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春节

2024-04-09

我们的节日春节(共18篇)

篇1:我们的节日春节

情人节的鲜活玫瑰尚未凋零,三八节的温馨气息又扑面而来。四季之首的春天刚刚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园圃已经百花传情,此时此刻,让人不由想起一句著名的广告词:做女人真好!

我自豪,因为我是女人;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是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生活因为我们而丰富多彩,人类因为我们而得以延续,上天在给了我们美丽的容颜和温柔善良的性格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胆魄和勇气,我们就应该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们的风采,我们的魅力,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我们“半边天”的荣誉和称号。

女人的一生就是无时无刻都是花季的一生。十岁的童女,是天姿蓓蕾的花骨朵,是天真烂漫的小天使,生活在父母亲人的温馨呵护中;二十岁的少女,是含苞待放的香水百合,飞扬在青春萌动的幻想中;三十岁的少妇,是迎春怒放的栀子花,陶醉在千般宠爱于一身的爱意中;四十岁的主妇,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显现着雍容端庄的成熟气息;五十岁的半老徐娘,是风韵犹存的九月菊,处处流淌着清新恬淡的闲雅风度;六十岁的成功女性,是凌霜傲雪丹心碧骨的雪中红梅,呼唤着百花绚丽的烂漫春光。

如花的娇艳,如花的芬芳,如花的纯真,如花的时光,难道不是对人类半壁江山靓丽风景的由衷赞美么?当然,女性的天空并非总是一片晴朗,女性的脚下,远非没有坎坷和崎岖。做女人难,做好女人更难。要做一个比男子汉还要优秀的女人,就要付出甚至比男人还要多许多倍的努力。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最好。不错,玫瑰象征着爱情,但爱情是女人唯一的追求么?有个吃穿不愁的女人为了改写男人杀猪的专利,就手握猪耳,足踏猪头,刀光由白而红,唬坏了多少男人!所以,做一个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浑身散发着知性美的成熟女人最好!

让我们再次感叹:做女人真好!

篇2:我们的节日春节

在外的游子也回到了家乡,与亲人们欢度春节,早早买好回家的车票,心里装着对家人的挂念,嘴角扬起幸福的笑,春节大概是他们最爱的节日吧。

外公也从老家赶来,我们一家别提有多高兴了,平时也没有时间相聚,当然很珍惜这样日子。外公还带来了家乡的土特产,吃年夜饭那天,菜都是外公做的,吃着家乡菜,心里真的很温暖。端上的菜看着都让人很有食欲,什么不要暴饮暴食,管他呢,重要的是,过年了。

在饭桌上,说着祝福的话儿,你说一句,我争一句,好不热闹。把人们喝着酒,小孩们喝着饮料,学着大人们喝着酒皱眉的样子,别提多有趣了。

饭后,大家又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的,看小品听歌曲赏舞蹈,嗑瓜子剥花生,看着周围的人,心里的温馨满满的。

其实那天最开心最重要的是那件事,你知道那件事是什么吗?你猜猜,对,就是发红包。大人们拿着漂亮的红包,嘴上说着对我们新一年的祝福,开心的气氛溢满了房间。

接着,还有令人激动的事!外公领着我们去楼下放烟花,我们期待外公点燃烟花的那一刻,终于,随着“嘭”的那一声,我们在烟花下跑着笑着,耀眼的烟花映红了我们的脸。

我爱我们的节日!

其实我爱我们的节日是有一些小小的私心的,爱国这一点很重要,关键是自己很“光荣”的生在了其中一个很浪漫的日子里,中国的七夕情人节,在七月初七,真的很幸福。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那一天,在我出生那一天,见证他们长久甜蜜的爱情。

篇3: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也叫“过小年”,节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过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我国的“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4:我们的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春节有贴春联等习俗。据说,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五代十国时后蜀孟昶手书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人日 正月初七日。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在古代,人日是一个很盛大的民间节日。人们举办各种活动,表达对亲友的思念,祈求生活安康幸福;有文人登高赋诗、仕女出游的习俗。高适有句:“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上元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张灯结彩为戏,又叫灯节。欧阳修有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在古代,这一天人们有外出游玩赏花的习俗,还要举办活动,为百花庆寿。另外,节日期间,有栽种花木的传统。这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可惜现在人们已经不过这个节日了。

