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鉴赏诗歌 感悟传统文化

2024-05-24

学会鉴赏诗歌 感悟传统文化(共7篇)

篇1:学会鉴赏诗歌 感悟传统文化

感悟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的诗词,蕴涵着我国优美、丰富的传统文化,读之使人受益匪浅。你可以品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美,可以品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柔美,可以品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细腻,可以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学瑰宝,我们如果不会品味、品读其中的意蕴、感悟诗人鲜活丰富的内心情感,那无异于暴殄天物,学会鉴赏诗歌,感悟传统文化,是增加文学修养的必经之径。

鉴赏诗歌,是要讲求方法的,因为诗歌不是直白的语言,诗是含蓄的,是高度浓缩的语言的精华,甚至只是一些类似蒙太奇手法,剪辑了几个生活的片段而已。如果没有一整套系统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就难以吸取人类语言的精华。在教学中,我力主贯彻以下六种方法解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旨。

一:反复吟诵,整体把握,特别是抓住关键词,不断玩味。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也一样,需反复吟诵,不断揣摩,同时抓住关键词,整体把握诗歌的主旨。例如,欣赏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断、揣摩,你会为李清照的凄惨、孤苦的人生而动容,可谓一读肠一断。二:适当贴切地联想。

诗是含蓄的,是高度浓缩的语言的精华。适当贴切地联想是泡开一首诗的关键。读诗应把几个意象串联起来并展开联想,还原当时生活场景,真切体味其中意境、情感。例如当我们解读“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时,单独看几个意象,初看不知所云。我们只有把几个意象串起来,用联想去还原当时生活场景,方可把握住诗人的内心情感。经过串联意象并适当贴切地联想,就可知:“桃李春风一杯酒”,指两个朋友在桃李盛开、繁花似锦、春风拂面的阳春三月,欢快地喝着酒,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江湖夜雨十年灯”则是指: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彻夜难眠,把朋友离别的凄苦孤独、人生的不如意,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短短的的几句,蕴涵如此丰厚的意蕴,不去串联意象并适当贴切地联想,何以能解? 三:综合背景,知人论事。

同一个意象、同一种境况,在不同的诗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必须结合诗人创作背景,知人论事,才能做到准确解读。同样写菊花,李清照因身世的凄惨,就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菊花就烙上了李清照身世的凄惨的烙印。而毛泽东却写道“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虽处于严酷的战争环境,但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熟悉、积累一些古人的常见的思想感情,着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诗的主旨。古人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以及昔盛今衰、寄情山水田园等思想感情。

五:掌握一些必要的意象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们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内涵。抓住这些特定的意象,有助于迅速解读诗人内心情感。例如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以意象冰雪的晶莹来比喻心志、品格的坚贞、高洁。又如:在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以月、望月来引发离愁思乡。再如,以松、竹、梅、菊等喻坚贞、高洁,以鸿雁、梧桐、杜鹃、鹧鸪等寄寓着离愁别绪,凄凉哀伤。

六:切忌把一首诗歌的主旨单纯化。其实很诗歌常常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体现,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其情感的复杂处,才能全面而准确地鉴赏诗歌。例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外望野田,月明荠麦花如雪”诗的前两句:以“霜草苍苍”写凄凉感,以“虫切切”突出环境的死寂,一个“绝”更凸显环境的凄冷、孤寂。田”是情感的转折处,由最后一句明丽、清新的景,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由这“望野田”变得开朗、轻快。此诗如果只是单纯地把握了一种情感,就没能把握住诗人内心的动态变化过程。

总之,诗歌是我们民族伟大的精神文化瑰宝,学会鉴赏诗歌的一些方法、步骤,有利于更好揣摩、把握诗歌主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江油一中 母贤军)

篇2:学会鉴赏诗歌 感悟传统文化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唐代结束了南北朝时代的分裂局面,消灭了隋末的混乱状态,对外开疆拓土,威震四方,国内安定统一,经济繁荣,从而进入了中国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个时代。科举制的确立,又为广大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辟了进入政治舞台的通道。李唐王朝和新兴的世俗地主阶级都正处在上升时期。勃勃进取、积极向上的英雄主义感,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体现在文艺作品中,便出现了所谓的“盛唐之音”。

