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作文:思乡情

2024-04-10

思乡的作文:思乡情(共14篇)

篇1:思乡的作文:思乡情

初中关于思乡的优秀作文:悠悠思乡情

长安街上,一派萧条,败落的景象,老百姓都怨声载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当今的圣上有关,他整日饮酒作乐,贪恋美色,毫无心思理会朝政。我本着劝谏圣上,效命于朝廷的想法被召入宫。但这个昏君却让我挖空心思去写诗博得妃子的欢心。我李白一世清白,怎会以这样的方式去报效朝廷?

最终,我大声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便长袖一甩,带着满腔的愤怒离开了皇宫。

如今,在这街上漫无目的的站着,忽然闻见了一种久违的香味,原来是盼望已久的酒香啊!我兴奋的走了进去,当我喝的.跌跌撞撞的回到茅屋时,已经到了夜晚。

我倚在床上,看着那月牙儿照进来的光亮。哦,那是月牙儿施舍给我的,但它为什么不多给一些呢?但即使是那一丁点儿,我依然觉得无比温暖。

轻轻推开窗,看到了窗外一地的霜。难道真的是霜吗?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才发现那是一片温和的月光,均匀、明亮。

从窗外探出头来,晶晶凝视着遥不可及的月亮,它美丽、它漂亮。它有一颗纯真的心,曾有多少人把它轻轻的赞叹,它依然不骄傲,不自满,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它知道这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不知不觉中,脖子已经僵直了。慢慢低下头来,脑子里忽然映出了已经白发苍苍而曾经辛辛苦苦拉扯我长大的老母,以及家乡的各位父老。顿时,心中阵阵酸楚,而视线也渐渐地模糊,伸手一抹,原来是泪水啊!于是我咬破手指在桌上奋力写下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篇2:思乡的作文:思乡情

——题记

曾记得,有人说,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那么,家乡的月又如何呢?是否更悠,更美?

但是,如果偌大的天空只有一轮明月,未免显得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月亮总会有什么东西作陪衬,最多的景物便是山水,例如“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真是数不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江南丘陵上,水多,山也多,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景色,我是常常可以撞见的。

古往今来,月是美的,不过八月十五的月更美,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于我这个深处异地的人儿,中秋节时总是望月思乡。上回的中秋夜,我没能回乡。记得,那晚的月儿姗姗来迟,也不如往常那么圆,那么亮,不知是没有化壮,还是为我们那些游子孤身一人而伤心落泪掉了妆。那时,我想:月,家乡的月是否也如此的“缺”呢?不,不会的。家乡的月儿一定特别得圆,特别得亮,一定正撒下一缕缕淡光,给人们送去一片片情思。那会儿,我才真正懂得“不到异乡看看,不知道故乡的美丽”。

的确,在那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那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那碧波万顷的漓江,巍峨雄奇的庐山上,这些月亮可以说是美妙绝伦。但是,有人说,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远远不及他心中的那个小月亮。你能说他不懂欣赏么?不,这只是因为“月是故乡明”。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朦胧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惆怅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美……月往往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处,这也是因为思乡,思亲的情感,因为天下共一月。

篇3:贾岛《渡桑干》的思乡抒情艺术

“客舍并州”, 诗人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寄旅在并州。“客”字说明离开故乡做客于并州。“十霜”表示十年, 古人多用“霜”、“秋”指代时间。一个“已”字交代出寄旅时间较长。“霜”字用得形象, 并州在北方, 寒冬严霜覆盖, 寄旅之人之心岂不更寒?“十霜”包含着十年寄旅生活的艰辛。首句诗人就以简省的笔墨清楚地交代出时间、地点、缘由。

“归心日夜忆咸阳。”可见诗人当时盼归乡里的心情是何等急切。“日夜”泛指每时每刻, 说明作者无时不在思念故乡。“咸阳”本指秦代都城, 此处代指唐朝都城长安。诗人思念的故乡也正是长安。此处妙在一个“忆”字极其生动地点出了诗人此时此地的心情, 即有了归乡的复杂心情:十载长别, 故乡该是如何?庭宅院树依旧?家室妻小平安?亲朋故友何在?这些怎能不勾起诗人的回忆?“忆”得有理。同时“忆”也是诗人的“归心”的深化。

正当诗人沉浸于美好的回忆, 为自己即将回到故乡而高兴时, 天有不测风云。“无端”一下子把诗人的归心化为乌有。“无端”乃无缘无故, 顷刻间由于没来由的缘故诗人终未能实现他的归乡夙愿。这也倒罢, 不仅如此, 而且“更渡桑干水”, 重新离开并州, 再向北渡过桑干水, 到更远的北方。一个“更”字和前句的“已”字相呼应, 更深一层地写出了作者当时凄苦无奈的心情。

试想诗人北渡桑干水, 站在河岸遥望西南方向故乡的心情更会伤心凄然。望到什么?遥遥千里, 长安无影。此时, 诗人不禁留恋起十年的风霜寄旅的生活。并州再苦, 却也比北渡要强, 诗人望到并州, “却”字写出了诗人当时无可奈何的望乡之情。并州本不是他的故乡, 在此地的生活也够凄清的, 但诗人却希望并州就是他的故乡, 借此聊以自慰。可见当时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想到北渡桑干, 倒退一步想能够在并州住下去, 别还思念什么?至于回故乡长安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望望并州, 它也似故乡一样亲切。因而充满了眷恋不舍之情, 内心活动表达得曲折深至, 意蕴无穷。