寒食 清明前二日(一说为清明前一日)。据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谓寒食,禁火三日。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有时是一百零六日。温庭筠有句:“时当一百五。”元稹也有句:“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清明 清明节。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候,天气转暖,草木返青:万物一新,洁净鲜明。清明有扫墓的习俗。古人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有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上巳 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作修禊。后来,这个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目。杜甫有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也叫端阳,五月初五日。据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端是初的意思,古人常把五写作午,所以初五也可以说成是端午。古人把午时视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七夕 七月七日。传说,七月初七日的夜间,牵牛织女聚会。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肉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杜牧有《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舌牵牛织女里。”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此夜月亮最圆最亮,是赏月佳节。月圆寓意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苏轼《水调歌头》有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 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此日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之为重阳。古人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俗。传说,这一天带茱萸登山饮菊花酒,可免祸。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现在,我国确定重阳节为老人节。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白昼一天天长起来。古人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有句:“冬至阳生春又来。”在有些地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

腊日 腊是祭名。一般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如今还有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北方,腊八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据说,吃腊八粥有御寒之意,也有庆丰收、祈求五谷丰登之意。杜甫有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腊八是春节的序幕,过了腊八,迎接春节的氛围就越来越浓。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有守岁的习俗,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苏轼《守岁》有句:“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篇5:我们的节日—春节

我们回族是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虽然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面貌也没什么不同,但在生活上会有一些不同,猪肉、狗肉、驴肉等这些都是被禁止的,就算是牛肉、羊肉、鸡肉这些也需要有“清真”字样的标签。

过年了,我们也一样提前准备年货准备和家人团聚过年,这不我们一家正准备明天回老家准备和家人团聚。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们不会熬夜包饺子,凌晨放鞭炮,我们看完春晚就困的要命了,真佩服你们汉族同胞还要熬一晚上不睡觉!我们没有拜年,拜年也是象征的一说,嘿嘿!相同的`是压岁钱会大把大把的涌进我们小孩子的腰包。在吃年夜饭时,家里很多人一起热热闹闹的一起吃饭,家里一起吃过了过后还会请朋友来家里做客,整天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真是开心!

听妈妈说小时她们就盼望着过春节,当然现在我们也盼望,原来她们过年可以吃上肉,穿上新做的衣服,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多幸福。

回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民俗;都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不可以因为不是同一种族或者我们人数不多而受到歧视;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世界的一份子都会给世界增添一份精彩。

篇6:我们的节日.春节

经历了一路的颠簸,我们终于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河南。快看!外婆似乎已经早早的知道了消息,正笑容满面地站在家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载着浓浓的年味,向着远道而来的家人送去新年的祝福。而这一切,在那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是看不见的。

时间很快地来到了大年三十,一大早,当我还沉浸在美梦中“流连忘返”,妈妈却一把把我从美妙的梦境中唤醒,我还没来得及抱怨,就惊讶的发现今天妈妈一反常态,一脸喜悦地催促我说:“快起床,大年三十早起,一年都会丰收!”我迷迷糊糊地起了床,妈妈又紧接着给我下达了第二道“命令”――跟外公一同去祭祖。

祭祖在河南这一带也算是老传统了,每逢过年,那些“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都会去纪念他们已经逝去的父母,烧纸钱,问好等,只见外公他们一个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号,最后还不忘嘱咐一句:“快回家过年吧!”

除了祭祖,过年还充满了各种喜气洋洋的气氛,鞭炮声,锣鼓声喧天,真是大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感觉呢!下午时的冬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大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同聊天,谈论着今年一年工作是否顺利。而我们这些小辈,则在一旁拿着蒲棒,点着火星,小心翼翼地放爆竹。“bong!”的一声,“谁家的孩子在捣乱!”“哈哈哈。”我们四散开来,脸上洋溢着喜悦。

而这时,妈妈与外婆正在张罗着今天晚上的“重头戏”――年夜饭!夜晚,大人们张罗了一天,我们也同样“忙碌”了一天。自然早已饥肠辘辘。这时,厨房里飘来了阵阵香气。“好吃的来喽!”只见妈妈变魔术般从身后抽出一盘盘丰盛的菜肴。我一看――哇!居然还有我最爱吃的饺子!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却被妈妈一脸笑意地挡住了。“别急,这可是团圆饺子,要等大人们到齐了一起吃呢!”忽然又一脸神秘的说:“在这里面我放了一枚硬币,如果吃饺子吃到这枚硬币的话,可保一年都有好运气哦!”“真的?”我半信半疑,“当然是真的,看你的运气咯!”

