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2024-04-14

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瓦埠镇二0一一年度发展民营经济工作

总结

2011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尤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措施,今年新增私营企业3户、个体工商户70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25%,民营经济纳税额占税收总量的85%,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现将一年的工作简单总结一下。

一当前我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度我镇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年民营企业经济销售收入达2.5个多亿,比去年增加2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75万元、税收345万元,从业人员2156人、职工收入1585万元、新增投入16718.128万元、现有企业33家,其中东伦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名牌电器塑料配件科技含量较高,正在着手申请科技创新型企业;金源公司年出口创汇达千万元;新建的寿县双盈时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拥有自主进出口经营权,开业后年出口外汇1000万美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400人以上;新建的寿县彦宝工艺品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扩建的安徽君湖刘老根生态农庄是一个集会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它的建成将成为我镇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为了让创业人员及时掌握有关政策,镇政府在镇服务中心设立创业服务窗口,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咨询和办事流程服务,我镇民营企业为本地区提供就业岗位2千多个,民营经济税收占税收总额的85%,所以民营经济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1.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镇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专抓队伍,明确分管负责人的职责和其他班子成员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形成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压力,同时强化调度和制定奖惩制度。

2.加快创业基地建设

镇政府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投入,硬化了路面,自来水、高压线路直达园区,园区土地由镇政府预先转让过来,投资者进入园区可直接进行厂区建设,为投资者入园建设节省了很多宝贵时间。

3.做好信息服务

在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创业窗口,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办事流程服务,在镇广播站开设创业政策和信息专栏,发布投资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劳动供求等有关咨讯。

4.加大融资担保扶持

鼓励镇干部职工为镇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全年镇干部职工为企业提供担保资金达120多万,缓解了部分企业资金困难问题。

5.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设立专门机构抽调专人办公,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当前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1.是规模不大。经济总量小很多民营企业规模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融资和技术研发问题。政府应当“为人们做那些他们想做,但仅凭个人力量根本无法做到或做好的事情”。受现行金融政策的制约,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扩大规模和进行技术创新缺乏资金支持。

2.私营企业主要以商贸型为主,生产型和科技型企业偏少。

3.是经营业主科技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创新能力差。

4.是多头管理,体制不顺

四全民创业工作情况

回乡创业人数达50多人,回乡创办企业13个,其中今年新增3个,农民工还乡人数260人,其中就地就业人数325人,接受技术培训105人。

五几点建议

1.利用盘活闲置资产或租赁经营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在目前形式下,想靠征用土地上项目,上规模难度非常大,而通过盘活闲置的土地、厂房或租赁土地(除耕地)则是解决用地问题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要减少办公场所,提高土地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2.加快发展壮大信用担保商会,建议县里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不断注入信用担保基金,扩大贷款规模,逐步解决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3.建议县里出台政策规定,凡到企业收费部门,必须经过县政府批准,并出具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让企业明白哪些该收,哪些不该收,该收多少。

4.优化“五个环境”,即以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环境为突破口,创造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入手,带动整个发展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清除妨碍民营企业大发展的各种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一是创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下大气力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优化法制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

2011年工作目标: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改善,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改进,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明年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30%;上交入库税金增幅20%;固定资产投入增幅30%;就业人数达到2800人,增幅30%;新增注册个体工商户90户,新增私营企业3户。

寿县瓦埠镇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0日

篇2: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经合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 “建设更富活力、更具人文、更为宜居的美丽南郑”目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奋力实施“对外开放和项目带动”战略,以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为重点,有效借助节会平台,充分发挥小分队主力作用,强化宣传推介,内联外引,跟踪服务,狠抓重大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今年工作回顾

(一)招商成果不断扩大。今年,我县积极参加了省、市组织的·龙岗文化旅游艺术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第十七届西洽会、第二十届津洽会及环渤海小分队招商活动、第二十四届西交会、陕南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合作交流活动、汉中--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项目恳谈会、汉中天津经贸合作活动等大型经贸洽谈活动8次;积极“走出去”,自主举办重点招商活动8次,先后前往江西、河南、江苏、西安等省市,就高端建筑陶瓷、发饰品生产线、电梯生产线等项目进行接洽,诚邀投资商来县投资;接待各界客商50余起,邀请陕西东方智慧企业家联合会、美国陕西商会、XX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交大西安校友会西部企业家同学会来县考察洽谈,取得阶段性成效;与交大西安校友会西部企业家同学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初步确立了在论坛研讨、投资合作、人才培养、慈善事业等领域的长效合作意向,并争取到同学会部分企业家110万元的公益事业捐赠。截至目前,成功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181.51亿元,协议引资181.36亿元。另有一批新洽谈项目正在积极跟进洽谈。

(二)项目推进良好。今年,县委、县政府强化了项目推进机制,对签约项目和正在洽谈的、有初步意向的招商项目都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抓制、领办的制度,加大了项目服务协调力度,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1、新签约项目进展顺利。今年西洽会上,我县签约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160.2亿元,截至目前到位资金6.5亿元。其中:圣水文化旅游园区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正在修改完善建设性详规、编制文物保护区规划;红寺湖大孤山生态休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已投资0.5亿元,完成了项目规划、可研、环评、立项、施工图等前期工作,正在实施护坡及环境整治等工程;汉山新城建设项目已投资1亿元完成了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征地拆迁等工作;天汉大道南段区域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0.81亿元,完成高速公路以北约800米路基工程;发饰品生产线项目已完成投资0.33亿元,厂区围墙正在施工;廉泉新区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0.15亿元,目前进行项目前期工作;汽车安全测试系统产业化项目已投资0.56亿元,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及建筑基础施工;老年休闲度假村项目已投资0.44亿元,正在办理土地过户手续。此外,我们还签约了一批项目,其中:重汽发动机配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1亿元,正在订购设备;唐龙低速微电动汽车生产线项目、陕西东泰光热制冷设备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三峡新能源公司风电场开发项目、茶叶基地及加工厂建设等项目正在办理前期相关手续。

2、重点续建项目进展良好。黎坪景区合作开发项目已累计投资6.55亿元,部分景区和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改善,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0万元;今年接待游客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0万元;龙头山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已投资0.59亿元,完成景区道路7.8公里路基工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正在修改完善;生态型油茶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到位资金0.59亿元,新建加工基地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金色蓝镇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元,目前六栋多层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幸福嘉苑二期开发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46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三期两栋楼主体施工。

(三)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今年,市上下达我县招商引资目标任务35.06亿元,较去年净增3.185亿元。为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管理,对22个镇和18个部门分解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按月汇总通报,定期检查考核,截止目前,全年实际完成到位资金47.35亿元,占市上下达目标任务35.06亿元的135.05%。其中:省外合作项目到位资金22.44亿元,占任务21.28亿元的105.5%;省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24.91亿元。

(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我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将招商的重点放在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洽谈和引进上,并引导各镇及相关部门在引进项目过程中,要注重项目质量,引进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今年新签约的8个项目中,产业化项目有5个,占到了62.5%。今年全县45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招商引资项目25个,占55.6%。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3.19亿元,汉中中材、东方希望、汉中锌业、胶东水泥、托普制药、天鸿基矿业、中梁建材等一批招商引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跻身为全县43家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壮大了县域工业经济实力,培植了新的财源,旅游文化、商贸流通等三产服务业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综合体、精品住宅项目相继实施,有力推动了城市建设进程。

(五)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了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加强机关建设。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全面提高全局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副职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群众评议”活动,采取征求意见、民主评议、班子评价等形式,对副职领导和局属3个科室负责人的政治思想、服务意识、行政效率、廉洁从政、履职情况等方面进行重点评议,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三是结合部门职能,加强效能建设。始终将“高效、快捷、优质”服务作为我局队伍建设的重点,坚持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各项制度,热情接待来我局投资、咨询的每一位客商,主动为客商、为项目服务,得到企业的好评;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党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认真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各项要求,坚持做到政治上清醒、精神上高尚、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朴实、生活上廉洁,保持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实行“交心谈心”制度,由局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进行各项工作谈话,分管领导与分管科室人员进行工作谈话、廉政谈话,充分发挥教育在先、事前监督的积极作用,及时了解了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有效化解互相之间的分歧、矛盾,增进了大家的团结合作,促进了局机关工作效能的有效提升。

(六)积极完XX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结合日常工作,认真做好“三促进三落实”、扶贫开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普法、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统计、双创等相关工作,及时完XX县上各项中心工作任务。

二、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付出了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年度任务完成比和大项目的数量上对比,我们与周边汉台、城固、XX县、XX县等县区尚有差距,甚至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土地报批手续复杂,耗时长,用地指标紧张,项目选址难等因素影响,新签项目进展缓慢。二是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包装力度不够,重大项目、产业项目储备不足,前期工作薄弱,有的可操作性差。三是我县工业园区起步晚,受财政影响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招商企业的入驻。四是个别镇、部门对目标任务仍不够重视,工作上仍欠主动,责任意识不强,措施不力,对目标任务重视不够。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三、明年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思路

