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高原施工措施及后勤保障

2024-04-26

消防工程高原施工措施及后勤保障(精选8篇)

篇1:消防工程高原施工措施及后勤保障

高原施工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后勤保障

1、高原施工措施

(1)、组织原则

针对本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施工原则:“抢室外、抓埋管、保室内”,“多机械、少人工”。

根据本项目总的工期要求,在消防工程施工安排上,要突出一个“抢”字。同时,利用有利季节,抓好消防水池、室外土方开挖和管道敷设施工,促进消防工程施工。

针对高原特点,特别是缺氧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人员要精干,多使用机械,少使用人工。

(2)、组织机构

组建高效精干的指挥机构。公司设******项目消防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各职能部门,组成配置装备精良,技术熟练,敢打硬仗,不怕吃苦的专业队伍。

(3)、施工目标

1)、******室外工程

开始日期2012年3月10日,完成日期2012年7月5日

2)、******火灾报警系统

开始日期2012年6月8日,完成日期2012年8月25日

3)、****安装

开始日期2012年7月12日,完成日期2012年8月10日

4)、******消防水系统

开始日期2012年7月22日,完成日期2012年8月22日

5)、消防报警系统调试

开始日期2012年10月2日,完成日期2012年10月15日

6)、消防检测、验收

开始日期2012年10月16日,完成日期2012年10月30日

(4)、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

准以及****项目建设指挥部的有关规定。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5)、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6)、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

劳动力用工计划按所需劳动力1.3倍系数配置。配足技术管理、施工人员。要切实抓好施工队伍的培训。

在施工中,要制定详细的工艺细则,并将其制成工艺卡片发放到班组,做到人人清楚。

2)、机械配置

由于高寒缺氧的不利环境,因此尽量采用电动机械,除开配备足够的机械储备能力外,由于本项目地处****东南部,业主对项目已配备的电网电源可用,但在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和布置上需认真研究,配备一定数量的发电机。

公司后方提供足够的支援和支持,确保现场工作顺利进行,尤其在前期要多上协调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为后续工作创造条件。

(7)、生活后勤

制定《高原施工人员营养指导书》,在**市采购菜品和食品,严格按人体所需营养进行配餐。

(8)、医疗卫生及防疫

与**市人民医院建立联系(距离***和***分别约22公里和16公里),负责作业人员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对参建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全面体检和进场后作定期体检;提前进行工地环境交底和医疗保健卫生教育。以预防和自我保健为主,医疗护理为辅,增强全员抗病保健康意识。要对每个施工人员身体状况跟踪观察记录,同时按规定缩短工时,尽量以机代人,减轻劳动强度,保护体能。按规定进行劳动保护,科学配制营养膳食,注意防寒保暖,防疫防病,必要时进行补氧和服用增氧药物,要备足急救用品,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为了维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队伍实行部分轮换和回内地短期休息,保证不发生冻伤和病亡。尽一切

努力把急性高原病控制在3%以下。

针对高寒缺氧、体能消耗大、抵抗力差等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注射流感疫苗和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9)、高原环境保护

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高原植被的生长极其缓慢、再生能力非常脆弱,在施工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让每个人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维护生态环境,在工程施工期间要尽可能减少对高原植被和冻土的破坏。应全面控制施工污染,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严格控制水污染,对生产和生活垃圾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处理,真正是高原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向施工人员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禁猎杀、捕获或袭击野生动物,以维护高原生态平衡。

(10)、混凝土施工

由于低含氧、低气温、低气压及风速大、强辐射的恶劣自然条件,必须采用特殊砼,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主要技术要求及技术难点有:

保证混凝土浇注后,在周围介质为负温条件下(不同施工时间,其负温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达到设计要求。

必须保证混凝土浇注后,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及拆模强度,以满足进度要求。

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应具备良好的耐低温性、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

2、后勤保障

主要材料、设备采购后勤保障以**市为主要采购点,***、***为辅材、小型机具后勤保障采购点。为有效的保证******项目消防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的供给,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后勤物资保障的科学配置,严格执行公司后勤管理和服务规章制度。

(1)、后勤保障物资采购管理

1)、提报公司的办公用品、微机耗材、低值易耗品、生产用品、劳保用品、房屋设施维修计划,并按月度组织实施。

2)、根据计划和实际需求组织招标或比价采购。

3)、节日物资的采购和发放。

4)、严格按计划控制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等费用支出。

(2)、物资管理

1)、建立物资库存和出入库登记台帐,并及时办理出入库手续,录入收、发、存的相关数据。

2)、库存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生产用物品等保管、养护、盘点和帐物核对。

3)、发放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生产用物品等。

4)、低值易耗品的配备、调剂、盘点、报废和帐物核对。

5)、废旧物资的日常管理和处理。

6)、公司的生产用具、家具用具、办公设备、低值易耗品的使用和维修管理,并对各部门低值易耗品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伙房餐厅管理

1)、为员工提供三餐供应和外来客人的就餐服务。

2)、炊事物资的采购和伙房成本核算,建立并登记物料出入库台帐。

3)、伙房、餐厅及卫生区的卫生清扫和食品卫生管理。

4)、餐厅桌、凳,伙房炊具、餐具及其它资产的管理。

5)、组织炊事人员体检,换发卫生健康证。

(4)、管理人员、施工工人宿舍管理

1)、加强宿舍区的安全巡逻和外来人员的询问、登记。

2)、阻止可疑人员、小商贩、推销人员进入宿舍区。

3)、安排人员对宿舍公用区域的卫生清扫。

4)、宿舍车棚的车辆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

5)、采取制止或报警措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

篇2:消防工程高原施工措施及后勤保障

一、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根据气象台历年的统计资料,广州地区4~8月份为雨季,而本标段工程施工周期较长,跨度约为2年,雨期将将在总工期中占一定的天数,对本标段工程具有较大的影响。做好雨期施工技术措施是顺利完成工程的关键之一。我集团公司根据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做好以下雨期施工技术、防范措施:

1.雨季施工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雨季施工生产计划,针对广州地区雨季的特点,结合本项目雨季施工的主要工序编制雨季施工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做好对工人的技术交底。所需材料要在雨季施工前准备好。

2.掌握气象资料,与气象部门定时联系,定时记录天气预报,随时通报,以便工地做好工作安排和采取预防措施,尤其防止恶劣气候突然袭击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爬模系统等易受天气影响的部位,应设置风速计,以便获得施工现场的第一手资料,确保施工安全。

3.当雨季气候恶劣,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及不能保证安全施工时,应停止吊装施工。此时,应注意保证作业面的安全,设置必要的临时紧固措施。(如揽风绳、紧固卡)

4.沿整个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水泵,排除施工用水及雨水,雨后及时清除积水,保持整个施工现场的整洁,并确保塔吊等机具脚部不受浸泡。

5.夜间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设置天气预报员,在雨季施工期间加强同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好天气预报工作。

6.做好施工人员的雨季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尤其在大雨过后,此项工作必须进行。包括对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防护等进行检查。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7.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牢固,脚手架立杆底部必须设置垫块,并保证排水良好,避免积水浸泡。所有马道、斜梯均均采取防滑措施。

8.雨季来临时通知搅拌站注意砂石等材料含水率的确定,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9.在雨季到来前,做好脚手架的防雷避雷工作,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防雷安全。

10.雨天不得进行焊接作业,但必须持续焊接时,应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11.雨季施工时,安全防护措施要合理、有效、工具房、操作平台、吊篮及焊接防护罩等的积水应及时清理。

