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2024-05-08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共9篇)

篇1: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人教版第六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人教版第六课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既清晰,又那么朦胧。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冬阳·童年·骆驼队》解读与提示

第1~11段: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联想到冬天的太阳,缓缓行进的骆驼队;联想到诗,感受到节奏感和语言的美好等等。教师对其归纳总结:冬阳、童年、骆驼队构成了作者童年的意境。

围绕着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哪几个片段。充分自学后,小组同学互相当老师,检查读文,交流读书所得,理清文章脉络,从而体会到,文章看起来写的事很多,却都是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

阅读这部分,请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批注。骆驼的沉默、可爱、沉着都引起“我”的关注,“我”和爸爸还就驼铃的作用展开对话,更可见“我”对骆驼的关切。

教学时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了胡须。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不由得动了起来。”“‘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正是由于孩子的不懂事,才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无休止地提出奇怪的问题,在举止言谈中流露出儿童的天真,生出儿童特有的童趣。

第12段:骆驼是怎样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的?引导学生读“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感悟其中的童心童趣。由于前一部分学生已有感悟,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体“我”的想法,想象当时的场景。

第13~16段:读“我”夏天追问骆驼去处的片断。品读句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话显然问得没头没脑,所以妈妈才问:“谁?”正是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话,才把小小的“我”内心对骆驼队的思念表现出来了。因为思念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了出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从妈妈的回答中,也可见问这问那,源于“我”是一个“孩子”。

第17段:引导学生品读段落,勾画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在旁边作上批注。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这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只是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便重临我的心头。”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地留在了她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让她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仿佛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课后练习第1题:快速阅读课文为培养学生浏览的能力,用抓要点的方法或者写小标题的方法归纳文章主要内容。要点应包括:看骆驼咀嚼吃食,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这几件事。

课后练习第2题:学生品读句子时,要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字词,深入体会童心童趣。

1?今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因为爸爸买煤,使“我”有机会细细地看这样一种大个动物。“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我”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它们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

2?骆驼换皮毛是一种自然现象。孩子却因为“不整齐”,要用剪刀替骆驼们剪一剪。这不仅是一个孩子希望骆驼好看一些的美好愿望,也可见孩子对骆驼的关切。课后练习第3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童年趣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文中质朴的语言、有趣的事件,再结合个人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说的事件,说一说,还可以写一写。

篇2: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一、书法擂台赛

cōngshǔdùnmìbǎizhēn

()树松()迟()()蜂松()()子

二、小猴学样(照样子,写词语)。

例:软绵绵黑()慢()红()绿()

三、对号入座(选词填空)。等待等候

1.它们不耐烦地()着春天的来临。2.我在外面()你很久了。

奇妙神奇沉浸沉醉

3.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在奇妙的海洋里。4.大自然是那么()。

5.来到大森林,就来到了一个()的世界。

6.姐姐正()在美妙的音乐中。

四、找朋友(连线)

1.人类学家说a.森林是绿色疗养院

2.经济学家说b.森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3.艺术家说c.森林是人类的乐园

4.生物学家说d.森林是地球的空调

5.医学家说e.森林是生命的摇篮

6.气象学家说f.森林是绿色的银行

五、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一)《东北大森林》一文按_______顺序描绘出了东北大森林美丽的景色,展示了大森林的丰富的特产,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东北大森林是一个奇妙的海洋。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海市蜃楼

一、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1.这真是一个(奇其)迹!2.这件事你考(虚虑)的怎么样?

3.消失得连一丝一毫的影子和(痕迹踪迹)都没有。

4.那里的景色优美,令我着迷,常常流(连恋)忘返。

二、小猴学样(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丝一毫()()()()

三、选字填空

仆扑()人()倒恒桓永()齐()公

唤换呼()掉()蜃畏()惧海市()楼

联连()想()长

四、词语精品屋

()()澎湃()隐()现()()仆仆

篇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 保卫中国安全, 派出志愿军 赴朝进行 的正义战 争。1950年10月8日, 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 (今丹东) 、长甸 (diàn) 河口、辑安等地渡过鸭绿江, 进入朝鲜作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 , 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 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 歼敌5万余人, 于12月6日收复平壤, 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初步扭转了战局。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7日, 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 歼敌1.9万多人。1月25日至4月21日, 志愿军再次发动第四次战役, 歼敌7.8万人。4月11日,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 由侵朝美军第八军军长李奇微接任。4月22日至6月10日, 志愿军又取得了第五次战役的胜利, 共歼敌8.2万余人。

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 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 同中朝代 表签订了 《关于朝 鲜军事停 战的协定》, 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 其中美军39万人, 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 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 击毁和缴获敌 军各种作 战物资无 数。至此,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朝鲜停战后, 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返回祖国。

篇4: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关键词]单元 整合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4

语文教学要真正还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面貌,教师就要整体把握内容,获得阅读感受,迁移学习方法,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寻觅出一条省时高效,深受学生喜欢的学习路径,培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与能力。

一、聚焦核心内容

人教版语文二下第六单元的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感人肺腑,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确定这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突出强调了以识字、写字、朗读为教学要义,侧重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低年级课文教学无须太多理解,教师要把力气花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以及适当的积累运用上,要创设各种机会,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有效朗读、规范书写、积累词句,并能在课内有效运用。

因此,有了课程阶段性目标的指引,就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是什么”转化成语文教材的“教什么”,从而确立起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核心内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系。

2.单元导语

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有学段意识,更要有指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共性。而“单元导语”就好似一个瞄准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体现了编者意图,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第六单元是一组关于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品质。单元导语在主题上立意鲜明:“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导语提供的信息与课文内容前后呼应,导语的指向也奠定了学习的基调:抓住“人物的优秀品质”,推敲人物的言行与内心活动。其实质就是让教材心理化,让教材更具可教性。因而,单元导语是不可忽略的备课要素。

3.文本特质

核心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学段目标、单元主题的统领,实施顶层设计,但同时要兼顾每一个文本的特质。这就好比木工制作家具时,虽“胸有成型”,但用料、美工、做法,仍需细细考究、独具匠心。一个文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它的意义是在某个领域中被确定的,关键就要看教者能否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抽丝剥茧,摄取精魂。如《画家和牧童》一课,故事在塑造戴嵩这个人物时用了这样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刻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足见戴嵩声名远扬。再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表现了戴嵩轻车熟路、深谙绘画之道,画技不凡;还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画活了,画活了……”这样形象直观、立体化的语言,凸显了戴嵩画技的高超,是开启儿童理解与想象最好的媒介。好的故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赫赫有名的画家居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当牧童公开指出戴嵩的错误时,大画家虚心接受的态度为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基于文本特质的个性化的言语结构,其对比、冲突的情节铺展深入文本内核,也使得戴嵩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