陈子昂这首《渡荆门望楚》写于他21岁初次由蜀入楚之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故乡四川梓州射洪县,准备东入洛阳求取功名。和唐王朝一样年轻的诗人,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憧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新奇之感。当他经荆门入楚时,写下了这首豪迈的五言律诗。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巫峡,长江三峡之一。章台,即章华台,古代楚国建筑,故址在今湖北沙市附近。巴国,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与长江北岸的虎牙山相望,是巴楚相联的咽喉之地。诗的开头连用四个地名,紧扣住了诗题“渡荆门”的“渡”字,突出了船行的疾速。“去、下、尽、开”四个动词连用,更使诗句具有强烈的动感。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叶轻舟顺流而下,险峻秀美的巫峡被它远远抛在身后,小船飞驶直入楚国故地。律诗第一联,本不须对仗,但诗人却用了“遥遥”“望望”这个连珠对,写得轻快、流畅,兴奋喜悦之情尽在其中。船出荆门,诗人眼前豁然开朗,天地似乎突然变得宽广了,两岸重岩迭嶂的巴东山峡消失了,狭窄的河流一变而为万顷汪洋。江雾迷茫,烟波浩渺,神秘的大自然的变化,使年轻的诗人惊愕、迷惘而欣喜、赞叹,勾引起了浮想连翩。

如果说,“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是写江面景象,“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则是写两岸风光。极目远望,楚天辽阔,青苍苍的原野无边无际,远远地偶尔可见一两座城镇的轮廓。视野尽头,树林如带,隐隐与白云相接。千里江汉平原,向初次入楚的诗人敞开了自己的胸膛,迎接着这位远道而来的蜀中才子。

眺望这奇妙而美好的风光,很自然地使人想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活动过的人和事:想到当年孔夫子过楚的凄惶潦倒;想到屈原江畔行吟的悲愤抑郁;也想到项羽面对秦皇仪仗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壮语。先贤先哲们已经逝去了,一代新人又举步重来。于是诗人仰天长吟:“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狂歌客指春秋末期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他不满于昭王时的政令无常,佯狂不仕,有许多轻世蔑俗之举。这里诗人用这个典故,是用接舆的才高自负比喻自己。但今天诗人狂歌入楚,不是为了隐居不仕,却是为了求取功名,施展抱负。风流少年的得意之情跃然纸上。倘使接舆复生,见到狂歌入楚的青年诗人,不知该作何想?

篇3:学会用“关系法”鉴赏诗歌

诗歌教学中, 诗歌内容与形式是一首诗歌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是不可分离的完整结合体, 偏废任何方面, 都有可能引起在诗歌教学中出现支离破碎的现象。因此,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合理处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关系, 是教师正确处理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此, 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四个方面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景物是诗歌中最为普遍的意象, 对自然景物的正确分析与理解是揣摩作者或抒情主人公情感的第一环节。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建疆教授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诗歌景物流变》一书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纳为三种, (1) 先秦时期人对自然的玄化。 (2) 魏晋时期人对自然的情化。 (3) 唐宋时期人对自然的空灵化。具体解释为:玄化就是把自然作为道的喻体, 用自然中的景象和故事来说明道理, 景物并没有独立的地位。情化则一改将自然作为说明道理的工具的做法, 把自然作为本体对待, 直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并在景物描写方面和人物品藻方面加以突出地表现。空灵化则是受佛教禅宗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把自然景物作为妙悟禅道的契机, 而不着意于山水本身, 使得自然山水在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不即不离、若有若无的境界。

