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学生学会诗歌鉴赏

2024-04-10

怎么教学生学会诗歌鉴赏(精选10篇)

篇1:怎么教学生学会诗歌鉴赏

如何教学生鉴赏诗歌《七律·长征》

毛泽东——一个全中国人民熟悉而响亮的名字。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让学生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而《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的诗篇之一,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达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歌时,我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读出节奏美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朗读时要将每个音节读得清晰、略长,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同时讲究押韵、平仄和对仗。这首诗每句都可划分为四个“音步”,朗读时,要注意平仄声调的相互映衬调节和节奏的均匀多变,朗读律诗要避免因固守节奏、韵律的规则而影响表情达意,即朗读时可根据内容、感情的需要灵活处理节奏、韵律。(1)、初读全诗,要尽可能地多读几遍,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

红军∕不怕 / 远征∕难,万水/千山 /只/ 等闲。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礴/ 走 /泥丸。金沙/ 水拍/ 云崖 /暖,大渡 /桥横 /铁索 /寒。更喜 /岷山/ 千里 /雪,三军 /过后/ 尽 /开颜。

(2)、细读全诗。要读出感情。“不怕”的语气坚决而充满信心;“等闲”的语气俨然当作平常事;读“细浪”“泥丸”尽量平淡,读“暖”则凸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寒”时低沉一些以示对牺牲者的沉痛缅怀;“更喜”两句应读得欢欣鼓舞,因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句,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

第二步:体会诗歌的建筑美

全诗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全诗共八行,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气势,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铿锵有力,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等闲”二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以静写动,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无物,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承接“千山”。先用“逶迤”、“磅礴”的夸张手法描写山势雄险,用了“扬”的手法;然后用“细浪”、“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了“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和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广阔。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一“拍”一“横”,一动一静。此联对仗工整,机具气势。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只有傲视山川、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才有如此广阔的胸怀!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三步:欣赏诗歌旋律美。

诗歌和音乐就像一个母亲的两个孩子,他们血脉相连,心灵相通。《尚书·尧典》里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一首好的诗歌应该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同样,一首好的乐曲也应是一首好诗歌。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必然促进诗的音乐性。而好的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性。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的。《七律·长征》就是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典范。在教学《七律·长征》时,要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旋律美。可以把课文当词,自由哼唱。或借用现成旋律,学习演唱。如:歌曲《七律·长征》 作词: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曲:彦克&吕远 万水千山只等闲。演唱:霍勇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篇2:怎么教学生学会诗歌鉴赏

学会生活

生活是禾苗生长中的露珠,学会生活可以让你的生活事半功倍;生活是一颗发亮的夜明珠,学会生活可以让你的人生充满光彩。

生活如歌,点亮岁月。美好的生活总是令人兴奋,社会底层的清洁工、收废品的并没有因为这个有小又脏的工作而自暴自弃,‘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这句话没有错,但他们身上除了坚强还有学会生活。他们看懂了生活,学会了如何好好生活,便不会自暴自弃。也许,对于社会中高层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快乐得多。学会生活,让你的生活更幸福快乐。

生活如诗,写出激情。快乐的生活总是令人放射激情,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生活的真谛是平静。但生活没有激情又如何是让人快乐的呢?学会生活,让你的生活放射激情。

生活如水,流经时间。幸福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朱自清在《匆匆》中写出了对时间的感叹,无论你的生活是怎样的,时间永远不会停下来。我们不能让时间静止,但我们可以在这短暂的时间中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这只需要我们学会一件事:学会生活。学会生活,让你的生活有意义。

生活如天,自由奔放。充满意义的生活中总有许多的禁锢。学会生活。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天空的美丽是自由与奔放,在那么没的生活中没有自由与奔放又怎能令人快乐?学会生活,让你的生活中拥有如天空一般的自由与奔放。

