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年作文

2024-04-28

变了味的年作文(精选10篇)

篇1:变了味的年作文

变了味的年的叙事作文

我一向喜欢过年的,但现在的过年对我已不重要了,过年也只是把自己的钱给别人,别人在把钱还个自己罢了,真无聊!

原来的过年:各家房门上挂满了大鱼大肉腊肠。人们即使住在城市里也一定要跑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不忘捎带最富有深意的礼品。不忘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和妻子·丈夫,哥哥姐姐一起包饺子。小孩在外面垒砖头烤东西吃,那正是好玩到不行啊!

过年收红包,那是小孩最高兴的事,给长辈磕个头,长辈便会给我们压岁钱。虽然不是特多,但不用担心被小偷偷。自己拿着压岁钱,那是父母并不告诉我们,这钱其实还要在给别人。我们虽不知道,但我们不浪费的只是到有用时拿出来。

晚上是,我们还在老家,爸爸把事先预备好的烟花搬出来,将其点燃,里面的火料便卯足了劲往外出,争相比美。那叫一个壮观。

现在的过年:家家户户的门紧锁,像监狱一样,门前也不挂大鱼大肉了。离家远的也就不回去了,只给家里寄些钱,好像钱能解决一切似的,就算回家了,也只是你给我孩子压岁钱,我再把这些钱还给你孩子。小孩子们永远也得不到这笔钱。这就是现在的.商业化“压岁钱”。

人们脸上是洋溢着笑容,内心却紧绷绷的,这种被老人称“精货”“老点子”。不是我一个人说,我们小孩都这样说,兄弟姐妹间没了亲情,没有以往的单纯了。过年了回家让老母亲做饭自己却坐在那谈怎样分配送礼的钱。大人已经六亲不认了,兄弟姐们间谁花不一样啊!

过年已变了味,压岁钱已不翼而飞。过年变成过钱,以现在这种情况来看,也就是走亲戚,到亲戚家把钱给亲戚,再把相同数量的钱从亲戚那拿回来,也就是宁愿拿自己的钱来换,只要手里拿的是亲戚的钱,也就算过年了。

国家发达固然好,但也不要忘了情,人类的良心不能变,一变便天下大乱了。现在的过年已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过钱,请大家不要给过年取新的名字,我们小孩只爱“过年”这个名字!

篇2:变了味的年作文

人,会结交朋友,会有自己的友情。可是现在,我的.一些友情变了味。

小学时,我、小苏、小陈是最要好的朋友。小升初时,我们信誓旦旦地约定,要一起考到阳光班里去。可是,我和小苏考上了,小陈却没有。之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理我。好些日子,我在他房门口等他,每次我都失望而归。我又没做错什么,他为什么不理我呢?

我失望了一年。一天,我躺在床上,手机突然叫了,我漫不经心地接了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出现,是小陈!我猛地一下站了起来,连忙回应。只听他欢喜地说:“彭树晟,好久不见,今天我过生日,我想邀请你到我家来玩。”挂断后,我看了看日历,6月1日,儿童节,我终于能够再次与小陈一起玩了。那天,我玩得十分开心,因为我再次获得他的信任!

然而,我又发觉,他有一些变了,原来,他对我们俩都非常热情,但现在,好像他只与小苏有共同语言,而我只是一个映衬的配角罢了。现在好像他们俩才是主角,我只是个群众演员,有不有都无所谓。

我从开心又转为失落,心里承受不住。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他的亲密朋友呢?难道在他眼中,我真的只是普通朋友吗?友情,有时变了味,就无法还原本色。

在初中,我就和书上一样,渴望接触异性。我的姐姐小芳,是一个顾朋友,不斤斤计较的女生。在学校,我看她常常被一些人欺负,头发在那些男生的手下,被弄得十分乱。可是她不说,她在忍受,不想为难那些人。在我心中,她是个女神,是的,我喜欢她。可这个事情自从被同学知晓,就有很多人编一些流言蜚语。我和姐姐的友情,被那些人加了一些无法抹去的杂质。从那时起,我和她的对话也就不过三次。我这才知道,异性之间的友情,有时会因为一些人为的杂质而变了味。变了味的异性友情,也就不是纯真的友情了。我想:人啊,为什么那么庸俗呢?男女之间就没有纯洁的友谊吗?男女之间就不能交朋友吗?纯真的友谊就会因无聊的耻笑被扼杀吗?