依“材料为主题服务”这一原则, 景物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衬托, 而衬托又分为正衬和反衬。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就明显使用了哀景写哀情的正衬手法。在这首诗的前四句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主要写了登高见闻。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 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 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 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 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 大有“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水经注·江水》) 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 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 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 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 沙、渚, 猿啸、鸟飞, 天造地设, 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 而且还有句中自对, 如上句“天”对“风”, “高”对“急”;下句“沙”对“渚”, “白”对“清”, 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 14个字, 字字精当, 无一虚设, 用字遣辞, 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 起对的首句, 末字常用仄声, 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 格奇而变” (《唐诗别裁》) 的赞语。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 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在写景的同时, 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 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 长江汹涌之状, 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 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 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是有道理的。这几句诗, 无论是描摹形态, 还是形容气势, 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 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同为杜甫的《蜀相》一诗颔联, 则采用了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鹏空好音”两句中, 诗人把“镜头”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微部分。“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 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 一在强调“好音”之悦耳。然而, 诗人用了一个“自”字, 一个“空”字, 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 可是, 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 悄然而无人迹, 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 孤寂伤怀而返。难道说, 武侯已经被世人遗忘了吗?不难看出, 在“颔联”两句里, 诗人句句写景, 却字字含情, 诗行中寓静于动, 寄情于景, 婉转地流露出因国家分裂而悲怆伤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绪。真可谓“情融乎内而深且长, 景耀于外而远且大” (谢榛《四溟诗话》)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个人是社会产生与存在的现实前提和基础, 社会是个人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与社会既是矛盾的, 又是统一的。

当一个社会在上升时期, 人与社会更多地表现为统一和谐的关系, 而当社会处于中后期时, 人与社会则明显地表现为矛盾的关系。在中国的文人中, 可以说绝大多数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 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控诉、愤懑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只是迫于社会的压力而更多地表现为委婉含蓄罢了。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这首诗写梦游奇境, 不同于一般游仙诗, 它感慨深沉, 抗议激烈, 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 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缥缈的描述中, 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 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仙境倏忽消失, 梦境旋亦破灭, 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 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 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 才是最快意的, 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 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 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 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 多少人屈身权贵, 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 较为重视人才, 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 也不过是个词臣, 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 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 君临天下, 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 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 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 也做了, 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三、人与人的关系

在诗歌鉴赏中,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物间的关系、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等。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较好地反映了作品中人物间的关系。在这首词中, 词人借用了多个典故, 前后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四位历史人物。词的上片即景生情,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 即孙权与刘裕, 对他们的业绩表示无限的向往和怀念。下片用刘义降草率北伐失败的史实告诫当政者。结尾用廉颇自喻, 抒发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与苦闷。全词将多种感受都委婉地抒发出来, 慷慨悲歌, 千古后读来仍令人回肠荡气, 全篇苍劲沉郁, 豪壮中有悲凉。杨慎在《词品》中评曰:“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2.杜甫《蜀相》一诗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在这首诗中, 诗人主体塑造了诸葛亮这一伟大的历史人物。首联以问答的方式, 交待了丞相祠堂的位置。其中用“丞相”二字, 使人感到非常亲切。而“寻”字, 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柏森森”三个字则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暗含后人对诸葛亮的敬重。颔联主要写了祠堂中的见闻, 其中的“空”和“自”写出了祠堂景色的荒芜, 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之情。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 含义十分丰富, 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 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作者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但他仕途坎坷, 抱负无法施展。而他写《蜀相》这首诗时, 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 生民涂炭, 而自身又请缨无路, 报国无门, 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 备加敬重。所以, 作者写诸葛亮实际上写的就是自己。

3.在中国的古诗中, 有一些作品如宫怨诗、闺怨诗一类, 就是借助抒情主人公来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古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 (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 的忧伤, 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如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 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 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 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 追求高洁的世界, 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 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 既不甘变心从俗, 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 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 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 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4.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我们今天在赏析古人的作品时, 要更多地学会“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 客观地赏析作家作品, 而不要过多地以自己为出发点片面地分析作品。