那么这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首先是借叙述以抒情。前两句说客居并州已多年, 日夜盼望着回到故乡。从并州到长安的路程并不太遥远, 即使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 回一趟老家也不算太难, 而诗人忍受着思乡的煎熬, 在并州异乡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其中可能有不得已的原因和苦衷。客居时间越久, 思乡之情越迫切, 而思归之情越迫切, 就越感到度日如年。而在这时突然一个变故或事件阻断了作者迫切回到故乡的愿望。究竟是什么变故或事件, 作者用一个“无端”全给省去了。既是绝句创作的留白的需要, 也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其次用对比抒情。诗的前两句叙写了诗人客居并州日夜盼归的心情, 可是突然的变故的外在原因导致了作者不但不能回到故乡, 而且要离开并州向北渡桑干水。这不仅是身不由己而且是出人意料。读者却不难从“无端”的嗟叹中体味到他的苦衷。“更渡”是说不但不向家乡跨近一小步, 而是离家乡更远了。每向并州以北跨出一小步, 就远离故乡一大步。桑干河在并州东北不过两百余里, 但桑干河以北却已接近荒寒的朔漠地区, 所以“更渡”就不止向北走了二百里, 而是在心理上跨越了异国天涯, 也不止是空间上的距离, 更是时间上的阻隔。这对日夜思归故乡思念故乡亲人的作者来说, 心理上有不能承受之重。再次以哀景写乐, 乐景衬哀。远离故乡, 久客并州, 不得已的苦衷难以言表。这本是哀, 可是一想到回归久别的故乡很快成为现实, 不禁快乐起来。然而“无端”犹如晴天霹雳把作者回故乡的愿望击得粉碎。基调又转为哀。末句的“是”值得玩味, 它是一种确切的判断, 成为现实的意思。即使不能回到故乡, 在并州继续住下去也比渡桑干后的荒漠之地好得多。“并州”为客居之地, 但却又像故乡一样值得留恋了。这样哀乐相辅相成, 倍增其哀乐, 抒情的艺术表现力也就倍增了。

由分析得知, 贾岛是一个精思而精心创作的诗人。因为他的苦吟, 借助于独特的抒情技巧, 把《渡桑干》诗结构得内敛而含蓄。

摘要:贾岛的穷苦困顿使他心境压抑地寻找衰飒寒疏的诗境。着重从语言的精心锤炼、省略叙述、心境对比、景致的哀乐相衬等层面阐述贾岛《渡桑干》诗的思乡抒情艺术的巧妙运用。借以探视贾岛诗风的“瘦”字从语言而言的收敛而不恣肆;从美感而言的清寒而不富艳的特征。

篇4:蒙古族姑娘的思乡情

——祁庆龄

为什么会以元代宫廷画为研究对象?你作品最原始的想法来源于哪里呢?

每每看到《察必皇后像》我都会深深地被打动,敦实厚重的人物造型与满构图的强大张力都强烈的冲击着我,在长期浸润在蒙古族深厚的文化中,我创作了一系列民族题材的组画,《呼兰哈屯》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幅。呼兰在蒙语里是红色,哈屯是夫人,我对这位夫人的遐想就驰骋到广袤的草原上,就是这样的一种冲动,强烈地催促着我蠢蠢欲动的画笔,顾不得去查找典籍、翻阅史书,就描绘出我心中的哈屯。

那么你绘画的时候比较放松?

起初的想法是单纯的,但在制作过程当中还需要要仔细斟酌。

人物的形象你是有参考的吗?

在《呼兰哈屯》的创作中,我也是并未想框定一个面容,所以没有去寻找模特,按照心中的隐约出现的面容,塑造出当下的形象,在面部的处理上,故意打破了三庭五眼的常规造型方法,用夸张的手法概括了人物面部造型,平而且圆是她的主要特点,缩短了两眼的间距而拉长了眼裂的长度,深陷的眼窝,更是为了加强哈屯狭长双眼的深邃,她仿佛可以用双眼和我沟通,平直的一字眉是自我形象的表达,高耸的鼻梁,圆中带方的嘴唇,微微的嘴角上扬以及白里透红的面颊,瘦削的肩,细长的颈,就是我塑造的哈屯的形象。

感觉你的哈屯眉眼之间仿佛有些忧伤。

也有人这么说,也有人说她似乎在远眺,或是在盼望着。女子的情怀总是很单纯,如同李清照《一剪梅》中写到“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既是抒发呼兰哈屯的相思,也是在抒写我的相思。人物散发的相思正是我的真实心里状态。而在最后的呼兰哈屯的面容上,我为她点了面靥,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只是觉得很适合她。

欣赏你的作品,感觉应该不属于传统意义上工笔人物写实的手法吧?与元代的作品相比还是有你自己的表现在里面。

如今肖像画大部分转换了它最初的功能性,不是为了祭祀、供奉或瞻仰,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描绘心中的美,把自己的情感抒写在肖像画中,更多的是在“物”“我”的合一抑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没有功利性。

其实我想说的是一种写意性,它要求艺术家抓住并突出客体中与主体相契合的某些特征,以表达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抒发我们的主观情感意兴,而不是写实性地再现客观对象。

简单的说就是抒写自己的心中逸气,灵动恰当地表达笔下的人物,在工笔画的创作中尤其需要写意性,“写意”这个词原本是相对于“工笔”来讲的,但是我们的现实作画过程中,写意性与工笔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不是说要像写意一样洒脱,而是说气韵生动,如同写意的灵动意境。工笔的创作中要将人物刻画得灵动,对意境的把握要恰到好处。

《呼兰哈屯》的形象与元代帝后像比较还是有些偏瘦的,你是怎样考虑这个造型的变化呢?

