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符号大全

2024-05-13

c语言符号大全(精选7篇)

篇1:c语言符号大全

C语言符号意义大全

32个关键字及其含义:

auto :声明自动变量 一般不使用

double :声明双精度变量或函数

int: 声明整型变量或函数

struct:声明结构体变量或函数

break:跳出当前循环

else :条件语句否定分支(与 if 连用)

long :声明长整型变量或函数

switch :用于开关语句

case:开关语句分支

enum :声明枚举类型

register:声明积存器变量

typedef:用以给数据类型取别名(当然还有其他作用)

char :声明字符型变量或函数

extern:声明变量是在其他文件正声明(也可以看做是引用变量)

return :子程序返回语句(可以带参数,也看不带参数)

union:声明联合数据类型

const :声明只读变量

float:声明浮点型变量或函数

short :声明短整型变量或函数

unsigned:声明无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continue:结束当前循环,开始下一轮循环

for:一种循环语句(可意会不可言传)

signed:生命有符号类型变量或函数

void :声明函数无返回值或无参数,声明无类型指针(基本上就这三个作用)

default:开关语句中的“其他”分支

goto:无条件跳转语句

sizeof:计算数据类型长度

volatile:说明变量在程序执行中可被隐含地改变

do :循环语句的循环体

while :循环语句的循环条件

static :声明静态变量

if:条件语句

篇2:c语言符号大全

分析:

逻辑结构:线性结构 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线性表 栈 队列

非线性结构:树 图

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

2.关于循环队列中起始元素为0,还是1的问题,然后是否空出一个元素避免队满队空一样。不管是栈还是队列栈顶指针都是指向下一个位置,所以对循环队列为(Q.rear-Q.font+MAXSIZE)%MAXSIZE

3.关于逗号表达式的运算顺序(A , B)是先算B再算A ?

赋值表达式是左值表达式,逗号表达式是自左向右运算的,逗号表达式的返回值是最右值

4.转义字符:ddd表示反斜杠后为1~3位8进制数所代表的字符数,xhh为1~2位十六进制数所代表的字符数

5.关于switch没有default会不会一直进行下去

6.*与+=运算符优先级的比较 *p+=2,是先算哪个 先算*p

7.循环队列是顺序存储结构(是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的拓展,虽然有链队列,但是循环队列只限于顺序存储结构)

8.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 :内模式

9.在满足实体完整性约束的条件下:一个关系中应该有一个或者多个候选关键词

10.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活动不包括:市场调研

11.在黑盒测试方式中,设计测试用例的主要根据是:程序外部功能

12.在软件设计中不使用的工具是 D A、系统结构图

B、程序流程图

C、PAD图

D、数据流图(DFD图)

13.只要在在允许范围内整型和实型都能精确表示

14.一个正确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是要有输出

15.char str[3][10];str[1]={“guest”};(X)解释:str[1]是str[1][0]的地址,所以不能直接赋值 16.关于define定义的函数 S(x)(x)*x*2 在main函数中赋值时是按值固有的形式进行的运算,传a+b就为(a+b)*a+b*2

17.ftell不能用于向函数写入数据,fwrite fput fprintf 都可以

18.一般没有特殊说明时,循环队列并不会单独留一个空间来区分队满与队空,所以对于初始状态front=rear=n的条件,表明的就是n为队列能存放的最多元素,队满时就为rear比front小1

19.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的增、删、改和查询的是(数据操纵语言)。

20.表达式的优先级:赋值表达式和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比较 k1=k1>k2

21.if表达式中如果是负值表示成立还是不成立

22.二维数组赋初值第一维长度可以省略的条件是什么

23对数据设计来说,.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构 所以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24.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物理模式),外模式

没有数据模式

2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征:继承,封装,多态

结构化程序设计:自顶向下,模块化,逐步求精

26.double a,*p=&a,*只是说明其为指针变量,表明p只能存放double类型变量的地址

27.在函数定义的静态变量,只需赋值一次,即可保持初始值,不需要每次调用都赋初值

形参不可说明为static型变量

28.采用结构化开发软件时,需要使用数据流图

29.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包括四个部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

30.在实体,关系图中的联系通常被转化为关系。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 每个控制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 , 按功能划分模块的原则是 : 各模块的功能尽量单一 , 31.且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尽量少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 , 各个对象之间相对独立 , 相互依赖性小

