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2024-05-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共14篇)

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30,计算时想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的各种算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聪明,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带你们玩一组闯关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勇摘智慧果

仔细观察树上的哪个苹果先变大,我们就来摘哪一个,谁愿意当最勇敢的第一个? 9-7 2+8 6-6 5+5 4+3 5-4 7+3 8-2 3+6 1+9 第二关:我会填

80里面有()个十 50里面有()个十

()里面有7个十 10个十是()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恭喜你们顺利闯关。老师为了奖励你们,打算带你们春游,看,老师请来了两辆客车,谁愿意来说一说,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

(大客车40座,小客车30座)

你说的真完整,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

(大客车40座,小客车30座)

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哪位小朋友能列一道算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40+30=70)

看来很多小朋友都会算出得数,老师想知道你们怎样算出得数?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学生汇报算法: a.摆小棒:

左边摆4捆,右边摆3捆,合起来一共7捆。b.计数器: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四颗珠子表示4个十,再拨三颗珠子表示3个十,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7个十,所以10+20=30(强调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珠子)c.计算的方法:

想4+3=7,算40+30=70。总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方法有很多,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想4+3=7,算40+30=70)

刚刚这个问题 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有没有小朋友列出不一样的算式?

(30+40=70)

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想3+4=7,算30+40=70)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大客车比小客车多多少个座位?)(小客车比大客车少多少个座位?)

你能列出算式吗?(40-30=10)

谁愿意和其它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想4-3=1,算40-30=10)

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今天学习的这两道算式有没有什么特点呢?(40 30 70 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个0)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名字么?(整十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怎样计算呢?

总结:想几加几或者几减几,就知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得数是几个十。

三、巩固练习

为了奖励聪明的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一说,图片上的信息?

(左边60颗巧克力豆 右边40颗巧克力豆)那么你知道60+40表示什么意思呢?(左边右边合起来一共有的巧克力豆的总数)你能计算出结果吗?写在你们的练习卷上。请学生交流答案。

你在算60+40=100时,是怎么想的?(想6+4=10,算60+40=100)

你们可真了不起,那我们来比一比,谁可以又快又对? 出示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谁可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么快就把正确的得数算出来了?(想几加几,算几十加几十,想几减几,算几十减几十)

你们这么厉害,愿不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有一些调皮的算式从老师的书上逃跑了,只要你们能报出正确得数,就能把他们抓回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出示第3题

(用ppt 闪现的形式出现)

谢谢你们帮老师把算式送回来,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小茄子的农场里看一看,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老师要请几位小朋友扮演一下图中的小山羊,小兔子,和小茄子。

分角色朗读条件和问题。

你们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愿意说一说你的答案。20+20=40(个)

为什么你的算式里有两个20?

(因为小兔子说她拔的萝卜和小山羊同样多,小兔子就也拔了20个)

你说的可真好,茄子老师要请你们坐着小火车参观他的农场,火车火车从哪开?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3=7 4-3=1 40+30=70 40-30=10

篇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难点】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4.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教学指导】

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实际问题。再如,百分数和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3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8课时 【知识结构】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2.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进一步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重点难点】

1.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复习导入】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3+2=

2+7=

4+5=

3+4= 7-3=

9-4=

6-3=

8-2= 学生回答时,要强调计数单位。如3+2,是3个一加2个一,得5个一,3+2=5。7-3,是7个一减3个一,得4个一,7-3=4。

2.复习数的组成。

(1)8个十是()5个十是()

(2)60里面有()个十90里面有()个十 【新课讲授】

1.谈话导入。出示动物运动会课件。

师:今天小动物要在森林公园举办运动会,准备的奖品是小皮球,每盒10个,一共6盒,十个十个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皮球?

学生高兴地数出: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一共有60个小皮球。

师:对!一共有60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出示课题)

2.教学例1:整十数加整十数。出示例1情景图。

师:同学们,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老师在给小朋友发书。师:桌子上有多少书呢?

生:左边有10本书,右边有20本书。师:观察得很仔细。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很好!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桌上摆。

师:谁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摆的?

