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I论文写作指南

2024-05-08

SCI、EI论文写作指南(通用5篇)

篇1:SCI、EI论文写作指南

SCI、EI论文写作指南

1、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

1)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乃至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

2)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

3)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

4)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

5)提高论文乃至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6)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由于这些,国际著名检索机构主要是从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期刊上收录论文的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和参考文献(EI page one 数据库只收录论文的题录、作者信息和原发表期刊的信息)。所以,论文能否被这些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以下三个方面尤其重要:

1)论文发表期刊是否是检索机构的源期刊(SCI、EI收录的中文期刊名单附后);

2)论文的英文摘要是否规范;

3)参考文献的构成情况及是否规范。

2、写作基本要求

2.1 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规范写作

1)摘要的要素

简洁、具体的摘要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对象是论文研究、研制、调查等所涉及的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论文的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问题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确立与目标的定位。

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设备、手段、程序等,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

结果是作者运用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效果、性能、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是进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是结果的总结,显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被检索的窗口。

2)摘要的写法

写摘要首先正确全面地掌握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认真地进行主题分析,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找出论文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运用的具体方法,得出的具体结果及对结果进行剖析而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以上述四要素为依托,找出每部分专指度高的主题概念词,然后正确地组织好这些反映主题内容的主题概念词,用逻辑性强的关联词将其贯穿起来,就构成一篇完整的摘要,再以表现论文的主题内容为主旨,以主题词为工具,经过耐心地推敲、简化,力求使摘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结构完整。

摘要的四要素固然重要,但选择论文的主题概念词是写好摘要的关键,因为主题概念词包罗了论文所有的主题概念,代表文献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精练。主题概念词可以根据论文内容自由给定,毫无约束,但是必须简单、常用、概念明确、专指度高(具体),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复杂的词汇,否则影响论文被检索的概率。合格的摘要不仅仅内容全面,要素齐全,简明扼要,而且要尽量融入简单、常用、概念明确、专指度高的主题概念词,以扩大论文的被检频次。

3)中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总结国内外各大著名检索系统对摘要写作要求及同行期刊制订的摘要写作规范,一般中文摘要写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中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

②摘要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每篇摘要都与题目连排的,题目是文摘的第一句话;

③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题、新方法、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等; ④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扼要,逻辑性要强,结构完整,删去背景与过去的研究信息,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杜绝文学性修饰与无用的叙述;

⑤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⑥摘要中不能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不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必要时可改用文字表达和叙述;

⑦用第三人称写,连续写成,不分段落;

4)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英文摘要的写法除了具有中、英文摘要的共性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般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①尽量用简、短的句子,避免句形单调,组织好句子,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

②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所做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得出的结果、结论,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③可用动词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④注意冠词的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

⑤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语为修饰名词,可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

⑥不使用俚词外语表达概念,慎用行话和俗语,应用标准英语;

⑦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缩略语,应在题目、文摘或关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5)英文题目的写作要求

英文题目为求简短、明了,直接反应论文的主题,而且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①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The、And、An和A;

②英文题目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下列情况除外:专用名词首字母大写,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句号后任何首写字母均大写;

③主副标题(题目)必须用句号分开,不得用分号或破折号;

④题目中不要用缩略词,不用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

3.论文参考文献的构成和著录要求

一切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图书、论文、规范、专利等都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和论文的前言(引言)是紧密相连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是在前人已完成的工作基础上进行的,科技工作者在进行一项科研工作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文献的检索工作,通过检索工作,查询他人在此方面都做了哪些研究工作,进而了解他人工作的进展和进度,以及他人的研究工作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哪些局限性。所以在写作论文时,在前言中应概述他人的工作,并指出他人工作与本论文工作有哪些联系和不同,以及本论文希望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其中提到他人的工作时,一定要给出参考文献,做到言之有据,所以文后的参考文献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作者占有资料的情况,进而反映出该论文的学术水平,如果论文后的参考文献都是国内已出版很久的教材和图书,说明作者占有的都是一些很旧的文献,作者的知识陈旧,所写出的论文就很难有多高的学术水平;如果论文后的参考文献都是作者通过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查询到的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则说明作者占有大量的最新文献,作者的研究工作处于该领域的最新前沿,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建议作者在查询文献时,要充分利用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查询国内外一些著名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并作为参考文献。

4、论文编写格式要符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SCI、EI有关规定

1)基本要求:必须满足国际检索系统对论文格式的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几项(英文):论文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论文摘要、文献出处、参考文献。

2)论文题名

题名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英文题名可以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如the、a、an等。题名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3)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应按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建议: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如:林皋LIN Gao, 钟万勰ZHONG Wan-xie, 欧阳华江 OUYANG Hua-jiang。请勿将姓氏写在名字后: Ming-sheng WANG, Mingsheng Wang;请勿将名字缩写:WANG M.S., M.S.WANG。多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LIN Gao , ZHONG Wan-xie , OUYANG Hua-jiang。

4)工作单位要规范、统一、稳定,英文译名结尾处应加“China”。如:(上海电力学院,上海 200090)(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 Shanghai 200090, China)。对于多作者、多工作单位,应用逗号隔开。

5)英文摘要

国际重要检索系统通常采用英语。它们在收录一篇论文摘要时,主要看英文摘要写得好不好。所以提高英文摘要编写质量非常关键。它包括:摘要内容、格式、语句的时态和用词的准确性。

--摘要的内容:对于报道性文摘,应当列出研究课题“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

--摘要的长度:100~150个词,不应出现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第一句不应与题名重复。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6)文后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要精选,应规范

--引用文献中书刊的层次、数量、出版年份要仔细挑选核实,因为它可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如果引用一大堆教科书,SCI是不会收录这篇论文的。