32.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一个对象请求另一个对象为其服务和方式是通过发送 D

A)调用语句

B)命令

C)口令

D)消息

33.软件三要素:程序、数据和文档 软件生命周期包括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维护三个阶段

结构化分析常用工具:数据流图(DFD)

34.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的是:工具,过程,方法

35.内聚性最强的是:功能内聚

篇3:C语言中常见符号问题探析

1 运算符与表达式

运算符是表示某种操作的符号,在C语言中运算符主要有:赋值运算符、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运算符的操作对象称为运算数,表达式是用运算符把运算数连接起来的式子[1]。只是认识运算符并不难,可是一旦将运算符与运算数结合成表达式时就很容易出现知识混淆产生问题而不知该如何入手解决。

1.1 赋值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在平常生活与基础学习中就是“等于”的意思,但是在C语言中却不能理解为普通的“等于”的意思,应理解为“赋予”或“给予”的意思,而作为判断平等的“等于”在C语言中用关系运算符“==”来表示。

因为习惯性使然,在编程时经常会出现误写“=”作为判断的“等于”,这样就使得所要完成的功能语句出错,而这种错误是编译系统无法判断出的错误。

例如:下列程序语句实现功能是:当变量x的值,在运行过程中等于0时,输出错误提示:error!

执行完后用户屏幕显示输出两行“error!”的错误提示,表面上两个只有“=”与“==”不同的语句都没有什么问题,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将int x=0变更为int x=1,运行结果却是:第一句判断显示的结果还是“error!”的错误提示,第二句判断没有显示输出。实际上结果是很明显的,当x=1时是不要输出错误提示的,而第一句判断仍然是“error!”的错误提示,这是不对的,问题出在第一句判断句的(x=0)中的“=”,该式子表达的意思是把0赋予x,因此无论前面如何改变x的值,执行到第一句判断句时x的值就会被改变为0,判断的结果永远都是输出错误提示。

1.2 逻辑或运算符“||”和逻辑与运算符“&&”

逻辑运算的结果为逻辑值,逻辑值只有两个值:“真”和“假”,在C语言中用1表示“真”,用0表示“假”[2]。逻辑运算符的运算数一般为逻辑值,如果不是逻辑值的会自动转为逻辑值,转换的规则是:0为逻辑假,非0为逻辑真。

逻辑或“||”:如果两个运算数都是假的,则结果是假的,否则结果为真;

逻辑与“&&”:如果两个运算数都是真的,则结果是真的,否则结果为假;

如果依靠死记硬背这些规则,不常用时是容易混乱出错的。为了方便记忆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帮忙,就是逻辑或“||”是一个“好好老师”而逻辑与“&&”则是一个“严格老师”。怎么解释应用呢?可以这样看:“好好老师”(或“||”)的要求比较松,只要两个数有一个是“真”的就可以通过,结果就是“真”的;而“严格老师”(与“&&”)比较严格要求只有两个数都是“真”的才能通过,结果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是“假”的就不能通过,结果就是“假”的。

除了上表的运算规则还要注意逻辑运算规律是:从左到右的运算的。“好好老师”(或“||”)在运算时如果一直是“假”的就一直向左运算,只要遇到“真”的就结束运算结果为“真”或全部操作数运算结束仍然没有“真”结果就为“假”。“严格老师”(与“&&”)在运算时如果遇到“假”就结束运算结果为“假”,只有一直遇到“真”的才能继续运算,直到所有操作数结束,结果为“真”。

例如:

x=(a=2)||(b=2);/*执行后x=1,a=2,但b=1没有变为2*/

y=(a=0)||(b=2)||(c=2);/*执行后y=1,a=0,b=2,但c=1没有变为2*/

由上面的语句可以看出:逻辑或“||”,只有当运算符左边的值为假时,才计算运算符右边的值。

x=(a=0)&&(b=0);/*执行后x=0,a=0,但b=1没有变为0*/

y=(a=2)&&(b=0)&&(c=0);/*执行后y=0,a=2,b=0,但c=1没有变为0*/

由上面的语句可以看出:逻辑与“&&”,只有当运算符左边的值为真时,才计算运算符右边的值。

1.3 自增运算符“++”和自减运算符“--”

