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故乡行作文

2024-05-17

难忘故乡行作文(精选7篇)

篇1:难忘故乡行作文

难忘的故乡行600字作文

今年的国庆,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了我的老家——文登泽头镇,看望了亲朋好友,并使我有机会又一次亲身领略了家乡的美丽和变化。

我的家乡文登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说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召集文人墨客登山吟诗作赋,歌功颂德,留下“文人登山”的传说,文登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这几年,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子里的道路由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很多家庭都购置了农用机动车,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和暖气,爷爷家我小时候情有独钟的手动鼓风箱也变成了电动鼓风机,可见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较以前都方便了很多。

正值秋收时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晾晒着金灿灿的玉米,人人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来家里展吧(来家里玩)”,“今年的老参(花生),拿回去起(吃)吧”,淳朴的乡亲们热情地招呼我们,那一口浓郁的方言让人倍感亲切。

而且,人们的生活和娱乐也缺来越丰富多彩。这次在老家,我门观看了隆重的祭海祈福仪式,美丽的滨海新区以及惟妙惟肖包揽中外童话故事中经典人物的沙雕展览,多姿多彩的天然氧吧昆嵛山也修建了崭新的山道,道教名山圣经山旅游风景区也进行了扩建修复变成了一流的风景游览区……所有这些变化,都令我感到无比欣喜。

这次的故乡游,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在爬昆嵛山时,我们在半路遇到的修建盘山路护栏的老师傅。他精神矍铄,自己步行数里上山,爬的满头大汗,还不忘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山上的风景、野果的名称等等,安装护栏也是手艺娴熟,精益求精。从他豁达爽朗的言谈举止中我们体会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无私奉献。还有一位是在山顶电台执勤的叔叔,“这里风景很美,看!远处天海交界处那一条蓝色的分界线!平时很难看到的,今天你们运气真不错!”见到我们时他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起来,他说在山上虽然工作枯燥了点,但整日与美丽的大山作伴他已经习惯了。下山时,爸爸大发感慨地说,有多少人都是像这位叔叔一样坚守岗位、默默无闻啊。是啊,家乡的建设离不开这些无私奉献者,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是啊,家乡的人,家乡的景,家乡的一切是那样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着我,我爱我的家乡,我希望家乡越变越美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评语:开头简单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十分艺术化。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描绘的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较好的凸显了文章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篇2:难忘故乡行作文

妻和妻兄曾在原中甸县工作多年,那里地处云贵高原,海拔3000多米,属高寒地带,条件十分艰苦。但就在那里却锻炼了他们的人格和品德,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和足迹,成就了一番事业,也与当地的同志们结下了终身难忘的情谊。于是,香格里拉便成了他们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4月,妻兄回川参加完我们儿子的婚礼决定返回曲靖,行前和妻子谈起了对香格里拉的无限眷恋,由此触发了思念之情,而我也因25年前曾三次去香格里拉探亲,对此也早已向往,当即我们三兄妹一拍即合,决定圆梦回一趟第二故乡。

寻找

出发前,我通过查询区号,接通了香格里拉工商银行的电话,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接电话的人正是我爱人在丽江财贸学校进修时的同学陈华,他热情地告知了我们所要查询的所有朋友的号码,于是,万事俱备,我们决定第二天就出发。

从重庆飞往丽江的银鹰风驰电掣般划破夜空,没过多久,机窗下那灿若群星的灯光就告知我们:丽江,到了。在机场出口处,妻子和前来接站的张建凤、梁家顺相拥而泣。回到住处,我倍感疲倦,一头睡了,待我醒来时,客厅的灯依旧亮着。是啊!她们相处9年后又分别了25年,其间的酸甜苦辣和思念之情,又怎能一时半会说得完道得尽呢?