这应该是说现当代艺术的审美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蒙古族与外族的通婚也会因民俗文化的融合而改变审美。蒙元时代女性的审美标准:细眉长眼,丰颊高颧,宽厚圆润的膀臂。游牧民族的妇女需要承担起家中繁重的劳动,所以坚实的身体是必备的条件,加上蒙古族以肉类和奶类为日常饮食的生活习惯,圆脸和敦实厚重的体态就是典型的劳作在草原上的女性。我现在的创作也会不自觉地吸收了宋元肖像的写实,明清肖像的清秀隽美或者是莫迪利阿尼式的审美,是多元文化和民族交融的结果。很难说究竟是哪一种审美在我们的观念中起到主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将这些都消化在内里,哪种东西迸发的强烈哪种就会跃然纸上。

你的作品装饰性很强。

我是特意将人物衣着配饰与花纹平面化的,在几何图形和色彩的变化中营造装饰性的重彩民族风格,为什么用重彩去描绘蒙古族妇女的形象,我想只有厚重明艳却稳重的重彩才能将蒙古族浑厚热烈的性格诠释完全。

以后还会继续这系列作品吗?

会的,可能会是不一样的呈现方式,我觉得在深入蒙古族文化和艺术的过程中,我愈加强烈的思乡情驱使我会不断地去描绘不一样的蒙古民族。

篇5:表达思乡情的作文

我登上了开往故乡的车,出发了,我的心伴随着飞转的车轮不停地跳动。心中充满了无限遐想……

心中的故乡是绿的,一座座高山紧紧相挨;心中的故乡是悦耳的,时不时传来各种清悦地鸟叫声;心中的故乡是美的,斑斓彩蝶在花丛中款款飞翔……啊——故乡,您是游子心中最美的向往;啊——故乡,您是大地赐予我的天堂;啊——故乡,您是生我养我的摇篮……在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已过去了。下车了,啊——故乡还是原样:草还是那样绿,山还是那样高,水还是那样清,风还是那样柔……一阵清风徐来,啊!好香!多么熟悉的味道,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万水千山,还是这儿的气味最香!夜晚上山坡上捉蛐蛐儿;清晨布网捉鸟;中午,爬上果树摘野果;登上高山,宿营……仿佛一切都是在昨日发生的。那云好像在给我这个归来的游子表演,一会儿变成了一只正在吃草的小绵羊,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顽皮的猴子……

心中有千言万语,但我只想说一句:“故乡,我爱您!”

篇6:思乡情作文

学完《枣核》后,我十分理解这位老人的心情。叶落归根,人到了风烛残年就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生养自己的地方。身在异国他乡,几十年都没见到自己的祖国,当然想知道家乡是什么样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像河水一般流过。老人的思乡情却没变,反而思念越切。

老人的思乡情,使我感慨很深,因为我现在也是远离家乡身在英国。这是因为我爸爸在英国读博士的最后一年多时间里,我和妈妈决定到爸爸身边去陪读。当我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心情十分高兴。因为可以马上和爸爸见面了!也能出国看看了! 到了英国的前一两个星期,一切还都十分新鲜,也并不想家。

后来我在英国上了学,人家说我是小“留学生”,我也是海外学子了,时间才过了5个月,我就开始想家了,只有短短地5个月啊,我已经感受到了游子们思念祖国家乡的心情了,这种思念,对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在梦中我常常梦见和同学们一起上学、一起玩的情景。有空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都喜欢在网上看看国内的新闻,看看祖国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次,我在这儿的学校里,画了一面五星红旗,回家后把它粘在了墙上,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我的家里和我的心中飘扬。

我还想我在国内的姥姥、姥爷、太姥、爷爷和姑姑们,想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想老师,每当在这里的学校上学时,我就想起国内的学校。总之我也想祖国的一切……。昨日,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介绍中国的书,就毫不犹豫的借了下来。按道理,我比英国人更了解中国,还用看他们的介绍吗?!这不还是想念祖国的缘故嘛!是啊,一个中国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有情感,就会思念祖国,永远不会忘记。

篇7:思乡情作文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你看那飘落的枫叶,缓缓地落到地上,一片片的,似乎每一片上都装满了诗人的回忆。有快乐的,瞧那全家吃团圆饭的画面;有伤心的,听了临走前老父亲的苦苦劝说声;有愤怒的,想那被老母亲拉去学堂的场景。不管是开心的,伤心的,还是愤怒的,对于诗人而言,这些回忆都是美好的。

随着古道上扬起的灰尘,客人的步伐迈进了院子。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枫叶又一次落下,诗人的眼泪也又一次落下,这不知是第几次了。忽然,听到那“沙沙”的脚步声,诗人连忙起身,擦擦干那一条条的泪痕,出门迎接客人。一看原来是儿时的伙伴,两人畅谈了一会儿,“此次回行,张兄是否需我捎带一封家书给伯母?”老友的一句话倒提醒了他。

虽然走进书房,慢慢地坐下,可望着那洁白的纸,他却不知是否倾诉的太多,竟无从下手。好一会儿,才开始询问家里的情况:老母亲的`颈椎好些了吗?这么多年都没替您按按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记得小时候,我总是一边帮按摩、拳背,一边陪您聊天,就连您那时安详的神情我都还记得呢!却不知现在您的脸是否又多了几条皱纹。父亲,您还在下地干活吗?以前您锄地的时候,我总跟在后面给您端茶倒水,您却一脸推辞地让我喝了后回家。而现在,您的手上是否又长了茧子?村子里的小伙伴还好吧?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偷偷溜到河边捉虫子呢!想想还真让人怀念啊。还有家里的那棵枫树呢?该不会被移走了吧!以前秋天来临时,我都爱在那棵树下看风景呢!为此,我现在还特意种了棵枫树,每当看到它那火红的叶子,总是不经意地想起以前的美好时光。