篇3:从“变了味的棚改”说起

一、一个危险的信号

进入本世纪以来,许多人对我国每年过量的房屋拆除,不断反映意见。建设部领导也曾多次要求各地,对房屋拆除要持审慎态度。特别是要拆除一些还可使用多年的建筑,更要严格把关。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给我们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就是有的城市可能借棚改之机,再次刮起大拆迁之风。建议有关当局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对策。

中央电视台记者曾询问有关公务员为什么要规划这样大片的拆迁区。这个公务员无言以对,只能以这是政府的决策来搪塞。业内人士都晓得,如果在城市内土地金贵的地段搞拆迁,政府支出一亿元的拆迁费,可以获得资金两亿元以上。这很可能是出现棚改变味的一条重要原因。

二、今后一段时期内住房工作的重点

消除贫困是我国今后五年要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对城市居民的消除贫困应该反映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衣、食、行、用在五年内脱贫问题不大,难度最大的是住房。其原因在于近十来年我国城镇不仅以建设商品房为主,而且房价的连年飞涨,致使目前仍有数量巨大的中中、中低(含长期在城市打工准备在城市定居的农民)收入者因无力买房而处于“住房难”的境地。因此,加快保障房建设速度,做好保障房的分配供应和管理工作,特别是严格控制保障房的套型和价格。争取用5 年或稍长一些时间(从现在的情况看,5 年时间可能不够),做到广大中中、中低(含长期在城市打工准备在城市定居的农民)收入者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相应的保障房,使他们真正地实现在住房方面脱贫。这就是我国住房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紧抓不放、切实抓好的重点。

三、摆正棚改的位置

日伪时期,东北各城市都有好几片棚户区,主要供应当年十分贫困的工人居住。由于棚户区的条件十分恶劣,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各城市的政府都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就是棚户区改造一词的来源。因为时代变迁,现在讲的棚改,则可能主要泛指新中国成立一二十年内建成而今需要改造或拆除重建的住房。在实施中,多为拆除重建。

大家知道,建成一套住房,只需要两三年或三五年时间。而住房建成投入使用后,短的使用几十年,长的则超过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漫长的使用期内,搞好住房的保养、维修和管理,以保证其长期完好运行十分重要。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普遍地对住房的保养、维修和管理,包括小修、大修、改造、拆除重建等做出详尽规定。

是否应由政府做出一个住房使用年限的规定,作为住房改造或拆除的依据。上世纪90年代我第二次访美时,了解过他们的做法。美国1930年召开全国住房会议确定推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的当年,就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注:华尔街就在这一地区)建设了第一批社会住宅、亦即中等收入者保障房。当纽约市住房局的官员和专家陪同我们去参观时,这批社会住宅已经使用了60年。当时我想,在我国这些住房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由于曼哈顿地区寸土寸金,在我国早就会拆掉这些保障房,改为建设价格高的高楼大厦。因此我就问同行的专家,美国政府是否规定住房使用年限。回答是:由于住房的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和使用期内的保养水平各不相同,会造成住房使用年限的长短各不相同。经济学家发表使用年限意见可以作为一种参考资料。如果政府做出一个统一的使用年限规定而硬性执行,肯定会脱离实际。美国的办法,对老旧住房要定期派出专家组进行测定,以决定它是否需要改造或拆除。例如曼哈顿这一批社会住宅已经使用了60年,前些年对其内部进行过一次现代化改造。最近经专家测量,认定其结构情况优良,至少还能再使用60年而不会拆除。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每个城镇都拥有数量巨大的存量住房,因而每年都要进行数量巨大而庞杂的住房小修、大修、改造和拆除任务,这些都属于住房管理的日常任务。管好这样巨大庞杂的、每年每月都会频繁发生的日常管理任务,不仅要进一步健全存量房维修管理的规章制度,而且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进行定期测定。

篇4:变了味的大战

说起来,京东、苏宁易购和国美面临的情况有点类似,不同的是,它们显然遇到了一个严厉的裁判。

发改委最近警告了这三家电子商务公司,要求后者道歉并接受处罚。原因是,它们在8月中旬开展的促销大战涉嫌“价格欺诈”。这三家公司的确打得挺热闹,先是刘强东放出话来,要搞“零毛利”促销。言毕,苏宁当日的股价下跌了7%。苏宁易购不得不高调加入价格战中来,国美也紧随其后。

发改委说价格欺诈确实也没说错,三家公司也确实存在“促销价高于原价、未完全履行价格承诺、用独家销售的产品进行比价”等问题。不过,在折扣季逛过商场的人都知道,商家在降价时总是掺杂着类似的小伎俩。其实熟悉刘强东风格的人会自觉性地对他的承诺打一个折扣,这次促销更像是一次电商向传统家电卖场挑衅的行为,后者在大家电这个领域也已经完全失守了,看一看苏宁和国美的财报就能意识到这一点。

这三个巨头你争我夺的促销架势成功吸引到了大批消费者和围观者。也许是拉开的阵仗太醒目,发改委的反应看起来更激烈,这个部门派出了4个工作组,对三家公司以及反映相关情况的一淘网派驻调查,于是得出了欺诈的结论。

这本来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该由消费者来控制局面,如果消费者投诉,那么相关部门来厘清责任、认定处罚都属正常,但更多时候这属于“可管可不管”的范畴。到了让人挨警告和罚款这个份儿上,大战的味道就全变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发改委当然可以管,只是管的理由并不是那么充分。在发改委的权责说明中,写得很明确:负责制定和调整少数重要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并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但近些年,发改委在微观层面管得细而广泛,有些商品显然并不是什么会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少数重要商品”。