第二天,中巴车载着我们向香格里拉县城飞驰,我们不约而同地问道:“怎么不翻铁夹山,不走白汉场,不过继红桥呢?”老乡说:“改道了”。车过松园大桥,前边一片高楼映入眼帘,以为是虎跳峡镇到了,走近一看,原来是经济开发区。在这高山峡谷,竟有如此美丽的建筑群,简直就像是镶嵌在金沙江边的一颗颗明珠。汽车在冷冻坡缓缓地爬行,冲江河在万丈深渊下不停地流淌。逆河而上,昔日像野马般奔腾咆哮的冲江河竟在勤劳勇敢的香格里拉人民面前低下了桀骜不驯的头颅。

翻上小中甸,前方是一片平坦的草原,中巴车再也不像翻越冷冻坡那样艰难吃力,脚下响起沙沙沙的摩擦声,飞也似地向县城急驰。“啊,到了!”妻和妻兄不约而同地惊叫着,那高兴劲就像久别的孩子恨不得即刻扑向母亲的怀抱。但很快他们又陷入了迷茫,伸出头东张西望,原来进中甸不是要从粮食局的斜坡下左转弯入城吗?怎么前边竟是高楼林立,街道纵横,绿树摇曳,一点也找不着25年前的影子呢?中巴车只顾载着我们不停地穿行在康珠大道、香巴拉大道上,两旁五彩缤纷的世界尽收眼底。妻说:“走错了吧,中甸原来不是只有两条破破烂烂的街吗?”老乡说:“这就是中甸,现在叫香格里拉,意思是神仙向往的地方。”

叙旧

亲戚钱继红、阿福夫妇在车站接上了我们,执意要我们三兄妹入住他家,并将家中钥匙递给了我们,好让我们出行方便。那股热情顿时暖遍了我们全身,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香格里拉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吃过午饭,迎着火辣辣的太阳,阿福领我们来到了工商银行。走进宋春生(藏名:洛桑朗吉)调研员办公室,老行长一眼便认出我们来了:“这不是任心惠吗?变化不大,只是长高了!这不是你那位带着口罩为你们刚出生在中甸的宝贝儿子洗尿布的先生吗?这就是你曾在中甸县水电局工作过的哥哥吧?哈哈……欢迎,欢迎你们!”分别握手后,洛桑老行长叫来了25年前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其他五位同事,大家聚在一起高兴得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什么工作往事、家庭琐事,甚至为抢球拍打架这些陈年老账都翻了出来。一番叙旧之后,洛桑老行长一行六人硬要请我们去四方街吃晚饭。听说这是接待省分行行长的规格呢!席中,那青稞酒的热烈,酥油茶的香甜,牦牛肉的美味,还有康巴汉子一曲热情奔放的雪域情歌,把人带进了如痴如醉的梦乡……夜宵后,洛桑老行长和陈华还陪我们转了四方街和朝阳楼。走在四方街上,那凝聚着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各式雕楼,金光闪烁的珠宝玉器,精工细作的民族服饰,在霓虹灯下,更显得璀灿夺目,格外迷人。爬上大龟山朝阳楼,我们一齐转动了号称全国第一的转经幢,虽然各自口中默默无语,心中却在共同祈祷着藏汉人民幸福安康!

妻兄这次来中甸,除了想看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和参加建设过的水库、电站外,还想见一位农民兄弟,他就是30多年前在建良美电站时朝夕相处的农民兄弟杨宪楚。要不是在退居丽江的张建凤处问着他老人家已上中甸带孙子,妻兄还拟从丽江直奔良美哩。通过阿福联系,俩人在阿福家终于相见了。刚进门的一刹那,两位年近七、八十的老人紧紧拥抱,泪水不禁夺眶而出。落座后,他们谈起了修建良美电站的辛酸,电站竣工发电的喜悦,获得水电部表彰的欢欣……席间,杨宪楚老人边向妻兄挟菜边动情地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农民一个,万万没想到还让你一个曾任副局长的国家干部牵挂这么多年,这次还专程从千里之外来看我,这是何等深厚的同志感情啊!”说着说着,老人的眼眶又湿润了。

在香格里拉的三天,老人一直陪伴着我们,带我们去看桑那水库、普达措国家公园,还带我们去了噶丹·松赞林寺。我们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一殿一殿观摩,其造势之辉煌,雕工之精美,规模之巨大,文化内蕴之深厚,令人惊叹不止!还有那顺坡而建,一梯一梯、一排一排、错落有致、五彩斑澜的绒巴康参、东旺康参、尼西康参以及金碧辉煌的大殿,都让我们留连忘返。朝阳下,松赞林寺的晨钟再次响起,钟声清脆悠长,余音绕梁,带给人们无限的憧憬和遐思……