生:左边先摆出1捆,右边再摆2捆。求一共有多少根? 师: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计算?(边画集合圈,边板书)

生:10+20=

师:10+20应该怎么算呢?请先想一想,再小组交流一下。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生1:我是这样想的,10是由1个十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10+20”是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3个十是30。

板书:10+20=30 生:我是这样想的:1加2等于3,所以20加10等于30。板书:2+1=3 10+20=30

3.教学例1: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10+20=30。想一想: 30-10=

师:我们还是先用小棒摆一摆。

一名学生到黑板摆,其余学生看着他摆。师:应该怎么摆呢?

生:先摆3捆小棒,去掉1捆,现在还有多少根?(学生可能拿走1捆,这时老师追问)

师:去掉1捆,怎样表示?(画虚线图)

师:现在还有多少根?怎样计算?(用减法计算)列式:30-10= 师:计算减法时,怎么想?

生:我是这样想的:3个十减去1个十,是2个十,2个十是20,所以:30-10=20。学生口述时,教师板书。齐读:20+10=30,30-10=20。【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请同学们看图列出一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演示投影片)40+20=6060-20=4060-40=20 4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是60。6个十减去2个十是4个十,是40。6个十减去4个十是2个十,是20。

2.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的第2题。本题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法的对比练习。上、下两题是一组,使学生看到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完成每一组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3.凑百练习。师生对练或两个同学对练:一人说30,另一人答:70;一人说60,另一人答40。

4.游戏:邮递员送信。

在黑板上贴小兔、小象、小熊、小猴四个信箱,发给每人一张口算卡片,心算出得数。老师说:“请大家给小兔家送信。”学生迅速将手中相应得数的卡片放到小兔的信箱里,做完后集体订正。

答案: 1.60

2.5 9 2 4 50 90 20 40 3.略 4.略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用多种方法。可以十个十个地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想出计算结果。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10+20,计算时要想: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义,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打下基础。

在复习准备中,为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安排了复习10以内加、减法和复习数的组成两个内容。突出了计数单位“一”,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新授课的内容共分三个层次,先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再通过看图列出一加两减算式,最后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由于所学知识比较容易,基本上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学,关键之处给以提示。学习过程也是先从摆小棒、看图到看见试题说“怎样想”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篇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关键词:计算课,趣味,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2页。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 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 (课件演示) 春天天气真好, 小猫咪咪和妈妈一起到河边去钓鱼, 它们还进行了钓鱼比赛, 我们一起来数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生:10条。

师:那么, 猫妈妈呢?

生:20条。

师:你能根据它们钓鱼的条数来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

生: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多少条?

生:小猫比妈妈少钓了多少条?

生: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多少条?

师:真能干!这么多问题, 你们会列算式吗?

生:会!

【设计意图:借助小猫钓鱼情境提供的资源, 让学生数小猫和妈妈钓鱼的条数,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 使计算从“枯燥”变得“丰富、生动”。】

(二) 体会算法, 解决问题

1. 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

师:谁来说说“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多少条?”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10+20=30 (条) 板书:10+20=30 (条)

师:像“10+20”这样的算式叫做“整十数加整十数。” (板书: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你是怎样算“10+20”的?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生1:数数的方法, 10、20、30

生2:计算的方法, 因为1+2=3, 所以10+20=30。

生3:数的组成, 10和20组成30。

生4: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 就是30。 (学生若想不出可让他们摆小棒后说)

……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真了不起!那么,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汇报, 并到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那么, 怎样列式算出“妈妈比小猫多钓几条鱼?”

生:20-10=10 (条)

师板书:20-10=10 (条)

师:像20-10这样的算式叫做“整十数减整十数。” (在课题上补上“减”) 你是怎样计算20-10的?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小老师, 到上面来说说。

生1:我是做减法想加法, 10+10=20, 所以20-10=10。

生2:2个十减1个十是1个十。

生3:2-1=1, 所以20-10=10。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么, 这个结果对吗?请大家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 一生到投影仪上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 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 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2. 摆一摆, 算一算

分别出示40+20=_____, 60-20=_________。请学生拿出小棒, 先摆一摆, 再算出来。请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可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摆的过程, 充分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 充分体会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计算方法与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相同。】

(三) 以游戏为载体, 巩固知识

1. 钓鱼游戏

师:小猫和大家一起做钓鱼游戏。 (课件演示) 这儿有很多鱼等你们钓。大家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 才能钓上来。想钓吗?20+60, 70-10, 50+20, 50-40, 30+60, 80-50, 20+60

2. 接龙游戏

师:小朋友们算得可真快。钓好鱼后, 猫妈妈带小猫去公园游玩, 让我们也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吧。 (课件出示火车开动的情境)

师:以6人为一组, 共是8列小火车。每人按顺序完成一道题, 做完一题, 把笔传给下一个小朋友, 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快?

