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体制民主化

2024-05-18

领导体制民主化(精选6篇)

篇1:领导体制民主化

民主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前行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大家很关心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必须随着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断推进。

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既有战略又有策略

多年来一直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中国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似乎中国至今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种误解。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提出改革的任务,就在于当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造就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只要读一读邓小平同志那篇名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就可以体会到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是在民主政治的推动下起步的。由于我们国家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党是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各种意见都会有,这就决定了在中国搞改革开放、搞现代化没有民主是不行的,不能有序地推进民主也是不行的。

以往之所以有人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误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研究较多,而对于他的领导改革策略思想研究不够。我们联系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可以发现,我们党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战略又有策略。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社会在30年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从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角度讲,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是我们应该注意和重视的。

1、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曾经作为中国“三面红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事实上,30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前正在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这一特点。这场被人们叫做“大部制”改革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尤其重要的是,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极大的意义。

2、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针对“文革”中出现的把民主等同于无政府主义的状况以及中国社会中长期涌动的民粹主义倾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30年来,我们修改和完善了宪法,废除了不合乎宪法和民主精神的法律条文和法规,制定了刑法、民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建立了律师制度。同时,进行了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目标的司法制度改革。几千年形成的人治社会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变。

3、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发展经济,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允许和支持公民创办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确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行身份证制度,允许公民自由择业包括异地择业;实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许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旅游。最近这几年,我们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变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又激发了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

4、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

织,是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和乡镇改革试点,而且在农村普遍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而且,基层民主建设正在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拥护。

5、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在我们的政治构架中,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虽然不是执政党,但是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有四项:参加国家政权,包括担任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职务,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特别是规定了在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委会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大代表的比例。这几年,在执政党的支持下,参政党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6、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有7300多万党员,比欧洲一些国家的国民还要多。党要保持先进性并且在引领全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中体现先进性,必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七大报告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举措。特别是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废除了终身制,完善了以民主为原则的干部任免制度,给广大德才兼备的人员提

供了竞聘从政上岗的机会,等等。这些党内民主举措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民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7、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党内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内监督与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是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8、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选举票决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不仅在公民自治组织的范围内实行了直接选举制度,而且在其他实行间接选举的领域扩大了差额选举,完善了候选人提名方式;特别是在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扩大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和中央、地方党委成员差额选举范围,实行了候选人无记名投票推荐等民主形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协商民主也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中国特有的重要民主政治形式,按照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大职能,推动和组织中国各党派、各界别、各民族的政协委员,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积极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很有成效;各级政府也主动实施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制度;各人民团体在民主协商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还要继续深化

观察中国问题,观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观察做了什么,还要从这些已经做的事实中深入地观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设和发展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值得重视的走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大走势;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二大走势;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三大走势。这三大走势的指向很明确,最终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中国的民主政治还刚刚起步,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还要继续深化。但是,在中国进行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致力于探索的,应该是也只能是符合中国的历史和今天国情的,能够真正给中国人民带来安定和幸福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形式。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我们既向人家学习,也不妄自菲薄;既积极推进,也不盲目发展、急于求成。

篇2:领导体制民主化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9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多年以来,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在落实《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高校管理体制。尽管在实践这一体制的过程中,各个学校理解不完全一致、建设思路各有侧重,但是在高等学校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基本架构上是相近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并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建设的探索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落实教授治学、实施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校升格而来,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到了扩张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外延发展领域,对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探索相对不足。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多数高职院校将领导体制改革的目光主要聚焦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上,多数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党委、行政议事规则、议事程序等与高等教育接轨的制度,从领导体制上实现了中职向高职的转轨。但是在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方面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大多数脱胎于中专、职高、技校。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多数也是从这类学校而来,在此之前,他们几乎没有从事高等学校管理的经验和经历;尽管学校从办学层次上得到了提升,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权力绝对控制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往往忽视了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建设,体现民主管理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往往局限于知情权、表达权,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参与权和监督权上;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在人员组成上往往与行政领导组成人员大面积重叠,以致于行政权力侵犯甚至取代学术权力的情形时有发生。