--参考文献的编写,应遵循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把文后参考文献编写好。

--SCI则特别要求把文后参考文献全部译成英文。

7)加注论文来源

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重要论文,不要忘记在篇首页地脚注明标准的资助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写出批准号,以证明论文价值。因为这类论文,其项目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论证后批准的课题,受到国内外检索系统的重视。

5、投稿途径

论文被SCI、EI收录,学术水平是基础,编排格式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论文的学

术水平再高,如果投稿方向不对,根本不能被ISI、EI收录。建议通过以下方式投稿:

1)充分利用已有渠道

如果您的论文曾经被SCI、EI收录过,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渠道。人头熟,对刊物编排格式适应。

2)投向国内期刊

稿件多,要分流;不能全在本校学报发表,应向国内已经被SCI、EI列入刊源表的期刊投稿。注意:

--SCI的来源期刊名单每年都在我国许多报刊上刊登。

--还应注意:①有些高校学报不接收来自校外的稿件;②要向核心期刊投稿;③可向选做期刊中收录篇数较多的期刊投稿。

3)投向国际期刊

由于语言上的障碍,采用英语的国际期刊比中文期刊容易进入SCI、EI,但其学术水平不一定都比中国期刊高。中国期刊进入SCI的数量有限;在这种期刊上发表文章,难度较大。应把部分稿件向国际分流。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都在对SCI、EI的刊源表进行研究,并加整理;

4)争取使您的论文进入国际会议论文集

SCI、EI 都收录国际会议论文集。应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果您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机会少或经费困难,应争取参加在国内,特别是在校内举办的国际会议,并积极投稿。

篇2:SCI、EI论文写作指南

之四:论文参考文献的构成和著录要求

一切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图书、论文、规范、专利等都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和论文的前言(引言)是紧密相连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是在前人已完成的工作基础上进行的,科技工作者在进行一项科研工作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文献的检索工作,通过检索工作,查询他人在此方面都做了哪些研究工作,进而了解他人工作的进展和进度,以及他人的研究工作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哪些局限性。

所以,在写作论文时,在前言中应概述他人的工作,并指出他人工作与本论文工作有哪些联系和不同,以及本论文希望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其中提到他人的工作时,一定要给出参考文献,做到言之有据,所以文后的参考文献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作者占有资料的情况,进而反映出该论文的学术水平,如果论文后的参考文献都是国内已出版很久的教材和图书,说明作者占有的都是一些很旧的文献,作者的知识陈旧,所写出的论文就很难有多高的学术水平。

篇3:SCI、EI论文写作指南

相对于SCI和ISTP, EI的收录号检索相对简单并易于识别, 而SCI和ISTP的收录号检索就相对复杂和较难识别了。

1 EI收录号的检索

1.1 首先我们先进到EI数据库 (Web版) 的检索界面, 在检索论文的被收录情况时一般需要输入作者名 (Author) 和作者机构名 (Author affiliation) , 并将年代加以限制, 为了使检索结果更为精确, 也可再复合一个题名 (Title) 检索, 然后点击“search”进行检索。在得到检索结果后, 可进行相应的筛选, 选择出所需的条目。每一条目由文章篇名, 作者机构、来源刊物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组成, 在这些著录项目下有AbstractDetailed两个单词如图1:

1.2 点击第一个单词Abstract可以得到该篇文章的详细信息, 如国际连续出版物编号 (ISSN) 、出版商 (Publisher) 、文摘 (Abstract) 、主题词 (Ei controlled terms) 和分类号 (Classification Code) 等。但这里面却不包含收录号, 要获取收录号还需要点击Detailed, 这里面给出的信息更为详尽, 除以上项目外还有第一行的如:Accession number:083211432051和最后一行的如DOI:10.1007/978-3-540-69733-6_7两个著录项目, 其中DO是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缩写, 表示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符, Accession number即为我们所需要的收录号, 它是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1.3 在EI收录号的检索中我们

应该注意分清每个著录项目尤其是一些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代号如DOI, 搞清楚它的含义, 以免与所需要的收录号混淆。

2 SCI和ISTP中收录号的检索

SCI/ISTP由同一家数据商经营, 设在同一个检索平台ISI Web of Knowledge上, 所以具有完全相同的检索界面。下面以SCI为例进行检索:

2.1 首先进入到ISI Web ofKnowledge检索平台, 选择进入Web of Science界面, 自去年底该平台进行改版后, SCI和ISTP均在该界面下进行检索, 并出现了中文检索界面, 如图2所示, 在“引文数据库项目”下, 第一个Science citation index为SCI检索, 第二个Conference proceeding citation index即为ISTP检索, 可勾选进行相应的检索。

在检索框中输入相关的检索信息, 比如作者=Qin MH AND地址=Shandong inst

light ind, 注意, 这里的地址是指作者所在机构, 必须输入缩写词方可进一步查询, 这就要求检索者必须熟悉并正确拼写相关机构的英文名称及缩写词, 否则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然后点击“SEARCH”, 经过著者途径或主题途径等检索并筛选出所需的条目后, 点击文章篇名即可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如文章篇名、作者机构、来源刊物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文章摘要等, 在这个页面下有一个如IDS Number:266JS的号码, 往往会使人误以为这就是论文的收录号, 其实不然, IDS Number实际上是论文所在期刊的期刊号。

要获取收录号还需要点击页面下方的输出记录部分, 如图3:

选择“全记录”格式, 右面的保存项中选择保存为HTML格式, 然后点击“保存”, 出现处理记录的界面, 再点击“保存”, 可保存到自选的目录文件夹里。

2.4 打开保存的HTML格式网页, 或者下载完毕后直接打开保存的文件, 这时得到的是格式不同但同样包含文章篇名, 作者机构、来源刊物名称等各种详细信息的文摘条目, 但在最后增加了一个由1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如UT ISI:000250604100008的记录格式, 注意此号码即为我们所需要的SCI收录号, 获取ISTP的方法与此完全相同。