3. 撞球游戏

师:小猫和妈妈来到了公园, 在门口看到了几只小猴子正在玩“撞球游戏”。小朋友, 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请小朋友算一算, 如果算对了, 大家就发出“呯”的撞击声, 好吗?请几个小朋友回答。20+30, 70-30, 40+50, 50-20, 90-80, 30+40

4. 捉鼠游戏

师:玩好了“撞球游戏”, 小猫和妈妈正要去荡秋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 它们发现了几只老鼠。小猫和妈妈决定马上消灭它们。小猫说:“我捉得数小于50。”妈妈说:“我捉得数大于50。”比一比, 谁先捉完。男生来当小猫, 女生当猫妈妈, 比一比, 谁先捉完。

5. 小猫咪咪找家

师:小猫咪咪玩得太高兴了, 找不到妈妈了。它迷路了, 怎么办呢?这时, 它想起妈妈临走时, 说过得数是40的算式就是回家的路, 我们一起送咪咪回家好吗? (课件出示) 请大家把得数是40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篇4:“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借助现实生活情境,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3)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等思维过程,理解算理,体验算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活用知识于生活实际中。(2)教育学生爱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算法。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设计意图: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1.练一练

我会算:3+2= 2+7= 6-3= 9-4=

5+2= 7-6= 8-2= 4+4=

我会想:80里面有( )个十;50里面有5个( );( )里面有7个十;6个十是( )。

我发现:10、20、( )、40、50、( )、( )、( )、90

(1)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2)这些数都叫( )。

像10、20、30…这样的数,我们叫他们整十数。

2.教师出示例题一的主题图(课件展示)。(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熟悉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设计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左边有10本书,右边有20本书……)

你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

(二)探究建模

整十数加整十数

1.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列式计算?(小组讨论)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0+20

(1)小组讨论10+20的计算方法。

(2)交流汇报:你们组有哪些方法?(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一个十加两个十就是三个十 ,也就是30;

e.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

2.组织评议。

a.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b.小结计算方法。

整十数减整十数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一共有30本书,如果老师拿走了20 本后,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

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书呢?怎么列算式?

请学生口答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0-20

师:接着我们看30-10,你又是怎么算的?(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得出了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三)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62页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以及练习十四的第1至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集体讲评,校对答案。(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学习掌握程度,反馈教学效果。)

(四)回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开心吗? 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回顾小结是对本堂课的一个总结,查缺补漏。)

篇5:《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范文

南陌完小:惠风和畅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2、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具准备:

1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活动,激励学生观察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电脑课件),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习和掌握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和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题

3+2=

2+7=

6-3=

9-4=

5+1=

7-2=

2、口答下面各题。

(1)80里面有几个十?(2)50里面有几个十?

(3)()里面有7个十?(4)6个十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课件出示:苗圃里鲜花盛开,一位工人叔叔运送鲜花情境图。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2)学生看电脑演示,老师描述。温暖的春天来了,鲜花盛开,同学们来到了一个大苗圃里,工人叔叔正在运送鲜花。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请同学们看工人叔叔运送到这里这么多鲜花)(3)课件演示红花有10朵,黄花有20朵,老师提问:从电脑上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红花有10朵,黄花有20朵)请同学们看图提出一个问题。(红花与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4)根据我们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看用什么计算方法,列式是什么?(板书:10+20=)

(5)请同学们讨论一下10+20该怎么算呢?

我们组是这样想的:10+20因为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1个十加上2个十是3个十,所以10+20等于30。

(6)做一做,30+40,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再让学生说计算方法。

2、教学例1,减法。

课件演示30朵紫花,一位工人叔叔搬走了10朵,一位工人叔叔问还剩下多少朵紫花?

⑴请同学们以小组再讨论一下该怎样计算呢?用什么方法算?列式是什么?你们是怎样想的?

