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2024-05-13

初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共9篇)

篇1:初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贫困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我叫李听听,今年xx岁,是来自七年级xx班的一个女生。我家住在颜集镇一个贫困农村,家有7口人—爷爷、奶奶、父母,姐姐、我和弟弟。父母在家务农收入微薄,没有经济来源,全家以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为生,姐姐又在上高中,弟弟上小学,且由于爷爷奶奶常年患有哮喘病,母亲要照顾他们,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开支几乎由父亲一人承担,这几年来为了姐姐、我和弟弟的学业和给爷爷看病,已经向亲戚朋友借债数万元。看着父母头上日渐爬满的白发,我心里总有一种愧疚。十分渴望自己能够早日长大,为父母分忧解难。然而,毕竟自己现在还在求学,无法给家里增加收入。所以,我只能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小学几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也时常在课下帮助一些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回到家,自己也尽量帮父母做些家务,以减轻他们的一些负担,但随着父母年纪的增长,我心中的愧疚感日益增加。我真切地希望能减轻父母的一些负担,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我恳请老师(学校)能够考虑我的家庭情况,给予相应的帮助。望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李听听2013-8-28

篇2:初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叔叔、阿姨:

您们好!我叫汪来芳,现年22岁,2012年高考得519分,被录入渭南师范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

我家住水沟镇千家坪村西元沟组,家现有奶奶、叔叔和我3人,奶奶年老体弱,常年卧病在床,无劳动能力,叔叔弱智,至今孤身一人,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他人照顾,无劳力、无知识和病魔是我家生活陷入困难的重要原因,成为村里村外远近闻名的贫困户。我从小被叔叔收养,没有父慈母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奶奶待我恩重如山。而我上学还需要大部分生活支出,家庭生活重担全部压在年迈的爷爷身上,从小学到高中,我的学习费用不断增加,爷爷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随着爷爷年龄的增长,已压得爷爷都喘不过气来,为了供我上学和照顾家里生活,爷爷费尽心血,到处打工挣钱,最终在我高三时因劳累过度突发重病去逝,使原本贫困潦倒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爷爷去逝后,我曾经因家庭经济负担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一度想放弃学业,然而这时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了我无尽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渡过了这段困难时期,并且顺利完成了学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在我我衷心的感谢学校的领导、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我的关心和和帮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然而,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既喜又忧,喜的是爷爷的付出没有白费,没有辜负老师、同学、家人和好心人的期望。忧的是高昂的学费从何而来,再一次让我陷入困境。当我听网络上有好心人专门救助像我这种情况的大学生时,我激动了,在此我申请各位好心的叔叔、阿姨能给予我帮助和支持,帮我渡过眼前的困难。我相信世间有真爱,有了您的帮助,这些困难将不再是困难,我一定能迈过这道坎,而这些生活的磨砺都将成为我终身的巨大财富。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磨砺成就未来,所以我坚持,永不言弃。我决心做一个有用之人,我会努力学习知识,做一名好教师,用行动回馈社会,我决心做一个有爱心之人,将爱心脉脉相传,尽自己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您们对我恩情我不会忘,我的使命我不会忘,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相信我。最后祝天下所有好心人,一生平安,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申请人:汪来芳

篇3: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伦理救助

高校贫困大学生除了存在物质的贫乏、心理的障碍之外, 在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此而导致的伦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恩意识淡薄。

大多数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都能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他们心存感恩, 胸怀责任, 乐于奉献, 把感恩意识转化为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大学生以贫困为借口, 以自我为中心, 精神空虚, 情感苍白, 行为失范, 完全依赖于学校和社会的资助, 思想上不求上进, 学习上得过且过, 生活中攀比享乐, 活动中消极懒散, 自立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淡薄。缺乏感恩意识使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所受资助, 很难形成和谐的思想、健全的人格, 从而不懂得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这不但降低了贫困大学生的整体人格素养, 而且会降低社会各界的助学热情, 严重影响助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念。

人的消费需求不仅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 而且受到消费伦理观念的重大影响。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有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他们合理利用受资助的资源来顺利完成学业, 但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受身边家境富裕的同学和一些消极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不良的消费伦理观念。他们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和与他人攀比, 而不把受资助的钱用于学业。这不但浪费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助学资源而且违背了资助者的意愿, 对我国的捐助事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 受资助者诚信缺失。

