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

2024-04-21

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精选3篇)

篇1: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

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

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

武汉市武昌水果湖高级中学特级教师龚小林

我认为每个人都与文学有缘,不是作家才有文学缘。少小时,我的生活中是没有“文学作品”的,可读之书极为有限,万幸的是,我在长辈的故事和他们讲述的故事里知道了“真《水浒》,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体验”到“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红楼》,女不读《西厢》”。文学的启蒙没想到就在“民间”开始了,于是乎就有了读书的渴望,在少小时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还读了《儿女风尘记》《三辈儿》《飘香四季》等等一些完全不为现代少年少女所知的书,更读了许多没有封皮、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毒草”。从而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做了多年的作家梦。可惜呀,直到上了大学,仍然不见一个“铅字”。我与语文有缘。

我的写作训练开始于发言稿、大字报和小字报,也写过日记,写了几个本子,每个本子都只写了几页,后来想想,写日记是我生平感到最难的事情。作文水平就在“说假话”中提高了。与语文最大的缘分在于从小就教会班里“很笨”的同学认字,我认字特别快而且多,我总是不解,怎么那么简单的字,还有人不认识,也正好给了我“当老师”的机会,当时班上有几个年长四五岁的同学,天天要到我这儿过识字关,检查背诵更是朝朝暮暮。毛泽东诗词全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我可以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我曾经为大人们背诵示范,骄傲得很。

可以说,我在语文与文学中充分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于是乎我当上语文教师也就认定语文教学应该而且能够给学生以快乐,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快乐。从教近30 年,没有建树什么理念,没有总结出这法那法,但有些许体会,努力完成了从不愿意教书到只能教书到努力教好书的嬗变。

语文学习要有点情趣

语文是一点情趣。汉语言及汉字无愧是上苍极大的恩赐,不光字形优美,取用灵活,而且极富机趣。

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首尾衔接,天衣无缝;倒读诗“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颠来倒去,浑然天成。

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即是清乾隆手书之“虫二”。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这两个字取自繁体字“风月”二字的中间部分,把外框去掉,变成“虫二”。多么富于雅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涵泳汉语汉字的同时,体味其情趣,感受其魅力。语文学习的情趣需要涵泳,涵泳需要一份自在无碍的心境。黄石东方山传说是因东方朔于此地游历、讲学、炼丹,后人遂名为东方,山上有弘化禅寺,佛殿有一匾额,上书“得大自在”。于“得大自在”各有所解,在佛应是指消除一切违缘障道、疾病、灾难,能令他人敬爱,具大威势,得财增福,所求如愿。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在说当个好老师、做个好学生的境界,当老师自由自在自成一家,做学生自觉自励自得其乐。

“给学生以自由。”这是我近30 年的教学实践中透析出来的一句话。(教学论文 )这自由是思想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灵魂的自由;自由来自于教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有赖于课堂教学民主化,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包容与呵护。

年学子刘满(化名)在回母校时,与学弟学妹调侃:“语文课和语文老师很好玩。”高一新生哄堂大笑,他们感到奇怪,竟然还有学生说“语文课和语文老师很好玩”,不仅语文课好玩,语文老师也好玩,这个“玩”字让他们新鲜、惊讶。刘满狡黠地笑着:汉字好玩,阅读好玩,活动更好玩,老师话语风格好玩,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好玩。这是对他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及语文课的感受与评价。让语文课不再面目可憎,让语文课使学生开心起来,是我多年来的努力与实践。

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课越来越不好上了,学生一个个都打不起精神,不爱听,开小差,作业常常交不齐。我也曾经为此苦恼过,甚至觉得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但作为语文教师岂能安之若素,必须担当起来,努力去改变现状。我不能改变那么多的人的现状,但至少可以改变我的学生们,哪怕是死水微澜,也得弄出一点动静、一点生机。我带着问题、带着苦恼,深入到学生中去交流。来自于学生的反馈是:语文课不好玩,内容枯燥;语文课堂很死板,毫无新意;语言训练不得要领,没有规律可循。这是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远不是一人一时之功所能凑效的。

语文课应当“好玩”,母语教学应该给学生带来的喻悦身心体验,构建这样的课堂需要一种智慧。在这里,明白了“好玩”的师生应当懂得幽默、自嘲、活泼放松、宽容和豁达,知道进退、包容、合作和共享。所以,好玩的课堂它给语文教学留下的应当是宽阔的空间、轻松的氛围、回旋的`余地、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侧面,使当下过分严肃、紧张、刻意的课堂能复归于语文教学自然的田园生态之本色本真。