“++”是自增运算符,它的作用是使变量的值增加1。“--”是自减运算符,它的作用与自增运算符相反,让变量的值减1[3]。它们均为单目运算符。

例如:i++;/*相当于i=i+1*/i--;/*相当于i=i–1*/

这两个运算符在C语言中是很常被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它们还分为前缀运算和后缀运算两种[3]。它们只作用于变量,不能用于常量和表达式,如:1++,(a+b)++都是不对的,但是自增、自减的变量是可以出现在表达式中的,如:a=a+b++是可以的。

运算中变量本身的自增与自减是很容易的,但是与之结合的表达式运算就会出现无法抉择的情况。

例如:

情况1:

这时的j、k的值是不同的,主要是在前缀和后缀的区别上,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理解它们:

发生的自增,y=2却无不等于3*/

例子中的x、y的值都与原来预计中的不同的原因是:

在x=j+i++中,i++是后缀引用,是先将变量i的值引用到表达式中参加运算后再自增,即x=j+i=1+1=2,i=i+1=2,而不是i=i+1=2,再x=j+i=1+2=3,注意:即使加上括号变为x=j+(i++)运行时也是一样的。

在y=j+++i中,本意是要做前缀运算++i的,但因与前面的算术运算符+连在一起出现了混乱,是应该运算y=j+(++i)还是运算y=(j++)+i。如果是y=j+(++i),表达式的结果就会是预想中i=i+1=2,y=j+i=1+2=3,但结果却是y=2,应该是运算y=(j++)+i,自增的变量对象由i变成了j,j++也是后缀引用,因此最后的结果变为:y=j+i=1+1=2,j=j+1=2。在y=j+++i中变为运算y=(j++)+i的原因是自增和自减的运算优先级高于算术运算符,+++放在一起就要先运算++再运算+。

情况3:

在这个表达式中变量i的自增出现多次,使得运算起来很复杂,这时要注意的是自增与自减运算规律是:自右向左。j=(i++)+(i++)+i+(++i);执行的运行过程可以看成:

(1)从右边的++i开始执行,i=2;

(2)j=i+i+i+i,i++中的i的都是先参与表达式运算再自增,j=2+2+2+2=8;

(3)先后执行两次i++,最后i的值变为4。

执行的过程比较复杂,不易读懂和判断结果,而且在不同的编译环境下运行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在表达式中同一个变量多次出现时,不宜使用变量自增、自减运算。

2 语句结束符“;”的问题

在C语言中每个语句的结束是以“;”为结束标志的[4]。语句后如果多加了一个分号并不是错误,可以将之看作是个不执行任何操作的空语句,这时编译系统是会发出警告提示的,提醒用户注意并可以进行修改。但是有些时候有些特殊位置加上分号系统是不会提示的有问题的,如

(1)if(x==0)printf("error!n");加个分号在条件后面if(x==0);printf("error!n");没有细看是不易发现的,但是这时执行这个句子时,无论x的值是否为0,都会输出“error!”的语句。这次不是赋值“=”与“==”的问题,而是多出分号造成的问题。加了分号的句子应该理解为:

if(x==0);/*执行判断后不执行任何操作,相当于if(x==0){}后面是空语句*/

printf("error!n");/*执行后输出error!,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与前面的判断句没有关系*/

如果在while(x++<10)后面加个“;”,那整个句子的执行结果将不一样,句子原来的结果是输出123456789,而多了分号后输出的结果就变为输出最后x的值:10。仅因为一个小小的“;”影响了整个程序的效果,所以分号的使用需要注意:少了不行,(上接第66页)多了也不行。

3“else”问题

在C语言中else是必须和if一起配对使用的,不可以独立使用,它的后面没有括号即没有条件,条件相当于默认是与if小括号的条件相反的所有条件[1]。

例如:

if(x>80)printf("An");

else printf("Bn");

else printf("Cn");

if...else配对原则是:缺省{}时,else总是和它上面离它最近的未配对的if配对。

上面例子中第一个else就与前面的if配对,第二个else就不能再与该if配对了,前面没有其他的if可以与它配对。第二个else就被独立出来单独使用,else本身是没有条件的,要否定与其配对的if的条件来做其本身的条件,这样的else就没有办法真正的执行。要正确的完成上面的程序就需要给第二个else配个if,如:

if(x>80)printf("An");

else if(x>60)printf("Bn");

else printf("Cn");