明年, 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积累发展后劲的重中之重,顺势而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和项目带动战略;以转变招商理念、扩大招商成果、提高招商质量为目标,以加强项目策划包装为基础,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领域,推进三维招商,主动出击,招大引强,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实效,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后劲,推动“三县”目标建设进程。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发展信心。要找准差距,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将来自招商引资的压力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传递到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县域实力、积累发展后劲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主动出击,打好招商“组合拳”。一是充分利用大型经洽活动在资源量、信息量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外宣传推介,促成一批大项目签约。二是坚持“走出去”的招商战略,重点做好自主招商活动,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成渝经济圈等发达地区的联系,开展多层次经贸交流活动。三是引导和调整招商重点,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三产三大领域,突出产业招商,切实优化项目结构,整体提高招商质量。

(三)完善推进机制,抓好项目跟踪落实。切实推行重大项目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招商引资项目转办制、重大项目领办(代办)的制度、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包联制度,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协调沟通,形成招商合力。

(四)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论证和包装。一是整合力量,统筹资源,做好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土地储备和产业项目的策划、包装;二是做好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和仓储物流等服务业项目的策划包装;三是围绕农业五大支柱产业和后续产业,高标准策划一批农业专业园区和观光、休闲为主的现代农业项目。四是围绕推进城镇化和汉中“双百”城市发展战略,重点抓好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现代商务等项目策划和包装工作。

篇3: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稳妥地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3者关系, 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总体而言国民经济运行良好。

近年来, 一系列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 也有效提升了我国经济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自2009年我国经济触底回升以来, 中央在2010年上半年出台了包括控制信贷投放、房地产新政等调控政策, 以及鼓励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振兴等激励政策;2010年底,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趋热苗头、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加大等新情况, 中央及时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今后一个时期, 撇开投资膨胀和货币流动性仍然充裕的因素不说, 导致这一轮通胀的原因还没有消除。从国内看, 成本推动压力成为长期趋势。各地、各方面加快发展的动力较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 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成本逐步上升, 节能减排和资源价格改革、税费改革也在推进, 这些都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1 GDP减速增长态势已现全年呈“前高后低”态势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16万亿元, 增速为9.2%, 较2010年放缓1.4%。分季度看, GDP增速呈现逐季放缓态势, 从第1季度的9.7%, 到第2季度的9.5%, 到第3季度已经回落至9.1%, 第4季度回落至8.9%, 这是自2009年3季度以来首次增速下滑到9%以内。数据表明当前经济呈现减速增长态势, 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基本消除。2011年全年经济增速下滑, 主要是受到了宏观调控的影响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所致。自2010年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 央行已连续11次上调存准率和6次加息。货币环境相对收紧, 对中国过热的经济是一种降温。同时, 由于欧美债务危机在第3、第4季度连续发酵, 导致国际金融动荡, 国外投资、消费减弱, 对中国出口构成了压力, 加上人民币的升值, 进一步抑制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图1) 。

2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但出口增速4季度以来显著回落

2011年, 我国的进出口总值是36 420.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5%, 增速较前11个月放缓1.1%;其中出口18 986亿美元, 增长20.3%;进口17 434.6亿美元, 增长24.9%, 3项指标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 再创历史新高。尽管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情况良好, 但影响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1) 近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势头更加明显, 下行风险增大;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国际市场需求不振。 (2) 经贸摩擦和保护壁垒事件增多, 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 加剧我国出口形势。 (3)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成本上升因素等致使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增加。预计未来数月出口增速可能继续下滑, 出口形势愈加严峻。

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保持高位趋缓态势

2011年全年, 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为30.19万亿元, 同比增长23.8%, 相比上半年、前3季度增速分别回落1.8%、1.1%, 继续呈现高位趋缓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一部分原因是由于2010年基数比较高, 导致同比增速趋缓;另一部分原因是2011年1月份开始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限制高耗能行业投资、节能减排以及高铁停工、工业投资增幅减缓等因素, 共同致使度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增幅回落。其中房地产投资增幅下滑加快是其主要原因。

第二节全年房地产市场走势

2011年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 无疑是不平凡的1年, 以限购和限贷为核心的政策奏出近10年以来的调控最强音, 关于房地产市场全线败退、房地产企业普遍告急的报道也时常见诸于各类媒体。尽管如此,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仍然显示, 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 740亿元, 同比增长27.9%。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增幅回落明显, 其中12月单月同比增速为12%, 比11月增幅下降8%。全年而言, 房地产投资单月高点出现在6月、9月和12月3个月份, 6月和12月的高点符合历史规律, 主要由于开发商竣工报备高峰所致。而2011年另一个新出现的投资高峰为9月, 我们判断应与9月份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开工建设有关。

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亿m2, 同比增长4.9%, 增速比2010年回落5.7%。由于2011年一二三线城市受调控影响带来的成交量萎缩, 四五线城市销售面积占比较年初上升了9%, 达到73%。而值得关注的是, 调控的持续使得销售的减速逐渐传导至这些上半年增速表现仍比较稳定的低级别城市, 使其销售增速从上半年的月均20%左右下降至12月的14%。从监测的主要重点城市来看, 目前的库存去化月数为15个月, 全国平均数或将低于此标准, 但由于受到销售去化持续减速以及向低级别城市蔓延的影响, 我们判断全国的库存水平仍将在2012年1季度继续攀升。

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 119亿元, 增长12.1%, 增速比2010年回落6.8%。销售均价为5 377元/m2, 同比上升6.9%。从最终公布的房价上涨幅度来看, 应算符合年初中央及各地政府制定的全年房价控制目标 (低于GDP增幅或低于10%等) 。由于2011年各地采取限制高价房入市以及临时管理高价房备案等各种手段完成房价控制目标, 这样的全国房价涨幅数据应该并没有太多惊喜。

1政策环境:房地产调控持续加码

2011年, 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 中央政府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1月, “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 “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 限购城市从2010年的不足20个大幅增加到40多个;7月初,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二三线城市也要限购”, 随后台州、珠海等城市跟进, 限购城市数增加到近50个;10月底, 1 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提前实现;始于2010年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在2011年不断细化和落实, 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两手抓, 行政与经济手段进一步细化。

2政策调控影响显现

从全国来看, 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分别为29.9%和20.5%, 增速在2010年35%~40%的历史高位上持续回落;商品房需求在2010年的高位基础上继续增长, 1—11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5%和16%, 增速比2010年全年略有下降。从重点城市来看, 2011年1—11月, 一二线代表城市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5%和7%, 但9—11月单月同比降幅均在30%左右, 且降幅有扩大的趋势。从绝对量来看, 一线城市近期成交量已低于2008年低点, 二线城市表现各异。价格方面, 9月百城住宅均价出现近1年来的首次下跌, 10—11月跌幅略有放大;近3个月一二线城市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 主流品牌企业纷纷实行“以价换量”策略, 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过20%, 新开楼盘亦以相对周边较低的价格优势进入市场;而非限购的三线城市价格总体较为平稳。

3土地出让总量略有增长

2011年1—11月, 全国133个城市土地招拍挂市场各类土地总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5.6%, 但主要受商办和工业用地增长带动, 同时, 土地出让金总额小幅下降1.8%。1—11月, 住宅用地量价水平持续低于2010年同期, 成交面积和楼面地价分别下降11%和9.9%, 而北京等10大城市分别下降23.5%和14.1%, 降幅大于总体水平, 其中天津、杭州成交面积降幅接近或超过30%, 上海、南京平均楼面低价降幅超过40%。

4品牌房企销售业绩增长

篇4: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5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召开《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5-2024):攀登效率高地》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刘培林主持会议,陈昌盛、许伟、王金照、刘涛、吕刚、许召元、何建武等参加了会议研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致辞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观点。本书是课题组系列研究的第三辑,围绕国民经济总体情况、需求面、供给面、产业、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资源环境等主题,在分析具有中长期意义的新趋势、新特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前两辑研究中的未来十年增长前景预测,并对2015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和分析,同时对各相关领域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课题组的研究认为,近五年来出现的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是规律使然。今明两年很可能是中高速增长的触底期,需要缓冲性宏观政策与效率导向改革措施的协同配合,加快实现转型再平衡,为全面持续提升要素生产率,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触底的一个关键变量是高投资触底。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两只“靴子”已相继落地。如果房地产投资能回落到位,加上新增长点的成长,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望成功触底。

该丛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篇5:街道年度经济工作总结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决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街道经济工作全面发展

按照今年的经济工作目标,我街道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加大地区开发力度,全力推进街道经济平稳发展。

1、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固定资产全年计划00万元,截至10月份,累计上报数185982万元,占年计划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6000万元,截至 10月份,累计完成5407万元,占年计划90%。1-10月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561元,同比增长15.3%。20引进内资全年计划 35000万元,截至10月份,累计完成20502万元,占年计划的58%。重点项目投资方面:全年计划完成投资68500万元,截至10月份,累计完成 95291万元。其中,长乐大厦项目形象进度:主体完成封顶;“就掌灯”二期工程形象进度:二期综合体规划建审部分审批及二期部分施工;星火村综合改造项目形象进度:安置房全部封顶,拆迁户正在回迁中。