让课堂成为乐园,是一个涉及到教材观、学生观、课堂观等方面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将其视之为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变教师为学长,力求将课堂成为民主的土壤,进行着快乐语文课堂、快乐作文教学、快乐读写训练等实践,把文章上得生动有趣,变课堂教学为美丽语言感受课,文学形象再现课,语文节目活动课,文学评价课,语言得失辩论课;努力使课上得幽默风趣,生动活泼。我虽愚鲁但特别推崇孔子的教学方式,努力去创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如沐春风,学生的课堂表现欲也强了,课堂活动有序开展,学生知识学得活,记得住,也能考得出。比如在《春香闹学》的教学中,自己以陈最良的“形态”出现,惟妙惟肖地唱读(虽然不靠谱),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私塾教学的模式与氛围,再让学生参与进来,体会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品味戏剧的语言,并且指导学生演出课本剧。又如,一次作文教学,我踩着铃声抱着一摞作文本闯进教室,一个踉跄,本子掉了一地,学生哄笑起来,我无奈的四下里看,弯下身子,一本一本的捡起本子,然后向学生做了个鬼脸,吹胡子瞪眼睛大叫一声“上课”。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我立马宣布:“今天作文的内容是――细节描写。”先前一系列的动作、语言、神态其实是作文教学的设计。

语文教学的多样化,诗意化,好玩有趣,轻松愉快,学生欢迎。每年学校的科技艺术节是最热闹的,最为学生关注的又是课本剧场,我的学生演过《雷雨》《春香闹学》《飞越疯人院》《窦娥冤》《哈姆雷特》,也改编过《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学生太投入,太较真,太有体验,也太快乐了,语文课也太好玩了,语文学科也就不再面目可憎了。

语文教师需要宽容

教师的宽容品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 宽厚容纳不同学生的见解、思想、行动,甚至是理智接纳学生的错误的品质。作为中学教师,教了近30 年语文,当了20 多年班主任,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爱和宽容是多么的重要。一个教师可能做不到绝对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但一定要尊重、宽容每一个学生,客观、无私、公正地对待他们。

有了宽容才会无拘无碍,学生才敢于“肆无忌惮”。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是敢于发言的,因为“胡说”都得到保护。在充满自由空气的课堂,学生自由的碰撞,闪现出智慧之光,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在教学《孔乙己》的过程中,我有意的鼓励学生就孔乙己“偷书”的情节“胡说”,让他们在碰撞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孔乙己》有这样的一段情节: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关于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的理解,大多数学生一笑了之,也有人对这件事很有疑心,我反复揣摩和琢磨这件事,却得不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那么“偷”和“窃”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对于这个事情,孔乙己为什么“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也要奋力争辩呢?专家、行家总是从“偷”“窃”的语意程度、使用范围去纠缠,从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去辨别,勉强自圆其说就过去了。但我故意发动学生“胡说”。

有同学说,因为他没钱啊,可是又觉得自己是文人,当然就要读书嘛,读书人看书是天经地义的,书本来就是给“我”看的。所以就说自己偷书不算偷。

有同学说,偷就是偷,不是窃,孔乙己故意咬文嚼字,想蒙混过去,扯开话题,分散注意力。

我在学生的论辩中,简要地介绍了鲁迅先生创作的一些特色,特别是人物塑造的成就:

鲁迅笔下的人物各有特色,深深地打上了鲁迅的烙印。有些人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群独特的人物群像,鲁迅以他鲜明独特的语言、思维、行动、个性创造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人物形象。鲁迅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这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在塑造人物时,常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方法。

鲁迅说:“作家的取人为模特,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细微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这比较的易于描写……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一部分相象的人也就更其多数,更能招致广大的惶怒。我是一向取后法的。”“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在启发之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最有意义的是,有同学提出“偷”的新见解。该同学说:“我祖籍是黄冈,小时候我回老家,长辈们总是问‘偷书吗?偷几年级’?刚开始的时候,我总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总是问‘偷书吗’,我哪里去偷了?”“有些方言‘偷’‘读’同音,都读t侪u,孔乙己的辩解可以理解为:我孔乙己是个读(t侪u)书人,读(偷)(t侪u)书是我的本分,我偷书能算偷么?”妙,实在是妙!没有奇思何来妙想?但是有同学说,鲁迅不是湖北人,“偷”“读”同音吗?这是臆断。赞成者与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我就适时地引导,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先生文学创作中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人物的语言能否也是取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答案是次要的,宽容的态度,自在的课堂,自由的碰撞,才是弥足珍贵的。

语文课堂需要原生态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程标准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的,通过课堂让学生整体了解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心智,培养自学能力,培养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

课堂教学“原生态”是师生生命的自由释放的过程,是一种没有经过刻意加工的自然想法,一种原始的自然美,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肯定学生的充分表现为特征,融入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从而达到丰富灵活的教学效果,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中的再现。教学“原生态”强调的是真实、自然,追求的是和谐。新课程背景下尤其需要原生态课。