仔细研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都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情节变化和精彩的语言描写。如《我为你骄傲》,围绕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文脉,两张便条的构思还原了故事蕴涵的人性之美,“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很不自在”等“言语秘妙”的发现强化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实现了现实中的我与文中的“我”的精神相遇,自然形成了对言语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的理解。故事,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节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故事的核心价值在于情节和语言。

二、整合教材资源

从资源入手,领悟编者情感,是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教学的依据。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分别在导语、插图、泡泡语、课后练习以及小资料中体现了编者的价值取向。如每篇课文的“泡泡语”就是很好的对话素材。像“大画家戴嵩多虚心哪!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也很了不起。”这样的对话指向人物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文本的精神主旨。“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些学习提示提纲挈领,叩击着文本的关键点,直面文本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拎出一条统整全文主线的关键问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言语交际。而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均围绕“朗读”或“默读”这一训练目标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合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因而,这个单元的设计落脚点为:利用“泡泡语”设置问题情境,展开对话过程,确立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联动学生个体、语言实践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识字、朗读与表达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三、优化教学设计

1.情境解词:言语积累结构化

情境解词即根据词语构造规律或者几个词语间的内在联系,融合文本具体语境,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记忆,由此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扩展记忆容量,促进学生的词汇积累,构建形象灵动的词语教学。

第一组词:纷纷夸赞 称赞 赞扬(选自《画家和牧童》

(1)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连续用了几个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有一点不同,谁知道?

(3)“纷纷夸赞”表示很多人夸戴嵩,“纷纷”表示多的意思。那如果表示不停地夸奖别人,可以用AABC的词语形式说吗?

(4)齐读:连连称赞 啧啧称赞 频频称赞……

第二组词:走走停停(选自《三个儿子》

(1)你们来读,老师来演。这桶水到底沉不沉?看你们怎么读。

(2)沉吗?你从哪儿看出很沉?(学生自由交流,聚焦“走走停停”)

(3)怎么看出走走停停就是表示水很沉呢?(联系课文内容)除了关注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再看词语的结构,有什么发现吗?

(4)哦,两个叠词相加强调了水很沉很重,妈妈拎得很辛苦。我们再来想几组AABB形式的词。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园地六”中六组同样形式的词语,指导学生读中积累)

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词语的理解要设法从字面的抽象解释转化成具象的演绎,让机械孤立的语词扎根文本、触及内心。如艺术化、表演式、联想式的解词方式,都试图从词语本身抽取其特点、本质或者基本的东西,联结组块,产生聚合,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言语的发展。

当然,本单元识字模块也可采用情境化手段,通过课题、图片、游戏、语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并通过排列组合等游戏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依据特点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掌握辨析方法,提高汉字使用的正确率。

2.情境对话:言语理解立体化

案例:《三个儿子》

(1)小朋友读书真认真!那么,在课文中你看到了几个儿子?用手势告诉我!

(2)答案是一个儿子的同学,和课文中的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看,老爷爷也是这么说的——

(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这样说,妈妈可不同意啦,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再去书中找一找,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说的?

(4)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贴关键词:A既聪明又有力气 B好嗓子 C没什么特别

(5)孩子聪明又有力气,嗓子好听,最高兴的当然是妈妈了,想想妈妈会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入情入境地读)可是第三个妈妈却没什么可说,想想她此时的心情,也来加个提示语读一读。

(6)这不是三个儿子吗?明明是三个呀,你们怎么说只有一个呢?是和老爷爷一样眼花啦,糊涂啦?(不是)是被第一个儿子迷住了?(不是)是被第二个儿子的歌声陶醉了?(不是)难道是他?什么特点都没有的,是他?(是)为什么?

至此,教师由“泡泡语”延伸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在感悟“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的矛盾与统一后,再以“议儿子”“赏儿子”“悟儿子”的大写意、叠加式的结构组织教学,顺势把情感体验引入朗读实践中,以期达到语言、表情、心理三位一体的朗读效果。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悟儿子”中,结合第8自然段的表演读,再铺设一个情境对话的玄机:“哎哟,好辛苦啊,三位妈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看,他来了——”出示第三个儿子的做法。“明白了,明白了,你们看到的一个儿子原来就是他!此时,这位妈妈还会像你们所说的是垂头丧气地说吗?是失望地说吗?那你就在这位妈妈面前,用上提示语夸夸他的儿子吧!”自然而宽松的因势发展,集中而完整的训练主线,形成了简约而丰盈的课堂效果,为学生的言语理解提供了立体化的场景。

同样,本单元另几篇课文都可以构建情境对话的言语实践板块。如《我为你骄傲》可聚焦两张便条的内容来引发故事冲突:一张被水打湿了的便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给小男孩写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吗?《画家和牧童》可围绕故事结局“一个著名的画家却向一个牧童拱手致谢”来设置问题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起话语诉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创编故事结尾:当售货员阿姨再次见到小男孩时……话题的建构要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这样才会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

3.语境推衍:言语表达整体化

语文课重在学习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达到规范妥帖,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案例:《画家和牧童》

(1)戴嵩的画技真是高超,你看,商人在称赞,教书先生在赞扬,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2)随机点拨:这位商人,你为什么要连说两个“画得太像啦”?(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3)你觉得怎样的画才是“绝妙之作”呀?(板书:绝妙之作)

(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他呢?别急,我们先去词语“加油站”加加油。出示其他词语——“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请小朋友用上这些词语夸一夸戴嵩的画,大家可以自己夸,也可以学学课文里的样子夸。

(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5)看的人都在夸,这就是——(板书:纷纷夸赞)这么多人称赞他的画,可见他的画画得太好了。难怪说——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这一个夸赞的场景从侧面烘托了戴嵩画技的卓越。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继续推衍的语境,让学生经历当下文本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成功地“破译”由形式和内容组合成的语境信息,逐渐丰满对人物的认识并积累内化为有效的语言,实现言语表达训练的整体优化。

篇5: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

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书写由1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分类识记。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品味

过年的味道。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品味过年的味道。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四、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趣谈习俗引发春节记忆 师今年过年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了吗 生收到了。

师有的同学笑得特别开心说明大家收到了压岁钱很高兴。可是有一位作家叫梁实秋,他写了一篇文章《过年》。他即便是收到了压岁钱也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什么? 学生不作声。