写着写着,诗人的眼泪又不禁流了下来。“唰”的一下,顺着诗人的脸颊划了下去。紧紧地贴在上面,让他感到凉丝丝的,心里却是暖暖的。那泪水慢慢的,一点点往下滑,突然,好似一颗散落的珠子一般滴在了纸上。那圆圆的泪珠马上就塌了下来,化成水盖住了诗人的字迹,将它变得模糊。它抬了抬头,枫叶在视线中也变的一样模糊。“微微秋风枫叶落”,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时候的场景似乎是一根根心弦,秋风正轻轻地拨动着它,让它在诗人的心中不停地回荡。

一阵风吹过,扬起了那股套上的灰尘,他连忙擦了擦眼泪,好似是那灰尘一不小心钻进了诗人的眼里。两处秋色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诗人不时的轻轻摇头,叹了口气,那神情好像在说:“母亲,你们不用担心我。”可明明自己的湿关节总引得腿痛,有时候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诗人却还说自己身体健康;明明每餐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萝卜、青菜,每天穿的捉襟见肘,却还说自己丰衣足食;明明每天总是独自一人望着窗外发呆,却还说自己朋友如云;明明整天无所事事,却还说自己正朝着梦想出发。他的艰辛与困难,全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诗人一行接一行地写,好似匹不停蹄的马,千言万语在他的心头涌来,仿佛永远也写不完。“张兄,你快点写,我要走了!”诗人只好停笔,小心翼翼地将信叠好,轻轻地放进信封,又将它轻轻按平,好似精心呵护着一个婴儿,平平整整的,将它交给了老友。

突然,就在老友刚要上马的一瞬间,诗人叫住了他。“不好意思,我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忘记写了。”说着诗人又进了书房,他在信的最后面写上:当枫叶再次落下时,我一定回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又有哪一个游子不会想家呢?

篇8:浅析思乡诗词中意境的营造

那么, 在诗词中如何营造优美的意境呢?

欣赏思乡的诗篇, 不难发现, 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 用典型的景物名词增添诗句的画意。比较典型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被元人誉为“秋思之祖”。作者就是用客观景物的并列叠加表达情感。写了九种景物, 一字一景, 惜墨如金。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客观景物为载体, 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纳入画面中, 再以夕阳为背景映衬, 使流水人家的“祥和安适”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 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相较之下,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景物则较单一, 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明月, 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 睹月伤怀。明月既是诗人的思乡情感的触发点, 又是诗人情感的依托。作者从视觉和想象勾勒月夜的静谧, 幽寂, 月夜的静谧, 月光的皎洁如霜唤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思, 展示出一个独特而美好的意境。

其次, 巧用饱含情感色彩的字词, 点画意境。这类字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诗中“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一句, “乡泪”是情结, “孤帆”是景物。不仅点明了乡思, 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一个“看”字, 不仅写出自己这样思乡, 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 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 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一个“孤”字, 既写出船在江面上形单影只的形象, 又映射出诗人孤寂念归的心思, 这样就把思归的哀情和前途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第三, 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 营造想象空间。如“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 飞絮潆潆” (张先《一丛花》) 。“愁”是抽象的意象, 作者巧用拟人, 仅把诗人与祖国故乡隔开了, 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 诗人的乡愁得到升华, 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升华, 那么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苦闷, 它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这是意境开拓的又一层审美想象空间。

第四, 情景交融, 水到渠成。在诗中,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巧妙的融于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对这一特定环境的描写抒发出来。如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强烈的“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互交融, 乡愁因景更浓, 景因乡愁而多情。景中出情, 情中融景, 使人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 不能自已。诗的意境顿然拓宽, 这“乡思”怎能用一个“愁”字来囊括?

第五, 勾勒画面, 以画传情。一首思乡诗就是一幅水墨画, 淡雅却含情。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特定场景或典型细节, 把要表达的情感倾注其中, 读者读的时候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这个画面, 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读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在读者的脑海中骤然升起: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独坐叹息, 望月伤怀, 浓浓的乡情如一杯陈年老酒愈老愈烈。共看明月, 大家也会像诗人一样潸然泪下, 让人生出“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遐想。而岑参的《逢入京使》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荒凉的塞外思亲图, 读来让人肝肠寸断。在茫茫塞外古道上, 诗人风尘仆仆, 不知已走了多少天,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思乡之苦郁结心中, 路愈远情愈浓。忽地迎面尘土飞扬, 一人急奔而来。拭泪而望, 竟是一位老相识。立马而谈, 互叙寒暖, 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 想让他传递家书, 可马上相逢, 没有纸笔, 只能让友人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中。“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描写, 镜头集中清晰, 如影视特写一般, 既有生活情趣, 又有人情味道, 清新明快, 余味深长, 不加雕琢, 信口而成, 而又感情真挚。在平易之中又显出丰富的韵味, 自然深入人心, 历久不忘。

由此可见, 思乡诗的意境是多角度多画面的营造出来的。在进行诗词的阅读时, 只要我们准确把握诗人在诗中营造的意境, 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就能很好的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获得阅读体验中美的享受。

摘要:在诗词中诗人巧妙的营造意境, 来表达人们思乡念归的情感, 能很好的激发读者的想象, 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首先, 用典型的景物名词增添诗句的画意。其次, 巧用饱含情感色彩的字词, 点画意境。第三, 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 营造想象空间。第四, 情景交融, 水到渠成。第五, 勾勒画面, 以画传情。

篇9:陈学然 香港学者的思乡情

“我现在仍然怀念着种在我家篱笆后面的龙眼树、芭蕉树,它们还可以成长吗?我种的很多果树现在还在吗?我家山后面的小溪是否真的已经干涸了?”采访中,陈学然教授一直念着这些在他童年记忆里无比美好的片段。当昔日美好的地方成为废墟,那“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美景,只能留在回忆里,而这个记忆里充满了乡愁,有历史和时间的沧桑感在其中。

