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祀之礼

2024-04-29

古代祭祀之礼(精选6篇)

篇1:古代祭祀之礼

导言:在现代我们已经很少见到祭祀之礼了,那么古代的祭祀之礼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祭祀活动被称为吉礼。

篇2:古代祭祀之礼

丧礼,是哀悼死者的礼仪;荒礼,是哀悼凶札,凶是指年谷不登,札是指疫疠流行,亦称“札礼”,即天子和臣下以减膳、撤乐等礼仪表示同情;吊礼,即祸灾时应行的慰问礼仪;袷礼,是指战败而丧失财物予以救援的礼仪;恤礼,是对遭寇乱的诸侯国派遣使者慰问、存恤。先秦以后,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表现近祖崇拜,对象是新丧的亲属,整个仪式在服丧期间举行。从《礼记》到称为正史的二十五史,对凶礼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礼记·丧大记》记载了丧礼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人之将死到亲人守丧的整套礼仪:“君大夫彻悬,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这是人将要死亡时必须改寝和更衣的规定。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有司庶士哭于堂下北面,夫人坐于西方,内命妇姑姊妹子姓立于西方,外命妇率外宗哭于堂上北面。”这是人刚过世时关于亲属如何哭丧的规定。

“君之丧,三日,子夫人杖。五日既殡,授大夫世妇杖,子大夫寝门之外杖,寝门之内辑之,夫人世妇,在其次则杖,即位则使人执之,子有王命则去杖,国君之命则辑杖,听卜有事于尸则去杖,大夫于君所则辑,于大夫所则杖。”这是君王停丧和出殡时关于臣子、亲属如何执杖的规定。

“期之丧,三不食食,疏食水饮,不食菜果。三月既葬,食肉饮酒,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这是关于在殡后亲属如何饮食的规定。

篇3:从汉字管窥古代的祭祀习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其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汉字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承载着文化并进行传播,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源,不断积淀着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文化意识。

祭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形成较为系统的神灵观念之后而进行的活动,反映了人类的原始信仰。《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左传·成公十三年》:“国家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是文化中最具稳定性的部分。祭祀的种种习俗影响了汉字的形成,反过来透过汉字,也可以追寻出古代祭祀习俗的轨迹。本文就通过对一些汉字的考察,粗浅谈一谈古代的祭祀习俗。

二、祭祀的起源

宗教学、民俗学等对事神的起源都进行过讨论,学者普遍认为事神起源于初民对万物有灵的信奉。英国学派的人类学家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巨著《原始文化》中提出了“万物有灵论”,原始人类相信不仅人有灵,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也有灵。原始初民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以及对自然界认识的缺乏,在变幻莫测的自然面前,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抵御能力。于是,巫术思维成为原始社会生活的必需,为了获得神的庇佑福泽,人们对神极尽虔诚敬畏之心,经常举行仪式,敬奉供品,表达对神的诚意。祭祀、占卜等与神的交流沟通活动成为初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把祭祀、占卜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了一些符号,成为早期的文字。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古人将吉凶与天象联系在一起,这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有所体现。《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時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虽然许慎对“三垂”的解释有思想局限性,但总体上揭示了“示”与“象”的密切关系。古人立象尽意,在构制汉字时首先是直观取象,因此汉字有较强的图象性。这也体现了祭祀习俗对汉字形成的影响。

三、祭祀的对象

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是神秘而令人敬畏的。除此之外,人类自身又有生老病死,这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古代先民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死后的灵魂拥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值得敬畏的。那么灵在何处呢?为了方便祭祀,必须为神灵寻找一个寄所。

“示”在甲骨文中作“〒”或“Т”,从二或从一。有人认为“二”或“一”都是上帝的象征,“∣”在字中代表的是祭天杆,小篆中杆旁之八象所挂的采帛 (1) 。也有人认为,“示”原是祭神的石制供桌,呈Т形,小篆中的其余部分象酒或血从祭坛上流淌下来、或祭品的碎末从祭坛上撒落下的样子 (2) 。不论如何,从字形上分析,基本可以肯定“示”是个表示神主的象形字。这得到了民俗学的支持,古人认为事物的灵魂和形体是分开的,通过神主来祭祀,就是将该物体作为通达灵魂的渠道,祭祀神主就是祭祀神灵,这是许多民族共有的事神方式。