这也导致了大量的新问题的产生,权力在一些比较模糊的边界上被逐步放大。像发改委提到的京东并没有遵守零利润率的事情,显然并不属于行政机构的管理范畴。京东不是上市公司,它的利润率到底是多少是无法说清楚的一件事—刘强东自己说亏8%,外界却计算京东至少赚4%,发改委拿着这个数据去责问企业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使自己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市场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发现异常并掌握情况,多观察而谨言慎行更合适,而不是急着划范围。

政府给企业一些自由度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不意味着对它们的错误放任不管,而是管得更合理、合法,有意义。懂得拿捏尺度的管理者才是聪明的管理者。

就发改委这个职能部门本身而言,也存在着很多改革的必要性。它在角色上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委很类似,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到粮食、气候及能源,从农产品、物流到高新技术,从价格控制到垄断再到进出口配额及投资审批,它什么都能管,因此得了一个小国务院的称号。

篇5:变了味的面包经典童话

在一个富饶的国家里,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小镇的里面有一个商人,这个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哥哥叫布鲁奇,弟弟叫布鲁塔。

就在这两个同胞兄弟都已经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双双去世了。在去世前,他们的父亲将家产平均分给了这两兄弟。从此,这两兄弟就各自做起了生意。虽然他们两个人都是从小就和他们的父亲学习做生意。但是,他们的经营方法却一点儿都不一样。

哥哥布鲁奇从小就很聪明,他总能想到一些出人意料的办法,帮助父亲将家里的货物卖出去,所以他们的父亲很喜欢这个大儿子,经常教他一些做生意的办法。而弟弟布鲁塔就不像哥哥那样,他从小就非常听妈妈的话,为人诚恳,童叟无欺,并且总是为到商店里买货物的顾客着想。

虽然是各自做生意了,但他们离得并不远,中间只隔了五间房子。他们每次都是到同一个地方去进购货物,因为他们的父亲以前就是到那个地方去进购的。购货回来后,他们就每人分一半,拿回自己的店里去卖。尽管他们的货物都是一样的,但弟弟布鲁塔不知道是为什么,自己的物品总是卖不出去,而哥哥布鲁奇的货物却卖的非常快。于是,弟弟布鲁塔就在家里和妻子说起了这件事。

“这是为什么呢?你看,我卖的货物一直是价格合理,童叟无欺,我从来不卖高价,而且我的货物和哥哥布鲁奇的是一样的,为什么我的货物卖不出去呢?”布鲁塔坐在床上,对着妻子说。

“我看,一定是父亲将什么做生意的秘诀告诉了你的哥哥,却没有告诉你。明天你和布鲁奇去进购货物的时候,问一问他吧。”布鲁塔的妻子说。

“好吧,我明天就问一问他。”说完,布鲁塔就睡了。

第二天,兄弟两个一起进购了一百个面包,每人分了五十个。分完后,弟弟布鲁塔就问哥哥说:“哥哥,你看,我们都是一起进购的物品,可为什么我的生意总是不好,而你的生意却总是那么红火呢?”

“这个,我还真是不好说,这样吧,明天我到你的店里去看一看吧,也许我能找出其中的问题。”哥哥布鲁奇说。

“哦,好吧。”弟弟说完,兄弟两个就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哥哥布鲁奇来到了弟弟的店里,他才一进来就看到了他们昨天一起购进的那些面包,它们都包上了白色的油纸。

“布鲁塔,这些是我们昨天刚刚进购的那些面包吧?”布鲁奇问道。

“哦,是的,是那些面包。”

“你每次都是用这些白色的油纸来包的吗?那你准备卖多少钱一个呢?”

“对,每次都是这么包的,卖一个铜板一个,有什么不对吗?”

“哦,你跟我到我的店里看一看吧,看完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你的货物总是卖不出去了。”

说完,哥哥布鲁奇就带着布鲁塔来到了他的店里。

布鲁塔来到了哥哥的店里,一眼就看到了他们昨天刚进到店里的那些面包,“哦,这些图案都是你画到上面的吗?还真是很漂亮呢。”弟弟布鲁塔说。

“当然了,你看,我的这些面包都要卖两个铜板一个,而且卖的很快呢。”哥哥得意的说。

“什么?两个铜板?”布鲁塔揉了揉自己的耳朵,“你只不过在油纸上面画了一个面包和一根香肠,就一下子卖两个铜板?难道这个油纸上的面包和香肠可以吃吗?”弟弟简直不敢相信。

“别大惊小怪的,人们就是这样,别说是两个铜板,只要你让他们看着有了食欲,让他们看着高兴了,要再多的铜板,他们也会毫不吝惜的。”哥哥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说。

“哦,算了吧,一个面包只值一个铜板,怎么能卖两个铜板呢,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来买呢?这太荒谬了,我要让顾客买到实惠的商品,这样做不是在欺骗他们吗?”弟弟布鲁塔激动的说着。