12.雨季施工,应保证施工人员的防滑、防雨、防水的需要(如雨衣、防滑鞋等)。降雨时,除特殊情况外及特殊工位外,应停止高空作业,将高空人员撤到安全地带,拉断电闸。

13.雨季所需材料,设备和其它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塑料布等由材料部门提前准备,及时组织进行,水泵等设备应提前检修。

14.对混凝土泵采取遮挡措施,保证混凝土质量、配合比不受雨水的影响。

15.雨季期间对水泥等材料进行覆盖,并做好材料堆场的排水。

16.雨天不允许露天浇灌混凝土,所以要掌握好天气预报,必须要有保证质量安全的具体可靠措施,方能组织露天施工。现浇框架,特别是现浇平台板一定要注意天气预报,不要在不允许留施工缝位置上遇雨天不能浇灌而影响主体工程质量,而且还要准备塑料布遮盖。楼板混凝土施工应选择无雨天气。混凝土浇灌后遇雨立即覆盖,在进行下段混凝土前,要把表面被水浸泡过的混凝土砸掉一部分,直至密实层为止。不准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灌,应注意当地气象预报,要抢晴天施工,也要做好防雨的施工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灌后,未达到终凝如遇雨,应及时用塑料布或油毡遮盖,防止雨淋。

17.防雷设施的要求:防止雷击的方法是安装避雷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将雷电引入大地而消失以达到防雷的目的。所安装的避雷装置必须能保护住受保护的部位或设施。避雷装置三个组成部分必须符合规定,接地电阻不应大于规定的欧姆数值。每年雨期之前,应对避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用仪器进行遥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避雷装置处于良好状态。

18.雨期施工中对易燃易爆物品的防火要求:电石、乙炔气瓶、氧气瓶、易燃液体等应在库内或棚内存放,禁止露天存放,防止因受雷雨、日晒发生起火事故。

二、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广州市夏季气温比较高,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重点应做好安全生产、防暑降温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一)组织保证

在夏季高温季节指挥部成立“夏季高温季节工程指挥部”,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项目经理为副组长,其余各职能部门、各专业分包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确保现场信息畅通,同时施工现场管理和职工生活管理做到责任到人,认真督促检查,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得力,确实保证职工健康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具体管理措施

1.在夏季高温季节增加职工食堂、宿舍、办公室、厕所的环境卫生检查次

数,不合格的饭菜不允许出现在职工的餐桌上,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杜绝常见病的流行。在增加营养的同时向职工(特别是生产第一线和高温岗位职工)提供降温避暑药以及绿豆汤等,以确保安全和健康。对在特殊环境下(如露天、封闭等环境)施工的人员,采取诸如遮阳、通风等措施或调整工作时间(早晚工作,中午休息)等措施,防止职工中暑、窒息、中毒和其他事故的发生,炎热时期派医务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防治观察。一旦发生中暑、窒息、中毒等事故,立即进行紧急抢救或送医院急诊抢救。严禁职工到江河湖泊中洗澡、游泳,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夏季高温季节是现场用电高峰期,定期对电气设备逐台进行全面检查、保养,禁止不规范用电,对职工宿舍的降温用电设备及电线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在此阶段开展“安全用电活动”评比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管理,在露天堆放的危险品采取遮阳降温措施。严禁烈日曝晒,避免发生泄露,杜绝一切自燃、火灾、爆炸事故。

4.人容易在夏季高温季节产生烦躁心理,项目部根据周边居民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的走访、沟通,协调好与周边居民以及相关部门的关系,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三、台风季节施工措施

广州位于沿海一带,每年均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台风侵袭,因此,做好台风季节的预防措施,是确保安全、顺利施工的前提。

1.制定防台风程序,密切与本地气象站联系,及时接收台风运动信息。

2.风力达到12级以上时,吊装设备、行车控制器应挂零档,扒杆摆至顺风方向,钓钩收起,靠塔身防止,应停靠轨道中间位置,轮轨装上限位置,地面起重设备扒杆放下地面,用垫块支撑好;其他起重、运输及土方设备应集中停放到安全场所,避免被台风刮倒。

3.对现场中大型设备的防雷接地进行检查。

4.对临建设施状况及生活区的用电进行检查,并做好排水措施检查,保证场区排水畅通。

5.台风来临前,外架上固定的广告布应松开,硬的广告牌及安全标语牌要拆除,以免风载过大影响架体安全。

6.台风、暴雨期间,现场停止施工,并切断电源。

7.台风、暴雨期间,项目部将对全体管理及施工员工进行紧急管理,避免外出。

8.在此期间停止室外作业,尽量调整安排在室内施工。

9.加强施工电缆、电线的检查加固,使电缆、电线固定于建筑物或其它固定物上。对台风暴雨期间不使用的电器设备,将其电源全部切断。

10.关闭电源或煤气来源。非绝对必要,不可生火。生火时应严格戒备。

11.重要文件或物品应有专人看管。门窗破坏时,警戒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

12.现场的施工材料(如焊条等)应回收到工具房内,施工废料要清理到安全地方。

13.电源线要绑扎固定好,遇到有棱有角的地方要用橡皮或胶垫包起,并闭合所有的电源开关。

14.工具房、焊接用防护罩等均应捆绑,固定在柱、梁上,所有缆风均应确保安全、可靠。所有屋面板及配件必须绑牢。6级以上大风不允许吊装及屋面的施工。

篇3:消防工程高原施工措施及后勤保障

白莲崖水库工程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东淠河佛子岭水库上游西支漫水河, 距下游已建的佛子岭水库26千米, 距霍山县城约30千米。水库总库容4.6亿立方米, 电站总装机容量50MW。整个工程由拦河坝、泄洪中孔、泄洪隧洞、发电引水隧洞、电站厂房和变电站等建筑物组成。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抛物线双曲变厚拱坝, 最大坝高105米。坝顶弧长422米, 弦长369米, 弦高比为3.5。坝顶宽8米, 拱冠处坝底厚30米, 厚高比为0.3。

2 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

2.1 原材料准备

(1) 水泥。

本工程C25以下混凝土采用东关牌 P.O32.5级水泥, C25以上混凝土采用东关牌 P.O42.5级水泥;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并对水泥进行复检;水泥应储藏在专用的仓库内, 袋装水泥不应超过3个月, 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

(2) 砂。

本工程砂料源在佛子岭水库库尾, 砂料质地坚硬、清洁, 级配良好, 细度模数在2.4-3.0范围内。

(3) 石子。

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 素混凝土板厚的1/2;石子的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并进行颗粒级配等试验, 合格后才能使用。

(4) 钢筋。

进场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并且分批验收堆放;钢筋取样时, 钢筋端部先截掉5分米再取, 每组试样要分别标记, 不得混淆。

2.2 施工前准备

2.2.1 机组段砼分层分块处理

尾水管底板:下游至伸缩缝高程为112米, 上游至集水廊道边线浇筑高程考虑一期埋件支墩埋设拟定在111米。

尾水管侧墙、顶板:1#机、2#机分开浇筑, 在浇筑尾水管时, 先期浇筑距尾水管94厘米以外的一期混凝土 (集水廊道) , 1#机、2#机分缝处在距集水井左侧40厘米处。

蜗壳:蜗壳下游一期混凝土先浇, 蜗壳层厚度3.8米, 根据浇筑能力及施工期环境温度, 拟定二层浇筑。一层浇筑至116米高程, 二层浇筑至118米高程, 并与水轮机层梁板同期浇筑。