2.5 在这里还应提到的是, 在旧版的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 因为SCI与ISTP不在同一个检索界面下进行检索, ISTP是通过ISI Proceeding检索界面进行检索, 收录号的标识也有所区别, SCI用UT ISI来代表, 而ISTP用UT ISTP来代表, 但现在统一用UT ISI来表示, 只是需要注意在检索时要选择对应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篇4:SCI、EI论文写作指南

英文投稿的一点经验【转载】

1.首先一定要注意杂志的发表范围, 超出范围的千万别投,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另外,每个杂志都有他们的具体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论文写好,免得浪费时间,前些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向一个著名的英文杂志投稿,由于格式问题,人家过两个星期就退回来了,而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说投稿前首先就应该看清楚他们的格式要求;

2.论文写作一定要言简意赅,特别是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特别是摘要和结论不能重复,发现有很多论文这两部分没有差别, 个人认为, 摘要是引人入胜的“药引子”,要留悬念;而结论是你论文得出的有证据的东西,要简单明了(很多人写了一大堆,把推测的结果都写上,这种论文质量很差);另外,很多人认为数据越多, 发表的可能性越大,但经过读一些论文, 发现很多人的论文很烂, 感觉就是数据的简单堆积,所以,论文的重点应该在观点上,保证一篇论文一个新观点,已经足够了.3.投稿时,一定要找和你做研究内容相近领域的专家作评阅人,最好是国外的,不是说国内的不好,但就怕有人和你(或你老板)有过节,而且国内的很多所谓专家水平一般,且小心眼;4.cover letter要简单介绍你的工作的创新性,这样便于论文的快速发表, 当然也应该客气几句,让编辑感到心里舒服,主要是夸杂志好之类的话;有人写coverletter,就是写上题目、然后说很荣幸投稿之类地话,也有人干脆把摘要全写上,这样个人认为不好,一定用两到三句话说明你论文“新”在哪,这个非常重要。

5.前些时候看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不能写信催编辑,个人认为没关系,必要的催信能够让人重视你的论文,一定要让人感到,你的论文在这发不了,好多地方在等着发呢(但很多牛杂志,可不吃这套哟,人家不缺稿,嘿嘿).当然写信的时候要客气,说一些快速发表对于学术讨论和促进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之类的话;6.能写英文,就不投中文稿, 特别是不投中文杂志英文版, 好不容易憋了篇英文,还投到低水平的杂志,很不甘心;最重要的是国内杂志要钱,而国外很多不要。自从国内某杂志告诉我他们之所以收我很高的版面费是为了他们的生存时,我发誓包括以后我的学生就不再投中文杂志了(如果要投,对做材料的人,个人认为金属学报不错,目前收费低);

7.坚持就是胜利, 按照审稿人的建议好好改你的论文, 只要坚持投稿, 就一定能够被接收的, 如果论文被某杂志拒稿, 但不提倡降低杂志质量再投(应该根据审稿人意见修改后找合适的杂志);有人认为低影响因子的杂志一定中的几率高, 我也这么认为,但一般低影响因子的杂志论文出稿比较慢!8.英语不好没关系,是人都知道我们英语没英国和美国人地道,但只要能表达清楚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好了,而且等审稿人提出来时,一定要从头到尾改一遍,你会发现,这样多次发论文后,你的英语写作水平在一天天提高,拿两年前的论文过来,自己都感觉写得很烂。哈哈。(有好几次,一些审稿人总说我英语不好,这肯定是母语为英语的审稿人,但回信中,我只能说俺英语不好,地球人都知道,但个人认为英语在科技论文里主要是能让人懂我们的思想就够了,而且我也没有太多的钱去让某些改论文的公司帮我做这些事)。

再加两封催稿信!英语不好,但意思表达到了。第一封,客气点!Dear Prof.Dr.Editor *** I submitted our latest work to your journal *** last November.I want to know the review process.If there are some reponses from the reviewers.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results so that I can deal with it as early as possible? Please understand me that fast publication of our work is important for me.I appreciat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papers.Kind thanks to you for your care.Best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第二封, 很不客气了,他们刚开始说他们的审稿周期很短,但近四个月了,也没消息,所以打算投别的地方.Dear Dr.Prof.***

I am sorry to make you in trouble.It takes too long for reviewing my manuscript(***)which was submitted to Journal “***”.Generally, only about two months are necessary for the reviewing process on my usual submissions to other Journals.Hence, I decide to withdraw this submission.I am sorry to make this decision.Please understand my condition because the rapid publication of my work is important for me and our group.I hope that I have chance to get a rapid publication in this Journal in future.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and kind help.Best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from:http://chl033.woku.com/article/2721025.html

1、对于我们工科的学生,要想写出论文来,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及结论作为支撑,这里所说的数据不一定要很多,主要看你这些数据是否可以证明你论文中的结论。

2、在写论文时,不要把实验数据或图表往论文上面一放,只有描述而没有解释,这是编辑或审稿人最不想看到的文章,如果论文属于这一类,评论信中多半会说这样的论文为实验报告,其实编辑和审稿人他们有时也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出来的,为什么,也在学习。

3、在做实验前,就要考虑写论文了,不要等到作了很多试验,到头来全是:无用!那就惨了。我的经验就是,在试验前,你要考虑为什么要做这试验(实验背景及目的),怎么来做(实验步骤),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可能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结论),通过这样考虑之后,一篇论文的结构基本上出来了,就等着看结果到底如何了,如果和自己猜想的一样,自然可以写论文按照预先设好的步骤。一旦结果不一样,那就要恭喜你了,因为其中有很多东西需要你更深入的研究,可能还会有更大地创新内容。