“哦,行了,布鲁塔,这怎么能说是欺骗呢?我只是让顾客们购买时的心情更愉快一些,再说了,你认为你的货物实惠,可人家还不一定那样认为呢。”布鲁奇开导着弟弟。

“怎么可能呢,顾客们一定是被你蒙蔽了。我可不认为他们会因为买了这么贵的东西而觉得愉快。”布鲁塔执着的说。

“那好吧,你去将你的面包拿到我这里,看一看顾客是怎么说的吧,看完了你就会相信我的话的。”布鲁奇说完,就让弟弟回去拿面包去了。

过了不一会儿,布鲁塔就将自己店里的用白油纸包好的面包拿了过来。

“好了,现在将你的面包放在这里,我们就等着顾客来买,看一看顾客会挑那一个吧。”哥哥说完,兄弟两个就在店里等了起来。

过了不一会儿,就走进了两个客人,“嗨,老板,给我们拿两个面包。”其中一个说道。

“哦,好的,这里有两种,这种一个铜板一个。”说着,布鲁奇先指了指那个只包着白油纸的面包,然后又指了指那个油纸上画着面包和香肠的面包说:“那种是两个铜板一个,您要那一个呢?”

“嗯,让我看看,要那一个吧,那个看上去要比另一种好吃一些。”那个顾客指着油纸上有图案的面包说。

“哦,好的,您真有眼力。”说完,布鲁奇将两个面包递给了顾客。

两个人剥开油纸,刚吃了一口,这时,弟弟布鲁塔走了过来,对顾客说:“哦,两位先生,您为什么要买这个呢?您是怎么知道这个面包要比那个更好吃的呢?”

“这还用问吗?这个包装图案漂亮,而且价格高,而那个包装上没有图案,价格还低,所以当然是这个更好吃了,我当然要买这个了。”顾客毫不犹豫的答道。

“那么,您可不可以尝一尝,这两种面包的味道到底有什么区别吗?”说着,布鲁塔拿过了两个自己店里的面包。

“哦,是这样,如果你是免费让我们尝一尝的话,我们还是愿意的。”两个顾客说。

“好的,是免费的,我只是想知道这两种面包的差别。”布鲁塔将面包递了过去。

接过面包,两个顾客就吃了起来,吃完后,布鲁塔问:“怎么样,有什么区别吗?”

“哦,当然了,这个面包的面粉明显的没有那一个更精细。”一个顾客打了一个嗝儿说。

“是的,它里面的黄油好像也没有那一个更多,我一吃就吃出来了。”另一个顾客抹了一下嘴说。

“哦,我真是太谢谢您了,二位可真是个行家。”哥哥布鲁奇赶忙说。

篇6:别让感恩变了味作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名游子对慈母千年不变的绵绵恩情。自古中国就不缺孝子,如芦衣顺母,老莱娱亲,都是传统孝的典型。但现在,这种传统的孝心似乎变了味,成了人生的负担。近日,北京甚至有一名大学生提出将自己上大学的费用当着向父母的借款,日后工作再来偿还,这着实在让人感到疑惑。

感恩,是一个人在受了别人恩惠之后的报答,乃人之常情。人的一生有许许多多不得不受的恩情,如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导之恩,领导提拔之恩,医生救命之恩……有的人在面对如此多的恩情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报答,便只好一心逃避。不受恩,便可以不报恩,这种人不欠我,我不欠人的思想,便日益发展起来。日久天长,就走向了一种极端。日本有一句格言,“生来慷慨,方能受人之恩”,意思是只有多多施恩与人,别人欠我的多了,日后找人办事才方便,这样一种功利的思想,完全将感恩当成一种操控别人的手段,实在不可取。还有另外一种极端,那便是过于重视恩情,为了报恩,甚至放弃自己的底线,郭巨埋儿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古代,这样的思想常常被当权者利用,以便更好的统治国家。臣报君恩、子报父恩,这样的“恩”一层压一层,让人喘不过气来,也使古代中国更加腐朽愚昧。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感恩这样一种圣洁的行为被人们如此的糟蹋,也可算得上是一出悲剧了吧!人活一世,难免求人,怎能不受人之恩?面对别人的恩情,懦弱的.人选择逃避,勇敢的人选择报答。感恩不在于你是否将别人的恩情全部偿还,若是这样,那不就像是做了一场交易?一旦报恩,便财货两清,从此再无瓜葛,那岂不无味?我认为,施恩与感恩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恩”是人情的纽带,是人与人之间的牵绊。我有困难时,你帮我,你遇到难关时,我又出手相助,这样一来二去,朋友之间就会更亲密无间,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篇7:变了味的高中语文选修课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现状

1.《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Ⅰ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规定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颁布以后, 各省均出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Ⅰ课程开设指导意见》, 其规定, 高中语文选修Ⅰ模块分两部分:学校必须开设的模块 (A) 和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的模块 (B) 。选修Ⅰ模块 (A) 再分为四个系列 (即系列1~系列4) , 共计20个小模块, 即20个单行本;选修Ⅰ模块 (B) 一个系列 (即系列5) , 共计5个小模块, 即5个单行本。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必须修满选修Ⅰ模块的8个学分。

高中语文可选的选修课程已然十分丰富, 涵盖面广, 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 又利于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 是学生的福音。