四、人与自身的关系

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委婉含蓄, 所以在中国的诗歌中, 诗人的自身形象也体现得若隐若现, 更多的是以感官感受来间接抒发情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 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 因象得趣, 因景生情。是诗人自己高尚情操的写照, 写出那无忧无虑, 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 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 以及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实际上, 在诗歌作品中, 景、物、事、人是交错存在的, 因而鉴赏诗歌时, 明辨其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尤为重要, 无论是哪种关系, 都要本着“材料为主题服务”的原则, 联系相关的表现手法, 正确合理地鉴赏诗歌。

摘要: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合理处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关系, 是教师正确处理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诗歌中, 景、物、事、人又是必不可少的意象, 明晰相关的内在联系是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

篇4:诗歌鉴赏要学会还原画面场景

关键词:跳跃性;合理想象;还原;画面主体;连续;完整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73-02

高中语文学习阶段,诗歌鉴赏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学生往往经过三年时间的学习,到最后,对诗歌鉴赏部分还是感到很茫然,脑海中理论部分的知识储备还是有的,例如紧扣题目啊,了解作者经历及相关时代背景啊,抓关键词,找意象,体会情感啊,这些都知道。可是一到实际运用中,这些理论的东西全不会具体操作,只知道将诗歌大意翻译出来,将诗歌鉴赏等同于逐句翻译。这样学习的结果就是每次遇到诗歌鉴赏题都感到头疼,感到无从下手。

诗歌鉴赏之所以较难,主要是由诗歌本身跳跃性的特征决定的。诗歌篇章有限,要在有限的容量里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就只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讲述概括,诗人思维就有一个从这个内容到另一内容的跳跃过程。这就从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想象,不能还原诗歌原创时出现在诗人脑海中的画面场景,那就完成不了诗歌本身的这种跳跃过渡,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诗歌的内容了,鉴赏也就只能成为空谈。学生也只能机械地去翻译大意了。

而由于时代的原因,诗人自身原因等将内心想法进行隐晦表达而造成的内容模糊性是诗歌鉴赏较难的另一个因素。

针对以上原因造成的诗歌鉴赏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努力去还原诗歌中营造的画面场景,身临其境去体会诗人在那一刻的所思所想。只要还原出了画面场景,那么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技巧等就能比较容易地把握住了。

例如宋朝词人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还原画面时,我们首先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题目是“暗香”,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是什么的“香”?诗歌第一句“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点出了画面主体是主人公“我”在“梅”边吹笛。联系这两处内容,可以得知题目的“香”是梅花的香。那么梅花是画面的主要景物。

第二步思考围绕主体,画面上还有什么景物、人物:梅花是开在什么地点?开在什么时间?联系诗歌第四句“竹外疏花”,可知梅树是稀疏地斜长在翠竹旁边的。时间由第一句“旧时月色”可知是在夜晚月色下。季节由“夜雪初积”可知是冰雪覆盖的冬季。而人物只有吹笛的主人公“我”,那位玉人,是回忆中的人物。这样画面的主要元素就都呈现出来了:月光、梅树、翠竹、白雪、梅花和主人公“我”。

第三步思考主人公面对傲雪绽放的梅花吹笛时想到了什么:由第一句“旧时月色”的“旧时”可以知道主人公吹笛赏梅时是想起了过去。回忆的内容则由第二句“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和倒数第二句“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可知相似的雪景梅树前,有位玉人曾和“我”携手赏梅,但如今相隔“路遥”,只有“无言耿相忆”。

完成了以上三步的思考,我们的脑海中也就慢慢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凄清月色下,几株梅树斜斜地倚在翠竹丛中,白雪覆盖的枝头,有星星点点的梅花正傲雪绽放,幽幽的香气似有若无。“我”在这寂静的月夜下吹奏起玉笛,而悠扬的笛声却带我回到了从前,也是这样的月色下,也是这样的笛声中,曾经有位玉人,不畏清寒,踏雪折梅。可美景再现,佳人却已分别不在眼前。重重阻隔,纵然此刻“我”折得了梅花也无从寄达。相忆之人何时才能重逢啊!相思之情难以为怀,惟有耿耿相忆而已。百转千回的笛声,随风飘零的梅花使“我”心里的感叹惋惜似有万语千言,却终究沉默以对眼前之梅。