其次是客观条件限制。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教授治学要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实现,除了学校要通过各种制度来构建合理的教授治学机制、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之外,还要求高职院校本身有较为庞大的教授群体的存在。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现有的大多数教授、副教授也跟学校领导层一样,多数是从原来的中职学校转变而来。一方面,教授本身习惯了受制于行政权力的支配,缺乏管理意识;另一方面,教授的缺乏,特别是在学术领域具有一定地位的知名教授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授在科研、学术管理领域的发言权。

再次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导向不明确。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发展初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引导、要求主要集中在办学规模的扩张和办学层次的提升;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先后启动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又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及专业和课程等内涵建设的评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把对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和探索,放到一个相对突出的位置。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得到较快改善和办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成效不大。

二、对贯彻依法治校理念,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建设高水平的、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依托于比较完善和稳定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可以预见,不管是高职教育的外延扩张,还是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引领的内涵建设,在不久的将来,都将触及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建设这一关系到整个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要在高职院校贯彻依法治校理念,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具体制度,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与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这一认识在近期教育部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中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遵守《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好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与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党委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委对学校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院长负责”是指院长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全面负责”;“教授治学”则主要是指教授作为一个群体参与学术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即所谓的治专业(在本科高校表述为治学科)、治学术、治教学、治学风;“民主管理”则是指切实保障教职工依托教代会这一组织,实现对学校管理和学校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是要坚持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根本前提,是坚持高等学校办学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党委总揽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协调各个方面,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即把好方向、出好主意、用好干部、抓好大事。同时,党委对学校的领导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集体领导,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属于党委集体,应在党委会范围内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形成集中统一的意见。只有如此,才能稳定党委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保证党委决策的准确、科学,使班子形成正确的决策。

二是要尊重院长对行政事务独立负责的权力。院长是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起着贯彻执行党委集体意志、全面管理学校事务的重要作用。在多数高职学院中,院长往往本身也是党员,是党委集体的重要成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党委要在抓大局、把方向的同时,注意尊重院长对行政事务独立负责的权力,支持院长在法律、法规和学院规章制度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在由党外人士担任院长的高职学院中,党委在重大事务的决策过程中,也要注意征求和尊重院长的意见,涉及行政重大问题决策时应协商一致。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治学对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知识分子和图书信息资料的聚集之地。是社会的人才、知识、信息中心。在这个环境中的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主体意识,尊重“教授治学”是保证学术标准得以贯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得以发展、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学术人员的权益得以保证的前提。尊重教授在学术问题上的权力,不是不要党的领导,也不会削弱党的领导。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许多教授本身也是党员,尊重他们的地位、重视他们的作用、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是不讲政治、不要党的领导,而是要探索如何通过“教授治学”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协调和平衡高职院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制的作用。民主管理是高职院校实行科学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办学时间往往都不长,在学院建设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重大决策中,高度重视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各类专家团体的咨询作用,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民主管理机构的建议、决策、监督作用,对于充分发扬学院内的政治民主、学术民主、管理民主,实现学院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有重大意义。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制的作用,还要注意处理好民主管理和院长对行政事务独立负责的关系,院长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定期向学院教职工汇报工作、就重大问题征求意见。教代会也要支持院长独立行使职权、维护院长的权威。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如前所述,教授治学在高职院校的实践遇到诸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授群体自身的“治学能力”有欠缺,在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低,特别是有正高职称的教师稀少的情形下,由于受到传统官本位观念影响,许多教授“学而优则仕”,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教学、科研岗位,转而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现有的教授中,也存在学术水平不高,特别是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有一定地位和发言权的教授极度稀缺的情况;有少部分人,甚至存在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客观上使得教授治学在高职学院缺乏说服力和权威性。为此,要从增加高级职称教师数量、提高学术水平、规范学术道德等多个方面人手,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授的“治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教授治学的需要。教授治学即高职院校学术权力的来源即在于教授本身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专业建设的理解与认知的科学性。因此,教授群体本身的学术水平大大制约了教授治学的实现程度和实现水平。在现有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克服教授群体规模较小、与行政管理队伍交叉重叠、学术水平不高等种种不利于教授治学实现的障碍,使得高职院校的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专家治学组织在机构设置上相对独立于行政机构,在治学动机上相对超脱于行政机构,在治学水平上体现更强的专业性、科学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民主管理的需要。高校作为社会的人才、知识、信息中心,孕育了独特的文化特质。高校教师因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的思辨能力,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形成理性、客观的判断和民主意识,具有较好的落实民主管理体制的基础。而高职院校由于发展基础等种种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教职工群体往往习惯于行政权力的支配,缺乏客观、独立的民主意识。因此,在高职院校民主管理进程中,师资队伍思辨能力、民主意识的培育与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建设同等重要,应当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三)要建立制度、健全组织,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实现党委领导下的院长治校、教授治学的民主管理体制,归根结底要依靠建立各种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管理机构来实现。