篇3:学会用“关系法”鉴赏诗歌

诗歌教学中, 诗歌内容与形式是一首诗歌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是不可分离的完整结合体, 偏废任何方面, 都有可能引起在诗歌教学中出现支离破碎的现象。因此,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合理处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关系, 是教师正确处理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此, 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四个方面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景物是诗歌中最为普遍的意象, 对自然景物的正确分析与理解是揣摩作者或抒情主人公情感的第一环节。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建疆教授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诗歌景物流变》一书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纳为三种, (1) 先秦时期人对自然的玄化。 (2) 魏晋时期人对自然的情化。 (3) 唐宋时期人对自然的空灵化。具体解释为:玄化就是把自然作为道的喻体, 用自然中的景象和故事来说明道理, 景物并没有独立的地位。情化则一改将自然作为说明道理的工具的做法, 把自然作为本体对待, 直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并在景物描写方面和人物品藻方面加以突出地表现。空灵化则是受佛教禅宗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把自然景物作为妙悟禅道的契机, 而不着意于山水本身, 使得自然山水在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不即不离、若有若无的境界。

依“材料为主题服务”这一原则, 景物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衬托, 而衬托又分为正衬和反衬。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就明显使用了哀景写哀情的正衬手法。在这首诗的前四句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主要写了登高见闻。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 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 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 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 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 大有“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水经注·江水》) 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 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 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 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 沙、渚, 猿啸、鸟飞, 天造地设, 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 而且还有句中自对, 如上句“天”对“风”, “高”对“急”;下句“沙”对“渚”, “白”对“清”, 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 14个字, 字字精当, 无一虚设, 用字遣辞, 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 起对的首句, 末字常用仄声, 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 格奇而变” (《唐诗别裁》) 的赞语。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 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在写景的同时, 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 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 长江汹涌之状, 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 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 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是有道理的。这几句诗, 无论是描摹形态, 还是形容气势, 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 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同为杜甫的《蜀相》一诗颔联, 则采用了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鹏空好音”两句中, 诗人把“镜头”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微部分。“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 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 一在强调“好音”之悦耳。然而, 诗人用了一个“自”字, 一个“空”字, 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 可是, 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 悄然而无人迹, 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 孤寂伤怀而返。难道说, 武侯已经被世人遗忘了吗?不难看出, 在“颔联”两句里, 诗人句句写景, 却字字含情, 诗行中寓静于动, 寄情于景, 婉转地流露出因国家分裂而悲怆伤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绪。真可谓“情融乎内而深且长, 景耀于外而远且大” (谢榛《四溟诗话》)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个人是社会产生与存在的现实前提和基础, 社会是个人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与社会既是矛盾的, 又是统一的。

当一个社会在上升时期, 人与社会更多地表现为统一和谐的关系, 而当社会处于中后期时, 人与社会则明显地表现为矛盾的关系。在中国的文人中, 可以说绝大多数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 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控诉、愤懑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只是迫于社会的压力而更多地表现为委婉含蓄罢了。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这首诗写梦游奇境, 不同于一般游仙诗, 它感慨深沉, 抗议激烈, 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 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缥缈的描述中, 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 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仙境倏忽消失, 梦境旋亦破灭, 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 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 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 才是最快意的, 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 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 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 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 多少人屈身权贵, 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 较为重视人才, 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 也不过是个词臣, 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 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 君临天下, 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 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 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 也做了, 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三、人与人的关系

在诗歌鉴赏中,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物间的关系、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等。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较好地反映了作品中人物间的关系。在这首词中, 词人借用了多个典故, 前后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四位历史人物。词的上片即景生情,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 即孙权与刘裕, 对他们的业绩表示无限的向往和怀念。下片用刘义降草率北伐失败的史实告诫当政者。结尾用廉颇自喻, 抒发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与苦闷。全词将多种感受都委婉地抒发出来, 慷慨悲歌, 千古后读来仍令人回肠荡气, 全篇苍劲沉郁, 豪壮中有悲凉。杨慎在《词品》中评曰:“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2.杜甫《蜀相》一诗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在这首诗中, 诗人主体塑造了诸葛亮这一伟大的历史人物。首联以问答的方式, 交待了丞相祠堂的位置。其中用“丞相”二字, 使人感到非常亲切。而“寻”字, 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柏森森”三个字则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暗含后人对诸葛亮的敬重。颔联主要写了祠堂中的见闻, 其中的“空”和“自”写出了祠堂景色的荒芜, 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之情。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 含义十分丰富, 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 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作者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但他仕途坎坷, 抱负无法施展。而他写《蜀相》这首诗时, 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 生民涂炭, 而自身又请缨无路, 报国无门, 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 备加敬重。所以, 作者写诸葛亮实际上写的就是自己。