不一会儿,人们都到齐了。新年的帷幕在这一刻正式开场!爸爸点燃了烟花,那绚烂的色彩,令我们心醉神迷。但那团圆饺子,却是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吃饺子咯!”随着这一声喊,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碗最大的“福气碗”开始大吃特吃,可直到我吃了个底朝天,还是们看见那枚硬币的影子。该不是我吃得太快,吃到肚子里了?不应该呀。我纳闷了。可又听到一声“wow!”原来,是外婆中了头奖!众人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我虽心有不甘,但是仍向外婆道了贺。但是我那四岁的小妹妹却不乐意了。“我要硬币!硬币!哇。”我们开怀大笑。

篇7: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放了鞭炮,那天晚上我很开心。

晚上,爸爸拿出了三、四格鞭炮,我跟爸爸说:”我也想放鞭炮。“爸爸说:”好,但要注意安全。“我拿着打火机,跑到第一个鞭炮面前,看着很短的引线,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就不逞能了,我让自己冷静下来,摁下打火机点燃引线,快速跑回屋里,看着天上的烟花有红的、绿的、黄的、白的……都是由中心向外射出,漂亮极了。

我们吃了团圆饭、看联欢晚会、拜了年、给压岁钱……

篇8:我们的节日系列剪纸

《我们的节日系列剪纸》由三幅单色剪纸作品构成,分别描绘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用以表达中国人民向往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

创作构思: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再用剪纸这一中国民间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作品风格借鉴本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民间剪纸,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1.《春节》是辞旧迎新,全家团圆的日子,家家放鞭炮、贴“福”字,大家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欢度春节。

2.《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大家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来庆祝元宵佳节。

篇9:我们的节日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8月16日,是2010年的七夕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但是,过惯了西方情人节的年轻人,有几个还记得七夕节?推而广之,我们的传统节日,那个不是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困境?我们的中国节日哪儿去了?

近年来,新一代中国青年都热衷于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我们的传统节日,果真只是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过起来真的很累?其实未必,只不过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被分割、异化,遗忘了。在整个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反思生活,回味从前?有多少人能从传统的,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传统节日?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感慨,几乎每个节日的味道,都越来越淡。可究竟有多少人去真正反思原因是什么7为什么洋节大行其道,而我们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会越来越式微?学者们认为这是文化自轻和自我殖民。近代历史留给国人的不止是无尽怨怒,还有根深蒂固的自卑。落后与挨打,成了人们对近代历史的习惯性总结。麻木自卑甚至憎恨,成了大多数人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这是传统节日日渐式微一个重要方面。

从文化产生背景上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后,传统节日便开始走下坡路。而在工业社会培养下,诞生的西方节日,漂洋过海,迅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勢头,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一时间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于道。

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大旗的鼓动下,许多节日成了消费日,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置换以后,节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度假消费狂潮,便成为最为壮阔的时代景观。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各种洋节,内涵都被抽空了,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变了味道,比如圣诞节到了中国,就变成了一个消费性的节日,或者说时尚标签。传统节日的真正危险反而来自我们自身,像中秋节这样温情脉脉的节日,已经成为月饼商人,各大卖场炫技卖乖的秀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陷落,最根本原因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对人性的异化,分工精细的现代社会,让每个人都成了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失去了创新能力。人们只能通过疯狂的消费来满足自己与别人不同,标新立异的企图。表现在节日文化中就是,大一统式的消费文化和席卷全球的一致化从众行为。

节日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着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在全球化想象共同体下,人类的许多价值都在趋同。节日,可能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了。其实,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来抵御情人节等洋节的“入侵”,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造成的民族文化价值的空壳化,商业化倾向。

篇10: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我们刚吃过晚饭,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贴窗花和倒贴“福”字,还有的人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我们也不例外,和爸爸一起贴上美丽的剪纸。然后我和爸爸妈妈、姐姐、表哥一起到小区外面的空地放烟花。到了楼下,忽然,吼一声,一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出现在天空。我抬头望去,一枝枝美丽的花朵瞬间就消失了。正当我看的如痴如醉的时候一声震撼人心的巨声爆炸了,原来刚才的也是隔壁邻居放的烟花,我们也拿出自己的烟花,争先恐后的放了起来。放完烟花,我赶紧跑回家,上QQ,我们班的同学正在发红包呢,我赶紧拿起手机就点拆红包,嘻嘻,抢到了一个五块钱的,应该也到我发一个了,我先发个拼手气红包,我发了两元,分成五个,发完之后,我自己竟然抢了1.46元,手气那么好,之后的几个我都是运气王。