受助者诚信缺失凸显在贫困大学生中越来越严重, 其中最突出的方面反映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上。一些贷款的贫困大学生毕业后, 不按期偿还助学贷款, 恶意拖欠、拒还、逃贷现象严重。由于贷款学生的诚信缺失导致银行在较高的还贷违约率面前积极性并不高。除了银行成本核算和规避风险之外, 还贷违约率高已成为银行不愿向贫困生贷款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种不守诚信行为不仅损伤了个人信誉, 而且严重妨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进行。

(4) 非贫困生混水摸鱼。

在国家加大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同时, 在高校中也出现了一些“假贫困生”。一些道德素质较差、刻意追求物质享受的大学生与贫困生争着索要扶贫助学资金。这种现象危害极大, 一方面他们抢占了原本就紧缺的助学资源;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伪”贫困生本身道德素质差, 他们受助后往往进行奢侈消费, 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对受助“贫困生”整体形象严重破坏, 降低社会各方的助学热情。

2 伦理关怀与救助应坚持的原则

教育的根本人文使命就是伦理解放, 表现为对伦理精神的执着追求和热忱关怀, 同时还表现为对大学校园中那些需要关怀的人在心理与生理、物质与精神上的道德关照和热情扶助, 以便使党的阳光通过一系列的善举, 普照到大学校园的每个成员的心底, 并演化为人们对党的认同和信服, 对大学生活的聚合和归属。因此, 我们在开展对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时, 应坚持助困与育人相统一的原则。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扶持, 应当与学校对他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过程相互协调, 做到助困与育人的密切结合。要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让他们认识到生活的贫困是暂时的, 大学生的价值应体现在知识的富有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培养大学生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奉献智慧、回报社会的崇高理想和感恩之心。

3 伦理关怀与救助的途径思考

(1)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 构建和谐校园。

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条件, 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因贫困而引发伦理困扰问题的前提。如果不改变他们的贫困状态, 伦理救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①加大资金投入。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用于扶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是现有投入对于占在校生20% ( 有的学校更高) 的贫困大学生群体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 应当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此外, 可募集社会慈善资金投入资助;通过签订意向性合同, 由用人单位资助等。有了充足的资金, 才能切实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处境。

②完善奖助贷学金制度。

贫困大学生首要的经济来源为奖 (助) 学金, 占总花销的69.1%, 然后为家庭供给、勤工俭学、亲友相助等。由此可见, 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 我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得到很大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奖学金设立校际差别较大, 助学金的数量不足, 以及贷款特别是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只有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完善奖助贷学金制度, 才能解除贫困大学生的经济之忧。

③建立一套完善的贫困评估机制, 确保援助对象评定程序的公正。

经济援助不同于其它援助的很重要一点就是经济援助有一定名额限制, 这就涉及到受助对象的确定问题。学校应该以公正为原则, 积极探索一种相对公平的评定程序, 以保证正义价值的实现。评定程序应遵守普惠性、公平对待性和公开性, 做到这“三性”就能保证程序正义。正是由于贫困生在数量上比较庞大, 在分布上又比较广泛, 加之评测本身存在的若干问题, 才使得我们在调查和判定受体身份的时候也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 高校比较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出具贫困证明, 但这使得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从一开始就带入了过多的人为因素。本文认为, 由于贫困生数量比较大, 不能做一一调查, 但应该在不同的高校做不同的抽样调查, 以此作为出具贫困证明的补充措施。这样, 各取其利弊以尽量保证贫困生测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消除贫困行为。

④创新资助方式实行隐形资助。

我们在让贫困生得到经济上的资助的同时, 还应该不给他们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压力。许多高校的资助措施虽然帮助了贫困生, 但无形中也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贫困大学生大多不愿让周围的同学知道他们生活的困境, 有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宁愿饿肚子都不愿接受学校的帮助, 所以高校在资助的同时还应将视角投向贫困生伦理救助问题, 探索出一套“隐形补助”的新路子以实现对高校贫困生的自尊和隐私的保护让贫困生有尊严的接受资助。在具体操作方面, 现在高校大都实现了校园“一卡通”, 一卡在手, 畅行校园, 日常校内消费均可通过“一卡通”实现。对于达到生活预警线而又满足资助条件的贫困生学校自动将钱打到学生卡里。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开始实行了这样的“隐形补助”。中国科技大学这项“隐形补助”政策已经试行了两年多, 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多方好评。因此, 高校应在其他各项资助政策中推广这种将物质资助与情感体谅、人格尊重“捆绑”起来的“低调做法”。