补充完整语句后,最好能够使用缩进将相关联的语句进行对齐,这样便于读程序,可以看出第一个else是与第一个if配对,它是否定x>80这个条件的即它的条件是小于等于80的执行后面的语句。第二个else是与第二个if配对的,它的条件是小于等于60执行后面的语句。如果这样还是不易看懂,可以再加上大括号变为:

这样就比较清晰明确了。else的配对错误问题不仅是上面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主要是能掌握if...else配对原则才能判断出正确的配对情况。

总之,C语言中的灵活特点,使得学习时要灵活运用规则来掌握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掌握好C语言为将来多方面的程序设计学习之路打下基础。文章中实例的运算结果是在Turbo C环境下得出,不同的系统环境结果可能有些不同,请读者见谅。

参考文献

[1]熊锡义.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1]熊锡义.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2]龚民.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8.[2]龚民.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8.

[3]许崇,王秀红,王洪信.C程序设计语言中两个疑难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0(4):23.[3]许崇,王秀红,王洪信.C程序设计语言中两个疑难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0(4):23.

篇4:习得符号语言 培养符号意识

一、感悟符号语言,渗透符号意识

1. 在操作中感悟。人的思维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符号语言。如教学《倍的认识》时,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摆、画、圈等活动中理解“倍”。还有教学分数时要让学生在分饼、折纸、涂色等过程中理解。注意,在操作活动中应让学生的眼、手、脑、口并用,在操作、思考、说话中感悟符号语言。

2. 在对比中感悟。在操作感悟符号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对比,让学生认识符号语言的简洁性,感悟符号语言应用的便利性,从而激发其学习和应用符号语言的兴趣。如吴正宪老师执教《搭配》一课时,先是展示了学生用文字表示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搭配的结果,如图1、2所示。让孩子们感受到用文字表述比较麻烦,写不完(还有的是全部用文字表述,显得冗长,有的是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现了遗漏或重复),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发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才能把所有的情况写全。接着,教师再展示一位学生用符号表示的情况(如图3所示),在学生读懂图3意思后再出示图4让学生比较,引发学生感悟到“一件复杂的事情用小小的图形就能够表述清楚了,同时体会到用两种图形区分上装和下装”。紧接着,教师展示图5,此时学生不仅读懂了图意,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可以把上装用字母来表示,以示区分。

在上述案例中,吴老师让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麻烦费时的形象图及文字到简洁明了的图形、数学、字母等符号,在切身体验中充分感受到了符号语言的独有魅力——简洁。

二、理解符号语言,培养符号意识

每个数学符号都有它特定的含义,理解符号的意义是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符号意识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符号本身看到其表示的具体的数学意义。

1. 重视生活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互译。

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或者把抽象的数学符号还原为形象的生活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语言的意义。例如,教学“9的认识”时,要从具体的9朵花、9个小朋友、9棵树、9只小鸟等具体事物抽象出用9个小圆点表示;再抽象出数字9,接着让学生说出:“9还可以表示9张桌子、9面红旗……”又如,教学加法时,要先让学生根据图意说出:“小丑一手拿着3个红气球,另一只手拿着1个蓝气球,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气球?”;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图中是表示“三个球加一个球”,从而列出算式“3+1=4”;然后结合算式“3+1=4”让学生说一说3、1、4分别表示什么,特别要让学生理解“+”表示合起来的意思;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3+1=4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在不断地“说”中找到具体的载体,从而理解符号语言,培养符号意识。

2. 重视三种数学语言的转化互译。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平台,加强将三种数学语言(图形、文字、符号语言)转化互译的训练,以使学生灵活掌握三种数学语言。如教学运算定律时,不仅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要求学生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还要懂得用具体的例子表示运算定律。再如教学计算时,可以让学生画图表示算式的意义,一年级学习计算后,可以让学生用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表示算式;三年级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画图表示算式,在画图中理解算式和算理;还有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把情境式、图文式或纯文字叙述的题目,转化为线段图,进而再抽象出文字式题,或者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叙述图意。如果学生能灵活地互译三种数学语言,那么数学也一定掌握得好。