完成了对诗歌画面场景的还原,再来探讨相关内容时就比较容易了。画面的主体是梅花,主人却对着眼前的梅花回忆着曾经一起赏梅的“玉人”,因此,诗歌的主题就是借物拟人,借眼前的梅花比拟昔日的“玉人”,在感慨今昔时追怀旧游;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无言耿相忆”,也就是表达相思之情;综合主题和思想感情可知艺术手法是以咏物为线索,以抒情为核心,把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对梅花、对往事进行了描摹渲染。

再例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首先思考画面主体:题目是“逢雪宿芙蓉山”,这中间已经暗示出了一个人物,这个人遇到了风雪,借宿到芙蓉山中一户人家。而诗文第一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给出了重要信息,这个人物应该是一个赶路者,借宿的人家是“白屋”,也就是简陋贫寒的屋舍。这样综合来看,画面主体是赶路者及山中屋舍。

其次思考围绕主体,涉及到的其他景物、人物:除开风雪外,还有什么因素促使赶路的人决定停止赶路而去借宿一晚?第一句的“日暮苍山远”告诉我们,“日暮”,也就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是一个因素,“远”,也就是目的地相隔还很遥远是另外一个因素。决定投宿的人家写到了什么人没有?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告诉我们投宿人家的主人是在那个夜晚冒着风雪归家的。

这样,画面的主要元素就都呈现出来了:苍茫层叠的群山,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漫天飞舞的风雪,快要落山的太阳,艰难的赶路人,贫寒的屋舍,简陋的柴门。

最后思考主人公的心理感受:我们要设身处地的去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就是那个赶路的主人公,赶路时会是什么心里感受?借宿到芙蓉山中人家时会是什么感受?夜半听到犬吠,知道主人归家,在相互的嘘寒问暖声中又会是什么心理感受?赶路时肯定是又累又渴疲惫不堪,借宿人家的贫寒简陋又会增加赶路人内心的凄凉,而半夜在犬吠中听到的归家人的嘘寒问暖,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羁旅难归,肯定又是惆怅不已,难以入眠。

完成了以上三步的思考,我们脑海中也就慢慢呈现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场景:一个长途跋涉者,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艰难地行着,可天色渐晚,暮色渐浓,远处的苍山好像也越来越远。疲惫不堪的“我”只好决定不再赶路了,找户人家借宿一晚。眼前这户人茅舍简陋,在大雪纷飞的背景下越发地凄清。安顿就寝后半夜里突然被一阵狗叫声惊醒,然后听到柴门“吱——”的一声被打开了,在嘘寒问暖声中得知,原来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归家了。

如果勾勒出了这样一幅严冬寒夜山村借宿图,那么诗的主旨就容易把握了:即通过归家主人的温馨暗示出诗人羁旅难归的惆怅。艺术手法也就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融情入境,风格含蓄婉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利用想象,将诗歌内容中跳跃的空白的部分连接起来,还原成连续完整的画面场景,这是学习诗歌鉴赏的一个较有操作性的方法之一。

(1)想象要合理。诗歌的文本内容是想象的基础。任何拓展性想象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要利用合理的想象在抽象的文字符号间架起桥梁,形成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场景。

(2)要设想自己就是诗歌中塑造的那个人物,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那个画面场景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心里有了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理解诗人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3)要抓住细节,通篇阅读诗歌原文的基础上,把有效信息尽量全地找出来,然后进行整合成画面场景。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跳跃的断开的情节接连起来,形成连续性的情景,将零碎的景、物、人有机地组成衣服完整的画面场景。然后再从完成好的画面中提取相关内容、主题、情感、技巧。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我们要学会利用想象去努力还原诗歌中营造的画面场景的鉴赏方法,让它成为我们翱翔在诗歌海洋中,大口汲取丰富“营养”的“隐形翅膀”。

