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

2024-04-16

“道法自然”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共2篇)

篇1:“道法自然”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

【摘要】本文从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出发,阐述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规律,并遵从规律,摒弃以往拔苗助长、戕害学生创新能力的灌输教育,以生为本,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反思,探索一条德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历史、融入现实生活的道路。

【关键词】道法自然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23-02

一老子的“道法自然”观

1.“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自然”是道之存在状态或内在属性。“自然”者,是其所然者也。而得道者,亦是成其所然者也。故判断是否得道,即看其是否是“自然”的。“道法自然”之“道”法的是自己,道的行事原则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真证道的法则,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老子哲学的根基是“道”,“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即本来如此的状态。“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老子所谓“有为”指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妄为”“强为”。老子认为,如果人不依自然本性行事,完全按照人的功利原则去设置行动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盲目行为,那就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产生大量虚伪、丑恶和荒诞的现象。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顺其自然的行为。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敬重和诚信。

2.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自主性。大学生活的相对民主、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体现在大学生各方面的自主性。在学习、生活、择业的过程中,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增强。在精神生活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注重自身精神家园的建设,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确立理想信念。

第二,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现实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90后”大学生被视作缺少梦想的一代人,其实,不是没有理想信念,而是这代年轻人的理想信念更“接地气”。大学生在对个人的理想追求过程中形成了更加求真务实的理念,不空谈理想信念而注重实际。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人生理想的追求目标,因而更加注重实干,往往通过实现个人人生或职业目标来实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曲折性。在现实环境中,支撑个人不断超越和开拓新局面的力量源泉,来自个人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会在人生境遇的种种博弈中,经过反复、曲折的磨砺,或消失、或调整、或重生。

自然而然,本是天下事物各自进化的最优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恶果。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问题归因

1.大学生理想信念之现状

第一,重视物质利益,理想信念淡漠。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受社会因素影响走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

第二,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许多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认同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国家和集体利益,但

是在实际行动中,却更加注重个人专业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加关注个人健康、幸福、名誉、地位、前途、发展、爱情、家庭等,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不够。

第三,重视生活和职业理想,忽视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当代大学生崇尚知识能力、重视生活理想的确立和追求,看不到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在人生与成才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忽视道德修养、忽视规范、社会公德意识差。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着相容、统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不足。

2.问题根源归因存在误区

第一,归因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一贯把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导致青年一代“文化异化”现象,理想信念淡化。我们不否认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但是造成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并不属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本性,相反,解决理想信念危机的方法,恰恰是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追求公平与合作。

第二,归因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因素。这种归因有失偏颇,特别是认为科技地位与作用的凸显造成了对人文的挤压,大学生对科技知识的追求和崇拜,往往容易造成对道德的忽视,甚至产生缺失现象。归因不可以忽视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弱点,独生子女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长大,自理能力比较差,依赖性强,还处于“心理断乳期”,而较少涉及深层次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等理性层次的问题,极少触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三“道法自然”,遵从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规律

“道法自然”的首要论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仍然没能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窠臼,教育理念模糊,不能很好地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教育内容抽象,没有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进行全面的生活价值引导教育,以使学生在现实基础上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道法自然”,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规律。1.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更“接地气”

第一,建立长期固定的实践基地与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联系点。在课程教学期间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讲解、点评和讲授,拓展教学途径,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些基地和联系点涵盖革命史、改革开放进程和现代化成就等主要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场景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点的认同,学生在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同时,可以更深刻地洞察社会。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切实做到可操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进度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讨论会或辩论赛,并辅以教师点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及表达、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或撰写学习心得,以提高讲座的实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提供关于该课程中最前沿的理论热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理论热点,围绕着该理论热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撰写研究报告。

2.大学生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应着眼于系统化的有效措施

第一,教师要做执着于理想信念的表率,传输给学生正能量。真善美的生活就是与人的存在的自然秩序相一致的生活,是有秩序的、良好的或健康的灵魂所流溢出来的生活。教师要做好理想信念的表率,培育学生真善美的生活信念,并使学生在执着追求真善美生活的现实过程中不断提升精神理想和信仰。