(2)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①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亲密的导师, 是大学生人生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 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伦理救助中的重要作用。首先, 辅导员要与贫困大学生建立和谐、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这是辅导员与贫困大学生进行交往和沟通的前提。辅导员要主动深入贫困生当中, 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进而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逐一加以解决, 让贫困生“生活有保障, 成绩有进步, 个性有发展, 沟通有温情, 民主有参与”。其次, 辅导员要开展经常性的主题班会活动, 重视和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成才激励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 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乐观开朗、自信踏实、敢于承担责任等优良品质, 强化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 促使每一位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 鼓励和推动他们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完善。

贫困大学生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贫困, 也涵盖精神上的贫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因自卑而缺乏自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确立自信, 是让他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基础。高校可以搭建多种平台, 给贫困大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首先, 设法增加勤工助学机会, 进一步挖掘勤工助学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重要作用。其次, 有针对性地开展文艺体育比赛, 使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示, 同时鼓励和支持贫困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走出去了解社会, 投身社会变革, 发掘自身潜能。

③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 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将难以立足和发展。对于非贫困生, 要教育他们诚实做人, 切不可投机取巧, 非贫而扮贫, 为了一点经济利益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 对于贫困学生, 要让他们明白助学贷款体现的是国家和社会对他们个人的关爱和期望。学生不管是从道德感情出发还是从法律义务出发, 都应当在步入社会、经济独立之后履行自己的还款义务。在诚信基础上加强感恩教育, 美化贫困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 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是贫困生健康成才成长的环境保证。首先, 高校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打牢贫困生奋发向上的思想道德基础。其次, 高校要积极开展高雅健康、求真求善、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 引导贫困生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在参加活动中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第三, 高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伦理观念, 特别是让家庭宽裕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减少贫困生的自卑和攀比心理。

参考文献

[1]李景国.论高校贫困大学生伦理救助之思考[J].社会科学家, 2008, (12) .

[2]刘霞.公益伦理主张的道德义务——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 .

[3]苗天峰.高校学生助学贷款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6) .

篇4:初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个案工作救助一、学校个案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优势

(一)服务理念更具人性化

学校个案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遵循助人自助的理念。社工以人为本,在尊重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基础上,真诚帮助他们,引导、支持、鼓励他们,相信他们潜力巨大,能够达成自我改变与自我成长。学校个案工作模式的介入服务和救助过程,遵循案主本位的原则,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始终以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需求为最高宗旨,进而提升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个案工作不是像思想政治教育那样自上而下以灌输教育为主,对于受教育者内心感受与真正需求考虑不周,而是遵循尊重与平等的服务理念,避免了思想教育的单一性与生硬感,有效地防止了受助学生被动接受心理的产生与抵触情绪的生成。

(二)服务方式专业性与针对性强

学校个案工作操作主体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他们秉持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学校个案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解决问题。其角色和工作区别于一般的任课教师、班主任或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社工与大学生弱势个体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与辅导,他们运用的服务方式更具专业化,更注重服务对象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服务更细腻更深刻。

同属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因弱势类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与需求并不一样,即使属于同一弱势类型,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服务方式也应有所差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个体具体对待。因此,运用学校个案工作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更具有针对性。

(三)服务效果优良

运用学校个案工作方法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社工借助支持性技巧,专注于案主,倾听其表述、同情其处境、鼓励其不断改善自我,在此过程中案主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因而,这种工作模式对他们的心理调适比较有效。针对贫困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的救助,只要抓住根源,借助支持网络,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经济压力,并纠正其非理性信念,就可给予案主新生活的希冀,从而减轻乃至消除他们自卑感,以新的思考方式看待与处理既有的问题与困境,树立起生活与学习的自信;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救助,以个案访谈的方式帮助案主改善认知,疏导不良情绪,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针对贫困大学生学业弱势群体救助,主要是通过社工直接的个案学业辅导或间接的朋辈个案引导都对案主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救助,通过纠正案主认知偏差,教给案主相关求职面试技巧,也会立竿见影。