4、对于写文章,文笔也相当重要,有很好的数据结论但是表达不清楚也不行,应为编辑和审稿人必须为他们的杂志前途着想,他们想让更多的人来读他们的杂志从而提高影响力,所以表达必须很清楚,能够让专业人士和相关学科的人都能够看明白你的论文意思。如果你的文笔不是很好,那就先看一看和你论文类似的文章,档次越高越好,看看别人如何表达的,相似的地方可以模仿。

5、在论文经过自己几次修改后,放他一两天,再回过头来看看,如果自己觉得没有问题,那就给自己课题组有经验的老师或同学看看,看他们给你提出的意见(自己要判断是否可取了)。

6、选择期刊很重要,要不然你投出去后,好消息的就几天退回,怀消息就是几个月退回说不符合杂志范围。选择期刊要根据自己论文的内容,是否和期刊的作者指南相符,此时你最好选者几个不同档次的期刊,从高到低排列,预备被退稿。选择好期刊后,严格按照期刊的投稿要求对论文进行排版,否则你的论文会被编辑退回(这样的论文不在少数),然后大胆地投出去,不管它中不中。

7、等待,特别是第一篇,等待是一个难熬的日子,总是希望投稿后很快就能够收到消息,我曾经也经历过,这也是一个成长过程。

8、收到消息有三种情况,一、接收,恭喜!

二、拒绝,不要气馁,你可以认为编辑或审稿人不识货,当然要认真看拒绝信,看编辑或审稿人给你的评论,这就是你论文向能够发表前进了一步(一定要坚持,成为“拒无霸”就差不多了),修改后投向预先选好的档次低一点的杂志,命中率就提高了。

三、修改后再看,这就是一种无定性条件,这种情况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修改,有条件叫有经验的老师帮助。

9、如果你的论文曾经被一个期刊发表过,接下来所作的工作继续投向这个期刊,命中率就大多了。

我写出来我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处理。

1.对于影响因子。有的影响因子(IF)很高,50/60。比《Science》和《Nature》的还要高。可能有一下原因:

1)排名靠前的,一般都是综述类期刊被引用率当然高。多为一些学会的报告什么的,大多是一些综述性文章,一年也就一期,一期也就几十篇。

2)“综合类”的排名一般比“专业类”的高。

3)有些“不要钱”的比要钱的高,像《Science》和《Nature》上的文章一般30美元/一篇。而很多其他国家、政府和其他机构给于经济支持的都不要钱。但并不是说要钱的都不是好文章。

2.如何选择期刊。是不是只看影响因子高的?

个人认为肯定不是,上面说了。“综合类”的一般比“专业类”的IF高。所以,即使你投的专业类的IF没有综合的高,但是这个综合类的杂志在“业内”人士心中比较高。所以可以选择你所做领域的“权威级”刊物。

发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你的工作,所有一定要发到跟你的研究方向最吻合的杂志。

3.一般美国的杂志对语言要求最低,文风很自由.,你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语法错误,一般审稿人都不会说什么.对语言要求最苛刻的就是英国德国

4.很多好杂志是不要版面费的,就算要版面费,好像学校有规定可以报销,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投。不要因为版面费的问题而顾虑。并不说要版面费的都是差的杂志,但有的可以申请减免。

5.一定要选对杂志!每个杂志都要他的侧重点和内容要求。比如:有的相似的两种杂志,有的侧重“理论”像美国的《PHYTOPATHOLOGY》,而有的侧重于“应用”和其他方面。如《PLANT DIS》。

其次还有格式,每个杂志都它自己的格式(包括图表什么样,图片什么样),要看清楚投稿须知。

6.一些误区:

a)是不是国外的杂志都是SCI,这点肯定不是,有很多人见到一篇英文的文章就以为是SCI,还有写杂志的中文版是被SCI收录的。有人把《Science》杂志认为是SCI。有人拿本重大学报上的问我影响因子是多少?我真的无法回答。好像我国某个部门好像也在给个杂志算什么影响因子,都是时候把我都搞晕了。好像各个学报在国内是有个什么影响因子。对于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b)SCI是不是高不可攀。这个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差距确实很大,有的就非常好发这个没办法。只怪我们选错行了。就我这个方向来说没有那么难。

一般高水平的文章需要有些创新。最好是方法学的创新,但是方法学的创新没有那么容易。一般可以改进一下。其次,中国是一个大国,别人要发文章一般要看国内外研究现状,也需要中国的研究现状,就需要我们的论文发出去。所以,如果你没法进行方法学的创新那就在实验材料上占优势,中国这么大的地方,很可能别人收集的实验材料没有你齐全,所以你再材料上就有了优势,就做了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就极有可能发高水平的论文。

再次.写论文其实就相当讲故事,你如何讲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讲的趣味昂然.一定要把自己的卖点突出来。

所以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做的不错都可以试试往好的杂志投。大胆投稿的好处

不管你写的好不好(当然不能太差,错误一大堆),一定要大胆的投稿。老外审稿都是非常认真的,一般你打一些小的拼写错位都会帮你指出来。需要补做那些实验,还有很多好的建议。他们会一一给你指出来。所以即使你的论文没有被接收,也会得到大量的修改和建议。这样你的就可以接着补做实验,而且文章也变得更好了。说不定论文就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可以投更高水平的杂志。

当然,有很多人不愿意补做实验,或者做实验不划算,赶时间毕业,混文凭......就把自己的论文降一个档次。投在了较低的刊物上。感觉不可取。如何安排写论文的时间。

一般SCI从提交稿件到审结束大概要1~2个月,所以一般大多数人都是做完实验之后再写的,而我们刚开始写英文的论文时很慢,一般要一两个月,这样周期就长了。所以我们可以一般做实验一般写论文。因为论文有的部分是固定的,一旦你的实验技术路线出来了你的材料与方法,前面的引言中的国外内外研究现状、背景,所用的方法部分,都可以写了,然后出来一个什么结果就可以像“填空“一样往里面加,最后讨论,摘要,编排格式。