现在已经是十二点钟了,可我们班的同学还没睡觉,还玩的不亦乐乎,直到凌晨两点钟,瞌睡虫才来值班。

篇11:我们的节日春节征文

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提着大包小包挤满了整个候车站。被父母抱在怀里的孩子、身上背着包的学生、提着大旅行箱的大人……虽然年龄不同,但想回家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却是相同的。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喜悦的神情,每个人都希望能赶快回到自己的故乡,与留在故乡的亲人们见面。

他们离开自己的故乡一年多,现在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故乡。他们一年的收入不多,所以买不起飞机票,只能坐这长途客车。经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坐了一站又一站的汽车,终于到达了自己的故乡,有的住在山里的,还需要再走好几公里的山路才能回到家。有些时候,火车的时间延误了,不能及时赶回去和家人见面,心里不免会有些难过。

每年这个时候,我总能在电视里看到各地打工的人因为汽车的原因而回不了家,我想,他们心里一定非常伤心。

春节的晚上,我们吃过晚饭,便拿出礼炮放了起来。当礼炮在夜空中开出绚丽的花朵时,我仿佛看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夜空中五彩斑斓的烟花把黑幕般的夜空点缀得多姿多彩;布达拉宫上空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把漆黑的世界照亮;长江之畔,黄河之滨的空中各种各样的礼花倒映在水中,把江水映得五彩缤纷……

此时此刻,中国的夜空中有千朵万朵的花,这就好比人们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灿烂,是那样美丽。

篇12: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

现在有很多80后和90后,比起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更爱或更关注国外的节日。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外国节日更加新颖,更加吸引人,更加有趣。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外国节日,只要适当的了解就可以了。

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是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有很多习俗。在腊月廿

三、廿四(小年),要祭灶、蒸花馍、写春联、吃灶糖、扫尘。在腊月廿

九、大年三十,要置天地桌、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守岁、接神、踩祟、接财神。在正月初一,要放爆竹、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

每到春节,家里饭桌上多了许多传统美食,样样都是色、香、味聚齐,让人垂涎三尺。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腊八粥、年糕和饺子。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

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春节不仅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除了中国人外,还有很多国家的人们也过春节。韩国人过春节,要吃米糕片汤;日本过春节,要买福袋图吉利;越南人过春节,要吃糯米豆沙年粽;新加坡过春节,东南亚特色浓。目前,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好象是从去年开始定为法定节日)、马来西亚等国家过春节,主要是亚洲国家,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华人自己过春节了。

篇13:古代节日的祭礼

一、祭天地

在传统礼俗中,祭祀天地是史前社会先民最古老的自然崇拜。在初民眼中那是万能有力的主宰。人类的起源、天地的开辟、季节的变化,无不与天结缘。人们根据已知的事物,凭借着感性的、质朴的思维方式,把这些自然物的一些表现,加以拟人化、形象化,出现了天神的观念,因此,天、地、日、月、星辰等是人类最先崇拜的对象。2005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在遗址保护大厅发掘出土了一个椭圆形石柱,高约80厘米,柱身有加工痕迹,考古学者推断,此地应为半坡人举行祭天礼地的场所。也许这就是人类较早的精神产品之一。

至迟从西周起,崇拜天地之俗就纳入礼制范畴,是最高统治者亲自主持的国家公祭。祭祀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祀地,一定的成员,一定的服饰,一定的祭品,又有一定的仪式。西周祭天有一个专有名词称“郊”,祭地称“社”。《礼记·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郊祀礼就是国君在京城郊外设坛,行郊祀礼。秦人在旧都雍(今陕西凤翔县)郊外筑坛行礼。他们以十月为岁首,国君亲临郊外祭天神,规定“三年一郊”。汉初祭法一如秦制,元旦祭天成为通例。汉武帝即位后行郊祀礼更为频繁。俄而在长安南郊祭泰一,俄而在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境)立泰一祠。甘泉宫距长安三百多里,好在汉武帝好动不好静,喜欢游历,为了敬天通神,跑三百多里,也乐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定郊祀礼,令一代词宗司马相如等多人为诗赋,大音乐家李延年配乐作《郊祀歌》十九首,赞美天神,歌咏神灵、祥瑞。《郊祀歌》执笔者多为才华横溢的文豪,文字多陈歌舞乐声之盛。制作郊祀歌以供祭天地。

祭天神除岁首外,冬至祭亦十分隆重。《周礼·春官》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又说:“凡乐……冬日至,于地上圜丘奏之。”历代帝王依照天圆地方的原则,每年冬至到圜丘行祭天礼,夏至方泽行祭天礼。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一日冬至,天未明,武帝行拜天神泰一之礼。