陈学然,哲学博士,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教授、助理系主任。陈学然生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梅州是客家人的故乡,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泰国前总理他信等的家乡都在此地。1988年9月4日是一个让陈学然难忘的日子,那年他11岁,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哥哥姐姐來到香港,自1989年及1990年回乡两趟后,至今已是一别二十几年。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

来港之前,陈学然生长在一个颇有传统气息的陈氏宗族村庄里,名为莲塘村。每逢新年节庆,都有一些合房祭拜活动,并且还有一些修祠堂、修族谱、修桥铺路等集体活动,那里也许并不富裕,但人非常团结,那里是他童年的乐土。

“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恢复了宗族活动,我记得我5岁那年,有一次好几个陈姓村落的人参加的合祭老祖宗祭祀活动,从第一世到第十九世,我是第十九世的。小时候我们都很开心地参加这些活动。”在他的记忆中,每次祭祀活动之后,大家都会在祠堂门口的打谷场五六个人围坐一圈,饭菜放在地上,大家一起吃,连桌子都没有的这种团聚活动是那么简单而幸福,令人在集体中感受温暖和归属感。

那时的人们还没有接受物质文明的洗礼,还是那样的淳朴;那时的宗族活动也还没有被商业化,还是那样的虔诚。“宗族里有人结婚或者家里有丧事,村里人都会放下手里的农活、工作帮忙。我妈做饭很好,尤其是面食,长寿面之类的,每次都被他们请去做伙头将军的一员。农忙的时候,几家人合起来插秧、收割。”1988年的暑假,还在帮着家人收割禾稻的陈学然,被父母带到了他完全陌生的香港,“来到香港之后落差很大,因为没有这些活动、没有集体生活了。”

香港之初印象

陈学然一家移民到香港的原因跟那些年许许多多香港移民一样,源于一些历史原因,“据说我爷爷当时是国民党的保长,那些年批判地主,他1948年就来到了香港,我父亲1981年改革开放来了香港。后来我妈妈是夫妻团聚来的香港,我跟妈妈一起是因为我当时不满18岁,还不能照顾自己,而我哥哥姐姐是留在大陆的。”

在他的印象中,当时的香港经济腾飞,人们生活优越,普遍上还很接纳新移民。但陈学然坦言当时“来到香港其实是很不习惯的”。虽然每天都可以吃到在老家一年才能吃几次的红烧肉,但他坦言那时并不快乐,他思念着从小生长的家乡,那个团结、淳朴的地方。来到香港住在狭小的空间里,听着老师同学讲着听不懂的英文和粤语,父母天天上班,而身边又没有朋友,“内心有种很不快乐的感觉”。

在陈学然的记忆中,最初香港的生活是那么的辛酸,这种辛酸伴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异乡生活的无助感。“刚进小学的第三天,我就跟同学打架,因为他笑我是‘大陆仔’,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名香港同学的名字。所以,来香港的头一两个月是非常挂念家乡的,最初是很难融入香港社会的。”他曾经看到家里附近球场的小朋友吃hotdog,就拿着自己兜里仅有的一块港币去买,却被老板骂:“一蚊買熱狗,發緊夢啊!(粤语。意为“一块钱买热狗,你是做梦吗”)”。语言交流上的不顺畅、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辛苦,让这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刚来到香港的那几年有极大的孤独感。

“我妈是制衣厂女工,我爸在酒楼做工人,他们都很忙,早上八点多上班,晚上十一点才回来。我当时已经会买菜做饭,照顾祖母,我自己想起来也觉得我很懂事。”每天靠着20块钱,煮一家人的饭菜、照顾年迈的老人、温习自己的功课,这一切就是陈学然生活的全部,没有零花钱、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只能在放学以后偷偷去游戏厅看小朋友打游戏机,这个过程用他自己的话讲是“觉得颇为孤单的一种生活”。

香港的那些年

由于家庭的因素,他坦言“那时候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因为家里没有钱,只有一种想快点出来找工作的念头”。因此,小学成绩还不太差的他,却选择了就读香港的职业先修学校,也就是大陆的职业学校,读到初三就可以有一技傍身,比如做水工、电工、木工等,他希望初三毕业之后可以找到工作帮补家用。

“这所学校是全香港最差学校的其中一所,香港的学校当时共分五级,我那所学校是第五级,而且是第五级里最差的10%,就是bottom ten percent,我就是在这样的 学校里学习的,我是读工科的,不是读文科的。当时就纯粹是想赚钱补贴家用。”我们可能很难想到这个如今可以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老子、孔子、庄子,万物一体之仁、儒家大同社会的哲学教授竟然是香港最差的学校并且是工科出身的。“那时候一个对我不错的小学训导主任知道我报这所学校之后,就劝我不要读。说这间学校不适合我,大家都叫她冯主任,我还记得她。她认为我不该读这样的一般学生都不会选读的职业先修学校,应该读好一些的文法中学,但是我没有听她话,我就是一心想出来赚钱。”

随着对香港的接触增多,陈学然在香港的生活也慢慢开始发生变化,不再那么思念家乡。如今成为大学教授的经历,过程中却有些曲折,也是有些造化弄人,但终归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香港当时中一到中五是中学,中六到中七是预科,我的数学不好,到了中五那年,我也不想整个人生就像我父辈和在港乡人那样,每天都在炸鸡扒、帮客人冲奶茶、调咖啡、洗碗、做侍应、做地盘工,不想这样,所以我要继续读书。”当时的香港城市大学正好开一门叫做高级文凭的应用中文课程,读三年就可以拿到高级文凭的证书,就这样的机缘,陈学然弃工从文,开始接触到了文史哲,“当然我是工科转成的文科,头几年也读得很辛苦、很努力,所以我真正努力读书、享受读书是来了城市大学之后才开始的。”就这样,在香港的生活有了新的篇章,而那个“家乡”也开始难以回去了。

nlc202309032057

回不去的是故乡

“我已经回不去我童年的那个家乡,只是一种放在心里面的家乡。”在采访中,陈学然讲对童年家乡的思念和回忆,“我还总是想起我在家乡拜祭祖先的时候,从那座名为‘船山’山腰的坟墓往回看的时候,整个村都被绿油油的稻田,还有那个一望无际的甘蔗田、菜田包围着,那个美丽的画面,现在常常在我脑海里飘荡。”