三、运用符号语言,发展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主动运用符号的意识,因此对数学符号不仅要懂,还要会用。运用符号表达数学对象就是“用”符号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尝试运用符号语言,并加以鼓励,使之最终形成一种自觉行为,从而发展符号意识。

数量关系是数学符号的一种具体表达方式,在教学解决问题时,特别是分数及百分数应用题,教师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并要求学生尽量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再如学生在实践运用中遇到比较复杂的习题时,教师要教给学生用符号表示关系的方法,帮助其理清题意,进而正确解答。例如,习题“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120,减数是差的3倍,差是( ),减数是( ),被减数是( )”。这是三年级的思考题,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教师指导学生把题目转化成符号关系式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能理解并解答出来。方法如下:被减数用□表示,减数用○表示,差用△表示,根据题意可以写出□+○+△=120,因为减数是差的3倍,所以○可以换成3个△,□就可以换成4个△,所以4个△+3个△+1个△=120,差△=120÷8=15,减数○=15×3=45,被减数□=15×4=60。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篇5:c语言符号大全

数字符号大全 数字个性字符大全 word常用符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 3 4 5 6 7 8 9 0

㈠ ㈡ ㈢ ㈣ ㈤ ㈥ ㈦ ㈧ ㈨ ㈩ 带圏符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 ? ?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 ? ? ? ? ? ? ? ? ? ?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⒅ ⒆ ⒇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⒔⒕⒖⒗⒘⒙⒚⒛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关于带圈字符:

带圈字符:为所选字符添加圈号,或取消所选字符的圈号。

在word中,可以轻松字符添加圈号,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带圈字符。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添加圈号的字符。如果是汉字、全角的符号、数字或字母,只能选择一个字符;如果是半角的符号、数字或字母,最多可选择两个,多选的将自动被舍弃。

2.执行“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打开“带圈字符”对话框。可见选中的文字已出现“文字”框中,在列表中还列出了最近所使用过的字符。

提示:在具体使用中,可以不经过第一步,直接打开此对话框,在“文字”框中直接输入要添加圈号的字符。

3.在“圈号”列表中选择要选用的圈号类型。

4.单击“确定”按钮。

提示:

1.当改变带圈字符的字号时,因圈号和圈内字符的字号变为同样大小,结果导致字符溢出圆圈之外。解决方法为:选中此带圈字符,重新打开“带圈字符”对话框,选择“缩小文字”样式或“增大圈号”样式,前者可在圈号不变的情况下将文字缩小,后者则保证字符大小不变将圈号扩大,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2.如果要删除字符的圈号样式,可选定之,打开“带圈字符”对话框,选择样式中的“无”,再单击“确定”按钮。

3.这种带圈字符的设计是用域实现的,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有个性的带圈字符了。

带圈数字符号怎么打,带圈数字符号如果是从①—⑩的带圈数字符号,用软键盘插入符号输入,在“数字序号”组,如果超过10怎么办?输入11—20的带圈数字需要先输入数字,然后选中它,再利用“工具→中文版式→带圈文字”就搞定了.一般都选增大圈号,数字大小不变.如果缩小数字来适应圈,就太模糊了,比例上也不好看,歪的多.圈的形状有圆的三角型菱形和方块.大家都用圆的吧?

篇6:小学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 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02 问号 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2: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常见错误 1.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改作逗号)2.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03 叹号 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

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的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示例2:你给我闭嘴!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怎么搞的!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2: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3.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

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声音中,女娲突然醒来。

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4.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1:这点困难能把我们吓到吗?!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常见错误 1.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如: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号应改作句号)2.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号应改作逗号)04 逗号 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基本用法 1.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示例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智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2.用于下列的各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主语之后。

示例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b)句首的状语之后。

示例2: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C)较长的宾语之前。

示例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D)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4: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e)较长的主语之间、谓语之间、宾语之间。

示例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f)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示例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示例10: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示例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3.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a)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示例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示例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b)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示例3:哎呦,这儿,快给我揉揉。

示例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C)某些序词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5: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

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6: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

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再次,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常见错误 1.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如: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2.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如: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05 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基本用法 1.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

乙、用字;

丙、表达;

丁、色彩。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5.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的条幅。

示例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4:办公室有人订《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纸。