一是要完善学院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章立制。要明确教代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职权范围、组织制度、组织机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使教代会制度创新有新的突破;创新提案工作方式,提案工作委员会要经常性开展工作,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考察、参与论证等形式,认真做好提案工作;建立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和听证制度,在教代会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就教代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学院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等进行必要的巡视,对发现的问题,可以进行质询,对于教代会代表的质询案,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及时、公开予以答复;对学校重大决策、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参与听证,并向教代会负责和报告工作,真正实现教职工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要在有条件的系部,积极试行系一级的二级教代会制度,人数较少的系部要落实教师大会制度。要参照学院教代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职权范围、组织制度、组织机构等组建系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教师大会制度,扩大基层一线教师和普通教职工代表的比例,系部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向系部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师大会报告工作,对教代会代表和教师依规定提出的质询、询问,要及时、公开地予以答复,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参与选举、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监督的权利。

三是要完善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制度,合理界定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畴。具体到高职学院的办学过程中,要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支持院长集中精力抓学校管理,如参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条件的改进等事务;切实保障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教授治学机构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认定、教改项目申报、教改成果认定、教学改革目标方向的制定、职称评审等学术问题上的决定权。

在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教授治学机构的人员安排上,要尽量减少单纯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的比重,逐步增大普通教授委员的比重,以更好地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避免行政权力侵犯、取代学术权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

四是要逐步在系部推行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制度。制定系部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章程,严格界定系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围,保证系部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科研成果认定、职称申报推荐等学术领域的决定权。严格控制不从事教学岗位的行政领导在系部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成员中的比例,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

五是要完善和丰富高职院校教授治学机构和制度。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制度和财务工作教授委员会制度。对学院人才引进、聘用聘任、师资队伍建设、预算管理、经费管理、会计核算及内部控制、基建工程、重要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和制度进行审议和提供科学咨询意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适时建立学院层面的教授委员会制度,整合学院教授治学机构在科研、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重要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术问题上的决策权力。

六是要建设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要构建以纪委、监察、审计、教代会等各种职能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落实院务公开制度。要在制度上明确上述各个机构的职权范围和权限,明确其行使权力的程序,便于各个机构开展工作。院务公开是高职院校内教职工和各种组织行使监督权的前提条件。要以制度形式规定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覆盖面;以学院的主要工作、重大决策以及教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为重点,进行全面公开;要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行政职能部门在院务公开中的义务和责任,清晰界定纪检、工会等部门的职责;要建立院务公开评议制度,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教职工对院务公开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向学院党委和行政进行反馈,促进院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要正确处理教代会与院务公开关系,使两者在公开内容和渠道、对象和方式、享有的权力有所侧重,互相补充。

篇3:乡镇体制民主化改革探索

随着中国取消农业税、村民自治及民主意识的觉醒, 现行乡镇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 不适应党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的要求, 不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科学结论, 加快乡镇体制改革, 使农村生产关系符合农村生产力、农村上层建筑符合农村经济基础成为必然趋势, 对此, 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改革乡镇体制的一些思路。