⑵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0-10=20 30减10,因为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用3个十减去1个十,就是2个十,所以30减10等于20。

3、做一做,70-30=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后,说出算理再进行计算。

四、作业 练习十第2、3题。板书设计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 30-10=20

20+10=30

篇6: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性。

3、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积累计算的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旧知

师:今天爸爸妈妈陪你们上课,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那想不想给爸爸妈妈展示下本领 ?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PPT演示

我会算:

2+3=

20+3=

2+30=

4+5=

40+5=

4+50=(开小火车回答)

3+6=

30+6=

3+60=

8-1=

5-2=

9-5=

师:都答对了吗?

(生:都对了!)

师:这些小朋友对我们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老师要奖他们每人一个大拇指。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大拇指,我要把它们送给每一位爱学习的好孩子。想要吗?

(生:想!)

师:继续看。课件演示

我会说: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整十数有关的知识,比一比谁得到的大拇指最多!准备好了吗?

二:探索新知,掌握方法

1、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师:(课件演示。)新的单元开始学习了,老师要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们看,老师把书带来了!

师: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有3包书,每包有10本。(抽生答)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本书?(抽生答)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0+20=(抽生答,可能会直接说出答案,鼓励学生:你真厉害,都已经会算了,等下能不能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呢?)

2、揭示课题,认识加法算式。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碰到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孩子说出整十数)

生: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如果出现:加号两边的数字都是两位数。这样的回答,引导孩子说出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字称为加数)。

生:两个加数都是整十数。

揭题: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明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

3、自主探索,认识加法计算方法。

(1)师:10+20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①一捆小棒加两捆小棒是三捆小棒,三捆就是30;

②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③依次数上去:10、20、30.④因为1+2=3,所以10+20=30.⑤还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忙,先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再拨两颗珠子,现在十位上有3颗珠子,就是30.你能用小棒来摆一摆计算过程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摆小棒的过程!(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2)师:谁能用简单地语言来描述你摆小棒的过程吗?

生: 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重复一次?

师:A同学说的简单明了,B同学听得很认真!送给你们一人一个大拇

指。老师要把同学们的话转换成数学语言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 3个十,是30.这句话你会说吗?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你来说,你来,你来,你来,你来……(10个左右)小组说:小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的整齐、清楚。

男生、女生说:男生、女生比一比,看男生说的好听还是女生说的好听。男生起…… 女生起……

齐声说:全班一起再来说一次好不好?陈老师要听到最好听的声音。

(3)我们会用小棒摆10+20了,那能不能再计数器上拨一拨呢?拿出你的计数器开始吧。

4、继续探究,学习减法计算方法。(课件演示:开始发书了,老师说:先把左边的20本发下去吧!)(1)师:小朋友,这个时候还剩几本呢?怎么列式呢?(抽生答)

自己想一想怎样解答(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你是怎么想的(抽生答)?

(2)学生汇报交流:①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是10.② 3-2=1

30-20=10

③可以先在计数器上拨3颗珠子,然后拿走2颗珠子,还剩1颗珠子,十位上还剩下1颗珠子,就是十

(3)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4)汇报交流。谁能用说加法的计算过程那样的话来说一说减法的计算过程?

生: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是10.(抽生说、小组说、男女说、齐说。)(5)你会用计数器拨减法的计算过程吗?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师:蓝精灵看我们学的那么认真,想请小朋友们帮他来闯关,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生:愿意。师: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那让我们跟着蓝精灵进入数学城堡吧。(拿出你的草稿本)

(1)第一关:看图列式。先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吧!(先同桌说然后抽生答)生:4个十加2个十得6个十,是60.(2)第二关:比一比,看谁算的快。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对答案。

师:说一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

师:你发现每一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抽生答)(有相同的数字,但是上面是一位数加一位数,下面是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抽生答,引导学生回答: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但是个位上的0不能漏掉)(3)第三关:摘苹果。

我们来摘苹果吧,算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你。(送给你,接住。)

(4)第四关:算一算。

师:最后一关了,蓝精灵马上要离开数学城堡了,外面刮起了风,蓝精灵需要保暖的衣物,请你帮蓝精灵算一算吧!

1.买上面三样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

2.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答?(根据时间安排)四:全课小结。

篇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二)进一步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3+2

2+7

4+5

3+4

7-3

9-4

6-3

8-2

学生回答时,要强调计数单位.如:3+2,是3个一加2个一是5个一,3+2=5.7-3,是7个一减3个一是4个一,7-3=4.2.复习数的组成.(1)8个十是()

5个十是()

(2)6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个十

(二)学习新课

1.导入谈话.师:今天小动物们要在森林公园举办运动会,准备的奖品是小皮球.每盒10个,一共6盒.十个十个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皮球?(学生高兴地数出: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一共有60个小皮球)

师:对!一共有60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教学例1.师: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小棒.(学生动手摆小棒.一名学生到

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桌上摆)

师:左边先摆出2捆,右边再摆1捆.一共有多少根?