2、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紧盯目标要指标。认真分析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对照工作目标,落实包抓领导、包抓科室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建立工作台帐。二是狠抓项目不放松。为做好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落实工作,我街道积极与多家单位甚至外区县联系协调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完善项目跟踪负责制和在建项目跟踪负责制,掌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促进新建项目尽快推进。三是积极搭建平台,协助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难、销售难的问题,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五是积极主动接洽项目。做好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XX市达濠建筑总公司在长乐坊小东门地区投资的协调、服务工作,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六是逐步完善在地统计工作。按照属地原则,加强驻地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完成经济指标任务。

(二)积极开展“环境提升年”活动,打造良好软环境

我街道按照“优环境、强服务、提效能、建五宜”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和竞争力。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2月底街道召开了环境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成立了活动领导机构和环境提升年活动3个督察组。

二是精心安排部署。依据街道《关于开展环境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长乐坊地区环境提升年活动各阶段实施细则,并由督察组对各阶段工作的开展进行检查、通报。

三是充实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报纸、展板、宣传栏、《长乐新动态》等方式开展“环境提升年”宣传月活动;举办以“加强软环境建设,打造服务品牌”为主题的专题辅导讲座;在干部群众和驻地单位中开展“我为环境提升年献一策”征文活动和“优化发展环境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设立意见箱、投诉电话等形式征求驻地单位、群众对街道优环境、强服务、提效能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67条;7月精心组织了“创平安、促和谐”书画展,共收集作品100余幅;11月参加了区环境提升办组织的“聚焦碑林、变幻未来”专题辩论赛。

四是严格落实整改方案。通过开展“六查六看”活动,将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阻碍发展、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35件。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四城联创”工作顺利开展

1、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认真解决影响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

一是抽调专人组成提升工作组,扎实推进区提升办下达的改造任务。兴庆路改造、海纳公司与长安信息公司(二环路遗留问题)已按区提升办要求完成改造任务;伞塔路特色街按区提升办要求门头改造已完成50%;完成了浪仙屿、西安供电局、鑫惠俊、八十一号院、兴庆雅居等立面自主改造任务。二是加大对待建工地的管理。确保施工场地设置不低于1.8米的隔离护栏;规范管理建筑垃圾,车辆冲洗设备达到100%,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清查渣土清运车辆作业手续,确保其按规定时间、线路行驶。三是落实辖区清扫保洁长效管理制度。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及高压冲水率≥20%,划分巡查员、保洁员责任区,确保定人、定岗、定时清理。1—10月共清洗路面22万平方米,清洗油污下水井口267处,粉刷墙面11万余平方米,清理野广告3400多处。四是保证辖区垃圾清运工作的正常运行。投入8台大型清运垃圾压缩车,清运垃圾21600吨左右(120吨/日左右),收取清运费用38万元。在长乐坊综合市场二楼兴建了保洁公寓,解决部门困难家庭保洁员的住宿问题。

2、积极探索环境优化新途径,进一步改善辖区环境。

一是加大人居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植树节期间,组织在隆庆坊、景龙池栽植苗木1.4万余株;6月3日组织社区群众60余人参加了以“呵护蓝天碧水,我与环保同行”为主题的环保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10月中旬,对长乐坊地区未登记建档的名木古树进行了走访登记,并建立文字、图片档案;对XX市热力公司两台锅炉脱硫工作进行了检查督促,力争使其能耗降低20%,排放减少10%左右。

二是围绕“四城联创”工作目标,加大辖区环境治理力度。在春节前及“爱国卫生月”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发动群众余人,清理卫生死角100余处;开展食品安全大整顿活动,对辖区内“六小”经营户进行了检查,整改10户不达标单位;对学校周边餐饮单位、“小饭桌”进行了2次集中清理整顿,取缔不具备经营条件的餐饮食品经营单位8户;结合“餐饮业提升服务水平百日行动”,对整个辖区餐饮户进行逐一排查摸底,登记造册97户(包括夜市烧烤在内),设立示范街一条,示范户16户,在经营户门前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现场检查22次,达标率超过75%。

三是做好居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手足口病和甲型 hini流感防控宣传活动,出刊宣传栏20块,张贴宣传画45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在结核病日、碘缺乏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高血压病日、糖尿病日、艾滋病日等卫生日进行了8次宣传活动,举行健康教育讲座6次,出刊健康教育宣传栏1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四)建设“平安碑林”,开创安全维稳新局面

1、以调处重大社会矛盾和群体性的事件为抓手,维护辖区大局稳定。

一是从严格落实《长乐坊街道领导干部挂牌 群众点名接访、预约接访制度》着手,强化每位领导干部的信访维稳工作责任。

二是积极协调解决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我街道辖区多个老旧小区因物业管理混乱或无物业管理,导致欠下巨额电费,随时有因停电而引发群体性的事件的可能。我们积极联系供电局城区分局对几个重点遗留问题小区开展户表改造工作。欠电费达140万元的孟家巷新区户表改造工程已于5月份完毕;欠电费380万元、群体性的事件隐患最大的索罗巷荣达小区1200余户居民户表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对尚未进行户表改造的窦府巷小区、万庆巷小区由社区组织居民选出代表暂时进行电费收取工作,等待施工。

三是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群体性的事件的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置各类隐患。5月,针对市级重点项目“XX市综合健身中心”打井钻机噪音超标,影响东窑坊小区居民生活一事,数次召开协调会化解了施工纠纷;协调处置了搁置7年的西安金源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安置楼开工建设引起的四邻纠纷问题。截止目前,我街道今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的事件、无一例进京、赴省、到市上访人员。

2、以深化“平安工程”为目标,保持辖区治安平稳。

一是成立了综治工作中心组织机构,安排部署责任分工,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80余份。

二是积极动员单位出资在居民区内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并在环东路、长乐坊、兴庆路、金花路等路段新增探头107个,使长乐坊地区视频监控探头总数达到1051个。

三是开展学校、幼儿园周边安全和治安环境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42名不稳定人员采取了监控措施;建立了36人的校园周边“红袖标”义务巡逻队。

四是做好平安创建“两率一度”宣传测评工作。先后制作宣传横幅30余条,红袖章上千个,发放宣传品10万余份;组织辖区有电子显示屏的20多家单位显示平安创建标语;10月、11月组织600人参与2次宣讲团活动。

3、以重点防范和专业检查为突破口,确保辖区生产安全。

一是按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认定和问责办法,实行逐级监管责任制,并逐门店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目前共签订目标责任书870份。

二是开展全地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对11个在建建筑工地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下发了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取缔整改通知书35份;对辖区液化气供应点进行检查,取缔了不符合条件的供应点。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年初在环城东路国宾酒店、兴庆路红鼎天酒店门口向居民群众宣传安全预防知识;四、五两个月,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安全生产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展板巡回宣传活动;5月26日在国美兴庆店举行了“安全生产月”消防演练活动,驻地50多家单位,约200余人观摩了这次演练;国庆节期间开展了以“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一生才安全”为主题的安全防范活动。

四是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3月份,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社区的领导和安全员100多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地区单位共计50人参加区安监局举办的6期安全生产培训班。

截止目前,累计出动2701人次,累计检查单位1865家,发现隐患70家,整改70家,上报情况反映7条,安全信息34条,保证了辖区的生产安全。

4、“以关注民生、走进社区、法律先行”活动为载体,加强辖区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贯彻执行“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发挥街办、社区两级基层法律援助站作用,做好日常接待询问和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通过举行“法律进社区”、“与法律零距离接触”等活动,举办法律知识讲座12期,黑板报宣传25期,街面宣传6次,制作图文展板3块,发放宣传资料1300份。二是成立闲事长工作机制,开展“千人万件”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截至目前,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防止民转刑案件12件,没有发生一起因矛盾激化而导致的非正常死亡案件。三是全面加强对人户分离和“法轮邪功”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回访和帮教工作。截止目前,辖区内 12 名服刑人员和 35 名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

(五)以创建“和谐社区”为抓手,不断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1、民政工作保障有力。

一是低保工作荣获“XX市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XX市低保工作先进集体”。截止10月,在册低保对象15974户共31535人,累计发放保障金 7278130元。其中新批低保对象81户,144人,发放金额15300元;停发322户,734人,停发金额80787元;增发49户,17人,增发金额3565元;减发122户,43人,减发金额10708元。

二是困难救助工作及时到位。截止11月,在册廉租房123户,申请廉租房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44户;申请医疗救助55人,发放救助金155910元;办理临时救助10户,申请救助金18500元;慰问地区困难人员家庭535户,共计发放慰问金66800元,米面油535份。

三是双拥工作为XX区双拥示范亮点。组建了“荣光互助队”、“拥军大嫂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5月份,辖区驻军消防二中队作为XX区双拥工作示范点,迎接了市双拥办检查组的检查。

四是残疾人和老龄工作做到热情周到服务。为 315名残疾人换发了新残疾证,为10名残疾人申请轮椅,为25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申请生活补贴,对694名残疾人康复档案进行了整理;为29位90岁以上、2位100岁以上的老年人申请了高龄保健补贴,为3220名老年人办理了公交ic卡,重阳节慰问辖区高龄、困难老人108人,共计发放慰问金 17800元。