师读一读原文中的一句话── 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师有的同学笑了,为什么笑了

生他说叩头如捣蒜,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和捣蒜一样一下一下地接连不断。

太好笑了。

师作家形象地刻画出了叩头的样子,让我们感到了语言的幽默。以“春节”为主题很多作家都创作过,斯妤创作《除夕》冰心创作《童年的春节》老舍先生写过──

生北京的春节。

二.设下悬念,引发阅读期待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生老舍。师哪里人 生北京人。

师是啊,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度过。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运用着地地道道的北京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地地道道的北京春节.究竟地道在哪呢?放声朗读课文作者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 学生自由读书。 三.朗朗读书梳理春节印象

生作者写了腊八、二十三过小年„„ 师是腊月二十三说就要说准确.请接着说。生有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教师板书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正月初一──

 ──正月十五── 

师黑板上括号里面应该填上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生一边表达教师板书

师在合作中,我们完成了板书。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以什么为序

生以时间为序。

四.再读课文,感知传统习俗 1.读中思,概括习俗,小结学法

师请九位同学分部分,朗读课文,每读完一部分内容,请你概括一下.在这特定的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师在腊八节里有哪些习俗 生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师腊八粥,喝过吗 生恩,喝过。师什么叫泡腊八蒜

生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这就叫泡腊八蒜。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生字──醋,左边是“酒”的右半部分右边是“昔”字,用“昔”字组个词语。生昔日。

师昔日的酒和粮食掺和在一起,发酵后,就变成了── 生醋。

师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这样的醋。就叫──

生腊八醋。

师就像这样读完一部分。请同学概括出这部分中的习俗。谁发现了,同学是怎样概括出腊八的习俗的。

生从句子中抓住了关键词语,直接摘录词语,就概括出了习俗。

2.读中思、分享习俗、体味语言 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这部分内容中出现了几个儿化音。谁再读一读 生买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

师北京人爱读儿化音,读得再亲切自然些。微笑着读一读。生买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师概括地说一说节日习俗。

生小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们预备过年的物品。

学生每读完一部分,学生独立概括出习俗。

出示幻灯片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朗读课文的同学,是具体地表达春节中的习俗。把

一、两段话凝结成了几个词语,是概括地表达春节中的习俗。为什么大家能够轻易而举地从句子中摘录词语概括习俗这是因为作家笔下的语言──

生直白。

师正如老舍先生自己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

3.读中思回味课文体味详略 师作者详细写的是哪几个部分

生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

师为什么这几个部分详细写

生因为这四个是最主要的节日,所以要详写。

生在这四个节日中,都有很多特定的习俗。所以写得详细。生在这四个节日中最为热闹了,所以作者要详细写。师说得好,因为这都是春节的特征,这样详略穿插描写让人觉得琳琅满目。眼前好像有一幅幅画面出现。有的是放眼掠过,有的是停下来仔细地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静思默想体味年的味道

师老舍先生说: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默读课文思考年味儿藏在了哪些句子里过年的味道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可以在句子旁边简单地写写。学生默读后纷纷回答。

1.年特有的味道

生“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觉得过年是热闹的味道。

师“热闹”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真热闹”,一次是“分外热闹”。热热闹闹才有年味。他找到的是描写饮食的还有补充吗

生“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年就是一种甜甜的味道。

师透过课文中的句子和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你的感悟。香香甜甜才有年味。

生“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师色味双美才有年味。

生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师什么叫“杂拌儿”

生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师这句话中作者一一列举了四样干果。用顿号相隔。假如去掉并列的四个词语句子岂不是更简洁。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读一个读原句一个读改后句子。

生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生这是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师你觉得哪句话更有年味 生第一句。

师一个个并列的词语、一个个的顿号、体会到过年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生过年是一种甜甜蜜蜜的味道。生过年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味道。

师过年的味道就是丰富多彩。这味就藏于词语、标点中。2.年特有的颜色

生“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过年的味道就是喜庆。

师红红的对联这可是年特有的颜色红红火火才有年味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喜喜庆庆才有年味。

3.年特有的方式

生“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我觉得年的味道就是团圆的味道。

师团团圆圆才有年味。4.年特有的节奏

生“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我觉得过年的味道就是忙个不停所有的都是新的。

师是啊,忙忙碌碌才有年味。5.年特有的声音

生“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过年的味道就是热闹的味道。

师爆竹声声这是年特有的声音。爆竹声声才有年味。还有写爆竹的语句吗?

生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生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师爆竹声声一岁除„„ 6.年特有的装饰

生“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我觉得年的味道就是红火而美丽。

生那么多的花灯各形各色多么喜庆。师喜喜庆庆才有年味。7.年特有的活动

生“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是写人们在初一可以去逛庙会过年的味道就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生“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我读出年的味道是和谐、安祥的。

师过年要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表达祝愿。和和美美才有年味。年味就在一个情字上。年味要听要看更要用心体会。阅读作家笔下的文字感受着年的味道味道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年的味道就是年的文化。六朗读生词梳理年的习俗

师句子要反复朗读词语也要注重积累。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一起看书后生字表。请用生字表中的生字组成词语回答问题。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什么时候就开始了。

生初旬。

师过年特有的饮食有── 生熬腊八粥。生泡腊八蒜。

师到年底蒜泡得色如── 生翡翠。

师继续说过年特有的饮食有── 生腊八醋。生饺子。生杂拌儿。生榛子。生栗子。生麦芽糖。

师过年特有的玩意儿── 生风筝。生鞭炮。

师过年特有的活动── 生逛庙会。师哪举办的庙会 生寺院。师这些生词能写正确吗?回去写的时候要关注细节看准了再书写。

七追本溯源收藏年的记忆

师这篇文章原载1951年1月的《新观察》刊物上。在原文中有这样一句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文章中的“现在”指什么时候?

生1951年。

篇6: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蒙地下》 教案

第六课《春雨蒙蒙地下》

一、教学内容、唱《春雨蒙蒙地下》

2、做边唱边拍手踏脚选择结束音

3、听《良宵》

二、教学目的、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能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感情。

2、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

3、通过选择结束音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

4、让学生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情绪,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有所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好歌曲。

2、唱好弱起乐句,注意声区的统一。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春雨蒙蒙的下》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能连贯平稳的气息演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的情绪。

3、通过合作,享受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节奏、二声部、力度变化。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

师:五一期间,下了几场春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好与坏的辩论)

二、发声练习

师:瞧,春雨这么多的好,那谁来模仿一下春雨吧。春天的雨跟夏天的感觉一样吗?、节奏(生模仿春雨)

XX

XX

|XX

XX

|XX

XX

|

XX

XX

||(体现力度的变化)

2、旋律(风声雨声情境)一阵微风后,春雨唰唰的下起来。

(出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弹奏——模唱

3、模唱旋律

师:仔细听,弹奏的这两条旋律。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A、31|5

|35

6|

|

0||

B、53|1

|35

3|

|

||

(边哼唱边轻拍手)

再听两条旋律。

A、65

|

|

|

||

B、35

|

|

|

||

从这几句旋律中,你都感受到什么,是在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呢?

