任----无论是常规的服务还是正常的工作,一切以及时圆满为目的。

5、协作----各班组之间,相互之间应积极配合真诚协作,不准互相扯皮,推委,应同心同德解决疑难。

6、忠实----忠诚老实是每个员工必须具有的品德,有事必报,有错必改,不得提供假情报,文过饰非,阳奉阴违,诬陷他人。

四、爱护公物、维护环境卫生

1、爱护食堂的一切器具,注重所有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节约用水、用电或易耗品,不乱拿公物,不准将有用的公物随手丢弃。

2、养成讲卫生的美德,不准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烟头或杂物,如在公共场所发现有纸屑杂物等,应随手捡起来,以保证食堂内清洁、舒适的环境。在宿舍,员工应遵守宿舍管理条例,注意宿舍卫生。

五、员工衣柜的管理

员工衣柜为存放工衣而设,不得存放食物或其他物品,并保持整洁。

六、工作服管理

1、食堂视工作岗位的需求,发给制服两件。

2、员工穿着必须保持整洁,上班时必须按规定穿着工作服。

3、离职时员工必须将制服交回本部门,如有遗失或损坏须按规定赔偿。

七、安全守则

1、注意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如发现事故苗头或闻到异味,必须立即查找并及时报告,切实清除隐患。

2、员工下班前要认真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3、不准将亲友或无关人员带入工作场所。

篇11: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责任制

1.加强食堂工作的管理,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2.妥善安排师生伙食,努力降低成本消耗。

3.加强对伙食的管理,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

4.认真作好采购工作,做到物美、价廉。

5.负责饭菜制定,不断增加饭菜花样。

6.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协调好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确保服务质量,负责食堂工作人员的作息制度。

7.加强食堂开支管理,健全开支手续,认真记帐,每月清点一次物资,每月公布一次帐目。

8.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有关规定,确保就餐人员饮食卫生,对食物中毒负主要责任。

9.定期召开生活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10.严格控制食堂工作人员作息制度,严格掌握饭菜质量,对于违背操作规程造成饭菜质量差或误点开饭,要追究责任,并及时向校领导反映。

11.坚决抵制各种违纪现象,对违纪现象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严肃处理。

篇12:食堂管理人员安全目标责任书

为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食堂卫生安全管理责任书。

1、责任期限:2018年3月1 日至2018年 8月31 日。

2、食堂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卫生要求,为教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食堂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要坚守岗位,每天巡视检查、监督食堂饭菜的质量、数量、卫生等情况;对违反卫生制度、管理制度的行为及时处理和纠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食堂工作正常进行。因擅离职守、管理不严、失职或违反制度而造成损失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学生及校内人员伤害,要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

3、认真检查食堂两证(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学校卫生许可证)是否齐全或过期。更换的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先向学校出示《健康证》,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具有一定的烹饪能力,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食堂管理人员要负责食堂日常管理,做好食堂安全、卫生和食品的保管和检查。教育食堂工作人员热爱工作,热情为师生服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卫生标准;严格搞好食品卫生;严把采购和出售关;采购粮油、蔬菜必须渠道正规,索证索票等手续齐全;认真记好进货台账,且保证在运输、储藏等方面无污染;做好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学期不少于五次,有教案、有记录。

5、督促食堂工作人员保持食堂的整洁、卫生(每天打扫、每周有大扫除)。操作间要生、熟分放;做好餐具的回收、清洗、消毒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防火、防毒、防盗、防蝇、防鼠和防食物中毒工作,每餐要有留样,留样食物不少于200克,留样时间48小时;认真督促检查食堂环境卫生与食品卫生,把好质量关。

6、严禁使用腐烂、变质、受污染及劣质原料,不采购、加工和出售假冒伪劣、过期、霉变的食品;不出售未加工熟透和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食品;禁止食用剩饭剩菜,严防食物中毒。

7、食堂内炊具、用具(包括炊事人员自用的餐饮具、橱柜等)存放要规范,清洗要彻底,餐具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8、做好货物进出登记。食堂储物间内卫生保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水、无老鼠;要清洁、干燥、通风,食品要分类存放,并要有容器加盖。做好防火、防窃、防投毒工作,确保安全,杜绝中毒事件发生。