我认为原生态的课堂应该是基于具体的学生,也就是符合所谓的学情的课堂,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使教学更趋于实际,更注重实效。原生态的课堂教学最为重要、最为突出的是思维的原初性和知识的生成性。需要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融入自己的智慧,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个性魅力教学风格。

原生态课堂不只是让学生大胆的、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而且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知识在交流与碰撞中自然生成。教师原生态课堂,要在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及时转换角色,还原思维状态,时而做一个倾听者,时而做一个示范者,时而做一个引导者,时而做一个参与者。

语文学科是让学生倍感苦恼的学科,尤其是语文考试的成绩常常难以令人满意,更有甚者,学生花了不少的工夫却不见长进。学生经常慨叹:“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老师也常常哀叹:“语文,我拿什么拯救你?”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既有死的又有活的,既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说不清”是常有的事情,语文学习常常是非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还不能反一。姑且不说语文素养的提高,应试水平有一点长进都是难乎其难。很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在老师来讲,就是在还原思维状态过程中,体会学生动脑、动手、动嘴的原生态。我始终践行共进式学习,在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教案,精选课堂练习之外,每次检测和作业,都与学生同步完成,还原思维状态,在原初状态中去进行考察,以获得对试题的真实把握,苦恼着学生的苦恼,找出学生的“困惑”。

甚至有时逼迫自己“出丑”,在出丑中突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在试题评讲中,我抛开“参考答案”,只顺着自己总结的方法和思路解答,哪怕中途卡壳、出丑,也要把思维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卡壳了,有问题,师生共同解决,经过“原生态”练习,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在苦恼着学生的苦恼的时候,也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自由自在自主自得之

常有好学者讨教语文学习方法,也常有好事者指点迷津,在我看来,语文学习实在是无法可言。我常常说,语文素养和考试成绩是不能等同的,语文考试成绩达到极高的水平不是老师教的,语文考试不及格也不是老师教的。个中道理当如是解:语文学习依托母语,学习的内容、场所、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又使得她和生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曾有大家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的内容何其丰富,生活的界面又是多么宽阔,这些是某个老师、某个名师能够教育的来的吗?更遑论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综合性活动课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深得学生的欢迎。

如果硬是要讲一讲语文学习的方法,我只能说:自由自在自主自得之。

篇2: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

【解析】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篇3: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

一、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十分单一,教师在课堂上拥有权威地位,经常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对于课文的内容进行强制性记忆,甚至作文的主要框架也是由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来选择,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写作。长此以往,学生一直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指令来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受到限制,课堂氛围也非常压抑,对作文课产生了恐惧感。此外,当课文内容与实际写作具有一定的差距时,学生很难从背诵过的内容中找到吻合的部分,也无法恰当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容,导致写出的文章缺乏深度。为了有效地改善此种情况,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写作能力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并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由此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此外,由于受到了性格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层次性的作文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作文课上有所收获,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逐步提升作文质量。

二、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作文命题

有效的作文课堂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但是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同步,虽然思维敏锐,但是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很容易偏激。因此制定合理的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等,设计科学的作文命题,一定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多鼓励学生。例如高中生对于社会现实生活充满了兴趣,很喜欢听一些社会中的新鲜事,并且渴望长大。同时还会对生活中的问题作出评价,较喜欢模拟角色活动,如“假如我是市长”“假如我是班主任”等,对于自理以及创办刊物等有强烈的需求,学生的思维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范围,做未来主人翁的思想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对未来道路的选择,逐渐成了意识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多关心时事热点,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合理的作文命题,还可随时让学生展开即兴写作,由此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与思维能力。

三、充分运用现代手段丰富评改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逐渐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产生了冲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来批改作文,将学生的文章呈现在显示器上,让全体学生一起来批改。教学实践表明,此种评改的方式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实际上,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批改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如可登陆特定的论坛批改作文,或者建立专题网站来批改作文等,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都参与到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形成多样化的作文评审团,这不仅避免了批改的片面性,评价的结果也会更加多样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制定修改措施,由此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此外,借助网络交流平台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师生间的互动更加多元化,在互动的过程中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修改作文学生也可在电脑上进行,这便于删减或者增加内容,这样就能够减少重复抄写的问题,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作文逐渐完善的过程。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教学需要较长的时间细心锻造,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合理的命题,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新课改的提出是教师转变角色的转折。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教学难点,作文课堂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高中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得失寸心知――自由快乐是语文】相关文章:

得失寸心知05-02

教学课后记得失寸心知09-11

浙江卷高考作文:得失寸心知05-12

在得失中寻找快乐04-07

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05-01

一寸光阴一寸心歌词09-03

寸心半点,许你芳华一世美文04-20

一寸心一寸爱现代情感散文04-23

得失总结04-15

得失04-19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秦兵马俑》崔艳-高密市康成小学下一篇:==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