机墩:分二次浇筑。一次浇筑至120米高程, 即牛腿上部, 二次浇筑的风罩与发电机层梁板一起浇筑。

2.2.2 浇筑前准备

对基岩先用人工清除表面松软岩石, 棱角和反坡, 并用高压水冲洗, 直到清洁为止, 用风枪扫至基础表面无积水;以施工冷缝和老混凝土表面, 采用人工凿毛或高压风水枪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松动骨料, 冲洗干净, 将积水冲干。技术方面:作好配合比试验, 落实浇筑方案, 向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器具方面:为确保浇筑连续进行, 对本次浇筑的材料用量和使用的工器具应备足, 并应对所有机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模板和支架方面:应确保尺寸正确, 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严密性均满足要求。对模板内杂物进行清洗;

2.2.3 立模和扎筋工程

(1) 模板设计。

本工程蜗壳及尾水管正圆锥管、肘管为钢结构。尾水管扩散段拟采用木模, 为使圆弧与直线段平滑过渡, 此部分用3厘米杉木板在加工场内制作, 为便于模板的制作、运输、安装, 扩散段模板分三段制作。尾水管扩散段11-19断面模板根据厂家提供的尾水管单线图制作, 每个断面骨架按照单线图尺寸在场内地坪放线定位, 面板采用杉木, 并刨光, 线条必须平滑、流畅。

(2) 钢筋设计。

本工程采用闪光对焊:钢筋在施焊前均应按实际焊接条件试焊2个冷弯试件及2个拉伸试件, 根据对试件接头外观质量检验结果, 以及冷弯及拉伸试验验证焊接参数。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参数选定后, 可成批焊接。

(3) 锚筋安装:

采用先注浆后锚筋的方法进行, 钻孔直径比锚筋直径大15mm以上。注浆采用UB3型注浆泵, 压力为1.5MPa。锚筋抗拔抗拉试验以100根锚筋为一批, 每批抽检3批为一组, 每组试验的抗拔抗拉平均值应大于设计值, 且任一根抽检锚筋的抗拔抗拉值不应低于设计锚固力的90%。

3 混凝土施工过程

3.1 混凝土浇筑

(1) 厂房下部混凝土:

基岩的浇筑仓和老混凝土上迎水面浇筑仓, 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之前必须铺一层2-3cm的与混凝土同等级的水泥砂浆;混凝土浇筑按一定的厚度、顺序、方向进行分层浇筑, 浇筑层应大致水平混凝土应随浇随平, 不得使用振动器平仓。有粗骨料堆叠时, 应将其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 严禁用砂浆覆盖;混凝土浇筑须连续进行。相应检查钢筋、止水及予埋件的位置, 如发现移动时, 及时校正。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止水片和予埋件表面的灰浆, 浇筑到顶时立即抹平, 排除泌水, 待定浆后再抹一遍, 防止产生松顶和表面干缩裂缝。

(2) 下墙浇筑:

墙体高度超过1.5米时应采用串筒, 溜管进行施工;采用平面分层的方法, 根据浇筑能力及速度, 层厚宜在4分米左右, 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情递减。

(3) 副厂房框架结构浇筑:

按结构层次划分施工层, 每层中浇筑顺序为先浇柱, 后浇梁板;柱宜在梁模板安装后浇筑, 以便利用梁模板做横向支撑。一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从两端向中间推进, 以防止柱模板在横向推力下向一方倾斜;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 沿着次梁方向浇筑, 其顺序是先分层成阶梯形浇筑梁, 当达到板底时, 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 可先单独浇梁, 并在板底以下2-3cm处留施工缝。

3.2 混凝土振捣

(1) 振捣器应按一定顺序振捣, 防止漏振、过振, 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动器有效半径的1.5倍。使用平板振动器时, 其振捣边缘应适当搭接;

(2) 振捣棒头宜垂直插入并深入下层混凝土中5cm左右, 振至混凝土无显著下沉, 无气泡冒出, 表面泛浆并不产生离析后徐徐拔出, 不留空洞;

(3) 振捣棒头宜快插慢拔。到模板的距离为其有效半径的1/2, 并不得触动钢筋、止水片、予埋件等。

3.3 混凝土养护及记录

(1)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6-18小时内对其进行洒水养护, 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混凝土养护时间为28天, 并应有专人负责, 作好养护记录。

(2) 混凝土施工记录:

每一构件、块体的混凝土数量, 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等;各构件、块体的浇筑顺序, 浇筑起止时间、发生的质量事故及处理情况, 养护及表面保护时间、方式等;浇筑地点的气温、原材料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各部位模板拆除日期;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等等。

(3)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安装方法:

将编好号的预制构件用25t汽车吊装至8t平板汽车内, 利用8t平板汽车运至施工作业面, 25t汽车吊进行吊装, 局部位置利用MQ-600/30型门机吊装, 人工配合。

4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4.1 建立优质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首先从内部机构设置上配置专门质量管理机构, 专人负责混凝土施工, 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各级质量责任, 工程开工后, 迅速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项目质量计划。

4.2 严格质量三级检查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施工内部“三检制度”, 完善签字手续。初检由施工班组承担, 并由当班技术员签字, 复检由作业队技术负责人签字, 终检由项目部质检机构专职质检工程师签字, 自检合格后, 再向监理工程师申请验收, 三检人员要做到不错检、不漏检。

4.3 严格原材料的试验

凡用于本工程的水泥、钢筋、砂石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 在进料后, 均要进行抽检和复检, 严禁无出厂材质证明和复检报告的原材料用于本工程而影响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 做好混凝土现场实验, 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坍落度及外加剂掺量。试验人员要跟班检查, 按规定组数做好试验, 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等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4 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始终如一地重视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对施工特殊过程和特殊部位, 严格质控点措施和质量控制,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入仓强度、清基交面、缝面处理、施工放样、模板组立、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混凝土养护等均设专人进行全过程跟踪控制, 上道工序施工的问题未解决, 不能转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

4.5 提高质量意识, 创建优质工程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把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上, 树立精品意识、质量零缺陷意识, 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拓市场, 以质量树信誉, 以质量求效益, 努力提高优良品率, 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以实际行动创建“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2]陈书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裂缝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 2004, (4) .

篇4:建筑施工工程机电安全保障措施

关键词:施工机械;临时用电;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132-01

目前,中国建筑业有超过3 800万的中国的建筑工人,与世界上其它产业相比堪称是最大的从业群体。然而,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除采矿业外,建筑业已成为所有工业部门中最危险的行业。通过施工安全监督部门的日常安全检查发现,施工现场机械安装、用于工程的临时用电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建筑承包商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对这些安全问题密切加以关注,及时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施工机械及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风险

1.1施工机械常见安全风险

由于项目经理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的放在重要的位置,使责任制度流于形式,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在机械安装拆卸过程中,工作方案不完整,监督力度不够。建设单位的施工机械往往使用频繁,却忽视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导致设备不能处于运转良好状态,为日后安全生产留下事故隐患。对于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及其他起重设备等特种施工机械,在拆卸使用过程中存在无证上岗操作、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或指挥等现象,还有一些人员岗位设置违反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1.2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风险

2005年建筑部制定出台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然而,有些建设单位对新规范没有深入学习,不了解电力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电线连接、接地、接零和漏电保护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如:未使用三相五线制;重复接地不到位;相同的系统和一些设备的接地保护不一致等等。

2建筑施工工程机电安全保障措施

2.1建立机械及设备的科学管理制度体系

对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登记造册,执行档案化管理,明确相关机构人员的管理职责、管理目标和要求。只有落实了设备负责人,才可使管理人员不敢掉以轻心,一旦出现事故也不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在日常设备维护中,要建立并认真落实机械维修和保养制度。