9、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食堂管理员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再由校长(园长)及时上报中心学校。

10、此责任状一式两份,学校、食堂管理员各执一份,如食堂管理人员有变动,要重新签订。

学 校(盖章)

校 长(签章): 责任人(签章):

篇13: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对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县贵南县和海晏县4所寄宿制中小学校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按学校整群抽样,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教师分别为315,396名,食堂从业人 员分别为111,86名。

1. 2方法参考文献[3 - 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预调查基础上反复讨论修改而成。教师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15个营养知识和“经常吃早餐”等10个方面的行为。食堂从业人员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日常摄入最多食物”等15个营养知识和“喜欢的烹调方式”等12个方面的行为。2012年7月开展基线调查,调查前所有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以学校为单位,集中匿名填写问卷,当场填写并收回。2012年10—12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培训计划、制作了宣传资料。2013年1月在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配合下,对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为期5 d的集中营养健康教育活动,内容涉及营养素、合理营养、疾病营养、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鼓励培训对象提问、参与讨论。食堂从业人员除课堂培训外,结合学校实际现场开展了食品安全、营养餐和食物搭配的具体指导。干预后用相同问卷对参加培训的在校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调查。

1. 3统计分析教师或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知晓率 = 回答营养知识正确的人数/应回答营养知识的总人数×100% ; 教师或食堂从业人员营养行为形成率= 回答营养行为正确的人数 / 应回答营养行为的总人数×100% 。用Exce 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5.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 0. 05。

2 结果

2. 1教师营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后教师15个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从59. 09%提高到94. 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 957. 74,P< 0. 01) ,单项营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大部分知识点知晓率提高40% 左右,项目活动使教师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见表1。

2. 2教师营养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后比较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后教 师营养行 为10个方面的 形成率从40. 51% 提高到83. 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1 380. 09,P < 0. 01) 。除吸烟外( P > 0. 05) ,其余9个方面营养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见表2。

2. 3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后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从50. 45% 提高到81. 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10. 20,P < 0. 01) ,除“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来源”2个方面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 P值均 > 0. 05) ,另12个营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1) ; 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使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大部分知识点知晓率提高40% 左右。见表3。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 。

注: ( ) 内数字为形成率 /% 。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 。

2. 4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后比较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后食堂从业人员营养行为形成率从60. 66% 提高到94. 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1. 36,P < 0. 01) ,除“尽快吃完烹饪好的食物”和“做菜的工序”2个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 P值均 > 0. 05) ,其余10个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干预后食堂从业人员大部分营养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见表4。

注: ( ) 内数字为形成率 /% 。

3 讨论

合理营养奠定终身健康[6]。营养是奠定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是形成人类发展的认知基础,营养与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条件[6],投资儿童营养教育是促进人类和经济发展最为优先、有效的战略措施[7]。贫困农村地区是我国学生营养改善的重点地区,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是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8]。学生可通过教师获得营养健康知识,通过食堂膳食获得营养,所以提高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和营养行为形成率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体格发育[9]。学校健康教育是一项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10]。

干预后,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知晓率和营养行为形成率总体提高明显,大部分营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提高40% 左右,项目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一般认为,人们的饮食行为与营养知识及饮食态度呈正相关[11,12],管理部门应将藏区寄宿制学校营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计划,中小学校应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等方式加强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教育[13,14]。在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中,要把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卫生知识和基本素质,防止食源性疾病作为重点[15]; 在对教师的营养知识教育中,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设置多样化的营养健康课程[16],提高教师营养知识。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10]。

本研究表明,藏区寄宿制学校健康教育对提高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水平和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效果明显。学校和教育部门要重视和推广寄宿制学校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和行为的营养健康教育活动,并重视多样化的干预方式,如多媒体、现场指导、发放宣传资料和纪念品等形式,以吸引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摘要:目的 了解对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小学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开展的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促进学生的营养教育及提供合理膳食提供参考。方法 对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县4所寄宿制中小学校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作宣传资料,开展为期5 d的集中培训和宣教等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后用相同问卷再进行调查。结果 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后,教师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从59.09%提高到94.38%(χ2=19.57,P<0.01),食堂从业人员从50.45%提高到81.78%(χ2=310.20,P<0.01);干预后教师营养行为形成率从40.51%提高到83.03%(χ2=1 380.09,P<0.01),食堂从业人员从60.66%提高到94.19%(χ2=351.36,P<0.01),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是改善寄宿制学校教师和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和行为的有效方式,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建立相应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篇14:学校安全责任书(食堂采购人员)