冬至日白昼虽短,但从这天起太阳回归,阳气上升,“阳气始,君道长”,值得庆贺,人们视冬至为大节,有“亚岁”之美誉,把冬至和元旦视为同等重要,冬至的首要礼仪是祭天。那时,人们认为天是意志的人格神,是人间最高的主宰,帝王是天神之子,是上天的人间代表,奉天承运,依照天神的意志管理天下事。因此以北极星为时空坐标的汉代,认为冬至不仅是推算历年的天文点,而且是通过祭天沟通天神的最佳时间。所以《史记·封禅书》说汉人“冬至日,祀天于南郊”。

古代除冬至祭天外,元旦或久旱求雨时祈谷,也祀天于圜丘。《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以“元旦祈谷于上帝”,后来定为上辛日祭天。上辛日为农历正月上旬辛日。汉制,以上辛日祭天,《史记·乐书》曰:“汉家常以正月上旬辛日祠太一甘泉。”甘泉宫有黄帝祭天的圜丘,汉帝于此祭天。唐代圜丘建于长安城南明德门外(今西安南郊天坛东路)。明嘉靖九年(1530)仿南京形制,在北京前门外永定门内建圜丘,用蓝色琉璃砖砌成。嘉靖十三年(1534)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天坛内建有祈年殿、祈年门等,体现祭天的主旨。天坛祭天是在黎明前举行,大灯笼高悬,燎炉焚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仪式非常隆重。

祭地礼和祭天礼一样,都是自然崇拜的产物。在充满自然信仰的时代,初民的采集、渔猎,都依赖土地,土地为万物之源。当此之时,初民自然容易把土地神化、人格化。商周时代,古人已将土地作为礼敬、献祭的对象,人们常以皇天后土并称,皇天即天神,后土即地神,或称“社”。社是地神,又是祀神的圣地。祭地礼与祭天礼不同之处是它具有公共性、等级性。国家有“太社”,王室有“王社”,诸侯国有“国社”,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与百姓一起按地域立社。汉代以前立春后第五个戌日祭社,汉代以后增添了秋社,约在秋分前后。间或也有四时致祭者。古代祭社于方丘。方丘又名方泽,后称地坛。它既是祭祀之所,也是测天的宝地。初民认为天圆地方,方丘为方形。汉成帝时定郊祀于长安之郊,汉明帝中元二年(57)在洛阳北郊祀后土。唐代祭地为大祀,方坛建于宫城北,明清地坛也建在城北,与天坛南北对应。

古代祀社神之日称“社日”,这是初民对土地崇敬和膜拜的重大节日。尽管官方祭社斋戒,庄严、隆重,祭品丰厚,但缺少民间村社祭祀所具有的娱乐性。民间祭社即使在穷乡僻壤,社日人们准备社酒、社肉或其他社饭,异常快乐热闹。社祭时先祭神,之后分享社酒、社肉,左邻右舍欢度社日。这一习俗传承到隋唐,依然如故,唐诗人王驾《社日》写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王驾不可与李、杜比肩,亦无王(维)、白(居易)盛名。但他的《社日》诗影响大,没有被掩埋在时间的烟尘中,千古留名。从“半掩扉、家家、醉人归”,可以看出唐代社日十分火爆,人人参加,个个兴高采烈,集体欢宴,醉人的社酒,美味的社肉,大家分享,异常热闹,是一个散发阳光气息的节日。

在祭天祀地礼仪中,值得关注的是封禅。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大戴礼·保傅》载:“封泰山而禅梁父。”封,在东岳泰山,禅在泰山下一个名叫梁父的小山行礼。封与禅往往同时举行,这是受命于天,改朝换代的盛世明君告天的大典。最早记载封禅的是《管子·封禅篇》,而将封禅礼付诸实践的第一人是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汉光武、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数皇帝曾行封禅礼,其他如晋武帝、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曾议封禅,都因“此事体大”未能如愿。

秦皇汉武等人的封禅,今人看来不过是一次长途旅游或驴友集体登山活动而已。然而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人眼中,那是一个期盼了三十年的大典,以能参与为荣。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谈,病倒洛阳无法参加封禅饮恨而终,当他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这件令人伤痛之事。风流才子司马相如,临死前谈及封禅事说道:“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不可贬也。”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封禅祭天地之礼,虽儒生首倡,方士鼓吹,却是古代政治生活中极为隆重的大典,也是最高的礼仪。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飘忽神逸之笔专为封禅著书。