3.在中国的古诗中, 有一些作品如宫怨诗、闺怨诗一类, 就是借助抒情主人公来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古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 (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 的忧伤, 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如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 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 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 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 追求高洁的世界, 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 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 既不甘变心从俗, 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 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 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 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4.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我们今天在赏析古人的作品时, 要更多地学会“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 客观地赏析作家作品, 而不要过多地以自己为出发点片面地分析作品。

四、人与自身的关系

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委婉含蓄, 所以在中国的诗歌中, 诗人的自身形象也体现得若隐若现, 更多的是以感官感受来间接抒发情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 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 因象得趣, 因景生情。是诗人自己高尚情操的写照, 写出那无忧无虑, 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 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 以及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实际上, 在诗歌作品中, 景、物、事、人是交错存在的, 因而鉴赏诗歌时, 明辨其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尤为重要, 无论是哪种关系, 都要本着“材料为主题服务”的原则, 联系相关的表现手法, 正确合理地鉴赏诗歌。

摘要: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合理处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关系, 是教师正确处理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诗歌中, 景、物、事、人又是必不可少的意象, 明晰相关的内在联系是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

篇4:怎么教学生学会诗歌鉴赏

【关键词】高中教材 古典诗歌 鉴赏方法 教学心得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歌的创作过程就是诗人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再现外部事物、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所有成功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是诗人某种情感的渲泄。感情对于诗歌而言,犹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它是诗歌的生命。愁思是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一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很想抛弃心中不堪重负的块垒,于是借助诗歌畅所欲言,洞开心扉,肆意挥毫,“愁”出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好诗歌。我们高中教材就选入了一部分经典的咏愁诗。大凡诗人创作诗歌贵在创新,不落窠臼,对此,他们深得个中之味,同是咏愁,不同诗人的技法各别,即便是采用同一技法,其具体表现也往往同中有异,各尽其妙。于是引导学生鉴赏此类诗的愁情就有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有些环节还是有章可循的。现我结合高中教材古典咏愁诗歌来谈谈引导学生鉴赏诗人表达愁思的方法,以期通过体会写愁的诗,来达到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终渐渐掌握鉴赏古典诗歌各种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了解并熟悉课文中学过的诗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折射,把握时代特征和风貌,把咏愁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去评析,才能准确地领悟其愁的内涵。我们高中教材中就有较善于咏愁的诗歌创作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原,求贤若渴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厌弃世俗、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悲唱亡国之音的南唐后主李煜,壮志未酬而纵情山水的李白,颠沛流离而忧国忧民的杜甫,少年快乐、中年丧夫流离、晚年寡居的李清照,仕途失意的白居易、元稹、苏轼等,受投降派排挤的主战派陆游、辛弃疾,感叹生不逢时的柳永、秦观,……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生平、思想,知人论世后才能从宏观上认识他们愁的原因。

二、熟悉并恰当地运用有关咏愁的术语

有的学生赏析咏愁诗时,不知从何下笔,即使下笔,也往往词不达意,所以让学生识记积累一些有关“愁”的术语是有必要的。如识记表示愁情的术语:怀古伤今之愁,感时伤世之愁,忧国忧民之愁,伤春悲秋之愁,羁旅怀乡之愁,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愁,相思之愁,闺中怀人之愁、悲叹韶华易逝、壮志难酬之愁,……积累与愁有关的词: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郁闷、凄清、失落、伤感、哀痛、凄苦、愁绪万端、欲说还休、感伤失落;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不遇、闺中独处、泪洒楼台、月影自怜,……积累表示愁思风格的词:婉约隽永、沉郁顿挫、缠绵宛转、悲凉慷慨、沉郁激愤,……识记了这些术语,在答题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让自己的答案有闪光点,从而达到高考语言准确、优美的评分要求。

三、体会诗人借助特定的意象来传达愁思

意象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于是看到某个意象,人们便会想到它要传达什么感情,表达什么主旨。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是“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于是“柳”成了抒发惜别、留恋之情的特殊意象。“月亮”也是表达思乡、怀人之情的意象。词人将几种意象组合,表达了他在酒醒后不见心爱之人的无法排遣的离愁。又如李白的《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人借助表达羁旅之愁的“子规”、“悲鸟”等意象,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进而写蜀道之难行,体现自己仕途不达的忧愁。