三、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春雨蒙蒙地下》原为一首电影插曲,因其词曲具佳,后逐渐成为一首独立的童声合唱曲,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希望。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音节奏,在短促的“刷刷、刷刷”象声词的背景衬托下,整个旋律更显得生机勃勃。

、初听

师: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感受春雨,感受春天,聆听春雨的声音。

2、跟磁带学唱

师:想一想,怎样用声音来表现春雨呢?一起来轻声唱一唱吧。

3、解决难点

二声部合唱、节奏、换气、力度的处理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寓意,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先进行两声部练习,指导学生用声音模仿“刷刷”的雨声。

(3)歌曲中节奏变化较多,学生可以边划拍边演唱。

(4)齐唱与合唱部分的衔接处要注意,应多加练习。

(5)完整地唱好歌曲。

4、为歌曲加上合适的力度记号,再唱一唱,感受经过艺术处理之后所产生的美妙、动人的演唱效果。

四、总结下课

师:有这样一句话——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相信大家都能珍惜美好的时光。

五、作业:复习歌曲《春雨蒙蒙的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边唱边拍手踏脚

2、选择结束音

教学目标:

、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

2、通过选择结束音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

教学重点难点:、协调能力

2、主音感、调式感

教学过程:

一、处理歌曲、复习歌曲,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

3、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感情。

4、唱好带有力度记号的地方。

5、请个别同学起来演唱歌曲。

二、选择结束音

、歌谣

唐僧骑马咚里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的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2、出示

师:这天,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音乐王国,这里住着所有人都用音乐交流。到处都是美妙的音乐,真是心旷神怡。当师徒四人来到宫殿下,换取关文时,国王殿下设下了两重关口,只要闯过这两重关口,就给他们关文。大家都来看看呢。

(1)1=2/4

|

212

|

565

|

|

|

212

|

532

321|()|

(2)1=2/4

553

632

|

|

653

|

|

|

32|

532

|

()||

3、选择

猪八戒蠢蠢欲动,要试一试。左看看,右看看,饶饶头,就顺手把3填了进去,大家来唱一唱,觉得怎样。我们再试试其他的唱唱呢?

看来是6比较合适,有了乐句结束的感觉。八戒憨笑着,退了下来。那还有呢,沙僧说我试试吧,听他正哼着旋律呢(弹奏旋律),看来沙僧塌实多了,大家猜沙僧选择的是什么呢?你们选择的是什么。果然沙僧也选择的1。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三、声势练习

要求:本课边唱边拍手踏脚练习是一个声势游戏。唱歌的旋律简单流畅、富有跳跃感,歌词再配以简单的锣鼓词,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拍手踏脚的节奏型以四小节为句,重复进行,一、二小节节奏手脚交叉进行,容易配合,第三小节变成手脚要同时拍击、踏脚。

师:过了两重关口,国王殿下就可以给关文了,奇怪的是,换来的是一张密密麻麻的音乐图。、出示:

需要手脚的配合,还要一边唱一边动。好象难度很大的。可是我们知道,这孙悟空是72番变化,手脚灵活,这个怎么能难倒他呢?(师示范)

2、练习:

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个厉害的孙悟空呢?

脚——手——协调

我来唱,大家做。

都来试试自己一边唱一边动呢。(自主练习)

3、展示(个人展示;分组合作展示)

四、总结下课

终于,师徒四人拿到了关文又上路了。听,音乐王国的人们正用音乐为他们送行呢。

五、作业:

完成课后的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良宵》

教学目标:

通过听《良宵》,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二胡的表现力,以及乐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二胡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二胡

师:大家都学习过《二泉映月》,说说都有哪些了解?(交流)

、初步感受二胡

师:那么,二胡这样一件乐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其实二胡不完全演奏悲伤的乐曲,而改变了二胡形象的是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介绍刘天华的故事)

模仿下二胡演奏家吧。

2、出示二胡实物

师:近距离的接触二胡。介绍二胡。

听一听他的声音(演奏《良宵》的主题)并感受二胡的技法。

二、听《良宵》

了解《良宵》的背景故事:

刘天华(1895—1932)—我国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1927年农历除夕,几个学生到刘天华先生家里过年。屋外街灯灿灿,鞭炮声声,室内欢声笑语、温暖如春,更增添了传统节日的诗情画意。当时,刘天华普及国乐的事业正取得可喜进展,在除夕夜欢乐气氛的感染下,心情更加愉快。他兴致勃勃地说:“好久没有做谱了,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曲,作为今宵快乐的纪念。说罢,刘天华边拉二胡边作曲。就这样一首精美的二胡小品《除夕小唱》便一挥而就。这首二胡曲后来改名为《良宵》,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音乐会上久演不衰的保留曲目。、初步感受乐曲

师:这一段旋律只是乐曲《良宵》的一个片段,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赏乐曲,从中感受二胡的魅力。

2、再唱主题,边唱边模仿演奏。

师:二胡的音色怎样,虽然只有两跟弦,但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我们来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模仿演奏,在肢体上模仿,在声音上也来模仿二胡。

3、边看《良宵》的故事,边听

现在你知道《良宵》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吧。其中有一段运用跳弓的手法来演奏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4、拓展

现在将你的感受写一写,可以是诗歌,或者画一画,也可以给主题创编歌词,唱一唱。

三、总结下课

四、作业:

感受二胡的表现力,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自己查找有关刘天华的资料,以后交流。

五、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复习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常规练习

、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复习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篇7: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

—石山中心小学

刘媚媛

一、教材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内容,理解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念祖国的感情;

3.感悟梅花所象征的高尚品格,并学习这种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梅花的诗词等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学生学唱《我的中国心》。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质疑。

1.同学们,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多媒体展示一幅梅花图)

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看到这组梅花图,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梅花的诗或者歌曲?(生可能分别用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毛泽东的《咏梅》、歌曲《红梅赞》等。)2.你从文人的诗词中感受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学生回答)是啊!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梅花已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文章。(相机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质疑。“梅花的‘魂’究竟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完成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想一想围绕梅花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一读。

3.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各小组轻声读课文,并想好以下问题(多媒体出示),派代表上台作答:

1.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一个部分、2-15自然段第二个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一个部分)

2.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看到梅花,想起外祖父。)3.最后一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它和开头一段有什么联系?(看到梅花图和手绢,想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首尾呼应)

4.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呢?

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哪几件事?以此为第二段分层。

(2-15自然段)第一层:吟诗落泪 第二层:珍爱梅图 第三层:不能回国 第四层:送梅赞梅 第五层:泪眼送别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借梅花表达了外祖父的什么感情?