二、学校个案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不足

(一)服务方式具有局限性

人需要放到特定情境中,其状况才能得以展现,人需要放到各种环境中其能力方可得到锻炼。学校个案工作介入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救助,主要运用个案访谈法,社工可以帮助案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可以传授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些技巧,也可以帮助案主疏导心理情绪的困扰等,但案主在小团体或更大群体中的表现,社工通过访谈了解有限,案主的不断成长与发展也不是单纯见面访谈能够达成的,所以学校个案工作,需要同学校小组工作与学校社区工作结合起来。这三大专业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动态观察、立体介入,帮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解决当前困难,有利于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增强环境适应力,提升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运用学校个案工作方法救助贫困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时,除了案主自身努力,更多的不是访谈,而是用间接的方式,如社工帮助案主联系资源,学校落实相关政策等,这样才更为有效;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救助,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主,一般社工无能为力,需要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介入治疗;救助贫困大学生学业弱势群体时,有的个案成效较慢,需要一个周期性改善;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者的救助,案主的整体求职素养与求职竞争力的提升也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

(二)服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校个案工作模式不是一个万能模式。社工作为个案工作的指挥与执行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角色多样,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都要有所了解或者深刻认识,其专业素质影响着整个学校个案工作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救助效果。虽然每个社工都有其专场,但在很多问题上仍会束手无策。社工自身无力应对时,便需求助其他社工或者转介,或者更具针对性的部门及专家介入其中。

学校个案工作方法及社会工作者自身皆存在不足,这就要求社工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累积丰富的经验。同时,学校个案工作也需要与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处、学习发展管理机构、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互通有无、全力合作,系统深入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解决问题。

(三)服务持续时间长

学校个案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通常采取一对一式的服务,一次只能服务一个案主,难以大面积地开展工作,相对于等待救助的整个群体而言,社工数量很少、效率过低。在同一时期时内,学校个案工作帮助的人数不有限;学校小组工作则可开展几次同质性的小组活动,使更多学生得到帮助;学校社区工作则可以通过举办一场大型的讲座,如心理健康讲座、学习讲座、就业指导讲座等,一次性帮助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从这个角度上來讲,学校个案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不论就正在接受服务的单个案主而言,还是等待服务的整个群体而言,服务持续时间都是比较长的。正因为如此,效果明显的学校个案工作亟需更多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社会工作者的行列中来。

我国在讀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现状,同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关系密切。从学校个案工作的视角对该群体进行救助和研究,使我们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学校个案工作的理论贯彻与具体操作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希望这种研究,能引起理论界对学校个案工作与社会工作的重视,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的内在规律,以规律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希望这种研究能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注,关注该群体的内在需求,帮助这一群体走出困境,在象牙塔里更好的完善自我,并顺利走入社会、反哺社会。当然,这种单一视角的研究与救助不可能一剂见效、包治百病,这就需要进一步运用学校小组工作和学校社区工作甚至更广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加以研究与解决。

参考文献:

[1]费梅苹,韩晓燕.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评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60.

[2]李晓凤.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200.

篇5:高校贫困学生救助申请书

高校贫困学生申请书

贫困学生救助申请书

高校贫困学生救助申请书

如果没有找到您想要的内容,点击“申请书专题”查看更多

贫困生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学生高志华,男,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人,就读于贵院电商系20__级会电6班。我出生在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小山村。家中有四口人,父母文化浅薄,在家务农,弟弟正在读小学。由于多年的劳累,父母两人身体状况极差,全年收入十分微薄。家中一年省吃俭用的钱大多都供给了我和弟弟读书。

今年,我得到四川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全家人都很高兴,因为我毕竟是我们村子里多年以后才考取的一个大学生。但是大学学费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此家中面临着巨大的学费压力,家中实在是拿不出足够的钱来送我上大学,可是我又不想因为贫困而丧失上大学的机会,我知道当今社会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是无法生存的。