四、通过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来揭示诗人的愁

鉴赏咏愁诗的愁,首先得知道作者怎样表现愁,即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愁思。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其他表现手法等,咏愁诗歌中的各种艺术手法都是为更好地表现诗人的愁思服务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艺术手法,以便在鉴赏愁情时得心应手,下面我结合高中教材略举几种艺术手法来鉴赏一下: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用细节描写来写愁

这里举几个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抒愁的例子:如《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其中的“搔首踟躇”的细节写出了男青年依约到来,而恋人却久候不至,于是搔首徘徊的场面。表现了他内心急切难耐、焦急不安的愁情。如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人用“垂死病中惊坐起”的细节写出诗人听说好友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后震怒、愤慨、痛苦的情态,表达对自己生不逢时、仕途失意的悲愁和对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忧愤之愁。如《长亭送别》的《正宫·叨叨令》:“……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王实甫将被离别之愁困扰的莺莺刻画得入木三分,因为这几句描写了她设想到今后自己无心打扮和整天昏睡的情景,因为她打扮了也无人看,于是只能在孤寂的昏睡中苦熬光阴,一唱三叹,声情并茂。我教学生抓细节描写时,特别注重其中关键字词的赏析,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愁思。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叙事来抒愁

高超的诗人往往在叙述事情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愁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所以抓住诗歌中叙述的事情是体会咏愁诗的愁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抒发心中的愁思,诗人最常写的事是喝酒、登高凭栏或对着滚滚的江水感叹等。其中高中教材中用喝酒来渲染愁是最有特色的,酒可以麻痹人的神经,所以许多诗人喜欢借酒来消愁。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前在大江上置酒设宴,横槊赋诗。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贪生畏死才借酒来消愁,而是感叹大业未成,时间紧迫,自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却苦于没有贤才相助,于是忧从中来,借酒消愁。如《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号称“酒中仙”的李白虽也曾“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名传于公卿之间,但终为权贵所排斥,以至沦落飘零,于是他饮酒长醉,任性适意,狂歌狂言,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愁和对统治者埋没压抑人才的忧愁。当然酒精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诗人虽酒醉了,但并不舒畅,一个“惨”字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愁闷及无奈。又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说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沉痛、心酸,因为她历经国破家亡、夫死和流离失所等打击,连借酒消愁都难了,麻木到酒精也不起作用了,可见已经愁到何种程度了。

3.体会诗人妙用比喻或夸张来表现愁的程度的手法

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我们很难把握愁的程度,但许多诗人善于用比喻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或者他们运用夸张增强诗文的感染力,用形象来说话,这样就很好的感知了诗人们愁的程度。下面我例举分析一下高中教材中的一些咏愁诗如何写出愁的程度:

(1)愁得长,愁得乱。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把“愁”比喻成向东流去的春江水,写出愁的漫长和绵绵不绝。李煜的愁何止绵长,他在《相见欢》中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将愁比喻成一团乱丝,极言愁之纷乱、繁杂。

(2)愁得古远。如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自信的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为什么会把愁夸张到“万古”那么古呢?因为自古以来,圣贤之士没有几个真的能遇明主,才高八斗如曹植被埋没了,自己也五十年如白驹过隙,仕途难达。于是他的愁尽管夸张,却能让我们体会他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3)愁得快,愁得深。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着远方丈夫的李清照多么盼望云中的鸿雁能将丈夫的归程带来,可是落花流水没理会她的相思之愁苦。她的愁被夸张得飞快,有一种运动美,一会儿愁才在让人看得见的眉头,马上就深入心内,把对丈夫热烈、深沉、浓厚的相思之愁写得凄楚动人。

(4)愁得满,愁得多。如《长亭送别》的《正宫·四煞》:“泪添九曲黄河溢。”王实甫在这句元曲中极言了她的愁之满,愁之多,因为泪水像决堤的黄河水,让我们可以想象莺莺如泣如诉、柔肠百结的离别愁苦。