参考文献

[1] 宋词鉴赏辞典(下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

篇5:诗歌鉴赏心得感悟

第一步:了解写作背景

赏析一首诗,我会先了解作者的生平,最关键是知道他写这首诗时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当中(以李白为例,是刚刚出蜀地,壮志满怀?还是被贬谪?)。一切景语皆情语。但是在不同的人眼中,景色背后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了解作者写诗时所处的境遇,就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诗人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情景中,生发出和其他人不同的感慨。

第二步:通读诗歌,自行理解

第二步是自己阅读古诗。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自己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能根据诗句直接想象出画面是的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柳宗元“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如果能一下子想象出情景。能体会到后半句渔翁一声“欸乃”,山水突然变得清亮生动的场景,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还有就是,有了自己基本的理解之后,再去查生字词的解释,或是其中的典故,比较不会被这些词带着走。

第三步:赏析特定句词

接下来就是找一找你觉得这首诗里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然后试着从它的韵律,节奏,修辞,精炼准确,很多个角度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特别喜欢这句诗,或者这个词。这一步很关键,当然从考试角度来说,也考查得最多。不过我觉得很有意思,比如你可以让自己头脑风暴一下,找到尽可能多的角度赏析一首诗。

第四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篇6:学会鉴赏诗歌 感悟传统文化

我们要看诗词难懂在什么地方。一是诗词创作流行的时代距我们很遥远, 那么大的时空距离, 习惯手机联系、骑车代步的学生要转换思维才能去体味。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坎坷经历也是一大障碍, 让十几岁的少年去理解几十岁历经沧桑的人的作品, 说没有难度是骗人的。二是诗词语言精粹, 表达的情感都有跳跃性。三是手法使用的多样性。四是情感传达的隐蔽性, 诗词中直抒胸臆的少, 借景、借物、借事、借人抒情的多。这几点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却也是诗词的难懂之处。

读懂诗歌, 我们可以用好解读的“五线谱”。

一、抓住标题, 定好内容情感的“基线”

古人写诗词和今天写作文一样, “扣题”精彩也是艺术成就表现之一。古诗词标题不玩新奇, 偶有双关, 常见诗词除“无题”诗情感、意象可多重解读外, 大多一见则明。以江苏高考为例:2005年《征人怨》, 边塞类;2006年《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思乡怀人类;2007年《鹧鸪天·送人》, 送别类;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咏史怀古类;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咏怀类;2010年《送魏二》, 送别类。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词牌和标题是不同的, 词牌与诗词内容并无必然联系, 不能因词牌而影响我们对诗词情感的判断。如苏轼的《阮郎归》 (绿槐高柳咽新蝉) 词中描写了一位天真可爱的女子初夏时分闲适愉悦的心境, 但是很多同学附会为“少妇思念远方的情郎”, 问为什么, 回答:因为“阮郎”就要回来 (归) 了啊。闹了笑话。

明确了诗歌的内容分类, 常见的情感就可以在心中先画出图谱来了。通过诗歌标题, 先行判断诗歌内容并预测其中的情感倾向, 形成情感判断的“基准线”, 至于诗歌内容情感具体可以怎样解读, 还要根据文本加以区分。

二、认清作者, 系好分析情感的“安全线”

江苏近年来的高考喜考无名作者的名作和有名气作者未广为流传的作品。对于前者, 我们无法直接判断, 但可以通过同时代的其他作者相互印证, 如我们不清楚杨炎正其人, 但是如果知道“杨炎正, 南宋词人, 与辛弃疾交谊甚厚, 多有酬唱”, 就可以凭借对辛弃疾的了解来解读杨炎正的思想情感了。

对于后者, 我们可以动用积累, 对作者生平的了解结合诗歌本身, 将会对文中的情感把握更加精准到位。如李清照的“时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苏轼的“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三者都含有对时光易逝的叹惋, 但是细推敲, 原因显然各不相同。李清照更多感叹的是“时光匆匆”“韶华易逝”, 苏轼更多感叹的是“怀才不遇”, 辛弃疾则更多感叹的是“壮志难酬”“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这种情感的推导, 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作者生平的了解。