师:1捆是一个十,2捆是几个十?(2捆是两个十)

师: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计算?(边画集合圈,边板书)

列式:20+10=

师:计算加法时,可以这样想: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1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20+10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得几个十?(按4人一组讨论,每人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然后由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板书:20+10=30.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再摆小棒图(一名学生到黑板摆,其余学生看着他摆)

师:先摆3捆小棒,去掉1捆,现在还有多少根?(学生可能拿走1捆,这时教师追问)

师:去掉1捆,怎样表示?(画虚线图)

师:现在还有多少根?怎样计算?(用减法计算)

列式:30-10=

师:计算减法时,怎样想?(这样想:3个十减去1个十,是2个十,2个十是20)

所以:30-10=20.(学生口述时,教师板书)

齐读:20+10=30,30-10=20.3.做一做.(出示投影片)

师:请同学们看图列出一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演示投影片)

40+20=60

60-20=40

60-40=20

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答: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是60.6个十减去2个十是4个十,是40.6个十减去4个十是2个十,是20.4.做一做.(出示投影片)

师: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同上)

40+3=43

40+30=70

师:对比这两个算式,说一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左图:左边有4圈珠子,每圈10个,就是4个十,即40;右边有3颗珠子.把左、右两边合起来是43棵珠子.所以:40+3=43.右图:左边有4圈珠子,每圈10个,就是4个十,即40;右边有3圈珠子,每圈10个,就是3个十,即30.把左、右两边合起来是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即70.所以:40+30=70.师:通过上面两道题的比较说明,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数位、认真仔细,才能使得计算正确.(三)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

(1)20+10

30+20

40+10

60+30

40-20

50-30

90-50

70-40

(开始时说:怎样想的,后面从略)

(2)30+6

50+2

70+1

30+60

50+20

70+10

(3)8-3

9-2

5-4

80-50

90-20

50-40

(一组一组地出示,进行对比练习)

2.首尾相接练习.第一人先编一道题,第二人用前一位学生报的得数再编一道,以此往下继续进行.加减法不限定.主要培养学生反映机敏和注意力集中.如:第一人说:30+10=40,第二人说:40+20=60,第三人说:60-50=10,3.凑百练习.或师生对练或两个同学对练:一人说30,另一人答:70;一人说60,另一人答:40.4.游戏:邮递员送信.在黑板上贴小兔、小象、小熊、小猴四个信箱,发给每生一张口算卡片,心算出得数.老师说:请大家先给小兔家送信.学生迅速将手中相应得数的卡片放到小兔的信箱里.做完后集体订正.课堂设教学计说明

篇8: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一、闯关引入, 复习“双基”

师:春天到了, 有一群小朋友准备去春游,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我们跟着一起去吧!不过啊, 他们给你设置了两个难关, 通过了这两个难关才行, 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生:有!

(课件出示) 第一关:

(指名回答)

师:23+30你是怎样计算的?56+3呢?

生1:23+30, 先算20+30=50, 再算50+3=53。

生2:56+3, 先算6+3=9, 再算50+9=59。

第二关:40-20+3=7-5+60=6-2+30=60-40+8=

(指名回答)

师:你能说说60-40+8=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吗?

生3:先算60-40=20, 再算20+8=28。

师:恭喜过关!那好, 现在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反思】“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在算理的本质上相同的, 都是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利用“相同数位相加减”的原理进行计算。因此课始设计闯关活动,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能迅速进入学习的高潮;在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教学, 渗透“四基”

(出示教材中例4的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 已经有30人上车了。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让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 已经有30人上车了。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指名列出算式, 板书:45-30=15)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45-30=15, 你是怎样计算的?

组织交流———

生1:因为30+ (15) =45, 所以45-30=15。

生2:把45分成40和5, 40-30=10, 10+5=15。

师:45-30到底等于多少呢?让我们通过小棒来摆一摆吧。首先我们应该摆出多少根小棒?