二、祭日月

上古初民自然崇拜,既崇拜天地,也崇拜日月星辰。那时,天气的冷暖,阳光的有无,方向的测定,无不与日月星辰的变化有关。因此日月星辰也是人类最先崇拜的对象之一。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曾发现一些太阳纹、日、月、山等图象,这是初民对日月崇拜的有力佐证。

先秦时代,由于初民生活和天体、天象变化密切相关,人们对日、月、星的崇拜、祭礼和祭天、祭地一样,被纳入礼仪的范畴。

汉高祖刘邦仗剑灭秦,当他称王的第二年(前205),楚汉战争的硝烟尚在弥漫之际,就下诏恢复对天、地、日、月、星辰的祭礼。以后各代帝王都执行这一制度。《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率十八万骑兵,行程一万八千里,举办封禅大典时,也没有忘记行日月祭祀之礼。据《汉书·武帝纪》载:太始三年(前94)汉武帝“礼日成山”。即单独举办祭日典礼,汉武帝钦定的《郊祀歌》十九首中有《日出入》一章,为祀日神的颂歌,也是一首绝好的抒情诗,不仅是《郊祀歌》中之杰作,也是诗歌史上不可多见的佳作。

汉代祭祀日月,制度是:旦拜日,夕拜月。汉平帝时行郊祀礼“其旦东乡再拜朝日,其夕西乡再拜夕月”。西汉末,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王莽主政,治礼活动进入新阶段,这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把方士学说、儒家经典和阴阳五行说糅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繁复的祭祀礼典,史称“元始之制”,在祭祀日月的同时又在长安北郊为日月立庙。汉光武中兴,行“元始之制”,在洛阳筑坛祭日月,把日月尊为六神之一,置于国家大典。唐开元年间把祭日月纳入吉礼范畴。在《唐会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群臣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文献记录。

值得关注的是,蒙古族有自然崇拜之俗,入主中原后,受汉文化熏陶,特别崇拜日月,视月亮的阴晴圆缺为吉凶征兆,决定行止。明清时代,把汉代筑坛祭日月的礼制发扬光大。明世宗嘉靖九年在京筑日坛、月坛,日、月坛均为方形,日坛亦称朝日坛,月坛亦称夕月坛。日坛在朝阳门东南,月坛在阜成门外西南南礼士路西,与日坛东西对应。明清时代,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已是定制。

古人崇拜日月,爱日月,咏日月,祭日月,自然而然地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中极富民俗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千百年来,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无数墨客骚人把赞月作为重要课题,他们让月亮按照自己的喜好运转,或以人事相托,或以兴衰依附,或以悲欢寄寓,千姿百态,令人目迷神荡。

应该补叙一笔,古代除对天、地、日、月、星辰祭祀外,还祭祀名山、大川、雷、电、风、雨、火和动植物等。由于各地自然环境不同,人们所崇拜祭祀的对象也有所不同。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昔日传统祭祀习俗日在复苏,山东泰安市举办泰山文化节,青岛再现传统祭海仪式,颂祭文、奏祭乐、献祭果、敬祭酒、放海生,祈求平安丰收,倡导生态保护,成为民俗文化的盛宴。

三、祭祖先

在史前社会的民俗信仰中,除自然崇拜,还有祖先崇拜。1981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辽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座五千年前的女神庙,一尊女神头像,还有人工筑的祭祀坛。成都羊子山三级土台等祭祀台的发现,告诉我们红山文化后期,初民已进入祖先崇拜阶段。他们对造福于氏族的领袖或英雄举行祭祀活动是不言而喻的。大约从西周起,把祭上帝与祭祖宗并列,又将祖先崇拜之俗具体化为一系列繁缛的祭祖礼仪,确立了敬天尊祖观念,上帝是天上的主宰,天子是地上的主宰,祖先是冥世的权威,家长成了一家之主。从此,人人崇拜祖先,节日祭祖,自古迄今不衰。

传统节日中除中秋节外,大都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盛世,也是社会生活伦理化的时代节日文化最辉煌的一页。每逢冬至、腊日、除夕、元旦、上巳节、清明、秦岁首(农历十月一日)等重要节日,都有祭祖活动。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无不以孝治国,节日祭祖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古代帝王祭祖的地方称“宗庙”,宗庙是国家的象征。