因此, 对作者的了解越清楚, “安全系数”越高。当然也不能一味依赖“安全线”, 否则解读就会陷入机械化, 不能够“就诗论诗”, 反而使诗歌的情感解读“泛化”, 遇到杜甫就是“爱国忧民”, 遇到王维就是“闲适安逸”, 遇到柳宗元就是“被贬谪之苦闷”, 这样就让诗歌鉴赏题的“具体分析”形同虚设了。

三、咀嚼注释, 吃准内容情感的“暗线”

诗词中的注释有两种, 一种是帮助理解诗词句意的, 如《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中“室人降日”很难把握, 注释解释为“妻子生日”, 理解难度就降低很多。

另一种是介绍典故或作者及创作背景的, 理解到位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把握诗人情感, 理解有偏差则会误入歧途。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尾联:“惆怅无日见范蠡, 参差烟树五湖东。”下有注释: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 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 功成身退, 泛游五湖。很多学生仅仅重视了“功成身退”之语, 所以认为作者心生无法如范蠡一样建功立业而报国无门的悲哀。因为读注释的以偏概全加上没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所以产生了理解的偏差。其实, 作者的“惆怅”是无法如范蠡一样五湖泛舟。诗句结合注释, 作者的复杂情感是: (1) 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 (2) 厌倦官场, 对纵情山水的向往之意; (3) 无法如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

所以说借助注释时忌讳“断章取义”。注释如“暗线”, 必须仔细结合文本解读才能判断出它真正想透露的意思。但是纵观有注释的鉴赏题, 参考答案或多或少都会和注释有关联。

四、分析结构, 找出行文的“经线”

前面三条线都是辅助线, 解读诗歌主要还需立足文本。对于诗歌的行文顺序, 多数同学不甚在意, 其实这是很重要的一步。知道行文布局, 我们就会清楚哪儿是言事, 哪儿在写景, 哪儿是抒情。答题的区间会分辨得很清楚。

唐诗宋词大多数内容里都是有景、有情。词作中多数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而律诗每一联相当于一个小层次, 抓住每一联内容的重点, 就等于把握了诗歌的“脉络”。如杜甫的《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首联写的是远眺近观之景, 颔联、颈联明显是抒怀了, 有对亲人不在身边的思念之情, 有对自身江海飘摇孤单寂寞并且老病的感慨, 有对自己无力报国的遗憾愧疚。尾联“跨马”“出郊”“极目”又回到了题目“野望”上, 并以“人事日萧条”的感慨作结。行文脉络清晰可见, 围绕标题中的“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所望之景—即景生情—交代“望”的方式、地点、状态, 并抒发感慨。

五、品味关键词, 拎出行文的“纬线”

要抓诗词中的关键词, 进而梳理出诗词的层次。诗词中的关键词包括诗眼、显示感情的词语、显示时间的词语、领字等, 另外分清诗词的层次还可以确保答题时不漏点。如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阅读时, 先抓显示时间脉络的关键词:“遥望”———照应标题中“登楼”二字, 立足“当前”“眼下”;“想当年”———回忆之景;“到而今”———眼前之景;“何日”———想象之景;“却归来”———想象之景。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很容易分出诗词的层次, 进而逐层分析出作者的情感。

最后, 在读完诗歌后一定要想一想有无不合逻辑之处, 如有, 不影响答题的可以暂时放过, 如想提高鉴赏水平, 还需“有疑必究”。如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开篇即言:“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多数同学误认为“漏天”是房顶漏了。但细想来, “万里”“一漏天”, 不可能只有黄庭坚一家漏了, 不合理。所以“漏天”应理解为“天似漏”, 即雨下不停如天漏了一样, 屋居终日不好外出才像是“似乘船”。这样解释才合事理。

总之, 学会了弹奏解读诗歌的“五线谱”, 鉴赏诗歌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进而答题不慌。