生:45根 (师在黑板上摆出4捆和5根小棒) 。

师:你是怎样一眼看出是45的?减30我们该怎样操作?谁来试试?

师:我们除了用“拿走”表示“去掉”, 还可以用虚线框来表示“去掉” (在黑板上画出虚线框) , 所以我们得到45-30=15。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计数器来想一想 (在黑板上贴出计数器图片) ,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5, 接下来, 减30怎么办?

生:在十位上去掉3颗珠子。

师: (在黑板上将珠子往上移并画出虚线框) 所以我们也得到45-30=15。

师:在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中, 我们都是从45中的哪一部分里去掉30的?

生:用40减30的。

师:用40减30后再怎样算出得数?

生: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得到15。

师:所以我们在口算45-30时可以像刚才xxx说的, 将45分成40和5;先算40-30=10, 再算10+5=15 (画出思维导图) 。

师:你能把这种算法再说一遍吗? (指名几个学生口述算法, 再和同桌互相说说, 集体说一说)

(板书:先算40-30=10, 再算10+5=15)

(提问:口答———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 (揭示课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那我把这里的数改一改, 你们还会计算吗?

生:会!

师: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67-40=94-60=) 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指名回答, 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反思】这个片段中由学生上车的情境, 引出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 并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让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这也是本节课中我最遗憾之处———本应让所有学生自己动手来摆一摆、拨一拨, 但由于平时在教学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还不够, 自己对学生的掌控能力也还未够火候, 怕学生一操作课堂会混乱, 收不回来, 因此在本节课中并没有让所有学生都操作。《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总目标第一条就提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步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但是在本课中我的教学目标中还是停留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层面上。一个创新型人才除了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要有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双基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们需要在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因此在教学时, 由我完成的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操作活动其实应该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从用小棒摆一摆45-30的计算过程和用计数器拨45-30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体会到从45里去掉30———我们都是先将45分成40和5, 从40里去掉30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在具体的操作过后我们去掉小棒和计数器的实物, 只留下与计算有关的对象———45和30, 进而概括出45-30计算的思维导图。人们把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那些和数学有关的东西析取出来, 去掉事物中那些感性的东西, 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 这样的思想就是我们数学基本思想中的“抽象思维”。

三、经验积累, 举一反三

师:刚才这45个小朋友要去春游, 学校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苹果, 一共有45个苹果;已经发了3个, 还剩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

生:45-3=42。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45-3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指名交流算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思维图, 一起说一说, 完成板书:先算5-3=2, 再算2+40=42)

篇9: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案例

【案例】 试一试:用课件出示50-20=?师:“小兔被这个问题难住了,请同学们帮助小兔。”学生进行算法探究。师:“同学们,50-20等于几?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用小棒动手摆一摆,讨论交流一下很快看出结果是多少。”学生纷纷动手摆起来。师巡视。讨论后,学生们举起小手。师请两名小组代表上台说说自己的算法,一位学生演示,另一位写算式。

第一小组:生1:“50-20=30,我们是这样想的,因为5根小棒去掉2根是3根,所以想到50减20等于30。”生2:“写出算式5-2=3,50-20=30。”师:“你们真棒,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第二小组:生3:“我们和第一小组不一样,我们是5个十去掉2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生4:“50-20=30。”师:“你们的想法真棒,太厉害了。”“有和他们小组不一样的方法吗?”生:“有。”

第三小组:生5:“我们不用摆,我们是想加算减,因为20+30=50,所以50-20=30。”生6写出算式:“20=30=50,50-20=30。”师:“想出这个方法,很好。”这时,大家都鼓起掌来。师:“小兔夸大家真是棒极了,一下帮助它想出这么多50-20=30的方法,说明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这些方法很好,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说出自己喜欢方法的理由。师:“你能出这种类似的题,请你的同伴回答吗?”学生自由出题、答题,做对了,给自己加颗星。师:“以后再遇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这种题时,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做的又对又快就行。”

篇10: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课件)大家看这幅主体图,图上都有什么?还有什么?

2、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盆黄花?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我们数花的数量的时候,可以一盆一盆的数,也可以10盆10盆的数,还可以5盆5盆的数,怎样方便怎样数。

4、你能看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新授部分:

(一)教学例1(1):

1、现在我就来解决你们说的几个问题(板书)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谁能完整地把这个题目说一遍?(板书)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个题目怎么列算式呢?