(5)愁之重。如《长亭送别》中《正宫·收尾》:“遍人问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用夸张的手法,把莺莺的愁从马背上卸下搬上了车,用夸张极言愁之重,让人体会她的愁已到了愁极恨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愁的程度,也就是引导学生品味诗人妙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如果将几种不同的咏愁诗放在一处,用比较法来鉴赏,就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4.引导学生体会借景来抒发愁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要表达的愁思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或触景生愁,或融愁情于景中。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是暗淡的,令人顿感秋意袭来,别愁离恨的凄凉也跃然纸上,这里用萧瑟的秋景渲染了一种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描绘了一幅雄浑高旷、浩然悲壮的深秋之景,抒发了诗人悲怆哀婉之愁。又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的冷落,后二句将虚景实写,更以景“染”情、融情入景。“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寂的怀人境界,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教学生鉴赏高中教材中的咏愁诗,除以上例举的艺术手法外,还有很多,如用典、双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点,且是学生应试时的一个难点。我通过对高中教材古典咏愁诗歌的咏愁方法的浅析,就是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准角度,找准最佳切入口,打开鉴赏之门,并让学生揣摩鉴赏其它思想感情的方法。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跨越遥远的时代,跨越年龄和阅历的局限,走进诗人的心灵,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使学生在鉴赏时能真正感悟诗歌的美,感悟诗人对人生的体验。

篇5:《怎么像梦》诗歌鉴赏

你只需要沿途流浪,看够风景,归属自然

我心里住着一片海,有人决定着要不要搁浅

最暗的夜,才能看见最美的星光

都想要一个不用自己先伸手的拥抱

太阳光芒万丈却不及蜡烛只为一人发亮

能笑到快要断气的人自然也能哭的`无声无息

藏在心底的话不是故意隐藏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伤痛都可以呐喊

当眼泪流尽后,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时光会耗尽每个人的热情

就像他很空洞,不能让你看清原来最初的那个自己

怜悯和同情是挚友却背道而驰

孤独和热闹是死敌却结伴而行

这是不是显得好无奈

逆光而行,不需要凭借那奢侈的光暖热自己的心

就算孤身一直颠簸却没有谁非留住不可

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

怎么像梦,看也看不透

多想带她长发及腰,我允他十里红妆

怎么像梦,抑制不住的去惶恐去害怕去胆怯

篇6: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怎么答题

请分析这首诗或某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二、把握好表达技巧都有哪些。

在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泛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的技巧。

大体可分为: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对偶等。

2、描写手法:

(1)、按角度描写:动静、点面、虚实、俯仰、远近、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等

(2)、常见具体手法:对比、衬托、白描、细节描写、铺排等。

3、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借典抒情、直抒胸臆。

4、构思立意手法: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等

三、规范答题:

1、指出技巧。

2、结合文本阐释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一技巧的。

3、指出这一技巧的运用产生了哪些效果。

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技巧

一、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二、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三、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篇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怎么不丢分

1.主旨把握不准导致失分。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同学们最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对诗歌的主旨把握不准,导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2.题干审读不准导致答题失误。这一步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把握不准,导致答非所问,也就是答不到点子上。

3.拟写答案不标准影响得分。明确了试题要解答的内容,就准备拟写答案。同学们在这一步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答案乱七八糟,或者不通顺,或者没有逻辑性。

应对策略

1.立足整体,准确把握主旨。诗歌主旨无外乎两种:抒情、言志。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主旨统率全篇。把握主旨,需要关注背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诗人情感的积蓄与导向。同学们首先要善抓诗中表情达意的词句,它们往往是体现主旨的关键所在;同时注意一些典型的诗歌意象,因为意象是情感的承载,有其特定的情感与思想内涵。

抒情类的诗歌是最常见的。思乡诗的主旨一般是抒发思乡之情;闺怨诗抒发对丈夫或妻子的思念之情;边塞诗则是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或者表现征人的悲苦;送别诗抒发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山水田园诗抒发诗人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怀古诗则感慨兴衰、寄托哀思

言志类的作品主要是咏物诗,如陆游的《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此类作品的.主旨一般是诗人通过某个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

2.审读题干,明确问题核心。每一个题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考查方向,因此,同学们要善于摸清该题的命题意图。拿到问题时我们不要着急答题,要划出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看看这道题包含了哪几个要求,分别让我们干什么。知道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再进一步解答试题就容易答到点子上了。

高考中,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言、形象、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无论怎样的命题,也无外乎是对这几种类型的细化和具体化。