宗庙制度,前有庙,后有寝。庙是祭祖之所,是帝陵的正殿,寝是宗庙的后殿,亦称“园寝”,是放置墓主衣物的地方。“宗庙、园寝”的祭祀都是国家的大典,礼仪隆重,还有祭庙之乐。汉代称《房中乐》为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当时中央政府设有专掌祭礼的官,初称奉常,后更名太常,大凡新皇帝即位、分封诸侯王、大将出征都要告谒宗庙。苏武出使匈奴,被囚十九年,昭帝时回国,特令以太牢谒武帝园庙。可见汉代宗庙制度十分严格,“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汉书·韦玄成传》)

汉代重视祭祖扫墓之礼,汉光武刘秀中兴,于建武十年(34)至长安,“事十二陵,躬祭于墓边”。(《后汉书·光武帝纪》)皇帝首倡,上行下效,拜扫之风大兴,将士出征,官吏加官进爵都要回乡扫墓,并以此为荣。

汉制,皇帝节日典礼后,要赐予老人布帛、粟米、酒肉,表达对老年人的关照,以示普天同庆,这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是不绝于书的。汉朝各代皇帝对老人赐物极重视,西汉三十次,东汉二十五次,这在古代也是十分突出的,其中汉武帝、汉宣帝、汉明帝赐物尤多。

汉代民间祭祖虽然没有帝王声势大、利益多,但十分庄严。汉人节日祭祖,主祭者、执事都要沐浴戒斋,到了吉日,人们敬神献酒后,全家无论尊卑大小,依次列坐先祖位前,齐献椒酒或屠苏酒,称觞举寿。当时习俗,因犯罪判刑者,不可上坟扫墓,也不参加祭祖之礼。

在祭祀祖先的礼俗中,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将祀祖扫墓的时间定在寒食节。据《旧唐书·唐玄宗纪》载,寒食节上坟扫墓已约定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扫墓。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遂于开元二十年(732)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自此,寒食扫墓用诏令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并且列入五礼之中。每逢清明节到了,“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成了唐代社会的重要风尚。唐玄宗不仅提倡寒食节扫墓,也重视尊老敬老,开元二十四年(736)八月初五千秋节(玄宗五十岁生日),唐玄宗宴请群臣和京城父老,大家同坐共饮,以示尊老敬老。天宝十载(751)他亲自到南郊祭天,典礼完毕,下诏赏赐群臣,又赐予天下七十岁以上老人每人绵帛五段,粟米二石;八十岁以上老人绵帛三段;粟米三石;百岁以上老人绵帛五段,粟米五石。类似这样的赐予,对于盛唐时期的帝王来说是很普遍的。

节日祭祖的汉风唐韵传递到清代,1747年,将祭祀仪式规范化,颁布《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满族祭祀程序先祭祖,后祭天。祭祖之俗分为常祭,大祭、小祭两类。常祭是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日)早晨举行祭仪,民间祭祖由族长或家长代表去祠堂祭祀。大祭则选择元旦、元宵、春分、清明、伏日、端午、中秋、重阳、秋分、除夕等节令举行,尤以春、秋两次大祭最隆重,祭祀前三天,族长要沐浴斋戒,吃素戒酒,不近女性,摒除杂念,而家族中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参加,无故不到者要受罚,但是不肖子孙,如不孝不悌、奸淫赌盗、职业低贱者都被剥夺祭祀资格,入赘或出赘者,都不能参与本族的祭祀。凡参加祭祀的宗族人,最后共同饮酒,大块吃肉,称为“祖宗赐食”,或者聚饮,全族人在一起饱餐一顿。

祭祀活动的举办,大大增强了民族协作意识和家族凝聚力,民族文化由此一代又一代延续和弘扬。

篇14:我们的节日

“好客山东贺年会”是山东省旅游局首创,以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为统领,深入挖掘山东年节文化传统,统筹旅游产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商贸购物、交通运输及文化产业等相关要素,将北方冬天旅游淡季炒热,促进年节旅游消费的活动。

在2010年首届好客山东贺年会基础上,山东省旅游局创新齐鲁民俗、深挖年节文化、更新旅游观念、大幅让利游客,以“一三五七”为体系,2011年好客山东贺年会在全省迅速铺开。贺年会涵盖个主题(我们的节日),三个节点(元旦、新年、元宵),五大产品(贺年游、贺年宴、贺年乐、贺年礼、贺年福),及七大主题评选活动。