1.撤销乡镇政府。把乡镇政府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乡公所”。把国家基层政权收缩到县级, 乡镇级政府成为县级的派出机关。乡公所受县政府的委派, 主要负责完成县政府委托的任务。

撤销乡镇政府, 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中国历史上就有“皇权止于县政”的传统, 而且许多发达国家也无乡镇建制;二是随着农村税费的完全取消, 乡镇政府的职能仅限于维持乡村社会秩序、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三是由于条块分割行政体制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对于乡政府职能的分解, 使乡镇政府实际上从未成为一级完备的政府, 呈现“权小、责大、能弱”的局面;四是小农经济无法维持乡镇一级完全政府的运转, 财政困难更使许多乡镇政府无所作为, 陷入存在“合理性”危机。

撤销乡镇政府, 减少了行政层级, 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 精简了机构和人员, 防止了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但实行乡派与现行的宪法、地方组织法相抵触, 分流人员存在困难, 乡镇债务难以化解, 不利于基层民主的发展, 官员由上级派出, 只对上负责, 可能使其更具“官僚化”。

2.撤销欠发达地区乡镇, 保留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一些学者看到, 由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差异较大, 因此对乡镇一级的改革不宜一刀切。应根据乡镇经济的发展水平, 将乡镇划分为农业型乡镇与工业型乡镇及中心镇。农业型乡镇实行乡派, 改为县级派出机构———乡公所, 而工业型乡镇及中心镇应保留镇政府, 以适应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3.撤销乡、镇改市。有些学者认为, 经过几年“撤并乡镇”, 一些镇的规模、发展水平和小城市差不多, 因此, 主张把一些工商业特别发达的重镇改为县辖市。

4.乡镇自治。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实行乡镇自治, 即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 在乡镇一级实行社区型乡镇自治。

实行乡镇自治, 有利于农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力, 延伸社会治理的边界;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县乡间的压力型体制, 化解原有的体制性矛盾。但有学者认为, 乡镇自治过于简单和激进, 脱离了中国实际, 目前谈乡镇自治还为时过早;也有人担心离开乡镇政府, 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得不到保障。

5.强化乡镇功能。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 乡镇政府处于国家和乡村民间社会的中间地位, 它是调整二者力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平衡器, 也是化解二者冲突的一个的缓冲空间, 因此对于乡村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通过改革以达到强化乡镇政府, 使乡镇政府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但有学者担心, 强化乡镇政府, 将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机构和人员的膨胀。

6.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是综合设置乡镇机构, 包括党政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乡镇事业单位的设置;三是合理核定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同时严格控制领导职数;四是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改革乡镇机构的主张基本沿袭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路, 有人担心这样的改革会再次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二、乡镇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民主化、法制化

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上述主张和改革路径都只是针对现行乡镇体制存在的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缺乏整体思考,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乡镇体制、机制问题。

笔者主张, 从现有的宪政体制和农村的生产力实际水平出发, 从理顺职能、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目标出发, 坚持三个原则:第一, 投入较少原则;第二, 一举两得原则;第三, 成功率较高原则, 通过走民主化、法制化的路子, 把乡镇体制改革与县乡机构改革、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 解决现有乡镇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 体制设计

1.“移花接木”。

即把村民自治的选举之“花”移植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木”上, 把村民委员会直选与乡镇人大代表选举直接挂钩, 也就是让全体村民直接选举的村委会成员直接成为乡镇人大代表, 由全村党员选举的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人大主席团。

2. 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人分别由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产生。

乡镇人大主席团选举的主席直接成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人。

3. 规定人大代表和政府领导的任期。

可连选连任, 但不得超过两届。当选为“官”, 落选为民。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人在任期期满前被上级组织调用者另当别论, 但在任期未满之前不得调用, 在任期内只接受人大监督、听证和弹劾。

4. 取消乡镇财政。

乡镇一切收入、资产、债务等划归县财政或上级有关部门。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实行年薪制, 其工作成效、业绩由乡镇人大和上级对口部门考核。