2.2加强大型施工机械使用的安全管理

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和其他大型施工机械的采购、拆卸、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必须重点监控。严格禁止采购无生产许可证和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设备使用前必须由适当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机械拆卸必须由具备合格资质的作业单位进行操作。工作开展之前要依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卸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严格行使各自的职责,服从统一的指挥命令。拆卸作业期间在现场设立警戒区,与工程没有任何关系的施工人员将被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为了便于处理可能出现的事故,必须提前准备好应急计划,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3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力供应必须统一来源,避免私搭乱接,致使保护性措施失效。电源线从变压器至配电箱使用三相五线。如果现场条件只允许使用四线,可以将工作零线一分为二,一路电源线进入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另一路电源重复接地保护后进入现场用电系统。为了防止相线、零线误操作事故,三相电缆用规定醒目的颜色加以正确区分。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所有施工临时用电应该都配有电气开关箱以及漏电保护装置。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负责保护施工现场全部设备的用电安全。通常漏电电流入往往大于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电流,否则,发生事故后很难找到漏电位置。因此,两种级别的保护装置必须是进行合理的选择,能够实现作为分级保护的一项基本要求。

3结 语

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电缆和其他生产要素高度集中。为了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有关管理人员和工人必须充分了解施工机械和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知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安全技术规范,以确保安全顺利完成建筑项目。

参考文献:

[1]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S].

[2] 卢鉴章.安全生产技术[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篇5:消防工程高原施工措施及后勤保障

1、组织机构

本工程位于西藏高原林芝地区,高寒、低氧、大风、冰雪交织、生态脆弱,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高原地区地理特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如不注意加以防范,往往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造成施工队伍减员,对工程施工影响非常大。我公司如中标,将在工程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1.1组织原则

针对本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施工原则:“抢室外、保室内”,“多机械、少人工”的原则。

根据本项目总的工期要求,在变电站工程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排上,要突出一个“抢”字。同时,利用有利季节,抓好变电站房屋、室外混凝土施工、线路塔基及架塔工程施工。

针对高原特点,特别是缺氧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人员要精干,多使用机械,少使用人工,除技术骨干人员之外,材料运输等杂工尽量使用本地劳动力和畜力进行。

1.2组织机构

组建高效精干的指挥机构。由项目经理负责高原施工全面工作,成立高原施工领导小组,由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组成配置装备精良,技术熟练,敢打硬仗,不怕吃苦的专业队伍。组织机构与安全环保水保管理机构为同一套机构。

2资源配置

2.1人力资源

1、劳动力用工计划按所需劳动力1.3倍系数配置。配足技术管理、施工人员。

2、要切实抓好施工队伍的培训,人员进点前进行健康体检,不符合高原施工的人员保证不进入本项目部。

3、在施工中,要制定详细的工艺细则,并将其制成工艺卡片发放到班组,做到人人清楚。

2.2机械配置

由于高寒缺氧的不利环境,因此尽量采用电动机械,除开配备足够的机械储备能力外,目前业主无配备的电网电源可用,需要项目与当地小水电联系解决施工用电或自发电。故在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和布置上需认真研究,配备足够数量的汽油发电机。

公司总部为项目部提供足够的支援和支持,确保现场工作顺利进行,尤其在前期要多上协调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为后续工作创造条件。

3生活后勤管理

制定《高原施工人员营养指导书》,在县城采购菜品和食品,严格按人体所需营养进行配餐。

4医疗卫生及防疫

1、与墨脱县人民医院建立联系,负责作业人员现场医疗救护工作。

2、对参建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全面体检和进场后作定期体检;提前进行工地环境交底和医疗保健卫生教育。

3、以预防和自我保健为主,医疗护理为辅,增强全员抗病保健康意识。

4、对每个施工人员身体状况跟踪观察记录,同时按规定缩短工时,尽量以机代人,减轻劳动强度,保护体能。

5、按规定进行劳动保护,科学配制营养膳食,注意防寒保暖,防疫防病,必要时进行补氧和服用增氧药物,要备足急救用品,熟练掌握急救技术。

5、为了维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队伍实行部分轮换和回内地短期休息,保证不发生冻伤和病亡。尽一切努力把急性高原病控制在3%以下。

6、针对高寒缺氧、体能消耗大、抵抗力差等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注射流感疫苗和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7、按国家、地方、行业有和业主、监理工程师的有关规定制定项目部《卫生防疫管理制度》针对本地区情况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5高原环境保护

1、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高原植被的生长极其缓慢、再生能力非常脆弱,在施工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让每个人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维护生态环境。

2、在工程施工期间要尽可能减少对高原植被和冻土的破坏。

3、全面控制施工污染,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严格控制水污染,对生产和生活垃圾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处理,真正是高原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4、向施工人员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禁猎杀、捕获或袭击野生动物,以维护高原生态平衡。

6高原作业防护

6.1合理安排施工和作息时间

由于高原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特殊,人体在3000米以上低氧地区,基础代谢水平高于平原,加之因寒冷为维持体温致能量消耗、生理负荷增大,劳动能力下降。劳动时间、施工工期建议如下:

1、高原低氧海拔越高空气含量越低,机体缺氧程度在不同海拔地区差异较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量不一样,体力恢复时间也就不同。一般日作业时间2000米以上地区7小时,日纯劳动时间70%;3000米以上地区6小时,纯作业时间50%;4000~4500米地区4~5小时,纯作业时间50%;4500米以上地区日作业时间不超过4小时,纯作业时间40%为宜。

2、在高原施工作业时,应采用持续操作与短休息交替的办法,负荷重的体力劳动要增加休息次数,以免由于超负荷劳动发生不测。

3、除日常工作,严格限制大运动量活动,除特殊需要不延长日作业时间,以节省体力,减轻体力消耗,保证施工效率。

4、作业时,体力负荷以自身体重1/4为宜,最大负重不应超过自身体重的1/3,持重的方式以肩、背、腰为宜,注意左右两侧负荷均衡平稳。

6.2定期身体检查和轮岗休假

1、定期检查身体,是预防的首要措施,通过检查观察器官功能的变化,制定防治措施和方法,确定留驻高原作业与否。一般在高原作业半年以上,6~12个月应检查一次身体,检查重点为心肺功能(心电图、心彩超、肺功能、胸部透视或拍片等),血液细胞成份及细胞数,血红白旦含量和红细胞压积等,必要时进行其功能的检查。

2、轮岗是在高原从事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轮换到平原地区或较低海拔地区作业。每年在高原从事体力劳动期限控制在8个月之内,最长不超过1年就应轮换加以休整。

3、鉴于本工程的有利条件,可采用转岗调养的方法,即在海拔3000米以上线路工程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岗到海拔1400米的变电站工程工作一段时间,便于身体自行修养恢复。

(三)心理卫生与文化娱乐 进驻高原三周以后大部份人高原反应消失,步入高原适应的轨迹,但仍有部分人会再出现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行动迟缓,同时因工作紧张、疲劳和生活单调的刺激而产生忧郁寂寞、孤独苦闷、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担心高原对自身健康损害,易患高原病等心理性格异常的表现,要正确处理,加强心理疏导防护。

1、与他们多交流,了解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的过程,正确应用静息呼吸,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多与周围的人接触,多交朋友沟通交流,排除心中郁闷和不快,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工作和生活。

2、积极参与工地组织的文艺活动,定时收看收听电视和广播节目,多了解外界的信息,使心情开阔,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念和决心。