“祖”,甲骨文中写作。詹鄞鑫先生认为,“祖”实际上是考古发现的原始人头形陶罐(祖先偶像)的象形,“祖的本义应该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在仰韶文化中通常以陶罐或陶罐偶像的形式出现” (3) 。

“宗”字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说文》:“宗,尊祖庙也。”其本义就是祖庙。“宗”甲骨文中写作,从宀从示,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上看,“宗”是房子的侧视简图,里面是祭祀先祖的神主牌位“示”。古人经常祭拜的神主“示”最初并无固定场所,后来由于经常祭祀的需要,就把“示”搬到人工建筑中来陈列供奉,宗庙成为古人祭祀祖先神灵的专门场所。据民俗学的研究,最初的祭祀活动很简单,人们用竹木、泥土塑造偶像,或在岩石上画出神灵形象,然后在这些神灵的“附体”面前陈列礼物,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唱歌、跳舞。后来才有专门用来祭祀的人工建筑。

四、祭祀的方式

祭祀要按照一定的仪式,以恭敬的动作,或辅以一定的言辞,向神灵致敬或献礼。《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取悦于神的祭祀活动一开始也表现为用礼物向神灵祈福或致敬。

“祭”,甲骨文字形为,右边是一只手,左边似一块鲜血淋漓的肉。后又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代表神主的“示”字,表明类属。《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甲骨文中的“血滴”似乎表明当时还保持着血食的习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古人吃生肉,喝鲜血,也拿生肉献血来祭神(正如“祭”的字形)。因为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和动物的生命,失血意味着受伤甚至死亡,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实际上,“血食”在古书中常常是祭祀的代称。《左传·庄公六年》:“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说的就是如果不听从大臣的建议,社稷之神得不到祭祀,国家就将会灭亡。

除了贡献礼物,古人在祭祀时还会口中念念有词。“祝”是祭祀时负责向神灵祷告的人,甲骨字形为,还有一些异体,从字形上看,好像一个人跪在地上,面向神主祷告。《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兌省。《易》曰:‘兑为口为巫。’”《汉书·郊祀志》:“使先圣之后能知山川,敬于礼仪,明神之事者以为祝。”颜注:“祝谓主祭之赞词者。”“赞”,报告。“赞词”,就是把祈祷的话语转达给神灵。“祝”是人、神的沟通媒介,主要职责就是在举行祭祀的时候迎接鬼神,并把人们的愿望传达给鬼神。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习俗,古人在早期祭祀时有尸祭的方式。尸祭并不是说祭祀尸体,实际上“尸”是个活人。“尸”,甲骨文字形为,比“人”字的甲骨文字形多了一个弯,表示人屈着膝。这也解释了为何“尾”、“屎”等字皆从尸。甲骨文中“尾”的字形就是弯腰的人在屁股后面拖着一根毛尾,“屎”是蹲姿的人屁股下从米。既然“尸”是活着的人,那么为何已经有了一个“人”字,还要造“尸”字呢?这是因为“尸”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在祭祀时代表死者而受祭的人。《说文》:“尸,陈也,象卧之形。”段注:“尸,神像也。”《仪礼·士虞礼》:“祝延尸。”说的是祭祀活动中负责祷告的祝迎接代死者受祭的尸,尸通常由死者之孙充当。夏商周三代都以尸代祭,但尸的姿态不一。《礼记·礼器》中有“周坐尸”、“夏立尸”、“殷坐尸”的记载。只是后来尸渐渐被神主“示”所代替。

五关于祭品

古人往往将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礼物奉献给神灵,有的是食物,比如牛、羊等牺牲,酒和谷物等等,有的是玉帛等衣着饰物……季节不同,祭品也不同。