为了我能完成学业,亲戚朋友凑足了入学的相关费用,但入学后的生活费用几无来源。故申请学院考虑到我的家庭情况,能给予各种补助,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恳望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20__年__月__日

返回目录

贫困学生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__x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名普通学生。

__x年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真的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忧的是,每年__x元的学费从何而来?父母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四处奔走,东借西凑,当我9月份我到大学报到时,终于把学费的钱教上去了,可是每月的生活费又成了家里的负担。好不容易度过了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可是如今,能借的钱都已经借完了。

父母不再年轻,母亲体弱多病,家境亦无好转,面对每年2500元的学费以及哈尔滨高昂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帮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除了要完成学业之外,还兼任了社会工作,业余打工的所得很是有限。

但是,我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大学这条路,因为我知道,在求学成才面前,任何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不畏惧困难,更不讳言贫穷,所以我郑重地写下了这份贫困申请。

我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积极上进,遵纪守法,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品学兼优,诚实守信,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我希望在哈尔滨学院这个人才荟萃的大熔炉里,能够继续创造佳绩,早出成绩、早日成才,早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20__年__月__日

返回目录

高校贫困学生申请书

敬爱的校领导:

您好,我是__x班的__x,出生在一个贫穷而落后的村庄。当我从村里怀着梦想走进这所学校时,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期待,很有动力,因为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自己想要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一踏入学校,我就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而是现实带给我无法逃避的环境,在这个处处需要钱来支撑的社会中,我显得那么的捉襟见肘,我无法改变家庭的贫穷,爸爸几年前下岗失业后,在家里种地,爸爸是那么的努力,那么辛苦,可是由于没有其他技术,只能每天汗流浃背,却不能决定是否可以有个好收成,每年收入不多且无法保证,只能维持家庭开支和我的一部分学费而已,妈妈由于身体不好,家里又有上了年纪的外婆和正在上学的妹妹,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外婆生活起居,一家人虽然艰辛,但是也很幸福。虽然妹妹去年考上大学了,减轻了妈妈的负担,但是却增加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家里已经无法支付我们俩个姐妹的学费和生活费,所以我很希望得到助学金,为了更好的完成我的学业,也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让他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当然我不只因为我的家庭条件而申请助学金,我认为穷不是别人帮助你的原因,也不是你可以拿来换取同情的条件,一个努力奋斗的人,不放弃,充满希望,积极上进的人才是值得别人帮助的,因为那会让人觉得他的帮助是非常有用的,是在为祖国培养一个有用的人才。

但北京这么一个国际大都市,又使我感到胆怯,因为我的家庭条件无法支付我在北京的生活费,所以我想申请助学金,来缓解家里的压力,也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创造条件,我相信在有了保障之后,我肯定会变得更加优秀,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护士。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20__年__月__日

贫困学生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__学校领导:

您好!

我来自中国湖北省十堰市陨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父母亲均是农民,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在家务农以种田为生,且母亲一直有病在身,全家的开支几乎由父亲一个人承担。为了能让我上学,父母亲日夜劳碌奔波,可收入仅仅是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几十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尽管家庭贫困,经济捉襟见肘,但我并不因此而放弃我的大学梦,经过我的奋斗努力,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但是高昂的学费,让全家在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负担。每当开学时父母亲便愁容满面。

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了我的学费,但现在我们家早已是负债累累。我并没有被家庭情况所困扰,始终坚持学习,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当成一种负担,在校期间我曾获得一次二等学习奖学金和一次三等奖学金。在学习上,我努力刻苦,还参加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在生活上,为了尽量减少家庭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期间,在不影响自己学业和学习的同时,我还参加了图书馆里面勤工俭学,这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生活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在大一署假期间我到天津去做过短工,大二时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了份工作。对于之后的生活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性思想,为加入共产党做好准备,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为了能给父母减轻负担,解决我的后顾之忧,遂向学校申请贫困助学金,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准。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20__年__月__日

返回目录

高校贫困学生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是__学院(10)级__班班学生__X,籍贯湖北,家中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奶奶患有脑血管疾病,母亲也身患疾病,需要定期检查、治疗,还要在家中长期静养,而弟弟现在正值高中,我也就读本科,家中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且收入甚低,仅够家中的日常生活开支,至于奶奶和母亲的治疗费用,大都是靠戚们的援助。