2、劳动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围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积极为失业人员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认真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工作,强化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积极落实就业助理、再就业援助和空岗服务制度,努力挖掘就业岗位。截止10月底,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9%; 下岗失业再就业人数73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0%;“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42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2%;小额担保贷款推荐人数 12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73%;推荐培训人数41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上传人数27046人,缴费人数19310 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人数5656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100%。

3、计生工作稳步推进。

我街道总人口99592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472人;流动人口2810人,其中已婚妇女1174人,流出人口110人。目前已对3998名社区居民、下岗职工及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了免费“三查”,婚育证办证率98%,持证率为97%,群众知晓率89%。

一是开展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工程、“艾滋病防治”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出宣传栏15期、宣传展板12块;书写计生规范标语23条;发放避孕药具7000余只。

二是完成国家计生委第三阶段抽样调查(即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问卷,其中更新社区采集300人,抽取25人,景龙社区采集600人,抽取25人,对辖区流动人口现状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三是每个月末认真核对卡册、微机、报表,及时变更各种公示、制度、报表数字,做好育龄妇女信息核对工作。荣获了区计生局组织的统计帐表卡册竞赛三等奖。

四是5月至8月,对辖区内经营各类避孕药具的零售药店及私人诊所进行了集中清查,加强对避孕药具零售市场的管理。

4、做好第四届社区两委会换届选举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一是9月我街道根据《XX市XX区第四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经过笔试、面试、社区居民选举等各个环节,选举出9个社区63名工作人员。依据上半年统计的各社区资产登记表,顺利进行了换届交接工作。二是10月14日至10月19日,在八仙庵社区和更新社区通过“一票直选”的选举方式,其它七个社区通过“两推一选”的选举方式,选出9名党支部书记和18名委员,并顺利进行了换届交接工作。三是从各科室和各社区抽调专职人员开展此项工作,确保责任到人,并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经过近一年的辛苦工作,在全地区共普查户籍人口76000余人,暂住人口38000余人,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出生人口350余人、死亡人口370余人,确保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1、以“创文明城市,建和谐碑林”为主题,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一是按照区文明委的总体部署,召开驻地文明单位工作会议,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并与40家文明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6月向区文明委报送创建省级文明单位1家,区级文明单位1家,到届需重新确认文明单位12家。二是以“文明过马路、平安伴我行”为主题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宣传活动。在辖区重要路口集中整治行人闯红灯、翻栏杆、乱穿马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城市交通秩序。三是进一步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荐XX区拉拉特殊教育中心手张涛参加XX市文明市民标兵和XX区十大道德模范评选;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清明节倡导文明祭奠,端午节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秋节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重阳节进行登城墙健步走活动;9月20日组织“西安出租汽车雷锋车队”先进出租汽车司机代表,前往星光老年公寓慰问孤寡老人;10月22日组织参加了首届邻里节“厨艺大比拼”、“歌星擂台赛”、“宠物秀”、“美好生活展示台” 等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了较好名次。

2、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在更新、兴庆、景龙等社区建成5个健身小广场,并联系文体局配备了一套专业室外演出音响器材。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新春期间,组织社区居民群众举办了“迎春文艺节目表演”;组织了长乐坊地区第三届社区运动会,并参加了我区第三届社区运动会,取得了两个单项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4月22日,与区教育局、XX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和双周幼儿园在八仙庵北火巷口广场,组织了“融合”教育公益活动;5月 28日参加了XX区“唱响缤纷五月、推进环境提升年”红五月音乐会比赛;7月至10月,与西安歌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等文艺团体积极联系,为八仙庵、孟家巷、金花等社区开展了多场惠民演出。

(七)以“旗帜碑林、先锋行动”党建工程为主线,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工作,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一是严格按照区委提出的“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重在建立长效机制、重在提高发展能力”要求,明确整改落实内容,并按照各自职责、分阶段、分步骤抓紧落实。

二是从解决发展问题、提高发展水平、着力改善民生、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大调研,并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长乐坊街道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荣获—XX市优秀调研成果奖。

三是通过完善《街道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预约接访制度》、《社区党群议事会制度》、《在职党员自愿认领社区岗位制度》、《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工作制度》等13项制度,建立健全了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四是扎实开展社区党组织“双评晋级”活动。对照“双评晋级、科学发展”活动《考评指标》5大类48项内容,建立了街道领导及科室干部社区活动联系点,定期到各社区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座谈走访等方式检查“双评晋级、科学发展”活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五是抓好学践活动整改后续工作,进一步完善推动街道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一把手”责任制;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人对自己所负责整改措施逐条逐项对照检查的“一对一”落实制;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解决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第一示范”带头制,全面开展 “五查”活动。经过自查,街道整改落实方案中六大类14项内容,按照整改时限分类,已于2010年2月底完成8项,3月底完成1项,4月底完成1项,其余 4项长期任务也依据进度有条不紊进行。

篇6: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年初一开始,柳滩乡党委就以蓬柳委[2005]8号文件调整充实了乡民营经济及劳务开发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姚昌明同志亲自任组长,乡长陈运江,副书记谢岱银,副乡长刘春平任副组长,经发办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并召开了三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小组成员会议,讨论、研究了柳滩乡民营经济发展的方略,做到每个成员有任务、有责任,形成了发展民营经济就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推动柳滩乡域经济的发展,抓好民营经济工作是发展柳滩乡、建设柳滩的需要,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必须将民营经济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头戏。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这一年,我们柳滩乡利用广播、电视、大小会议共9次宣传柳滩发展民营经济的乡域环境、地理位置、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多次与有资金、有技术的仁人志士广泛接触,动员鼓励他们到柳滩集镇建房落户、经商、办企业,在柳滩境内办公司、兴产业、谋发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让业主发财,为农民增收。从而激发了一大批同志来柳滩共同发展民营经济。

三、明确责任,目标管理

党委就民营经济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讨论、研究决定,发展民营经济要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集镇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放开搞活流通。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乡、村干部全部参与。要求党委成员年内每人引进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全体工作同志所有村干部联系一户到集镇新区建房、经商、办企业,实行奖惩并签订了责任书,这样做到了人人管民营经济,时时抓民营经济。

四、多方服务,措施有力

1、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

党委、政府发文公开承诺,民营经济是大事,对民营经济的立项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一律按照蓬委发[2000]2号文件,乡级各部门或个人不得取得干扰和设卡,实行速办速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2、全面规划,多业互动

今年初,全县农村工作会后,我们乡党委、政府及时研究,结合柳滩实际,制定了2004的奋斗目标,将任务分解到各村社。乡经发办会同有关部门帮助村制订规划,落实任务,依托柳滩水源较好、多数村沿河优势,将所有的塘、库、堰的经营权实行10—15年的拍卖,让业主、自主经营发展水产、管护水利设施;让沿河的农户发展小家禽,水禽—鸭、鹅,全年发展养鸭专重大户30户,由此,带领和发展了一批熟食品加工大户(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卤制品,其中:杨加玉、罗亚成、晏其遂、杨仁康等卤制品常年销往兴旺、罗家、杨家、开元、河舒、蓬安,而卤制品的附产物鸭肠、菌肝等又由黄刚、杨建忠、杨正元等长期供货于南充各大火锅城、餐饮业。他们也从全县各乡镇贩回一批小家禽供卤业大户加工,基本上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从中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由此辐射在全乡发展了一大批养殖业中专重大户,卤制品加工厂。

3、千方百计为民营经济服务

为了真正将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乡上也作出规定:实行领导定点联系制度,从引进、生产、管理、销售各个环节跟踪督办。党委书记姚昌明同志联系海峡农业高科,为解决黄花梨栽种的技术问题,曾两次邀请县果协专家现场会诊、论证;乡长陈运江同志为解决俊杰、建波生猪良繁场仔猪白痢的问题,也与县兽防部门的技术专家联系诊断,负责生猪的饲养、生产、疫病防治等工作,确保了增产也增收;副乡长刘春平同志为尽早使长乐业主柳滩砖瓦厂张德军投产运行,曾三次与三角滩村到厂址现场办公,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经发办唐健国同志为使竹编厂杨跃军迅速上马,亲自与信用社主任罗洪辉联系帮他贷款 1.5万元启动运行;农业中心杨方安同志为良繁花生的销售在响水滩村设点代为县种子公司收购,这样种植大户产得多,销得了。还有许多乡、村干部都竭力为民营经济企业献计出策,共同服务,做到了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4、强化安全意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运行

乡政府今年两次专门组织业主、专重大户在乡上参加安全工作会议,会上乡上的领导通报了蓬安“9.27”沉船事件由乡安办的同志进行授课,进行安全法规、安全常识的教育,使广大业主受教育很深,启发很大,懂得了“抓安全就(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是抓生产”的道理。大家都表示,要加强安全保护,严格按程序、按要求操作,并于10月初由副乡长刘春平带队,组织经发、农业、农电、乡安全办的同志一行6人进行了一次民营经济安全大排查,消除了不安全隐患7起,杜绝了不安全的事故发生,确保了民营经济的健康运行。