第二,转变理想信念教育观念,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道法自然”。大学生是真正的教育主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要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目的,将理想信念教育变成大学生的内在强烈需求,变成他们自主地、自发地行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成长能力。

第三,营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要成为高校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四,完善德育机制,构建广阔的理想信念生发和养成的网络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新家园。教师要充分理解理想信念的价值,做学生心理建筑的工程师,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联系社会实际,建立网络沙龙;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从网络走向社会,去思考理想信念的真正含义。

第五,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广泛的社会实践,主动地走向和融入现实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高校和社会也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经费支持和活动场所。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实践,理想信念既难以生发和养成,又常常沦为悬空的幻想。鼓励学生尝试探索新的领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在兴趣的领域发掘潜力,并制定理想的目标、阶段性的目标、具体化的实施方案,并客观评估,用勤奋、努力、毅力一步一步接近理想的目标。

篇2:“道法自然”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当前随着“90后”跨入高等院校的门槛,他们突出的心理特征、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要求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因此,研究“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

1.“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主要特点分析

1.1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多样化

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功利化的趋势,主要集中体现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上,即除以满足社会客观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自身价值取向外,多数学生还将自身需求能否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他们注重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更多的是显示自己以求得社会的承认,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存在,对待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态度越发趋于实际,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

1.2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

个性意识日益增强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上。他们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更迫切地要求表达自己的心声。思想上,他们反对他人的说教,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目的需要,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他们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目标期望值大,缺少顺从和谦让,对任何事总带有一种信手拈来、满不在乎的情绪。他们比较有胆量,少有顾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远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调适能力较弱,心态容易失衡。

1.3理想信念受实用主义影响,但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纲意识

市场化的竞争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使“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哲学。因此他们行事注重实际,不重视形式,要求方法简单实用易行。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大部分“90后”大学生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国家或集体事件方面,仍然保有中华民族重视国家利益,集体主义意识强的优秀传统。但目前“90后”大学新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明显弱化,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已成为是否争取入党的基本原则,为了个人的顺利发展已成为多数学生入党的现实动机。总体上说,“90后”大学生新生群体整体上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纲意识。

2.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2.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受到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复杂多样,独立性和个性很强,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果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了、讲活了、讲透彻了,就将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2.2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导向作用在大学里,与学生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并非专业课老师,而是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的政治辅导员队伍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需要。辅导员队伍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专职化、专业化、梯度化。专职化,就是要聘用有志向、有兴趣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才;专业化,就是要招聘和引进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或相近专业的人才,这样可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业务理论水平;梯度化,就是要对辅导员岗位实行级别考核,可以把辅导员并入教师职称评价系列,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同时,要重视辅导员的培训、学习和深造,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改善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90后”大学生对假恶丑的免疫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着在校的大学生的今天,作为教育者必须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分析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进行心理沟通,优化心里品质;教育工作者必须帮助大学生调整不良心态,甄别各种观念和各种信息,拥有健康人格,引导青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提高人生境界,抵制低級趣味。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的保障,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将健康的思想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和强烈的情感体验,把真善美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和理想追求。

2.4以现实成就为宣传教育重点,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主义信念。

理想是超越现实的,但它源于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除了在理论上讲清其科学性外更要阐释其现实有效性和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就需要科学全面而又实事求是地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强大学生的信心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事实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几年中,取得的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初步达到小康。顺利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国防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这些都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2005-01-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2004.

[3]孙慧.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学术研究,2010,(2).

[4]徐柏才.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171-17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道法自然”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发和养成】相关文章:

道法自然05-14

格物致知道法自然优秀演讲稿04-16

道法论文题目05-02

道法论文题目大全05-06

七下道法复习提纲07-12

道法学科组教研计划04-08

道法知识点范文05-19

道法中考题汇编范文06-08

九上道法试卷分析07-06

七上道法复习提纲07-12

上一篇:《研究透镜》说课稿下一篇:托福综合口语TASK3备考重点方向分析讲解