在学习上,虽然我的总评名列第一,但我仍积极要求上进,锐意进取永不自满,从未放松对公共课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巩固已学的知识,做到温固而知新。在课余时间,重点学习了英语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择业求职作好准备。

工作中,作为一名班长,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位而骄傲自满,当然,我也知道作为一名班长,比别的同学多了一份责任与义务——为同学服务,虽然这多出的一份责任与义务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与辛酸,但我从来不会去埋怨,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应尽的义务,同时这也给了我锻炼自己的机会。

在生活中,我积极乐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讲道德,模范的遵守校规、校纪,遵守中学生守则,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合格学生的基本条件。我的内心,有着强烈的集体责任感,我热爱我们的班集体。我尽力做到节俭,养成了一些好习惯。大学生家庭贫困申请书大学生家庭贫困申请书。在此期间,与室友们、同学们、朋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我欣慰自己的大一生活没有虚度,我肯定自己,我挑战自己,我超越自己,所以我相信自己可以铸就辉煌。

在此,我诚挚的希望领导能给予我此次机会,这将会给我带来莫大的鼓舞,也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帮助。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20__年__月__日

篇6:贫困大学生救助申请书

您好!我来自中国xx省xx市xx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父母亲均是农民,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在家务农以种田为生,且母亲一直有病在身,全家的开支几乎由父亲一个人承担。

为了能让我上学,父母亲日夜劳碌奔波,可收入仅仅是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几十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尽管家庭贫困,经济捉襟见肘,但我并不因此而放弃我的大学梦,经过我的奋斗努力,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但是高昂的学费,让全家在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负担。每当开学时父母亲便愁容满面。

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了我的学费,但现在我们家早已是负债累累。我并没有被家庭情况所困扰,始终坚持学习,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当成一种负担,在校期间我曾获得一次二等学习奖学金和一次三等奖学金。

在学习上,我努力刻苦,还参加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在生活上,为了尽量减少家庭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期间,在不影响自己学业和学习的同时,我还参加了图书馆里面勤工俭学,这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生活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在大一署假期间我到天津去做过短工,大二时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了份工作。对于之后的生活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性思想,为加入共产党做好准备,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为了能给父母减轻负担,解决我的后顾之忧,遂向学校申请贫困助学金,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准。谢谢!范文二敬爱的领导老师:

我是来自商英五班的xx同学,因家庭条件不是很乐观,为减免爸爸妈妈的负担,特此申请生活补助助学金。

爸爸妈妈快要步入老年了,家庭条件不好,但看到我那么希望继续学习,所以才不辞辛苦的为我赚取学费。记得那时刚考完高考,接到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我很伤心,也很难过,自己又知道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想继续我的学习之路,因为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只有学习这条路才能让我看到未来的希望,也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改变我将来的命运,改变我以后家里的情况。为此,我苦苦的哀求爸爸妈妈送我去读书,让我继续我的学业。

开学了,爸爸妈妈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的给我弄到了学费,看着这一桌子零零碎碎的钱,我真的心里很难受,并在心中暗想,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要报答我的父母。真的很感谢他们为我做的这一切。

篇7:贫困救助申请书

自治区民政厅:

索金乡属南木林县最为偏僻的贫困乡之一,地处南木林县的东南部,面积422平方公里。东与芒热乡、达孜乡交界,南与奴玛乡为邻,西与热当乡交界,北与拉布普乡、芒热乡相邻。全乡平均海拔4300米,乡辖行政村10个,自然村31个,全乡户数501户,人口3726人。全乡粮油总产量248.6万斤,牲畜存栏数26593头(只、匹),农村经济总收入941万元,人均纯收入1945.66元。现有人均收入在1700元以下的扶贫开发和扶贫低保对象480户3516人,贫困率达95%,其中:扶贫户348户2882人、扶贫低保户121户623人、低保户4户4人、五保户7户7人。

索金乡贫困户主要分布在偏僻、高海拔的自然村,环境恶劣,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风灾、雹灾、水灾、雪灾、山洪和泥石流等。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不能很好的发展生产,一旦受灾,恢复困难。自六月以来,冰雹、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多次肆虐村庄、农田和牲畜,造成大量房屋墙体垮塌、农田冲毁、牲畜窒死。截至目前,有11户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农田被山洪泥石流冲毁450亩,耕地面临绝收的境地,牲畜溺死55头,失踪140头。

为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渡过汛

期,确保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牵动着农牧厅驻索金乡工作队的心,驻索金乡工作队把受灾群众汛期时节生活安排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经与当地政府协商,特向自治区民政厅申请解决一些衣服、棉被、帐篷等生活必需品,静候佳音!