3、文化娱乐生活要采取多种形式,但不宜开展过大消耗体力的体育活动,比较适宜的文娱活动有看电视节目、收听广播、听音乐、唱歌,体育活动有气功、下棋、打扑克等。

7物资保障措施

主要材料、设备采购后勤保障以成都市为主要采购点,林芝、墨脱为辅材、小型机具后勤保障采购点。为有效的保证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的供给,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物资保障的科学配置,严格执行公司机电设备物资管理规章制度。

7.1、物资采购管理

1、提报公司的办公用品、微机耗材、低值易耗品、生产用品、劳保用品、房屋设施维修计划,并按月度组织实施。

2、根据计划和实际需求组织招标或比价采购。

3、节日物资的采购和发放。

4、严格按计划控制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等费用支出。7.2物资管理

1、建立物资库存和出入库登记台帐,并及时办理出入库手续,录入收、发、存的相关数据。

2、库存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生产用物品等保管、养护、盘点和帐物核对。

3、发放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生产用物品等。

4、低值易耗品的配备、调剂、盘点、报废和帐物核对。

5、废旧物资的日常管理和处理。

6、项目的生产用具、家具用具、办公设备、低值易耗品的使用和维修管理,并对各部门低值易耗品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8后勤管理

8.1、伙房餐厅管理

1、为员工提供三餐供应和外来客人的就餐服务。

2、炊事物资的采购和伙房成本核算,建立并登记物料出入库台帐。

3、伙房、餐厅及卫生区的卫生清扫和食品卫生管理。

4、餐厅桌、凳,伙房炊具、餐具及其它资产的管理。

5、组织炊事人员体检,换发卫生健康证。8.2施工营地管理

1、加强宿舍区的安全巡逻和外来人员的询问、登记。

2、阻止可疑人员、小商贩、推销人员进入宿舍区。

3、安排人员对宿舍公用区域的卫生清扫。

4、宿舍车棚的车辆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

5、采取制止或报警措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

9高原病应急管理

9.1高原病应急预案编制

1、项目部根据有关高原施工卫生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高原病应急预案。

2、建立卫生保障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治药品。

3、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当发现高原病疑似病症时及时送诊。

4、建立职业卫生防护制度,确保本预案在项目部切实执行。

5、建立高原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职业卫生安全领导工作。9.2高原病应急预案管理

1、建立培训机制,新员工进场时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告知有关高原病及其他疾病防治知识。

2、定期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篇6:高原地区施工保障方案

高原地区地理特殊,自然环境恶劣,氧气含量低、紫外线辐射大、空气干燥,对人体各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如不注意加以防范,往往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因此,高原地区施工,最重要的是保障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

一、高原项目人员选择

1、所有参建高原项目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医疗体检,确定身体适应高原地区低气压、缺氧的特殊自然环境。凡有心、肺、脑、肝、肾等疾病,严重贫血、高血压病和视网膜疾病患者,均不得参与。

2、选择政治思想过硬,性格开朗、工作勤奋、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遵纪守法的同志,便于人员日常管理。

3、选择专业知识过硬,业务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同志;在上高原前,必须经过高原地区卫生、保健及施工技术培训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4、所有参建高原项目的人员必须建立健康档案,要严格执行工前、工作期间和工后三个阶段的健康体检,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工前健康体检,主要针对高原反应的程度,对不适应高原环境的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工作期间实行体检制度,及时掌握人员健康状况。

5、根据工程项目海拔高的特点,在施工中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施工的劳动生产率。在施工条件和要求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雇用当地劳动力补充非熟练工种岗位用工。

二、进驻高原前的准备

1、学习高原防护知识

熟习进驻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特点,了解对身体引起危害的因素,掌握自我防护、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测的常识。

2、心理适应性煅炼

明确在进驻高原中将可能遇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作好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坚强的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以平和心态对待困难和不利因素,主动适应高原、战胜高原。如果过于紧张,无谓地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慌乱起来,给自己负面心理暗示,反而会使身体不适加剧,延长缓解时间。其实,许多高原反应症状都跟心理作用有关。

三、初到高原注意事项

由平原地区或较高海拔地区到更高海拔地区时,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的过程通过心肺、呼吸循环、血液和神经中枢等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来完成。一般来说需要至少3周时间,高原反应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对低氧环境达到相对地适应,这段时间是机体对缺氧反应最明显、急性重症高原特发病的高发期,也是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和健康保障极为重要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防护:

1、防止体力负荷过重减轻氧耗

尽可能防止较重的体力劳动,一些不可避免的、必须的体力劳动,间歇休息时间要长、次数要多,决不可硬拼蛮干。在初到高原数日内不宜从事中等劳动强度以上的作业,如挖运土方、开山运石等。

2、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

进驻高原者睡眠是不可忽视的保健和体力恢复要素之一,要正视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应安排足够的睡眠时间和采取适合的促进有效睡眠时间的方法,提高睡眠质量。

有利于睡眠的方法措施:

(1)睡眠环境好,室内光线柔和暗淡、安静、噪音低,温度16~18℃,空气新鲜流通。

(2)睡前2小时不过多进食,饮水(禁用具有使神经兴奋性增加的饮料如茶、咖啡等),睡觉姿势采取右侧卧位,禁止蒙头。

(3)睡前20分钟用热水泡脚或按摩脚部穴位。

(4)入睡困难者适当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健脑安神中药调整睡眠。

3、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法:

(1)及时更换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2)使用口罩等减轻冷空气、粉尘对呼吸道刺激。

(3)服用辛辣汤散寒去湿。

(4)不吃生凉食物,禁忌或少吸烟、饮酒。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1)出现咽痛、咳嗽、发冷发热、浑身酸痛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不可拖延或自服退热镇痛药物,延误治疗。

(2)上呼吸道感染鉴于高原环境和气候条件应遵循:A、早期足量应用抗菌药物。B、改善缺氧,适当间断低流量吸氧。C、一次饮水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时适当用利尿剂,采用补利结合的办法,防止体内水分潴留。D、补充大剂量多种维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

4、保证热能供给

(1)进驻高原后无论是在安静状态下,还是在体力负荷条件下,由于高原高寒和为适应低氧环境机体功能活动提高,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均高于平原地区,故能量供给要高于平原标准。

(2)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糖类比例,初到高原时高含糖量食物有利于适应机制建立。

(3)由于高原缺氧,消化机能减退,饮食供给以易消化吸收食物为主,有条件者少吃多餐,随饿随吃保持热能供给或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吃少。

(4)高原大气压低,水的沸点也相对降低,与海拔升高呈反比。海拔3000米水沸点为90℃,4000米以上为85℃左右。因此食物应用高压锅烹调,保证食品能够煮烂熟透。

(5)日常尽量供应一些新鲜蔬菜,科学储存、洗涤和烹调。维持机体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需要,必要时可采用保健药品及酸甜饮料予以补充。

四、足量饮水

人到达高原后,脊髓会很快产生大量新红血球,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这些新红血球使血液变得粘稠;同时,由于空气干燥稀薄,呼吸加速,使体内水分丧失比平原快,这种脱水更加剧了血液粘稠。另外,在缺氧状态下,人体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加大。引起二氧化碳超量排出,造成身体体液环境偏碱性,出现“碱中毒”现象。碱中毒会引起机体离子平衡紊乱,身体组织细胞开始聚集体液,造成身体浮肿,甚至出现水肿现象,同时也更促使血液趋向粘稠。