『注意』:论文的讨论部分很重要,不要说空话。平时做实验室就要留心,多想想出现的现象,问题应该怎么解释。参考文献。

如果你参考的文章很多,到时候可能找你的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可能都要一个月,而又不能胡乱写,老外是很看重这个的,他通常会抽取一篇你的参考文献,看看你是不是引用的上面的,有没有引用错误等等。所以在你读文先的时候,可以做读书笔记,把好的,你认为有用的部分摘抄下来或者用电脑粘贴复制下来,注好是那篇文章、那些作者。这样就会节约很多时间。

『注意』:不要乱写参考文献,只要引用的都要要注明,没有引用的不要往里面写。把有价值的东西做好“读书笔记”,节约写论文中编排参考文献的时间。

『注意』:a 参考文献最好有1/3甚至1/2以上是近5年内的文献,这样的论文会让人感觉有水平些。b 其次,最好找一手的文献,不要那种二手的文献。

10.如何应对和回答审稿人提出的问题。

对于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回答,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要注意措辞,做到“不卑不亢”!就行,把你的观点论据陈述好。a.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

b.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

c.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d.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再就是格式上要些清楚:

1.2.Q:......Q:......A:......A:......要一目了然,让评审看的舒服。不要吧所有的问题混在一块回答。自己看的都烦,不知道回答的是哪个。

下面几楼还有本人收集的一些资料,大家共享下。(由于来源比较杂,各个网络没法列出出处,见谅)*补充:

11.对于选杂志

对于选杂志确实比较困难,首先要选“对口的杂志”,对于影响因子暂不提。杂志从接受手稿到发表的周期很重要。很多你做的工作别人也在同时进行着。很可能你的工作先完成的,而你投的杂志周期很长,别人后完成的,但是投的杂志周期很短,可能会先于你的发表。这就很郁闷的。所以选杂志要注意周期。至于怎么选确实很困难。

首先:你可以看看发表的论文从接收到正式出版要多少时间。其次:那就是问问投过那些杂志的人。可以问下和你做相似实验,并且投过你感兴趣的那些杂志的师兄师姐们。也可以在网上求助和搜集信息。总之,选择杂志是很很复杂的事情,要综合考虑。12.写论文时,首先:不要一味地贬低别人的论文的价值,不要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缺点”比。要对别人的工作做“客观的评价”。

其次:忌讳用最高级,什么最先进、原创....除非你实实在在的、从根本上是原创的。from:http://chl033.woku.com/article/2718239.html 如果你希望你的会议论文被EI收录,请参照以下经验:

一、会议论文出版社:会议EI收录其实与主办方关系很小,甚至没有任何关系,第一要素主要处决于论文会议集的出版单位,根据经验,列举全球著名出版社如下:

1、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100%EI收录

2、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出版社(ASME):100%EI收录

3、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社(ASCE):100%EI收录

4、美国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学会出版社(IEEE CS):99%EI收录

5、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出版社(IEEE):90%EI收录

6、英国工程技术出版社(IET):90%EI收录

7、法国Atlantis Press:70%

二、在确定第一要素后,请考察会议主席的诚信度

1、国际一级学会发起:如IFAC、IEEE等。如果IEEE发起的会议IEEE要占51%的注册费,因此,该类会议注册费均在500美元以上。请注意中国2007年只有一个是IEEE发起的,即ICMA2007,其他均不是,2008年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会议是IEEE发起。

2、国家一级学会发起:如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讯学会等,如WCICA、CCC等

3、各大学校级领导:中国大学校级领导作为主席办国际会议具有中国特色(如ICTE等)。

4、国际一级学会技术支持:如IEEE CS、IEEE、IET、ASME、ASCE等。如ICIC、ICNC)

5、其他学者

三、掌握以上两点后,请注意你的论文格式与英文摘要的书写,四、EI自然OK!

1、我仅仅讨论的是EI收录的技巧,不是讨论会议的水平。会议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像期刊,每个都有一个影响因子。

2、ICMA2007确实是2007年唯一在中国由IEEE发起的会议。另外,它不是由IEEE CS出版,而是由IEEE出版,区别于其他会议有三点(1)会议常规注费费高500美元,因IEEE要占大头。(2)设有IEEE会员注册费,这是IEEE会员的权利,因为他们每年交纳500-1000元的会费。(3)EI收录快,两个月全部搞定,这是组织方与IEEE的约定。

3、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确实是全球最高水平的出版社,尽管LNCS被SCI淘汰,但在国外,还是得到同行的认可。LNCS仍然被EI和ISTP双收录,收录的时间处决于出版商论文集递交的时间与EI对论文进行加工时间。由于LNCS出版量太大,且这两年大部分集中在东亚,由于担心被EI也淘汰,所以在大量减少出版量的同时,现在开始延迟递交,获取一个每年的EI收录的平衡,不至于全部集中有2006和2007年,另外他们也希望在2009年重返SCI。所以LNCS出版的论文EI收录肯定没问题,只是时间问题。另外,国内知名大学学报均想向斯普林格出版社靠拢,如武汉大学学报英文版和中南大学英文版均改由斯普林格出版,已从EI中国收录期刊中消失,不过他们已成功被SCI收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斯普林格出版社的影响力。

3、如果你只是希望论文能被EI,建议你不要投欧美国家的会议,因为他们对EI检索根本不重视,因此,有些会开完后论文集根本不送EI总部,或者拖得很迟。作者曾参加23次国际会议,其中的21次被SCI/EI/ISTP收录,唯一的两次没有被收录的恰恰是2004年美国举办的两个知名国际会议,所以,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论文被收录,没必要舍近求远,况且欧美国家的会议注册费在500-800美元间,特贵。