谨此。

篇8:初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着多种原因, 对他们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分析的结果表明, 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环境的因素。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还比较大, 社会上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注重物质利益上的追求, 把对于财富占有的多寡当作价值衡量的唯一标准。贫困生在社会上由于没有经济地位而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 从而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是校园文化的影响。一般来说,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 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反差, 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与其他大学生在生活习惯、言行举止, 甚至兴趣爱好上的差异也常使他们产生强烈心理对比。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 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文化归属活动中遭遇困惑。

三是自身压力的影响。贫困生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贫困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对于消费水平较低的贫困生来说, 大学生中不时泛起的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 无疑使囊中羞涩的他们相形见绌, 自感寒酸。因此他们长期处于有形的巨大经济压力中, 容易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强烈的自卑心理。

二、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救助的方法与途径

关心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学校来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救助, 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 还应该包括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救助, 以解决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与大量的研究, 我们认为对高校经济贫困学生进行心理救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提高贫困生思想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高尚思想品德, 完善人的道德心理人格的重要手段。依靠高等学校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沟通、进行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对待贫困有不同的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 通过自立与自强战胜贫穷, 改变自己的生活。

(二) 建立贫困生心理辅导的长效机制。

通过家访、个别访谈、问卷、档案归类, 结合学生的经济情况和心理情况的变化, 在原有心理普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学生信息的搜集整理、跟踪调查等大量工作, 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档案,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及时、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引导性和预防性, 及时跟踪辅导, 促进学生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

(三) 共同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不仅要针对学生本人, 还要与这些学生身边人进行沟通, 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在人格与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主体, 彼此的尊重与理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只靠学生工作者, 而是应建立一个从上到下、从机关到基层的有层次、立体化的救助体系。充分发挥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班级干部的作用, 为贫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 发掘贫困生特长, 帮助树立信心。

通过走访和调查, 我们发现心理问题在成绩一般、并无特长的贫困中发生的机率较高。而学习成绩好或有某些特长的贫困学生当中, 心理问题发生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前者。相反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会比较高, 与同学的关系也会比较融洽。这表明自信对于贫困生有着十分大的心理影响, 虽然他们处于经济上的劣势, 但他们却可以在其它方面张显自己的个性, 建立信心, 完善心理人格。

(五) 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

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得到的是爱与关怀, 而不是怜悯与施舍。因此在助困工作中不论是对外宣传还是接受资助都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尽量不会触及贫困生敏感的内心。宣传中应注重主题的选取、话语的运用等问题, 尽量避免以一种贴上贫困的标签的形式让心理脆弱的学生面对公众。

篇9:初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救助;物质救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98-01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大学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生活上节俭”、“渴望各种打工机会”、“需要各界的经济支持”,这就是中国当代高校贫困生的显著特点。高校内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山区,而目前一个显著趋势是城镇居民下岗家庭成为大学贫困生新的来源。

近年来,国家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在解决贫困生问题上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欠缺有效的心理疏导。单纯依靠助学贷款或者助学金这种有限的物质资助方式,难以形成有效的心理疏导,贫困学生在心理上仍旧是自卑、敏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二是助学贷款的催贷问题,很多毕业生毕业后迟迟不还款,给高校和银行造成困扰;三是极少获得社会捐助,仅靠国家和各级政府资助,资金总量有限,难以满足解困的需要;四是贫困标准模糊不清,高校确定贫困生程序存在争议等。由此可见,我国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笔者不赞成无条件的无偿资助模式,这种“不讲其他,只论贫困”的资助模式容易助长某些特困生的依赖、懒惰心理。同时物质方面的单一资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心理救助和物质救助相结合才能真正帮助高校贫困生走出困境。