3.分点作答,用足专业术语。在阅卷时,老师看的是答案是否答到了点子上,是否符合答题的规则。在拟写诗歌鉴赏的答案时,也需要大量运用一些答题的专用术语。例如考查意境的解答术语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考查表现手法的解答术语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考查语言风格的答题术语有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考查思想感情的答题术语有杀敌报国的豪情(边塞诗)、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田园诗)、思乡之苦(思乡诗)、依依惜别之情(送别诗)、对丈夫的思慕之情(闺怨诗)、历史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怀古诗)

以上的专业术语不能完全死记硬背,更不能生搬硬套,这需要根据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拟写出具有专业水平的答案。

篇8:诗歌鉴赏要学会还原画面场景

关键词:跳跃性;合理想象;还原;画面主体;连续;完整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73-02

高中语文学习阶段,诗歌鉴赏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学生往往经过三年时间的学习,到最后,对诗歌鉴赏部分还是感到很茫然,脑海中理论部分的知识储备还是有的,例如紧扣题目啊,了解作者经历及相关时代背景啊,抓关键词,找意象,体会情感啊,这些都知道。可是一到实际运用中,这些理论的东西全不会具体操作,只知道将诗歌大意翻译出来,将诗歌鉴赏等同于逐句翻译。这样学习的结果就是每次遇到诗歌鉴赏题都感到头疼,感到无从下手。

诗歌鉴赏之所以较难,主要是由诗歌本身跳跃性的特征决定的。诗歌篇章有限,要在有限的容量里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就只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讲述概括,诗人思维就有一个从这个内容到另一内容的跳跃过程。这就从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想象,不能还原诗歌原创时出现在诗人脑海中的画面场景,那就完成不了诗歌本身的这种跳跃过渡,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诗歌的内容了,鉴赏也就只能成为空谈。学生也只能机械地去翻译大意了。

而由于时代的原因,诗人自身原因等将内心想法进行隐晦表达而造成的内容模糊性是诗歌鉴赏较难的另一个因素。

针对以上原因造成的诗歌鉴赏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努力去还原诗歌中营造的画面场景,身临其境去体会诗人在那一刻的所思所想。只要还原出了画面场景,那么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技巧等就能比较容易地把握住了。

例如宋朝词人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还原画面时,我们首先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题目是“暗香”,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是什么的“香”?诗歌第一句“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点出了画面主体是主人公“我”在“梅”边吹笛。联系这两处内容,可以得知题目的“香”是梅花的香。那么梅花是画面的主要景物。

第二步思考围绕主体,画面上还有什么景物、人物:梅花是开在什么地点?开在什么时间?联系诗歌第四句“竹外疏花”,可知梅树是稀疏地斜长在翠竹旁边的。时间由第一句“旧时月色”可知是在夜晚月色下。季节由“夜雪初积”可知是冰雪覆盖的冬季。而人物只有吹笛的主人公“我”,那位玉人,是回忆中的人物。这样画面的主要元素就都呈现出来了:月光、梅树、翠竹、白雪、梅花和主人公“我”。

第三步思考主人公面对傲雪绽放的梅花吹笛时想到了什么:由第一句“旧时月色”的“旧时”可以知道主人公吹笛赏梅时是想起了过去。回忆的内容则由第二句“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和倒数第二句“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可知相似的雪景梅树前,有位玉人曾和“我”携手赏梅,但如今相隔“路遥”,只有“无言耿相忆”。

完成了以上三步的思考,我们的脑海中也就慢慢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凄清月色下,几株梅树斜斜地倚在翠竹丛中,白雪覆盖的枝头,有星星点点的梅花正傲雪绽放,幽幽的香气似有若无。“我”在这寂静的月夜下吹奏起玉笛,而悠扬的笛声却带我回到了从前,也是这样的月色下,也是这样的笛声中,曾经有位玉人,不畏清寒,踏雪折梅。可美景再现,佳人却已分别不在眼前。重重阻隔,纵然此刻“我”折得了梅花也无从寄达。相忆之人何时才能重逢啊!相思之情难以为怀,惟有耿耿相忆而已。百转千回的笛声,随风飘零的梅花使“我”心里的感叹惋惜似有万语千言,却终究沉默以对眼前之梅。

完成了对诗歌画面场景的还原,再来探讨相关内容时就比较容易了。画面的主体是梅花,主人却对着眼前的梅花回忆着曾经一起赏梅的“玉人”,因此,诗歌的主题就是借物拟人,借眼前的梅花比拟昔日的“玉人”,在感慨今昔时追怀旧游;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无言耿相忆”,也就是表达相思之情;综合主题和思想感情可知艺术手法是以咏物为线索,以抒情为核心,把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对梅花、对往事进行了描摹渲染。