足够的饮水能让你维持机体平衡,血液循环通畅,供氧能力增强,心肺负担减轻,快速排出毒素,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高海拔环境,摆脱高原反应痛苦,恢复良好的状况和体能。在高原每天至少应当喝4-5升水,水壶应随身携带(睡觉时可放在手边),随时补满。饮水要多次、每次少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为了不影响睡眠,可以从睡觉前2个小时开始,逐步减少饮水量,免得不停起夜引起感冒。

五、注意防寒保暖

高原天气特点是:气温低,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5-6℃;早晚、昼夜温差大,有些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天气变化快。因此,在高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一定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并且勤更衣,加减衣物一定要及时,做到“宜暖不宜凉”。

人在高海拔,身体机能失衡,抵抗力下降,极易生病,因此尽量少洗澡、洗头。如果患上感冒,极易引发已发一系列高原疾病。

六、合理膳食

在高原缺氧环境,人体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因而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功能较平原地区减弱,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与其相反,人体在高原地区消耗的能量、维生素等却比平原地区大大增加。因此,在饮食安排上,要增大糖类和高植物蛋白的比例,增大各种维生素的摄入,以便快速提供热量,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少食过于油腻的食物。

在高原饮酒会加重心脏、肝脏负担,其代谢又消耗体内大量水分,只会加重或延长高原反应。如果在高原地区大量抽烟,会影响呼吸系统的氧交换,加重高原反应。

七、必要的药物和治疗措施

高原地区要避免感冒。即使很轻微的呼吸道感染,也会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如果一旦发现感冒初起症状,应立即服用抗感冒药。若有病症起来后再服用,一般已无效。

对于一些较重的高原反应症状,在确认程度不严重、不会恶化的前提下,为了不影响活动和睡眠,可以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调整。

八、高原病的防治:

高原病多见于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工作、生活、居住半年以上者。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感觉异常、嗜睡、易疲劳、运动耐量降低,偶尔咯血和呼吸短促,常有口唇和粘膜面呈暗红色、出现紫绀,甚至黑色。耳廓和面部皮肤亦暗黑,眼结合膜暗红色充血,甲床出血是本病特征。即有高原红胞增多症的表现,又有高原心脏病和高原高血压的表现,同时可伴有肺动脉高压以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因此,被命名为混合型高原病。

1、常见混合型高原病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高原高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与高原心脏病,高原细胞增多症与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三种混合型。

2、预防

进驻高原作业,经3个月时间高原低氧性反应如头痛、眩晕、心慌、气短、恶心、腹泻和精神不振等无明显好转,即返回平原或较低海拔地区。避免患有心肺疾病、脊柱畸形,影响胸廓活动神经肌肉疾病和过于肥胖者进驻高原从事作业。

3、治疗原则:

(1)一经确诊宜转平原地区或低海拔地区治疗,一般两个月后紫绀、疲乏和脑症状很快改善,可基本恢复正常。

(2)血液稀释疗法,如静脉点生理盐水或放血疗法有利于改善血粘稠度,提高血流速度。

九、高原理化性损伤防治

1、冻伤:

冻伤在高原高寒地区较常见,损伤的程度与所处的寒冷强度、风速、湿度和受冻时间,局部血液循环及全身抵抗力有关。预防办法是预先了解掌握气候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准备,特别要注意肢体远端保护,如手、足、耳、面等部位。

治疗:首先将冻伤者置于暖房间、腋窝、股窝处放热水袋逐渐升温,青壮年和有严重外伤合并症,身体条件许可者可采用快速升温法,即将冻伤者放置25℃水温的浴盆中,慢慢增加热度,使水温达30~40℃左右,体温恢复十分钟,停止水浴升温,卧床保暖休息。冻伤局部避免硬物擦磋,用雪擦法,易造成冻伤组织破损,引起感染应禁止使用。

2、日光性皮炎:

因高原紫外线强度高,可致身体暴露部位皮肤损伤,面部、颈部、手和前臂等发生急慢性过敏性皮肤炎症,损伤部位出现灼痛、发红、浮肿,可见粟粒样红色皮疹,严重者可出现水泡和渗出,数日后将脱屑而愈,反复发生者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甚至水泡破溃,处理不当易合并感染。

预防:主要是尽量防止日光直接照晒皮肤,裸露部位皮肤涂防晒霜或凡士林保护。

治疗:轻度休息1~2日可自愈,重度局部用氧化锌软膏、皮炎平、皮康王等或硼酸湿敷、止痛,服用维生素A、C等,有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反应重者酌情服用糖皮质激素。

3、皮肤皲裂:

皮肤皲裂常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较重,好发于手、足、面部,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皮纹出现表浅裂纹、皮肤弹性及光泽减低、疼痛不明显,不影响工作。中度:裂纹缝可深至其皮层,呈龟裂状,皮肤粗厚、轻微疼痛、出血不明显。重度:出现深长的皮肤裂口,可达皮下,疼痛剧烈、出血明显,易引起感染,严重地影响工作和生活。

预防:野外作业尤其冬春季要戴手套,注意洗脸、洗手、洗足后擦干涂防护脂油。涉水前浸泡部位涂脂油,作业后立即擦干,防止风吹。

治疗:

(1)用30℃左右温水浸泡皲裂部位,每次半小时,1~2次/日,泡后用防裂油膏涂患处。

(2)局部使用貂油防冻治裂膏,醋酸去炎松软膏等。

(3)用3%维生素甲酸软膏治过度角化,10~20%白芨软膏止痛、止血、促进裂口愈合。

(4)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湿疹、鱼鳞病等。

十、高原地区施工

由于高原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特殊,人体在3000米以上低氧地区,人体代谢水平高于平原,加之因寒冷为维持体温致能量消耗、生理负荷增大,劳动能力下降,因此高原施工劳动力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A.初入高原勿做超负荷劳动;

B.久居高原勿做持久的强体力劳动;

C.非特殊情况勿做过长徒步行走;

D.尽量避免长途乘车,以防长途颠簸过度疲劳;

E.避免精神刺激,尽量减少沉重的思想负担和过度悲伤。

施工时,应采用持续操作与短休息交替的办法,负荷重的体力劳动要增加休息次数,以免由于超负荷劳动发生不测。除日常工作,严格限制大运动量活动,以节省体力,减轻体力消耗,保证施工效率。

施工人员中除了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和部分技术工人,其余工人尽量在施工所在地进行招聘,以减少因高原带来的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时,将同时进行流水作业工程量配足,组织流水施工,合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施工过程应尽量利用机械进行施工,以此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减少因高原施工带来的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十一、定期身体检查和轮岗休假

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高原特发病的发病率随之增高,一些组织器官的功能器质性损害大约在进驻半年左右就会出现。而定期检查身体,是预防的首要措施,通过检查观察器官功能的变化,制定防治措施和方法,确定是否留驻高原作业。一般在高原作业半年以上,6~12个月应检查一次身体,检查重点为心肺功能(心电图、心彩超、肺功能、胸部透视或拍片等),血液细胞成份及细胞数,血红白旦含量和红细胞压积等,必要时进行其功能的检查。

轮岗是在高原从事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轮换到平原地区或较低海拔地区作业。每年在高原从事体力劳动期限控制在8个月之内,最长不超过1年就应轮换加以休整。

十二、心理卫生与文化娱乐

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后,有部分人会再出现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行动迟缓,同时因工作紧张、疲劳和生活单调的刺激而产生忧郁寂寞、孤独苦闷、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担心高原对自身健康损害,易患高原病等心理性格异常的表现,要加强心理疏导防护。

1、与他们多交流,了解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的过程,正确应用静息呼吸,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多与周围的人接触,多交朋友沟通交流,排除心中郁闷和不快,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工作和生活。