“我们的节日一一好客山东贺年会”是文化与旅游体化的节庆品牌,以齐鲁吉祥民俗文化为内涵,以贺年活动为主题,以“会”为主要组织形式。

贺年会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假日时间集中、民俗文化活动集中、社会消费集中的优势。整合企业集会答谢客户、集中召开行业年会、筹办各类聚会,与居民集中购物、集中消费、集中回家过年、团圆祈福等各类集群化消费资源,创新齐鲁民俗、引导旅游观念、拉动社会消费,将中国年节传统文化与齐鲁年节特色民俗融入其中,对传统文化既保护继承又创新利用。

这是大众的节日,需要发动大众广泛参与。经过半年多的策划筹备,到元旦前夕,山东17市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重点街区、购物商场及各窗口单位的醒目位置,随处可见“好客山东贺年会”的标识、宣传海报和吉祥物。同时,旅游部门通过各大媒体及时公布有关贺年会信息,丰富的内容、大幅度的让利优惠极大拉动了群众参与年节消费的热情。

“好客山东贺年会”通过大品牌,搭建大平台,营造大氛围,致力于打造一个弘扬文化、引领生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大众受惠的新民俗与大年节。

篇15:我们的节日春节古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篇16: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着金灿的闪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这看谁更有才……哦!在不经意间,春节已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

街上的灯笼早已绽开了红红的笑脸,对联用它那优美的文字表达它的喜悦,年画上的孩子也笑得那样灿烂,冬青树用那耀眼的翠绿为春节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就连空气中也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窗外“噼里啪啦”,那是春节的警钟,向所有的人们宣告“过年了!”,当然了,过年时烟花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天空的装饰品。点燃烟花筒,只听“轰隆”的一声巨响,信号发出,只见无数明亮而又璀璨的明星飞过天际,一朵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也有的像一串串的珍珠,一条条瀑布,让我不禁想起青莲居士的名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然人感到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篇17: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春节是我们不可少的节日,而它也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节日里做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

除夕,真的好热闹呀。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有的贴对联,有的放鞭炮。这一阵阵络绎不绝的“噼里啪啦”的响声真像把芝麻撒进了油锅。爸爸放的烟花在深蓝色的天空中绽开了,五光十色、孔雀开屏,一会儿百花齐放,一会儿有争奇斗艳,美得让人陶醉。爷爷、奶奶还特意给我准备几个大红包,说是给我的奖励。春晚的节目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的开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直到十二点整,一串串烟花有回到了热潮,五光十色、震耳欲聋。奶奶端来了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我真幸运吃到了唯一有芹菜馅的饺子,这代表这一年里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在这一晚上,我开心的无法入睡。我相信在这一年里要勤奋努力,考上理想的初中。

篇18:我眼中的节日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遭受着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猛烈轰炸及强有力的挑战, 在这种洋节日和土节日强烈的反差下, 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沉思这样一些问题: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锤炼, 洋节蜂拥而至, 大有越俎代庖之势, 经历数千年风雨的传统节日传承至今, 何以反而走了下坡路呢?西方文化是否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过这样的“洋节”?

我们还是先回过头来看看节的本义。

节, 指的是生活的节奏, 放松、调节。

一个节日, 仅仅是氛围就足够让人惬意忘形。在这种节日所营造出来的惬意氛围中和亲人、朋友聚聚, 借着节日的浓情蜜意释放所有的烦恼, 卸除往日的重负, 让劳累的身心有个放松的空间,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的生活、工作。

如今节日越来越多。舶来的洋节与传统节日正处在融合与择优的过程中, 但是无论哪一个节日, 最重要的意义是, 在热热闹闹中交流情感, 化解诸多生活中的烦恼和减轻工作压力。

那些关于选择过“洋节”还是过“土节”、“土节”似乎没有“洋节”那么有市场了之类的争论没有多大意义, 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 作为经济与政治产物的文化在这种世界趋同的总体形势下越来越融为一体, 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这是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一些年轻人以“拒绝洋节”为题发出呼吁, 组织者是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大学生, 他说:“发起这个主题的目的是想先从形式上断绝西方文化的“侵略”,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不再被国人淡漠。”他还说:“对外国人来说, 洋节是非常传统和正规的节日, 但是到了中国, 就逐渐演变成一种形式上的狂欢和媚俗。”

但我想说的是:狂欢有何不好, 借着节日的氛围尽情的宣泄, 将过往的不快统统在狂欢中释放;“媚俗”又有何不妥, 我们本身就是凡人, 过得就是一种大众的、“俗气”的生活。今天的中国人, 在“洋装”掩盖下的依然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上一篇:跟坚持有关的名言下一篇:各大博物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