5. 建立乡镇统筹发展基金。

基金列入上级财政预算, 逐年拨付, 基金数额按各乡镇人口确定。委托当地信用社管理这项基金 (目的是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 , 基金使用权归乡镇政府, 审核签发权归乡镇人大, 每年由县财政局安排审计部门审计基金使用情况。乡镇所有开支全部由基金支出。

6. 妥善安排现有乡镇人员。

公务员按公务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分流安排;非公务员可以回到本人所在社区参加村委会选举, 充实加强村委会, 也可以组织起来培训, 或参加公务员考试、乡镇公推公选, 或充实到直接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的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 或参与事业单位改制。乡镇干部熟悉农村, 了解农民, 每个人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 对农村发展稳定做出过贡献,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不能对这些有用之才草率处置或弃之不用。

(二) 体制设计的依据、意义、可行性

1. 符合党章、宪法。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乡镇民主体制符合现有的宪政模式, 适合目前中国农村现状, 具有现实可行性。应当承认, 目前的中国民主制度建设远远滞后于基层民主实践的发展。如何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找到一种既可以让农民选举并制衡乡镇政府, 但又不跨出现行政治体制框架的办法来, 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难题。

“移花接木”的办法就是将村民委员会直选与乡镇人大代表选举直接挂钩, 由老百姓信任的、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乡镇人大代表来选举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 说到底, 就是落实宪法和党章赋予的民主权利, 切实扩大了农民的民主权利;就是强化乡镇人大的权力, 使人大的监督权、决策权得到切实加强, 改变以往人大虚置的状况。这个制度落实的过程, 既是广大农民民主、法制意识提高的过程, 也是对村委会民主选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切实的贯彻,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承诺的“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 理顺了乡镇政府与农民的关系。

民选政府为选民服务, 天经地义, 权利来自于民, 必须用之于民, 人民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会懈怠。这样的权利运行机制会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官员“对上负责, 对下糊弄”的制度性缺陷。在中国, 乡镇政府职能转换提倡了多少年, 为什么转变不了?根本原因不在乡镇, 谁都知道“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

3. 解决了财政民主的问题。

由县财政按各乡镇人口逐年统一拨付乡镇发展基金, 基金的审核签发权归乡镇人大, 这样的制度安排必然改变乡镇人大缺乏对政府财政预算制约、监督的制度缺陷。人大经常性举行各种听证会, 把领导叫过来问责, 看哪些政策有问题, 群众有哪些意见, 进行公开正式的问答。一旦公开听证会变成人大的一种常态机制、变成一种传统, 人大代表会有压力去学习有关法律和知识, 正确行使权利, 问需于民, 加强与选民联系, 把民意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领导。

4. 解决长期困扰乡镇发挥正常职能的财政问题。

乡镇一切收入、资产、债务等归县财政或上级有关部门, 表面看似乎削弱了乡镇为农民提供服务的能力, 实际上, 乡镇发展基金的有效运转为乡镇政府发挥职能提供了可靠保障。沉淀在乡镇、困扰乡镇多年的债务移交给上级政府有关部门, 表面看似乎是债务转移, 实际上, 债务移交的过程, 正是债务透明的过程, 各乡镇债务集中以后, 更便于打包处理, 正如四大国有银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理不良资产那样, 摆脱了不良资产困扰的银行运行更稳健、更可靠。

5. 摆脱了乡镇机构“膨胀—精简—再膨胀”的困扰。

政府由民选、资金由上级财政预算按人口逐年拨付并受人大制约, 这样的制度安排恰似套在乡镇政府头上的“紧箍咒”, 机构膨胀没有了合法性和经济基础。这种“内控”机制的建立, 必将结束乡镇过去“花钱无边、债务无数”的历史, 从源头上真正减轻农民负担。与此同时, 由于各乡镇政府所支配的财力都有“定数”, 各乡镇领导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建立了“赛马”机制, 谁能把钱花在刀刃上, 谁能把有限资源用好, 谁能干成事, 谁能出政绩, 年终考核一目了然, 这样对基层干部的考核更科学合理公正, 也便于组织部门发现真正的领导人才。