2. 已开设的高中语文选修课

新课改以后, 各省开设语文选修课的情况大同小异, 几乎都采取了“统一选修”的方式来实施语文选修课程。以笔者所在省份为例, 到目前为止, 统一开设的语文选修课程有: (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系列1) ; (2) 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 (系列2) ; (3)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系列3) ; (4) 语文文字应用 (系列4) ; (5) 先秦诸子选读 (系列5) 。

由此看来, 每个系列都选修了一个小模块, 似乎实施了新课程选修课的意图, 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特长、素养的发展。可是实际实施的过程却受到了高考的严格筛选, 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必修课程, 结果也背离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

3. 实施的具体现状

高中共三年的学习时间, 高一阶段处于基础学习阶段, 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达9门之多, 根本无暇顾及选修课, 所以学校一般都不开设选修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能会开设一些校本课程或本土课程的选修, 这倒是学生自由选修的典范, 但每周至多拥有1课时的教、学时量。高三阶段, 在高考的压力下, 几乎所有高中校都投入了高考的备考复习, 不可能也不允许开设选修课程。

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的语文选修课程几乎都被安排在了高二阶段, 使得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与选修课各占50%。而短短一学年要修满选修模块 (A) (B) 的8个学分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为必修课程的任务同时也很繁重。权衡利弊下筛选的结果是, 绝大部分高中校和教师都只会选择其中与高考关系紧密的2~3个小模块进行教授与修习。例如, 福建的高中学校一般会选择系列1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系列5的“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资源较丰富或学生素质较高的学校可能会在高三上学期加修一门, 诸如“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之类, 结合高考选考部分复习进行修习。

综上情况, 原本理想中的语文选修课程, 就完全变了味, 成了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因此我们认为, 新课改的初衷是要给教与学减负, 结果却增负了;要深化素质教育, 结果仍然还是应试教育。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味的原因探究

有一种意见认为, 高中语文学习不存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分, 其理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渗透其中, 也无所谓基础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 但其视角过于狭隘, 未能从学生个性、语文素养、基础与发展等方面来看待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新课改后, 中国绝大部分高中学校的语文选修课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必修课, 这是个事实;既没有适应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发展的需要, 还客观上加重了师生的课业负担, 这也是个事实。究其原因, 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高考指挥棒仍指挥一切

过去说, 高考考试的方向就是高中教学的方向, 这观点在现阶段仍旧通用。高考改革这么多年, 仍未改掉分数定学生终生的弊病。各省迫于高考的压力, 都一致采取了“统一选修”的方式来实施选修课程, 这本身在大方向上就忽视了选修课的宗旨和开设意图,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 对各高中学校而言, 高考成绩仍是检验其办学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此, 与高考关系密切的选修课程就安排上马, 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就必须拿下。如语文系列1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得上马;又如福建高考必考“孔孟”, 系列5中的“先秦诸子选读”就必须开设, 且要上好、上足。诸如此类。没有哪个学校愿意冒为发展学生个性而损害高考的风险。因此, 高考也成了选修课的指挥棒, 选修课演变成必修课就成了一种必然。

2. 开设时段不合理, 教与学时量紧张

高中阶段三年的语文学习, 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新知识、发展兴趣与个性、培养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时间只有两年, 即高一、高二阶段。根据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 这两学年学校只能安排每周4小节课时用于语文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方面, 这么少的教学时量对于作为母语的语文的学习, 已经偏少。另一方面, 高一阶段又主修基础课程, 学生9门必修课业任务繁重。这使得语文选修课程全部挤压在了高二阶段, 导致语文选修课开设时段极不合理。而理想的选修课程设置, 应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高一、高二、高三逐年递增, 三年内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为3∶7较为合理。因此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量用来完成选修课的教授, 只能选择关联高考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修习;学校可能订购了5~7本语文选修课本, 实际派上用场的可能只有2~3本而已。而我们的高中阶段培养出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也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3. 其他学科学习内容的专、深也影响语文选修课程的学习

有过留学经历的人回来都说, 中国的高中教育, 许多学科的不少内容已是国外大学学习的知识, 这一点, 了解西方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中等、高等教育的人都不会否认。如我国高中阶段理科中的物理、数学和文科中的地理等, 这些学科的相当多专题过专过深, 忽视学生实际知识与能力层次, 最令学生头痛。学生只能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 或反复演算。如此情势下,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就没有多少时间可用来投入阅读、钻研和实践了。因为语文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 都要厚积薄发, 绝不能立竿见影的。学校教与学的功利化倾向使得高中语文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和危险。语文必修课程的遭遇尚且如此, 语文选修课程的境遇就更尴尬了。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回归原味的对策与思考

新课改后, 部分语文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 部分语文选修课程被无形“秒杀”的处境, 对语文课程改革而言是个损害, 对学生而言是个伤害。必须扭转这种趋势与方向, 还新课改以本来的面目, 给选修课一个合理的课程地位。