还有一种特殊的祭品,那就是人。在原始人的观念中,人与兽平等,他们在猎兽的同时也猎异族人。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中,战败的俘虏往往被杀掉用来祭神。在甲骨文辞中,有很多把奴隶作为人牲来祭祀的记载。而这一习俗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如1971年在安阳武官村以北发现的一批祭祀坑,据不完全统计,191座祭祀坑中,共埋人骨1178个。一些汉字也反映了古代的人祭习俗,比如:

“孟”,《说文》:“长也。从子皿声。”本义是长子,从字形上看是器皿中盛着孩子,这与我国古代杀首子的习俗有关。《墨子·节葬下》:“昔者越之东有輆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裘锡圭先生认为:“献第一批收获于鬼神,是为了能平安地保有、食用收获的其他部分,并在来年继续得到新的收获。献首子当然也是为了以后能得到新的孩子,并使他们安全地成长。所以,《墨子》说杀首子是为了“宜弟”,是很有道理的。 (4) ”

“伐”,甲骨文字形是,从人从戈,是个会意字。好像用戈刺入人的脖颈砍头,本义是砍杀。《说文》:“伐,击也。”砍掉奴隶的头进行祭祀的习俗商代便已有之,在殷墟发现商代祭祀坑中的无头人骨就是这一习俗的遗迹。

“烄”是古代燃木祭天的一种方式,而其字形也有人祭习俗的残留。“烄”,甲骨文字形为,上面是,象人两腿交叉形,下面是火。实际上就是捆绑一个人放在火上烧。

祭祀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汉字的形体、意义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借助零星的一些汉字来考察古代的祭祀习俗,可以说是“管中窥豹”,分析得还很粗浅,也不够系统,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 2006.

[3]张弛.从汉字看古代的祭祀习俗[J].人文杂志, 1999, (2) .

篇4:古代婆媳之礼

无论在现代社会还是在古代社会,婆媳关系在家庭生活、婚姻关系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中国古代社会,婆媳礼仪作为封建文化和礼仪的一部分,对调整家庭关系、稳固家庭秩序,构建婆媳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建立在父权、夫权、封建家长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家规礼数,在维系封建家长制的逻辑中演绎和构建的婆媳礼仪,具有“婆尊媳卑”、“婆婆本位”的特征。在婆媳礼仪中,婆婆作为封建家长制的形象代表、夫家的代言人,往往是礼仪的制定者和裁判者。从中国古籍中关于古代婆媳礼仪规矩的记载中,可见婆媳礼仪一斑。

称呼之礼,以示角色和地位。婆媳之礼,首先体现在婆媳的称呼之中。婆婆和儿媳在我国的早期典籍中分别称作“姑”和“妇” 。《说文解字》:“姑,夫母也”、“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短短数字,将媳妇在家庭中主要的角色、地位进行了定位,即“服从、侍奉、打扫”。

拜见之礼,以示恭敬。婆媳之礼还体现在媳妇对公婆的拜见,包括新媳妇嫁入婆家的第一次拜见及日后的每日请安。

新儿媳嫁到婆家之后,首先要按既定的仪式和程序向婆婆施拜见之礼,以此表达敬意。通常新娘在结婚当天并未拜见公婆,而是要在成婚的次日早晨施行拜见公婆之礼。“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唐人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媳妇在新婚后的次日清晨就要早早起来拜见公婆,以获婆婆的认同。杜甫的《新婚别》中描写了一位新娘在新郎“暮婚晨告别”之后陷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的纠结与困境之中。