别离

妻兄和妻最后一次离开香格里拉县分别是1983年和1984年,我也在这两年中三次去过香格里拉探亲、搬家。那时的香格里拉县城仅有两条破烂不堪、尘土飞扬、灰砖黑瓦的街道,整个城区不足一平方公里。而现在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座现代化的美丽高原城,城区面积已拓展了几倍。要不是原粮食局上面的斜坡和古老的四方街还能勾起对往日中甸的些许回忆,否则根本辨不出东西南北。

篇3:难忘的法国行

罗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一进入玻璃搭建的露天广场, 像钻石般的阳光透着玻璃照耀着地上的大理石, 让人觉得宁静又舒服。

买好了门票, 通过了严密的保安检查, 我们随着人群首先穿过了地下古城堡。城堡里冰凉的空气增添了一点儿诡异的感觉, 就像走进了鬼屋一样, 令人毛骨悚然, 我急忙拉着爸爸走进了埃及馆。埃及馆中的木乃伊令我大开眼界, 虽然恐怖, 但可以见到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再见的干尸, 我硬着头皮都仔细地观看了一番。接着我们去了戴维雕塑馆, 维纳斯女神的塑像栩栩如生, 线条精美, 侧看就像仙女般神秘而美丽, 我不禁有点儿喜欢上她了。

再往油画区走去, 说话声渐渐大起来, 我们循着人声走去, 我被一幅幅精致无比的中世纪油画吸引住。每一幅油画都是那么生动, 我真佩服达·芬奇、凡·高可以画出令人惊叹的旷世之作。尤其是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让我驻足良久都不愿意离开。

走着看着, 沿途的陈设、雕刻都让我惊叹, 外面的世界竟是这么大这么美, 我和家人也度过了难忘的巴黎之旅。

篇4:白杨同志故乡行

10月11日上午10时许,白杨同志在《芙蓉》杂志主编康濯的陪同下,风尘仆仆,从长沙来到了汩罗县委招待所,一同前来的还有从维熙、戈壁舟、蒋子龙、刘绍棠、邓友梅等10多位作家和诗人。白杨同志衣着简朴,衣领上系着一条白色的沙巾,显得那么雅致大方,但又保留着一位明星的魅力。我将这几位文坛名流,引到休息室后,一面稍事休息,一面向来宾们简单地介绍了汩罗的情况。白杨同志听了频频点头,她赞扬家乡人民的艰苦努力,在这一片荒丘上,仅花10多年的时间,建成一座初具规模的小城市。但又感叹地说:"要不是正碰上十年动乱的灾难,建设速度一定会快得多啰!"接着她的话题转到了同来的作家们,她风趣地说:"现在到了我的家,我应当是主人了。因此我想邀你们一道去屈子祠瞻仰,以尽东道主之责。"大家都应声道好,于是我们便驱车前往屈子祠瞻仰屈原遗址。

正值金秋时节,一路清风送爽,到玉笥山下,我们沿着石级,缓步登山,真是古刹生辉,丹桂飘香。一踏进庙门,迎面前来的是当时岳阳地区文工团的几位青年演员,她们是闻讯提前赶来迎接的。她们拉着白杨的手,亲热地喊着杨阿姨!簇拥在屈子祠门前的游客,一时把白杨同志围得水泄不通,都想一睹这位人民艺术家的风采。我陪着他们在屈子行吟的泽畔凭吊,在屈子与渔父对问的遗址缅怀,游览了骚坛、独醒亭。白杨同志一面看一面问。她的言谈举止是那么亲切,那么感人,当听到我介绍女媭祠是"文革"中破四旧被拆掉的,现在只留下了破瓦颓垣,她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他们一行还参观了屈大夫的生平展览,最后来到休息厅。这时白杨露出了忧郁的面容,沉思片刻,眼眶湿润了。我连忙上前询问是身体不舒服吗?她低声地说:38年前我和赵丹在重庆同台演过《屈原》的戏今天我有机会来到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凭吊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可是昨天惊悉赵丹同志,因病与世长辞了,我们永别了,怎不使我百感交集?她顿时陷入了哀思。休息室一时又显得那么宁静,诗人戈壁舟触景生情,挥笔将郭沫若同志为白杨饰南后所题一诗"南后聪明绝等伦,谅曾误用害灵均,不然龟策何须用,强笑行将事妇人",书赠给屈子祠管理所。白杨在留言簿上签了名,这时已是下午2时了,虽然都没有进午餐,但毫无倦意,却被玉笥山的满坡红叶和山下江心的点点白帆吸引住了,尤其是白杨为了饱览家乡的湖光秋色,她陶醉在阵阵金风和脉脉乡情之中。

