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简报

2024-05-06

“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简报(精选6篇)

篇1:“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简报

眼下,“说沈阳,评沈阳,爱沈阳”幸福沈阳共同缔造主题活动正在沈阳市开展。1月11日,沈阳市文明办召集旅客窗口单位,部署开展“涵养‘家’的味道——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让回家过年的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沈阳人,来沈旅游、走亲访友的外地人,感受城市温度,欢迎老乡回家。

“涵养‘家’的`味道——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从1月20日至2月11日,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出租车乘降站等旅客集中的窗口,利用户外公益广告牌、大型LED屏,发布春节公益广告,营造春节氛围。

在“两站一场”设立志愿服务站,组织志愿者开展协助装卸行李、提供路线指引等志愿服务。

通过策划现场送福送对联、开展“快闪行动”,张贴福字、悬挂灯笼,营造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篇2:“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简报

一是深入开展送温暖和走访慰问活动。集中对本辖区、本系统、本单位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进行走访慰问;要重视做好生活困难道德典型的关爱帮扶工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爱护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

二是开展节日期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认真贯彻有关通知精神,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敬老、爱幼、助残、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春运便民、邻里守望、文化体育等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协助宁夏义工联等社会组织“快乐雷锋工程—雷锋饺子计划”等公益活动。

三是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突出春节、元宵的节日内涵,努力营造节日文化氛围,推出一批传承历史、风格独特、群众喜爱、内容健康的文化项目,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浸润群众的精神世界。

四是组织开展“送文化”活动。运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等平台和载体,送书送戏送电影下基层,开展“送日历下乡”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要发挥农民文化大院、村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文艺社团等作用,组织民间剧团、自乐班子等农民身边的文化队伍,举办民俗传承、社火表演、庙会、花灯、冰灯等展演展示活动;要广泛开展贴春联、送“福”字、挂灯笼等民俗活动,营造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五是开展“倡导节日新风,推动移风易俗”活动。依托传统节日弘扬文明新风,反对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陋习,大力倡导勤劳节俭美德,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

篇3: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也叫“过小年”,节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过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我国的“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4:我们的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春节有贴春联等习俗。据说,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五代十国时后蜀孟昶手书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人日 正月初七日。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在古代,人日是一个很盛大的民间节日。人们举办各种活动,表达对亲友的思念,祈求生活安康幸福;有文人登高赋诗、仕女出游的习俗。高适有句:“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上元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张灯结彩为戏,又叫灯节。欧阳修有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在古代,这一天人们有外出游玩赏花的习俗,还要举办活动,为百花庆寿。另外,节日期间,有栽种花木的传统。这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可惜现在人们已经不过这个节日了。

寒食 清明前二日(一说为清明前一日)。据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谓寒食,禁火三日。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有时是一百零六日。温庭筠有句:“时当一百五。”元稹也有句:“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清明 清明节。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候,天气转暖,草木返青:万物一新,洁净鲜明。清明有扫墓的习俗。古人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有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上巳 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作修禊。后来,这个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目。杜甫有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也叫端阳,五月初五日。据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端是初的意思,古人常把五写作午,所以初五也可以说成是端午。古人把午时视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七夕 七月七日。传说,七月初七日的夜间,牵牛织女聚会。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肉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杜牧有《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舌牵牛织女里。”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此夜月亮最圆最亮,是赏月佳节。月圆寓意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苏轼《水调歌头》有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 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此日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之为重阳。古人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俗。传说,这一天带茱萸登山饮菊花酒,可免祸。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现在,我国确定重阳节为老人节。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白昼一天天长起来。古人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有句:“冬至阳生春又来。”在有些地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

腊日 腊是祭名。一般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如今还有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北方,腊八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据说,吃腊八粥有御寒之意,也有庆丰收、祈求五谷丰登之意。杜甫有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腊八是春节的序幕,过了腊八,迎接春节的氛围就越来越浓。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有守岁的习俗,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苏轼《守岁》有句:“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篇5:“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简报

摘要: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济南十一中开展以“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为中心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抚今追昔、缅怀先烈,深刻体会革命烈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无私奉献自己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思想.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济南十一中开展以“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为中心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抚今追昔、缅怀先烈,深刻体会革命烈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无私奉献自己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充分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教育价值。

4月1日下午,各班召开了“颂先烈,爱祖国”主题班会,在各班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们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革命烈士们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清明节放假期间,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开展文明祭扫和参加山东省文明网及济南市文明网举行的“网上祭英烈”网络签名寄语活动,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节日·清明”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4月6日下午,在副校长董翠娟、副校长赵祥明、政教处主任冯秋生、副主任陈晶、团委书记邢进及全体高一班主任的带领下,学校高一年级师生步行6.6公里,赴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

扫墓活动结束后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分别开展了“颂先烈”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同学们分享了革命先烈的事迹并畅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深切感受到了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篇6:“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广泛开展适合未成年人参与活动,着力培养未成年人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及安排:

1、创编“节日小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利用寒假自编自创“节日小报”。“节日小报”以展示节日的收获和感悟为主要内容,形式不限(可以为手抄报、电脑制作报、剪贴报等)。开学后各班要遴选出优秀“节日小报”,并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等进行全面展示和评比。

2、继续开展“三创一办”实践活动。以“我的时尚低碳生活”为主题,开展寒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实践、体验、宣传“低碳生活”,并充分感受节日气氛,发现节日中的新变化,在假期中“行文明路、用文明语、做文明事”,继续开展“小手拉大手” 活动,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影响家长,劳动社会。

3、开展访英模送温暖活动。在寒假期间,组织团员、少先队员走访身边的老红军、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人物,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多做力所能及的事,为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4、开展公益活动。各班要组织和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绿丝带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组织动员未成年人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节日氛围。

5、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配合社区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参与“中华经典诵读”等各种文艺活动,各班级要动员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活动。

6、推进“文明在我家”教育活动。联合家长,继续推进学生“文明在我家”系列教育活动,各班级在学校放假前夕,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在校师生进行一次文明过节宣传教育。布置“写文明节日心得体会”等特殊寒假作业,春季开学后进行评选,交流“我家的文明故事”。

7、开展小记者节日专题活动。一是开展人人都是小记者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春节民俗”、“新年菜篮子”、“新年文明新气象”社会调查,并采写调查报告。二是发挥小记者团的优势,以两节为契机,结合“明星小记者”大赛,组织小记者开展“我们的节日”征文、节日采风等活动。

8、开展小组学习探究活动。各班要根据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就近方便安全为原则,让同一社区的学生组成学习探究小组,定期进行学习探究活动。可结合学生或学科特点,布置一些趣味性、可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学习,培养他们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三、活动形式:

1、初中同学可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学生征文进行筛选,学校将在开学后进行评比。

2、同学开学后将手抄报和征文交班主任处进行初选,然后由各班级评选出2份报学校评比。

3、各个班级认真评选“文明之星”、“优秀小记者”。

四、活动要求:

上一篇:我当义务培训员作文600字下一篇:乔迁之喜 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