在拜见时,儿媳要恭恭敬敬,行一套仪式和程序。据《仪礼·士昏礼》载,在婚礼第二天早上,拜见公婆时,儿媳要给公公婆婆敬茶、端饭,公公婆婆象征性地吃一下,儿媳要端过来他们的剩饭,也象征性地吃一下。在第一次拜见中,家庭成员都要到场,婆婆要将家庭成员介绍给新进门的媳妇;将家规家法、对媳妇的要求讲给媳妇。媳妇要洗耳恭听,一一应允。在新婚后的拜见之后,便是媳妇向公婆的“日日请安”。媳妇在公婆面前行走,或后跟随,或搀扶。要庄重,俯身拱首而行,至始至终,媳妇要时时陪伴在婆婆身旁。公婆或行或坐,都要前后跟着,恭敬服侍在旁。要恭恭敬敬,和颜悦色,低眉顺眼,尽表敬意。

侍奉之礼,以示贤德。 在封建文化中,贤德是女性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妇女的礼仪教化中“事舅姑”、“供承看养,如同父母”。恪尽侍奉之道,以示“贤惠”。侍奉公婆是媳妇的一大要职。

侍奉之礼包括日常生活的侍奉和特殊情况如对生病婆婆的侍奉。对媳妇如何做人做事,行为举止,甚至说话的声音都有规定,强调“ 事公姑不敢伸眉”,要“ 一味小心谨慎”,“ 不可纤毫触恼”(清·陆沂《新妇谱》)。中国古代礼仪中特别强调女性的仪态仪容及说话的声音,“ 妇人贤不贤, 全在声音高低、语言多寡中分,声低即是贤,高即不贤;言寡即是贤,多即不贤。”颜色表情也要注意,“ 愉色婉容是事亲最要紧处,男子且然。况妇人乎?但事公姑丈夫之色,微有不同,事姑事夫和而敬。 事翁肃而敬。”

从嫁入夫家,媳妇就要侍奉公婆的饮食起居,一日三餐,端茶倒水,洒扫洗涤,从晨至夜,“日日一般,朝朝相似”。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所言“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新媳妇过门“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做好饭菜,不知是否合公公婆婆的口味,还要请小姑子先尝。诚惶诚恐,唯恐不周之状可见一斑。

在对公婆的侍奉之礼中,侍养“疾姑”是侍奉之礼的一个重要方面。《礼记· 内则》说,公婆如有疾病痛痒,应该专心谨慎地为其按摩。《女教篇》说,媳妇对公婆要“侍其疾,丧事尽哀,祀事竭力。”《改良女儿经》云“ 公姑病, 当殷勤”,所宣传表彰的侍姑的道德典范如明代仪真周祥妻张氏, 为了给婆婆治病,自“ 割左胁下, 得膜如絮,以手探之没腕, 取肝二寸许,无少痛,作羹以进姑”,《内训》《女范捷录》等古籍中多有记载。

顺从姑过之礼,进表孝心。其礼要求媳妇对婆婆的绝对顺从。传统社会,孝即是顺,丈夫休妻依据的 “不顺父母”作为首条。同样,在婆媳之礼中是否顺从婆婆也是衡量媳妇是否孝顺的重要标准,不论对错是非曲直要逆来顺受。《女诫》中规定: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建立在封建家长制基础上的婆媳之礼,婆婆作为封建家长的权威代表,不是也是,不得与婆婆辩论,即便“姑又不慈, 日有凌辱。妇益加恭敬, 下气怡声, 以悦其意, 终无怨叹”。婆婆不论对错,媳妇都要顺从。

在《红楼梦》中我们看到王夫人、王熙凤,只要在贾母面前,从来都是“老祖宗说的极是”、“老太太怎么想着好,就是怎么样行”。

顺从中包括媳妇对婆婆错误的隐晦和顺从,逆来顺受。对婆婆的过错,媳妇能够婉转地规劝婆婆,则是遵循婆媳之礼的一个境界。《女论语》和柔章第十一说:“ 从来家丑,不出外传。”“ 惟宽”是保证“ 室家以宁” 的四项原则之一,“ 其宽维何,器量洪廓,不责小过,不念旧恶”。