篇4:试析英国军事领导体制

关键词:军事 领导体制 国防

英国的政体决定了英国的军事领导体制。英国的最高统帅是英国女王,但是,女王只是名义上的统帅,英军的最高指挥权由英国首相掌握。首相通过设立在国防部的作战指挥中心和各军种司令部的司令官对英军实施作战指挥。首相担任英国政府中“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的主席。这个委员会实际上是英国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成员有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财政大臣等;必要时,国防参谋长和三军参谋长列席会议。英军的这种体制使政府有关部门参与了重大军事决策过程。 在这一体制下,首相通过国防部及其所属机构实施对军队的领导。

一、国防部

国防部由国防大臣领导,国防部为国防执行机构,既是政府行政部门,又是军事最高司令部,国防大臣对国会和英国最高统帅负责,这种领导形式将有助于制定统一的国防政策,也有利于对武装部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国防部的执行机构是国防会议。

国防会议受国防大臣领导,主要处理“重大的防务政策问题”。国防会议的主席是国防大臣,主要成员有国防副大臣、国防参谋长、常务次官、海军参谋长、陆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国防副参谋长、装备采购部长和科学」总顾问等。国防部的直属机构有:国防参谋部、海军委员会、陆军委员会、空军委员会、国防情报局、预算与管理办公室、国防科学局、装备采购部军备控制处。 国防参谋部是英军的最高作战指挥机构。

国防参谋部的主要职责是:向国防大臣提出有关国防政策、军事战略、武器需求。 兵力部署、作战行动等方面的建议;根据国防大臣的要求制定各军种作战和联合作战计划;进行军事理论研究,提出军事战略方案;制定后勤计划以及管理训练演习等。国防参谋部的直属机构主要有:战略与政策、计划与人事、武器需求与作战等四大部门。

二、陆军组织体制

英国陆军受陆军部领导。陆军部不设部长,陆军参谋长担任本军种的最高军事首长,负责陆军的军事;陆军常务次官为陆军的最高文官,负责陆军的行政事务。 陆军部设有陆军委员会。陆军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陆军执行委员会。该委员会设有:参谋部,军务部,军需部,军械部,常务次官助理办公室等机构。

陆军参谋部设有:作战局,训练局,战斗条令局,军务局,炮兵局,装甲兵局,工程局,通信局,步兵局,航空兵局,地方军与学兵局,安全局等机构,主要负责陆军的训练和管理。 陆军编有1 个军部,2 个师。1996年度总兵力11.2 万人。 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主要部队是莱茵集团军,包括第1 军(英国莱茵军)和隶属莱茵军区建制的支援部队。第1 军下属第1 、2 装甲师,第5 野战旅和一个炮兵师。

英军师、旅两级的主要编制是:第1 装甲师编有3 个坦克旅,8 个团,2 个营,约15000人。 部署在本上的第3 机械化师编有官兵约16000 人,下辖机械化旅2 个,空降旅1 个,7 个团,2 个营。师属机械化旅编制为是个坦克团,1 个步战车机步营,两个装甲输送车机步营,l 个炮兵团,数个战斗与后勤支援分队,全旅共约4000人。师属坦克旅编有坦克团2 个,步战车摩步营2 个,炮兵团2 个,数个战斗与后勤支援分队,全旅共约4500人。 英国陆军还要保持一支总预备队,主要用于战时补充正规军。目前,英军已经组建了一个由第3 突击旅、第5 空降旅、第24机动旅等精锐部队组成的战略预备师,以便承担对北约的防务义务或者应付北约防区以外的突发事件。英军还将同北约其它国家部队一起组建一个混编空中机动师。

三、海军组织体制

海军委员会负责海军日常管理,海军委员会由国防大臣任主席,国防国务大臣为副主席,主要成员:负责海军事务的政务次官,海军参谋长兼第一海军大臣,海军人事主任,主计官,海军首席科学顾问,常务次官。