“早上起床插秧、割禾、放牛,农忙生活,小时候的记忆是很清晰的。这些就是我对家乡的感情。”他讲起跟哥哥在家乡扒番薯,扒完之后在田里造了一个土窑,然后就烤红薯吃。“那种味道再也吃不到了。我心里惦记的还是在家乡自己种的番薯,跟哥哥建土窑、把犁烧得通红,把番薯埋在下面,一起吃番薯的那个经历,可能那个时候只有六七岁,但是那种感受,现在都还记得。我们家后面的华南李长出来了,我有些同学是从另外一个镇来我们小学读书的,我会邀请他们去我家吃,那时候也就10岁,想到这些我还会记得那些小伙伴的样子,但是不知道他们现在去哪里了,也联系不到了。现在就是会从某个事件、想起某个人,回想起家乡的点点滴滴。这就是我家乡的生活。”

如今,陈学然家乡很多的人都已经迁去了广州、东莞、深圳,家族的活动也越来越少了。他说,小时候他常捉鱼、捉蚬的那条小溪已经干涸了,果园里果树的果子也都不再能吃了,老家后面的一些山已经变成了水泥厂……“我听到家里人讲老家污染很严重,我就很不开心,心里面有一种刺痛感,希望有一天家乡的环保可以做得好一些。”

但故乡总归只能是故乡,“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现在,陈学然他们一家都已搬迁到香港,在香港也已成家立业,香港成为了他新的家,对童年故乡的思念已经转化为如今对香港的期待和对大陆与香港的融合所做的努力上。

没有南来,何来本土?学者的愁思

“作为一个有大陆生活经验又在香港成长的教书人,我希望大陆跟香港可以融合,从我的学术研究和教书里面可以把中港的一些矛盾化解了,这是我心里想做的学术研究。”陈学然告诉笔者,他正在筹划出一本《没有南来,何来本土?》的著作,希望可以使香港的发展与中国的民族复兴保持同步。

“我要批判现在的‘本土主义’,他们在建立本土意识的同时,要去中国化(本土在我看来是个伪命题),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陈学然认为,香港的主要人口结构一直是以“南来者”为中心组成的,国人自辛亥革命以来直至1980年代抵垒政策取消以后的一段甚长时间,因为政治环境的转变而源源不绝地踊港定居。国人的南来传统在港从未停歇和中断。“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有一些人不认同国民政权,来到了香港,一直以来都没停过,就是到现在,或者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中国内部政治动荡,很多内地人来到香港寻找他们觉得更好的生活、居住的环境,那个年代‘珠三角’一带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男性是没有偷渡经历的。那么到今天还有很多专才、或者再年轻一些的学生来这里读书的,都不断的让香港多了很多的活力、才力和财力。”

“据我一位在东京大学任教的朋友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间,罗湖口岸有700万个日立牌电饭锅从香港过境深圳后寄到大陆各地。香港有个很出名的土产红白蓝大胶袋,已成为七八十年代的一个亲情符号和集体历史记忆,它专门给香港人用来装旧衣服、日用品、糖果、电器等拿回大陆,我老爸也在1984年的时候把一台电视机亲手从罗湖桥搬回家乡。”在陈学然看来,过去一甲子,红白蓝、罗湖桥承载了数代港人的亲情重量,构成了几代港人难以磨灭的集体回忆和血肉亲情。他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一切的发展,他思念大陆回不去的家乡,更期待今天的香港可以在与大陆的融合过程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一再要说明过去的殖民地并不是那么的好,将来的香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当然是联系在我自己身上的一种体悟,1997年以后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所以就有这样的一种经历。我自己有一种自信,在我个人努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学界对我的认同。”他感谢如今的“自由行”能让他和他的亲人们在新年的时候来到香港,大家得到团聚。“我觉得“自由行”加深了两地的往来,我是很赞成这样的自由行。这样可以加强我们家族的关系,让我的孩子也能认识到他们的交流,对于小孩子的家族意识的增强、家族的团聚都是好的。”

“我現在的教师身份、我教的书和写的文章,我也觉得很好,可以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思想价值,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尽管对现实可以有不满、有不同的意见,但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是不能够批判的,因为国家、民族的问题是与生俱来的。我教书是讲文化的‘统一和同一’,我这两年也有一个基金的项目——亚洲一体化‘One Asia’。前两天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以‘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为主题,其实就论及了不少‘亚洲一体化’的内容,我们传统的说法这就是‘万物一体之仁’的精神体现,现在讲的是互相尊重、互相平等地看待对方,追求彼此在文化渊源上相同的思想脉络,达到互相谅解,实现共存和平、共同发展的愿望。”

“前几天一个学生问我,说我有什么特质是跟我这样特殊的成长经历有关的。我想可能就是亲和力的养成,那种包容、同情,这可能本身跟我是大陆出来的有关,所以我对学生有同情的了解。”就是这样一位谦卑、自律、儒雅的大学教授,用自己的经历和实践,不断诠释着作为中华儿女,生在大陆,长在香港的港人学者的别样“乡愁”。

责任编辑 李娜

篇10:思乡情浓浓作文

记得那一次八月十五前一个夜晚,我送朋友去车站。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上,路边两旁各种了一排树。地上零散地铺着几片树叶。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满是凄凉。

再看那星空上的明月,透着层层寒意。心想嫦娥会不会从月宫里优哉游哉地飞下来,给我们分发几块月饼呢?吴刚还在砍那棵千年砍不断的树吗?玉兔是否还在捣药?在另外一个世界,会不会也有他们的亲人在家里做好一桌酒菜,静静地坐在餐桌前,等他们一起回家吃晚饭。

每一次,中秋节都在他乡度过,也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明月是否更圆更亮;那月饼是否做得更加美味?也不曾想过,一家三口,加上爷爷奶奶,姥姥爷爷一起坐在餐桌前,一人咬一口月饼,看着幸福的一家,是何种感觉?