摘要:回顾2005—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 会发现一定的规律:诗歌鉴赏题分值为10分, 学生得分普遍偏低。怎样才能提升解题能力, 获得高分?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懂诗歌。读懂诗歌, 可以用好解读的“五线谱”:抓住标题, 定好内容情感的“基线”;认清作者, 系好分析情感的“安全线”;咀嚼注释, 吃准内容情感的“暗线”;分析结构, 找出行文的“经线”;品味关键词, 拎出行文的“纬线”。

篇7:学会鉴赏诗歌 感悟传统文化

一、从思想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引出遐想:

可针对其中一句或几句,说出自己的感悟。这样写的时候,联系古今,找到与之类似或相反的人物或事件,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所知道的联系起来。要把思想纵向和横向伸展。横向:谁会与之类似?纵向:为什么会这样?

圣贤该寂寞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心通古今,道出了圣贤的境遇。这寂寞的境遇,有一丝无奈,又有一种独特。

李白是寂寞的,错综复杂、利益交错的官场容不下他狂放不羁、天真烂漫的灵魂,容不下他不能摧眉折腰、不能卑躬屈膝的傲岸,所以,他不得不寂寞。

屈原是寂寞的。方正之士,纵使“博闻强识,娴于辞令,明于治乱”,也必将因“灵修浩荡、众女嫉余、世俗工巧”而遭贬流放。对国君的无限衷肠,无法倾诉,屈原,不得不寂寞。

奔走呼号的孔子是寂寞的,冷眼旁观的庄子是寂寞的,赤壁旁的苏轼是寂寞的,歌馆里的柳永是寂寞的。这寂寞,有不甘的泪水,有不屈的抗争,有出世的无奈,有入世的热忱,读来让人叹惋,令人心痛。

可有的寂寞却是主动去寻找的。因为,现实太嘈杂,实在难以安放灵魂;时代太花哨,容易让人困惑。

海德格尔,就找了一间寂寞的小木屋,这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居所,催生了他的哲学之思。

胡塞尔,现象学家,也是主动远离名利,甘于寂寞,在一种宁静退隐状态下献身于哲学,有近十年的时间“什么也没发表”,积聚全部的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

胡塞尔有句名言:“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无论是不得不的寂寞,还是主动寻找的寂寞,我都看到了一种傲岸却又自信的人格操守。这样的选择,显示了圣贤哲人对自己的自信,他们相信,自己所坚守的,必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能够得到历史公正的裁判,是永恒的价值观。

二、从技巧上分析鉴赏,写出自己的感悟:

可针对某一句或几句中的一种手法展开赏析,联系以前所学过的诗句,比较赏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者以水隐喻时光。黄河之水天上来,落差如此巨大,流速如此迅急,裹挟万物,电闪雷奔,一泻千里,势不可当,且去而不返,让人只能徒唤奈何。这里的黄河,既是时光的最佳对应物,又是伟大永恒的象征。黄河奔流愈急,人生愈显短暂;黄河越是永恒,人生越显易老;黄河越是拥有无穷的生命活力,人生越是显得渺小脆弱。诗人将无情的事实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呈现在人们面前,真是惊心动魄。

澎湃的黄河之水挟裹着李白的万古愁绪去而不返,水,作为诗歌当中的常用意象实在是承载了太多太多。李白虽说伤感,但是毕竟豪放,水也是气势不凡;而相比较,李煜的水就缠绵的多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江春水,虽说蕴含着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但是也终于在李后主的柔情百转中消减成了如细雨一样迷离的伤感了。李清照,也有过以水写愁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到底是娟秀的女子,清澈见底的小溪,恰如女子的心事,无论是多少的愁,即便这舴艋舟承载不下,我们的才女也不会将其换成泰坦尼克,让它驶在无边的江河大洋之上的。

看来,同样是以水作喻,也是因人而异,风格也是大相径庭。

上一篇:成功的励志名句有哪些下一篇:博物馆纪念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