海军组织体制英国海军由舰艇部队、陆战队、舰队支援部队、辅助支援部队四大部分组成。1996年度总兵力约4 .8 万人。海军编有1 个舰队,5 个分舰队。设有舰队司令部、海军航空兵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等机构。 舰艇部队包括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舰载航空兵等不同类型的部队。 潜艇部队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两部分。

水面艦艇部队是英国海军的一支重要海上力量。舰载航空兵主要执行早期预警、反潜、对舰载机攻击和海上救援等任务。目前编有3 个舰载机攻击中队。陆战队是海军登陆后的一支重要作战力量。舰艇支援队主要负责对远洋作战的海军舰队进行油料、淡水和粮食补给,兵员补充等任务。 英国海军对在舰艇部队和陆战队服役的官兵授予军衔;海军舰艇支援部队和辅助支援部队全部由文职人员组成。这是英国海军不同于其它国家的海军的一个特点。

四、空军组织体制

空军委员会负责空军日常管理工作,空军委员会由国防大臣为主席,国防国务大臣为副主席,主要成员有:负责空军事务的政务次官,空军参谋长,空军人事委员,空军供应和编制委员,空军首席科学顾问等。

空军组织体制空军设有攻击司令部、志愿司令部等,编有3 个联队,38个作战中队,8 个运输中队,8 个直升机中队。现有作战飞机约530 架,1996年度总兵力为6.5 万人。英军的空运能力一般只能调动5 个空降旅。 根据有关条约规定,英国的陆军和空军要担负起保卫北约中部地区的任务,皇家海军和空军要担负起保卫北约的东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地区的任务,两栖部队要对北约地区进行支援。

参考文献:

[1]龚祥瑞,英国行政机构与文官制度,人民出版社

[2]罗威尔,英国政府·中央政府之部,上海人民出版社

[3]本书编写组,英国政府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5:政治体制改革当从党内民主开始

政治体制改革的宣传已行之有年,但始终雷声大雨点小。以前的思路是从党政分开入手,年来不成功。之所以不成功,不在于目标不正确,而在于阻力太大。党掌管一切已成为不可动摇的意识形态。当然,背后站着的是利益之神。可行的办法看来是分两步走,先实行党内民主,而后将党内民主扩充到社会。这看似保守,却较为可行。

党内民主的尝试实始于党的八大。党的七大是一个制造迷信的大会。毛泽东被奉为中国现代的神。虽然其结果对中国革命有利,但对中国的民主化却是极端不利的,并种下了文革之类的社会灾难的祸根。其之所以对中国革命有利,也正是迎合了中国大众的帝皇崇拜观念。其实质是从六大的严重后退。在后斯大林的民主潮流影响下,党的八大吹响了党内民主的号角。其主要表现有:1)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去掉毛泽东思想的提法;2)党的代表大会的常任制,以分书记之权;3)在党的委员会制上强调集体领导;4)强调党员的权利,特别是党员批评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的权利。这些仍可作为当前改革的基点。

御用文人们反对(当然不是明反)中国民主的一个理由是中国的老百姓落后,给他选举权,他也选不出好人来。这当然不能成立。在一次江苏省的什么“软科学”课题评审会上,与同餐的几个南大(政治学)教授聊起民主问题,教授们众口一词皆曰中国百姓不知民主为何物,不能搞民主。我说,难道20世纪中国的老百姓不如18世纪法国的老百姓?难道不如公元前希腊的老百姓?教授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我虽失礼,却有一吐为快之感。这种心态在70、80年前还有些道理,现在还以此来抗拒民主,真的是罪恶,是专制的同谋。这种心态背后实在是奴隶主的思维,奴隶主管家的思维。话得说回来,中国某些地方选举确实没有选出好人。但问题不是出在老百姓愚,而出在选举制度本身:选举或被权力操控,或受金钱左右,或者没有用——选举谁出来都一样,选举出来的人只是花瓶。

对党内作民主改革,起码这一借口就难以立足了:资产阶级都能搞民主,工人阶级为什么不能?难道工人阶级比资产阶级落后?共产党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么?不是知道社会发展规律么?不是掌握了“宇宙真理”么?