2、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但不宜开展过大消耗体力的体育活动,比较适宜的文娱活动有看电视节目、收听广播、听音乐、唱歌,体育活动有气功、下棋、打扑克等。多了解外界的信息,使心情开阔,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念和决心。

十三、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工程项目地处高原地区的特点,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控制事态发展,挽救生命。

1、前期预防准备

(1)施工现场配备医务室和医生,所有参建高原项目的施工人员均建立体检档案,由医务室统一保留检查记录,便于查阅。医务室配备预防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多以中草药为主,如人参、西洋参、党参、丹参、沙参等;医务室配备制氧设备,方便施工人员随时吸氧,缓解身体不适。

(2)安质部和医生加强对饮食卫生和安全的检查宣传:不吃生冷与腐食,清洁卫生经常化;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蔬菜等未经卫生处理不得生食,严禁食用变质食品。

2、应急响应

(1)项目部建立从工班长到项目经理的逐级负责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处治。

(2)工班长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有人员身体不适时应立即组织工友将其送往医务室,同时通知安质部相关负责人。

(3)安质部负责人和工班长在第一时间赶往医务室,医生详细询问病人身体情况,并迅速判断病情及采取紧急措施。

(4)弱病情严重,现场无法解决,由安质部联系指定的救援医院,并详细说明病人现在的状况,安排车辆迅速送医,同时告知项目经理。

(5)项目经理迅速通知财务人员准备资金,保证救援需要。

(6)办公室会同医生开展医疗巡查和宣传,缓解其他工人紧张情绪,确保正常施工。

3、应急演练

安质部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和气候变化,制定应急演练计划,通过应急演练,促进各方的协调和配合,宣传应急处置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END

篇7:建筑施工工程机电安全保障措施

关键词:施工机械;临时用电;安全保障

目前,中国建筑业有超过3800万的中国的建筑工人,与世界上其它产业相比堪称是最大的从业群体。然而,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除采矿业外,建筑业已成为所有工业部门中最危险的行业。通过施工安全监督部门的日常安全检查发现,施工现场机械安装、用于工程的临时用电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建筑承包商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对这些安全问题密切加以关注,及时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施工机械及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风险

1.1施工机械常见安全风险

由于项目经理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的放在重要的位置,使责任制度流于形式,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

在机械安装拆卸过程中,工作方案不完整,监督力度不够。建设单位的施工机械往往使用频繁,却忽视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导致设备不能处于运转良好状态,为日后安全生产留下事故隐患。对于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及其他起重设备等特种施工机械,在拆卸使用过程中存在无证上岗操作、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或指挥等现象,还有一些人员岗位设置违反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1.2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风险

篇8:消防工程高原施工措施及后勤保障

压裂是利用高压泵车组, 将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高速注入地层, 形成裂缝, 在注入的液体中加入支撑剂, 以支撑缝面, 起到疏通油层的作用。压裂施工作为油田高危行业的典型, 单车设备价值高, 压裂成本大。油水井压裂在带来高效开发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 具有造成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经济损失的潜在风险。青海油田地处柴达木盆地, 海拔在2600-3000米之间,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 最高油井海拔达到3200多米。高原压裂施工与其他油田存在地域差别, 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 存在的风险比同行业风险更大。如何加强对高原压裂施工的风险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高原压裂施工的前期准备, 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作简要论述,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形成具有高原压裂施工应急管理的特色。

一、压裂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 压裂车组交通风险及应对措施

青海油田油、水井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不同区域, 总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压裂施工地处盆地内沙漠、丘陵地带, 海拔高、路况差, 风沙大自然环境恶劣。压裂车组前往施工地点大多为简易公路, 交通事故是压裂施工前期准备的潜在风险之一。

根据油田所处地理位置, 通过对压裂车组在青海油田道路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路况差出现砂窝及砂梁, 地处高原沙漠路基疏松, 造成车辆行走困难, 简易公路路面窄, 路基承重差。措施:正确判断行驶路面的状况, 不熟悉的路段上行驶, 延着原先的车印子走, 没有车印的地方, 下车观察清楚路面后再行驶, 清理路面沙窝, 用砂石填埋硬化路面。

(2) 道路弯度大压裂车车身较长无法通过。措施:对道路进行铺垫, 减小道路弯度。

(3) 道路坡度大压裂车自重达到30多吨, 靠自身动力无法到达井场。措施:对于坡度大的道路用挖掘机等设备牵引。

(4) 压裂车路上抛锚, 阻碍交通。措施:定期对压裂车组进行维护保养, 归检小组定期对车组进行归检, 查出问题及时解决, 长途车进行试车。

(5) 压裂车发生交通事故, 在路面行驶有可能发生撞车、撞人及翻车等交通事故。措施:行驶车辆编队行驶, 严格控制车速, 保持车距, 复杂路段慢速通过

(6) 由于压裂车超高, 有可能对低空悬挂线路、标志进行碰挂。措施:施工前踏勘道路, 确定行走路线, 避让影响通行的电线等空中障碍物

(7) 高原含氧量不足, 易造成疲劳驾驶;空气稀薄, 风沙大。措施:驾驶人员充分休息保持体力, 不疲劳驾驶;定期检查更换空气滤芯。

2. 压裂车组井场摆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 由于压裂施工现场人员多、设备密集, 现场管理难度大。设备在施工中可能出现刺、漏、井口高压等危险因素, 部分井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道路及井场达不到施工压裂作业占地面积的要求, 遇到险情设备、人员不能迅速撤离现场。车辆距离井口过近, 压裂仪表车、其他辅助车辆和仪器距离高压区的距离较近, 在施工中存在巨大风险。

(2) 井场摆放各种车辆和压裂罐, 造成现场施工人员视野受到限制, 部分井场未能留出车辆安全通道。井场安全标示不完整, 一旦发生事故, 很难迅速逃生和得到及时救援, 易升级为恶性事故。

(3) 为减小井场以及道路的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要求施工井场一般达到长50宽50米, 井场基本平坦无杂物, 便于施工人员现场操作。各种车辆摆放便于施工, 遇到紧急情况便于迅速整改和疏散, 施工井场布置符合压裂安全要求, 配备专用消防和救护设施, 施工时安排现场监护。

3. 压裂管汇连接及井口装置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 施工时压力高、排量大。井口试压超过90Mpa, 排量最高超过8m3/min, 管汇、井口试压不合格或施工超过设计限压。

(2) 地处高原橡胶件容易干裂老化, 密封处出现刺、漏。由壬未充分紧固或垫子坏;管汇老化出现爆管。

(3) 井口螺丝未充分紧固;升高短节丝扣损坏;钢圈或钢圈槽损坏。

(4) 升高短节、井口采油树及附件在高压时可能出现刺、漏等失控情况。

(5) 根据套管头井口装置以及管汇在施工中所带来的风险, 定期对高低压管汇进行检测, 对不合格的予以更换。流程连接合理便于施工和及时处理管汇刺、漏, 在确定压裂施工井位前, 对井筒以及升高短节进行试压。采油树附件使用前保证试压合格, 安装时密封件耐压符合要求, 螺栓紧固平齐。采油树的选型耐压大于施工压力, 专业人员现场服务, 出现泄漏先放压再紧固处理。

二、压裂施工过程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油水井压裂施工现场, 主要工序有:循环→试压→试挤→压裂→加砂→替挤→扩散压力。在施工过程中, 存在的风险较多, 具体见表2。