常见错误 1.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应作: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2.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中间的顿号应去掉)3.“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06 分号 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基本用法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分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

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示例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

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

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迫的;

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

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

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

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

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常见错误 1.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

身份证;

高中毕业证书;

体检证明;

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2.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3.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

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

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4.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07 冒号 小小冒号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现。

它和引号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

基本用法 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说”“例如”“证明”)之后,表示提示下文的。

示例1: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他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地庆祝一下吧!” 示例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2.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

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口公司;

时间:8月15日—20日;

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4.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1:广平先生:…… 示例2:女士们、先生们:…… 5.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纹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常见错误 1.冒号套用。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2.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句中的冒号应去掉)3.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

如: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句中的冒号应去掉)4.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

如: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句中的冒号应改作逗号,或者保留冒号去掉“即“字)08 引号 四个蝌蚪真奇妙,前揽后抱是引号。

人物语言引在内,别人文句用它标。

基本用法 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需要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表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

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

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和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年“五四运动”90周年。

常见错误 1.滥用引号。词语没有特殊含义,随便加上了引号。

如:樱花飘落时,就像漫天的“雪花“在飞舞。(句中的引号应去掉)2.引号前后相关的标点处理错误。

如: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可改作:①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②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09 省略号 省略号,六个点,千言万语全包揽。

表示省略用到它,说话断续把它添。

基本用法 1.标示引文的省略。

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示例: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3.标示语意未尽。

示例1: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示例2:你这样干,未免太……!4.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人了。” 5.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示例:“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6.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示例:只要……就…… 7.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即相当于十二连点)。

示例1:从隔壁房间里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示例2:该刊根据工作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线索情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

常见错误 1.滥用省略号。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应去掉省略号)2.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10 书名号 书名号,前后弯,标明书籍和报刊。

篇名、曲名也可用,标得清楚方便看。

基本用法 1.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示例1:《红楼梦》(书名)示例2:《史记·项羽本纪》(卷名)示例3:《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示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示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示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示例1:《渔光曲》(电影名)示例2:《追梦录》(电视剧名)示例3:《勿忘我》(歌曲名)示例4:《沁园春·雪》(诗词名)示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示例6:《社会广角镜》(栏目名)示例7:《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示例8:《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3.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示例: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收获很大。

4.当书名号中还需要用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常见错误 1.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

下面的书名号均有不当之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永久牌》自行车‖《桑塔那》轿车‖颁发《身份证》‖持有《经营许可证》‖附有《产品合格证》‖办理《营业执照》‖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组建室内乐队《爱乐女》‖荣获《百花奖》‖举办《喜乐杯》足球赛‖《科技日语速成班》招生‖召开《'99油画艺术研讨会》‖《法国近代艺术展览》开幕‖已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采用。

2.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

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参观天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3.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

篇7:c语言符号大全

1 十进制无符号整数表示成二进制数

十进制无符号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采用“除2取余”, 余数逆序排列法。具体步骤是:用2整除十进制整数, 可以得到一个商Q0和余数D0;再用2去除商Q0, 又会得到一个商Q1和余数D1, 接着用2去除商Q1, 又会得到一个商Q2和余数D2, 依此类推, 直到商Qn为0时停止, 然后把先得到的余数D0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有效位, 后得到的余数Dn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有效位, 依次排列起来得到:Dn…D4D3D2D1D0, 这个Dn…D4D3D2D1D0就是我们需要的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结果。

根据上述原理, 我们编写了一个转换函数tentow () , 函数功能是:用户输入一个十进制数, 程序自动把它对应的二进制数显示出来。

程序代码如下:

2 二进制无符号整数表示成十进制数

3 非十进制无符号整数表示成二进制数

非十进制无符号整数表示成二进制数, 情况相对复杂,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先把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由函数xten () 实现, 再调用tentwo () 函数完成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任务, 以表示出二进制数。

xten () 程序代码如下:

4 综述

利用上述方法, 我们解决了c语言中二进制无符号整数的表示问题。

摘要:文章解决的问题是C语言中几种不同数制的数值型无符号整型数据, 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

关键词:C语言,无符号整型数据,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其它进制数

参考文献

[1]谭浩强等编著.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007重印) .

[2]周维武等编著.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3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食品项目申请报告范文下一篇:享受养育孩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