二、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救助

高校贫困生不愿意被贴上贫困的标签,大部分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家境,也不希望受到别人的特别关注,他们通常会表现出自卑、内向、敏感的一面。在资助贫困生时必须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把其视为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辅导员处应建立贫困生特殊档案,熟悉了解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庭状况。以院系为单位,创建一个贫困生档案数字化动态管理系统,由专人负责录入,并进行日常维护和关注。定期了解谈话,善于观察、及时跟进有无特殊、突发的情况发生。对个别确有因贫困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安排专门的、及时的、长期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有归属感和依靠感。二是把握好几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如:开学缴纳学费时,每年评选奖学金、助学金时,临近毕业时等,贫困生在这些时间节点心理会有一定的压力,及时发现并疏导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首先,可以通过团体咨询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共性问题”,如针对贫困生的自卑和人际交往障碍等,可以通过“自信心团体训练”、“人际交往训练”、“二性成长团体辅导”等个体体验和感悟型的而非灌输和说教型的方式让贫困生得到心理疏导;再次可以通过个别咨询解决“个性”的、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一方面咨询人员事先要对求助者的个性、心理健康状态、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有一个了解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温馨的环境,可以让求助者充分的倾诉,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一对一的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的物质救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目前“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在解决贫困生问题上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面对高校庞大的贫困生的群体,单一依靠政府或者高校还是杯水车薪,对高校贫困生的物质资助还是要拓宽资助的资金来源。拓宽资助资金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国家资助、学校帮助、社会资助等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资助。国家应该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建立以中央和地方为主、学校为辅的模式,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学校制定发放、回收措施。同时,为激励贫困生积极上进,国家可制订免还贷款条件,对品学兼优,毕业后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建功立业的贷款学生,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使贫困生享受减还或免还贷款等特惠待遇。

二是学校帮助。 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给予帮助:第一,积水成河,点滴之举成大爱。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集小爱成大爱,成立一个以贫困生资助为目的的基金会,集合来自各方的资金来源,公开、透明的管理是基金会模式运行的关键,因此有效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第二,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资困助学工作小组,形成党团组织层层负责的管理体系。实行责任到人,确保助学金、奖学金等助学款项的分配程序合理、公正,可以设立意见箱,评选结果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第三,勤工助学岗位的重要性。让贫困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是一种较好的给予资助的方式,学校在这方面应该提供办公室助理、家教、图书管理、后勤服务等勤工俭学性质的工作岗位。

三是社会资助。不可否认,中国政府在大学生资助上面承担着真正的投资主体责任,并起到了较好效果,但在引导社会各界共同资助大学生方面的努力仍存有很大不足。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单一依靠国家资助这种单一方式将很难满足对资金的庞大需求。因此,应积极争取政府和高校之外的社会资金的帮助,拓宽财源,引导资助资金结构多元化。

首先是国家方面,可通过立法和政策激励,保障和引导民间团体、单位企业、个人资助的积极性,给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民间团体、单位企业与个人以精神和物质奖励,让社会慈善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精神文明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资助大学生的良好氛围。政府可以适当干预,如从税收上进行干预,在税收政策上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捐助,积极捐助贫困学生的企业公司可以适当减免税收或者有其他有利于企业的政策。提高企业资助贫困生的热情。再次,合理应对社会捐助。鼓励更多的捐款用到教育事业上来。同时,应修税法或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等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出一套具体、细致且又简便行的操作程序,确保捐赠者在捐赠后简便易行地得到免税的待遇。

其次是学校方面,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影响,努力争取社会各界捐款,积极与企业、政府建立共同合作的共赢局势,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社会咨询和培训服务,通过这些渠道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各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努力争取更多的社会企业、团体和民间组织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或者是设立更多勤工俭学的岗位,拓宽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渠道和奖金来源。

贫困生作为高校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必须关注的热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庞大数量和诸多问题,也说明了贫困生救助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这一群体的救助,心理或者物质任何单一层面的救助都是不全面的,必须心理救助与物质救助双管齐下才是改进工作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李凤.助金、助心、助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新模式[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6).

[2]刘文伟,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学工论苑,2010,(2).

上一篇:班主任幽默毕业致辞下一篇:煤炭空白委托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