下午4时,其他作家们去岳阳了。康老陪白杨去老家东山里杨家仑(现古仑乡农科村),汽车急驶了40公里,便到了她梦里萦回的老家。这时,公社门前已挤满了人群,欢声笑语冲破了这个边远山村的寂静,白杨向乡亲们点头致意。公社副书记陈阁梅请白杨到公社休息室稍息时,便滔滔不绝地说出一些白杨同志家的情况:白杨的父亲杨云钦老人,是清代一位举人,家境富裕,乐于济贫,喜于从教,所以桑梓间很尊敬他。老人家后在北京附近农村筹办私立大学,因经费困难停办了......这些自然引起白杨思亲思乡之情。一旁的康老对白杨说,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家乡。白杨连声说:感谢当地干部把我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休息片刻,便步行到东山里杨家仑,这个屋场已是公社的渔场和酒厂。只见屋场前面的鱼塘,水波荡漾;屋场后面丛林修竹,郁郁葱葱。康老说,这里真是好地脉,人杰地灵,你们两姊妹,一个是文坛名将(指作家杨沫),一个是电影明星。白杨兴致勃勃,拉着陪伴的同志,和乡亲们合影留念。接着,来到农科村支书杨南湘的家里,因是同族侄儿,白杨一进屋,侄媳妇狄南珍便亲密地喊姑姑,还说:"我在银幕上虽看到过你,可今天才算真正见到你。"白杨说:"我是人民培养的演员,早该回来看家乡的父老乡亲,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白杨就这样和家人叙乡情,品尝家乡的姜盐芝麻豆子茶,给乡亲们签名或送剧照留念,艺术家和父老乡亲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夜色冉冉降临了,行程将如何安排?康老征求白杨同志的意见,白杨同志饱含对故乡的恋意,嫣然的笑着说:"故乡美,富丰情,我觉得在家乡多逗留一会,是多幸福啊!今晚不去岳阳了,要在故乡住上一晚,来弥补我怀念故乡之情。"当夜便住宿县招待所。第二天上午8时临行前,她高兴地和前来送行的县委副书记李纯志同志及我一起合影留念,并将她信笔而成的一首调寄《桂殿秋》的词"故乡美,富丰情,老大还家始首行,醉人阵阵金风爽,脉脉湘音梦里萦",书赠给我,便乘车依依告别了家乡。

(作者系原汩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已离休)

篇5:故乡行作文

我有好久没有回来过了,我急不可耐让妈妈带我去了河滨公园,妈妈说这是她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舅舅和她还因为抢着坐一块湖里的大石头掉进湖里过呢!我和妈妈一起玩了妈妈小时候玩过的大象滑梯,荡了秋千,还玩了疯狂老鼠和碰碰车,可把我吓了一跳呢!姥爷还带我去了河堤公园捞虾,姥爷专门给我买了渔网,我们把饵放进去沉入湖里,我一上午就捞了一瓶小虾和小鱼,还有三条小鱼一直装在瓶子里和我一起坐火车回到了西安的家,它们现在已经和我的小乌龟们一起在鱼缸里玩了。

除了去公园,我还去了陈仓老街和西府老街,那里有好多仿古建筑,晚上灯火通明,真的是很好看呢!老街上有很多特色小吃,我吃了茶酥、驴肉火烧、甜酒醪糟和酸奶豆,还看了一个爷爷在现场制作宝鸡擀面皮。现在我知道了,宝鸡擀面皮真的是把面蒸熟了用铁制的擀面杖用力擀出来的,擀的时候用力太轻面皮就厚,太重面皮就烂了。力量要用的恰到好处,要把面皮擀的薄而劲,亮而透,还不能破洞。这才是争讼的宝鸡擀面皮啊!我爸最爱吃了,每次都吃两碗。我还看到现场制作糖人,我还试着亲自吹糖人,十分有趣!