(1)学生讨论(2)指名回答(3)老师小结

2、(板书)10+20=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1:1个十和2个十和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2:把20放在心里,再往后数10个。

生3: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得到30。

3、你们算对了吗?你能想什么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呢?(摆小棒,计数器)

4、小结:以后我们计算几十加几十的题,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整十整十的相加。

5、基本练习(课件):

40+2030+5060+1020+7020+10+50(你怎么想的?)

(二)教学例1(2):

1、那么刚才小朋友还提出了这个问题:还有多少盆紫花?

谁能完整地把这个题目说一遍?(板书)紫花有30盆,我要搬走10盆,还有多少盆紫花?这个题目怎么列算式呢?

(1)学生讨论(2)指名回答(3)老师小结

2、(板书)30-10=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呢?

(1)学生讨论(2)指名回答(3)老师小结

3、你们算对了吗?你能想什么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呢?(摆小棒,计数器)

4、小结:以后我们计算几十加减几十的题,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5、基本练习(课件):

60-2070-5060-4090-3080-20+30(你怎么想的?)

(三)总结质疑:

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还有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口答:

3+2=30+20=4+5=40+50=6-4=60-40=

2、(课件)口算:

2+3+4=20+30+40=9-4-3=90-40-30=

篇1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课件)大家看这幅主体图,图上都有什么?还有什么?

2、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盆黄花?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我们数花的数量的时候,可以一盆一盆的数,也可以10盆10盆的数,还可以5盆5盆的数,怎样方便怎样数。

4、你能看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新授部分:

(一)教学例1(1):

1、现在我就来解决你们说的几个问题(板书)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谁能完整地把这个题目说一遍?(板书)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个题目怎么列算式呢?

(1)学生讨论(2)指名回答(3)老师小结

2、(板书)10+20=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1:1个十和2个十和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2:把20放在心里,再往后数10个。

生3: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得到30。

3、你们算对了吗?你能想什么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呢?(摆小棒,计数器)

4、小结:以后我们计算几十加几十的题,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整十整十的相加。

5、基本练习(课件):

40+2030+5060+1020+7020+10+50(你怎么想的?)

(二)教学例1(2):

1、那么刚才小朋友还提出了这个问题:还有多少盆紫花?

谁能完整地把这个题目说一遍?(板书)紫花有30盆,我要搬走10盆,还有多少盆紫花?这个题目怎么列算式呢?

(1)学生讨论(2)指名回答(3)老师小结

2、(板书)30-10=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呢?

(1)学生讨论(2)指名回答(3)老师小结

3、你们算对了吗?你能想什么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呢?(摆小棒,计数器)

4、小结:以后我们计算几十加减几十的题,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5、基本练习(课件):

60-2070-5060-4090-3080-20+30(你怎么想的?)

(三)总结质疑:

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还有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口答:

3+2=30+20=4+5=40+50=6-4=60-40=

2、(课件)口算:

2+3+4=20+30+40=9-4-3=90-40-30=

篇1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小棒。 左边摆一捆小棒,每捆十根,表示红花的盆数。右边摆两捆小棒,表示黄花的盆数。

(生操作,师巡视。师在黑板用小磁铁演示。)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按老实要求摆好了小棒,下面老师有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在活动之前,把老师的要求听得最仔细:一捆小棒表示多少?那又摆了两捆小棒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一捆小棒表示10根,又摆了两捆表示黄花的数量有20盆。

师:小朋友们听得可真仔细啊,那如果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师用实线圈把左右3个小磁铁圈起来。)

生:10+20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接着师指导学生进行口算的思考过程

①10是几个十?20是几个十?

②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十?

③3个十怎样写?怎样读?(3个十,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0,这个数写作30,读作三十,在这里给学生强调下无论是读数或者是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板书:10+20=30

(让学生理解思考过程,可让学生反复说过程)

小结:口算10+20得多少,分三步想:先想10里面有几个十?20里面有几个十?后想1个十加2个十得几个十?再想3个十是多少,应该怎么样写?

师:小朋友们,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们明白了吗?那我们马上来检验一题

20+30 10+40 30+50

(生思考,和同桌小声讨论,后汇报,说思考过程,你是怎样想的?)