4、英国的IET出版的能EI,一般9个月左右,我06年曾参加了一次国际会议,只发表了论文摘要,居然也被收录了,成了我最短的EI收录论文,仅仅约500字。

5、上面只是我的经验,当然你们无法考证,我发表的5篇斯普林格出版社全部EI、ISTP收录,其中3篇SCI收录。发表在IEEE CS上的6篇全部EI、ISTP收录,发表在IEEE上的5篇中全部ISTP收录,4篇EI收录,一篇没被EI收录是2003年的ICNNSP。发表在IET上的两篇全部EI、ISTP收录。发表在ASCE上的两篇全部EI、ISTP收录。我同学发表在ASME上的3篇全部EI、ISTP收录。

6、国际一级学会发起的会议诚信度应该不需要说明。

7、国家一级学会成员主席一般都是院士,他们的诚信度也应该不需要说明。

8、各大学校级领导做主席,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因此,发布的会议信息可靠信更高。from:http://chl033.woku.com/article/2816120.html 文献检索技巧

文献检索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数据库进行检索,但由于购买的电子数据库基本都只有1997年以后的文献,文献量比较少,而且很多领域属于落后于国外20-30年的研究,一般很难查到,即使能查到出处,但无原文。文献查找是个费时费力的事情,需要细心和耐心,反复查找,以下谈谈个人关于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查找的一些经验。① 搜索引擎的高级功能

搜索引擎主要 1.? SCI/EI/ISTP/一级期刊的基本知识;2.? 如何利用数据库和查找文献; 3.? 如何寻找领域前沿;

4.? 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和投稿; 5.? 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1.1 SCI 1.1.1 SCI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拥有的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SCI是SCI的光盘核心库;而SCI-Expanded(简称SCIE)是SCI的扩展库。国内高校在统计论文索引情况时一般对SCI和SCIE都认可为SCI索引。

1.1.2 ISTP会议录索引

ISI Proceedings(ISTPJ.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 A J.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ORSA Journal of Computing Nordic J of Computing(BIT)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Random Structures & Algorithms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Reputable:

Applicable Algebra in Eng., Comm., and Computing Applied Maths and Computation BIT: Computer Science and Numerical Mathematics Bulletin of the European Assoc.for Theoretical CS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s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Combinatorics, Probability & Compu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OR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 International Intl Jnl of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Others:

Problem Solving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Algebraic Combinatorics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Designs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lgorithmics 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 Intl Jn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SIAM Journal of Algorithms and Discrete Methods SIAM Journal on Algebraic and Discrete Methods 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 SIAM Journal on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Nav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Journal of Scheduling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binatoric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s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AREA: Hardware and Architecture

Premium: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IEEE Trans on Computers Integration: The VLSI Jnl VLSI Design

Leading: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Jnl of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Microprocessing and Microprogramming

Reputable:

Computer Design Digital Processes Electronics Letters, EUROMICRO Jnl Jn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 Jnl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 Supercomputer IEEE Journal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s for Intelligent Machines

Others: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cal Journal of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The Linux Journal IBM Application System/400 Technology Journal Journal of System Architecture NEC Techn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ided VLSI Design MRS Internet Journal of Nitride Semiconductor Research Standards and Interface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 and Microcomputers Journal of Micro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User Modeling and User-Adapted Interaction The X Resource: A Practical Journal of the X Window System Hewlett-Packard Journal AREA: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Premium:

ACM Trans on Programming Languages & Systems 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Jnl of Functional Programming ACM Trans on S/W Eng and Methodology Formal Methods in System Design Lead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ogic Programming(past: Jnl of Logic Programming)IEE Procs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imulation Multimedia Tools & Applications Intl Jnl in Computer Simulation Integrated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putable:

Computer Graphics Forum: Jnl of the Europ As.for CG Computer & Graphics Intl Jnl of Applied Software Technology Jn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Mathematics Simu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 The New Review of Hypermedia & Multimedia: Apps & Res Trans of the Intl Assoc for Math and Comps in Simuln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ing & Analysis Trans of the Society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ing Engineering Computations SoftwareElectronic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Policy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Jnl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Jn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Parallel Computing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Jnl of High Speed Networks Wireless Networks Queueing Systems The Intl Jnl of Supercomputer Applications ConcurrencyCommunications IEICE Trans on Fundamentals of Elec., Comm., and Comp.IEIC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 Mobil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ons Review Distributed Systems Engineering Jnl Intl Jnl of High Speed Computing World Wide Web Journal Electronic Networking Intl Jn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Journal of Cryptography Internet Security Journal Journal of Networks and System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reless Information Networks An Interactive Journal of Mobile Computing Computer Design Digital Processes EUROMICRO Jnl Jn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 Jnl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 Supercomputer IEEE Journal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s for Intelligent Machines Others:

Information & Systems Technology Jnl of Computer Security Parallel Processing Letters IBM Systems Journa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USENIX Computing Systems Journal AT&T Technical 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etworking: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Fujitsu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Journal Computer Music Journal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ICL Techn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 Journal of Supercomputer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Journal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Journal The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edia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ime-Critical Comput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AD/ CAM & Comp.Graphics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for Computers,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faces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Web Journal Microsoft Systems Journal Journal of Data & Computer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 Journal of Imaging Technology INESC Journal on Junior Activit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Digital Systems IVHS Journal Journal Design Automation and Fault Tolerant Comput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oice I/O Society Journal of th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Real-Time Imaging Journal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Journal of Advanc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I Technical 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active Multimedia Association Transputer Communication Journal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Designs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Reliable Computing Journal of Digital Library Research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cal Journal of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The Linux Journal IBM Application System/400 Technology Journal Journal of System Architecture NEC Techn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ided VLSI Design MRS Internet Journal of Nitride Semiconductor Research Standards and Interface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 and Microcomputers Journal of Micro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User Modeling and User-Adapted Interaction The X Resource: A Practical Journal of the X Window System Hewlett-Packard Journal