处罚之礼,以示婆道威严。这是古代婆媳之礼中最严酷之礼。在以“顺”婆媳关系基础上,如媳妇有所不顺,对婆婆不能俯首贴耳、无条件地服从,违逆婆婆,或者纯粹就是不被婆婆看好, 不符婆婆的心意,那么就要受到婆婆的处罚。轻者斥责辱骂,重者体罚、凌辱,甚至被赶出家门。婆婆具有驱赶媳妇离开婆家的决定权。而婆婆处罚媳妇的依据,又常常是以媳妇有违礼节之由。《大戴礼记· 本命》中“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 。不顺父母,为其逆德。”《孔雀东南飞》中描述的就是由于媳妇兰芝不合婆婆焦母的心意,认为 “此妇无礼节”,即便夫妻感情尚好,兰芝最终还是被婆婆赶出家门。媳妇兰芝“ 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丈夫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酿成千古悲剧。同样,著名的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和他表妹唐婉的婚姻也是婆媳遗弃之礼的牺牲品。

公婆要爱护媳妇,是婆媳之礼的一大亮点。在繁缛的、以婆婆为尊的婆媳礼仪中,亦有婆婆要疼爱媳妇的教义。如《礼记· 内则》说,公婆对于媳妇也要异常爱护,当媳妇服劳事之时,虽然任其去做,但要时时让其休息。媳妇如果不孝敬,也不立刻生气,应该慢慢地教导她,如果不听教训,再责备她,实在不听管教,才让儿子把她休了,但也不明说她违犯礼义。这里有人情味,有同情心, 合乎忠厚之道。

构建在封建家长制基础上的婆媳之礼,本质是“婆尊媳卑”、婆婆权势的体现。较之现代社会的婆媳关系具有本质性的不同,进入新婚姻时代的婆媳礼仪更强调的是平等与尊重、理解和宽容,这是构建现代家庭礼仪的基础。但是,婆媳问题依旧是现代婚姻中的热点与难点,社会学家根据长期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每8对离婚夫妇中,有4对是由婆媳矛盾造成的。50%的夫妻因婆媳关系无法调和,长期冷战、分居甚至离婚。良好的婆媳关系仍然是幸福婚姻和谐家庭的要素,那么,能否从似乎已没有任何现代意义的古代婆媳礼仪的反思和探源中得以启迪和教义呢?期待着。

【责任编辑】王 贺

篇5:古代祭祀之礼

古代民族在中秋节前后举行祭祀月神,文字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记载更多,后来加上吃月饼杀鞑子的传说,中 秋节成为有民族意识的节日。明清以来成为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习俗 一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二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有文字记载是始于明代,传说把节庆的食品神奇化,并赋予爱国的意义。三团圆:大家吃月饼、赏月、酬谢土地公等习俗,都在祈求人生圆满光辉,家庭团圆幸福,社区平安,表现出月圆人 亦圆的理想。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 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 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 “月夕” “追月节” “玩月节” “拜月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2013 年 9 月 8 日星期日 赵子齐 203 班


篇6:略论中国古代猪肉祭祀的演变

一、中国猪肉祭祀礼俗的形成

猪是中华先民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 人们就已饲养了家猪。除食用外, 史前时期的人们大量用猪随葬和祭祀。在大汶口文化中, 人们普遍以猪头随葬, 一些富人甚至还以整猪随葬。这样做, 一是供死者享受, 二是借此夸富。在晋南襄汾陶寺龙山文化晚期的墓地中, 大型墓用整猪随葬, 中型墓普遍出土有猪的下颌骨。史前时期人们如何用猪祭祀, 我们不得而知。但现代民俗志的一些资料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些线索。在海南岛, 黎族人祭祖时杀猪, 将猪放在火上反复烧烤, 直到把猪毛烧掉为止, 然后用刀刮掉毛, 用水冲洗, 才开膛取出內脏[1]199。