(2、)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再用小棒摆。师在黑板上用小磁铁演示。

师:现在有紫花30盆,我们应该用多少捆小棒来表示紫花的数量呢?(30)

那现在工人师傅搬走了10盆。搬走的10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去掉1捆小棒,生拿走1捆小棒,师用虚线圈把其中1个小磁铁圈起来。)

师:现在还剩下多少盆花?怎样列式计算?(先在练习本上写算式,再汇报。)

生:还剩下20盆紫花,30-10

师:30-10=20,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快速算出答案的?

(师引导生用数的组成来思考: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得2个十;2个十是20。)

板书:30-10=20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知识,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齐读:10+20=30 30-10=20 小结:在口算时,我们同样可以用数的组成来思考。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加上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减几个十。小朋友们,你们会了吗?(会)既然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你们了。

3、指导生完成做一做题目。

第一题:30+40 请学生上黑板用小磁铁演示,按后根据图说一说

①30表示什么?40 表示什么?30+40又表示什么?

②30加40 的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数的组成。)

第二题:70-30请同学们想一想70和30各表示什么?40又表示什么?

4、及时练习:算一算、想一想(生快速口算,选取个别题目指名学生说思考过程。)

50+30

30+10

40+50

20+30

30+50

50-30

30-10

60-40

三、巩固练习。

1、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贴上小猴(得数为30)、小兔(得数为70)、长颈鹿(得数为20),小鸟(得数为50)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些口算卡片,口算出得数,然后对号入座。

师:请大家先给小猴送信。(生将得数是30的卡片贴在小猴的信箱中。再集体订正。)

20+50

30-10

90-20

10+10

80-60

10+40

60-30

60+10

90-40

30+20

40-10

70-20

80-50

50-30

40+30

2、首尾相接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个同学先一道题,要求题目必须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法不限。第二个同学用第一个同学的得数再编一道题,以此往下继续进行练习,。如:第一个学生说20+40=60;第二个学生说60-10=50、、、以此类推。(这个游戏主要是考考学生反应,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还可以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要想完成游戏,必须学会听游戏规则。)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篇13:“整十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数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熊的房子昨晚被大雨冲毁了(出示小熊房子被冲毁的过程),小动物们都热心地来帮助他。可他们碰到了数学难题,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二、探索新课

1.教学例1

谈话:他们需要木头,你看这3头大象来帮忙了(媒体出示例1)。

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师:谁能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有:(1)20+20+20=60 (2)20×3

问:20×3怎么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有几种算法:

(1)20+20+20=60

(2)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3)2×3=6,所以20×3=60。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示学生的算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那哪一种算法。

2.试一试

课件出示再来3头大象搬木头的情景。

谈话:照这样计算,6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你们在书上列出算式,用你们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并指定2~3人说说算20×5是怎样想的。

3.练习

(1)松鼠背钉子。(每只松鼠背30颗钉子,5只松鼠共背几颗钉?)

(2)蚂蚁抬木板。(60只蚂蚁搬一块木板,搬8块木板需要多少只蚂蚁?

小熊的房子造好了(媒体出示),它想和你们玩游戏你们喜欢吗?

(3)比一比:想想做做第1题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比赛,看哪个组算得又对又快。

三、全课小结

篇14:《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例2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3~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连加、连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复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卡片,一位数连加、连减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现在复习一下,看谁都能算对.教师出示卡片:

20+60= 40-10= 30+40=

80-50= 30+20= 90-80=

先集体说得数,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复习10以内的连加、连减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9-5-2 3+1+4 5+2+2 8-3-5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例2中的两道题.

30+20+40= 80-50-20=

指名让学生说得数.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分别说出每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30+20+40,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再加4个十得9个十,就是90.计算80-50-20,8个十减5个十是3个十,再减2个十得1个十,就是10.)

2.试算练习.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49页,试算例2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20+50+10= 90-40-30=

2+6+40= 74-4-20=

然后集体订正,着重问一问第二行的两道题.这两道题是整十数和一位数连加、连减的混合题,可以问一问学生是怎样计算的.

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写在黑板上,订正时让学生讨论改正.

2.让学生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这道题是整十数连加、连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混合练习,要注意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然后集体订正.

3.让学生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可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赛,教师帮助统计时间.最后集体订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鼓励.

4.让学生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第6题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5.让学生做练习十一的第7题.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只要通过直观理解了桃比梨多4个,也就是梨比桃少4个就行了.

四、小结

上一篇:优衣库实习报告下一篇:给表姐的回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