五、认真检查,逗硬奖惩

今年7月份党委总结上半年全乡农村工作时,将民营经济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认真检查,经考核结果:党委书记姚昌明引进了四川海峡果品有限公司来三角滩落户承包土地780亩,承包期25年,一期投资300余万元,栽植了3万余株黄花梨,仅今年良种科农红苕附产收入一项就达7万余元,成效非常显著;党委副书记、乡长陈运江引进业主杨树投资60万元建起自来水厂,解决了集镇的人畜饮水与发展建设的用水问题;委员、副乡长刘春平引进长乐业主张兴跃在三角滩村10社投入16万元建起了瓦厂。这些得到了县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商局的认可,乡上工作同志杨海明、袁斌、杨方案等12人,村干部聂远明、李中明、郑恒荣等14人都联系了一户农户到集镇建房,已有8户动工修建。按照责任书兑现这些同志都得到500—1000元的现金奖励,而未完成任务的同志则抓紧工作,加大力度,确保限时完成,否则按责任书所到将扣发工资、津贴500—800元,年终全面兑现。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村、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较快地发展了集镇建设,发展了民营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

篇7: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度经济工作总结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发〔2012〕2号文和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强化责任,狠抓执行,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经开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现将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00.24亿元,同比增长47.43%,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47.15%,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12.02%,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预计完成5950万美元,同比增长32.6%,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8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4%,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22.3%,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1%;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21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822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因20**年6月财政体制改革,各级税收分成比例不同,导致收入减少。贵阳市财政局重新下达了20**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我区新口径任务为11822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4.5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85.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因区划调整,我区民生支出和部分人员支出减少,地方事务支出均到花溪区,结合自身财力状况与上级专款锐减,年初目标未作调整的情况下,我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无法完成年初目标)。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一是以小孟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加强资金调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目前,园区共有项目86个,新开工项目已完成16个。其中,产业项目47个,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39个。在建项目60个,项目开工率为82.9%;新增投产项目7个。截止目前,园区共有奇瑞客车、中航贵阳电机、中煤盘江重工、险峰机床、中航工业红林产业园等28个项目相继建成投(试)产,投产率为78.6%。园区龙头项目—奇瑞客车于20**年4月28日顺利实现了第一辆客车下线。二是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签约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通过建立包保责任制、倒排工期制、约谈制并签订《目标责任书》等举措,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快速落地、顺利建设。20**年9月,在北京·贵阳区域合作活动中,经开区共签订23个项目,产业项目10个,人才项目13个。产业项目:完成项目签约8个,目前,已建成项目3个(精密机床配套加工产业园、oracle贵阳实训基地、贵州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其中,贵州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已正常运营。正在动工项目4个,未动工项目3个,力争2014年3月动工。“招才引智”(人才类)项目,张大清博士正在与贵州航天凯峰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开展汽车安全气囊的研发合作,并进一步拓展市场;蒋忠林博士已在经开区选定生产场地,正在进一步加快推进项目进程;相征博士已与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开展“显示模块研制”研发合作;其余蔡茂林、陈庚辉等十个“千人计划”专家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对接中。三是经开区通过制定《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目标考核奖惩实施细则》,并定期召开调度会等一系列举措,强力推进16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为省下达全年目标的106%。目前除复烤厂异地技改搬迁预备项目外,所有项目均已按期或提前开工。其中,经开区开发大道拓宽工程已完工。

(二)着力抓好工业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迅速组织开展了经开区工业经济提速转型“十大攻坚行动”,并根据“一个项目(企业)、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开展“百名干部帮企业攻坚行动”,由区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百名以上机关干部到全区166个重点项目和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蹲点”,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项目投产率和项目达产率。二是按照“装备制造全省领军”和“千亿元产业园区”的目标,围绕“431”的产业发展规划,即: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气工程机械制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发展,推动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潜力产业集群跨越发展和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高端发展,组织开展龙头企业和企业上规培育攻坚行动,围绕优势产业加强骨干企业培育,061、011、海信、詹阳、同济堂等企业提速增效、不断壮大。20**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达到106家;新增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2家,达到45家;新增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家,达到10家,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三是积极扶持引导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获得20**年度贵州省成果转化二等奖;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与英特利合作获得20**年度贵州省20**年度技术进步三等奖;组建贵州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省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詹阳动力重工)等10家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年,经开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到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430件,同比增幅24.28%;专利授权342件,同比增加11.76%。

(三)着力抓好城镇化发展,“产城”实现联动发展。一是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产城互动”的发展要求,以小孟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共同载体和平台,不断加强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区域实现了“八通一平”。完成道路11.7公里,供电线路2.05公里,供水管网11.7公里,排水管网23.4公里,宽带网络、有限电视和通讯覆盖率100%,土地平整10.34公顷,建成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贵惠大道(经开区段)、开发大道三期、四期、金弋路一期、园区1号、3、4号、5号路、开发大道拓宽改造工程等重要道路建成通车;翁岩安置房、园区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等配套项目已建成;园区孵化中心、王宽变电站和麻堤河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正加紧建设当中,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二是按照省、市两级政府对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了包括全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商万科集团在内的多家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辖区内城市综合体,并细化落实“四定三集中”,按照定线路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的要求,成立了组织机构,编制了布局规划及工作推进方案,确保项目有序实施。20**年,辖区内3个城市综合体共完成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8亿元,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三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创四办”的各项要求,以改善环境、树立形象、提升质量为目标,集中精力抓好城市改造、城市管理和城市景观提升等重点工作。开展中心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工作,陈亮、翁岩、王宽等21个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启动改造74.2万平方米,完成20万平方米;加快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经开区段)项目的房屋及土地征收工作,确保该项目征收工作按进度要求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征收(含量地)共计561.9亩,占总量的75%;完成项目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征收(含签约)283户4.98万平方米,占总量的77%,签约率为90%。签约率在全市名列第一。同时,启动了城市形象百日攻坚行动,对全区各主干道(包括市二环八路经开区段)沿线实施景观改造和提升。目前,实施环城绿化建设425.8亩;房屋外立面整治完成180栋9.5万平方米;门头牌匾规范整治1300平方米;道牙亮化整治完成4.5万米;补划道路标线完成约1.1万平方米。

(四)着力抓好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一是采取拓宽融资渠道与创新金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金融多元化发展。经开区在20**年全省首家试点并成功发行9亿元企业债券的基础上,20**年再次发行规模为12亿元的二期企业债券。同时,积极开展国家银监局今年试点推行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即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再次成为全省首家试点地区;主动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花溪支行合作开展“中小企业助保贷业务”,解决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普遍存在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在银行没有信用记录,很难获得贷款,尤其首贷更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助推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发展;采取“科技银行”与“村镇银行”相结合的方式,筹建贵阳小河科技村镇银行,作为银行创新模式试点,将成为贵州省第一家科技村镇银行。二是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围绕小孟园区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和完整产业链的要求,以全省“万亿千次”活动为总抓手,利用“中国第十五届科协年会”、“贵州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省长三角地区招商考察活动”、“渝洽会”、“南博会”、“2013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等重要活动的契机,积极开展“补链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成功引进贵阳led新能源产业基地、贵州电商谷、汽车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建设及商务运营、“优随享-掌上购物”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建设及商务运营等一批主导性和延展性非常好的产业项目。20**年,招商引资新签约、引进项目28个,合同签约投资总额167.8亿元。同时,经开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达到100%,开工率达到90.36%,资金到位率达到40.55%,投产率达到33.73%。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发〔2012〕2号文和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强化责任,狠抓执行,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经开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现将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00.24亿元,同比增长47.43%,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47.15%,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12.02%,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预计完成5950万美元,同比增长32.6%,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8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4%,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22.3%,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1%;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21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822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因20**年6月财政体制改革,各级税收分成比例不同,导致收入减少。贵阳市财政局重新下达了20**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我区新口径任务为11822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4.5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85.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因区划调整,我区民生支出和部分人员支出减少,地方事务支出均到花溪区,结合自身财力状况与上级专款锐减,年初目标未作调整的情况下,我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无法完成年初目标)。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一是以小孟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加强资金调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目前,园区共有项目86个,新开工项目已完成16个。其中,产业项目47个,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39个。在建项目60个,项目开工率为82.9%;新增投产项目7个。截止目前,园区共有奇瑞客车、中航贵阳电机、中煤盘江重工、险峰机床、中航工业红林产业园等28个项目相继建成投(试)产,投产率为78.6%。园区龙头项目—奇瑞客车于20**年4月28日顺利实现了第一辆客车下线。二是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签约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通过建立包保责任制、倒排工期制、约谈制并签订《目标责任书》等举措,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快速落地、顺利建设。20**年9月,在北京·贵阳区域合作活动中,经开区共签订23个项目,产业项目10个,人才项目13个。产业项目:完成项目签约8个,目前,已建成项目3个(精密机床配套加工产业园、oracle贵阳实训基地、贵州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其中,贵州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已正常运营。正在动工项目4个,未动工项目3个,力争2014年3月动工。“招才引智”(人才类)项目,张大清博士正在与贵州航天凯峰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开展汽车安全气囊的研发合作,并进一步拓展市场;蒋忠林博士已在经开区选定生产场地,正在进一步加快推进项目进程;相征博士已与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开展“显示模块研制”研发合作;其余蔡茂林、陈庚辉等十个“千人计划”专家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对接中。三是经开区通过制定《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目标考核奖惩实施细则》,并定期召开调度会等一系列举措,强力推进16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为省下达全年目标的106%。目前除复烤厂异地技改搬迁预备项目外,所有项目均已按期或提前开工。其中,经开区开发大道拓宽工程已完工。

