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

2024-04-24

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精选4篇)

篇1: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

工 作 简 报

第 六 期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年2月15日

中注协就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

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提出要求

·强调六大注意事项

·警示七大风险领域

2007年是贯彻实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2月6日,中注协向各地发出《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通知》,对如何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提出要求,作出全面指导。

《通知》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应当特别注意六大事项:

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风险准则的要求,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总体

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发现舞弊准则的要求,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由于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

三是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按照审计报告准则的要求,采用新的审计报告格式出具审计报告。

四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要求,形成明晰的审计工作记录。

五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与治理层沟通准则的要求,就自身责任、独立性、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以及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等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直接沟通。

六是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修订并贯彻执行质量控制制度。

《通知》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要警惕某些上市公司可能利用新旧会计准则转轨之机操纵损益的行为,并对七大高风险领域保持职业谨慎:

一是重大的关联交易;二是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三是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四是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五是债务重组、资产处臵或臵换;六是异常的股权转让;七是境外分支机构从事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

《通知》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贯彻实施审计准则体系时,还应掌握相关部门发布的贯彻实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的文件,及时更新清理法律法规资料。同时,要继续认真做好2006年年报审计业务报备工作。中注协将根据各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备情况,密切跟踪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出现的“炒鱿鱼、接下家”行为,对于恶意“接下家”行为实行重点监控。

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监管是中注协行业监管工作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贯彻实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关键环节,中注协将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报审计监管工作规程》的要求,严格组织实施,确保2006年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报:财政部领导

送:中注协各位会长、副会长;各位理事;财政部各司局和单位

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印500份)

篇2: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

为提高行业管理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促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增强诚信意识、提升诚信水平,近日,中注协发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披露制度》(以下简称《信息披露制度》),对披露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信息提出要求并作出规范。

《信息披露制度》共13条,主要包括信息披露的原则、种类、具体内容、渠道,以及信息披露各方责任等。其中,制度明确规定对外披露的信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与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诚信水平相关的信息,包括专业资历信息、继续教育信息、最近3年的奖惩信息等;二是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能力、执业质量、诚信水平相关的.信息,包括登记注册信息、执业资质信息、执业网络信息、人员信息、最近3年的奖惩信息等;三是能够体现行业发展水平和专业贡献的行业综合信息,包括全行业的收入信息、人员信息、专业贡献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信息、事务所综合评价信息等。

去年以来,中注协着手建立以注册为枢纽的行业信息监控体系。该监控体系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信息进行全面记录;二是利用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三是对社会公众关心的行业信息进行有效披露。新出台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行业监控体系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规范的一个重要文件。根据该制度,中注协将通过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披露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信息,供社会公众和事务所服务对象实时查询。同时,通过协会网站、新闻媒体等扩大行业监控体系信息披露范围和信息披露的社会影响,让全行业都展示在阳光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中注协陈毓圭秘书长表示,信息披露制度是行业信息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资质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全面记录、实时监控和有效披露,有助于增进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了解和监督,形成行业的社会监督运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协会的管理效率、监管效果和行业信息的透明度,进而有效引导事务所加强诚信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和执业质量。体系的建设得到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和中注协刘仲藜会长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行业信息监控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监督和市场激励,提升行业诚信水平,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篇3: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

根据改革方案, 新的考试制度于2009年开始实施。同时现行考试制度在2009年仍继续实施一年。中注协完善了新旧考试制度的衔接办法, 2009年, 具有现行考试制度下有效期内任一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 可以选择按新考试制度或现行考试制度报名参加考试。这次改革不改变现行的报名条件和豁免政策, 新的考试制度实施后, 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可以依法申请一门专长科目的免试。

新的考试制度实施后, 现行考试制度下考生有效期内的单科合格成绩将自动转换为新制度下同名科目的合格成绩。其中, 现行考试制度下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合格成绩, 转换为新的考试制度下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个科目的合格成绩。以转换方式取得的单科合格成绩有效期限统一至2013年。

篇4: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

今年初,财政部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并自201月1日起施行。为了帮助广大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运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框架下,制定完成了实施指南,已于11月1日公布。该准则指南覆盖所有准则项目,共48项,计100余万字,自年1月1日起与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同步施行。

指南是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为注册会计师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与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构成一个完整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指南发挥其体例相对灵活的特点,针对具有概念框架功能的准则,指南进一步系统阐述其理论基础、规范的理由和对执业的影响,指导注册会计师理解执业理念和方法论;针对具有实务操作功能的准则,指南重点阐述其核心程序和具体方法,通过大量的解释、说明、举例和图示,指导注册会计师正确运用程序和具体方法。

指南以执业准则为依据,结合审计理论和实务成果,重点解决了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准则时面临的十大问题:一是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二是如何计划审计工作;三是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四是如何实施控制测试;五是如何应对舞弊风险;六是如何编制工作底稿;七是如何运用重要性水平;八是如何确定抽样规模;九是如何确定审计意见;十是如何审计新兴和复杂领域。

上一篇:《果园机器人》教学教案下一篇:保卫人员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