再例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首先思考画面主体:题目是“逢雪宿芙蓉山”,这中间已经暗示出了一个人物,这个人遇到了风雪,借宿到芙蓉山中一户人家。而诗文第一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给出了重要信息,这个人物应该是一个赶路者,借宿的人家是“白屋”,也就是简陋贫寒的屋舍。这样综合来看,画面主体是赶路者及山中屋舍。

其次思考围绕主体,涉及到的其他景物、人物:除开风雪外,还有什么因素促使赶路的人决定停止赶路而去借宿一晚?第一句的“日暮苍山远”告诉我们,“日暮”,也就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是一个因素,“远”,也就是目的地相隔还很遥远是另外一个因素。决定投宿的人家写到了什么人没有?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告诉我们投宿人家的主人是在那个夜晚冒着风雪归家的。

这样,画面的主要元素就都呈现出来了:苍茫层叠的群山,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漫天飞舞的风雪,快要落山的太阳,艰难的赶路人,贫寒的屋舍,简陋的柴门。

最后思考主人公的心理感受:我们要设身处地的去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就是那个赶路的主人公,赶路时会是什么心里感受?借宿到芙蓉山中人家时会是什么感受?夜半听到犬吠,知道主人归家,在相互的嘘寒问暖声中又会是什么心理感受?赶路时肯定是又累又渴疲惫不堪,借宿人家的贫寒简陋又会增加赶路人内心的凄凉,而半夜在犬吠中听到的归家人的嘘寒问暖,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羁旅难归,肯定又是惆怅不已,难以入眠。

完成了以上三步的思考,我们脑海中也就慢慢呈现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场景:一个长途跋涉者,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艰难地行着,可天色渐晚,暮色渐浓,远处的苍山好像也越来越远。疲惫不堪的“我”只好决定不再赶路了,找户人家借宿一晚。眼前这户人茅舍简陋,在大雪纷飞的背景下越发地凄清。安顿就寝后半夜里突然被一阵狗叫声惊醒,然后听到柴门“吱——”的一声被打开了,在嘘寒问暖声中得知,原来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归家了。

如果勾勒出了这样一幅严冬寒夜山村借宿图,那么诗的主旨就容易把握了:即通过归家主人的温馨暗示出诗人羁旅难归的惆怅。艺术手法也就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融情入境,风格含蓄婉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利用想象,将诗歌内容中跳跃的空白的部分连接起来,还原成连续完整的画面场景,这是学习诗歌鉴赏的一个较有操作性的方法之一。

(1)想象要合理。诗歌的文本内容是想象的基础。任何拓展性想象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要利用合理的想象在抽象的文字符号间架起桥梁,形成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场景。

(2)要设想自己就是诗歌中塑造的那个人物,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那个画面场景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心里有了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理解诗人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3)要抓住细节,通篇阅读诗歌原文的基础上,把有效信息尽量全地找出来,然后进行整合成画面场景。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跳跃的断开的情节接连起来,形成连续性的情景,将零碎的景、物、人有机地组成衣服完整的画面场景。然后再从完成好的画面中提取相关内容、主题、情感、技巧。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我们要学会利用想象去努力还原诗歌中营造的画面场景的鉴赏方法,让它成为我们翱翔在诗歌海洋中,大口汲取丰富“营养”的“隐形翅膀”。

参考文献

[1] 宋词鉴赏辞典(下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

篇9:教学生学会思维

一、传统教育的弊端

我国教育有很好的传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上积累了比较完整的经验。但相比之下,我们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却不那么重视,特别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背什么的教育模式使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惟一目标。有人曾这样概括我国的教育弊端: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这样的说法虽有失偏颇和尖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体现出了我国的现行教育在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缺憾。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就抑制了学生主动思考,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扼杀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长期以来,学生在迷信权威、盲目服从的思维定式中学习,最终丧失了思考能力,丧失了创造的愿望,在读书、做题、考试三位一体的教育循环圈里共同走向雷同与平庸。