(二)着力抓好工业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迅速组织开展了经开区工业经济提速转型“十大攻坚行动”,并根据“一个项目(企业)、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开展“百名干部帮企业攻坚行动”,由区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百名以上机关干部到全区166个重点项目和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蹲点”,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项目投产率和项目达产率。二是按照“装备制造全省领军”和“千亿元产业园区”的目标,围绕“431”的产业发展规划,即: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气工程机械制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发展,推动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潜力产业集群跨越发展和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高端发展,组织开展龙头企业和企业上规培育攻坚行动,围绕优势产业加强骨干企业培育,061、011、海信、詹阳、同济堂等企业提速增效、不断壮大。20**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达到106家;新增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2家,达到45家;新增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家,达到10家,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三是积极扶持引导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获得20**年度贵州省成果转化二等奖;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与英特利合作获得20**年度贵州省20**年度技术进步三等奖;组建贵州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阳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省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詹阳动力重工)等10家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年,经开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到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430件,同比增幅24.28%;专利授权342件,同比增加11.76%。

(三)着力抓好城镇化发展,“产城”实现联动发展。一是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产城互动”的发展要求,以小孟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共同载体和平台,不断加强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区域实现了“八通一平”。完成道路11.7公里,供电线路2.05公里,供水管网11.7公里,排水管网23.4公里,宽带网络、有限电视和通讯覆盖率100%,土地平整10.34公顷,建成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贵惠大道(经开区段)、开发大道三期、四期、金弋路一期、园区1号、3、4号、5号路、开发大道拓宽改造工程等重要道路建成通车;翁岩安置房、园区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等配套项目已建成;园区孵化中心、王宽变电站和麻堤河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正加紧建设当中,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二是按照省、市两级政府对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了包括全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商万科集团在内的多家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辖区内城市综合体,并细化落实“四定三集中”,按照定线路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的要求,成立了组织机构,编制了布局规划及工作推进方案,确保项目有序实施。20**年,辖区内3个城市综合体共完成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8亿元,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三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创四办”的各项要求,以改善环境、树立形象、提升质量为目标,集中精力抓好城市改造、城市管理和城市景观提升等重点工作。开展中心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工作,陈亮、翁岩、王宽等21个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启动改造74.2万平方米,完成20万平方米;加快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经开区段)项目的房屋及土地征收工作,确保该项目征收工作按进度要求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征收(含量地)共计561.9亩,占总量的75%;完成项目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征收(含签约)283户4.98万平方米,占总量的77%,签约率为90%。签约率在全市名列第一。同时,启动了城市形象百日攻坚行动,对全区各主干道(包括市二环八路经开区段)沿线实施景观改造和提升。目前,实施环城绿化建设425.8亩;房屋外立面整治完成180栋9.5万平方米;门头牌匾规范整治1300平方米;道牙亮化整治完成4.5万米;补划道路标线完成约1.1万平方米。

(四)着力抓好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一是采取拓宽融资渠道与创新金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金融多元化发展。经开区在20**年全省首家试点并成功发行9亿元企业债券的基础上,20**年再次发行规模为12亿元的二期企业债券。同时,积极开展国家银监局今年试点推行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即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再次成为全省首家试点地区;主动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花溪支行合作开展“中小企业助保贷业务”,解决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普遍存在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在银行没有信用记录,很难获得贷款,尤其首贷更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助推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发展;采取“科技银行”与“村镇银行”相结合的方式,筹建贵阳小河科技村镇银行,作为银行创新模式试点,将成为贵州省第一家科技村镇银行。二是强化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围绕小孟园区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和完整产业链的要求,以全省“万亿千次”活动为总抓手,利用“中国第十五届科协年会”、“贵州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省长三角地区招商考察活动”、“渝洽会”、“南博会”、“2013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等重要活动的契机,积极开展“补链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成功引进贵阳led新能源产业基地、贵州电商谷、汽车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建设及商务运营、“优随享-掌上购物”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建设及商务运营等一批主导性和延展性非常好的产业项目。20**年,招商引资新签约、引进项目28个,合同签约投资总额167.8亿元。同时,经开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达到100%,开工率达到90.36%,资金到位率达到40.55%,投产率达到33.73%。

(五)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一是突出班子成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学习,及时以中心组学习、组织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等进行深入学习。同时,按照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领导班子的要求,增强干部工作的统筹性和计划性,优化班子结构,把考“德”与考“能”相结合,坚持用工作成效评价班子,凭工作实绩选用干部。在人选的确定上,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民主评议、德的专项考察、辛苦指数、群众工作等相关测评数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重德才、重实干、重业绩”的用人标准。二是根据市委的要求,结合经开区工作实际,积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干部“辛苦指数”、群众工作等考核测评工作,全区627名干部职工、部分“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参加测评,切实让选人用人工作置于阳光下,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和评议。同时,按照“领导干部熟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的要求,对“四项监督制度”及“12380”举报受理渠道进行学习、培训和宣传,制定《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及“12380”举报受理渠道学习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将“四项监督制度”及“12380”举报受理渠道列为20**年度本部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四项监督制度”及“12380”举报受理渠道相关内容进行测试,确保“四项监督制度”及“12380”举报受理渠道的知晓率和贯彻落实效果。

(六)着力抓好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一是区划调整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成立了直属机关党委,不断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确保机关党建工作走前列、做表率。同时,成立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目前,直属机关党委共有基层党组织36个,其中,二级党委1个(工商分局党委),党总支3个(党政办公室党总支、建设管理局党总支、国税分局党总支),党支部32个,党员503人。另外,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公推直选工作,在新成立的14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到期进行换届选举的2个垂管部门的党组织中开展了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着力选好配强机关事业党组织书记和领导班子。16个基层党组织共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16名,党组织副书记3名,委员65名。二是为全面抓好园区党建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党建工作的措施(试行)》,深入实施园区党建“十件实事”,全面推进园区党建工作,努力打造园区党建品牌。主要是通过成立园区党委,将园区内的所有企业纳入园区党委管理服务范围,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原则,由园区党委会同相关部门协同管理和服务。同时,针对企业实际,派驻10余名党建指导员,深入园区调查摸底,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灵活有效地设置党组织,消除党建“空白点”。另外,建立园区党委与驻区单位各部门、园区企业党组织联席会议机制,构筑了以园区党委为核心、辖区内企业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园区“大党委”,园区内061基地、红林厂等的央属、省属大企业将活动场所面向所有园区党员群众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园区共有基层党组织242个,党员7611人。

(七)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升和改善工作作风。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实施细则”以及“十严禁”、“十不准”等若干规定,始终坚持把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促进各级党政班子及其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制定印发了《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办法》、《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暗访督查办法》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切实加强和改进不正之风。二是始终坚持把预防腐败工作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之中,认真按照省委关于构筑“三道防线”的要求,以加强“察、帮、诫、劝”为措施,着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对我区重要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创新监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加大政府投资结算工作力度,20**年,完成结算项目256个,送审工程结算金额10502.6万元,审定工程结算金额8136.85万元,审核调减2365.85万元,核减率为22.53%;参与监督工程招投标约30个大项,涉及项目金额近两个亿。三是严格执行“三大纪律,九个严禁”和“十严禁”、“十不准”。组织开展了全区各部门的党员干部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做到“零持有、零报告”,营造风清气正环境;组织开展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协调区划调整过程中公车的划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实现费用下降、总量减少、管理规范的目标;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做到“零设立”、“零违规”;20**年以来,全区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礼金23880元,全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20**年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项目情况

20**年度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涉及经开区的共有四件实事中的6个子项目,分别是:

第二件实事:实施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5000户改造任务;开工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20个15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共租赁房20万平方米,竣工8万平方米。

涉及我区项目为:完成57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任务;开工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个;竣工公共租赁住房8万平方米。

项目进展情况:

(一)57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二)开工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上坝路中建四局一、二号地块(上尚城)棚户区项目,现已施工至a、b栋做室内抹灰装饰,外墙抹灰装饰,g栋砌砖到12层。

(三)竣工公共租赁住房8万平方米项目为翁岩安租房项目,1号、2号、3号地块公租房主体已全部封顶,竣工面积已超8万平方米,共计3035套。

第五件实事:开工建设贵阳客运西站;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0辆,在中心城区新增停车位3000个,在观山湖区建成绿色出行公共交通(自行车)系统一期工程。新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10处,改建(提升)15处。

涉及我区项目为:新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1处。

项目进展情况:新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为花溪大道人行天桥,该项目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

第七件实事:改造升级贵阳市“12319”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功能整合和全市覆盖,新增移动执勤警务车(室)200辆(个),安装视频监控探头7000个,实现主城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涉及我区项目为:新增移动执勤警务车(室)30辆。

项目进展情况:20**年7月19日,市公安局已配发的4辆新增移动执勤警务车到经开区公安分局,用于4个巡逻中队的日常巡逻工作。经与市局特(巡)警支队联系,剩余26辆警务车的相关手续已办理完,待市局全部发放至经开区后,将立即进行安排部署。