1. 高原压裂施工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高原压裂施工前充分考虑海拔高、空气稀薄增加了设备符合的实际情况, 施工人员反应及操作相对迟缓, 相同功率的设备施工能力降低。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证明, 海拔每上升1000米压裂车功率下降10%。以1400型压裂车为例, 单车最大理论排量达到1.05m3/min, 如果8台压裂泵车同时工作最大理论排量达到8.40m3/min, 单车压力在25.76Mpa以内档位在7档时, 实际最大排量0.735m3/min, 如果8台压裂泵车同时工作最大实际排量达到5.880m3/min (实际数据根据现场施工推论而得) 。单车压力在103.4Mpa以内档位在1档时, 最大理论排量达到0.33m3/min, 如果8台压裂泵车同时工作, 最大理论排量达到2.64m3/min, 实际最大排量1.848m3/min (压力72.38Mpa) 。所以实际施工时根据需要, 增加压裂车和备用车数量, 迅速提高排量保证压裂的效果和成功率。

以2014年4月26日施工的坪1-2-2井为例。此次施工最高压力84MPa, 最大排量6.5m3/min, 总液量846.80m3, 净液量777.80m3, 共加砂69m3, 平均砂比12.60%, 在压裂中, 根据该井的压裂设计和实际施工的需要, 启动了备用压裂设备, 保证了排量的迅速提高, 同比相同区块, 此次施工砂比最高, 施工非常成功。施工曲线如下图1

2. 不同压裂井的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

压裂作业施工, 尤其是老井、重复压裂井、大型酸化压裂, 工序复杂, 极易造成井身结构破坏、管线爆裂, 发生卡钻、砂堵油管、管柱断脱、井下工具出现异常等工程事故, 极易引发井喷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如果压裂失控、压裂管柱破裂或者井口、管线泄漏, 极易发生压裂液、有毒有害气体和原油的泄露, 污染大气层和地表层, 造成重大地面污染事故。

3. 压裂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和安全交底操作, 试压达到设计要求, 出现异常根据预案以及现场监督要求调整参数。施工中随着压力的变化准确判断出地层是否压开, 及时调整排量、压力参数。并且参照同区域及地层以往施工经验, 制定施工工艺应急措施。

压裂施工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1) 试压时。存在井口刺漏、管线刺漏风险。若井口螺丝未紧固、升高短节丝扣损坏、钢圈或钢圈槽损坏, 会发生井口刺漏, 造成井喷、污染、伤人。措施:应检查丝扣完好, 螺丝紧固, 试压合格方可施工。若由壬未砸紧或垫子坏、管线损坏, 会发生管线刺漏, 造成伤人、污染, 措施:施工前检查由壬连接处装好垫子并砸紧。

(2) 开关闸门时。若采油树各部分试压不合格, 会造成采油树闸门伤人, 伤人、井喷。措施:施工前作业队一定要保证采油树合格。

(3) 计量时。会因为罐面滑造成计量人员不慎滑落。措施:冬季计量时计量人员应注意安全, 做好防滑工作。

(4) 施工时。存在高压伤害、砂堵、火灾、毒气中毒、井喷等风险。首先, 高压伤害的风险。若管线、井口不合格或超过设计限压, 会发生高压伤害, 造成人员伤亡。措施:应检查井口装置是否合格, 保证管线连接合格, 施工中不允许超过设计限压。其次, 砂堵风险。主要由于压力猛然提升, 紧急停泵而造成砂堵, 或者施工中某设备出现故障停泵, 压力排量降低, 砂粒下沉, 造成砂堵。措施: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 出现问题应立即整改,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三, 火灾风险。由于油气泄漏遇火源, 动用明火等会发生火灾。措施:隔离火源, 抢救物资, 紧急疏散, 组织抢险队进行抢险。第四, 毒气中毒风险。在施工中出现H2S泄漏, 而无监测和保护措施, 会造成毒气中毒, 人员伤亡。措施:备有医疗救护药品, 穿戴好防护用品。第五, 井喷风险。若压力超过设计限压, 压力起降回升快, 采油树不合格等会发生井喷,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措施:及时进行救护, 抢救人员及设备, 减少环境污染。

三、结论和建议

1. 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操作规程、标准现场管理

员工是油井压裂作业的主体, 严格压裂作业从业人员的选择任用和培训, 规范操作流程, 使其能够按规定上岗操作, 减少人为失误, 降低因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压裂前召开安全会议, 并进行技术交底, 保证所有的现场人员都明确压裂施工程序, 明确安全逃生路线和集合点。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井场坚决不能作业。

施工现场除压裂队伍外, 还有来自建设方、设计方、作业队等不同单位, 施工前对现场人数进行统计, 明确现场负责人, 统一负责安全管理。现场人员都应清楚自己在压裂施工中的职责和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在实施压裂过程中, 暂无施工任务的人员应到指定集合点待命, 压裂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高、低压管汇吊装、压裂车并入管汇、砂罐车倒车等重点工序, 必须由专人指挥方能进行, 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有效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失误的可能性抓井控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在岗位落实。

2. 加强高原压裂的风险识别,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结合高原含氧量低, 人员以及设备完成相等工作量负荷增大等特点, 应该从压裂设计源头的应急管理, 到不同井型、不同区域、不同海拔进行风险评估和识别, 根据压裂风险级别进行区别管理。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以及高海拔的实际情况, 针对压裂前期准备过程复杂, 现场施工中人员多、设备密集、受地理条件限制施工现场逃生困难等特点。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努力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做到科学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应急救援措施。确保高效、简捷、实用的应急处置,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评审, 保证生产安全的需要。

3. 逐步建立高原压裂应急管理特色

施工单位应根据高原施工人员生理特点, 以及设备随着海拔的升高出现负荷变化, 建立并不断完善压裂作业配套的应急预案, 强化应急演练的真实性, 提高现场处理事故的应急技术, 做到每次施工前进行应急演练。主要对管汇刺、漏、爆管, 以及井口附件遇高压开裂等事故, 熟悉逃生路线。通过应急演练来减少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

青海油田压裂队伍属于大队制管理, 应逐步建立大队常用应急物资和装备设施的储备, 二级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 储备呼吸器、氧气袋等设备, 出现险情做到物资共享快速送达。同时, 应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络与警报系统, 加强与兄弟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确保在应急状况下, 及时得到救助, 避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适应压裂施工队伍不断增加的现状, 逐步建立五级应急体系 (岗位、大队、公司、油田、地方) , 做到及时发现险情, 快速处置危险。各级抢险队伍和资源实行联动, 明确责任相互配合。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 结合油田高原油水井压裂施工的特点, 加深了压裂施工的风险识别, 提出针对性强的高原油水井压裂应急处置方法。逐步降低压裂施工带来的风险。在工作中加强压裂技术力量,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把压裂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用规范的操作, 精准的现场施工和指挥, 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减少施工风险。不断完善应急演练的策划和现场实施, 提高现场应急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提炼出具有高原特色压裂的应急管理和快速应急处置的理论用于实践。高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 为高原油田油水井的压裂提供安全保障。

摘要:随着青海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 油水井压裂作为主要增产、稳产的措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青海油田压裂施工起步晚, 技术低于国内外其他油田, 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设备更新慢。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近年来不断外出培训借鉴管理经验, 消化吸收本行业的先进方法, 结合高原油田自身特点, 总结出高原油水井压裂施工普遍风险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原油田,压裂,风险识别,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德胜.现代油藏压裂酸化开采新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理论版, 2009.

[2]丁云宏.难动用储量开发压裂酸化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刘泽慧数学总结下一篇:描写塔城的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