第一, 要进一步推进高考的改革, 这包括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的改革, 处理好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是否纳入高考考查范围, 这要根据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来确定。如福建高考语文, 作为闽派语文特色, 将名著阅读和文化经典《论语》《孟子》纳入高考考试范围, 但作为选修课程, 不能考查偏、难、怪、细的东西, 将自己逼入死胡同, 成为教师、学生眼中的“鸡肋”;要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 鼓励、激发学生去阅读中外名著和钻研文化经典, 自觉去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以凸显闽派语文的特色。

第二, 还应摆正高中学校在教育链条中的地位, 走出把高考作为评价高中学校办学效益的唯一标准的误区。在国民教育中, 高中校承担着中等教育的大部分任务, 但它仍属于基础性教育, 不属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因此, 不能把高考作为高中教育的首要任务, 甚至是唯一任务。高中校应承担的是进行国民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重任。这种教育应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而非应试教育。摆正了高中校的地位, 高中教育才不会成为高考的附庸, 选修课才会成为必修课有益的补充, 成为高中教育中的百花坛。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多方向发展, 同时也促进着学校的个性与特色发展。

第三, 在规范必修课的基础上, 要把选修课选修的权利还给学生。目前各省采取的统一选修的方式明显已是弊多于利 (使选修课程大多成了必修课程) 。笔者认为, 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制定原则、规定范围、宏观调控的基础上, 将选修的权利下放给高中学校和学生, 让选修课基于素质教育的地位而存在。学校、教师、学生只有拥有了对选修课选择的权利, 选修课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选修课, 否则仍逃脱不了“必修化”的命运。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

篇8:变了味的GDP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2000年开始,出口在“三驾马车”中发挥重要作用。2004年,中国已基本转为出口导向型经济,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西方人享受着廉价的中国商品,中国也赚得了大把的美元还有高涨的GDP。

由于中下游产品出口加速,导致了上游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型产业的急速扩张。到2007年,经济极度过热,资产价格暴涨,投资品价格和消费品价格也同时上涨。在一片通胀形势下,当年,中国GDP增长13%。

广东省,靠给世界当加工厂,连续二十年GDP全国第一,被称为“金牌广东”。然而,这个“金牌”是用污染的环境、老百姓的健康甚至是生命换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过:50岁以上的广州人,长期在广州污染的环境里生活,若把肺拿出来看,都是黑的。

出口导向型经济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出口企业的资源成本不断增加,汇率及反倾销风险也在加大,企业只能用压低职工工资来保持利润增长。

在“金牌广东”,16个主要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六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二、三季度,广东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位列全国倒数第一。

GDP增长与老百姓收入增长差距如此之大,广东只是一个缩影。就全国来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GDP增长77倍,财政收入增长近100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六十年仅增长了约20倍。GDP显示的国家整体财富迅速增加,而为此承担成本的是辛苦劳作的民众,尤其是出口加工业的产业工人。

这是典型的重商主义的发展思路——把利润留在今天,将成本推给子孙,让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某种优势,而将巨大的风险留到将来。

除了“重商”,中国还是一个“重官”的社会,以GDP为重要指标的业绩考核制度,让官员们忘了以民为本的宗旨,只要能把GDP搞上去,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弄虚作假等等现象比比皆是,至于与民生有多大关系,无人考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指出,GDP只是一个数量指标,不是一个质量指标,它并没有考虑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也没有对经济活动的价值进行道德判断。他举例说,政府建造监狱的支出与创办大学的支出没有区别;处理核事故的花费和对太阳能项目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几乎一样。而从地底开采石油只会被看成是增加国民财富,而不会被认为是资源损失。

GDP的缔造者库兹涅兹也早就警告过GDP指标的局限性:“一个国家的幸福与繁荣几乎不可能由GDP表现出来。”因为GDP没有计入经济增长对环境、自然资源、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所以,只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发展,是GDP应用的失误。这种失误,只会让中国经济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使国家的繁荣与百姓的幸福永远背离。

GDP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但GDP并不是万能的,一味追求GDP,只会使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GDP数字陷阱,最终遭殃的就是百姓。

篇9:变了味的“农民上楼”等

在一些地方的“上楼”运动中,常常只按被拆住房的标准来实施补偿或置换楼房,宅基地并未得到合理而明确的估价。这么做等于给予了农民住房的权利,却悄悄夺走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农民拥有宅基地,不仅有法律规定,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习俗与惯例。一些地方的政府热衷“农民上楼”,看中的其实是土地置换后的增值利益。

农村城镇化与“农民上楼”是两个概念。城镇化,应当像城市的市场经济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霸王硬上弓的城镇化方式,往往会与特权、腐败和官僚主义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些利益阶层剥夺农民利益、圈地圈钱的借口。 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增加农民的福祉,让农民生活得更为自由、轻松,而不是为了让地方政府获取更多的土地,从土地增值中获益。这应当成为一个基本共识。乡村的稳定,意味着中国社会稳定,各地方政府应在这场大潮中把握好手中的权力限度。