殷商时期, 猪仍被广泛用于随葬和祭祀。与前代不同的是, 猪与牛羊等组合随葬、祭祀的情况开始出现了。在河北蒿城台西商代中期墓葬中, 17 座墓随葬有祭食, 一般都置于靠近墓主人头部的陶器内, 祭食种类以犬居多, 其次是猪腿之类。其中, M102 墓还残留着三牲的遗骨, 有水牛角1 对、羊肩胛骨1 对、猪腿骨4 只。在殷商甲骨文中, 也大量记载了猪与牛、羊、犬等组合祭祀的情況, 如《甲骨文合集》32674 载“:丁巳卜, 又燎于父丁百犬、百, 卯百牛。”文中的“”为公猪, 这次祭祀共燎烧一百只狗、一百头公猪, 剖杀一百头牛。

猪与牛羊组合的祭祀周代称之为“太牢”, 猪与羊组合的祭祀称之为“少牢”。《礼记·王制》称“:天子社稷皆太牢, 诸侯社稷皆少牢。”即天子祭祀社稷时才用到牛、羊、猪三牲, 诸侯祭祀社稷时只用羊、猪两牲。无论是周天子, 还是诸侯国君, 都是有“国”之人, 他们都十分重视对社稷的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称:“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是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军事, 并且祭祀是排在首位的。祭祀所用的猪、牛、羊等牺牲, 必须是健康端正的。《墨子·明鬼下》讲到夏商周三代之王祭祀时, 称“: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 毛以为牺牲。”在牺牲的毛色、雌雄上也很有讲究, 《礼记·檀弓上》云“:夏后氏尚黑, ……牲用玄。殷人尚白, ……牲用白。”据甲骨文所知, 殷商时对牺牲的选择极为细致。就猪而言, 别雌雄而名之, 察大小有豕豚 (小豕) , 识毛色有白豕、黑豕、黃豕[1]391。

春秋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诸侯国君纷纷僭越礼制。在祭礼上, 诸侯祭祀社稷时也和周天子一样开始用牛羊猪三牲的“太牢”。大夫祭祀先祖, 开始用羊、猪两牲的“少牢”。故《国语·楚语》称“:国君有牛享, 大夫有羊馈”。这里的“牛享”即是以牛领衔的“太牢”“, 羊馈”即是以羊领衔的“少牢”。

无论是“太牢”, 还是“少牢”, 都是上层贵族实行的祭祀。普通贵族祭祀时, 只用到猪一牲。甲骨文中的“家”字, 反映了这一事实。“家”字从“宀”从“豕”, 考古学家王仁湘先生认为, “家”字的本意是“陈豕于室, 阖家而祀”[2]。有“家”之人, 并非是普通庶民, 原指大夫级别的贵族。说明西周之前, 大夫祭祀时, 尚仅用猪。春秋战国时期, 大夫祭“家” (宗庙) , 改用“少牢”。贵族中的士, 祭“家”开始用豚, 而普通庶民大众显然还没有这种权利。《国语·楚语》中的“士有豚犬之奠, 庶人有鱼炙之荐”即反映了这种情况。《礼记·王制》载“:大夫、士宗庙之祭, 有田则祭, 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 夏荐麦, 秋荐黍, 冬荐稻。韭以卵, 麦以鱼, 黍以豚, 稻以雁。”豚与秋天献荐的黍相配, 说明了用豚祭“家”的时间为秋季。

战国以后, 中国的贵族等级土崩瓦解。原来依附于贵族宗法制度之上的士, 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 其人数越来越多, 来源也越来越复杂。大量的普通庶民通过经济、文化上的努力, 逐渐进入士人集团, 成为新的士人。而士人用豚祭“家”的传统礼俗, 也逐渐向普通庶民大众推广, 最终形成了普通中国人用猪肉祭祀的礼俗。祭祀所用的猪肉, 只用开水煮熟, 不加盐等任何调料, 反映了中国先民早期的不加调料的水煮烹饪方式。