AREA: Biomedical

Premium:

Jn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JAMIA)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 Leading:

Computer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 Medicine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Bioinformatics

Reputable: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he BioSciences: CABIOS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Medical Informa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Others:

Journal of 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Computing Australi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mputer Aided Surgery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Computing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AREA: General Computer Science and Related Journals

Premium:

SIAM Jnl on Discrete Mathematics Operations Research Lead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ACM Computing Surveys Procs of the IEE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IBM Journal of R & 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Adaptive Behavior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Discrete Mathematics

Reputable:

Computer Journal Computing Fuzzy Sets and Systems IBS Computing Quarterly Information Sciences Intl Jn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echnology Intl Jnl of Computer System Science & Engineering Jn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n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Jnl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ustralian Computer Jnl Journal on Universal Computer Science IEICE Trans on Infomation and Systems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Finite Fiel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structional Science

Other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Computer/Law Journal Journal of Law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 of Combi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Combi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ology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Th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Social Science Computing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Journal of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Journal Japan Journal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Cybermetr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ometrics, Informetrics and Bibliometrics Journal of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 Journal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AICHE Journal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Computer Society SMPTE Journal CSCW-Journal ICCA Journal Journal of ASI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 URISA Journal INFORMATIK Journal of the Swiss Informaticians Society Journal of KISS, The Korea Information Science Society Journal of Informatics in Primary Care AIEDAM journal NCR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Journal of the Swiss Computer Science Society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ustralian Computer Science Communications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ISPRS Journal Journal of RTS Abakus, The Journal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t.,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Advances in Computers Design Automation of Electronic Systems(TODAES)Letters on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Systems(LOPLAS)SIGIR Forum SIGPLAN Notices Operating Systems Review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 Electronic Notes in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Information Fusion AI Communication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Computing Systems Markup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Software Focus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Practice Systems and Computers in Japan Acta Cybernetica Colombi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RCC)Informatica(Lithuanian Academy of Sciences)Informatica(Slovenia)DBMS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http://chl033.woku.com/article/2816381.html 影响因子--国外优秀计算机科学期刊50种 1 BIOINFORMATICS 1367-4803 4.615 2 J MACH LEARN RES 1532-4435 3.818 3 IBM J RES DEV 0018-8646 3.700 4 IEEE NETWORK 0890-8044 3.400 5 IEEE PERS COMMUN 1070-9916 3.048 6 J COMPUT AID MOL DES 0920-654X 2.931 7 IEEE T PATTERN ANAL 0162-8828 2.923 8 IEEE T MED IMAGING 0278-0062 2.911 9 J CHEM INF COMP SCI 0095-2338 2.902 10 MIS QUART 0276-7783 2.872 11 ACM COMPUT SURV 0360-0300 2.769 12 MED IMAGE ANAL 1361-8415 2.680 13 IEEE T IMAGE PROCESS 1057-7149 2.553 14 USER MODEL USER-ADAP 0924-1868 2.524 15 IEEE ACM T NETWORK 1063-6692 2.408 16 COGNITIVE BRAIN RES 0926-6410 2.404 17 NEURAL COMPUT 0899-7667 2.313 18 HUM-COMPUT INTERACT 0737-0024 2.310 19 J MOL GRAPH MODEL 1093-3263 2.293 20 IEEE T INFORM THEORY 0018-9448 2.045 21 INT J COMPUT VISION 0920-5691 2.034 22 INFORM SYST 0306-4379 2.000 23 MACH LEARN 0885-6125 1.944 24 IEEE INTELL SYST 1094-7167 1.905 25 CHEMOMETR INTELL LAB 0169-7439 1.841 26 ANNU REV INFORM SCI 0066-4200 1.778 27 J AM SOC INF SCI TEC 1532-2882 1.773 28 ARTIF INTELL 0004-3702 1.769 29 IEEE T VIS COMPUT GR 1077-2626 1.741 30 NETWORK-COMP NEURAL 0954-898X 1.733 31 J ACM 0004-5411 1.708 32 J CRYPTOL 0933-2790 1.647 33 NEURAL NETWORKS 0893-6080 1.557 34 J COMPUT PHYS 0021-9991 1.553 35 ARTIF LIFE 1064-5462 1.526 36 BIOL CYBERN 0340-1200 1.511 37 INFORM PROCESS MANAG 0306-4573 1.506 38 COMMUN ACM 0001-0782 1.497 39 IEEE T EVOLUT COMPUT 1089-778X 1.486 40 IEEE T COMPUT 0018-9340 1.484 41 IEEE T NEURAL NETWOR 1045-9227 1.404 42 ACM T INFORM SYST 1046-8188 1.385 43 J STRATEGIC INF SYST 0963-8687 1.346 44 COMPUT FLUIDS 0045-7930 1.344 45 AI MAG 0738-4602 1.328 46 IEEE T FUZZY SYST 1063-6706 1.324 47 INFORM MANAGE-AMSTER 0378-7206 1.299 48 J INFORM TECHNOL 0268-3962 1.268 49 CMES-COMP MODEL ENG 1526-1492 1.256 50 J MOL MODEL 0948-5023 1.235 from:http://chl033.woku.com/article/2893387.html SCI论文全攻略之构思与撰文 推荐

一、写作框架和各部分要求

Title: Be short, accurate, and unambiguous;Give your paper a distinct personality;Begin with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Introduction: What is known;What is unknown;Why we did this study?