朱克伯格创造“脸谱”时代

美国知名社交网站“脸谱”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朱克伯格上月获评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人物”。评选理由是,朱克伯格把全球5亿多人联系到一起,绘制他们之间的社交地图,这是从未有过的创新之举;他创立的新型信息交换体系如今对公众而言必不可少,尽管有时“有点吓人”;他以更具创意乃至更积极的多种途径改变公众日常生活方式。

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读大二期间,喜欢计算机编程的朱克伯格想将一份关于学校员工和学生的信息目录发布到互联网上,供更多人查阅,但他的这一要求却被学校一口拒绝了。朱克伯格随后当了一回“黑客”,闯入学校的一台服务器,将信息和照片全下载下来,传到了他新创建的一个网站上。一开始,朱克伯格只是邀请人们到他的网站上,评选哈佛哪个学生最漂亮,在短短4小时内,他的网站就吸引了几百个访问者。

此后,朱克伯格一心想创建自己的社交网站,2004年2月,他创建了最早版本的网站Facebook,仅一个月就有6000多个学生到这个网站上进行注册。几个星期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学部学生都登记加入会员,由于Facebook满足了大学生交友和谈恋爱的需求,人气急升,广告收入不断增加。

《福布斯》统计,朱克伯格目前净资产69亿美元,是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之一,但他现在仍爱骑着自行车到处乱逛,租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寓中。

声音

过度用药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09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的水平

面包、油酥点心和蛋糕这类烘焙食品的在华零售额已从2000年的37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10年的78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11亿元人民币。烘焙食品并非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主食,但近10年来,它已迅速迷住了中国的城市中产阶层。

——纽约时报

网络舆论热衷于围观政府机关食堂的菜谱、事业单位的天价工资单,这是因为普通网民心理失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跳出狭隘的心理猜忌就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指向了收入分配乱象背后那些鲜明的体制不公。

——京华时报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曾经生活在威权之下。那时他们没有办法去反抗。今天当遇到麻烦时,他们会认为弱势群体是唯一的出气筒。

——BBC指中国出现新“暴力文化”问题

当代文学环境不繁荣,电影已成无米之炊。

——张艺谋

我没啥娱乐,偶尔偷偷菜!

——陈凯歌

奥巴马一家圣诞节当天的家庭菜谱:牛排、烧土豆、青豆和馅饼。

——美联社

兔年春晚将不再是赵本山和他徒弟们的天下了,窦骁、周冬雨等张艺谋力捧的新人将参与开场的明星大拜年。而另一位“谋女郎”董洁也将与丈夫潘粤明一起出现。刘谦已基本出局,将由一位来自祖国大陆的魔术师代替。

——三秦都市报

总理普京当选俄罗斯2010年度头号政治人物,获得了55%的选票;总统梅德韦杰夫以37%的选票位居第二。

——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

篇10:变了味的压岁钱

过去的压岁钱

高: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拿到压岁钱的感受吗?

孙:我小时候很期待压岁钱的,父母会准备新的钞票,我拿到压岁钱后会压在枕头底下,有时候还会拿出来看看,很珍惜,也不舍得花掉。

马:那时候钱不多,都是一角一角的,但都是新的、连号的。

钱:非常欣喜,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钱的感觉,会用纸折个钱包放好。

曹:那时我爷爷会给表弟压岁钱,从来不给我,因为我是女孩,我觉得我爷爷不喜欢我。

孙:你在意的并不是钱的多少,而是你在爷爷心里的地位。

曹:对!

高:我小时候没有压岁钱,所以老想有,工作后,爸爸反而会给我压岁钱。小时候没有钱,后来再给,总觉得缺了什么。

小时候的压岁钱,钱虽然不多,但我们都很珍惜。

现在的压岁钱

高:你们给孩子压岁钱吗?

马:我家孩子不在乎,但我会给,我要把我对他的一年的祝福给他,因为压岁钱预示着下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他不在乎我也给他。

陈:从去年儿子6岁开始,我给他压岁钱了,因为我发现他对钱有概念了,我总觉得那是一个仪式,我们作为长辈要给晚辈新年的祝愿,所以我会很庄重地和他爸爸一起交给他,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希望他新的一年继续健康成长。

黄:我们家孩子把每张钱都折好,放在盒子里,不肯用掉。

马:我们家也是,放在枕头底下,不用。

高:事实上孩子没有能力来驾驭这些钱。

张:我不给,因为小时候没人给我,我也没有这个意识要给孩子。

高:我们家也不给。

孙:但你们的孩子如果知道别的孩子有压岁钱拿,他会有什么感觉?

高:在孩子眼里,对他来说这只是“物”,他不觉得别人有了我就一定要有。他没有占有的欲望。

给孩子压岁钱,是为了把一年美好的祝福送给他。可父母有没有考虑过孩子有能力处理这笔钱吗?

变了味的压岁钱

孙:我很好奇,高老师,你为什么不给孩子压岁钱呀?