二、猪肉祭祀地位的加强

汉代时,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开始形成, 源于天竺 (印度) 的佛教也开始传入中土。佛道二教在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佛道二教, 都忌食肉荤。在佛道二教的宗教祭祀上自然也没有了猪肉的身影。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猪肉作为民间普通百姓祭祀的首选之肉, 其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在秦汉以后的文献中, 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況下“, 肉”一般特指的是猪肉。这一时期, 猪肉取代犬肉成为祭祀灶神的专用之肉, 即是猪肉地位加强的一个例子。东汉时期, 流行用“黄羊”做祭品在腊日祭祀灶神。《后汉书·阴识传》载“:宣帝时, 阴子方者, 至孝, 有仁恩。腊日晨炊, 而灶神形见。再拜受, 庆家有黄羊, 因以祀之。自是已后, 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 而祀黄羊焉。”这里的“黄羊”实为黄犬的讳称, 南朝梁人宗懍《荊楚岁时记》称“:阴子方腊日见灶神, 以黄犬祭之, 谓为黄羊。”而到了南北朝时期, 猪肉则成为祭祀灶神的专用之肉。《荊楚岁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猪肉祭祀地位加强的原因很多。其中, 最根本的原因是猪肉比其他肉类更容易得到。《淮南子·汜论训》载:“彘为上牲者, 非彘能贤于野兽、麋鹿也。而神明独饗之, 何也?以为彘者家人所常畜, 而易得之物也。”这段话谈到猪肉比野兽更容易得到, 所以才成为百姓祭祀神灵、祖先的上牲。实际上, 比野兽容易得到的家畜不仅有猪, 还有马、牛、羊、犬、鸡等其他“五畜”。

但马、牛为大型家畜, 人们养马是为了骑乘, 养牛是为了耕田。先秦时期, 马牛都曾用于祭祀, 特别是牛还是天子、诸侯的主要祭品。秦汉以来, 出于巩固国防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 马、牛等大型家畜越来越受到政府的保护。马、牛逐渐从祭品行列中消失了。养羊是为了食肉,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北方胡族内迁的影响, 中国的养羊业还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羊是大夫级别的官僚贵族的传统祭品, 羊作为祭品的高贵性和上层性限制了它在社会下层普通百姓中的推广。养鸡是为了司晨 (公鸡) 和取卵 (母鸡) 。虽然人们也经常杀鸡食肉, 但作为祭品鸡又显得分量太轻。

作为祭品“, 五畜”之中唯有犬尚可与猪匹敌。《国语·楚语》称:“士有豚犬之奠”, 说明了在先秦时期犬和猪一样同为士的祭品。前文所举的以犬祭祀灶神的习俗, 说明了至迟在东汉时期人们仍以犬祭祀。但魏晋南北朝以后, 犬开始从祭品行列中消失了, 这一时间正好与北方中原地区食狗之风的衰落相一致。笔者在《略论中国古代的食狗之风及人们对食用狗肉的态度》一文中曾探讨过中国食狗之风衰落的原因, 认为食狗之风在中国, 尤其是在北方中原地区的衰落与佛教的盛行不无关系[3]。魏晋南北朝之后, 由于世人基本上不再食狗, 狗肉也失去了祭祀祖先、神灵的资格。

三、猪肉祭祀礼俗的传承

唐宋时期, 中国的猪肉祭祀礼俗得到了继续传承。以每年岁末对灶神的祭祀为例, 这一时期人们祭灶的食品多沿袭前代, 盛行用猪头祭灶。据《杂五行书》载, 用猪头祭灶“, 令人治生万倍”[4]卷八○。范成大《祭灶词》云“: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 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5]卷三○诗中也提到了宋人用猪头祭灶的习俗。买不起猪头的穷人, 甚至也要向肉铺赊几两猪肉来祭祀灶神。传说北宋宰相吕蒙正未发达时, 穷困潦倒, 乡居民间。有一年祭灶, 吕蒙正不得已向屠户赊肉数两, 当时肉店老板不在, 老板娘可怜他, 赊肉给他。屠夫回来知道此事后, 很生气地找到吕蒙正索肉, 这时肉已在锅, 屠夫竟捞起猪肉而去。吕蒙正叹息, 焚诗代肉云“:一炷清香一缕烟, 灶君今日上朝天;玉皇若问人间事, 为道文章不值钱。”