Methods: Participants, subjects;Measurements;Outcome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Statistical methods.Results: Sample characteristics;Univariate analyses;Bivariate analyses;Multivariate analyses.Tables and figures: No more than six tables or figures;Use Table 1 for sample characteristics(no P values);Put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in a figure.Discussion: State what you found;Outline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Discuss the relevance to current literature;Outline your implications with a clear “So what?” and “Where now?”

References: All citations must be accurate;Include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rigorous, and most recent literature;Quote only published journal articles or books;Never quote “second hand”;Cite only 20-35 references.Formatting: Include the title, author, page numbers, etc.in headers and footers;Start each section on a new page;Format titles and subtitles consistently;Comply with “Instructions to authors”.二、英文写作的语言技巧

1.Introduction:

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在叙述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提出一种新方法或新方向。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little attention/little work/little data/little research……)(or few studies/few investigations/few researchers/few attempts……)(or no/none of these studies……)has(have)been done on(focused on/attempted to/conducted/investigated/studied(with respect to))。如:Previous research(studies, records)has(have)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misleaded.thus, these previo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Uncertainties(discrepancies)still exist……研究方法和方向与前人一样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强调自己工作: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rare, less accurate),We need to(aim to, have to)provide more documents(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essential)……

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However之前介绍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反或相关的问题。比如:(1)时间问题;(2)研究手段问题;(3)研究区域问题;(4)不确定性;(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如果你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比较新,你可大量提及时间较老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However)表明“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如果你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或研究方向,你可提出当前流行的方法及其物质性质,然后(However)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方法研究甚少;如果研究涉及区域问题,就先总结相邻区域或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However)强调这一区域的研究不足;虽然前人对某一问题研究很多,但目前有两种或更多种观点,这种uncertainties或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如果自己的研究是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可对比,你就可以自信地说“根据假设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证实这种结果”等等。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reliability)of the……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fall away)with our proposed method(approach).B.提出自己的观点:We aim to//This paper reports on//This paper provides results//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thod//This paper focus 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introduction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为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就必须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1)时间尺度;(2)研究区域等。如涉及较长的时序,你可明确提出本文只关心某一特定时间范围的问题,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younger)……如有两种时间尺度(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研究区域的问题,和时间问题一样,也需明确提出你只关心某一特定区域!

D.最后的圆场: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有什么帮助”;或者说further studies on……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or elsewhere)。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争论(arguments)。

2.Discussion:

A.怎样提出观点: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reviewer置疑。(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We confirm that……(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We believe that……(3)通常,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用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4)在极其特别时才可用We put forward(discover, observe)……“for the first time”来强调自己的创新……(5)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interrprete this to…)Or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caused by)attributed to resulted from……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It seems that……can account for(interpret)this……Or It is posible that it stem from……要注意这些结构要合理搭配。如果通篇是类型1)和5),那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如果全是2),肯定会遭到置疑。所以要仔细分析自己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可信度。

B.连接词与逻辑: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毛病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方法如下。

(1)注意句子上下连贯,不能让句子独立。常见的连接词有,However, also, in addition, consequently,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Similarly, Unfortunate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In order to, despite, For example,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thus, therefore……用好连接词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意思明确。比如,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文献,最早的文献可用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接下来可用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再接下来,可用Afterwards, CC……如果还有,可用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AA put forward that……In contrast, BB believe or Unlike AA, BB suggest or On the contrary(表明前面观点错误),如果只表明两种观点对立,用in contrast BB……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AA suggest……Similarily, alternatively, BB……Or Also, BB or BB allso does……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表明递进关系可用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是否较好地应用了这些连接词。

(2)注意段落布局的整体逻辑: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逻辑结构。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m have to be addressed.The first question involves……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The third aspect deals with……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也可以直接用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当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

(3)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小标题是把问题分为几个片段的好方法。通常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重要的数据或结果;补充说明部份放在最后一个片段。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分为多个档次;除了本专业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

C.讨论部分包括什么内容?(1)主要数据及其特征的总结;(2)主要结论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3)本文的不足。对第三点,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但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讨论时一定要说,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We concentrate(focus)on only……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2)结论有些不足,The results do not imply……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or be taken as evidence of)……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ne this from this data……Our results are lack of……但指出这些不足之后,一定要马上再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伏笔。Not withstan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study does suggest……However,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if we consider……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用中文来说这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

3.Others:

篇5:sci论文投稿指南

sci论文投稿百分百录用

总是让人又爱又恨,要是通过审核,那简直是欢天喜地,得意洋洋地在各个论坛里宣布这个好消息,顺便得瑟一下,但是万一没通过,又有着这个“傲骨”不重复投递,那就要哭天抢地了,花了这么长时间不说,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有所怀疑,小编也曾经历过这种惨痛时光,因此想要给大家支些招,让大家早日脱离苦海。的第一步是要有稿可投,稿件质量就是金字塔的底部,要是你连底都没有打好,这个金字塔当然是建不起来的,论文到底怎么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sci论文写作经验高分发表总结》和《sci论文写作范文精简版》等文章中小编已经不厌其烦地教过大家啦,第二步是什么?当然是投稿,投稿之前要选好sci期刊,有很多人在选择sci期刊时有一个硬性标准,就是影响因子,sci影响因子就是sci期刊前两年收录的文章在这一次被引用的次数,然后经过一些算法算出来的指标,大家也可以猜到影响因子越高,这个期刊的影响力和水平也就越高,大家量力而为就好,一般小编选择2到4的期刊,这个区间的期刊学术性也有,发表难度也没有那么大。的问题小编就讲到这里,要是你还没有看过瘾,英文不好也能SCI投稿成功》介绍了英文sci论文的投稿过程。

上一篇:工作每月思想汇报下一篇:2024年增城教师招聘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