(五)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生词。

2.感情朗读课文13自然段,并背诵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第二大段。课文重点写了外祖父生前的哪几件事?

(依次板书:吟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送梅赞梅、泪眼送别)

(二)学习第二段,探究梅花魂。指名朗读第一件事。思考:你明白了什么?(A)引导学生作如下小组讨论交流:

1.“外祖父常常抱着我,一遍又一遍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说明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时刻不忘祖国的文化。)

2.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落泪,这是为什么?

适时解说三句诗的意思、出处及表达的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做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都表现了一种思亲怀乡之情。它触动了身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3.外祖父的这种思亲怀乡的情感作者当时理解吗?你从文中哪句话知道的?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4.有感情朗读第一件事,读出老人的思乡之情。过渡:其实,因为作者当时的年龄小,还有许多大人的所作所为她都不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下面的四件事,看她还有什么事不懂,让她想不到。把有关语句画出来。

(B)学生默读第2—4件事,画出表明“我”不懂的语句。(学生的讨论交流也许是无序的,教学时可顺学而导,为清晰起见,这里按顺序分段呈现。)

第二件事: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第三件事: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第四件事: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第五件事: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1.因为作者当时的年龄小才有了这么多的“不懂”和“想不到”,同学们,你读懂了吗?谁能来帮作者揭开这些谜呢?

2.再认真默读第2—4件事,帮作者探究谜底。(C)学习第二件事。可引导学生做如下小组讨论交流: 1.什么事使外祖父大发脾气?

2.引导学生从外祖父的神情、语言及动作中体会老人家对《墨梅图》的珍爱。

外祖父如此珍爱梅花,文中哪一件事能揭示出原因呢?(D)学习第四件事,感受“梅花魂”。指读第四件事,可引导学生做如下讨论交流: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话。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让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适时点拨:老人爱梅其实是爱梅花的什么?

(爱梅花的精神)

3.谁能用你知道的诗、词、曲来赞美一下梅花的精神?(“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4.此时,你对梅花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5.老师范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学生谈看法,其间可引导学生做如下讨论交流:(1)“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他们”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像梅花的什么?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都有哪些人像梅花?

(有气节的中国人。有骨气,不肯低头折节。如:朱自清、谭嗣同、郑成功、还有课文里的外祖父……)

(2)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3)由此可见,外祖父赞美梅花,实际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4)引导学生领悟:老人珍爱梅花表现的是一颗赤子的爱国之心!

(5)外祖父珍爱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什么?把它送给即将回国的外孙女又是为什么?

(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即中国人的气节。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

(6)指导有感情朗读并背诵此部分内容。(E)放手自学第三件和第五件事,进一步体会“梅花魂”“中国心”!可引导学生做如下讨论交流:

1.“听到不能回国,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从中体会出什么?

(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出什么?

(思乡的神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3.“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从中你又体会出什么?

(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4.难道外祖父让我带回去的仅仅是一张梅花图和一块手绢吗?

(三)齐读第三大段,揭示“中国心” 1.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我带走的还有什么?(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2.虽然外公不能回到祖国,但外公的心始终向着祖国,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思念,再来读读课题:《梅花魂》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文,我们不仅欣赏了课文的优美词句,还感受到了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作为华夏子女,我们要像梅花那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应用有梅花魂,中国心!

(此时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师生同唱,在歌声中结束课堂。)课后作业:

1.读一读: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们好品格的向往。请你找一些关于写梅花的文章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笔下的梅花魂。

2.背一背:你能把“阅读链接”中的《故乡》背诵下来吗?再体会一下诗中蕴含的优美意境。

(五)板书设计: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梅花魂 不能回国 中国心

篇8: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师:要把一件事做好, 就要掌握它的规律。同学们读到的文学作品, 看过的动画片、电视剧, 故事情节也是有规律的, 如果你们掌握了这个规律, 再读文章时就能很快读懂。你们知道吗?吸引人的故事, 总有意外出现。 (师板书:意料之外) 哪个故事里有意料之外的情节呢?

生:《西游记》里师徒四人总是遇到妖怪, 而且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妖怪, 这就是意料之外的情节吧?

师:是呀, 这正是《西游记》引人入胜的地方。

生:《小英雄雨来》也是这样, 村里人都说雨来死得可惜, 但是, 出人意料, 雨来没有死。

师:对, 这都是说意料之外的情节。但是, 你们要注意了, “意料之外”的情节不是凭空而来的, 意外是要有前提的。一个好故事, 既要在意料之外, 又要在什么之中呢?

生:意料之中。

师: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意料之中, 这不自相矛盾了吗?

生:意料之外, 生活之中。

师:这个说法还不错, 意料之外的事情, 要在生活之中可能发生, 要让读者觉得这个意外合情合理。所以, 好故事既要做到“意料之外”, 又要做到“情理之中”。 (师板书:情理之中)

深入课文, 认识意料之外的结局

师: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的好故事, 它就是《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哪个同学了解这个故事, 给我们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生:武松赶路, 经过一个酒馆, 就进去喝酒。当他要离开酒店的时候, 店家拦住了他, 说他要经过的景阳冈上有老虎, 可是武松不相信。后来, 武松真的遇到了老虎, 武松把老虎打死了。

师:讲得不错, 基本上讲出了故事的经过, 但是, 还没有讲出故事的精彩。

生:是不是应该把好的内容全都背下来呀?

师:背下来只是记住, 而你并没有理解文章, 没有理解, 是发现不了精彩之处的。下面, 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见识一下作者是怎样精心安排故事情节的。 (请同学朗读“武松趁着酒兴, 只管走上冈来”至“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师:先读到这里, 这一段已经写得很精彩了。同学们都知道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 但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 读到这里时, 你们认为武松和老虎谁更有获胜的可能呢?

生: (异口同声) 老虎!

师:为什么?

生:老虎是野兽, 多么凶猛啊。

师:理解文章不能脱离文章凭空想象。你仔细阅读文章, 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问题。

生:老虎特别凶猛。文中说老虎是吊睛白额, 长得就很凶猛。

师:说得对。动物的眼睛有神, 皮毛又亮丽, 说明它身体健康强壮。如果双眼无神, 毛色暗淡, 那不是衰老了, 就是生病了。看来, 武松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生:老虎出现的时候, 忽然起了一阵狂风, 我觉得从这句话也能看出老虎很凶猛。

师:这个地方找得非常好, 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生:走路都能带起一阵风, 说明老虎速度非常快。

师:对, 速度快, 才可能带起一阵风, 而且这里还用了一个形容词——狂。狂风可不是一般的风, 它除了因为老虎速度快, 还因为老虎有什么特点呀?