唐宋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道二教祭祀用素的礼仪逐渐影响到民间祭祀, 最为典型的就是当时的中元节祭祀。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是中国民间的“鬼节”, 传说这天地府洞开, 鬼魂四出, 故民间有“七月半, 鬼乱窜”的谣谚。中元节又是佛、道二教的节日, 祀先、礼佛、敬道成为唐宋中元节俗的三大主要内容。受佛道的影响, 中元节屠户罢屠, 不再杀生。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记载, 宋代中元节的节日食品都是远离荤腥的素食, 民间供养祖先的祭品也变成了各种素食。在这种大背景下, 猪肉祭祀被远远地排斥在中元节之外。

四、猪肉祭祀礼俗的嬗变

明清时期, 中国的民间祭祀仍广泛使用猪肉作祭品。特别是岁末年终之时, 不少人家更是要杀猪祭祀祖先, 称之为“杀年猪”。杀不起年猪的穷苦百姓, 即使借钱也要割上一块称之为“刀头”的猪肉。用“刀头”祭祖时, 仍保持开水煮肉, 不加任何调料的古老习俗。

清代的建立者满族人, 其先人在东北以“好养豕”而著称[6]2812。每逢年节, 满族人都要用猪祭祀诸神, 祭后分食其肉。食祭肉习俗在满族饮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清人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肉皆白煮, 无盐酱, 甚嫩美。”食祭肉时, 还流行着不谢主人、不擦拭口唇的习俗“, 谓此乃享神之餕餘, 不谢也, 拭口则不敬神矣”[7]6424。由于清朝的皇帝为满族人, 这种食祭肉的习俗还上升为清朝的一项国家制度。据清人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一四载“:二月朔日 (初一日, 祭日无定, 有在正月初二者) 十月朔日 (亦无定) , 坤宁宫立竿祀神。礼成, 召皇子以下及王公大臣食肉。錫厘之广惠, 二百余年成例也。官一品者, 非特派不得与。有非一品而得与者, 盖异数。……若圣驾在盛京祀神, 则于清宁宫食肉。”

受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影响, 明清时期汉族的猪肉祭祀礼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受汉族大乘佛教素食习俗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祭灶食品由荤变素, 饧糖代替了猪头 (或猪肉) 成为祭灶的主要祭品[8]。受伊期兰教不食猪肉习俗的影响, 祭祀一些神灵时不用猪肉。明末以来, 财神赵公明被附会成了回回人。故有些地方祭祀财神时不用猪肉。这种祭祀习俗, 不仅出现在长江流域, 也流布于京津一帶、西南地区[9]。在北方的有些地方, 马神也被附会为回回人, 不用猪肉祭祀。如山西翼城县民间“旦日” (春节) 用猪肉祭祀诸神“, 惟祀马王用羊肉, 俗以马王系回教故也”[10P655。

参考文献

[1]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一[M].华夏出版社, 1999.

[2]王仁湘.新石器时代养猪的意义[J].文物, 1981 (2) .

[3]刘朴兵.略论中国古代的食狗之风及人们对食用狗肉的态度[J].殷都学刊, 2006 (1) .

[4]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5]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M].四部丛刊本.

[6]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 1965.

[7]徐珂.清稗类钞[Z].中华书局, 1986.

[8]刘朴兵.中国民间的灶神与祭灶[J].亚洲研究, 2009 (2) .

[9]回达强.不吃猪肉的神明[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古代祭祀之礼】相关文章:

古代萨满祭祀研究论文04-19

祭祀文化祭祀的禁忌04-08

祭祀典礼05-04

祭祀清明作文04-27

祭祀父母祭文范文05-28

文明祭祀标语范文06-02

祭祀作文400字04-13

祭祀作文600字04-17

寒衣节文明祭祀05-02

萨满祭祀探究论文04-16

上一篇:系红领巾比赛五年级日记400字下一篇:化蝶新生院周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