轻轻地拾起一片枫叶,生怕它那已发干的叶片被我生生折碎。低头,闻一闻秋天的气息。枫叶的清香中,夹杂着泥土的幽香。

秋天来了,离家而去的叶子也该落叶归根了。每年都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匆匆的回家,草草地吃过晚饭,便又一头扎进忙碌中。中秋,不是应该有家的味道么?

春天,离家而去的叶子会在秋天回到温暖的大地。任由风将它风化,任由雨将它吹打。风吹雨打过后,竟是满满的幸福。

我怀念以前奶奶做月饼的样子,怀念一家人坐在一起,幸福的品尝着那秋天的味道家的味道。

车来了,昏暗的灯光下只剩我一人。转头相视而笑,送对方一个短暂的祝福。便渐渐地消失在黑夜中。渐行渐远……。

明月,依然散发着它那层层的寒意,让人一看便想到家,家的温暖。

篇11:描写思乡情的话题作文

今天我们随着浓浓的思乡情,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班队课活动,来展示大家在此次活动中不同的感受。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吧。

首先,一阵动听的饱含深情的朗诵声,让人感受到了对家乡的思念,这天籁之音是从哪传出来的呢?它像是一股清泉,像是甘甜的雨露,一缕温暖的阳光……哈哈,这当然是非王瀛、邓若冰和温涵文莫属。接着,我听到了丁睿主持人,激情澎湃的说:“下面,有请毛晗敏等四位同学为我们表演课本剧——梅花魂。”四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仿佛一幕幕场景出现在自己眼前,还让我感受到了剧中的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还有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的印在我心里。最后,一首饱含思乡之情的诗,勾起了在场所有人对家乡的思念。我沉浸在浓浓思乡情中,回味着自己在家乡度过的欢乐时光。这次活动在浓浓思乡情中落下了帷幕。

通过了这次的活动,我知道了漂泊在外的人们对家乡始终有种浓浓的思念,对亲人有说不尽的牵挂……不管走到哪里,心中都有着故乡的家。

篇12:浓浓思乡情初中作文

以前,自己总是要在夕阳落下之前赶回家,坐在窗户前,看那清澈见底的小溪,看那和自己一样急匆匆赶回家的小蚂蚁

我的家,就在离小溪不远的地方,从家走5,6分钟就到了,小溪旁边总有一簇簇五颜六色的小野花,我喜欢把它们采集起来,放到家里的小花瓶里,可是不过几天就枯萎了,每次小野花枯萎时,我的眼里就会有几颗泪珠打转,然后把它们送到小溪上,漂走。紧接着,小溪上,有一架小桥,虽然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乡亲们,但是小桥没有一天埋怨过,只是默默无闻的为我们献出它的身躯。到了夜晚,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偶尔一阵风吹来,听到“沙沙沙”的树叶动响,风过后,有是一片安静……

想到这里,发现自己真的离不开自己的家,离不开自己的家乡。啊!家乡,我在默默的思念你,你是否也在思念我?我一定还会看到,听到你的一切一切。

也只有在思念的时候,孤独才显得特别美丽。

篇13:思乡的作文:思乡情

《思乡曲》是《绥远组曲》 (又名《内蒙组曲》) 中的第二首作品, 创作于距今75年前的1937年,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日寇侵略了我国的东北三省, 众多的百姓因战争而流离失所, 一首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引发了马思聪创作的灵感, 马思聪以这首民歌的部分旋律为创作基础, 运用现代多声音乐创作技法, 加上小提琴的特殊音乐语言演奏, 表现出深沉广阔的民族精神和如歌如诉的抒情风格。整首乐曲不拘泥于某一纯西方音乐曲式手法, 是带有自由混合曲式性质的一首“融贯中西”的成功之作。乐曲第一段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 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式递降, 加之商调式柔和舒缓的调式色彩, 使旋律的忧伤和思念的情感跃然而出。之后又经数段的变奏、展衍最终结束在给人无限思考的属和弦上, 令人回味绵长。

此曲一经演出便蜚声华夏, 不知唤起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意、爱国之情。《思乡曲》作为马思聪音乐创作中的杰出代表作更可谓是享誉世界。曲中流露出的浓郁思乡情怀使得它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广播的开始曲, 成为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作品中一部不朽的传奇。而谁又能想到, 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竟是马思聪先生为自己的后半生谱写的生命乐章。就在《思乡曲》创作完成的30年后的1967年, 也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的第二年, 由于在国内不可避免地受到文革的波及, 残酷地批斗、侮辱和迫害使得马思聪已无从选择。饱受压迫的马思聪及其家人无奈地登上了一艘名为“002号”的电动渡船, 途径零丁洋水域, 恍若隔世的正如文天祥的《过零汀洋》中写到的那般:“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此时的他竟不知, 这一走, 便是永别!