生:老虎的力气大。

师:如果是一只小老鼠, 就算它速度再快, 力气再大, 也不能带起一阵狂风。

生:我明白了, 是老虎的体积大!

师:武松遇到一只什么样的老虎呀?这是一只身强体壮、动作敏捷、速度飞快、体积庞大的超级特大号大老虎。可是, 武松什么样子呢?

生:武松喝醉酒了, 走路都踉踉跄跄的, 这种状态下, 怎么能打赢老虎呢?

师:对。这酒还有一个名字, 叫“三碗不过冈”, 熟悉这个故事的同学都知道, 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酒, 到山上又是酒劲上来的时候, 他肯定不是老虎的对手了。

生:武松赶了一天的路, 还刚喝多了酒, 正准备睡觉呢, 结果老虎来了, 他怎么能对付得了呢?

师:喝醉的人都睡得特别死, 武松正要入睡, 这时老虎出现了, 是武松最累最困倦的时候。武松和老虎刚一出场, 两者就有很明显的强弱对比。这让我们以为, 武松肯定要被老虎当点心吃掉了。但是, 结局并非如此, 这就叫做“意料之外”。 (请同学继续朗读“武松见了, 叫声‘哎呀!’”至“又闪在一边”)

师:先读到这里, 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 这一部分描写武松和老虎的一串动作, 是发生在多长时间之内的?

生:特别短, 只有一分钟。

师:你们感觉一分钟的时间很短, 但就这部分的内容而言, 一分钟已经很漫长了。老虎向武松扑来, 腰胯一掀, 虎尾一剪, 虽然只是三个动作, 但都是连续的。我认为三个动作应该是在两秒钟之内完成的, 而武松就在这两秒内, 躲过了老虎的三次袭击。从武松躲开老虎的三个攻击动作, 可以看出武松的什么特点?给同学们三个选择:酒量大、力气大、胆量大。

生: (争论) 酒量大!力气大!胆量大!

师:同意是酒量大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

生:武松喝了那么多酒, 还能和老虎打, 当然是酒量大呀!

师:认为是力气大的同学也来说一说。

生:喝了那么多酒, 还困倦了, 应该没有力气了, 可武松还能躲开老虎的攻击。

师:说了这么多, 我倒是支持“胆量大”。

生:老师, 武松没有打老虎, 他一直在躲, 怎么是胆量大呢?

师:这正说明了武松胆量大呀。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你们在森林里遇到老虎, 你会有什么反应?是躲开老虎的袭击, 还是和老虎打?

生:我肯定吓得拔腿就跑。

生:我连跑都不会了, 坐在地上, 尿裤子了。

师:武松遇事冷静, 他没有立刻和老虎拼命, 在战略上, 这叫“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武松又勇敢又冷静, 这些内容都是为打虎做铺垫。 (请同学继续朗读“原来大虫拿人, 只是一扑”至“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师:武松又一次受到威胁, 连手中的武器都没有了, 故事情节就要在这里发生转折了。如果这是一部影视剧, 一位英雄就要诞生了。在电视剧里, 英雄到最后都是赤手空拳和歹徒搏斗, 这样才能体现出英雄的气概。 (请同学继续朗读“那大虫咆哮, 性发起来”至结尾)

师:你们看, 最后武松打死了老虎, 整个故事不断变化, 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 一个喝醉了酒的武松, 竟然赤手空拳打死了猛兽, 这真是意料之外的结局呀!在《水浒传》里, 还有一个打虎的好汉, 但大家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个故事。

生: (疑惑) 他是谁呀?

师:你们看, 同学们都不知道这个英雄是谁。他不但打死了老虎, 还打死了四只, 他就是李逵。李逵背着母亲进山, 去给母亲找水喝, 等李逵端水回来的时候, 却发现母亲不见了, 而地上有血迹。知道母亲是被老虎吃了后, 李逵去找老虎, 遇到一只就杀死一只。你们知道为什么李逵杀了四只老虎, 武松只杀了一只老虎, 但武松打虎的故事却这么出名吗?李逵杀虎, 是见一只直接举起刀子就砍, 一刀解决一只老虎, 非常顺利。而武松打虎的情节却一波三折, 让读者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 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延伸课外, 见识情理之中的铺垫

师:刚才我们说到, 一个好故事, 不仅要做到意料之外, 还应该在情理之中。如果武松打虎的故事开头就是课文的开头, 那它合情合理的劲儿还不够。武松醉酒, 又那么疲惫, 怎么可能打死一只那么凶猛的老虎呢?但是, 如果你把武松上景阳冈之前, 在酒店喝酒的内容也读一读, 你就知道武松能打死老虎是在情理之中的。 (发放拓展阅读资料, 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 来到阳谷县地面”至“一面说, 一面摇着头, 自进店里去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武松在酒店喝酒这部分内容, 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打死老虎这件事是在情理之中的。 (生默读课文, 师巡视指导, 十分钟后)

师:谁来回答, 文章的哪些地方是为武松打死老虎做铺垫?

生:店家只让喝三碗酒, 武松却喝了十八碗。

师:这能说明什么?

生:说明武松不听劝。

师:你找的地方对, 可是解释得不正确。不听劝就是打死老虎的原因吗?你们看, 店家说一个人最多喝三碗, 可是武松却要十八碗, 他一个人喝了六个人的量, 这……

生:说明他一个人的体力能顶六个人。

师:酒量大, 说明身体强壮, 这就为打死老虎做了铺垫。按照这个思路, 谁来分析一下文章的其它部分?

生:武松每次要酒喝, 都添了肉, 他添了六次酒, 就要了六次肉, 那就是十二斤。一个人能吃这么多肉, 太厉害了。

师:分析得真好, 饭量大也是身体强壮的象征。

生:武松喝了那么多酒, 却一直没有醉倒, 这也说明他不是一般人。

师:对, 这也是一点。这酒的名字叫“出门倒”, 但武松一直走到了山上, 看到青石板才要睡, 武松不容易醉酒, 精力旺盛。

生:还有一点, 酒店的小二说, 要凑齐三二十人一起上山, 但武松说他一个人就可以, 这能看出武松是很勇敢的。

生:我还发现一处, 文中说老虎已经“坏了三二十条大汉的性命”, 可是后来武松却没有送命。他喝酒吃肉顶六个人, 打虎却顶得上二三十条大汉, 他可真是个英雄呀!