第九件实事:继续实施“3个20万”扶持政策,发展微型企业5000户;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

篇8:2024年度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一、拓展服务领域, 推进物资再生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成立16年来, 在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方面走在了前列, 坚持“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行业”的宗旨,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水平, 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步入2009年以来, 在行业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 协会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强改革创新和自身建设, 密切关注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协调优势以及行业自律功能, 加强政策调研和行业管理力度, 协调行业自律行为, 积极反映行业诉求、企业困难,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 密切关注行业动态, 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当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和助手

2009年, 协会继续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环保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等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密切联系, 定期书面汇报物资再生行业运行动态, 参加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分析会、座谈会, 抓住各种机会及时反映行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性建议, 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年来, 协会紧紧围绕政府部门的中心工作, 做到积极配合, 主动服务, 争取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根据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一揽子方针措施及行业发展需求, 紧紧围绕做好“服务”工作的宗旨, 拓展服务领域, 推进物资再生行业健康发展。协会先后承担了各主管部门的多项政策课题研究任务, 在参与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 充分反映行业的诉求和企业的意愿, 为行业企业发展营造了适宜政策的经营环境。

1. 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

(1) 受商务部商贸司委托, 组织编写了《2008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 在深入分析2008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整体状况的同时, 着重介绍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验收情况。

(2) 与北京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循环经济决策支持和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子课题《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提出了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再生资源园区 (或企业) 发展模式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建议, 提出国际再生资源大循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影响的重大战略对策和政策取向。项目预计2011年7月完成。目前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循环经济方面的工作会议, 开展典型的再生资源园区 (或企业) 案例研究, 总结我国典型的、可推广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

(3)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制定《强制回收的包装物名录及管理办法》, 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预计2010年完成。

(4) 受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委托, 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 共同承担《我国静脉产业布点规划技术研究》工作。本项目将提出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布点规划方案, 为有关部门静脉产业园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支持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支持与环境政策等政策扶助方法的建议。项目预计2012年完成, 目前正在开展我国静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分析, 为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布点规划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

(5) 承担了国家工信部委托的《旧机电产品回收逆向物流体系规划研究》课题。该课题分析我国旧机电产品的回收和利用现状, 为构建我国旧机电产品回收逆向物流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6) 承担了商务部市场司委托的“汽车以旧换新信息管理软件研发”任务。该软件系统已于2009年8月20日正式在全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及各级主管商务、环保、财务部门应用。

(7) 配合政府部门积极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 (国办发[2008]134号) 精神, 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保、资源利用水平, 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商务部、财政部决定从2009年起在河北等14个省 (区、市) 推荐产生60家回收拆解企业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试点工作。通过财政支持, 引导试点企业进行以清洁环境、安全生产、节约资源、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 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2009年7月17日, 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的通知》 (商建发[2009]4号) , 规定了承办试点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和升级改造达到的标准, 通知确定:试点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 达到标准并经验收合格的, 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将给予每个试点企业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共计6000万元。目前, 各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已陆续启动。为落实上述文件规定的要求, 进一步推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 确保试点项目尽早完工, 2010年1月22日商务部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 (商办建函[2010]108号) , 要求有关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 督促试点企业严格按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抓紧项目实施, 尽早完成升级改造项目, 会同财政部门认真组织项目的验收工作, 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要配合财政部门及时拨付专项资金, 支持企业的发展。

(8) 受商务部市场司的委托, 按时向各省 (市、区) 商务主管部门发放了《报废汽车补贴资金发放通知单》, 保障了省 (市、区) 商务主管部门及时发放工作;根据商务部市场司的要求, 及时完成了2009年度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9) 完成了国家环保部委托的《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现状和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课题。

为了促进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防治污染, 国家环保部委托协会进行题为《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现状和污染防治对策》的研究。协会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课题组, 赶赴我国废塑料集聚重点区域进行了对废塑料回收、进口和利用现状等全面、典型、深入的调研。在掌握基础资料后, 提出了促进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污染防治对策报告。本课题研究阐述了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进口和利用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 为国家制订废塑料有关法规和政策提供了依据。

(10) 受环保部外经办的委托, 完成了2009年度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氟利昂回收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2. 参与有关行业政策的起草工作

(1) 参与编写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城市矿山方案》、《国家有色金属振兴规划》、《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等多个项目和课题。

(2) 为商务部提供了《关于实施主要再生资源战略储备的建议》、《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等相关资料。

(3) 受邀参加了多次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对多家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进行调研和座谈, 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4) 配合商务部和总装备部修、制定《军队退役报废装备交接管理办法》送审稿。

(5) 配合商务部修、制定《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条例》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送审稿。

(6) 受商务部委托对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中11个集散市场 (再生资源加工园区) 和14个试点城市进行了评审工作。

(二) 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做好服务工作

2009年,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从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配合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回收体系、产业园区 (基地) 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

根据商务部决定组织开展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精神, 第二批试点围绕实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和扩大消费的目标, 这与我们会员企业的工作职能密切相关。为推荐会员企业参评工作, 协会项目部工作人员在总结第一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提前做好会员企业申报材料审查工作, 协助申报单位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 既结合地方实际, 突出重点, 又明确回收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重点和保障措施, 并组织专家论证, 积极做好资金、用地、环评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经过推荐, 商务部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9个, 集散市场11个。其中, 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推荐的会员企业被国家确立为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的占此次参评单位的70%, 并为6家集散市场撰写了集散市场发展规划及可行性分析报告, 得到了相关会员单位的好评。在企业申报项目中主要做了以下3方面的工作:

1. 指导申报单位编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

根据国家商务部关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的有关要求, 指导10余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区域性集散市场和专业分拣中心的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和项目申报工作。

2. 指导企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项目

为建设“再生资源进口加工园区”、“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或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静脉产业类) ”的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和规划编制、项目申报、项目建设指导工作。

3. 帮助企业做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申报项目的咨询工作

为企业开展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项目、再生资源区域性配送中心项目、废机电产品回收拆解项目、危险废物处理中心项目建设, 提供规划设计和申报咨询工作。

二、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贯彻落实“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

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是国务院作出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两项重大工作与物资再生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也是协会2009年的重点工作。

(一) 参与制定《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

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 从中央财政拿出70亿元资金进行补贴。这项工作时间任务急, 责任大,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协会领导非常重视, 详细做了分工, 分别派出专人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

(二) 承担了国家“汽车以旧换新信息管理软件研发”任务

为了鼓励老旧汽车车主报废更新, 国家每年要从中央财政拿出3亿元资金进行补贴, 2009年初又计划增加到10亿元。国务院决定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后, 又将补贴资金扩大到50亿元。为确保资金安全, 使车主快捷、方便地拿到补贴, 协会主动请缨, 要求研究开发设计“汽车以旧换新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对全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进行网络化管理, 实现网络开具《报废汽车回收证明》, 各种统计数据自动生成, 防止了造假行为的发生, 确保资金安全使用。随后, 根据商务部对系统功能的需求, 又对“信息管理软件”系统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 以期达到效果更加完美。“汽车以旧换新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 是全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迈出的第一步, 同时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是全行业实现网络化、现代化、规范化管理发展的里程碑。

(三) 承办了商务部主办的《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培训会

为了宣传贯彻《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 使各省、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把握政策尺度, 掌握汽车以旧换新信息管理系统, 做好各地级城市设立联合服务办公窗口工作, 在2009年7月23日至8月4日期间, 协会受商务部市场司的委托先后承办了四期《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培训班, 对全国各省、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格企业共933人进行了培训。

国家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促销政策, 在拉动内需,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 对我们物资再生行业的发展也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既拉动新品消费又带动废 (旧) 品的回收, 这无疑也给我们行业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各地回收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创服务窗口、扩大回收网点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极大地支持了国家政策的实施。

三、协会秘书处完成的其他几项主要工作

(一) 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

按照协会章程规定, 协会于2009年4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参会代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协会章程的说明》和《关于调整会费缴纳标准议案的说明》, 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

(二) 做好分支机构的管理及服务工作

在分支机构管理方面, 制定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配合各分支机构参与开展了多项重大活动, 初步形成了秘书处与分支机构之间多了解、多沟通、合力办大事的机制, 推动了协会事业蓬勃发展。

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 协会也按照国资委和民政部的要求, 履行监管职能, 对于工作不力、管理不规范的专业委员会, 要求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和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予以暂停或撤销。总的来看, 目前协会各分支机构基本能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 按照章程的规定, 服务行业发展。

(三) 随时跟踪行业实行征收增值税后的动向

自2009年1月1日开始, 物资再生行业税收政策从免征增值税到全额缴纳增值税, 企业从国家多年来采取的税收扶持政策的高峰降到谷底。虽然国家给予了先征后返的政策, 但是由于企业回收废旧物资大部分没有进项增值税抵扣, 基本上是按销售额的17%征收。另外, 设置的返税额条件太多, 且手续复杂, 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转。又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因素的影响, 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加重了企业因库存量较大造成的潜亏负担, 企业经营状况受到了严重影响。根据我们随时跟踪行业动态和信息反映情况, 多次与有关政府部门沟通, 反映问题, 提出了我们的建议。但是最终效果甚微, 对此我们也感到非常遗憾。