高:一方面,我觉得钱本身没意义,现在看似经济进步了,其实精神方面退化了,原来给压岁钱可能只是一个祝福,但现在压岁钱的意义跟着社会潮流,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占有。另一方面,可能爷爷奶奶给的还蛮纯粹的,但其他人会夹杂着一些人际关系上的微妙因素,比如叔叔、姑姑给的,然后你也要给他的孩子,这是成人之间的来往,只是把孩子作为工具了。

陈:确实是变味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会互相攀比谁给得多。

孙:只留下钱,压岁的意义没有了。

高:因为这是在用金钱来衡量爱。孩子需要钱的时候我可以给他钱,但是我不想刻意借压岁钱这个名义来给。许多人觉得生活富裕了,压岁钱往往越给越多,歪曲了压岁钱本来的内涵。压岁钱本来的意义是,并不是长辈给孩子钱花。我更倾向于像马老师说的压岁钱是一种心意,就是祝福孩子健康。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没有想清楚压岁钱的意义,也就无法把这份祝福真正传递到孩子的心里。

黄:这样做,孩子看到的只是钱的多少,并没有感受到大人对他的那种美好祝愿。

高:孩子只看到钱的多少,其实是大人的问题。大人自己对于压岁钱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才会混淆。大多数人只是认识到压岁钱是一个习俗,并没有认识到它本来的意义。

是谁让压岁钱变了味?是我们自己扭曲了对压岁钱的本意,用钱的多少代替了压岁钱最纯粹的心意。

圣诞礼物给我们的启示

高:不知道压岁钱该怎么给,那我们就来想想,西方国家的圣诞节父母为什么给孩子送圣诞礼物?

孙:孩子知道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故事,为了圆孩子的期待,我们就送了。

高:很多孩子希望通过圣诞老人给自己送礼物来确定自己是个好孩子,因为只有好孩子才能收到圣诞礼物。

陈:那没有收到礼物的孩子呢?

高:收不到也很正常啊,一些电影里还说要测试你的调皮度,超过50%就没有礼物了。

孙:我是跟儿子说那些没得到的可能没有向圣诞老人许愿。

高:我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大人喜欢对孩子说“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之类的话,但是,怎么可能?凡事都需要努力,有时候努力还不一定能成功呢!

马:是的,小时候让他懂得这个道理,长大以后,孩子更能面对挫折。

孙:我觉得中国的压岁钱更多是长辈单方面给的,不管孩子的需要与否。

高:我们其实是在用压岁钱的方式给孩子礼物。中国的压岁钱和西方的圣诞礼物在本质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如果圣诞老人也是给钱,孩子就不会那么期待,这就是钱和礼物的区别。

孙:我还感觉孩子要礼物也是一种占有欲望。

高:对,虽然这个占有和去抢的占有不一样,但他依然只是对一个物质的拥有。据我所知,外国的圣诞节,并不是父母给孩子送圣诞礼物那么简单,他们家人之间都要相互送礼物的。他们想传递的就是对家人的了解、爱、相知的快乐!

不管是西方的圣诞节还是中国的春节,送礼物或是送压岁钱,本意都是在表达爱。

重新诠释压岁钱

高:压岁钱的意义是不是可以重新诠释?可不可以去除金钱的意识,用其他方式去替代呢?回想我和我妹妹小时候还蛮有幸福感的,因为我们正月初一早上起来是不可以开口的,爸爸会拿一片云片糕放在我们嘴巴里,爸爸平时很严肃,但只有初一这一天,他会很亲昵地到我们床边喂我们吃云片糕。这种仪式上的、跟钱没有关系的东西,带给我的回忆最美好。

陈:对,我们会吃红枣茶,说一年都会甜蜜蜜。

高:其实从钱到礼物再到心意,之间有个递进关系,因为钱还是太直接了。

马:送钱是最方便的。

高:但是不走心,送礼物需要走心一点,如果你还要有意义就要更费心一点。

陈:孩子们现在就会数,过生日、六一节等等都要礼物,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高:还是因为没有感受到爱。

曹:不管是压岁钱也好,送礼物也好,它都是一个沟通的通道,一个表达爱和祝福的通道。

高:是的,每个人都需要被别人就这样爱着,尤其是孩子。

曹:被爱着的孩子,等他长大以后,他就具备了爱别人的能力。

高:如果我过节的时候精心地给老公、父母、家人准备一份礼物,出发点是这份礼物是家人真正需要的,哪怕是一双袜子,也好过我给家人买从自己角度出发觉得好的东西。如果你用你的方式爱他,但他不需要,爱就变成了代沟。你要用他真正需要的方式爱他,那才是真正的爱。希望大家准备礼物的时候都能考虑到这点。

高:红包和放圣诞礼物的袜子一样都是个象征,同时红包也是驱邪辟邪的。你可以用无纺布做一个大大的红包,里面放上你精心准备的东西,孩子一定能感受到不同。

陈:要是能够变成家庭的文化就更好了。

高:那就先从我们的家庭开始来实施吧!

结语:不管是圣诞节送礼物还是过年的压岁钱,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是无法用钱衡量的。今年的新年,不论你是送礼物还是给压岁钱,希望能用更好的方式,更用心地付出,让孩子能感受到来自你的浓浓的爱和对新一年的祝福。

上一篇: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生态海西—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下一篇: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