师:回答得好, 这也正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如果这个数量调个个儿, 武松喝酒吃肉顶二三十条好汉, 打虎只顶六个人, 他就成了饭桶了。只有把课文和课文之前的原文放在一起读, 这个故事才完整。语文书中的课文, 有时受到篇幅限制, 只能选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要学会阅读原著, 开阔视野。在向课外延伸的阅读中, 你会发现, 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变厚了。

备课笔记

教师是一座桥

曾经, 我梦想着自己长大后变成一位大画家。

那时候, 我十一二岁, 睡觉的时候常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册压在枕头底下, 幻想着大师的绘画天赋从他们的画册里爬出来, 钻进我的脑袋里。我整天画呀画, 老师讲课用的挂图是我画的, 学校的黑板报也是我画的, 小学毕业, 我送给老师、同学的礼物, 也是我的画作。可是, 上初中以后, 我遇到了于善明老师, 他“断送”了我的画家梦, 让我沉醉在作家梦里。

于老师负责学校的文学社活动, 专教我们怎么写作文。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征文活动中, 我获得了二等奖, 获奖名单张贴在校门口的宣传栏上, 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得那么大, 贴在那么显眼的地方, 我把自己的名字贪婪地看了又看, 觉得只有“马士钧”这三个字最漂亮。唉, 可惜呀, 我获得的不是一等奖, 如果获了一等奖, 我的名字就可以写在最上面了, 那不是更加光辉灿烂、耀眼夺目吗?虽然我画过那么多挂图、板报, 但是没有一次让我的名字如此赫然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我要写写写, 写出能够获得一等奖的作文, 让自己的名字更上一层楼。

那时候, 于老师五十多岁, 是个整天笑眯眯的小老头儿, 由于听力差, 他跟我说话, 总是贴得很近。当了好几年学生了, 还没有一位老师与我这么近距离地进行交流。于老师喜欢把学生拉到身边, 单独辅导。无论是读到作文里的优点, 还是发现了毛病, 他的嘴角总是微微上翘, 挂着微笑, 小眼睛眯缝着, 像两个逗号。在他的微笑中, 我的写作热情高涨起来, 淹没了绘画热情, 作家梦就这样扎根在我的心中。

有一次, 我写了一篇几千字的“长篇作文”。于老师说, 这不是作文。我一听, 有点傻眼了, 难道我白费工夫啦?谁知, 他的话还没说完, 他接着说, 这是小说呀!啊?我竟然会写小说!我的热血沸腾起来。于老师把这篇小说推荐给报社, 竟然发表了。我是当时第一个发表作品的文学社成员, 立刻一鸣惊人, 当选文学社社长, 成为备受瞩目的校园名人。我人生中, 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了。

篇9: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六课

本单元以英雄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记叙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可歌可泣的英雄们的动人事迹,讴歌了英雄们高尚的民族气节、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英雄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注意历史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力求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全面、深入地了解英雄人物。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赏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拓宽阅读视野,可自主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最后,应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收集整理自己喜欢的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办一份小报,在班级展出。

每课教学设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与《苏武牧羊》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两个篇目。首先,学习时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其次,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再次,应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自主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

(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

(三)自主散读,加深理解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学生对话

探究《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以下简称“诗A”)与《苏武牧羊》(以下简称“歌A”)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所在。

(二)学生与教师对话

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的理由。

(三)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体裁与手法不同

诗A是一首现代自由诗。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设疑(1~3节)时匠心独运,将雷锋比作“一滴”“渗透亿万人的心”的“小小的春雨”,来突出雷锋精神的巨大感染力;抒怀(4~6节)时妙语连珠,先将雷锋比作反射阳光的水,再将其喻为向党飞翔的鸟,又将其化作没有浪费光的灯,最后汇为化成雷的鼓声,从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艰苦朴素、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不骄不躁等方面,热情讴歌了雷锋精神;赞咏(第7节)时一唱三叹,将雷锋的足迹与“回音”“歌曲”联系起来,强调了雷锋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歌A是一首歌词,音乐上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上片写苏武的遭遇和心理压力,先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再用正面描写来刻画;下片写思乡思亲的煎熬,从着笔苏武的角度说,前用实笔,暗示苏武归思正浓;次运虚笔,点染母亲、妻子对苏武的思念,表明亲情的呼唤也不肯使苏武屈服;后使实笔,颂扬苏武的爱国之隋、浩然之气的巨大的折服力。

2. 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角度,将雷锋比作一滴鲜活的水,小(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中见大(雷锋精神的感染力、感召力是巨大的)。赞扬了雷锋站在平凡的立场上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真正内涵,反复歌咏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歌A则从爱国之心、民族气节和执著的信念与坚忍不拔之毅力的角度,摄取了磨难和思念两钼镜头。歌颂了作为民族英雄的苏武为捍卫民族尊严,抵威胁利诱,历艰苦折磨,守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光辉事迹和不朽的精神。

3.意境与情调不同

诗A以喻创境,以情笼境,境叠情随,引人想像:反射阳光的水、展翅飞翔的鸟,没有浪费的光,刚敲响的鼓,音符、纤维、花瓣,与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的诸多画面、场景相映生辉,又与人物的高尚的情操和诗人的怀念、敬仰之情水乳交融,创设了多个极富立体感和美感,能净化人们心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而又不乏内在联系和共性的意境;而这意境中透露的情调,则又深沉而不失昂扬,激越而不失坦诚,与境和情共同营建了恃的意象美和意蕴美。而歌A则以景创境,以情润境,境简情浓,给人感染:雪地冰天,鸣风飞雁,渲染了阴冷凄苦的氛围,饮雪吞毡牧羊之举与如铡以石之志相映衬,白发红妆的思念与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大节相衬,营造了两个画面感极强,能激荡人们心灵,牵动人们魂魄,独立而又统一的意境;而这意境流露的情调则于悲愤中透露出刚烈,于凄婉中展露出大气,于缠绵中表露出激昂,于抑郁中显露出坚毅,与境和情一齐打造了悲壮激昂、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乐之美。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苏武庙(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

1.你发现《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写作目的的不同之处了吗?