尽管自己漂泊异乡,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马思聪对当时的遭遇曾这样感叹道:“我作为一个中国人, 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当然, 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生的悲剧比起来, 全是微不足道的……。”[1]显然, “投敌叛国”此等莫须有的罪名对于马思聪这样的爱国者来说是极为讽刺的。而马思聪不仅没有对曾经对之加以残忍迫害的人有所憎恨, 反而日夜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人民。他此次出国与往次均不相同, 这时的他抛弃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等众多华丽的头衔, 但他始终抛不下他那内心时时刻刻涌动的思乡之情和拳拳的爱国之心。旅居美国的后20年中, 马思聪也从未放缓他创作的脚步, 晚年在美国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无不反映出他内心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正是带有这种深厚的爱国思乡情怀, 马思聪先后创作出了例如:根据台湾高山族民歌创作的小提琴独奏《阿美组曲》、弦乐合奏《高山组曲》、声乐套曲《阿美山歌》以及以《聊斋志异》的故事为创作题材的舞剧《晚霞》, 根据新疆民歌改编创作的歌剧《热碧亚》等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显然, 即使马思聪离开了自己深爱的祖国, 可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这片故乡的热土。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 “国家不是房子, 房子住旧了, 住腻了, 可以调一间, 而祖国只有一个, 我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如果不是‘文革’, 逼得我走投无路, 我绝对不会赤手空拳、亡命天涯的。[2]) ”1971年7月, 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 当谈起当时旅居美国的马思聪时, 周总理满怀深情地说:“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 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多岁离乡背井去美国, 我很难过。”当基辛格托人向马思聪传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的时候, 这位已是一头白发的马思聪老泪纵横, 这泪水里包含了其实太多太多……。

1985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众多领导和老友的积极奔走下, 马思聪“投敌叛国”的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全家人得知此消息后竟是悲喜交加, 叹声连连。马思聪却也只是静静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春天逐渐又回来了, 祖国也逐渐走近了。”足见马思聪内心对回归故乡是多么的渴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这时的马思聪已是成为一位垂暮之年的老者, 即使他的心是多么热切地向往着回到祖国, 他的身体却已是不允许了。1987年5月20日, 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巨匠——马思聪, 因心脏病突发, 医治无效, 在美国费城宾州医院的病榻上与世长辞, 终年76岁。

2007年12月11日, 在多方的努力下, 马思聪夫妇的骨灰在广州白云山麓安葬, 阔别祖国40年的马思聪终于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家乡, 永远与祖国的青山绿水在一起。马思聪梦想回国的愿望终究以这种特殊方式实现。此时, 那首由他创作的动人思乡乐章——《思乡曲》最终久久地响起在祖国大地的上空。■

参考文献

[1]引自1967年马思聪在纽约公发表题为《我为什么离开中国》的讲话。

[2]该句为马思聪表明离国态度的话语, 括号内部分是否引用还需斟酌。

[1]马思聪全集编委会.马思聪全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 11.

[2]马思聪.居高声自远[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

[3]马思聪研究会.论马思聪[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7.

[4]张静蔚.马思聪年谱[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7.

[5]叶永烈.爱国的叛国者——马思聪传[M].文汇出版社, 2010.

[6]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7]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 (1840-1919) [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篇14:香是浓浓思乡情

文章第一次写桂花香——“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说到桂花,自古有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山海经·南山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屈原在《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桂花就是美的化身,是受崇尚的花木。作者为桂花着迷,不仅是因为它一副“笨笨拙拙”的样子,更是因为它不与繁花斗艳,与世无争,独具君子的美德。桂子一香,迷倒了琦君。

文章第二次写桂花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树终年枝繁叶茂,桂花则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深郁,令人久闻不厌。因此,在“桂花开得最茂盛时,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个“浸”字,描摹出花香浓郁,芬芬醉人,也道出了琦君内心的充盈和喜悦,道出了琦君童年的桂花心结。

文章三写桂花香——“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琦君使劲地摇着桂花树,金灿灿的桂花如春雨一般细细密密飘飘洒洒落下,顷刻间蒲席上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而且桂花落得她“满头满身”。此时此刻,满头满身是桂花的琦君,心里一定也是满满的,是满满的芳香,是满满的快乐!

文章四写桂花香——“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快乐,母亲也被孩子的摇花乐感染。她洗净双手轻轻去撮桂花,不忍心把桂花弄脏,把它放在漂亮的水晶盘中,爱美的母亲享受着桂花带来的视觉上的色泽盛宴,尽情地欣赏着袅袅炉烟的曼妙姿态;母亲享受桂花的芳香,更为桂花美好吉祥的意蕴陶醉。

文章五写桂花香——“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桂花以其独有的花香备受人们青睐,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咏桂佳作名句。如李贺的“联翩桂花坠秋月”,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李商隐的“昨夜西沁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琦君的父亲看着摇花女儿憨态可掬,天真烂漫,看着妻子燃香时的轻柔秀美,端庄娴静,自然触景生情,不觉吟之咏之,口占一绝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文章六写桂花香——“全年,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香中。”因为村里的人们全年都能品尝桂花做的食品,如文中所说的桂花卤、桂花茶、桂花糕,还有桂花酒酿、桂花元宵。因了桂花食品,桂花已不受季节的束缚,给家乡人酿造了香甜美好的生活。

文章七写桂花香:“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母亲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异曲同工。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香,吃着桂花卤、桂花糕点,喝着桂花茶。或许还用桂花食品馈赠亲友,传递亲情。因此,桂花已充盈母亲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的桂花已经成为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唯有家乡的桂花树才能承载她无尽的情思。而写《桂花雨》时,琦君正生活在美国,她是借了母亲的口,道出了自己千缠百结的思乡情啊!

千般思绪,万般情结,琦君没有声嘶力竭地发泄,没有豪言壮语地高歌,只把那无尽的思念悄悄揣到桂花香里。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昌宁县示范小学

上一篇:小山羊与小乌龟下一篇:静载检测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