(四) 继续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职员技术培训工作, 加强行业自律

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国务院307号令) 规定和国家颁布实施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 (GB 22128-2008) 、《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 348-2007) 的相关规定, 结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的通知精神, 应一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要求, 协会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合作, 又陆续举办了四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职业资格》中级班培训。通过对拆解技术岗位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对学员有关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应知、应会知识的考试, 并将考试结果送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核, 合格率达到96%, 对审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国家职业 (技能) 中级资质证书。今后我们将继续积极开展国家职业 (技能) 的中级资质和高级资质培训工作, 为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企业整体功能的升级而努力。

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 协会印发了《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行规行约》, 旨在号召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企业, 按照“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 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维护行业的社会形象, 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 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对外交流

2009年, 协会不断拓展国际合作范围, 积极参与一些的重要国际活动, 与法国、日本等国加强了交流与合作。

1. 积极建立与南美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技术合作

2009年刘坚民会长率团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国家进行了商务考察。考察了这3个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加工利用处理技术以及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和税收情况, 并积极促成双方的贸易合作和技术合作等, 搭建了双方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2. 与法国再生资源协会建立了合作

应法国再生资源企业协会的邀请, 由刘强副会长率团赴法国进行为期12天商务考察。双方签署了关于协助双方企业合作、技术交流和促进行业法律法规实施等方面的《中法两国协会合作协议》。增进了中法双方协会会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双方在物资再生行业等方面的技术交流, 为两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共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加强中日在静脉产业发展和电子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合作

应日本松下电器公司邀请, 由刘强副会长率团赴日本访问了日本松下电器总部、松下环保技术中心、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日本家电协会等, 建立了中日废弃电器电子法律法规以及回收利用技术的交流合作关系。

4. 参加了政府部门组织的境外考察活动

龙少海副会长分别参加了由商务部组团赴日本的“汽车流通相关法律项目研修考察团”;赴加拿大、美国的“报废汽车立法调研团”, 先后访问了日本、加拿大、美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

5. 参加了德国废电子回收利用法规和技术培训

为加强与德国废电子回收管理和处理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协会参加了德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法律法规和电子垃圾回收再循环技术培训。为进一步开展中德在废电子回收管理和处理技术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六) 加强网站建设, 扩展舆论阵地, 做好行业宣传工作

协会在加强《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管理工作的同时, 积极做好协会的网站建设 (目前协会的主网站有:中国物资再生信息网、中国报废汽车信息网和汽车以旧换新信息管理系统网站以及其它5个子网站) ;2009年编辑印发内部刊物《物资再生动态》22期, 总发送量超过1万份, 向广大会员单位及时传递了行业最新政策和市场动态;在2009年3月份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 协会与中国新闻社合作组织稿件, 编印了《物资再生工作专辑》 (两会特刊) , 并及时送到了两会代表手中, 宣传量达到5 000册, 为大力宣传物资再生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 加强协会秘书处建设

1. 加强党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协会党支部隶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 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支部的党建工作, 及时向全体党员传达贯彻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 认真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 结合协会的工作实际, 分析问题, 研究改进工作。

2. 根据协会工作需要, 积极引进人才, 壮大职员队伍,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行业服务工作。目前协会职工发展到15人 (不含分支机构人员) , 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并聘请了多名资深老同志为协会常驻顾问。协会秘书处实现了由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文化层次, 中、高级技术职称占50%以上, 老中青年龄结构组成的有朝气的工作团队。

2009年, 协会秘书处在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在会员单位的支持下, 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均有一定提升, 在反映行业诉求、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较好地完成了政府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 实现了行业发展、协会社会地位提高、会员受益的方向目标。

四、协会各分支机构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 再制造专业委员会

1. 承担国家工信部委托的《旧机电产品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构建》课题研究。

2. 参与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组织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识管理办法》制定工作。

3. 参与制定起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关的产品和技术标准。

4. 参加国家发改委与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中涉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的活动。

5. 组织召开了“2009再制造研讨会”。

(二) 再生资源贸易协调工作委员会

2009年继续发挥了废料进口贸易促进、贸易纠纷协调、出国考察的功能, 在协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在工作内容上更加丰富, 为行业内企业打造了较良好的贸易平台。

1. 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国际回收大会

2. 组织行业企业赴国外进行业务考察

3. 网站开通。为了便于行业内企业了解委员会工作, 同时建立有效的网络沟通渠道, 2009年11月正式开通了再生资源工作委员会网站 (www chinacrra.org) 。

(三) 再生资源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

举办了废塑料行业职业资格第一期培训班。由再生资源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国再生塑料网共同主办的首期再生塑料行业职业资格中级培训班, 于2009年8月8日-12日在常州成功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再生塑料行业从业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四) 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

首次举办了2009中国贵金属再生国际论坛。2009中国贵金属再生国际论坛暨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年会, 于2009年11月7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参会企业36家。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发展动力, 拓展市场空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派员与会指导和发表演讲, 介绍并解析了有关管理政策情况。

来自企业的一线专家, 分别介绍了所在企业的最新发展情况, 以及对行业发展和技术方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最新成果等。

(五) 进口再生资源工作委员会

1. 参与了国家环保部制定的《进口废钢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试行) 》, 在制定中积极建议在加工利用类型中加入“进口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内容, 经过多次努力争取, 最终被采纳。

2. 与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信息化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中心合作, 对广东等9省市进行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利用的调查工作, 并向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环保部污防司、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贵屿镇废电子电器回收利用工作的建议》和《关于做好我国废家电回收利用工作的建议》。

3. 与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复原橡胶分会合作, 在对我国橡胶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基础上, 向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环保部污防司、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质检总局检验检疫司、国家海关政策法规司、商务部商贸司等相关部门提交了《关于解决我国橡胶资源匮乏的建议》。

(六) 再生油专业委员会

1.2009年10月30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再生油行业论坛暨技术经验交流大会”。大会为促进中国再生油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效防止废油及其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废油资源, 建立健全再生油行业标准及相关政策, 完善再生油行业回收处理体系, 立足行业发展, 分析行业潜在机遇和挑战, 为再生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推广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

2. 向国家环保部提交了《关于当前我国废润滑油再生领域存在问题的报告》;组建了由26名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撰写了《中国废油再生行业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建议书》。

(七) 培训认证委员会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与人事部中国人才流动中心合作, 由协会培训认证委员会负责承办, 共建国家级再生资源行业专家人才库, 在国家再生资源领域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国际化认证体系, 对物资再生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专业认证管理工作。自2007年7月以来, 共举办了6期“中国再生资源高级鉴定评估师”认证资格的考试, 共计143人取得了再生资源高级鉴定评估师资格证书。

(八) 循环经济促进中心 (《年鉴》编辑部)

1. 协会和中国经济出版社合作, 由循环经济促进中心 (《年鉴》编辑部) 具体运作, 在成功出版《2008中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年鉴 (创刊号) 》的基础上, 组织出版了2009年年鉴。

2. 在编写2009《年鉴》期间, 循环经济促进中心组稿编印免费递送给各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再生资源快讯》5 000余册, 及时传递了行业政策、市场经济等信息。

五、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准备之年。展望新的一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摆在突出位置, 循环经济建设将更加走向深入, 节能减排仍将是国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物资再生行业创造的社会效益在建设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将更加凸显, 行业发展和我们的工作都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要积极应对。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立足行业需要, 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实现协会自身的规范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带动物资再生行业的整体进步。

六、2010年的主要工作

(一) 加强政策调研工作,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围绕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 继续发挥行业组织密切联系企业的桥梁纽带优势, 服务政府工作。通过参与相关规划、政策的研究制定, 反映产业发展需求, 为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为政府财政支撑项目中的立项提供资料保障。

(二) 积极做好《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条例》、《军队退役报废装备交接管理办法》出台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宣贯工作, 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三) 积极争取并认真做好国家有关部门委托交办的课题项目。

(四) 继续努力争取国家对行业的政策扶持和对物资再生企业示范试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协助有条件的会员单位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争取有更多的会员单位能够得到支持, 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 积极参与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综合利用、报废汽车总成及零部件、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的政策研究工作, 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建设逐步走向深入。

(六) 继续配合商务部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和汽车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和维护。

(七) 继续配合商务部做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升级改造工作, 推进企业规范化建设。

(八) 努力扩充会员队伍, 拓展业务服务领域;做好会员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遴选和推广工作, 与行业回收体系建设和升级改造相衔接, 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进程。

(九) 进一步办好《物资再生动态》内部刊物和协会的各网站建设与维护, 继续加强《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出版管理工作, 做大做强物资再生行业宣传平台。

(十) 继续加强国际间行业交流和考察活动, 特别是注重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提升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

(十一) 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管理。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 推动分支机构规范化运作, 形成秘书处与分支机构合力办大事的机制, 共同推动协会事业蓬勃发展。

(十二) 优化内部管理, 提升服务能力。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创新思路, 加强学习, 增强自身培养、提高工作素质, 讲究工作效率, 转变工作作风, 不断提高执行力;秘书处要改进绩效考核, 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紧密围绕政府部门和行业发展中心, 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上一篇:网络最经典的语录下一篇:广东司法行政远程会见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