二、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思维

如果说传统的继承式教育在那个生产力发展缓慢,知识更新远未达到频繁的时代曾起到过很好的文化传承、社会延续功能的话,那么对于今天这个科技发展迅猛、新知识产出频繁、社会变革急剧的时代而言,它显然有着太多的不适应。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纪,一切形式和内容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对本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给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们培养了大批知识积累型人才,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者。很多人一直在为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至今却未能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扼腕叹息;也有很多人一直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幅世界第一,而科技竞争力却在世界排名中连续下滑而耿耿于怀。不管这是教育的悲哀,还是教育的失误,总之,这跟教育有关,而且关系极大。

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意味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教育在今天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变成外显的、现实的创造力,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来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普通人所发挥出来的潜能,只是他身上蕴藏潜力的极小部分。即使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创造天才,也只不过才开采出他脑力的40%。大发明家尚且如此,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这就给教育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即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得具有创造性但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人,通过接受教育,将自身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使得教育成为提高人们创造性能力的最佳外部诱因,这是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因此,让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才是教育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目的。

篇10:教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学习方法呢?笔者试就注意策略、记忆策略、复习策略三方面加以简单说明。

一、注意策略

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可节约大量时间,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会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学生不仅会认真听,而且有的放矢,变教师的外部控制为学生的内部控制,可大大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2.手耳眼口(脑)多种感官并用,边听边看边写边念,对关键词句用不同方式或不同颜色进行画线、标记,可以减少注意力分散的几率。

3.根据自己偏爱的记忆类型选择注意策略。视觉通道优势型的人应多看、多记;听觉通道优势型的人要多听;动觉通道优势型的人应多模仿、多动手。

4.提取信息时,抓住主干,提取主谓宾,再找定状补,善于在冗长的语句中提取关键信息。例如“学习的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可以这样分析,学习的策略→是活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是学习过程中的活动。

二、记忆策略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方面。识记是记忆力的开端,识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保持的持久性和回忆、再认的准确性,因此,提高记忆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识记。

1.明确识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提出识记任务时,应明确指出识记什么和识记的具体要求,还要使学生明白识记这些知识的必要性,提高识记效果。

2.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一般来说,具体的形象材料比抽象的材料容易识记,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易于识记,有些难于记忆的材料,把它编成口诀或顺口溜,或者进行编码或组块,可提供记忆的效果。例如:乘法口诀、二十四节气口诀;再如记电话号码13523440107,就可以把它自发组块,分成135 / 2344 / 0107三部分,提高记忆效果;识记圆周率3.1415926……,可以记成“山巅一寺一壶酒”,这样人为地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不仅能很快记住,而且记得也牢固。

3.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在熟读后,尝试回忆某部分材料,记不住的话再多读几遍,既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知道哪些记住了,哪些没记住,在重新读背时会更有针对性,另外,对于特别难记的部分,把重点词句写几遍,也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4.了解自己的觉醒状态,及时记忆。一般来说,上午10:30左右,11:00~12:00记忆效果最好,下午6~8时效率最低。但是不同的人觉醒状态会有差别,有的人早上记忆效果好,而夜猫子型的人夜里记忆效果最好。

三、复习策略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的有效途径。通过复习,不仅能强化记忆的痕迹,巩固对知识的保持,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呢?

1.要及时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于新识记的材料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在识记后不久的时间内,复习次数要多一些,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间隔可长一些。

2.要过度学习。学习某种材料后,达到一次完全背诵后仍继续学习,叫过度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可以使材料保持得更好。实验表明,150%的过度学习最为经济合理。

3.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把复习的材料集中在一个时间内进行复习叫集中复习;把复习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称为分散复习。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条件:学习者的条件、教材性质、教材的分量和难度。一般来说,学习者能力强则集中复习有效,能力弱则分散复习有效。

4.要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前面学习内容对后面学习内容的影响叫前摄抑制;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影响叫倒摄抑制。在复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时,中间要有短时休息;同一时间内,不要连续复习两种性质相近或难度较大的材料;对系列材料的复习,要加强中间部分的识记;对材料的复习,不能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或只限于机械的重复,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力求透彻理解,牢固掌握。因为不理解、不巩固的材料,最容易受到后继活动的干扰,从而产生遗忘。

另外,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降低复习的效果。最后,还要动员多种感官参加,以增强记忆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并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建立在科学高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據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李铮姚本先主编《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下厨幸福的说说下一篇:向小熊熊们致敬环保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