篇6:故乡行作文

今年暑期,我终于和妈妈、奶奶一起回巢湖了。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一个鱼米之乡。我们这次回巢湖,刚好是巢湖的放渔期,于是我吃到了十分鲜美、新鲜的巢湖银鱼,可以炒蛋也可以炖蛋,味道好极了!

到巢湖的第二天,天气比较凉爽,我和哥哥、姐姐、妈妈、奶奶、姑姑一起来到了巢湖边龟山风景区。刚到湖边,湖面上风平浪静,微风徐徐,十分惬意。我们来到了亲水平台,发现平台已被水淹没,我们踩在没了水的平台上,捞起了野菱角,第一次知道原来菱角是这么长的,小小的、绿绿的,剥了壳放到嘴里,甜甜的……在湖边的大石头缝里捞起了螺蛳,我们真的带回家炒了一盆,真是天然无污染的美味啊!

沿着堤岸继续前行,来到了又一处平台,突然,风大了、浪起了!一个不小心,被“湖浪”打了个透湿,索性就没有顾忌了,我和哥哥两人痛快地打起了水仗,尽情地嬉戏打闹!等我们上来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只“落汤鸡”!妈妈连忙帮我们擦干身体,换上了干净的衣裤!就这一会儿工夫,天空又恢复了颜色,风也小了,浪也平了!

篇7:故乡行作文

车停了,我们下了车,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只见一座座白墙红顶的漂亮楼房鳞次栉比,村口刚修的大路上车来车往。我欢喜地随着爸爸、妈妈向街上走去,车声、鞭炮声、孩子们的笑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在爷爷家里,我遇见了疼爱我的二大爷。他身穿西装,手里拿着一部崭新的手机正在笑眯眯地煲“电话粥”,那衣着,那神态我都快认不出来他了。听爸爸说这几年二大爷利用家乡的地理条件养殖了黄瓜鱼,收入不错哦!爸爸还说这几年养殖业为家乡人民创造了财富,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我迫不及待了,我不满足爸爸说的,我连忙去找我的好朋友——小蝶,让她做我的向导。咦!怎么小蝶的家也变了样,我差点找不着了。原来她家房子是最近才新建的。一栋三层小洋楼,旁边种满了花花草草。小蝶看到我,就一手把我拉到她的房间里面玩。小蝶的房间可漂亮了:粉红色的小床上放着可爱的布娃娃,书桌上摆在一台液晶电脑…“心滢,我爸爸今年养殖鲍鱼赚了一大笔钱,给我买了一台电脑。”小蝶抚摸着她心爱的电脑对我说,“以后我可以和你用软件聊天了。”“太棒了!小蝶,”我激动地说,“我深刻的感受到碧里的变化,可我爸说有的地方我还没注意到,你能带我去看看吗?”“OK,你算跟对人了。”说着,小蝶就带我向街上跑去。

小蝶说今天一定要带我去两个地方,一个是超市,一个是老人活动中心。我一听说碧里有超市,就开心的不得了。因为对我这只小馋猫来说,超市是美好的。“小蝶,快点走好吗?”“那好吧!”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一进入超市的大门,我就看到食品架上的食品琳琅满目。有果冻、饮料、糖果、薯片和饼干……我和小蝶挑来挑去,最后每人买了一包果冻、一瓶苹果汁和一包饼干。挑完东西后,我们就去付钱,可一看队伍,长得就像一条“火龙”,但却井然有序,一点也不拥挤。不一会儿,我们付完了钱就往碧里中心小学走去。

来到新建的大楼前,进入眼帘的是一片赏心悦目绿色。透过这片绿,我看到了一个宽阔平整的空地上架起了一样样的运动器材,很多爷爷奶奶正在那运动呢,孩子们也穿梭在器材间快乐追逐着。小蝶说:“这可是我们镇政府给大家置办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也有个休闲锻炼的地方!”看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事,也增强了锻炼身体的意识!进了大楼,我惊喜的发现,有许多的老人在这里下棋、打牌、看戏、拉二胡……各个脸上都洋溢着欢乐!

从老人活动中心出来,走在热闹的大街上,我们俩一边吃,一边畅谈着碧里的未来。

我期待着,期待着来年的春节……

上一篇:随笔短文下一篇:物价系统××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