《苏武庙》着眼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抒情寄愤,旨在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提倡心向故国。《苏武牧羊》侧重渲染环境之凄寒,利诱之动人,烘托人物志向弥贞,气节愈坚,不辱民族尊严的高洁操守和英雄行为。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明确]

2. 你还发现了《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对话之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 B手法 C意境 D情调 E角度 F结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1.请你收集雷锋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然后确立中心,自拟题目办一份手抄报。

2.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苏武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编写短剧本,准备在班级演出。

《金色的鱼钩》与《南沙卫士》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有诸多差异的记叙类文章。首先,要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寻找两篇文章的同中之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的高尚精神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感悟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明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以下称《金色的鱼钩》为“文A”,《南沙卫士》为“文B”)的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发现同中之异

小组讨论两文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同中之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

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事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塑造形象的侧重点不同

文A聚焦于老班长。通过老班长在长征过草地时,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着力表现老班长舍己为群、鞠躬尽瘁、遇挫弥坚的思想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老红军战士英雄个体形象。文B泼墨于驻岛官兵克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困难,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肉体煎熬和与世隔绝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受热忍渴,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动人事迹,极力展示驻岛官员意志顽强、生活俭朴、以苦为乐、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较好地塑造了解放军某部英雄群体形象。

2. 选择材料的着眼点不同

文A着眼表现老班长英雄个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着眼选择“点”的材料来表现人物。做鱼钩、嚼鱼骨、找野菜、劝喝汤、献生命等材料的选择,都与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有关,具体、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文B着眼选择“面”的材料塑造形象。赤膊劳动、盐水洗衣、雨中淋浴、高温桑拿、节水浇菜、倾情养花、苦心储水、慷慨献水等材料,虽然多为概括介绍,不求详尽,但典型而不乏感染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广大官兵的美好心灵。

3.结构文章的方法不同

文A注重从纵向安排故事情节,全文以金色鱼钩为线索,按照故事的开端(1~2段)、发展(3~20段)、高潮和结局(21~32段),来安排情节,结构文章。文B侧重从横向组织结构,全文以“缺水”为明线,以“思想感情”为暗线,按照材料的性质和主次来确定行文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4. 表现人物的手法不同

文A重视在情节发展中来展示性格,塑造形象。全篇以正面描写为主,集中笔墨对老班长作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伴随着矛盾冲突的逐步激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文B注重围绕歌颂驻岛官兵的崇高思想境界这一中心来选择、组织材料,更多地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使直接展现驻岛官兵的英雄行为及其思想基础与间接表现人民群众对广大官兵的理解及英雄精神的巨大感染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白云道上送英雄(节选)

9月16日下午,听说最后一批从抗洪前线撤下来的抗洪官兵要经过白云大道,我们也汇入了这沸腾的人流之中。

白云大道两旁挤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有白发苍苔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孕妇。人们都带着兴奋和激动的表情,焦急而又耐心地望着英雄们将要归来的方向。

一辆辆载着抗洪英雄的军车,终于在人们的等待中缓缓开来。每一辆车的车厢板夕嘟用大红条幅写着:“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致敬”的标语。战士们脸膛晒得黑黑的,身体消瘦,但个个都精神饱满地唱着“咱当兵的人……”那首军营之歌。公路两旁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泪水湿润了每个人的眼眶,人们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抗洪英雄致敬!’抗洪英雄们也喊起“向人民学习”等口号。看着此情此景,我脑海里涌现出在电视中看到的抗洪将士们冒着炎炎烈日扛沙袋、堵决口,在滚滚洪水中舍生忘死救群众的场面。150多辆军车渐渐远去,夜幕降临。人们面向抗洪英雄远去的方向站着、议论着,久久不愿离去。

《红岩》(节选)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哟,你看!”

两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入春以来,这种虫引艮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长年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

小萝卜头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了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小萝卜头把虫子放进去。它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把盒子重新打开……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你发现两篇文章(以下分称文A,文B)在表现人物的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归纳]

文A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民群众和“我”的言行、心理来表现抗洪官兵的可贵的精神和不朽功勋;文B则以正面描写为主,直接写小萝卜头的言行、心理,展露牢房里的小英雄的乐观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2. 你还发现了文A与文B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对话后提示比较点]

A人物身份与所处环境 B主题与思想感情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我国战争年代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整理成一篇小故事,准备在下周班级的故事会上讲给大家听。

《白衣天使》与《祖国的召唤》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准恰当的比较点,在探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中人物情系祖国和人民,勇做巾帼第一人的可贵精神品质。再次,应扩展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文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

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概述内容后,小组讨论两文(以下分称“文A”、“文B”)的同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同异对析]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结果:

1.颂扬的人物异中有同

两人生活的国度不同:南丁格尔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自己的国土上,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在远离故土的法国;两人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南丁格尔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居里夫人在科研领域耕耘。但是她们两个人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相似:都执著坚毅,勇敢无畏,热爱祖国,憎恶战争,渴望和平;她们的业绩都可与日月同辉:南丁格尔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护士,是护理

专业的创始人;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是迄今为止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巾帼第一人的杰出贡献和精神品质,都同样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和巨大的鼓舞。

2.运用的手法异中有同

文A着眼用最短的篇幅概述南丁格尔一生的业绩,处理材料详略得体;文B侧重叙写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心系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事迹材料,重点突出。文A用倒叙手法,于开篇总写当代护理机构的完善,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引出讴歌对象及其业绩;文B则用顺叙的手法先概写她超越丈夫逝世带来的悲哀,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殊荣,再集中写她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两文的写作手法有大相径庭之处,也有如出一辙之处。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文A正面叙写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业绩,用士兵传阅的诗歌小册子和马克思的高度颂扬作侧面烘托;文B正面写居里夫人的忧喜和贡献,用波兰人民对她的支持、礼遇和波兰总理的赞誉作侧面托衬。两文都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英雄行为、精神品质及这种行为和品质的巨大感染力。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刘胡兰慷慨就义》《木兰诗》节选

略。(见人教版旧课本。)

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学生阅读后,教师作异多求异的引导]

1.你发现两诗文(以下分称“文A”、“诗B”)主题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后明确]

文A通过写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员刘胡兰无视敌人的威逼利诱,在铡刀下英勇就义的壮举,表达了对残忍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的无比仇限,深情地颂扬了刘胡兰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B通过写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赞美了木兰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不慕名利的可贵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你还发现了两篇诗文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B时代 C人物行为目的D手法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整理你所喜欢的一位女英雄的事迹材料,以“感悟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日记,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纵贯古今,横及中外,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英雄个体或群体。本单元的综合活动宜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小报,力求从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感悟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接受美好的思想品质的熏陶,树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舍身忘我、奋斗不息的远大理想。

[综合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英雄的影片、图片和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英雄行为的理解,激发他们爱英雄、学英雄的情感。

2. 师生对话,明确做法

A组织学生讨论英雄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

B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下载、剪报、摘抄、访问等。

C明确选材方法:可以选一个英雄的言行事迹,也可以综合多个英雄的事迹。

D讨论所选文体:记叙文、诗歌、散文、格言、传记、读后感等。

E组织学习办报的一般知识。

二、操作

由各学习小组长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分工要明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办出特色。

三、操行评价

各小组小报办好后,在班级展出,让大家观览,然后组织同学从版面设计、书写、内容、效果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报作出评价。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中)

上一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下一篇:浙江大学物流班学习心得体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