关键词:食堂管理;小学;食品安全

小学食堂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其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以及关系到学校构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成效。所以,必须对小学食堂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食堂管理工作效率,增强食品卫生方面的质量保障,搞好食堂就餐环境,是禁止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重点。

一、小学食堂管理现况

当前,不仅是针对学生家长,包括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等均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了高度的关注,改善食堂的就餐环境也十分迫切。但因小学还没有实行统一的营养餐配制体系,学校也没有统一的经营模式,致使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食品卫生安全也不理想。特别是与餐馆饭店比较,学校食堂具有以下特征:(1)学校食堂属于一个服务性的市场,相关经营人员想从该市场中赚取利益,则从业人员必须要有为广大师生服务的认知,怎样去开发这个市场,需要有科学的经营管理;(2)无论学校的食物如何,学生均须在学校用餐,因此,也就没有竞争;(3)食堂工作人员面广量大,流动性极强,其文化接受程度不相同;(4)用餐人员多并且处于集中状态。事实上,上述这些都取决于学校的特点。学校食堂是大锅饭,没有餐馆饭店的美味,等到了一定的时间,学生就对食堂饭菜产生了厌恶,反而更喜欢去吃路边摊。但是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对路边食物的安全性是有怀疑的。根据这些现状的出现,必须从管理方面下手,并利用管理的效果来应对这个难题。

二、小学食堂存在的缺陷

1.没有完善的食堂管理体系

只有具备了严谨而明确的管理体系,才能让食堂管理正常运行,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但事实上,目前有部分小学并没有按照国家学校食堂管理方面的有关法规认真执行,也没有构建一套健全的管理准则及行为规定。无论是在采购、烧饭、出售、卫生检查等相关流程均没有任何的制约,致使机会主义行为盛行,丢失公共财物的情况屡次出现。

2.思想观念陈旧

众多小学的领导包括教师均认为,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第一任务,而像食堂管理这种属于后勤类的工作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完成,甚至还有的教师仍保持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思维模式。实际上,这种想法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其没有责任心的表现,也是诱导小学食堂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因素之一。

3.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与营养人才

一般在食堂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招聘的形式进入的,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别的形式進来的。这样的情况也就表明了食堂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与营养人才。

三、食堂管理经营的相关对策

1.提升有关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堂安全工作的重视

要想做好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首先就要提升相关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务必要将学生的食堂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进而清晰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学校食堂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的义务和职责,保证举措、责任、监管均落实。

2.完善学校食堂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学校食堂的每一项规章制度,确定校长作为学校食品安全的首要负责人,具体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级级相扣。严格要求学校根据《学校食堂食品留样制度》落实留样制度。另外,建立学校食堂安全应急制度,只要一出现食堂食物中毒情况,则马上查明原因,采取相对应的对策并有效控制事情的发展。

3.增强监管信息通报及报告

建立并实行社会投诉渠道,构成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关心与支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优良氛围。此外,学校要认真对待学生、家长及社会反映的食堂所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4.引入竞争机制,推崇社会服务化

坚决走学校统一经营管理的饮食服务模式,杜绝小学食堂对外承包,或者已经承包的,等到了期限后务必将其收回。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社会服务化,让服务者可以在原来条件、设备基础上再进行投入和健全,责任落实,加强自身监督管理,从而人员比较固定,在学校内构建统一的原料采购、物资配送、对卫生管理标准的饮食管理模式进行统一,进而对学生就餐的多元性给予一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小学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必须要由上而下,开展统一管理,明晰职责,充分展现教育主管部门的效果。只要能够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信念,在保障食品安全卫生的基础上,提升质量,重视营养搭配,就可以让学校食堂变成师生所满意、家长放心、社会给予赞扬的理想食堂,进一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校的优良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卞永霖.学校餐饮安全的监管[J].中国校医,2015(8):639-640.

[2]程虹.中小学食堂之我见[J].经营管理者,2013(12):251-252.

上一篇:在湖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杨泰波)下一篇:2017秋季尔雅形势与政策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