党内民主从何开始?从分制党委和书记的权力开始、从保障党员权利开始。就党员的利而言,应当强化党员的参政权与监督权开始,例如:选举权、决策权、监督权,并使之制度化。

就制度依托来说,“党代会常任制”是一个可能的选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原椒江县)14年来在这方面有过不错的努力,可惜没有被重视。1987年8月,中组部在椒江市(当时的椒江县)进行了县领导年度考核改革,要求经选举产生的干部向代表会议述职。于是本来已经在会后自行解散回家的49名普通党代表被召回,与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一起,考核市委常委和正副书记的工作,是这一改革的开头。改革由中组部组织局和浙江省委组织部调研室共同设计。随后召开的党的13大对这一改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个改革的主体架构是,党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大会结束后,每年还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年会;二是党代表实行常任制,在闭会期间仍然开展工作。(摘自《南方周末》2003年1月23日)

这一改革要解决这一问题是:根据党章,党委的权力来自党代会,应当向党代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但是,党代会开会后即自行解散,即在该届党代会在选出党委会后,它已不存在,党代表成为一种荣誉,党委会何以向这个不存在的主体负责?这个已不存在的主体如何能监督党委?每届党代会所审议的事实上只是上一届与他无关的党委会的工作,严格说来,它并没有权力审议这个并不对他负责的党委会的工作。更不合理的是,党委和纪委的候选人名单是由上一级党委提名,党代表只有投票权,这就形成了“向上看”的官场积弊。

篇6:领导体制民主化

(1)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创建时期(1949年—1954年)首部宪法的通过,明确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形成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阶段:重创时期(1966年—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使经过艰辛努力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制度遭受严重破坏,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

第三阶段:重建时期(1976年—1978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逐步恢复。1978年2月召开了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颁布了新的宪法,重新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四阶段: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发展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快速发展并得到不断的完善。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分析:

首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重新恢复并不断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其次,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要的进展。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适应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制度体系正在不断健全,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现象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明显加强;最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制度的民主化、规范化不断增强。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选择。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

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的民主政治既坚持了民主的普遍价值和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

二、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民主。

三、中国的民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主。

四、中国的民主是基层群众实行广泛自治的民主。

五、中国的民主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民主。

六、中国的民主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民主。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启示:

一是发展民主必须牢牢抓住并始终坚持民主的实质。

二是发展民主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寻求适合本国需要的政治发展模式。

三是发展民主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循序渐进,有序发展。

(2)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制度性保障。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原因及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展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198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议程。

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不断深化,才能与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形势相适应。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政治体制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还比较严重。为了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繁荣、稳定、富强,关系到国家未来的走向。

(a)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为了实现权力相互间的制衡和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为使政府有效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原有落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b)是实现司法独立、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c)是当今社会反腐倡廉的需要。腐败泛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权力不受制约、不受监督。而权力之所以不能受到应有的制约和监督,乃是因为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专权性和封闭性。腐败有其不容忽视的制度性根源,这种制度性的根源,就是党政专权。若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建立制衡机制,反腐败永远就是一句空话。

(d)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e)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近期具体目标是: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前取得的具体成果:比如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的废除,党与政府

重叠的对口部门的取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等。

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它能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其次,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的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对政府机构进行精简和改革,克服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等现象,使我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最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性可明显增强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执政思想的转变;3.服务型政府构建;

4.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第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进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坚强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就必然会失败。

第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政治体制改革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第三,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总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拘泥于已有的理论框框,也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3)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进行政治建设时不能脱离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也不能脱离政治建设。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包容关系。从政治建设的全部内容来看,其涵盖范围广大,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政治

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制度变迁的创新事业,属于政治建设的范畴,并占据其中特定的范围。

重点关系。即政治体制改革构成政治建设工程的重点。我国的政治建设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起点的。经过20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系列新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规则规范得以形成发展。但是,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端还没有被完全克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还面临着许多任务。我们仍然要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主旋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要实现民主政治现代化,也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始终贯彻于全过程。

上一篇:猫咪的作文500字下一篇:作文 胆小的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